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11)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11)

  昃二.例慳行等

  如于樂行惡行有情,為欲令斷諸惡行故;如是于行慳行有情,為欲令彼斷慳行故,于現(xiàn)法中求財寶者,

  這一段是為說正法,分二科,第一科于樂惡行,現(xiàn)在是第二科例慳行等!溉缬跇沸袗盒小梗斑呎f樂行惡行的有情,菩薩為欲令彼斷諸惡行故,為說正法。這下邊呢,「如是于行慳行有情,為欲令彼斷慳行故,于現(xiàn)法中求財寶者」,這個慳行有情于現(xiàn)法中希求財富,他希求財富;菩薩

  為欲令彼正少功力,集多財寶,守護無失;

  這個菩薩怎么樣幫助這個眾生呢?「為欲令彼」菩薩想要令他「正少功力」,這個「正」這個字當作只是講,只是用微少的功力就能夠集聚多財寶,又能夠守護無失,菩薩這樣慈悲幫助他。

  于佛圣教懷憎嫉者,為欲令彼得清凈信,證清凈見,超諸惡趣,盡一切結(jié),越一切苦,應知亦爾。

  這前面說慳行,這下邊說到于佛法懷憎嫉心的眾生。菩薩為欲令彼對于佛法得清凈信,「證清凈見」能成就清凈的見地,就是大智慧,從佛法中得到智慧!傅们鍍粜拧惯@個信也是從智慧建立的,沒有智慧是不能于佛法有信心的,當然這個智慧是屬于聞思的智慧,由這樣的智慧對于佛法有清凈的信心,那么這個信心有多少牢固的力量。但是「證清凈見」呢,那就是又進一步地有大智慧了,應該是有修所成慧有禪定的力量,能調(diào)伏煩惱了。那么再進一步就是得無生法忍了,那樣能斷煩惱了,他在佛法中成就的智慧,是更是清凈了!赋T惡趣」若能夠得無生法忍,斷除分別我執(zhí),分別法執(zhí),達到這個程度就能超越諸惡趣,超越惡趣的。如果是在忍位,暖頂忍世第一,到了忍位的時候也可以說超諸惡趣,他決定不會失掉正念,超諸惡趣!副M一切結(jié)」就是滅除去了一切的煩惱,那當然是得無生法忍以后;小乘佛法來說,那應該是得初果了。超越惡趣,惡趣是果報,盡一切結(jié)是因,無因沒有惡因也就沒有惡果!冈揭磺锌唷咕褪浅搅巳龕旱赖目,內(nèi)心里面沒有那么多的煩惱當然也是越一切苦!笐酄枴惯@也是這樣意思,菩薩也為他宣說正法,為欲令彼得清凈信證清凈見,當然要菩薩為他宣說佛法才能夠成就的。

  看《披尋記》的文:

  「如于樂行惡行有情至應知亦爾者:令斷惡行,謂由戒論」。「令斷惡行」,    就是菩薩為他開示戒的波羅密,戒法,戒的議論,戒的論說,戒的論議;他若能夠隨順學習戒,那么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令斷惡行」,F(xiàn)在這說「令斷慳行,謂由施論」,前面說令斷惡行,為他開示戒法,若「令斷慳行」呢?「謂由施論」,就開示他布施波羅密,開示布施的道理,那么他就會不慳吝了。

  「令彼正少功力招集守護財寶,謂由開顯工巧業(yè)處,所作成辦種種異相所有言論!惯@個他僅是微少的功力就能發(fā)財,這件事那么好嗎?這個地方什么道理呢?「謂由開顯工巧業(yè)處」,就是菩薩要開示這個工巧業(yè)處。工巧業(yè)處前面的文上說,是已經(jīng)講過,這個「營農(nóng)」就是農(nóng)業(yè),種田的這些事情也能夠發(fā)財,工商業(yè)也是發(fā)財,還有書算這些事情,或者營造,造房子造機器這些事情,那上面說到音樂,音樂也算是工巧處,菩薩為開顯這工巧業(yè)這里面的道理這里面的事情!杆鞒赊k」你根據(jù)工巧業(yè)你去作這件事能夠作成功的話當然就是能發(fā)財了!阜N種異相所有言論」這工巧業(yè)里邊很多的境界很多不同的事情,菩薩為他開示這些異相所有的言論,那么就能夠完成了他的愿望。

  「令彼得清凈信乃至越一切苦」這一段文啊,「謂由宣說超勝四種圣諦相應言論」,這一段文說是「得清凈信,證清凈見超諸惡趣,盡一切結(jié)越一切苦!惯@個事情,這是由于菩薩為這個眾生宣說超越世間最殊勝的四圣諦的道理,與四圣諦相應的言論,這樣子呢就能成功了。「如是一切名善說法」,前面這一段就叫做善說法。

  「于所說法隨順理門,忍可勝解是名得清凈信」,現(xiàn)在解釋這個清凈信,「于所說法」,那個聽法的人啊對于菩薩所說的佛法,能夠隨順理門,對于所說的道理,他內(nèi)心里面能夠隨順,他不違逆;他內(nèi)心里面能忍可,他認為這是真理,而且得到很有力量的認識,不是很浮泛的,所以叫做勝解!甘敲们鍍粜拧惯@就叫得清凈信。這個清凈信,沒有疑惑,疑是污濁的,沒有疑這個信就叫做清凈信。又成就了這樣的信,逐漸的會成就更多的功德,所以叫做清凈信。

  「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為豎悲泣墮淚」,說那個聽法的人,「即由如是增上力故」就由于菩薩說這個增上的佛法,加上他自己對于佛法的真理有勝解的關(guān)系,這就叫做增上力!干砻珵樨Q」,他全身的汗毛都豎起來了,「悲泣墮淚」他會悲泣會流淚了!溉缡堑仁,是清凈相」,這都是清凈信的相貌。

  「從是以后,于所說法證諦現(xiàn)觀」,說這個人啊,他聽聞了菩薩所宣說苦集滅道的道理,他很深深的受到感動,那么從這個以后呢,「于所說法證諦現(xiàn)觀」他就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了,所以證諦現(xiàn)觀。這個「于所說法證諦現(xiàn)觀」,這個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這個聞思修,聞思還是散亂的境界,修就是禪定的境界了,有止也有觀。

  有止也有觀,我現(xiàn)在又打妄想,「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個妄想來了就非要說不可。這個寂是無分別的境界,心里面寂靜。這個寂靜這個寂是心說的,不是指地水火風說的,心是了別性,你修行不修行它都是了別性,但是這個了別呢,它不去虛妄分別,它寂靜住所以叫做寂;就是止的意思,初開始修行的時候止的方法。這個照這個字,就是明了,對于所緣境明了的顯現(xiàn),所緣境明了的顯現(xiàn)在心里面,心對于所緣境很明了。這里邊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呢,明了是明了,但是沒有分別。譬如說我們的眼識看見光也是明了,但是眼識沒有分別。我們這個第六意識動了的時候,這個是光不是黑暗,第六意識就會有名字了,就會分別,這是光這不是黑暗,我們可以讀書,在這里可以拜佛,第六意識會分別光的事情。眼識也是見到光,但眼識無分別。眼識無分別,而還是明了是名為照。這樣講照,照也是無分別,寂也是無分別,寂而常照,無分別而還是明了的,所以寂而常照;明了而無分別是照而常寂。寂照是同時的,這樣正好說明是止的意思,奢摩他的止,這是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這個照,如果你要解釋這個照是有分別的,觀察這個所緣境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這樣思惟分別,那就和這個寂不同時了,不能同時。我們初開始修學止觀的人不可能做到這個程度,有分別無分別是同時的,做不到這個,你做不到!讣哦U,照而常寂」這句話呢,你自己想一想怎么樣去解釋。初開始用功修行的人,這個止和觀不能同時,到了什么時候可以同時呢?這個如果有人問,你怎么知道你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了?你怎么知道你得初禪了,你怎么回答這個問題?我有一次有一個居土問我,說怎么分別這件事,我說從《俱舍論》上看出來,你若得到初禪的時候,就超越欲界,這個時候你的前五識不動了,第六意識在那里活動,這時候就是得了初禪。那怎么知道前五識不動呢?我若一靜坐我眼睛一閉,眼識就不動嘛,耳識你沒有辦法觀察,你很難把耳識關(guān)住,有聲音的時候我聽不見,除非你耳根壞了,不然的話你會聽見。你耳根是正常的,但是靜坐的時候耳識就不動,有聲音聽不見。若是你靜坐的時候達到這個程度,就是誰說什么聲音說什么理由出了什么聲音沒聽到,你心里面寂靜住。不過這里還有分別,比如說是我沒有得禪定,人家念「所作皆辦」的時候聲音很高我怎么沒聽到,那什么意思?就是孔夫子說的「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箍追蜃右彩菍τ谛睦锷系幕顒右沧⒁膺^,但是不能和佛法相比,那這不表示你得禪定。要奢摩他的時候,我們?nèi)羰切睦锩鎸W⒌乃嘉┥芟胄凶R無我無我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你專注的思惟,但是你并沒得定啊,那也可以聽見聲音,從這里發(fā)現(xiàn)這件事,那不表示你得初禪。你沒有去思惟,不是修毗婆舍那觀,你修奢摩他的止的時候,心里面只是在那裹明靜而住,這個時候你聽不見聲音,就是表示你得初禪了。得到初禪,當然二禪三禪四禪都是這樣子,前五識是不動,第六識還是動的;乃至到你得非非想定那么高的禪定還是第六識的境界。

  現(xiàn)在我還沒有忘,我要說什么事情呢?就是「止觀雙運」這件事,什么叫止觀雙運?你得到了禪定,你修止的時候,然后也修觀,在這個地方呢,我修觀的時候,止還沒失掉。我們現(xiàn)在用心的修奢摩他的止,都是欲界定,內(nèi)住、等住、安住、近住這統(tǒng)統(tǒng)都是欲界定;在欲界定的時候,就是你心要止只是止,你若一觀,止就沒有了,這個欲界定就是這樣子。所以我們讀《分別瑜伽品》,我有心有機會把《分別瑜伽品》再學習一遍,這話一說就麻煩,這樣子不是止觀雙運。你在欲界定里面,你一觀心里面就是散亂的,你若是止如果是合適了的話,那就是內(nèi)住、等住、安住、近住、調(diào)順、寂靜、最極寂靜,心里面是感覺寂靜住了。但是你若一修觀呢,就沒有了,所以止和觀不同時的,不能同時。但是到了未到地定的時候,情形和欲界定不同,不一樣。這個我們讀《分別瑜伽品》就是彌勒菩薩請問的,佛回答彌勒菩薩的問題,他說奢摩他什么時候才算成就了奢摩他呢?佛回答從未到地定開始到非非想這都是算奢摩他的止,都算止成就了。止成就,本來一般說由初禪到非非想定這八個,八個地方而非非想定不算數(shù),只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這三個再加上色界四禪的七個叫做七依止?梢赃@個做依止而修毗婆舍那觀,可以得圣道,非非想定不算數(shù),它不行,它不及格。那么在初禪前邊的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不在七依止之內(nèi),若算未到地定就是八個了。

  但是佛在《分別瑜伽品》說它也算是止,你若成就了未到地定就算止成就。因為在這個里邊有什么道理把它也算在里邊呢?因為你在未到地定里邊修觀也能得圣道,因為它有這個能力,它有這個堪能性了,所以它也算是個依止處,是毗婆舍那的依止處,所以這樣講。這樣講,我們說止觀雙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算什么呢?我們照那個字只是明了而無分別的話,那還是屬于止,而不是觀。那這句話不能說是止觀雙運,止觀雙運還談不到,F(xiàn)在是說你在未到地定里面,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里面也好,乃至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這都是止;在止里面你修毗婆舍那觀的時候,毗婆舍那觀是分別,心里面觀察思惟,但是那個止還在,不失掉,你看這事情有這樣事情。那么這看出來,未到地定應該也是這樣。就是你在未到地定里面你修毗婆舍那觀的時候,這個定地奢摩他止它不失掉,這樣子止才有力量幫助你的觀斷惑證真。不然的話說欲界定,欲界定就沒這個力量,沒這個力量的原因就是失掉了。你心里面一觀察,這止的力量就失掉了,所以不能說定內(nèi)修觀,這句話不成立。但是未到地定以上不是,你修毗婆舍那觀的時候,這個止的力量不失掉,它不失掉,不失掉叫「定內(nèi)修觀」。若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個禪定里邊,這時很明顯的你會知道,你在修毗婆舍那觀的時候,這個止沒失掉。但未到地定可是不同,未到地定能聽見聲音,你在那里修觀也好不修觀也好,外邊聲音能聽到。這個和四禪不同,因為它的定力淺,它有這個問題。雖然是這樣呢,但是他能得圣道,就表示他雖然能聽見聲音,但那個寂靜的力量沒失掉,它還是能幫助你的觀去斷惑證真。這樣說呢,不只是在初禪以上叫止觀雙運,在未到地定也有這個力量。剛才說為什么說四禪以上叫做止觀雙運?為什么說未到地定也可以說止觀雙運,我剛才說出個理由來的,這是說這一段。

  現(xiàn)在我說這一段,這里面說是「從是以后,于所說法證諦現(xiàn)觀」,那當然這一定是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證諦現(xiàn)觀就是證初果須陀洹。這個止觀雙運是什么意思?就是得圣道的時候。你修止觀能達到雙運的時候,你要知道你那時候就要得圣道了。雖然我的止也成就了,我也能修觀,但是還沒達到止觀雙運啊,那還不能得無生法忍,有這件事。這上面說「諦現(xiàn)觀」,這個「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這「現(xiàn)觀」這話,明白一點說,就是無分別智現(xiàn)前了。現(xiàn)就是現(xiàn)前觀察,就是無分別智現(xiàn)前了,他與苦集滅道四諦相應叫做「諦現(xiàn)觀」,但這時候是無分別的境界。這一念無分別境界呢,你這個地方呢,在天臺智者大師《摩訶止觀》上說出來,說出一件事來。我們有的時候修止,有的時候修觀,你止觀雙運也是,你止現(xiàn)前了,同時也修觀;也可能修一會觀又不修觀,而只是修止,還是有這個問題,有這樣的差別相的。而在這個時候呢,天臺智者大師的大智慧說出這句話來,就是在止的時候,你這時候沒修觀,在止的時候,無漏的智慧忽然間出現(xiàn)了,那么這是一個情形。有的時候不是,是在你修觀的時候,無漏的智慧忽然間出現(xiàn)了。你像那個鉆木取火,忽然間出火了。就是你在修止觀的時候是鉆木,忽然間出火了,這個圣慧,菩提的清凈智慧出現(xiàn)了,那就叫做諦現(xiàn)觀。這就是得了圣道了。這個時候的慧和你原先修那個觀不同的,你原先修觀你怎么樣修好,沒斷煩惱還是有漏法的,這時候忽然間出來智慧這是清凈的菩提智,叫做菩提,清凈的智慧,是無漏的智慧,那叫做「諦現(xiàn)觀」。

  「離邪分別不生惡趣」,得了諦現(xiàn)觀的圣者,他沒有邪分別,因為這個時候他這個正念堅定有力量,他不會像以前在凡夫的時候種種邪分別。我現(xiàn)在再重復一句,在聲聞地的時候,得初果須陀洹的時候,他得到無我的智慧,還要得于諸法如幻的智慧,這句話我們在別的地方很難看見。初果圣人他看見一切世界都是如幻如化的,他不執(zhí)著這是真實的,他有這個智慧了。那么得諸法如幻智離邪分別,就沒有我們原來的貪瞋癡的分別,都沒有。不過這里邊也還是有點事情,他是斷了見煩惱,愛煩惱還在,那也不能說他完全是清凈。他有的時候心是清凈,有的時候也有事情,但是他有事情的時候,這個正念一提起來,這個煩惱就沒有了,他能夠達到這個程度。所以說「于所說法證諦現(xiàn)觀」,這個證者悟也,這個悟是證悟,如實的覺知了,不是從文字上我明白這件事,那不算數(shù);他是經(jīng)過聞思修,經(jīng)過長期止觀的力量他覺悟了,證諦現(xiàn)觀。「離邪分別不生惡趣」為什么不生惡趣?離邪分別,他沒有這些虛妄的分別,他是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很強!甘敲C清凈見」,這個清凈見,的確是指無漏的智慧說。「超諸惡趣」,就是這樣這么解釋。

  「乃至最后證阿羅漢,于有余依永斷下分上分諸結(jié)」,你得了初果須陀洹,初證諦現(xiàn)觀是初果須陀洹,你還要繼續(xù)的修止觀;繼續(xù)的修止觀,在《阿含經(jīng)》上有一句話叫「重慮緣真」,你以前在暖頂忍的時候,你在觀察四真諦理,觀察苦集滅道。得了初果以后你繼續(xù)的要觀,在奢摩他里面觀察苦集滅道,這個真是四真諦,苦集滅道都是真諦。由這樣子呢,就是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最后得阿羅漢!钢貞]緣真」觀苦諦里面也有不凈觀,初果也修不凈觀的,乃至到已得阿羅漢他還修不凈觀。如果住無分別住呢,那當然就是定,在三昧,他有的時候在三昧里面也修觀,他也思惟苦空無常無我,世界上是苦是無常是不凈是無我這樣思惟的。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凡夫的心虛妄分別,得了圣道的時候他的心怎么樣呢?你若讀《阿含經(jīng)》,阿難尊者請問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說,你在初果以后,二果三果乃至阿羅漢道以后,都是這樣分別,他要分別的時候就是苦空無常無我,世間都是不凈,生厭離心,還是這樣,他的心也是這樣子。但是若是你學習《般若經(jīng)》,學習大乘佛法的般若波羅密那就不一樣,他可能不修這個不凈觀,也可能是這樣。他修「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他內(nèi)心里面這樣分別。

  所以「乃至最后證阿羅漢,于有余依永斷下分上分諸結(jié)!褂杏嘁溃惺S嗟囊,這個依是什么?就是色受想行識,他證阿羅漢道以后,他見煩惱愛煩惱都沒有了,也不再造生死業(yè)了。但是他還剩下來原來的果報還在,這個色受想行識還在,這個色受想行識叫做依,為什么它叫做依呢?「善不善孰為本?身為本!咕褪沁@個意思。就是你做善也好,你做惡也好,你修出世間的圣道也好,要靠你這個身體,沒有這個身體你什么也做不來。你沒有色受想行識你什么能行啊,什么都做不來,所以這個身體是一切善法,一切惡法出世間的圣道的依止處,要靠它才能成就的,所以稱之為依。但是現(xiàn)在是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滅了,這個身體還是存在的,身體為什么還會存在呢?因為這個身體啊,這也是個問題啊,因為這個身體是生死的果報,它是果報,它由什么來的呢?就是由你的愛煩惱見煩惱來的。你的愛煩惱見煩惱得的這個果報,愛煩惱見煩惱沒有了,這個因沒有了,為什么果沒有消滅呢?它還存在。這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壽命的關(guān)系,你以前造那個業(yè)力,那個業(yè)力那個壽命它支持你活兩百歲,你一百歲時候得阿羅漢,你還要一百年存在。只是斷了煩惱,這個業(yè)力還是沒受影響,還是繼續(xù)存在的,所以他有余依。

  在有余依的時候,永斷上分下分諸結(jié)。這個上分下分我們在聲聞地也是講過了,我現(xiàn)在再重講。下分呢,就是指欲界說的,上邊呢,就是色界無色界是上,欲界是下,下分這是這樣意思。修道無學道是上,見道是下,這也是上下。這個下分結(jié)也是有五個,身見戒取疑,還有貪瞋這五種煩惱。你有這五種煩惱,你不能離開欲界,說我得禪定我到色界天上去,那這五種煩惱還把你轉(zhuǎn)下來,把你拉下來的,還回到欲界來。這五種煩惱這個身見戒取疑是見煩惱,另外貪瞋呢,是欲界的思惑,這里面也包括愚癡在內(nèi),那么這是五下分結(jié)。你在有余依的這個時候,這阿羅漢,他已經(jīng)永斷了下分五種煩惱。五上分結(jié)就是色界無色界是在欲界以上,修道是在見道以上,也有五種。五種是什么呢?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

  我們靜坐的時候,你若得未到地定的時候,心里面也是寂靜住。這地方說是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色界定無色界定,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有掉舉?我以前聽老師講的時候,老師這么講我就這么聽,我沒有這個心念,我現(xiàn)在忽然間想色界天的人有掉舉,怎么沒有說有昏沈。他有掉舉,這怎么講這句話?色界天的人在禪定里面有掉舉,怎么講這句話怎么講?怎么解釋這句色界天上的人無色界天上的人有掉舉,在禪定里邊有掉舉,這怎么講?你應該要注意這個事情。別人沒有人問沒有事,若有人問,我們欲界的人修禪定成功了,心里面不昏沈也不掉舉,為什么色界天上的人有掉舉,這問題怎么解答?不是在聲聞地,在三摩哂多地,還是《瑜伽師地論》三摩哂多地里面,還有那個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地那里邊的文,我查到一點,你看我說這幾句話,頂多兩句話說完了,但是這兩句話你要用時間去查,要多少時間啊。查這上面解釋啊,什么叫做掉舉?愛上靜慮,就是你得了色界定,得了無色界定,你對那個三昧的境界有愛是名為掉舉,這樣解釋,這個掉舉這么講。當然這樣講呢,就和我們?nèi)讼裎覀兂蹰_始靜坐的內(nèi)心的掉舉不一樣,不一樣的。比如說第七識,第七識有我癡我愛我慢我見有四個煩惱,四個煩惱,第七識是非常微細的,所以它那個煩惱也微細。不像第六識這個煩惱粗重,第七識它就微細。那么色界天無色界天,它那個掉舉也是微細了一點,只是有愛,當然這就是佛菩薩的慧眼法眼的看,它里邊有愛,它就是掉舉,給它個名字叫做掉舉。所以色染、無色染、掉舉、慢、無明,這是上五分結(jié)。這個你說這段文不容易解釋,但是學習佛法幾十年了,忽然間出來一個問題怎么解釋,不容易。你看我現(xiàn)在就算是勉強的把這問題回答了,但是還要再學習啊。所以「于有余依永斷下分上分諸結(jié)」,就是三界的煩惱完全消除了。

  「于無余依永滅三界生死諸苦」,那么壽命到了的時候,把這個身體這個有余依,壽命到了的時候,一剎那間就失掉了,一剎那間就滅壞了。那么第二剎那不生起,不生;前一剎那滅,后一剎不生,這時候叫做無余依。色受想行識沒有了,這個時候永滅三界的生,永滅三界的死,再也不生也不死了。「諸苦」一切生死的苦也都沒有了。「是名盡一切結(jié)越一切苦」,這是《披尋記》解釋這一段文。

  盈三.了知恩報(分二科)

  昃一.標義

  又諸菩薩于其有恩諸有情所,深知恩惠,常思酬報。

  那么這是第三科了知恩報,前邊第二科為說正法,第一科是與作助伴,第二科為說正法,現(xiàn)在第三科是了知恩報。分兩科,第一科是標義。「又諸菩薩于其有恩諸有情所」這個菩薩對于有恩的諸有情的地方,就是那些對于菩薩有恩的這些諸有情,那這個恩是太多了?茨莻文我們現(xiàn)在明白,菩薩不可以完全只是在佛學院學了十年就做菩薩,是不及格的,不要說五年,也不要說三年。這個菩薩是達到了什么程度啊,他不但是出世間的佛法,世間的事情他也知道。工巧明那么簡單的事,工巧明他也知道,那就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他都畢業(yè)了,是這么樣的一個人。那么他在初開始用功修行的時候他也是一定有施主,也要乞食,衣食住都是別人供給的。說是「于其有恩諸有情所深知恩惠」,他深深知道以前人家給我個紅封的呀,就是這些事情。凡夫有可能還忘記了,他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但是得了無生法忍,得了圣道,得了甚深三昧,得了圣智慧的時候,初地二地三地四地我看這樣境界,最少要到第八地菩薩才能好一點啊。要到第九地才得四無礙辯,一切眾生的語言三昧都畢業(yè)了,這可以作菩薩,這件事不是那么簡單,成阿羅漢還比較簡單。所以這個有恩的人太多了!干钪骰荨沟侥莻時候完全知道,以前是對他怎么怎么的他都知道!赋K汲陥蟆顾P睦锵氚∫獔蠖。這一段文是標義,下邊是釋類,解釋它的差別。

  昃二.釋類(分三科)

  辰一.恭敬

  暫見申敬,贊言善來;

  分三科,第一科是恭敬!笗阂娚昃,贊言善來」這是表示恭敬的意思,「暫見」就是初開始一見面他就向他致敬,實在也就是致謝!纲澭陨苼怼咕褪欠浅:,你來得好。

  怡顏歡悅,

  菩薩對那個有恩的眾生,面容是非常歡悅的。

  吐誠談謔,

  就是很誠懇的同他談話,非常的喜樂。

  祥處設座,

  他在吉祥的地方,就是好的地方準備個座位。

  正筵令坐。

  正者善也,這個正者當善字講,一個好的席,在那個座位放上一個好的席請他坐,那么這是表示恭敬。下邊第二科是供養(yǎng)。

  辰二.供養(yǎng)

  若等若增,財利供養(yǎng),現(xiàn)前酬答,

  若等,說以前你受過他的恩惠,現(xiàn)在酬報「若等」相等,其實那個數(shù)量是相等的;「若增」或者是再加多,等利的財利供養(yǎng),或者增多的財利供養(yǎng)!脯F(xiàn)前酬答」不是托一個人去酬謝他,他當面來酬謝你。

  非以下劣。

  酬謝的這些恭敬的,不是由下劣的東西酬謝的。

  辰三.伴助(分二科)

  宿一.舉于事業(yè)

  于彼事業(yè),雖不求請,尚應伴助,

  這個是第三科叫做伴助,分兩科,第一科舉于事業(yè)!赣诒耸聵I(yè),雖不求請,尚應伴助」,說是那個有恩的人他有經(jīng)營的事業(yè),「雖不求請」,那有恩的人并沒有向菩薩請求援助,沒有;「尚應助伴」而菩薩知道了,他也去幫助他經(jīng)營那個事業(yè)的。這里邊可以有一樣事,就是父母的問題。我們出了家,把父母都拋棄了,是很感覺到抱歉,現(xiàn)在報恩,現(xiàn)在是報恩的時候!干袘橹,況乎有命。」

  況乎有命。

  何況他現(xiàn)在下了命令請你來幫幫忙,更應該去幫助了。

  宿二.隨應例余

  如于事業(yè),如是于苦,于如理說,于方便說

  這是第二科,前面舉于事業(yè),下邊第二科隨應例余,隨其所應,其余的也都是這樣子!溉缬谑聵I(yè),如是于苦」說對有恩的人他有事業(yè)的經(jīng)營,菩薩就要去助理。其它的事情呢,「如是于苦」我有恩的人現(xiàn)在苦難中,他現(xiàn)在有痛苦,那當然菩薩也去「于如理說,于方便說」,菩薩這時候也修行成功的人,也會為他開解,來解決他的苦難,解決他的那些問題,如理的為他宣說佛法,或者方便的為他宣說佛法,解除他的痛苦。

  于濟怖畏,于衰惱處,開解愁憂,于惠資具,于與依止,于隨心轉(zhuǎn),于顯實德,令深歡悅。于懷親愛,方便調(diào)伏,于現(xiàn)神通,驚恐引攝,如應廣說當知亦爾。

  這一段文唉呀我不知道怎么講才對,后來我繼續(xù)看下去,下邊有解釋,下邊統(tǒng)統(tǒng)每一句有詳細解釋,所以我們這里不必解釋了。

  看《披尋記》:

  「如于事業(yè)至當知亦爾者:此中事業(yè)至方便說,皆如前解」,這就可以解釋,可以懂了。「于濟怖畏至現(xiàn)神通,如下當釋」,下面有解釋,這里不解釋了。

  盈四.救護怖畏(分兩科)

  昃一.總標

  又諸菩薩于遭怖畏諸有情類,能為救護。

  這就是要開始解釋于濟怖畏這個地方這句話,這是第四科。前面是第三科了知恩報,這是第四科救護怖畏。分兩科,第一科總標!赣种T菩薩于遭怖畏諸有情類」對于遇見了恐怖的事情這些諸有情,「能為救護」菩薩能救護,令他遠離怖畏。這是總標,下邊釋類。

  昃二.釋類

  謂于種種禽獸水火,王賊怨敵,家主宰官,不活惡名,大眾威德。

  各式各樣禽獸的怖畏,或者水,大水漂蕩的怖畏,或者火的怖畏,王的怖畏,賊的怖畏,怨敵的怖畏,家主的怖畏,還有宰官的怖畏,不活的怖畏。不活就是生活困難,活不下去了。還有惡名,有不好的名譽,還有大眾威德的怖畏。

  非人起尸,魍魎等畏,

  「非人」就是鬼神,本來這個死尸,這個人死了這個尸體它是不會動作了,但是這個鬼神呢,入到這個尸體里面,能把這個身體起來,有這種事情,用這個來害人,這些事情!各汪u等畏」還是魍魎鬼的這些怖畏。

  皆能救護令得安隱。

  眾生有這個怖畏的時候,菩薩都能救護,使令他內(nèi)心得到安隱。這可見菩薩有這樣的能力還是不簡單。

  看《披尋記》:

  「不活惡名大眾威德者:謂由匱乏資具因緣,起不活畏」,這個生活的資具缺乏因此起不活畏!溉粲谒钌M兴笠挕梗瑢τ趧e的人希望那個人幫助我,有所「求覓」,我對他有所求,想要取得什么。「由是因緣,起惡名畏」,你向人有所求,就會引起很多問題!柑幋蟊娭衅湫南铝樱鸫蟊娢贰,就有這個大眾的威德畏,所以要精進的不懈怠的栽培善根,就是這么回事,不栽培善根有所不足,你善根有所不足,你就會有這樣的問題。

  「威德熾盛,為所制伏,起威德畏」,人家那個對方的威德殊勝,你就被他制伏了,就是這個世界上,世間出世間都是力量強弱的問題。世間上的事情,你的福德大了,那自然權(quán)力就在你手里頭。所以想要做皇帝,不和人爭,我不競選,你就努力的多做善法,做到功德特別多的時候,自然人家雙手讓給你。不需要開火不需要開槍,你一開槍就是苦惱了,所以這地方就是「威德熾盛,為所制伏,起威德畏」,就是這樣子。所以我們要學習佛法的時候,佛法告訴我們這些事情,世界上的強人,非法的人,他不明白因果的道理,就是勉強的我要這樣做,勉強這樣做,多諸苦惱。

  盈五.開解愁憂(分三科)

  昃一.總標

  又諸菩薩于處衰惱諸有情類,能善開解令離愁憂。

  這個事情不只這一樣事,很多的事情都是一樣,沒有一樣是能超越這個范圍的,世間上所有的事情完全都是這樣子。你的福德智慧大不用爭,一切都是如意的。這個四王天,忉利天,忉利天他有很多苦惱,有什么苦惱?和阿修羅戰(zhàn)爭。我這說話就說他的苦惱境界,忉利天福報很大了嘛,但是還不知足,要到阿修羅宮去搶阿修羅女,這造成一個苦惱,你這樣子阿修羅不同意就發(fā)生戰(zhàn)爭。阿修羅沒有酒,他的世界沒有酒,也就是沒有甘露,要到諸天去搶,也是就是糾紛,有這個苦惱。若空居天就沒有這件事了,因為他們的福德更大;若色界天以上更沒這些問題。而出世間的圣道,我們多少有一點善根,肯努力的學習佛法,我能講經(jīng),我能寫文章,怎么怎么的感覺到滿意了。其實你若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反感覺到不足,反感覺到為人說法條件不夠,那個時候是圣人了,但是他感覺到不足,你看這事情就是這樣。所以說我們在凡位,自己感覺到很滿意,實在是無知。若得無生法忍為什么感覺到不足呢?因為他的智慧更高,他知道的事情更多,你沒有天眼通沒有,神足通,宿命通,天耳通都沒有。你想要說法的時候,和圣人,后面也有提到,力種姓品也有提到,為人說法的時候要觀機,初得無生法忍的人有可能是在未到地定得無生法忍,但也可能是在初禪得無生法忍,但這時候不行,你的神通不夠,所以他感覺到很不足啊。那怎么辦?他愿意到佛國去,愿意到佛世界,到佛世界去聽佛說法,在那里繼續(xù)用功,他歡喜這樣,和我們凡夫不同,不一樣!赣种T菩薩于處衰惱諸有情類」這是第二句,前面那個「于濟怖畏」這句話解釋完了。下面「于處衰惱,開解愁憂」這句話,這是第五科,開解愁憂,分三科,第一科是總標。「又諸菩薩于處衰惱諸有情類,能善開解令離愁憂!惯@也要辯才智慧,在那個不如意的境界里面很苦惱,菩薩能夠善于開解,為他說法,使令他的憂愁沒有了,那也不簡單,不是容易的事情。這是總標,下邊是釋類,分二科,第一科依親屬衰亡來說,衰惱諸有情。

  昃二.釋類(分二科)

  辰一.依親屬衰亡

  或依親屬有所衰亡。

  這個「依」當因為講,他因為親屬有所衰亡,什么親屬呢?

  所謂父母兄弟,妻子奴婢,僮仆宗長,朋友內(nèi)外族因,

  所謂父親母親,哥哥弟弟,妻子奴婢,僮仆宗長,他這個族姓里邊的一個最尊貴有德性的人是宗長。或者是朋友,或者內(nèi)外諸因,這「因」也當作親字講,就是內(nèi)外親族,父親這個族里的人就是內(nèi)族,母親嘛就是外族。

  親教軌范及余尊重,

  或者在佛法里面有親教師,有軌范師,其余的尊重,其余的有志同梵行者,都是應該尊重的。這樣的人,

  時有喪亡,善為開解令離憂惱。

  菩薩也會做這件事。

  看這個《披尋記》:

  「或依親屬有所衰亡等者:親品眷屬,名為親屬」,眷屬這個字怎么講?我這個查字典,但不是今天。眷者愛也,屬者隨也,親愛互相隨順的人就叫做眷屬,名為親屬。「略攝有二」,這個親屬很多,但可以分兩類。「一:自所攝受。所謂父母乃至內(nèi)外族因」,這是我自己我要和他們有親愛,我關(guān)心這些人。這個攝受就當關(guān)心講,我所關(guān)心的人,我所親愛的人!付簽樗麛z受」,別的人關(guān)心我,那是誰呢?「謂親教軌范及余尊重」,這些人都關(guān)心我,那么這是親教師,和軌范師及余尊重。我現(xiàn)在又有個分別,我想我們這些人可能都是觀世音菩薩弟子,也可能是文殊菩薩弟子,也可能是普賢菩薩的弟子,但我們不知道,他給我們做師長的時候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做過他的弟子,他關(guān)心我們,但是他關(guān)心我們還是不知道。我這么想,我們佛教里面的情形應該是這樣意思。有的人是地藏菩薩弟子,這是不一樣。我們表面上說,我初出家的時候我學的天臺教,那你和天臺智者大師有關(guān)系,就是有關(guān)系。我們學習《瑜伽師地論》呢,那和彌勒菩薩,無著菩薩天親菩薩就有關(guān)系,就是和這些大菩薩有實質(zhì)關(guān)系。他們對我們都有關(guān)系,都關(guān)注我們,就是這樣子。誰能夠在這個五濁惡世宏揚佛法?就是這些大菩薩呀,是這么回事。所以這是親教軌范及余尊重。

  「如諸有智同梵行者,是名為余」,這個「余」字是,及余尊重,「余尊重」是誰呢?就是其余的有智慧的同梵行者,這都是可以尊重的。這個當然我這還是有所分別,有智同梵行者,就是有戒定慧的人。戒定慧里面以智為首,有志同梵行的人也是我們所應該尊重的!溉缡堑阮,皆約增上親品為論,故有衰亡而起愁憂!惯@下面第二科,前面是依親屬衰亡來說,現(xiàn)在是第二科,依財寶喪失來說。

  辰二.依財寶喪失

  或依財寶有所喪失。

  什么財寶呢?

  謂或王賊之所侵奪,

  他侵犯你,把你的財產(chǎn)奪去了。

  或火所燒,或水所溺,

  你的財產(chǎn)火燒了,或者水所溺,漂溺。

  或為矯詐之所誑惑,

  這都可能不是阿飛,就是那些大老千,他是欺騙你,矯詐,說出幾句欺騙你的話,欺騙你,就把你的財產(chǎn)奪去了,就是說幾句話。

  或由事業(yè)無方損失,

  前邊是說外邊的力量把你的財產(chǎn)奪去了,「或由事業(yè)無方損失」或者是你自己經(jīng)營的事業(yè)的財產(chǎn),你這時候沒有智慧,處理錯誤了,沒有方法,也就是沒有智慧,失掉了,把財富失掉了。

  或為惡親非理橫取,

  或者是你的惡知識,不是善親是惡親,不講道理強迫,「非理而取」就叫做橫取,不講道理。

  或家生火之所耗費。

  你家里面敗家子把你毀壞了。

  于如是等財寶的喪失,善為開解,令離憂惱。

  這是第二科,下邊第三科總結(jié)。

  昃三.總結(jié)

  由是因緣,諸有情類生軟中上三品愁憂,

  軟品愁憂,中品上品是三品的苦惱。

  菩薩皆能正為開解。

  開解使令愁憂都可以開解。這三品愁憂我不知道怎么解釋;蛘哒f是容易消除去的愁憂叫做軟品,不容易消除他的憂愁就是上品的愁憂,中間性嘛叫做中品愁憂,或是這么解釋。

  盈六.施與資具(分二科)

  昃一.總標

  又諸菩薩備資生具,隨有來求,即皆施與。

  這是第六科施與資具,和前面那個文是一個次第!赣跐牢,于衰惱處開解愁憂,于惠資具」,就是現(xiàn)在解釋這句話。先總標!赣种T菩薩備資生具」這個菩薩有大福德,他具足了很多的資生資具,生活所需的這些因緣,很多財富就是了!鸽S有來求,即皆施與」,隨什么因緣什么情況,各式各樣的人來到他這里有所求,菩薩就完全能布施,能滿愿,能滿他所愿。這是總標,下邊釋類。

  昃二.釋類

  謂諸有情求食與食,求飲與飲,求乘與乘,

  乘就是車。

  求衣與衣,求莊嚴具施莊嚴具,

  那么佛教徒想要造個佛堂要莊嚴具,向他求,他也是給你。

  求諸什物,施以什物,

  前面列出來個別的名字,這里就是其它一切的雜物,菩薩都能施以什物。

  求鬘涂香施鬘涂香,

  鬘,花鬘,花織成的鬘,或者是涂香,他就施鬘涂香。

  求止憩處,施止憩處。

  休息的地方,那么菩薩就施止憩處。

  求諸光明,施以光明。

  你求光明他也就能給你光明,那當然這就是燈了。

  盈七.如法御眾(分兩科)

  昃一.總標

  又諸菩薩性好攝受,諸有情類,如法御眾,方便饒益。

  這是第七科如法御眾,前面那句話呢,就是于與依止就是這句話。先總標!赣种T菩薩性好攝受,諸有情類」,菩薩的心性他歡喜攝受諸有情類,這個攝受怎么講呢?就是饒益,當饒益講,他歡喜用佛法來利益眾生,引導他。這個攝受還是當引導講好一點。這個「攝」就是手把它拿過來,叫做攝受;那么就是引導他來到佛教里邊,引導諸有情!溉绶ㄓ,方便饒益」引導來以后呢,要如法的來教導他,御就是教導的意思,要如法的教導!阜奖沭堃妗蛊兴_有各式各樣的善巧方便來利益這些眾生。這是一個大總標。

  看《披尋記》:

  「如法御眾方便饒益者:眾有五類:一、在家眾,二、出家眾,三、凈信眾,四、邪惡眾,五、處中眾。」就是凈信和邪惡之間的人,他也不是凈信佛法,但是可也不是邪惡,所以叫做處中眾。那么這一共是分成這五種。這五種我在看,這個在家眾這個地方呢,在家眾和出家眾,出家眾應該說是就是凈信眾,在家眾里邊也可能有凈信眾。這個邪惡眾也應該是屬于在家眾,出家眾也有邪惡眾嗎?這不知道,這是一個事,處中眾。下邊解釋。

  「于五眾中處在家眾」,他是歸屬于在家眾的人,這種人啊菩薩怎么樣來教導他呢?「應依毀諸惡行,贊諸善行,現(xiàn)說正法」,菩薩應該是依據(jù)佛的法語,依據(jù)佛法的道理,「毀諸惡行」呵斥做惡事的行為,「惡行」不應該做,呵斥這件事。「贊諸善行」贊揚做種種善法,是有功德的。這個善行的范圍是很寬,當然應該說是做一些慈善事業(yè)是很好,很容易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你做一般的善業(yè),這是很明顯的事情,「贊諸善行」。「現(xiàn)說正法」這句話可以做兩個解釋,就是「毀諸惡行,贊諸善行」這就是正法,這也可以這么解釋;蛘呤窍葹楸娚鷼еT惡行,贊諸善行,然后為他宣說出世間的圣道,那么叫做「現(xiàn)說正法」,或者這么解釋。因為菩薩的如理說一定是出世間的圣道,這個毀諸惡行,贊諸世間善法,這是個方便,是個前方便,這不是菩薩的本意,因為一般的事情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噶钇渲瓜⒓斑M修故」,使令這個眾生開點智慧,來停止惡行而能夠進修善法。

  「處出家眾,應依增上戒等三學」,如果是屬于出了家,來到寺廟佛法的團體里邊出家眾,受了出家戒的這些人,「應依」菩薩應該是依據(jù)佛的法語,為他開示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出世間的圣道,三無漏學!脯F(xiàn)說正法」,現(xiàn)前為他宣揚佛法。「令速欣樂故」,人命無常,你要趕快的發(fā)歡喜心啊,你對佛法發(fā)歡喜心修學圣道,寶貴的時間轉(zhuǎn)眼就過去了,所以要趕快的啊。

  「處凈信等眾,應依圣教,廣大威德,現(xiàn)說正法」。「處凈信等眾」,屬于這個眾生,也可能是在家的,也可能是出家的,他現(xiàn)在他是對于佛法修學過了一個時期了,他對佛法有清凈的信心的這樣的人。這樣的人,菩薩怎么樣同他結(jié)緣呢?「應依圣教,廣大威德」應依佛經(jīng)律論里邊贊嘆佛菩薩的廣大威德,現(xiàn)說正法,那就是宣揚圣義諦了,「現(xiàn)說正法」!溉缙浯蔚冢畋对鲩L」,「如其次第」如他原來學習佛法的次第,使令他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讓他向前進步,可能他已經(jīng)信解行證,他已經(jīng)是在那一個階段在那繼續(xù)進步,「如其次第,令倍增長」!噶钐幹行拧,前面那個凈信眾是邪惡眾和處中眾這兩類的人,菩薩為他說法呢,「令處中信」,這個不是深奧的,是初一步的信心,進一步的信心,再進一步的信心?偠灾,使令他沒有相信佛法的讓他相信,沒有栽培善根的令他栽培善根!噶钌鷥粜殴省梗褪鞘沽钚皭罕姾吞幹斜娺@兩類眾生能有凈信故!溉鐢z事分說」,攝事分里有說這件事。(陵本八十一卷十七頁),「是名如法御眾」,這個「如法御眾」可不簡單,那可見這個菩薩是博學多聞,是通達佛法的人。不是說是光是有小小的信心,就在佛法里面能行菩薩道,我看是不可能的。就是在家居士也是一樣,出家的法師也應該是一樣,你完全你都不及格你能做菩薩?我看不行。這是如攝事分說,是名如法御眾。

  「菩薩所有四種攝事,是名方便」,力種姓品也有說四種攝事,是名隨攝的方便。這個方便饒益這就說那四種方便。四種攝事,是名方便!溉糁T菩薩先行布施,當知是名隨攝方便」,或者財布施,或者法布施,當知是名隨攝方便。

  「何以故?先以種種財物布施饒益有情」,用財物布施利益眾生!笧橛畋寺犑芩f奉教行故」,目的是令他聽聞佛法,他能依教奉行,能夠修行。不是解決了那個生活上的問題,就停在那里,沒有進一步的栽培,不是這個意思。你有了財?shù)牟际Y(jié)成了一個好的友誼,你利用這個友誼令他栽培善根,那這是菩薩道。如果說是只是解決了他的衣食住的問題,身體健康的問題,就結(jié)束了,這不是菩薩道,那是人天的善法。就是你沒有發(fā)無上菩提心,你不知道這個菩薩道怎么做的!溉缌ΨN姓品說」,如力種姓品說這件事!(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二頁)是名方便饒益!

  前面是總標,「又諸菩薩性好攝受諸有情類,如法御眾,方便饒益。」這是一個總標,下邊是釋類。分兩科,第一科是財攝受。又分兩科,第一科是正攝受;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由自施。

  昃二.釋類(分二科)

  辰一.財攝受(分二科)

  宿一.正攝受(分二科)

  列一.由自施

  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憫心現(xiàn)作饒益,

  這是由自施,就是這位菩薩來攝受這個眾生,他心里面是清凈的,沒有染污心。那么這說動機是清凈的,怎么樣來饒益他呢?「先與依止」先給他作依止,這句話怎么講?我看說得明白一點,就是給他一個住處,先與依止,給他一個住處,先要給他一層樓吧,給他一個住處。「以憐憫心現(xiàn)作饒益」,而做這件事是用憐憫心做的,不是只是心,不只是有個空愿,而是表現(xiàn)在事實上,對于他有所利益,使令他身心安下來。

  看那個《披尋記》:

  「以無染心先與依止,以憐憫心現(xiàn)作饒益者:」這話怎么講呢?「若以貪他作己僮仆為驅(qū)使故」,若是這位菩薩他內(nèi)心里面的動機是貪,是貪心,貪求他作自己的僮仆,就是廉價的勞工,是這個意思!笧轵(qū)使故」我叫他做這個事叫他做那個事這樣子。「而與依止」,這時候我給他地方住,給他作個依止,解決生活的問題叫做依止吧!府斨诵拿麨橛腥尽,我們在律上,在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你收徒弟,人家同樣也是這樣講,「當知此心名為有染!

  「菩薩不爾」,發(fā)菩提心的人不是這樣子!溉绶ㄓ姡灰苑欠ā,你把他攝受過來之后,你還要合法的教導他的,如法御眾!覆灰苑欠ā共荒苡梅欠▉斫虒@還是有問題。「故說以無染心先與依止」,所以這句話就是表示這個意思,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你心要清凈。

  「又若矯設方便,拔濟有情,令于他所,免為僮仆」,又這個菩薩假設「矯設方便」,虛偽地表現(xiàn)出來一個方便,安排一個圈套,安排一個騙人的方法,用這個方法表面上是救濟有情,方便拔濟有情!噶钣谒,免為僮仆」欺騙這個人,他原來是在另外一個人那里作僮仆的,現(xiàn)在用這個方法引誘他,你不要在他那兒作僮仆,就這樣子!高自攝受為己僮仆」,不叫他在別地方作僮仆,還是叫他作僮仆,但是到我這兒來作僮仆,「還自攝受為己僮仆」!溉缡堑阮,義如自他利品中說」,我們已經(jīng)學過那一品了!(陵本三十五卷十七頁)」

  「當知如是拔濟有情,于彼有情,心非憐愍,亦無饒益」,你也沒有憐愍心,而對他也不能說有所利益,也沒有佛法的利益的。「菩薩不爾」,菩薩不這樣作!阜奖汶S攝,非為矯設」,用善巧方便來利益他啊,但是是誠實的,沒有欺騙的性質(zhì)!腹收f以憐愍心現(xiàn)作饒益!

  然后給施如法衣服,

  給他一個住處之后呢,然后給他如法的衣服,合法的衣服。

  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資身什物。

  維持生命所需一切的雜物。

  看這文《披尋記》:

  「給施如法衣服等者:此中衣服乃至資身什物,皆利養(yǎng)攝」,都是屬于財物來資養(yǎng)生命這一類的東西。「若物可令清凈受用,此物名為如法利養(yǎng)」,若這個東西可以「令他清凈的受用」,受用的很清凈,沒有非法的性質(zhì),這個物呢就叫做「如法利養(yǎng)」!溉缦聰z事分說。(陵本九十九卷二十頁)此中如法應依彼釋。」

  我去讀了那一段文,我還是不太明白,這句話「清凈受用」,「若物可令清凈受用」,在那個九十九卷二十頁上,還沒有明白它那句話的解釋,那地方只是說菩薩呢,不以非法取得的財物,是合法的取得的財物,來受用這個財物;蛘哌@個地方「如法衣物」,就是如法取得的財物,同這些眾生來享受,那么就叫做「如法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資身什物」或者就這么解釋吧。

  這個下邊的文啊,現(xiàn)在是本地分,本地分一共是,到五十卷止,從三十五卷到五十卷止,十六卷菩薩地,有些地方很容易講,很容易學習,費解的地方不多。但是到了抉擇分的時候可是有問題,抉擇分的時候可是難了一點。這個我們學習佛法也和做事一樣,有的時候很順,有的時候難了一點。我們?nèi)菀椎牡胤揭惨毿牡娜ニ嘉,難的地方你更是要用點心,不然的話就不知道它說什么。其中就是說到三自性,遍計所執(zhí)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這是唯識重要的名相。其中又說到真實義品有四尋思,四如實智,到抉擇分的時候也有解釋,也有很多的問題。我們修唯識觀,就是修四尋思,四如實智。而你這個似懂非懂的,那唯識觀怎么修啊,那是不能修的。但是到抉擇分的時候,它有很微細的解釋。所以那個時候可能要辛苦一點,現(xiàn)在的文不是難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