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入門知識 >

什么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么區(qū)別

\

  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因能運載無量眾生到達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故名。在佛教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歷史上的北傳佛教均以大乘為主。而現(xiàn)代一些學者狹義的大乘佛教則專指漢傳佛教,并與南傳、藏傳(密乘)組成現(xiàn)代佛教的三大語系。

  大乘佛教包括信、愿、行、證四個階次的修學。大乘菩薩道修學,從十信位圓滿后,入初住位的布施,然后進入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修六度,由于善知識攝受而入不退轉住(第七住),親證第八識如來藏心。自此后便有第十住見性、十行十回向后入初地,地地增上,最后在最后身菩薩時,坐菩提樹下,成就四智圓明的佛果。易行道的凈土法門則以信愿念佛為主,凈業(yè)三福為輔,仰承佛力往生得不退轉后,再回娑婆修菩薩道直至成就無上菩提。 大乘佛法以親證真心阿賴耶識為根本標的,在親證真心后,便踏上內門修六度萬行的菩薩道。菩薩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同事、利行)為方便攝受眾生,修學三乘菩提,普度眾生。

  小乘教以羅漢的解脫為目標,大乘教則以菩薩道的圓滿--成佛為目標。所以,菩薩之道,深廣無盡,其主要內容為:菩薩,發(fā)菩提心,行六波羅蜜多,歷十地而成佛。根據(jù)《大智度論》的三句話可以總括大乘:1.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一切智智即是無上菩提;2.大悲為上首--發(fā)大悲心以普濟眾生之苦;3.無所得為方便行--體證緣生空無我之義,忘我而為眾生服役,嚴凈國土。

  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遺留原則(三法印或進一步總結的一實相。瑏戆l(fā)揮佛陀眾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覺覺他,利益救度一切眾生為目的之本懷--菩薩道的菩提心。修持與教理體系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圓滿,境界廣大無艮,修行果位直趨無上菩提。大乘佛教的教義在小乘基礎上,進一步開顯了中道實相、八識與如來藏,六度萬行與菩薩道,一心本凈,眾生平等眾生亦可成佛等思想。從小乘的四諦、十二因緣唯識學如來藏,三乘佛法一以慣之卻在博大精深程度上節(jié)節(jié)增上,構成了完整的佛教體系。弘法方法上,大乘佛教注重信仰與實踐,強調實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大乘佛教靈活開放、慈悲平等、普度眾生、貼近生活。佛在古印度傳播佛教教義,其很重要的一個思想是眾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對婆羅門教的野蠻種姓隔離的等級制度。而此平等與普度的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大乘教義里?偠灾,大乘是佛陀教誨的根本精神所在。

  佛祖釋伽牟尼涅盤之后,佛教就漸分為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追求菩薩道的普渡眾生,求無上菩提的佛果。小乘佛教強調修煉自我的聲聞乘,以羅漢的解脫為目標。大乘僧人基本食素,小乘僧人可食“三凈肉”。大乘僧人和小乘僧人雖然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但卻因宗派不同,一直爭論不休。

  佛祖在世的時候,已經(jīng)說到未來大乘佛教就在中國,而后傳播世界。

  大乘佛教的精神是利益眾生,把將眾生在苦難中解救出來。中國若干千年來災難重重,而在此大乘佛教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大眾在佛門之中得到無盡的法益,災難和痛苦得到了安撫,深受快樂。奠定大乘佛教在中國的重要地位,故出現(xiàn)了戶戶觀世音,家家彌勒佛。

  大乘佛教在中國原有仁、義、禮、智、信的教育基礎,增添了菩薩行的教育。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fā)心修行至于福德有余,深涉國家社會服務人群,宏法利生,令一切有情,也能覺悟真理。

  以廣行六波羅蜜多來成熟自己,以廣行四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去成熟其他一切有情,心胸廣大而行事細膩是其特性。 整個大乘佛教就是透過六度、四攝,積極地提升自己慈悲和智慧的能力,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培養(yǎng)。自利益人,也提升人們量大福大,心大功德大的博大胸懷,無論布施一錢,乃至常施恩惠于萬眾,不望其報,於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雙運。故此,大乘佛教影響了中國歷代無數(shù)民眾,為國家和平和安康做出巨大的貢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