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一(9)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一(9)
日二.勸修學處
復次如是所起諸事菩薩學處,佛于彼彼素怛纜中隨機散說;謂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今于此菩薩藏摩怛理迦,綜集而說。菩薩于中應起尊重住極恭敬,專精修學。
這一科是第三科勸修學處。這一科是很遠,我從前面說,這個戒品里面一共有九種戒。九種戒分三科,第一科是自性戒,第二一切戒,第三是難行戒等;一共分這么三大科。分這么三大科,第二科一切戒說得很廣;第一科自性戒是略說大意,這個一切戒里邊分兩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釋。這個解釋里邊分兩大科,第一科標列種類,第二科廣辨差別。這廣辨差別里邊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戒相的差別,這一科里是很廣的;第二科是起犯的差別,第三科是所學的差別。第一科戒相差別里邊分兩大科,第一科是別釋三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第二科呢是廣辨授受,就是廣博的說明怎么樣受戒的這件事。廣辨授這一大科里邊分兩科,第一科是從他受,第二科是由自受,自己在佛前稟受菩薩凈戒。從他受里邊分四科,第一科是辨授受相,辨?zhèn)鹘浜褪芙涞南嗝,這一科也是很廣。第二科是如應授戒,又分三科,第一科先說法藏,就是受戒的時候,傳戒的菩薩先要為他開解佛法的大意。第二科嘛正授戒法,這一科也是很廣,這是我們都學完了,F(xiàn)在是第三科勸修學處,這是第三科。
「復次如是所起諸事菩薩學處,」就是前面把所授的菩薩戒四種他勝處法,后來又有住攝善法戒,住饒益有情戒,這都完全說完了!笍痛巍咕褪窃谀切┙浞ㄖ庥钟,所以「復次」!笍痛稳缡撬鹬T事菩薩學處」,「如是」指前文,前文所說的,所起的諸事!杆稹惯@句話呢,就是菩薩還沒有成佛,他有所違犯,或者是重戒,或者輕戒,然后佛有制定不可以犯,不可以犯,這兩方面合起來嘛叫「所起諸事」。而這些事呢是菩薩所學習的地方,應該學習怎么叫做「持」,怎么叫做「犯」這些事情。
「佛于彼彼素怛纜中隨機散說;」這個所學處啊,就是這些戒法,F(xiàn)在是《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說的,F(xiàn)在彌勒菩薩說不是我說的,彌勒菩薩向?qū)W習菩薩戒的人說這不是我說的。是誰說?是佛說的!阜鹩诒吮怂剽蚶|中」,佛在一部一部的經(jīng)里邊,「素怛纜」就是舊翻譯叫修多羅,翻到中國話就是經(jīng)。在一部一部的經(jīng)里邊「隨機散說」,隨順所教化眾生的程度;「散說」就是這地方說幾條戒,那個地方又說幾條戒,分散地說這個菩薩戒。雖然分散,還是有原則的。什么呢?
「謂依律儀戒」這是一類,攝善法戒是一類,饒益有情戒是一類。就是根據(jù)這三類來為菩薩來制立菩薩戒!附裼诖似兴_藏摩怛理迦,」這是彌勒菩薩說,說現(xiàn)在呢在菩薩的藏,不是聲聞藏,就是大乘佛法里邊。大乘佛法里邊有經(jīng)律論,現(xiàn)在這是說「摩怛理迦」就是論藏!妇C集而說」,就是這個綜集就是統(tǒng)一在一處,統(tǒng)一在一處,把這個菩薩戒,這是攝律儀戒,這是攝善法戒,這是饒益有情戒,把他宣說出來!钙兴_于中應起尊重,住極恭敬,專精修學!狗彩前l(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呢,「于中」,這是于這個戒品里面所說的菩薩戒,你應該生起尊重心,你不可以輕視這件事。「住極恭敬,」你心里面要安住在特別的恭敬怖畏有這樣的心情。「專精修學」你心里面不要有其他的雜念,專一地深入地學習這個菩薩戒。那么這一段文,這是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他宣說菩薩戒的出處,這是佛說的,就是這么一句話。這也可見眾生對佛法的信心的建立不是容易,不是容易的。但是這信心的不容易建立是指有智慧人說的,智慧不大夠的人很容易有信心的,你說什么都相信,是不一樣的。現(xiàn)在這里呢,是彌勒菩薩來加強學習菩薩戒的人的信心這么說。這一段文我心里頭還有很多話,但是這個話還是保密,還是保密好。我還是保密不要說,就說到這里。下邊說,
《披尋記》:
「如是所起諸事菩薩學處者:」這一段文,「如前所顯一一事相!瓜袂拔恼f的的四種他勝處法,后來有很多的輕戒,一樣一樣的事相,那因緣生法的相貌,或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種種自贊毀他這一切事情!附砸廊溟_示建立。」都是佛陀依據(jù)這三條大意來開示,來給我們講說這件事,來安立這件事。原來是沒有這件事的,沒有這件事不可以,所以佛就安立這件事,所以叫建立。怎么安立呢?就是佛的慈悲心或者大智慧宣說,就是安立了,就是建立了!腹氏伦葬尅梗韵逻叺奈乃旧砭图右越忉屃。怎么解釋呢?「謂依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是名諸所作事菩薩學處!咕褪乔懊孢@一段文一開始那一句話。
荒三.明不應犯
是諸菩薩從他正受戒律儀已,由善清凈求學意樂,菩提意樂,饒益一切有情意樂,生起最極尊重恭敬。
這個前面這一段是勸修學處,前面佛已經(jīng)把菩薩戒重戒輕戒都說完了,然后嘛彌勒菩薩說了這么幾句話勸我們好好努力的學習,不要違犯,這一科說完了。那么現(xiàn)在是第三科明不應犯,明不應犯我剛才是說了,就是從他受這一大科里分四科,第一科辨授受相,第二科如應授戒,第三科就是明不應犯,不應該違犯菩薩戒!甘侵T菩薩從他正受戒律儀已,」這么多的菩薩很不容易發(fā)無上菩提心,那是發(fā)無上菩提心了。發(fā)無上菩提心以后,「從他正受」就是從另外一位發(fā)大菩提心,有六波羅密功德的菩薩,「正受」依法來稟受菩薩戒律儀,受了戒以后,「由善清凈求學意樂」,說是受戒以后就是不要犯戒,根據(jù)什么?有什么樣的成就才能不犯戒呢?就是「由善清凈求學意樂」,由于這位發(fā)菩提心受了菩薩戒的這個人他有這樣功德的,有善清凈求和學的意愿,有這樣的意愿。因為先有清凈心來求傳戒的菩薩為他受戒,這是「求」。而傳戒的菩薩呢?就也清凈的為你授菩薩戒。最初求也好,受了菩薩戒也好,一直的都在學習,要用清凈心來學習。你有這樣的意愿就應該不犯,不違犯菩薩戒的。
「菩提意樂」這是第二個,第二個意樂就是你受了菩薩戒,你的意愿是什么?你為什么要受菩薩戒?「菩提意樂」就是想要得無上菩提,你有這樣的意愿。求無上菩提你有這樣的意愿呢,當然就會持戒清凈而不違犯,因為你一犯戒,對于得無上菩提會有障礙的!葛堃嬉磺杏星橐鈽贰惯@是第三個意愿,就是發(fā)了無上菩提心,同時還有大悲心,要無窮無盡的利益一切眾生,你有這樣的意愿。有這樣的意愿,你就本身要持戒清凈,如果你違犯菩薩戒,你度化眾生就受到影響了!干鹱顦O尊重恭敬!褂捎谀闶芰似兴_戒,你具足這三種意愿的關(guān)系,你對于菩薩戒會生起「最極」,沒有再能高過它的了,那么偉大的尊重恭敬,對于菩薩戒有尊重心有恭敬心,不會我犯了戒無所謂,沒這個心情的。這是第三科明不應犯。下邊是第四科,明還凈法。分三科,第一科是標應悔除。
荒四.明還凈法(分三科)
日一.標應悔除
從初專精不應違犯,設有違犯,即應如法疾疾悔除,令得還凈。
發(fā)心是有清凈的意愿,但是沒有斷煩惱,要在五濁惡世的這種大環(huán)境里面,那有的時候也還會失掉了正念就會有違犯。有違犯怎么辦呢?「即應如法疾疾悔除,令得還凈」,那就應該「如法」,隨順佛所規(guī)定的趕快的悔除,懺悔除滅所犯的罪。「令得還凈」,使令你的菩提心,使令你的身口意又恢復原來的清凈。
這下邊《披尋記》的解釋:
「由善清凈求學意樂等者:此中意樂總有三種,」不同,「如其次第配屬三戒」三種凈戒,那三種呢?「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咕褪怯缮魄鍍羟髮W意樂,這就是攝律儀戒;下邊呢菩提意樂就是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那么這是饒益有情戒!钙兴_自性戒中略有四德!褂眠@三句話配屬這三種戒,但是宗喀巴大師他的菩薩戒本,他的解釋他不這么解釋。他是「由善清凈求學意樂」包括三種戒都在內(nèi),他這么解釋。下邊「菩薩自性戒中略有四德」,這個戒一共有九種,這個戒品說到菩薩戒有九種不同,第一個就是自性戒。自性戒里邊它說得略,不是廣說的,這個略實在就是要的意思,精要,有四種功德。四種功德就是第一種就是從他正受,第二種就是善凈意樂,第三種犯已還凈,第四種深敬專念無有違犯,就是四種。說略有四種功德「從他正受如前廣說,」,如前邊第四十卷初解釋了!附翊烁@善凈意樂」這一段文呢又再說出來這個善凈的意樂。「及與深敬專念無有違犯!沟囊馑,說這個意思!溉缥目芍谷缥目梢灾懒。
日二.顯悔除法(分二科)
月一.對他發(fā)露(分二科)
盈一.由惡作攝
又此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應向有力于語表義能覺能受小乘大乘補特伽羅,發(fā)露悔滅。
前面是標應悔除,這下邊第二科是顯示悔除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對他發(fā)露,懺悔的時候先要把所犯的戒要發(fā)露出來,要坦白出來。分二科,第一科是由惡作攝!赣执似兴_一切違犯,」這位受菩薩戒的菩薩,他所有的違犯,所有的犯戒,「當知皆是惡作所攝;」這個字本來是惡(ㄜˋ),但是在這里應該是念(ㄨˋ),是屬于惡作所攝的,屬于這個。這里邊說是惡作,他是有個意思的,那么下邊文解釋!笐蛴辛τ谡Z表義」,你犯了戒以后呢,你應該面向一個有大智慧的人,這個人「于語表義能覺能受」,語表義,這個語里邊有義,有義用語表達出來;就是能詮釋的是語,所詮釋的是義。能表達的是語,所表達的就是義。這個義要假藉語言文字才能表示出來,若沒有語言文字表示就沒有辦法溝通了。這個有大智慧的人呢,對「于語表義能覺能受」,他能明白,你說的話他能懂,也能覺;而且還能受,不會忘掉的。這個人究竟是誰呢?「小乘大乘補特伽羅,」學習小乘佛法的學者,當然這里邊包括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這都是小乘補特伽羅。「大乘補特伽羅」就是前面說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發(fā)了無上菩提心,受了菩薩戒了,那么他就是大乘的補特伽羅。就是這樣,就看你本身有沒有發(fā)無上菩提心,你有沒有受菩薩戒,就是有小乘的大乘的不同。你要向這樣,這些就是有力于語表義,能覺能受的人!赴l(fā)露悔滅。」就是顯示出來你犯那一條戒了,要向他懺悔,就滅除了這個罪過,這是由惡作攝。
看這個《披尋記》:
「又此菩薩一切違犯當知皆是惡作所攝者:」都是屬于惡作的,怎么叫作惡作呢?這說「所犯罪聚略有五種:」這個菩薩乃至比丘所犯的罪,一聚義一聚,這個聚,不是單數(shù),就是很多的,他勝處這里列出來四條就算一聚,下邊很多的違犯也是這個是屬于攝善法戒,這一大聚。攝善法戒里面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布施也是一聚,持戒,忍辱都是一聚一聚的,后面住饒益有情戒也并不是一條戒,也是很多,也是一聚一聚的。所違犯的罪聚略有五種,簡要的來說有五種不同。第一種「一者他勝罪聚,」就是前面那四種他勝罪聚,就是自己的正念沒有力量了,那么煩惱的力量很大,所以為煩惱所戰(zhàn)勝,自己的正念失敗了,他勝罪聚。
「二者眾余罪聚,」這個眾余罪聚,就是前邊的他勝罪,除了他勝罪所余的罪聚,這一共分五種。要從比丘戒來對論的話,這個眾余罪聚就是第二篇,僧殘,僧伽婆尸沙,眾余罪聚。「三者隕墜罪聚,」就是犯了這條戒你就墮落了,所以叫做隕墜。隕墜要按比丘戒來說呢,那就是三十尼薩耆波逸提了,和九十波逸提隕墜罪聚!杆恼邉e悔罪聚,」就是那個第四個波羅提提舍尼的這個比丘戒的這個!肝逭邜鹤髯锞,」那么就是一百眾學法就是惡作罪聚。「如是罪聚攝一切罪,」這五種罪聚這就包括了佛教徒所有的犯的,犯戒的罪過都在里邊了,「是名叫做一切的違犯」,所以他包括了一切。又此菩薩一切的違犯,這個一切原來就是分這么五類。
「隨所犯罪心不忍受便生惡作,」這菩薩犯了這個罪以后呢,心里面不接受這件事,唉呀我怎么能犯罪呢?我怎么可以犯戒呢?心里面就是后悔了的意思,心里面不忍受這種罪過。便生惡作,你的心里面就生起了這種心里上的反應,就是惡作就是不高興我所作的事情,厭惡我所作的事情,所以叫做惡作。說這個什么叫做惡作,就是隨所犯罪心不忍受,這就是惡作的意思。如果我犯了罪以后我感覺到很有意義,我接受這件事,那就不是惡作了,這惡作的意思。菩薩所犯的罪都有這種心情,所以都稱之為惡作。這個惡作,這個(ㄜˋ)念(ㄨˋ)的原因就是在這里。忍受便生惡作,「是故說言皆是惡作所攝!惯@句話就是這么意思,菩薩所犯的都有這種后悔的意思,原來失掉了正念做錯了事,然后有后悔的意思,惡作!复擞形宸N差別!惯@個惡作有五種的不同,「如攝事分釋應知!箶z事分有解釋,「在陵本九十九卷九頁」,陵本就是金陵刻經(jīng)處印的《瑜伽師地論》,那個本子在九十九卷上有說出來五種差別。各位要想要知道可以查一查。
盈二.依犯品別(分二科)
昃一.上品犯
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失戒律儀,應當更受。
「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失戒律儀,」前面第一科是由惡作攝,現(xiàn)在第二科依犯的品別,依你所犯的罪也是有類別的,一類一類的。分二科,第一科是上品犯!溉糁T菩薩以上品纏」這個纏就是煩惱,這個為煩惱所纏繞,所以叫做「纏」,就是煩惱的現(xiàn)行叫做纏!高`犯如上他勝處法,」那四條他勝處法,你是用上品煩惱犯的他勝處法,這個我們在前文曾經(jīng)解釋過,「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那么這就是上品纏犯。從這句話看,「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就沒有后悔的意思。這四句話看出來,要是這樣的煩惱犯了戒的時候,就不能名之為惡作了,那就是罪就是重了。說以上品的纏違犯他勝處法,「失戒律儀,」你的菩薩戒就失掉了,你沒有這個戒了,沒有戒也不能名之為菩薩了。因為上品纏,你的無上菩提心也不存在了,所以你,而這個戒也沒有了,所以你就不能名之為菩薩了。
「應當更受」那怎么辦呢?那你應該再受菩薩戒,再受就是還要再發(fā)無上菩提心。這個發(fā)無上菩提心要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學習,發(fā)無上菩提心。不是說把那個現(xiàn)成的文句印出來你照念一念就發(fā)菩提心了,不是這個意思,不是這樣意思。這是上品犯,下邊是貳中品犯。第二科中品犯,中品煩惱犯戒,分兩科,第一科是舉犯他勝。
昃二.中品犯(分二科)
辰一.舉犯他勝
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應對于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shù),應如發(fā)露除惡作法,先當稱述所犯事名,應作是說:長老專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違越菩薩毗奈耶法,如所稱事犯惡作罪。
「若中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若是你的煩惱不是上品,這四句話你不具足,「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這四句話你不具足,不管那一句你缺少了,那就是中品纏了,就是中品煩惱,就不是上品!钢衅防p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就是上面那四種他勝處法,你犯了一種,不管那一種。「應對于三補特伽羅或過是數(shù),」若是中品煩惱違犯他勝處法,你的戒還在,你的菩薩戒還在你的心里邊,你還名為菩薩,你的菩薩的名義還在,沒有失掉。不過這個時候呢,可是你犯了戒就是有罪過,怎么辦呢?「應對于三補特伽羅」應該面對三個人,小乘的比丘或者大乘的菩薩三位,向他求懺悔?催@個律上呢,先要請求他同意做你的懺悔者,你要請求他同意,他給你懺悔!笐獙τ谌a特伽羅或過是數(shù)」或者超過三個人也可以,但是最低限度要三個人!笐绨l(fā)露除惡作法,」而這個形式,這個儀軌,懺悔罪的儀軌,「應如發(fā)露除惡作法」就向那個比丘懺悔突吉羅罪似的,要像那個樣子!赶犬敺Q述所犯事名」你懺悔的時候,當然你先要請求他的同意,然后你要給他向他頂禮,然后跪在他前面,你就向他表示,所犯罪的名稱,應該這樣說!搁L老專志,或言大德;」一心念,這一心念也叫專志,就是你老人家慈悲注意。「我如是名」我的名字叫什么什么,什么名字,「違越菩薩毗奈耶法,」我犯了菩薩戒。這「違越菩薩毗奈耶法,」這句話是總說的,你犯了那一條戒你要說出來,四種他勝處法你犯了那一條戒你要說,說出來!溉缢Q事犯惡作罪」那么你現(xiàn)在就是唉呀我犯了罪不對,我不見是功德呀,那這樣就不是上品纏犯了,所以你要向他懺悔。下邊再說。
看《披尋記》:
「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至犯惡作罪者:」這一段文,「當知此中他勝處法上品纏犯,不可還凈!鼓闶巧掀窡⿶,你犯了菩薩戒,犯了他勝處法,不可以懺悔還凈,不可以。不可以這樣子,不能這樣做!敢杂谒覆簧鷲鹤鳎挂驗槟銓τ谒傅淖锬銢]有悔心,沒有唉呀我犯戒不對,沒有這個想法,就不能名之為惡作。「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無慚愧故。」因為上品煩惱是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沒有慚愧心嘛,那他就是沒有后悔的意思!赣墒鞘Ы渎蓛x,」由于你的煩惱重了啊,這個菩薩戒失掉了!笐敻堋!箲撃阍僖匦碌陌l(fā)動這件事,要請一個菩薩給你作羯摩,同你受戒,失戒律儀,應當更受!甘枪什徽f發(fā)露除惡作法!顾赃@個地方只是說失菩薩戒要更受,沒有說你要發(fā)露罪,你要懺悔這件事,沒有說這句話,沒有這么說!钢邢缕防p容可還凈;」若是中品煩惱下品煩惱犯了他勝處法,那容可還凈,容許可以懺悔,恢復清凈。「發(fā)露悔法如文易知!惯@個懺悔的方法就像文所說的,應作是說長老專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違越菩薩毗奈耶法,如所稱事犯惡作罪,這樣子。
辰二.指余違犯
余如苾芻發(fā)露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說。
這個是第二科指余違犯,前邊說到上品犯,說到中品犯,還有的犯沒有說,所以叫做余!赣嗳缙兤c發(fā)露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說!
看這《披尋記》的解釋:
「余如苾芻發(fā)露悔滅惡作罪法應如是說者:五罪聚中犯眾余罪及犯粗罪,」第一個是犯他勝處,這是第一;第二是犯眾余罪,我剛才說過,應該指僧殘說的。及犯粗罪,其實波羅夷、他勝處和僧殘就叫做粗罪,道宣律祖戒本上解釋就是粗罪。但是這上面呢,他勝處另外標示出來,這個眾余罪也另外標出來。那這樣及犯粗罪,這個粗罪那就不應該再說他勝處,也不應該說眾余了,那是誰呢?應該是偷蘭遮,應該指偷蘭遮說的,及犯粗罪!甘敲麨橛。」余就是指這個說的,指眾余罪和犯偷蘭遮說的,是名為余!溉舴复肿,應對于四補特伽羅發(fā)露悔除;」如果你犯偷蘭遮罪,偷蘭遮罪也有輕有重,這也是不同。犯這個罪應該對四個補特伽羅,或者大乘的菩薩比丘或者小乘比丘補特伽羅,發(fā)露悔除。這個道宣律師的隨機羯磨上呢要到界外,不能在界內(nèi)作羯磨,要到界外去這樣說!甘羌四眾所作羯磨!惯@個應對于四補特伽羅,這就是四眾所作羯磨,四即是眾。我們通常說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叫四眾,這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四個人就名之為眾。這四位假設是四個比丘,四個比丘去作羯磨給你懺罪是這個意思!溉舯娪嘧,應于二十眾前發(fā)露悔除;」那就是僧殘,要二十比丘,「是即二十眾所作羯磨。如攝事分說。(陵本九十九卷十三頁)上這么講。「是名余如苾芻發(fā)露悔滅惡作罪法。此亦如前作如是說,長老專志,乃至犯惡作罪;是名應如是說!
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余違犯,應對于一補特伽羅,發(fā)露悔法當知如前。
若是你不是上品纏,也不是中品纏,你是下品纏違犯的,違犯了上邊的他勝處法。你不是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也不是都無慚愧,你犯了四種他勝處法,那當然就是下品煩惱了。那么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余的違犯,應當對一個補特伽羅發(fā)露悔法,當知如前。那個詞句和前面一樣。
看這《披尋記》:
「若下品纏至當知如前者:此中余言,」這一段文里面有一個余字,及余違犯這個余字怎么講呢?這個言就是字,余言就是余字,這個余這個字!钢^別悔罪或隕墜罪」別悔罪就是四波羅提提舍尼,或隕墜罪就是三十尼薩耆波逸提或者是九十波逸提!富驉鹤髯!够蛘呤且话俦妼W法。「應對一補特伽羅發(fā)露悔除」,應對一個比丘或者是一個菩薩比丘,「是即二眾所作羯磨。」這個是二眾就是對首了,你向一個人,這個犯罪的這個人,面向一個比丘或者是菩薩比丘,就是對首羯磨了,所作羯磨。「此悔除法當知如前,」也和前面的文一樣,「先當稱述所犯事名,乃至廣說!箲撨@樣子說。
月二.自誓防護
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fā)露悔除所犯,爾時菩薩以凈意樂起自誓心,我當決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
「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fā)露悔除所犯,」這是第二科自誓防護,前面是你要面向一個比丘去懺罪;現(xiàn)在是自誓防護,沒有人面對,由自誓就滅罪了這個意思!溉魺o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fā)露悔除所犯,」若是你找不到能夠隨順小乘,能夠隨順大乘,或這隨順就是修學的意思,修學小乘圣道或者修學大乘圣道的人都叫做「隨順」。若沒有這樣隨順圣道的補特伽羅可面對他發(fā)露悔除所犯,那怎么辦法呢?「爾時菩薩以凈意樂起自誓心,」那個時候這個犯戒的菩薩應該是在佛前,在佛像前,就是以清凈的意愿,「起自誓心,」自己發(fā)動自己,發(fā)動決定不再犯戒這種心情,這種意愿!肝耶敍Q定防護當來終不重犯」我決定將來不再犯這條戒,不再犯戒,終不重犯。
日三.結(jié)明還凈
如是于犯還出還凈。
這是第三科結(jié)明還凈,你若能這樣子自誓的話呢,那就對于所犯的罪就消滅了。從罪過里面解脫出來,你又恢復清凈了。這里開出這么一個因緣。
看這《披尋記》:
「若無隨順補特伽羅至終不重犯者:謂若有力于語表義能覺能受小乘大乘補特伽羅,于自所犯堪令除遣所生惡作;」這是小乘大乘的補特伽羅對于你所犯的罪,有堪能使令他除遣這個罪,除遣所生的惡作罪!甘枪拭麨殡S順補特伽羅。應對于彼發(fā)露所犯。滅除惡作。若無彼人,」若是沒有這種人怎么辦呢?「應以當來無犯的意樂」,我將來不犯戒了這樣的意愿,「起自誓心,」這個誓這個字就當決定講!笖鄿绶缸锏囊蚓,生起猛利的慚愧心,由是因緣防護當來終不重犯。」就決定不會再犯,要這樣決定呢,你所犯的罪就算清凈。
洪二.由自受(分二科)
荒一.舉如法受
又諸菩薩欲受菩薩凈戒律儀,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爾時應對如來像前自受菩薩凈戒律儀。應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或蹲跪坐,
「又諸菩薩欲受菩薩凈戒律儀,」這是第二科由自受,前面這么很長的一大段是從他受,現(xiàn)在說由自受,分兩科,第一科是舉如法受。又諸菩薩欲受菩薩凈戒律儀的時候,「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若是你遇不見,找不到,你請不到具足六波羅密功德的人,「爾時應對如來像前自受菩薩凈戒律儀」那個時候你就對佛的像前,受菩薩的凈戒律儀!笐缡鞘,」應該這樣子受戒,儀軌是怎么樣呢?這樣子:「偏袒右肩,」把這個右肩露出來!赣蚁ブ,」左膝就是沒有著地!富蚨坠蜃,」或者是蹲著,或者是跪在那里。
這下面看《披尋記》:
「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者:謂若同法菩薩已發(fā)大愿有智有力,于語表義能授能開。如是等相是名具足功德補特伽羅!惯@前面我們是講過這一段的。
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啟十方一切如來已入大地諸菩薩眾,我今欲于十方世界佛菩薩所,誓受一切菩薩學處,誓受一切菩薩凈戒。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如是學處如是凈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于十方現(xiàn)在一切菩薩今具。于是學處于是凈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普于十方現(xiàn)在一切菩薩今學。第二第三,亦如是說。說已應起。
「作如是言」你跪在佛像前,你就這樣說。「我如是名,」這樣的名字!秆鰡⑹揭磺腥鐏怼刮液芄Ь吹膱蟾,這個啟有報告的意思!甘揭磺腥鐏怼梗揭磺蟹。「已入大地諸菩薩眾,」已經(jīng)證悟法性的大菩薩眾!肝医裼谑绞澜绶鹌兴_所,誓受一切菩薩學處,」我要稟受一切菩薩所學的凈戒,受菩薩戒。這個戒而說學呢,就是你要時時地學習,不能夠說受了以后就丟在那里,不再去憶念這件事,你要時時地學,所以叫做「學」!甘氖芤磺衅兴_凈戒!故芰私湟3智鍍,要有這樣的意愿。這個一切菩薩學處,一切菩薩凈戒是什么呢?「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這三種戒。
「如是學處如是凈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具,」以前已發(fā)菩提心的菩薩,他們已經(jīng)具足了這種學處,這種凈戒!肝磥硪磺衅兴_當具,」當來具足這個菩薩凈戒。「普于十方現(xiàn)在一切菩薩今具。」現(xiàn)在也都是具足這樣的戒。「于是學處于是凈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普于十方現(xiàn)在一切菩薩今學!苟际遣粩嗟卦趯W習這個凈戒。就是跪在佛像前,向十方佛,十方入大地證悟法性的菩薩這樣敬白。「第二第三亦如是說。」這是說了一遍,第二遍第三遍也是這樣說!刚f已應起」說完了就站立起來。這是第一科舉如法受,下邊是第二科例余一切。
荒二.例余一切
所余一切如前應知。
其余的事情呢,像前邊所說的應該知道。
看《披尋記》:
「所余一切如前應知者:受律儀戒,已如上說!骨斑呍诰咦懔_密功德的菩薩前受菩薩戒,已經(jīng)說了,那個受戒的儀軌已經(jīng)說了,已如上說!附渎蓛x法,應如前知!顾艿慕浞ㄔ谇斑呉呀(jīng)一條一條都說了!钢^即四種他勝處法。乃至廣說諸事處相,」后邊那么多的菩薩戒!甘敲凶鏊嘁磺腥缜皯!
宇二.起犯差別(分二科)
宙一.釋無余犯(分二科)
洪一.標簡
又于菩薩犯戒道中,無無余犯。
這是第二科起犯的差別,第一科是戒相差別,這一大科很多都己經(jīng)說完了,F(xiàn)在是第二科起犯的差別,這個分兩科。第一科是釋無余犯,分兩科,第一科是標簡,加以簡別,不完全都是一樣的!赣钟谄兴_犯戒道中,無無余犯!惯@個菩薩犯了菩薩戒,但是這件事他還是菩薩道。說是菩薩道,但是又是犯了戒,合起來名為犯戒道中。「無無余犯」沒有無余犯的這件事。這犯戒有兩種,一個是有余犯,一個是無余犯,就這兩種,F(xiàn)在菩薩犯戒,沒有這個無余犯的這件事,那菩薩只有有余犯,沒有無余犯。這個話呢,我們也不常聽見這句話的,這個無余犯這句話我們很少聽見,這里頭還是有點意思的。
我們看這《披尋記》:
「又于菩薩犯戒道中無無余犯者:謂如前說善權(quán)方便為利他故,于諸性罪少分現(xiàn)行!惯@是前邊已經(jīng)講過的文!赣涩F(xiàn)行業(yè)可名犯戒!鼓阕髁藲⒈I淫妄的這種事情,那就是犯戒了,那就是有罪過,可名犯戒!溉挥煞奖隳茏魉谷欢捎谄兴_的內(nèi)心他有大慈悲心,菩薩表面上他也是殺盜淫妄,但是他內(nèi)心不是用煩惱去殺盜淫妄的;他是用大悲心,用般若波羅密的智慧,諸法實相的智慧,大悲心為方便,犯這個罪的,作這個事情的。說「然由方便能作他利」,他用這個大悲心大智慧來作這個殺盜淫妄的時候,用殺盜淫妄能利益眾生。若是我們沒有大慈悲心,沒有般若波羅密的智慧,我們作殺盜淫妄只有傷害眾生,而沒有利益眾生的功德,這是不一樣的。說菩薩有這樣的心,「名菩薩道!拐f這個犯戒的事情,但是在菩薩來說那就是菩薩道,菩薩度眾生的大道,菩薩度眾生的一種清凈功德道!缚傉f彼事名犯戒道」,又于菩薩犯戒道,這個犯戒道是這個意思。
「由是菩薩正所應作,不犯他勝處法;」由于菩薩他內(nèi)心里面有如是方便,他有大悲心,他有諸法實相的智慧,這個是由是菩薩正所應作。他的大悲心和諸法實相的智慧去作這件事,是完全是有意義的。不犯他勝處法,他表面上看,他殺了眾生,殺盜淫妄,但實在呢,沒有犯根本戒,他沒犯戒。由是菩薩,這是他應該做的事情,所以不犯他勝處法。「是故說言無無余犯!顾运麤]有這個無余犯,這個怎么講呢?無余就是沒有剩余,菩薩呢,他作這個犯戒的事情,作殺盜淫妄的事情,他沒有大悲心,大悲心沒有現(xiàn)行,這個般若的智慧也不現(xiàn)行的時候,他犯這個罪,那就叫無余犯,沒有剩余了,就是沒有剩余。若說犯戒的時候有大悲心,有般若的智慧,也做了殺盜淫妄,叫有余犯。就是他表面上是有罪,但是還有剩余的功德在那里邊,沒有完全是過失,不完全是染污的,里邊還有清凈的成份,所以叫做有余犯。若是你的大悲心失掉了,你的般若智慧沒有了,完全是用貪瞋癡的煩惱犯罪,就是無余了,沒有剩余的清凈功德。所以菩薩有這樣的大悲心,還有大智慧,所以叫做無無余犯,沒有那個無余犯戒的事情。這樣說呢,菩薩犯的戒都是惡作攝,沒有犯根本戒,根本戒是沒犯的。這個地方有點特別,這和聲聞人不同。是故說言無無余犯。
「五罪聚中四種罪聚,名有余罪;」就是其余的,一共前面說五種罪聚,第一種是他勝處,其余的那四種罪。四種罪呢,叫做有余罪,就是他還是不對,有一點過失的,但是那里面有大悲心,還有般若的智慧的,所以叫做有余。四種罪聚叫做有余罪!杆麆僮锞勖麩o余罪故。」如果是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都無慚愧,深心愛樂見是功德,那就完了,那就是無余犯,就是無余罪了,完全是罪過了,沒有清凈的功德!溉鐢z事分說!惯@段文攝事分有講。(陵本一百卷二頁)。這一段文叫做標簡,標出來菩薩犯戒,有所簡別,不同于一般的凡夫境界。下邊第二科是釋義,分兩科,第一科是引佛說。
洪二.釋義(分二科)
荒一.引佛說
如世尊說:是諸菩薩多分應與瞋所起犯,非貪所起。
這引佛說的話,佛怎么說呢?「是諸菩薩多分應與瞋所起犯,」他犯戒的時候,多數(shù)是瞋心發(fā)動的犯戒的事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瞋心。「非貪所起!共皇秦澬纳鸬姆缸铩_@個瞋心所起,那就是犯戒了;若是貪心所起不算犯戒,就是這么一句話。
看這個《披尋記》怎么解釋:
「如世尊說至非貪所起者:此引教證」這是引佛說的話來證明這件事!赋蔁o余犯道理!钩闪⑶懊嬲f菩薩犯戒無余犯的道理!赣芍T菩薩于諸有情多所作業(yè)。若以憎嫉增上力故」這個菩薩和眾生有關(guān)系的時候做的事情,若以憎恨,嫉妒也是恨,用這種增上煩惱的力量故,「而等起者,」這等就是各式各樣的,各式各樣的情況生起了犯罪的事情!甘敲蟹浮!鼓阌迷骱,用瞋心發(fā)起的犯罪,那就是犯罪了!溉粢詯蹜z增上力故而等起者,」若是菩薩有愛憐心,不憎恨眾生,有愛憐心。由這個愛心,悲憫心這個心是很大的力量故,而等起者,也是各式各樣的犯戒的事情生起了,而等起者。「應名無犯。」應該說他沒有犯這條戒。「由是說言多分應與瞋所起犯。非貪所起。此中貪言,非謂煩惱!共皇侵肝覀兎卜蚱鹭澬哪莻貪,不是那樣的愛,不是的。「假說愛憐名為貪故!咕褪悄莻愛憐心又假名為貪,就是這個意思!赣墒钱斨敲芤庹f!惯@是這么解釋這段文。這段文是引佛說的話,看下邊第二科釋密意,解釋佛說的那句話的深意。是諸菩薩多分應與瞋所起犯,你瞋心是犯戒了,若是貪心不算犯戒,這里面有深意,把那個深意解釋解釋。
荒二.釋密意
當知此中所說密意。謂諸菩薩愛諸有情,憐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薩所作,非非所作;非作所作,可得成犯。若諸菩薩憎諸有情、嫉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作諸菩薩所不應作;作不應作,可得成犯。
「當知此中所說密意,謂諸菩薩愛諸有情,憐諸有情增上力故,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薩所作,」你要知道這里邊的深意是什么呢?「謂諸菩薩愛諸有情」對于諸有情,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載道之器,現(xiàn)在雖然是個生死凡夫,無邊的惑業(yè)障,但是菩薩看他是能成佛的,菩薩這樣看。他能得圣道的,能得無上菩提,能得三乘圣道,從這里生歡喜心,菩薩生愛憐心,愛諸有情!笐z諸有情」但是事實上這些有情在惑業(yè)苦流轉(zhuǎn),很多的煩惱,很多的罪業(yè),很多的苦惱,所以菩薩也生愛憐心,這是兩個心情,一個愛諸有情,一個憐諸有情!冈錾狭,」這個愛一切眾生的心情和憐憫諸有情的心情都是有力量的,不是凡夫那個虛妄分別,所以他是有力量。由于這樣有力量的動機,「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薩所作,」他發(fā)起來的事情,教化眾生的時候,就是菩薩所應該作的事情,你不能用肉眼去看的。你用肉眼就看錯了,你說是凡夫這個菩薩怎么怎么的,你說錯了。「凡有所作一切皆是菩薩所作」。「非非所作;」這兩個非,兩個非,實在就是「是」,說是所作。這個非就是不對,又否認這個不對,就變成兩個非了,那么就是,再明白簡單的說就是「是」了。是所作,是菩薩所作!阜亲魉,」不是用惡心,不是用瞋心做所應作的事情,他是用慈悲心,用大智慧來作這件事。雖然他不是惡心來作,「可得成犯」用惡心作這件事,那就是犯戒了,但是「非作所作,可得成犯!顾皇怯脨盒淖鬟@件事,可得成犯。就是菩薩作這件事沒有犯戒,就這個意思。若是用瞋心用惡心作這件事,那就是可得成犯。但是菩薩不用瞋心作這件事,你就不能說他犯戒的,是這個意思。
「若諸菩薩憎諸有情,嫉諸有情,不能修行自他利行,」說若是諸多的菩薩,他的止觀修行得沒有力量,也和一般的凡夫一樣,也是憎恨,「憎諸有情」!讣抵T有情」,對于諸有情的事情也嫉妒,「不能修行自他利行,」自利行他利行都不能,不能作這件事。他自已也不能修學六波羅密,也不能勸導眾生修六波羅密,不能作這個事。「作諸菩薩所不應作;」作諸菩薩所不應該作的事情,也做凡夫做的事情了。「作不應作,可得成犯」他作的事情是不應該作,那你就是犯戒了。這個地方就是從他的內(nèi)心說,內(nèi)心是用慈悲心,用清凈心,用饒益眾生的心情作這件事,所以他不算犯戒。這只是內(nèi)心的事情,不是表面上的事情。這是解釋這個密意,密意就是剛才說的一定要有大悲心,還要有般若波羅密的智慧,這兩個功德去造罪,那說他不是犯根本戒,他就是沒有犯戒。當然這種事情,一定是自己,原來是發(fā)無上菩提心,饒益一切眾生的慈悲心,要常常修學圣道,使令這個慈悲心,無論什么境界不失掉。他這個般若波羅密的智慧,不論什么境界也不失掉,他用這樣的清凈心去做事那才行。如果你修行不夠,你的慈悲心失掉了,你的智慧也失掉了,那就是犯戒了。下邊第二科指釋犯品。
宙二.指釋犯品
又諸菩薩軟中上犯,如攝事分應當了知。
又諸菩薩用軟品煩惱,中品煩惱,上品煩惱犯戒的時候。什么叫做軟品、中品、上品煩惱?「如攝事分應當了知!鼓堑胤接姓f。
看《披尋記》:
「又諸菩薩軟中上犯等者:此說犯罪的意樂」,犯罪的動機,他那個內(nèi)心怎么回事!肛澆_癡纏,」犯罪的時候是因貪心而犯罪,因瞋心而犯罪,因愚癡心而犯罪,纏就是煩惱!赣熊浿猩掀奉惖牟顒e!褂熊浧分衅飞掀返牟顒e。「若由軟品貪瞋癡纏所犯眾罪,是下品罪;」這個罪過不是上品,前面我們也是講過這件事。譬如說是他沒有嫌恨心,沒有恚惱心,但是懶惰懈怠或者是無知,那就是所犯的罪就是下品罪了!溉粲芍衅,是中品罪;」若由中品煩惱犯罪,你不是懶惰懈怠,你心里面有貪瞋癡的煩惱,用這個去犯罪呢,那就是中品罪!溉粲缮掀,是上品罪!咕褪歉呗,對于佛所制定的菩薩戒不尊重,有高慢心,不算一回事,這樣你犯的罪,就是上品煩惱,就是上品罪了。即攝事分中調(diào)伏事攝。(陵本九十九卷七頁)那里邊有多少種的說法,我剛才只說出一種。
宇三.所學差別(分二科)
宙一.舉圓滿(分三科)
洪一.標列
如是菩薩依止一切自毗奈耶勤學所學,便得成就三種圓滿安樂而住。一者、成就加行圓滿,二者、成就意樂圓滿,三者、成就宿因圓滿。
這是第三科所學差別,這個所學差別我剛才說過了,就是廣辨差別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戒相差別,第二科是起犯的差別,這一科也說完了,F(xiàn)在第三科是所學的差別,差別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舉圓滿,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標列!溉缡瞧兴_依止一切自毗奈耶勤學所學,」這位菩薩依止一切自毗奈耶,這個依止在這里說就是基礎(chǔ)的意思,你受了這個菩薩戒,你就是以菩薩戒為你的基礎(chǔ),就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面增長自己的功德!敢磺凶耘我梗械亩及ㄔ趦(nèi)了,自毗奈耶是什么?就是你是發(fā)無上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學者,那么大乘佛法的戒律叫做「自毗奈耶」。那么小乘佛教學者所學的毗奈耶就是「他毗奈耶」了!敢乐挂磺凶耘我趯W所學,」勤學所學,精進地來學習所學習的菩薩戒!副愕贸删腿N圓滿」,你能常常地學習戒而不違犯的話呢,你就成就有三種功德,這三種功德你就圓滿了!赴矘范!惯@功德圓滿了,功德成就了,你心里安樂自在,住在這個安樂的境界里面。那三種呢?「一者、成就加行圓滿,二者、成就意樂圓滿,三者、成就宿因圓滿!咕褪沁@三種。
看這《披尋記》:
「依止一切自毗奈耶至宿因圓滿者:菩薩自乘所攝戒藏」就是菩薩自己所學的大乘佛法所攝的戒律,「是名自毗奈耶。此有三種:」這個自毗奈耶有三種不同!钢^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故名叫做一切!惯@一切就是包括這三種,三種戒包括一切的菩薩戒!敢来巳N凈戒的差別勤學所學,如其次第便得成就三種圓滿。」那三種圓滿呢?「謂依律儀戒成就加行圓滿;依攝善法戒成就意樂圓滿;依饒益有情戒成就宿因圓滿。由此圓滿得安樂住!惯@三種功德圓滿你就會有安樂的境界!复酥凶⊙灾^善法可愛生展轉(zhuǎn)住!惯@個善法就是可愛的境界,因為他會成就可愛的果報,能得到可愛的果報,所以這個果是可愛的,是由可愛的因來的,所以因也名為可愛。這個因是展轉(zhuǎn)的增上,然后你就安住在展轉(zhuǎn)增上的果報里面。「此由于諸善法不放逸力,」這個善法的因緣出現(xiàn)的時候,你心里面不放逸,你就肯去這樣學習,這樣修行!改芰詈蠛笸迫ど;」你因為逐漸逐漸做了很多善業(yè),所以你將來,將來的生命都是在善趣里邊生存!改酥聊艿么蟀涅槃。由是故說安樂而住!惯@是標列這一段,下邊是隨釋,分三科,第一科加行圓滿。
洪二.隨釋(分三科)
荒一.加行圓滿
云何名為加行圓滿?謂諸菩薩于凈戒中行無缺犯,于身語意清凈現(xiàn)行不數(shù)毀犯,發(fā)露自惡:如是名為加行圓滿。
「云何名為加行圓滿?謂諸菩薩于凈戒中行無缺犯,」謂這么多的菩薩,他對于所受的清凈戒法,「行無缺犯」,行者是心也,什么叫做「行」?就是你的心,你在動作的時候,若離開你的心,你會動嗎?身口意都不能動,由心才能動,所以行無缺犯。你的心里面對于這個戒,一點守護清凈,而沒有違犯!赣谏碚Z意清凈現(xiàn)行,」這個時候你身也清凈,語也清凈,意也清凈,顯現(xiàn)出來的行動都是清凈的!覆粩(shù)毀犯,」不會常常的犯戒的!赴l(fā)露自惡」你若一犯就得要發(fā)露自惡懺悔,不數(shù)毀犯也就不會發(fā)露自惡!溉缡敲麨榧有袌A滿」這個就是持戒清凈那個加行圓滿。
荒二.意樂圓滿
云何名為意樂圓滿?謂諸菩薩為法出家,不為活命;求大菩提,非為不求;為求沙門,為求涅槃,非為不求。
「云何名為意樂圓滿?謂諸菩薩為法出家,不為活命;」諸菩薩出家的時候啊,是為求法而出家的,遠離這個煩惱家,為法而出家,為成就第一義諦,成就無為法,菩薩為成就無為法而出家的。不是為了出家有人供養(yǎng),生活沒有問題,不是為這件事出家的,「為法出家,不為活命」。初開始出家,還沒有出家有想要出家,這個時候他內(nèi)心的動機也有可能不合法,也可能不合法的,這也是難免的。但是出家以后不斷的學習佛法,不斷的修正自己那就如法了,所以也可以包括這一點。若是不學習佛法,那這件事就不行了,就沒有辦法修正自己。若常常地學習,就不斷地修正,若是我們說這件事,初開始的時候,你要求發(fā)心出家的人完全百分之百地都合法,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就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修正,逐漸逐漸就合法了,應該是那樣說。所以從這里看呢,學習非常重要,不愿意學習很難進步,很難能向前進步的。但是這個眾生呢,有的人的求知欲很強,所以他修正自己的因緣就特別多。你學習佛法,佛法是佛的智慧啊,所以很能夠修正自己。我不愿意學就有問題,任何人無可奈何,無可奈何的。就是明知道這件事是不對,但是無可奈何,只好任他去了。他要走,你不能勉強他我不要走,不能;要走就是走嘛,是有這樣子。所以為法出家,不是為了活命的。「求大菩提,非為不求;」為法出家,究竟什么叫為法出家?就是求大菩提,求無上菩提。求無上菩提這句話是非常的正確,但是太高大了,太遠大了。若淺白一點說呢,菩提是圣人的智慧。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佛菩提,這三乘圣人都是圣人,他有清凈的智慧。什么叫做圣人?就是有清凈的智慧叫做圣人。清凈智慧是什么?就是般若,那個就叫做菩提。說「求大菩提,非為不求」不是說我不求無上菩提,如果你不求菩提,這個就有問題了。譬如說出家,出家呀我不求菩提,這有問題,沒有這種意愿了,所有的事情都有問題,這是有問題的。我現(xiàn)在又開始說煩惱話,這話還是要說,當然有人聽見是不高興。就是這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我在想是我們佛教徒最后的一條路。只有這一條路可以救命了,其它的沒有。我們?nèi)羰遣粚W習佛法,只有念阿彌陀佛這是可以救命了,其它事情都辦不到,不學習佛法你有什么辦法能出離生死苦海!所以若是贊嘆念佛法門,這是太好了,它是我們救命的一條船,是有這一條,這是最后的。說最后什么意思?就是前面還有其它的事情,說我要廣學佛法,我還要學習禪,那這是也是救命的船。說我學習佛法是學習,但是我還愿意念佛,這是兩條船,禪也是一條船,念佛也是一條船。不學習佛法,只有念佛的一條船了。當然我說這話,念佛的人可能不高興,唉呀念佛是無上乘,怎么是這樣子,說你不學習佛法,你不知道這件事,你不知道。所以我在我初出家,我也是完全不知道這件事。你不看經(jīng)論,不知道這件事,不知道。「為求大菩提,非為不求;」不是不求,就是出了家以后,沒有出家,也可能學習佛法;但是出了家以后,決定應該學習佛法。學習佛法的時候,要知道這個菩提的重要,這是圣人的智慧,先要求得圣人的智慧,就是得無生法忍的智慧,先要求得這個智慧。求得這個智慧的時候,一切時處都能向道上會,你打我罵我,心里沒有煩惱,能向道上會;你贊嘆我,我也向道上會,這境界完全不同啊。若是我們學習佛法的程度沒有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你贊嘆我,我就歡喜,你若貶斥我,我就憤怒,這是一般凡夫境界嘛。出了家以后,還是凡夫境界,這件事能容忍嗎?我自己反省我自己,我對不對啊,我出家和沒有出家有什么不同啊?沒有不同。所以這個求菩提非常重要,得到菩提以后,那不一樣啦,和在家人不同,和在家人不一樣。所以從這里看呢,修止觀還是非常重要。我不高興,不高興你還能有希望得菩提嗎?所以這是求大菩提,非為不求。「為求沙門,為求涅槃,非為不求!鼓阌羞@樣的意愿,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看這個《披尋記》的解釋:
「為求沙門,為求涅槃者:」這句話怎么講呢?「貪瞋癡等畢竟斷義,是沙門義!箖(nèi)心里面,貪心瞋心愚癡心畢竟斷義,究竟地把它消滅了,這就叫做沙門義。那么為求沙門,那就是求貪瞋癡消滅,為求貪瞋癡滅,為求滅除貪瞋癡那就叫做為求沙門義,這個是沙門義。「證惑解脫及苦解脫是涅槃義!惯@個地方有兩個解脫,一個煩惱迷惑的解脫,一個是生死苦的解脫。生死苦是果報啊,貪瞋癡是因,是生死之因,這兩種苦惱都解脫了,那叫做涅槃。證惑解脫是有余依涅槃,苦解脫是無余依涅槃,是無余依涅槃。這樣子說啊,「云何名為意樂圓滿?謂諸菩薩為法出家,不為活命;」這是意樂圓滿!盖蟠笃刑,非為不求;為求沙門,為求涅槃,非為不求!鼓阋羞@樣的意愿就叫意樂圓滿。
如是求者不住懈怠,下劣精進,不雜眾多惡不善法、雜染后有、有諸熾然眾苦異熟,當來所有生老病死:如是名為意樂圓滿。
「如是求者不住懈怠,下劣精進,」如果你內(nèi)心有這樣的意愿的話呢,「不住懈怠」,你就不會懈怠,不會提不起勁來修學圣道。修學圣道這件事是好,但是我就提不起勁來,我不愿意去修,那么就是懈怠!赶铝泳M」,一般的事情,修學有漏的功德的事情,他很努力,做有漏的功德,很有勁兒,叫下劣精進。說「如是求者,不住下劣精進」,他求圣道,不是世間的人天福報,對這件事,越超了這個境界。求圣道很能精進而沒有下劣精進,是殊勝的精進!覆浑s眾多惡不善法,雜染后有,有諸熾然,眾苦異熟,」「不雜眾多惡不善法」,「如是求者不住懈怠,下劣精進」,你求無上菩提也好,求沙門求涅槃也好,你心里面就是不容許有眾多的惡不善法!覆浑s」實在就是不容許,我的身口意不容許有眾多的惡不善法,不容許。我是身清凈,口清凈,意清凈。「雜染后有,有諸熾然」,也不容許我的后有是雜染的,「后有」是對現(xiàn)在的生命叫做今有,就是現(xiàn)有。這個生命結(jié)束了以后還有個生命叫做后有。這個后有,我現(xiàn)在這個身體啊,就是凡夫嘛,由有漏業(yè)的招感。你現(xiàn)在來不及改變它,但是將來的生命要改變過來,不容許我后有「有諸熾然,眾苦異熟」。不容許我將來的生命,還有很多很多的苦惱果報,異熟是果報!府攣硭猩喜∷馈巩攣砭褪呛笥,后有也有生老病死,我不容許這件事,我現(xiàn)在決定要成功,不容許我將來還有生老病死,這話是這意思。「如是名為意樂圓滿!咕褪撬囊庠赣羞@么高尚。當然這實在來說,是能力特別強的人,意愿特別強的人。有的人根本不注意這件事,你說修止觀,我不愿意修;說將來有老病死,有就有嘛,就是這樣子。那就是懈怠,下劣精進。「不雜眾多惡不善法」,也沒這件事。我心里面來了有煩惱,有煩惱就有嘛,你不能拒絕這件事的。你不修止觀,你心里面有煩惱,你沒有辦法拒絕這件事的。要修止觀,因為有止觀的方法呢,有煩惱時候,一下子就消滅了煩惱。雖然是沒有斷,但是能消滅它,你要有止觀的方法,煩惱來了,消滅它很容易的。沒有止觀那不行,煩惱來了,你想叫它不煩惱不可能的。
看這個《披尋記》:
「不住懈怠下劣精進等者:謂為求大菩提,故說不住懈怠下劣精進;」因為你求大菩提這樣的高尚的意愿,當然是他沒有懈怠,他不是下劣精進,精進是特別殊勝的!笧榍笊抽T及與涅槃,故說不雜眾多惡不善法,」你求沙門,求涅槃,那就叫做不雜眾多惡不善法,雜染后有,有諸熾然,眾苦異熟,當來所有生老病死,這要配這件事!复酥袗翰簧品,即謂貪瞋癡等。」這個叫做惡不善法,惡不善法的根本,貪瞋癡是惡不善法的根本。由有貪瞋癡才發(fā)出來很多的惡不善法!副娍喈愂焐喜∷,即謂苦所依身!咕褪悄愕纳眢w,你身體就是眾苦所依的果報,果報上有生老病死是苦所依身,因為有這個身體才有這么多的苦惱!竸e配為求沙門及與涅槃。其義應知!惯@個意思呢,「不住懈怠下劣精進」是配那個求大菩提,非為不求;「不雜眾多惡不善法」那就是為求沙門。下面這個不雜應該貫下來,不雜「雜染后有,有諸熾然眾苦異熟,當來所有生老病死。」這是為求涅槃,這樣子。那么這叫做意樂圓滿。就是你有求無上菩提的意愿,有求沙門的意愿,求涅槃的意愿。你這個意愿常,F(xiàn)前,那叫做意樂圓滿,有這樣的意愿。下邊是第三科,宿因的圓滿。
荒三.宿因圓滿
云何名為宿因圓滿?謂諸菩薩昔余生中修福修善,故于今世種種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資身什物,自無匱乏;復能于他廣行惠施:如是名為宿因圓滿。
「云何名為宿因圓滿?謂諸菩薩昔余生中修福修善,」這個菩薩以前過去生中也修過福,也修過眾多的善法,修福修善!干啤咕褪菦]有做種種罪過,對于自己對于他人都有利益的事情叫做「善」。這個善法將來能得到可愛的果報所以叫做「!。這個菩薩過去生中曾經(jīng)修過福,也就是修過善!腹视诮袷婪N種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yī)藥,資身什物自無匱乏;」所以到今生的時候,就得到果報了,所以不缺少生活所需的事情!笍湍苡谒麖V行惠施」而這位菩薩呢,還能夠?qū)τ诒娚鷱V行惠施。「如是名為宿因圓滿」就是過去曾經(jīng)修過福,宿因圓滿。
洪三.總結(jié)
菩薩如是依毗奈耶勤學所學,成就如是三種圓滿安樂而住。
「菩薩如是依毗奈耶勤學所學,」這是第三科總結(jié),菩薩能這樣子隨順佛所制定的毗奈耶的戒律,「勤學所學」不要懈怠,常常學習!赋删腿缡侨N圓滿安樂而住」這是總結(jié)。
宙二.例衰損
與此相違,當知成就三種衰損危苦而住。
這下面是例衰損,「與此相違」你不學習戒,也就沒有持戒清凈這件事,「成就三種衰損?喽 ,加行也不圓滿,意樂也不圓滿,那么宿因也就不圓滿,那這樣子說你是怎么情形呢?就是苦惱而住,在苦惱里面生活了。
地三.難行戒等(分二科)
玄一.結(jié)前生后
如是略廣宣說菩薩,若在家品若出家品一切戒已。自斯已后,即于如是一切戒中,分出所余難行戒等差別之相,應當了知。
「如是略廣宣說菩薩,若在家品若出家品一切戒已!惯@個第一個是自性戒,第二個就是一切戒,這個自性戒是略宣說菩薩戒,一切戒就是廣說。這個一切戒是第二科,自性戒是第一科,現(xiàn)在是第三科難行戒等。一共是九種戒,難行戒后邊一共有七種戒,這里分兩科,第一科是結(jié)前生后!溉缡锹詮V宣說菩薩」前邊是略宣說廣宣說菩薩戒,這菩薩戒分兩種,約在家品,約出家品分這么兩類!敢磺薪湟选,這略廣宣說菩薩戒以后!缸运挂院螅箯倪@里以后!讣从谌缡且磺薪渲蟹殖鏊嚯y行戒等」「即于如是」就是略廣宣說這個菩薩戒里邊一切戒中,還分出來剩余的其它的就是難行戒等七種戒!覆顒e之相,應當了知!褂胁顒e的相貌應當了知,這就是結(jié)前生后。「如是略廣宣說等」這是結(jié)束前文,「即于如是一切戒中分出所余難行戒等」這是生后,生起后文。這第四十一卷到此為止。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一(8)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二(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