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4)

  子二、明業(yè)(分二科)   丑一、別辨四義(分四科)  寅二、是趣入攝

  又諸菩薩初發(fā)心已,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yù)在大乘諸菩薩數(shù)。此據(jù)世俗言說道理,是故發(fā)心,趣入所攝。

  這第二大科是「發(fā)心持」,「發(fā)心持」里面是分三科。第一科是「辨相」,已經(jīng)講過了,F(xiàn)在是第二科「明業(yè)」,就是發(fā)了菩提心的作用。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辨四義」。分四科,第一是「趣入攝」。

  「又諸菩薩初發(fā)心已」,初開始發(fā)無上菩提心以后,「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這個時候這個人的身份,他進入到無上菩提的這個范圍內(nèi)了。「預(yù)在大乘諸菩薩數(shù)」,這個「預(yù)」也就是參與的意思,就是參加了這個大乘佛法的這些,很多的菩薩里面的一位了;就是他是菩薩摩訶薩了。

  這個《攝大乘論》上曾經(jīng)有一個頌:『清凈增上力,堅固心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shù)三大劫』。也是這樣意思,就是預(yù)在大乘諸菩薩數(shù),這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從這里開始計數(shù)了,第一個阿僧祇劫開始了。它也是說出來一個相貌:第一個就是「清凈」,就是他的正念有力量,能調(diào)伏煩惱;也就是信、戒、聞、舍、慧;或者是信、進、念、定、慧有力量,能調(diào)伏內(nèi)心的貪瞋癡,這時候叫做「清凈」。「增上力」,這個「清凈力、增上力」,「增上力」是什么呢?就是善知識。這位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親近善知識,這善知識對他有增上力,就是無形中能使令他善根增長、調(diào)伏煩惱,有這種威力,叫做增上力。這個第三個力量就是「堅固」力,這個堅固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若遇到惡知識的時候,他的善根還不可以迫壞的,他的惡知識不能破壞他的善根,所以就叫做堅固力。第四個呢?是「升進」力,就是有善知識的增上力,惡知識不可以破壞的關(guān)系,他的善根一直的進步、有所增長,那么就叫做升進力。如果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具足這四種條件的時候,就是菩薩三大阿僧祇劫,第一個阿僧祇劫開始了。這是《攝大乘論》上的頌。這里說「即名趣入無上菩提,預(yù)在大乘諸菩薩數(shù)」,正好是這樣意思。

  「此據(jù)世俗言說道理,是故發(fā)心,趣入所攝」,這樣說他已經(jīng)開始無上菩提道,參加到是菩薩里面的一員了。這句話是根據(jù)世俗菩薩說的,世俗的言說道理說的;就是他沒有得無生法忍,他還是有煩惱的菩薩。從這里來講他是趣入無上菩提,預(yù)在大乘諸菩薩數(shù),這樣意思。不是說他得無生法忍、不退轉(zhuǎn)了,那個大菩薩境界,不是那樣意思。「是故發(fā)心,趣入所攝」,所以說發(fā)無上菩提心了,就是他已經(jīng)入于無上菩提,預(yù)在大乘諸菩薩數(shù)了,這叫做「趣入」的意思,「所攝」就是攝于這樣的范圍內(nèi)了。

  《披尋記》一一三六頁:

  預(yù)在大乘諸菩薩數(shù)等者:謂出發(fā)心,即名趣入。墮在大乘名數(shù),然非真實諸菩薩攝。如發(fā)心時,起增上意,發(fā)誓愿言: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fù)如是。由是宣說此據(jù)世俗言說道理。

  「預(yù)在大乘諸菩薩數(shù)等者:謂出發(fā)心,即名趣入」,你能這樣子發(fā)無上菩提心,那就是入于無上菩提大乘諸菩薩數(shù)了,是「墮在大乘名數(shù)」里面了,墮者入也,入于菩薩數(shù)!溉环钦鎸嵵T菩薩攝」,不是得無生法忍,見到第一義諦了,不是那樣的菩薩,不是屬于那樣的菩薩!溉绨l(fā)心時,起增上意,發(fā)誓愿言」,這里舉出一個事實,這個初開始發(fā)菩提心的時候,「起增上意」,就是發(fā)動這個特別誠懇的心,發(fā)誓愿說:『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昨天說的那個發(fā)心儀軌的文句!改酥廖沂瞧兴_」,愿尊證知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fù)如是」,說第一遍,再說第二遍,再說第三遍也是這樣子!赣墒切f此據(jù)世俗言說道理」,就是指世俗發(fā)心的這個道理說的,這是叫做「趣入」。這個由《攝大乘論》的四句頌,加上這里這一段文,就是很分明的說出來,什么時候第一大阿僧祇劫開始!這個分際說得倒是很清楚,可以稱之為菩薩了。這是第一段「趣入攝」,F(xiàn)在第二「菩提根本」。

  寅二、菩提根本

  又諸菩薩要發(fā)心已,方能漸次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非未發(fā)心;是故發(fā)心,能為無上菩提根本。

  「又諸菩薩要發(fā)心已」,這些諸佛菩薩他決定發(fā)菩提心,「方能漸次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發(fā)了心有了愿,一切功德都是從菩提愿開始的。開始呢,是漸次的開始,不是說大話,我一下子無量功德都圓滿了,我成佛了!不是這么說的,是漸次的速證無上正等菩提!阜俏窗l(fā)心」,不是說沒有發(fā)心就成佛了,更是不合道理!甘枪拾l(fā)心,能為無上菩提根本」,所以初開始雖然還是凡夫,他初開始發(fā)無上菩提心還是凡夫,但是能作無上菩提的根本,就是最初開始就是根本。這個支末的是從根本生出來的;這是發(fā)菩提心是無上菩提的根本。下面第三段「大悲等流」。

  寅三、大悲等流

  又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為欲濟拔發(fā)菩提心;是故發(fā)心,是悲等流。

  「又諸菩薩,悲愍一切有苦眾生」,有痛苦的眾生,菩薩對他發(fā)悲愍心。那么這個發(fā)心發(fā)悲愍心做什么呢?「為欲濟拔發(fā)菩提心」,就是為了濟拔、來救護苦惱的眾生,他發(fā)無上菩提心!甘枪拾l(fā)心,是悲等流」,所以發(fā)無上菩提心是這個悲愍的等流,也就是由悲愍心流出來的菩提心,是這樣意思。前面是菩提根本,是他自己要求無上菩提,所以發(fā)無上菩提心,第二第三「是悲等流」這句話,就是為了救護眾生而發(fā)菩提心,是兩個意思:一個是求無上菩提而發(fā)菩提心,一個是救護眾生而發(fā)菩提心,是兩個意思。

  寅四、學(xué)所依止

  又諸菩薩以初發(fā)心為所依止,為建立故,普于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菩薩學(xué)中,皆能修學(xué)。是故發(fā)心,是諸菩薩學(xué)所依止。

  這是第四段「學(xué)所依止」。這個「學(xué)」是以菩提心為「依止」的,就是由菩提心才發(fā)出來學(xué)!赣种T菩薩以初發(fā)心為所依止」,一切的菩薩,沒有例外的,都是以初發(fā)無上菩提心作依止處、作個基礎(chǔ)。「為建立故,普于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這個菩提心為依止,為建立,就是一切的功德都是以菩提心為依止處,而菩提心能建立一切功德,是這樣意思。雖是以菩提心為依止,它能建立什么呢?下面這句話「普于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就是修學(xué)三十七道品,修學(xué)六波羅蜜,這一切的菩提分法,都是由菩提心建立的,菩提心是一切菩提分法的依止處。你有這樣的愿,你才能夠修三十七道品、修學(xué)四念處,你才能夠修六波羅蜜的。

  「及作一切有情義利」,這個你有了菩提心的時候,你才能發(fā)心去創(chuàng)造,去作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救護一切眾生的事情,是由菩提心建立的,是以菩提心為依止的,這二件事都是以菩提心為依止處!钙兴_學(xué)中」,這個「一切菩提分法」、「一切有情義利」是菩薩要修學(xué)的事情。這兩件菩薩所應(yīng)作的事情「皆能修學(xué)」,你有了無上菩提心的時候,你就能修學(xué)菩提分法、能修學(xué)一切有情義利,這樣子!甘枪拾l(fā)心,是諸菩薩學(xué)所依止」,所以你發(fā)無上菩提心這件事,是一切菩薩學(xué)處的依上處,它是建立者。這四段就是把前二段綜合起來說,第一段是「趣入」,趣入說,就是可以名之為菩薩了。

  《披尋記》一一三七頁:

  為所依止,為建立者:如說大種于所造色為五種因:謂生、依、立、持、養(yǎng)。云何依因,謂由造色生已,不離大種處而轉(zhuǎn)故。云何立因?謂由大種損益,彼同安危故。今初發(fā)心,望菩薩學(xué)為所依止及為建立,義亦如是。謂菩薩學(xué)不離發(fā)心而修學(xué)故,名所依止。及由發(fā)心舍與不舍,菩薩學(xué)損減增上,名為建立。

  「為所依止,為建立者:如說大種于所造色為五種因」,這是《披尋記》的作者,用這件事來解釋!溉缯f大種」這四大種就是地水火風(fēng),堅濕暖動四大種。「于所造色為五種因」,這個所造作出來的這地水火風(fēng)的世界,這四大種是一切色法的種,種者因也。這個因,有幾種呢?有五種因。這四大種是所造色的五種因,那五種呢?「謂生、依、立、持、養(yǎng)」,這五種因。

  在《俱舍論》上解釋這件事,說這個世界上我們所看見的、所觸到的地水火風(fēng),都是由四大種生出來的;如母生子,類似這樣情形,所以叫做「生」,這個是生因。這「依」,怎么講呢?「云何依因,謂由造色生已,不離大種處而轉(zhuǎn)故」,叫做「依」。就是四大種創(chuàng)造出來一切色法以后,這些創(chuàng)造的這些色法,它還是不能夠離開四大種的地方單獨活動的,它不能;它還要以四大種為依止處的,他不可以離開四大種,所以叫做「依」,依因。「生」,「依」,「立」。

  「云何立因」?這「立」什么意思呢?「謂由大種損益,彼同安危故」,就是這個大種,或者受到傷害了,叫做「損」,或者是增加了力量,叫「益」。「彼同安危故」彼那個四大種所造的一切色法呢,也是同樣的「安」,或者「!。這四大種受到傷害了,四大種所造的一切色法也受到傷害;四大種得到增益的力量了,那么一切色法也就茂盛起來。所以這叫做「立」,這是立因。

  「今初發(fā)心,望菩薩學(xué)為所依止及為建立,義亦如是」,說現(xiàn)在菩薩初發(fā)無上菩提愿的時候,「望菩薩學(xué)」:菩薩所應(yīng)該學(xué)的一切菩提分法,及做一切有情義利,這兩件事,也是為所依止,這菩提心為這兩件事做依止的!讣盀榻ⅰ,就是有了菩提愿,他就能建立修學(xué)一切菩提分法及作一切有情義利的!噶x亦如是」,這個道理也和那四大種所造的色法意思是相似的。

  怎么相似呢?「謂菩薩學(xué)不離發(fā)心而修學(xué)故」,說菩薩要學(xué)習(xí)這一切菩提分法,做有情一切義利這件事,也是不能離開菩提心的,「菩薩學(xué)不離發(fā)心而修學(xué)故」,不能離開無上菩提心修菩提分法及做一切有情義利。如果離開了菩提愿的話,那他就不修菩提分、不修四念處,他也不會去度眾生的。就是度眾生是另一回事了,就不是由菩提愿發(fā)動的,而是其他的動機了。「謂菩薩學(xué)不離發(fā)心而修學(xué)故,名所依止」,這依止就是這樣意思。

  「及由發(fā)心舍與不舍,菩薩學(xué)損減增上,名為建立」。「及由發(fā)心舍與不舍」,由于你發(fā)了菩提心,你又棄舍了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了;或者是沒有棄舍菩提心。因為你菩提心有舍與不舍的不同,所以你這菩薩學(xué)處也有損減、增上的不同,所以叫做「建立」,是這樣意司。菩薩學(xué)處完全依靠菩提心來決定的。這是第四段「學(xué)所依止」,無上菩提心是菩薩學(xué)處的依止處。

  丑二、結(jié)顯略義

  如是應(yīng)知最初發(fā)心是趣入攝。

  這是第二科「結(jié)顯略義」。前面是「別辨四義」,現(xiàn)在是「結(jié)顯略義」,就是結(jié)束這段文,顯示它的要義。「如是應(yīng)知」,由前面這四段所說的,就應(yīng)該明白了:這個最初發(fā)心是趣入菩薩數(shù)了,「攝」。是菩提的根本、是大悲等流,是學(xué)所依止。

  子三、辨類(分二科)  丑一、具明二種(分二科)  寅一、出其差別(分二科)

  卯一、總舉(分二科)  辰一、釋名

  又諸菩薩最初發(fā)心,略有二種:一者、永出,二、不永出。

  這是第三科「辨類」。前面第一科是「辨相」,第二科「明業(yè)」!该鳂I(yè)」這一科說完了。現(xiàn)在第三科「辨類」,它也有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是「具明二種」,分二科。第一科是「出其差別」,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總舉」,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名」。又諸菩薩最初發(fā)菩提心的時候,略有二種不同:一者是「永出」,二者是「不永出」,有這二種不同。

  《披尋記》一一三七頁:

  永出不永出者:謂此發(fā)心不墮世間,求出世間,故名為出。自發(fā)心已,究竟不舍,名為永出。與此相違名不永出。

  「永出不永出者:謂此發(fā)心不墮世間」,這個發(fā)無上菩提心,不屬于世間法,不屬于世間的有漏流轉(zhuǎn)生死的境界!盖蟪鍪篱g」的,發(fā)無上菩提心,也是希求出離世間生死大苦的。聲聞的出離心,聲聞人、辟支佛,這二位修行人也是希求出離生死大苦;現(xiàn)在這無上菩提心也是,希求出離世間生死大苦的,「故名為出」!缸园l(fā)心已,究竟不舍,名為永出」,從開始發(fā)無上菩提心以后,「究竟不舍」,永遠也不會再棄舍菩提心的,名之叫「永出」!概c此相違名不永出」,我發(fā)心,發(fā)了三天就不發(fā)心了,那就不是永出!發(fā)心發(fā)了二十三年,就不發(fā)心了。

  辰二、釋

  言永出者:謂發(fā)心已,畢竟隨轉(zhuǎn),無復(fù)退還。不永出者:謂發(fā)心已,不極隨轉(zhuǎn),而復(fù)退還。

  「言永出者」這是第二科,就是釋義;前面是「標名」,這里是「釋義」!钢^發(fā)心已,畢竟隨轉(zhuǎn),無復(fù)退還」,說發(fā)了無上菩提心以后,「畢竟隨轉(zhuǎn)」,是究竟、無盡期地隨順的現(xiàn)起菩提心,菩提心一直地出現(xiàn),不退轉(zhuǎn)。這件事不是自然而有的,就是像前面說的「清凈增上力,堅固心升進」。就是你本身要栽培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要用清凈的戒定慧調(diào)伏內(nèi)心的煩惱,你本身要有這個條件,加上還要親近善知識。誰是善知識?佛菩薩是善知識,經(jīng)律論是善知識,第一義諦是善知識。如果你不親近這個善知識,你說你的菩提心不退轉(zhuǎn),不可能的!不可能的!說「謂發(fā)心已,畢竟隨轉(zhuǎn),無復(fù)退還」,不會再退下來的,不會又回到原來的那個顛倒迷惑的世界去的,不會的。

  「不永出者呢?謂發(fā)心已,不極隨轉(zhuǎn)」,你發(fā)了無上菩提心以后,「不極」于「隨轉(zhuǎn)」,不是特別的誠懇,隨順菩提心的活動,不是!不是很誠意的。只是沒有理智,只是感情上一時的歡喜,到時候又不歡喜了,這就是退了。如果你若是有智慧深入的學(xué)習(xí)了佛法,這是,我不是感情上的事情,那就不同!現(xiàn)在是「不極隨轉(zhuǎn)」,不是那么特別地合格,「而復(fù)退還」,心情不對了,我不信佛了!我相信上帝,就是這樣「退還」。

  《披尋記》一一三七頁:

  隨轉(zhuǎn)退還者:謂所發(fā)心最初剎那,名之為轉(zhuǎn)。相續(xù)剎那無變異故,名為隨轉(zhuǎn)!溉舭l(fā)心已,還復(fù)棄舍,名為退還,退墮法故。

  「隨轉(zhuǎn)退還者:謂所發(fā)心最初剎那,名之為轉(zhuǎn)」,就是現(xiàn)起,轉(zhuǎn)者起也,現(xiàn)起。「相續(xù)剎那無變異故,名為隨轉(zhuǎn)」,剎那剎那相續(xù)下去,你這個菩提心不變化,那就叫做隨轉(zhuǎn)。這樣子呢,就是你的心隨著無上菩提愿在活動,那么叫做「隨轉(zhuǎn)」;或者這個隨就當做相續(xù)講,相續(xù)的現(xiàn)起!溉舭l(fā)心已,還復(fù)棄舍,名為退還,退墮法故」,因為你本來栽培的就不是那么樣的合適,所以就是屬于退墮法,不是不退墮法。

  這是第一科「總舉」,「總舉」分兩科,一個「標名」,一個「釋義」,這是「總舉」;其實就是第一種解釋。下面第二科就是「別廣」,就是第二種解釋。也是「標名」、「釋義」。

  卯二、別廣(分二科)  辰一、標名

  此發(fā)心退,復(fù)有二種:一者究竟,二不究竟。

  有這么兩種不同。

  辰二、釋

  究竟退者:謂一退已,不能復(fù)發(fā)求菩提心。

  什么叫做「究竟退」呢?「謂一退已,不能復(fù)發(fā)求菩提心」,這一退失了菩提心了以后,永久也不會再能夠發(fā)無上菩提心了,那么這叫做「究竟退」。

  《披尋記》一一三八頁:

  退已不能復(fù)發(fā)求菩提心者:謂有聲聞獨覺決定種性者,雖復(fù)發(fā)心求大菩提,然定不能當證大果,終當棄舍大菩提心,還于自乘而般涅槃。如是種類,名究竟退。

  「退已不能復(fù)發(fā)求菩提心者:謂有聲聞獨覺決定種性者」,就是這個人的六處里邊,眼耳鼻舌身意六處里邊,有聲聞的種性、有獨覺的種性。他有這樣的種性呢?是屬于決定的。還有一種是不定的,就是不決定的。就是這一個人,他的六處里邊,有聲聞種性,還有獨覺種性,還有佛的種性,那這樣子呢,他就不決定。有的時候發(fā)出離、發(fā)聲聞菩提心,又發(fā)獨覺菩提心、又發(fā)無上菩提心;菩提心可能又退了,又發(fā)聲聞的菩提心了,他有點不定。

  現(xiàn)在這里說是決定的不變異,他只是具足一個聲聞種性,那他就不變了;蛘擢氂X種性、佛種性都是決定的,F(xiàn)在就是說「謂有聲聞獨覺決定種性者,雖復(fù)發(fā)心求大菩提,然定不能當證大果」,他因為沒有佛性嘛!所以他發(fā)心求大菩提,也不能證無上菩提!附K當棄舍大菩提心」,終究有一天他就大菩提心棄舍了!高于自乘而般涅槃」,又還在他自己具足的這個種性,那個種性那里而般涅槃,「如是種類,名究竟退」。

  不究竟者:謂退已后,數(shù)數(shù)更發(fā)求菩提心。

  這不究竟退的什么樣子呢?就他退失菩提心以后,他「數(shù)數(shù)更發(fā)」,一次又一次的又發(fā)無上菩提心了,這就是不是究竟退。

  《披尋記》一一三八頁:

  退已數(shù)數(shù)更求發(fā)菩提心者:謂為大乘種性補特伽羅,由種性力,若遇勝緣雖發(fā)心退,然能數(shù)數(shù)更發(fā)心故。

  還是能發(fā)心的,就是因為有種性的關(guān)系。

  寅二、顯緣因力(分二科)  卯一、明初發(fā)心(分三科)   辰一、總標

  當知菩薩最初發(fā)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

  前邊說這個發(fā)心的差別,「出其差別」;現(xiàn)在第二科「顯緣因力」。分兩科,第一科是「明初發(fā)心」,分三科,第一科是「總標」!府斨兴_最初開始發(fā)無上菩提心」,怎么會發(fā)心呢?由四種緣和四種因、四種力而發(fā)無上菩提心的。

  《披尋記》一一三八頁:

  四緣、四因、四力者:建立義是緣義,順益義是因義。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五卷十二頁)即于如是諸因緣中,若令發(fā)心堅固不動,有勝堪能不可屈伏,即此因緣,轉(zhuǎn)名為力。

  「四緣、四因、四力者:建立義是緣義,順益義是因義。如有尋有伺地說」。這個「建立義」、「順益義」怎么講呢?如有尋有伺地那地方解釋過了,陵本五卷十二頁!讣从谌缡侵T因緣中,若令發(fā)心堅固不動,有勝堪能不可屈伏,即此因緣,轉(zhuǎn)名為力」,這個力是這樣意思。

  這個「建立義」是緣,「順益義」是因義。看后邊這個四緣和四因呢,不是決定有差別,有一點差別,但是有些地方還是通著的、彼此相通的。這個建立義是緣義,這可以這么解釋:就是有外面有一個大力量,幫助你成就這件事,那么叫做建立義。這個順益義就是你本心,你內(nèi)心里面有力量,順著這無上菩提去栽培善根,你本身有力量,那么叫做順益義。這就是這樣分別,后面還是相通的。

  辰二、別釋(分三科)  巳一、四緣(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四緣?

  前面是「總標」,下面第二科是「別釋」,分三科,第一科是「四緣」,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四緣」呢?下面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由見神變」。

  午二、緣(分四科)  未一、由見神變

  謂善男子,或善女人,若見諸佛、及諸菩薩。有不思議甚希奇有神變威力。

  這真是太難得了!他能夠看見佛,我們這末法時代,非常的感覺到見佛是太有善根了!功德太大了!「及諸菩薩」或者看見 佛,看見 觀世音菩薩,看見 彌勒菩薩,真是太好了!「有不思議甚希奇有神變威力」,看見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的、特別奇妙的、很少有的「神變威力」,這個不可思議變化的威德力,你看見這件事了,能不發(fā)菩提心嗎?

  《披尋記》一一三八頁:

  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者:神變有三種:謂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如威力品釋。(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頁)如是神變由成所作,名不思議。決擇分說:謂如是如是如來同界同智,勢力勇猛,住無漏界,依此轉(zhuǎn)依,能作一切有情義利,如是不可思議。(陵本七十四卷十頁)得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勝于其余,勝諸世間,同意所許,故名甚奇希有。

  「有不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者:神變有三種」不同,神通變化,這個「神」這個字是不可思議的意思,就是變化,這個變化是不可思議,這么意思。有三種不同:「謂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如威力品釋(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頁)」,實在在前面也是解釋過了。這個神境神變呢,就是不可思議境界的神通變化。譬如說這個菩薩、佛,有一身能分化成無量身,無量的身形,這是不可思議;說這個大地都是是土木泥巴,變成黃金的世界,這個事不可思議;說是一剎那間就是幾千萬里就過去了,這事不可思議;就是各式各樣的這些變化不可思議,那么這叫做「神境神變」。

  這個眾生的確是歡喜這件事,若有神通呢,他就會對你有恭敬心。你只是文字上會講講佛法而已,你沒有神通嘛,有人就當我面說這句話!我說你是贊嘆我,我實在文字上也不是會說會講的!我神通也沒有,講解經(jīng)論也是不會講。那么就是若是有了神通呢?使令人有恭敬心,你說的話他歡喜聽,這是人情,連我也是這樣子。不過我若現(xiàn)在呢,也會有其他的分別心。這個第一個是「神境神變」。

  「記說神變」呢?這個「記」就是「說」。這個記說神變是什么呢?就是佛菩薩有他心通,知道你久遠以前的思想是怎么樣?知道你最近的思想是怎么情形?知道你現(xiàn)在的思想是怎么樣?都知道!知道呢,他就知道你的根性了,你過去的熏習(xí),怎么個情形?與什么樣的佛法能相應(yīng)、能契機,就為你宣說佛法,是這樣意思,所以「記說神變」。

  「教誡神變」,下面有「教誡神變」。前面那個「記說神變」,那個「說」字,記說神變就是只是注重他心通,能知道眾生的思想。那么這個時候呢,隨其所依,為你宣說佛法,教誡你要修學(xué)戒定慧,要斷煩惱,就這個事情。所以是教誡神變,這也是不可思議的變化!這個記說神變,這個他心通也是不可思議的這種神通,說教誡神變也是不可思議的!佛菩薩一動一靜,一語一默,都通,都是神通的境界。

  「如威力品釋」,現(xiàn)在菩薩地后面也是有個〈威力品〉,那里有解釋這件事,「如威力品釋」(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頁)!溉缡巧褡冇沙伤鳎凰甲h」,這樣你有這樣的神變,佛菩薩有這樣這三種神變,「由成所作」,就叫做不可思議。看這個「決擇分說:」現(xiàn)在是〈本地分〉,下面就是〈抉擇分〉,「謂如是如是如來同界同智,勢力勇猛,住無漏界,依此轉(zhuǎn)依,能作一切有情義利,如是不可思議」,這就是解釋前面這個「由成所作名不思議」。

  「〈決擇分〉上說:謂如是如是如來」,這樣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是怎么回事情呢?是佛,「同界同智」,也就是此佛、彼佛十方三世一切佛,他們同是法性的境界,就是「同界」。「同智」,同是無分別智。這無分別智,無有高下,都是證悟這個同界,就是法性!竸萘τ旅汀,指這個佛的那個神通道力,不管是智慧、是禪定,都是非常勇猛的,力量非常廣大的!缸o漏界」他那個無分別智,都安住在極清凈的法界上面,沒有煩惱最清凈法界那里。所有的佛,都是這樣子,都是安住那個離一切相那個真如那里,就住無漏界。

  「依此轉(zhuǎn)依」這個清凈的無漏界,就是無量劫修行的轉(zhuǎn)依的境界,就是棄舍了一切有為有漏的一些雜染法,而成就了無漏無為的清凈功德,這叫轉(zhuǎn)依,也就是住無漏界是轉(zhuǎn)依所成就的。「能作一切有情義利」,這個由無量劫來的轉(zhuǎn)依成就的同界同智,勢力勇猛的住無漏界的那個無分別的智慧,「能作一切有情義利」,他有大悲心能夠造作有情的福利,一切有情的福利。「如是不可思議」,這件事不可思議。表面上這是釋迦佛,實在是無量佛的力量,表面上是阿彌陀佛,實在是無量佛的力量,不可思議!(陵本七十四卷十頁)。

  「依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這前面是解釋那個不可思議,現(xiàn)在解釋「甚奇希有神變威力」。是「依定自在」,這是要依靠他有這個高深的禪定,這個禪定是自在的,愿意入、住、出都是隨意的,自在!鸽S其所欲」,隨順佛在禪定里邊的大慈悲愿。「一切事成」,一切事情,想要做什么事情都成功了!竸儆谄溆,勝諸世間,同意所許,故名甚奇希有」。「勝于其余」,他這個力量能超過了其余的事情。

  這上面是說依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這個定是太重要了,如果沒有定,那是什么事情就不要談,這些事情都做不到了,所以「勝于其余」,勝于其余沒有定的。是「勝諸世間,同意所許,故名甚奇希有」,說超過了世間上也有人有高深的禪定,也能現(xiàn)出種種神通,但是不能和佛比。佛能超過這世間的「同意所許」,不是聽人說,我親眼看見那個人有神通!你這樣贊許這件事。實在那個不能和佛比的,所以故名「甚奇希有」。這是把這個不可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解釋完了。

  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見聞已,便作是念: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

  「或從可信聞如是事」,前邊是自己親眼看見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甚希奇有,神變威力」。下面說「或從可信聞如是事」,自己沒看見,那么是我從可以信賴的人那里聽說這件事,那就和我看見一樣;那個人說話,我這個信心十足,是這樣子!讣纫娐勔眩阕魇悄睢,或者是自己親自見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甚希奇有的神變威力;或者是聽可信的人說這件事。「便作是念」,他心里面就這樣子憶念這件事:「無上菩提具大威德」,佛得無上菩提有這樣的威德力。「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是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使令這個「安住者」,就是安住于無上菩提的人,那就是「佛」,令「及修行者」,就是菩薩!赋删腿缡撬姟,他能成就前面說的「所見所聞,不可思議神變威力」,能成就了這個力量。

  《披尋記》一一三九頁:

  令安住者及修行者者:此說諸佛得定自在,心調(diào)柔故,名安住者。善修心故,名修行者。

  由此見聞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fā)起大菩提心,是名第一初發(fā)心緣。

  「由此見聞」,由前面說,初一段是「見」,后一段是「聞」!冈錾狭省,這個「見」和「聞」,有強大的力量,你就發(fā)心了。「于大菩提深生信解」,所以就對佛所覺悟的大菩提,深深的建立了信心和信解,明白這件事,「因斯發(fā)起大菩提心」,因此他就發(fā)了無上菩提心了?匆娏朔鹌兴_的不可思議神變,他就發(fā)無上菩提心了,是名第一發(fā)心的因緣,「發(fā)心之緣」。

  未二、由聞說法

  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力,而聞宣說依于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

  「或有一類,雖不見聞如前所說神變威力」,這是第二「由聞?wù)f法」;蛴幸活惖谋娚,雖然沒有見聞如前所說的神變威力,「而聞宣說依于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但是他聽見佛菩薩宣說依于無上菩提的菩薩「微妙正法菩薩藏教」,他聽見了大乘法藏、大乘佛法。這個「依于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無上菩提」是佛的果位,就是微妙的正法,這個「正法」就是佛法,不是聲聞乘的法,也不是緣覺乘,現(xiàn)在是「無上菩提」的「微妙正法」。這是「菩薩藏教」,不是聲聞藏教,是菩薩法藏的這些教法,聽聞了這樣的教法。這個「藏」者,藏也。一文一句都藏?zé)o量義,一義中也藏?zé)o量的文句,這種緣由不可思議的境界,叫做「藏教」。

  《披尋記》一一三九頁:

  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者:謂于十二分教中方廣一分,唯菩薩藏。即于是中宣說一切諸菩薩道「為令修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力、無畏、無障智等一切功德,是名無上菩提微妙正法。

  「微妙正法菩薩藏教者:謂于十二分教中方廣一分,唯菩薩藏」,就是十二分教里邊『長行重誦并授記』這十二分教,里邊有個「方廣」,方廣就是大乘,這「一分唯菩薩藏」,它是屬于菩薩的,其余的就不是菩薩藏了!讣从谑侵行f一切諸菩薩道」,就是在這個方廣的教法里邊,宣說一切諸菩薩的所行的佛道!笧榱钚拮C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力、無畏、無障智等一切功德,是名無上菩提微妙正法」,這上面詳細說出來,這個一切諸菩薩道,「為令修證無上菩提」,就成就了十力,十種智慧力量,還有四無所畏,還有無障礙智「等一切功德,是名無上菩提微妙正法」。就是大乘的經(jīng)論,是以無上菩提為志愿的,宣揚這樣的正法教,佛菩薩藏教,他聽到了。

  聞已深信。

  他聽聞了以后,他深深的相信這件事。

  《披尋記》一一三九頁:

  聞已深信者,謂諸菩薩具多勝解,于真實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如力種性品說。(陵本三十八卷七頁)

  「聞已深信者,謂諸菩薩具多勝解」,這個菩薩他有很多的智慧,很深刻的理解佛法的智慧,叫做「勝解」,「具多勝解」。「于真實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于這個第一義諦是真實義!竸俳庖捞帯,就是你能通達佛法的智慧,第一義是他的依止處。勝解依處,前面這個真實義是所解;勝解是能解,這個勝解以所解為依止處,沒有所解也就沒有能解了。

  「具足成就凈信為先」,說這個菩薩他圓滿的具足了清凈的信心,對于這個真實義,他有信心,「具足成就凈信為先」,這個清凈的信心!笡Q定喜樂」先是有信心,而后決定就有了喜樂,對于如來的正法有喜樂!溉缌ΨN性品說」這件事(陵本三十八卷七頁)。

  由聞?wù)芭c深信增上力故,于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fā)菩提心,是名第二初發(fā)心緣。

  前邊這個「由聞?wù)f法」,這個「聞已深信」!赣陕?wù)ā,由于這個菩薩他聽聞佛陀的大乘正法,「及與深信增上力故」,他后來還有深信的殊勝的力量、勇猛的力量故,「于如來智深生信解」,所以他對于佛陀得無上菩提這樣的殊勝的智慧,深深的建立了「信解」的智慧,他相信這件事是真實不虛!笧榈萌鐏砦⒚钪枪省梗钥此簿桶l(fā)心,要成就佛的智慧,「發(fā)菩提心」,所以就發(fā)了無上菩提心,求無上菩提了,「是名第二初發(fā)心緣」,這是第二個。第一個是「見佛菩薩不可思議甚奇希有神變威力」,現(xiàn)在第二個就是「聞佛說無上正等菩提微妙正法菩薩藏教」,這是這兩個發(fā)心因緣,下面第三個「由住持法」。

  未三、由住持法

  或有一類雖不聽聞如上正法,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

  或有一類菩薩,不但沒有見到佛菩薩,也沒有聽聞如來的無上正法,但是他又有不同的情況,什么呢?「而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看見大乘佛法,這就是說這個文字的佛法,「將欲滅沒」,將要沒有了,將要滅亡了,看見了這件事。

  《披尋記》一一三九頁:

  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者:謂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及所余分菩薩藏攝者,是名一切菩薩藏法。若諸有情世間,由見濁故,有情多分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虛妄推求邪法邪義,故說正法將欲滅沒。

  「見一切菩薩藏法將欲滅沒者:謂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就是大乘的經(jīng)論要滅亡了,要沒有了,「及所余分菩薩藏攝者」,其余的這個律,或者是論,若按我們漢文佛教的情況說呢,由印度翻譯過來,就是一部分經(jīng)、律、論的佛法,還有中國歷代大德的著作,這又是一分,也是大乘佛法,「是名一切菩薩藏法」。

  「若諸有情世間,由見濁故,有情多分造立眾多像似正法」:「若諸有情」,這個時候的佛教徒,「若諸有情世間」,就是這個時代的佛教徒,「由見濁故」,他的思想受到污染,心不清凈,「由見濁故」。什么呢?怎么叫做「見濁」呢?「有情多分造立眾多像似正法」,這時候這個佛教徒,他造作了很多相似的正法,不是正法,但是與正法相似,造作這件事!柑撏魄笮胺ㄐ傲x」,就是正法都不愿意學(xué),就是虛妄地、就是錯誤的去推求邪法,不符合佛的一實相印、三法印,不符合的!感胺ㄐ傲x」,法就是能詮的教法,義是所詮的義,有能詮,有所詮的義;能詮的教法是邪,當然所詮的義也就不是正了。「故說正法將欲滅沒」,因為你發(fā)明了很多相似的正法,那么那個真實的正法呢,就隱覆了,就是誰也不學(xué)習(xí)了;因為你有大福德,大的威力,你說的都是對的,人家都跟你學(xué),而那個真實的正法,就沒有人學(xué)了。那么要是一直是這樣子呢,這個正法就滅亡了,是這樣意思!付娨磺衅兴_藏法將欲滅沒」,這樣子。

  見是事已,便作是念:菩薩藏法久住于世,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我應(yīng)住持菩薩藏法,發(fā)菩提心;為滅無量眾生大苦。

  「見是事已」,這位菩薩看見了這件事以后,「便作是念」,他心里面在憶念這件事。「菩薩藏法久住世間」,佛菩薩的慧眼,所說的這個正法,久住在世間呢,「能滅無量眾生大苦」,能滅除無量無邊的眾生的生死大苦,會有這種作用。「我應(yīng)住持菩薩藏法,發(fā)菩提心」,我應(yīng)該,我勸別人發(fā)心呢,這不行!我要自己要發(fā)心,我應(yīng)該住持真實的菩薩藏法,為這件事要發(fā)無上菩提心!「為滅無量眾生大苦」,我弘揚正法,使令眾生滅除大苦,我要做這件事。

  《披尋記》一一四○頁:

  能滅無量眾生大苦者:謂如能斷金剛般若經(jīng):說若胎生,若卵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如是一切,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此說菩薩要依菩薩藏法,得微妙智,方能成辦如是不思議事,是故說言能滅無量眾生大苦。

  「能滅無量眾生大苦者:謂如能斷金剛般若經(jīng)說」,就是我們通常念的這個《金剛經(jīng)》,玄奘法師他翻的《金剛經(jīng)》前面有『能斷』兩個字!溉籼ド,若卵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如是一切,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這是《金剛經(jīng)》上那前面那一段!复苏f菩薩要依菩薩藏法,得微妙智,方能成辦如是不思議事」,這一段文,其實在說什么意思呢?就是菩薩要以菩薩藏法得微妙的智慧,你能夠?qū)W習(xí)佛的正法,由聞思修得無生法忍,得這些智慧!阜侥艹赊k如是不思議事」,你才能成辦前面「一切眾生皆令無余涅槃而滅度之」,你才能做這件事的!甘枪收f言能滅無量眾生大苦」,是這樣意思,這不是說凡夫能做這件事的,這是這個作者是這樣意思。

  由為護持菩薩藏法增上力故,于如來智深生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fā)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fā)心緣。

  由這位菩薩,他要護持菩薩藏法,他要護持佛的藏法,他就是有一種很大的威德力,是「增上力故」!赣谌鐏碇巧钌沤狻,他對佛陀的智慧深深地信解。「為得如來微妙智故」,但是信是信,還沒得,現(xiàn)在想要得,得到佛智慧,那么而發(fā)菩提心,「是名第三初發(fā)心緣」。

  未四、由見難得

  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于末劫末世末時,見諸濁惡眾生身心。

  這下面是第四「由見難得」。「或有一類,雖不觀見正法欲滅」,或有一類的菩薩,他雖然沒有看見佛的正法要滅亡了,就指這個白紙黑字的這個經(jīng)論的正法欲滅,「而于末劫末世末時」,在這個時候,見諸濁惡眾生的身心,都是污濁的。

  《披尋記》一一四○頁:

  末劫末世末時者:謂于爾時正法欲隱,是名沒時。于是時中,為顯諸行生滅,三世差別,是名末世。若復(fù)為顯彼時久遠,假設(shè)譬喻計算數(shù)量差別,是名末劫。當知此中時是總稱,世是其位,劫是其數(shù),如是差別。

  「末劫末世末時者:謂于爾時正法欲隱」,這個正法,就是漸漸地都不能流傳了,都在藏經(jīng)樓上,在那里,放在那里,也沒有人去看,「我到南傳去,去靜坐去」。也好啦,也不是不好!「正法欲隱,是名沒時」,這個末字,這個意思。那么是「于是時中,為顯諸行生滅」,在這個時候,正法就隱藏了,不流通了。這個時候,為顯諸行都是生滅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的!溉啦顒e」,有現(xiàn)在、有過去、有未來的差別,是名叫末世,這末世這么講!溉魪(fù)為顯彼時久遠」哪,「彼時久遠,假設(shè)譬喻計算數(shù)量差別,是名末劫」。要復(fù)為顯示那個時代的「久遠」,有多久遠,是多少數(shù)呢?說為假設(shè)一個譬喻,來計算那個時間的數(shù)目,那個數(shù)量的多少,是名末劫,這么講,這個末劫這么講,「是名末劫」。

  「當知此中時是總稱」,這是一共:末劫是一句話,末世是一句話,末時是一句話,一共是三句話。三句話,那個末時是總說的,總稱!甘朗瞧湮弧,末世的這個世是位,過去是個位,現(xiàn)在是個位,未來是個位,這三個位字!附偈瞧鋽(shù),如是差別」,這個劫,這個末劫這個「劫」字,是這個位的數(shù)目。位,這個時候有過去未來的數(shù)目。

  見諸濁惡眾生身心,

  《披尋記》一一四○頁:

  諸濁惡者:略有五種:一者壽濁,二者、有情濁,三者、煩惱濁,四者、見濁,五者、劫濁。如菩提分品釋。(陵本四十八卷十八頁)于爾所時,一切有情多造惡業(yè),多受惡果,故名為惡。

  「諸濁惡者:略有五種:一者壽濁」,壽命濁,就是壽命短促。這個時代的眾生,頂多是一百左右歲,這是最多。實在這個壽命,一百多歲算是,有的人說我能活七十歲就已經(jīng)夠本了,今生七十古來稀,我活七十歲已經(jīng)很多了!其實活一百歲也不算多!那壽命不算長,這叫「濁」!付、有情濁」,第二是「有情濁」,舊的翻譯就是「眾生濁」,有情怎么濁呢?就是這個時候,這個時候的眾生,不知道誰是他父親?誰是他母親?不知道誰是有道德的人;誰是無道德的人?就是沒有這種觀念,不尊重道德。不知道這是現(xiàn)法罪、后法罪?對于這個罪過的事情沒有恐怖心!也不修布施,也不修福業(yè),也不受戒,也不受八關(guān)齋戒,這叫作眾生濁,這個眾生是這樣子。

  第三是「見濁」,見濁呢,就是前面說的,這個時候的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就是發(fā)明了很多的相似的佛法,尋求各式、虛妄分別推求,特別、個別的一件事,說這是佛法。這樣子呢,這就是見濁。第五,「五者、劫濁」。這個煩惱濁還沒講!笩⿶罎帷,煩惱濁就是眾生,多數(shù)有不平等的貪心、不公平的貪心。其實這句話很有意思:不公平的貪心!這是一個。還有拿著刀杖,拿著武器,常好有糾紛,常好有斗諍,有這個事情。隨便地說謊話、欺騙人,這樣事情,那么這就是煩惱濁,這些事情。第四個是「見濁」。

  第五是「劫濁」。這劫濁是什么呢?就是這個時代,人都是生活困難,很多的地方有饑饉,糧食不夠用,這是一個現(xiàn)象。第二呢,這個時代的人哪,有很多種病,醫(yī)生都不能治,不能治療,這是有疫病、疾病。第三個呢,就是這個時代的這個世界上,常常有戰(zhàn)爭,特別地常好這個殺害的事情出現(xiàn)。這是饑饉、疾病、刀兵、戰(zhàn)爭,這是叫作劫濁。這是「五者、劫濁」。「如菩提分品有解釋(陵本四十八卷十八頁)」。

  「于爾所時,一切有情」,那么多的時間里面,就是那個時代里面,「一切有情,多造惡業(yè),多受惡果,故名為惡」,就是這樣意思!敢娭T濁惡眾生身心」,這個菩薩,這個有種性的菩薩看見「雖不觀見正法欲滅,而于末劫末世末時,見諸濁惡眾生的身心」,是這樣子。

  十隨煩惱之所惱亂。

  這是十種隨煩惱,惱亂這一切眾生。

  《披尋記》一一四○頁:

  十隨煩惱之所惱亂等者:謂諸眾生身心為隨煩惱之所惱亂,有其十相,非謂十種隨煩惱也。又復(fù)隨煩惱名,通說一切本隨煩惱。集論中說: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集論四卷十二頁)又煩惱差別有其多種,倒染心故名隨煩惱。如有尋有伺地釋。(陵本八卷六頁)

  「十隨煩惱之所惱亂等者:謂諸眾生身心為隨煩惱之所惱亂,有其十」種「相」貌,「非謂十種隨煩惱也」,因為煩惱里邊有根本煩惱,還有十種隨煩惱。現(xiàn)在這里說的十隨煩惱不是那個十隨煩惱。「又復(fù)隨煩惱名,通說一切本隨煩惱」,這里說十隨煩惱,是通說一切的根本煩惱、一切的隨煩惱總合起來,名之為「十隨煩惱」,是這樣意思!讣撝姓f: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集論四卷十二頁)。又煩惱差別有其多種,倒染心故名隨煩惱」,就是顛倒迷惑的事情染污了你的心。

  這個「心」,經(jīng)論上把煩惱各別的列出來名義,有善心所、有染污心所,都各別的列出來名字;那么剩下來是心,「心」就是無記的了,也不屬于善,也不屬于惡。所以這個不善不惡的心,與惡心所、與染污的心所和合呢,就是被煩惱所惱亂了,是這樣意思。「煩惱差別有多種,倒染心故」,這是迷惑顛倒的煩惱染污了你的心,名隨煩惱。這隨煩惱就這么講,就是我們的心不能自主,隨煩惱活動,隨順煩惱的力量去活動,那么就是被煩惱所污染了!溉缬袑び兴诺亟忉屃(陵本八卷六頁)」。

  謂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粗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

  「謂多愚癡,多無慚愧」,十隨煩惱之所惱亂,這個「十」究竟是那幾個十呢?這下面列出來。「謂多愚癡」,這個時代的眾生多愚癡,「多無慚愧,多諸慳嫉,多諸憂苦,多諸粗重,多諸煩惱,多諸惡行,多諸放逸,多諸懈怠,多諸不信」,有這十種。

  《披尋記》一一四一頁:

  謂多愚癡等者:癡不善根,愚所知事,故名愚癡。于所作罪,望己不羞,望他不恥,名無慚愧。于資生具深懷鄙吝,故名為慳。心懷染污,不喜他榮,故名為嫉。由可愛事,若變壞時,內(nèi)懷冤結(jié),故名為憂。因此拊贗,故名為苦。身心剛強,不安隱性,無堪能性,故名粗重。此有十八品類差別」,如抉擇分說。(陵本五十九卷二頁)能令身心不寂靜轉(zhuǎn),故名煩惱。由非法行,不平等行,現(xiàn)在前故,故名惡行。不修諸善,不護諸惡,故名放逸。耽著睡眠,偃臥為樂,晝夜唐捐,舍眾善品,故名懈怠。于佛法僧心不清凈,于四圣諦生不順解,故名不信。

  「謂多愚癡等者:癡不善根,愚所知事」,我們眾生無始劫來就有這個癡,就是有這個愚癡,它是不善法的根本,這一切不善法都由愚癡發(fā)出來的,所以叫癡不善根!赣匏,故名愚癡」:就是對于所應(yīng)該明白的事情不明白、糊涂,叫做愚所知事,不明白叫做愚癡,就是不明白道理。

  「于所作罪,望己不羞,望他不恥,名無慚愧」:對于所作罪過事情,對自己來說:自己來反省自己的時候,沒有羞、不知道羞!竿粣u」,我造了罪的時候,我看別人,人家都不造罪,我都不感覺到恥,名無慚愧,這無慚愧就這么講。前面說是『于所作罪,望己不羞叫無慚;望他不恥就是名為無愧了』,這無慚無愧這么講。

  「于資生具深懷鄙吝,故名為慳」:這「慳」字怎么講呢?是資養(yǎng)生命所需的這些資具,「深懷鄙吝」,就是非常吝嗇,這就叫做「慳」!感膽讶疚郏幌菜麡s,故名為嫉」,心里面有染污,這些好榮耀的事情都要屬于我,這是染污;如果屬于別人,這就不歡喜,就是「心懷染污,不喜他榮」,不歡喜別人有榮耀的事情,故名為嫉,這是嫉妒障礙。

  「由可愛事,若變壞時,內(nèi)懷冤結(jié)」:自己有可愛的事情,但是可愛事情忽然間變化了,不可愛了,那么心里面就有冤結(jié),很苦惱,「故名為憂」憂是這樣子意思。「因此拊贗,故名為苦」,因為可愛的事情轉(zhuǎn)變了、沒有了,心里面拊贗。拊者,拍也;拊者,擊也,就是打自己的胸,打自己的身體,故名為苦。這個憂苦這么講。

  「身心剛強,不安隱性,無堪能性,故名粗重」:自己的身也比較剛強,心也是剛強,「不安隱性」,不自在。實在這個是「無堪能性」,沒有修學(xué)善法的能力,不能!修學(xué)善法不行。實在這剛強就是煩惱的相貌,貪心來了:『你不要貪』,不可以!瞋心來了:『你不要瞋』,也不可以!是剛強。而這個煩惱來了呢,就是心里面不安靜,就是不安隱性。惱來了的時候,也不可能是修學(xué)善法的,是無堪能性能,那叫做粗重,粗重這么講!复擞惺似奉惒顒e」,這粗重有十八品那么多,「如抉擇分」有解釋(陵本五十九卷二頁)。

  「能令身心不寂靜轉(zhuǎn),故名煩惱」:使令這個身心不寂靜,這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煩惱來了,心里就不寂靜;你煩惱不來的時候,喜怒哀樂之未發(fā),這時候心里面是也平靜、安靜,沒有壓力。所以這個事情呢,「能令身心不寂靜轉(zhuǎn),故名煩惱」。這些名相,我那么看,唯識的經(jīng)論解釋的好!解釋的很有分寸,很貼切!當然我們過去的這些,不管是那一個宗派:是天臺宗,是華嚴宗,三論宗,法相宗,這些大德們,他們解釋的也是很妙的,也是好,這是大智慧!

  「由非法行,不平等行,現(xiàn)在前故,故名惡行」:「由非法行」,就是不合道理的事情,「不平等行」就是做出這種事情,令人心里不服。雖然你有勢力,別人嘴不敢說,但在心里不同意,「現(xiàn)在前故」那就叫做惡行!覆恍拗T善,不護諸惡,故名放逸」:他不肯去做種種善事,「不護諸惡」他不保護心的清凈,作種種惡事,這叫做「放逸」。不修善而修惡名為放逸。

  「耽著睡眠」就是歡喜睡覺,「偃臥為樂」就是躺在那里感覺到快樂。「晝夜唐捐,舍眾善品」,這個晝和夜這個時間很寶貴,就這樣都空過了!干岜娚破贰梗褪呛芏嗟纳破讽氁霉π扌,結(jié)果都沒有修行,不修善品,這叫做懈怠,這懈怠這么講。「于佛法僧心不清凈」,于佛、于法、于僧,心里面沒有清凈,就是沒有恭敬心,清凈就是恭敬的意思!赣谒氖ブB生不順解」,對于佛說的苦集滅道四圣諦,不是沒有解,但就是解得不合道理,「故名不信」。這叫不信,這不信這么講。

  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濁惡世,于今正起諸隨煩惱所惱亂時,能發(fā)下劣聲聞獨覺菩提心者,尚難可得,況于無上正等菩提能發(fā)心者。我當應(yīng)發(fā)大菩提心,令此惡世無量有情,隨學(xué)于我起菩提愿。由見末劫難得發(fā)心,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fā)起大菩提心,是名第四初發(fā)心緣。

  「見是事已,便作是念:」這個菩薩看見眾生有這么多的十隨煩惱之所惱亂的時候,「便作是念:大濁惡世,于今正起」,是特別廣大的污濁的世界,現(xiàn)在正在現(xiàn)起!钢T隨煩惱所惱亂時」,眾生他的心是清凈的、是無記性的,但是為煩惱所惱亂的時候,「能發(fā)下劣聲聞獨覺菩提心者,尚難可得」,這樣的大環(huán)境,你說是勸一個人發(fā)下劣的聲聞菩提心,發(fā)下劣的獨覺菩提心,「尚難可得」都不容易,你勸他發(fā)出離心很不容易的,「況于無上正等菩提能發(fā)心者」,能發(fā)無上菩提心的人,這是更難了。「我當應(yīng)發(fā)大菩提心」,但是,勸一切眾生勸不來,我要發(fā)無上菩提心!菩薩應(yīng)當有這樣的想法。若說:你們都這樣,我也這樣子;你們不不發(fā)心,那我也不發(fā)心,他不是這樣。你們不發(fā)心;我要發(fā)心!這也是智慧的問題。

  「令此惡世無量有情,隨學(xué)于我起菩提愿」:「令此惡世」,我發(fā)了無上菩提心的時候,我好好地修學(xué)佛法,修學(xué)圣道,使令這個大濁惡世無量的有情,為諸隨煩惱所惱亂的這些有情,「隨學(xué)于我」,讓他隨順我,和我做同學(xué),一同的發(fā)起菩提愿。

  「由見末劫難得發(fā)心,增上力故,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fā)起大菩提心」,這句話是結(jié)束上文。這位菩薩看見末劫的這個時代「難得發(fā)心」,不容易發(fā)無上菩提心,他這樣子看見這里,他就發(fā)了特別地力量,這個誠懇地發(fā)出來慈悲心,就是「于大菩提深生信解」,佛的無上菩提深深地有信解力,就不容易退轉(zhuǎn)的!敢蛩拱l(fā)起大菩提心」,因為這個他就發(fā)了無上菩提心了!甘敲谒某醢l(fā)心緣」,第四個初發(fā)無上菩提心的因緣。

  巳二、四因(分二科)   午一、征

  云何四因?

  前面是「四緣」,這底下是「四因」,分兩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釋」,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略標」。

  午二、釋(分二科)   未一、略標

  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fā)心因。又諸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fā)心因。又諸菩薩于諸眾生多起悲心,是名第三初發(fā)心因。又諸菩薩于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fā)心因。

  「謂諸菩薩種性具足,是名第一初發(fā)心因」:就是這個菩薩,他的六處里面有殊勝的佛性,無漏的佛性,他具足這個,這是第一個最重要的發(fā)菩提心的因緣!赣种T菩薩賴佛菩薩善友攝受,是名第二初發(fā)心因」:又很多的菩薩,他要依賴佛菩薩為他的善友,佛菩薩就是他的善友,「攝受」佛菩薩的幫助,或者是這樣說,佛菩薩的幫助,佛菩薩的威力的加持,他發(fā)無上菩提心的,是名第二初發(fā)心因。菩薩種性具足是自己的力量;第二,就是佛菩薩的力量,他力。說是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這是他力,不仗自力,實在那一個法門沒有佛菩薩的力量呢?

  「又諸菩薩于諸眾生多起悲心」,又諸菩薩于諸眾生多數(shù)都發(fā)起大悲心,就是對于良善的眾生,固然是發(fā)歡喜心,幫助他修學(xué)佛法;對于特別地惡,眾多地惡行的眾生,也是發(fā)慈悲心的。而這個菩薩于諸眾生發(fā)慈悲心呢,是名第三初發(fā)心因。這是自己,他自己看見眾生苦,他發(fā)慈悲心。

  「又諸菩薩于極長時,種種猛利無間無缺生死大苦,難行苦行,無有怯畏,是名第四初發(fā)心因」:這個不得了,這位菩薩不得了!這可見這個人不容易退轉(zhuǎn)的。諸菩薩于極長的時間,種種猛利地「無間、無缺」,不間斷、也不缺少,生死大苦,難行的苦行,「無有怯畏」他不害怕,他不感覺這件事,唉呀!這件事做不來呀!他沒有這個心情。長時間猛利的難行苦行,他不恐怖,他認為他有自信:我能做得來!「是名第四初發(fā)心因緣」。所以這個四種因發(fā)菩提心是更堅強了。

  未二、別辨(分四科)  申一、種性具足

  若諸菩薩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zhuǎn)傳來法爾所得:當知是名種性具足。

  現(xiàn)在第二科「別辨」,第一科是「略標」。這個四因里邊,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略標」這四種因緣;下邊是「別辨」,別辨這四種因緣。第一科是「種性具足」。

  「若諸菩薩」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有「殊勝」的佛種性,「從無始世界展轉(zhuǎn)傳」到現(xiàn)在來,「法爾所得」那個法性本來就是這樣子,不是因為造作而得的,不是因緣所生的,就是本來就有這種功德,「當知是名種性具足」。這是第一科「種性具足」,第二科是「善友攝受」。分兩科,第一科「總標」。

  申二、善友攝受(分二科)  酉一、總標

  由四種相,當知菩薩善友具足。

  有四種功德,那樣的菩薩就是你的善友,這是「總標」。下面第二科解釋,又分四科,「第一善友具足」。

  酉二、別釋(分四科)  戌一、第一善友具足

  謂諸菩薩所遇善友,性不愚鈍,聰明黠慧,不墮惡見;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謂諸菩薩所遇」的好朋友,「性不愚鈍」他這個心不愚癡、不遲鈍,「聰明黠慧」就是耳聰目明,他那個第六意識非常的靈敏、有智慧!覆粔檺阂姟顾麤]有惡見,他的思想不會入于惡見之中的,是名第一善友具足。

  《披尋記》一一四二頁:

  性不愚鈍等者:不愚諸法性是利根,名不愚鈍。由與俱生引發(fā)二慧相應(yīng),名為聰明。了知諸法自相及分別體,是名黠慧。于實無事不如一類起增益執(zhí),于實有事不如一類起損減執(zhí),是名不墮惡見。

  「性不愚鈍等者:不愚諸法性是利根」,就是對諸法性,諸法的平等性、諸法的差別性,他不愚、他不糊涂,他通達諸法第一義性,通達諸法的緣起,那這就是利根人,「名不愚鈍」。「由與俱生引發(fā)二慧相應(yīng),名為聰明」:「由與俱生」,「俱生」就是一生來的時候就有智慧,就生得慧。由生得慧引發(fā)出來聞思了,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由與俱生引發(fā)二慧相應(yīng)」,就是生得慧和聞思慧相應(yīng),名為聰明,這個聰明是這樣意思。

  「了知諸法自相及分別體,是名黠慧」:就是他明白一切法的自相,每一法各別的相,但是每一法的自相深入地明白呢,那就是第一義諦!讣胺謩e體」,就是心,就是自己的心,就是明白和心,又明白了一切法。「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我曾經(jīng)注意讀過這個《華嚴疏鈔》,清涼國師他解釋的,但是現(xiàn)在我自己有解釋!溉羧擞酥,三世一切佛」:是約人說的;「應(yīng)觀法界性」:是約因說的。以法而有人,實在是一回事,但是主要還是法!笐(yīng)觀法界性」:「法界性」這怎么講?界是因也,十八界這個界是當因講,「法界」就是一切法的因;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染污法、清凈法、生死緣起、涅槃緣起,都是因緣所生的。這因緣所生,這是很廣泛的意思,其中主要的一點是什么呢?「一切惟心造」。染污法也是心造的;清凈法也是心造的。就是:你要明白你的心;你要明白一切法。這里說:「了知諸法自相」,就是通達一切法是緣起,就是這個意思。

  「及分別體」:你還要明白你的心;或者這話說,一切法以心為體,以分別心為體相,離開了自己內(nèi)心的分別,沒有一切法可得,是名黠慧,這就叫做智慧。「于實無事不如一類起增益執(zhí)」:對于實在是沒有這件事,這個菩薩對于實在沒有這件事,菩薩就通達它是沒有這件事!覆蝗缫活惼鹪鲆鎴(zhí)」:不同于一類的眾生愚癡,沒有嘛,他說有,這就是『我』。一切法是無我,沒有補特伽羅我,沒有薩迦耶見的我,但眾生認為有我,那么就是增加了。沒有我,你說有我,那么就是增加,增執(zhí)益。菩薩是不!「于實無事不如一類起增益執(zhí),于實有事不如一類起損減執(zhí)」,這一切法是因緣有的,你不能說沒有,一切法空而不妨礙因緣有的,「于實有事不如一類起損減執(zhí)」,認為沒有因果,不承認有因果,那就是損減執(zhí)了!甘敲粔檺阂姟,這個不墮惡見,就這么講。

  戌二、第二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終不教人行于放逸,亦不授與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

  「又諸菩薩所遇善友」:所遭遇到的好朋友,什么叫做好朋友呢?「終不教人行于放逸」,他不會教人去做放逸的事情,「亦不授與諸放逸具」,也不會給你一個放逸的因緣,放逸的資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這是第二個善友的相貌。

  《披尋記》一一四二頁:

  終不教人行于放逸等者:謂如諸受欲者,樂受諸欲而無喜足,名行放逸。精妙的飲食及余資身眾具,名放逸具。

  「終不教人行于放逸等者:謂如諸受欲者,樂受諸欲而無喜足」,他歡喜享受這一切的欲,沒有滿足的時候,「名行放逸」,這叫做「放逸」!妇畹娘嬍臣坝噘Y身眾具」:這是「放逸」的工「具」,而這位菩薩不做這個事,不勸你行放逸,也不給你諸放逸具,「是名第二善友具足」。為人做好朋友也不容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