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意識是什么意思?人的意識是怎么產(chǎn)生的?
意識是什么意思?
意識,八識之一,依第七識末那為根(意根)生起。所緣的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之法塵,發(fā)生認識的作用。意識層面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在認識能力上,前五識為現(xiàn)量(直覺),其所緣對象必須是現(xiàn)在而非過去、未來,必須是現(xiàn)前而非別處,同時,不帶名言、不能分辨是非差別。一旦和過去、未來的境界發(fā)生聯(lián)系,或?qū)φJ識對象作出判斷、介入語言概念,便進入第六意識的作用范疇了。
當我們眼睛看到一個茶杯并覺得它是茶杯時,已不單純是眼識在產(chǎn)生作用,而是進入了意識的范疇;當我們覺得一個茶杯的好或不好時,也是意識在進行判斷。我們現(xiàn)在所能夠感覺到的一切思維活動,基本都屬于意識的作用。意識除現(xiàn)量以外,還有比量和非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判斷、推理。當然,我們的判斷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正確的判斷為比量,錯誤的判斷為非量。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也是取決于第六意識的作用。
意識的能量極大,人生一切行為皆由其成辦,無論是造善業(yè)或惡業(yè),主要也是在它的指使下進行。這也是人所以為萬物之靈的關(guān)鍵。因為意識具有分別、推理、判斷的能力,可以使人通過理性思維來決定善、惡行為。同時,還能使人獲得有別于動物的精神生活,乃至成就智慧,證得真理。
在心理活動中,意識雖為主體,卻未必能保有權(quán)威作用。無始以來,我們?yōu)闊o明所惑,使貪嗔煩惱大行其道,占據(jù)心靈主導。在這種情況下,意識就像充當傀儡的君王,對煩惱唯命是從。于是乎,明知所做是錯事,仍控制不住去做,甚而再三犯錯。何其可憐,何其可悲。唯一的出路,就是聽聞正法,如理思維,樹立正見,奪回失去的主權(quán),使心真正發(fā)揮正面作用。如此,才能將人生導向光明。
與意識對應的是潛意識,其活動雖不為人所知,卻暗中左右著意識。在唯識典籍中,將之歸納為第七識和第八識。意識的生起,以第八阿賴耶識儲藏的種子為因,為根本依止。同時,第七末那識與生俱來的先天蒙昧(不共無明)和自私本能(俱生我執(zhí))也對意識活動有著重大影響。
人的意識是怎么產(chǎn)生的?
意識是指人腦對大腦內(nèi)外表象的覺察。按照生物學的解釋,人的意識產(chǎn)生于腦部。人的大腦、小腦、丘腦、下丘腦、基底核等,將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各種感覺信息,經(jīng)腦神經(jīng)元逐級傳遞分析為樣本,由丘腦合成為丘覺,并發(fā)放至大腦聯(lián)絡(luò)區(qū),令大腦產(chǎn)生覺知,即人的意識。
意識是生物的神經(jīng)現(xiàn)象,是個體生理功能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是一種自我感覺和外部感覺的綜合,意識的基礎(chǔ)是個體具有了對自身本體認知(自我意識)、對自身認知能力的認可、對自身行使能力的認可的綜合。
因此產(chǎn)生一個疑問,我認為我的意識存在,我就是有意識,我認為我的意識不存在或未必存在,我就沒有意識嗎?由于人類意識產(chǎn)生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因此不論自身是否感知到,無論自身是否認可,意識均存在。如何界定意識是否存在呢?能夠分別了知,具有自我內(nèi)省能力和行使能力,就是意識存在的標志。
意識無形無色,是心非物,故意識心有時又稱覺知心,意識主要功能即是覺知,凡是對內(nèi)、外塵境從開始的了知、了別及其后之分析、思維、計劃、整理、記憶……都叫意識,都是意識心的功能,故意識涵蓋甚廣,意識的出現(xiàn)必須要有功能健全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去接觸相對應的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以及意根接觸法塵(五塵與法塵合稱為六塵),也就是說,需藉根塵相觸的緣才會出生意識。在熟睡或悶絕或正死位或滅盡定的時候,五根功能無法顯現(xiàn),故意識無法生起,意識是中斷的,因此無覺無知,什么都不知道。由此可見意識是會中斷的,是虛妄之法。
佛教意識的詳細解釋
識,梵語為“vijnana”,其范圍非常廣泛,其中概括感覺、認識力和有意識的思想。佛教教義中有九識論,九識可被視作是九個不同層次的意識。九識不絕地活動,構(gòu)成我們的生命。九識中的前五識是與眼、耳、鼻、舌、身五官有關(guān)的感覺。第六識的功能,是統(tǒng)合和處理來自五識的官能感覺,加以推斷衡量,組成整體的思維和判斷。人的日常生活,主要是靠這六種機能來維持。
在這底下的是第七識。與上述朝向外在世界的各層意識不同的是,第七識是朝向人的內(nèi)在生命,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受感官感受的影響。第七識(manas)讓我們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也造成自我執(zhí)著、使人拘泥于與他人的區(qū)別。此外,對“對”與“錯”的判斷也出于此識。
佛法闡明,比第七識更深的意識是第八識阿賴耶(alaya,居所)識,亦稱無沒識和藏識。人的業(yè)便是深藏在第八識里。前七識將隨著人的死亡而消失,但是無論是生是死,第八識依舊存在。第八識可被視作是支持其它意識運行的生命源流。對于曾一度經(jīng)歷過瀕臨死亡而被救活的人而言,他們的體驗或可說是發(fā)生于第七識與第八識的邊界。
理解這些不同的意識層次,了解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能幫助我們認識生命和自我的本質(zhì),辨別一道解決人類基本問題的明徑。
根據(jù)佛教的教義,第七識對自我的本質(zhì)存有一定的迷惑。迷惑根深蒂固,其來源可歸根于第七識與第八識之間的交互作用。迷惑是導致根本慢心的原由。
佛法把第七識描述為出自第八識的意識層﹕第七識不斷把焦點指向第八識,視其為固定、獨特且孤立的。實際上,第八識是處在一個不斷變動的狀態(tài)。人的生命在這個層次上,與他人的生命不停地互動,互相影響。將第八識視為一個穩(wěn)定孤立的境界,是第七識的錯覺和迷惑。
懼怕死亡也是第七識的作祟。它無法覺察到,第八識的本體,其實是川流不息的生命能源,而誤以為第八識將隨著死亡而永遠消滅。因此,對死亡的恐懼是源自心中深處的潛意識的。
把第八識錯視為真正自我的迷惑,有元品無明之稱。這根本的迷惑,使人背離與一切生命相互聯(lián)系的真相,讓人感到孤立、與他人隔離,以致歧視、破壞性的傲慢態(tài)度和無節(jié)制的貪欲等的產(chǎn)生。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是另一個明顯的例子。
佛法教示,人的行動(身)、言語(口)和思考(意)無時無刻都在第八識里留下烙印。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業(yè)”。為此,第八識也有藏識之稱──即業(yè)的“種子”或業(yè)因的貯藏之所。業(yè)因是潛伏在第八識里,有善與惡之分,在時機成熟時化為業(yè)報。善因得善報。善因也激發(fā)信任、非暴力、自制、慈悲和智慧等為善的心理。相反的,惡業(yè)將引發(fā)各類愚見迷惑和具破壞性的行為,為自己、為他人都帶來痛苦。
把第八識形容為一個倉庫般的貯藏之所,有助理解其本質(zhì),可是將其視為一道“業(yè)的源流”是更為貼切的構(gòu)圖。“業(yè)的源流”滾滾滔滔、長流不絕,對我們生活的一切遭遇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六識與外界接觸,在這層面進行的思想和言行舉止,為第八識植入新的業(yè)因。業(yè)因等待時機的成熟,返回六識,現(xiàn)為業(yè)報。
我們都有純屬自己的相貌性格、家庭背景、人生際遇。這獨有的一面,是由自身的“業(yè)的源流”所造就的。第八識雖然不停流動,卻超越生死,并不隨之消滅。第八識的源流并不淤塞,其所存也不固定。佛法的業(yè)論與一般的宿命論不同,不主張束手就縛、聽天由命等消極心態(tài)。相反的,業(yè)論所強調(diào)的是,人可借著制造業(yè)因,改變自己的命運。
問題在于如何增加善因的比例。佛道修行門徑雖多,所圖的就是在生命中多積善因。然而,在惡因的拖累下,人們往往“一錯再錯”,接二連三地制造更多的惡因,以致無法自拔。要由這惡性循環(huán)抽身而出,關(guān)鍵在于生命最深的意識層——第九識,又名阿摩羅識(amala,純粹的)。
第九識可被理解為宇宙的生命。它是眾生所具備的佛性,有無垢識、清凈識等稱謂。第九識不為業(yè)的操作所污染,是生命的真如、是真正自我的所在。日蓮佛法與一般佛教和宗教傳統(tǒng)有別,教示直入第九識,掏出內(nèi)中清流般的妙用,凈化其它八識。第九識之力,能夠改變本已在第八識根深蒂固的業(yè)因。第八識的范圍不局限于個人,更聯(lián)結(jié)一家、一籍貫,甚至所有動植物的生命。
因此,轉(zhuǎn)變一個人的“業(yè)的源流”,其它人的生命,也會如緊扣在一起的齒輪一般跟著轉(zhuǎn)變。誠如池田sgi會長所述∶“當我們敞開這清凈無垢的根本意識時,生命中一切業(yè)因,不論善惡,都被引往價值創(chuàng)造的方向。人的心和意識,也將得以灌滿慈悲和智慧的生命流泉。
各個意識層次,將隨著改變而顯現(xiàn)其獨有的智慧。其中,第八識的智慧讓人準確無阻地看清自己、自己的親身體驗和其它一切事物,也讓人感受到與其它物體的相互聯(lián)系。第七識的迷惑雖然根深蒂固,但人們可借著迷惑的轉(zhuǎn)變而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并進而克服由此恐懼而起的兇狠與殘暴的心態(tài)。產(chǎn)生自第七識的智慧,則讓人領(lǐng)會萬物的平等、懂得為他們給與不渝的尊敬。
各辭典對意識的解釋
《三藏法數(shù)》對意識的解釋
。ㄒ唬┲^意根若對法塵,即生意識。意識生時,即能于五塵之境,分別善惡好丑也。
(二)謂意以法為緣,而生意識。意識依根,而生意根,因識而能分別,以能分別前五根所緣色等五塵境界,是名意識。(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ㄈ┲^意法為緣而生意識,意識依根而生,意根因識即能分別,以能分別前五根所緣色等五塵境界,是名意識。若斷此識,即成聲聞、緣覺。(五根者,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塵者,即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佛學大辭典》對意識的解釋
。ㄐg(shù)語)六識之一。依意根而起,了別法境之心王也。有四種之別:一獨頭意識,不與他之五識俱起,獨起而泛緣十八界之意識也。此在散心,于三量中必為比非之二量。二五同緣意識,與他五識同時而起,與彼共緣其境明了依之意識也。是心之現(xiàn)量。三五俱意識,與五識同時而起,緣五境傍緣十八界之意識也,是通于現(xiàn)比非三量。四五后意識,生于五俱意識之后念,緣前念五境之境,及緣他一切法之意識也,是全與獨頭意識相同。此獨頭意識之釋,乃就六識建立之小乘而言,若就大乘之八識家言之,則尚與末那識阿賴耶識俱起,非獨頭現(xiàn)行也。見百法問答鈔二。又第六意識,六識中意識位于第六,故名。
《佛學常見辭匯》對意識的解釋
為八識中之第六識,是依第七識末那為根(意根)生起。所緣的是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之法塵,發(fā)生認識的作用。又意識分為五俱意識和獨散意識二種:五俱意識者,即當前五識現(xiàn)起時,意識一定隨同俱起;獨散意識者,“獨”的意思,是它能獨起思構(gòu),獨自分別一切法,或獨作回憶過去的事,“散”的意思,是凡夫心常散亂,故名獨散,因它不必和前五識俱起,故又名叫“獨頭意識”。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對意識的解釋
唯識宗所立“八識心王”的第六心王,此為我人理活動的綜合中心。在西洋哲學中視之為“能把握客觀對象的心機能”。廣義言之,即吾人所有諸種經(jīng)驗,從原始之感覺至高度之思考均包括在內(nèi)。凡能統(tǒng)攝多種經(jīng)驗內(nèi)容的作用,皆稱為意識。至于意識與物質(zhì)之關(guān)系,乃哲學上的核心問題,觀念論(唯心論)否定物質(zhì)之獨立性,視意識(思考、精神)為一切之根源;反之,唯物論視意識為物質(zhì)(存在、自然)的產(chǎn)物。
唯識宗又將意識分為五俱意識與不俱意識兩種,前者是與前五識共同發(fā)生作用,后者是單獨發(fā)生作用。單獨發(fā)生作用者又稱獨頭意識,它緣慮的對眾是抽象的觀念,即所謂法境,在其認識作用中包括著推理、判斷等在內(nèi),且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而通于過去、未來、現(xiàn)在。
- 上一篇:中觀
- 下一篇:【宗教】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大?宗教信仰又是什么?
- 何為心、意、識? - 未知
- 一個人要改變,得從心態(tài)意識上轉(zhuǎn)變 - 恒傳法師
- 太虛大師開示“所緣緣”的認識 - 太虛大師
- 佛說做夢的原因 不外乎五種 - 南懷瑾
- 太虛法師談夢的意義 - 太虛大師
- 帕奧禪師答:是否達到初禪以上的禪修者的意識在入定時可以自由地到欲界天或地獄去?可以停留多久? - 帕奧禪師
- 瑜伽唯識學心意識之探究——以《解深密經(jīng)·心意識相品》為核心 - 張化蒙
- 如何理解去佛教的“心、意、識”呢? - 圣嚴法師
- 什么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自以為是嗎? - 常暘法師
- 買蛇放生意識 - 未知
- 惟賢法師答:《心經(jīng)》說“無意識界”與唯識說“有識”如何會通? - 惟賢法師
- 意識 - 阿姜李·達摩達羅
- 凈界法師答:第六意識怎么會產(chǎn)生遍計執(zhí)呢? - 凈界法師
- 寬見法師答:第六意識是屬于心法的范疇,那植物人怎么解釋呢? - 寬見法師
- 寬見法師答:極樂世界的眾生有六根和心意識嗎? - 寬見法師
-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 -
- 禪定意識和般若中觀中的合壁 - 未知
- 惟賢法師答:心經(jīng)講“無意識界”,唯識講“萬法唯識”? - 惟賢法師
- 淡化孩子的貧富意識 - 未知
- 安靜自己,不必傾訴 - 未知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