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9)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9)
壬三、有尋有伺等三摩地(分二科) 癸一、辨三種(分二科)
子一、顯有漏(分三科) 丑一、有尋有伺三摩地
復次云何有尋有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尋伺相應。
「復次云何有尋有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尋伺相應。云何無尋唯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唯伺相應」。這個「攝諸經宗要等」就是〈三摩呬多地〉里面的第四科。這第四科里面一共是分十五科,第一科「八解脫」,第二科「三三摩地」,這二科都講完了,F(xiàn)在是第三科「有尋有伺等三摩地」這一科。這的科里面分二科,第一科解釋什么叫做「有尋有伺等三摩地」。這一科里面分二科,第一科「顯有漏」,有漏的有尋有伺等三摩地,「顯有漏」。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解釋「有尋有伺三摩地」。
前面「三三摩地」,空、無愿、無相這三個三摩地解釋完了。這三個三摩地,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我感覺到很實用,很可以在靜坐的時候就這樣學習的。這里說的有尋有伺等三個三摩地,我們前面〈三摩呬多地〉是講過了的,這里又再重解釋。
「復次」,就是又的意思。空、無愿、無相三個三摩地是那樣子,但是不只于此,又什么叫做「有尋有伺三摩地」呢?這句話這是問,底下嘛就回答。
「謂三摩地尋伺相應」,這個三摩地,就是這個定、這個禪定,就是有禪定那個人,有此禪定的那個人。他的那個禪定,「尋、伺」和他在一起活動。這個「相應」有互相隨順的意思。我不違背你,你也不違背我,大家合作,思想是合的,不沖突,叫做「相應」。他這個「三摩地」呢?這個「尋、伺」這二個心所法和他相應,和他合適,所以就叫做「有尋有伺三摩地」。這是前面講過,我們在這里不多說了。
丑二、無尋唯伺三摩地
云何無尋唯伺三摩地?謂三摩地唯伺相應。大梵修已,為大梵王。
「云何無尋唯伺三摩地?」這是第二個,怎么叫做無尋唯伺三摩地呢?「謂三摩地唯伺相應」,這就是那個定里面只有「伺」心所的作用,沒有「尋」的作用,所以叫做「無尋唯伺三摩地」。
「大梵修已,為大梵王」,這個底下這個話這個意思呢?就是學習這個三摩地的人,究竟是誰呢?因為初禪天都是應該成就「有尋有伺三摩地」的,但是「無尋唯伺三摩地」呢,就是特別了一點。就是初禪天的人,就是那個大梵天說。這個大梵天他修成功了「有尋有伺三摩地」之后,他又繼續(xù)的修行「無尋唯伺三摩地」,他修行成功了,他就是大梵天王,就是梵天王。這可見天上的王就是你有實際的德行,就自然就是王了,沒有其他的麻煩事情,是這樣的意思。
這是第二科「無尋唯伺三摩地」,底下第三科是「無尋無伺三摩地」。這里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丑三、無尋無伺三摩地(分二科) 寅一、征
云何無尋無伺三摩地?
「云何無尋無伺三摩地」呢?
寅二、釋(分二科) 卯一、標義
謂三摩地尋伺二種俱不相應。
就是他那個禪定里面,這個尋伺兩個心所法都是不適合的,沒有這個,不須要這個尋伺這二個心所了,所以叫做「無尋無伺三摩地」。
這個「尋伺」這二個心所,我們在修學初禪的那一段文上看呢,就是修不凈觀所用的方法,就叫做「尋伺」,是這么回事。初禪是有「尋、伺」的心所法,就是他因修不凈觀而成就;等到修二禪的時候,就不需要不凈觀了。當然就把那樣的心理活動停下來,所以就叫做「無尋無伺」。在修不凈觀那段文上,很明顯的就是這樣意思,很明顯這樣意思。如果若是不看那段文,只是說這個心所法,一個尋,一個伺,就很難明白什么叫做尋伺,就不大容易明白。
卯二、明果
修習此故,生次上地,乃至有頂。
這底下說這個「無尋無伺三摩地」的修行者,就是修學無尋無伺三摩地這個人,他因為這樣修學的關系,他成功了的時候呢?「生次上地」,他就上生于初禪為次的那個第二禪,二禪上去,所以二禪是無尋無伺三摩地。
「乃至有頂」,不只是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非非想處定是「有頂」,「乃至有頂」。都可以名為「無尋無伺三摩地」,都可以這樣說。這可見這個無尋無伺三摩地的范圍很寬。
子二、簡無漏
唯除無漏諸三摩地。
那個第一科是「顯有漏」,就是前面這三個三摩地都是有漏,都是凡夫學習的禪定,是「有漏」,有煩惱的,F(xiàn)在這第二科是「簡無漏」,簡別無漏的三摩地和有漏不一樣。這個不一樣是什么呢?
你修這個有漏的三摩地,你是屬于世間的,還是屬于凡夫的,雖然你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得到了那么高深的禪定,你還是凡夫,你還是屬于世間流轉生死的范圍,還是這樣。
若是在這樣的三摩地里面修四念處的話,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無伺三摩地,在這樣的三摩地里面修四念處呢?就斷除煩惱了。那就是圣人了,不屬于世間了。雖然他也可以名為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無伺三摩地,但是是圣人了,不是世間了。所以說,「唯除無漏諸三摩地」,他是不屬于世間的,可以這樣講。
其次也有一點不同的原因呢?你修學這三個三摩地,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無伺三摩地,因為你是在世間,所以你還是有上生,也有下降,你不能超越世間的。若是在這個三摩地里修四念處成功了,你在有尋有伺三摩地里面,假設你努力的修四念處,可以一下子成阿羅漢果,當然可以成三果阿那含。你不斷的修行,也可以得阿羅漢果。得阿羅漢果,他就不生了。他也不上生、也不下降。當然他若愿意上生還是能生,他也可以生到由初禪生到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色界定,他也可以生;他若不愿意生,他就不生了。
這個愿意生這句話,是這樣子哦,他把初禪的愛、見、慢,由四念處的力量把它消滅了,那么他就到了二禪。當然這時候修四念處是無漏的,二禪修四念處,那么二禪也是無漏的。乃至到三禪、四禪這樣子,一段落、一段落的。若是一下子把三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完全消除了,那他就是不生了。當然也不會再回到欲界來流轉生死,也不會。他就是到了無余涅槃去了。
所以這個無漏諸三摩地和有漏的有尋有伺等三三摩地不一樣,所以這個地方要簡別一下,這樣意思。
癸二、廣后一(分二科) 子一、征
云何無尋無伺三摩地相?謂于尋伺心生棄舍。
「云何無尋無伺三摩地」,這底下是第二科,這個第二科是「廣后一」,前面三個三摩地解釋完了,這底下特別的把后一個「無尋無伺三摩地」多說一點,這和前面又不同了。這一科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征」,就是問,怎么叫做「無尋無伺三摩地」的相貌呢?
子二、釋
謂于尋伺心生棄舍,唯由一味于內所緣而作勝解,又唯一味平等顯現(xiàn)。
「謂于尋伺心生棄舍」,這底下解釋。就是那個有「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那個人,那個人他不高興這個尋伺的心所,他要棄舍這個尋伺的心所。為什么要棄舍呢?
因為若是按我們現(xiàn)在初開始學習靜坐的人,有的時候這個第六意根他懶,第六意識懶,不愿意去觀察,不愿意去思惟,愿意寂靜住。你開靜他都不高興,不要開靜,繼續(xù)靜坐。他就歡喜靜,而不歡喜思惟分別。我們初開始靜坐的人也有這種情形。得到了色界四禪的人,得到初禪的人也有這種心情,不高興觀察思惟,不高興。所以要棄舍,這是一種情形。
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們剛才說的,你由欲界生到色界初禪的時候,有這個欲作障礙。我們在欲界的人,不管你是天、你是人、你是鬼也好,都是有欲的。欲界的六道眾生都是有欲,這個欲把你困在這個世界內,你想要跳出去,不行。但是若想要跳出去怎么辦呢?就是要修不凈觀。修了不凈觀,把這個欲熄滅了,那就從欲界出來了。修不凈觀就叫做「尋伺」。因為這個不凈觀修成功了,就生到初禪了,到初禪。到了初禪以后,初開始成就的時候是很滿意,很歡喜,但久了呢?就不高興再修不凈觀了,這時候「心生棄舍」,感覺到它在心里面擾亂,有擾亂性,擾亂這個心里面不得寂靜,所以要排遣出去了,這個叫做「心生棄舍」。
「唯由一味于內所緣而作」寂靜,那個成就的那個人,他就唯獨愿意一味的寂靜,不愿意再去分別、去觀察,觀察欲界是不凈,我不高興這樣思惟觀察了,就歡喜心里面寂靜住。所以「于內所緣而作勝解」,就是在這個內心寂靜的境界,而作「勝解」。這個「作」就是修行,修行這個勝解。「勝解」觀察什么?觀察這個尋伺的過失。這個尋伺使令我心里面動亂,思惟它的過失,那叫做「勝解」。你這個勝解的力量強了,這尋伺就不起了,尋伺就不活動了。
「又唯一味平等顯現(xiàn)」,這個「于內所緣作勝解」就是毗缽舍那,這個毗缽舍那的勝解,就是有力量的觀察思惟,這個觀察就把這個尋伺除掉了。除掉了以后,「又唯一味平等顯現(xiàn)」,這個內心里面就是一味地寂靜,「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就叫「平等顯現(xiàn)」,是這個意思。
這個《披尋記》的文:
《披尋記》四一八頁:
謂于尋伺心生棄舍等者:尋伺所行令心躁擾,故生棄舍。內所緣境一味寂靜,故作勝解。攝念正知,于自內體其心舍住,是名一味平等顯現(xiàn)。
「謂于尋伺心生棄舍等者:尋伺所行令心躁擾,故生棄舍。內所緣境一味寂靜,故作勝解」,作這樣,其實還是止觀,作這樣的止觀就成功了。
「攝念正知,于自內體其心舍住,是名一味無等顯現(xiàn)」!笖z念正知」,「攝念」是什么呢?就把這個尋伺排遣了,叫這個念在無尋無伺的地方寂靜住,叫它念,要收攝這個念!刚鼓兀亢鋈婚g,因為習慣了,習慣了作這個尋伺的觀察,忽然間又有尋伺了,你馬上要正知,正知我錯了,又把心收回來,回到這個無尋無伺的正念這里來,叫做「正知」!笖z念」,「念」是不忘、明記不忘,名之為「念」。不忘什么呢?不忘這個無尋無伺的境界,不忘。若忽然間要有尋伺了,趕快要警覺,要把這個尋伺排遣出去,那叫做「正知」。這個「念」和「正知」有這樣的差別。
「于自內體其心舍住」,在自己這個「內體」,就是在這個禪定里面、這三摩地里面,「其心舍住」,他這個心是個舍的行相,安住不動。這個「舍」呢?就是剛才說的「平等、正直、無功用住」,叫做「舍」。我們以前也講過這句話。
這個「云何無尋無伺三摩地相?」就是這么樣意思。「謂于尋伺心生棄舍,唯由一味于內所緣,而作勝解,又唯一味平等顯現(xiàn)」,就是這樣意思。這樣意思,當然這還是略說的。因為你若是修成功了,就得到二禪;由二禪又進步到三禪,這又有不同的事情;三禪到四禪,乃至四禪到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又有不同的境界。但是都可以這樣說,就是「唯由一味于內所緣而作勝解,又唯一平等顯現(xiàn)」,都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
壬四、小三摩地等(分二科) 癸一、略辨三種(分三科)
子一、小三摩地(分二科) 丑一、征
復次云何小三摩地?
這里又有三個三摩地,前面我說過那個「攝宗要」里面有十五科,十五科這個「有尋有伺等三摩地」解釋完了,那么現(xiàn)在是第四科「小三摩地等」。有小、有大、有無量,這三個三摩地。這三個三摩地分三科,第一科就是「小三摩地」。「小三摩地」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復次云何」,怎么叫做「小三摩地」呢?這是問,底下第二科解釋。先「由所緣」來解釋這個「小三摩地」。
丑二、釋(分二科) 寅一、由所緣
謂或由所緣故小,觀少色故。
「謂或由所緣故小」,這個三摩地怎么叫做「小」呢?可見我們這個散亂心的境界,有各式各樣的散亂。這人是醫(yī)生,那個人是工程師,都是散亂境界,可是不一樣,F(xiàn)在得禪定也是各式各樣不一樣的,也是不一樣。
「謂或由所緣故小」,這個「所緣」就是所緣境。我們初開始學習靜坐也要有一個所緣境,就是你心靜下來,我們這個心,我們初開始學習靜坐的人,你不可能能夠離一切相的,這辦不到的事情。不能夠「不與萬法為伴侶」,這個心總是要有個伴侶,這個伴侶就是你的所緣境。這個所緣境小,所以就叫做小三摩地。
什么所緣境?所緣境范圍也很寬,這底下說「觀少色故」。這個所緣境就是你所緣的這個以色為所緣境。地、水、火、風都是「色」,或者有情的地、水、火、風,或者無情物的地、水、火、風。你所觀的那個境界觀的小,所以就叫做小三摩地。后面有解釋,這里就這樣。
寅二、由作意
或由作意故小,小信、小欲、小勝解故。
「或由作意故小」,這是第二個原因「由作意故小」。這個「作意」,是什么?是觀察的意思。這個「作」是啟動的意思,你不要在那里休息,你要工作,是這個意思。這里是動,要動起來。你若讓它寂靜呢?那就是止了,F(xiàn)在是修觀的時候,你心在那個三摩地里面要動作起來,就是修毗缽舍那觀,但是這個地方就是指…前面所緣是所觀;這個作意就是能觀。「由作意故小」,因為你作意作的小嘛,所以就叫做小三摩地。
但是這個事情呢?這個「觀色少」,就是因為你作意小。你作意小,所以就觀色少;觀色少所以作意也小。為什么有那么大的色?就是你作意的力量。你作意若大,這個所緣境就大;所緣境大,所以作意也是大,這是互相關連的。所以「由作意故小」,就是能觀察的這個分別心,這個觀察的智慧小,所以名為「小三摩地」。究竟這個作意小,指什么說的呢?
「小信、小欲、小勝解故」,就是你最初你修觀的時候,你的信心就是這么大,你的信心小。信心小,這句話是什么呢?比如作生意,我只能出這么多的資本,資本小,那多了不行,我沒有那么多,這是小。這個「信」就是我相信,我有這樣的信心,你這個信心小。
欲,「小欲」,這個「欲」呢?由信來的,信能生欲。你的信小,所以那個欲也就是小。這個我相信我能得禪定,所以我就要求我要去做這個事,這個就是叫做「欲」,就是欲望,我要求我要做到這個事情。我如果,哎呀,你能得三摩地,我對于我沒有信心,我不能得三摩地,那就沒有欲了。這個「欲」由信生的。所以信心小,欲也就小,欲望也小。
欲望小,還是有欲,不過小一點。那么欲就有勝解,由這個欲,你采取的行動,就是「勝解」,那個勝解也就小。這個「勝解」,所以「信」和「欲」加起來,成了行動的時候,就叫做「勝解」。所以信和欲是小,勝解也是小。「勝解」呢?剛才說過,就是有力量的觀察的智慧,觀察的智慧很有力量。
比如作醫(yī)生的人,他會檢查你的病,知道是什么病,他能用什么藥來治這個病。他關于這一方面的情況,他的知識是有力量的。若是學了醫(yī),但是學沒有成功的人,他就沒有力量。是這個病嗎?心里面猶豫不決,可以用這個藥來治療嗎?心里不決定,那就是不是勝解。這個勝解就是他很有信心,他很有力量、很肯定的,是這樣子,不可以移轉的,那叫做「勝解」。而這種勝解,是由不斷的學習來的,修行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意思。
這個世間上的學問是有什么形相作一個憑借,然后去學習、去觀察,F(xiàn)在修行的事情完全是內心的世界,就是坐在那里,表面上不看見什么,只是心里頭做事情,思想工作者。所以這個「勝解」就是內心在工作的有成就的一個相貌,叫做勝解,是這么回事。但是這件事若成功了,比世間上的事情可是…力量是非常大,力量是很大的。
這個「小信」,小信就是他能發(fā)出來這么大的信心,但是范圍不大,范圍不是很大。信小,欲也小,勝解也小。但是這三個信、欲、勝解是和合的,是相應的,所以名為「小三摩地」。這一段文說得還是簡略,下文還會說得明白。
子二、大三摩地(分二科) 丑一、征
云何大三摩地?
這底下是第二科「大三摩地」,分二科,第一科是問,怎么叫做大三摩地呢?
丑二、釋(分二科) 寅一、由所緣
謂或由所緣故大,觀多色故,而非無邊無際觀諸色故。
「謂或由所緣故大,觀多色故」,這里有解釋!赣伤壒省,他所觀察的境界廣大了,所以叫做「大三摩地」。
「而非無邊無際觀諸色故」,這個多、這個大,還是有限度的,不是無量無邊,沒有邊際的觀察一切的色相,不是的,還沒有達到那個程度。
寅二、由作意
或由作意故大,上信、上欲、上勝解故,而非無邊無際信欲勝解故。
「或由作意故大」,這是「由作意」來解釋這個「大三摩地」。什么「作意」呢?「上信、上欲、上勝解故」,所以它叫做「大三摩地」。他的這個境界大,他的信心也大,他的欲望也就大,后來成就的勝解也是大,殊勝。
「而非無邊無際信欲勝解故」,還是有個限量的。雖然說是大,是多,還不是無邊際的,這是就這樣解釋。
這是「大三摩地」就解釋完了。底下解釋這個「無量三摩地」。
子三、無量三摩地(分二科) 丑一、征
云何無量三摩地?
云何無量三摩地呢?
丑二、釋(分二科) 寅一、由作緣
謂或由所緣故,無量無邊無際觀諸色故。
「謂或由所緣故無量」,就是他所緣的境界是無邊際的。「無邊無際觀諸色故」,這是不同了。
寅二、由作意
或由作意故,無量無邊無際信欲勝解故。
所以叫做「無量三摩地」。從「所緣」解釋,從「作意」來解釋,這個小、大、無量,這三個是不一樣的。
《披尋記》四一八頁:
云何小三摩地等者:此中所緣,謂所緣相,即所知事,分別體相,情非情色為所觀故。意解思惟,是名作意,信、欲、勝解、相應生故。大及無量三摩地中所緣作意,皆準此知。
「云何小三摩地等者:此中所緣謂所緣」的相貌,「即所知事,分別體相」。這個所緣境是你所知的,你的所緣境是你自己知道,你所知的。
而這件事呢?是「分別體相」,以你內心的分別為它的體相,這句話怎么講呢?這句話很有意思。比如我心里頭以蓮花為所緣境,坐在這里,或者眼睛閉上了,我就想一個蓮花在這前面,那么這個蓮花就是以你的分別心為它的體相,不是以地、水、火、風,為體相的,這個蓮花。那個水里面,那個河流里面那個蓮花,那是地、水、火、風;你心里面想這個蓮花的時候,這個蓮花不是地、水、火、風,是以你的分別心為它的體相。怎么知道呢?因為你若不分別的時候,這個蓮花就沒有,就是沒有的。
我修白骨觀,修白骨的時候,我坐在這里內心想,就是有個白骨出現(xiàn),那么肋條骨是一條一條的,乃至到那個腳的骨頭也是一條一條的,就現(xiàn)出來。真有一個白骨嗎?實在是沒有。就是你心分別,你作如是觀的時候,就有一個白骨;你心里面不想,不想就沒有。所以就知道那個所緣境以心為體相,以內心的分別為體相。
說我靜坐的時候,忽然間看見佛來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還同我說話呢。你一睜開眼睛不想的時候,那有佛?也是你的分別心為體相,都不是真的!阜菜邢嘟允翘撏,所以《金剛經》上這句話就告訴你,這所緣境都不是真的。但是你沒有所緣境不可以,有所緣境這樣修,這樣修,就提高了你的程度。
但是從佛法的理論,世間上統(tǒng)統(tǒng)都是分別心為體相,都是分別心,那么離開了分別心,另外沒有一件事可得,所以說是「即所知事,分別體相」。什么叫做所緣境?所緣境那個體相是什么?就是你的分別心,你自己的分別心分別你自己,但是看上去好像不是分別心,這個所分別的是另外一個東西,好像!實在不是,離開你分別心,另外沒有東西,「即所知事,分別體相」。
這個修行這件事,這是佛法里面的修行。佛法里面的修行,這種境界是超越了世間上的一切境界,超越。如果我們不修這樣的毗缽舍那觀,我心里面能寂靜住,得四禪八定了,你不修這個毗缽舍那觀,你不能超越世間。因為你心里雖然有定,但是你心里面還是認為看見色有執(zhí)著心,聽見聲音也有執(zhí)著心。一切的分別境界,你都不知道都是空的、都是假的,你還認為是真實的,那就不能超越世間,你不能超越。你得到了那么高的禪定,你還有神通,你也不能超越世間,你還是個生死凡夫。因為什么?因為你的思想和世間人一樣,還是有執(zhí)著。你有執(zhí)著,你就有貪、瞋、癡,有貪、瞋、癡你就要流轉生死。所以修毗缽舍那觀,是佛教徒超越一切世間法的一個力量。所以叫做「分別體相」。
「情非情色為所觀故」,這個所緣相是「分別體相」,但是也是有差別。或者是有情的色,或者是無情的色,作你的所緣境,「所觀故」。
「意解思惟,是名作意」,這底下解釋那個「作意」,什么叫做作意呢?就是你心里面這樣思惟,這樣觀察,這叫做作意。
「信、欲、勝解,相應生故」,你這樣作意,你為什么要這樣作意?你就是有信、有欲的關系,我有一個目的的。我有這個目的,我采取這個行動,我是有信心的。我就希望,我有希望,我希望有一個成就。你希望這個成就,就是你對它有信心,不然的話,你不會這樣有欲望的。所以這個信和欲和勝解,它們是不分離的。若生,都生起來;若不生,大家都滅了,是這樣,是「相應生故」。
「大及無量三摩地中所緣作意,皆準此知」,都可以這么解釋。
癸二、別廣二種(分二科) 子一、總標(分二科) 丑一、大三摩地
此中大心三摩地者,謂于一樹下,想諸天光而生勝解,乃至廣說。
這底下是「別廣二種」,前面這三種都解釋完了。小三摩地、大三摩地、無量三摩地,這三種都解釋完了。這底下「別廣二種」,特別的把后面的那個「大」和「無量」再多解釋解釋,再多一點解釋,這樣意思。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分二。第一科就是先標這個「大三摩地」。
「此中大心三摩地」,怎么意思呢?「謂于一樹下,想諸天光而生勝解」,就是他已經得到初禪了、這個人。得到初禪以后呢!他就在一個樹下,在樹下心里面這樣想,想諸天的光明。
這個話怎么講呢?就是我們人間的人,不是天上的人,不是那個初禪那種人,是我們人間這個人。人間的人他若肯放得下靜坐,靜坐得到初禪了。得到初禪以后呢?他在樹下就「想」,其實就是作意,這個諸天的光明,在那兒想,想諸天的光明「而生勝解」,你常常這樣作意,常常作意,你這個作意就變成一個有力量的作意了。心一想,這光明就出現(xiàn)了,就出來光明了,而生勝解這樣意思。
「乃至廣說」,「廣說」怎么講呢?這小字、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四一八頁:
乃至廣說者:謂想諸天光,遍至大地、大海邊際。
「乃至廣說者:謂想諸天」的光明,「遍至大地,大海邊際」,這個光明逐漸的廣大,能夠像大地這么廣大,或者是大海那么的廣大,這也就是逐漸的,逐漸的增長廣大,這樣意思。
這是說「總標」,先標這個「大三摩地」的境界,第二科標「無量三摩地」。
丑二、無量三摩地
無量三摩地者,謂四無量。
「無量三摩地」的境界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三摩地,原來是這么意思,這是兩科合起來是「總標」。
子二、別釋(分二科) 丑一、大三摩地(分三科)
寅一、出勝解(分二科) 卯一、征
云何于一樹下想諸天光而生勝解?
前面是「總標」,這第二科「別釋」,先分兩科,先解釋「大三摩地」,又分三科。先第一科先「出勝解」、先問。
「云何于一樹下」,怎么叫做在「一樹下想諸天光而生勝解」呢?
卯二、釋
謂于欲界極厭壞已,得初靜慮。為令此定善清凈故,更修方便。又聞諸天身帶光明,便思惟彼身光明相,遍一樹下,乃至大地大海面際,發(fā)生勝解。
「諸于欲界極厭壞已,得初靜慮」,這是解「釋」。這是說欲界的人。欲界的人都有欲,但是吃到欲的苦惱了,就不高興這個欲了。不高興這個欲呢?就思惟這個欲的過患。思惟欲的過患,結果對欲的厭煩心非常的強,所以叫做「極厭」,厭惡到極點了。厭惡到極點了,而在內心里面就破壞這個欲,「壞」。說這欲的過患嗎?而在內心里面排遣,沒有這個欲,就把內心里面的這欲心破壞了。由厭而壞,壞完了,沒有欲了,這個人就不是欲界的人了,就是得了「初靜慮」,色界初禪就成就了,成就了色界初禪了。
其實這個話說起來很簡單,為什么我們是欲界的人?就是因為有欲的關系。怎么樣才能從欲里出來?就是不要有欲。不要有欲,怎么樣才能沒有欲呢?先是厭,而后再壞,你就不是欲界的人了,就生到初禪。說的很簡單。
已「得初靜慮」,這個人厭欲,壞這個欲,是壞這個心,不是別的,壞自己內心的欲心。成功了,你就得到色初禪了。但是你還是欲界的人,你這果報你壽命沒有到,你這身體還是存在。但是心變了,思想不同了。「得初靜慮」,成就了色界初禪。
「為令此定善清凈故,更修方便」,初得到初禪固然是得,但是不是那么圓滿。為了使令這個所得的這個定「善清凈故」,更好的清凈,使令禪里面清凈。那么這是自己的一個欲望,我希望更清凈,那怎么辦?「更修方便」,繼續(xù)的再修學一個法門,采取行動再修一個法門。再修一個法門,用這個法門常常修,你就可以更清凈,使令初禪更清凈、更殊勝、更圓滿了,這個大意就是這樣意思。
「又聞諸天身帶光明,便思惟彼身光明相」,這底下解釋。這個人他修什么方便呢?采取什么行動了呢?這是解釋這個意思。「又聞」,說得到初禪這個人,這個人他又聽說,因為沒得天眼通。你得到初禪沒有天眼通,還是看不見,但是有人會告訴他,他就知道了,說諸天那個身是有光明的,「帶」著光明,和我們人間的人不一樣。
「便思惟彼身光明相」,這時候在禪定里面就思惟那個天人身上的光明相。思惟光明相呢?他要有所假借哦,或者燈的光明、或者是月亮的光明、或者是太陽的光明、或者火的光明。假借這樣的光明去思惟諸天的身的光明,「便思惟彼身光明相」。
「遍一樹下」,他在樹下坐思惟,思惟光明就是像樹下那么廣大。初開始的時候當然這光明不是很大,不是很大,所以前面說所緣的色少,「緣少色」,你緣成功了,那么就是小三摩地!改酥链蟮卮蠛C骐H,發(fā)生勝解」,那就是大三摩地了,原來是這么個意思。這底下
《披尋記》四一八頁:
又聞諸天身帶光明者:諸天光明有二差別:初靜慮天,身外光明,內無光明;第二靜慮以上諸天,身內身外俱有光明,如下文說。
下面有解釋,這樣子。
寅二、顯差別(分二科) 卯一、標
由三摩地后后轉增有差別故,令所生起而有差別。
「由三摩地后后轉增有差別故」,第二科是「顯差別」。前面第一科是顯這個勝解,這底下顯他的差別。
「由三摩地后后轉增有差別故,令所生起而有差別」,由于這個人在初禪的三摩地里面,他繼續(xù)不斷的用功的時候呢?或者我們說這個定的力量,「后后轉增」,不斷地增長。以后、又以后,時間由少而多、由短而長,不斷的修行呢?你就有進步了!進步又進步,進步又進步,所以你這三摩地有差別,就不一樣。
「令所生起而有差別」,所以你這定力也是有差別,這作意勝解也有差別,所以所生起的那個結果、那個現(xiàn)象也就不同。
所以那個思惟「彼身光明遍一樹下」,這初開始這樣修行。但再不斷的修行,不斷的修行,「乃至大地大海邊際發(fā)生勝解」,那個光明就不同了呀!所以是有差別故,這是來解釋。
前面這剛才講的這一段是「標」,這底下第二段又再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作意唯二」。
卯二、辨(分四科) 辰一、作意唯二
云何作意得成唯二?謂隨勝解分齊,施設作意故。
「云何作意得成唯二」,這個「二」,就是勝劣,劣和勝。劣就是少一點,勝就是大一點。輾轉的由小而大,大又是小、又大,就是這樣子,輾轉的對比,由小而大,這就是有差別。但是都可以說是二,就是一個劣和勝。所以「云何作意得成為二」?這個怎么樣作意,使令你這境界有劣、有勝的差別呢?
「謂隨勝解分齊,施設作意故」,就是為了隨順你在禪定里面去勝解,就是觀想思惟。隨你的勝解的「分齊」,勝解的這個界限,我這個時候我這觀想的光明有五英里的光的范圍,這個「分齊」;蛘哂诌M步到十英里,進步到二十英里。這樣子隨你的勝解的界限的范圍,「施設作意故」,就是來表達你的作意。你所思惟的這個范圍的大小,就知道你作意力量的大小。這個作意的力量大,你所想的光明就大;你所想的光明大,就是你作意大。它們是一回事,所以「施設作意故」。
前面「隨勝解」指所緣境說;這個「施設作意」指能觀察的、能思惟觀察的、觀想的力量說。是這樣子,他就有劣、有勝的差別了,這是「作意唯二」。
辰二、修唯二
云何作意唯二為緣,修成唯二?謂即由此作意力故,施設所修定有差別,圓滿清凈轉增勝故。
「云何作意唯二為緣,修成唯二?」這底下第二科「修唯二」!冈坪巫饕馕ǘ䴙榫墶,因為作意有勝劣,依此因緣所修成的境界也就有勝劣,「唯二」。什么原因呢?這底下解釋。
「謂即由此作意力故,施設所修定有差別,圓滿清凈轉增勝故」,這個意思呢?這個「作意」指修說的;「修唯二」這個地方是作意所成就的定,叫做「修」。這「修唯二」這個「修」字是指定說,定叫做修!冈坪巫饕馕ǘ䴙榫墶剐蕹闪说亩ǎ灿袃煞N差別呢?「謂即由此作意力量的緣故,施設所修定」,你所成就的定也就有差別,由「圓滿清凈轉增勝故」。
這個呢?我們通常說由初禪到二禪,二禪和初禪對比,二禪就是「圓滿清凈轉增勝」了;但是二禪和三禪來說呢?二禪又不及格了,三禪是「圓滿清凈轉增勝故」了;三禪又不如四禪;這樣子,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這就是「施設所修定有差別,圓滿清凈轉增勝故」,這是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每一個禪定也都有這個情形。就是一個初禪由初開始成就初禪,繼續(xù)修行的時候,也有圓滿清凈轉增勝故的情形,也有這個情形的。
辰三、行唯二
云何以修唯二為緣,行成唯二?謂如如善修定轉增勝,如是如是施設所感生有差別。
「云何以修唯二為緣,行成唯二?」這底下這第三科叫「行唯二」,行唯二這個意思。怎么叫做「修唯二為緣,行成唯二」?這是什么意思呢?
「謂如如善修定轉增勝,如是如是施設所感生有差別」,前面說「定」,這里說「生」,這個「生」是什么?這個「定」是在人間。你在人間的時候,前面作意是在「修」。這個「修唯二」就是在人間你修成了這個定,這個初禪修得很圓滿,或者二禪修得很圓滿,這樣修。你修的雖然很圓滿,你還是在人間。這個「生」呢?就是生到天上去了。到了天上去了,那就也是有差別。
所以這文上第三科「行唯二」,「云何以修唯二為緣,行成唯二?」你這個修有勝劣的差別呢?這勝劣的修,它的結果也還是有二的差別。這話我不懂,什么意思呢?
「謂如如善修定轉增勝」!溉缛纭梗褪侨缡、如是。就是這樣子、這樣子,這么修。你在樹下或在寂靜處,一天吃一餐;或者是三天才吃一餐,一入定三天,你沒出定當然就是沒吃飯;或者是四天、五天、六天、七天出定了才吃一餐飯。就是這樣子、這樣子苦修,「善修定轉增勝」,這定的力量,你沒有白辛苦,這定特別殊勝了。
如是如是「施設所感生有差別」,這樣子、這樣子修成功了呢?所以叫「施設」、或者是表示、或者說成就也可以,你就成就了,你所成就那個生也有差別。你在人間繼續(xù)不斷的修定,將來生到天上去,得到天的境界,還是有差別。什么差別呢?身體的大小有差別,這光明的大小也有差別,壽量的長短也有差別,不一樣。
這色究竟天是一萬六千大劫的壽命,那個身量是一萬六千由旬;無色界天那個空無邊處定二萬大劫的壽命;乃至到非非想定八萬大動的壽命。為什么那樣子?就是你修有差別,所以所得到的果報也是有差別,這樣意思。
底下第四科「補特伽羅唯二」。
辰四、補特伽羅唯二
云何以行唯二為緣,補特伽羅建立唯二?謂此因緣所生有情,施設高下勝劣差別。
「云何以行唯二為緣,補特伽羅建立唯二」,這是以行為緣。由修所得到的「行」,這個「行」就指得天上的果報的「行」!肝ǘ梗幸灿袆倭拥牟煌,就是補特伽羅建立唯二,也有勝劣的不同。
「謂此因緣所生有情,施設高下勝劣差別」,你生到天上去了,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了,你還是個「補特伽羅」,還是個有情!那么你所得到那個定,生到天上去了,你的成就一表現(xiàn)出來,那就可以施設高下了。就可以說你,這個「施設」或者是指語言文字,在語言文字上就可以說:哦,你成就很高;你的成就不高。就有勝、有劣的差別了,這樣意思。
這個我們從經論上的佛法,我們讀這個《華嚴經》、讀《法華經》、讀這個《般若經》、讀這個《大智度論》、讀這個《瑜伽師地論》,從這些經論上的佛法來看,這個佛教徒是做什么事情的?這佛教徒你看,就是修一個禪定,這里面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做很多事。這一天呀…當然做這種事情不可能去生產,不可能去生產去,只好一天這心里面就是在做這種事。就是在禪定里面又做出很多的功德,不斷的這么努力。努力,但是沒有白辛苦呢,成就了定。成就了定,也容易有神通。雖然他表面上沒有去做醫(yī)院,也沒有去為社會有什么貢獻,什么事情也沒做,但是內心里面很充實。因為你內心里面有初禪、有二禪、三禪、四禪的功德,他那個強大的定力也就是心力,心的力量。那心力若是表現(xiàn)出來,就是不得了,不可思議。
當然我們佛教徒,我們也是…你一天用功修行,我在社會上做生意我來支持你,我對你有信心,我心里在面也很充實。我不會說:你是寄生蟲,你對社會上沒有貢獻,他不會說這句話。因為這個修行人,他坐在那里沒有什么表示,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是他若表示就不得了,就是不得了。
但是我們現(xiàn)代的佛教呢?現(xiàn)代佛教不是這樣子,一天忙,忙很多事,去做很多事。做這個、做那個,社會上的人:很好。對社會是有貢獻。但是我們佛教徒若反省自己的時候,恐怕不是那么快樂,不見得快樂。你能有那樣的禪定的那種境界嗎?沒有那種境界,你心里感覺安樂自在?這不見得。如果說你很有成就,但是我偏就說你沒有成就,你心里面能不能平靜,不動心?我就偏要毀謗你,你心能夠不動,能嗎?你能不能?若是你沒有這樣修行,你心非動不可。我贊嘆你就歡喜;我要毀謗你,你就難過,你就是要心隨境轉。若這樣看呢!你內心不充實。若是這樣的人,和經論上說的佛法的那種人,是什么樣?恐怕不是這樣的。但是我們若不學習經論呢?不知道。我們不學習經論就是表面上看,我們佛法是這樣的,是這樣子的。我們不知道經論上的佛法是這樣的。
當然這種事情呢?我說這種話當然又有分別了。愈年輕開始學習佛法愈好。因為他這個…主要是那個心臟強。心臟強,他要止觀的時候容易,心臟衰弱就差、就不行、就差一點。
當然這個誰?好像是印度的耶舍尊者,六十歲才出家。六十歲出家以后,他說:你們都是年輕出家,我六十歲出家是來晚了,我不要緊,我不會輸給你,我脅不著席,不臥在床上。我減少睡覺,我爭取時間用功修行。也是得了三明六通大阿羅漢。這就是那個人身體健康,雖然是六十歲了,身體還是健康的,雖然他還是…。健康歸健康,也要努力,肯努力他就有成就了,就成功了。所以這樣說呢?年輕出家也好,年老出家也好,也是好,主要就是身體要健康。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8)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二(10)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