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6)

  癸三、顯差別(分二科)  子一、性類差別(分二科)  丑一、征

  又如經(jīng)言:善、不善、無記者,彼差別云何?

  這是在第三卷一開始的時候,從那里分來的。由「三處所攝」那個地方:辨色聚、心心法品,加上無為法,分成三句。三句里有「廣釋」,「廣釋」里面第一科「辨品類」,第二科是「明建立」,現(xiàn)在是第三科「顯差別」。「顯差別」里面,第一科是「性類差別」,第二科是「根境差別」。現(xiàn)在是「性類差別」。「性類差別」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又如經(jīng)言」,又譬如經(jīng)上──修多羅里面說,一切法的體性、一切法的類別,有善、不善的差別,這個「性類差別」就是這樣的意思。這一句話就是問,「彼差別云何」?這就是問。

  底下就等于是回答,也就是解「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善法」。善、惡、無記,分成三科;現(xiàn)在這里先解釋什么叫做善法!干品ā估锩嬗址殖蓛煽,第一科是「別辨增一」;第二科是「略說善義」:善的含義是什么?

  這個「別辨增一」,就是一樣一樣的說明善法的差別。這個「增一」就是數(shù)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向上增,是從數(shù)目來說善法的差別。這一科里面,第一科是「辨」,也就是說明;第二科是「結(jié)」束,F(xiàn)在「辨」這一科是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種」:這個善法只有一種,是這個意思。

  丑二、釋(分三科)  寅一、善法(分二科)  卯一、別辨增一(分二科)

  辰一、辨(分十科)  巳一、一種

  謂諸善法;或立一種:由無罪義故。

  「謂諸善法,或立一種」,佛法里面所重視的就是要修學(xué)善法,究竟怎么叫做善法?在這一大段文里面有比較詳細的說明。這個善法有很多的種類,或者說只說出來一種善法。這個「立」,就是安立,也就是說明的意思;蛘咧徽f出來一種善法,是什么呢?

  「由無罪義故」,就是你若有這樣的思想、行為的話,你就是沒有罪過;你這樣做、你這樣講,你沒有什么過失的,這就是善法。這個善法可以說成兩個意思:一個是有功德;一個沒有過失,所以叫做「善」,F(xiàn)在只從這一方面說,就是沒有過失、沒有罪過。就是你做這樣的事情,你心里面有這樣的思想的時候,你不會受到苦惱,不會有苦惱。你若做惡事,做惡事,你現(xiàn)在就會有罪過,或者受人家的譏嫌;或者受到法律上的責(zé)罰;或者將來會有一種苦惱的果報;或者是只是現(xiàn)在有點罪過,將來沒有什么罪過;或者現(xiàn)在也沒有什么過失、沒有什么苦惱,將來不得了;或者現(xiàn)在、將來都是很苦惱,那就是做惡事的一種情形,F(xiàn)在是做了善法,是「無罪」,沒有罪的那一方面的事情,使令你清凈自在。

  巳二、二種

  或立二種:謂生得善、及方便善。

  「或立二種」,就是加上一個,在數(shù)目上加上一個,「或立二種」。「謂生得善、及方便善」。這個「生得善」怎么講呢?就是生來就成就了,你生來就成就了,沒有經(jīng)過學(xué)習(xí)、也沒有經(jīng)過誰來教導(dǎo)你,你自然就歡喜這樣。這是因為你前一生、或者前多生,你對于這樣的善事,你有深刻的熏習(xí)過,你印象特別的深刻、特別的成熟、有力量,所以帶到今生來,不需要觀察、思惟,自然就歡喜這樣子,那么那叫做「生得善」。

  「及方便善」,這么兩種的。這個「方便善」是什么意思呢?這就是后來──后來經(jīng)過自己的學(xué)習(xí),或者父母、師長的教導(dǎo),有這樣的智慧。這個「方便」,在這里有個智慧的意思,也包括了行動。而能夠親近好朋友,『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能夠有這樣的行動而做種種的善事去利益他人,當(dāng)然也利益了自己,這叫做「方便善」。

  這樣的意思就是:「生得善」,生來就是這樣子,沒有學(xué)習(xí)過;這個「方便善」是學(xué)習(xí)來的,是經(jīng)過自己內(nèi)心的觀察、簡別而有這樣的好的思想和行為,這叫做「方便善」。

  巳三、三種

  或立三種:謂自性善、相應(yīng)善、等起善。

  「或立三種」, 或者是說有三種善。三種善,那三種呢?「謂自性善、相應(yīng)善、等起善」這三種。

  這個「自性善」是什么呢?就是它本身就是好的,而不是污染的、不是壞的,本身就是好的。那么這指什么說呢?就是十一種善法,是十一個善心所。

  『信』,相信佛法,這個信心所,這個信心所是個善。『慚、愧』,有慚愧心,自己有了錯誤的時候,感覺到慚愧,這個心所是個善心所;若無慚、無愧呢?那就是惡法了。『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這也是善,也是善法。

  再就是『正精進』,不懈怠,我不做惡事,我精進做善事,精進也是善事!壕M、輕安、行舍、不害、不放逸』這一共是十一個善心所,這是善法。這個善法里面那個『舍』是很微妙的事情,以后有講到這地方。這是「自性善」。

  「相應(yīng)善」,「相應(yīng)善」就是它本身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它若與善合在一起,它就是善了。那么這指誰說的呢?就指我們現(xiàn)前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個識。這六個識它本身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它若與善心所在一起了、相應(yīng)了,它就是善了。

  就像這個人也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但是他若同好人在一起就做好事,所以這叫「相應(yīng)善」。若是與壞人在一起,那就做惡事了,F(xiàn)在這里是說「相應(yīng)善」。

  「等起善」。這個「等起善」是什么呢?就是從這個「自性善、相應(yīng)善」發(fā)動出來的善法發(fā)動出來的。譬如說我們這個第六意識,它同「自性善」在一起,就是變成「相應(yīng)善」了。「相應(yīng)善」,這個第六意識變成善了以后,它又發(fā)出來語言、發(fā)出來行動,那么這個語言上的善、行為上的善,就叫做「等起善」。

  為什么叫做「等」呢?就是能起的,能發(fā)起的和所起的是一樣的、是相等的。能起也是善,所發(fā)起的也是善,叫做「等起善」。這是指語業(yè)的善、身業(yè)的善,那叫做「等起善」。那么分成這三種善:「自性善、相應(yīng)善、等起善」這是分這三種。

  巳四、四種

  或立四種:謂順福分善、順解脫分善、順決擇分善、及無漏善。

  「或立四種」 ,或者是立成四種善,這四種善是那四種呢?「謂順福分善、順解脫分善、順決擇分善、及無漏善」,這里善的范圍擴大了,說得更清楚了。

  「順福分善」,就是你的思想,你的身、口的行動,他能隨順生起可愛的果報,它是可愛果報的因,所以叫做「!、叫做「分」。這個福,就是指果報說,得到的果報令你心情快樂、令你滿意,所以叫做福!阜帧,是因的意思。那么「順福分善」,這就是指人間、天上的這些可愛的果報說的,「順福分善」。

  「順解脫分善」,這以下就是出世間的善法了!疙樃7稚啤故怯新┑纳品,這底下是無漏的善法。這個「解脫」是什么呢?解脫是涅槃,解脫是三乘圣人所得的涅槃,沒有污染、沒有煩惱的系縛,大自在的境界就叫做解脫!疙樈饷摲稚啤,就是你有這樣的身、口、意的活動,能夠順于發(fā)起涅槃的這種果報,得到這種結(jié)果的善法,那就是修學(xué)佛法了,這個也是通于聲聞乘、緣覺乘、一佛乘。但是這個地方,下面有個「順決擇分」,這又把這個范圍劃得更清楚了,就是在外凡位的時候。外凡位的時候,初來到佛法里面來的時候,修學(xué)佛法,那么你栽培的善根將來能令你得涅槃,得到圣人的這種成就。能成就圣人的大解脫的境界,這就叫做「順解脫分善」,其實還是戒、定、慧 。

  「順決擇分善」,這就是內(nèi)凡位的栽培的善法。這個「決擇」是什么呢?「決擇」,就是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叫做「決擇」!笡Q」,是決斷、不猶豫、沒有疑問。這個「擇」,就是觀察,不好的把它不要,好的保留。那么這是表示你用般若的智慧觀察諸法實相的時候,遠離一切戲論、遠離一切執(zhí)著、遠離一切煩惱,主要是遠離一切執(zhí)著。那么這樣的般若的智慧,雖然一直到佛才圓滿;但是這里主要指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決擇」。

  現(xiàn)在這里說「順決擇分」,你現(xiàn)在這樣學(xué)習(xí)佛法,不要說很遠大的無上菩提,不是;就是能令你得無生法忍,就是你現(xiàn)在你可以得到初果,小乘是初果;大乘是初得無生法忍。那么這就是特別精進的修學(xué)戒、定、慧的暖、頂、忍、世第一了。這是內(nèi)凡的位子、內(nèi)凡的這個時候的功德,所以叫「順決擇分善」。

  這兩種善法,「順解脫分善、順決擇分善」這兩種善法,這個人雖然他是向于圣境、向于清凈的菩提;但是他現(xiàn)在還是凡夫,他現(xiàn)在還只可以說是賢人。賢人;圣人。這是賢善的一種人,還不能說他就是無漏,還不能說。

  「及無漏善」,這就是已經(jīng)得到?jīng)Q擇的智慧了,已經(jīng)成為圣人以后了。成為圣人以后他所修學(xué)的善法,他這無漏的戒、定、慧出現(xiàn)了,那是特別清凈的,不是有漏的。這是入了圣位以后所修學(xué)的善法。那么這加起來,后三種善:「順解脫分、順決擇分、無漏善」,這是佛法里面所栽培的清凈的善法;那個「順福分善」是世間的有漏善,加起來這是四種善法。

  巳五、五種

  或立五種:謂施性善、戒性善、修性善、愛果善、離系果善。

  「或立五種」,或者是安立五種善法。那五種呢?「施性善、戒性善、修性善、愛果善、離系果善」這五種。

  這個「施、戒、修」這是一般性的,佛法里邊為在家的佛教徒、為在家人所開示的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事情。第一個就是「施性」,屬于施,屬于布施這一個性質(zhì)的善法,就是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財富,用利益別人的心情、用同情別人的心情布施給需要的人,應(yīng)該做這件事。當(dāng)然這里邊主要還是指財富說的,應(yīng)該破除自己的慳吝心去解決別人的困難,這是「施性善」。

  第二是「戒性善」,就是五戒了。五戒是自己不要做惡事,殺、盜、淫、妄這惡事不要做,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善法,「戒性善」。

  這個「修性善」分兩個意思,就是前面「施、戒」所余的、所剩余的一切善法應(yīng)該去做,是凡利益人的事情應(yīng)該做;第一。第二個解釋就是要靜坐,要靜坐,就像佛在世的時候在家居士也有得圣道的,那么就應(yīng)該包括在內(nèi),也是修四念處了,修四念處就是「修性善」。所以他能夠得初果、得二果,屬于這一類的善法。

  這樣說「施性善、戒性善」是散亂的善法;「修性善」,是寂靜、是禪定的善法,修學(xué)這兩種善法,能使令自己將來能夠得到更高尚的果報。那么這是「施性善、戒性善、修性善」。這個可以看出來展轉(zhuǎn)的不容易修,施性也不是容易修,比較起來還算容易;持戒是難;修就是更難了。所以應(yīng)該先從容易的開始──施、戒、修,按照這個次第去修。

  「愛果善」,其實這個就是包括了前面三個,這是約果報來說!甘⒔、修」是約因說;這「愛果善」約果說,就是將來能得到可愛的果報,屬于這一類的善法;那么如果做惡事所得果報就是不可愛了。

  「離系果善」,前面雖然是善,還沒能夠遠離系縛,還是有貪、瞋、癡的煩惱系縛著,F(xiàn)在是修出世間的善法的時候,能遠離內(nèi)心的煩惱的系縛,就得大自在了。那么這加起來是五種善。

  巳六、六種

  或立六種:謂善色、受、想、行、識及擇滅。

  色、受、想、行、識是五個;善的色、受、想、行、識,加上擇滅是六個。這個色、受、想、行、識本身通于善、惡、無記;現(xiàn)在是簡別了不是惡、也不是無記,而是屬于善良的。那么那就是應(yīng)該說,由于識,識里面有智慧的心所,它能夠發(fā)動自己的色、受、想、行、識去做一切善法,這個時候的色、受、想、行、識就都是善。那么這個色、受、想、行、識是一切善法、一切惡法、一切出世間法的依止處,都是依靠色、受、想、行、識發(fā)動出來,創(chuàng)造出的,所以倒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是五個善。

  再加上擇滅善。「擇滅」就是涅槃,由滅得到涅槃的善法。這個「擇」是什么呢?「擇」就是智慧,就是佛法中所說的這種智慧,你學(xué)習(xí)這樣的智慧,不斷的去努力增長,就可以滅除一切煩惱得涅槃了。

  這個《俱舍論》上說:『若離擇法定無余,能滅諸惑勝方便』。我們中國的漢文的佛教這一切的《阿毗達磨論》,在小乘佛法里邊,說一切有部的《阿毗達磨論》倒是很多。我們?nèi)绻麣g喜學(xué)習(xí)的話,就會發(fā)覺到有這樣事情:「若離擇法定無余」。這個「擇」,就是你主動的從佛法學(xué)習(xí)來的智慧,去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觀察這一念心,觀察這一念心、觀察這一切法,去見諸法的實相,這件事。這件事從小乘《阿毗達磨論》、從漢文的《阿含經(jīng)》里邊,乃至從《大智度論》、從《般若經(jīng)》里邊,從現(xiàn)在我們學(xué)習(xí)的《瑜伽師地論》里邊都是強調(diào)這一件事,強調(diào)這一件事的。所以若沒有這個「擇法」,那就沒有別的辦法「能滅諸惑勝方便」,沒有別的方便能煩惱的。漢文的佛教,小乘也好、大乘也好,都很重視這一點,這里面由「擇法」而能夠得到滅;滅,就是果了,就是涅槃。那么加起來這是六種善。

  巳七、七種

  或立七種:謂念住所攝善、正勤所攝善、神足所攝善、根所攝善、力所攝善、覺支所攝善、道支所攝善。

  「或立七種」,或者是成立七種善法。「謂念住所攝善、正勤所攝善、神足所攝善、根所攝善、力所攝善、覺支所攝善、道支所攝善」,這是七個,這七科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第一個就是四念住所攝善;第二就是正勤;第三就是四神足──欲、念、進、慧;第四個是「根所攝善」,就是五根;第六個就是「力所攝善」,五力;七覺支,「覺支所攝善」是七覺支;第八就是八正道,八圣道是所攝善。那么這樣子來說,三十七道品是出世間的三乘圣法,這三種學(xué)人、學(xué)者都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這是純是說出世間的善法了。這三十七道品,在下文說得很清楚、說得很詳細的。

  巳八、八種

  或立八種:謂起迎合掌問訊禮敬業(yè)所攝善,贊彼妙說稱揚實德所攝善,供承病者所攝善,敬事師長所攝善,隨喜所攝善,勸請所攝善,回向所攝善,修無量所攝善。

  「或立八種」,或是成立八種善法!钢^起迎、合掌、問訊、禮敬業(yè)所攝善」,這是第一種。第二種是「贊彼妙說,稱揚實德所攝善」;而不是虛偽的、不是真實善,那當(dāng)然是不要稱揚贊嘆這個善!腹┏胁≌咚鶖z善」,這是非常難得的。是供事、供給病者所需。這個「承」字是什么意思呢?你要明白病者的心意,你承受他的心意,為他做事,當(dāng)然這里面也包括智慧,包括著智慧才可以。「供承病者」,就是侍奉病人、照顧病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應(yīng)該是發(fā)慈悲心的人。

  「敬事師長所攝善」,這是又一種善法!鸽S喜所攝善」,就是別人做了善事,別人做世間善、做出世間的善法,你要發(fā)歡喜心,隨順?biāo)囊馑迹约旱膬?nèi)心發(fā)歡喜,這叫做「隨喜所攝善」。因為,凡夫有的時候這個我我所就是常能為障礙,容易嫉妒,所以現(xiàn)在佛菩薩開導(dǎo)我們不要嫉妒,贊嘆別人的善法,心里面歡喜,歡喜別人做善事,隨順這個善事而不要違逆、不要障礙。是「勸請所攝善」,勸請別人共同的去做善事,或者是勸請轉(zhuǎn)*輪,組織一個法會,宣揚佛法,去做這一件事情,「勸請所攝善」。

  「回向所攝善」,回向,做一切功德的時候,心里面不要隨順自己的貪、瞋、癡去回向,應(yīng)該隨順佛所開導(dǎo)的方向這樣去回向,就是說要回向無上菩提了、回向利益一切眾生、乃至回向真如,應(yīng)該這么樣回向;或者回向凈土。是「修無量所攝善」,「修無量所攝善」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修學(xué)這樣的善法。這個《阿含經(jīng)》里面是沒有像大乘經(jīng)典,是「宏揚佛法、發(fā)無上菩提心、廣度眾生」這個話,沒有這個話;但是有些地方倒是贊嘆修學(xué)四無量心,倒是有這個。這個四無量心,初開始修,當(dāng)然這是一般性的;高深了一點就是在四禪八定里邊修四無量心的,那也是特別殊勝的境界。這一共這是八種善法。

  巳九、九種

  或立九種。謂方便、無礙、解脫、勝進道所攝善,及軟、中、上、世、出世道所攝善。

  「或立九種。謂方便、無礙、解脫、勝進道所攝善,及軟、中、上、世、出世道所攝善」,這一共是九種。九種,是那九種呢?第一種是「方便」道所攝善,第二是「無礙道」,第三是「解脫」道,第四是「勝進道所攝善」這四種善。四種善,我們通常在經(jīng)論里面所看見的這種安立,這個「方便」是在見道之前,這是加行善,那就是暖、頂、忍、世第一了。但是這里說這個方便道,不是見道之前的那個暖、頂、忍、世第一,而是見道之后修道的境界,這個有點有不同。那么他究竟指什么說的呢?這個方便就是得了圣道之后,或者你是初果、或者是二果,或者是你得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得無生法忍之后。得無生法忍之后,因為功德沒圓滿,他要繼續(xù)修行。繼續(xù)修行,還是繼續(xù)修四念住、繼續(xù)修止觀,這個四念處、或者是止觀這就是方便,用這個發(fā)起這樣的行動,繼續(xù)修行去斷煩惱,所以那叫做「方便道所攝善」。這個方便他也是能斷煩惱的,也有這種力量。

  這個無礙道所攝善,這個「無礙道」是什么呢?就是這個方便──你修四念住、修止觀的時候;你把這一品的煩惱──佛是把這個所斷的煩惱安立出來一品一品的,這一品煩惱、一品煩惱。譬如說是在這個初果、二果、三果圣人斷欲界的九品煩惱。欲界的煩惱主要就是愛煩惱,分成九品。分成九品,譬如說是這個第二果就是斷除六品,六品煩惱;那么三果斷九品的后三品的煩惱,就得三果了。就是一品一品的。那么現(xiàn)在你修學(xué)止觀、修學(xué)四念處,你斷除去一品煩惱了,那么這一品煩惱就不障礙你了,那么就叫做無礙道。這個「解脫道」,就是沒有煩惱的障礙了,你就得了一分的大自在的解脫的境界,那么這就叫做解脫道。

  這個「勝進道」是什么意思呢?你這煩惱還有很多品,你只斷掉一品,還要繼續(xù)的發(fā)出力量來,還是要這個方便,還繼續(xù)要修止觀、修四念處去斷煩惱,那么就叫做「勝進道」。「勝進道」也就是「方便道、無礙道,解脫道」。就是你這一品煩惱,斷這一品煩惱的「方便道、無礙道、解脫道」成就了,就繼續(xù)的向前進,繼續(xù)修行,那就叫做「勝進道」。那么就是得了初果以后,你能夠又發(fā)動「方便、無礙、解脫道」,那么你得二果了;得二果還又繼續(xù)的「方便、無礙、解脫道」,又是得三果,這是按果位說;若要按煩惱,是一品一品煩惱的,就是這樣意思。乃至到你若是大乘的無上菩提心,也還是由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也是繼續(xù)向前進,那么也就有這方便道、無礙道、解脫道、勝進道的不同,這樣意思:乃至到最后功德圓滿就是成佛了。這是四種道,都是屬于修道范圍內(nèi)的。

  「及軟、中、上、世、出世道所攝善」,這個「軟、中、上」,也還是屬于修道的。已經(jīng)見道以后的修道里面。修道里邊它把這個能斷煩惱的道分成三類:一個是軟品的、一個中品的、一個上品的,那這樣就是約力量的強弱有軟、有中、有上的分別。

  那么因為能斷煩惱的道有軟、中、上的分別,所斷的煩惱也是軟、中、上的分別,也是有這樣差別。但是,所斷的煩惱和能斷的道倒是有一個相反的情況,就是軟品的道──當(dāng)然這也是修道的境界,就是見道以后才是修道,修道的時候,這個軟品的道,也是無漏的智慧境界,不是在賢位的境界。它軟品的道所斷的煩惱反而是上品的煩惱、強有力量的煩惱。這個上品的道,它所斷的煩惱反倒是軟品的煩惱,反倒是微弱、力量很輕微的煩惱。 這樣說那個上品的煩惱就是特別地顯著,它發(fā)出來的作用,傷害眾生的力量是很大的,誰都知道這是錯誤的、罪過是很大的,斷這種煩惱的道是軟品的,是軟品的道。那么到最后所斷的煩惱是特別微細,就是不明顯的,這都是指圣人說的。這是圣人他心里面微細的煩惱,那微細的煩惱,斷那個煩惱的道是要特別強有力的圣道才可以。所以這三個有這樣的差別。那么中品的道所斷的煩惱也是中品的。

  「世、出世道」,這個世間道和出世間道,前面說的都是出世間道,F(xiàn)在這里又加上一個世間的道,世間道是指什么說的呢?就指四禪八定說的,或者是──無色界的四空或者不在內(nèi),就是單獨指色界的四禪。這個色界(注:口誤)無色界的四空定也可以做圣道的依止,你在空無邊處定里面修四念住,也可以;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里頭也可以;但是非想非非處定不可以,不可以在最高的那個非非想定里面修出世間的四念處的,不可以。就是因為他那個定里面,這個明了性太微細了、太微小了、太微弱了,所以在那里面修四念處不合適。所以這個四禪、四空一共是八樣,非非想定不算在內(nèi),只有七樣,所以叫做七依止,依止這七個定去修出世間的圣法,那么這七依止就叫做世間道。

  這個出世間的圣道就是四念處了。也是前面說這幾種都是屬于出世間的道,那么這一共是九個道!杆鶖z善」,屬于這一類的善法。

  巳十、十種(分五科)  午一、約方便辨

  或立十種:謂有依善、無依善、聞所生善、思所生善、律儀所攝善、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善、根本眷屬所攝善、聲聞乘所攝善、獨覺乘所攝善、大乘所攝善。

  「或立十種」,或者是安立十種善法。十種是那十種呢?「謂有依善、無依善、聞所生善、思所生善、律儀所攝善、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善、根本眷屬所攝善、聲聞乘所攝善、獨覺乘所攝善、大乘所攝善」,立這么十種。立十種,這頭兩種實在是等于是總說的。

  「謂有依善」,這個「有依善」就是有所求,就是求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可愛的果報的善法。我希望將來得大財富,我做這種善;或者我想要得禪定是怎么的;我想要得名聞利養(yǎng),我要做這種善;我做這種善,目的是得名聞利養(yǎng)的。這樣子有所求都叫做「有依善」!笩o依善」呢?就是和它是相反的,不求世間的果報、不求名聞利養(yǎng)的、也不求人家是感謝我的。這個也就是像《金剛經(jīng)》上面說的『于法應(yīng)無所住行于布施』,用無所得的智慧修六波羅蜜,那么這一切的善法就是「無依善」。

  這個窺基大師又有解釋:這個「有依善」,是指一個人實質(zhì)上做一些善法的事情,譬如說是布施,做布施這個功德就叫「有依善」!笩o依善」,就是這個人沒有拿錢去做布施;但是隨喜別人的布施,那么叫「無依善」,這也有道理。

  「聞所生善、思所生善」,這是三慧里面的兩種,修慧沒有提。由學(xué)習(xí)──這個「聞」,實在就是學(xué)習(xí)佛法,從文字上學(xué)習(xí)佛法,學(xué)習(xí)到純熟的、善巧通達的境界,那就叫做「聞所生善」!杆妓啤,在閑靜的地方專精思惟佛法的真義,是「思所生善」。那么這修慧,三慧里面修慧沒有講,沒有講就是在屬于其他的善法里面,所以這里不說了。

  「律儀所攝善」,當(dāng)然就是自己經(jīng)過一個時期的學(xué)習(xí),知道惡事是不可以做的,自己發(fā)愿,在佛前發(fā)愿:我要修習(xí)十善法,或者說我要受菩薩戒、受八關(guān)齋戒。或者受比丘、比丘尼戒,發(fā)了堅定的意愿:「我要這樣做!」那么這就是「律儀所攝善」,這是善法。

  「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善」,這個人的行為,他沒有去做惡事;「非『律儀』」這個『律儀』指前邊那個「律儀所攝善」;不是修那個善法的善,或者說是不持戒,沒有發(fā)愿去持戒,這是「非律儀」;「非不律儀」,也沒有去發(fā)愿做種種惡事,發(fā)愿以殺生為職業(yè)、以妄語做職業(yè)的、或者做種種惡事,沒有發(fā)愿做那種事,那叫做「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善」。

  這個律儀善;不律儀的惡法,這是在我們欲界的欲界人,我們欲界人有這種事情。當(dāng)然在欲界的人也有這種人:也不是一定做善、也不是一定做惡,也有這種人。但是這里面不但于此,不止于此,也包括了色界、無色界以上的人,那他們那是更殊勝的境界。譬如說我們欲界的人有苦受、有樂受──苦、樂、憂,喜、舍這五種受,我們都有。但是,色界天上的人:初禪、二禪;二禪就是離了憂,憂受──苦受、憂受都沒有;有喜受、有樂受、有舍受。但是若到了第四禪以上,只有舍受了,苦、樂受、喜都沒有,只有舍受,乃至到無色界的四空定也都是舍受。到了滅受想定,那無受,舍受也沒有了,是不受一切法,那是圣人的境界。

  所以從這些境界上看,同樣一句話,經(jīng)過了欲界、色界、無色界天到了圣人的時候,意義就不同了。不過這里面我們就這樣講好了,這是「律儀所攝善」,這是善法。「非律儀非不律儀」也是善──所攝善,這樣子。

  「根本眷屬所攝善」,《披尋記》上解釋也很好,就是從十善法就叫做「根本善」。你發(fā)動十善法的前方便,就叫做「眷屬所攝善」,合起來就是「根本、眷屬所攝善」;但是窺基大師解釋是說「修所生善」。前面是聞慧、思慧,那是那二慧;第三種智慧是修所生慧,你就是得了四禪八定了,那叫做根本所攝善。那么在四禪八定所相應(yīng)的色、受、想、行、識就是「眷屬所攝善」。這樣說也就是「修所生善」名為「根本眷屬所生善」。

  「聲聞乘所攝善」,就是學(xué)習(xí)了苦、集、滅道的法門,他發(fā)了出離的誓愿,感覺到生死是苦,想要做圣人,出離生死,有這樣的意愿,修學(xué)苦、集、滅、道的法門,修學(xué)戒、定、慧,修學(xué)三十七道品,那么這是「聲聞乘所攝善」。

  「獨覺乘所攝善」和「聲聞乘所攝善」,一大部分都是相同的,就是愿有一點不同,就是他愿意生在無佛世的時候,他能無師自悟,覺悟圣道,得到緣覺道──所攝善。

  「大乘所攝善」,就是發(fā)無上菩提心的人愿意廣度眾生,這樣的大人,他所做的六波羅密、一切善法是「大乘所攝善」。這是十種,一共是十種善。

  午二、約系不系辨

  又立十種:謂欲界系善,初、二、三、四靜慮系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系善,無漏所攝善。

  這底下「又立十種」,又立出來十種善法。「謂欲界系善」,就是散亂心的修學(xué)十種善法,散亂心修學(xué)十種善法。這個修學(xué)十種善法,都是修學(xué)善法,但是也還是不一樣,同樣做一件善事,大家都做一樣善事,這個人將來是在人間得果報,那個人將來生到天上去得果報,這還是有點不同。所以「欲界系善」,系屬于欲界的,你不能夠超越欲界,這個「系」是這樣意思。

  「初、二、三、四靜慮系善」,你能夠放下了欲,而能夠過離欲的生活去修學(xué)禪定,你得到初禪了、得到二禪、得到三禪、得到四禪了,屬于這個范圍的善法,就是有「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系善」。這個是色界四禪和無色界的四空,這是禪定的定善。欲界是散善;上二界是定善。

  「無漏所攝善」,前面都是有漏,這底下是「無漏所攝善」!嘎暵劤怂鶖z善、獨覺乘所攝善、大乘所攝善」是「無漏所攝善」。

  午三、約業(yè)道辨

  又有十種:謂十善業(yè)道。

  這里指身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是口四;不貪、瞋、癡,不邪知邪見,那么這是十種善業(yè)道。而這個十種善是通于世間的、也通于出世間的。世間的善法,修學(xué)善法,就是修學(xué)這十種善。修這十種善,我剛才說可以在人間得果報,或者到欲界天上得果報,你要在人間做轉(zhuǎn)輪圣王,你修學(xué)十善法將來你在人間做轉(zhuǎn)輪圣王,這個善是有不可思議的。所以s有的地方說,勸我們要感謝善法恩,要念這個善法的恩德。我今天能做人,好過三惡道,這要感謝誰呢?感謝你修學(xué)過十善,感謝這個十善法、十善道。

  午四、約無學(xué)辨

  又有十種:謂無學(xué)、正見、乃至正解脫、正智。

  這是十種善法。這個十種善是指阿羅漢!笩o學(xué)」,就是指小乘佛法里面修行到了無學(xué)的程度了!笩o學(xué)」一共有十種善,其實在《阿毗達磨論》上是十種智慧。第一個就是正見──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正念、正精進、正定,這是八個,就是八正道,第九個就是正解脫,第十個是正智。

  從本論上,從《瑜伽師地論》上的解釋,八正道是什么呢?是得了初果以后就修學(xué)這八正道,所以這八正道是通于初果,二果、三果、四果,F(xiàn)在簡別說「無學(xué)」,初果、二果、三果是有學(xué),有學(xué)不在內(nèi);這是要到四果阿羅漢的時候,他的正見、正思惟。這個正見這個地方指什么說的呢?也包括兩個意思。一個就是根本智,就是他修這四念處,得到我空的道理。得到我空,有根本的無分別智,就是與第一義諦相應(yīng)的智慧,叫做「正見」,這是圣人的境界,F(xiàn)在指四果,就是超越了初果、二果、三果的境界,阿羅漢他那個無分別的清凈心,證悟了第一義諦的,那叫做正見,這是無分別智;也包括后得的有分別智在內(nèi),就是從無分別智出來到后得智的時候,他也會思惟──后得智是有分別的,思惟這個第一義諦,要用語言文字去安立它,怎么樣說,這就是后得智了,也包括在正見之內(nèi)的。但是這里面──八正道里面又說到正思惟,那正思惟就是屬于后得智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