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2)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2)
午二、不樂積蓄
其性好樂廣大財位,于彼一切廣大資財,心好受用,樂大事業(yè),非狹小門,于諸世間酒色、博戲、歌舞、倡妓種種變現(xiàn)耽著事中,速疾厭舍,深生慚愧。得大財寶,尚不貪著,何況小利。
現(xiàn)在的文是說,菩薩有六波羅蜜,這個賢善法的相貌。先說施波羅蜜的相貌。第一科說到法施,第二科說無畏施,現(xiàn)在第三科說財施。財施分兩科,第一科是「不誑網(wǎng)他」,這一科說完了,F(xiàn)在是第二科「不樂畜積」。
「其性好樂,廣大財位」:性,就是這個菩薩的心,他的心性歡喜有廣大的財富!赣诒艘磺袕V大資財,心好受用」前面這句話是標(biāo)出來,下面這一句話等于是解釋。說這位菩薩,于彼一切廣大的財富「心好受用」,他歡喜擁有能夠可以行菩薩道!笜反笫聵I(yè),非狹小門」,他也歡喜有廣大的財富事業(yè),不是一個小小的境界。
「于諸世間酒色、博戲、歌舞、倡妓種種變現(xiàn)耽著事中,速疾厭舍,深生慚愧」,這位菩薩對于世間上的一般人所歡喜的酒、歡喜的色、博戲就是賭博,這些歌和舞、倡妓的事情,還有種種的變現(xiàn)的活動,是「耽著事中」,這些事情都是很容易令人生愛著心的。這位菩薩也有這個愛著心,但是他很快的「速疾厭舍」,就是厭惡這件事,就棄舍了,就是不執(zhí)著了。「深生慚愧」他曾經(jīng)愛著這些事情,他反省自己就有慚愧心了。
「得大財寶,尚不貪著,何況小利」,這是他自己生慚愧心的一個想法。這位菩薩獲得了很廣大的財寶,他心里面都不愛著,何況這個賭博、倡妓這些小利呢。
卯三、結(jié)
如是等類,當(dāng)知名為菩薩施波羅蜜多種性相。
這是結(jié)束這一段文。菩薩有施波羅蜜的相貌,這個種性就是因的意思,施波羅蜜多是成佛的因,所以叫做施波羅蜜多種性。
寅二、戒種性相(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
這是第二科,施波羅蜜多是第一科。戒波羅蜜的種性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樣可以知道菩薩有戒波羅蜜的相貌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由意樂」。分三科,第一科是律儀戒攝。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由意樂(分三科) 巳一、律儀戒攝
謂諸菩薩本性成就軟品不善身語意業(yè),不極暴惡,于諸有情,不極損惱。
這個戒波羅蜜多的相貌是什么樣子呢?「謂諸菩薩」的本性,就是原來的這個心性,就成就軟品,他本來和一切眾生,久遠(yuǎn)以來流轉(zhuǎn)生死的;但是他的內(nèi)心和一般的凡夫不同,他有軟品的不善的身語意業(yè)。什么叫做「軟品不善」的身業(yè)、不善的語業(yè)、意業(yè)呢?是「不極暴惡」,他也有暴惡,但是不是那么嚴(yán)重。怎么叫做「不極暴惡」呢?「于諸有情,不極損惱」,就是有情對他有所傷害的時候,他不損惱有情,不報復(fù),不是那么樣的厲害。這個「軟品」這句話呢?就是有輕微的不善身語意業(yè)。這個輕微是什么意思?就是容易制伏。他這個不善的貪瞋癡的煩惱生起的時候,他用正念就能夠把他調(diào)轉(zhuǎn)過來,那就叫做軟品。如果是正念生起了,煩惱不能制伏,煩惱反倒能制伏自己的正念,那就不是軟品了,那就是暴惡的境界了。
《披尋記》一一二七頁:
本性成就軟品不善身語意業(yè)等者:謂以軟品貪瞋癡為因緣故所起諸業(yè),是名軟品不善身語意業(yè)。于諸眾生無殺害心,是名不極暴惡。成就不害,不好以惡身語損惱于他,是名不極損惱。
「本性成就軟品不善身語意業(yè)等者:謂以軟品貪瞋癡為因緣故所起諸業(yè)」,所生起的身語意業(yè),「是名軟品不善身語意業(yè)」!赣谥T眾生無殺害心」,雖然也會損惱有情,但是不會有殺害的心情,是「名不極暴惡」!赋删筒缓,不好以惡身語損惱于他,是名不極損惱」。
雖作惡業(yè),速疾能悔;常行恥愧,不生歡喜。
「雖作惡業(yè),速疾能悔」,前面是說他也損惱有情,但是雖然有了損惱有情的罪過,但是很快的會懺悔。「常行恥愧,不生歡喜」,他的內(nèi)心里面常能反省自己,有羞恥心、有慚愧心,他不會因為做了惡事生歡喜心,所以這都是軟品不善身語意業(yè)的相貌。
《披尋記》一一二八頁:
不生歡喜者:有尋有伺地業(yè)顛倒中,說有喜樂顛倒,謂如有一不善業(yè)道現(xiàn)前行時,如游戲法,極為喜樂。(陵本九卷五頁)與此相違,當(dāng)知是名不生歡喜。
「不生歡喜者:有尋有伺地業(yè)顛倒中,說有喜樂顛倒」,這個造了惡事的時候,他有喜樂顛倒。什么叫做喜樂的顛倒呢?「謂如有一不善業(yè)道現(xiàn)前行時」,就是這個眾生,他做惡事的時候,「如游戲法,極為喜樂」就像人在游玩的時候,在花園里面游玩的時候,心里面感覺到喜樂。所以做惡事的人,他也有這種心情,感覺到很快樂,這就叫做「業(yè)顛倒」,這就叫做「喜樂顛倒」。陵本九卷五頁上說的。「與此相違,當(dāng)知是名不生歡喜」,與這個喜樂顛倒相違反的,那就叫做不生歡喜心。
不以刀杖手塊等事,惱害有情;于諸眾生,性常慈愛。
「不以刀杖手塊等事,惱害有情」,這位菩薩他雖然沒入圣位,但是他不用刀,也不用杖,也不用手,也不用塊,這些等等的事,惱害有情。「于諸眾生,性常慈愛」,對于一切眾生,好的眾生,或者是有罪過的眾生,他都有慈愛之心。
巳二、攝善戒攝(分三科) 午一、敬事尊長
于所應(yīng)敬,時起奉迎,合掌問訊,現(xiàn)前禮拜。
「于所應(yīng)敬,時起奉迎」,前面這是攝律儀戒,攝律戒是簡單的說出來這怎么多,就是能夠警止十不善業(yè),修學(xué)十善,那就叫做攝律儀戒,F(xiàn)在是攝善法戒,分三科,第一科是敬事尊長。「于所應(yīng)敬」,應(yīng)該恭敬的就是師長,「時起奉迎」能夠立起來去歡迎,還「合掌問訊,現(xiàn)前禮拜」,禮拜師長。
午二、修和敬業(yè)
修和敬業(yè),所作機捷,非為愚鈍,善順?biāo)摹?/p>
這是第二科「修和敬業(yè)」。這個「修和敬業(yè)」,做這樣的和敬業(yè)的時候,他非常的敏捷,「非為愚鈍」,并不那么樣的遲鈍。而能「善順?biāo)摹,「善順」就是他能善巧的隨順?biāo)说南敕,而不違背別人的想法。
《披尋記》一一二八頁:
修和敬業(yè)等者:攝事分說:謂有苾芻作是思惟:攝取捷慧愛樂修福同梵行者以為助伴,所有僧事及其余事,皆令彼作,我獨蕭然自得而住。(陵本一百卷七頁)當(dāng)知是人于同梵行,非愛非敬不作應(yīng)作,今此不爾。所作機捷成就六種可樂、可愛、可重?zé)o違諍法,與諸有智同梵行者共住一處,常令歡喜,是名善順?biāo)摹?/p>
「修和敬業(yè)等者:攝事分說:謂有苾芻作是思惟:攝取捷慧愛樂修福同梵行者」。就是這個「攝取」,用現(xiàn)代的話說就是連絡(luò),連絡(luò)有敏捷智慧的人,連絡(luò)歡喜修福的同梵行者,這個同梵行者,有智慧,還歡喜修福,同他多連絡(luò),「以為助伴」,就是同他做朋友!杆猩录捌溆嗍隆梗写蟊娚氖虑,「及其余事」,及其他的不屬僧事以外其他的事情!附粤畋俗鳌梗褪墙羞@個有捷慧歡喜做福的人叫他去做!肝要毷捜蛔缘枚 梗覇为毜睾芮彘e自在的這樣子住,所有的事情都叫這個好朋友去做,我什么事都不要做!這是(陵本一百卷七頁)上說!府(dāng)知是人于同梵行,非愛非敬」,這個人他這樣的態(tài)度,他在同梵行里面沒有愛,別人都不歡喜他!阜蔷础,別人都不尊敬重他的。「不作應(yīng)作」,他這個人應(yīng)該做的事情他都不作,就是占別人的便宜,他的想法!附翊瞬粻枴,現(xiàn)在這位菩薩不是這樣子。「所作機捷」,應(yīng)該做的事情很快就去做了!赋删土N可樂、可愛、可重?zé)o違諍法」,這位菩薩成就了六種和敬業(yè):就是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就是這六種六和敬法。成就這六種令人歡喜、令人愛敬、可令人尊重的事情「無違諍法」,與人都和合,而沒有沖突的,沒有糾紛!概c諸有智同梵行者,共住一處,常令歡喜」,彼此都是歡喜的,「是名善順?biāo)摹梗@個善順?biāo)氖沁@樣的意思。
午三、成就賢善
常先含笑,舒顏平視,遠(yuǎn)離顰蹙,先言問訊。
這是第三科「成就賢善」。說這位菩薩,他「常先含笑」,他若與人見面的時候,他先主動的表示歡迎,「含笑」!甘骖伷揭暋梗@個他的面貌,會很開朗的,很和平的與你見面!高h(yuǎn)離顰蹙」,不會愁眉苦臉的!赶妊詥栍崱,他先同你說話,問候你好,這樣子。
《披尋記》一一二八頁:
常言含笑等者:此顯為性賢善應(yīng)知。隨世儀轉(zhuǎn)慰問有情,或問安隱吉祥,或問諸界調(diào)適,是名先言問訊。
「常言含笑等者:此顯為性賢善應(yīng)知。隨世儀轉(zhuǎn)」,隨這個人情這樣的活動,「慰問有情,或問安隱吉祥,或問諸界調(diào)適」,諸界就是地水火風(fēng),就是四大調(diào)和的意思,是名「先言問訊」。
巳三、饒益戒攝(分五科) 午一、了知恩報
于恩有情,知恩知報,于來求者,常行質(zhì)直,不以諂誑而推謝之。
這是第三科「饒益戒攝」。前面是「攝善法戒」、「攝律儀戒」,現(xiàn)在這是「饒益有情戒攝」。分五科,第一科「了知恩報」。「于恩有情」對于有恩的人哪,「知恩知報」,他知道這位有情對我有恩,我應(yīng)該要酬報他,知報。「于來求者,常行質(zhì)直,不以諂誑而推謝之」,對于遠(yuǎn)來對我有求的人,「常行質(zhì)直」,他內(nèi)心很誠實的面對這件事,「不以諂誑而推謝之」,就是不說妄語來欺騙拒絕那個人的希求。
《披尋記》一一二八頁:
于來求者常行質(zhì)直等者:謂諸菩薩于己有恩諸有情所,善知恩故。若等若增現(xiàn)前酬報,隨能隨力,如法令其意望滿足。雖無力能,彼若求請,即于彼彼所作事業(yè),示現(xiàn)殷重,精勤營務(wù),終不頓止彼所希求,云何令彼知我無力,非無欲樂。如真實義品中說(陵本三十六卷十四頁)。此所說義,準(zhǔn)彼應(yīng)釋。
「于來求者常行質(zhì)直等者:謂諸菩薩于己有恩諸有情所,善知恩故,若等若增現(xiàn)前酬報」!溉舻取顾郧皩ξ矣卸嗌俣髂兀课移降鹊某陥,或者再增加一些,「現(xiàn)前酬報」這個有恩者。「隨能隨力,如法令其意望滿足」,隨自己的能、隨自己的力量,隨自己的能力能做得到的,就是如法的令其他的希望能夠得到滿足,而不拒絕!鸽m無力能,彼若求請」,假設(shè)這位菩薩這個時候,他沒有這個力量,沒有這個能力。這個「力」,力和能,有相通的意思;但是也可以分開來說;蛘呤秦斄,或者是體力。體力叫做「力」,財力叫做「能」;或者倒轉(zhuǎn)來說也可以!副巳羟笳垺沟臅r候,「即于彼彼所作的事業(yè),示現(xiàn)殷重,精勤營務(wù),終不頓止彼所希求」。
「彼彼所作事業(yè)」那個人、那個人,他所做的事業(yè),他要求我做這樣事、這樣事、這樣事,我要表現(xiàn)出來殷重、就是特別誠懇,很重視這件事!「精勤」的「營務(wù)」,就是很勤力的去給他做這件事,「殷重」就是他的內(nèi)心,「精勤營務(wù)」就是表現(xiàn)出來的行動。「終不頓止彼所希求」,決定不會一下子拒絕他所希求的!冈坪瘟畋酥覠o力,非無欲樂」,若是我沒有力量,我還要表示誠懇愿意幫助他,心里面想怎樣使令他知道我沒有力量?我沒有力量幫助他,并不是我不愿意幫助。「如真實義品中說」(陵本三十六卷十四頁)「此所說義,準(zhǔn)彼應(yīng)釋」。
午二、如法求財
如法求財,不以非法,不以卒暴。
這是第二科「如法求財」。這個菩薩攝受眾生、利益眾生的時候,在六波羅蜜里面,第一個波羅蜜就是施,就是用財來利益眾生。但是菩薩也可能這個時候沒有財富,沒有財富就要求這個財富。求財富的時候,「如法」不違犯國家的法律,也不違犯佛法中的戒律,這樣子去求財富的!覆灰苑欠ā梗瑳Q定不用這個非法的手段去求財富的!覆灰宰浔,就是非理的行動去求財富的。
《披尋記》一一二九頁:
如法求財?shù)日撸褐^與如理作意相應(yīng),以法及不兇險追求財物。不以非法及兇險,如有尋有伺地說應(yīng)知。(陵本五卷十六頁)
「如法求財?shù)日撸褐^與如理作意相應(yīng),以法及不兇險追求財物」。「如理作意相應(yīng)」,就是合乎法理的這種作意,去求財富,要這樣子才相應(yīng)!敢苑安粌措U」,合乎因果的道理,不用殺盜淫妄酒去做事情為職業(yè)的。「不兇險追求財物」,不是用暴惡的手段去追求財物!覆灰苑欠皟措U,如有尋有伺地說應(yīng)知(陵本五卷十六頁)」那里有說。下面第三科「樂修福業(yè)」。
午三、樂修福業(yè)
性常喜樂修諸福業(yè)。
就說這個菩薩,他的心性常是喜樂來造作這一切對他人有利益的事情!感拗T福業(yè)」者,什么是福業(yè)呢?
《披尋記》一一二九頁:
性常喜樂修諸福業(yè)者:謂施、戒、修三福業(yè)事應(yīng)知。
「謂施、戒、修三福業(yè)事應(yīng)知」,「施」就是布施。前面說到有三種布施。「戒」呢,就是自己能夠持戒,不作非法的事情!感蕖梗修定。這三種事情叫做福業(yè)。這個「施、戒」都是在散亂中的功德,「修」是在禪定里面了。有散善、有定善,這定善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于他修福尚能獎助,況不自為。
說這個發(fā)菩提心的菩薩,他對于別人修福,修諸善業(yè),修施戒修的時候,他還能贊嘆幫助他成就福業(yè),何況自己不做呢?
午四、憫苦知畏
若見若聞他所受苦,所謂殺縛、割截、捶打、訶毀、迫脅。于是等苦過于自受,重于法受,及重后世。于少罪中尚深見怖,何況多罪。
這底下第四科「憫苦知畏」!溉粢娙袈勊芸唷,若看見別人受苦,若聽說別人受苦,「所謂殺縛」,說是那個人為人所殺,為人所系縛,為人所「割截、捶打、訶毀、迫脅」迫脅就是威脅他!赣谑堑瓤噙^于自受」,別的人受這個苦,他若是見聞的時候,他內(nèi)心的感覺,是超過了他自己受苦的情形!钢赜诜ㄊ堋梗哼@個「重于法受」,在《披尋記》里有解釋!讣爸睾笫馈梗蔡貏e的尊重后世。這個意思:現(xiàn)在我不受苦,但是將來要受苦,那他就決定想辦法改轉(zhuǎn)這件事、改變這件事。現(xiàn)在受一點苦不要緊,將來不要受苦,這叫「重后世」!赣谏僮镏猩猩钜姴馈,小小的過失,尚且深深的感覺到恐怖,何況很多的罪過呢?
《披尋記》一一二九頁:
過于自受重于法受者:謂若見聞他所受苦,過于自所受苦,重于現(xiàn)前領(lǐng)受彼法苦故。
「過于自受重于法受者:謂若見聞他所受苦,過于自所受苦,重于現(xiàn)前領(lǐng)受彼法苦故」。這個《披尋記》的作者,是這么解釋這句話!钢赜诂F(xiàn)所領(lǐng)受彼法苦故」,就是現(xiàn)在所領(lǐng)受的彼法苦故;那或者是殺,或者是縛、割截、捶打、訶毀、威脅,這都是彼法苦。但是在《遁倫記》上有不同的解釋,他說這個「重于法受」是什么呢?就是現(xiàn)在受苦,將來受樂,這是一種;或者現(xiàn)在受樂將來受苦,這是一種情形,這就叫做「法受」。他思惟這件事的時候,他寧可現(xiàn)在受苦,而將來不受苦,是這樣意思。
午五、助伴作業(yè)(分二科) 未一、簡擇所作(分二科) 申一、于如法事
于他種種所應(yīng)作事,所謂商、農(nóng)、放牧、事王、書印、算數(shù),善和諍訟、追求財寶、守護儲積、方便出息,及以舍施、婚姻集會。于是一切如法事中,悉與同事。
這是第五科「助伴作業(yè)」,就是幫助別人作事情。分二科,第一科是「簡擇所作」。分二科,第一科「于如法事」!负啌袼鳌梗褪沁@件事要加以簡擇、加以觀察,應(yīng)該做的就做;不應(yīng)該做的還是不要做,這叫做簡擇所作。這個分二科,第一科「于如法事」,就是合乎道理的事情、有公德的事情,這是應(yīng)該做的。
「于他種種所應(yīng)作事」,就是對于其他的菩薩、其他的眾生,各式各樣所應(yīng)該做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呢?「所謂商」做生意的,「農(nóng)」耕田的,或者是「放牧」牧牛、牧羊這些事情,「事王」就是在政府做事情,或者是「書印」或者是讀書、或者是刻印,或者是「算數(shù)」這一行業(yè)的事情。
「善和諍訟」,就是人與人有諍訟了,能去調(diào)解這件事!缸非筘攲、守護儲積」就是商、農(nóng)、放牧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是追求財保,目的是追求財寶,得到了財寶要加以守護,要儲積、要積蓄。「方便出息」,使令這個財富還要有利息。「及以舍施」,得到了財富以后,還能夠布施出去,布施這些窮困的人。「婚姻集會」或者是有婚姻的事情大家集會,這些事情都是合法的事情!赣谑且磺腥绶ㄊ轮校づc同事」,都是和他相同的做這些事情,以求財富。
申二、于非法事
于他種種斗訟諍競,或余所有互相惱害,能令自他無義無利受諸苦惱,如是一切非法事中,不與同事。
第二科于「于非法事」。這個同事有二個意思:一個是自己也做這件事;一個是幫助別人做這件事,這叫做同事!赣谒N種」,若是對其他的人有各式各樣的「斗訟、諍競」有沖突,互相這些諍論,或者是有很多很多糾紛的事情,或「余所有」的「互相惱害」的事情。「能令自他無義無利」,這些諍競、糾紛沖突,能使令自己和他人都得不到好處的,是沒有利益的!甘苤T苦惱」,反倒是增加了很多的苦惱!溉缡且磺蟹欠ㄊ轮校慌c同事」,這個菩薩不做這種事,也不幫助他人做這種事。
未二、加行所作(分二科) 申一、制止
善能制止所不應(yīng)作,謂十種惡不善業(yè)道。
這第二科「加行所作」。分二科,第一科是「制止」。它前面第一科是簡擇所作,現(xiàn)在第二科是「加行所作」!干颇苤浦顾粦(yīng)作」,這個菩薩他能夠善巧地,也就是有智慧,能夠制止所不應(yīng)該做的這個菩薩他能夠善巧地,也就是有智慧,能夠制止所不應(yīng)該做的情,能把它停下來。什么事情呢?「謂十種惡不善業(yè)道」,就是身三、口四、意三這十種惡事是不善業(yè)道。這是制止,下面第二科是成辦。
申二、成辦
不違他命,善順于他,同忍同戒,于他事業(yè)隨彼所欲,廢己所作而為成辦。
「不違他命」,是別的人有所求于他,希望他幫助做什么事,他不違背的!干祈樣谒股普撸芤。這個「善」就當(dāng)「能」字講,或者是當(dāng)智慧講,他有智慧能順于他人的心意去做事情。這個做事情呢,是什么事情呢?是「同忍同戒」。這個「忍」呢,就是忍者,許也,忍許的事情,就是有智慧的觀察同意做這件事,那么他就能善隨于他。有智慧大家能學(xué)習(xí)戒法的事情,那么他也能善順于他,這就是還是有條件的。「于他事業(yè)隨彼所欲」,對于他人的事情,是在合法的范圍內(nèi)呢他就愿意,隨彼所欲去做這件事!笍U己所作」,當(dāng)時自己也有事情要做的,但把自己的事情停下來「而為成辦」,去成辦他人的如法的事情。
辰二、由正行(分二科) 巳一、意相應(yīng)善
其心溫潤,其心純凈,恚心害心不久相續(xù);隨生隨舍,起賢善心。
這是第二科「由正行」!钙湫臏貪櫋,是這個菩薩他的內(nèi)心是很溫和的、很溫暖的,總是愿意利益他人叫做「潤」。「其心純凈」,他心里面也是清凈的,說是:他不是圣人嘛,他應(yīng)該有煩惱!是的。「恚心害心不久相續(xù)」,所以他有的時候他也有恚,有忿怒的事情,他也有「害」也有害心,要傷害別人的心情。但是這種不清凈心「不久相續(xù)」,不是很久的相續(xù),一生起來恨很快的就制止了!鸽S生隨舍,起賢善心」,隨時,隨各種因緣生起了恚心、害心的時候,隨時有智慧、有正念現(xiàn)前的時候,就棄舍了這恚心害心!钙鹳t善心」,就是生起發(fā)動這個慈悲喜舍的心情。
巳二、語相應(yīng)善
尊重實語,不誑惑他;不離他親。亦不好樂不輕爾說無義無利不相應(yīng)語。言常柔軟,無有矗獷;于己童仆尚無苦言,況于他所。敬愛有德,如實贊彼。
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意相應(yīng)善,是意識的相應(yīng)善,現(xiàn)在第二科是語的相應(yīng)善。
「尊重實語」,他尊重說真實話的人,「不誑惑他」他本身不會用妄語來欺騙他人!覆浑x他親」,他人有親愛的人,他不會去離間他們,就是不是說離間語!敢嗖缓脴凡惠p爾說無義無利不相應(yīng)語」他不歡喜這些非法的語言,不輕易說出來「無義無利」對于將來也沒有義利、對于現(xiàn)在也沒有義利的這種不合道理的語言,不說!秆猿H彳洠瑹o有矗獷」他說出來的話呢,總是很柔和的,「無有矗獷」不是很粗氣的、很強硬的,不說這種話!赣诩和蜕袩o苦言」,對于為自己做事的這個童仆,這個身份低了一點的人,他尚且不會說一些粗暴令他苦惱的話,「況于他所」何況身份高了的人的地方,是「敬愛有德,如實贊彼」,對于有道德的人非常的有恭敬心、有愛護心,「如實贊彼」是真實的來贊嘆他,不是虛偽的贊嘆。
卯三、結(jié)
如是等類,當(dāng)知名為菩薩戒波羅蜜多種性相。
結(jié)束這一段文,種性相。
寅三、忍種性相(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這是第三科「忍種性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征」。這個菩薩也具足忍波羅蜜多的相貌,怎么知道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
卯二、釋
謂諸菩薩性于其他所遭不饒益無恚害心,亦不反報。若他諫謝,速能納受,終不結(jié)恨,不久懷怨。
謂菩薩他的性格,對于別人的地方,他遇到了不饒益的事情,就是對他有傷害的事情,他心里面不恚,也不害,「亦不反報」,也不去報這個仇恨!溉羲G謝,速能納受」,若是那個人對此菩薩有不饒益的事情,也后悔了,后來嘛,就會來諫謝。他改變了,改變了自己的行動,向他來道歉了。「速能納受」,這個菩薩很快地也能接受他的道歉!附K不結(jié)恨,不久懷怨」,他不會內(nèi)心里面結(jié)成一個恨,很久、很久地也不忘這件事,不是的!就是有了怨,也不是很久,自己也就恢復(fù)過來。
卯三、結(jié)
如是等類,當(dāng)知名為菩薩忍波羅蜜多種性相。
寅四、精進種性相(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
第四科,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卯二、釋(分五科) 辰一、被甲精進攝
謂諸菩薩性自翹勤,夙興晚寐,不深耽樂睡眠倚樂。
精進波羅蜜多的相貌是什么樣子呢?「謂諸菩薩性自翹勤」,就是這個「諸菩薩」他的心性,他能自動的發(fā)動自己精進起來!纲砼d夜寐」,很早地就起來了,很晚地才睡覺!覆簧畹匪咭袠贰,他不是很歡喜睡覺的這種睡眠樂,倚靠在那里的樂,他不太耽愛著這些事情。
辰二、方便精進攝
于所作事勇決樂為,不生懈怠;思擇方便,要令究竟,凡所施為一切事業(yè),堅固決定,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終不中間懈廢退屈。
這是第二科,第一科是「被甲精進」!副患拙M」是一個譬喻,比如說去作戰(zhàn)之前,這個軍人去作戰(zhàn)之前,先要披上盔甲,然后再去作戰(zhàn),這是作戰(zhàn)之前的準(zhǔn)備;現(xiàn)在這個菩薩,也是這樣意思,他做很多很多的功德,他也能夠「性自翹勤」,發(fā)動自己的精進,「夙興晚寐,不深耽樂睡眠倚樂」,也是「被甲」的意思!赣谒魇掠聸Q樂為」,如果你常歡喜睡覺,把很多的時間都放在睡覺上,還能精進嗎?說于所作的事情「勇決」、勇猛決定,歡喜去做這些事情,「不生懈怠」!杆紦穹奖,要令究竟」,做事情不是那么容易,你要用智慧去思惟、觀察,用什么方法來做這件事。是「要令究竟」,決定使令這件事情圓滿了,圓滿成功。這是第二個「方便精進攝」,這個「方便精進」,就是實際上采取行動了,叫做「方便精進」。
《披尋記》一一三○頁:
于所作事者:謂為成熟自佛法故,及為成熟他有情故諸有所作,名所作事應(yīng)知。
「于所作事者:謂為成熟自佛法故」,就是成熟自己的圣道,到究竟圓滿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佛法。為了成就這件事要精進,「及為成熟他有情」的圣道故,「諸有所作,名所作事應(yīng)知」。
凡所施為一切事業(yè),堅固決定,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終不中間懈廢退屈。
這位菩薩「凡所施為」,這個「凡」是總的意思,就是一切所「施為」的「事業(yè)」,「堅固決定」,計劃要做這件事,就是決定做這件事,而不會不做了。「若未皆作」,計劃做這件事、做這件事,多少這樣事情,沒有完全做,或者做了還沒有做圓滿,「未皆究竟」,「終不中間懈廢退屈」,決定不會在中間就停下來了不做了,不會這樣子。下面第三科「不下精進」。
辰三、不下精進攝
于諸廣大第一義中心無怯弱,不自輕懱,發(fā)勇猛心,我今有力能證于彼。
這下面特別提到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這件事!笍V大第一義中」,實在就是「第一義」怎么樣學(xué)習(xí),就是學(xué)習(xí)般若波羅蜜,才能證悟第一義了。這件事是非常的重要的,所有的很多其它的事情都是為這件事做前方便的。而這位菩薩對學(xué)習(xí)第一義諦這件事,他心里面不怯弱。怎么叫做「怯弱」呢?就是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而他這個菩薩,「不自輕懱」,不自己輕視自己!赴l(fā)勇猛心」,他能建立勇猛無畏的心情!肝医裼辛δ茏C于彼」,我現(xiàn)在有能力能證悟第一義諦,他自己有這個信心,那么叫做「不下精進」,這是最高尚的境界。
《披尋記》一一三○頁:
于諸廣大第一義中者:此說無上大菩提果,名廣大第一義應(yīng)知。
「于諸廣大第一義中者:此說無上大菩提果」,就是一切種智,「名廣大第一義應(yīng)知」。
辰四、無動精進攝
或入大眾,或與他人共相擊論,或余種種難行事業(yè),皆無畏憚。
第四科「無動精進」!富蛉氪蟊姟,或者這時候有因緣參加一個大眾的集會。在大眾集會,或者是與他人共相擊論,互相討論一件事,可能是有很嚴(yán)重的問題,互相攻擊這件事;或余種種難行的事情,「皆無畏憚」,他都沒有恐怖心。這是無動精進,就是不恐怖。
《披尋記》一一三○頁:
或余種種難行事業(yè)者:如下說有難行施、戒,乃至難行利行,其事應(yīng)知。
「或余種種難行事業(yè)者:如下說有難行施、戒」,難行的施,難行的戒,「乃至難行利行,其事應(yīng)知」。下面有解釋。
辰五、無喜足精進攝
能引義利大事務(wù)中,尚無深倦,何況小事。
就是沒有喜足的精進!改芤x利大事務(wù)中」,做了這件事,能夠引發(fā)出來有義利的事情,這是很大的事情!干袩o深倦」,尚且他都沒有很多的疲倦,何況小小的事情呢?
《披尋記》一一三○頁:
能引義利大事務(wù)中者:此說能作有情一切義利諸菩薩行,名大事務(wù)。
下面第三科「結(jié)」。
卯三、結(jié)
如是等類,當(dāng)知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性相。
寅五、靜慮種性相(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這是第五科「靜慮種性相」。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是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愛樂遠(yuǎn)離」。
卯二、釋(分四科) 辰一、愛樂遠(yuǎn)離(分二科) 巳一、處所遠(yuǎn)離
謂諸菩薩性于法義能審思惟,無多散亂。
諸菩薩他的心性「于法義」,這個「法」是能詮的文句叫「法」,「義」是文句所詮顯的義,對這個文義「能審思惟」,他能夠認(rèn)真地,很深刻地去思惟這個法義!笩o多散亂」,這個「能審思惟」就是觀了,「無多散亂」就是止,他沒有多的散亂,就是修止觀了,這個意思。這個六波羅蜜里邊,這個禪波羅蜜,就是止觀;止觀就是禪波羅蜜。這個禪波羅蜜里邊的這個觀,觀就是智慧。在沒得圣道之前,他是屬于禪波羅蜜的,等到得圣道以后,就是有無漏的智慧的時候,名之為般若波羅蜜。有的地方有這樣的解釋,現(xiàn)在這段文正好是這個意思。
《披尋記》一一三○頁:
性于法義能審思惟等者:謂于諸法正審思慮,及于所緣系念寂靜,性有堪能故。
那么這就是修止觀了。
若見若聞阿練若處,山巖林藪,邊際臥具,人不狎習(xí),離惡眾生,隨順宴默。
這還是這一段文,第一科是「愛樂遠(yuǎn)離」。「愛樂遠(yuǎn)離」分兩科,第一科「處所遠(yuǎn)離」!溉粢娙袈劇梗@位菩薩他或者自己看見這個地方,或者是聽人說。說什么呢?「阿練若處」是寂靜處,那個地方有山,有高巖,還有「林藪」,就是有樹林。「邊際臥具」,在那個地方生活,這個生活所需的條件,是太差了!是到最不好的境界了!溉瞬会蛄(xí)」那個地方人都不歡喜到那個地方去的!鸽x惡眾生」,那個寂靜處,沒有惡眾生,而這位菩薩呢「隨順宴默」,就是歡喜這個地方,在這個地方靜坐,在這個地方修止觀,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一三○頁:
若見若聞阿練若處等者:謂若見聞人不狎習(xí),離惡眾生,居遠(yuǎn)離處。謂阿練若山巖林藪,邊際臥具,此遠(yuǎn)離處順修遠(yuǎn)離,是名隨順宴默。宴,謂晏坐;默,謂于彼心一境性,修瑜伽行。
「若見若聞阿練若處等者:謂若見聞人不狎習(xí),離惡眾生,居遠(yuǎn)離處」,這是個遠(yuǎn)離的地方。「謂阿練若山巖林藪,邊際臥具,此遠(yuǎn)離處順修遠(yuǎn)離」,這個地方遠(yuǎn)離憒鬧,隨順修遠(yuǎn)離行的,修學(xué)圣道的,「是名隨順宴默」。這個「宴」坐就是靜坐,「默謂于彼心一境性,修瑜伽行」,就是修觀、修止觀了。
便生是念,是處安樂,出離、遠(yuǎn)離,常于出離及遠(yuǎn)離所深生愛樂。
「便生是念」,這是這個寂靜處,是隨順「宴默」,在那里修學(xué)圣道是合適的!副闵悄睢梗@位菩薩心里就作如是念:「是處安樂」,這個地方真是太好,太安樂了,「出離遠(yuǎn)離」,在這里可以出離,也可以遠(yuǎn)離,「常于出離及遠(yuǎn)離所深生愛慕」,深深的歡喜、仰慕這件事。
《披尋記》一一三一頁:
是處安樂,出離遠(yuǎn)離者,自他利品中說:正信舍家,趣于非家,解脫樊籠居家迫迮,種種大苦,名出離樂。斷除諸欲惡不善法,證初靜慮,離生喜樂,名遠(yuǎn)離樂。(陵本三十五卷二十頁),其義應(yīng)知。
「是處安樂,出離遠(yuǎn)離者,自他利品中」:就是這個〈菩薩地〉有個〈自他利品〉里面說:「正信舍家,趣于非家」,他對于佛法有正信心,有善法愛,他就棄舍了這個煩惱的家,「趣于非家」,就來到?jīng)]有煩惱的地方!附饷摲\居家迫迮,種種大苦」,他也出了家,就解脫了那個樊籠了;就像是或者用木頭的、或者是用鐵作的籠子,人在那里困著,困在那里邊,現(xiàn)在出家了呢,等于是從這個籠子里邊解脫出來。居家像樊籠似的,居家怎么樣是樊籠呢?「居家迫迮」,這個在家、在煩惱里面生活,那個活動的空間,是很小很小的,「種種大苦」,很多很多的苦惱來困擾這個人!该鲭x樂」,出了這個家,就是快樂了,這個「出離樂」,是出家叫做「出離樂」。
「斷除諸欲惡不善法,證初靜慮,離生喜樂,名遠(yuǎn)離樂」,這個出家「出離樂」和「遠(yuǎn)離樂」,是兩件事!赋鲭x樂」就是出家了,就感覺快樂;出家以后要修學(xué)禪定的時候呢,成功了就「斷除諸欲惡不善法」,斷除了欲界的這個欲,就是這個「十不善業(yè)」完全都停下來了!缸C初靜慮」就成就了色界四禪那個第一個禪,初禪。「離生喜樂」,離開了欲界的五欲,內(nèi)心里面成就了禪的喜樂,這叫做遠(yuǎn)離的喜樂。(陵本三十五卷二十頁),「其義應(yīng)知」。
巳二、煩惱遠(yuǎn)離
性薄煩惱,諸蓋輕微,粗重贏弱。至遠(yuǎn)離處,思量自義,心不極為諸惡尋思之所禪擾。
這是第二科「煩惱遠(yuǎn)離」,前面是「處所遠(yuǎn)離」,現(xiàn)在是「煩惱遠(yuǎn)離」!感员⿶馈,說這位菩薩他的心性,本來就是煩惱是很少的,「諸蓋輕微」,各式各樣障道的因緣是很輕微的:貪欲、瞋恚這個五蓋很輕微的!复种刳A弱」,煩惱的粗重不強,很容易調(diào)伏!钢吝h(yuǎn)離處,思量自義」,他來到這個寂靜處,來到寂靜處的時候「思量自義」,在那里靜坐,自己思惟自己的圣道之義!感牟粯O為諸惡尋思之所纏擾」,這個才開始用功修行,還是有諸惡尋思的,但是不是那么樣的嚴(yán)重,「不極為諸惡尋思之所纏擾」。
《披尋記》一一三一頁:
思量自義者:謂三摩地所行境界,說明自義,是自內(nèi)心所起相故。
「思量自義者:謂三摩地所行境界」,得了初禪,就是三摩地;得了未到地定,也可以說是三摩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三摩地,這個境界就叫做「自義」,這是我應(yīng)該成就的功德,是這樣「自義」!甘亲詢(nèi)心所起相故」,是自己內(nèi)心現(xiàn)出來有這樣的思想,現(xiàn)出這樣的目的,叫「思量自義」!杆剂孔粤x」這是正念,但是在社會上生活,所熏習(xí)的這個惡尋思,有的時候也會來纏繞一下,但是不那么嚴(yán)重,很容易調(diào)伏。
辰二、慈愍眾生(分二科) 巳一、慈俱行
于其怨品,尚能速疾安住慈心,況于親品及中庸品。
這是第二科「慈愍眾生」。前邊第一科是「愛樂遠(yuǎn)離」,自己修學(xué)圣道。這第二科是「慈愍眾生」,這是利他了。分兩科,第一科是「慈俱行」。
「于其怨品」,他在社會上生活,也難免結(jié)怨于人,也有些人怨恨,「尚能速疾,安住慈心」,他還能夠很迅速的對那個怨恨的人發(fā)起慈悲心、發(fā)起「慈心」。「況于親品及中庸品」,況且于自己有親厚關(guān)系的人「及中庸品」,也無怨也無親的人,不能生慈心呢?
巳二、悲俱行
若見若聞有苦眾生,為種種苦之所逼惱,起大悲心,于彼眾生隨能隨力,方便拔濟,令離眾苦。于諸眾生,性自樂施,利益安樂。
第二科是悲俱行,就是他心里面同時有「悲」的心情!溉粢娙袈劇褂锌鄲赖谋娚,為種種的苦惱所苦惱的時候,「起大悲心」,他能發(fā)起很大的悲痛的心情!赣诒吮娚S能隨力,方便拔濟」來救護這個苦惱的人!噶铍x眾苦,于諸眾生,性自樂施,利益安樂」,對于眾生,他的心性就自己主動的歡喜布施他的利益安樂,有這樣的慈悲心。
辰三、安忍眾苦
親屬衰亡,喪失財寶,殺縛禁閉及驅(qū)擯等諸苦難中,悉能安忍。
這是第三科「安忍眾苦」!赣H屬衰亡」,說這位菩薩他有親屬衰亡了,「喪失財寶」,或者他自己喪失了財寶!笟⒖`禁閉」,或者是為怨家,或者是為什么樣的力量所殺害、所系縛、所禁閉,「及驅(qū)擯等諸苦難中,悉能安忍」,這位菩薩在這樣苦惱的境界當(dāng)中,他心里面安忍不動,不生憤怒。下面第二科「成就念力」。
辰四、成就念力
其性聰敏,于法能受、能持、能思,成就念力于久所作、所說事中,能自記憶,亦令他憶。
「其性聰敏」,這位菩薩他的內(nèi)心,就是有智慧,很敏捷的!赣诜苁、能持」,對于佛的正法,他能夠信受,領(lǐng)納在心,他不拒絕。這個「能受」,能接受佛法的熏習(xí),有兩個相貌:一個是「能持」,還有「能思」!赋帧故悄軌受持文,「能思」能思惟文所詮義,也就是法和義,那就叫做「受」!赋删湍盍Α,他也能成就憶念的力量,就是不忘。怎么叫做「念力」呢?「于久所作所說事中」,很久做的事情,很久以前所說的話,這些事情里邊「能自記憶」,自己能記。何乙郧白鲞^什么事,說過什么話,都能記住;「亦令他憶」,也能幫助別人成就憶念力。
《披尋記》一一三一頁:
于法能受、能持、能思等者:此顯于法聞思所集成念,能正修習(xí)瑜伽作意,是故說言成就念力。
「于法能受、能持、能思等者:此顯于法聞思所集成念」,你能夠聞法,又能專精思惟,也能幫助你的念力成就。「能正修習(xí)瑜伽作意」,你能聽聞佛法,思惟法中之義,你逐漸地就能達到修習(xí)止觀的這個程度,就知道怎么樣修習(xí)止觀的「作意」,「是故說言成就念力」。這樣講,這個念力呢,就是不只是記憶力好,而實在是修止觀了。所以這就是「禪波羅蜜」的相。下面第三科結(jié)。
卯三、結(jié)
如是種類,當(dāng)知名為菩薩靜慮波羅蜜多種性相。
寅六、慧種性相(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前邊五波羅蜜說完了,現(xiàn)在說到第六個是般若波羅蜜的種性相。這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釋。
卯二、釋
謂諸菩薩成俱生慧,能入一切明處境界。
這個「諸菩薩成俱生慧」,這種智慧與生俱來的,生來就有這種智慧!改苋胍磺忻魈幘辰纭梗@個「俱生慧」就是生得慧,生來就得到這種智慧,他還沒有學(xué)習(xí)佛法,他原來就有這種智慧。有這個智慧又怎么樣呢?「能入一切明處境界」,能悟入「一切明處」一切智慧的境界里面去。他有這個俱生慧,能成就很多很多的智慧,那就是修得慧了。這個俱生慧是生得慧;「能入一切明處境界」呢,那是修得慧。
《披尋記》一一三一頁:
謂諸菩薩成俱生慧等者:宿習(xí)資糧所集成慧,名俱生慧。此能悟入一切所知,普緣一切五明處轉(zhuǎn):一、內(nèi)明處,二、內(nèi)明處,三、醫(yī)方明處,四、聲明處,五、工業(yè)明處。當(dāng)知即是菩薩一切慧之自性。如慧品說(陵本四十三卷五頁)。此應(yīng)準(zhǔn)知。
「謂諸菩薩成俱生慧等者:宿習(xí)資糧所集成慧,名俱生慧」,就是前一生自己努力地學(xué)習(xí)種種智慧的事情,那么就集成了,集成的智慧,帶到今生來,這就叫作俱生慧。「此能悟入一切所知」,這個生得慧,它能悟入很多很多的知識里面去!钙站壱磺形迕魈庌D(zhuǎn)」,普遍地去觀察一切五明處,在那里能有所作為。這五明是什么呢?一個是「內(nèi)明處」,就是佛法是它的中心思想,這是佛法中的智慧,他也能夠?qū)W習(xí)、能悟入。第二是「因明處」,因明處就是建立自己的思想去破壞他人的相似的、邪知邪見的這種 軌則,這個宗、因、喻的這些事情!溉、醫(yī)方明處」,就是做醫(yī)生這件事,知道病的相貌、病的緣起,這樣滅除一切病;病已經(jīng)好了以后,不會再發(fā)作,有這些智慧,那么這叫作醫(yī)方明處!杆、聲明處」,聲明處實在就是名與文,就是有文學(xué)的智慧。「五、工業(yè)明處」,這個工,就是特別地巧妙的地方:就是種田也是工業(yè)明處,你這個造房子,那也是工業(yè)明處,很多很多的這個工業(yè)、工業(yè)明處。「當(dāng)知即是菩薩一切慧之自性」。菩薩有這么多的智慧,這些都是方便的智慧,內(nèi)明是佛法中的智慧,慧的體性。「如慧品說(陵本四十三卷五頁)。此應(yīng)準(zhǔn)知!
性不頑鈍、性不微昧、性不愚癡。
「性不頑鈍」,前面是正面說,菩薩有俱生慧,又有修得慧。「性不頑鈍」,菩薩的心哪,不那么愚鈍!感圆晃⒚痢,他的心性沒有小小的迷昧都沒有。「性不愚癡」,不糊涂?催@三句,究竟有什么差別呢?《披尋記》有解釋。
《披尋記》一一三二頁:
性不頑鈍等者:性是利根,名不頑鈍。能證所知障凈,名不微昧。能達諸法無我,名不愚癡。
「性不頑鈍等者:性是利根」,他的心性是利根,就是智慧高;就是他的信進念定慧是特別強的,當(dāng)然這也就由栽培來的,這叫作不頑鈍!改茏C所知障凈,名不微昧」,他能夠成就,他現(xiàn)在沒成就,但是他有力能成就所知障的清凈。所知障是不清凈的,他能夠消除所知障,那么心就清凈了,這叫作不微昧!改苓_諸法無我,名不愚癡!鼓軌蛲ㄟ_一切法是無我的,通達我空、法空的道理,這就叫作不愚癡。那么這個能通達諸法無我,就是煩惱障凈。能證所知障凈,就是煩惱障、所知障,都清凈了,這三句,做這樣不同的解釋。
遍于彼彼離放逸處,有力思擇。
這個「放逸處」能系縛人,但是這位菩薩呢「彼彼放逸」,他都能解脫,他遠(yuǎn)離一切放逸的地方;他就是有大智慧力,能觀察這件事,所以他就能夠遠(yuǎn)離一切放逸處。如果不用正念智慧般若來思惟觀察的話呢,那他和一般人一樣,都是顛倒迷惑的。
《披尋記》一一三二頁:
遍于彼彼離放逸處等者:謂生貴家,財寶具足,于諸妙欲耽著受用,名放逸處。思求出離,能見過患,是名有力思擇。
「遍于彼彼離放逸處等者:謂生貴家,財寶具足」,就是這個菩薩,宿世的栽培,很多很多,修了很多;的資糧,所以今生呢,也就生到富貴家,財寶是具足的!赣谥T妙欲耽著受用,名放逸處。」富貴家有很多的妙欲,妙欲呢當(dāng)然就是愛著、放逸,來受用這諸多的、眾多的妙欲,這叫作「放逸處」!杆记蟪鲭x」菩薩呢他能思惟,尋求出離這么多的妙欲!改芤娺^患」,為什么要從欲里面出來呢?因為他看見了欲的過患,「是名有力思擇」。
卯三、結(jié)
如是等類,當(dāng)知名為菩薩慧波羅蜜多種性相。
結(jié)束這段文。
丑三、結(jié)成勝因
應(yīng)知是名能比菩薩種性粗相。決定實義,唯佛世尊究竟現(xiàn)見。由諸菩薩所有種性,性與如是功德相應(yīng),成就賢善諸白凈法。
這是第三科「結(jié)成勝因」。這個「白法相應(yīng)別」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標(biāo)列六相」,是六波羅蜜的種性相,是標(biāo)。第二科是解釋六波羅蜜的差別,這一科也講完了,F(xiàn)在是第三科「結(jié)成勝因」。
「應(yīng)知是名能比菩薩種性粗相」。前面這一段文呢,我們?nèi)ラ喿x它、去思惟它呢,就應(yīng)該知道了,這就是能比知菩薩有六波羅蜜種性的粗相,很明顯的相貌!笡Q定實義,唯佛世尊究竟現(xiàn)見」,于是決定能夠覺悟菩薩六波羅蜜的實義的相貌,唯有佛世尊才能究竟圓滿地現(xiàn)前實見。這是本論的作者有多少謙虛的意思!赣芍T菩薩所有種性,性與如是功德相應(yīng)」,由諸菩薩他的內(nèi)心里面有佛性,那么外面表現(xiàn)出來的這個心,這個所有的種性,那是心里面所隱藏的事情;「性與如是功德相應(yīng)」呢,是表現(xiàn)于外的。他內(nèi)心里面,與這么多的功德相應(yīng),這個是表現(xiàn)于外的現(xiàn)行了!赋删唾t善諸白凈法」,他的這個六根里面在外邊的活動,是成就了這樣賢善的諸白凈法。這個「賢善」是贊嘆這個白凈法;白凈法是賢善的。
《披尋記》一一三二頁:
性與如是功德相應(yīng)等者:謂菩薩種與六波羅蜜多功德相應(yīng),本性應(yīng)爾,自性應(yīng)爾,法性應(yīng)爾,此即顯示決定實義。成就身心澄凈、諸賢善行及與施等諸白凈法,此即顯示種性粗相。
「性與如是功德相應(yīng)等者:謂菩薩種與六波羅蜜多功德相應(yīng)」,謂這個菩薩的種性,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是與六波羅蜜多的功德相應(yīng)的。「本性應(yīng)爾」,菩薩的本性應(yīng)該是這樣,應(yīng)該有六波羅蜜多的相貌!缸孕詰(yīng)爾」這個本是說以前,過去的時候,應(yīng)該是這樣!缸孕詰(yīng)爾」呢,就是現(xiàn)在,他現(xiàn)在的這個心性,和其他的人來對比,菩薩的心性應(yīng)該是這樣子。本性是以前他自己,過去與現(xiàn)在來對比,他過去就應(yīng)該是這樣子;「自性應(yīng)爾」,是和其他的眾生來對比,「自性應(yīng)爾」!阜ㄐ詰(yīng)爾」,這就是把前兩個合起來說。有種性的菩薩,他自然應(yīng)該是這樣子,「此即顯示決定實義」。這一大段文就顯示出來,有種性的菩薩那樣決定的實義相貌是這樣子。
「成就身心澄凈、諸賢善行及與施等諸白凈法,此即顯示種性粗相」,這個「決定」這句話,就是不可以動搖的。這個菩薩的相貌決定是這樣子,和眾生的相貌是不同的。「成就身心澄凈」,這個菩薩的種性,表現(xiàn)在身口意,表現(xiàn)在眼耳鼻舌身意上面:身清凈,心清凈,諸多的賢善行,「及與施等諸白凈法」,有六波羅蜜的相貌,此即顯示種性的粗顯的相貌,是這樣子。
是故能與難得最勝不可思議無動無上如來果位為證得因,應(yīng)正道理。余不應(yīng)理。
他現(xiàn)在有這樣六波羅蜜的相貌,所以他能給,能極難得的、最殊勝的、不可思議的、不可動搖的、無上:沒有高過他的,如來的果位,這幾句話都是贊嘆如來的果位。如來的果位是難得、是最勝、是不可思議、是無動、是無上!笧樽C得因」,他現(xiàn)在有六波羅蜜多的相貌,是為如來果位做證得因。你有如是相貌,你就能證得如來的果位;如來果位是果,你現(xiàn)在的相貌是因!笐(yīng)正道理」,這樣子合道理的。「余不應(yīng)理」,阿羅漢的功德的相貌、辟支佛功德的相貌,那他要是為無上菩提做證得因,那是不合道理!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一三二頁:
難得最勝至余不應(yīng)理者:如來果位,要經(jīng)三無量劫長時積集資糧方能證得,是名難得。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是名最勝。由五種相及二因緣當(dāng)知說名不可思議。由五種相不可思議者:一、由自性故,二、由處故,三、由住故,四、由一性異性故,五、由成所作故。由二因緣不可思議者:謂離言說義故,及過語言道故,不可思議。又出世間故,無有世間能為譬喻,是故不可思議。義如決擇分說。(陵本的七十四卷九頁)摧伏一切外道異論,不為外道異論之所摧伏,是名無動。于所知障得清凈故,是名無上。此唯菩薩種性堪能證得,是故說彼為證得因。所余聲聞獨覺種性無此堪能,為證得因不應(yīng)道理。
「難得最勝至余不應(yīng)理者」這段文。「如來果位」,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果位,「要經(jīng)三無量劫長時積集資糧方能證得」,佛的無上菩提要經(jīng)過三個無量劫,三個阿僧祇劫,那么長的時間積集;鄣馁Y糧才能夠成就的,所以佛的果位叫做「難得」。不像阿羅漢和辟支佛不須要那么多時間就可以成就了。「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是名最勝」,佛的果位聲聞獨覺所不能及,所以叫作「最勝」。
「由五種相及二因緣當(dāng)知說名不可思議」,這個不可思議怎么講呢?由五種相及二因緣說明這不可思議。五種相是什么呢?不可思議者,「由五種相不可思議者:一、由自性故」,由自性故不可思議。這個佛的自性,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那么這是佛的自性。但是這件事呢,于一切法:是相即的?是相離的?色受想行識即是佛的自性?是離色受想行識,是佛的自性?這是不可思議的!是不可思議的。這件事在《解深密經(jīng)》上有說這件事:說是我們修學(xué)圣道的人,你觀察法性的時候,你不可以離一切有為法去觀察法性的!那是不能得到法性的。要觀察有為法是因緣生,從這里可以悟入法性,所以不能離開一切法。但是真如性若顯現(xiàn)的時候,一切法就不現(xiàn)了。所以也不即一切法,也不離一切法,這件事是不可思議的!這叫做「自性」。是第一個不可思議,「由自性故」不可思議。
「二、由處故」,這個佛的境界是在欲界?是離開了欲界?是在色界、無色界?是離開了色界、無色界?這件事也是不可思議的。這是第二「由處故」。
「三、由住故」,這個住有天住、有梵住,還有圣住。這個天住就是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是天住。梵住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三摩地是梵住。圣住就是空、無相、無愿三三昧是圣住。佛是天。渴氰笞?是圣。窟@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是由住故不可思議。
「由一性異性故」也是不可思議。這「一性異性」這件事,我們學(xué)習(xí)《攝大乘論》的時候提到這件事,提到這個:一性異性。就是一切佛都是住在那個真如那里,那么這時候,這個佛就是那個清凈的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安住在真如那里;釋迦佛也是這樣子,藥師佛也是這樣子,阿彌陀佛也是這樣子,一切佛都是這樣子。都是這樣子,一切佛是一?是異?這是不可思議!現(xiàn)在我們看釋迦佛,實在就是無量佛;一佛即無量佛,無量佛就是一佛。但是這件事從他最初發(fā)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來說是無量無邊的;若到果上,安住在個真如這個地方,是無分別的。所以在因地這上說無量無邊,在果上說是無差別相。所以統(tǒng)一起來說呢,很難說是一,也不能說是異的,這也不可思議!「一性異性不可思議」。
「五、由成所作故」也是不可思議,就是一切佛安住在這不思議的法性這里,能發(fā)出來不可思議的作用,利益一切眾生,這件事也不可思議。說名字就是釋迦牟尼佛;但是在體相上來說,是一切佛都在這里,這件事也不可思議。這是由這五種、五相,解釋這個不可思議。
「由二因緣不可思議者:謂離言說義故」:佛陀所住的那個勝義諦真如的境界是遠(yuǎn)離一切名言相的,有了這個名句才能有言說,那個地方?jīng)]有名句,所以也不能有言說,沒有言說就不可思議。「及過語言道故」,它是超過了語言道,語言以什么為道呢?就是以名句文為道,為它的道路。沒有名句文,所以是超過了言語道,「故不可思議」。
「又出世間故,無有世間能為譬喻,是故不可思議」:佛的那個真如的境界,是出離了世間,世間上的事情不能做譬喻,所以也是不可思議!噶x如決擇分說」,這個不可思議的義,在決擇分里面有解釋(陵本的七十四卷九頁)。
「摧伏一切外道異論,不為外道異論之所摧伏」,佛的大智慧能摧伏一切外道的異論,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的言論!覆粸橥獾喇愓撝莘,外道的智慧不能摧伏佛的智慧「是名無動」,無動這么講!赣谒系们鍍艄剩敲麩o上」,這個八地菩薩開始,八地菩薩滅除了三界的伏,能調(diào)伏三界一切的愛煩惱、見煩惱,但是從初地就開始,也就是斷這個所知障,那么一直到第十地金剛后心,究竟清凈。這個斷煩惱障是與聲聞緣覺共同的,斷所知障是聲聞緣覺所不能及的,所以叫做「是故名無上」。
「此唯菩薩種性堪能證得」,這個所知障凈唯獨菩薩的種性的人,才有能力能夠成就的!甘枪收f彼為證得因」,所以說菩薩種性有六波羅蜜白法相應(yīng),它是得無上菩提的因!杆嗦暵劒氂X種性無此堪能」,他沒有這個能力!笧樽C得因」,說是聲聞緣覺的功德能得無上菩薩,是「不應(yīng)道理」,這是不合道理的。
這個南傳佛教到了大乘佛教這里來,然后我們大乘佛教徒也有退大取小的,就用這句話來批評、來毀謗大乘佛教,那么這個地方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如果說是「大乘非佛說」,那么就等于是沒有大乘佛教了,只有小乘佛教。那么小乘佛教能得無上菩提嗎?這是一個地方。在這里很明顯的說,你學(xué)習(xí)小乘佛法是不能得無上菩提,不能為無上菩提作證得因,不能!它沒有這個力量。因為小乘的阿羅漢也就是他生存的時候,有可能弘揚佛法,等到入無余涅槃以后就是永久的休息了。他沒有大悲心,保留這個生命體,去無窮無盡的去利益眾生,那他就不能成佛。不能成佛,佛法就滅亡了!世界上就不會有佛出現(xiàn)世間了。按小乘佛教的道理是這樣子。那么世界上有佛出現(xiàn)世間呢,足見大乘是佛說,你想想這個道理!
子五、有染無染別(分二科) 丑一、無染位
種性菩薩,乃至未為白法相違四隨煩惱若具不具之所染污,性與如是白法相應(yīng)。
這是第五科。「種性持」這個地方分六科,第一科「安住種類別」,第二科「名字分位別」,第三科「自他勝劣別」,第四科「白法相應(yīng)別」,這個講完了,F(xiàn)在是第五科有染無染的差別。分兩科,第一科是「無染位」。
「種性菩薩」就是他的心意識里面、六處里面有佛性,這樣的菩薩「乃至未為白法相違四隨煩惱」,乃至到他不為白法相違。就是四隨煩惱,這個四隨煩惱和白法是相違的,就是未為四隨煩惱若具不具之所染污,是為四隨煩惱是具足的染污了,或者是斷除了一部分就不具足了之所染污。這樣子簡單的說呢,就是這個菩薩未為四隨煩惱之所染污的時候,當(dāng)然是修行成功了!感耘c如是白法相應(yīng)」,他的心性就像前面說的六波羅蜜這種功德所莊嚴(yán)、相應(yīng),這是無染的這個階段是這樣子。
丑二、有染位(分二科) 寅一、染果(分三科) 卯一、標(biāo)差別
若被染污,如是白法皆不顯現(xiàn),或于一時生諸惡趣。菩薩雖生諸惡趣中,由種性力應(yīng)知與余生惡趣者有大差別。
下面是第二科是「有染位」,分兩科,第一科是「染果」,分三科,第一科「標(biāo)差別」。「若被染污」,這個有種性的菩薩,他的六處被四種煩惱之所染污,如是白法皆不顯現(xiàn),說六波羅蜜都不顯現(xiàn)了!富蛴谝粫r生諸惡趣」,或者一個時候,這個菩薩、這個有種性的菩薩,他由于惑業(yè)煩惱的活動,生到三惡道去了!钙兴_雖生諸惡趣中,由種性力應(yīng)知與余生惡趣者有大差別」,這個菩薩雖然生到三惡道里面,「由種性力」由于他們內(nèi)心里面有佛性的力量,有佛性那有什么關(guān)系,有什么事情呢?「應(yīng)知與余」,與其他沒有種性的人生到惡趣里面,有很大的差別的,是不一樣的,很大的差別。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1)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yán)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yán)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yán)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yán)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yán)、六十華嚴(yán)、八十華嚴(yán)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yán)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yán)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講解
- 楞嚴(yán)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yán)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