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7)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7)
巳六、伏遣隨惑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能忍他惱,不惱于他;見他相惱,深生悲憫。
現(xiàn)在的文是廣說菩薩不退菩提心的相貌,一共是有五科。第五科是說成就初發(fā)心堅固不退的菩薩的勝利。這里面第一科「標列」,第二科「隨難釋」。這個地方有八科,現(xiàn)在是第六科「伏遣隨惑」。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這位發(fā)菩提心的菩薩,他成就了殊勝的柔和、忍辱的功德。「柔和」表示他內(nèi)心里面很寂靜,所以表現(xiàn)出來的活動、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不粗獷,所以叫做柔和;「忍辱」,就是外邊有境界觸惱他,「能忍他惱」,別人惱亂他、毀辱他,他能容忍!溉萑獭惯@句話,就是心里面不動,安忍不動!覆粣烙谒,眾生惱亂菩薩,菩薩安忍不動,「不惱于他」,他不報復(fù);凡夫是你觸惱他,他心里面就憤怒,然后加以報復(fù),就是惱亂他。菩薩沒有這兩件事,心里面不憤怒,所以能忍于惱;又不惱亂別的人。「見他相惱,深生悲憫」,看見眾生來觸惱菩薩、毀辱菩薩、惱亂菩薩,菩薩生慈悲心。菩薩生慈悲心呢,這不是在種性的階段,是由種性進一步發(fā)菩提心了的菩薩。當然由前面的說到這個退不退相,說到發(fā)菩提心的相貌的時候會知道,那這位菩薩是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的。所以他站在佛法的立場,他用般若的智慧觀諸法實相的時候,就感覺到眾生虛妄分別,是很可悲憫的:就是不明白諸法實相,這就是虛妄分別,所以菩薩深生悲憫。
《披尋記》一一五○頁: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等者:成就六種可愛樂法,易可共住,性不惱他,常令歡喜,是名柔和。遍于怨親等諸有情所,堪忍怨害,是名忍辱。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等者」,《披尋記》這句話:「成就六種可愛樂法」,菩薩他成就六種可愛樂法,就是那個六和敬:就是戒和同修、見和同解……。我們?nèi)羰菍W(xué)習(xí)佛法的時候,或者學(xué)習(xí)《法華經(jīng)》,或者《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或者《維摩詰所說經(jīng)》,或者《華嚴經(jīng)》,這個心常能夠在道上去契會的話,就是「見和同解」,這個心里面觸對一切境界的時候,都會歸第一義諦。那么,這個地方是和平的,所以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就是有了利益的時候,沒有人有特權(quán),大家平等的享受,自然是容易辦到這一點。這樣子呢戒、見、利:人容易有爭的地方,就是戒、見、利這地方,所以這三部份沒有問題了;這身語意這三個部份也沒有問題,我們大家可以同。淮蠹矣惺虑檎f話的時候,也不會有爭論!敢夂屯瑦偂梗睦锩娲蠹叶几杏X到快樂,所以是「成就六種可愛樂法」,就是這位發(fā)菩提心的菩薩他具足了這六種功德。
「易可共住」,大家容易共住。當然你一惱亂他,他心里也不介意,當然這個人容易共住;若是你惱亂人了,你就不容易和人共住了!感圆粣浪,常令歡喜」,性就是心,他這一念心老是和平的,他不惱亂人,就是他有所不足的時候,他也不會去惱亂到別人;「常令歡喜」,他和大家同住的時候,常時令別人心情快樂,「是名柔和」,這柔和就是這樣講法。
「遍于怨親等諸有情所」,他這個柔和不是偏于一部分,是普遍對于有怨恨的有情、親愛的有情,一切有情所都是柔和的!缚叭淘购Γ敲倘琛,有人有怨,于是乎要去傷害菩薩,菩薩也能忍受,這叫做忍辱。所以希望成就柔和忍辱這件事,一定要通達佛法、通達諸法實相,你這件事辦到了,常常的思惟觀察,他就容易辦到忍辱柔和這件事。
忿嫉諂等諸隨煩惱,皆能摧伏,令勢微薄;或暫現(xiàn)行,速能除遣。
這一段文的標題是「伏遣隨惑」,能伏隨惑、能遣隨惑。什么是「隨惑」?「忿嫉諂等」:忿怒,對于感覺到自己吃虧了,這就忿怒!讣怠梗杭刀,別人有了榮耀的事情,心里面不歡喜!刚~」:諂曲,諂曲也是個問題,下面有解釋。還有等其他的煩惱,「諸隨煩惱」很多的隨煩惱。這個隨煩惱和前面說的隨煩惱不一樣,這是觀察煩惱的輕重,加以分類,有的是重的,嚴重的煩惱叫根本煩惱;不嚴重的煩惱叫隨煩惱。隨順不同的因緣,又生起各式各樣的煩惱,它也還是貪瞋癡,貪瞋癡是根本煩惱,這些煩惱也是貪瞋癡,但是因緣不同了,它比較輕一點,這叫作隨煩惱。
「皆能摧伏,令勢微薄」,這位菩薩他也有忿、也有嫉、也有諂等,但是他有佛法的智慧─摧伏,就是把這個忿煩惱、嫉煩惱、諂誑等煩惱破壞了它、調(diào)伏它,「令勢微薄」,使令這個煩惱的力量由大而小,由厚而薄,就是這樣子,他不放縱自己。我們不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你不常常靜坐的人,這個煩惱來了就是放縱這個煩惱去活動;但是這位發(fā)菩提心的人,他自然會是修止觀的,他這心里面一動,他就知道:哎呀!我有煩惱了。立刻用止觀來調(diào)伏,「令勢微薄」。
「或暫現(xiàn)行,速能除遣」,前面「皆摧伏令勢微薄」這叫做伏,就是調(diào)伏、降伏!富驎含F(xiàn)行」,他常常用功修行,究竟還沒得圣道,還不是圣人、沒入圣位,他有的時候他也有煩惱暫時的會出來活動,「速能除遣」,但是這位菩薩他就很快的把煩惱消滅了,不叫它活動。
《披尋記》一一五○頁:
忿嫉諂等諸隨煩惱等者:此約煩惱品類,名隨煩惱。忿、嫉,是瞋品類。諂是邪見品類。等者等取覆、惱、憍、害,隨其所應(yīng)品類應(yīng)知。約彼種子,說能摧伏;約彼現(xiàn)行,說能除遣。由諸菩薩成就柔和,性不惱他,能正對治忿、嫉、覆、惱、等隨煩惱;又由成就忍辱,能忍他惱,依思擇力,能正對治諂隨煩惱。由生悲愍,能正對治害隨煩惱,依此故說能伏能遣。攝事分說:若瞋恚纏,能令面貌慘裂憤發(fā),說明為忿。心不正直,不明不顯,解行邪曲,故名為諂。隱藏眾惡,故名為覆。心懷染污,不喜他榮,故名為嫉。(陵本八十九卷七頁)逼惱有情,無悲無愍無哀無憐無惻,是名為害。如顯揚論說。(顯揚論一卷八頁)
「忿嫉諂等諸隨煩惱等者:此約煩惱品類」,就是輕重的品類,名隨煩惱;就是不是根本煩惱!阜蕖⒓,是瞋品類」,這忿怒和嫉妒,在根本煩惱來說,就是瞋煩惱那一類的。忿也是恨,嫉妒也是恨,但是比那個瞋,瞋是最嚴重的了,這個比那個是它一類的,「類」就是流類。
「諂是邪見品類」,這個「諂」這句話呢,是邪見品類。這個有邪見的人,他自己知道他的見地和別人不一樣,不是正見;或者是他認為他是正見,認為別人是邪見。但是他多少有一點自己知道有點問題,所以要諂曲,要隱藏自己的見,表現(xiàn)出來的呢令你滿意!他心里面是不同意你的見地的,但是表現(xiàn)出來的是令你滿意的,所以叫作諂。諂者曲也,是這么意思,「諂是邪見品類」。但是這個諂:實在來說在煩惱里面是屬于那一類呢?是愚癡!前面的忿嫉是瞋品類,這個諂是愚癡,貪瞋癡,這愚癡一類的煩惱。
「等者等取覆、惱、憍、害,隨其所應(yīng)品類應(yīng)知」:這個「覆」是個愚癡,也是屬于愚癡一類的。這個下面有解釋這個「覆」,覆是什么呢?就是造了很多罪過,但是隱藏起來。表面上好像是好人,實在里面都是污濁的,這叫作覆,這個覆是這個意思。這個「惱」是什么意思呢?惱是我犯戒了,你要指責我,我就忿怒,我就不接受,他就吵起來了,那叫作惱,這就是惱。這個惱呢?在貪瞋癡的境界來說呢,是什么煩惱?就是瞋煩惱一類的。這個「憍」,憍就是憍慢!憍慢是什么意思呢?它這里說這個人,他是得到名聞利養(yǎng)了,或者是他會講經(jīng)說法了,他就憍起來了!那么這就是憍。這個憍是什么煩惱?是愚癡,就是愚癡的意思,叫作憍煩惱。這個「害」就是要傷害別人,這個是瞋煩惱一類的!鸽S其所應(yīng)品類應(yīng)知」。
「約彼種子,說能摧伏」:這個論上的文,是「皆能摧伏」。這個「摧伏」這句話是說什么意思呢?「約彼種子,說能摧伏」,就是約這個忿、嫉、諂、誑、憍這些煩惱的種子,叫做摧伏。就是叫他不要動!叫這個種子不要動,那么就叫作「摧伏」。這個意思呢?下面的文:「或暫現(xiàn)行」,那這是種子發(fā)動出來煩惱了,這個是和種子又不同了;種子就是煩惱還沒動,煩惱沒動的時候呢,說能摧伏。他這時候靜坐修止觀,觀察一切法是無常無我的,是畢竟空的,使令這種子不動,煩惱就不動,這個約種子,「約彼種子,說能摧伏」。
「約彼現(xiàn)行,說能除遣」:這個「或暫現(xiàn)行」呢,就是煩惱動起來了,這時候心里面有了煩惱。前面,煩惱還沒動,沒動的時候呢,你就得用功修行,叫它不要動;若是已經(jīng)動了呢,「速能除遣」,你立刻要用止觀的力量就把它除遣,把這個煩惱的活動破除去,「速能除遣」。
「由諸菩薩成就柔和,性不惱他,能正對治忿、嫉、覆、惱、等隨煩惱」:由于諸菩薩成就了柔和這種功德、這種品德。「性不惱他」,他不惱亂人,「能正對治」,他為什么有這種事情呢?就是他常常靜坐修止觀,所以能夠?qū)χ;就是除滅這個忿煩惱、嫉煩惱、覆煩惱、惱煩惱等,這些都是隨煩惱,能除滅這些煩惱。
「又由成就忍辱,能忍他惱,依思擇力」:就是思惟觀察的力量,「能正對治諂隨煩惱」,能滅除去這個諂誑的隨煩惱。
「由生悲愍,能正對治害隨煩惱」:因為這個菩薩他能夠生起慈悲心,所以能正對治這個害煩惱,不會傷害別人;還要救護人、利益人,怎么會傷害人呢?所以「依此故說能伏能遣」,就是因這里,前面這段解釋的話呢,就說明什么叫作這是能伏煩惱;這是能遣煩惱。這個能遣是約現(xiàn)行說的;能伏是約種子說的。
「攝事分說」,這個〈攝事分〉,我們現(xiàn)在這個是〈本地分〉,后面有個〈攝事分〉!溉舨_恚纏,能令面貌慘裂憤發(fā)」,就是我們的這個忿怒,這個瞋恚的煩惱。纏就是指煩惱現(xiàn)行的時候就叫作纏,就像大毒蛇纏著你似的,就是煩惱像毒蛇似的纏住你。這個瞋煩惱來纏繞我們的時候,這個相貌是什么樣呢?「能令面貌慘裂憤發(fā)」,能令我這個面上面貌的相貌「慘裂」,就是非常的憤怒。這個「慘」呢?就是毒也。這個「裂」呢,就指這個眼睛現(xiàn)出一個忿怒的相貌叫裂!笐嵃l(fā)」:這個「慘裂」呢,就是內(nèi)心的憤恨發(fā)之于外,叫作慘裂,「說名為忿」,這個忿就這么講。
「心不正直,不明不顯,解行邪曲,故名為諂」,說這個「諂」。他的心不正直,就是里面有黑暗這些事情!覆幻鞑伙@」,但是你從表面上你看不出來,他心里面那個污濁的那個彎曲的事情看不出來。因為什么呢?「不顯」,他內(nèi)心里面的事情沒有現(xiàn)出來。「解行邪曲」,他內(nèi)心的解,和作出的事情,都是不合乎道理的「邪曲」,故名為諂。
「隱藏眾惡,故名為覆」:很多的罪過都藏在里面,所以叫做覆!感膽讶疚,不喜他榮,故名為嫉」:這個嫉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里面染污,就是所有的好事都是要屬于我才可以,你拿到一點好處是不行!我不能同意的。所以「不喜他榮」,不喜歡別人有榮耀,故名叫作嫉。這些解釋都是(陵本八十九卷七頁)上說的。
「逼惱有情,無悲無愍無哀無憐無惻,是名為害」:「逼惱有情」,就是逼迫、惱害有情,惱害別的人。「無悲無愍」:沒有悲、也沒有愍!副梗窍胍齽e人的痛苦,叫作悲,他沒有這個悲心。沒有「愍」,就是別人有苦惱的時候,他心里面感覺痛;但是這個人不是,別人有苦惱的時候他心里不感覺的痛,這是無愍!笩o哀無憐」:別人有痛苦的時候,叫別人有痛苦,別人本來沒有痛苦,他逼惱叫人有苦惱,說這個人沒有這個哀傷之心,沒有這種心情!笩o憐」,憐者愛也,沒有愛心這個人。「無惻」,就是沒有惻隱之心,就是別人叫別人痛苦的時候,他無動于心,所以叫作無惻!甘敲麨楹Α梗褪墙忉屵@個害,用這么多的字來解釋這個字!溉顼@揚論說」(顯揚論一卷八頁)這是解釋這個煩惱的相貌。
巳七、現(xiàn)住安樂
隨所居止國土城邑,于中所有恐怖斗諍、饑饉過失、非人所作疾疫災(zāi)橫,未起不起;設(shè)起尋滅。
前面這一段呢?是說菩薩呢,「伏遣隨惑」,能調(diào)伏、能驅(qū)逐一切煩惱,使令心里面清凈。下面是第七科「現(xiàn)住安樂」。
「隨所居止」,這個菩薩隨順各種因緣,他居住這個國土這里、居住這個城市里,或者是居住這個城,一個小鎮(zhèn)里面。「于中所有恐怖」,那個地區(qū)原來有恐怖,或者是有斗爭,或者是有饑饉的過失,還有種種的這些苦難的事情!阜侨怂骷惨邽(zāi)橫」,或者這個地方呢,有傳染病,或者有其它什么災(zāi)難的事情,而這個是「非人所作」,就是鬼神做這些惡事來惱亂人?墒沁@個菩薩現(xiàn)在在這里住了呢,「未起不起」,這些恐怖斗爭、饑饉過失、非人所作疾疫災(zāi)橫,就不起了。菩薩到這來住的時候,這件事就沒有,就不不起了,鬼神不敢到這里來放毒!冈O(shè)起尋滅」,或者是有生起,有這些事情來,但是很快的就滅除了,「尋滅」。這是說「現(xiàn)住安樂」。
《披尋記》一一五一頁:
恐怖斗諍饑饉及諸疾疫災(zāi)橫未起不起等者:此說菩薩與他增上果。有尋有伺地說:猶如如來所住國邑,必無疾疫災(zāi)橫等起,佛神力故,無量眾生,無疾無疫,無有災(zāi)橫,得安樂住。(陵本九卷三頁)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恐怖斗諍饑饉及諸疾疫災(zāi)橫未起不起等者:此說菩薩與他增上果」:這是菩薩的大福德、大功德力!給眾生的增上果,就是借他的光了。就是由他的威力,我們就沒有這些災(zāi)難,這叫「增上果」。不是我們自己有這個功德沒有這些災(zāi)難,是菩薩的威力,我們借光了,那就叫作增上果。就是此法影響了彼法,若是大罪過的人呢?也可能有增上果,就是使令這地方有災(zāi)難!本來我們沒有災(zāi)難,因為他來了,使得大家斗爭,就是很多很多的苦難都來了,這就是增上果。
現(xiàn)在是說菩薩這種大慈悲心的人,有大功德的人呢,很多人都借他的光了!所以叫作增上果。「有尋有伺地說:」我們已經(jīng)學(xué)過了這個地方。「猶如如來所住國邑」,像佛所居住的地方,「必無疾疫災(zāi)橫等起」,也就是增上果。「佛神力故,無量眾生,無疾無疫,無有災(zāi)橫,得安樂住」這是(陵本九卷三頁)說的!复酥械览,當知亦爾」,前面是說佛給眾生的增上果,這里是菩薩也有相同的情形。
巳八、厭苦生悲
又此最初發(fā)心菩薩,或于一時生極惡趣那落迦中,多分于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脫。受小苦受,生大厭離,于彼受苦諸眾生等,起大悲心。
這是第八科「厭苦生悲」。「又此最初發(fā)心菩薩」,我現(xiàn)在忽然間想起一件事,我看見一本書上,就是基督教的人吧,說釋迦牟尼佛死的時候是被毒死的。一個佛教徒做的,請佛吃飯,這菜飯里有毒,使令佛因吃了這菜飯,佛就死了!有本書說這件事。我看見這件事呢,當然心情不舒服,不舒服我就特別去查這件事,查這件事。當時,法嚴法師在,你們知道法嚴法師吧,法嚴法師他的英文很好,所以我就查到這個書,《阿含經(jīng)》的部派有提到這件事,《大般涅槃經(jīng)》也提到這件事。提到這事,當時是怎么說的呢?當時是一個鐵匠純陀,鐵匠,佛是入涅槃之前,佛就是從一個村落、一個村落走到這個地方,這個鐵匠叫純陀,他信佛嘛,他就恭敬佛!給佛燒了木耳。燒這個木耳,特別的給佛這一杯,供養(yǎng)佛。他當然還有其他的菜,供養(yǎng)大眾僧!佛當時說,這個只要給我一個人吃,不要給他們吃,就說這個木耳,你只可以給我一個人吃,不可以給他們吃!那么就是這樣子吃這餐飯,就吃過了。吃過了以后呢,佛就有病了!佛當時好像是說:身體很痛!身體很痛!佛就入無相三昧,就把所有的病痛都驅(qū)逐出去了,還有這么一段事情。
我就把這件事,我看見文上說這件事,就向法嚴法師說,他說:「是,他看見英文的什么書上也說到這件事」。說到這件事,但是我們把這件事,你不要就看這一件事,把前面的事也放在一起來看呢,佛是這個臨涅槃的前三個月,前三個月的時候,佛就對阿難尊者說,說:「若是一個人成就了四神足的話,就是若是得了這個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到無色界的四空定,就是這些有禪定的人」。這當然指佛說,佛教的圣人來說的!高@種人他可以住世,可以住一劫、能住一劫,他這個生命,身體可以安住一劫而不會死的,能住這么久!」連續(xù)說了三次!阿難尊者不支聲,不支聲。不支聲以后呢,就是過一會兒,這個大地震動!大地震動的時候,就是地震了,地震,這時候阿難尊者驚了,就問佛,說:「怎么了,大地震動,怎么回事?」佛說:「我舍掉了壽命,把壽命給舍了!」說:「我只留三個月,過了三個月我就死了,我可以活一百二十歲,這一年才八十歲,就是舍掉了四十年,還保留三個月,我現(xiàn)在不死,我還再繼續(xù)三個月!狗鹫f過這么一句話。那么現(xiàn)在這個,中間的時候,就是到了涅槃那個地方去,經(jīng)過多久了,就是有經(jīng)過鐵匠請佛吃飯這個事情。佛當時說了:「這個菜只可以給我,不可以給別人」。那就表示什么呢?就是這里有毒,不可以給他人吃,就是給我吃可以。
這樣說呢,這件事和基督教的人說:「瞿曇釋迦牟尼佛,是被毒死的!」我們就知道,佛不是被毒死的,可以知道這件事!但是你若不讀這個文呢,你不知道這件事!那這個事怎么講呢?就沒有辦法講了呀!就知道這件事。我以前是看見這個文,我看了多少次!這個事應(yīng)該說出來,應(yīng)該詳細的說,我們大家知道這件事!如果基督教的人,拿這句話,對我們說,我們會有話解釋。不然的話,我們有什么話說!因為你沒有看見這個文你怎么說,你憑空說也不好,但是我們自己沒看見這個文。而這上面說這個事情,佛菩薩,佛所在的地方,「所住國邑,必無疾疫災(zāi)橫等起」。還有這個事情。
「又此最初發(fā)心菩薩」,一共分八科,現(xiàn)在第八科「厭苦生悲」。又此最初發(fā)心的菩薩,「或于一時生極惡趣」,這發(fā)菩提心的菩薩,當然他不是圣人嘛!不是圣人有什么問題?不是圣人就是有煩惱、有煩惱。就是有特別的因緣這煩惱可能會動,也可能會做惡事的!所以最初發(fā)心菩薩,或于一時生極惡趣,跑到三惡道去了!可能有這種事情!改锹溴取,中國話就是苦器,就是地獄!
「多分于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脫」,這菩薩造了罪的時候,他是多數(shù)在地獄里受苦,很快的就解脫,就從地獄里出來了,是這樣!甘苄】嗍堋,受到很小的苦惱,這種苦惱的苦受!干髤掚x」,但是雖然苦惱不是那么嚴重,但是厭離心很大!赣诒耸芸嘀T眾生等,起大悲心」,說還有其他的眾生在那里受苦,菩薩生起大悲心。因為厭離心強,所以他也不敢作惡;我們厭離心不強,厭離心不強,有時候會作惡。作惡的心就強一點。
《披尋記》一一五一頁:
生極惡趣乃至起大悲心者:先所說相種性位中,未為諸隨煩惱所染污時,尚得相應(yīng),何況發(fā)心?
「生極惡趣乃至起大悲心者:先所說相種性位中」,這個是「又此最初發(fā)心菩薩,或于一時生極惡趣」,這個是發(fā)心菩薩,就是從種性菩薩又進一步發(fā)無上菩提心,這時候是佛教徒了,而且是大悲心的菩薩。所以「先所說相種性位中」,是沒有發(fā)心的時候,種性位就是沒有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未發(fā)菩提心的菩薩呢,「未為諸隨煩惱所染污時」,就是沒有發(fā)心的菩薩,但是他有佛性!他這個時候還可能沒有為隨煩惱所染污的時候,他有時候這種有佛性的菩薩,他的心性良善!這個煩惱輕微,所以有的時候沒有煩惱!干械孟鄳(yīng),何況發(fā)心?」那種沒有發(fā)菩提心而有佛性的菩薩,還有這么多的功德,何況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的功德不是就更廣大了嗎?這個意思。
辰二、結(jié)
如是一切皆因攝受無惱害福,最初發(fā)心堅固菩薩,由能攝受無惱害福,便能領(lǐng)受如是等類眾多勝利。
前面就是說發(fā)了無上菩提心的人,他有這個「攝受」,就是成就了,成就了無惱害的這個福,就是大悲心不惱害眾生。因這一念的慈悲心,就有無量的福報!缸畛醢l(fā)心堅固菩薩,由能攝受無惱害福,便能領(lǐng)受如是等類眾多勝利」,像前面所說的,這個菩薩有這么多的殊勝的功德。實在這個文就是勸發(fā)菩提心的意思,勸我們發(fā)菩提心這個意思。
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自他利品第三之一
這個「種性品」和「發(fā)心品」這二品都講完了,現(xiàn)在是第三品「自他利品」。癸三「覺分持」。前面「種性持」、「發(fā)心持」,這二大段講完了,現(xiàn)在是第三段「覺分持」。分二科,第一科是「結(jié)前生后」。
癸三、覺分持(分二科) 子一、結(jié)前生后
如是菩薩既發(fā)心已,云何修行諸菩薩行?
發(fā)心發(fā)完了,已經(jīng)發(fā)無上菩提心!冈坪涡扌兄T菩薩行?」發(fā)無上菩提心,以后干什么?他就是要修菩薩道。但是這個菩薩道怎么修法呢?這句話是生后!溉缡瞧兴_既發(fā)心已」,這句話是結(jié)束前文!冈坪涡扌兄T菩薩行」,這就是生后,生起后文。這是第一科「結(jié)前生后」,第二科「攝舉綱要」。這個菩薩行是很廣大的,現(xiàn)在把它「攝」,就是把它集聚在一起,先說它的綱要,不是說那個細節(jié)。先說個大綱。分二科,第一科是「總標」。
子二、攝舉綱要(分二科) 丑一、總標
略說菩薩若所學(xué)處,若如是學(xué),若能修學(xué)。
若是說個綱要的話呢,分三大段。第一段是「若所學(xué)處」,或者是菩薩先要所學(xué)的事什么?所學(xué)的境界!溉羧缡菍W(xué)」,這些是應(yīng)該是學(xué)的,怎么樣學(xué)呢?這樣學(xué)!要如是學(xué)、這樣學(xué)。這是一大段!溉裟苄迣W(xué)」,說是這個人具足這樣功德、這樣功德,修學(xué)菩薩道。分這么三大段。
《披尋記》一一五一頁:
若所學(xué)處等者:所應(yīng)學(xué)處,名所學(xué)處。如是應(yīng)學(xué),名如是學(xué),精勤修學(xué),名能修學(xué),若能修學(xué)。下自文中正廣宣說如次應(yīng)知。
「若所學(xué)處等者:所應(yīng)學(xué)處」,這是所應(yīng)該學(xué)的這些廣大的境界,這是一部分,「名所學(xué)處」。「如是應(yīng)學(xué),名如是學(xué)」,就是這樣學(xué)習(xí),這又是一大段!妇谛迣W(xué),名能修學(xué)」,「若能修學(xué)」這一段就是精進勇猛的修學(xué),叫做能修學(xué)!赶伦晕闹姓龔V宣說」,就是下面就是說這些事了,說這三大段,「如次應(yīng)知」。
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菩薩行
「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前面這是分三句話,也就是三大段?偤掀饋碜兂梢淮蠖,「名菩薩行」,就是菩薩的德行。這個「行」這個字,我是愿意念行(ㄒ一ㄥˊ)。這是我曾經(jīng)說過:你采取行動的時候叫做行(ㄒ一ㄥˊ),有了成就的時候叫行(ㄏㄥˋ),是這樣意思。但是這個地方又不是說是在果上說的,你現(xiàn)在這樣用功修行,有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這些功德就可以稱作為行(ㄏㄥˋ)。但是這還是無上菩提的資糧,得無上菩提才算是果。這是「總標」,下面第二科是「別廣」,分三段,第一段是「所學(xué)處」。分二科,第一科是「標」。
丑二、別廣(分三科) 寅一、所學(xué)處(分二科) 卯一、標
是諸菩薩于何處學(xué)?謂七處學(xué)。
在什么地方學(xué)呢?這是個問!钢^七處學(xué)」,就是在這七個地方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所學(xué)處有七種。這是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列」出來。前面是「標數(shù)」,有七處學(xué);后面是列出來名字。分二科,第一科嗢柁南。
卯二、列(分二科) 辰一、嗢柁南
云何七處?嗢柁南曰:
這個數(shù)目這么說。
自他利實義,威力熟有情,成熟自佛法,第七菩提處。
這是個頌。下面「長行」,分二科,第一科「標名」。就是把這個頌,把它再詳細的說一說。這七種是:
辰二、長行(分二科) 巳一、標名
一、自利處,二、利他處,三、真實義處,四、威力處,五、成熟有情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
「一、是自利處,二、是利他處」。菩薩自利,這個很明白的標出來,菩薩不可以完全是利益眾生,應(yīng)該自己要修學(xué)圣道,所以叫「自利處」。第二是「利他處」,前面頌文上是「自他利」,這三個字現(xiàn)在這變成二個!溉、真實義處」,就是這一品還是不是容易懂的這「真實義處」,F(xiàn)在是〈自他利品〉,那個是〈真實義品〉!杆摹⑼μ,五、成熟有情處,六、成熟自佛法處,七、無上正等菩提處」,這是七個處,就是七種境界是菩薩所應(yīng)學(xué)處,標出來。這是標名,第二科「釋義」,解釋這七處之義。分五科,第一科是「自利利他處」即〈自他利品〉,這一品就是這一科。這一科里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巳二、釋義(分五科) 午一、自利利他處(即自他利品)(分四科)
未一、征
云何自利利他處?
怎么叫做菩薩自利、菩薩利他的境界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列」。
未二、列
謂自利利他,列有十種:一、純自利利他,二、共自利利他,三、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四、安樂種類自利利他,五、因攝自利利他,五、因攝自利利他,七、此世自利利他,八、他世自利利他,九、畢竟自利利他,十、不畢竟自利利他。
「謂自利利他,列有十種」不同:「一、是純是自利,純是利他」,這件事只能對自己有利;這件事只是對他人有利!付、共自利利他」,說是自利呢,但是也能利他;說是利他,也能自利;自利也是共,利他也是共。和前面純自利,是相反的!溉、利益種類自利利他」,這個自利也有利益,利他也有利益。而這個自利、利他的利益是有種類的,有各式各樣的不同。這是第三!杆、安樂種類自利利他」,這個利益是一種;安樂又是一種種類,也是有自利、利他的不同!肝濉⒁驍z自利利他」,這個自利也好、利他也好,不是果,是屬于因的!噶⒐麛z自利利他」,這樣自利利他的六波羅蜜結(jié)果了,所以叫做果!钙摺⒋耸雷岳,這個自利利他,限于現(xiàn)在世!赴、他世自利利他」!妇、畢竟自利利他」,是究竟的!甘、不畢竟自利利他」。這分這么十種,分出來這十種不同。這是列出來名字,下面第三科就加以解釋,解釋的時候分六科,第一科是「純共自利利他」。這一科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征」。
未三、釋(分六科) 申一、純共自利利他(分二科) 酉一、征
云何菩薩純共自利利他?
這個題目是這樣界限,這是「征」。下面第二科就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略標所應(yīng)」。
酉二、釋(分二科) 戌一、略標所應(yīng)
謂諸菩薩于純自利利他,應(yīng)知應(yīng)斷。違越不順菩薩儀故,于其所余,應(yīng)勤修學(xué),不越隨順菩薩儀故。
這個菩薩對于做這件事,純是自利;做這件事純是利他,是「應(yīng)知應(yīng)斷」,這件事你要認識它有過失的呀,這個純自利、純利他是有過失的,應(yīng)該要「斷」,不要做這種事。為什么要應(yīng)知應(yīng)斷呢?「違越不順菩薩儀故」,它違越菩薩儀,菩薩的威儀不符合,它不隨順菩薩的威儀故,所以應(yīng)該斷。「于其所余,應(yīng)勤修學(xué)」,就是不順菩薩威儀的去掉了,剩下來的那就是順菩薩儀的,「應(yīng)勤修學(xué)」,這是有功德的,沒有過失的!覆辉诫S順菩薩儀故」,對于菩薩儀不違越,而能隨順菩薩的威儀,所以你應(yīng)勤修學(xué)。
《披尋記》一一五二頁:
違越不順菩薩儀故者:菩薩所受三種凈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一切名菩薩儀。障礙不行,是名違越。顛倒而取,是名不順。
「違越不順菩薩儀故者:菩薩所受三種凈戒」,有三種清凈戒,「謂律儀戒」這是一種,第二種「攝善法戒」。律儀戒大概的說,就是一切不律儀的事情都禁止,就是不合法、有罪過的事情要停下來,叫律儀戒!笖z善法戒」,有功德的事情,你要努力的去做,要成就它,這叫「攝善法戒」!葛堃嬗星榻洹,前面這兩種是菩薩自利,菩薩自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饒益有情戒」就是菩薩大悲心要利益眾生,使令眾生也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加起來就是三種戒。
「如是一切名菩薩儀」前三種戒,這是符合菩薩的威儀的!刚系K不行,是名違越」,如果你自己有煩惱,障礙自己不修行這三種戒,「障礙不行」,這就叫做違越菩薩律儀了,「是名違越」!割嵉苟,是名不順」,菩薩說戒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是他錯誤的去認識這句話,不符合佛的正義,那就叫做「顛倒而取」,所以叫做「不順」,不順菩薩儀。
這是「略標所應(yīng)」。下邊第二科是「廣列種類」,分四科,第一科「純自利」,又分兩科,第一科「列種種」,分五科,第一科是「貪慳財法」。
戌二、廣列種種(分四科) 亥一、純自利(分二科)
天一、列種類(分五科) 地一、貪慳財法
此中菩薩于純自利,應(yīng)知應(yīng)斷者:謂為己樂,求財受用;驗榱叻,于佛菩薩所說教法,追訪受持。
說是在前面「略標」里邊,有一種事情是菩薩純自利的事情。這個事情是不對的、是錯誤的,「應(yīng)知應(yīng)斷」,你要認識這件事是有罪過的,所以應(yīng)該不要做。究竟是說的什么呢?「謂為己樂,求財受用」,這是純自利。我的目的就是希望我自己快樂,是這樣子;所以我就去求財,求到了以后,我就受用,我來受樂。「或為吝法,于佛菩薩所說教法,追訪受持」,前邊是世間的財利,這第二句是佛法,但是他的目的呢,「我吝法,我不布施出去,我保住我自己有,純?yōu)樗接,我不共與大眾」,這樣子,他心是這樣的。于佛菩薩所說的教法,「追訪受持」,到處不怕辛苦去追求、去請問;請問得到了,他能受持而不忘失,但他不布施給其他的眾生的,這是純是為了自利。就是一個財,一個法,都是慳吝而不肯給別人享受。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是「希求染有」。
地二、希求染有
或為生天受天快樂,受持禁戒,發(fā)勤精進,修習(xí)定慧。或求世間有染果報,為世財食,恭敬供養(yǎng)諸佛制多。
這個菩薩呢,他的目的,他也感覺到人間很苦!生活很苦!他想要「為欲生天」,想要到天上去享受五欲之樂。那么這個「天」,佛教是講因果的,不是自然有的,于是乎他受持禁戒,他受的戒他不犯,持守清凈。這是不愿意在人間,當然也不到三惡道去,想要到天上去。那就是受持禁戒,這個戒呢,能夠保護你解脫了地獄、惡鬼、畜生,跑到人間,或者他現(xiàn)在說得清楚:就是要到天上去「欲界天」。你受戒清凈,持戒清凈,你若愿意生天,這件事是能做到的,戒能有這個力量。
「發(fā)勤精進,修習(xí)定慧」或者這個菩薩呢,他想要生到色界天、生到無色界天,不愿意在欲界。那怎么辦呢?要精進的修習(xí)「定」,修習(xí)色界定、無色界定,那才行的,不然你不能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你不能超過欲界的;蛘咝蘖(xí)「慧」,修習(xí)慧那這應(yīng)該說我出離世間,我得阿羅漢道,這「慧」能出離三界;「定」能出離欲界;「戒」能出離「三惡道」。他就是為了自利,純是為自利。
「或求世間有染果報」,他前面說是為求生天,或者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現(xiàn)在或者這位菩薩呢,「希求世間有染果報」,世間上有染污的果報。世間上有染污的果報是什么呢?「為世財食,恭敬供養(yǎng)諸佛制多」,他的目的想要得到世間上的福利。世間上的福利不那么清凈,是染污的福利。怎么辦法呢?下面這句話就明白的說了,「為世財食」,就為求世間的財富和飲食,飲食也就是財!腹Ь垂B(yǎng)諸佛制多」,他對于「制多」就是塔,佛的塔,佛的這些有尊像的塔,或者有舍利的塔。對塔恭敬禮拜,或者是香花供養(yǎng),他的目的就想要得到財、得到食,這是純?yōu)樽岳。第三科是「貪得利養(yǎng)」。
地三、貪得利養(yǎng)
或貪利養(yǎng),為利養(yǎng)故,自說種種無有義利、不實功德,誑惑于他,招集利養(yǎng)。
這是說謊話了,貪著人家的財利的供養(yǎng),他心里面是貪心,那么他就怎么辦法呢?他為求利養(yǎng)的緣故,他就有了這個行動,自己說自己「種種無有義利、不實的功德」,不真實的功德,就是說謊話了。對人說:我有什么什么義利、有什么什么功德!阜N種無有義利,不實功德」,他沒有功德,但是他就向人說有功德,這不真實的功德!刚N惑于他」,來欺騙人家、迷惑人家!刚屑B(yǎng)」,用這個,用語言來欺騙人家也有效,也有人去供養(yǎng)他。這是「貪得利養(yǎng)」,是這樣子。第四科是「貪他供事」。
地四、貪他供事
或欲貪他作己僮仆,為驅(qū)使故;非法攝眾,不如正法。矯設(shè)方便,拔濟有情,令于他所,免為僮仆。還自攝受為己僮仆拔濟有情,令脫系縛,還自拘執(zhí),成已事業(yè)。拔濟有情,令于他所解脫種種治罰怖畏,還自攝伏,令懼于己。
「或欲貪他作己僮仆,為驅(qū)使故」,或者他的心情希望,貪求他人給他自己作僮仆,做僮仆干什么?「為驅(qū)使故」,驅(qū)遣他,用他做種種事,想要做這件事,目的是這樣子!阜欠〝z眾,不如正法」,就是他是不合法的引這個人來,而不符合正法,不符合正法的,這個地方也的確是有問題!總而言之:要有「般若」和「慈悲」,這些事就容易如法;如果是不用般若,也不用慈悲,貪求供養(yǎng),那多數(shù)是不合法。
「矯設(shè)方便,拔濟有情」,前面是他的目的,現(xiàn)在是采取行動了。怎么辦法才能夠把那個人引過來呢?「矯設(shè)方便」,就是「詐」,矯者詐也,就是用一些虛妄的、欺騙的方法,就是經(jīng)過矯設(shè)。設(shè),也是經(jīng)過內(nèi)心的設(shè)計的,想出一個方法來!赴螡星,令于他所,免為僮仆」,就是原來這個人是在給別人做僮仆,現(xiàn)在想辦法「拔濟」,把他挖墻腳,是這樣意思。把他拔出來,把他引導(dǎo)出來,「令于他所,免為僮仆」,不做僮仆了,「還自攝受為己僮仆」,再把他引導(dǎo)過來給自己做僮仆。
「拔濟有情,令脫系縛」下面這是第二段,另一個意思了。就是有的這種人,被然家控制住了,被別人控制住,做種種的事。那么這個菩薩呢,「拔濟有情」,就把那個人把他奪取過來,這個「拔濟」奪取過來,「令脫系縛」,使令他解脫那個人的系縛。「還自拘執(zhí),成己事業(yè)」,把他解脫出來,成為自己的人以后,也是要控制他;「還自拘執(zhí)」,把他控制他為我做事,就是這樣子。
「拔濟有情,令于他所解脫種種治罰怖畏,還自攝伏,令懼于己」,這是第三個意思。那個人在受到別的人的治罰,那個人有什么威力,能恐怖他,那么他就拔濟,把那個人把他引導(dǎo)出來,那么使令那個人在那個人那個地方解脫了種種的治罰,不受他的治罰,不受他的恐怖。那么這個人解脫出來以后呢?「還自懾(這個豎心加三個耳朵(聶)這個字念ㄓㄜˊ, 也念ㄕㄜˋ)伏,令懼于已」,到了自己的地方,還是用自己的威力鎮(zhèn)伏住他,叫他對我有恐怖心,你不要不聽我不可以!「令懼于已」。這三段文是「貪他供事」,是這個意思。這個就是:不是大悲心。不是慈悲心、也不是智慧,這是容易有糾紛的,就算是你一時的達到目的,以后還有問題的!這件事。
地五、貪著定樂
若諸菩薩耽著諸定現(xiàn)法樂住,棄舍思惟利眾生事。
這是第五科「貪著定樂」,這是又一種境界了。是「若諸菩薩耽著諸定」,就是特別地愛著,修學(xué)禪定,特別地這樣。當然他特別地歡喜呢,這個愛著心,愛著禪定的心如果重的話呢,他就會特別努力地去做這件事。他就把別的事情,不是他所愛著的事情多數(shù)都停下來,專心地努力去修禪定。那當然這樣做的結(jié)果呢,就成就了,就得禪定了。是「現(xiàn)法樂住」,現(xiàn)法就是你現(xiàn)在的色受想行識里面,就成就了色界四禪。色界四禪是令你特別快樂的地方。這個「樂住」,你住在定里面特別有快樂。這個樂呢,是強過那未到地定,未到地定所不能及的。
那么,這個菩薩成就了定力以后呢,他特別地愛著這定的樂!笚壣崴嘉├娚隆,就把思惟利眾生的事都棄舍了,那事情我不要做。天天哪就吃完飯,經(jīng)行就入定。當然這種人常常入定,睡眠會減少,有可能完全不睡覺也可以,他就做這件事。其它度眾生的事不管了、放棄了。這件事呢,也是純是唯求自利,而不利益眾生的。那么這是「貪著定樂」。
《披尋記》一一五三頁:
耽著諸定現(xiàn)法樂住等者:謂不攝受下地白法,由悲愿力還生欲界故。
這個解釋又深一層,就是「謂不攝受下地白法」,你常常入定的話呢,壽命到了,這個臭皮囊就死掉了、結(jié)束了。結(jié)束了你就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去了。這個「現(xiàn)法樂住」單指色界四禪說的,那么就生到色界天去了。生到色界天呢,他就不來欲界了。這個耽著諸定現(xiàn)法樂住的人就是這樣意思。這樣意思,現(xiàn)在這個文上說,「謂不攝受下地白法」,他就不成就,不成就下地的清凈功德的事情。
這話呢,要是有大悲心的菩薩呢,他成就了色界四禪的時候,他臨命終的時候,他不到色界天去,他還方便地動心,方便地動一點欲心,那么就不生色界天,還來在欲界里,找一個父母,就投胎了,就得果報。那么在欲界的時候,等到他身體長成了,他這個色界四禪還會現(xiàn)前。因為這個菩薩,他就是有了神通了,他一正念呢,這個禪定會回來,回來以后呢,他是原來有大悲心嘛,他就做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情,就叫作白法,是下地白法。就是在這個世界、在欲界這個地方,做種種功德的事情。
「由悲愿力還生欲界」,就是有大悲心的關(guān)系。因為色界天上的人哪,他們的痛苦很少,也可以說完全沒有苦惱。有苦惱的就是欲界的人,欲界的人痛苦特別多。所以菩薩有大悲心,不到色界天,就是在苦惱的世界來度眾生,這是要大悲心。而這位菩薩呢,「耽著諸定現(xiàn)法樂住,棄舍思惟利眾生事」,我不在眾生,不在欲界了;我到天上去,到色界天上去。這個呢,這叫作純自利,純是為自利:貪著定樂,不度眾生。這是第一科,列出來了種種純自利的行為,現(xiàn)在第二科嘛「結(jié)所應(yīng)」。
天二、結(jié)所應(yīng)
當知此等,名純自利。菩薩于是純自利行,應(yīng)知應(yīng)斷。
我們應(yīng)該知道,前面說出來這五個,就是菩薩純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钙兴_于是純自利行,應(yīng)知應(yīng)斷」,純是為自己的利益這件事在菩薩道來說呢,是不合法的。所以發(fā)大悲心的菩薩呢,于是純自利行,前面說這五樣,應(yīng)知應(yīng)斷。你應(yīng)該知道那是有過失的,應(yīng)該要斷掉它;要發(fā)大悲心,普渡眾生的。這是純自利,這一科說完了。
亥二、自利共他(分三科) 天一、略舉事
若諸菩薩或悲為首,或為回向無上菩提,及為生天,于一切時修施忍等,當知是名自利共他。
這是第二科「自利共他」。也是自利,但是同時也能利益眾生,這叫自利共他。分三科,第一科是「略舉事」,簡略地說出它的相貌。「若諸菩薩或悲為首」,假設(shè)這位菩薩,他是以大悲心為重要的,以大悲心為導(dǎo)首。領(lǐng)導(dǎo)的導(dǎo),以大悲心為領(lǐng)導(dǎo)者,就是不忘眾生苦,這件事是最重要的!「為首」。那當然這里面就包含著度眾生的意思,不全是為自利!富驗榛叵驘o上菩提」,那么他悲為首,這是指你內(nèi)心里面的事情。那么你怎么樣做呢?他就會做種種利益眾生的事情,也可能利益自己的事情但是目的是回向無上菩提,「愿以此功德,皆共成佛道」,得無上菩提。那么這里面就有利益眾生的成份在內(nèi)了!讣盀樯臁梗蛘哌@位菩薩,他也愿意生到天上去,但是生到天上是為利益眾生,所以還是有利益事、有慈悲心在內(nèi)!赣谝磺袝r修施忍等」,那么他在回向無上菩提及為生天,這還是屬于偏于內(nèi)心的動機、愿樂,表現(xiàn)出來行動是什么?「于一切時修施忍等」,是修六波羅蜜,有布施、持戒、忍辱!府斨敲岳菜,這樣子,這個菩薩發(fā)菩提心這樣子做的時候,就在自利之中同時也能利益眾生的。
天二、翻前相
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余一切與彼相違所有自利諸菩薩行,當知皆名自利共他。
這是第二科,「翻前相」。前面「略舉事」,這是第二科,「翻前相」!阜跋唷梗褪乔懊婺羌冏岳俏宸N相!赣殖缜八f諸相」,又這個菩薩呢,就是除掉前面純?yōu)樽岳f的那五種相貌,把它簡出去,不算。其余的「一切與彼相違」,都是與前面那個純自利是相違反的!杆凶岳T菩薩行」,你做出這個自利的菩薩行。雖是自利而同時也能利他。所以「當知皆名自利共他」,都可以這樣說。這是「翻前相」。
天三、結(jié)所應(yīng)
菩薩于此應(yīng)勤修學(xué)。
這是第三科「結(jié)所應(yīng)」。說是這個發(fā)菩提心的菩薩呢,「于此」,就是大悲為首,悲為首所做的這些事情,「應(yīng)勤修學(xué)」,你應(yīng)該努力地去做。
亥三、純利他(分二科) 天一、列種種(分五科) 地一、邪見行施
此中菩薩于純利他應(yīng)知應(yīng)斷者:謂以邪見修行施等。
這是第三科,「純是利他」。第一科是「純自利」,第二科「自利共他」,F(xiàn)在第三科「純是利他」。分二科,第一科是「列種種」,分五科,第一是「邪見行施」。
「此中菩薩于純利他應(yīng)知應(yīng)斷者」,這里面還有一種情形,這個菩薩所做的事情,純是利益眾生的,這件事有過失,應(yīng)該斷,「應(yīng)知應(yīng)斷」。什么呢?「謂以邪見修行施等」,就是他用邪見的這種思想,去修行布施等的功德。這件事也有問題!
《披尋記》一一五三頁:
謂以邪見修行布施等者:于施戒修諸福業(yè)事執(zhí)為最勝,心為邪見之所覆蔽,此不自利,唯說施等名純利他。
「謂以邪見修行布施等者:于施戒修諸福業(yè)事執(zhí)為最勝」,先解釋什么叫作「邪見」。就是對于這個布施:當然可能多數(shù)是財布施;這個戒:受三皈五戒、五戒或者是十戒,或者是什么戒!赣谑┙湫蕖梗哼@個修就是禪定;「諸福業(yè)事」,這個修施、修戒、修定,都是福業(yè)的事情,這種事情「執(zhí)為最勝」,認為這是一切功德中最殊勝的功德,他有這個思想!感臑樾耙娭脖巍,這樣就是邪見,他的思想呢,就為這個邪見所蒙蔽了,他另外不知道,什么都不知懂!复瞬蛔岳梗约耗,他也不布施,也不去修戒、修定,所以不自利!肝ㄕf施等名純利他」,唯對別人說這種事,勸別人去施戒修,所以純是利他。這個文上有這種意思,邪見行施。但是《瑜伽施地論》只是說邪見行施。什么叫作邪見?《瑜伽師地論》在這里沒有說。那么在《披尋記》里,這個作者把它解釋這么一段文,是這么意思。這是第一科,現(xiàn)在第二科是「壞戒說法」。
地二、壞戒說法
以無因見,及無果見,毀犯尸羅,遠離正行,為他說法。
說這位菩薩呢,沒有因見,沒有果見,就是不相信有善惡果報。見者,思想也。他有這樣的思想,就是世間上的事是沒有因,沒有果的;做善沒有善報,做惡也沒有惡報。他這樣的思想,當然就不持戒了,殺盜淫妄這個事,他不持這個戒的,「毀犯尸羅」。「遠離正行」,他有這樣的思想是邪見,他有這種行為,就做種種罪過的事情。這是他自己,他對別人做什么呢?為他說法,為人說佛法的事情:你要持戒,你不要做惡事怎么怎么,這說法,這也是純?yōu)槔菈慕湔f法。
這個平常說到二件事:一個是破戒,一個是破見。就是我自己我不受戒,我當然也不守戒,就把這個戒都破了,這叫破戒。第二是破見,就是不相信有善惡果報,這就有邪知邪見。破這么二個。他這個人呢,這二個都破了,但他為別人說法,佛法這個地方還是有因果、有正見的。這世間上有這樣事情。
《披尋記》一一五三頁:
以無因見及無果見等者:謂若毀犯尸羅,遠離正行,此不自利,為他說法,名純利他。聞所成地說:自不住律儀,而能為他宣說正法,即此類似。
「以無因見及無果見等者:謂若毀犯尸羅」,毀犯凈戒,「遠離正行」,持戒清凈,名為正行;現(xiàn)在是破了戒,就是沒有正行了!复瞬蛔岳,這是沒有自己的利益的,這也是有害的。「為他說法,名純利他」,純是為利益他人。「聞所成地說:自不住律儀」,自己不安住凈戒,「而能為他宣說正法」。這是在〈聞所成地〉說的。「即此類似」,就是這一段文說的話,也是解釋這個意思。
地三、舍色生欲
若諸菩薩于諸靜慮善巧回轉(zhuǎn),已超下地而更攝受下地白法。謂彼已能安住靜慮,由悲愿力舍諸靜慮,隨其所樂,還生欲界。
現(xiàn)在第三科「舍色生欲」,就是棄舍了色界,棄舍了色界天,生到欲界來,叫「舍色生欲」!溉糁T菩薩于諸靜慮善巧回轉(zhuǎn)」,說菩薩他能夠經(jīng)過長時期的努力,他已經(jīng)成就了色界天的四靜慮,就是現(xiàn)法樂住成就了。成就了,臨命終的時候呢,「善巧回轉(zhuǎn)」,因為他若不回轉(zhuǎn)的時候,他就乘著靜慮的功德,就生到色界天去了。現(xiàn)在他回轉(zhuǎn)一下,他回轉(zhuǎn)呢,在《大智度論》上解釋,就是方便地生起一點欲心,這個菩薩,故意的生起一點欲心,就把這個四靜慮的境界就隱覆住了。
是「已超下地,而更攝受下地白法」,這是說這個菩薩呢,他已經(jīng)超過了欲界地,他的程度超過了欲界,但是他因為慈悲的關(guān)系,「而更攝受下地白法」,他還是愿意成就在欲界里做種種功德,所以叫做「善巧回轉(zhuǎn)」。
「謂彼已能安住靜慮」,這底下就等于是解釋了,說這菩薩他已經(jīng)能夠安住在色界四禪里,「由悲愿力舍諸靜慮」,由于他對于眾生苦,他有慈悲心,所以由這樣慈悲的愿的力量,就是「舍諸靜慮」,把色界天的四靜慮棄舍了,在臨命終的時候棄舍了!鸽S其所樂,還生欲界」,隨他所歡喜的。因為這個菩薩是能成就色界四禪,是有大威德力,所以隨他所歡喜的,又還生,又回到欲界來;蛘呤窃谟缣欤部赡苁窃谟绲娜,隨他所歡喜的。他也有可能會在國王那里做他的兒女,也可能是在一個大學(xué)教授家里面做個兒女,也可能做一般的老百姓家里面做個兒女,就是又回到欲界來。這是「舍色生欲」,這是這個菩薩的慈悲心。
地四、現(xiàn)變化事
又諸菩薩已得自在,于十方界種種變化,作諸眾生種種義利。
下面第四科是「現(xiàn)變化事」!赣种T菩薩已得自在,于十方界種種變化」,又這個菩薩他對于第一義諦得大自在,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達到自在的力量。我們初開始學(xué)習(xí)還是不自在,沒能達到那個境界。你說是「老虎來了」,老虎是空的,但是還是不行,不自在!等到成功了的時候,那真就是沒有事,他觀察那空就是空,他就是在空里面,心里面什么事都沒有,得到自在!對于這個世界上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他大自在,他在這個第一義諦里面安住不動。他在定也可以;出定也可以,心里面都是清凈自在的,能得自在。
「于十方界種種變化」,得自在會有什么現(xiàn)象呢?是在十方世界,不只是在一個地方,不只是一個國土,在十方世界種種的變化,「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這就像《普門品》觀世音菩薩那種境界!是「作諸眾生種種義利」,在十方世界同時的能創(chuàng)造利益眾生,各式各樣的功德利益,這不是平常的菩薩,這是到八地菩薩境界。這是現(xiàn)變化事,這個菩薩呢,純是為利益眾生,為利益眾生的事情。這真是為利他。
地五、作諸佛事
又諸牟尼自事已辦,依止如來力無畏等所有一切不共佛法,遍于十方無量眾生,能作無量大利益事。
這是第五科「作諸佛事」,實在這個地方就指佛說的。說這個菩薩,「又諸牟尼」,牟尼翻中國話是寂靜的意思,就是一切煩惱已得寂靜,就是滅除一切煩惱了。煩惱種子也沒有了,就是心清凈,這心到極清凈的境界了,就是成佛了。「自事已辦」他自己的功德事已經(jīng)完全圓滿了,成功了。這樣人呢?「依止如來力無畏」,他就以佛的十力、四無所畏,所有一切不共于其他眾生的佛法功德,他都成就了。以此功德為依止處!「遍于十方無量眾生,能作無量大利益事」,這就是佛的境界了。前面那個第四個現(xiàn)變化事是菩薩、是大菩薩,第五「作諸佛事」是佛的境界了。這是大利益事。
天二、結(jié)所應(yīng)(分二科) 地一、應(yīng)知斷
當知此等,名純利他,如是所說純利他行,菩薩于前所說二種應(yīng)知應(yīng)斷。
「當知此等,名純利他」這是第二段「結(jié)所應(yīng)」,就是總結(jié)前面這一段。分兩科,第一科「應(yīng)知斷」!府斨说龋兝,前面這幾樣一共是五段,這純是利益眾生的。「如是所說純利他行,菩薩于前所說二事」,前面這五種都是利他。如是所說純利他的菩薩行,菩薩于前所說兩種事:第一種是「邪見行施」,第二種是「壞戒說法」,這兩種事,說是二種,「應(yīng)知應(yīng)斷」,你應(yīng)該認識那是有過失的,也不要做這種兩種事。
地二、應(yīng)修學(xué)
于余所說,純利他行,多應(yīng)修學(xué)。
后面這三種,所說的純是利益眾生的菩薩行,你應(yīng)該多數(shù)的應(yīng)該修學(xué)!付鄳(yīng)修學(xué)」這個意思是說,你若是大菩薩呢:已經(jīng)得大自在的人的修學(xué);還有你還沒到那個程度的,那么也應(yīng)該修學(xué)。當然你也要行自利行,不純是利他了。
亥四、利他共自(分二科) 天一、隨應(yīng)翻前
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余一切與彼相違所有利他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利他共自。
「又除如前所說諸相」這第四段,利他共自:利益眾生同時也利益自己。分兩科,第一科是「隨應(yīng)翻前」。
「又除如前所說諸相,其余一切與彼相違所有利他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利他共自」。這是又一類的,「除如前」把前面說的五種,所說的純利他相,把它除掉。除掉嘛,剩下來其余的一切的「與彼相違」,與前面那五種相違,也是所有的利他的「諸菩薩行,當知皆名利他共自」。就是另一種的,沒能完全舉出來。舉出來只是五樣,還有很多的屬于利他而又自利的,這些利他的事情,「當知皆名利他共自」這是這么說。第二段「結(jié)所應(yīng)學(xué)」。
天二、結(jié)所應(yīng)學(xué)
菩薩于此應(yīng)勤修學(xué)。
除了前面說的,但是也是有功德而無過失;利他而又能自利,這種菩薩行,你也應(yīng)該去修學(xué)。
申二、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
這底下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現(xiàn)在是第二科。第一科是「純共自利利他」,現(xiàn)在第二科是「利益種類自利利他」,分三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菩薩利益種類,又是自利又是利他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是列出來。
酉二、列
略說應(yīng)知有五種相,一、無罪相,二、攝受相,三、此世相,四、他世相,五、寂滅相。
「略說應(yīng)知有五種相」,有五個相貌是屬于這一類的。那五種呢?一、是無罪相,二、是攝受相,三、是此世相,四、他世相,五、寂滅相,這是列出來這五種相,是屬于利益種類自利利他的。下面第三科加以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釋「無罪相」。
酉三、釋(分四科) 戌一、無罪相
若諸菩薩所有自能若少若多攝受善法、增長善法;或復(fù)令他若少若多攝受善法、增長善法,勸勉調(diào)伏安置建立,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無有罪相。
「若諸菩薩」很多的發(fā)菩提心的菩薩「所有的」,就是所能做到的。什么呢?「自能若少若多」,或者屬于你自己利益的,或者是很少的利益的事情,或者很多的利益的事情,都是有利益,但是有少有多的不同!笖z受善法」,或者少的攝受善法,或者多的攝受善法,這個「攝」者取也,取到心里面來,叫做受。這個世界上,也有造罪的事情,也有作惡的事情,也有作善的事情,你要菩薩的智慧、慈悲心,要抓住這個作善的機會,作善的機會來了,就去攝,你主動要去采取行動了,所以叫做攝。當然這個是善法,有功德有利益的事情,而且還不只一次的攝受,還要多次,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增長善法,使令這善法要增長,這樣做。這是自己,你自己!富驈(fù)令他」或者你用你的慈悲心,你能夠勸導(dǎo)他人,「若少若多攝受善法」,「增長善法」。
這件事我們學(xué)習(xí)佛法就是你會感覺到,這個世界上有些眾生很苦!不要說三惡道,就是人:有的人能力不夠、智慧不夠、知識也不夠,他在世間生活很困難!很苦;有的眾生能力很強、知識很廣、做大事情很自在!那么這個菩薩他學(xué)習(xí)經(jīng)論對于佛法有信心就知道:做善法的功德是這樣子;他不做善法的那個境界是這樣子。他就在心里面就是有了敏感了:「哎呀!是這樣子,做善是這樣子!」于是乎他積極的要做善,就是努力的爭取機會,去做種種的善業(yè)。這是什么呢?感善法恩,感善法恩!或者菩薩自己很苦,但是他學(xué)習(xí)佛法有智慧的時候,「哎呀!我前生沒有栽培!我今生要積極的努力!」那么要是自己已經(jīng)有了成就,感善法恩:「我前生做過很多善事,今生得到這樣優(yōu)越的境界,所以是這樣子,繼續(xù)多多的做善!」所以是「若少」不可以少,要多!做了以后還要增長,或者要勸別人也這樣做。這是這兩句話說完了。
「勸勉調(diào)伏安置建立」這句話下面有解釋很妙的,又能勸免又能調(diào)伏,又能安置建立,「是名菩薩利益種類自利利他無有罪相」,這就是菩薩利益種類,有自利還有他人,這是種類不同,但是都是有功德而沒有過失的。
《披尋記》一一五四頁:
勸勉調(diào)伏安置建立者:攝事品說:謂諸菩薩不信有情于信圓滿殷勤勸導(dǎo)乃至建立。犯戒有情,于戒圓滿殷勤勸導(dǎo),乃至建立。惡慧有情,于慧圓滿殷勤勸導(dǎo),乃至建立。慳吝有情,于舍圓滿殷勤勸導(dǎo),乃至建立。(陵本四十三卷十五頁)其義應(yīng)知。勸導(dǎo)贊勵,是名勸勉。訶責治罰,是名調(diào)伏。令出不善,安置善處,是名安置。令種善根,是名建立。
「勸勉調(diào)伏安置建立者」這句話怎么講呢?「攝事品說」,就這現(xiàn)在〈菩薩地〉,下面有〈攝事品〉!钢^諸菩薩不信有情于信圓滿殷勤勸導(dǎo)」,謂諸菩薩,他菩薩自己觀察世間上的眾生,有的眾生不信!對于佛法沒有信心,這個有情,「于信圓滿殷勤勸導(dǎo)」,這菩薩就去殷勤的勸導(dǎo)這個眾生,能具足圓滿清凈的信心,他就去做這件事,去做這件事。那個眾生沒有信心,他勸他,他具足信心。這個菩薩他做什么事情?這是他一件事,做這件事好,「殷勤勸導(dǎo)」而且是特別精勤的,勸誡他,教導(dǎo)他!改酥两ⅰ咕褪莿衲悴灰鰫菏,乃至到建立善法。下面還有解釋。
「犯戒有情,于戒圓滿殷勤勸導(dǎo)」,這菩薩看見這個社會上有的眾生,就是犯戒,持戒不清凈,「于戒圓滿殷勤勸導(dǎo)」,菩薩也到他那兒去勸他持戒圓滿,而做這件事不能一次就成功的了,要殷勤的勸導(dǎo),所以菩薩學(xué)習(xí)佛法特別的感覺到殷切,就是增長智慧,你勸導(dǎo)眾生沒有智慧能行嗎?是特別的愿意學(xué)習(xí)佛法,殷勤!「乃至建立」。
「惡慧有情,于慧圓滿殷勤勸導(dǎo)」,他有這個人也有智慧,但是「惡」就是邪知邪見,這種人,「惡慧有情」!赣诨蹐A滿殷勤勸導(dǎo)」,就是殷勤的勸導(dǎo)叫它改邪歸正,有具足圓滿的智慧,菩薩也是勸導(dǎo)他,「乃至建立」。
「慳吝有情,于舍圓滿殷勤勸導(dǎo)」,看見那個眾生很慳吝,他一毛不拔!他慳吝!這位菩薩呢,也是殷勤的勸導(dǎo)讓他具足布施的功德,圓滿的具足布施的功德,也去殷勤的去勸它。「乃至建立」,乃至他最后成就了(陵本四十三卷十五頁)前面這個文就是從這里來的!钙淞x應(yīng)知」,這里說的「勸勉調(diào)伏安置建立」,和前面這段文意思是一樣的。
「勸導(dǎo)贊勵是名勸勉」,現(xiàn)在解釋這個「勸勉調(diào)伏」,什么叫做「勸勉」呢?就是「勸導(dǎo)贊勵」,先是用種種的智慧來勸他,然后就教導(dǎo)他,這樣子,是贊嘆他!他接受了以后就肯做這種功德的,贊嘆他;但是有時候也可能會懈怠,再勉勵他、再鼓勵他,是名叫做「勸免」。
「訶責治罰是名調(diào)伏」,這個調(diào)伏怎么講呢?就是「訶責治罰」叫「調(diào)伏」,就是他有了信心以后,要做種種,因為他有時候又會做錯事了,菩薩會呵斥他、處罰他,也可能會這樣做的,是名叫調(diào)伏。
「令出不善,安置善處」,這個「安置建立」這個「安置」怎么講?「令出不善,安置善處」,就是勸導(dǎo)他從不善的罪過的事情出來,「安置善處」就是安住在有功德的境界里面!甘敲仓谩,這安置就這么講!噶罘N善根是名建立」,這「建立」怎么講呢?就是他自己主動地開了智慧了,他知道要多栽培善根,叫做「建立」。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6)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