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戌九、清凈愛語(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菩薩清凈愛語?
愛語是「四攝法」之一,「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種。布施略去了,因為在六波羅蜜里邊,布施波羅蜜已經(jīng)說過了,所以一開始就說愛語,愛語有九科,現(xiàn)在是第九科清凈愛語,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薩清凈愛語?」下面第二科是標。
亥二、標
當知此語,有二十種。
有二十種愛語,這是標,下面第三科是指。
亥三、指
謂二十種宣說正法,應(yīng)知如前力種性品。
愛語有二十種不同,那二十種呢?下面指,「謂二十種宣說正法」菩薩為眾生說法有二十種不同,這都叫做愛語。我們通常的思想,因為你說的話,對我有愛意,那就叫做愛語,現(xiàn)在這里說,是為你宣說、贊揚佛法的語言叫做愛語,一共有二十種不同。「應(yīng)知如前力種性品」,前面力種性品說:菩薩說法有二十種相,現(xiàn)在這里說愛語有二十種,就和那里是一樣的。
看《披尋記》:「當知此語有二十種等者:力種性品說菩薩說正法相,略有二十。如彼應(yīng)知!鼓闳タ茨且欢挝木椭懒耍瓯救司硎唔摚。
酉二、利行(分二科)
戌一、總標(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菩薩利行?
愛語這一段說完了,現(xiàn)在第二段說利行,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分兩科,第一科是征。什么叫做菩薩利行呢?這四攝法第一種是布施,就是用財布施給他,這樣做呢!菩薩就和眾生建立一個友誼關(guān)系,有良好的友誼,然后再為他宣揚正法,這是愛語。宣揚佛法之后,第三個行動是利行,就是勸他隨順佛法修學圣道,叫做利行。就是你真實的能成就對你自己有利益的功德,這里面的意思就是得圣道,不是世間上如意的事情,世間上如意的事情也可以包括在內(nèi),但是菩薩為你說法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得圣道、得涅槃、得無上菩提。你這樣的修行能令你徹底的得到利益,那叫做利行。這個菩薩的利行,究竟是什么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指共相。
亥二、釋(分二科)
天一、指共相
謂此利行,廣如愛語,應(yīng)知其相。
這里面說到利行的大意,詳細說明的話,就和愛語說的一樣,應(yīng)知其相,他的相貌和愛語都相通的。這是指共相,就是愛語的相貌和利行的相貌是一樣的,譬如為你宣說「六波羅蜜」,這是愛語,利行也還是讓你學習「六波羅蜜」他們的相貌彼此是共通的,下面第二科說別相。
天二、說別相
于利行中余差別義,我今當說。謂諸菩薩由一切品差別愛語,隨說彼彼趣義利行,饒益有情;故名利行。
現(xiàn)在說這個差別義,「于利行中余差別義」,前面說利行的相貌和愛語是一樣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和愛語是不同的,于利行中其余不同于愛語的那個異相,「我今當說」,彌勒菩薩他現(xiàn)在說!钢^諸菩薩由一切品差別愛語」,由一切品差別的愛語,「隨說彼彼趣義利行,饒益有情;故名利行」。
看《披尋記》的解釋,「由一切品差別愛語者:前說愛語,略為二種」前面說愛語,簡要的說:有兩種不同,「一、隨世儀軌語」,隨順世間上有禮貌的人,所說的語言,那么這叫隨世儀軌語!付、順正法教語」,這愛里面有一種是不同于世間的,是隨順佛的正法,隨順佛的教導的語言,那是出世間的,勝義這一方面的語言,就是分這兩類,是名叫做一切品。品者;類也,隨順儀軌語是一類,順正法教語又是一類!讣从诖酥腥粑坑髡Z,若慶悅語,若勝益語,名一切品差別」,這品里面還是有差別的。隨世儀軌語里面也有慰喻語、慶悅語、勝益語;順正法教的佛法的語言,也有這三類,所以叫做品類中各有差別!赣梢磺衅凡顒e愛語,隨說彼彼趣義利行」,這位菩薩隨順眾生的根性,也隨順佛法的勝義,就「彼彼趣義利行」,一樣一樣的,但總結(jié)來說其大義,不管是說那一種行,在佛法里面都是趣義利行,都是向前進步會得到涅槃,會得到第一義諦的那種修行,那就叫做利行!葛堃嬗星椤,菩薩這樣為眾生說法來利益眾生這叫做利行,這樣等于是解釋這利行的名,「利行」這是一個名,那是什么義呢?就是這樣意思,能令眾生成就圣道,那叫做利行。
戌二、別辨(分九科)
亥一、自性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自性利行?
前面這一段是總標,下面第二段是別辨,分九科;第一科是自性利行,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薩自性利行」,這是征,下面那第二科就是解釋。
天二、釋
謂諸菩薩由彼愛語,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隨其所應(yīng),于諸所學隨義利行,法隨法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無愛染心,勸導調(diào)伏安處建立:
「謂諸菩薩由彼愛語,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謂諸菩薩,不只是一位菩薩,由彼所說的愛語,「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這個愛語究竟是說什么語呢?「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為你開示佛法的勝義,那就叫做愛語。這個「示」是出,出入的出,這個「現(xiàn)」,是顯現(xiàn)的意思。這個出是在外邊,沒有出的時候是在里邊,這表示佛法的勝義,就在一切因緣所生法的事里邊,現(xiàn)在菩薩將它說出來,就叫做「示」,所以叫做開示。「現(xiàn)」是顯現(xiàn),佛菩薩沒有給你講的時候,它隱藏在里邊,現(xiàn)在把它顯現(xiàn)在外邊,這個示現(xiàn)就是開示的意思,也就是顯現(xiàn)的意思,將隱藏在里面的真理把它顯現(xiàn)出來,他是用愛語的方式為你講解!鸽S其所應(yīng),于諸所學隨義利行,法隨法行」,前面的「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這是說我們佛教徒,在佛法里邊用功修行,是修行什么?就是你能隨順勝義就叫做修行。就是有人罵你,在勝義諦上說:這罵不可得,那么你心里就不動了,這就叫做正理,就是你隨順正理了。這下面說:「隨其所應(yīng),于諸所學隨義利行」,這是大智慧境界,菩薩是大智慧,能隨順眾生的根性說相應(yīng)之理,這就叫契機。契機而又契理,前面「示現(xiàn)正理」叫契理,「隨其所應(yīng)」叫契機,「于諸所學隨義利行」于你所學習的佛法,前面為你說愛語,就是勸你學習佛法。「隨義利行」,所學的告訴你「六波羅蜜」,告訴你「三十七道品」,你隨順法語的義去修行,就能得到利;或是這樣隨順學習,就能得到出世間的義利!阜S法行」,這上面說「隨其所應(yīng)于諸所學」,這是聞所成慧,「隨義利行」,是思所成慧,你要常思惟,對于所學的佛法,才能認識的深刻才能熟悉,你若不思惟就忘記了。說這只是一句話,但是義你拿不到,要思惟才能拿到那個義!阜S法行」,這就是修慧,所學是「聞慧」,隨義利行是「思慧」,法隨法行是「修慧」,就是聞思修!阜S法行」我們前面講過,這個法,或說它是涅槃也可以,說它是第一義諦叫做法。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這個歸依法是什么?那個「法」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離言相的,「離言相」這個事我們很難辦到,離言說相我們不行!與我們的思想有距離,所以怎么辨法,才能達到那里去呢?「隨法」就是告訴你「八正道」,告訴你「六波羅蜜」。這個是有文字相,有語言相,你從這里可以思惟,它不是第一義諦,但是隨順第一義諦,你這樣學習用功修行,就能引導你到第一義諦那里去,所以叫做「隨」,它不是逆;違逆的!阜S法行」,你按照隨順第一義諦的這些修行法門去做,這樣的修行,就叫做「利行」,就是聞思修得無生法忍的意思。
「如是行中,安住悲心,無愛染心,勸導調(diào)伏安處建立:是名略說利行自性!咕褪沁@樣聞思修的行門,這些修行的法門,「安住悲心」菩薩為眾生宣揚這樣的法門的時候,不是用名利的心去宣揚,是用悲心,感覺眾生苦,這樣的修行可以解脫大苦,用這樣的悲心,菩薩的心安住在悲這地方,「無愛染心」,沒有其他的染污心,更無所求,度眾生無眾生可度,無相,沒有這個染污心。「勸導調(diào)伏」,規(guī)勸這個眾生,引導他,向這個方向來,不要向染污的地方去!刚{(diào)伏」眾生可能會接受,但是也可能不接受,說出種種反對的理由,菩薩有大智慧能調(diào)伏他不接受的心情!赴蔡幗ⅰ,安處就是有信心了,信心建立了,有了信心就肯學習、肯修行了。但是在虛妄分別里面,他沒有戒定慧啊!沒有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但是現(xiàn)在從這里建立起來了,由無而有,建立了圣道!
天三、結(jié)
是名略說利行自性。
「是名略說利行自性」,簡單的說其要義,利行的自性就是這樣,利行它本身的相貌是這樣,不同于其他法門的,所以叫做「自」。
看《披尋記》:「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等者:〈聲聞地〉說隨順學法略有十種。」現(xiàn)在這是〈菩薩地〉,他常引〈聲聞地〉,可見〈聲聞地〉還是很重要。這〈聲聞地〉那一大段文里面說:「隨順學法」,不是違背而是隨順佛陀慈悲的教法,隨順這教法「略有十種」,這十種是隨順教法,你學習佛法一共有十樣隨順!钢^能對治十種違逆學法應(yīng)知!惯@十種學法是什么呢?就是能夠?qū)χ,有十種違逆學法的事情,違背學習佛法的障礙因緣,這些障礙因緣是不順于學習佛法的,而現(xiàn)在這十種學法,能對治,能消滅那十種違逆學法,那就叫做十種隨順學法。(陵本二十八卷四頁),那十種隨順學法在二十八卷四頁那里!甘敲谥T所學隨義利行!故轻槍δ鞘N說的!干碚Z意業(yè)無倒隨轉(zhuǎn)正聞思修,是名于諸所學法隨法行!,這個利行不只是指意業(yè),是包括身、口、意三業(yè)的,這身口意三業(yè)都是隨順于法的,「無倒隨轉(zhuǎn)」,沒有錯誤,隨順佛法而行,叫做隨轉(zhuǎn)。再明白一點說,就是聞思修,就是對于佛法有聞思修,這就叫做「隨義利行、法隨法行」,「是名于諸所學,法隨法行」,就是這么意思!钙兴_為諸有情于彼彼行隨其所應(yīng)示現(xiàn)四種真實道理」,菩薩為諸有情于彼彼的行「隨其所應(yīng)」,這彼彼的行,就是彼彼眾生的心行。行者;心也,每一個眾生的心行、思想也不一樣的,菩薩能夠善巧方便的隨順彼彼行,「隨其所應(yīng)」,隨彼心行所相應(yīng)的示現(xiàn)四種真實道理,來開示這四種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是名示現(xiàn)正理!惯@示現(xiàn)正理這么講,《瑜伽師地論》常常提到這四種道理。
亥二、一切利行(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一切利行?
前面這一段是說利行的自性、自性的利行,是第一科。第二科一切利行,分兩科;第一科征!冈坪纹兴_一切利行」,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
天二、釋(分二科)
地一、標列種類(分二科)
玄一、二種
當知此行,略有二種。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
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標列種類,又分兩科;第一科是二種,第二科是三種,現(xiàn)在第一科是二種!府斨诵,略有兩種」,這個利行有兩種不同,「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沒有成熟的有情,能成熟的利行,這個成熟在前面的〈聲聞地〉里邊說的非常詳細。就是這個眾生有善知識的引導,他能在佛法里面栽培,信、戒、聞、舍、慧這五種善根,栽培是栽培了,但是還沒有成熟。怎么叫做成熟?怎么叫做沒有成熟?就是不能得果報,你是栽培信戒聞舍慧了,但是不能得圣道,這就叫做未成熟。怎么叫做成熟?就是能得圣道了,叫做成熟。像那蘋果它是長出來了,但是你現(xiàn)在不能吃,就是沒成熟,可以吃了,那就是成熟了。眾生在佛法里面是栽培一點善根,他到佛寺里面來,燒一枝香,向菩薩低頭表示一點恭敬的意思,那就是栽培善根了,「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菩薩勸導他,勸他采取行動,使令善根成熟,那這件事就很難說,說是一定是個大法師為他宣揚佛法嗎?那不一定!可能菩薩給他做兒,然后有病了,怎么治也治不好,到佛菩薩那兒去求一求,這樣就栽培善根了,這個事情是很不可思議。成熟這件事,也不是一下就成熟了,是一點一點慢慢的成熟,可見這成熟的利行,按照我們說:他要讀經(jīng),明白第一義諦,然后用功修學止觀叫做利行,也不一定!也不一定是這樣子。他用其他的因緣,使令他以前的栽培進一步的活動,使令那力量增長了,這也叫做利行,各式各樣的情形。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第二種;這個眾生他已經(jīng)成熟了,他的善根很強,他這一生能得圣道,但是現(xiàn)在還不能得,要菩薩去給他善巧方便的教導,他才能得解脫?梢娺@個得解脫,從開始栽培善根,后來善根成熟得解脫,完全要靠佛、菩薩的教導,從這里看出一件事,說我不學習佛法,我就閉上眼睛在那里,可以開悟,這句話有問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菩薩用善巧方便教導他,他才能得解脫。
玄二、三種
即此利行,復由三門。一、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二、于后法利,勸導利行。三、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
「即此利行,復由三門」,我們初開始來到佛法里面的人,和那些在佛中有成就的人,就從對佛、菩薩問訊,這件事來看,不一樣!我看仁俊老法師向佛、菩薩問訊的時候,看出來不一樣,和我們一般人不一樣,他對佛、菩薩的恭敬心強。這就是心,不是外相,我說這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的心要細致一點,不論是拜佛也好,向佛問訊也好,心要特別注意。譬如說我們,早粥、午齋念供的時候,表面上是看不出什么,但是這個心要特別誠懇,要誠懇,不一樣,完全都不一樣的,有差別的。昨天智玄法師提出來的問題,那段文我就照那文順一順,好像意思還不太明白,但是講出那個故事呢!就明白了。昨天回去我又把五臺山志文殊菩薩靈驗記,按出處:《三寶感應(yīng)要略錄、第二文殊化身為貧女感應(yīng)》,把它又找出來看看那段文,我的大意沒有說錯,但是我說的不完全。是一個貧女,那個貧女先把自己的頭發(fā)割下來,供養(yǎng)這個法會,然后她向那個主事的出家人說:「我有事情要走,你要先分給我,我那一份」,四方有來者都有份,都給你飯菜,一人一份,她要求先給她,主事僧就給她了,但是她還帶領(lǐng)了兩個小孩,連她本人就是三份,那么主事人就給了她三份,但是她還說:「我的狗也要一份」,也就給了,她又說:「我肚子里有小孩也要一份」,這出家人就火了,肚子里的小孩還沒生出來,他能吃飯嘛!把他鬧的起煩惱了,這時候,這個貧女說出了幾句話:「苦瓠連根苦 甜瓜徹蒂甜 是我超三界 卻被阿師嫌」,三界無著處,沒有執(zhí)著,我現(xiàn)在這種境界是不值得執(zhí)著的,你為什么要譏嫌我。這女人就說這句話,說完這句話,這個女人就飛到虛空里,一看是文殊菩薩。這個意思就是我們要注意,我們要是遇見什么境界的時候,也不要用肉眼來看事情,不能用肉眼看,。∧氵@個人不講道理,不要這樣看。這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不能離開這個,要「恣其所求」都能夠為他說悅意語,你要用凡夫心看,那就瞋心來了,這個是「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道理是一樣的。這個貧女的表現(xiàn)是令你得解脫的境界,但是凡夫用肉眼看,就變成煩惱境界了,從件事能看出什么事呢?就是我們常常要訓練自己的心,常常與道相應(yīng),常常與法相應(yīng),要常訓練它,不管遇見什么境界,你心不動,能與道相應(yīng),要常常這樣子。當然文殊菩薩是因你們發(fā)心舉辦這個大法會,很難得啊!菩薩也來參加,同時也考驗考驗你,你光修福不行,這時候是大智慧境界,是這個意思。所以這上面說:「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當然我們按照次第說,種、熟、脫,開始栽培善根,然后令善根成熟,然后令解脫,種、熟、脫,分三個階段。而每一個境界也都是種、熟、脫,種的境界也是解脫的境界,就看你的智慧。
「即此利行、復由三門」,這第二科,前面是分兩類「第一個是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第二個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三種。「即此利行,復由三門」,又有三門的不同,「一、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二、于后法利、勸導利行」,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不是將來是現(xiàn)在,現(xiàn)法也就是現(xiàn)在,現(xiàn)在你就能得到義利,這樣的勸導利行。如果我們淺白一點說,譬如說:我勸你把《金剛經(jīng)》背起來,那是現(xiàn)在可以做到的,不一定等到來生,現(xiàn)在可以做到的,勸導利行。如果說這個人根性利,現(xiàn)在能得無生法忍,那菩薩為他說法的時候,也就是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可以這么說,現(xiàn)在就能成就法利,但是由佛、菩薩來勸導他,你這樣做,你就能成就。「二、于后法利,勸導利行」,現(xiàn)在你做不到,但是現(xiàn)在可以栽培,將來你能得到法利,這個目的,菩薩為你說法,來勸導你的時候,菩薩心里有這樣的觀察,勸導你這樣修行,將來能得到法利,不是現(xiàn)在,這就不同了。有現(xiàn)法、后法的不同,這個「后」就是將來,也就是你現(xiàn)在這個生命以后!溉⒂诂F(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這是現(xiàn)法利、后法利勸導你,如果說你得圣道,從初歡喜地到第十地,那也不是一次能成功的,也屬于現(xiàn)法也屬于后法。當然有的眾生他的善根的栽培,現(xiàn)在要栽培,將來也要栽培,那么這是三門利行的不同。
地二、隨釋三種(分三科)
玄一、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分三科)
黃一、明勸導
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以法、業(yè)、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當知是名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
現(xiàn)在第二科隨釋三種,分三科;第一是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分兩科;第一科明勸導!赣诂F(xiàn)法利勸導利行者」,前面是標出來,下面解釋:「謂正勸導以法、業(yè)、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當知是名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惯@是一種,「謂正勸導」,菩薩 這樣開示你、勸導你,開示什么?「以法、業(yè)、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用法、業(yè)、德,去發(fā)財,增長世間的財富,世間的財富要怎么樣才能得到呢?以「法」要用法,法是什么?就是專業(yè)知識,我做醫(yī)生,學醫(yī)就是個專業(yè)知識,或者是學會計、學建筑,各式各樣的工巧,這法是專業(yè)知識!笜I(yè)」就是你學好了以后,去從事,經(jīng)營這件事,這是法和業(yè)去取得財富,菩薩讓你發(fā)財?shù)臅r候,不只是讓你有法有業(yè)而還要有「德」,你做這件事的時候,要隨順道德,的軌范,不能說我隨便的欺騙人,不可以。這樣子沒有過失,發(fā)財是發(fā)財沒有過失,佛教徒應(yīng)該是這樣,非佛教徒就不一定了,因為你有法有業(yè),而且還有品德的軌范,「招集守護」你就招集了很多的財,你就拿到了很多的財富,拿到了很多的財富呢!還要能守護不失掉,這個財不會被人欺騙失掉了,也不會被土匪搶去了而失掉,能守護!冈鲩L」,而且財富繼續(xù)的增長,就是財富越來越多起來!府斨敲诂F(xiàn)法利勸導利行」,你要知道你若發(fā)財,就是現(xiàn)在能得到,這樣可以發(fā)財,「勸導利行」。
黃二、釋現(xiàn)樂
由此能令從他獲得廣大名稱,及現(xiàn)法樂;由資具樂,攝受安住。
這是第二科,釋現(xiàn)樂,現(xiàn)法樂。什么樂呢?「由此能令」,由于你能夠合法的發(fā)財,而且有道德的軌范,能令你「從他獲得廣大名稱」,你不但是得到了財,還有廣大的名稱,大家都贊嘆你這個人了不起,「廣大名稱」!讣艾F(xiàn)法樂」也得到現(xiàn)在的快樂,「由資具樂,攝受安住」,當然這個樂,也是禪定三昧樂,不需要外界的因緣,不需要。但是現(xiàn)在不是得禪定樂,所以要有資具,為了身體健康要吃飯,令你心情快樂;或者是你寫書法,寫的非常好心情快樂,你彈音樂彈的非常好也心情快樂,這些欲樂的事情,因為這些資具的增上緣,使令你心情快樂!笖z受安住」,因為你有很多的財富,也有很健康的身體,你就攝受了種種的資具,心情得安樂住,這下邊解釋。
《披尋記》:「以法業(yè)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者」,《披尋記》作者解釋,「如理尋伺,是名以法」,這句話這么解釋也好!赣勺郧谯,是名以業(yè)」,你如理尋伺,就有這種知識了,然后你不怕辛苦、勤勞「是名以業(yè)」,這個業(yè)是勤勞這樣做!赣晒で芍,是名以德」,這就是你有專業(yè)知識的智慧,那叫做德!赣墒欠奖阌诒素斘荒芰瞰@得,是名招集」,「能善防護」不失掉,「是名守護」,「能令廣大,是名增長」,這樣解釋。
玄二、于后法利勸導利行(分二科)
黃一、明勸導
于后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棄舍財位,清凈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當知是名于后法利勸導利行。
「于后法利勸導利行者」,前面第一科解釋完了,第二科于后法利勸導利行,分兩科;第一科明勸導!钢^正勸導棄舍財位,清凈出家」,這就和前面不同了,那是世間的財富,這是出世間的圣道,這位菩薩勸導這位眾生啊!「棄舍財位」,世間的財位不要了!盖鍍舫黾摇梗惺サ赖囊庠敢虼硕黾,清凈的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出了家以后,自己不生產(chǎn),就得要接受佛陀的安排,行乞求行,向人乞食,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要向人乞求這樣做!敢宰源婊睢,這樣才能生存。「當知是名于后法利勸導利行」,出家修學圣道這是后法利,不是說你現(xiàn)在得圣道。
黃二、釋后樂
由此能令決定獲得后法安樂,不必獲得現(xiàn)法安樂。
這是第二科,釋后樂「由此」,由于你現(xiàn)在出了家自己不生產(chǎn),向人乞求生活,你就有剩余的時間修學圣道,而且要認真的修學圣道!赣纱四芰顩Q定獲得后法安樂」,你第二生呢!就能得到涅槃,能得到第一義諦,你前一生呢!栽培善根,第二生就出家栽培善根,第三生得圣道,三生得圣道就是這意思!覆槐孬@得現(xiàn)法安樂」,不決定是這一生出家就得圣道,這是不一定的!
玄三、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分二科)
黃一、明勸導
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令在家者或出家者,漸次修行,趣向離欲;當知是名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
這是第三科,第一明勸導,「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令在家者或出家者」,菩薩的大慈悲、大智慧,他能夠善巧的勸導你,令在家的人「漸次修行、趣向離欲」,出家的人也,「漸次修行、趣向離欲」。這是說你這一生用功的修學圣道,你第二生,后法能得圣道,你若不用功修行,后法還是不能得涅槃,不能得圣道。現(xiàn)在是說第三種,在家者或出家者,就是接受菩薩勸導的人,勸他們怎么樣用功修行呢?漸次修行,趣向離欲!惰べ煹卣摗匪幸粋特別的相貌。什么叫「特別相貌」?它就老老實實的說「漸次」,就是慢慢地,你就成功了,他是這么說,不說那么高。
「漸次修行,趣向離欲」,沒有說「一下子就離欲」,沒那么說。要漸次地修行,向于離欲。向于「離欲」這句話就是得了初禪,就是得初禪叫離欲。這未到地定和欲界定都不能離欲。要「漸次」由欲界定進步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這時候離欲了。就是這樣「漸次修行,趣向離欲」。
「當知是名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惯@就叫做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你用功修行。這善根的栽培也是逐漸地,逐漸地栽培善根而后才能得解脫。這不是一生的事情。
黃二、釋俱利
由此能令于現(xiàn)法中得身輕安,得心輕安,安樂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凈天,或無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這是第二科,釋俱利,現(xiàn)法利、后法利!赣纱四芰钣诂F(xiàn)法中」,由于你漸次地修行,修學戒、定、慧,能令你于現(xiàn)法中「得身輕安、得心輕安」。這文的次第是先說身輕安、后說心輕安。在三十二卷后邊那段文,說得輕安樂的次第,是先得心輕安,后得身輕安。怎么得心輕安呢?是我們心里有煩惱,有煩惱主要是欲,你心里面有欲,你心就粗重,就沒有堪能得禪定,那就叫做「心粗重」。你心里面有欲,你心就沒有堪能得禪定。而這樣有欲的心在身體里面,這身體也受它影響,也就沒有堪能性去得禪定,那叫故「身粗重」,F(xiàn)在你修不凈觀,在未到地定修七種作意,就是修不凈觀,把這個欲下了逐客令了,把這個欲驅(qū)遣出去了。心沒有欲的時候,由欲而有的粗重也隨著沒有了。心里面的粗重沒有了、心就輕安;在得心輕安之初,頭上有重的感覺,然后心輕安現(xiàn)前。得心輕安之后,身體有風大充滿,于是乎身的輕安樂來了。如是先得心輕安、而后得身輕安,「安樂而住」。
「安樂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凈天」,有二種可能:一、安樂而住,還是未至定,于后法當生欲界清凈天;二、安樂而住,若指色界、無色界禪定而言,于后法中當生色界、無色界清凈天。
「或無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或者此人于奢么他中,修四念處成功了,就得「無余依涅槃界」,就是把色受想行識都息滅了,就是沒有剩余的有漏法,就在不生不滅那地方安住,所以叫「而般涅槃」。那個「般」中國話是個「入」。「而般涅槃」,入于不生不滅的境界了,小乘佛法就是阿羅漢、大乘佛法就是無生法忍了。
《披尋記》p1456——
「令在家者至般涅槃?wù)撸褐^受近事律儀,名在家者!咕褪悄惴A受親近承事三寶的律儀,就是五戒,受持五戒的律儀!该诩艺摺,這時候你還不能離欲,所以叫「在家者」。「由是律儀漸令修離惡行遠離諸欲」,由于你有五戒的律儀,「漸令」、你常常受持五戒,同時也要修四念處。佛在世的時候,佛為在家居士傳授這五戒,同時也勸在家居士修四念處的。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要受出家的律儀,他也是修四念處,在家居士也是修四念處的!笣u令修離惡行」,殺、盜、淫、妄,這是惡事,你現(xiàn)在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就離惡行!笣u令修離惡行、遠離諸欲,名漸修行趣向離欲。」這樣子、你逐漸地進步,也能夠遠離一切的欲、也能離欲。有的在家居士受持五戒,修學四念處,后來出家做比丘了、做比丘尼了,所以他會向前進步,也能遠離諸欲!该麧u修行趣向離欲」,這句話就這么意思。「此增上力于現(xiàn)法中不造諸惡」,因為你聽佛說的增上的教法的力量,你于現(xiàn)法中,你受了戒、就不造諸惡。「于后法中當生欲界清凈天果」,你若沒得禪定、那你就是生到欲界,后法中當生欲界的清凈天果,「天」要比我們?nèi)碎g清凈。人間的人能做種種惡事,所以他是不清凈。天上的人、他們修十善法,唯獨地居天還有點問題,空居天都是修十善法的,「清凈天果」。「若受苾芻律儀,名出家者。由是律儀漸令修離惡行及離欲行」,出家的戒,一方面離惡、一方面也能離欲,這就和在家居士不同了!敢朗篱g道及出世道而趣離欲,名漸修行趣向離欲」,受出家律儀的比丘、比丘尼,「依世間道」,你初開始修禪定還沒有斷惑所以這個禪定是世間道,不是出世間道。「及出世道」,你修四念處,這是出世道。就是你先修世間道的禪定,后來在禪定里面修四念處,所以就是「世間道及出世間道」!付るx欲,名漸修行趣向離欲」,這樣子也就能慢慢地離三界欲了!敢朗篱g道而離欲者,于現(xiàn)法中得安樂住」,你若是依世間道修學禪定,得到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的時候就離欲了,那是于現(xiàn)法中得安樂住!赣诤蠓ㄖ挟斏珶o色界諸清凈天」,這個得了禪定的人,他死掉以后,到后法中就生到色界天、或者無色界天去了,當生「諸清凈天」!敢莱鍪赖蓝x欲者,于后法中當于無余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谷羰悄阍诔删偷纳菽λ校蕹鍪赖赖乃哪钭,遠離了三界欲,就能入無余涅槃,不生色界、無色界清凈天國。
這是第二科「一切利行」講完了。
亥三、難行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難行利行?
第三科、「難行利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標。
天二、標
當知此行,略有三種。
三種不同。分三科,三個解釋。第一科,于無善因有情所。
天三、釋(分三科) 地一、于無善因有情所
若諸菩薩,于先未行勝善根因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難行利行。何以故?彼諸有情,難勸導故。
「若諸菩薩,于先未行勝善根因諸有情所」,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什么樣的眾生都會遇見到。就是遇見這個眾生、他以前沒有栽培殊勝的善根之因,沒有栽培過。這樣的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難行利行」,菩薩對這沒有善根的眾生,能勸導他修學圣道,這是第一個難行利行,這是不容易!负我怨剩俊故裁丛蛩请y行利行呢?「彼諸有情難勸導故」,這樣的眾生,你很不容易勸導他、令他修學圣道的,因為沒有善根,這是難。但是菩薩難行能行,所以叫「第一難行」。
地二、于極放逸有情所
若諸菩薩于有善因現(xiàn)前耽著廣大財位眾具圓滿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難行利行。何以故?彼于廣大極放逸跡、極放逸處,耽著轉(zhuǎn)故。
第二科,于極放逸的有情所!溉糁T菩薩」對于「有善根因」,栽培過信、戒、聞、舍、慧的善根的人,這個人「現(xiàn)前耽著廣大財位」,這個眾生前一生、或者前多少生在佛法里面栽培,他可能修過大廟、也供佛及僧、護持佛法的事情,今生的福報非常大。他是有善根的人,但是現(xiàn)前的境界「耽著廣大財位」,他愛著廣大的財富的境界!副娋邎A滿」眾多的資生具他都有,他有居住的大寶樓閣、他還有很好的汽車、父母也是高貴的人、兄弟姊妹都是高貴的人、朋友也是高貴的人,「眾具圓滿」。這樣的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難行利行」。在這樣的眾生這里,菩薩能教導他相信佛法修學圣道,這是不容易。「何以故?彼于廣大極放逸跡、極放逸處,耽著轉(zhuǎn)故!鼓莻眾生雖然有善根,但是他有廣大的極放逸的境界,「跡」就是境界。在那個環(huán)境里面放逸、貪著五欲!笜O放逸處,耽著轉(zhuǎn)故」,他在那特別放逸的地方,他非常愛著這個境界,你讓他放下、修學圣道,這不容易。
地三、于著邪見有情所
若諸菩薩于諸外道著本異道邪見邪行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三難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癡執(zhí)故;于正法律,憎背執(zhí)故。
這是第三科,于著邪見有情所!溉糁T菩薩」對于很多的「外道」,「著本異道」他執(zhí)著原來那不同于佛法的道,有邪知邪見。「邪見」是在第六意識來說,「邪行」就通于三業(yè)。就是他的思想也是邪、他的行動也是邪。在這樣的諸有情所「能行利行」,菩薩能教導他修學圣道,這是難!甘敲谌y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癡執(zhí)故」,那個眾生對于他自己原來信仰的宗教,特別愚癡執(zhí)著,你叫他放下是不容易!赣谡,憎背執(zhí)故」,對于佛陀的正法律,他是「憎」、憎惡,「背」、違背佛的正法,他這個執(zhí)著是很厲害的,所以你勸他、教導他修學圣道,是不容易。
這是三種難行利行。
亥四、一切門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一切門利行?
第四科、一切門利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標。
天二、標
當知此行,略有四種。
標出數(shù)目來。下面第三科、列。
天三、列
謂諸菩薩不信有情,于信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犯戒有情,于戒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惡慧有情,于慧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慳吝有情,于舍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
「謂諸菩薩不信有情,于信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這個眾生對于佛法沒有信心,「于信圓滿殷勤教導」,菩薩能殷勤的教導、能勸導他對佛法有圓滿的信心,這是一個門。這「門」有出生的意思,能生出來種種善法,能生善叫「門」!改酥两ⅰ,能勸導他對于佛法有圓滿的信心,最后是建立了、果然對佛法有信心了。
「犯戒有情,于戒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這個眾生他可能對佛法有信心,但是他戒不能受持,犯了戒!赣诮鋱A滿」,菩薩內(nèi)心希望他能夠持戒圓滿清凈,而殷勤地勸導,乃至到最后成功了,這個眾生能圓滿具足持戒清凈。
「惡慧有情,于慧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這是第三種!笎夯塾星椤埂⒕褪切爸耙,對于佛法沒有信心,他的慧很惡邪,這樣的眾生。菩薩希望他能成就圓滿的智慧、殷勤地勸導他,最后他成就圓滿的智慧了。由此而有功德。
「慳吝有情,于舍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這個眾生他慳吝、他所有的財富,你讓他布施出來可不容易,菩薩能殷勤的勸導他,他就能成就舍的圓滿功德。最后是成就了,乃至建立。
這信、戒、慧、舍,就叫做一切門利行。
亥五、善士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善士利行?
這是第五科。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是標。
天二、標
當知此行,略有五種。
五種利行。下面第三科,列。
天三、列
謂諸菩薩,于真實義,勸導有情;于應(yīng)時宜,勸導有情;
菩薩能勸導有情,怎么勸導呢?「于真實義」,就是佛法的第一義諦,用這樣高深的勝義來勸導眾生,能教化他。這是一種善士利行!赣趹(yīng)時宜,勸導有情」就不是第一義諦,隨順這時是合適的,這樣為你說法是合適的,這樣勸導有情。
《披尋記》p1457——
「于真實義勸導有情等者:謂若宣說超勝四種圣諦相應(yīng)言論,是名于真實義勸導有情!箍、集、滅、道,苦不可得、集不可得、滅也不可得、道也不可得,這叫做超越四圣諦,這是般若波羅蜜的境界,這叫做勝義!赣秩粜f初時所作無倒言論」,若這位菩薩為眾生宣說佛法的時候,是「初時」,初開始信佛時,所作的無倒的言論。是什么?是「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這是初開始菩薩為眾生說法,是說這樣的佛法的。「于諸欲中能廣開示過患出離清凈品性」。施、戒、升天之論!赣谥T欲中」,施是滿足眾生的欲,戒是勸眾生離欲了,「于諸欲中能廣開示過患」,開示諸欲是有很多的罪過,能讓他離欲「出離清凈品性」,欲是有過患的,所以應(yīng)該離欲。這個眾生隨順菩薩的教導,就能從欲里面出來,使令他心里沒有欲,「清凈的品性」就是得色界四禪了!甘敲趹(yīng)時宜勸導有情」。就是施論、戒論、升天之論。就是不能修學圣道的眾生,勸他修學施,來滿足世間的欲。若是戒論、升天之論,那就是從世間的欲里出來,往生到色界天以上,就是離欲了、得了禪定的欲。這樣說,世間的欲樂是一種,色界的禪定叫三昧樂。初開始勸導眾生多行布施,是得世間的欲樂,然后又勸導眾生修學禪定,棄舍欲樂得三昧樂。這兩種樂都是屬于世間。就是他不能修學圣道,菩薩這樣教化眾生。
于能引攝勝妙義利,勸導有情;于諸有情,柔軟勸導;于諸有情,慈心勸導。
前面這善士利行分兩種,第一種「于真實義,勸導有情」,第二種「于應(yīng)時宜,勸導有情」。這下面又說三種。
「于能引攝勝妙義利,勸導有情」,對于這類眾生,他有出世間的善根的,菩薩能夠「引攝勝妙義利」,就是能得出世間圣道的,這樣來勸導有情。「于諸有情,柔軟勸導;于諸有情,慈心勸導!惯@個眾生接受了菩薩勝義的勸導以后,有的時候也可能沒成功,有時失掉正念的時候,就可能有錯誤了,有錯誤菩薩要呵斥他、要教誨他的時候,「柔軟勸導」,說出的話非常柔和,是呵斥他,但是很柔和,容易接受一點!赣谥T有情,慈心勸導」,柔和之外還有慈心,心里面愛護眾生地來勸導眾生。
《披尋記》p1457——
「于諸有情柔軟勸導等者:謂若諫舉罪時言不粗獷」,若這個眾生、這個修行人,他犯了錯誤的時候,菩薩要勸諫他、揭發(fā)他的罪過,但是說話的時候、不粗獷,叫做「名于有情柔軟勸導」!钙饝z愍心欲作饒益,名于有情慈心勸導!
亥六、一切種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一切種利行?
前面是第五科,善士利行。下面是第六科,一切種利行。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菩薩一切種利行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標。
天二、標
當知此行,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當知此行」有六種不同,有七種不同,總集起來就是十三種。
這是標。下面第三科,列。分兩科,第一科,六種。
天三、列(分二科) 地一、六種
云何六種?謂諸菩薩,若諸有情應(yīng)攝受者,正攝受之;若諸有情應(yīng)調(diào)伏者,正調(diào)伏之;若諸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惱;若諸有情處中住者,令入圣教;若諸有情已入圣教,正于三乘令其成熟;若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脫。
「云何六種?謂諸菩薩,若諸有情應(yīng)攝受者,正攝受之」,這是第一種。若這個有情應(yīng)該用佛法來接引他,能接引他到佛法里面來栽培善根的,「正攝受之」,菩薩不會放棄他,就用佛法來接引他!刚龜z受之」,這「攝受」應(yīng)該說「接引」的意思。「若諸有情應(yīng)調(diào)伏者,正調(diào)伏之」,若這個有情他做了很多惡事,貪瞋癡煩惱很盛、很勇猛的,這個眾生應(yīng)該用佛法來調(diào)伏他的煩惱,令他不要有煩惱,「正調(diào)伏之」菩薩就有辦法很良好地去調(diào)伏他的煩惱的,這是第二種!溉糁T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惱」,若是這個有情他不高興佛教,他憎惡、違背佛教,一看見佛、法、僧,他遠遠地走了,他不接受!赋漤馈,除滅他的瞋恨心,他對正法不歡喜、有瞋恨心,菩薩能善巧地教導,叫他除掉這個不高興!溉糁T有情處中住者」,若這個有情,他也不是信佛,但也不是憎背圣教,在信不信之間的「處中住者」。「令入圣教」菩薩為他說法,使他相信佛法,這「入」就是「相信」叫「入」。「若諸有情已入圣教」了,「正于三乘令其成熟」,就是為他說三乘,那就是;應(yīng)以何法得度者,即為說何種佛法了。佛法就是三種:聲聞乘、辟支佛乘、一佛乘,三種。令他的善根成熟!溉糁T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脫」,他的信、戒、聞、舍、慧的善根成熟了,菩薩再為他說法教化,他就得圣道了,就解脫生死大苦了。
這是六種。下面有七種。分兩科,第一科、征。
地二、七種(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七種?
怎么叫做七種呢?這是七種一切種利行。
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
玄二、釋(分二科) 黃一、舉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
謂諸菩薩安處一分所化有情,于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所謂或依下乘出離,或復依于大乘出離。如令所化于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
「謂諸菩薩安處一分所化有情」,不是全部的所有的眾生,是眾生里面的一部分,是菩薩所應(yīng)教化的有情。把這一部分的有情安處在什么地方呢?安處在「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這里!干瀑Y糧」,資糧就是得圣道的前方便,就是「因」!敢颉故鞘裁矗烤褪恰附洹,安住凈戒、修根律儀、于食知量、修覺寤瑜伽、正知而住,乃至所有的沙門莊嚴,這就叫做「善資糧」、圣道的資糧。其實修圣道,主要是前五種,安住凈戒、修根律儀、于食知量、修覺寤瑜伽、正知而住,這五種法、我看也不容易修,但這是圣道的前方便,想要得圣道、你先要學習這五種方便,這也不容易。所以我們現(xiàn)在的出家人,不能得圣道,原因是:圣道的前方便都辦不到。所以不容易,F(xiàn)在菩薩把一部分所化的眾生安置在這個地方「于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守護這五種善法,叫他繼續(xù)增長。這個善資糧也有差別,「所謂或依下乘出離,或復依于大乘出離」。下乘就是聲聞、緣覺,他不如無上菩提的大乘殊勝,稱為下乘!敢老鲁恕褂谙鲁说姆鸱ɡ锇l(fā)出離心,先修圣道的前方便!富驈鸵烙诖蟪顺鲭x」,這個人發(fā)無上菩提心,依大乘佛法出離生死苦海。同樣的「善資糧守護增長」,但是有這兩類不同,就是發(fā)心不同。就是一個發(fā)出離心、一個發(fā)無上菩提心,這兩種發(fā)心不同!溉缌钏谏瀑Y糧守護長養(yǎng)」!溉纭梗褪恰赶瘛,像前面菩薩叫所化的眾生「于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這是一種。
黃二、例遠離等(分二科) 宇一、列四種
如是或于遠離、或于心一境性、或于清凈諸障、或于修習作意,正安處之。
這是第二科,例遠離等。前面第一科,舉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這一科里分兩科。第一科,列出四種。
「如是或于遠離、或于心一境性」,這個菩薩所教化的眾生,「如是」就是把前面「資糧守護長養(yǎng)」這件事做好了。他進一步就開始修學圣道了,進一步「或于遠離」,「遠離」就是遠離憒鬧,要到阿蘭若處住、寂靜住,在那里修學圣道。「或于心一境性」,你想要得圣道,要選擇一個住處,在遠離處住。以后「于心一境性」,你心里要修學奢摩他、修學禪定。你前面,安住凈戒、修根律儀…這五樣法,你都修成功了,然后你找一個阿蘭若處住,然后修禪定、心一境性。修這九心住,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這些事情!富蛴谇鍍糁T障」,如果你修心一境性的時候不是那么順,有的人善根深厚很容易就成功了、很容易他就能夠寂靜住。但是有的人不行,要「清凈諸障」,他心里有障礙。
有什么障礙?有這「怯弱障」,靜坐的時候、不是昏沉就是妄想,老師怎么勸,「哎呀!我業(yè)障重,我不行,我修不來。」怯弱,不敢承當「我能修行」,不敢這樣說這句話,怯弱障。還一個「蓋障」,就是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這個「蓋」很多,「蓋障」!笇に颊稀,你一定勉強我要去靜坐,但是坐的時候,心里就是不能寂靜住,就是想;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國土尋思、親里的尋思,還一個不死的尋思,「我現(xiàn)在年紀很輕,我何必這么早修行呢?或者是我也才華很高、我也可以去作省主席,等我老的時候再修行。」是不死尋思。心里老是想這些事,就是「尋思障」。還有一種叫「自舉障」,他沒有前面這些障,一下子相應(yīng)一點就高慢心來了,「自舉」,高起來:「你們都不行,只有我行」高慢心來了,叫做「障」,有這些障。(陵本三十一卷十二頁,《披尋記》一○三○頁)。
「或于清凈諸障」,若有這些障怎么辦呢?要清除這些障礙。你要隨順佛菩薩教導,只要肯努力就會成功。你不要說「我現(xiàn)在不行,我一坐那里心里就是打妄想,不能寂靜住」,能改變的,世間上的事情沒有一件事決定是這樣的,你若改變因緣,所生法就改變了!盖鍍簟,把這障要清除、清凈它。
「或于修習作意,正安處之」,「修習作意」就是「調(diào)練心作意」、「滋潤心作意」、「生輕安作意」、「凈智見作意」,〈聲聞地〉說這些作意。(陵本三十一卷十七頁,《披尋記》一○三六頁)。修這些作意就成功了,你就能得禪定、得圣道的。「清凈諸障,修習作意」,你就能得心一境性了。得心一境性,也就能得圣道了!刚蔡幹梗@個菩薩教化「所教化的眾生」的時候,第一個讓他安住在「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這里;或者是小乘佛法的出離心、或者是大乘佛法無上菩提心;然后叫他進一步的,遠離、心一境性、清凈諸障、修習作意,「正安處之」,就是把他安排到這個境界,叫他從這里逐漸逐漸地進步。
我們說「末法時代沒有人得圣道」,這事實如此。但是說,若能得圣道,要怎么樣?你要知道、要明白這個「道次第」。我是沒得圣道,我若想得圣道應(yīng)該怎么辦?你先要「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先做這件事,初開始應(yīng)該做這件事。第二件事要「遠離」。第三件事「修習靜慮、心一境性」,若有困難呢?要「清凈諸障、修習作意」。這樣子就可以得圣道了,這么意思。
這是列出來四種;遠離、心一境性、清凈諸障、修習作意,這四種。加前面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就是五種。下面,明安處。
宇二、明安處
若有聲聞獨覺種性,即于聲聞獨覺乘中而正安處;若有如來種性有情,即于無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處。
「若有聲聞獨覺種性,即于聲聞獨覺乘中而正安處」,菩薩有道種智,所以他能觀察這個人是聲聞種性、是獨覺種性,能觀察、能看出來。菩薩「即于聲聞獨覺乘中而正安處」,就把他安處在這里,他是聲聞種性、就安排在聲聞種性、聲聞乘佛法里面;獨覺種性的人、就安排在獨覺乘佛法里面;「若有如來種性有情,即于無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處」,若是這個人有佛性,那就是安排在最上乘的佛法中。這意思呢,一切眾生的根性不一樣。
《披尋記》p1458頁:
「安處一分所化有情等者:謂于五處如應(yīng)安立,是名安處」,這安處,前面說那五種,「是名安處」!冈坪挝逄帲恳、護養(yǎng)定資糧處」,定資糧處、就是「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就剛才說的安住凈戒、修根律儀、于食知量、修覺寤瑜伽、正知而住,那五種,這是「定資糧」。
「二、遠離處」,就是第二段那第一是「遠離處」。第三是「心一境性處」。第四「障清凈處」。「五、修作意處」。這五種在「〈聲聞地〉中別釋其相」,這五種在〈聲聞地〉里面有解釋,(陵本三十卷五頁)那里有解釋!复苏f于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乃至或于修習作意準彼應(yīng)知」要準〈聲聞地〉去解釋!溉淮税蔡幬ㄕf所化有情,為簡非化,故言一分」,眾生有的可教化、有的不能教化,所以可教化是一部分。「由彼非化無有種姓定不堪任故」,由于那個種性不可教化的,是他沒有種性,不能堪任佛菩薩的教化,所以只好暫時不要動他,以后再說吧!
剛才說這一段,這是說修學圣道、想要得圣道的次第,你一定先準備這五種事情,然后才能得圣道的,不然是不能得圣道的。
戌九、清凈愛語(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菩薩清凈愛語?
愛語是「四攝法」之一,「四攝法」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種。布施略去了,因為在六波羅蜜里邊,布施波羅蜜已經(jīng)說過了,所以一開始就說愛語,愛語有九科,現(xiàn)在是第九科清凈愛語,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薩清凈愛語?」下面第二科是標。
亥二、標
當知此語,有二十種。
有二十種愛語,這是標,下面第三科是指。
亥三、指
謂二十種宣說正法,應(yīng)知如前力種性品。
愛語有二十種不同,那二十種呢?下面指,「謂二十種宣說正法」菩薩為眾生說法有二十種不同,這都叫做愛語。我們通常的思想,因為你說的話,對我有愛意,那就叫做愛語,現(xiàn)在這里說,是為你宣說、贊揚佛法的語言叫做愛語,一共有二十種不同。「應(yīng)知如前力種性品」,前面力種性品說:菩薩說法有二十種相,現(xiàn)在這里說愛語有二十種,就和那里是一樣的。
看《披尋記》:「當知此語有二十種等者:力種性品說菩薩說正法相,略有二十。如彼應(yīng)知!鼓闳タ茨且欢挝木椭懒耍瓯救司硎唔摚。
酉二、利行(分二科)
戌一、總標(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菩薩利行?
愛語這一段說完了,現(xiàn)在第二段說利行,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分兩科,第一科是征。什么叫做菩薩利行呢?這四攝法第一種是布施,就是用財布施給他,這樣做呢!菩薩就和眾生建立一個友誼關(guān)系,有良好的友誼,然后再為他宣揚正法,這是愛語。宣揚佛法之后,第三個行動是利行,就是勸他隨順佛法修學圣道,叫做利行。就是你真實的能成就對你自己有利益的功德,這里面的意思就是得圣道,不是世間上如意的事情,世間上如意的事情也可以包括在內(nèi),但是菩薩為你說法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得圣道、得涅槃、得無上菩提。你這樣的修行能令你徹底的得到利益,那叫做利行。這個菩薩的利行,究竟是什么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指共相。
亥二、釋(分二科)
天一、指共相
謂此利行,廣如愛語,應(yīng)知其相。
這里面說到利行的大意,詳細說明的話,就和愛語說的一樣,應(yīng)知其相,他的相貌和愛語都相通的。這是指共相,就是愛語的相貌和利行的相貌是一樣的,譬如為你宣說「六波羅蜜」,這是愛語,利行也還是讓你學習「六波羅蜜」他們的相貌彼此是共通的,下面第二科說別相。
天二、說別相
于利行中余差別義,我今當說。謂諸菩薩由一切品差別愛語,隨說彼彼趣義利行,饒益有情;故名利行。
現(xiàn)在說這個差別義,「于利行中余差別義」,前面說利行的相貌和愛語是一樣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和愛語是不同的,于利行中其余不同于愛語的那個異相,「我今當說」,彌勒菩薩他現(xiàn)在說!钢^諸菩薩由一切品差別愛語」,由一切品差別的愛語,「隨說彼彼趣義利行,饒益有情;故名利行」。
看《披尋記》的解釋,「由一切品差別愛語者:前說愛語,略為二種」前面說愛語,簡要的說:有兩種不同,「一、隨世儀軌語」,隨順世間上有禮貌的人,所說的語言,那么這叫隨世儀軌語!付、順正法教語」,這愛里面有一種是不同于世間的,是隨順佛的正法,隨順佛的教導的語言,那是出世間的,勝義這一方面的語言,就是分這兩類,是名叫做一切品。品者;類也,隨順儀軌語是一類,順正法教語又是一類!讣从诖酥腥粑坑髡Z,若慶悅語,若勝益語,名一切品差別」,這品里面還是有差別的。隨世儀軌語里面也有慰喻語、慶悅語、勝益語;順正法教的佛法的語言,也有這三類,所以叫做品類中各有差別!赣梢磺衅凡顒e愛語,隨說彼彼趣義利行」,這位菩薩隨順眾生的根性,也隨順佛法的勝義,就「彼彼趣義利行」,一樣一樣的,但總結(jié)來說其大義,不管是說那一種行,在佛法里面都是趣義利行,都是向前進步會得到涅槃,會得到第一義諦的那種修行,那就叫做利行!葛堃嬗星椤,菩薩這樣為眾生說法來利益眾生這叫做利行,這樣等于是解釋這利行的名,「利行」這是一個名,那是什么義呢?就是這樣意思,能令眾生成就圣道,那叫做利行。
戌二、別辨(分九科)
亥一、自性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自性利行?
前面這一段是總標,下面第二段是別辨,分九科;第一科是自性利行,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薩自性利行」,這是征,下面那第二科就是解釋。
天二、釋
謂諸菩薩由彼愛語,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隨其所應(yīng),于諸所學隨義利行,法隨法行。如是行中,安住悲心,無愛染心,勸導調(diào)伏安處建立:
「謂諸菩薩由彼愛語,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謂諸菩薩,不只是一位菩薩,由彼所說的愛語,「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這個愛語究竟是說什么語呢?「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為你開示佛法的勝義,那就叫做愛語。這個「示」是出,出入的出,這個「現(xiàn)」,是顯現(xiàn)的意思。這個出是在外邊,沒有出的時候是在里邊,這表示佛法的勝義,就在一切因緣所生法的事里邊,現(xiàn)在菩薩將它說出來,就叫做「示」,所以叫做開示。「現(xiàn)」是顯現(xiàn),佛菩薩沒有給你講的時候,它隱藏在里邊,現(xiàn)在把它顯現(xiàn)在外邊,這個示現(xiàn)就是開示的意思,也就是顯現(xiàn)的意思,將隱藏在里面的真理把它顯現(xiàn)出來,他是用愛語的方式為你講解!鸽S其所應(yīng),于諸所學隨義利行,法隨法行」,前面的「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這是說我們佛教徒,在佛法里邊用功修行,是修行什么?就是你能隨順勝義就叫做修行。就是有人罵你,在勝義諦上說:這罵不可得,那么你心里就不動了,這就叫做正理,就是你隨順正理了。這下面說:「隨其所應(yīng),于諸所學隨義利行」,這是大智慧境界,菩薩是大智慧,能隨順眾生的根性說相應(yīng)之理,這就叫契機。契機而又契理,前面「示現(xiàn)正理」叫契理,「隨其所應(yīng)」叫契機,「于諸所學隨義利行」于你所學習的佛法,前面為你說愛語,就是勸你學習佛法。「隨義利行」,所學的告訴你「六波羅蜜」,告訴你「三十七道品」,你隨順法語的義去修行,就能得到利;或是這樣隨順學習,就能得到出世間的義利!阜S法行」,這上面說「隨其所應(yīng)于諸所學」,這是聞所成慧,「隨義利行」,是思所成慧,你要常思惟,對于所學的佛法,才能認識的深刻才能熟悉,你若不思惟就忘記了。說這只是一句話,但是義你拿不到,要思惟才能拿到那個義!阜S法行」,這就是修慧,所學是「聞慧」,隨義利行是「思慧」,法隨法行是「修慧」,就是聞思修!阜S法行」我們前面講過,這個法,或說它是涅槃也可以,說它是第一義諦叫做法。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這個歸依法是什么?那個「法」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離言相的,「離言相」這個事我們很難辦到,離言說相我們不行!與我們的思想有距離,所以怎么辨法,才能達到那里去呢?「隨法」就是告訴你「八正道」,告訴你「六波羅蜜」。這個是有文字相,有語言相,你從這里可以思惟,它不是第一義諦,但是隨順第一義諦,你這樣學習用功修行,就能引導你到第一義諦那里去,所以叫做「隨」,它不是逆;違逆的!阜S法行」,你按照隨順第一義諦的這些修行法門去做,這樣的修行,就叫做「利行」,就是聞思修得無生法忍的意思。
「如是行中,安住悲心,無愛染心,勸導調(diào)伏安處建立:是名略說利行自性!咕褪沁@樣聞思修的行門,這些修行的法門,「安住悲心」菩薩為眾生宣揚這樣的法門的時候,不是用名利的心去宣揚,是用悲心,感覺眾生苦,這樣的修行可以解脫大苦,用這樣的悲心,菩薩的心安住在悲這地方,「無愛染心」,沒有其他的染污心,更無所求,度眾生無眾生可度,無相,沒有這個染污心。「勸導調(diào)伏」,規(guī)勸這個眾生,引導他,向這個方向來,不要向染污的地方去!刚{(diào)伏」眾生可能會接受,但是也可能不接受,說出種種反對的理由,菩薩有大智慧能調(diào)伏他不接受的心情!赴蔡幗ⅰ,安處就是有信心了,信心建立了,有了信心就肯學習、肯修行了。但是在虛妄分別里面,他沒有戒定慧啊!沒有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但是現(xiàn)在從這里建立起來了,由無而有,建立了圣道!
天三、結(jié)
是名略說利行自性。
「是名略說利行自性」,簡單的說其要義,利行的自性就是這樣,利行它本身的相貌是這樣,不同于其他法門的,所以叫做「自」。
看《披尋記》:「為諸有情示現(xiàn)正理等者:〈聲聞地〉說隨順學法略有十種。」現(xiàn)在這是〈菩薩地〉,他常引〈聲聞地〉,可見〈聲聞地〉還是很重要。這〈聲聞地〉那一大段文里面說:「隨順學法」,不是違背而是隨順佛陀慈悲的教法,隨順這教法「略有十種」,這十種是隨順教法,你學習佛法一共有十樣隨順!钢^能對治十種違逆學法應(yīng)知!惯@十種學法是什么呢?就是能夠?qū)χ,有十種違逆學法的事情,違背學習佛法的障礙因緣,這些障礙因緣是不順于學習佛法的,而現(xiàn)在這十種學法,能對治,能消滅那十種違逆學法,那就叫做十種隨順學法。(陵本二十八卷四頁),那十種隨順學法在二十八卷四頁那里!甘敲谥T所學隨義利行!故轻槍δ鞘N說的!干碚Z意業(yè)無倒隨轉(zhuǎn)正聞思修,是名于諸所學法隨法行!,這個利行不只是指意業(yè),是包括身、口、意三業(yè)的,這身口意三業(yè)都是隨順于法的,「無倒隨轉(zhuǎn)」,沒有錯誤,隨順佛法而行,叫做隨轉(zhuǎn)。再明白一點說,就是聞思修,就是對于佛法有聞思修,這就叫做「隨義利行、法隨法行」,「是名于諸所學,法隨法行」,就是這么意思!钙兴_為諸有情于彼彼行隨其所應(yīng)示現(xiàn)四種真實道理」,菩薩為諸有情于彼彼的行「隨其所應(yīng)」,這彼彼的行,就是彼彼眾生的心行。行者;心也,每一個眾生的心行、思想也不一樣的,菩薩能夠善巧方便的隨順彼彼行,「隨其所應(yīng)」,隨彼心行所相應(yīng)的示現(xiàn)四種真實道理,來開示這四種道理,「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是名示現(xiàn)正理!惯@示現(xiàn)正理這么講,《瑜伽師地論》常常提到這四種道理。
亥二、一切利行(分二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一切利行?
前面這一段是說利行的自性、自性的利行,是第一科。第二科一切利行,分兩科;第一科征!冈坪纹兴_一切利行」,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
天二、釋(分二科)
地一、標列種類(分二科)
玄一、二種
當知此行,略有二種。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
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標列種類,又分兩科;第一科是二種,第二科是三種,現(xiàn)在第一科是二種!府斨诵,略有兩種」,這個利行有兩種不同,「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沒有成熟的有情,能成熟的利行,這個成熟在前面的〈聲聞地〉里邊說的非常詳細。就是這個眾生有善知識的引導,他能在佛法里面栽培,信、戒、聞、舍、慧這五種善根,栽培是栽培了,但是還沒有成熟。怎么叫做成熟?怎么叫做沒有成熟?就是不能得果報,你是栽培信戒聞舍慧了,但是不能得圣道,這就叫做未成熟。怎么叫做成熟?就是能得圣道了,叫做成熟。像那蘋果它是長出來了,但是你現(xiàn)在不能吃,就是沒成熟,可以吃了,那就是成熟了。眾生在佛法里面是栽培一點善根,他到佛寺里面來,燒一枝香,向菩薩低頭表示一點恭敬的意思,那就是栽培善根了,「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菩薩勸導他,勸他采取行動,使令善根成熟,那這件事就很難說,說是一定是個大法師為他宣揚佛法嗎?那不一定!可能菩薩給他做兒,然后有病了,怎么治也治不好,到佛菩薩那兒去求一求,這樣就栽培善根了,這個事情是很不可思議。成熟這件事,也不是一下就成熟了,是一點一點慢慢的成熟,可見這成熟的利行,按照我們說:他要讀經(jīng),明白第一義諦,然后用功修學止觀叫做利行,也不一定!也不一定是這樣子。他用其他的因緣,使令他以前的栽培進一步的活動,使令那力量增長了,這也叫做利行,各式各樣的情形。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第二種;這個眾生他已經(jīng)成熟了,他的善根很強,他這一生能得圣道,但是現(xiàn)在還不能得,要菩薩去給他善巧方便的教導,他才能得解脫?梢娺@個得解脫,從開始栽培善根,后來善根成熟得解脫,完全要靠佛、菩薩的教導,從這里看出一件事,說我不學習佛法,我就閉上眼睛在那里,可以開悟,這句話有問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菩薩用善巧方便教導他,他才能得解脫。
玄二、三種
即此利行,復由三門。一、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二、于后法利,勸導利行。三、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
「即此利行,復由三門」,我們初開始來到佛法里面的人,和那些在佛中有成就的人,就從對佛、菩薩問訊,這件事來看,不一樣!我看仁俊老法師向佛、菩薩問訊的時候,看出來不一樣,和我們一般人不一樣,他對佛、菩薩的恭敬心強。這就是心,不是外相,我說這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的心要細致一點,不論是拜佛也好,向佛問訊也好,心要特別注意。譬如說我們,早粥、午齋念供的時候,表面上是看不出什么,但是這個心要特別誠懇,要誠懇,不一樣,完全都不一樣的,有差別的。昨天智玄法師提出來的問題,那段文我就照那文順一順,好像意思還不太明白,但是講出那個故事呢!就明白了。昨天回去我又把五臺山志文殊菩薩靈驗記,按出處:《三寶感應(yīng)要略錄、第二文殊化身為貧女感應(yīng)》,把它又找出來看看那段文,我的大意沒有說錯,但是我說的不完全。是一個貧女,那個貧女先把自己的頭發(fā)割下來,供養(yǎng)這個法會,然后她向那個主事的出家人說:「我有事情要走,你要先分給我,我那一份」,四方有來者都有份,都給你飯菜,一人一份,她要求先給她,主事僧就給她了,但是她還帶領(lǐng)了兩個小孩,連她本人就是三份,那么主事人就給了她三份,但是她還說:「我的狗也要一份」,也就給了,她又說:「我肚子里有小孩也要一份」,這出家人就火了,肚子里的小孩還沒生出來,他能吃飯嘛!把他鬧的起煩惱了,這時候,這個貧女說出了幾句話:「苦瓠連根苦 甜瓜徹蒂甜 是我超三界 卻被阿師嫌」,三界無著處,沒有執(zhí)著,我現(xiàn)在這種境界是不值得執(zhí)著的,你為什么要譏嫌我。這女人就說這句話,說完這句話,這個女人就飛到虛空里,一看是文殊菩薩。這個意思就是我們要注意,我們要是遇見什么境界的時候,也不要用肉眼來看事情,不能用肉眼看,。∧氵@個人不講道理,不要這樣看。這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不能離開這個,要「恣其所求」都能夠為他說悅意語,你要用凡夫心看,那就瞋心來了,這個是「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道理是一樣的。這個貧女的表現(xiàn)是令你得解脫的境界,但是凡夫用肉眼看,就變成煩惱境界了,從件事能看出什么事呢?就是我們常常要訓練自己的心,常常與道相應(yīng),常常與法相應(yīng),要常訓練它,不管遇見什么境界,你心不動,能與道相應(yīng),要常常這樣子。當然文殊菩薩是因你們發(fā)心舉辦這個大法會,很難得啊!菩薩也來參加,同時也考驗考驗你,你光修福不行,這時候是大智慧境界,是這個意思。所以這上面說:「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當然我們按照次第說,種、熟、脫,開始栽培善根,然后令善根成熟,然后令解脫,種、熟、脫,分三個階段。而每一個境界也都是種、熟、脫,種的境界也是解脫的境界,就看你的智慧。
「即此利行、復由三門」,這第二科,前面是分兩類「第一個是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行」,「第二個已成熟有情,令解脫利行」,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三種。「即此利行,復由三門」,又有三門的不同,「一、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二、于后法利、勸導利行」,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不是將來是現(xiàn)在,現(xiàn)法也就是現(xiàn)在,現(xiàn)在你就能得到義利,這樣的勸導利行。如果我們淺白一點說,譬如說:我勸你把《金剛經(jīng)》背起來,那是現(xiàn)在可以做到的,不一定等到來生,現(xiàn)在可以做到的,勸導利行。如果說這個人根性利,現(xiàn)在能得無生法忍,那菩薩為他說法的時候,也就是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可以這么說,現(xiàn)在就能成就法利,但是由佛、菩薩來勸導他,你這樣做,你就能成就。「二、于后法利,勸導利行」,現(xiàn)在你做不到,但是現(xiàn)在可以栽培,將來你能得到法利,這個目的,菩薩為你說法,來勸導你的時候,菩薩心里有這樣的觀察,勸導你這樣修行,將來能得到法利,不是現(xiàn)在,這就不同了。有現(xiàn)法、后法的不同,這個「后」就是將來,也就是你現(xiàn)在這個生命以后!溉⒂诂F(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這是現(xiàn)法利、后法利勸導你,如果說你得圣道,從初歡喜地到第十地,那也不是一次能成功的,也屬于現(xiàn)法也屬于后法。當然有的眾生他的善根的栽培,現(xiàn)在要栽培,將來也要栽培,那么這是三門利行的不同。
地二、隨釋三種(分三科)
玄一、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分三科)
黃一、明勸導
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以法、業(yè)、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當知是名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
現(xiàn)在第二科隨釋三種,分三科;第一是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分兩科;第一科明勸導!赣诂F(xiàn)法利勸導利行者」,前面是標出來,下面解釋:「謂正勸導以法、業(yè)、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當知是名于現(xiàn)法利勸導利行!惯@是一種,「謂正勸導」,菩薩 這樣開示你、勸導你,開示什么?「以法、業(yè)、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用法、業(yè)、德,去發(fā)財,增長世間的財富,世間的財富要怎么樣才能得到呢?以「法」要用法,法是什么?就是專業(yè)知識,我做醫(yī)生,學醫(yī)就是個專業(yè)知識,或者是學會計、學建筑,各式各樣的工巧,這法是專業(yè)知識!笜I(yè)」就是你學好了以后,去從事,經(jīng)營這件事,這是法和業(yè)去取得財富,菩薩讓你發(fā)財?shù)臅r候,不只是讓你有法有業(yè)而還要有「德」,你做這件事的時候,要隨順道德,的軌范,不能說我隨便的欺騙人,不可以。這樣子沒有過失,發(fā)財是發(fā)財沒有過失,佛教徒應(yīng)該是這樣,非佛教徒就不一定了,因為你有法有業(yè),而且還有品德的軌范,「招集守護」你就招集了很多的財,你就拿到了很多的財富,拿到了很多的財富呢!還要能守護不失掉,這個財不會被人欺騙失掉了,也不會被土匪搶去了而失掉,能守護!冈鲩L」,而且財富繼續(xù)的增長,就是財富越來越多起來!府斨敲诂F(xiàn)法利勸導利行」,你要知道你若發(fā)財,就是現(xiàn)在能得到,這樣可以發(fā)財,「勸導利行」。
黃二、釋現(xiàn)樂
由此能令從他獲得廣大名稱,及現(xiàn)法樂;由資具樂,攝受安住。
這是第二科,釋現(xiàn)樂,現(xiàn)法樂。什么樂呢?「由此能令」,由于你能夠合法的發(fā)財,而且有道德的軌范,能令你「從他獲得廣大名稱」,你不但是得到了財,還有廣大的名稱,大家都贊嘆你這個人了不起,「廣大名稱」!讣艾F(xiàn)法樂」也得到現(xiàn)在的快樂,「由資具樂,攝受安住」,當然這個樂,也是禪定三昧樂,不需要外界的因緣,不需要。但是現(xiàn)在不是得禪定樂,所以要有資具,為了身體健康要吃飯,令你心情快樂;或者是你寫書法,寫的非常好心情快樂,你彈音樂彈的非常好也心情快樂,這些欲樂的事情,因為這些資具的增上緣,使令你心情快樂!笖z受安住」,因為你有很多的財富,也有很健康的身體,你就攝受了種種的資具,心情得安樂住,這下邊解釋。
《披尋記》:「以法業(yè)德招集守護增長財位者」,《披尋記》作者解釋,「如理尋伺,是名以法」,這句話這么解釋也好!赣勺郧谯,是名以業(yè)」,你如理尋伺,就有這種知識了,然后你不怕辛苦、勤勞「是名以業(yè)」,這個業(yè)是勤勞這樣做!赣晒で芍,是名以德」,這就是你有專業(yè)知識的智慧,那叫做德!赣墒欠奖阌诒素斘荒芰瞰@得,是名招集」,「能善防護」不失掉,「是名守護」,「能令廣大,是名增長」,這樣解釋。
玄二、于后法利勸導利行(分二科)
黃一、明勸導
于后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棄舍財位,清凈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當知是名于后法利勸導利行。
「于后法利勸導利行者」,前面第一科解釋完了,第二科于后法利勸導利行,分兩科;第一科明勸導!钢^正勸導棄舍財位,清凈出家」,這就和前面不同了,那是世間的財富,這是出世間的圣道,這位菩薩勸導這位眾生啊!「棄舍財位」,世間的財位不要了!盖鍍舫黾摇梗惺サ赖囊庠敢虼硕黾,清凈的出家,「受乞求行以自存活」,出了家以后,自己不生產(chǎn),就得要接受佛陀的安排,行乞求行,向人乞食,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要向人乞求這樣做!敢宰源婊睢,這樣才能生存。「當知是名于后法利勸導利行」,出家修學圣道這是后法利,不是說你現(xiàn)在得圣道。
黃二、釋后樂
由此能令決定獲得后法安樂,不必獲得現(xiàn)法安樂。
這是第二科,釋后樂「由此」,由于你現(xiàn)在出了家自己不生產(chǎn),向人乞求生活,你就有剩余的時間修學圣道,而且要認真的修學圣道!赣纱四芰顩Q定獲得后法安樂」,你第二生呢!就能得到涅槃,能得到第一義諦,你前一生呢!栽培善根,第二生就出家栽培善根,第三生得圣道,三生得圣道就是這意思!覆槐孬@得現(xiàn)法安樂」,不決定是這一生出家就得圣道,這是不一定的!
玄三、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分二科)
黃一、明勸導
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令在家者或出家者,漸次修行,趣向離欲;當知是名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
這是第三科,第一明勸導,「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者謂正勸導令在家者或出家者」,菩薩的大慈悲、大智慧,他能夠善巧的勸導你,令在家的人「漸次修行、趣向離欲」,出家的人也,「漸次修行、趣向離欲」。這是說你這一生用功的修學圣道,你第二生,后法能得圣道,你若不用功修行,后法還是不能得涅槃,不能得圣道。現(xiàn)在是說第三種,在家者或出家者,就是接受菩薩勸導的人,勸他們怎么樣用功修行呢?漸次修行,趣向離欲!惰べ煹卣摗匪幸粋特別的相貌。什么叫「特別相貌」?它就老老實實的說「漸次」,就是慢慢地,你就成功了,他是這么說,不說那么高。
「漸次修行,趣向離欲」,沒有說「一下子就離欲」,沒那么說。要漸次地修行,向于離欲。向于「離欲」這句話就是得了初禪,就是得初禪叫離欲。這未到地定和欲界定都不能離欲。要「漸次」由欲界定進步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這時候離欲了。就是這樣「漸次修行,趣向離欲」。
「當知是名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利行!惯@就叫做于現(xiàn)法后法利勸導你用功修行。這善根的栽培也是逐漸地,逐漸地栽培善根而后才能得解脫。這不是一生的事情。
黃二、釋俱利
由此能令于現(xiàn)法中得身輕安,得心輕安,安樂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凈天,或無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
這是第二科,釋俱利,現(xiàn)法利、后法利!赣纱四芰钣诂F(xiàn)法中」,由于你漸次地修行,修學戒、定、慧,能令你于現(xiàn)法中「得身輕安、得心輕安」。這文的次第是先說身輕安、后說心輕安。在三十二卷后邊那段文,說得輕安樂的次第,是先得心輕安,后得身輕安。怎么得心輕安呢?是我們心里有煩惱,有煩惱主要是欲,你心里面有欲,你心就粗重,就沒有堪能得禪定,那就叫做「心粗重」。你心里面有欲,你心就沒有堪能得禪定。而這樣有欲的心在身體里面,這身體也受它影響,也就沒有堪能性去得禪定,那叫故「身粗重」,F(xiàn)在你修不凈觀,在未到地定修七種作意,就是修不凈觀,把這個欲下了逐客令了,把這個欲驅(qū)遣出去了。心沒有欲的時候,由欲而有的粗重也隨著沒有了。心里面的粗重沒有了、心就輕安;在得心輕安之初,頭上有重的感覺,然后心輕安現(xiàn)前。得心輕安之后,身體有風大充滿,于是乎身的輕安樂來了。如是先得心輕安、而后得身輕安,「安樂而住」。
「安樂而住,于后法中或生凈天」,有二種可能:一、安樂而住,還是未至定,于后法當生欲界清凈天;二、安樂而住,若指色界、無色界禪定而言,于后法中當生色界、無色界清凈天。
「或無余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或者此人于奢么他中,修四念處成功了,就得「無余依涅槃界」,就是把色受想行識都息滅了,就是沒有剩余的有漏法,就在不生不滅那地方安住,所以叫「而般涅槃」。那個「般」中國話是個「入」。「而般涅槃」,入于不生不滅的境界了,小乘佛法就是阿羅漢、大乘佛法就是無生法忍了。
《披尋記》p1456——
「令在家者至般涅槃?wù)撸褐^受近事律儀,名在家者!咕褪悄惴A受親近承事三寶的律儀,就是五戒,受持五戒的律儀!该诩艺摺,這時候你還不能離欲,所以叫「在家者」。「由是律儀漸令修離惡行遠離諸欲」,由于你有五戒的律儀,「漸令」、你常常受持五戒,同時也要修四念處。佛在世的時候,佛為在家居士傳授這五戒,同時也勸在家居士修四念處的。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要受出家的律儀,他也是修四念處,在家居士也是修四念處的!笣u令修離惡行」,殺、盜、淫、妄,這是惡事,你現(xiàn)在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就離惡行!笣u令修離惡行、遠離諸欲,名漸修行趣向離欲。」這樣子、你逐漸地進步,也能夠遠離一切的欲、也能離欲。有的在家居士受持五戒,修學四念處,后來出家做比丘了、做比丘尼了,所以他會向前進步,也能遠離諸欲!该麧u修行趣向離欲」,這句話就這么意思。「此增上力于現(xiàn)法中不造諸惡」,因為你聽佛說的增上的教法的力量,你于現(xiàn)法中,你受了戒、就不造諸惡。「于后法中當生欲界清凈天果」,你若沒得禪定、那你就是生到欲界,后法中當生欲界的清凈天果,「天」要比我們?nèi)碎g清凈。人間的人能做種種惡事,所以他是不清凈。天上的人、他們修十善法,唯獨地居天還有點問題,空居天都是修十善法的,「清凈天果」。「若受苾芻律儀,名出家者。由是律儀漸令修離惡行及離欲行」,出家的戒,一方面離惡、一方面也能離欲,這就和在家居士不同了!敢朗篱g道及出世道而趣離欲,名漸修行趣向離欲」,受出家律儀的比丘、比丘尼,「依世間道」,你初開始修禪定還沒有斷惑所以這個禪定是世間道,不是出世間道。「及出世道」,你修四念處,這是出世道。就是你先修世間道的禪定,后來在禪定里面修四念處,所以就是「世間道及出世間道」!付るx欲,名漸修行趣向離欲」,這樣子也就能慢慢地離三界欲了!敢朗篱g道而離欲者,于現(xiàn)法中得安樂住」,你若是依世間道修學禪定,得到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的時候就離欲了,那是于現(xiàn)法中得安樂住!赣诤蠓ㄖ挟斏珶o色界諸清凈天」,這個得了禪定的人,他死掉以后,到后法中就生到色界天、或者無色界天去了,當生「諸清凈天」!敢莱鍪赖蓝x欲者,于后法中當于無余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谷羰悄阍诔删偷纳菽λ校蕹鍪赖赖乃哪钭,遠離了三界欲,就能入無余涅槃,不生色界、無色界清凈天國。
這是第二科「一切利行」講完了。
亥三、難行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難行利行?
第三科、「難行利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標。
天二、標
當知此行,略有三種。
三種不同。分三科,三個解釋。第一科,于無善因有情所。
天三、釋(分三科) 地一、于無善因有情所
若諸菩薩,于先未行勝善根因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難行利行。何以故?彼諸有情,難勸導故。
「若諸菩薩,于先未行勝善根因諸有情所」,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什么樣的眾生都會遇見到。就是遇見這個眾生、他以前沒有栽培殊勝的善根之因,沒有栽培過。這樣的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一難行利行」,菩薩對這沒有善根的眾生,能勸導他修學圣道,這是第一個難行利行,這是不容易!负我怨剩俊故裁丛蛩请y行利行呢?「彼諸有情難勸導故」,這樣的眾生,你很不容易勸導他、令他修學圣道的,因為沒有善根,這是難。但是菩薩難行能行,所以叫「第一難行」。
地二、于極放逸有情所
若諸菩薩于有善因現(xiàn)前耽著廣大財位眾具圓滿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難行利行。何以故?彼于廣大極放逸跡、極放逸處,耽著轉(zhuǎn)故。
第二科,于極放逸的有情所!溉糁T菩薩」對于「有善根因」,栽培過信、戒、聞、舍、慧的善根的人,這個人「現(xiàn)前耽著廣大財位」,這個眾生前一生、或者前多少生在佛法里面栽培,他可能修過大廟、也供佛及僧、護持佛法的事情,今生的福報非常大。他是有善根的人,但是現(xiàn)前的境界「耽著廣大財位」,他愛著廣大的財富的境界!副娋邎A滿」眾多的資生具他都有,他有居住的大寶樓閣、他還有很好的汽車、父母也是高貴的人、兄弟姊妹都是高貴的人、朋友也是高貴的人,「眾具圓滿」。這樣的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二難行利行」。在這樣的眾生這里,菩薩能教導他相信佛法修學圣道,這是不容易。「何以故?彼于廣大極放逸跡、極放逸處,耽著轉(zhuǎn)故!鼓莻眾生雖然有善根,但是他有廣大的極放逸的境界,「跡」就是境界。在那個環(huán)境里面放逸、貪著五欲!笜O放逸處,耽著轉(zhuǎn)故」,他在那特別放逸的地方,他非常愛著這個境界,你讓他放下、修學圣道,這不容易。
地三、于著邪見有情所
若諸菩薩于諸外道著本異道邪見邪行諸有情所,能行利行;是名第三難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癡執(zhí)故;于正法律,憎背執(zhí)故。
這是第三科,于著邪見有情所!溉糁T菩薩」對于很多的「外道」,「著本異道」他執(zhí)著原來那不同于佛法的道,有邪知邪見。「邪見」是在第六意識來說,「邪行」就通于三業(yè)。就是他的思想也是邪、他的行動也是邪。在這樣的諸有情所「能行利行」,菩薩能教導他修學圣道,這是難!甘敲谌y行利行」。「何以故?彼于自宗,愚癡執(zhí)故」,那個眾生對于他自己原來信仰的宗教,特別愚癡執(zhí)著,你叫他放下是不容易!赣谡,憎背執(zhí)故」,對于佛陀的正法律,他是「憎」、憎惡,「背」、違背佛的正法,他這個執(zhí)著是很厲害的,所以你勸他、教導他修學圣道,是不容易。
這是三種難行利行。
亥四、一切門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一切門利行?
第四科、一切門利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標。
天二、標
當知此行,略有四種。
標出數(shù)目來。下面第三科、列。
天三、列
謂諸菩薩不信有情,于信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犯戒有情,于戒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惡慧有情,于慧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慳吝有情,于舍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
「謂諸菩薩不信有情,于信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這個眾生對于佛法沒有信心,「于信圓滿殷勤教導」,菩薩能殷勤的教導、能勸導他對佛法有圓滿的信心,這是一個門。這「門」有出生的意思,能生出來種種善法,能生善叫「門」!改酥两ⅰ,能勸導他對于佛法有圓滿的信心,最后是建立了、果然對佛法有信心了。
「犯戒有情,于戒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這個眾生他可能對佛法有信心,但是他戒不能受持,犯了戒!赣诮鋱A滿」,菩薩內(nèi)心希望他能夠持戒圓滿清凈,而殷勤地勸導,乃至到最后成功了,這個眾生能圓滿具足持戒清凈。
「惡慧有情,于慧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這是第三種!笎夯塾星椤埂⒕褪切爸耙,對于佛法沒有信心,他的慧很惡邪,這樣的眾生。菩薩希望他能成就圓滿的智慧、殷勤地勸導他,最后他成就圓滿的智慧了。由此而有功德。
「慳吝有情,于舍圓滿殷勤勸導,乃至建立」,這個眾生他慳吝、他所有的財富,你讓他布施出來可不容易,菩薩能殷勤的勸導他,他就能成就舍的圓滿功德。最后是成就了,乃至建立。
這信、戒、慧、舍,就叫做一切門利行。
亥五、善士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善士利行?
這是第五科。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是標。
天二、標
當知此行,略有五種。
五種利行。下面第三科,列。
天三、列
謂諸菩薩,于真實義,勸導有情;于應(yīng)時宜,勸導有情;
菩薩能勸導有情,怎么勸導呢?「于真實義」,就是佛法的第一義諦,用這樣高深的勝義來勸導眾生,能教化他。這是一種善士利行!赣趹(yīng)時宜,勸導有情」就不是第一義諦,隨順這時是合適的,這樣為你說法是合適的,這樣勸導有情。
《披尋記》p1457——
「于真實義勸導有情等者:謂若宣說超勝四種圣諦相應(yīng)言論,是名于真實義勸導有情!箍、集、滅、道,苦不可得、集不可得、滅也不可得、道也不可得,這叫做超越四圣諦,這是般若波羅蜜的境界,這叫做勝義!赣秩粜f初時所作無倒言論」,若這位菩薩為眾生宣說佛法的時候,是「初時」,初開始信佛時,所作的無倒的言論。是什么?是「所謂施論戒論生天之論」,這是初開始菩薩為眾生說法,是說這樣的佛法的。「于諸欲中能廣開示過患出離清凈品性」。施、戒、升天之論!赣谥T欲中」,施是滿足眾生的欲,戒是勸眾生離欲了,「于諸欲中能廣開示過患」,開示諸欲是有很多的罪過,能讓他離欲「出離清凈品性」,欲是有過患的,所以應(yīng)該離欲。這個眾生隨順菩薩的教導,就能從欲里面出來,使令他心里沒有欲,「清凈的品性」就是得色界四禪了!甘敲趹(yīng)時宜勸導有情」。就是施論、戒論、升天之論。就是不能修學圣道的眾生,勸他修學施,來滿足世間的欲。若是戒論、升天之論,那就是從世間的欲里出來,往生到色界天以上,就是離欲了、得了禪定的欲。這樣說,世間的欲樂是一種,色界的禪定叫三昧樂。初開始勸導眾生多行布施,是得世間的欲樂,然后又勸導眾生修學禪定,棄舍欲樂得三昧樂。這兩種樂都是屬于世間。就是他不能修學圣道,菩薩這樣教化眾生。
于能引攝勝妙義利,勸導有情;于諸有情,柔軟勸導;于諸有情,慈心勸導。
前面這善士利行分兩種,第一種「于真實義,勸導有情」,第二種「于應(yīng)時宜,勸導有情」。這下面又說三種。
「于能引攝勝妙義利,勸導有情」,對于這類眾生,他有出世間的善根的,菩薩能夠「引攝勝妙義利」,就是能得出世間圣道的,這樣來勸導有情。「于諸有情,柔軟勸導;于諸有情,慈心勸導!惯@個眾生接受了菩薩勝義的勸導以后,有的時候也可能沒成功,有時失掉正念的時候,就可能有錯誤了,有錯誤菩薩要呵斥他、要教誨他的時候,「柔軟勸導」,說出的話非常柔和,是呵斥他,但是很柔和,容易接受一點!赣谥T有情,慈心勸導」,柔和之外還有慈心,心里面愛護眾生地來勸導眾生。
《披尋記》p1457——
「于諸有情柔軟勸導等者:謂若諫舉罪時言不粗獷」,若這個眾生、這個修行人,他犯了錯誤的時候,菩薩要勸諫他、揭發(fā)他的罪過,但是說話的時候、不粗獷,叫做「名于有情柔軟勸導」!钙饝z愍心欲作饒益,名于有情慈心勸導!
亥六、一切種利行(分三科) 天一、征
云何菩薩一切種利行?
前面是第五科,善士利行。下面是第六科,一切種利行。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菩薩一切種利行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標。
天二、標
當知此行,六種、七種,總十三種。
「當知此行」有六種不同,有七種不同,總集起來就是十三種。
這是標。下面第三科,列。分兩科,第一科,六種。
天三、列(分二科) 地一、六種
云何六種?謂諸菩薩,若諸有情應(yīng)攝受者,正攝受之;若諸有情應(yīng)調(diào)伏者,正調(diào)伏之;若諸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惱;若諸有情處中住者,令入圣教;若諸有情已入圣教,正于三乘令其成熟;若諸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脫。
「云何六種?謂諸菩薩,若諸有情應(yīng)攝受者,正攝受之」,這是第一種。若這個有情應(yīng)該用佛法來接引他,能接引他到佛法里面來栽培善根的,「正攝受之」,菩薩不會放棄他,就用佛法來接引他!刚龜z受之」,這「攝受」應(yīng)該說「接引」的意思。「若諸有情應(yīng)調(diào)伏者,正調(diào)伏之」,若這個有情他做了很多惡事,貪瞋癡煩惱很盛、很勇猛的,這個眾生應(yīng)該用佛法來調(diào)伏他的煩惱,令他不要有煩惱,「正調(diào)伏之」菩薩就有辦法很良好地去調(diào)伏他的煩惱的,這是第二種!溉糁T有情憎背圣教,除其恚惱」,若是這個有情他不高興佛教,他憎惡、違背佛教,一看見佛、法、僧,他遠遠地走了,他不接受!赋漤馈,除滅他的瞋恨心,他對正法不歡喜、有瞋恨心,菩薩能善巧地教導,叫他除掉這個不高興!溉糁T有情處中住者」,若這個有情,他也不是信佛,但也不是憎背圣教,在信不信之間的「處中住者」。「令入圣教」菩薩為他說法,使他相信佛法,這「入」就是「相信」叫「入」。「若諸有情已入圣教」了,「正于三乘令其成熟」,就是為他說三乘,那就是;應(yīng)以何法得度者,即為說何種佛法了。佛法就是三種:聲聞乘、辟支佛乘、一佛乘,三種。令他的善根成熟!溉糁T有情已成熟者,令得解脫」,他的信、戒、聞、舍、慧的善根成熟了,菩薩再為他說法教化,他就得圣道了,就解脫生死大苦了。
這是六種。下面有七種。分兩科,第一科、征。
地二、七種(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七種?
怎么叫做七種呢?這是七種一切種利行。
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
玄二、釋(分二科) 黃一、舉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
謂諸菩薩安處一分所化有情,于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所謂或依下乘出離,或復依于大乘出離。如令所化于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
「謂諸菩薩安處一分所化有情」,不是全部的所有的眾生,是眾生里面的一部分,是菩薩所應(yīng)教化的有情。把這一部分的有情安處在什么地方呢?安處在「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這里!干瀑Y糧」,資糧就是得圣道的前方便,就是「因」!敢颉故鞘裁矗烤褪恰附洹,安住凈戒、修根律儀、于食知量、修覺寤瑜伽、正知而住,乃至所有的沙門莊嚴,這就叫做「善資糧」、圣道的資糧。其實修圣道,主要是前五種,安住凈戒、修根律儀、于食知量、修覺寤瑜伽、正知而住,這五種法、我看也不容易修,但這是圣道的前方便,想要得圣道、你先要學習這五種方便,這也不容易。所以我們現(xiàn)在的出家人,不能得圣道,原因是:圣道的前方便都辦不到。所以不容易,F(xiàn)在菩薩把一部分所化的眾生安置在這個地方「于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守護這五種善法,叫他繼續(xù)增長。這個善資糧也有差別,「所謂或依下乘出離,或復依于大乘出離」。下乘就是聲聞、緣覺,他不如無上菩提的大乘殊勝,稱為下乘!敢老鲁恕褂谙鲁说姆鸱ɡ锇l(fā)出離心,先修圣道的前方便!富驈鸵烙诖蟪顺鲭x」,這個人發(fā)無上菩提心,依大乘佛法出離生死苦海。同樣的「善資糧守護增長」,但是有這兩類不同,就是發(fā)心不同。就是一個發(fā)出離心、一個發(fā)無上菩提心,這兩種發(fā)心不同!溉缌钏谏瀑Y糧守護長養(yǎng)」!溉纭梗褪恰赶瘛,像前面菩薩叫所化的眾生「于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這是一種。
黃二、例遠離等(分二科) 宇一、列四種
如是或于遠離、或于心一境性、或于清凈諸障、或于修習作意,正安處之。
這是第二科,例遠離等。前面第一科,舉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這一科里分兩科。第一科,列出四種。
「如是或于遠離、或于心一境性」,這個菩薩所教化的眾生,「如是」就是把前面「資糧守護長養(yǎng)」這件事做好了。他進一步就開始修學圣道了,進一步「或于遠離」,「遠離」就是遠離憒鬧,要到阿蘭若處住、寂靜住,在那里修學圣道。「或于心一境性」,你想要得圣道,要選擇一個住處,在遠離處住。以后「于心一境性」,你心里要修學奢摩他、修學禪定。你前面,安住凈戒、修根律儀…這五樣法,你都修成功了,然后你找一個阿蘭若處住,然后修禪定、心一境性。修這九心住,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這些事情!富蛴谇鍍糁T障」,如果你修心一境性的時候不是那么順,有的人善根深厚很容易就成功了、很容易他就能夠寂靜住。但是有的人不行,要「清凈諸障」,他心里有障礙。
有什么障礙?有這「怯弱障」,靜坐的時候、不是昏沉就是妄想,老師怎么勸,「哎呀!我業(yè)障重,我不行,我修不來。」怯弱,不敢承當「我能修行」,不敢這樣說這句話,怯弱障。還一個「蓋障」,就是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這個「蓋」很多,「蓋障」!笇に颊稀,你一定勉強我要去靜坐,但是坐的時候,心里就是不能寂靜住,就是想;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國土尋思、親里的尋思,還一個不死的尋思,「我現(xiàn)在年紀很輕,我何必這么早修行呢?或者是我也才華很高、我也可以去作省主席,等我老的時候再修行。」是不死尋思。心里老是想這些事,就是「尋思障」。還有一種叫「自舉障」,他沒有前面這些障,一下子相應(yīng)一點就高慢心來了,「自舉」,高起來:「你們都不行,只有我行」高慢心來了,叫做「障」,有這些障。(陵本三十一卷十二頁,《披尋記》一○三○頁)。
「或于清凈諸障」,若有這些障怎么辦呢?要清除這些障礙。你要隨順佛菩薩教導,只要肯努力就會成功。你不要說「我現(xiàn)在不行,我一坐那里心里就是打妄想,不能寂靜住」,能改變的,世間上的事情沒有一件事決定是這樣的,你若改變因緣,所生法就改變了!盖鍍簟,把這障要清除、清凈它。
「或于修習作意,正安處之」,「修習作意」就是「調(diào)練心作意」、「滋潤心作意」、「生輕安作意」、「凈智見作意」,〈聲聞地〉說這些作意。(陵本三十一卷十七頁,《披尋記》一○三六頁)。修這些作意就成功了,你就能得禪定、得圣道的。「清凈諸障,修習作意」,你就能得心一境性了。得心一境性,也就能得圣道了!刚蔡幹梗@個菩薩教化「所教化的眾生」的時候,第一個讓他安住在「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這里;或者是小乘佛法的出離心、或者是大乘佛法無上菩提心;然后叫他進一步的,遠離、心一境性、清凈諸障、修習作意,「正安處之」,就是把他安排到這個境界,叫他從這里逐漸逐漸地進步。
我們說「末法時代沒有人得圣道」,這事實如此。但是說,若能得圣道,要怎么樣?你要知道、要明白這個「道次第」。我是沒得圣道,我若想得圣道應(yīng)該怎么辦?你先要「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先做這件事,初開始應(yīng)該做這件事。第二件事要「遠離」。第三件事「修習靜慮、心一境性」,若有困難呢?要「清凈諸障、修習作意」。這樣子就可以得圣道了,這么意思。
這是列出來四種;遠離、心一境性、清凈諸障、修習作意,這四種。加前面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就是五種。下面,明安處。
宇二、明安處
若有聲聞獨覺種性,即于聲聞獨覺乘中而正安處;若有如來種性有情,即于無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處。
「若有聲聞獨覺種性,即于聲聞獨覺乘中而正安處」,菩薩有道種智,所以他能觀察這個人是聲聞種性、是獨覺種性,能觀察、能看出來。菩薩「即于聲聞獨覺乘中而正安處」,就把他安處在這里,他是聲聞種性、就安排在聲聞種性、聲聞乘佛法里面;獨覺種性的人、就安排在獨覺乘佛法里面;「若有如來種性有情,即于無上正等菩提最上乘中而正安處」,若是這個人有佛性,那就是安排在最上乘的佛法中。這意思呢,一切眾生的根性不一樣。
《披尋記》p1458頁:
「安處一分所化有情等者:謂于五處如應(yīng)安立,是名安處」,這安處,前面說那五種,「是名安處」!冈坪挝逄帲恳、護養(yǎng)定資糧處」,定資糧處、就是「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就剛才說的安住凈戒、修根律儀、于食知量、修覺寤瑜伽、正知而住,那五種,這是「定資糧」。
「二、遠離處」,就是第二段那第一是「遠離處」。第三是「心一境性處」。第四「障清凈處」。「五、修作意處」。這五種在「〈聲聞地〉中別釋其相」,這五種在〈聲聞地〉里面有解釋,(陵本三十卷五頁)那里有解釋!复苏f于善資糧守護長養(yǎng),乃至或于修習作意準彼應(yīng)知」要準〈聲聞地〉去解釋!溉淮税蔡幬ㄕf所化有情,為簡非化,故言一分」,眾生有的可教化、有的不能教化,所以可教化是一部分。「由彼非化無有種姓定不堪任故」,由于那個種性不可教化的,是他沒有種性,不能堪任佛菩薩的教化,所以只好暫時不要動他,以后再說吧!
剛才說這一段,這是說修學圣道、想要得圣道的次第,你一定先準備這五種事情,然后才能得圣道的,不然是不能得圣道的。
相關(guān)閱讀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3)
猜你喜歡
精彩推薦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
相關(guān)名詞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