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午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如來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能現(xiàn)三種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能現(xiàn)三種神變,無倒教授所化有情」,這是佛陀的十種智力,這是第三種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的智慧力量。這里是說佛的十種智力的作業(yè)究竟是有什么作用。如來所有的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的智慧力有什么作業(yè)呢?「能現(xiàn)三種神變」,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它的作用就是這樣,能示現(xiàn)三種神變的作業(yè)。這個三種神變,第一個是神境神變,第二個是記說神變,第三是教誡神變。這個神境神變就是六種神通里邊的神足通,能現(xiàn)出來種種的神通作用。這個能現(xiàn)出來種種神通,就能夠使令眾生對于佛陀能夠生起極尊重心,這是一件事。第二個神變是記說神變,記說神變就是六種神通里邊的他心通,能知道你內(nèi)心的思想,這是第二個神變。第三個神變是教誡神變,教誡神變就是隨其所宜宣揚佛法來教導你怎么樣修行,這也是神變。
這個三種神變是由于佛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所以會發(fā)生出來這種作用。這個三種神變主要的作用就是「無倒教授所化有情」,就是沒有錯誤地教授所教化的眾生。教化眾生,我們一般的說法,就是為他說法就好了嘛!為什么要現(xiàn)神通呢?其實現(xiàn)神通是使令眾生對于佛陀有恭敬心,他就會注意地聽法,這個他心通也是這種作用。如果佛就是這么一般地為眾生說法,眾生心情好像很平淡地,那就不一定能夠得到利益。
「及能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前面現(xiàn)三種神變的作用是教化眾生。還有第二個作用呢,就是「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就是眾生他有邪知邪見,對于佛法里面所宣揚的因果的道理是相違的,和佛法的思想相沖突的,不是和佛法站在同一個思想上面,所以叫做異品。還有些怨害的諍論,眾生是有貪瞋癡的;這個說話的時候,有行動的時候,煩惱也隨著來了,所以有怨害的諍論的事情。這些「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是誰呀?就是「一切沙門婆羅門等」,就是這些人。佛能夠降伏這些人,佛能有神通、有大辯才降伏這些邪知邪見的事情。這就是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的作業(yè)。下邊第四科「根勝劣智力」。
午四、根勝劣智力
如來所有根勝劣智力,于諸有情軟、中、上根,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及能于彼,如應如宜為說正法。
「如來所有根勝劣智力,于諸有情軟、中、上根,部分差別,如實了知」,這第四個根勝劣智力有什么作業(yè)呢?佛陀所有的根勝劣智力「于諸有情」,對于所教化的眾生,不是同一類的,有軟、中、上根的差別;有軟根、有中根、有上根的差別。當然也可以解釋是聲聞、緣覺的根性,有佛陀的根性,那么就可以說是軟、中、上了;但是也可以說每一種也都有軟、中、上的差別。這些差別呢,佛陀能如實地了知,一點也不會有錯誤的。「及能于彼如應如宜為說正法」,佛不但是能如實了知他們軟、中、上的根性,同時又能夠于彼所化眾生「如應如宜」,就是如其所應,就是眾生的根性;如宜就是佛法。佛為他宣說法,這法是相應的,與他的根性也是相應的,這樣子為他宣說正法。這就是根勝劣智力的作用。
午五、種種勝解智力
如來所有種種勝解智力,于諸有情軟、中、上品,凈與不凈,勝解差別,如實了知;其凈勝解令漸增長,不凈勝解令漸舍離。
「如來所有種種勝解智力,于諸有情軟、中、上品,凈與不凈,勝解差別,如實了知」,這是第五種「種種勝解智力」!溉鐏怼,佛陀所有的種種勝解智力,佛的殊勝的大智慧力量里面也很復雜的,所以叫「種種」!赣谥T有情軟、中、上品,凈與不凈」,這個對于所化的眾生,他內(nèi)心里面的事情有凈與不凈的差別。這個「凈」,就是在佛法里邊久遠以來栽培的善根;這個栽培的善根有軟、中、上品的差別。他久遠以來熏習的這些煩惱也有差別,那就是不凈的差別;對于凈與不凈的勝解差別。眾生對于清凈這一面也有勝解,也有軟、中、上品的差別;不凈的這一方面,也有軟、中、上品的差別!溉鐚嵙酥,佛陀能夠真實的正知無誤!钙鋬魟俳饬顫u增長」,眾生在佛法里邊栽培的善根是清凈的勝解,清凈的勝解最初栽培的時候,當然是初初的;那么佛陀為他說法,能使令他清凈的勝解逐漸地增長。「不凈勝解令漸舍離」,對于這些有罪過的事情,這惑業(yè)苦的勝解,為他說法令他逐漸地棄舍,那么這就是種種勝解智力的作業(yè)。
午六、種種界智力(分二科) 未一、略標所應
如來所有種種界智力,于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
「如來所有種種界智力」,這是第六科「種種界智力」。分兩科,第一科「略標所應」。佛陀所有的種種界智力,「于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就是對于所教化的眾生,是有劣、有中、有妙的不同,「如實了知」的。
《披尋記》一六五二頁:
劣中妙界部分差別者:欲色無色有情,如次名為劣中妙界應知。
「劣中妙界部分差別者:欲色無色有情」,所教化的眾生就是欲界的有情、色界的有情、無色界天的有情,「如次名為劣中妙界應知」,這樣解釋。
于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其意樂、如其隨眠,依于彼彼趣入門中,無倒教授如應安立。
前面是說佛能夠正知所化眾生的程度,這個根性的差別。下面是「于諸有情能如其根」,這個「如」就當作隨順講,能隨順他的根性!溉缙湟鈽贰,意樂就是他所歡喜的事情,能隨順他所歡喜的。「如其隨眠」,也能夠隨順他內(nèi)心的煩惱,煩惱種子。「依于彼彼趣入門中」,根性有種種差別,意樂也有種種差別,隨眠也有種種差別,這樣子佛陀的大智慧能「依于彼彼」,就是所化眾生各種情形!溉と腴T中」,就是趣入圣道!搁T」,就是初開始的時候,這樣的根性,這樣的意樂,這樣的煩惱隨眠,他初開始的時候是什么法門對他合適呢?佛能知道這件事,所以「依于彼彼趣入門中」。這個「趣」就是向前進,由不信佛能進步到相信佛法,由是凡夫境界進入到圣人的境界,這叫做「趣入」。趣入的門,初開始應該學習什么樣的法門呢?「無倒教授」,佛能夠沒有錯誤地教授他這個門!溉鐟擦ⅰ,隨他的根性、意樂、煩惱的情況,來為他安立這個法門,教授他學習這個法門。這可見這件事不是凡夫能做到的事情。
《披尋記》一六五三頁:
能如其根等者:根有三品:謂軟、中、上。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其根。意樂有六:謂不出離意樂等。如下自說。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意樂。隨眠,謂即貪瞋癡慢尋思諸行。如其所應無倒教授,名如隨眠。
「能如其根等者:根有三品:謂軟、中、上」,這三種不同!溉缙渌鶓獰o倒教授」,這就叫做「如其根」。「意樂有六:謂不出離意樂等」,不同的意樂,「如下自說」!溉缙渌鶓獰o倒教授,名如意樂。隨眠,謂即貪瞋癡慢尋思」,貪、瞋、癡、慢都是煩惱,尋思就是心里面的散亂的境界。「諸行」,貪、瞋、癡也是行,慢也是行,尋思也是行;就是內(nèi)心的活動叫做行!溉缙渌鶓獰o倒教授,名如隨眠」。
前面這是第一科「略標所應」,下面第二科「別廣教授」,這一科說的很多。分兩科,第一科「為諸聲聞」。
未二、別廣教授(分二科) 申一、為諸聲聞
此中如來為諸聲聞,依于彼彼趣入門中與正教授,如聲聞地盡一切種無間宣說顯發(fā)辯了施設開示。
「此中如來為諸聲聞,依于彼彼趣入門中與正教授」,這是小乘根性的眾生,佛也能夠與正教授!溉缏暵劦乇M一切種無間宣說」,現(xiàn)在是〈菩薩地〉,前面是〈聲聞地〉,盡一切種說的也是很多的!笩o間宣說」,就是沒有障礙地宣說趣入門!革@發(fā)辯了施設開示」,這個顯發(fā)就是略說大意,辯了就是詳細地講說了!甘┰O開示」,就是施設種種法門,然后為眾生開示。
申二、為諸菩薩(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如來教授一切始業(yè)初業(yè)等持資糧攝受安住欲住其心諸菩薩眾,令心得。
這下面第二科是「為諸菩薩」,這是有佛性的人。分兩科,第一科是「征」。「云何」,這是問的話!溉鐏斫淌谝磺惺紭I(yè)初業(yè)」,「始業(yè)」就是初來到佛法里面。從什么時候算是初來到佛法呢?就是發(fā)無上菩提心了,發(fā)無上菩提心就是有了愿了。就是以前我也參加佛法的活動,但是沒有愿,那不算數(shù),還不能說他是始業(yè)。就是你經(jīng)過多少次來到佛法里面學習,現(xiàn)在正式發(fā)愿做佛教徒了,那就叫做始業(yè)。這個發(fā)愿這件事,還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應該發(fā)愿。愿意發(fā)無上菩提心也是好,發(fā)聲聞的菩提心也好,好過沒有愿的。有了愿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有一個目標。我為了這件事,我現(xiàn)在要出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叫做始業(yè)。這是第一個始業(yè),就是你發(fā)無上菩提心。
第二個初業(yè)就是開始修行了,F(xiàn)在這里說「等持資糧」,就是開始修定。開始修定,怎么叫做開始修定?「等持資糧」,你要準備成就禪定的資糧,先做這件事。我們說是,我想要得禪定,你告訴我怎么樣修禪定;教你怎么盤腿坐,教你怎么樣攝心不亂,當然這也是等持資糧,但事實上又不是這樣。等持資糧是什么?你先要幫助別人得禪定,你要做這件事。幫助做這件事呢,你得圣道就容易。如果說我對別人的事情,「不關我什么事啊!你死是你的事,關我什么事?我要自己!鼓氵@樣子,也可能能成就,但是也可能不成就。你一定要幫助別人得圣道,你也就容易得圣道,所以等持的資糧。但是前面我們已經(jīng)在〈聲聞地〉曾經(jīng)說過:安住凈戒、守護根門、于食知量、減少睡眠、正知而住,那么這就是等持資糧,先要學習這些事情!赋鯓I(yè)等持資糧攝受安住」,這個「攝受」就是你自己要努力去成就這件事,成就了你就安住在這個資糧不失掉,安住是不失掉的意思!赣∑湫闹T菩薩眾」,他目的想要使令心里面寂靜住,這樣的諸菩薩眾!噶钚牡米 梗俏揖蛯W習等持資糧,使令自己心能夠得到禪定。
這一段文的內(nèi)容是這樣意思,但是前面那個「云何」一直地貫下來,就是「云何如來教授一切始業(yè)初業(yè)等持資糧攝受安住欲住其心諸菩薩眾,令心得住」呢?這是個問話。這是第一段是「征」,下面第二段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施設教授」。又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標」。
酉二、釋(分二科) 戌一、施設教授(分三科) 亥一、略標
謂諸如來,為無諂曲恭敬愛重等持資糧始業(yè)初業(yè)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
「謂諸如來,為無諂曲」,就是沒有虛偽的人,他有誠意的人!刚~曲」是虛偽。有恭敬心,有愛重佛法的誠心,「愛重等持」的「資糧始業(yè)初業(yè)」的「諸菩薩眾」!缸畛跏┰O無倒教授」,就是一開始的時候施設種種的名言,就是無顛倒地教授這位菩薩。
這是第一科是「略標」,下面第二科是「正告」。分五科,第一科是「當正思惟」。
亥二、正告(分五科) 天一、當正思惟(分二科) 地一、于己名(分三科)
玄一、標思惟
如是告言:善男子來,汝當安處遠離臥具獨一無二,于內(nèi)寂靜如理思惟,汝之父母所為立名,或汝親教軌范師等所為立名。
「如是告言」,這個「如是」指下面的文,就這樣開示!干颇凶觼怼,佛陀說話很慈悲,總是贊嘆你是好,你是善男子,這是贊嘆。我感覺是應該這樣子,「善男子來」。當然這個「來」,表面上就是你來到佛這里;當然也可以由因來到果,也叫做「來」!溉戤敯蔡庍h離臥具獨一無二」,這是告訴這件事,你應該安住在遠離喧鬧的地方,你到那個地方去住!高h離臥具」,就是遠離喧鬧的地方去居住,居住的時候就是一個人,獨一無二,你一個人在那里住,這樣子!赣趦(nèi)寂靜如理思惟」,住在那里以后又該做什么事情呢?「于內(nèi)寂靜」,就是你內(nèi)心要寂靜住,不要打妄想,那么這也就是修奢摩他的止了!溉缋硭嘉梗绶鸱ǖ恼x去思惟,那這就是如理作意。一個修止,一個修觀了,就是這個意思,這樣子。
這個「如理思惟」,照理說看話頭是如理思惟;「念佛是誰」,這是個如理思惟。但是用這個方法去修行的人呢,多數(shù)又不是如理思惟,就是有一點,實在是變成了寂靜住的意思!赣趦(nèi)寂靜如理思惟」,怎么樣思惟呢?這下面說了:「汝之父母所為立名,或汝親教軌范師等所為立名」,這是先思惟這個名字。我們學習《瑜伽師地論》,或者是我們學習《維摩經(jīng)》,或者學習《金剛經(jīng)》、學習《大般若經(jīng)》,它都詳細告訴你怎么怎么思惟;沒有說不告訴你,你自己想,佛不是這樣的態(tài)度,不是的。這上面說如理思惟,說你的父母所為立名,就是你初開始,小的時候,你父母給你起個名字,安立一個名稱。或者不是父母,是你的親教師,或者是你的軌范師,和尚、阿阇黎,給你立一個名字,你思惟你的名字。這一科是「標思惟」,下面第二科解「釋行相」,就是修行的相貌。
玄二、釋行相
如是思惟,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或內(nèi)、或外、或兩中間,于此有中,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zhuǎn)耶。
這個名字呢,通常人的思想,就是說名字,我們的思想上的習慣,「這就是我,我叫什么什么名字,就是我」,是這個意思,F(xiàn)在說這個名的緣起,究竟是不是我呢?是這個意思。第二科「釋行相」。
「如是思惟」,就是這樣子思惟!肝医駷橛须x六處法自性真實」,我現(xiàn)在是有這個情形嗎?是有我的嗎?「為有」,是有我嗎?這個怎么樣叫做有我呢?「離六處法自性真實」,遠離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地方。「離六處法」,離開了眼耳鼻舌身意,有一個自性的真實,它的體性是真實的!刚鎸崱箲摻忉尀椴豢善茐,不可破壞叫做真實。就是它的自性,就是這個我的自性,它離開了六處,六處眼耳鼻舌身意是可破壞的,現(xiàn)在它不是我,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離開了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有我的自性,這個自性是真實不可破壞的,是這樣嗎?是這個意思,思惟!溉缡撬嘉,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是這樣嗎?我是這樣嗎?這樣子思惟。
「或內(nèi)、或外、或兩中間,于此有中」,這是第二個思惟;蛘呤莾(nèi)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富蛲狻梗饬!富騼芍虚g」,內(nèi)六處、外六處是兩,中間就是六識,眼識乃至意識。「于此有中」,在這里邊有一個自性真實的我,這里有我。前面說是離開了六處有我,這樣思惟。現(xiàn)在是即六處:內(nèi)六處、外六處、中間,是在內(nèi)、外、中間這六處里邊。「于此有中」,在這里面有個我,這個我里邊,「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zhuǎn)耶」,就是在這里有一個名,有個名想。名就是想,如果沒有名是不能想的!甘┰O」,就是我的名字叫某甲,就是施設一個名字,在這里有個我,這個我再施設一個名字,叫某甲,或者是某乙,施設名。這個名就是想所施設的,不想這個名字施設不出來。不管父母安立也好,和尚、阿阇黎也好,也是由想而安立這個名字。這個名字假立,就是原來沒有名字,現(xiàn)在假立一個名字,立出個名字叫某甲,叫某乙,就可以言說了!皋D(zhuǎn)耶」,是這樣子現(xiàn)起的嗎?就是這樣意思,這樣思惟。這是第二科「釋行相」,下面第三科「出了知」。
玄三、出了知
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于此法都無所得。
「善男子來」,是佛陀說,佛陀這時候教他這樣思惟。這個第三科呢,「汝既如是正思惟已」,思惟完了的時候!府斢诖朔ǘ紵o所得」,第一段是離六處,第二段的思惟即六處,這樣思惟已。當于此即六處,離六處,內(nèi)、外、中間,「當于此法都無所得」,這里面沒有我可得,都找不到一個我的;即六處也沒有我,離開了內(nèi)、外、中間六處也沒有我可得的。
《披尋記》一六五三頁:
或內(nèi)或外或兩中間等者:謂六處法有其內(nèi)外,或兩中間施設建立。義如〈聲聞地〉于四念住作種種說應知。(陵本二十八卷二十頁)彼四念住六處法攝。若離六處法自性真實,當知無有內(nèi)外或兩中間施設可得。今說于彼所為立名,亦作如是假想分別,是故說言或內(nèi)或外或兩中間于此所為立名性實有中,有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zhuǎn)耶?
「或內(nèi)或外或兩中間等者:謂六處法有其內(nèi)外」,這個六處有內(nèi)六處、有外六處,「或兩中間」也有六,在這里施設名字,立名字是我,建立這個假名!噶x如〈聲聞地〉」,這里邊的義在〈聲聞地〉里邊,「于四念住作種種說應知」,那個地方已經(jīng)說過了!(陵本二十八卷二十頁)」,在那里說。
「彼四念住六處法攝」,那里是說身受心法的四念住,「彼四念住六處法攝」,那里是直接是說四念住的。而那里四念住就是「六處法攝」,還是攝屬于眼耳鼻舌身意六處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身嘛!身這個六根和六塵接觸的時候就有受,受里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主要還是意識,就是心了。心若一動,那都是法的境界,所以四念住是六處法攝。
「若離六處法自性真實,當知無有」,如果你自己的思想,你在思惟的時候,離開六處法有一個自性真實,當知是沒有的,離開六處沒有我可得!竷(nèi)外或兩中間施設可得」,或者說是離六處沒有,那么即六處,或者內(nèi)六處,或是外六處,或是兩中間,這里施設有我可得嗎?這叫「施設可得」。
「今說于彼所為立名,亦作如是假想分別」,前面在思惟的時候,初開始思惟的時候,應該沒有定論,即六處是我,離開六處有我,這樣不斷地思惟,最后才結(jié)論,當于此法都無所得。「今說于彼所為立名」,前面是引〈聲聞地〉四念住的說法,現(xiàn)在這里說的「于彼所為立名」,就是對于父母所為立名,或者是師長為立名。「亦作如是假想分別」,也是這樣子假想分別,就是假想去觀察:「我這個名字是我」,也是即六處,或者是離六處這樣觀察!甘枪收f言或內(nèi)或外或兩中間,于此所為立名性實有中」,立這個名字,我叫某甲,我叫某乙,這是我,「實有中」。「有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zhuǎn)耶」,在這里施設我的名字,我的體性是真常不壞的。在這個真常體性上立出來這個名字,我叫某甲,能這樣子去觀察,是這樣子嗎?就是這是一個活動的語氣。
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但于客法有客想轉(zhuǎn)。
前面是一個問話,還沒有肯定,后來佛才說:「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于此法都無所得」,這是肯定的一種口氣。「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你只有這一條路,你就是這樣子了知,這樣子明白。怎么明白呢?「但于客法有客想轉(zhuǎn)」。這個「客」字怎么講?這個客是一個外來的意思,本來這里沒有客人;說有客,客是從外來的,就是「但于客法有客想轉(zhuǎn)」。我們內(nèi)里邊思惟:眼是我、我所否?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內(nèi)六處、外六處、內(nèi)外中間這一切法,我們作種種的想法,這都是外來的分別,都是外加上的分別。這些事情也都是客法,都不是本來有的,都是外加的。在這些法上,你「有客想轉(zhuǎn)」,也都是外加上來的一個虛妄分別在活動,就是這個意思,「但于客法有客想轉(zhuǎn)」。這個客有個外來的意思,就不是這件事本來面目,都是外來的。但是這個地方分兩類:一個是法,一個是想。就是在這個法上有這樣的想;其實在來說,法也是想,你心里一動才有法的。不過現(xiàn)在就分成兩部份:一個是能分別的,一個是所分別;「客法」就是所分別的法,「想」就是能分別的法。而所分別的境界也都是假的,不是真實的,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能分別的也是假的,都不是真實的,是這個意思。這句話是總說的,是總起來說的,下面有詳細的分別。
《披尋記》一六五三頁:
但于客法有客想轉(zhuǎn)者:此顯名義俱無有實。故于彼義,名為客法。及于彼名,名為客想!达@揚頌〉說:由名于義轉(zhuǎn),二更互為客。下自釋云:以名于義非稱體故,說之為客。義亦如名無所有故,說之為客。(〈顯揚論〉十六卷五頁)其義應知。
「但于客法有客想轉(zhuǎn)者:此顯名義俱無有實」,這個客法和客想什么意思呢?這表示能詮的名和所詮的義都沒有真實性。這個名也是你心里的想,「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先要有想,不然的話就什么事沒有了,沒有事情了。此顯名義都不是真實的意思!腹视诒肆x,名為客法」,就是你所思惟的那個義,你若不思惟還沒有事,你思惟才有義。這個義是客法,是外來的,就是你心的分別來的,那叫客法。「及于彼名,名為客想」,在客法上安立種種名詞、安立種種名字,那就是客想。安立種種名字,誰安立?就是你心里的想,你心里的思想安立種種名字。那么什么叫做想?這上就說了:「及于彼名,名為客想」。這個名所詮的境界叫做義,那就是法了。
「〈顯揚頌〉說」,在《顯揚圣教論》那個頌上面說:「由名于義轉(zhuǎn),二更互為客」,安立種種名字,這個名字有所詮的義,這個名在所詮義上活動;所詮的義,有能詮的名,這樣子!付榭汀,這個名和義它們倆互相作客,就是名到義這兒來作客,這個義到名這個地方來作客,就是這個意思。是來作客,它一定要走的,這個客,它不能在這兒住下來的,那就是有這個意思!付榭汀梗@個「互為客」的意思呢,一個意思是有個假的意思,是假的,是虛妄的意思;一個是沒有這件事的意思。有假、有空,有這兩個意思。
「下自釋云」,在《顯揚圣教論》這兩句頌之后,《顯揚圣教論》自己解釋說:「以名于義非稱體故,說之為客」,這說出個理由來。這個名和義,名本來是詮顯義的;這個義本來沒有名,給它安立個名字。安立個名字,安立的不對,并不稱合,不合于那個義的體性,和義的體性不合,那它就不能在這兒長住了,所以說之為客。它不是原來在這里住的人,他是從外來的。原來住在這里的人,那表示這個名和義是相合的。它是從外來的呢,它就和這個所詮的義不相合,「說之為客」。這個意思就是這個義不歡迎這個名的,這個意思!噶x亦如名無所有故」,前面說是名從外來的,是來詮顯這個義的。詮顯這個義,它和這個義不相合,應該沒有這個名字,不要這個名字,所以也有無的意思。「義亦如名無所有故」,這個所詮的義也是一樣,也和名的道理一樣,是根本沒有這個義的。沒有義,但是我們的習慣,有了名就有義,就執(zhí)著這個義是真實的,實在這個義是沒有的,所以「義亦如名無所有故,說之為客」。這個地方很簡要地把這個名和義解釋完了。這樣子解釋應該明白了,「但于客法有客想轉(zhuǎn)」,有客想轉(zhuǎn)就是名,有客法,客法就是義;就是一個名、一個義,就是這兩件事。這是在「〈顯揚論〉十六卷五頁,其義應知」,那一段文也很長的,去讀一讀也很好。
地二、于眼等(分二科) 玄一、舉眼(分三科) 黃一、標應思惟
汝善男子,若于爾時,于自己名,唯有客想,已生已得;
這是第二科「于眼等」,前面第一科「于己名」,這里說是第二科「于眼等」。「于己名」,剛才說過,那就是想,F(xiàn)在「于眼等」,就是法。分兩科,第一科是「舉眼」。分三科,第一科「標應思惟」。
「汝善男子,若于爾時」,若是你那個時候發(fā)了菩提心,你想要修禪定,那么就是那個時候。「于自己名,唯有客想」,你對于你自己有這個名字,實在就是我,我執(zhí)著有我。「唯有客想」,說自己有我,這是你外加來的,外增加上的想法,實在是沒有我的。這樣說「唯有客想」,但是你已經(jīng)這樣子習慣從久遠以來,一直地有這樣的思想。「已生已得」,就是這樣的我想已經(jīng)現(xiàn)起了,「已得」就是時時地這樣分別。這兩個字我這么解釋。
《披尋記》一六五四頁:
唯有客想已生已得者:義顯己名唯假無實故。隨彼假名于義流轉(zhuǎn),說名已生。唯有假名施設可得,說名已得。
「唯有客想已生已得者:義顯己名唯假無實故」,這句話:「唯有客想,已生已得」,這句話的意思顯示你的名字是假的,是假安立的,是沒有真實的體性的。也就是你執(zhí)著這個我,但是個假名字,是沒有體性的,是這個意思!鸽S彼假名于義流轉(zhuǎn),說名已生」,這個「已生」怎么講呢?就是隨你安立的名字在所詮義這里用,在這里出現(xiàn)。原來這個是沒有名字嘛,現(xiàn)在安立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時時地在這里用,說名叫做已生,就是我的名字出現(xiàn)!肝ㄓ屑倜┰O可得,說名已得」,我在解釋,我想就是分別,這么解釋還可能會恰當吧!
復應在內(nèi)如理思惟,于汝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
「復應」,前面這一段,這一節(jié),就是這樣思惟,思惟我的這個名字是外來加上去的,思惟這個意思!笍蛻趦(nèi)如理思惟」,你還應該再進一步地在你內(nèi)心里面去思惟,如理思惟。「于汝眼中所有制立眼名」,前面是說我名,原來沒有來到佛法里面來的時候,就是因為這個執(zhí)著,安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執(zhí)著這是我,F(xiàn)在告訴這是外加來的,不是本來就有這件事的,這就表示「我」是空無所有的意思。這下邊就是更詳細地說了!笍蛻趦(nèi)如理思惟」,在你心里面你這樣思惟。「于汝眼中所有制立眼名」,前面是說我名,現(xiàn)在再詳細地說,于汝眼里面所有制立的眼名。這個眼睛原來也沒有眼的名字的,也還是或者自己的父母,或者是誰,說這是眼睛,這是耳朵,其實也是安立的名字。所有制立的眼睛的名字,制立眼睛的名字,有了名字的時候呢,我們就會「哦!這是眼」,那么這就是眼想。也是因為眼想而制立眼的名字的。制立眼睛的名字,實在這個眼睛的名字是假施設的,原來不是,原來沒有名字,就是方便安立的名字,是這么回事。
黃二、釋其行相(分二科) 宇一、標唯名義
如是思惟我此眼中,唯二可得。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及此唯事于中假立名想施設。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前面應該這樣思惟,在下面「釋其行相」;實在這就是在靜坐的時候,這樣的如理作意!溉缡撬嘉┪掖搜壑,唯二可得」,就是這樣子心里面去思惟觀察:我這個眼睛里面,唯有兩件事可得,那就是前面說的一樣,一個想、一個法,或者客想、或者客法,也就是一個名、一個義,這兩件事可得!溉缡撬嘉┪掖搜壑,唯二可得」,這幾句話是標出來;下面「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這是解釋!钢^此制立」,說此眼中唯二可得是什么意思?就是這個意思:謂此制立的眼名,這眼睛的名字,是假安立的;由眼想安立的眼名字,這個眼是假施設的,就是方便安立的,不是本來有的。
「及此唯事于中假立名想施設」,這前面是說名、也就是說客想,在下面說客法!讣按宋ㄊ隆,就是兩個可得,前面一個說完了,現(xiàn)在說第二個事!讣按宋ㄊ隆惯@句話,就是這個眼睛,實在說眼睛應該是依他起,在遍計執(zhí)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自性里面,這個「眼睛」按道理說,它是依他起的「事」,依他起的事是因緣所生法它是唯識。這個「唯識」的「唯」字這個意思,它不是真實的,依他起法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實,所以是唯是虛妄的識!赣谥屑倭⒚胧┰O」,是在這個事這里,假立眼名,來安立這個眼的名字,就是這個意思!前面是眼想、也就是眼名,這里說是眼睛這件事;在依他起這個地方?jīng)]有名字,而后安立名字,安立名字,我們就有執(zhí)著心,就變成遍計執(zhí)了。
「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就這么多了,不是很多事情。一個是眼想、也就是眼名,一個是……,這眼想、眼名,是在「唯識」上安立的,就這么多了,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再沒有什么事情了。這是第一科,釋其行相,分兩科。第一科,標唯名義;一個名、一個義,義也就是事。下面第二科,釋無自性,分二科,第一科標俱非。
宇二、釋無自性(分二科) 宙一、標俱非
于此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且非是眼。此唯有事,于中假立眼名想等。
「于此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且非是眼」,這是進一步的思惟了!赣诖搜壑小,這個眼是什么?眼就是我們因「眼名」而見的、而思惟的這個眼睛。這上面所有制立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實在它不是眼睛。我們名之為眼,在這里起分別的這個眼,這個不是眼睛,這個應該說不是依他起的眼睛,這是遍計執(zhí)啊,遍計執(zhí)是沒有體相的,沒有這回事,只是空無所有的,是這個意思。
「此唯有事,于中假立眼名想等」,前面說這個眼名,安立眼名的這個眼,實在它不是依他起的眼睛,不是!前面說名,下面說事。這個地方根本沒有眼的名字,只是原來依他起的事,在依他起的事上呢,假立名字叫做眼,只是這樣子。假立名字為眼的時候,我們又生了執(zhí)著,這就是離了「依他起」遠了!
《披尋記》一六五四頁:
唯二可得等者:客想客法,說名唯二。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是名客想。及此唯事,于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客法。雖于此中實有唯事,然彼自性亦非是眼,是故當知彼唯客法。
「唯二可得等者」,就是如是思惟我此眼中,唯二可得。「客想客法,說名唯二」,客想就是名,客法就是事,也就是義,一個名、一個義;就是這兩個。
「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是名客想」,這客想怎么講呢?謂此制立眼名,你安立眼的名字以后,那么我們就可以有眼想了,但是這件事,這個眼是假施設的,不是真實的,是名叫做客想,就是外來的想法,加上去的。
「及此唯事,于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客法」,這客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唯獨是事,是虛妄的事,它本來也沒有名字,但是我們在里邊啊,為了語言的方便、做事的方便呢,于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叫做客法;是這么意思!鸽m于此中實有唯事」,實有唯事就是依他起的意思,依他起是有。我們執(zhí)著的眼、執(zhí)著的一切事,是沒有的;依他起實在是有,是有這么回事!但是它不真實,所以叫唯識。
「然彼自性亦非是眼」,但是這個實有唯識的依他起,它沒有名字,所以它的自性上、它本身,沒有名字、也沒有「眼」這句話的;亦非是眼。「是故當知彼唯客法」,所以知道我們說是「眼」,這是客法,不是依他起,本來沒有這回事、沒有這句話的。
當知自性亦非是眼。
「當知自性亦非是眼」,我們?nèi)ビ^察的時候,才知道這依他起的自性,它沒有言說,也不是眼,沒有這眼這句話的。這下面「釋所以」;前面說「俱非」,就是都不是,也不是眼、也不是非眼,在依他起上,非眼這句話也沒有!是這樣意思。
宙二、釋所以(分二科) 洪一、離名無覺故
何以故?非于此中遠離所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少有眼覺,而能轉(zhuǎn)故。
「何以故?」什么原因這么講呢?解釋出來這個理由!阜怯诖酥小,不是在這里面「遠離」了「所立」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遠離這件事的時候,「少有眼覺,而能轉(zhuǎn)故」,小小的有眼的分別現(xiàn)起的。就是我們不立這眼的名字,我們不會有眼的分別,所以這依他起的眼睛,沒有名字的時候,我們沒有眼的分別,就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理由,所以它也不是眼。當知自性亦非是眼,為什么自性不是眼呢?就是原來沒有名字,我們不能起分別∣∣它是眼睛,沒有這個分別。
洪二、覺必待名故
若有此事體是真實,稱名所說;不應于中更待眼名,方有如是眼覺而轉(zhuǎn)。唯應自性不由聽聞,不由分別彼所立名,但于此事有眼覺轉(zhuǎn)。然無如是不待名言覺轉(zhuǎn)可得。是故此中,唯于客法而有其客,眼名眼想、眼假施設。
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是「離名無覺」,沒有眼睛的名字,我們就不會感覺它是眼睛,就不會這樣子!現(xiàn)在第二科,「覺必待名」;你若起這個分別,一定要有名字你才能起分別,是這個意思哦!
「若有此事體是真實」,說是我們因為名字而執(zhí)著它有「眼」的義;有眼的名,我們就執(zhí)著有眼的「義」,因為這個名而執(zhí)著這個義,這樣的話。這個「義」若是真實有的話呢,若有此事體是真實,「稱名所說」,和你安立的名字是相稱的。你說有個眼睛,也的確是有個眼睛,能相稱;名和所詮的義是相稱的。若是這樣的話,「不應于中更待眼名,方有如是眼覺而轉(zhuǎn)」,那就不應該在這里邊要等待有眼的名字,才有這樣的眼的感覺現(xiàn)起,不應該!這個地方在〈真實義品〉也有提到、在《攝大乘論》也有提到。說若有此事體是真實,這個體性與名字相稱,是有這么件事,那就不應于中更待眼名,才有這個眼覺而轉(zhuǎn)。
「唯應自性」,若是前邊名字所詮的義是有實體性的話呢,就不應該待名有眼的感覺、有眼的分別,那應該怎么樣呢?唯應自性,就是原來的、就是依他起,沒有名字的這個境界,「不由聽聞」,不需要經(jīng)過聽人說,這是眼睛。「不由分別彼所立名」,也不需要假借分別:「哦!這是眼睛」,不需要這樣子分別它這個名字!傅诖耸掠醒塾X轉(zhuǎn)」,只是看見這個眼睛,我們就有眼的感覺現(xiàn)起,應該是這樣子。
「然無如是不待名言覺轉(zhuǎn)可得」,事實上呢,不是這樣子。若沒有名言的時候,你這個分別心不能現(xiàn)起,「眼睛」這個分別、這個心理不會現(xiàn)起的。沒有名字的時候,你眼睛雖然看見了,你心不能分別,是這個意思。「是故此中,唯于客法而有其客,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這是總結(jié)這一段!甘枪蚀酥校ㄓ诳头ǘ衅淇汀,所以在這個眼法這件事上啊,唯有客法,都是外加的。在外加的法上面啊,還加上一個客的眼名、客的眼想、客的眼假施設。這個名所詮的義,也是客、也是外來的;在義上假立的名字,名字也是外來的,也是后來加上去的;都是客!甘枪蚀酥,唯于客法而有其客」的「眼名」、其客的「眼想」、其客的「眼假施設」。這是第二科,釋其行相;也就是內(nèi)心的這樣如理作意。下面是第三科,出正了知。
黃三、出正了知
汝既如是于其內(nèi)眼如理思惟;復于眼想唯有客想當生當?shù)谩?/p>
「汝既如是」,說你這位善男子啊,既然能夠這樣的修如理作意去觀察,「于其內(nèi)眼如理思惟」,對于你本身的眼,能夠如理的去思惟,思惟這都是「客」!笍陀谘巯,唯有客想,當生當?shù)谩梗瑥陀谶@眼的名字,眼想就是眼的名字;這個名字也是客、也是外來的!府斏?shù)谩梗脂F(xiàn)起了;你可以這樣分別,因為有這個名字,可以這樣子,「哦,這是眼」。你既然能這樣子思惟,這是正了知,下面第二科是「例余」。
玄二、例余
如于其眼,如是于耳鼻舌身等,廣說乃至見聞覺知,已得已求。若已作意,隨尋隨伺。以要言之,普于一切諸法想中,唯有客想當生當?shù)谩?/p>
前面第一科是舉眼,這第二科是例余。就是例辯其余的耳鼻舌身意諸根。「如于其眼」,前面這一段是在眼里邊,如理作意。眼的義、眼的名都是客,「如是于耳鼻舌身等,廣說乃至見聞覺知」這些事情,「已得已求」,也都是這樣子。也都是安立的假名,也是已得已求。前邊是一個生、一個得,這里也應該是已得、已生,也應該這么講;「求」字,我疑惑是「生」字;和前文一樣的解釋。
「若已作意」,若是這位善男子能聽佛的話、能聽信佛的教導,你已經(jīng)這樣的作意思惟,「隨尋隨伺」,就是隨順佛的教導去思惟觀察。尋是粗的觀察;伺是微細的觀察。你能這樣做,作意、思惟、觀察;這樣說不但是眼是這樣,耳鼻舌身意,廣說乃至一切見聞覺知也都是這樣子思惟觀察!敢砸灾,普于一切諸法想中,唯有客想當生當?shù)谩梗@是普遍的,不但是一般的事情,普遍于一切諸法中,也都是有名、也有義,也是這樣思惟、觀察,唯有是客想,當生當?shù)谩_@都是虛妄分別,而法的本身是無有少法可得;我們所思想的,在法的本身上完全是沒有的,是這個意思。
《披尋記》一六五五頁:
耳鼻舌身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法,及于一切安立假說自性。如真實義品廣說應知。(陵本三十六卷十頁)
「耳鼻舌身等者:此中等言,等取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法,及于一切安立假說自性」,在一切法上,所有都是安立的、假說的情形,不是那件事本身是這樣的。「如〈真實義品〉廣說應知」,〈真實義品〉也說這件事,就是四尋思、四如實智那個地方。(陵本三十六卷十頁)。這是前邊第一科「當正思惟」,是這樣思惟。
天二、當正攝受
如是汝于自己身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廣說乃至一切法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
這是第二科,「當正攝受」;就是努力地要成就這樣的止觀就是了。「如是汝于自己身中」,就是前面這一段文,你對于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有假想」,所有的這些分別,都是假想,所分別的境界,無有少法可得!改鼙M除遣」,能完全的除遣這些虛妄分別,觀察它是無所有的!盖诩有械馈梗诩有,也不要懈怠,努力地去這樣修行!府斦龜z受」,你應該努力的這樣成就。
「廣說乃至一切法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廣博地說,在一切法中,所有的都是假想,所有的分別「能盡除遣」,完全不要,除掉這些虛妄分別。除掉這虛妄分別,應該有兩個程序:觀察,思惟分別的義都是沒有的;然后再除掉這些虛妄分別,應該這樣子!你先要努力的觀察所分別的一切法是無所有的,然后再滅除這些虛妄分別,這就是一個止、一個觀了。「勤加行道,當正攝受」,你要努力的這樣修行;當正攝受,你要成就這個大智慧。
天三、當多修習
汝由如是一切所知善觀察覺,普于一切諸法想中起唯客想,于一切法所有一切戲論之想,數(shù)數(shù)除遣;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zhuǎn);
這是第三科;第一科是當正思惟、第二科是當正攝受,現(xiàn)在是第三科,當多修習!溉暧扇缡恰梗晟颇凶佑捎谶@樣的「一切所知善觀察覺」,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面對一切法的所知境界,你要善能觀察:你的分別心是虛妄分別。「普于一切諸法想中起唯客想」,說這個事情是很壞、這個事情是很好的,這都是你內(nèi)心的分別。這些諸法想中「起唯客想」,這些想都是虛妄分別,都是外來增加上去的、增益上去的!赣谝磺蟹ㄋ幸磺袘蛘撝,數(shù)數(shù)除遣」,在一切的眼耳鼻舌身意上、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在這一切法上,所有的這些分別都是戲論,都不是真實的,都不合道理!笖(shù)數(shù)除遣」,一次又一次地除遣你的虛妄分別。
「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zhuǎn)」,這樣子修行呢,你心里面常與「無分別、無相」相契合。那么「無分別、無相」在一切法上,怎么個態(tài)度呢?唯取義轉(zhuǎn);唯取這個義轉(zhuǎn)。什么叫義轉(zhuǎn)呢?看《披尋記》。
《披尋記》一六五五頁:
唯取義轉(zhuǎn)者:唯取其事,唯取真如,名唯取義。唯以實義為所緣故。
「唯取義轉(zhuǎn)者:唯取其事」,唯取其事就是依他起;「唯取真如」,就是圓成實。這就叫做「義轉(zhuǎn)」,是這個意思。唯取其事,在我們的習慣上,我們觀察一切事的時候,都認為是真實的,不知道它是如幻如化、是虛妄的,現(xiàn)在要認為它是依起就是如幻如化的、是不真實,有而不真實。我們的虛妄分別啊,一定要有「名」做前提,先要有名,而后因為「名」而有種種分別,這樣的種種分別,有所分別的境界、有能分別的心,這一部份完全是畢竟空的、是無所有的。剩下來唯取其事就是依他起了。依他起這一切法呢,是有!不是沒有,但是,不真實。這和遍計執(zhí)的不真實有點兒不一樣。遍計執(zhí)的不真實,是沒有這件事,空無所有的,無有少法可得的,但是依他起是有,但是不真實;這個「不真實」不是說沒有,是有,有而不真實,如夢中境,夢中是有這件事,但是不真實。所以這依他起的不真實和遍計執(zhí)的不真實不一樣。依他起的不真實還是有體性的;遍計執(zhí)的不真實,體性是沒有的,F(xiàn)在「唯取其事,唯取真如」,這就是二諦;依他起是世俗諦,唯取真如是勝義諦;就是這樣,但這是無分別的境界!该ㄈ×x。唯以實義為所緣故」,就是以依他起和真如,是這無分別心、無相心所緣的境界。
這個依他起在唯識經(jīng)論上說,不可以說它是畢竟空。但是在《中論》上說呢,這依他起就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是可以說畢竟空的。這個地方和唯識有一點差別,但是唯識的經(jīng)論上說:依他起的因緣所生法是生無自性,遍計執(zhí)是相無自性。依他起是生無性,生無性這句話就是依他起法,它是自性空的,就是這么意思。這句話和中論說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一樣的。但是這唯識的教義,把這個畢竟空放在遍計執(zhí)這里,如幻有呢,是依他起,把這個有放在依他起這里,是如幻有。如幻有、畢竟空,就是唯識的一個依他起性、一個遍計執(zhí)性,是這樣意思。
于此事中,多修習住。
「于此事中,多修習住」,在這個…,這就是唯識觀啊。多修習住,「多」就不是全部的啊,還有一段時間,你還應該睡覺吧、還應該休息一會兒。其它的時間啊,就在這兒修習住。這樣子修學圣道,唯識的修學圣道是這樣修的;這唯識觀是這樣修的。
天四、當正安住(分二科) 地一、獲勝等持
汝若如是,當依如來妙智清凈等持種性,獲得無倒心一境性。
前面,第一科是當正思惟、第二科是當正攝受、第三科當多修習;這是第四科,當正安住,分兩科,第一科是獲勝等持。
「汝若如是」,你這位善男子若是肯聽佛說的教導啊,肯這樣用功修行!府斠廊鐏砻钪乔鍍舻瘸址N性,獲得無倒心一境性」,那你就是隨順佛陀的大智慧啊,佛陀的清凈的等持的種性,從佛的智慧啊,得到無倒的心一境性;成就了不顛倒的心一境性就是禪定, 這樣的禪定是在第一義諦那里安住、就是在勝義諦那里安住不動。我們一般說靜坐的時候,所安住的還是世俗諦的境界;譬如說是我們自己制造一個所緣境,地水火風都可以做所緣境,那么你心在那里安住不動,就得了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現(xiàn)在這段文說的心一境性,所緣境是勝義諦,也包括了依他起,但是若是觀察依他起是生無自然性,那唯獨是「無有少法可得的境界」,就是勝義諦了。在那里安住不動叫做等持,那和有所得的世俗的所緣境不一樣了。那這是圣人,三三昧∣∣空、無愿、無相的境界。這個是獲得無倒心一境性;這是第一科獲勝等持,下面第二科修正作意。
地二、修正作意
如是汝等,若于不凈作意思惟;于此作意,勿當舍離。若于慈愍,若于緣性緣起,若于界差別,若于阿那波那念,若于初靜慮,廣說乃至若于非想非非想處無量菩薩靜慮神通等持等至,作意思惟;于此作意,勿當舍離。
這是第二科,修正作意!溉缡侨甑取,這前面所說的唯識觀,是這樣子。汝等「若于不凈作意思惟」,假設這個趣入的門,修唯識觀這是一個趣入門。現(xiàn)在說「若于不凈作意思惟」,佛陀開示初開始你先應該修不凈觀,那這就是另一個門了;若于不凈作意思惟:作意修這個不凈觀。在〈聲聞地〉說的不凈觀也是很圓滿的。「于此作意,勿當舍離」,你修不凈觀也好,但是你對前面說這個唯識的作意,也不要棄舍。勿當舍離!
「若于慈愍」,若是你修慈愍觀,多瞋眾生修慈愍觀,這又是一個趣入門!溉粲诰壭跃壠稹,就是愚癡眾生修緣起觀。這個緣性就是四種緣、緣起是十二因緣!溉粲诮绮顒e」,界差別就是地水火風空識六界,這是界差別觀!溉粲诎⒛遣悄睢,這是數(shù)息觀!溉粲诔蹯o慮,廣說乃至若于非想非非想處無量菩薩靜慮神通等持等至,作意思惟;于此作意,勿當舍離」,也還是于這個唯識的作意不要棄舍。那些趣入門可以修、可以不修,但是這個唯識觀勿當舍離,應該這么解釋吧。
《披尋記》一六五五頁:
于此作意勿當舍離者:此中作意,謂即前說數(shù)數(shù)除遣一切戲論之想,及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zhuǎn)應知。
「于此作意勿當舍離者:此中作意,謂即前說數(shù)數(shù)除遣一切戲論之想」,這是修唯識觀!讣耙詿o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zhuǎn)應知」,這是唯識觀說的。
天五、當?shù)贸鲭x
汝若如是修此菩薩無倒作意;漸次乃至當?shù)脽o上正等菩提,究竟出離。
第四科是當正安住,現(xiàn)在第五科,當?shù)贸鲭x!溉耆羧缡切薮似兴_無倒作意」,汝善男子若能這樣子修此「數(shù)數(shù)除遣一切戲論之想」,及「以無分別無相之心」,若如是修此菩薩無顛倒作意,「漸次乃至當?shù)脽o上正等菩提」,漸次,他不說是一念就成佛了,不是這么說的;漸次地、慢慢地,當?shù)脽o上正等正覺!妇烤钩鲭x」,究竟的出離了煩惱障、所知障。
亥三、總結(jié)
當知是名一切菩薩遍趣正行。
現(xiàn)在第三科,總結(jié)!府斨敲磺衅兴_遍趣正行」,前面說的這是菩薩,遍趣正行,所有的、普遍地一切眾生啊,依如是門趣入到正行,而后得無上菩提。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3)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