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 卷上 菩薩心地品上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卷上
菩薩心地品上
譯文
那時候,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天,摩醯首羅天王宮中,與無量大梵天王,以及無量無數(shù)菩薩眾,轉(zhuǎn)說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的心地法門品。
這時,釋迦牟尼佛全身放如如智慧光,逼照天王宮乃至蓮華臺藏世界。此間,一切世界,一切眾生,見此往未曾有之光,皆歡喜快樂,然不知此光依何因何緣而放,故皆生疑念。不僅地上眾生如此,就是有身光之無量天人,因心昏蒙亦不知佛光之因緣。
那時候,聚此聽法的無量菩薩中,有位大菩薩,名玄通華光主菩薩,從大莊嚴光明正定中起定,隨承佛之神力,放金剛白云色光,遍照一切世界。十方世界的一切菩薩,因光明所照,皆不約而同集會此處,異口同聲問,這光是何因緣,又問證得佛果時乃何等境界?
這時,釋迦牟尼佛上擎不接此光所照一切世界之大眾,歸于蓮華臺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見盧舍那佛坐百萬億蓮華赫赫放光的光明座上。釋迦牟尼佛與大眾,皆禮拜盧舍那佛足下。
釋迦牟尼佛禮畢問道:「這世界中,地上及廣大無邊際的一切眾生,發(fā)菩提心,欲修佛道,然以何『因行』,方至佛果?證得佛果之時,又是何等境界?」(這里僅為略問,在大部六十一品中,對成佛真因種子有詳細地論述)。
那時候,盧舍那佛聞此請教,非常歡喜,即將一切諸佛,一切菩薩成佛道,證佛果之根本——正定,顯現(xiàn)于大眾,令其體悟。接著,盧舍那佛詔告大眾,汝等諸佛弟子,當仔細聽聞教法,善思惟義理而修行。
我盧舍那已歷百數(shù)劫,修此三十心十地,以此為因,經(jīng)歷無數(shù)劫,方證成無上正覺,號為盧舍那,住蓮華臺藏世界海。
蓮華臺上住著本佛(即盧舍那自己),其臺四周有千葉圍繞,每一葉都為一世界,故有千世界。我這本跡之佛,化身為千釋迦(即化跡佛),據(jù)此千世界。今就千葉中一葉言之,這一世界,有百億須彌山,每座須彌山有一日月環(huán)繞,故有百億日月;每一日月,有四天不,故有百億四天下;每一天下,又有一南閻浮提,合為百億南閻浮提。千釋迦又化為百億釋迦,一一坐此菩提樹下,皆說盧舍那佛所傳心地法門品。其余九百九十九葉上,釋迦亦顯現(xiàn)為千百億釋迦,各各皆說此心地法門品。
這千葉上千釋迦是我的化身,而千百億釋迦則是千釋迦的化身。所以說,我為本源佛,號為盧舍那佛。
原典
佛說梵網(wǎng)經(jīng)①卷上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②譯
菩薩心地品③之上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④中,摩醯首羅⑤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⑥,不可說不可說菩薩眾,說蓮華臺藏世界⑦,盧舍那⑧佛所說心地法門⑨品。
是時,釋迦身放慧光⑩,所照從此天王宮⑾,乃至蓮華臺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一切眾生,各各相視,歡喜快樂,而未能知此光,光何因何緣,皆生疑念。無量天人,亦生疑念。
爾時,眾中玄通華光主菩薩⑿,從大莊嚴華光明三昧⒀起,以佛神力,放金剛白云⒁色光,光照一切世界。是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與共同心異口問此光,光為何等相?
是時,釋迦即擎接⒂此世界大眾,還至蓮華臺藏世界,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⒃,見盧舍那佛坐百萬億蓮華赫赫光明座上。時釋迦及諸大眾,一時禮敬盧舍那佛足下已。
釋迦佛言:「此世界中,地及虛空,一切眾生為何因緣得成菩薩十地道⒄?當成佛果為何等相?」如佛性本源品中,廣問一切菩薩種子⒅。
爾時,盧舍那佛,即大歡喜,現(xiàn)虛空光體性⒆,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示諸大眾。是諸佛子,諦聽,善思修行。
我已百阿僧只劫⒇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覺21,號為盧舍那,住蓮華臺藏世界海22。
其臺周徧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為千世界。我化為千釋迦,據(jù)千世界。後就一葉世界,復(fù)有百億須彌山23,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24,百億南閻浮提25,百億菩薩釋迦,坐百億菩提樹26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其余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現(xiàn)千百億釋迦,亦復(fù)如是。
千葉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迦化身。吾以為本源,名為盧舍那佛。
注釋
、俜鹫f梵網(wǎng)經(jīng):佛,梵語佛陀,華言覺者。覺有三義,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里特指盧舍那佛化為千釋迦,千釋迦又化為千個百億釋迦,于諸世界,為人天凡夫等說法。梵網(wǎng),指大梵天王宮中之網(wǎng)羅幢,此網(wǎng)有千重,而有千光,其光各各相攝,不相妨礙,有似法門理事互攝之象,故以無量網(wǎng)孔,喻無量世界,亦喻無量佛教門。經(jīng),在佛教來說,凡記載佛說法的東西都稱為經(jīng),或經(jīng)典,亦作契經(jīng),即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
②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姚秦,指姚興之後秦。三藏,佛經(jīng)很多,略說分為三藏:經(jīng)、律、論。經(jīng)藏詮定學,律藏詮戒學,論藏詮慧學。法師,解三藏法,以法為師,又以三藏之法為人之師。鳩摩羅什,人名。鳩摩羅,華言童壽,童年而有耆壽之德,故云童壽;什,善識此方文字知識。
、燮兴_心地品:《梵網(wǎng)經(jīng)》中的一品。菩薩,梵言云菩提薩埵 ,華言覺有情,即覺悟了的眾生。當然菩薩特點在于上求菩提,下化眾生。心地有二義:㈠就本經(jīng)言,心即三十心,地即十地。㈡就法而言,即指眾生本源心地。品,類也。
④第四禪地:佛教認為色界有四地,初禪名離生喜樂地,二禪名定生喜樂地,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四禪名舍念清凈地。第四禪地即舍念清凈地。
、菽︴凳琢_:華言大自在,又云威靈、三目。此天為三界尊極之至。
、薮箬筇焱酰阂凰奶煜,有十八梵天,百億日月,亦有百億大梵天王。此王為該世界的尊主。
、呱徣A臺藏世界:佛經(jīng)記載,華藏世界大香水海中,有一華臺,上大下小,共有二十層,狀如蓮華形,藏有無邊數(shù)的世界,故名蓮華臺藏世界。極樂世界在此世界的十三層中。
⑨法門:法,軌持;門,通達。依法修行可直達佛地。
⑩慧光:智光。一切眾生皆具慧光,但因無明障蔽,慧光不顯,故除盡無明便可發(fā)人人心中本有之慧光。
⑾天王宮:大梵王之宮。
、行ㄈA光主菩薩:此菩薩因德行智慧明妙能通達佛放光甚深之道,并能于眾中作唱導之主,以此德行故立此名。
、汛笄f嚴華光明三昧:大即體大,莊嚴即相大,華光明用大,此乃法、報、化三身之圓果。三昧,即正定。
⒁金剛白云:金剛,喻堅固,表法身德。白,凈無瑕玷,表般若德。云,萬德叢集,表解脫德。
⒂擎接:擎上接下。
、宰辖饎偣饷鲗m中:紫金剛光明,表菩提智境。宮中,表涅槃理境。理以智明,智系理發(fā),以理契智,圓融無礙。
、帐氐溃菏,指三十心十地中的十地。道,佛果。
、址N子:佛教取植物種子,喻生起行為或現(xiàn)象的一種精神力量。
、滋摽展怏w性:虛空,蕩無纖塵。光,遍照法界。體性,實相。
、匕侔⑸唤伲喊侔⑸,指無數(shù)。劫,又譯劫波,這是印度表示極其長久時間的單位。
21等正覺:這是最高的覺者,獲得真正覺悟的人。
22蓮華臺藏世界海:即蓮華臺藏世界。
23須彌山:山名。須彌,即妙高義。
24四天下:在須彌山四方的大陸,即全世界。
25南閻浮提:地名。它在須彌山南,四大部洲之一,為諸佛示生之處。此洲有一大樹名閻浮提,余洲皆無,故以此為名。
26菩提樹:釋迦牟尼佛在此樹下開悟成道,故稱「覺樹」。此樹屬?频膯棠尽
譯文
那時候,盧舍那佛在蓮華臺藏世界,又廣泛回答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所問的心地法品。
諸千釋迦,千百億釋迦當知,「堅信忍」中,「十發(fā)趣心」,即: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這十發(fā)趣心皆趣向佛果。
你們當知,從這「十發(fā)趣心」入「堅法忍」中,有「十長養(yǎng)心」,即: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這十長養(yǎng)心皆趣向佛果。
你們當知,從這「十長養(yǎng)心」入「堅修忍」中,是「十金剛心」,即: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此十心亦趣向佛果。
你們當知,再從「十金剛心」入「堅圣忍」中,是十地,即: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這十地亦皆趣佛果。
諸釋迦佛,你們當知,這四十法門品(即上述三十心十地),是我作菩薩時,修入佛果的根源。你們應(yīng)像我往昔那樣,修證這十發(fā)趣心、十長養(yǎng)心、十金剛心,乃至十地,以證成佛果。這樣諸漏永盡,萬德圓極,且不變不遷,又具「十力」、「十八不共法」,而法身、化身、報身三身圓滿具足。
那時候,盧舍那佛坐在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大光明座上,千華上的佛,千百億佛,一切世界諸佛,皆會聚在旁。其中有位叫華光王大智明菩薩,從坐著站起,對盧舍那佛道:「世尊,您剛才簡略說了十發(fā)趣心、十長養(yǎng)心、十金剛心,以及十地之『名相』,然其中之義,未能盡解,請詳細解說,詳細解說!苟钣X果海金剛寶藏一切智門,在大部內(nèi)<如來百觀品>中已詳明。
那時候,盧舍那佛對大家道:「諸佛請聆聽,先為你們說十發(fā)趣心!
原典
爾時,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廣答告千釋迦千百億釋迦所問心地法品。
諸佛當知,堅信忍①中,十發(fā)趣心向果②。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護心,九喜心,十頂心。
諸佛當知,從是十發(fā)趣心,入堅法忍③中,十長養(yǎng)④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心,四舍心,五施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九定心,十慧心。
諸佛當知,從是十長養(yǎng)心,入堅修忍⑤中,十金剛⑥心向果。一信心,二念心,三回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
諸佛當知,從是十金剛心,入堅圣忍⑦中,十地⑧向果。一體性平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性光明地,四體性爾炎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地,七體性滿足地,八體性佛吼地,九體性華嚴地,十體性入佛界地。
是四十法門⑨品,我先為菩薩時,修入佛果之根源。如是一切眾生,人發(fā)趣,長養(yǎng),金剛,十地,證當成果。無為無相⑩,大滿常、,十力⑿,十八不共行⒀,法身智身滿足⒁。
爾時,蓮華臺藏世界,盧舍那佛赫赫大光明座上,千華上佛,千百億佛,一切世界佛。是座中有一菩薩,名華光王大智明菩薩,從坐而立,白盧舍那佛言:「世尊,佛上略開十發(fā)趣,十長養(yǎng),十金剛,十地名相,其一一義中,未可解了,唯愿說之,唯愿說之!姑顦O金剛寶藏一切智門,<如來百觀品>中已明。
爾時,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言云何義者,發(fā)趣中!
注釋
、賵孕湃蹋簭耐獾馈⒎卜蛭,信仰中道佛性,修習堅固,得成于忍,以證發(fā)趣位。
、谑l(fā)趣心向果:十發(fā)趣,即十住之位,大乘的修行者到達這階位,便趣向佛,故稱發(fā)趣。心向果,一一心皆向佛果。
③堅法忍:從法趣位,修習堅固,得成于忍,乃證長養(yǎng)位。
④十長養(yǎng):這是十行之位,到這個階段,便會增長善根,長養(yǎng)圣胎,故稱長養(yǎng)。
、輬孕奕蹋盒揲L養(yǎng)心,堅固成忍,乃證金剛位。
、奘饎偅哼@是十回向之位,到達此階段,便會堅強地積集善根,故稱金剛。
、邎允ト蹋阂灾械烙^,修習圣法,成堅固忍,乃證十地位。
、嗍兀哼@是修行的最後之位。地,有負荷一切之義;菩薩在這十地中,依持佛智,負荷一切眾生,支持他們,故稱地。
⑨四十法門:即三十心十地。
、鉄o為無相:不是由因緣、條件造作而成的,又無相對形相。
、洗鬂M常。捍鬂M,萬德圓極。常住,不變不遷。
⑿十力:十種智力。即:㈠知處非處智力,知物之道理與非道理之能力。㈡知三世業(yè)報智力。㈢了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知四禪、八解脫、三三昧等禪定能力。㈣知根上下智力,即知眾生的根機優(yōu)劣的能力。㈤知種種勝解智力,即知眾生種種愿望之能力。㈥知種種界智力,即知眾生與諸法的本性的能力。㈦遍趣行智力,即了知眾生種種歸趣的能力。㈧知宿住隨念智力,即了知自他過去世的事的能力。㈨死生智力,即了知眾生生死之事之能力。㈩知漏盡智力,即如實了知煩惱斷盡的境地與達到的方法的能力。
、咽瞬还残校悍鹛赜械氖朔N特征或功德,不與其他眾生共有。具體指:㈠身無失,㈡口無失,㈢意無失,㈣無不定心,㈤無異想,㈥無不舍心,即照知諸法,無有一法不舍,㈦欲無減,即度眾生之欲望不減,㈧念無減,㈨精進無減,㈩智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身業(yè)隨智慧行,(十四)口業(yè)隨智慧行,(十五)意業(yè)隨智慧行,(十六)知過去無礙,(十七)知現(xiàn)在無礙,(十八)知未來無礙。
、曳ㄉ碇巧頋M足:法身,佛自身精神主體。智身,具足完全智慧的佛身。滿足,法身滿足故常住,智身滿足故無為無相。
十發(fā)趣心
第一舍心
譯文
佛弟子,應(yīng)舍棄一切: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奴婢,乃至自己身體等,毫不吝惜。
一切萬物,現(xiàn)象雖有,本質(zhì)卻空,只因「無明」蔽障,方使凡夫外道妄計有我、有人、有物,以為情之所知,目之所見皆實,并以我為主宰,生種種貪著。其實一切萬法(包括身體、外物)都是假,都是眾緣和合而成。
二乘之人以為佛說十二因緣是實法,其實因緣和合而生滅的僅僅是現(xiàn)象,是假有,而本質(zhì)則是無生滅,是空。本質(zhì)既不屬生滅法,則緣生無合,緣滅無散,亦無受合散者。
十二因緣之三世因果生滅既假,則現(xiàn)在之法:「十二入」、「十八界」和「五蘊」身心等,一切凡夫所計之種種有,都是「一合相」,本無我及我所之相。
總之,一切萬法,若內(nèi)五蘊身心,若外國土、田宅等皆空,故不見有舍者、受者和舍物。菩薩修智觀,一當徹見萬法皆假,皆幻化,而本性虛空。當修觀成就,即入「真空三昧」。
原典
若佛子,一切舍:國土、城邑、田宅、金銀、明珠、男女①、己身有為諸物,一切舍。
無為無相,我人知見,假會合成②,主者③造作我見④。
十二因緣⑤,無合無散無受者⑥。
十二入⑦、十八界⑧、五陰⑨,一切一合相⑩,無我我所相。
假成諸法⑾,若內(nèi)一切法,外一切法,不舍不受。菩薩爾時名如假會觀⑿現(xiàn)前,故舍心入空三昧⒀。
注釋
①男女:指男女奴婢。
、诩贂铣桑杭,假借。假象緣會合而成。
、壑髡撸杭粗髟。
、芪乙姡和獾缹⑽逄N假合之身視為常,執(zhí)為實我的邪見。
、菔蚓墸杭词蚬P(guān)系,具體指: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逕o合無散無受者:是指萬法與法體的關(guān)系。萬法因緣而生,法體本來不生,故無合;萬法因緣而滅,法體本來不滅,故無散;既無生滅合散,亦無受彼生滅者。
、呤耄褐竷(nèi)六根外六塵,互相攝入,亦名十二處。具體指: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
、嗍私纾褐噶、六塵、六識。六根、六塵參見注⑦,六識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嵛尻帲河址Q五蘊!柑N」,集合、積集。五蘊指構(gòu)成人類身心的五種條件。即:色、受、想、行、識。
、庖缓舷啵憾喾N東西集合起來,而成一個相狀。眾緣和合而成一合相。
、霞俪芍T法:指諸法本由因緣和合而成,本來皆是假成。
、屑贂^:從假入空,名為假會觀。
、芽杖粒河^空之禪定。
第二戒心
譯文
佛弟子,大乘佛戒不同于小乘戒律執(zhí)著于有,以為有戒相可持,可約束于身;也不是無戒,似凡夫、外道那樣,以為無戒可持,恣意妄為,不受束縛。它是種無受而受,無戒而戒的大戒。菩薩以自性為戒,雖了知性體如虛空,本無垢染,亦不妨隨之修行。
大乘「十善戒法」,雖師師相授,而實非師授而有,因為這戒法,一切眾生本性中各各具足。以此對治的欺盜乃至貪、瞋、邪見等惡法,本無聚集者。此惡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未生無藏處,欲生無來處,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法性無污染也。
雖然如此,佛弟子仍常行法性中,本自具足一切性德。即:慈(不殺)、良(不盜)、清(不淫)、直(不兩舌)、正(不惡口)、實(不妄言、不綺語)、正見(不癡)、舍(不貪)、喜(不瞋)等。這十善體性可以制止凡夫、外道的「八種顛倒」。
菩薩了達自性本源之戒,不但惡戒(邪魔外道之戒)體空,即使善戒亦體空,因為俱為對待。既然善惡皆空,則正戒性離,邪戒性離,有戒性離,無戒性離。如此一切性離,則清凈體性便顯現(xiàn)出來,以益眾生。
原典
若佛子,戒,非非戒①,無受者②。
十善戒③,無師說法。欺盜乃至邪見,無集者④。
慈、良、清、直、正、實、正見、舍、喜等,是十成體性⑤,制止八倒⑥。一切性離⑦,一道清凈⑧。
注釋
①戒,非非戒:寂光認為此句應(yīng)為「非戒,非非戒」!独m(xù)藏經(jīng)·梵綱經(jīng)直解》第一篇六十一套第一冊十五——十六頁。
、跓o受者:指大乘菩薩戒無受而受,無戒而戒,即不著有、無二邊。
、凼平洌受持十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這是菩薩的家戒法。
、軣o集者:即無聚集者,因為惡法本空。
⑤十戒體性:十戒,即十善戒。體性,事物的實體為體,其體的不變性為性。
、薨说梗杭窗朔N顛倒。凡夫有四種:將無常計為常,無樂計樂,無我計我,無凈計凈。二乘亦有四種:即將常計無常,樂計無樂,我計為無我,凈計無凈。
、咭磺行噪x:指正戒性、邪戒性、有戒性、無戒性等皆已遠離。
、嘁坏狼鍍簦褐副驹辞鍍趔w性。
第三忍心
譯文
佛弟子,菩薩「三忍」皆以「無相慧」(覺諸法為空,無自性之智慧)為體性,本乎此妙慧而起光照,觀一切「壞苦」,皆知本空,故名空忍;觀一切處「行苦」,本無生滅,故忍亦為名無生行忍;觀一切「苦苦」,得具實相(本體),了知實相即真如,故忍名如苦忍。若無此三忍之力,一切行皆不能成就,故無量行,一一名忍。
菩薩以妙慧觀「壞苦」境界,內(nèi)無能受之我,外無能打之人,中間無所用之刀杖等,故亦無瞋心。四者皆無,故名「如如」。
再觀「行苦」境界,了知無苦、集等二差別之諦,惟是一真實相;雖無一一諦,而并無無相;雖有一真實相,而亦無有相;亦非心與非心之相,亦無緣與無緣之相。
復(fù)觀「苦苦」境界,了知立(站立)、住(安住)、動(行動)、止(臥止),我、人、束縛、解脫等,一切法當體皆空,而忍相亦不可得。
原典
若佛子,忍,有無相慧①體性。一切空②,空忍。一切處忍③,名無生行忍。一切處得,名如④苦忍。無量行,一一名忍。
無受,無打,無刀杖瞋心,皆如如⑤。
無一一諦⑥,一相⑦,無無相⑧,有無有相⑨,非非心相⑩,緣無緣相。
立住動止,我人縛解⑾,一切法如⑿,忍相不可得。
注釋
①無相慧:證中道之理,離二邊之相的智慧。
、谝磺锌眨毫x為觀一切壞苦,了知本空。
、垡磺刑幦蹋褐切褡ⅰ敢磺刑幮锌,皆本無生,名無生行忍」!杜阂娲髱熑·梵網(wǎng)合注》十一卷,十八頁。
、苋纾赫嫒纭嵪。
⑤如如:即真如。
⑥一一諦:諦,真理。佛教說諦或真理,有幾層面。首先,關(guān)于現(xiàn)象的真理,這是俗諦或稱為假諦;關(guān)于本質(zhì)方面的真理,則是真諦,或第一義諦。一一諦,即指真、俗之諦。
⑦一相:此處指實相。
⑧無無相:沒有無相。
、嵊袩o有相:雖有一實相,而無有相。
⑩非非心相:亦非心與非心之相。
、峡`解:縛著與解脫。
、幸磺蟹ㄈ纾阂磺腥f法,當體皆真如。
第四進心
譯文
佛弟子,應(yīng)在行、住、坐、臥一切時間里,進修菩提,降伏其心,而入于空,觀照萬法,了知一切假會和成,當體全空。
菩薩將空觀、假觀互融,直趨中道最高處,于此,觀一切有為之法,徹見空無所有,然皆即真如。即所謂,有亦真如,無亦真如,總不離法性。故從天地間等世間法,乃至三寶等出世間法,以及一切賢圣誠信,進修之道等皆為真如顯現(xiàn)。菩薩于世間與出世間法,修習精進,證得空、無生、無作三解脫,然亦無三解脫之慧可得。
菩薩起真空觀入世諦法,亦與空法無二,以自性清凈心,發(fā)起種種精進,心心相續(xù),分分增進,直趨佛位,故為無相精進。
原典
若佛子,若四威儀①,一切時行伏空②,假會法性③。
登無生山④,而見一切有無,如有如無。天地青黃赤白⑤一切入,乃至三寶智性⑥,一切信,進道?、無生、無作⑦,無慧⑧。
起空入世諦法⑨,亦無二相,續(xù)空心通達,進分善根⑩。
注釋
、偎耐䞍x:四,是指行、住、坐、臥。威儀,即有威可折伏眾生,有儀可攝受眾生。
、诜眨悍,降伏其心;空,入于空。
③法性:法的本性,現(xiàn)象存在的本性,與真如實相同義。
、軣o生山:中道最高處。
、萏斓厍帱S赤白:指世間法。
、奕龑氈切裕悍褐赋鍪篱g法。
⑦空、無生、無作:為三解脫法。
、酂o慧:此處義為無三解脫慧。
、崾乐B法:世俗之理。
、馍聘浩刑岜拘,為眾善之根本。
第五定心
譯文
佛弟子,能定之心與所定之境,雖皆寂滅無相,而能具無量行!杆臒o量定」不僅三乘圣人所共修,一切凡夫亦皆會證,并依此定力證得自性體性與圣性相應(yīng)。
一切我見、人見、作者見、受者見都會產(chǎn)生執(zhí)縛、邪見之性,它們都是障道因緣,一遇散亂境風鼓動心海,便隨波逐浪,流轉(zhuǎn)于生死,無有窮盡。然這一切皆可依定力而寂滅,就是說入定后,不著意求寂而自行滅亡。是以凡夫、二乘八種倒見亦皆不寂而滅。
菩薩依靜(定)慧觀照一切假會之法,皆依此定力而念念寂滅,而一切三界苦果,及其罪性亦皆依此定力而滅。一當苦果、罪性既滅,則生慈悲等一切善。
原典
若佛子,寂滅①,無相無相②,無量行。無量心三昧,凡夫圣人,無不入三昧,體性相應(yīng)③。
一切以定力故,我、人、作者、受者,一切縛見性④,是障因緣,散風動心,不寂而滅。空空八倒⑤,無緣。
假靜慧觀⑥,一切假會,念念⑦寂滅。一切三界⑧果⑨罪性⑩,皆由定滅,而生一切善。
注釋
、偌艤纾耗鶚劗惷。指種種身心動作念慮停息,一切煩惱消失的靜寂境地;這是佛覺悟了的境界。
、跓o相無相:指能定之心與所定之境皆寂滅無相。
、垠w性相應(yīng):指自性體性與圣性相應(yīng)。
、芸`見性:即縛著、邪見種性。
、菘湛瞻说梗褐赴朔N顛倒皆空空。
⑥假靜慧觀:假,假借;靜,定也;慧,智慧。全句為依定慧起觀照。
、吣钅睿盒哪剎那剎那。
、嗳纾河、色界、無色界。
、峁嚎喙。
⑩罪性:諸惡罪性。
第六慧心
譯文
佛弟子,真空妙慧非無緣而生,亦非即緣而生,真心是其體,妙慧為其用。凡夫、外道不明其體,分別一切法,假立其名,執(zhí)「我」為主者。其實這種分別是妄,是錯誤。盡管如此,它亦與至道相通,即妄而真,就是這道理。
二乘不明其體,妄執(zhí)空無,不知即有而空,故取得行因,滅罪起福,解脫一切縛著,這是種偏慧,是斷見。不過,也是慧體的功用。
凡夫、外道、二乘之人,由于慧性不明,不知常、樂、我、凈四德,故或起分別、執(zhí)著,或欲舍離。是以今應(yīng)以慧為首修,破有、無二執(zhí),證人中道第一諦中。中道既顯,方知無明等惑,本非有相,非有來處,非有生緣,非有罪累,非「八倒」,亦無生滅,惟有妙慧光明,獨在照耀,如日處虛空。
菩薩以種種方便展轉(zhuǎn)變化,運御神通妙用,化導一切有情眾生,這一切皆由智體所為,而空慧是其用。
原典
若佛子,空慧非無緣,知體名心①。分別一切法,假名主者,與道通同②。
取果行因,人圣舍凡③,滅罪起福,縛解,盡是體性功用。
一切見,常、樂、我、凈④,煩惱慧性不明故,以慧為首,修不可說觀慧⑤,入中道一諦⑥。其無明⑦障慧,非相,非來,非緣,非罪,非八倒⑧,無生滅;酃饷餮,為照樂虛⑨。
方便轉(zhuǎn)變神通⑩,以智體性所為,慧用故。
注釋
、僦w名心:知體,靈知之體;心,真心。全句義為,靈知之體,名真心。
、谳浀劳ㄍ杭磁c覺道相通、相同。
、凼シ玻菏ト伺c凡夫,前者悟,后者迷。
④常、樂、我、凈:這是涅槃的四種德性。即涅槃是永恒的(常),充滿安樂的(樂),表現(xiàn)真正自我的(我),且清凈無污染(凈)。
、萦^慧:觀想、觀照智慧。這是禪定所表現(xiàn)的智慧。此中所觀的,基本上是諸法緣起無自性的空理。
、拗械酪恢B:中道,遠離兩個事物的對立狀態(tài),遠離斷常二見或有無二邊,而臻于不偏不倚的中正之境!敢恢B」,第一義諦,即絕對真實不虛的真理。
⑦無明:梵語阿尾儞也。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即不了諸法。
、喟说梗褐阜卜、二乘所迷執(zhí)之八種顛倒。略稱八倒。即凡夫執(zhí)有為生滅之法為常、樂、我、凈,二乘行者執(zhí)無為涅槃之法為非常、非樂、非我、非凈,故又稱為凡小八倒。八者即:㈠常顛倒,于世間無常之法而起常見。㈡樂顛倒,世間五欲之樂皆是招苦之因,凡夫不明此理,妄計為樂。㈢我顛倒,此身皆因四大假合而成,本無有我,凡夫不明此理,于自身中強生主宰,妄計為我。㈣凈顛倒,己身他身,具有五種不凈,凡夫不明此理,妄生貪著,執(zhí)以為凈。㈤無常顛倒,于如來常住法身,妄計有生滅變異之相。㈥無樂顛倒,于涅槃清凈之樂而計無樂。㈦無我顛倒,于佛性真我之中,妄計無我。㈧無凈顛倒,如來常住之身,非雜食身,非煩惱身,非血肉身,非筋骨纏裹之身,二乘不明此理,故計為不凈。
⑨慧光明焰,為照樂虛:智旭的《梵網(wǎng)合注》認為此句應(yīng)為「慧光明焰為照,樂虛方便]。其義是慧光明焰,獨為照耀,隨其意樂,虛融無礙,起諸方便。參見《合注》卷一,二十二頁。
⑩神通:凡人不可測度的不可思議的無礙自在能力,或超自然的能力。
第七愿心
譯文
佛弟子,應(yīng)發(fā)大愿,數(shù)數(shù)無盡,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果地覺悟,行因地行。菩薩以果行因,故所發(fā)大愿,相連不絕,如此百劫修行,永無退悔,方能悟得見佛,滅罪無遺。
修此愿時,當定慧圓融,常照常靜,常靜常照。是以無量邪見、束縛皆以此大愿心,依此觀照之定慧之力而得解脫;無量妙行,亦依此愿求心而成菩提。無量功德,皆以愿心而為根本。所以初發(fā)愿心,中間修道,行滿愿故,佛果乃成。
菩薩以中道一諦起觀,了知本無佛道可成,亦無眾生可度,本無束縛,亦無解脫,菩提本來具足,功德本來圓滿。是以觀五蘊非五蘊,十八界非十八界,生滅非生滅,諸見非諸見,解慧亦非二乘解慧。菩薩當知愿即是中道體性,一切萬行之本源。
原典
若佛子,愿,愿大求①,一切求。以果行因②,故愿心連,愿心連③,相續(xù)百劫,得佛滅罪。
求求至心④,無生空一愿⑤,觀觀入定照⑥。無量見縛,以求心故解脫;無量妙行,以求心成菩提;無量功德,以求為本。初發(fā)求心,中間修道,行滿愿故,佛果便成。
觀一諦中道,非陰⑦,非界⑧,非沒生,見見非⑨,解慧。是愿體性⑩,一切行本源。
注釋
、俅笄螅呵笃刑,即求佛的最高智慧。
②以果行因:以果位之覺,修因地之心。
、圻B:相續(xù)相連不絕。
、芮笄笾列模呵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至心,至誠之心。
⑤一愿:即上求下化之大愿。
、薅ㄕ眨杭炊椿壅。
、叻顷帲悍俏逄N。
、喾墙纾悍鞘私。
、嵋娨姺牵毫x為諸見非諸見。
、庠阁w性:愿即是中道體性。智旭注「當知是愿即是中道體性,乃是一切行之本源]!杜阂娲髱熑·梵網(wǎng)合注》卷一,二十二頁。
第八護心
譯文
佛弟子,應(yīng)不惜身命,護持佛、法、僧三寶和六度萬行一切功德,不使外道邪見、二乘偏空等八種顛倒,嬈亂正信,障蔽佛法。我執(zhí)、法執(zhí)是嬈亂我如是護三寶的根源,故應(yīng)盡滅之。
護心本具覺知,本具智慧,以此無生滅之觀慧,照達真俗二諦。照真不沈空,照俗不滯有,不墮常見,不落斷見,二諦圓融,互攝無礙。即此智觀成就,則護根本——正信。因為一切功德,皆以正信三寶為根本。而空、無作、無相三解脫門亦應(yīng)護持之。不過,能護之心與所護之境皆無形相,故護亦為根本無相護。
菩薩依此心里智慧,相連不絕則能證入無生空道(無余涅槃理果),無上智道(無上菩提智果),使理智互融互發(fā)圓照,故慧光明焰,普照萬法,巨細不遺。
菩薩復(fù)從護心起觀智(即深入空、智道后,再起觀照),照入空假二境,徹見諸法,分分幻化,所起如無,而法體(本質(zhì))本無集散、生滅。就是說諸法緣會而集,法體本不生,緣滅而散,法體本來無滅。法體既無生滅,集亦非集,散亦非散,則實無實法可護,所護之法,既不可得,能護之心,亦不可得也。
原典
若佛子,護三寶①,護一切行功德,使外道八倒,惡邪見,不嬈正信。滅我縛、見縛②。
無生③照達二諦④,觀心現(xiàn)前,以護根本⑤。無相護,護空、無作、無相⑥。
以心慧連慧連,入無生空道、智道⑦,皆明光明光。
護觀入空、假,分分幻化,幻化所起,如無如無,法體⑧集散不可護。觀法亦爾。
注釋
、偃龑殻杭捶稹⒎、僧三種構(gòu)成佛教的最重要的要素。佛指已開悟的人,法指佛的教法,僧指信奉佛的教法的僧團。
、谖铱`、見縛:即我、法二執(zhí)。
、蹮o生:無生滅之慧。
、芏B:即真、俗二諦。
、莞荆褐刚。
⑥空、無作、無相:指得解脫到涅槃之三種法門。略稱三解脫、三門。即㈠空門,觀一切法皆無自性,由因緣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達,則于諸法而得自在。㈡無作門,又稱無愿門、無欲門。謂若知一切法無相,則于三界無所愿求;若無愿求,則不造作生死之業(yè);若無生死之業(yè),則無果報之苦而得自在。㈢無相門,又稱無想門。謂既知一切法空,乃觀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可得;若能如此通達諸法無相,既離差別相而得自在。
、呷霟o生空道、智道:以能觀之智,及所觀之(遠離生滅)空道。
⑧法體:法之自體。阿毘達磨佛教以為法為實有,具有自體,故稱法體。
第九喜心
譯文
佛弟子,不僅自修功德,以益眾生,而且見他人得世間、出世間快樂,亦常生隨喜之心,并將此隨喜功德,普悅于一切眾生。
菩薩定慧圓修,雖不入有為法,不無寂然大樂。它雖根境無合而有受,以其根境無合而化有法,使之忘相;以有此受此大樂之故,而能徹見之為假。
以平等智一觀心、佛、眾生法性本來平等,無有差別,故菩薩當心心行于多聞,使觀智更加明了,如是三世一切佛行功德,皆能了達,故生隨喜心。喜心本來寂靜,本具智慧,故恒以此靜照之樂心,遍緣于一切已得法樂、末得法樂之眾生。
原典
若佛子,見他人得樂,常生喜悅,及一切物①。
假空照寂,而不入有為,不無寂然大樂②。無合③有受④,而化有法,而見云假⑤。
法性平等一觀,心心行多聞,一切佛行功德,無相⑥喜智,心心生念。而靜照樂心,緣一切法⑦。
注釋
、僖磺形铮阂磺杏星槲镱。
②不無寂然大樂:亦不是沒有寂然大樂。
③無合:指六根與外境不合。
、苡惺埽捍_實有感受。
、荻娫萍伲簭匾娭疄榧。
、逕o相:不具有相對形相。
、呔壱磺蟹ǎ罕榫売谝磺兄T法。
第十頂心
譯文
佛弟子,頂智超過前九種觀智,是人的最上智。此智能滅除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十種大惑。
依此頂智相連觀照,了知法界中若因若果,皆即真如,故此智名為最上最勝頂智。它猶如人頂,為人身最尊。此最上最勝頂智,非外道身見,六十二種錯誤見解,五蘊生滅法能束縛,亦非外道所計神我主人能轉(zhuǎn)動,它不受諸法,無行相可得,亦無什么可執(zhí)著。
菩薩依頂智,進行修證,了知內(nèi)外皆當體即空,一切法皆不可得,唯道獨存。故當值空道,遠離諸妄,心心平度,廣度有情。菩薩雖心心以度眾生為事,然不見有緣相,亦不見有悲緣之相,故安住此頂心三昧。
菩薩于寂滅定中,發(fā)起妙行,趨向佛道,如此,則外道所執(zhí)的我人四相,八種顛倒,生滅因緣等,皆入「不二法門」。所謂行于非道,通達佛道,故不受邪見「八難」之報,亦畢竟不受三界幻化果報。
爾時,菩薩發(fā)起慈悲心,令一切眾生在去、來、坐、立中修習佛道,滅十惡、生十善,入正道、作正人,得正智、起正行。
菩薩通達觀智,妙觀成就,既不受六道有漏之果,亦復(fù)不退佛種圣性,生生世世生佛家、入佛地,而不離正信。
以上在大部內(nèi),<十天光品>中更廣說之。
盧舍那佛又對諸佛道:「諸佛請聆聽,現(xiàn)為你們說長養(yǎng)十心!
原典
若佛子,是人最上智①,滅無我輪,見疑身,一切瞋②等。
如頂觀連,觀連③如頂④,法界⑤中因果,如如一道,最勝上如頂,如人頂。非非身見,六十二見⑥,五陰生滅,神我⑦主人,動轉(zhuǎn)屈伸,無受⑧無行⑨可捉縛⑩者。
是人爾時,入⑾內(nèi)空值道⑿,心心眾生⒀。不見緣,不見非緣,住頂三昧。
寂滅定發(fā)行⒁趣道,性實,我人常見,八倒,生緣⒂,不二法門⒃。不受八難⒄,幻化果,畢竟不受。
唯一眾生,去、來、坐、立,修行滅罪,除十惡⒅,生十善,入道,正人,正智,正行。
菩薩達觀現(xiàn)前,不受六道⒆果,必不退佛種性⒇中,生生入佛家,不離正信。
上<十天光品>廣說。
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問長養(yǎng)十心者!
注釋
①最上智:即智波羅蜜,如如地了知一切事象,成就完全的智慧。
、谖逸,見疑身,一切瞋:即利鈍諸使。利使有五,此五種利使都是銳利的煩惱。它們是身見、邊執(zhí)見、見取見、邪見、戒禁取見。鈍使亦有五種,此五種煩惱與五利使相比,是較為遲鈍,但亦能驅(qū)使心靈不得自由。它們是貪、瞋、無明、慢、疑。
、塾^連:觀,觀照;連,連續(xù)不絕。
、茼敚杭慈隧敚髯钌咸。
⑤法界:有二義,就理而言,法界即是真如、實相。就事而言,法指萬法,界指分界;諸法各有自體,分界不同。故此一概念通現(xiàn)象與實相兩個方面。
、蘖姡杭赐獾懒N錯誤的見解。
、呱裎遥和獾浪鶊(zhí)取的常住不滅的自我。神我的立場與釋迦的無我的立場針鋒相對。佛教是絕不容許神我觀念。
、酂o受:頂智不受諸物。
⑨無行:無行相可得。
、庾娇`:即執(zhí)著。寂光注道「捉縛者,即執(zhí)著義],《梵網(wǎng)經(jīng)直解》卷一,二十三——二十四頁。
、先耄河^入。
、兄档溃寒斨悼盏。
、研男谋娚盒男囊远缺娚鸀槭。
、野l(fā)行:即發(fā)起慈悲喜舍廣大之心。
⒂生緣:即生滅因緣。
⒃不二法門:不二,超越一切相對的兩端(如大小、高下、來去、一多等等)而顯絕對的境地。法門,指途徑。
、瞻穗y:聞佛法有障難。具體指地獄、餓鬼、畜生、邊地下賤、生不見佛、諸根不具、生長壽天,世智辯聰。
、质異海河址Q十不善業(yè)、十不善業(yè)道等。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綺語、惡口、兩舌、貪欲、瞋恚、愚癡,這十種邪惡的行為。
、琢溃杭粗傅鬲z、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這六種生死流轉(zhuǎn)的境地。在這六境地生活的眾生,不停地在其中輪回轉(zhuǎn)生,直至證覺悟得解脫為止。
、胤鸱N性:成佛的質(zhì)素。眾生生而具足的成佛的本性、佛性。
十長養(yǎng)心
第一慈心
譯文
佛弟子,慈以與樂為本,故常行慈心,能使眾生離苦得樂。菩薩以無我智觀眾生,實無苦境,入一切諸法,即于受想行識色等法中,了知一切即空即假即中,無生、住、異、滅,一切法如幻如化,當體即空。然此類「假」法亦與真如本體無二。
菩薩如此一切修行,成就無上*輪,無非廣化一切眾生,使其不受外道邪魔所教。如是方能獲離苦得樂因,才能得究竟慈樂果。此慈樂果,非世俗善惡果報,亦非二乘所證實滅,而是「解空體性三昧」,是諸佛菩薩大法樂也。
原典
若佛子,常行慈心,生樂因已。于無我智①中,樂相應(yīng)觀入法,受、想、行、識、色等大法②中,無生、無住、無滅,如幻如化,如如無二③故。
一切修行成*輪④,化被一切,能生正信,不由魔教。亦能使一切眾生,得慈樂果。非實⑤,非善惡果⑥,解空體性三昧。
注釋
①無我智:即根本智,能體得究極真理的智慧。
②受、想、行、識、色等大法:受、想、行、識、色,此即五蘊身心;大法,指地、水、風、火這四大法。佛教認為這四大五蘊組成了我們的身體和周圍的環(huán)境。
③無生、無住、無滅,如幻如化,如如無二:生、住、滅是有為法。生,生起事物;住,安;滅,壞滅。生、住、滅三相是假相,而無生、無住、無滅,方顯真如、實相。如幻如化,即假。如如無二,即中也。全句意為,(無生住滅)即空,(如幻如化)即假,(如如無二)即中。佛教認為最高真理,不當只是中,而是包含空、假兩面。而觀真理,亦不應(yīng)只觀中,而應(yīng)觀空、假,且要同時而觀不應(yīng)有次第;即先觀空,后觀假,再觀中。
、*輪:佛教真理之輪。*輪轉(zhuǎn)起,可使眾生轉(zhuǎn)迷成悟,而得解脫,故應(yīng)常轉(zhuǎn)*輪。
⑤非實:智旭注為「非為二乘所證實滅」!惰缶W(wǎng)合注》卷一,二十八頁。
⑥非善惡果:非世間之善惡果。
第二悲心
譯文
佛弟子,菩薩之悲,非眾生情愛之悲,而是空空無相大悲,依悲心行佛道,不但能滅除自己一切苦因,亦能滅除一切眾生之苦緣。
菩薩于眾生無量苦中,生大悲智,觀一切眾生皆我父母,故不殺生;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風火是我原本之體,故不殺法。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不執(zhí)著于我,唯依中道佛性。菩薩不僅自己永遠不殺、不盜、不淫,且教化一切眾生,使其漸漸受化,俱發(fā)菩提心,這樣才能永拔苦因。
菩薩于真空實相理中,了知一切根塵諸法皆實相,本無眾生,本無煩惱,無一眾生不具法性,只因迷而不悟,故應(yīng)于一切「種性」中,隨其種類,發(fā)起大悲智心,為眾生說明此義,令其生覺智,修佛道。并于父母、兄弟、姐妹六親六怨,親怨三品中與菩提樂智,于上怨緣中,亦令九品盡得「樂果」。一旦體證到萬物當體即空時,則不僅自身,而且一切眾生皆平等快樂。菩薩起大悲心,拔一切苦,與一切樂,如是行悲,方為菩薩悲心之體用。
原典
若佛子,以悲空空無相,悲緣行道,自滅一切苦。
于一切眾生無量苦中生智①,不殺生緣②,不殺法緣③,不著我緣。故常行不殺、不盜、不淫,而一切眾生不惱,發(fā)菩提心④者。
于空見一切法如實相⑤,種性⑥行⑦中,生道智心⑧,于六親六怨⑨,親怨三品⑩中,與上樂智;上怨緣中,九品⑾得樂果?宅F(xiàn)時,自身他一切眾生,平等一樂,起大悲。
注釋
、偕牵荷鸨。
②不殺生緣:不為殺生之緣。
③不殺法緣:不為殺法之緣。
④菩提心:表現(xiàn)菩提智慧,能使人開悟成佛道的主體性。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略稱。又稱無上道心、無上道意、道心。
、輰嵪啵阂磺惺挛锏恼鎸嵉摹⒊W〔蛔兊谋拘。平等的、最高的真理。這與本體、真相、本性等,都有本源的不變的理法之意。而真如、一如、法性、涅槃、實性、無為等都是實相的異名。
、薹N性:即佛及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人各具有可能證得菩提之本性。此有先天具足不變者,與后天修行而得者二種。
、咝校捍颂幹赴l(fā)起道種心。
、嗟乐切模杭吹婪N智心。道種智是了知諸法種種差別的菩薩覺智。
、崃H六怨:六親,指父母、兄弟、妻子這六親。六怨,若反親為惡,則為六怨。
、庥H怨三品:親與怨皆有上、中、下三品。
⑾九品:親與怨有上、中、下三等,上等中有上、中、下三品,中、下等亦如此,合三為九,故有九品。
第三喜心
譯文
佛弟子,菩薩之喜不同于世俗之欲樂,喜心之體本空,無有相狀,亦無生滅,故稱「無生心」。從無生心起道智,照一切種性體相無不皆空。菩薩自解空理,不受束縛故喜。
既達空法,故心不執(zhí)著于我所,雖示現(xiàn)種種身往返三界,廣度眾生,亦與三世因果無牽。菩薩入于一切有中,隨處令眾生入空觀行,當觀行成就,故得平等喜悅。
菩薩令眾生起空智,趣佛道,各各舍惡知識,求善知識。若眾生不解佛法正道,還示其妙道。所以如此,無非令眾生生于如來之家,入于佛法之中,常獲喜悅。
菩薩雖入佛位,又示身入六道,教化一切眾生,使其歸依三寶,發(fā)起正信,舍棄邪見,入佛位,生生世世脫離六道之苦。正因為如此,菩薩才歡喜。
原典
若佛子,悅喜,無生心時,種性體相道智①,空空喜心。
不著我所②,出沒三世③因果無集④。一切有,入空觀行⑤成,等喜一切眾生。
起空入道,舍惡知識,求善知識,示我好道。使諸眾生,入佛法家⑥,法中常起歡喜。
入佛位中,復(fù)是諸眾生,入正信,舍邪見,背六道⑦苦,故喜。
注釋
、俚乐牵杭粗械乐恰<殴庾ⅰ傅,即中道;智,即觀智」!惰缶W(wǎng)直解》卷一,二十五——二十六頁。
②我所:我之所有略稱。意為我所有的東西,屬于我的東西,以至于在我身外為我所對,作為我的外境的東西。
、廴溃杭催^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
、軣o集:無有罣礙。
⑤觀行:即觀心修行。心觀其理,身如理而行。
、薹鸱遥杭慈鐏砑。
、弑沉溃好撾x六道之苦。
第四舍心
譯文
佛弟子,應(yīng)常行舍心以益眾生,而舍心本空,無造作無相狀。于此三解脫法中,觀一切法猶如虛空。而若善若惡,若有若無,若罪若福,無不平等一照,知其體性本不可得。此所謂遠離一切分別。
至于自身手足等內(nèi)物、國城、田宅等外物,亦如幻如化,似流水燈焰,皆虛假非實而又不住,故舍此一切永無吝惜。此所謂遠離一切執(zhí)著。
菩薩盡管了達內(nèi)外皆空,自他體性本不可得,亦無可執(zhí)著,然仍于自性清凈心中修習大舍。
原典
若佛子,常生舍心,無造、無相、空法①中,如虛空。于善惡,有見無見,罪福二中②,平等一照③,非人非我所心,而自他體性不可得,為大舍④。
及自身肉手足,男女國城,如幻如化,水流燈焰⑤,一切舍。
而無生心⑥,常修其舍。
注釋
、贌o造、無相、空法:此為三解脫法。無造,即無作。全句意為以三解脫法,觀一切法如虛空。
、诙校杭炊䦂笾。
③平等一照:以妙智平等照了。
④大舍:舍棄內(nèi)外一切乃至生命亦毫不吝惜。
⑤水流燈焰:似水流如燈焰,喻變化無常。
、逕o生心:即無生滅之心。
第五施心
譯文
佛弟子,菩薩能以施心化度眾生,用身、口、意三能施,財物、佛法二所施,教導一切眾生,使其得解脫出苦海。
菩薩起慧觀,了達內(nèi)五蘊身心,外國城、男女、田宅等皆當體即空,悉如真如。不僅內(nèi)外皆空,乃至施物之念亦空,故施者、受者、財物三輪體空。心、色二法緣聚而生,緣散而滅;然緣生如幻,沒有合相,緣滅如幻,沒有散相。故實無于心可起,實無施行可作,亦無眾生可度。盡管這樣,仍不妨終日行施,終日度眾生。此所謂內(nèi)達理觀,外行布施。
原典
若佛子,能以施心被一切眾生①,身施、口施、意施、財施、法施②,教導一切眾生。
內(nèi)身、外身③、國城、男女、田宅,皆如如相。乃至無念財物④,受者、施者,亦內(nèi)亦外,無合無散⑤。無心行化⑥,達理達施⑦,一切相現(xiàn)在行⑧。
注釋
、俦灰磺斜娚杭椿灰磺斜娚。
、诜ㄊ褐赣腥饲蠓鸱,應(yīng)盡其所知授于他人。
③內(nèi)身、外身:內(nèi)身,即五蘊身心。外身,指身體之外的物品,如國土、田宅、珍寶等。
、軣o念財物:無念指不起相對的念想、分別心。全句意為,無有一念分別財物。
、轃o合無散:諸法皆空,緣生如幻沒有合相,緣滅如幻沒有散相。
、逕o心行化:無施心可起,無施行可行,亦無眾生可化。
、哌_理達施:內(nèi)達理觀,外行布施。智旭注「達即事之理,達及理之事」。《梵網(wǎng)合注》卷一,三十三頁。
⑧一切相現(xiàn)在行:一切種種相狀,而現(xiàn)在行施。
第六好語心
譯文
佛弟子,菩薩入體性三昧,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說,而有因緣故亦可說,其所說法應(yīng)順眾生根性,使眾生喜愛、快樂,如此方可說入體性愛語三昧。既入三昧,則或說第一義諦之語,或說一切種種真實語言,究竟皆順入于一乘真語。這樣,便可調(diào)和一切眾生心性,使之無瞋怒之念,無諍之性。
菩薩以空智觀萬法,了知一切皆空,雖無因無緣。然這并不妨礙常生慈愛心。菩薩順心而動,隨機說法,上順佛意以契理,下順眾生而契機,恒常以圣人法語教化眾生,教眾生亦能隨本性清凈心而動,發(fā)起善心,直趨佛位。如此,方為菩薩「愛語攝」。
原典
若佛子,入體性愛語三昧。第一義諦法語義①,一切實語言②,皆順一語③。調(diào)和一切眾生心,無瞋無諍④。
一切法空智無緣,常生愛心,行順佛意,亦順一切他人,以圣法語教諸眾生,常行如心,發(fā)起善根。
注釋
、俚谝涣x諦法語義:即第一義諦法之語義。又稱勝義諦;是最高的、殊勝的真理。
、趯嵳Z言:真實不誑之言。
、垡徽Z:一乘真語。一乘,又稱一佛乘。乘是乘載,使人由此移至彼之車乘。一乘是指能導眾生臻于絕對覺悟的境地。佛教就方便隨機而言,通常說三乘,即是聲聞、緣覺與菩薩三種教法與實踐方式,但這都是導入一乘的方法,最終都同歸于唯一究極的教說,臻于究極的覺悟。
、軣o瞋無諍:無瞋,無瞋怒;無諍,即無言訟。無瞋怒、無言訟,即是心和、言和。
第七益心
譯文
佛弟子,在行「利行攝」時,當以「實相般若」為體,廣行「方便般若」,集一切智慧光明,集一切法財(即信、戒、聞、舍、慧、慚、愧七種法財)以益眾生。
菩薩雖久離生死輪回,為眾生故,示受與眾生一樣的四大幻身,五蘊形命,入「利益三昧」,以三昧之力,現(xiàn)一切神通輪(身),一切教誡輪(口),一切記心輪(意),方便開示引導一切眾生,使末發(fā)菩提心者發(fā)心,已發(fā)心者更增長。由此三輪妙用,震動大千世界,一切所作所為,無非令眾生悟真、假、中三觀,以得大益獲大樂。
菩薩又變現(xiàn)無量形身于六道中,隨類(或人或畜生)現(xiàn)形,不以六道無量痛苦為患,但以益人為利。
原典
第七益心①
若佛子,利益心②時,以實智體性,廣行智道③,集一切明焰法門④,集觀行七財⑤,前人得利益⑥故。
受身命而入利益三昧,現(xiàn)一切身,一切口,一切意⑦,而震動大世界,一切所為所作,他人入法種、空種、道種⑧中,得益得樂。
現(xiàn)形六道,無量苦惱之事,不以為患,但益人為利。
注釋
、僖嫘模杭蠢袛z。利行攝,指菩薩隨眾生,為眾生利益做諸善事,如是自然會感動眾生,使之服從化導。
②利益心:即欲行利益心。
、垡詫嵵求w性,廣行智道:實智,亦稱真智,實相般若。此是了達真諦之智。智道,權(quán)智之道。權(quán)智,亦稱俗諦,方便般若。此是了達事相之智。全句意為,以貴智為體性,廣行權(quán)智之道。
、苊餮娣ㄩT:一切智慧之門。
、萜哓敚杭雌呤ヘ。在修佛道時,有七種必要條件,以財為喻,稱七財。它們是:㈠信財(信受正法),㈡戒財(守持戒律),㈢聞財(能聞?wù)?,㈣舍財(舍離一切,不染著),㈤慧財(智慧照達事理),㈥愧財(于人有愧),㈦慚財(自己有慚)。
、耷叭说美妫捍颂幹甘贡娚靡妗<殴庾ⅰ盖叭说日,即所益之生也」!惰缶W(wǎng)直解》卷一,二十七——二十八頁。
、咭磺猩恚磺锌,一切意:即三輪。如來即以此三輪,摧破眾生的煩惱。一切身,為神通輪;佛、菩薩欲說法時,先現(xiàn)種種神通,使眾生起正信。一切口,為教誡輪;佛、菩薩若說正法,先以方便引導眾生,使之改邪歸正,改惡從善。一切意,為記心輪;佛、菩薩欲說法時,必先觀察眾生根性,為利為鈍,然后再隨其根性而說。
、喾ǚN、空種、道種:法種,為中觀;空種,為空觀;道種,為假觀。全句意為,令眾生悟真、假、中三觀。
第八同心
譯文
佛弟子,道種性智,同于真空,所謂即俗而真,故證入無生法中,以無人我、無法我二種無我妙智,可示現(xiàn)種種身,而與眾生無二,在天為天,在人為人,而不知其為菩薩所化。
一旦了悟畢竟空寂,萬法同源之境,則一切諸法皆真如實相,故能于無生、無住、無滅性中,亦現(xiàn)常生、常住、常滅。
而眾生不識此常生、常住、常滅之法,迷真逐妄,起惑造業(yè),隨業(yè)受報,輪轉(zhuǎn)生死,無窮無盡。菩薩見此發(fā)大悲心,起「同事攝」,亦現(xiàn)無量身入六道中,與眾生同處一處,共同生活,共同工作,潛移默化,攝化眾生。
正因為萬法畢竟空故,雖示身入于六道而同無生,雖現(xiàn)「我」而同于無物。如此開啟,引導眾生,使之皆歸佛道,故可謂入「同法三昧」。
原典
第八同心①
若佛子,以道性智②,同空無生法中,以無我智,同生無二③。
空同源境,諸法如相,常生、常住、常滅。
世法④相續(xù),流轉(zhuǎn)無量,而能現(xiàn)無量形身色心等業(yè),入諸六道,一切事同。
空同無生,我同無物,而分身散形故,入同法三昧。
注釋
、偻模杭赐聰z。同事攝,菩薩示身六道,與眾生共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度化之。
、诘佬灾牵杭吹婪N智。此智是處理世間的種種事相,有助于自度、度他以成佛的智慧。因此這種智慧的對象,是世間的特殊面,是世間事物的殊相,或具體性格。
、蹮o我智,同生無二:無我智,指人無我、法無我智。人無我,是說作為生命存在的人自身無實在的自性。法無我,指一切諸法、現(xiàn)象都無實在的自性。此二無我智,就是觀照無我或空的真理智慧。同生無二,同束生無二無別。
、苁婪ǎ杭词篱g法。具體指經(jīng)驗的、現(xiàn)實世界的事物。
第九定心
譯文
佛弟子,菩薩復(fù)從寂定觀慧證空理,故能心心寂靜。菩薩能于我所法中,了達一切皆空,悉如幻化,并隨如幻之境,顯如幻之身,入「識界」、「色界」化度眾生,而不為二界所動轉(zhuǎn)。
菩薩于識、色二界,逆順出沒,常入百八三昧、十禪支,且不為下界欲惡所染,亦不為二界空禪所拘。以一念相應(yīng)智徹見一切我人,若內(nèi)根,若外塵,現(xiàn)行種子等,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離散,虛妄名滅,這一切不過由安心所集成,其實一切皆空,了不可得。
原典
若佛子,復(fù)①從定心,觀慧證空,心心靜緣②。于我所法,識界③、色界④中,而不動轉(zhuǎn)。
逆順出沒⑤,故常入百三昧⑥、十禪支⑦。以一念智⑧,作是見,一切我人,若內(nèi)若外,眾生種子,皆無合散,集成起作,而不可得。
注釋
、購(fù):又。因十發(fā)趣心中第五為定心,現(xiàn)又入定,故為復(fù)。
、谛男撵o緣:心心相續(xù),為靜是緣。智旭則注為「心心寂靜,而遍緣于一切三昧境界」。《梵網(wǎng)合注》卷一,三十七頁。
、圩R界:即識的領(lǐng)域,主要指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寂光認為識界,指四空天。此四空天又稱四空處,具體是:㈠空無邊處,㈡識無邊處,㈢無所有處,㈣非想非非想處。此四處只有受、想、行、識四蘊,沒有色蘊,故為識界。
④色界:指四禪天,具體是: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由修四種禪定所生之色界四天,故名四禪天。
、菽骓槼鰶]:從二禪天起定,入初禪天為逆出沒;從初禪起定,入二禪天為順出沒。
、薨偃粒杭窗侔巳。就是說有一百八十三昧。
、呤U支:即㈠覺,㈡觀,㈢喜,㈣樂,㈤一心,㈥凈,㈦舍,㈧念,㈨慧,㈩不苦不樂。此十乃是四禪天之定支。
⑧一念智:即一念相應(yīng)智。一念相應(yīng)智,指定與慧相應(yīng)之一念,或理與智相應(yīng)之一念;將成佛時所發(fā)出的智慧。
第十慧心
譯文
佛弟子,起慧觀照,了知一切邪見、煩惱(即利使、鈍使),本無決定體性,菩薩于「順忍」中證空理,了達邪見、煩惱等全與空同。故五蘊非五蘊,十八界非十八界,十二入非十二入,及眾生、一我、因果、三世法等,亦皆如是。
菩薩從妙慧起觀照,將慧光明焰徹照萬法,內(nèi)外明了,見其根本皆虛空、寂滅,無有受者。
而此實慧、權(quán)慧是十長養(yǎng)心之本,依此二慧能生長養(yǎng)心,依長養(yǎng)心入于人空、法空之理,發(fā)中道無生心。運此無生心普載眾生,同證十金剛不壞心。
這里僅為略說,在大部內(nèi)<上千海眼王品>中,已說此十心百法明門。
盧舍那佛繼續(xù)道:「諸佛,請聆聽,現(xiàn)在說十金剛心。」
原典
第十慧心①
若佛子,作慧見心,觀諸邪見結(jié)患等縛,無決定體性,順忍空同故。非陰,非界,非入,非眾生,非一我,非因果,非三世法。
慧性起,光光②一焰③,明明見④虛,無受。
其慧、方便,生長養(yǎng)心,是心,人起空空道,發(fā)無生心。
<上千海眼王品>,已說心百法明門⑤。
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言金剛種子有十心⑥!
注釋
、倩坌模褐切裾J為「前十發(fā)趣中,第六慧心,明于空慧之體,此明起空方便,方便不背真空也」!惰缶W(wǎng)合注》卷一,三十八頁。
、诠夤猓褐钢恰
、垡谎妫杭椿。
④明明見:照見明了。
、莅俜鏖T:百八智慧門。
、藿饎偡N子有十心:金剛,喻堅硬。指這十心最堅最利,能摧破一切煩惱,所以十回向心,被稱為金剛種子。
十金剛心
第一信心
譯文
佛弟子,正信是萬行之本,眾德之母,依此正信可不起外道邪見心,不起一切世間的種種妄見,以及著有、著空的諸種執(zhí)著。如是必不造善惡諸業(yè),亦不受其果報。
菩薩入于真空無為法中,了知生、住、滅三相當體皆無,無相亦無。故生即無生(無本性),無生即生(有假相),無住而住,住即無住,無滅而滅,滅即無滅。(亦是同樣道理)是以不僅無一切法,亦無一切法空。
菩薩以真、俗二諦,盡滅凡夫執(zhí)色迷空,二乘執(zhí)空迷色,盡滅異空、色空。異空、色空二相既空,則滅此二空的「細心」之心亦空,不但如此,就連空「細心」之心,其心也空,故云細心心空。如是心心皆空,方生中道實信,信于中道寂滅之理,了知諸法本無體性,和合亦無依。然外道皆從我、人,安名立用,其實都是三界假名,「我」實無相可得,故信亦為無相之信。
原典
若佛子,信者,一切行以信為首,眾德根本,不起外道邪見心,諸見名著①,結(jié)有造業(yè)②,必不受③。
人空無為法④中,三相無無,無生無生,無住住,無滅滅,無有一切法空。
世諦、第一義諦智,盡滅異空⑤,色空⑥,細心心空⑦。細心心心空⑧故,信信⑨寂滅,無體性,相合亦無依。然主者我、人,名用,三界⑩假我,我無得集相,故名無相信。
注釋
、僦T見名著:諸見,指一切世間的種種妄見;名,名為、稱作;著,執(zhí)著。全句意為,凡夫著有,二乘著空,外道執(zhí)常、執(zhí)斷等,凡此種種諸見,皆名為著。
、诮Y(jié)有造業(yè):能結(jié)三有果報,能造善惡諸業(yè)。
、郾夭皇埽褐干暇浼床辉焐茞褐T業(yè),必不受其果報。
、軣o為法:與有為法相對,它不是由因緣、條件而和合的,是超越生滅變化的。
、莓惪眨褐复只。
、奚眨杭醇毣。
⑦細心心空:細微意識之念亦空。
、嗉毿男男目眨阂鉃椴粌H細心之心念亦空,即使空上細心之心,其心亦不可得。
、嵝判牛荷稀感拧,指中道實信;下「信」,指信于中道寂滅之理。
、馊纾捍藶楸娚拥氖澜纾贿@是三個迷執(zhí)的界域,眾生即在此中輪回流轉(zhuǎn),不能出離。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最低下的界域,具有淫欲與貪欲的眾生都居在此。色界在欲界之上,為離淫欲與貪欲的眾生的所居地,是絕妙的物質(zhì)世界,離欲的清凈世界,由四禪天而成,由此可再分成十七天。無色界,是最高領(lǐng)域,是超越于物質(zhì)之上的世界。其中只有精神質(zhì)素,這是厭離物質(zhì)而修四無色定的眾生的所居地。
第二念心
譯文
佛弟子,應(yīng)作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念雖有六,實際皆是第一義諦。
所境之境,無非「一境三諦」,從現(xiàn)象上看是有,而本質(zhì)卻是空,二者并存,無有偏執(zhí)(即中),所以真、假、中三諦同為「一合相」,圓融無礙。此即所謂「三諦圓融之境」。
而能念諸業(yè)(即六念),于受用此法者,無異無別,亦皆是法界「一合相」,共趨「法界智」。就是說若念佛時,佛為法界,一切法皆趨佛;若念施時,施為法界,一切法皆趨施。如是作念,即了知萬法是假,本性為空;又能了知空假相融,事理無礙,事事無礙,真可謂「三觀圓融之念」。
其實能念之慧,與所念之境,是相互依賴的。能念之慧,可生成佛法之境;而佛法之境,生于所念之慧。這個生起、變化過程,恰似燈柱,焰焰一相,生滅同時。過去、現(xiàn)在、將來亦如是。
當然,從根本上說,能念之慧,與所念之境,亦不可執(zhí)著,它們本來也是空的。
原典
若佛子,作念六念常覺①,乃至常施,第一義諦。
空②,無著無解③,生、住、滅相,不動,不到,去來④。
而于諸業(yè)受者,一合相,回向入法界智⑤;刍巯喑,乘乘寂滅⑥,焰焰無常⑦,光光無無⑧,生生不起,轉(zhuǎn)易空道⑨。
變前轉(zhuǎn)后,變轉(zhuǎn)化化,化轉(zhuǎn)轉(zhuǎn)變⑩。同時同住,焰焰一相⑾,生滅一時⑿。已變,未變,變變,化亦得一,受亦如是⒀。
注釋
、俪SX:即念佛。寂光《梵網(wǎng)經(jīng)直解》卷二,三十一——三十二頁。
②空:即真諦。
、蹮o著無解:即俗諦。
④生、住、滅相,不動,不到,去來:生住滅相,現(xiàn)在不動,不到過去、未來。即中諦。
⑤回向入法界智:即若念佛時,佛為法界,一切法趨佛;若念施時,施為法界,一切法趨施。
、藁刍巯喑,乘乘寂滅:即空妙觀。
、哐嫜鏌o常:焰,喻慧;無常,即相乘。
、喙夤鉄o無:光,喻乘;無無,即寂滅。
⑨生生不起,轉(zhuǎn)易空道:即假妙觀。意謂雖生生不起,而復(fù)轉(zhuǎn)易空道。
⑩變轉(zhuǎn)化化,化轉(zhuǎn)轉(zhuǎn)變:變,指能念之慧;化,指所念之境。全句意為變化重重,無有窮盡,且不可思議。
、涎嫜嬉幌啵河魍
、猩鷾缫粫r:喻同時。
、咽芤嗳缡牵褐甘苡么朔ㄕ,亦復(fù)如是。從注②——⒀,皆參考智旭注。詳見《梵網(wǎng)合注》卷二,三——五頁。
第三回向心(深心)
譯文
佛弟子,深心就是第一義空。菩薩依空智照有(俗諦)、實(真諦)二諦,了達皆歸于實諦。
所謂真諦,就是業(yè)道相續(xù),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因緣中,存在著不生不滅,不遷不變之本體的道理。
所謂俗諦(有諦),就是因緣和合假名諸法,致使外道、凡夫妄計我、人,執(zhí)我為主者的世俗道理。
其實真、俗二諦(即二有諦),本無二法,合為一理,深深入于第一義空。法性本來常靜、常恒,無生滅去來,亦不受幻化果報,如為「深深解脫」。
聲聞觀四諦法,證入空理,名淺解脫。緣覺觀俗諦法,證法空理,名為深解脫。菩薩以法界智觀空假不二,真俗互融,故為深深解脫。
原典
第三回向心①
若佛子,深心者,第一義空。于實法空智②,照有、實諦。
業(yè)道相續(xù)③,因緣中道④,名為實諦。
假名諸法⑤,我、人、主者⑥,名為世諦。
于此二有諦⑦,深深入空⑧,而無去來,幻化受果而無受,故深深心解脫⑨。
注釋
、倩叵蛐模杭瓷钚。深心,離有無二邊,趨向中道,理極深微,故名之。
②實法空智:即真實法空智。法空智,觀萬法由因緣而生,無有自性(本空)的智慧。
、蹣I(yè)道相續(xù):做善惡業(yè),招致生死果報,在六道中生死輪回,相續(xù)不絕。
、芤蚓壷械溃杭词蚓壷械牡览。
、菁倜T法:諸法皆空,都是假名。
⑥主者:即主宰義。
⑦二有諦:即真、俗二諦。智旭注道「實諦,情無理有;世諦,理無情有,故同名有諦」!惰缶W(wǎng)合注》卷二,六頁。
、嗌钌钊肟眨杭瓷钌钊胗诘谝涣x空。
、嵘钌钚慕饷摚荷钌钚慕饷搫e于淺解脫、深解脫。聲聞觀四諦法證入空理,名為淺解脫。緣覺觀俗諦法證法空理,名為深解脫。菩薩以法界智觀空假不二,真俗互融,故為深深解脫。
第四達心
譯文
佛弟子,應(yīng)通達事理,明照法性,證「忍法」,順一切法界之性,了達一切諸法之性就是法界之性,二者無二無別,皆本無束縛亦無解脫。故能發(fā)四無礙智(即法無礙智,亦稱法達;義無礙智,也稱義達;辭無礙智,即辭達;樂說無礙智,即教化達),了達三世因果及眾生根性,業(yè)行皆真如。本無三世因果,本無眾生根性、業(yè)行,一切諸法,本無實性,不見有生,不見有滅。故無實用,無名用,一切用皆空。所照之法既空,能照之智亦空,而照達此第一義空之理,名為通達一切法空。是以空空之智,如如之理,其相皆不可得。
原典
若佛子,達照者,忍順一切實性,性性①無縛無解。無礙,法達、義達、辭達、教化達②,三世因果,眾生根行③,如如。不合不散,無實用,無用,無名用④,用用一切空。空空照達空,名為通達一切法空?湛杖缛纾嗖豢傻。
注釋
①性性:上「性」為諸法之性;下「性」為法界之性。全句為,一切諸法之性是法界真實之性。
、诜ㄟ_、義達、辭達、教化達:法達,能知種種法相;義達,能知所詮之義趣妙理;辭達,能知各種方言;教化達,能知眾生根性,為眾生樂說自在。此四達亦稱四無礙智。
、郾娚校罕娚詷I(yè)行。
、軣o實用,無用,無名用:無實用,一切法當體即空,故無實用;無名用,實以名顯,既無實用,則無名用,名實皆無,則一切用皆空。
第五直心
譯文
佛弟子,直心無邪曲、無污染,依直心觀萬法,公而無私,無所不在故為直照。菩薩以直照將無明、神我(六識分別之我)皆融入無生智中,了知無明、神我本空。而此空亦空。菩薩以「空空」理心,在有不滯有,在無不執(zhí)無,而又不壞中道種子。
菩薩以無漏中道智一觀,在有轉(zhuǎn)有,在無轉(zhuǎn)無,教化一切執(zhí)有、執(zhí)無的十方眾生,離有相,離無相,令其皆入佛智中。
菩薩內(nèi)秉直性,外行直行,內(nèi)外一如,往來于如幻三界,而不受其束縛。
原典
若佛子,直者①,直照取緣②神我③,入無生智,無明、神我空。空中空?湛绽硇模谟性跓o,而不壞道種子。
無漏中道一觀,而教化一切十方眾生,轉(zhuǎn)一切眾生,皆薩婆若④。
空直直性,直行,于空三界生者,結(jié)縛⑤而不受。
注釋
、僦闭撸杭凑嫘摹⒄嫒。
、谌【墸簾o明。智旭注「無明即指取緣」!惰缶W(wǎng)合注》卷二,十頁。
、凵裎遥和獾莱秩〉某I粶绲淖晕。
、芩_婆若:即一切種智,此智是空有不二,真俗互融,是佛陀覺智。
、萁Y(jié)縛:指煩惱束縛。
第六不退心
譯文
佛弟子,不退心指證得果位后,永不退回到一切凡夫之地,他們既滅舊惑,又不集因。一切苦果,皆由因而起,不集因,果自滅。雖示現(xiàn)不同形身入三界,亦常行于空理,故得「位不退」。菩薩證解脫,乃于第一中道一合而行,不同二乘解脫,故得「行不退」。了達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本來無二,念念恒與佛智相應(yīng),故得「念不退」。菩薩于一心中常修位不退智,行不退智,念不退智,善契心體,不染二邊,理智互融,直趨佛海。
原典
第六不退心①
若佛子,不退心者,不入一切凡大地,不起新長養(yǎng)諸見,亦復(fù)不起集因。相似我人②,入三界業(yè),亦行空,而不住退。解脫,于第一中道一合行,故不行退。本際③無二故,而不念退。空生觀智如如④,相續(xù)乘乘⑤,心入不二⑥,常空生心,一道一凈⑦,為不退一道一照⑧。
注釋
、俨煌诵模鹤C得果位后,不退回凡夫之地。
②相似我人:示現(xiàn)不同形身,似有我人。
、郾倦H:最高真理的處所。
、芸丈^智如如:即位不退智。
、菹嗬m(xù)乘乘:即行不退智。
、扌娜氩欢杭茨畈煌酥。參見智旭《梵網(wǎng)合注》卷二,八頁。
、咭坏酪粌簦荷破跣捏w,不染二邊。智旭注「善契心體,名為一道;不染二邊,名為一凈」。
⑧一道一照:即理智一如。《梵網(wǎng)合注》卷二,九頁。
第七大乘心
譯文
佛弟子,唯有大乘能于自己成佛后,轉(zhuǎn)化一切眾生,使之皆成佛;且能使二乘解,菩薩解究竟皆歸于第一義空。達此畢竟第一義空,故一切行都是法界行,一切心都是法界心,亦可名一乘。
大乘亦可稱智乘和行乘。以乘此大乘之智心(即一切種智之心),可任載一切眾生,可任用趨佛海。
所謂「任載」,指行乘可任荷一切眾生,度三界苦果之河,惑業(yè)結(jié)縛河,無明生滅河。而菩薩不住彼此二岸,不居中流,而是乘此乘廣行濟度。
所謂「任用」,是指以智乘載運眾生,趨入佛海。所以說智乘、行乘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不可偏廢。一切眾生,若有一人未得此法界空智任用,則不名大乘,只能名「乘」。大乘是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必待眾生度完而自度。
原典
若佛子,獨①大乘心者,解解②一空故。一切行心,名一乘。
乘一空智,智乘、行乘③,乘智心心,任載任用。
任載,任一切眾生,度三界河,結(jié)縛河④,生滅河。行者,坐乘。
任用,載用智乘,趣入佛海故。一切眾生,未得空智任用,不名為大乘,但名乘。得度苦海⑤。
注釋
、侏殻何ㄓ小⒅挥。
②解解:上「解」,指二乘之理解;下「解」,指菩薩之理解。
、壑浅恕⑿谐耍捍蟪说膬蓚方面,即智行。
、芙Y(jié)縛河:指外道邪見種種執(zhí)縛之河。
⑤得度苦海:只自度苦海,自善而已。此反顯大乘境界之高。大乘必待眾生度完而自度之。
第八無相心
譯文
佛弟子,無相心是指無生死相,無涅槃相,無煩惱相,無菩提相,無十界差別相,無十界平等相。是以無明與真如,生死與涅槃,若以佛智(般若智)照之皆無二、無別。故煩惱即菩提,業(yè)縛即解脫,三世因果等法即法身,彼此本無二理。菩薩依如理妙智,自知將來得成佛,亦知一切已成佛道者是我?guī),一切三賢十圣等尚未成佛道者,是我同學和伴侶,一起同修,同證此無生空,所以名為無相心。
原典
第八無相心①
若佛子,無相心者,妄想②解脫③,照般若波羅蜜④無二。一切結(jié)業(yè)⑤,三世法⑥,如如⑦一諦⑧。而行于無生空⑨,自知得成佛,一切佛是我等師,一切賢圣是我同學,皆同無生空,故名無相心。
注釋
、贌o相心:即無生死相,無煩惱相,無菩提相,無十界平等相,無十界差別相。十界,指眾生所可能存在的十種界域,此中有迷有悟: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其中由地獄到天六界,是凡夫迷妄的界域;而后面四界,則是圣者的覺悟界域。兩者合起來,即所謂六凡四圣。
、谕耄簽樯婪,指虛妄分別的念想。
、劢饷摚簽槟鶚劮,指從煩惱束縛中解脫開來,而臻于自由自在的境地。
、馨闳舨_蜜:即佛智。
、萁Y(jié)業(yè):結(jié),煩惱惑;業(yè),由身、口、意而來的或善或惡的行為。
、奕婪ǎ褐高^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之因果法。
⑦如如:真如。
⑧一諦:真諦。
、釤o生空:此處指無生空智。智旭注「如理妙智,名為無生空智;行于此智,了知自作佛」!惰缶W(wǎng)合注》卷二,十一頁。
第九慧心
譯文
佛弟子,如如慧是指契合中道之慧。菩薩以此慧能于無量法界中,現(xiàn)身益物,而不集因,亦不受果報,不為生生不停之煩惱所束縛,此所謂不落凡情。一切三賢所行道,一切十圣所觀真如法,也如是不執(zhí)著,此即所謂不著圣解。
既不著凡圣二法,則能善用此諸法,是以一切諸佛教化開導眾生的巧妙方法,皆集于如如慧心之中,而融通無礙。豈此諸法無礙,即使外道一切論、一切邪定等,一切種種幻化,或佛說或魔說等,皆分別入于非真非俗的中道諦中。
佛說是真諦,魔說是俗諦;佛說非魔說,魔說非佛說,故非一。然佛說、魔說實無二法故非二。又魔佛差別是俗諦,魔佛一如是真諦;真不違俗,故非一;俗不違真,故非二。既達此,則五蘊非五蘊,十八界非十八界,十二入非十二入,惟有如如慧光明,照徹萬法,得其真如。
原典
若佛子,如如慧者①,無量法界,無集,無受生,生生煩惱,而不縛。一切法門②,一切賢所行道,一切圣所觀法③,所有亦如是④。
一切佛教化方便法,我皆集在心中。外道一切論,邪定功用,幻化,魔說,佛說,皆分別入二諦處。
非一非二⑤,非有陰、界、入,是慧光明,光明照性,入一切法。
注釋
、偃缛缁壅撸浩鹾现械乐邸V切褡ⅰ钙鹾现械乐,故云如如慧也」!惰缶W(wǎng)合注》卷二,十二頁。
、谝磺蟹ㄩT:即指一切三賢所行道,一切十圣所觀法。寂光注[一切法門者,乃即一切三賢所修行菩提道,一切十圣所觀證真如法,謂此所有賢圣法門」!惰缶W(wǎng)經(jīng)直解》卷二,三十七頁。
③一切圣所觀法:即一切十圣所觀證真如法。十圣,即十地圣者。
、芤嗳缡牵褐敢嗳缡遣豢`不解。
、莘且环嵌翰皇峭灰膊皇莿e異。超越一、異的相對相,而臻于絕對的境界。
第十不壞心
譯文
佛弟子,不壞心能入圣地智,近解脫位,得中道門,明菩提心,居伏忍位,順于第一義諦空理,故八魔不能壞。是以感動眾圣前來摩頂,安慰其心,諸佛勸發(fā),增進其行,以至入摩頂三昧。
入此三昧,即放身光普照十方佛土,亦能入佛威神,形儀如佛,于此十方國土中,出沒自在,以佛神力震動大千世界,儼然與入佛地者無二無別。不過,此時尚在初地(即歡喜地)前,非中觀知道(只是相似中觀,非以真實中觀知道)。
菩薩以摩頂三昧之力,于光中見佛,在無量國土中為眾生說法。如是即得入頂三昧,無間即證虛空平等地,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知一切法即自性。性具功德,任運現(xiàn)前,一切妙行,當下滿足。菩薩所以能舍凡入圣,在于三十心法門,心心行于空理。
以空空中道之智,照中道之理,無理不顯,無相不滅。當一切諸相皆寂滅乃得證入「金剛?cè)灵T」,入一切行門,亦得證入虛空平等地。此處僅為略說,廣說見《華嚴經(jīng)》。
盧舍那佛又說:「諸佛,請聆聽,現(xiàn)為你們說體性十地!
原典
若佛子,不壞心者,入圣地智①,近解脫位,得道正門②,明菩提心,伏忍③順空,八魔④不壞,眾圣摩頂⑤,諸佛勸發(fā),入摩頂三昧。
放身光,光照十方佛土⑥,入佛威神⑦,出沒自在,動大千界,與平等地心,無二無別,而非中觀⑧知道。
以三昧力故,光中見佛,無量國土,現(xiàn)為說法。爾時即得頂三昧,證虛空平等地,總持⑨法門,圣行滿足,心心行空⑩。
空空⑾慧中道,無相照故,一切相滅,得金剛?cè)灵T,入一切行門,入虛空平等地。如《佛華經(jīng)》中廣說。
盧舍那佛言:「千佛諦聽,汝先問地者有何義!
注釋
、偈サ刂牵悍鸪醯刂腔邸
、诘玫勒T:得中道之正門。
、鄯蹋捍藶槠兴_戒位,此位靠近菩薩初地。菩薩有五種階位即五忍:㈠伏忍,此位雖未斷煩惱種子,但能制伏之,不使之起。㈡信忍,初地至三地間,見法性而起正信。㈢順忍,于四地至六地間,順菩提道而趨向無生果。㈣無生忍,于七地至九地間,悟入諸法無生之理。㈤寂滅忍,于十地及妙覺間,斷盡諸惑,而臻涅槃寂滅之境。
、馨四В孩迳,㈡受魔,㈢想魔,㈣行魔,㈤識魔,㈥煩惱魔,㈦死魔,㈧天魔。一至五魔亦稱五蘊魔,喻五蘊生滅法,使修行人不能解脫,故名五蘊魔。煩惱魔喻三界中妄惑,煩惱會惱亂人的心神,妨礙成就菩提。死魔會使人夭喪,修行人若夭喪,不能續(xù)延慧命。天魔指欲界第六天之魔,此魔會做種種障礙,使修行人不能解脫三界生死。
、菽敚悍鹗谟洉r撫摩弟子的頭頂,預(yù)言他將來成佛的事。
、奘椒鹜粒杭词街T佛之凈土。
、咄瘢和䥽朗谷宋,神妙不可測。多指佛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嘀杏^:即綜合兩邊,又超越兩邊,以此方法來觀照世界,即是中觀。
⑨總持:即總一切法,持一切義。
⑩心心行空:指三十心(十發(fā)趣、十長養(yǎng)、十金剛這三十心)皆行空理。
、峡湛眨褐溉丝、法空。
十地
第一體性平等地
譯文
佛弟子,菩薩證入平等慧體性地,以從真實性中產(chǎn)生的佛法,開化眾生,故慧行、行行圓滿具足。菩薩得轉(zhuǎn)輪王位,游歷四天,以平等大慧任意教化,以種種神通力或慈或威地攝化眾生,而以(說)何等法攝化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入此地,菩薩已得十種智力、十種圣號、十八不共法,而安住于如來凈土。菩薩住此凈土,廣發(fā)無量大愿,以四無礙辯才說種種法而無畏無懼。不僅如此,一切諸論,一切圣行功德,也無不通達。
菩薩舍凡夫性,入如來性,故一切「異生性障」,凡夫有漏因果至此永離,畢竟不受其報,故大樂歡喜,是以此地名歡喜地。
此地菩薩了知一切國土平等無自性,一即無量,故能橫遍十方而無礙。了知時劫亦平等無性,故能以長時為短時,短時為長時。了知法性本不可說,而能以善巧方便,為眾生說法,而不違背法性。了知一切法皆空、皆假,即是中道。菩薩在未入此地時,修中道總是離有無二邊,今入地,了知中道遍一切法,故常入二諦,而即在第一義中。
菩薩以第一義中道智(下簡稱一智)了知事理圓融,即事即理,故將十地之事指示眾生令其修證,而心心中道。以「一智」了知差別即是無差別,亦知佛土、說法雖隨眾生根機而有不同,而身心不變。以「一智」了知性善、性惡圓融無礙,性善即性惡,故雖知十二因緣、十惡種性,而常住善道。以「一切智」照有無二相,非執(zhí)常執(zhí)斷,故雖行出世道,而不住涅槃。以「一智」證入,十禪支觀行、三十七道品,而現(xiàn)一切身色于六道中,令眾生增長善根,入禪修道。以「一切智」照萬法,了知十方內(nèi)色、外色,分分幻化,入色受執(zhí),而心心無縛。
如此六種智,光光普照一切世間出世間染凈諸法,當體皆真如。一旦證得,無生信忍、無生空慧便得解脫。依解脫則通達從一地乃至佛地的一切法門,故能一時而行。
此平等地所有功德、行愿,猶如海藏甚深,無量無邊,難可具說。上所說的未能盡言,如大海之一滴,至極至微。
原典
若佛子,菩提薩埵 ,入平等慧體性地①,真實法化②,一切行華光滿足③。四天果乘④用,任化⑤無方⑥,理化神通⑦。
十力⑧、十號⑨、十八不共法⑩,住佛凈土。無量大愿,辯才無畏,一切論⑾,一切行⑿,我皆得入⒀。
生出佛家,坐佛性地⒁,一切障礙,凡夫因果⒂,畢竟不受,大樂歡喜。
從一佛土,入無量佛土。從一劫,入無量劫。不可說法,為可說法。反照⒃見一切法,逆順見⒄一切法,常入二諦,而在第一義中。
以一智⒅,知十地次第,一一事示眾生,而常心心中道。以一智,知一切佛土殊品⒆,及佛所說法,而身心不變。以一智,知十二因緣、十惡種性,而常住善道。以一切智,見有無二相。以一智,知入十禪支行、三十七道⒇,而現(xiàn)一切色身21六道。以一切智,知十方色色22,分分了起,入受色報,而心心無縛。
光光照23一切,是故無生信忍空慧,,F(xiàn)在前。從一地二地,乃至佛界,其中間一切法門,一時而行故。
略出平等地功德海藏行愿,如海一滴,毛頭許事。
注釋
①平等慧體性地:此為初地,亦稱歡喜地。證入此地菩薩智同佛智,徹見大道,盡佛境界,而得法喜,故名歡喜地。
②真實法化:即從真實性中生出佛法,開化眾生。
③華光滿足:華,表解脫,即是行行(定);光,表般若,即是慧行(慧);滿足,圓滿具足。
、芩奶旃耍核奶,指須彌山四方的大陸;果,成佛果;乘,乃平等大慧之用。
、萑位喝芜\教化。
、逕o方:無有方隅。
、呃砘裢ǎ簭睦硇远鸬姆N種神通。智旭注道「所有神通變化,非關(guān)作意,是理性所起,故名為理化神通」!惰缶W(wǎng)合注》卷二,十五——十六頁。
⑧十力:指佛特有的十種智力。即:㈠處非處智力,㈡業(yè)異熟智力,㈢靜慮解脫等特等至智力,㈣根上下智力,㈤種種勝解智力,㈥種種界智力,㈦偏趣行智力,㈧宿住隨念智力,㈨死生智力,㈩漏盡智力。
、崾枺悍鸬氖N稱號。即:㈠如來,㈡應(yīng)供,㈢正遍知,㈣明行足,㈤善逝,㈥世間解,㈦無上士,㈧調(diào)御丈夫,㈨天人師,㈩佛世尊。
、馐瞬还卜ǎ褐阜鸬氖朔N特征或功德。具體是:㈠身無失,㈡口無失,㈢念無失,㈣無異想,㈤無不定心,㈥無不知己舍,㈦欲無減,㈧精進無減,㈨念無減,㈩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yè)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yè)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yè)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xiàn)在世無礙。
⑾一切論:指聲明、工巧明、醫(yī)方明、因明、內(nèi)明,這五明大論。寂光注「一切論即是四明、五明一切諸論」!惰缶W(wǎng)經(jīng)直解》卷二,三十九頁。
、幸磺行校阂磺惺バ。
、盐医缘萌耄何,此指入初地菩薩。皆得入,即無不通達。
、易鹦缘兀河鞔似兴_所證真如境界,與諸佛平等無差。
⒂凡夫因果:指凡夫有漏因果。有漏,指有煩惱。
、苑凑眨杭词侵磺蟹词侵械。智旭注「知一切即是中道性德,名反照」!惰缶W(wǎng)合注》卷二,十七頁。
⒄逆順見:逆見,知一切法皆空;順見,知一切法皆假。
、忠恢牵杭吹谝涣x中道智。
、追鹜潦馄罚杭粗阜鹜林顒e。
、厝叩溃褐^三十七道品,指獲得菩提智慧的三十七種實踐修行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
21色身:物質(zhì)的身體、肉體。這身體由地、水、火、風等物質(zhì)要素合成。
22色色:指內(nèi)色、外色。
23光光照:即智光普照。
第二體性善慧地
譯文
佛弟子,善慧地亦稱離垢地,因慧能離垢穢。離垢故慧體清凈,善慧故明達一切。依此清凈之慧,了知十善之法乃是五乘根本,而十善亦不出慈、悲、喜、舍、慧此五品。菩薩從慈、悲、喜、舍、慧這五品觀,入大空慧方便道智中,觀一切眾生無非痛苦,究其原因,皆由識心分別取舍,作種種惡業(yè),墮于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受諸苦,這是其一:從刀杖逼迫或由人天苦惱中產(chǎn)生痛苦這是其二。識心從此二方面中生于受苦之識,名為苦諦。
「苦諦」有行苦、苦苦、壞苦這三類苦。這三種苦遍于三界,今就眼前易見之事為指點。有三類苦,必有三苦覺和三苦緣,現(xiàn)具體論述如下:一、根身初覺(前五識)。從刀杖等外境和身體相觸中產(chǎn)生覺知,此覺知未別苦樂,只隨念無計度,故為「行苦緣」。二、意地覺(第六識)。此識緣于前五識所緣,感受到刀杖逼迫苦,身受打傷苦和瘡腫苦,故名為「覺苦苦緣」。因苦惱重故名「苦苦」。三、受行覺。因行苦覺心、苦苦覺心,加之身體瘡腫欲壞,于此中產(chǎn)生苦覺,故名「壞苦緣」。從身覺、意地覺、受行覺中,次第產(chǎn)生行苦、苦苦、壞苦之覺心,總為苦、苦苦。
一切眾生遇此三苦,生無量苦惱,菩薩見之生慈悲心,現(xiàn)種種身于六道中,以無量辯才為眾生說苦、集、滅、道四圣諦。先說苦諦。一切眾生以苦識為本,它是由身根與刀杖等外塵相觸中產(chǎn)生的。當然內(nèi)根與外塵有時相觸,有時則否;而相觸就生觸識,即前五識。既生五識,則意識(第六識)同時起分別,為造業(yè)主。六識造業(yè),還是六識受報,此即所謂自作自受。此覺觸之識,亦名「苦識行」。當心(第六識)觸于惱害之境,又感身體瘡腫之苦,如此二苦交煎,故為苦苦。
而當前五識,剛觸及外塵,如刀杖等,尚未感煩惱痛苦,這時只有隨念而無計度,故為行苦。意識本源于前五識,當五識將外塵的感受傳入意識后,一剎那間便產(chǎn)生了計度、思量、分別,于是有痛苦,這個過程恰似砍石出火,旋砍旋出,在身心中遷流不停,剎那生滅,所以說逼迫生覺。人的身體有散壞轉(zhuǎn)變,當四大分離,身體散壞時,阿賴耶識(第八識)卻入于壞緣中,隨緣生滅而心苦心惱。由于染著,心心不能舍離,故為「壞苦」。此三苦是三界眾苦之本。
二觀集諦。從三界眾苦追溯其因,了知無明是招致一切眾苦的原因,所以無明就是集諦。由于無明聚集無量妄相攀緣之心,作種種惡業(yè),招引苦果,相續(xù)相連,過去因招現(xiàn)在果,現(xiàn)在因起將來果。如是集因,集眾苦之因,是名「集諦」。三觀道諦。以正見破無明,則不作業(yè),不受報,也不須解脫,而作業(yè)、受報、解脫空空,惟有智道。道諦雖多,皆以智慧為首。四觀滅諦。盡滅一切諸有果報,盡滅一切諸有生因,惟依體性妙智觀照,了徹萬法當體皆空,本無因果。而證此空空寂滅之理,名為「寂滅一諦」。如是觀于「四諦」,則智慧具足,具足則名慧根。依一切慧性(具足慈悲喜舍無量功德和方便行法)起空體入觀用,是名初善根。
次釋「舍」。一切惡行都因其貪愛、執(zhí)著,故舍去一切而無所執(zhí)著,則一切法皆平等空。因其空,故能舍,所舍亦空,本無因無緣,無相可得。由于一切諸法皆平等空,故我觀十方地土皆我昔身所用之土,四大海水是我昔身所用之水,一切劫火是我昔身所用之火,一切風是我昔身所用之風。我既入此「善慧地」,證得真如法身,則舍過去四大之身,如此則畢竟不受四大分段生死,不使不凈污染己身,而舍品具足。
再釋「慈」。菩薩隨眾生根性次第與樂,令其或得人天樂、十地樂、離十惡畏樂、妙華三昧樂,乃至佛樂,如此則慈品具足。
菩薩住此地中,慧品具足故無癡,舍品具足故無貪,慈品具足故無瞋。無癡即般若德,無貪即法身德,無瞋即解脫德,三德即是三諦(空、假、中三諦),三諦是平等一諦。從一面說,無癡即入一切空行,無貪即入一切中道行,無瞋即入一切有行;而三行為一切萬行之本。此智行雙運,則可遍游佛界,亦能遍現(xiàn)種種化身(此一一化身即法即報,三身一體,本不可分),而攝受一切眾生。此處文義,于大部中,<如一切眾生天華品>廣說詳明。
原典
若佛子,菩提薩埵善慧體性地①,清凈②明達一切③善根。所謂慈、悲、喜、舍、慧,一切功德本。從觀④入大空慧方便道智中,見諸眾生,無非苦諦⑤,皆有識心⑥,三惡道⑦,刀杖,一切苦惱,緣中生識⑧,名為苦諦。
三苦相⑨者,如者,如身初覺,從刀杖、身色陰,二緣⑩中生覺,為行苦緣。次意地覺⑾,緣身覺所緣⑿,得刀杖及身瘡腫等法,故覺⒁苦苦⒁緣。重故苦苦。次受行覺二心⒂,緣向⒃身色陰⒄,壞瘡中,生苦覺故,名為壞苦⒅緣。是以三覺⒆,次第生三心⒇故,為苦、苦苦。
一切有心眾生,見是三苦,起無量苦惱因緣,故我于是中,入教化道三昧,現(xiàn)一切色身,于六道中,十種辯才,說諸法門。謂苦識、苦緣21、刀杖緣,具苦識行,身瘡腫發(fā)壞,內(nèi)外觸中,或具不具22。具二緣中生識,識作識受,觸識,名為苦識行。二緣故,心心緣色23,心觸觸惱24,受煩毒時,為苦苦。心緣識25,初在根覺緣,名為苦覺。心作心受,觸識覺觸,未受煩毒時,是名行苦。逼迮生覺,如斲石火,于身心念念生滅。身散壞,轉(zhuǎn)變化識入壞緣,緣集散,心苦心惱,受念后緣染著26,心心不舍,是為壞苦。三界一切苦諦。
復(fù)觀無明,集無量心27,作一切業(yè),相續(xù)相連28。集因29,集因名為集諦。正見解脫30,空空智道,心心名以智道,道諦。盡有果報,盡有因,清凈一照,體性妙智,寂滅一諦;燮肪咦忝31。一切慧性,起空入觀,是初善根。
第二觀舍,一切貪著行,一切平等空,舍32無緣33。而觀諸法,空際一相,我觀一切十方地土,皆吾昔身所用故土,四大海水,是吾故水,一切劫火,是吾昔身故所用火,一切風輪,是吾故所用氣。我今入此地中,法身滿足,舍吾故身,畢竟不受四大34分段35,不凈故身,是為舍品具足。
第三次觀慈,于所化一切眾生,與入天樂、十地樂、離十惡畏樂36、得妙華三昧樂37,乃至佛樂。如是觀者,慈品具足。
菩薩爾時住是地中,無癡,無貪,無瞋,入平等一諦智,一切行本,游佛一切世界,現(xiàn)化無量法身。如<一切眾生天華品>說。
注釋
①善慧體性地:是第二地,亦稱離垢地。在此階段修行者逐漸遠離煩惱、污垢。
②清凈:離垢故慧體清凈。
、垡磺校褐甘浦。
、軓挠^:即從慈、悲、喜、舍、慧五品觀。
⑤苦諦:四圣諦之一。釋迦牟尼佛開始說法時,先說四圣諦,這四圣諦中第一諦就是苦諦。由苦追溯造成痛苦的原因,探尋滅除痛苦的方法和途徑。而苦諦歸納起來,不出三苦(即:苦苦、行苦、壞苦)和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和五蘊熾盛苦)。
、拮R心:此處指第六識。
、呷龕旱溃杭吹鬲z、餓鬼、畜生這三種極痛苦的世界。
⑧識:即受苦識。
、崛嘞啵褐缚嗫、行苦、壞苦!缚嗫唷梗笇τ憛挼臇|西而感到苦惱!感锌唷,見世間事物無常而感到苦惱。「壞苦」,見美好的東西變壞而感到苦惱。
⑩二緣:此處指刀杖等外緣與色身內(nèi)緣。
、弦獾赜X:即第六識。此識由前五識生覺知。
、猩碛X所緣:身覺,第五識;所緣,即第五識所緣的五塵。
、延X:指第六識的覺知。
、铱嗫啵荷碛携從[之苦,加之外境刀杖逼迫,豈不苦上加苦。
、邮苄杏X二心:指受苦覺與行苦覺二心。
、韵颍阂郧啊⑾騺。
、丈砩帲杭词巧砀蜕。身根,五根之一,與觸相對應(yīng)。色陰,五陰之一,人身體皮肉筋骨等皆由四大聚集而成。
⒅壞苦:身體中的四大,互相侵擾而壞去,是名壞苦。
⒆三覺:指身覺、意地覺、受行覺。
、厝模盒锌、苦苦、壞苦之覺心。
21苦緣:此處指內(nèi)五根身,因為身為眾苦之本。
22具不具:即根與外境具或不具。
23心心緣色:指第六識心緣于外境等。
24心觸觸惱:心觸苦境,苦境觸心而生煩惱。
25心緣識:心,即第六識心;識,五識。全句為第六識心緣于五識。
26受念后緣染著:受最后一念染著。
27無量心:指無量無知染污之心。
28作一切業(yè),相續(xù)相連:作惡業(yè)招苦果,如是相續(xù)相連沒窮盡。
29集因:此處指「無明」是招集痛苦的根本原因。
30正見解脫:正見,八正道之一,指正確見解。此句意為正見即是解脫。
31根:有多義,主指機能、能力、質(zhì)素之意。
32舍:指能舍與所舍。
33無緣:即性空。
34四大:指地、水、火、風這四大。
35分段:即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又指階段性生死,即六道眾生隨其業(yè)力,所感果報身命,這些生命都有限定的。
36離十惡畏樂:初心菩薩深畏十惡,未能究竟遠離,二地無染性,得無怖畏,故成大樂。
37妙華三昧樂:義指修菩提道,乘智定,證十地果,故得妙華三昧樂。
第三體性光明地
譯文
佛弟子,光明體性地亦稱「發(fā)光地」。此地從禪定發(fā)起智慧之光,故靜極明達,能了知三世十方諸佛的化導法門即十二法品。此十二法品以文載義,依義成文,文義相成而成經(jīng)典。所謂十二法品是指:一、重誦,二、記別,三、直語,四、偈(偈子),五、不請說,六、律戒,七、譬喻,八、佛界,九、昔事,十、方正,十一、未曾有,十二、談?wù)f。
十二法品本質(zhì)相同,實無差別,只因眾生有無量心,故有一切法;因有一切法,故立一切名。此十二品文義,雖說無量法門,總不出十品因果,所謂有為受生之法雖分分差別,無不具此十支。一、初入識胎(識支),二、四大增長色心(名色支),三、六住(六入支),四、未別苦樂(觸支),五、覺苦樂(受支),六、連連覺著受無窮(愛支),七、以欲我見戒取(取支),八、善惡有(有支),九、識初名生(生支),十、識終名死(老死支)。十二因緣中,除「無明」、「行」,屬過去因,余下十品(十支)皆為現(xiàn)在因果。一切眾生在此十品因果中生死流轉(zhuǎn),迷而不悟,菩薩依中道起觀,徹見一切因果,無有自性,當體即空,舉體即假,全體即中。菩薩得此中道智慧,故證入法界,無有生死。
菩薩證入光明體性地后,具足神通,總持法門,具無礙辯才。具足神通,即指雖心心行空而于十方佛土中,現(xiàn)劫化轉(zhuǎn)化(延促自在,凈穢隨心),于百劫、千劫中,長養(yǎng)神通,禮敬如來。此菩薩現(xiàn)「六道身」,以「同事攝」攝化眾生,以一諦之音說無量法,眾生各隨根性而聞解,自心所喜之法。菩薩又令眾生觀苦、空、無我、無常,而證常、樂、我、凈四德。
妙華光明地所有功德、行愿,猶如海藏不能窮盡,這里略述一二,而大部內(nèi)法品中,<解觀法門千三昧品>,更廣說之。
原典
若佛子,菩提薩埵光明體性地O。以三昧解了智,知三世一切佛法門。十二法品,名、味、句②。重誦③、記別④、直語⑤、偈⑥、不請說⑦、律戒、譬喻、佛界⑧、昔事⑨、方正⑩、未曾有⑾、談?wù)f⑿。
是法體,性、名、一切義別。是名、味、句中說一切有為法,分分受生。初入識胎⒀;四大增長色心,名六、;于根中起實覺,未別苦樂,名觸識;又覺苦樂識,名三受⒂;連連覺著受無窮⒃;以欲我見,戒、;善惡有;識初名生;識終名死。是十品⒅現(xiàn)在苦因緣⒆果,觀是行相⒇中道21,我久已離故,無自體性。
入光明神通,總持辯才,心心行空,而十方佛土中,現(xiàn)劫化轉(zhuǎn)化,百劫千劫,國土中養(yǎng)神通,禮敬佛前,諮受法言。復(fù)現(xiàn)六道身,一音中說無量法品,而眾生各自分分得聞,心所欲之法?唷⒖、無常、無我,一諦之音,國土不同,身心別化。
是妙華光明地中,略開一毛頭許,如法品<解觀法門千三昧品>說。
注釋
、俟饷黧w性地:第三地。此位菩薩從正定起智,發(fā)無量光明,故得名。此地亦稱「發(fā)光地」,指菩薩于因地修習,果地發(fā)大智慧光。
②名、味、句:名,指事之名;味,亦稱「文」,指字、字母;句,指語句。名是對諸法自性的描述,如說眼。句是對諸法差別的描述語,如說諸行無常。文則助成名與句。
、壑卣b:亦稱重頌;重新宣頌其義。
、苡泟e:梵語和伽羅,華語授記。意指佛預(yù)言其弟子在未來世當成佛,亦能清楚地說出時期、國土、佛名等。這是說法的一種方式 。
⑤直語: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紀。指經(jīng)典中直說法義長的行文。
⑥偈:梵語伽陀,華語諷誦。在經(jīng)、律、論中,通常以詩句的形式來表示佛教思想。
、卟徽堈f:梵語優(yōu)陀那,華語自說。指不問自說。
、喾鸾纾鸿笳Z阇羅伽,華語本生。指佛說自己及諸佛、菩薩于因地受生之事。
⑨昔事:梵語伊帝,華語本事。佛說諸菩薩弟子在因地,為求菩提道所行苦行之事。
⑩方正:梵語毘佛略,華語大方廣。大,指體大;方,指相大;廣,即用大。喻如來所說大乘等經(jīng)典,其意如虛空,廣博包含,無所不攝。
、衔丛校鸿笳Z阿浮達磨,華言未曾有。指佛初身時,種種希有之事,如佛下地步行七步說唯我獨尊,以及大地震動,天雨眾花之類。
12談?wù)f:梵語優(yōu)婆提舍,華言論議。諸經(jīng)中凡有問答辯論諸法義處,皆名論議。
13識胎:指第八識(阿賴耶識),投入母胎。
14六。杭囱、耳、鼻、舌、身、意六根。
15三受:指樂受即知樂,苦受即知苦,平乎之受即覺不苦不樂。
16連連覺著受無窮:連連,不斷義;無窮,無盡義。全句為,連連起心貪戀財貨和男女情欲。
17以欲我見,戒取:我見,執(zhí)假我為常的邪見;戒取,亦稱戒取見,此是種邪見戒。全句意為,依欲望起貪愛之心執(zhí)我執(zhí)人,做種種取舍,并持邪見戒。
18十品:即上文,從初入識胎到識終名死,這十品因緣。
19現(xiàn)在苦因緣:佛教十二品因緣,是三世因果。無明、行,屬過去二因。生、老死屬未來之果。其余屬現(xiàn)在因果。本文此十品,包括現(xiàn)在與未來因果,但主就現(xiàn)在而言之。
20行相:指眾生生滅行相。
21中道:即大乘中道。
22身心別化:因眾生國土依正二報不同,故此菩薩示現(xiàn)身心,亦隨機差別而攝化。
第四體性爾焰地
譯文
佛弟子,體性爾焰地亦稱焰慧地。此地智慧能照真、俗二諦,了知俗即真,故性無斷,真即俗,故相無常。一切法即生、即住、即滅,同在一世、一時和一念中,故不常。然而萬法種子各異,薰起現(xiàn)行亦異,故不斷。
如是因緣法之中道,當知非一非二!阜且弧,現(xiàn)象與本質(zhì)本不相同,「非二」,二者皆同于空。是以凡圣、真俗、善惡等性皆不可得,而佛界、凡界一一皆是假名,總稱世諦。為什么佛界亦稱世諦?因為對俗言真,對惡言善,對凡言圣,一一俱是相依相對之故。
菩薩以智道觀照,了知「無一無二」,方是中道玄妙正定。諸佛往昔證入佛道時,最初之覺心源于禪定,其次在于十覺支。十覺支順序如下:一、信覺,二、思覺,三、靜覺(禪定),四、上覺(精進),五、念覺,六、慧覺,七、觀覺,八、猗覺(亦名輕安),九、樂覺,十、舍覺。此十品雖品品不同,然皆助于修佛道,且能令人心心念念入正定。
菩薩既入定中,依正定發(fā)出慧光,明照諸法,蕩然一空。若以定中生念,便入于「無住」生心境界,然初獲此定,必會起貪愛、逸順,故安住于此而不動、不轉(zhuǎn)、不起。然而若陷于定,則不合精進,故諸佛于此菩薩正入光光華三昧時,現(xiàn)無量佛,以手摩其頂,一音說法,百千方便起發(fā),使其出定。然此菩薩因住定、味樂定、著定、貪定,猶不出定。即所謂好此定而不移,貪此定而不舍。在定中,短者一劫,長者千劫。
此菩薩因有善根力,故雖久住定,亦畢竟不入涅槃,仍能見佛在蓮華上,仍能開諸佛的百法明門。由于在定中,供養(yǎng)聽法,又增一劫住定。是故諸佛再現(xiàn)于光中摩頂,二番加勸,使其出定,善知出定、入定之相,去他方利生之相。由于知出相故不沒,知去向而不墮,知進相而不退,知向相而不住。不僅如此,就是頂三昧、法上樂忍亦不著,故定愛、法愛二障永盡無余。
菩薩既不住定,便入一切佛國中現(xiàn)身利物,上事諸佛,下拔眾苦,修無量功德,智行并舉,以種種巧妙方便教化眾生,使之皆能見佛性,證如來常、樂、我、凈四德。
菩薩既入此地,并于此地行教化度眾生法門。從此而去漸漸深妙,使真俗二諦同入于佛性中道。如此,則一切諸佛法品圓滿具足,猶如金剛無有缺少。
此處僅為略說,而大部內(nèi),<日月道品>中,已詳明此地之義。
原典
若佛子,菩提薩埵體性地中。爾真焰俗①,不斷不常,即生、即住、即滅②,一世、一時、一有③,種異④異現(xiàn)異⑤故。
因緣中道,非一非二⑥,非善非惡,非凡非佛,故佛界、凡界,一一是名為世諦。
其智道觀,無一無二,玄道⑦定品。所謂說佛心行⑧,初覺定因。信覺⑨、思覺、靜覺、上覺、念覺⑩、慧覺、觀覺、猗覺11、樂覺、舍覺12。是品品方便道,心心入定果。
是人住定中,焰焰13見法行空。若起念,定入生心14,定生15愛順,道法化生,名法樂忍、住忍16、證忍17、寂滅忍。故諸佛于入光光華三昧中,現(xiàn)無量佛,以手摩頂,一音說法,百千起發(fā)。而不出定,住定、味樂定、著定、貪定,一劫千劫中住定。
見佛蓮華坐,說百法門。是人供養(yǎng)聽法,一劫住定。時諸佛光中摩頂,發(fā)起定品,出相、進相、去向相,故不沒、不退、不墮,不住頂三昧、法上樂忍18,永盡無余19。
即入一切佛土中,修行無量功德品,行行皆光明入善權(quán)方便,教化一切眾生,能使得見佛體性,常樂我凈。
是人生住是地中,行化法門,漸漸深妙,空華觀智,入體性中道。一切法門品滿足,猶如金剛。
上<日月道品>,已明斯義。
注釋
、贍栒嫜嫠祝籂,即真諦;焰,即俗諦。智旭注「爾真焰俗者,爾即真諦,焰即俗諦」。《梵網(wǎng)合注》卷二,二十五頁。
②即生、即住、即滅:即,融合、不二、不離之意。指生、住、滅三相合而不離。
、垡挥校阂粍x那心念。智旭注道「同在介爾一念有心」!惰缶W(wǎng)合注》卷二,二十七頁。
、芊N異:能薰種子異。
、莓惉F(xiàn)異:種子既異,則所薰之現(xiàn)行亦異。
、薹且环嵌杭措p照雙泯。雙照,即照有、無;雙泯,同時否定有、無。意謂超越對待,臻于絕對境界。
、咝溃杭捶鸬馈
、喾鹦男校褐T佛心中行道。
、嵝庞X:信,正信;覺,十覺支之一。覺支,獲致覺悟的方法。
、饽钣X:明記不忘。
、镶⒂X:身心輕安。
、猩嵊X:舍妄念,舍一切法。
⒀焰焰:指智慧之焰。
、叶ㄈ肷模憾ㄈ胗跓o住生心的境界。無住生心,不執(zhí)著生滅心。
⒂定生:由禪定產(chǎn)生。
⒃住忍:安住忍而不動。
、兆C忍:深證此忍而不轉(zhuǎn)。
、址ㄉ蠘啡蹋褐阜◥。法愛,指對法的愛執(zhí)。
⒆永盡無余:指法愛、定愛永盡無余。
第五體性慧照地
譯文
佛弟子,慧照體性地亦稱難勝地。十力妙慧,觀照一切法悉皆通達,而世間、出世間沒有與之相等,故名難勝。此十種力由善修習而生成,故名生品,此十種力生品能起一切功德行。所謂十者是指:
一、以一切智了知善惡果報差別,即作善業(yè)招惡報,作惡業(yè)招善報。建三寶是善業(yè),然假公濟私,因而修善不得善報。殺人是作惡,然殺一濟多,除害興善,故作惡反得善報。如此差別報應(yīng),皆可名別行處力品。
二、了知一切眾生,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作業(yè)報應(yīng)。若作善本受長壽報,而為短壽,作惡本受夭折報,而反為長壽,或貧而富,或富而貧。如此報應(yīng),是先世作業(yè)之故,所以不可不修善業(yè)。菩薩知此,且與眾生說,故稱業(yè)智力品。
三、了知一切眾生心中所欲、所求和所愿。所欲,是欲供養(yǎng)三寶,恭敬天地君親師友,以及欲財色名食等。所求,是求好師友,求名聲利養(yǎng),功名富貴,乃至好子孫眷屬等。所愿,是愿生西方樂土,成佛廣度眾生,或愿生天、生人,乃至愿生地獄六道中。如是愿求差別一一為眾生說,故名欲力品。
四、了知六道眾生性分不同,或利或鈍,或智或愚,如此差別一一為眾生說,故名性力品。
五、了知一切眾生善根、惡根,或易受教化,或難受教化,如是差別皆與眾生說,故名根力品。
六、了知一切外道邪定,小乘偏定,大乘正定,凡夫不定,且一一為眾生說,故名定力品。
七、了知六道中,乘有漏因至有漏果;乘無漏因至無漏果;對往昔乘因,今世得果,一一了達,且為眾生說,故名道力品。
八、以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五眼,了知一切世、出世間善惡果報,因緣差別等法,并能見一切眾生,隨善惡諸業(yè)受好壞報應(yīng),將此一一示于眾生,故名天眼力品。
九、了知眾生種種宿命,百千萬億劫前,死此生彼,姓族名子,苦樂壽命,且為眾生說,故名宿世力品。
十、能盡滅一切招致分段生死之煩惱,一切受變易生死之無明,故為解脫力品。
此十力品智,不僅知自修因果,亦知一切眾生所修因果無差無錯。
此地菩薩不但有十力智品,身口意更有無窮差別妙用。因三輪妙用能了達凈穢平等,故能使凈國土為惡國土,以惡國土為極樂土。能了知善惡性空,故能轉(zhuǎn)善為惡,轉(zhuǎn)惡為善。能了知色空不二,故使色為非色,令非色為色。能知男女無真實相,故能轉(zhuǎn)男為女,轉(zhuǎn)女為男相。能了知凡圣平等,故以六道為非六道,非六道為六道。乃至能知「四大」本無體性,故使地水火風四大為非四大。
此菩薩以大方便智力,觀一切眾生界即是佛界,隨舉一法皆見其不可思議。不僅一切眾生見了覺不可思議,縱然前地(指第五地以前各地)菩薩亦不能知此地菩薩舉足下足之事。
此菩薩之大明慧智,漸漸增進,紛紛證入佛「一切種智」中,所證智光,無量無量,其中一切不可說不可說法門,一一顯現(xiàn)于前,所以名「慧照地」。
原典
若佛子,菩提薩埵慧照體性地①。法有十種力生品,起一切功德行。
以一慧②方便,知善惡二業(yè),別行處力品。
善作惡作,業(yè)智力品。
一切欲求愿,六道生生③果,欲力品。
六道性分別不同,性力品。
一切善惡根,一一不同,根力品。
邪定、正定、不定,是名定力品。
一切因果,乘是因,乘是果④,至果處乘因道,是道力品。
五眼知一切法,見一切受生故,天眼力品。
百劫事,一一知,宿世⑤力品。
于一切生煩惱滅,一切受無明滅,解脫力品。
是十力品智,知自修因果,亦知一切眾生因果分別。
而身、心、口別用,以凈國土,為惡國土;以惡國土,為妙樂國土。能轉(zhuǎn)善作惡,轉(zhuǎn)惡作善。色為非色,非色為色。以男為女,以女為男⑥。以六道為非六道,非六道為六道。乃至地水火風,非地水火風。
是人爾時,以大方便力,從一切眾生,而見不可思議。下地所不能知覺,舉足下足事。
是人大明智,浙漸進⑦,分分智,光光⑧無量無量,不可說不可說法門,現(xiàn)在前行。
注釋
、倩壅阵w性地:慧照,指下文十力妙慧,照一切法;壅阵w性地亦稱難勝地。由于這是極難達致的階位,故名難勝地。
、谝换郏杭匆磺蟹N智。一切種智,是種佛智,是種觀假、空的中道智慧。
、凵河卸嗔x:一指在六道中生生死死流轉(zhuǎn)不停。二指使生得以生。三前「生」為名詞指六道眾生;后「生」為動詞,指產(chǎn)生、生成。
、艹耸且,乘是果:乘有漏因至有漏果,乘無漏因至無漏果。有漏因,生起迷妄的現(xiàn)象世界原因,指煩惱與業(yè)。有漏果,因煩惱與業(yè)而生起的果報(即苦)。無漏因,無漏指沒有污染、不凈的因素,沒有煩惱。無漏因,指能導致無漏果報的原因。無漏果,依無漏因而得的結(jié)果(寂滅)。
⑤宿世:即過去世。
、抟阅袨榕,以女為男:指轉(zhuǎn)男相為女相,如舍利弗被天女一指為女相;轉(zhuǎn)女相為男相,如龍女轉(zhuǎn)男而成佛。智旭注「知男女無真實相,應(yīng)以女身得度,則以男為女;應(yīng)以男身得度,則以女為男」。《梵網(wǎng)合注》卷二,三十頁。
、邼u漸進:漸漸深遠上進。
、喙夤猓褐钢腔壑。
第六體性華光地
譯文
佛弟子,體性華光地亦稱現(xiàn)前地,因十通智起種種用,故名華光;無為真如,性凈明露故名現(xiàn)前。菩薩住此地中,運用十通智以示種種變化。十通智指:
一、天眼明智(亦稱天眼通),以此智了知十方三世國土中,微塵等一切色,分分聚成六道眾生,微塵細色組成一身形體。
二、天耳智(亦稱天耳通),以此智知十方三世六道眾生苦樂聲,自然界中無情聲,以及出世間種種音。
三、天身智(色身通),以此智知國土等外色、六根等內(nèi)色以及真如法性等非色。由于色即非色,故男女之形為非男女形。以一念遍知,十方三世國土中劫量大小及微塵細色。
四、天他心智(他心通),以此智了知三世一切眾生心心所行,十方六道一切眾生心心中所念苦樂、善惡等事。
五、天人智(宿命通),以此智知十方三世國土中,一切眾生宿世善惡業(yè),現(xiàn)在苦樂果報。知其宿命長短,生死相續(xù)經(jīng)歷百劫、千劫等事。
六、天解脫智(滅盡通),以此智了知十方三世眾生解脫,斷除一切煩惱,從一地至十地次第斷惑,直至斷盡。
七、天定心智(神境通),以此智了知十方三世國土中,眾生心定與不定,非定非不定,「三昧」、「百八三昧」等一切禪定,對起定方法亦有所攝受。
八、天覺智(言音通),以此智知一切眾生,已成佛者,未成佛者,乃至六道一切人心中所念,亦知三世十方諸佛,心中所念所說之法。
九、天念智(未來通),以此智了知百劫、千劫、大小劫中,一切眾生受命長短。
十、天愿智(無作通),以此智了知圣賢一切眾生一一所修行門,一一所發(fā)大愿,以及求苦、求樂、求法、求非法、一切求,十愿、百千大愿一一具足而悉知之。
菩薩住此華光地,于十種神通智中,現(xiàn)身、口、意三輪妙用,說此地種種功德,雖百千萬劫,亦不能窮不能盡。爾所,釋迦牟尼佛僅略說此地十通智,在大部內(nèi),<觀十二因緣品>中,所說亦與此相同。
原典
第六體性華光地①
若佛子,菩提薩埵體性華光地。能于一切世界中,十神通明智②品,以示一切眾生種種變化。
以天眼明智,知三世國土中,微塵等一切色,分分成六道眾生身,一一身微塵細色③,成大色,分分知。
以天耳智,知十方三世六道眾生,苦樂音聲,非非音④,非非聲,一切法聲⑤。
以天身智,知一切色色非色,非男非女形;于一念中,徧十方三世國土劫量大小,國土中微塵身。
以天他心智,知三世眾生心中所行,十方六道中,一切眾生心心所念,苦樂、善惡等事。
以天人智,知十方三世國土中,一切眾生宿世苦樂受命,一一知。命續(xù)百劫。
以天解脫智,知十方三世眾生解脫,斷除一切煩惱,若多若少,從一地乃至十地,滅滅皆盡。
以天定心智,知十方三世國土中,隸生心定不定,非定非不定,起定方法有所攝受,三昧百三昧。
以天覺智,知一切眾生已成佛,未成佛,乃至六道一切人心心,亦知十方佛心中所說之法。
以天念智,知百劫千劫,大小劫中,一切眾生受命,命久近。
以天愿智,知一切眾生,賢圣十地三十心中一一行愿,若求苦樂,若法非法⑥,一切求,十愿、百千大愿⑦品具足。
是人住地中,十神通明中,現(xiàn)無量身心口別用,說地功德,百千萬劫,不可窮盡。而爾所釋迦略開神通明品,如<觀十二因緣品>中說。
注釋
①華光地:華光,十通智起種種用,故名華光。華光地,亦稱現(xiàn)前地,喻一切功德智慧,皆現(xiàn)在前。
、谑裢髦牵杭聪挛牡氖ㄖ,天眼明智、天耳智、天身智、天他心智、天人智、天解脫智、天定心智、天覺智、天念智、天愿智。
、奂毶杭毼⒌奈镔|(zhì),如原子等。
、芊欠且簦褐笩o情之聲。智旭注「非非音,非非聲,指無情聲」!惰缶W(wǎng)合注》卷二,三十一頁。
⑤一切法聲:指出世音。智旭注「一切法聲者,指出世音」!惰缶W(wǎng)合注》卷二,三十二頁。
、薹ǚ欠ǎ悍,指正法;非法,指天魔、外道、邪教等法。
、甙偾Т笤福河髟笜O多,非實指有幾百幾千之大愿。
第七體性滿足地
譯文
佛弟子,體性滿足地亦稱遠行地。菩薩入此地中,具足十八圣人智。十八智唯此地菩薩所有,二乘以及下地菩薩皆不具。所謂十八圣人智指:
一、身無漏過(亦稱身無失),菩薩從無始以來,常以諸戒修身,使一切煩惱等皆滅除之,故名身無漏過。
二、口無語罪(亦稱口無失),菩薩從無量劫以來,隨眾生根性說種種妙法,令之皆得佛果。
三、念不失念(亦稱意無失),菩薩常修禪定,心無所著意根清凈,但隨眾生機宜,方便攝化,故云念不失念。
四、離八法(亦稱無異想),菩薩從因地來,已遠離利、衰、苦、樂、稱、譏、毀、譽八法。
五、一切法中舍(亦稱無不知舍心),此菩薩以大「般若」空慧,照世、出世間一切染凈諸法,了知萬法當體全空,了不可得,心無貪著,故云一切法中舍。
六、常住三昧(亦名無不定心),菩薩在行、住、坐、臥一切時間里不離正定。
菩薩不僅具足六品,又從六品智中生出六足智:
一、欲具足(亦名欲無減),菩薩雖示身三界,化度眾生,畢竟不受三界煩惱與習氣。
二、進心足(亦名精進無減),菩薩具足一切功德,一切利生化導法門,所求皆能滿足。
三、念心足(亦稱念無減),此菩薩能了達世、出世間一切法事,一切劫量大小延促,一切眾生因緣果報、壽命長短、苦樂之事,以及一切眾生心念等事。
四、智慧足(亦稱智慧無減),此菩薩了達真俗二諦,依此二諦,隨智隨情開導六道眾生,故名智慧足。
五、解脫足(亦稱解脫無減),此菩薩從「十發(fā)趣」人乃至一切諸佛,皆得了知,并能斷除一切煩惱,盡滅無明、習氣。
六、六通足(亦稱知見無減),此菩薩具天眼、天耳、他心、漏盡、神境、宿命六種神通,徹見一切圣賢、眾生,并能了知一切他人、自我所化弟子,使之咸除去邪見,證無漏智,遠離煩惱,盡成菩提。
此地菩薩不僅有六足智,更具六種智用,六種智用是指:
一、便起智身(亦名身業(yè)隨智行),菩薩示現(xiàn)諸相,調(diào)伏六道眾生,依智說一切法,令其解脫。
二、口辯說無量法門(亦名口業(yè)隨智慧行),菩薩以清凈妙語,隨智慧而行,亦順一切眾生「心行」,善巧開導令其解脫,證入佛果。
三、隨一切眾生心行(亦稱意業(yè)隨智慧行),菩薩以清凈意業(yè)隨智慧而行,常入三昧正定,隨眾生根性,以說佛法除滅無明,是故十方大地震動,吉祥四花如雨而下,以令眾生開悟。
四、大明智(亦稱過去無礙智),菩薩以大明智,知過去無量劫中,諸佛下生成道為眾生說法,開導眾生心。即知過去世無礙。
五、無著智(亦稱現(xiàn)在無礙智),菩薩以此智,能知現(xiàn)在十方一切國土中,一切諸佛下生成道,入世利生,化導一切眾生,令其開悟。即知現(xiàn)在世無礙。
六、神通道智(亦稱未來無礙智),菩薩以神通智,知未來一切劫中,一切諸佛出世,教導接引一切有情眾生,說種種法,使其覺悟。即知未來世無礙。
菩薩具此十八智,常心心不離正定,觀三界微塵,無不是我昔日之身,一切眾生悉是我稟受色身之父母。而今入此體性滿足地,一切功德,一切神通智光,一切諸佛所行法,乃至八地、九地中一切法門,都已證入。故能于一切國土中,示現(xiàn)出家、苦行、成道、作佛、轉(zhuǎn)*輪,以度眾生。于此應(yīng)緣一期事畢,乃再示現(xiàn)入于滅度。又轉(zhuǎn)教化他方,三世一切國土中,示現(xiàn)種種不可思議,以教化眾生。
原典
若佛子,菩提薩埵滿足①體性地。入是法中,十八圣人智品②,下地所不共。所謂身無漏過,口無語罪,念無失念,離八法,一切法中舍,常在三昧。是入地六品, ③具足。
復(fù)從是智,生六足智。三界結(jié)習畢竟不受,故欲具足。一切功德,一切法門,所求滿故,進心足。一切法事,一切劫事,一切眾生事,以一心中,一時知故,念心足。是二諦相,六道眾生,一切法故,智慧足。知十法趣人,乃至一切佛,無結(jié)無習故,解脫足。見一切眾生,知他入自我弟子,無漏無諸煩惱習故;以智知他身,六通足。
是人入六滿足明智中。便起智身,隨六道眾生心行④。口辯說無量法門品,示一切眾生故。隨一切眾生心行,常入三昧,而十方大地動,虛空化華故,能令眾生心行。以大明智⑤具足,見過去一切劫中,佛出世,亦是示一切眾生心。以無著智⑥,見現(xiàn)在十方一切國土中,一切佛,一切眾生,心心所行。以神通道智⑦,見未來中一切劫,一切佛出世,一切眾生從是佛受道聽法故。
住是十八圣人中,心心三昧,觀三界微塵等色,是我故身,一切眾生,是我父母。而今入是地中,一切功德,一切神光,一切佛所行法,乃至八地、九地中,一切法門品,我皆已入故。于一切佛國土中,示現(xiàn)作佛、成道、轉(zhuǎn)*輪。示入滅度,轉(zhuǎn)化他方,過去、來今,一切國土中。
注釋
、贊M足:指此階菩薩具足十八圣人智,盡真如際,故名滿足。滿足體性地,亦稱遠行地,喻此菩薩要出[三界河」,過[二乘」地,到涅槃城近法王位,故名遠行地。
、谑耸ト酥瞧罚阂喾Q十八不共法。喻此十八種智不與二乘共,下地菩薩亦不及。
、哿罚褐甘耸ト酥侵,前六種智。
、苄男校盒乃街帯
、荽竺髦牵捍酥侵^去無礙,且不昏昧忘失。
、逕o著智:知現(xiàn)在無礙;此智如明鏡普照,無有一點執(zhí)著。
、呱裢ǖ乐牵褐磥頍o礙;此智具有不可思議神通。
第八體性佛吼地
譯文
佛弟子,體性佛吼地亦稱不動地。菩薩從勝定出,說法無畏如獅吼,故名佛吼地。此地菩薩與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故名不動地。菩薩證平等法性「無生忍」,故名入法王位三昧。此時菩薩智慧與佛無二無別,故十品空慧門無一欠缺而皆具足。
所謂十品空慧門是指:
一、內(nèi)空慧門:依實慧觀五蘊身心,無不當體即空,其相不可得。
二、外空慧門:菩薩以此慧,照六塵諸法,了知皆無自性,故證入外空慧門。
三、有為空慧門:菩薩以此智慧,照有為諸法皆緣生如幻,都無自性,故證入有為空慧門。
四、無為空慧門。菩薩以智照無為諸法,了知一切皆空,本體即真如,故證入無為空慧門。
五、性空慧門。菩薩以智照有為、無為之性,了知二性皆空,無有自性,故證入性空慧門。
六、無始空慧門。菩薩以智照諸法,起無始相,滅無終相,起滅之際無相可得,故證入無始空慧門。
七、第一義諦空慧門。菩薩以智了知諸法中最上第一是涅槃,而涅槃亦無相可得。
八、空空慧門。第一義諦雖空,能空之理猶在,今以智觀照,了知能空亦空。
九、空空復(fù)空慧門?绽黼m空,然空理之智猶在,今空空之智亦空,故證入空空復(fù)空慧門。
十、空空復(fù)空空慧門。理智皆空,而空空之空仍在,今空空復(fù)空亦空,故證入空空復(fù)空空慧門。
如是十空唯八地所證,八地前菩薩皆不能知,此地菩薩證得虛空平等地智,不但十空而已,更具不可說不可說之神通智慧。
此位菩薩以「一念相應(yīng)智慧」,了知一切染凈諸法分分差別,故隨眾生根性教化,而入無量佛國中,在佛前諮受聽法,轉(zhuǎn)*輪度一切眾生。又以法樂廣施一切眾生,治其心病,故為大法師、大導師。他能破壞四魔,法身具足,故能展轉(zhuǎn)化化入佛界。
菩薩既入佛位,既是九地、十地上圣數(shù)中人,在此九地、十地中長養(yǎng)法身,則得百千陀羅尼門、百千三昧正定門、百千金剛不壞門、百千神通變化門、百千方便解脫門。如是百千虛空平等門中得大自在,故于一念、一時皆能行此種種法門。是以劫說非劫,非劫說劫,因為劫非實有。道說非道,非道說道,俱是相對而立。非六道眾生說六道眾生,六道眾生說非六道眾生,因為圣凡平等。非佛說佛,佛說非佛,因為佛魔本非異體?傊畯钠降染辰缈矗瑳]有延促、善惡、圣凡差別,順說逆說無非方便說,無非佛事。
此菩薩得此大自在,若出若入,或隱或現(xiàn)皆不離體性三昧正定,且具足十種智照。即:返照觀身心,順照觀流轉(zhuǎn)門,逆照觀還滅門,前照觀過去,后照觀未來,因照觀諸因,果照觀諸法果,空照觀真諦,有照觀俗諦,第一中道義照觀于中道。此種境界唯八地所證,八地前菩薩皆不能及。此種境界(十種智照)不是言思所能表達,不是攀緣心所能想到,它無時不照,非由入定而照。此照性不生亦不滅。
此地所證一切法門,無量無量不可盡說,今略說此地功德百千萬億分之一,恰似一根頭發(fā)。此處為略說,而大部內(nèi)<羅漢圣行圣道品>中,已明此義。
原典
第八體性佛吼地①
若佛子,菩提薩埵佛吼體性地。入法王②位三昧,其智如佛,佛吼三昧故。十品大明空門③常現(xiàn)在前,華光音④入心三昧⑤。
其空慧者:謂內(nèi)空慧門,外空慧門,有為空慧門,無為空慧門,性空慧門,無始空慧門,第一義空慧門,空空慧門,空空復(fù)空慧門,空空復(fù)空空慧門。
如是十空門,下地⑥各所不知。虛空平等地不可說不可說神通道智。
以一念智⑦,知一切法分分別異,而入無量佛國土中,一一佛前諮受法,轉(zhuǎn)法度與一切眾生。而以法藥⑧施一切眾生,為大法師,為大導師。破壞四魔,法身具足,化化入佛界。
是諸佛數(shù),是諸九地、十地數(shù)中,長養(yǎng)法身,百千陀羅尼門⑨、百千三昧門、百千金剛門、百千神通門、百千解脫門。如是百千虛空平等門中,而大自在,一念、一時行。劫說非劫,非劫說劫。非道說道,道說非道。非六道眾生說六道眾生,六道眾生說非六道眾生。非佛說佛,佛說非佛。
而入出諸佛體性三昧中。反照、順照⑩、逆照⑾、前照、后照、因照、果照、空照、有照、第一中道義諦照。是智惟八地所證,下地所不及。不動、不到⑩、不出、不入、不生、不滅。
是地法門品,無量無量,不可說不可說,今以略開地中百千分,一毛頭許事。<羅漢品>中已明。
注釋
、俜鸷鸬兀捍宋黄兴_說法無畏,猶如獅吼。此地亦稱不動地,謂真如之理常靜,無能動搖。
②法王:法門之王,是指佛而言。佛通曉一切法,并能任運主宰之,不為一切法所縛著。
、鄞竺骺臻T:以大明之慧證法性空。
、苋A光音:諸佛勸菩薩起定之音。
、萑胄娜粒浩兴_受佛加被,證一心妙用,出入無非三昧。
、尴碌兀喊说匾郧案鞯亍
、咭荒钪牵杭匆荒钕鄳(yīng)智。一念相應(yīng)智是定慧相應(yīng)之一念,理智相應(yīng)之一念,是將成佛時所發(fā)出的智慧。
⑧法藥:妙法能治眾生之苦故名藥。
、嵬恿_尼門:即總持門?偝郑裘蛄x,或行地功德皆能持。
、忭樥眨河^流轉(zhuǎn)門。流轉(zhuǎn)門,指有關(guān)眾生的生死流轉(zhuǎn)之事。四諦中的苦、集二諦即說這方面的事。此門相對「還滅門」而說。
、夏嬲眨河^還滅門。還滅門,是指修證涅槃之事。四諦中,滅、道二諦即說這方面的事。
、胁粍、不到:不是言思所能表達,不是攀緣之心所能想到。智旭注「不動者,攀緣永息;不到者,言思路絕」!惰缶W(wǎng)合注》卷二,三十八頁。
第九體性華嚴地
譯文
佛弟子,體性華嚴地亦稱善慧地。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故名佛華嚴。菩薩發(fā)真如用,善能說法,故名善慧地。此地菩薩形儀如佛,能以佛之威嚴降伏眾魔,制住外道;能以佛儀表供人觀仰,開化人天,導引眾生。入于如來三昧自在王定,即出即入,即入即出,乃至東方入定,西方起定等,故名出入無時。
此菩薩能以法、報、化身隨心自在,于十方三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示現(xiàn)出生、出家、成佛、轉(zhuǎn)*輪,乃至入于涅槃。如是佛事,皆以一心中,一時示現(xiàn)于一切眾生前。所現(xiàn)色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自在大樂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它具足無量大悲、無量光明、無量相好、無量莊嚴。它非天示天,非入示人,非六道示六道,雖在一切法外,而不舍一切法,常行六道中,現(xiàn)無量身口意三輪,說無量法門。以此三輪妙用,轉(zhuǎn)魔界入佛界,轉(zhuǎn)佛界入魔界;轉(zhuǎn)一切見入佛見,轉(zhuǎn)一切佛見入一切見;轉(zhuǎn)佛性入眾生性,轉(zhuǎn)眾生性入佛性。
其地智光,無窮無盡,互徹互融,菩薩不僅得此光明,更具如來之十力、十八不共法,證解脫、涅槃皆無為無相,一道清凈。
菩薩入六道,以六道一切眾生作父母、作兄弟,為其說法,不厭疲勞,盡一切劫之久,必使其俱得佛果。又于一切國土中,示現(xiàn)一切身,令國人各各相視如父母,亦令一切天魔外道相視如父母。
菩薩居此地中,從無明不覺之生死際起,至究竟本覺金剛際止,其間所修、所行、所證等一切法門,能在一瞬間,顯現(xiàn)于一切眾生界,令其修證得解脫。如是無量佛法不能盡說,這里僅為略說,其量如海水一滴。
原典
若佛子,菩提薩埵佛華嚴①體性地。以佛威儀,如來三昧自在王②,王定出入無時。
于十方三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一時成佛、轉(zhuǎn)*輪,乃至滅度。一切佛事,以一心中,一時示現(xiàn)一切眾生。一切色身,八十種好③,三十二相④,自在樂虛空同。無量大悲,光明相好,莊嚴。非天,非人,非六道,一切法外,而常行六道,現(xiàn)無量身、無量口、無量意,說無量法門。而能轉(zhuǎn)魔界入佛界,佛界入魔界。復(fù)轉(zhuǎn)一切見入佛見,佛見入一切見。佛性入眾生性,眾生性入佛性。
其地光⑤,光光照,慧慧照⑥,明焰明焰⑦,無畏無量⑧。十力、十八不共法,解脫涅槃,無為一道清凈。
而以一切眾生,作父母兄弟,為其說法,盡一切劫,得道果。又現(xiàn)一切國土身,為一切眾生相視如父如母,天魔外道相視如父如母。
住是地中,從生死際起,至金剛際,以一念心中,現(xiàn)如是事,而能轉(zhuǎn)入無量眾生界。如是無量,略說如海一滴。
注釋
①佛華嚴:以佛莊嚴而自莊嚴。此地亦名「善慧地」,意謂此位菩薩發(fā)真如妙用,善能說法。
②自在王:此自在王三昧為一切三昧王。
、郯耸N好:指佛身所具足的八十種吉相。
④三十二相:如來身體的三十二種殊勝的相狀。又稱三十二大人相。
、萜涞毓猓褐钙涔饷髦w。
⑥光光照,慧慧照:明其無盡無盡。
、呙餮婷餮妫褐富鼗ト凇V切褡ⅰ该餮婷餮嬲摺,顯其互徹互融。
、酂o畏無量:指智慧無障礙,無間斷。寂光注「無畏,是智慧無障礙;無量,即智慧無間斷」。《梵網(wǎng)經(jīng)直解》卷二,五十五——五十六頁。
第十體性入佛界地
譯文
佛弟子,佛界體性地亦稱法云地。菩薩受佛位,在佛數(shù),故名入佛界地。此地為慈陰妙云所覆,故亦名法云地。第八地中第十門,名空空復(fù)空空慧門,今連同大慧而復(fù)空之。證如虛空性「平等智」,故得如來十號功德。
一、如來。真空之智與實相之理,本來無二,其體性即是無為,其神虛徹靈通,其體一實(即真如);一切諸法同于法性,名如來。
二、應(yīng)供。應(yīng)順四種四諦和真俗二諦,盡兩種生死輪,法養(yǎng)之智與法身之理無二,恒受第一法供養(yǎng),名應(yīng)供。
三、正遍知。以根本智與差別智,周遍一切法界,了知一切染凈諸法,現(xiàn)象有,本質(zhì)無,亦知一切眾生根性差別,故為正遍知。
四、明行足!该髅鳌修慧,修行植福,直至證得佛果,方為圓滿具足,故為明行足。
五、善善。此位菩薩善能往返三界,示現(xiàn)受生、出家、修行、成道、轉(zhuǎn)*輪,以化導眾生。其儀則軌式,皆同于先佛之法。此菩薩入滅,示生人世,無不契理契機,故言善之又善。
六、世間解脫。此位菩薩能行諸佛之功德,現(xiàn)身入世間,廣設(shè)教化,開化眾生,以利一切眾生解脫世間一切結(jié)習業(yè)縛等,故為世間解脫。
七、無上士。此位菩薩能于一切法上顯法性理。入佛威神,形儀如佛。如此,大士行處,皆為世間解脫,且無能過者,故名無上士。
八、調(diào)御丈夫。善調(diào)眾生身心二病,使其離苦得樂。因善調(diào)善御,恒順其性,故為調(diào)御丈夫。
九、天人師。能于天上人間,教化一切眾生,使之一一諮受法言,心獲大益,故名天人師。
十、佛世尊。始覺妙合本覺而本來無二無別。佛性玄覺充滿法界,無欠無余,故為佛。佛受世間、出世間圣賢眾生頂禮、瞻拜、尊重恭敬,故稱世尊。
一切世人于此地,諮受奉教,故為佛地。此地亦是一切圣人所入處,故為佛界地。
爾時,此菩薩初入此地,受佛位,坐寶蓮華上。盧舍那佛及千華上的諸千釋迦,千百億釋迦皆與此菩薩授記,以清凈手摩其頂。而同學、同見、菩薩等悉皆歡喜,異口同聲贊嘆不已。這時,又有百億世界中,一切佛,一切菩薩,一時云集于此,請轉(zhuǎn)小不可說之大*輪,以益世間。
此地不僅具足虛空藏化導法門,更有不可心思言議之奇妙法門,奇妙三明智慧門,三昧門以及陀羅尼門。這些諸門,非下地諸菩薩所能知解,唯佛以無量身、口、意三輪,可盡識其源。
此處所說,與大部內(nèi)<光音天品>中,所說十無畏法門,了無差別。
原典
第十體性入佛界地①
若佛子,菩提薩埵入佛界體性地,其大慧空空復(fù)空,空復(fù)空,如虛空性平等智,有如來性,十功德品具足。
空同一相,體性無為,神虛體一,法同法性,故名如來。
應(yīng)順四諦②二諦,盡生死輪際,法養(yǎng)法身無二,是名應(yīng)供。
徧覆一切世界中,一切事,正智③、圣解脫智④,知一切法有無,一切眾生根故,是正徧知。
明明⑤修行,佛果時足故,是明行足。
善逝三世佛法,法⑥同先佛法⑦,佛去時善善,來時善善,是名善善。
是人行是上德,入世間中,教化眾生,使眾生解脫一切結(jié)縛,故名世間解脫。
是入一切法上,入佛威神,形儀如佛,大士行處,為世間解脫。
調(diào)順一切眾生,名為丈夫。
于天人中,教化一切眾生,諮受法言,故是天人師。
妙本無二,佛性玄覺常常大滿⑧,一切眾生禮拜故、尊敬故,是佛世尊。
一切世人,諮受奉教故,是佛地。是地中一切圣人之所入處,故名佛界地。
爾時,坐寶蓮華上,一切與授記歡喜,法身手摩其頂。同見、同學、菩薩,異口同音,贊嘆無二。又有百千憶世界中,一切佛,一切菩薩,一時云集,請轉(zhuǎn)不可說*輪,虛空藏化導法門。
是地有不可說奇妙法門品,奇妙三明⑨三昧門,陀羅尼門。非下地凡夫心識所知,惟佛佛無量身、口、心意,可盡其源。
如<光音天品>中,說十無畏,與佛道同。
注釋
、俜鸾绲兀捍宋黄兴_所證一切理智、行愿、諸功德,與十方諸佛所證境界等無差別,故名之。此地亦稱法云地,喻慈陰妙云覆蓋其地,此陰云可降雨,滋潤大地,使來生得益。
、谒闹B:即四種四諦。四種四諦,指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
、迳鷾缢闹B,苦、集、道三諦,依因緣而有實在的生滅,滅諦亦可視為實在的滅法。如此立于實生實滅上的四諦,稱為生滅四諦。
㈡無生四諦,苦、集、道三諦,如幻即空,滅諦本來自空,無實在的生、滅;滅諦亦本來自空,不生不滅。了達此苦、集、道的因果當體即空,而不見有生滅,即謂之無生四諦。
㈢無量四諦,按苦諦涉界內(nèi)界外,而有無量之相,以至于道諦,亦有無量差別。這都是大菩薩所應(yīng)修學者。因菩薩不住生死,自己超出三界,但又未得涅槃,亦不住涅槃,不舍世間,要自度度他,故須修學種種方便法門。這即是重視別教的無量四諦。
、锜o作四諦,煩惱即菩提,故無斷集修道之造作;生死即涅槃,故不須滅苦證滅的造作。這迷離斷證造作的四諦,即是無作四諦。
、壅牵杭锤局。
④圣解脫智:即差別智。
、菝髅鳎荷稀该鳌故鞘加X,下「明」為本覺;始覺合本覺,故為明明。
、薹ǎ簝x則軌式。
、咄确鸱ǎ阂庵^儀則軌式皆同先佛法身。
、喑34鬂M:究竟?jié)M足,無有缺余。
、崛鳎杭此奘烂、天眼明、漏盡明。宿世明,即指知自他宿世生死相。天眼明,知自他未來生死相。漏盡明,知現(xiàn)在之苦相,斷一切之煩惱。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