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9)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9)

  日二、住攝善法戒(分二科)

  月一、別辨相(分六科)

  盈六、五種慧(分三科)

  昃一、標

  昃二、列

  昃三、釋

  是諸菩薩能于善果見大勝利,尋求善因;為攝善故,如實了知倒與無倒;由此菩薩獲得善果,不于無常妄見為常,不于其苦妄見為樂,不于不凈妄見為凈,不于無我妄見我。如實了知攝善法障。為攝善故速疾遠離。

  這是第六科五種慧,分三科。第一科:標,第 二科:列,現(xiàn)在是第三科。解釋。

  「是諸菩薩能于善果見大勝利」,這么多的發(fā)菩提心的菩薩,這個已經(jīng)入圣位的菩薩,因為他經(jīng)證悟了第一義諦,他只是希求一切種智,這一切智他已經(jīng)成就了,沒有凡夫的這一切的問題。這個凡位的菩薩有很多的問題,這個這里面提出來一件事,能于善果見大勝利,這個菩薩他雖然沒證悟第一義諦,但是他已經(jīng)深刻的認識到善法所成就的無上菩提果,無上菩提果有大勝利。

  前面的《披尋記》說了,就是能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能作這件事,凡位的菩薩是不可能的。這個能作一切有情的義利,這個「義利」這兩個字,就是我們念供的時候,「所謂布施者,必獲其義利」。但是我聽各位念供的時候,有人念「利益」,「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我不知道這是原來的文句就是「利益」?是原來的文句是「義利」,后來有的人就把它改為「利益」?不過我們讀律上的文,讀這《瑜伽師地論》的文,這個「義利」,這兩個字,好過這個「利益」兩個字,所以不要改,還是「義利」!杆^布施者,必獲其義利」,這樣念好。

  「能于善果見大勝利」,這深一層的說,得無上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敢姶髣倮,如果若是淺一點說,就是得無生法忍就是善果,得無生法忍以后能作有情一切義利。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他要有這種堪能性,能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了,見大勝利。因此,他就努力的修學(xué)圣道,他雖然沒有得無生法忍,但是見到這件事很重要,所以肯努力的修行,肯努力修行這問題,若是很順利用功,那誰都感覺不是難事。就是有困難的時候,那就容易有問題。

  我們通常說,若是我們完全不靜坐,就是比較好,有一點道心的人,就是聞思兩種智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在這個范圍內(nèi)用功,而沒有修慧。這個聞思的智慧,也是很重要。但是還沒能達到不退轉(zhuǎn)的程度。你很精勤的在聞思在用功,不知道遇見什么因緣,或者外邊有什么因緣的引誘,或者內(nèi)里面諸惡尋思,你忍不住了,你就會退道,會退失的。若是達到修所慧的時候,譬如說是,你得到了未到地定,這個時候就比較容易。雖然是沒得無生法忍,但是也比較容易繼續(xù)向前進,也比較容易。就是在聞思的這個時候是比較困難,但是你若能夠,「能于善果見大勝利」的時候,你的精進就能夠提起來。

  就像社會上作生意的人,他認為有利可圖,不怕辛苦,披星戴月也受得了這些事。若是我們出家人學(xué)習(xí)佛法的時候,有一點雜亂境界影響的時候,就忘掉了「見大勝利」這件事,忘了這件事,那就不容易,就可能有問題。說這位菩薩也不是指圣位的菩薩,指凡位的菩薩,「能于善果見大勝利,尋求善因」,他就會去求,去尋求去。再注意或者各方面去探尋,去采訪這個得善果的因,我要努力的成辦這件事,就會作這件事。

  「為攝善故,如實了知倒與無倒」,這是五處,就是五種慧,五種智慧。那么「能于善果見大勝利」,這是第一;「尋求善因」,這是第二!笧閿z善故,如實了知倒與無倒」,就是為了成就一切善法,而后才能得到善果的大勝利,那怎樣辦法呢?要「如實了知倒與無倒」,要真實的理解我修的善法是對是不對,要真實的了知件事。前面說到前五波羅蜜,「了知倒與無倒」,你修六波羅蜜的時候,怎么叫做「顛倒」?怎么叫做「不顛倒」?你要知道這件事。那我們要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就會知道這件事,「菩薩于法應(yīng)無所住行于布施」,那么這就是「無倒」,就是「無倒」,沒有顛倒。如果你有所執(zhí)著的話,那么就是顛倒了。那個善法是不能得圣道的。這是由此菩薩獲得善果。由于你若能夠注意,你所學(xué)習(xí)的這個善法,什么叫做「顛倒」?什么叫做「不顛倒」?那當然是棄舍顛倒學(xué)習(xí)無顛倒。由此菩薩獲得善果,這樣子。

  你無所得的智慧,修學(xué)六波羅蜜,你就能得無生法忍,乃至到得無上菩提。由此菩薩獲得善果,「不于無常妄見為常,不于其苦妄見為樂,不于不凈妄見為凈,不于無我妄見為我,如實了知攝善法障」,那么,什么叫做「攝善法障」?這一段文正好是解釋這個意思。我們先順這個文!杜麑び洝穼τ谶@個文他有解釋。

  「不于無常妄見為!梗覀儾灰谶@無常、生滅的境界上,錯誤的認為是常的,這件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當然我們佛法里面,眾生的根性不同,佛菩薩的方便也就不一樣。其中一個明顯的事情,就是若是我們學(xué)習(xí)唯識的話,學(xué)習(xí)這個學(xué)派的理論,我們就會知道一件事,就知道我們這個明了性的心是無常的,觀心無常,我們就會知道。若是我們不學(xué)習(xí)唯識的理論,那不一定,你就不一定知道這心是無常你不容易明白其中,當然不管學(xué)習(xí)那學(xué)派的佛法。我們都會接觸到四念住的這個法門,觀心無常,盡管說這句話,但是照樣還是認為這一念心是常住的,還是有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是怎么回事呢?那么很明顯的就是矛盾了嘛。但不管了,這個矛盾不管,就不去研究這個問題。但是在唯識學(xué)派這個理論,我個人的感覺,它非常的認真,有問題要解決,不能放在那里,我不管,我沒看見,我不知道,不這樣推卸責(zé)任的。

  這里面很明顯的一件事,我曾經(jīng)說過,就是它那個等無間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這是《中觀論》上的話。但是這個唯識說得更清楚,這是等無間,等無間緣說什么?他就說這一念心是剎那生滅,剎那生剎那滅,剎那滅剎那生,那么這心不常住。

  我們讀這《勝鬘經(jīng)》上也說到這個問題,就是它是剎那生滅的。但是我們凡夫的肉眼不能明白這件事,那就是學(xué)什么你就是那樣的思想,你學(xué)那一個思想,那一個學(xué)派你就是那個思想。你如果沒有學(xué),你什么都沒有。我們眾生是這樣,「不于無常妄見為常,不于其苦妄見為樂」,這句話也不是容易。譬如說這個人生活很優(yōu)裕,很自在,忽然間把他放在牢獄里面,失掉自由了,這時候感覺苦,那誰會說在牢獄里邊是快樂?不是指這件事情說的,指那個什么呢?就是我們一般人的心情,就是我們也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我們感覺到很自在,我們的衣食住沒有問題,一點壓力沒有。但是你這個時候,你若沒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你有什么快樂嗎?我看也沒有什么快樂,不過也不感覺到苦就是。

  這個時候我們心里面怎么想?但是這個地方,是通義,不管是那個學(xué)派,它是通義,就是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就是這個行苦,你能感覺到行苦是苦,這個不容易。你能知道行是苦這個不容易。那么當然我們有可能,我們不深入的去靜坐,修止觀的話,也不會感覺到行是苦,不感覺到這樣。從行苦的定義來看,乃至到色界天的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都是行苦,那都是行苦。這就是要有佛教徒的深入三昧,修四念住才能覺知到這里,說「不于其苦妄見為樂」。

  「不于不凈妄見為凈」,不于這個不清凈而妄見為凈,這個事情也還是世出世間的不同,這個譬如說是外道他修學(xué)禪定達到無色界的四空定,就是這個非非想定是最高的地方。那么若在佛法的理論來說呢,他是世間生死凡夫的境界。為什么說他是生死凡夫境界?因為他的我見沒有去掉,他那個非非想定的人他就執(zhí)著那個是我,一切法都空了,唯我獨存。你看那個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非非想定那個地方解釋的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我」是染污法,你若執(zhí)著有我是個染污,那就是不凈。但是他若沒有佛法的智慧的時候,那他就是這就清凈到極點,最高深的境界了,所以是不于「不凈妄見為凈」,這是佛教徒才有這個智慧。

  說「不于無我妄見為我」,這個佛法的理論,譬如說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這個字,那個最初翻譯的人,他用這個字是有事情的!钢T行無常,」,「行」是有為法,有為法有剎那滅,這是無常?粗T法無我那個地方,他不說諸行無我,他不用那個字,他用法,那個地方有點事情,有為法是法,無為法也是法,都是無我的。這個地方不同了,和無常不同,就不同了。所以是我們?nèi)羰俏覀儾簧钊氲膶W(xué)習(xí)佛法,這個事你就搞不清楚,你不知道怎么回事。這個是「不于無我妄見為我」,那就是沒有智慧,那也叫做「顛倒」。這個「如實了知攝善法障」,前面這是四種顛倒,你有這個四種顛倒,是攝善法障,成就一切善法的障礙。你要棄舍這個顛倒,你才能夠得無上菩提,才能得圣道的。但這個地方也就和前面的「如實了知倒與無倒」,「為攝善故,如實了知倒與無倒」。

  這地方也有點問題,到下文《披尋記》它也有解釋。「如實了知攝善法障」,那么就是第五;那么「能于善果見大勝利」,這是第一義;「尋求善因」是第二;「如實了知倒」是第三;「如實了知無倒」是第四。這下面這一段文是攝法障,「了知攝善法障」是第五,這都是智慧境界。你沒有這個智慧,你就不能破除這個顛倒。

  「為攝善故速疾遠離」,你為了成就無上菩提,成就圣道,你要速疾遠離,人命無常,你要趕快努,你要遠離這個攝善法障,遠離一切顛倒。

  看這《披尋記》:

  「不于無常妄見為常等者」,那么前面那一段他不解釋了,他就解釋「攝善法障」!复酥袘(yīng)以大乘道理顯示其義」,這上面說:常樂我凈,這個攝善法障,應(yīng)該用大乘的道理來顯示它的含義,那么這句話的意思,他就是貶斥了《遁倫記》,把《遁倫記》窺基大師的《略纂》,他貶斥他,這話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他們上面都是用小乘的意思解釋,沒有用大乘義解釋。但是我看這個前后文,韓清凈居士說的有道理,是有道理的,不這么解釋,用大乘道理解釋是對的,那么是有差別了。

  前面說倒與無倒,后邊這個也是倒與無倒,這個常樂我凈也是倒與無倒。但是前后文差別。這個遁倫大師、窺基大師,那個大智慧是不可思議,為什么這個地方教韓清凈居士抓住了,叫他挑了毛病,就是順這個文意不容易。就是當時我認為就是事情忙,沒有再去想一想,把這文順過去就好了,這是這個意思。而這個韓清凈居士,他是先學(xué)《俱舍論》,爾后是不是學(xué)了《成唯識論》,后來專心學(xué)《瑜伽師地論》,學(xué)了很多年,當然是很有成就,這個辛苦還是有價值的。

  「應(yīng)以大乘道理顯示其義,謂非有義是無常義」,這個無常,那么小乘佛法的意思,是生滅、是敗壞法,那么有剎那剎那的變壞,那么是無常義。但是在唯識上講這個無常義,怎么講?這就把這個字掉過來,無字在前,常字在后,現(xiàn)在把「!棺值暨^來,「常無」,叫做「無!梗沁@個意思,就是「謂非有義是無常義」。這個「非有義」,怎么講呢?這個我們學(xué)習(xí)《中觀論》:一切法自性空,就是非有,自性空里面一切法不可得。那么這叫做「非有義」,F(xiàn)在這唯識不這么講,唯識說什么呢?就是遍計所執(zhí)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這叫做非有義,這個遍計執(zhí)這句話也是費解,但是我們?nèi)羰菍W(xué)習(xí)了「真實義品」,也是菩薩地,前面的真實義品,第三十六卷的下半卷,那上面說的就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非如言說有自性故」,就是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是這樣意思。所以叫做「非有義」。他不和《中觀論》的說法不一樣,他觀察一切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這句話就是和「一切法是唯心所現(xiàn)」,這句話是一句話!敢磺蟹ǘ际切牡淖儸F(xiàn)」,這句話和「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這兩句話是一句話。再想一想,你會知道那么從這里來觀察一切法是畢竟空的。這就是唯識和《中論》不同的地方,不一樣的地方。但是其實說起來也還是通,彼此還是有關(guān)系的。

  這無常怎么講?要這么講,用大乘義來解釋,「謂非有義是無常義」,這個我們學(xué)習(xí)《維摩詰所說經(jīng)》:「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當然這句話也和小乘是不同了,不同。但是這句話你若一定用《中觀論》解釋也是可以。但是用唯識講也是可以,所以他還是通的。

  「非有執(zhí)習(xí)氣粗重義是為苦義」,這句話呢,這個「非」字,我認為是多余的了,應(yīng)該沒有這個字。我另外有一本《披尋記》,我對看一下,它也是這么寫的,也是「非有執(zhí)習(xí)氣粗重義是為苦義」,我認為「非」字是多余的,就是「有執(zhí)習(xí)氣粗重義是為苦義」。這個「有執(zhí)」,是什么?就是我不知道名言安立一切法是空的,我認為是有的,是有,是有執(zhí)。這個「有」的執(zhí)著,執(zhí)著一切法是有的。這里有兩件事:一個就是你日常生活這個心,我們的思想接觸一切法的時候,認為是有,這是指現(xiàn)行說的。這個習(xí)氣指它的種子。或者是那樣說,這句話有三個意思:「有執(zhí)」是一個意思;「習(xí)氣」是一個意思;「粗重」是一個意思,那么粗重就是有執(zhí)的種子。

  我們學(xué)習(xí)《維摩詰經(jīng)》〈入不二法門品〉的地方:「明、無明為二」那個地方,我就是用這個意思來解釋。我們這個無明,日常生活里時時在活動,不管我們有善惡無記,或者我們學(xué)習(xí)佛法,我們拜佛念經(jīng),都有這個無明在活動。這個你在活動的時候就熏成了種子,這個種子叫做「粗重義」。「粗重」是什么?就是無堪能性的意思。你有這個種子,你就沒有堪能與第一義諦相應(yīng),叫做「粗重義」。這個習(xí)氣,你常常的執(zhí)著,這個有所得的習(xí)氣,就算是你像阿羅漢斷除去我見了。但是習(xí)氣還是有的,這個習(xí)氣也是屬于現(xiàn)行。但是它和那個執(zhí)有一點分別不同的。這個「有執(zhí)習(xí)氣粗重義是為苦義」,你就這個變易生死苦,你不能斷,這個分段生死可以。這個阿羅漢可以把分段生死消除了,但是這個變易生死還在的,還是苦。你不能和佛的境界相比,「是為苦義」,那么這個苦義,我們剛才說行苦,比那還要深一層的,那個行苦是凡夫境界,這實在是阿羅漢還有這個事情的。

  「所知障無明于諸菩薩能染污義,是不凈義」,這個所知障也就是無明,無明就是所知障,這個無明就是法執(zhí)、我執(zhí)法執(zhí)也就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但是你不知道,這個不知道也就是前面說有執(zhí)習(xí)氣粗重義是為苦義,這個就是無明,這無明這個所知障,于一切所應(yīng)知事能夠障礙不顛倒行令不顯現(xiàn),不顛倒行諸法如幻如化。這個勝義諦的境界不能顯現(xiàn),被所知障遮住了。那么這無明。于諸菩薩能染污義,他對一切菩薩的那個心,他能染污他的心。教他心不清凈這個無明,這就是有所得的這種執(zhí)著一直到佛的境界才能究竟的清凈,那么你要能夠通達一切法無我義,無我性那么 到那境界才能解脫無明的這種染污是不凈義。這個不凈義是這樣講,這個不是指煩惱障叫不凈,指這個所知障的無明叫做不凈。

  「諸法自性無我相義,是無我義」,「諸法自性就是我們蘊界處,乃至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凡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那叫做「諸法自性無我義」,這叫做「無我義」。這個就是所謂法執(zhí),那阿羅漢還沒能夠清凈,「是無我義」。「由此能障菩薩攝受善法」,這里邊無常義、苦義、無我義、不凈義,這一共四法,「由此能障菩薩攝受善法」。如果這四種障礙,你沒能夠消除,就能障礙你菩薩成就的一切善法,你的善法被它染污,你不能成就的。當然這是深一層的意思,深一層我們讀那個〈真實義品〉的確是這樣意思!凑鎸嵙x品〉,你不妨自己規(guī)定一百天內(nèi)用它作課本,每天念一遍。這〈真實義品〉每天念一遍,這個〈真實義品〉有很多注解。太虛大師也有真實義品的講義,還有誰?這個《披尋記》,我讀這個前后文,我感覺韓清凈居士很努力的把這個〈真實義品〉作注解,他很努力的解釋,我感覺他也真實是用了很多年的精神,努力的作解釋,應(yīng)該是可以參考的。

  這個能障菩薩攝受善法那里面,也是說這個法無我的智慧,是菩薩非常重要的,菩薩道你要學(xué)習(xí)這個智慧,你才能夠超越過阿羅漢,能行菩薩道,能得無上菩提的。說阿羅漢感覺到他是因為沒有學(xué)大乘的空觀,所以對世間上苦、空、無常、無我的境界有厭離心,所以他就想要入涅槃,而不愿意去繼續(xù)的再生死流轉(zhuǎn),度化眾生他不高興作這個事,厭離心。

  菩薩因為有法無我的智慧,對世間上苦惱的境界,心里面不那么厭離,厭離的沒有那么像阿羅漢那么強。但是他也不感覺有這件事,用這法無我的智慧,一切法是空無所有了?盏舯橛媹(zhí)的時候,他沒有這個厭離心,他有慈悲心,所以是「由此能障菩薩攝受善法,是故名為攝善法障」。

  「如實知故,能速遠離」,因為你能如實的能夠破這個遍計執(zhí),通達一切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的,你就能很迅速遠離這個障礙。這個我們誰也不要恥笑誰,對世間上這些雜亂的境界放不下,固然是無量劫來的習(xí)氣,你無可奈何。這樣說我們可以分三個部份:你若是學(xué)習(xí)小乘佛法,他就是訓(xùn)練你生起強大的厭離心,就放下了,放下了,那么就是修四念住,得涅槃;若是學(xué)習(xí)《中觀論》,觀一切法自性空,這里面無有少法可得,那么也就是放下了;現(xiàn)在唯識這個學(xué)派的理論,它不用那個方法,它用唯心變現(xiàn)的一切法,都是你的內(nèi)心的分別,你認為那個東西很可惡,實在是你內(nèi)心的分別,你認為很可愛,也是你內(nèi)心的分別,并不是離開你的心分別,有一個可憎的東西,有個可愛的,不是的。如果我們學(xué)習(xí)佛法,你深入地思惟這個道理,如果你通了的話,就放下了,很容易就放下,就沒事情。如果你沒有深入的掌握到這個真理,內(nèi)心里面老是有那么一點就是不容易都放下。所以「由此能障菩薩攝受善法,是故名為攝善法障」!溉鐚嵵,能速遠離」,就是你真實的知道這個「如實知」這個地方,有兩件事:一個是你深入認真的去學(xué)習(xí),就可以如實知,當然這是說解;還有你如實的修止觀,也能達到,這是一個行,一個證。當然我們先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在解的這地方努力,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也就放下了。但是還有習(xí)氣你要解決,那就是要修止觀了。但是我們現(xiàn)在看《瑜伽師地論》的態(tài)度,就是一方面學(xué),一方面行,不是說等我完全通了,我再修行,,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學(xué)和修行是同時的,是這樣。學(xué)和修行是同時的,修止和修觀也是同時的。修止的時候也可以修觀,修觀的時候修止,那么這是兩個意思了。

  「如實知故,能速遠離,不于非有無常,不于非有無常妄見為!,「不于有粗重苦妄見為樂」,從這句話看出來,前面那個非有執(zhí)著習(xí)氣,那個「非」字是個錯誤的,可以看出來。「不于有粗重苦妄見為樂,不于所知障無明不凈妄見為凈,不于諸法自性無我妄見為我」,就不會有這個錯誤了,你不犯這個錯誤,你就遠離了這個攝善法障。

  月二、結(jié)略義

  菩薩由此十種相故,名住攝善法戒。速能攝善一切種相,謂施漸次、若戒漸次、若忍漸次、若精進漸次、若靜慮漸次、及五種慧。

  前面是解釋這個攝善法戒,現(xiàn)在這里第二段結(jié)略義,就是顯示它的要義。「菩薩由此」,這個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由此十種相故」,這里最后是五種智慧,前面是五波羅蜜,「名住攝善法戒」,攝善法戒是這樣意思!杆倌軘z善一切種相」,你修學(xué)這十種攝善法戒,你常常用功的話,你會很迅速的能攝善一切種相,能夠成就,這個「攝」就是積集的意思,你積集善法的一切種善法的這些功德相,這攝善法相是什么呢?

  「謂施漸次、若戒漸次、若忍漸次、若精進漸次、若靜慮漸次、及五種慧」,這看出來前面五種惡的差字,應(yīng)該是五種慧。

  日三、住饒益有情戒(分三科)

  月一、總標

  又諸菩薩由十一相,名住一切種饒益有情戒,于一一相中成就一切種。

  這一共是三種境界,第一攝律儀戒,第二攝善法戒,第三饒益有情戒,安住在饒益有情戒而不違犯,叫做「住」。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總標,「又諸菩薩由十一相」,有十一個相貌,十一種功德相,你成就了這十一種相,就叫作住一切種饒益有情戒。這饒益有情戒就是只是成就了于一一相中,就是十一相,這一一相里邊成就一切種有很多相,每一相里邊有很多相,所以叫作成就一切種。這是總標,下邊是別釋。

  月二、別釋(分十一科)

  盈一、與作助伴(分二科)

  昃一、于諸事業(yè)(分二科)

  辰一、標義

  謂諸菩薩于諸有情彼彼事業(yè),皆為助伴。

  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自己的內(nèi)心里諸惡莫作,安住在律儀戒,也成就攝善法戒,但是他的內(nèi)心還是關(guān)懷一切有情的事情,所以于諸有情彼彼事業(yè),各式各樣的事情皆為助伴,菩薩都愿意幫他的忙,成就他的功德,這句話是總說的。

  悉能與彼而作助伴。

  這個于諸有情彼彼事業(yè),什么事業(yè)?「謂于思量所作事業(yè)」,就是內(nèi)心里邊在籌劃在計劃,我應(yīng)該作什么什么事,這個先計劃。這個「謂于思量所作事業(yè)」「及于功用所作事業(yè)」,就這兩件事,先立法爾后再執(zhí)法,按照這立的法去處理事情。我看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佛陀就是一有事情報告佛,佛先立法,這個事情這樣這處理,然后大眾僧再執(zhí)行,佛也是這樣作事情。

  「悉能與彼而作助伴」:這個菩薩對于這兩件事都能作助伴。你最初在籌劃的時候,菩薩也幫助你,這就是智慧了,給你智慧怎么怎么樣立法。你在「功用」發(fā)生作用,就是你立的法現(xiàn)在發(fā)生作用,按照這個去處理事情的時候,菩薩也來幫忙成就事情。

  看《披尋記》:

  「思量所作事業(yè),功用所作事業(yè)者」:這是兩種事情,一個思量所作事業(yè),功用所作事業(yè)。「由意所作名思量所作」:就是內(nèi)心實在就是智慧,由你內(nèi)心的智慧所作的事情,就是你在叫作思量所作。那就是在準備的時候,就是怎么處理事情的方法先把它立定出來!杆剂繕酚鶓(yīng)作故」:這個思量所作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思量樂欲所應(yīng)作故,你就是在心里面觀察思惟你歡喜怎么作,這件事是應(yīng)該作,應(yīng)該作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最后你愿意這樣決定,這樣處理事情。這是要經(jīng)過一番思惟觀察,也可能多數(shù)人在一起會議,商議這件事,所以思量樂欲所應(yīng)作故。

  「身語所作名功用所作」:你擬出來這個政策以后,然后去執(zhí)行的時候,就是身語。他不用再想了,就是執(zhí)行你這政策,就是身語,那么這里面也可能包括文字,由文字怎么樣來推行這件事,所作,名功用所作。

  「思量無間發(fā)起加行作所應(yīng)作故」:思量無間發(fā)起加行,就是你最初籌劃以后,中間沒有間隔,你就發(fā)起了行動,作所應(yīng)作的事情,就是這樣子。這兩件事菩薩都參與了,菩薩在眾生作什么什么事情的時候,菩薩都參加。那這個事情菩薩無條件參加?菩薩還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當然菩薩也是有大智慧才能參加這件事情的。沒有大智慧你能參加嗎?我看是不能參加的。那么這是標義,就是把這個原則標出來。

  下邊釋類,就是這里面有多少類別,一個種類一個種類的,不是就是單純的一件事,就是各式各樣的事情,解釋它的類別。

  辰二、釋類

  或于道路若往若來,或于無倒事業(yè)加行,或于守護所有財物,或于和合展轉(zhuǎn)乖離,或于義會或于修福,皆為助伴。

  這是舉出來不同的情況。現(xiàn)在這個總科就是與作助伴,下邊是于諸救苦。

  「或于道路若往若來」:菩薩是愿意幫助一切眾生栽培善根成就功德的,為了這件事的時候,菩薩不怕辛苦?梢栽诘缆飞匣蛘呷セ蛘呋貋,從這里到那里,從那里到這來,菩薩也都去,就是這樣意思。

  「或于無倒事業(yè)加行」:或者是無倒的事業(yè),就是這件事是有意義的,不是有罪過的。這件事是有意義的,這個事業(yè)要加行,就是要經(jīng)過實際的行動來推行這件事,那么菩薩也作助伴的。

  「或于守護所有財物」:眾生要有財才能生存的,所以財也是很重要的。他費了多少的精神時間,合法的取得了財物后,這個財物要加以保護,守護不要失掉。當然這也是要智慧,對于守護財物的事情,菩薩也是作助伴。

  「或于和合展轉(zhuǎn)乖離」:展轉(zhuǎn)乖離,就是人應(yīng)該是團結(jié)的,但是人有問題就容易乖離,彼此思想不合了這就乖,思想沖突了就乖,乖的結(jié)果就要分離。但是作事情非要團結(jié)不可,所以菩薩就去調(diào)和,使令他們不要乖離,所以或于和合展轉(zhuǎn)乖離,把這個展轉(zhuǎn)乖離把他團結(jié)起來,菩薩也去作這件事,眾生也可能自己做這件事,菩薩去作助伴。

  「或于義會或于修福,皆為助伴」:或于義會下邊修福,那個義會就是修智慧,下邊是修福,這里是修智慧,學(xué)習(xí)智慧的事情。這個菩薩當然也會看出來,廣大社會的民眾,多數(shù)智慧都不高,大智慧人是少數(shù)人,多數(shù)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并不是決定的,也可以有智慧,那就是大家集會來學(xué)習(xí)佛法,就會有智慧!富蛴诹x會」:或者是對于眾生之間,他們集會學(xué)習(xí)道理,學(xué)習(xí)真理的集會,菩薩也去作助伴!富蛴谛薷!,或者菩薩對于廣大社會的民眾,他們有修學(xué)福業(yè)的事情, 利益人的事情,菩薩也去作助伴。一個福一個慧,這下邊就是總結(jié)起來,你這道路若往若來也好,無倒事業(yè)加行也好,守護所有財物也好,或于和合展轉(zhuǎn)乖離也好,或于義會或于修福也好,菩薩都去作助伴,幫助他成就。實在來說菩薩就是在社會上是一個領(lǐng)導(dǎo)人,他是個領(lǐng)導(dǎo)人不是個平常的人,他是在佛法里面修學(xué)了一個程度,他有一定的智慧達到一個高的程度,他能在社會上作一個領(lǐng)導(dǎo)者,是那么意思。當然這件事本來政府應(yīng)該負這個責(zé)任的,但是政府未必能負起這個責(zé)任。但是佛教徒發(fā)菩提心的菩薩,他就起來作這件事。這是個大智慧的境界,當然菩薩本身也應(yīng)該是個大福德人,是個大智慧的人,不然你能作領(lǐng)導(dǎo)者嗎?那么這件事呢,這上面說的無倒事業(yè),守護財物,和合展轉(zhuǎn)乖離,或于義會或于修福這個事情,這就是說出來社會上的問題。這社會上有很多問題,菩薩在這里作一個領(lǐng)導(dǎo)者,是這個意思。實在這地方有什么味道?這沒有明說出來。我認為這里邊就是參加政治活動了,你們同意不同意?菩薩就是這樣。你在《梵網(wǎng)經(jīng)》上菩薩他就是去作一個地方的長官,作種種事情,就是這樣。但是是個大智慧的境界。那么我們要看比丘戒,比丘戒沒有這個行動,比丘戒不參加政治活動。菩薩是有這件事,但是這就是你自己要想一想,你是不是菩薩?你要有大慈悲心真實是為人民服務(wù),那是大菩薩境界。

  看《披尋記》:

  「或于道路若往若來皆為助伴者」:這一段文謂諸菩薩于諸有情彼彼事業(yè)求請助伴,隨順于彼呼招去來,名于道路若往若來。這句話他解釋明白了!钢^諸菩薩于諸有情」,我們事實來看,這種人是很多嗎?我認為不是很多。雖然傳戒的時候,大家那么多人都受菩薩戒了,但是我認為真實能夠達到這個程度的不是很多。我也承認我們佛教里面是有些有才華的人,有福報有智慧的人是有,是有這種人,但是沒有訓(xùn)練好,佛法的訓(xùn)練不夠。玉不琢不成器,沒有雕琢好。如果雕琢好那是菩薩,是大菩薩,的確是菩薩。沒有雕琢好不行。所以這個怎么辦呢?要沈住氣,你不要著急,在佛法里面好好訓(xùn)練自己,佛法已經(jīng)有戒定慧有這么多的經(jīng)論,他的確有良好的方法能訓(xùn)練你成大菩薩,的確是這樣。但是我們就是急于為人師,這就是沒有訓(xùn)練好;沒訓(xùn)練好就不行,沒有成就。這個我在臺灣,有一個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不要說名字。他說這個總統(tǒng)推行政策的時候不能一味的隨順人民的意愿作事情,不可以。你要領(lǐng)導(dǎo)人民走向一個方向去。哎呀!一看這個人有智慧,說出來這么一句話來。我老是抓住民意,然后我能拿到選票。這不是國家的領(lǐng)導(dǎo)人,不是!你要看的更遠,知道我們在這個大環(huán)境之下應(yīng)該走那一條路,你總統(tǒng)要負這個責(zé)任的。哎呀!這個人有點智慧,說我們現(xiàn)在說菩薩這上面,就是這種人,要有大智慧。

  「謂諸菩薩于有情彼彼事業(yè)求請助伴」:這個于諸有情,很多的眾生,有各式各樣的事情,他本身要請顧問,知道我的智慧不夠,我要請什么什么人作顧問來指導(dǎo)我們!盖笳堉殡S順于彼」:菩薩就是隨順他的意愿,你有所求于我,我就來幫助你,隨順于彼呼召去來,呼召就是你請我來,請我去,名于道路若往若來,就是這樣子;若往若來就是這個意思。

  「若諸有情于彼若求若取不正解了,菩薩能為無倒宣說令彼成辦」:若諸有情于彼,對于他的事業(yè)那上面他有所求有所取,當然是一般社會上的人,就是求財求名,就名利權(quán)力這些事情!覆徽饬恕梗核麤]有大智慧明白這件事應(yīng)該怎么作,他不知道!钙兴_能為無倒宣說,令彼成辦」:菩薩他知道廣大社會實際的情況,知道應(yīng)該走什么方向,他會正確宣說這件事。「令彼成辦諸所作事」,使令他成就這件事!甘敲麩o倒事業(yè)加行」:就是或于無倒事業(yè)加行這句話的意思!复酥袩o倒謂即正說」:這上面說無倒事業(yè)加行,這無倒這個詞,就是正說的意思。「準下應(yīng)知」:你怎么知道無倒就是正說的意思?下邊的文可以知道。下邊的文是那里呢?「謂﹙陵本四十一卷十四頁﹚」就是那上面是正說事業(yè)。當然這是大智慧的境界,大智慧能夠正說這個事業(yè)應(yīng)該怎么辦,這個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是名無倒事業(yè)加行無倒正說。

  「又諸有情招集財物,若得諧遂。菩薩隨力所能而為守護」:又諸有情招集財物,「招」者求也,這有情他們求集財物,求是他內(nèi)心里面有所求。求什么呢?積聚很多的財富!溉舻弥C遂」:如果這件事他成功了,能滿其意了,「諧遂」就是他滿愿了。「菩薩隨力所能而為守護」:隨自己的智慧所能幫助他守護這個財物,是這樣!噶畋素斘锊粸樗酥謯Z」:使令他的財物不被他人侵奪去了,非理的把他搶走了,不會!富蚧鸱贌梗夯蛘哓斘餅榛鹚贌,或水所漂蕩如是等,為他保護財物,沒有這些損失,是名叫作「守護所有財物」。

  「又諸有情若由他語,或自意樂展轉(zhuǎn)乖違,樂欲別離,菩薩為說悅可意語,能令慶悅覺悟和合,是名和合展轉(zhuǎn)乖離」:這個《披尋記》的作者很努力的解釋,這意思解釋的好。「又諸有情若由他語」,或者由別人來說破壞的話,說某某人怎么怎么的,你要加以小心。「或自意樂」,或者不是別人說,自己的心里面感覺到有問題!刚罐D(zhuǎn)乖違」,就是可能是直接,也可能是間接的,展轉(zhuǎn)就是經(jīng)過多少程序,大家感情破裂了——乖違!富蜃杂麡氛罐D(zhuǎn)乖違,樂欲別離」,心里最后決定同他分開,不同他合作了!钙兴_為說悅可意語」,這位大菩薩感覺這件事大家分裂不是好事,須要團結(jié),那么就去調(diào)解,說一些令他滿意的話。「能令慶悅」,能令那個人心里面歡喜,覺悟分裂是不好的,彼此間都是沒有利益的,和合了彼此都是兩利的,所以覺悟了,和合而不分裂了,「是名和合展轉(zhuǎn)乖離」。其實社會上這種沖突的事情到處都是,不管是什么團體,都是一樣,國家也是一樣。

  「若諸有情為求義利諸所集會是名義會」:這個義會是什么意思呢?「若諸有情為求義利」,就是有道義的利益,不是非法的,有道義這件事是有正義的,為這件事而集會的話,是名叫作義會!溉缬诼?wù)f正法等是」:舉個例子就像是我們佛教徒學(xué)習(xí)正法這件事。這件事這是要大家集會來怎么樣籌辦這件事,那么這就叫作義會。那要在佛法來講,當然聞思修都是義會,我們打禪七也是義會,乃至是打念佛七也是義會,都可以這么講。

  「福有三種:一施所成,二戒所成,三修所成」:把義會解釋完了,這下面說修福。福有三種福德不同:「一是施所成」:就是財物的布施所成就的福報。其實六波羅蜜里面最后是般若波羅蜜是智慧,前五波羅蜜里邊都有智慧的,沒有智慧那個施一定是有功德嗎?那不一定,F(xiàn)在說施所成,施所成里面實在有智慧的,有智慧去布施成就福報的。我們講《維摩經(jīng)》的時候曾舉一件事,就是優(yōu)波鞠多尊者說法。講經(jīng)的法會說法的時候,我感覺來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但是魔王來了,魔王來的時候就是來跳舞唱歌,那么聽經(jīng)的人就是去看或跳舞唱歌去了,就不聽優(yōu)波鞠多尊者說法。優(yōu)波鞠多尊者就是默然不說了,這樣子就轟動起來,很多人來參加這個法會。那么這樣的集會來看跳舞來聽歌的,這有什么意思?在佛法來說增長貪瞋癡的。但是優(yōu)波鞠多尊者不出聲。這樣子天天這樣作呢,來的人越來越多,到了第三天,優(yōu)波鞠多尊者采取行動了,就把魔王降伏了。這時候優(yōu)波鞠多尊者說法,很多人得圣道。所以這件事,施所成當然用財?shù)牟际,用法的布施都是布施,但是這地方是用財布施。這財?shù)氖虑槭侨怂矏偟,你沒有財不能生活。但是人所喜悅就容易流弊有偏差的事情,但是我們佛教徒不覺悟,這是施所成福。

  「二戒所成」:就是我們要持戒,持戒也能得到福,如果不持戒,你光是施所成財物的布施而不持戒,你得到的果報可能有問題。若能持戒而修福,一定是生天的。若是布施而不持戒的話,那可能到鬼神的世界去享福。那金翅鳥的福報很大,龍王的福報也是大的;大福德的神那和天差不多的。但是他也有苦惱,所以要有戒的話,就沒有這問題,生到天上享福而沒有過患。

  「三修所成」:就是修學(xué)禪定,修禪定的人有施也有戒,他成就了四禪八定的話,那到了色界天,無色界天去享福,而不會在人間這種境界。我們看打天下的皇帝都是福報非常大,也有點智慧,但是也很苦,他們不純是快樂的。打天下的皇帝就是他有施也有多少戒,但是不是那么清凈,說打天下的時候也造了很多罪。若是修所成就遠離這些過失,這當然是指禪定說。

  「是于此三種隨應(yīng)修習(xí)是名修!梗哼@三種福隨其所應(yīng),看因緣了,菩薩來領(lǐng)導(dǎo)社會大眾造福,是這樣意思。當然菩薩可能在里邊加上佛法的因緣,使令人因此而得解脫,可能是這樣子。那么這是于諸事業(yè)或與為作助伴,當然這種事情和凡夫的一般心情不同,別人作什么功德,我在旁邊看著,有機會破壞一下心情快樂,凡夫是這樣的,但是菩薩不是,菩薩幫助你成就功德。

  昃二、于諸救苦(分二科)

  辰一、總標

  于諸救苦亦為助伴。

  前面是于事業(yè)為助伴,現(xiàn)在是于諸救苦也作助伴。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赣谥T救苦亦為助伴」:這個對于眾生的苦難,菩薩發(fā)心救護這件事。若是世界上這社會里面也有人去作這件事,那菩薩也去幫助這件事,是這樣子。說亦為助伴這是總標,下邊第二科釋類。分五科,第一科是于災(zāi)患苦。

  辰一、釋類(分五科)

  宿一、于災(zāi)患苦

  謂于遭遇疾疫有情,瞻侍供給,盲者啟導(dǎo),聾者撝義,手代言者曉以想象。迷方路者示以隅途,支不具者惠以荷乘,其愚騃者,誨以勝慧。

  這是說出來作助伴救護苦的相貌!钢^于遭遇疾疫有情」:這個遇到了疾病的有情,「瞻侍供給」,菩薩來瞻侍。這個「瞻侍」,我查字典作「臨侍」講。那么菩薩自己住處和那個病者不是在一起,他從自己的住處到那個地方去看眾生的病,而他并不只是看一看就完了,他還要侍奉他、照顧他的病,供給他的所須,那也可能去給他找醫(yī)生,作這些事情!该ふ邌(dǎo)」:或者有的人盲了,菩薩也想辦法來啟示他,來領(lǐng)導(dǎo)他作所應(yīng)該作的事情,解決他的困難。「聾者撝義」:這耳朵失聽了,他也有很多的困難,那么菩薩撝義。這「撝」當作開示講,撝義就是開示他道理,使令他成長智慧。本來人有生得慧,那么也有修得慧。生得慧也有高低,但是就是那么多;你前生的智慧帶到今生來就是那么多。你須要再繼續(xù)的學(xué)習(xí)增長智慧這部分呢,聾的人有困難,他的耳朵聾了就不能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有困難。菩薩有善巧方便能開示他道理,能令他增長智慧。

  「手代言者曉以想象」:就是這個人他口不能說話了,用手來表示他心里面的思想,用手代言曉以想象。菩薩也會用手說話,就是告訴他怎么開智慧!赶搿梗核枷敫鞣N情況來開發(fā)智慧的意思!该苑铰氛呤疽杂缤尽梗哼@有的人走迷失道路了,不知東西南北了,菩薩也開示他這是東這是南這是西這是北,告訴他一個方向。當然這里面淺顯的說是這樣,如果深一點說我感覺社會上的人有幾個人知道東南西北呢?菩薩能令眾生開達智慧,是這個意思。

  「支不具者惠以荷乘」:就是我們這個身體,大概說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不具足,缺個眼睛,或者是缺個手,或者是缺個腿的支不具者!富菀院沙恕梗浩兴_慈悲要給他呵護,給他一個車,解決他支不具的困難!钙溆掾I者誨以勝慧」:若是有人特別愚笨,沒有智慧,菩薩開示他教他開智慧,殊勝的智慧。這個誨以勝慧這件事是非常重要,我們一般人只是表面上感覺這個人困難,這件事有意義,去作個醫(yī)院辦個學(xué)校,對于思想上的問題多數(shù)不知道。菩薩能夠開發(fā)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就是大智慧的境界。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而佛教正是勝任開發(fā)眾生智慧的這件事。但是我們佛教徒本身要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學(xué)習(xí)才能有這個智慧,不然你能夠教別人開智慧嗎?我看不能!而佛教徒去辦慈善事業(yè)當然這也是好事,這但眾生世界上的苦惱,就是缺少智慧,主要是愚癡來的,不是說缺錢,不是從這里來的,這是一少部分,主要是智慧的問題,主要是這一點,但是我們佛教徒若不深入經(jīng)藏的時候,你能知道這是個大問題嗎?我看都不能知道。所以「誨以勝慧」這句話是大光明境界,不是平常的事情。

  宿二、于蓋纏苦(分二科)

  列一、舉貪纏

  為貪欲纏所苦有情,開解令離貪欲纏苦。

  這是第二科于蓋纏苦。前面是說于災(zāi)患苦,于災(zāi)患的苦,菩薩發(fā)大悲心救護眾生是說這件事。說這菩薩,我們看這個菩薩「遭遇疾疫有情瞻侍供給」,這一件事就不得了。那人有病了,你要常照顧他,一天就好,也可能幾個月病沒有好。菩薩就得天天去照顧,這是個問題!该ふ邌(dǎo),聾者撝義,手代言者曉以想象。迷方路者示以隅途,支不具者惠以荷乘,其愚騃者誨以勝慧」,那這個菩薩很忙。我們念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應(yīng)以何身得度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那是法身菩薩境界,F(xiàn)在這里不是說法身菩薩,這是肉身菩薩,我們眼睛可以看得見,是這個菩薩行菩薩道,那他還有時間學(xué)習(xí)佛法嗎?他還有時間修行嗎?所以應(yīng)該是我這么推測這件事,菩薩他自己要修行多少年,學(xué)習(xí)佛法多少年,自己修行多少年,達到一個高的水平,這時候他就全部的精神奉獻給社會大眾,應(yīng)該是這樣,不然誨以勝慧這件事你辦得到嗎?瞻侍供給這件事你能辦得到嗎?沒有幾天就厭惡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