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9)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五(9)

  天二、憂苦喜樂別(分二科)  地一、明與奪

  若苦所隨有利益事,眾生于此雖無樂欲,菩薩依止善權(quán)方便,設(shè)兼憂苦應(yīng)授與之。若樂所隨無利益事,眾生于此雖有樂欲,菩薩依止善權(quán)方便,設(shè)兼喜樂應(yīng)削奪之。

  這是第三科「思擇所應(yīng)」。這第三科「安樂種類自利利他」,這里分四科,第一科「征」起,第二科「標列」,第三科「隨釋」!鸽S釋」分三科,第一科「出五體性」,第二科「釋得樂名」,現(xiàn)在是第三科「思擇所應(yīng)」!杆紦袼鶓(yīng)」這里分兩科,第一科是「泛明道理」,泛明道理又分兩科,第一科是「有無利益別」,這一科講完了,F(xiàn)在第二科「憂苦喜樂別」,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明與奪」。

  「若苦所隨有利益事」,菩薩發(fā)菩提心菩薩道利益眾生的時候,為眾生所做的事情,勸眾生修行的事情,有各式各樣的不同,假設(shè)這件事是有利益的,對于眾生有很重大的功德,但是,他也會令你很辛苦,你經(jīng)過一番辛苦,你才能成就這樣的利益,這樣的事情呢,「眾生于此雖無樂欲」,我們凡夫人對于這樣的事情不歡喜,你叫我辛苦,雖然這件事是有功德,但是我很辛苦,我不歡喜。雖然是不歡喜,菩薩「依止善權(quán)方便,設(shè)兼憂苦應(yīng)授與之」,這菩薩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呢,就是「依止善權(quán)方便」!敢乐埂咕褪且揽浚揽科兴_的方便權(quán)巧的智慧。這個「權(quán)」就是不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也是好事,所以叫做善權(quán)。用這樣的方法來教導這個眾生,「設(shè)兼憂苦應(yīng)授與之」,假設(shè)這件事是兼有憂愁痛苦,雖然是有功德,但是使令這個眾生的心情不快樂,那么菩薩應(yīng)不應(yīng)該教導此位眾生這樣修行呢?「應(yīng)授與之」:應(yīng)該教授他,把這件事教導他,教導他學習成功。

  「若樂所隨無利益事,眾生于此雖有樂欲,菩薩依止善權(quán)方便,設(shè)兼喜樂應(yīng)削奪之」:「若樂所隨」,若是有這么一件事,你若肯這樣做呢,你心情會很快樂,你做這件的事情的時候,快樂也隨著來了!笩o利益事」,但這件事沒有功德,使令你可能會有罪過!這樣的事情,菩薩應(yīng)不應(yīng)該教授眾生呢?「眾生于此雖有樂欲」,因為這件事,他若肯學習的話,他會感覺快樂,所以眾生是歡喜做這件事!副娚诖穗m有欲樂」,雖然是歡喜呀,「菩薩依止善權(quán)方便,謂兼喜樂應(yīng)削奪之」,菩薩就靠他自己的智慧方便,雖然眾生這樣子做這件事是有喜樂的,菩薩應(yīng)該「削奪」,就把他奪取過來,不同意這眾生學習這件事。這是菩薩的心情和眾生的心情不一樣!眾生:我感覺到快樂,我就做這種事情;我感覺到苦惱,我不做這件事。菩薩的心情:有利益才做這件事,有罪過不可以做。菩薩的心情和眾生的心情不一樣。

  《披尋記》一一五七頁:

  設(shè)兼憂苦應(yīng)授與之者:戒品中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見諸有情應(yīng)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xiàn)行,是名有犯,乃至廣說。(陵本四十一卷九頁)翻彼應(yīng)知此所說意。

  「設(shè)兼憂苦應(yīng)授與之者:戒品中」,就是〈菩薩地〉有一個戒品,里面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若是這位菩薩發(fā)菩提心,受了菩薩戒。受了菩薩戒就安住在清凈的菩薩戒里面。「見諸有情應(yīng)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這菩薩是受了菩薩戒的了,他應(yīng)該行菩薩道,他的智慧看見這么多的眾生「應(yīng)以種種辛楚加行」,這個眾生應(yīng)該是學習一樣一樣的,很辛苦的這種法門去修行去;「猛利加行」,這個修行方法不是悠閑自在的,你是要勇猛的才可以修那個法門的,「而得義利」經(jīng)過辛楚,經(jīng)過猛利才能成就這個功德,「義利」功德。

  「護其憂惱而不現(xiàn)行」,這個菩薩呢,這件事雖然是有功德,但是眾生學習的時候會很辛苦!辛苦的時候,心里面就憂愁苦惱,那么菩薩為了保護他不受到憂惱的侵犯,「而不現(xiàn)行」,而不會表現(xiàn)出來這種行動,教導他修學這個法門,「是名有犯」,這就是犯了菩薩戒了,「乃至廣說」。這是(陵本四十一卷九頁)「翻彼應(yīng)知此所說意」,菩薩律儀里面那條戒翻過來就是這段文的意思,和這段文的意思是相同的。

  地二、釋所以

  何以故?當知如是善權(quán)方便,與兼憂苦有利益事,奪兼喜樂無利益事,令彼眾生決定于后得安樂故。

  前邊是說「明與奪」,若是辛苦而有利益,就是教導你要修行;你自己很歡喜,但是有罪過,那么菩薩就不容許你做這件事,這是第一科,F(xiàn)在第二個「釋所以」,解釋他的原因。

  「何以故」?為什么這樣子呢?菩薩不隨順眾生的心情,眾生歡喜這樣做就做嘛!不歡喜做就不做嘛!為什么不隨順眾生的心情呢?「當知如是善權(quán)方便」,所以你應(yīng)該知道菩薩的智慧境界,「與兼憂苦有利益事」,菩薩的慈悲心、這個智慧心里面是教導你:你雖然感覺到憂苦,但這件事有功德,所以菩薩就教導你去做這件事!笂Z兼喜樂無利益事」,你做這件事的同時也兼有喜樂的,心情快樂,但是對于你有罪過而沒有利益的事情,菩薩就「奪」,不準許你做這件事。這種態(tài)度是什么意思呢?「令彼眾生決定于后得安樂故」。菩薩的意思是使令那位眾生決定于將來的時候得到安樂,而不得到苦惱,目的止此而已。若是你若隨順自己的心情,「我歡喜做就做!」那將來你會很苦惱!「我不歡喜做就不做!」不做你將來不能得安樂,所以菩薩就不隨順你的心情的,菩薩愿意你將來決定得到安樂,所以不隨順你的心情。

  地三、顯義意

  是故菩薩于諸眾生若樂利益,當知義意即樂安樂。于眾生若與樂利益,當知義意即與安樂。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樂如果。是故當知,于諸眾生若與利益,必與安樂。

  這是第三科「顯義意」,顯示出來那個功德的本意!甘枪势兴_」,所以菩薩對于一切眾生,「若樂利益」,對于眾生呢,菩薩是你若歡喜將來有功德的話呢,「當知義意即樂安樂」,那你就應(yīng)該認識到那里面隱藏的「義意」,就是你將來會得到安樂,是這個意思!赣谥T眾生若與利益,當知義意即與安樂」:「菩薩于諸眾生」,菩薩「若與」,給你功德呢,你就應(yīng)該知道菩薩的那個慈悲意就是給你安樂,是這么意思。

  「所以者何?利益如因,安樂如果」,菩薩叫你現(xiàn)在雖然是很辛苦,但是這件事有功德,這是因;將來的結(jié)果呢?會得到安樂。利益是因,安樂是果!甘枪十斨谥T眾生若與利益,必與安樂」,就會令你將來得安樂的。菩薩若不隨順眾生的教導,隨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有問題!將來是制造苦惱。這是這一段講完了。

  下面第二科是「思擇五樂」。前面第一科是「泛明道理」,這一科解釋完了,F(xiàn)在「思擇」思惟觀察這五種樂,分兩科,第一科是「利他攝」,又分兩科,第一科是「一向授與」。

  亥一、思擇五樂(分二科) 天一、利他攝(分二科) 地一、一向授與

  當知所有現(xiàn)法、當來可愛果業(yè),所攝因樂,苦對治樂及受斷樂、無惱害樂,菩薩于此不應(yīng)思量,于諸眾生一向授與,以能饒益及無罪故。

  這是「一向授與」。這個「向」呢?就是一個方向,若兩個方相,或者向這邊,或者向那邊,就是不決定了,F(xiàn)在這個事情呢?就是這一個方向,沒有第二個方向,就是決定是這樣子做!府斨鞋F(xiàn)法」,我們應(yīng)該知道「所有的現(xiàn)法可愛果業(yè)」,「當來可愛果業(yè)」!脯F(xiàn)法」:就是現(xiàn)在的色受想行識里面有一種業(yè)力,這業(yè)力將來能得到可愛的果報,這是現(xiàn)法可愛果業(yè)!府攣砜蓯酃麡I(yè)」:就是在我們的生命體里面有一種力量,他將來能得到可愛的果報的業(yè)力,而不是現(xiàn)在。這個業(yè)力,有現(xiàn)在得可愛果的;有的業(yè)力是將來能獲得可愛果。這個業(yè)與業(yè)不一樣。這個現(xiàn)法可愛果業(yè),這是「因樂」,在前面說到那五種樂里面,它是屬于因樂;你這個樂是由善法成就的。這個善法呢?就是樂之因!脯F(xiàn)法可愛果業(yè)」也是因樂,「當來可愛果業(yè)」也是因樂,就是樂的因。

  「苦對治樂」:前面是有「因樂」,有「受樂」受樂這就沒說,就說這「苦對治樂」,這個苦的對治。我們有苦惱,有一個方法能把苦惱消滅出去,就感覺快樂了。因樂、苦對治樂!讣笆軘鄻贰梗壕褪菦]有受想,就是沒有第六意識。這個時候呢,有樂,那就是一切法不受,就是滅盡定,滅受想定的樂!笩o惱害樂」:無惱害樂呢?有五種樂,出離樂、遠離樂、寂靜樂,還有三菩提樂。這個無惱害樂,這一共是幾樂,因樂、苦對治樂、受斷樂、無惱害樂,這四種樂。

  「菩薩于此不應(yīng)思量」:菩薩對于這種樂的事情,不必再觀察思惟,說這個樂可不可以給眾生,不要想了!「于諸眾生一向授與」:對于一切眾生來說,就是布施給眾生好了!布施給眾生因樂、苦對治樂,及受斷樂、無惱害樂,「一向授與」。如果你思惟可以給他?是不可以給他?就是兩向了。那你就要加以考慮,就是不決定的意思,F(xiàn)在這四種樂對于眾生來說,不用考慮,就是給他好了,「一向授與」。什么原因這樣子呢?「以能饒益及無罪故」因為這四種樂對于眾生來說是有利益的,對眾生有利益而沒有罪過,所以菩薩不必考慮,就是教導眾生學習這種樂,這是一向授與。第二科是「分別所應(yīng)」,分兩科,第一科「不應(yīng)授與」。

  地二、分別所應(yīng)(分二科)  玄一、不應(yīng)授與

  于彼受樂及根塵觸所攝因樂,若能生染,若性是染,有罪無益非所宜者,于諸眾生,不應(yīng)授與。

  這個是「不應(yīng)授與」!赣诒耸軜贰惯@個「受樂」呢是第二種樂,這個受樂呢,就是心里面感覺到快樂。這樣的樂呢?可要考慮,菩薩要把這種樂送給你呢,須要考慮考慮!讣案鶋m觸所攝因樂」:前面說到因樂,一個根塵和合感覺到觸,感覺到樂,那個根樂、塵樂,這一方面呢,那個因樂有一個前面所說的「現(xiàn)法當來可愛果業(yè)」,是因樂。根塵相觸也能得到樂,它也是因樂。譬如說:根塵相觸。譬如說是我現(xiàn)在沒有錢,我是一個貧苦的一種生活境界,菩薩忽然間給你一千萬美鈔,這個美鈔是「塵」,是你眼識能看見、手也能摸到、心也能想到,這是個塵境,色聲香味觸法,這是那根和塵。我們這個根與那個境一接觸了以后,以后可能會引生快樂:我們有了錢了,我愿意做什么事情就可以做了。這就是「根塵觸所攝因樂」,這也是因樂。它不是樂,但是能夠引發(fā)出來樂,那么這叫做因樂。

  這種樂呢?「若能生染」,假設(shè)能令你生出來污染,令你心不清凈,生出貪心、生了瞋心、生了愚癡心,生出來種種的煩惱,「若能生染」!溉粜允侨尽谷羲旧砭褪俏廴镜。譬如說這個鈔票也可以做善事,也可以做惡事,鈔票本身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你拿到它以后,能作善能作惡,就是「能生染」。「若性是染」,若是那件事本身就是個污染的,本身就是垢穢的事情。本身就是污染的呢,那就有問題,「若性是染」。「有罪無益非所宜者」:這個染和罪怎么講呢?「染」就是指在內(nèi)心里面有煩惱,叫做「染」、「染污」。「罪」呢?心里面有了煩惱以后,以后會造種種罪過,做種種惡事,那叫做罪過!溉粜允侨居凶铩,這樣子對你沒有功德了,說給你一千萬美鈔,這件事沒有功德!阜撬苏摺,對你是不相應(yīng)的。「于諸眾生,不應(yīng)授與」,那你向菩薩要錢,菩薩不會給你的,就不會給你。譬如說是:這個菩薩戒里面說到你不應(yīng)該用刀布施給別人,你不應(yīng)該給他一把刀送給他,不要!你不應(yīng)該用毒藥送給他;你不可以在社會上做生意的時候,這個在家菩薩作生意,你不可以賣棺材。你若賣棺材,你心就有問題,希望那人死了,賣棺材!你希望人死,這個心情就不好!就是有點不清凈了!阜撬苏,于諸眾生,不應(yīng)授與」,你不應(yīng)該給他。這菩薩不應(yīng)該:不但是菩薩,所有的人都不應(yīng)該以殺為作生意;不應(yīng)該以刀為作生意;不應(yīng)該以淫欲這個事情作生意;不應(yīng)該以妄語來做生意。實在這件事,作生意人很難說誠實的話!但是可是在法律上說,你作生意賺錢是合理的、是合法的事情。因為他受了多少辛苦,把那個貨物買來了,打理得很好的,然后你很方便到時候就買,你理應(yīng)該給他點利息的,這是合法,他賺錢是合理的,所以他其實可以不必說謊話!就是我明說,我賺一塊錢,可以!是合法的。但是人多數(shù)你若一說賺錢,我不干!我不買!其實你自己作生意也是一樣。所以這上面說呢,菩薩對于眾生,勸導眾生做事的時候,有的是不須要考慮,有的是須要考慮。

  亥二、應(yīng)授與

  若不生染,若性非染,無罪有益,是所宜者,于諸眾生,即應(yīng)授與。

  這第二科「應(yīng)授與」!溉舨簧尽梗羰悄氵@樣子勸導眾生做這件事,這件事不會令他有煩惱,不會令他有貪瞋癡的煩惱的;「若性非染」,若是那件事的本身,它不是個污染的事情,而也不會令你有罪過,而是有利益的,會令你有功德的,「是所宜者」,這就是對你是相應(yīng)的。「于諸眾生,即應(yīng)授與」,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就應(yīng)該教授眾生做這件事,「即應(yīng)授與」。這可以知道菩薩行菩薩道應(yīng)該怎么行,應(yīng)該怎么做這件事。我們在思想:譬如說這個人有病很苦!很苦!他若念觀世音菩薩慈悲「令我病好!」那當然我有病,我醫(yī)生治不好,我求菩薩幫忙,這是很合理的事情;但是你若求菩薩,菩薩知道的,菩薩就會觀察的。如果說你若有了病,我?guī)兔δ惆巡≈魏靡院,你會怎么樣呢?你會做大功德利益眾生,那么菩薩就會幫你忙了,就會把你的病給你治好;若是說你病好了以后,你身體健康了以后,會做惡事,那菩薩就重新想一想了,菩薩就會再想一想。所以我們有的人說是:你們佛教徒贊嘆觀世音菩薩無求不應(yīng)、無感不通、大慈大悲!但是我念觀世音菩薩,他不靈!觀世音菩薩是靈的,是你本身有問題?所以菩薩不是決定幫你忙的。但是那個心情還是對你有利益的,就是幫你忙,絕對對你有利益才可以!對你不利益,菩薩不幫忙。

  天二、自利攝

  菩薩于此隨自能力,亦應(yīng)如是修行受學。

  這是第二科,前面是利他,這是說自利。「菩薩于此」,說是發(fā)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的這位菩薩。你勸導眾生作種種功德是因樂、受樂、苦對治樂,各式各樣的樂,勸導眾生修學善法就是了。菩薩自己呢?「隨自力能」,隨自己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亦應(yīng)如是修行受學」,也應(yīng)該一樣的,修學種種善法,接受善知識的教導,學習六波羅蜜,學習四念處、三十七道品,自己也這樣做的,不是只是教別人修學善法,自己不做!不是的。

  《披尋記》一一五八頁:

  亦應(yīng)如是修行受學者:攝事品說:謂諸菩薩若于是義,于是善根勸他受學,即于此義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現(xiàn)受學,乃至廣說。(陵本四十三卷十八頁)其義應(yīng)知。

  「亦應(yīng)如是修行受學者:攝事品說:謂諸菩薩若于是義、于是善根勸他受學」,說是這位菩薩,「若于是義」,或者是這部《華嚴經(jīng)》、或者是《法華經(jīng)》、或者是《中觀論》、或者是《大般若經(jīng)》這樣的勝義,「勸他受學」,勸眾生你去學。你要學習《華嚴經(jīng)》、學習《法華經(jīng)》,勸他受學。「于是善根勸他受學」,做這件善事,我一天拜一千拜,拜佛一千拜,或者是坐禪七七四十九天,或勸眾生去坐禪,「于是義于是善根勸他受學」!讣从诖肆x于此善根,或等或增自現(xiàn)受學」,菩薩本身對于這樣的義、這樣的勝義經(jīng)律論的勝義,「于是善根」坐禪、修四念處這些事情,「或等或增」或者和你相等,一樣;你坐禪四十九天,菩薩也坐禪四十九天。「或增」你坐四十九天,他坐一百零八天,或者比你多!缸袁F(xiàn)受學」菩薩自己也現(xiàn)出來這種行動也這樣學習!改酥翉V說(陵本四十三卷十八頁)其義應(yīng)知」。

  酉四、總結(jié)

  當知是名菩薩利益安樂種類自利利他,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這是第四科「安樂種類自利利他」,分四科,第一科「征起」,第二科「標列」,第三科「隨釋」,說完了,現(xiàn)在第四科「總結(jié)」!府斨敲兴_利益安樂種類」,前面這一大段應(yīng)該知道,這就是發(fā)菩提心的菩薩,利益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的種類,有這么多的差別。菩薩也在自利,也這樣修學,也利益眾生,勸眾生這樣子!赋藷o有若過若增」:安樂種類自利利他這樣的菩薩行就是這么多,除了這么多以外,不能再超過了,也不能再增加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