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1)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1)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一。本論一共有十七地,前兩地解釋、講過去了。前兩地—─五識相應地、意地。在十七地里邊,前九地是屬于境,其次的六地是屬于行,后兩地是屬于果!妇、行、果」,唯識的經(jīng)論里邊,多數(shù)是用這三個字來分科的。

  這個「境」,實在就是說這一切的緣起法,能使令我們這迷惑顛倒的人有所覺悟;「行」就是修行,能夠改善自己的思想、行為;「果」就是最后的成就,分這么三大科。十七地分這三大科,這個前兩地——五識相應地和意地,剛才說前九地是屬于境,那么這里面就是說境的體;境,這一切緣起法的體性。五識相應地、意地就是說的識,心、意、識──說的識,他就是說一切法以心為體性,正好是唯心論的意思。

  這以下: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一共有三地。這幾地是說境的相貌,這一切緣起法的相貌是有粗有細、有下有上,有很多的差別相貌,所以是屬于相的。

  尋伺是屬于心理上的活動的相貌,這個相貌倒是很分明地說明心理活動的差別。這是屬于什么呢?是說我們的心理在一切境界上活動的時候,有粗、有細的分別。這心在境界上「逡務行境」,就是不是那么安靜,就是很匆忙地在所緣境上活動,大概地、概略地推求所緣境的相貌,就叫作尋,尋是推求的意思。

  這個伺,是在所緣境上不是太匆忙,「徐歷行境」,就是慢慢地、仔細地在境界上推求、觀察、思惟,那就叫作伺。

  這個尋和伺是這樣分別,有粗細的不同。心在境界上思惟觀察的時候,有粗略的、微細的活動,就叫作尋伺。這個尋伺,在《攝大乘論》上也提到這兩個字,但是這兩個字形容心理的活動,不是那么容易分別的,其中有些困難,這在下文有解釋,在這里不多說了。

  丙三、有尋有伺等三地(分二科) 丁一、結前生后

  已說意地。云何有尋有伺地?云何無尋唯伺地?云何無尋無伺地?

  前邊五識相應地是第一科;第二科就是意地;現(xiàn)在是第三科有尋有伺等三地。這一地里面分兩大科,第一科是結前生后,剛才念的這一段,就是結前生后,結束前面的一段文,生起后面的一段文。

  「已說意地」,就是結束前面這一段文!冈坪斡袑び兴诺?」怎么叫作有尋有伺地?怎么叫作無尋唯伺地?怎么叫作無尋無伺地?這是一個問,提出來這個問題,那么這就是「生后」,引起后面一段文,這是一段。

  丁二、總別標釋(分二科) 戊一、總標列(分二科) 己一、嗢柁南

  總嗢柁南曰:界、相、如理、不如理,雜染等起最為后。

  第二科,總別標釋,這就是等于回答這個問題?倓e:總,是大概的;別,是詳細的把它提出來加以解釋。這一大科分兩段,第一段是總標列。總標列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嗢柁南,第二科是長行。先是嗢柁南:「界、相、如理、不如理,雜染等起最為后」,這是嗢柁南。這底下用長行來解釋這個頌、這兩句話。

  己二、長行

  如是三地,略以五門施設建立。一、界施設建立。二、相施設建立。三、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四、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五、雜染等起施設建立。

  「如是三地,略以五門施設建立」,前面說的這個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這三地,略以五門施設建立,就是概略地用五個部分來施設建立、來安立這三地的相貌!敢、界施設建立。二、相施設建立。三、如理作意施設建立。四、不如理作意施設建立。五、雜染等起施設建立!惯@是這五門,那么這就是長行,這也就是總標列,標出來下面的文,就是解釋這五大科。

  戊二、廣分別(分五科) 己一、界施設建立(分二科) 庚一、征

  云何界施設建立?

  這底下(第二段)第二科廣分別。前面總標列,這是廣分別,詳細地解釋這五科。這一科里邊分五科,第一科是界施設建立,就是前面標出這五門,第一門就是界施設建立。這一科里面先問!冈坪谓缡┰O建立?」怎么叫作界施設建立呢?這底下就解釋。解釋又是先總標列,又是嗢柁南和長行。

  庚二、釋(分二科) 辛一、總標列(分二科) 壬一、嗢柁南

  別嗢柁南曰:數(shù)、處、量、壽、受用、生,自體、因緣果、分別。

  這是嗢柁南。這底下是長行解釋這個頌。

  壬二、長行

  當知界建立由八相。一、數(shù)建立,二、處建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壽建立,五、有情受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體建立,八、因緣果建立。

  「當知界建立由八相」,這個界施設建立,有八個部分的相貌。「一、數(shù)建立,二、處建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壽建立,五、有情受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體建立,八、因緣果建立!惯@是分這么八個部分來解釋這個界施設建立。這是總標列。

  辛二、依次釋(分八科) 壬一、數(shù)建立(分二科) 癸一、征

  云何數(shù)建立?

  這底下「依次釋」,隨順這個次第加以解釋。分成八科,第一科就是數(shù)建立,先問!冈坪螖(shù)建立?」怎么叫作數(shù)的建立?就是安立這個數(shù)目。

  癸二、釋(分三科) 子一、標列界

  略有三界。謂欲界、色界、無色界。

  這底下就解釋,分成三科,第一科標列界!嘎杂腥纭,界施設建立在數(shù)目上來說,就是三,就是三種世界,就是這么樣意思。「謂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就是佛法里面說,一切眾生流轉(zhuǎn)生死的范圍,不出這三個世界。一個是欲的世界,一個是色界,一個是無色界,分這三個部分,這是標列出來這三個世界的數(shù)目。

  第二段就是辨別它的類別,「辨攝別」就是它的類別。分兩科,第一科是墮,第二科是非墮。

  子二、辨攝別(分二科) 丑一、墮

  如是三種,名墮攝界。

  這是先說這個「墮攝界」,先說這個墮。如是三種,這三種世界是屬于那種界呢?是屬于墮攝界這個范圍內(nèi)的!笁櫋惯@個字,就是向下落,落下來,那么就叫作墮,加起來是墮落。像這個飛鳥在天空飛,落下來了,那么就叫作墮;蛘哌@墮字當「在」字講,你在什么地方,是墮攝界。這三種世界,它是落在這攝的世界里邊。或者是攝這個字,當作「屬」字講,親屬的屬,它屬于這有生死流轉(zhuǎn)的世界,屬于這一方面的,叫作墮攝界;蛘哌@個攝字,當作「系縛」講,就是它是屬于系縛的范圍內(nèi)的這樣的世界。這三種世界是屬于系縛范圍內(nèi)的,系縛就是把它綁起來,它是不自由、不自在的這么一個世界,一個苦惱的世界,叫作墮攝界。

  丑二、非墮

  非墮攝界者:謂方便,并薩迦耶滅,及無戲論無漏界。

  「非墮攝界者」,這是第二科非墮!阜菈檾z界者,謂方便,并薩迦耶滅,及無戲論無漏界!箍偲饋碚f,這是圣人的世界,圣人的世界就是沒有系縛,是一個自由自在的這么一個世界,所以叫不墮攝界,不屬于、不落在系縛的范圍內(nèi)的,是一個大解脫的境界。這個大解脫的世界是什么呢?謂方便。這個方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進入這個大自由的世界的方便,進入這個自由的世界的方法,你由這樣的方法能達到那個地方去,那叫作方便,是這樣的意思。在苦集滅道四諦里面來說,這個方便就是道諦。

  「并薩迦耶滅」,這個薩迦耶是印度話,是梵語,翻到中國話是什么呢?翻一個「偽身」,虛偽的偽,身體的身。不過有的地方是翻一個「壞聚見」:破壞的壞,積聚的聚,壞聚見,見就是見聞覺知的見,翻個「壞聚見」。但是這里就是說偽身。虛偽的身體,就是虛假的、不真實的這個身體,那么叫作「薩迦耶」。這個身體滅了,就是它結束了,而不再生起了,那么叫作「薩迦耶滅」。

  我們這個偽身,也就是現(xiàn)在我們的這個生命體,它不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是令我們苦惱的一種東西,當然這身體時常的老病死,身體會老,會有病,它還會死亡,令我們受了很多的苦,所以它不是一個真實的安樂屋,所以叫做偽身。這個偽身,在眾生這一方面來說,或者我們就說人好了,在我們?nèi),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身體,你想要這個身體滅了,還是不行的,還是滅不來的。就是無始劫來,久遠以來,這個生命體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一直的不間斷地相續(xù)下來,你想叫它死了不生,還是不行的。所以現(xiàn)在這說滅,就是究竟地把這苦惱的身體息滅了,而不再有苦惱的身體了,那就叫作滅。這也就是說徹底的消滅了一切的苦惱,那就叫做滅。所以這個在四諦里面說,就是滅諦。方便是道諦,薩迦耶滅就是滅諦。那么在四諦里面,就是一個道諦,一個滅諦,這兩句話。

  「及無戲論無漏界」,這就是涅槃的境界。涅槃是無漏,無漏就是沒有煩惱;漏是煩惱的意思。就是成就涅槃的圣人,他是沒有煩惱的。我們凡夫是有各式各樣的貪、瞋、癡的煩惱,圣人涅槃的世界是沒有煩惱。那么「無戲論」是什么意思呢?這個「論」就是言論,戲論就是你的言論都是不合道理,所以叫作戲論,F(xiàn)成的話來說,就是一切圣人入了涅槃的世界之后,究竟是有?是沒有?是亦有亦無?是非有非無?這涅槃的世界和這一切有為法,是統(tǒng)一的呢?是不統(tǒng)一的?這各式各樣的分別都叫作戲論。就是涅槃的世界是沒有一切戲論的,那么這就叫作「無戲論無漏界」。

  這個「方便,并薩迦耶滅,及無戲論無漏界」,就是叫作「非墮攝界」,就是它是不屬于苦惱的世界,是一個大安樂的世界。這是分這么二科,一個墮界,一個非墮。

  子三、配屬地(分二科) 丑一、墮攝(分二科)

  寅一、別辨相(分三科) 卯一、有尋有伺地

  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靜慮,除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有尋有伺地。

  這個解釋里邊,先是標列這個世界有這三種,然后辨別它是屬于墮界呢?是屬于非墮?這三種世界是屬于苦惱的世界,這是第二科。下面是第三科,配屬地。這里分二科,第一科是墮攝;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別辨相,別辨相里分三科,就是有尋有伺地這三科。

  「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靜慮」,前邊就是說一個大概的要義,這底下再詳細地解釋。這里邊說出來欲界、色界、無色界;可是這一品是說的有尋有伺等三地,這三地在這三種世界彼此的關系配屬一下。

  「此中欲界及色界初靜慮」,這里邊說的這個欲的世界,這個世界里邊的人,都是有欲的。這個欲界的全部,及色界的初靜慮,色界里邊一共有四種靜慮,現(xiàn)在只說初靜慮,第一個靜慮。

  「除靜慮中間若定、若生」,這個「靜慮中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就是初靜慮和第二靜慮之間,叫作中間。這個有尋有伺地,就是要簡除去「靜慮中間」,這個三昧不算在內(nèi),只是欲界和色界的初禪,這是屬于有尋有伺地的,這樣意思。

  這個「若定、若生」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這個人是人間的人,他不是天上的人。在人間的人,他肯放下欲,他能夠修學禪定成功了,得到色界初禪了,這叫「若定」!溉羯故鞘裁匆馑寄?就是得到初禪以后,他的壽命或長、或短,死掉了。死掉了以后,他就往生到色界初禪天去了,那就是天上的人了,不是人間人了。那么這二件事:或者是定、或者是生,「名有尋有伺地」,他的內(nèi)心的思想還是有尋、還是有伺的,他的心里面有這個活動。那么這就是二個部份。一個是欲界,我們這個世界上,或者人:不管是中國人、是外國人,所有的人內(nèi)心都是有尋伺這種心理活動的。這個尋伺的活動這件事,在我們?nèi)说氖澜,這個心理的活動,這個尋伺應該說是最明顯的有三種尋伺,一個就是欲尋伺,一個是恚尋伺,一個害尋伺,我們一般人就是這三種尋伺。

  這個欲尋伺,就是總想要得到、總想要獲得自己所歡喜的事情,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心里面老是想這件事,這叫作欲尋伺。第二個就是恚尋伺,我不高興的事情,它若加在我身上,不可以,我會排斥,那么叫作恚尋伺。恚就是瞋恚,就是憤怒了?墒呛筮呥有一個害尋伺,恚尋伺和害尋伺有什么不同呢?恚尋伺比害尋伺厲害一點,就是想要把對方消滅了、把他殺死,就是這樣的恚尋伺。害尋伺呢,不想殺死他,但是要傷害他,那么叫作害尋伺。也有不同的解釋。我們社會上的人,我看多數(shù)就是這樣子,一個恚尋伺、害尋伺、加個欲尋伺,就是這樣嘛!

  另外還有三種尋伺,就是出離的尋伺,出離欲的尋伺,這是一種;再就是也沒有恚尋伺、也沒有害尋伺。出離欲,就是我不高興這個色、聲、香、味、觸,我想要我的心超越了色、聲、香、味、觸的欲,在清凈的境界里邊湛然不動、明靜而住,那么就是禪定的境界了,出離欲的一種尋伺。這個出離欲的境界,當然也要經(jīng)過尋伺才能成就。

  再就是恚尋伺、害尋伺,原來這個人是有這二種思想的;現(xiàn)在沒有了,不如意的事情加在他身上的時候,他是不恚、也不害,他心里能不動,那么這就是不容易,這是善良的尋伺。出離的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

  若是生到色界初禪天的人,或者得到色界初禪的人,他是有這三種尋伺,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有這三種尋伺。我們沒有得到禪的人,當然我們就是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如果是有過孔孟之道的訓練的人,學習過孔孟之道的人,或者相信佛教的人,或者有宗教信仰的人,有修養(yǎng)的人,他可能在這二個三種尋伺之間來來去去的,他內(nèi)心的世界應該是這樣子,就是也有染污的尋伺,也有清凈的尋伺,總而言之是有尋伺的,所以名為有尋有伺地。這是第一科「有尋有伺地」。

  卯二、無尋唯伺地

  即靜慮中間若定、若生,名無尋唯伺地。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

  「即靜慮中間」,就是初禪和二禪之間的三昧,這個定的境界,就是叫作無尋唯伺地。因為他的定力,更進了一大步,使令粗動的尋的心理活動不顯現(xiàn)了,停下來了,只有微細的推求的心理,所以叫唯伺,唯有這個伺。所以這中間的這個中間禪──初禪二禪之間的中間禪是這樣的境界,沒有尋而有伺。這個境界也一樣,也是有定、有生的不同,那么這個定成功了的人,就是作大梵天王的。這是一種。

  「隨一有情,由修此故得為大梵」,隨那一個有情識的人,「由修此故」,由于你肯努力,放下欲,修學這樣的禪定的話,你將來就可以作大梵天王。這樣說就是大梵天王他是有中間禪的功夫的,是這樣意思。沒有到這個境界,只得到初禪,那就是初禪天里面的梵眾天、梵輔天了。

  卯三、無尋無伺地

  從第二靜慮,余有色界及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地。

  這是第三段,從第二靜慮開始,「余有色界」,和剩余的有色界:二禪、三禪、四禪,這是余有色界!讣盁o色界」,就是無色界的四空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是無色界。

  欲界和色界天,欲界也是有色,也是有地水火風的生理組織,色界天的人也有地水火風的組織,但是色界天的人沒有欲了,不像我們欲界的人還有各式各樣的欲煩惱。色界天的人有色而無欲;欲界的人有色而又有欲,所以名之為欲,不過后邊還有解釋。

  色界天的人有色而無欲,所以名之為「有色界」。「及無色界」,無色界天沒有欲,也沒有色,沒有地水火風這種物質(zhì)組成的生理的機構,沒有這樣有色的身體,只有精神性的活動,那就叫做無色界。就是從第二靜慮開始乃至到無色界,「全名無尋無伺地」,完全名之為無尋無伺地。這樣把三界分配屬于三個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

  寅二、隨難釋(分二科) 卯一、標簡

  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xiàn)行故。

  這底下,第二科,隨難釋。前邊第一科是別辨相,各別地說明這三地配屬三界的相貌。這第二科,隨難釋,隨里邊有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加以解釋,叫作隨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標簡,把這個道理標出來,加以簡別。

  「此中由離尋伺欲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xiàn)行故!惯@個「不由不現(xiàn)行」這句話就是「簡」,這個簡就是把它挑出去叫簡。說這里邊它名為無尋無伺地的道理是什么呢?是由離尋伺欲,所以叫作無尋無伺地。這個離、遠離,也就是沒有了,沒有這個尋伺的欲;就是心里面歡喜去推求思惟,那就叫尋伺欲,有尋伺的貪欲。

  在我們?nèi)碎g的人,就是為了達成自己的愿望,心里面不斷的想辦法,那就叫做貪,就叫做尋伺貪、尋伺欲,當然這是屬于染污性的。若是已經(jīng)成就初禪的人,他也是有尋伺,但是屬于清凈的,就是剛才說的出離的尋伺,出離欲的,從欲的境界里邊跳出來,他有這樣的尋伺,那是屬于清凈的,沒有恚的尋伺,也沒有害的尋伺,心里面比較良善、慈悲,那也是一種尋伺。

  其次,就是在本論,《瑜伽師地論》后邊的文,也說出一件事來,就是修行人他雖然有高尚的理想,但是他還是有欲尋伺,有恚尋伺,有害尋伺的。他有這個尋伺,因為他想要跳出去,他就要從佛法里邊攝取一種清凈的尋伺來破除染污的尋伺,那也叫做尋伺,可是他還沒成功,還沒得到禪的尋伺,這個也是屬于尋伺。

  現(xiàn)在這里說「由離尋伺欲」的「道理故,說名無尋無伺地」,就是沒有這樣的尋伺欲,就叫做無尋無伺地。這個再明顯的說,也就是沒有欲界的這種欲,它就叫作尋無伺地,這么意思。

  「不由不現(xiàn)行故」,不是因為他心里面沒有尋伺就叫做無尋無伺地,不是。就是成就了色界天的初禪的人,他心里面也是有尋伺的,有這樣心理活動,但是屬于清凈的。二禪以上的人,他是沒有這種尋伺欲了,沒有了,所以叫做無尋無伺地。中間禪,無尋唯伺,就是沒有尋,但是還有伺,就是沒有尋的欲,還有伺的欲。現(xiàn)在這里加以簡別,怎么叫做無尋無伺地呢?就是沒有欲了,所以就叫無尋無伺地!覆挥刹滑F(xiàn)行故」,不是因為他沒有尋伺的心理活動,叫作無尋無伺地;因為還是有尋伺的。就是沒有欲的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都是有尋伺的這種活動;但是他沒有欲,所以叫作「無尋無伺地」,是這么意思。

  「不由不現(xiàn)行故」這句話是標簡,底下就解釋它的理由。分二科,第一科是「由一類無」。

  卯二、釋因(分二科) 辰一、由一類無

  所以者何?未離欲界欲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于一時間亦有無尋無伺意現(xiàn)行。

  「所以者何」?沒有尋伺欲所以叫作無尋無伺地,不由不現(xiàn)行,它的所以然是什么呢?「未離欲界欲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于一時間亦有無尋無伺意現(xiàn)行」,這是說出個理由來。

  「未離欲界欲者」,沒能夠遠離欲界的欲的人。欲界的欲分二種,一種是煩惱欲,一種是事欲,這個《披尋記》上有解釋。煩惱欲,只是心里邊有這種欲而已,沒有表現(xiàn)在行動上,那叫作煩惱欲。這個事欲,不但是內(nèi)心里邊有煩惱,而也有這種行動了,有這個欲的境界出現(xiàn),那叫作事欲,F(xiàn)在說是「離欲界欲」,就是這兩種欲都沒有了、都消除了,那就是離欲界欲;而說「未離欲界欲」,那就是這兩種欲都是有的。

  「未離欲界欲者,由教導作意差別故」,說這種沒有離欲的人,那當然他是有欲、是有尋有伺的;但是也有時候不是的。什么呢?「由教導作意差別故」,由禪師──明白通達學習禪的人──來教導他:你要怎么怎么樣的作意。各式各樣的這種修禪的方法教導你,你能隨順學習。

  「于一時間,亦有無尋無伺意現(xiàn)行」,在你相應的時候,在某一個時間,也就會有無尋無伺意出現(xiàn)。教你學習觀一切法空,照見五蘊皆空,于這個空的境界里面,照見五蘊皆空,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樣的離一切相的境界,你能夠相應的時候,那就沒有尋伺的活動了;但是只是說相應而已,還并沒有成功,所以你還是有欲。但是你若能夠隨順善知識的教導,也會有無尋無伺的心理出現(xiàn)。這樣講,我們有欲,也會有無尋無伺,那么這究竟是有尋有伺地、是無尋無伺地呢?怎么樣講法呢?現(xiàn)在這就說:因為有欲的關系,還名為有尋有伺地。你雖然一時之間能夠無尋無伺,但是你有欲的關系,還名為有尋有伺地,是這樣意思。

  辰二、由一類有

  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伺現(xiàn)行。如出彼定,及生彼者。

  前面這一段是一類無,在有欲的人、有一類的人還沒有尋伺。這底下說「一類有」。

  「已離尋伺欲者,亦有尋伺現(xiàn)行」,已離尋伺欲者,那就指二禪,中間禪也算在內(nèi),主要指二禪、三禪、四禪以上的人,這以上的人,是沒有尋伺欲了,事欲沒有、煩惱欲也沒有。這種人,他內(nèi)心的世界也是有尋伺的活動的,他也會推求道理,去觀察一種道理,也會有這種思想活動。怎么知道呢?

  「如出彼定及生彼者」!溉绯霰硕ā,這就分兩種情形。就是在人間的人,他得到色界二禪、三禪、四禪了,得到這種禪了,在禪定里邊是沒有尋伺的。這個初禪的人還是有尋伺的,F(xiàn)在二禪以上的人,在禪定里邊是沒有尋伺;但是他會出定,他不是永久在禪定里邊,頂多他入定七天、或者是更多天,但若出定了以后,他心里面還是有尋伺的。那么他是二禪以上的功夫,他還是會有尋伺,那么在禪定的時候是無尋無伺,出了禪定的時候是有尋有伺,那么這個人究竟是有尋有伺地、是無尋無伺地呢?這個人還是無尋無伺地,因為他沒有欲了。所以用有欲、無欲作有尋有伺地、無尋無伺地的界限,這么樣來決定,是「如出彼定」。

  「及生彼者」,就是人間得到二禪以上功夫的人,生到二禪天以上去了,當然也是在禪定的時候,是無尋無伺;從禪定里邊出來的時候,也還是有尋有伺。所以,這個地方就是「不由不現(xiàn)行故」名之為無尋無伺地,而是由于他沒有欲,是這樣意思。

  若是他有欲,這種人就是無尋無伺也還是有尋有伺地,這么解釋;不是由于不現(xiàn)行,也不是由于現(xiàn)行。不是由于有尋有伺就名為「有尋有伺地」,不是由于無尋無伺,名為「無尋無伺地」;而是由于沒有欲、由于有欲來說它的名字的。

  前邊這一大段文是「墮攝」,還是屬于凡夫禪,屬于凡夫得到禪定的人,這樣解釋。這底下「非墮攝」,第二科,就指圣人說的。

  丑二、非墮攝(分二科) 寅一、明有尋伺(分二科) 卯一、標

  若無漏界有為定所攝初靜慮,亦名有尋有伺地。

  卯二、釋

  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xiàn)行故。

  前面指凡夫得到禪定的人這樣分別;這底下「若無漏界」是指圣人說的。

  「若無漏界有為定」,這個無漏界也分兩部分說,就是他是把欲界的煩惱斷了:凡夫得禪,欲界的煩惱也是沒有了;圣人得到禪,欲界的煩惱也是沒有了,但是有點分別。凡夫得到色界的禪定,欲界的煩惱只是心理上沒有欲的活動,生起欲煩惱的種子還在,只是不活動。若是圣人得到初禪的時候,他欲的煩惱種子也沒有了,還是有點分別的。

  這個「無漏界」在這里說,譬如說是:得到初禪、或者得到二禪的,這是三果圣人了。三果圣人他斷了欲的煩惱,色界的煩惱斷除一少分,還有很多都沒有斷,可是他因為斷除去多少煩惱了,也就名之為「無漏界」。這樣說,圣人斷煩惱這件事,有的斷除少分煩惱,還有很多煩惱沒有斷;有的是完全斷了煩惱了,就是全面的凈清了,這都是屬于無漏界的。

  「若無漏界有為定」,就是這個無漏的世界的圣人,他現(xiàn)在入于這個有為的定,不是無為的定。無為定入了涅槃,那是無為的境界;沒有入涅槃,他還有心、意、識的活動的,都算是有為。這樣的圣人「所攝初靜慮」,屬于他的初靜慮,就是色界初禪,也就是這個三果圣人,他入這個初靜慮的時候,亦名有尋有伺地,也叫作「有尋有伺地」。這一段就是標,這底下解釋。

  「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這個圣人,他若是入初禪、入這個三昧的時候,怎么還是名為有尋有伺地呢?這底下說出個理由來!敢缹に盘幏,緣真如為境」,因為他這個地方是這樣,就是:他由散亂心入于不散亂的初禪,入了初禪之后,「緣真如為境」,這樣意思。這是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就是:不是說是由散亂先入初禪,由初禪再緣真如境,不是;一開始,就入緣真如為境,入于初禪三昧,這是有點不同的。那么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依尋伺處法」,就是:這個圣人他是依據(jù)「尋伺處法」,還是推求觀察,照見五蘊皆空,他要推求這個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生的,因緣所生的就是畢竟空的,他這樣去觀察,然后才入于這個真如的境界,所以叫「緣真如為境」。他不能夠離開了有為法,直接的「緣真如為境」,不能這樣子,那要到八地菩薩以上才可以這樣。由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乃至到……現(xiàn)在這里說是三果圣人,都是要先從有為的因緣生法上去正憶念,才能夠進入到真如的境界,所以叫作「依尋伺處法,緣真如為境」。

  既然是由「尋伺處法,入此定故」,所以叫作「有尋有伺地」!覆挥煞謩e現(xiàn)行故」,不是因為在定中還有尋伺的心所,就名為「有尋有伺地」,不是。是因為入定的時候,他還是要依這尋伺的這種方法,還是要有推求觀察的心理作用,依此為方便,緣真如為境的。如果說是他不這樣觀察,只是內(nèi)心無分別,那不能說是「緣真如為境」。所以這個無漏的三昧,一定要通過這毗缽舍那的觀。像我們沒得圣道的人,或者沒得禪定的人,你修學禪的時候,一定是有兩個相貌,就是一個止、一個觀的。如果是不修觀,只是修止,那就是一般的世間有漏的學習禪的方法;若加上佛法的觀,那才是屬于佛法的修學禪的方法。如果沒有觀,那是共一切外道的修禪的方法;若有佛法的觀的時候,那就不共于外道了。

  現(xiàn)在這里說,圣人都還是這樣。初得圣道的圣人,他若不去緣真如的時候,他心里只是止而已。只是止,那就是入于初禪、一般的這種禪;需要「緣真如為境」才能算是無漏的三昧,還是有這個問題的。這件事,在我們漢文的《阿含經(jīng)》里面也說得非常的明顯。在大乘經(jīng)論里面更是明顯,像《大般若經(jīng)》、像《金剛經(jīng)》,也是很明顯的提出來這件事。所以,佛教徒修禪的時候應該明白這件事:「緣真如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別現(xiàn)行故」,不是因為你在禪定里邊,還有這個尋伺的現(xiàn)行就名為有尋有伺地,不是!是因為你入此定的時候,是用尋伺的方法。

  寅二、指說所余

  余如前說。

  剩余的;前面這是辨別有尋有伺地,那么剩余的就是那個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這兩個。這兩個也是這樣子說,就是前邊說的這個「方便及薩迦耶滅,及無戲論無漏界」。那么,這里面的意思,《披尋記》里面說的,我認為它說的好,就是這個無漏的三昧,這真如三昧是遍一切地的,當然不遍于非非想地,非非想地不在內(nèi)。已經(jīng)成功的人,應該是不同。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也都有真如三昧,也都是有這個「方便、薩迦耶滅,乃至無戲論無漏界」,也都有非墮攝的這種無漏的真如三昧的。所以,前面說了,這里就不說了,所以就指到前面去:「余如前說」。

  這個「有尋有伺」這個地方,在別的的地方──別的經(jīng)里邊、別的論里邊常會提到這件事:欲界是有尋有伺,色界初禪也是有尋有伺;中間禪無尋唯伺;二禪以上,無尋無伺,這樣劃分它的界限。但是有的地方就說:可是二禪以上的人,乃至非想非非想定的人都有尋伺的心所活動的,那怎么算是無尋無伺呢?你就不大容易明白它的界限,F(xiàn)在這里就是用這個理由來劃分,就是有欲、無欲,來分別它的不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