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jīng)

《華嚴經(jīng)》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jīng)是大乘佛教修學(xué)最..[詳情]

習(xí)氣,性德,解脫門(華嚴經(jīng)世主妙嚴品卷三講記)

  習(xí)氣,性德,解脫門(華嚴經(jīng)世主妙嚴品卷三講記)

  前言 先從法執(zhí)談起

  尚未正式解釋這卷經(jīng)文的法義之前,我想把「法執(zhí)」的定義,以及如何產(chǎn)生法執(zhí)的過程,重新做個陳述。

  法執(zhí)從何而起?無人知道,但是我們可先從自己周遭的生活環(huán)境中感受。譬如當(dāng)你與大眾相處時,是否覺得有某些人很討你喜歡,而某些人卻惹你厭?這就是法執(zhí)。又譬如現(xiàn)在學(xué)佛了,你也會發(fā)現(xiàn)和某部經(jīng)及某位善知識比較相應(yīng)或不相應(yīng),像這些都是法執(zhí)。

  法執(zhí),來自于我們對事物的表達部分做了分別。每個人對于自己生活周遭的一切事物,感受度應(yīng)該是最真實的。但是,由于每人對生命認知的不同,故感受度也有深淺程度的差異。也許我們透過正法行,啟發(fā)對人生另一層面的認知,但是這不是真正的法菩提心,所謂菩提心是指對生命存在的一種感受力。善根較猛利者對生命的感受度較強;然而,一些善根較弱者,無法感受到內(nèi)心深處這種具體存在的東西,所以只好用一些符號和概念,加強他對這種東西的認識,那么這種符號和概念就形成了一個人的法執(zhí)。也許各位對于我這樣的描述,還是搞不懂法執(zhí)究竟為何,我再舉一些例子作說明:

  一、譬如在開會的場合,有些人很想站起來發(fā)表一些言論,卻遲遲不敢開口,深恐被別人看笑話?上攵@時他內(nèi)心里一定有好多種語言符號在互相掙扎。假如這時突然有人請他上來講話,他一定會毫無頭緒地亂講一通,因為他的思惟理路有一半早已在腦海里溜出去了。像這種行為語言本身有一種符號指揮著它,但是他自己的意識卻感受不到。

  二、譬如佛教以「蓮花」表達內(nèi)心清凈的一種意境,像這種語言概念由來已久。以一位學(xué)佛者而言,對蓮花當(dāng)然不陌生,但是對一個外國人來說,它只不過是一種花而已,根本體會不出其中的微妙處。所以法執(zhí)是一種「對語言概念的執(zhí)著」,而且這種執(zhí)著會因各人生活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假如每人都能破除這種意識形態(tài)的執(zhí)著,很快就能進入菩提道的修行!

  一  干闥婆王眾——反省!便長出智慧

  復(fù)次,持國干闥婆王,得自在方便攝一切眾生解脫門;樹光干闥婆王,得普見一切功德莊嚴解脫門;凈目干闥婆王,得永斷一切眾生憂苦出生歡喜藏解脫門;華冠干闥婆王,得永斷一切眾生邪見惑解脫門;喜步普音干闥婆王,得如云廣布普蔭澤一切眾生解脫門;樂搖動美目干闥婆王,得現(xiàn)廣大妙好身令一切獲安樂解脫門;妙音師子幢干闥婆王,得普散十方一切大名稱寶解脫門;普放寶光明干闥婆王,得現(xiàn)一切大歡喜光明清凈身解脫門;金剛樹華幢干闥婆王,得普滋榮一切樹令見者歡喜解脫門;普現(xiàn)莊嚴干闥婆王,得善入一切佛境界與眾生安樂解脫門。

  「復(fù)次,持國干闥婆王,得自在方便攝一切眾生解脫門!垢申Y婆王的「亁」,讀音為ㄍㄢ,是天帝的侍者。在天龍八部中,與其它護法神皆同為護國護民的正神。

  為何在《華嚴經(jīng)》中,我們從未見過惡神(即使讓聽聞?wù)呙倾と坏囊共妫谷灰彩钦?呢?因為「華嚴」是一乘教,所闡述的是法界體性,其乃一種圓融的狀態(tài),在這當(dāng)中沒有分裂與對立,當(dāng)然就沒有好與壞的區(qū)別。

  雖然由眼前的現(xiàn)象界來看,一切萬物皆有好壞的不平等差別,但是這些都是由于凡夫的分別心所致。在人人皆有佛性的大原則下,更沒有所謂的好人與壞人。舉凡世間人也不過是一種示現(xiàn)罷了,況且壞人與好人一樣都在法界內(nèi)。所以,佛法是由究竟點看過來,不是只看眼前的這一小片段的現(xiàn)象界而已。如果我們執(zhí)著于眼前部分時空的現(xiàn)象界,當(dāng)然有善惡的區(qū)別,然而,當(dāng)我們放大心量,宏觀整個法界體性時,根本沒有善惡的分別。此為華嚴教法中,一個很重要的認知。

  「得自在方便攝一切眾生」,是持國干闥婆王的解脫門。「自在方便」四字,其實是內(nèi)心境界的一種感受,并非外面還有一個自在方便可得。語言文字只是一種符號,我們以這些符號,作為思惟的引導(dǎo)及標準。所以,只要能讓我們感受到自在方便為何,你用任何其它的語言符號表達都無所謂。譬如「明心見性」也是一種語言符號,它能引導(dǎo)我們感受生命本質(zhì)的真實義。換句話書,經(jīng)文中的語言文字只是一種媒介,我們必須透過這些媒介進而悟入佛陀的心境,這才是學(xué)佛的最主要目標。

  同樣地,「攝一切眾生」也是一種語言符號。一般人以為「攝眾生」,就是把眾生通通拉攏過來,其實不然,有時反而要施以欲擒故縱。明知眾生難調(diào)難伏,就先隨順他而不必強求。譬如我們在接引眾生時,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即眾生很喜歡拿別處道場的優(yōu)點,與我們的道場相比較。這時我們只好先舍棄他,同時鼓勵他去別的道場精進。只要他肯精進,必然會發(fā)現(xiàn)哪個道場才是正知正見的道場,這時他若想再回來,我們更應(yīng)該接納他才是。

  對眾生慈悲,不一定只有好言相勸,有時適度的責(zé)備也是一種法門,但是在責(zé)備當(dāng)中我們必須不失正念,同時更應(yīng)該適時伸出援手。換句話說,只要能讓眾生有所覺悟,用什么方法攝受皆可。

  「樹光干闥婆王,得普見一切功德莊嚴解脫門。」「普見」從文字上解釋,指「無所不見」;但是這里所講的普見,是指「對一切功德全面地感受」之義。何謂「功德」呢?對生命存在的體驗,即是功德。那么,生命的存在到底在哪里呢?它存在于六根接觸六塵的境界中。

  由于我們對整個境界的攝受力不夠,所以當(dāng)根塵相接時,我們會不以為意。換句話說,我們的六根門頭全部被遮掉了,雖然眼睛是看到了色塵,內(nèi)心卻沒有看到。這種對生命的感受是發(fā)自于內(nèi)心,因此,我們常說要透過「慧眼」來看外面的一切境界,這部分所指的就是內(nèi)心。內(nèi)心不是肉團心,而是指法身慧命,而內(nèi)心對生命存在的感受力就是功德。

  現(xiàn)在我們對法身慧命的認知不夠,所以無法感受生命存在的本質(zhì)是什么。修行就是為了培養(yǎng)法身慧命的成長,因此,我們不能停留在一般的事修上,要借著事修(譬如打坐、參禪、念佛……等等正法行)的訓(xùn)練,轉(zhuǎn)入對生命的體驗。在用心投入的過程中,自然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指引你繼續(xù)前進。此時這股生命的洪流會一直涌現(xiàn),而且永不停止,這就是功德。

  「凈目干闥婆王,得永斷一切眾生憂苦,出生歡喜藏解脫門!埂赣罃嘁磺斜娚鷳n苦」的意思,并不是要我們斷除外面一切眾生憂苦。因為外面一切眾生認為憂苦的事,你未必也同樣如此認為。

  每個人對「憂苦」的認知和定義皆不同,就以小時候在鄉(xiāng)下看到的那些拾荒者來講,他們所憂苦的并非貧窮的生活,而是如何被人鞭打才不會痛。因為這些拾荒者往往趁人不注意時,偷走人家還有用處的東西,如果不慎被抓到,一定會被物主鞭打,所以他們就在自己的手肘和小腿上綁上厚厚的布條,然后再穿上衣服,以防萬一被抓到后,就這兩處被鞭打而不至于疼痛難當(dāng)。這是他們的憂苦,但是你根本不會有。

  又譬如百貨公司換季大甩賣時,有些人為了撿些便宜貨,一窩蜂地大買進,回家試穿后才發(fā)現(xiàn)這件不合身,那件也有瑕疵,結(jié)果是花錢受氣。想這些都是眾生的憂苦,我們應(yīng)如何「永斷」呢?所以,從眾生相來看,這些煩惱憂苦是無盡的。如何借著一切眾生憂苦的外相,歷練自己的心性,讓心境達到圓融和諧的地步?這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位眾生為何認為自己的憂苦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呢?此即法執(zhí)的主要原因。以修行者來講,他們沒有這個法執(zhí),所以認為一切憂苦只不過如夢幻泡影而已。假如我們也能有這種認知,一切眾生的憂苦就永斷了。

  「華冠干闥婆王,得永斷一切眾生邪見惑解脫門!埂感耙娀蟆沟亩x,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在追求知識時沒有追求到底,在一半就停住了,并且還起了疑惑,這就叫作「邪見惑」。追求知識應(yīng)如何究竟呢?要讓它回歸到我們的生命洪流里,才叫作究竟。譬如家中的打火機壞掉了,在修理的過程中,能否感覺到這是生命的一種脈動?這件事怎么做都無關(guān)緊要,也不在于知識的本身,更不在于修好或修不好;而是透過修理的過程,我們能否感受到這個知識與我們的生命相銜接?

  各位有沒有想過,修理打火機也是一個修行法門?所以對知識追求的本身,假如從世間法的立場來看,它所達到的目標對修行人來講只有一半而已,套以《法華經(jīng)》的用語,這叫作「化城」。外國人研究自然科學(xué),最后都會導(dǎo)入對生命的追求上面,換言之,一個未學(xué)佛的人,都懂得這一種追求方法,更何況是學(xué)佛者,要不要像這樣來追求知識呢?但是現(xiàn)在學(xué)佛人學(xué)到最后都跑去做法會了,他們認為這樣才是了生死,你說愚癡不?所以邪見惑在哪里?你應(yīng)該看得出來。若你能如此了解的話,這叫全方位的觀察。

  所以我們一定要通達,為何學(xué)佛的關(guān)鍵在于力行與體驗,而不是用說的。唯有力行與體驗才會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是一件多么值得珍惜的事情。現(xiàn)在各位感受不到,反正每天都這樣周而復(fù)始地起床、睡覺,一點也感受不到生命的珍貴;但是,等到真正體會到生命存在之時,你不然會分分秒秒地掌握它,F(xiàn)在就是因為沒有體會到生命的價值感,所以你一直縱容它,喪失了它,這是非?上У氖。

  「喜步普音干闥婆王,得如云廣布,普蔭澤一切眾生解脫門!惯@「普」字是相對于「一切眾生」來講的!溉缭茝V布」和「自在方便」一樣,都是內(nèi)心境界的一種感受,只是語言文字不同罷了。假如我們也同樣用這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境界,可能不太貼切,因為我們沒有這種親身感受。倘若你感受到生命的本質(zhì)與存在,你所講出來的話必定句句感人,反之,若是沒有感受,就把這種語言文字(尤其是《華嚴經(jīng)》里的文辭)念一遍給人聽,他們會覺得好肉麻!為什么?因為那不是你對生命的感受。所以,真正的問題不在于咬文嚼字,而是在內(nèi)心的感受。

  「普蔭澤」的「蔭澤」是饒益一切眾生之義。如何蔭澤呢?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譬如說父母教育子女就是蔭澤子女的話,我們可以看到夫妻兩人教育子女的方法一定不一樣。但是能否說太太或先生的教法不對?其實兩人都疼子女,只是疼的方法不同,所以蔭澤的方法也就相異。

  同樣地,我們在精進用功時,所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與照顧也不一樣。假使不信,可以立即一同結(jié)界,一星期后,大家都會發(fā)現(xiàn)每人所感受到的菩薩加持力完全不同:有的可能很累,有的很高興,有的產(chǎn)生很多瑞相,有的會慘兮兮。但是不要以為別人高興,你也要很高興;更不必擔(dān)心別人的境界很殊勝,自己的情況為何這么糟糕?情況糟糕必有其因緣,瑞相現(xiàn)前亦自有其殊勝因緣。以成就的終極目標來講,壞的境界倒不見得比瑞相的境界來得差,因為佛、菩薩會讓你對預(yù)期目標產(chǎn)生一種干擾,而那種干擾才是真正的瑞相。何以見得?因為他們正在破除你的我執(zhí)跟法執(zhí)!這不就是最佳狀況嗎?修行本來就是要破除我們的各種意識形態(tài),可偏偏我們無法領(lǐng)悟。

  「樂搖動美目干闥婆王,得現(xiàn)廣大妙好身,令一切獲安樂解脫門!埂笜窊u動」指敏銳、靈活之義,「美目」所指的就是觀察力,故此干闥婆王有敏銳、靈活的觀察力!脯F(xiàn)廣大妙好身」,其實每人都有這個能力現(xiàn)廣大妙好身,只可惜我們沒有接受過訓(xùn)練,所以無法得以顯現(xiàn),F(xiàn)在教大家一個簡單的訓(xùn)練方法:

  從每天關(guān)上家門要出去的那一刻,開始觀想著步步腳踩蓮花,一步步地踩出來,每步都想著踏在蓮花上,蓮步輕移地慢慢走,并把心安住在當(dāng)下。剛開始時先訓(xùn)練腳步,等到腳步觀想成功了,再來觀想手部。當(dāng)你的手部擺動之時,要很自然、自在,如〈普賢十大愿王〉里所言:「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故值臄[動要如同「日月不住空」般自在。頭部也是一樣,不必刻意,自然地擺正,輕松自在而沒有沾染。你當(dāng)下的這種狀況,就是在顯現(xiàn)妙好身了!這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法門。這種修行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訓(xùn)練成功,必須經(jīng)過一段長時間的訓(xùn)練,才能感受其中的奧妙。其實任何修行法門皆如此,需有恒常心。

  「現(xiàn)廣大妙好身」是為了令一切眾生獲得安樂,既然如此,當(dāng)然包括自己在內(nèi)也要獲得安樂。所以,現(xiàn)廣大妙好身,簡單說來有兩個條件:一是身相威儀,一是內(nèi)心清凈。若內(nèi)心有很多的意識形態(tài),就不可能現(xiàn)廣大妙好身。譬如當(dāng)我們與人對話時,你發(fā)現(xiàn)到對方一直講自己所要說的話,那么我們可以知道他的心根本不清凈。若我們與人談話時,對方在對答上十分相應(yīng),就可以知道他的內(nèi)心沒有雜念,我們可以從當(dāng)下看得很清楚。所以,內(nèi)心的情況會影響外面。若與人談話時,對方的身相威儀不夠莊嚴,對聽的人而言也是一種不安樂。相同地,我們和別人談話時也要專心、留意。

  「妙音師子幢干闥婆王,得普散十方一切大名稱寶解脫門!箯拿稚峡煽闯觥笌熥哟薄沟暮,指這位干闥婆王很會轉(zhuǎn)*輪,而「妙音」則是指他善于表達。「普散十方」是指能向外完全展現(xiàn)之義。而「一切大名稱寶」呢?《華嚴經(jīng)》中很多菩薩的名字都有「名稱」兩字,無論將之解釋成名字或圣號都無所謂。這里最主要的是講他們的性德,如「妙音師子幢」就是一種性德,并非有個人的名字叫作「妙音師子幢」;而「名稱寶」也是一種性德!钙丈⑹健咕褪前选复竺Q寶」這種性德向十方散播出去。

  所謂的「大名稱寶」,這種性德的含意又是什么呢?先舉一個例子,「花」是植物在生命能量最飽和時的一種展現(xiàn),所以開花是植物生命中最美的時刻。我們常用花形容我們的生命,意思就是要我們的生命開花!不管是誰,也無論年齡大小,都要讓我們的生命開花!亦即讓我們的生命能量充分累積起來!因此,就產(chǎn)生了「生命開花」這樣一個詞匯。而「生命開花」的含意為何?我們反而感受不到了!所以到最后變成像鸚鵡學(xué)人講話一樣,重復(fù)地使用這詞匯,本身的實際內(nèi)容卻喪失了,這種情況叫法執(zhí)。

  所謂「生命開花」,象征我們生命的一種巔峰狀態(tài)。我們必須感受那種狀態(tài),而非執(zhí)著語言文字。尤其現(xiàn)代信息太發(fā)達,我們往往在文字上面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現(xiàn)在能否透過這些信息,導(dǎo)入到我們的生命領(lǐng)域里?這是最重要的事,否則我們只有「名稱」,而沒有得到「名稱寶」」。

  「名稱」是形象,「寶」即生命的本質(zhì),故「名稱寶」才是真正的寶質(zhì)。如同當(dāng)一個法門修到見性就叫「寶樹」,而每一法門都能修到見性時就是「寶樹行列」。故「名稱寶」意指名稱的本體,亦即名稱所代表的本質(zhì)。

  「普放寶光明干闥婆王,得現(xiàn)一切大歡喜光明清凈身解脫門!姑總人對「一切大歡喜」的感受不一樣。一般人對于歡喜的感受帶有一種善惡的分別心,譬如說幫助別人之后好歡喜,或者功課做完之后好高興,這是行善所產(chǎn)生的歡喜。也有人在造惡之后產(chǎn)生歡喜,入賭博、簽大家樂贏錢了,或是吸食安非他命之后也會覺得歡喜;但是這個歡喜是不正確的。這里所講的「大歡喜」,是指對生命的真實存在有所感受之后所產(chǎn)生的,這部分就已經(jīng)拋開善惡二者的對立。

  「光明清凈身」的「身」是指本體。本來我們的本體是清凈光明的,但是現(xiàn)在被無明暗障所污染,所以變得殘缺不全,唯有在恢復(fù)清凈光明身之后,才能產(chǎn)生大歡喜。

  「金剛樹華幢干闥婆王,得普滋榮一切樹,令見者歡喜解脫門!埂钙兆虡s一切樹」的「樹」有修行之義,F(xiàn)在我們學(xué)佛修行有一種狀況,就是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自己有散亂心,想要用功卻又有種使不著力的感覺。那么你有沒有想過:「使不著力時,該怎么辦呢?」當(dāng)你開始尋求解決這無力感的方法,而又能克服散亂心時,這就叫作「普滋榮」了。

  假如各位對修行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建議各位最好先看傳記。讀完一本傳記之后,會激發(fā)你的向道心;一旦你的向道心被激發(fā)起后,你就會再往前沖刺,便可沖破現(xiàn)在的障礙了。另外的方法就是去找學(xué)長,因為他們曾經(jīng)用功過一段時間,心中的波動度較小,可以與他們探討,建立信心后,再突破。若覺得不好意思,可以找?guī)煾,請善知識來「普滋榮」一番!缸虡s」的方式很多,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堅定你對道的信心。

  「普現(xiàn)莊嚴干闥婆王,得善入一切佛境界與眾生安樂解脫門!埂阜稹故怯X悟,「善入一切佛境界」的意思就是善于進入任何覺悟境界。想要善入一切佛境界,必須有根本法門。譬如在第二卷經(jīng)文中與各位所談的「對立」與「圓融統(tǒng)一」的觀念,就是一種根本法門。你要在心中把這根本法門建立起來,凡是遇到任何境界都能轉(zhuǎn)化到不對立,那么你就成功了。若這一法門成功,你在任何境界里都能使用這一法,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時,就能說是真正的「善入佛境界」。因為那時候既無我也無法,人法雙泯,而進入解脫門,此時回過頭來教化眾生才能事事無礙,亦得以「與眾生安樂」。所以,要進入佛境界其實不難,關(guān)鍵在于你有沒有掌握到根本法門。

  爾時,持國干闥婆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干闥婆眾,而說頌言:

  諸佛境界無量門   一切眾生莫能入

  善逝如空性清凈   普為世間開正道

  雖然諸佛法門廣大無量無邊,但是尚未找到自己的法門之前,諸佛的無量法門我們沒有一門能進入,所以說:「一切眾生莫能入!

  假如學(xué)佛是為了成佛,就應(yīng)該修習(xí)一佛乘的佛法,但是我們在解釋時會產(chǎn)生一種矛盾的現(xiàn)象。一般說修菩薩因圓滿后,就能成就佛果位,可是事實上從四圣位來看,修一佛乘才能成佛。

  若按華嚴的教法,佛教分為小、始、終、頓、圓五教。小乘教包括聲聞、緣覺,大乘始教和大乘終教是屬于菩薩乘的部分,頓教和圓教屬于一佛乘的部分,而一佛乘是直接講成佛的。所以在中國禪宗的修行法中,很少提到修六度萬行和修四無量心的。也就是說,禪宗主張直接把心轉(zhuǎn)過來就成佛了,所以禪宗有句話說:「一念不生即是佛。」

  既然成佛的境界有無量無邊的法門,那我們該怎么修呢?這是一個關(guān)鍵。通常大家一看到「無量無邊法門」就聯(lián)想到六度萬行,這種解釋法就不對了。其實無論你用任何方法來成佛都可以,基本上沒有限制。但關(guān)鍵在于必須轉(zhuǎn)凡夫心為佛心——「轉(zhuǎn)凡成圣」。而「轉(zhuǎn)凡成圣」的關(guān)鍵又在哪兒呢?在于破法執(zhí);只要能破法執(zhí),當(dāng)下就能成佛。所以,你必須先對法執(zhí)有所認識,否則很難破除。

  從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況。譬如男女聚在一起時,有些女生就喜歡讓男生請客,并認為是理所當(dāng)然。其實這是一種慣性,也是一種法執(zhí)。在生活中像這一類先入為主的觀念,通通屬于法執(zhí)。為何法執(zhí)難以破除呢?因為我們都有一廂情愿(先入為主)的觀念,在此觀念下所做的推理會產(chǎn)生錯誤。雖然就推理的邏輯上來看并沒有錯,但是經(jīng)過推理后所產(chǎn)生的答案卻是錯的,這叫作「一廂情愿推理的謬誤」。因此,想在法執(zhí)上有所突破,必須從事相上一點一滴地慢慢解析,久而久之,我們的行為就會改變。其實要悟得基本的道理不難,但是要把自己完全改變過來,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行事修。所以一定要有修行的功夫,否則永遠無法進入佛的境界。

  「善逝如空性清凈」,在此處不使用「佛」、「世尊」這兩個名詞,而使用了「善逝」,但意義相同!干剖拧鼓讼鄬τ凇溉鐏怼苟v,「如來」是「無所來亦無所去」,而「善逝」的「逝」則是「去」,為「來無影去無蹤」之義。不管是用「如來」或「善逝」,總之,「善逝如空性清凈」意指佛仿若虛空,他的本質(zhì)是清凈的。這里講「性清凈」是指本來面目的部分,而「普為世間開正道」,這句話中的「正道」是指對「性清凈」的了知與方法。這是持國干闥婆王為利益眾生故,從佛的境界中來開示此清凈法門。

  如來一一毛孔中   功德大海皆充滿

  一切世間咸利樂   此樹光王所能見

  「如來」與「善逝」相同,講的都是自性,自性是無邊際的。從無限中取一毛孔,而每一毛孔都充滿了功德大海,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必須去感受!腹Φ麓蠛!故鞘裁?為何能充滿在自性最微小單位的「毛孔」中?「功德大!故侵副举|(zhì)的部分。雖然自性的一毛孔只是一點點的小部分,但是這一點點的小部分卻是完全真實而不虛妄。既然是真實的,即使再小也能代表整個功德大海。如同玉,即使是碎玉也是玉,因為它已具備了玉的成分。同樣地,在自性的一毛孔中,就已具備了功德大海。這是總體與個體之間的關(guān)系,大家要深切地感受這個部分。

  「一切世間咸利樂」,意指一切世間都能因此功德大海而感受到利益與快樂。一個人修行成佛后,如何利益眾生呢?我舉個例子供參考:我們常說修行是因緣的重組,也就是除掉我們現(xiàn)有的不當(dāng)因緣,然后加進好的因素。當(dāng)我們將這些因緣組合到最佳狀況而達到滿分狀態(tài)時,我們的功德大海就算完成了,這時自性就百分之百完全地顯現(xiàn)出來。在我們還沒修行時,因為心中有貪、瞋、癡,所以我們所展現(xiàn)出來的世間就是娑婆世界;然而在修行有所成就之后,因為我們的生命因素中具足戒、定、慧,所以那時展現(xiàn)出來的境界就是戒、定、慧具足的極樂世界了。

  因此,當(dāng)一個人有成就之后,如何利益眾生呢?其實也不必有特別的作為。因為當(dāng)你的成就到達某個程度,自然而然就會感染出去。就像一缸水,不管里面干凈或是骯臟,只要我們一直加入干凈的水,這缸水就會更干凈。倘若所加進去的水是污水,那么這一缸水的質(zhì)量一定會下降。同樣地,我們的生命質(zhì)量是在總體平均值的上面還是下面呢?若生命質(zhì)量在總體平均值以下,就屬于凡夫;生命質(zhì)量在總體平均值以上,就是成就者,F(xiàn)在我們把凡夫的因素轉(zhuǎn)變?yōu)槌删驼叩囊蛩,再將這些好的因素放入我們的生命組合中,我們的生命組合一定會更為美好。

  世間廣大憂苦海    佛能消竭悉無余

  如來慈愍多方便    凈目于此能深解

  為何這世間的憂苦海如此廣大?因這世間的一切皆為對立,故大量的憂愁和痛苦便普遍存在。由于佛沒有對立的心態(tài),故能將這些憂苦通通消除。

  舉個例子,我們?yōu)楹?a href="/remen/baif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拜佛呢?也許大家從沒想過這個問題。拜佛的原因在于我們有對立性,所以現(xiàn)在要把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形態(tài)去除,轉(zhuǎn)變成以佛為中心來拜佛。而佛之所以成佛,就是因為他會恒順眾生,且將眾生都視為佛。我們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為我們無法視眾生皆為佛,這是凡夫眾生迷惑顛倒的地方。因為佛沒有對立而且圓融,所以能消除世間一切憂苦。

  「如來慈愍多方便」,指佛在圓融不對立的情況下,以種種方便來引導(dǎo)眾生。但眾生能否因此得成就,那是另外一回事,因為眾生有其本身的業(yè)力及因緣。佛以種種方便引導(dǎo)眾生,如同陽光普照大地般,可是有些人偏偏不喜歡陽光,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這個福德因緣。故云:「佛不度無緣之人!沟鹊揭蚓壋墒炝,所有眾生也都會通通度盡。這里的「多」是窮盡之義。

  十方剎海無有邊   佛以智光咸照耀

  普使滌除邪惡見    此樹華王所入門

  十方剎海雖無有邊際,佛覺悟的智慧光卻能普照而無遺漏。我們?nèi)粝胗X悟,須以智為先導(dǎo),唯有運用智慧,才能使一切眾生滌除邪惡見,重獲光明。

  佛于往昔無量劫   修習(xí)大慈方便行

  一切世間咸慰安   此道普音能悟入

  佛于往昔無量劫以來,修習(xí)大慈方便行,為的是給予眾生利益安樂。前偈的「十方剎海無有邊」是指空間,現(xiàn)在講「往昔無量劫」是指時間。如果從空間來講,佛覺悟的智慧光明能消除一切眾生的邪見惡見;而就時間來講,即是用大慈方便行,饒益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是修行的關(guān)鍵處,只要捉住根本法門,在任何時空皆能運用自如。所以師父一直希望大家能建立起自己的「心靈方程式」,原因即在此。

  「心靈方程式」一定要自己建立,尤其是生長在這一時代的人,是處在危機也是轉(zhuǎn)機當(dāng)中。因為過去所受的社會教育教導(dǎo)我們完全依賴它,它給什么我們就做什么;然而,現(xiàn)在于此危機的前提下,有個好轉(zhuǎn)機,那就是社會更開放了,大家已經(jīng)開始接觸到更活潑的思惟領(lǐng)域。所以希望各位趕快把握此良機,自我訓(xùn)練獨立起行,不要再依賴某種意識形態(tài)了。

  建立「心靈方程式」,每人的方法都不一樣。譬如我們常提到「此是普賢行,此是普賢境」的修法,你能否從「此是普賢境」來建立起自己的心靈方程式?當(dāng)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能否將一切境界觀想為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一種投射?我們就從此處構(gòu)思,并且要一直帶著這疑情,哪一天因緣成熟了,就會從此處開悟。同樣地,我們也可從「此是普賢行」來建立自己的心靈方程式,或者參「念佛是誰」亦可,更可從持誦「阿彌陀佛」的洪名下手。不管如何,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心靈方程式,而且這心靈方程式還不能向別人拷貝過來。唯有建立起自己的根本法門,才能在任何環(huán)境中灑脫自如。

  佛身清凈皆樂見    能生世間無盡樂

  解脫因果次第成    美目于斯善開示

  「佛身」指覺悟的本體,它絕對清凈,因為它于諸境界都不附加任何意識形態(tài)。一位修行者若能感受到覺悟本體的清凈,便會很喜歡這種境界;反之,若是沒有修行,就無法接受這種清凈無染的狀況。舉個禪宗公案為例:有人問師父:「有沒有極樂世界?」師父說有!赣袥]有天堂?」師父也說有!赣袥]有地獄?」師父仍說有。這個人覺得奇怪,他以前問過老和尚同樣的問題,老和尚說:「什么都沒有!沟降啄膫人說的才對呢?于是他將此疑惑告訴師父,而師父說:「兩個都對。」這個人實在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因為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為什么說兩個都對呢?

  這就是即眾生的意識形態(tài),非要有一個固定的答案框住不可。師父說兩個都對,就是要破除這一種執(zhí)著的意識形態(tài)。能夠破除意識形態(tài),才能稱為清凈。說「有」說「無」,兩者都是執(zhí)著,都是被污染而不得清凈。所以對一位凡夫而言,無法體會什么才是沒有意識形態(tài)的清凈境界。而清凈境界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因為語言文字本身便有障礙存在。假如你能感受此清凈境界,就能樂見佛身了。

  「能生世間無盡樂」,意指若能感受「佛身清凈」,就能享受到世間的無盡樂,這是世間最大的福報。而「解脫因果次第成」是指想了生脫死,必須先感受本體的清凈境界。

  眾生迷惑常流轉(zhuǎn)   愚癡障蓋極堅密

  如來為說廣大法    師子幢王能演暢

  「眾生迷惑常流轉(zhuǎn)」的意思是指眾生現(xiàn)在因為迷惑顛倒,而且一直處于對立的狀態(tài),對于清凈的覺悟本體無法體會,所以一直流轉(zhuǎn)在六道生死輪回中,無法出離。「愚癡障蓋極堅密」的含意,則是指眾生的無明暗障,最主要來自于愚癡。貪心與瞋心容易破除,愚癡則難以破滅。

  愚癡來自于我執(zhí)與法執(zhí),它好像是與生俱來的。例如前面所說的「一廂情愿推理的謬誤」,無論怎么推理都是自己正確,所以愚癡是很難破除的。就像笨的人絕對不會說自己是笨蛋,因為他根本就已經(jīng)迷惑而不懂得反省,這也是愚癡眾生難教化之處。而當(dāng)一個人開始懂得反省自己時,他的智慧苗就已經(jīng)長出來了。倘若要使智慧圓滿,則必須要有疑情。

  「如來為說廣大法」的目的,是為了破除眾生那極為堅密的愚癡障蓋。若從自性的立場來看,愚癡還是可以破除的,只是我們現(xiàn)在不能窮盡而已。

  如來普現(xiàn)妙色身   無量差別等眾生

  種種方便照世間    普放寶光如是見

  這四句所說的是,如來的色身與我們一般所見的人身不同,他能因應(yīng)種種因緣做種種示現(xiàn),所以如來的色身叫作「妙色身」。這妙色身遍一切處無所不在,且能因應(yīng)眾生,而有無量無邊的差別方便,來普遍照耀一切世間。換句話說,眾生有多少種,這妙色身就能示現(xiàn)多少種來利益眾生。

  大智方便無量門   為群生普開闡

  入勝菩提真實行   此金剛幢善觀察

  「大智」所指的是佛。佛有無量無邊的方便門,是為了因應(yīng)種種不同的眾生而普遍地開示!溉雱倨刑嵴鎸嵭小,所指的是進入最殊勝的覺悟真實之行。這四句偈乃云佛有無量的方便法門,為的就是引導(dǎo)眾生進入菩提道。

  一剎那中百千劫   佛力能現(xiàn)無所動

  等以安樂施群生   此樂莊嚴之解脫

  我們在打坐當(dāng)中經(jīng)常有這種「一剎那中百千劫」的經(jīng)驗,當(dāng)覺醒過來時,時間已在不知覺中度過好幾個小時。而真正的禪定功夫有兩種:一種是「止」,一種是「觀」。所謂「止」的禪定功夫,通常在入定之后會止住妄念,所以時間雖然已經(jīng)過了很久,可是自己感覺卻只有一剎那而已。而所謂「觀」的禪定功夫,是屬于修「慧」的,換言之,入定之后覺得時間已經(jīng)過了百千劫,可是出定后開水還是燙的呢!

  其實,時間也是虛妄不實的,但是我們卻不以為然,總認為時間確確實實一分一秒地過去,怎會假呢?當(dāng)然時間不是假的,在世間來說它也不是幻境,可是進入實相中,時間還是幻境。因為只要把妄念止住,在一剎那中百千劫就過去了。而「佛力能現(xiàn)無所動」,指這種覺悟的能力是很自然地展現(xiàn),非一般人力所能操縱。

  二  鳩盤荼王眾——其實,遇到障礙才是好事

  復(fù)次,增長鳩盤荼王,得滅一切冤害力解脫門;龍主鳩盤荼王,得修習(xí)無邊行門海解脫門;莊嚴幢鳩盤荼王,得知一切眾生心所樂解脫門;饒益行鳩盤荼王,得普成就清凈大光明所作業(yè)解脫門;可怖畏鳩盤荼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安隱無畏道解脫門;妙莊嚴鳩盤荼王,得消竭一切眾生愛欲海解脫門;高峰慧鳩盤荼王,得普現(xiàn)諸趣光明云解脫門;勇健臂鳩盤荼王,得普放光明滅如山重障解脫門;無邊凈華眼鳩盤荼王,得開示不退轉(zhuǎn)大悲藏解脫門;廣大面鳩盤荼王,得普現(xiàn)諸趣流轉(zhuǎn)身解脫門。

  「增長鳩盤荼王,得滅一切冤害力解脫門!乖鲩L鳩盤荼王的解脫門是「得滅一切冤害力」。這里的「一切」指的是總體,不是部分。所以若要滅除冤害力的話,一定是全部消滅才能總體成就。

  常常有人謙虛地表示自己沒有福報,或業(yè)障深重,而這種種謙虛如果把它當(dāng)成既定的觀念,就已經(jīng)造成心靈上的傷害而無法成就。也有人覺得在紅塵中難以成就,一定要跑到無人的山上修行;其實縱然你跑到玉山山頂,也仍然在煩惱海中,因為你把紅塵中的煩惱都帶到山上了。

  一個求道者尚未破無明前,是可以分分成就的,但此成就都在五十九分以下。當(dāng)他十信滿心、破一分無明之后,就算成道了。而一個成道者一定有其修行的下手處,像這句「滅一切冤害力」也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法門。從這個法門下手修行,只要這部分有成就,這解脫門就算全部成就了。

  「龍主鳩盤荼王,得修習(xí)無邊行門海解脫門!埂感蘖(xí)無邊行門!,是龍主鳩盤荼王的解脫門。其實無論從任何法門中下手修行都可以,關(guān)鍵在于你一定要掌握住修行的根本源頭。只要能掌握住法門的總源頭,隨時隨地都能運用自如(例如掌握住「化二元對立為統(tǒng)一圓融」的總原則)。

  我們應(yīng)如何修習(xí)「滅一切冤害力」的解脫法門呢?各位有沒有體認到,我們之所以被「冤害力」所困擾,就是因為我們一直有對立的心態(tài);倘若我們將對立的心態(tài)予以破除,轉(zhuǎn)化成為圓融統(tǒng)一的健全心態(tài),那么「一切冤害力」就會完全消失了。

  這「修習(xí)無邊行門!沟姆ㄩT也是一樣,只要能掌握住根本源頭,任何一個行門都這樣地對照了解深入,很快就能完全貫通無邊行門海。

  「莊嚴幢鳩盤荼王,得知一切眾生心所樂解脫門!埂钢磺斜娚乃鶚贰,是莊嚴幢鳩盤荼王的解脫門。一個人的心都令我們難以掌握了,更何況要去了解一切眾生的心呢?那么我們應(yīng)如何才能了知一切眾生心?

  一切眾生心有其共同的特性,就是分裂與對立。所以只要掌握這點,再從事相上面了解個別眾生在何處產(chǎn)生分裂與對立,我們就能「得知一切眾生心」了!譬如同樣一朵花,有人覺得它很美,有人覺得它不美。當(dāng)你詢問:「為什么覺得很美呢?」對方回答:「因為它長得很圓滿。」我們馬上可以得知,此人是從圓滿的觀點來評斷。另外有人覺得花不美的原因是:「聽說白花比較香,有顏色的花不香!勾藭r我們便可了解到,此人對于花色及香氣產(chǎn)生了對立性與分別性。當(dāng)我們自眾生的分別性與對立性上面契入,馬上就能破解眾生的根基。假若沒有掌握住這個要領(lǐng),我們就無法了解眾生在何處產(chǎn)生對立,同時也會被眼前的境界搞得團團轉(zhuǎn)。

  「饒益行鳩盤荼王,得普成就清凈大光明所作業(yè)解脫門!埂钙粘删颓鍍舸蠊饷魉鳂I(yè)」,是饒益行鳩盤荼王的解脫門。這里的「普」字,有窮盡一切之義。想要窮盡一切法門必須有要領(lǐng),就是要能掌握住法門的根本源頭。例如,為何我們很難體認法執(zhí)的存在?因為我們對法執(zhí)的認知不夠深入。若我們的感受性很敏銳,馬上就能契入,然后就感覺自己已進入生命的洪流中,跟著生命的洪流漂流了!

  在生命的洪流中,不必作意翻滾求自我表現(xiàn)。只要我們能順著生命的洪流走,就可以將自己這一瓢水變成無限;但是若我們違反了生命洪流,千災(zāi)百難就一定隨之而來。

  若有人向我們訴苦,應(yīng)不厭煩地注意傾聽,他是否違背了生命洪流?違反了真理正法?通常一個人會訴苦是因為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非常尖銳明顯的對立,否則他不會找人訴苦。一個修行人對這點看得很清楚,所以修行人很容易協(xié)助眾生擺脫痛苦的煎熬。

  「可怖畏鳩盤荼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安隱無畏道解脫門。」這位鳩盤荼王的名字是「可怖畏」,但是他的解脫門卻是「開示一切眾生安隱無畏道」!缚刹牢贰古c「無畏道」之間的關(guān)系在哪兒呢?擁有邪知邪見就會令人覺得「可怖畏」,擁有正知正見才能步上「無畏道」。所以,此法門是向眾生開示正知正見,令眾生安隱無畏;當(dāng)眾生都步上無畏道,魔就會覺得怖畏了。因此,從文字表面上看起來,「可怖畏」與「無畏道」好像是對立的,其實還是一體。

  「妙莊嚴鳩盤荼王,得消竭一切眾生愛欲海解脫門!挂咦约旱膼塾6疾蝗菀琢耍螞r是一切眾生的愛欲海?但是,只要我們有修行,并且能抓住根本法門作為下手處的話,消竭愛欲海并非一件困難的事。

  「高峰慧鳩盤荼王,得普現(xiàn)諸趣光明云解脫門!埂钙宅F(xiàn)」的「普」字有窮盡之義,「諸趣」是指六道眾生!腹饷鳌怪笤偌由稀冈啤棺,表示擁有智慧但不執(zhí)著。云是沒有目標地隨緣變化,是那樣地悠閑自在。假如我們?nèi)四芟裨埔粯尤我忮塾,而一點都不沾滯的話,一切痛苦就不會產(chǎn)生了。人類就是有太多的目的性,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紛爭和痛苦。「光明云」沒有目的性,所以才能普照六道眾生而無遺漏。

  「勇健臂鳩盤荼王,得普放光明,滅如山重障解脫門!怪灰覀儞碛兄腔郏呐履阌邢裆侥敲粗氐臉I(yè)障都能消除殆盡。這是勇健臂鳩盤荼王的解脫門。

  「無邊凈華眼鳩盤荼王,得開示不退轉(zhuǎn)大悲藏解脫門!埂复蟊亍故侵钙降葻o礙而能窮盡的廣大慈悲。想為眾生開示法門,必須能夠相應(yīng)于眾生的根器,否則不能說是大悲。譬如有些眾生需要慈悲,你就給予慈悲;有些眾生需要你當(dāng)頭棒喝才能醒悟過來,那么你就要顯現(xiàn)忿怒金剛相了,這仍然算是慈悲。假如這個眾生需要慈悲的關(guān)懷,你卻對他棒喝,那就是傷害眾生了。因此,開示法門,必須先觀察眾生的根器。

  「廣大面鳩盤荼王,得普現(xiàn)諸趣流轉(zhuǎn)身解脫門!埂钢T趣」指六道眾生,「流轉(zhuǎn)」就是順生死流。因為六道眾生都有相續(xù)不斷的相對立性意識形態(tài),所以才流轉(zhuǎn)不停,故相對立的意識形態(tài)正是令此身流轉(zhuǎn)的根本,所以,在六道中不停流轉(zhuǎn)所產(chǎn)生出來的相,就是「流轉(zhuǎn)身」。假若你沒有相對立的意識形態(tài),表示已斷除流轉(zhuǎn)的因素,那你就出三界了。

  所以修學(xué)佛法想要有所成就,并讓今生此身得到解脫,有兩個方法:一是先破除對立的意識形態(tài),沒有了意識形態(tài),相續(xù)心自然就停住了;二是先斷相續(xù)心,對立的意識形態(tài)便不再起作用了。破除意識形態(tài)的方法,是消滅根本生死流的活水源頭;而斷相續(xù)心的修法,則有點類似筑水壩,把生死流的水擋住,使水不繼續(xù)往下流,那么相續(xù)心就斷了!空宗多半自斷相續(xù)心下手,而性宗則比較偏向破除對立的意識形態(tài),這是兩種不同的修法。而性宗建立在空宗的基礎(chǔ)上,換句話說,直接斷生死的源頭并不容易,如果先將相續(xù)心斷除,等證得空性之后,源頭自然會起無邊的妙用。

  爾時,增長鳩盤荼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鳩盤荼眾,而說頌言:

  成就忍力世導(dǎo)師   為物修行無量劫

  永離世間憍慢惑   是故其身最嚴凈

  「成就忍力世導(dǎo)師」的「世導(dǎo)師」是指佛。想要滅一切冤害力,需要以忍辱作為方便。但是從這個法門下手所成就的不一定是忍辱波羅蜜。

  「為物修行無量劫」的「物」,包括一切有情與無情眾生。

  「永離世間憍慢惑」,意指佛修行無量劫,為的就是令這些眾生離開世間的傲慢與我慢。

  「是故其身最嚴凈」,佛累劫修行忍辱波羅蜜,所以佛身最嚴凈。因此,若想令身相嚴凈,忍辱波羅蜜是最好的修行法。但是,忍不是含恨,若起了瞋心就是含恨,沒有起瞋恨心才是忍。

  佛昔普修諸行海   教化十方無量眾

  種種方便利群生   此解脫門龍主得

  此偈的意思是指佛往昔修種種法門,為的是教化十方無量眾生。世尊能以種種善巧方便利益眾生,而龍主鳩盤荼王已經(jīng)證得這個解脫門。

  佛以大智救眾生   莫不明了知其心

  種種自在而調(diào)伏   嚴幢見此生歡喜

  想覺悟必須要有智慧,但是這種智慧假如不具善巧方便,那也只能稱為根本智,不是大智。佛用大智慧救度眾生,并且因應(yīng)眾生種種不同的根器,而以善巧方便來調(diào)伏眾生。

  關(guān)于善巧方便的應(yīng)用,有種種不同的變化。例如當(dāng)我們發(fā)現(xiàn)眾生將要做一件錯誤的事時,你不但要鼓勵他做這不良的行為,還要讓他做到徹底的程度;等到最后他自己都覺得這樣做是錯誤的,你還要繼續(xù)鼓勵,讓他對這件事產(chǎn)生厭倦,這樣他以后再也不敢做這件事了,這也是一種方便。所以我們必須在可容許的范圍內(nèi),讓眾生嘗試一些危險,這樣才是大慈大悲與真愛。

  佛在教化眾生時,往往有很多地方需要眾生去吃苦。所以各位在開始精進之后,說不定會出現(xiàn)種種障礙。其實遇到障礙才是好事,因為逆境才是真正讓你成長法身慧命的資糧。不要認為你一精進就一定可以見到佛,那反而糟糕;如果一用功就見到瑞相的話,一定會產(chǎn)生貢高我慢的心態(tài),此瑞相反而變成你精進用功的絆腳石。

  神通應(yīng)現(xiàn)如光影   *輪真實同虛空

  如是處世無央劫   此饒益王之所證

  神通是因應(yīng)眾生機而出現(xiàn),它如光影,一點也不真實。而*輪是真實的,但是它也同虛空一樣,我們根本看不到。佛教化眾生正是如此,真實的*輪像虛空,我們感受不到;而應(yīng)現(xiàn)給我們看的又像光影,讓你捉摸不定,佛正是如此地經(jīng)過無量無數(shù)劫而安住在眾生界中。

  眾生癡翳常蒙惑   佛光照現(xiàn)安隱道

  為作救護令除苦   可畏能觀此法門

  「癡翳」就是愚癡。此偈的意思是,眾生因為愚癡,所以常常迷惑顛倒。佛為了救度眾生,令眾生消除眾苦,故以智慧光明來普照世間,讓眾生感受到安隱無畏。

  欲海漂淪具眾苦   智光普照滅無余

  既除苦已為說法   此妙莊嚴之所悟

  前兩句的含意是,因為生死流轉(zhuǎn)具有種種痛苦,所以佛以智慧光明普遍照耀而消滅眾苦。

  「既除苦已為說法」,這句從字面上來看,眾苦既已消除,佛再為我們說法?墒,這兒有個問題,果真把苦除掉了,你還會再來修法嗎?我想很困難。小時候在鄉(xiāng)下住過,那時教堂經(jīng)常分發(fā)面粉給群眾,可是等面粉發(fā)完后,卻沒有人愿意聽教堂宣傳福音了!所以給了眾生福報之后,再要求眾生來聽法是很困難的。

  因此,從出世法的立場來看,這句偈的意思是,先讓眾生聽聞?wù)胬砗螅娚约阂勒照胬砣バ扌,就能脫離苦海了!因此,這句中的「既除苦已」所指的是能反省與懺悔。只要眾生能反省懺悔自己的過錯,告訴他真理后,他就能修行正法而將苦難消除。

  佛身普應(yīng)無不見   種種方便化群生

  音如雷震雨法雨   如是法門高慧入

  前兩句的意思是,佛以種種方便度化眾生,「眾生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佛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所以,佛身普應(yīng),眾生沒有見不到的。

  「音如雷震雨法雨」的含意是,佛陀演說真理時,能震撼我們的心而令我們覺醒。各位在聽法時,內(nèi)心是否曾有過這種震撼?「噢!原來是這樣,我終于明白了!」這種感受有兩個含意:一是正面的影響,你內(nèi)心受到震撼了。另一則是負面的狀況,可能你把法弄錯了!因為從法義來說,所謂的「得法」是「得無所得」,所以,若你認為有所得法,那你可就弄錯了哦!學(xué)佛是要總體的接受,不能片面地、選擇性地接受,否則會耽誤你覺悟的時機。那么應(yīng)如何總體地接受呢?我們必須同時一體地思考接納下面四句:「既是亦非,既非亦是,既是是亦非是,既是非亦非非。」例如,當(dāng)你一旦察覺到心有所得時,你馬上思考,這其實是心無所得的狀況,然后感受到「既是有所得亦是無所得,既非有所得也非無所得」。你必須經(jīng)常這樣訓(xùn)練,才能整體地接受,否則所接受的都只是部分得片斷而已。

  清凈光明不唐發(fā)  若遇必令消重障

  演佛功德無有邊  勇臂能明此深理

  「不唐」二字在佛門中經(jīng)常使用,譬如「功不唐捐」,表示布施功德不白費。此偈的意思是,清凈的智慧光明會展現(xiàn)出無邊的覺悟功德,并且能相應(yīng)于眾生的根器,令眾生翻迷成悟。若有眾生能接觸此清凈的智慧光明,定可消除所有重障。這甚深的義理是勇健臂鳩盤荼王所證得的。

  為欲安樂諸眾生    修習(xí)大悲無量劫

  種種方便除眾苦    如是凈華之所見

  這一偈頌,從文字上容易解釋,但是如何運用一個法門幫助眾生消除一切苦難呢?若從事相上做無謂的擴張與解釋,那叫「泛大悲主義」;佛法中并沒有「泛大悲主義」,在佛法中所謂的「大悲法門」是根本法門,「大慈」與「大智」亦為根本法門。唯有掌握住根本,才能發(fā)揮出無邊的妙用。根本法門的重點在于,以圓融統(tǒng)一的清凈心教化對立分裂的眾生,輔導(dǎo)他們由對立分裂趨向圓融統(tǒng)一。

  神通自在不思議   其身普現(xiàn)遍十方

  而于一切無來去   此廣面王心所了

  此偈從字面來看,是指佛的神通自在很不可思議,而佛身亦能普遍示現(xiàn)于十方,他是無來也無去。

  然而這一首偈的真實義是:我們覺悟的真心能夠有種種的隨緣示現(xiàn),但此覺悟的真心不起絲毫波瀾!笩o來去」的意義是心境如如不動,隨處能安。覺悟的真心可以隨緣示現(xiàn),無不周遍,而且永恒地在覺悟的狀況下,一點都不迷惑。所以有句話說:「那伽常在定!故侵阜鹩肋h都在定中,但是在一切境界中他都能示現(xiàn)。

  這一首偈的文字,是從義理上作表達的,所以此處說是:「其身普現(xiàn)遍十方,而于一切無來去!沟侨魪氖孪嗌献鞅磉_的話,這一段的文字就會變成「隨緣示現(xiàn)饒益眾生,而不作饒益想」。這二者雖然文句不同,但是意義一樣。

  讀這種經(jīng)文時,可以發(fā)現(xiàn)它的文字在句型上比較偏向于空宗經(jīng)典的表達法;假如它是說:「隨緣示現(xiàn)靡不周,而于樹下無來去!惯@種句型的文字就是使用性宗經(jīng)典的表達法。在《華嚴經(jīng)》中,不管是空宗或是性宗,各類經(jīng)文的表達法都具足。

  三  龍王眾——慈悲的作用

  復(fù)次,毘樓博叉龍王,得消滅一切諸龍趣熾然苦解脫門;娑竭羅龍王,得一念中轉(zhuǎn)自龍形示現(xiàn)無量眾生身解脫門;云音幢龍王,得于一切諸有趣中以清凈音說佛無邊名號海解脫門;焰口龍王,得普現(xiàn)無邊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脫門;焰龍王,得一切眾生瞋癡蓋纏如來慈愍令除滅解脫門;云幢龍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大喜樂福德海解脫門;得叉迦龍王,得以清凈救護音滅除一切怖畏解脫門;無邊步龍王,得示現(xiàn)一切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脫門;清凈色速疾龍王,得出生一切眾生大愛樂歡喜海解脫門;普行大音龍王,得示現(xiàn)一切平等悅意無礙音解脫門;無熱惱龍王,得以大悲普覆云滅一切世間苦解脫門。

  在天龍八部中,龍王與我們有密切的關(guān)系,其密切的程度大概僅次于天王,然而在一般的民間信仰中,并不用「龍王」二字。譬如算命先生常講的五方(金、木、水、火、土)中的水,就與龍王有關(guān);在五方中水是主財,這「水」對于一個脾氣比較躁的人顯得格外重要,因為脾氣大,則少「水」,財運就不旺了,這是一般民間術(shù)士的說法。

  龍王也有很多,每位龍王的個性也不一樣。譬如有的人個性急躁,便需要一位個性溫和的龍王來加持;有的人個性較為懶散,做事始終比別人慢半拍,這時就需要有個速急型的龍王加持了!龍王隨時隨地與我們同在,所以當(dāng)你在做功課時,可以請龍王幫你助道加持,請他隨時幫你解除不必要的障礙,亦即讓你的福德增長,惡緣消除。而在經(jīng)文中,毘樓博叉龍王是這十大龍王當(dāng)中的上首龍王,因此,假如要迎請龍王蒞臨接受你的供養(yǎng),或是請他們來護持你的法,你可以請毘樓博叉龍王為代表,口中誦念:「一心奉請毘樓博叉等諸大龍王蒞臨供養(yǎng)(蒞臨護持)!

  在此順便提示各位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問題——在學(xué)佛當(dāng)中,要注意「部分」與「整體」的關(guān)系。一般人對事情的認知往往會局限在部分中,而欠缺總體的宏觀。譬如你可能會覺得,請一個龍王做護法就可以了,為何非要請一堆護法呢?或者我們常說要親近所有善知識,那么你就一定要通通去親近,難道只親近一位善知識就不行了嗎?而事實上,一個真正懂得修法的人,如果想要親近善知識,他一定會先與法相應(yīng),然后再與善知識相應(yīng),這樣比較不容易退失道心。所以,如何親近承事善知識,也是個大問題呢!另外你還會發(fā)現(xiàn),有些在理念上強調(diào)全體的人,他在修行上卻反而偏向一個小角落中,而上述這些問題都牽涉到部分與全體之間的關(guān)系。

  譬如,我稱贊花很漂亮,并不表示我會選擇將它放入花瓶中,因為欣賞與歡喜是兩回事。清清楚楚覺知到花的美,是站在總體、宏觀的立場上,而如何選擇則是站在部分微觀的立場,所以對一件事情必須先有總體的認知,然后再從個體的部分做考慮和決定。當(dāng)你有這種認知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執(zhí)著與偏見;往后在處理事情而有所選擇時,也就不會產(chǎn)生不搭調(diào)的情況了。當(dāng)你能夠做到這樣時,你就知道佛法在講什么了!佛法在展開我們生命領(lǐng)域時,也是先從整體展開,然后再告訴我們?nèi)绾巫圆糠窒率。從整體全方位的生命洪流展開,叫作「圓融」,從部分下手則叫「行布」,而「圓融」與「行布」并不會互相妨礙,在「華嚴」來說,便是「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因此,《華嚴經(jīng)》是一部「雜華莊嚴」的經(jīng)典。

  接著再來談?wù)勎覉?zhí)與法執(zhí)的問題。所謂的我執(zhí)就是「自我的執(zhí)著」,例如一個人很喜歡表達自己的意見,這種喜歡表現(xiàn)的心態(tài)就是「我執(zhí)」。而所謂法執(zhí)則是「偏見」,偏見是一種固執(zhí)地認為「本來如此」的想法。譬如桌上這朵花,我們會很肯定地稱它「百合」,可是外國人就不這么叫它了!而我們很肯定地認為它叫百合的這一個想法,就是一種偏見,此即俱生法執(zhí)(原始法執(zhí)),這是我們的思惟過于粗略所致。所以學(xué)佛人要如何訓(xùn)練自己?從總體的立場來看,這點是相當(dāng)重要的。

  「復(fù)次,毘樓博叉龍王,得消滅一切諸龍趣熾然苦解脫門!姑恳坏辣娚加兴麄兊目啵埲ひ膊焕。那么龍趣有什么苦呢?即是害怕金翅鳥,因為金翅鳥很喜歡吃龍。金翅鳥有兩種:一種是善鳥,專吃老龍;另一種是惡鳥,專吃幼龍。龍趣還有另外一種痛苦,雖然龍有很大的福報,但是瞋心還沒有完全消除,所以在臨死時瞋火會引燃,全身像火燒般,這種熾燃苦是龍趣最大的痛苦。而這毘樓博叉龍王能夠消滅這種有瞋心所引發(fā)的痛苦。

  「娑竭羅龍王,得一念中轉(zhuǎn)自龍形示現(xiàn)無量眾生身解脫門!规督吡_龍王能夠在一念中轉(zhuǎn)變龍的身形,而示現(xiàn)出無量眾生的身形來度化眾生。我們能否也不用人形而度化眾生呢?舉一個例子:

  鳥巢禪師,會和鳥對談溝通,鳥飛過來吱吱叫,他就知道今天要下雨了。各位知道他是怎么修的嗎?首先,必須把自己比擬為鳥,鳥便一定喜歡與你親近,因為在鳥的眼中,你就是鳥。

  為何修行人會有這種奇異、不可思議的境界出現(xiàn)?那是因為「無我」。無我,才能轉(zhuǎn)變自己的身形,示現(xiàn)出無量眾生的身形。所以只要懂得性空,證得無我,這些神通變化自然會顯現(xiàn)出來,此即定自在力的變化。

  「云音幢龍王,得于一切諸有趣中以清凈音說佛無邊名號海解脫門!埂敢磺兄T有趣」是指三界六道所有的眾生,「清凈音」是指轉(zhuǎn)*輪時沒有意識形態(tài)。佛有無量無邊的名號,因為佛是覺悟者,而舉凡開智慧、明心見性、往生、成佛、涅槃、成道……等等名詞,所指的都是覺悟。所以,「佛無邊名號海」,是指不局限于某一種意識形態(tài),而能以種種言音及方法來演說覺悟的境界。

  然而佛的境界為何?覺悟的現(xiàn)象又是什么樣子呢?我們要去感受這件事。有人說:「覺悟之后就很自在。」也有人說:「覺悟就是解脫!惯有人說:「覺悟就是無束縛。」這些所言都是正確的。你要把對于「覺悟」的感覺與感受描述出來,而可以描述覺悟境界的詞匯有很多很多,所以說是:「佛無邊名號海!

  所以,云音幢龍王能在三界六道中,隨著眾生不同的根器,演說種種覺悟的狀態(tài)與現(xiàn)象。

  「焰口龍王,得普現(xiàn)無邊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脫門。」因為眾生根器不同,故每位佛所教化的世界便有所差異,這叫作「建立差別」。那么大家對于佛世界了解多少呢?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因為近代佛弟子佛經(jīng)讀得少,通常搞不清楚佛境界究竟如何。以佛法的標準來講,修行是要成就凈土,但是我們現(xiàn)在卻放下學(xué)佛的部分,反而只重視往生凈土,這是絕對錯誤的。

  在修行過程中所成就的凈土,大致分為四階段:

  第一、以佛果地來講,這是「常寂光凈土」,此佛國土唯佛與佛始能知之,無人能與之分享。

  第二、尚未成佛前的菩薩道修行,此階段不但要自己成就(自凈其心),同時要攝受眾生(嚴凈國土)。自凈其心是修解脫道,嚴凈國土是修菩薩道。因為佛或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為了攝受眾生所發(fā)的弘愿是:「只要有眾生能與他同愿、同行、同事,都可以到他的國土來。」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此凈土是菩薩的愿力與眾生的業(yè)力所共同成就的,此為「實報莊嚴土」。

  第三、「方便有余土」,此土是二乘與尚未證得法身的聲聞、緣覺所建立的國土,但是佛與菩薩也都會來。

  第四、「凡圣同居土」,在凡圣同居土中又分兩種:一是凡圣同居的凈土,二是凡圣同居的穢土。換言之,在這國土中有圣人、有菩薩,也有佛示現(xiàn)在其中;有的人有修行,有的人沒有修行,但是都可以融合在一起。凡圣同居土是五乘共土,方便有余土是三乘共土,實報莊嚴土是大乘共土,常寂光土是佛土、佛剎。

  凈土有上述種種的差別。常寂光土是指佛成就的心境,因此,常寂光土并不在宇宙的哪個地方,外面是找不到的,這是佛自己所擁有的清凈國度,而且每位佛都一樣。而實報莊嚴土也是一樣,在我們這個世界里,此土有菩薩在教化眾生,讓我們的心境愈來愈趨向于佛的境界,換句話說,修行位于此階段的眾生也已經(jīng)在菩提道上勇猛精進。另外還有一種是只為自己了生死而努力,不太為眾生著想的修行人,他們的修行階段屬于方便有余土。再來就是那些嘴巴念佛之人,他們是在凡圣同居土中。

  現(xiàn)在各位已經(jīng)知道佛國土是如何成立的,所以凈土絕非一般念佛人所定義的那種狀況。雖然凈土確實有四土,但是這四土是從修行的階段與境界來談的,而不是錯誤地將極樂世界化分為這四土。

  所以,焰口龍王是因為對于無邊佛土成就的因緣有了徹底的了解,而得到了解脫。

  「焰口龍王,得一切眾生瞋癡蓋纏如來慈愍令除滅解脫門!埂覆_癡蓋纏」是指貪、瞋、癡、慢、疑等五蓋纏縛!溉鐏泶软畛郎纭故鞘裁匆馑寄?如來是自性。我們的自性會不會慈愍呢?假若自性會慈愍的話,那么自性也會發(fā)怒的哦!自性沒有所謂慈愍與否的問題,我們之所以會被貪、瞋、癡、慢、疑等五蓋所纏縛而產(chǎn)生種種煩惱,主要是因為我們的意識形態(tài)過于發(fā)達所造成。我們?yōu)楹螘鸩_心呢?就是因為有分別心、否則不會起瞋心。

  所以,「如來慈愍令除滅」,意指如來自性中沒有任何意識形態(tài),既然如此,就可破除由意識形態(tài)所形成的種種纏縛,一切由貪、瞋、癡所造成的煩惱就能除滅了。如果站在眾生因地的立場來說,如來是很慈愍的,但是自性本身沒有所謂的慈愍這回事。譬如清水可以將臟水沖凈,是因為清水很「慈愍」嗎?清水沖凈臟水,是理所當(dāng)然的事,與「慈愍」無關(guān)。若將臟水加入清水中,而使清水變臟,這也不是因為臟水會起貪、瞋、癡。所以,自性可以除滅一切貪、瞋、癡、慢、疑的纏縛,這是事實的現(xiàn)象。因此,修行在修什么?就是要顯揚佛性,引出佛性。顯揚自性,苦惱就會消滅了。

  「云幢龍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大喜樂福德海解脫門。」「大喜樂福德!故菑那鍍粜亩鴣淼摹T拼饼埻蹰_示一切眾生只要有清凈平等心,「喜樂福德」自然現(xiàn)前。以清凈心所現(xiàn)前的喜樂與福德是真正絕對而無限的,所以是「大喜樂福德海」。

  因此,想要得到喜樂福德,必須從心境上改變,而且這部分要靠各人經(jīng)常地感受。凡是經(jīng)文中提到「大」、「普」、「妙」等字,其境界皆是由沒有意識分別的清凈心所成就的。

  「德叉迦龍王,得以清凈救護音滅除一切怖畏解脫門!埂盖鍍艟茸o音」的「救護」與「如來慈愍」的「慈愍」只表達方式一樣,都是從眾生因地的立場來說的。而站在果地的立場來看,清凈音本來就能滅除一切怖畏而救護眾生啊!「清凈」是指沒有意識形態(tài),因為我們有意識形態(tài),所以有怖畏,被貪、瞋、癡、慢、疑所纏蓋。清凈音中沒有這些意識分別,所以這些怖畏就通通除掉了。

  「無邊步龍王,得示現(xiàn)一切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脫門!埂甘粳F(xiàn)」,這兩字從相上來講是有,而實質(zhì)上是無,這情形好比水中月,明明看得很清楚,卻撈不著!敢磺蟹鹕怼咕腿缤笆龅乃性拢某霈F(xiàn)也有成、住、壞、空的現(xiàn)象,所以「住劫次第」就會很清楚。

  我們常講要往生極樂世界,但是你知道要往生哪個極樂世界才正確嗎?若你往生到化身佛的極樂世界,那里照樣有成、住、壞、空的現(xiàn)象;假如你是要往生到法身佛、報身佛的極樂世界,那么當(dāng)下就是了!

  「清凈色速疾龍王,得出生一切眾生大愛樂歡喜海解脫門。」這句與「云幢龍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大喜樂福德海解脫門」的法義一樣。

  「普行大音龍王,得示現(xiàn)一切平等悅意無礙音解脫門!埂钙降葠傄鉄o礙音」,所表達的法義是指在意見溝通中,沒有意識形態(tài)的分別。

  「無熱惱龍王,得以大悲普覆云滅一切世間苦解脫門!埂复蟊挂彩且环N示現(xiàn),它和「慈愍」一樣,都是本來存在的。所謂「大悲」,指從凡夫的因地心來看佛果地的作用,故稱之為「大悲」。

  無熱惱龍王能用大悲云來滅除世間的所有痛苦。這「無熱惱龍王」,從名號上我們可以知道那是一種性德,而這性德人人具足。換言之,我們都擁有這些龍王的性德,只要你修一個法,這個法就會顯現(xiàn)作用來保護你,此即「真護法」的含意。因此,不是從外面哪里冒出一個龍王來當(dāng)你的護法,而是當(dāng)你將法顯現(xiàn)出來時,龍王護法就出現(xiàn)了?茨阍谛薹〞r,將法顯現(xiàn)到何種程度,護法就會到達那個程度。

  爾時,毘樓博叉龍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諸龍眾已,而說頌言:

  汝觀如來法常爾    一切眾生咸利益

  能以大慈哀愍力    拔彼畏涂淪墬者

  「如來」是指自性。自性本來的現(xiàn)象,就是這個樣子,我們要看得清清楚楚,此為「汝觀如來法常爾」。自性本來的現(xiàn)象,亦指我們本來面目的這部分,但是我們現(xiàn)在最大的障礙,就是無法明白本來面目,反而常常用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硬框上去而不自知。

  譬如聽完經(jīng)后,大家來論道,結(jié)果大家所講的都是自己的看法,無法忠于原著。讀經(jīng)也是一樣,誦完經(jīng)之后,大家各說各話,所說的都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法了。為何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看不到「本來的樣子」,所看到的都是自己用意識形態(tài)所選擇的部分,此即法執(zhí)。

  教育子女也是如此,假若真的疼愛子女,就該讓他們自由發(fā)展;一旦你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你就會傷害到子女們。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真正疼愛子女的,大都是教育程度較低的父母親,他們讓子女有充分發(fā)揮的空間,頂多只是規(guī)范子女們不要亂交朋友。相反地,知識程度較高的父母就不一樣了,他們會用自己的標準為孩子們下定義,像這樣就是法執(zhí)的展現(xiàn)。以法執(zhí)來處事,不但無法看到本來面目,而且還會用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去定義,這是絕對的錯誤。疼愛子女,就讓他們自然發(fā)展,就像植物開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能用人為力量加以操縱,它本來的面目是那么的真實,千萬別加上自己的意識之毒,將之扭曲了。

  所以,前兩句的意義是,我們要能觀察到自性真理永遠都是這個樣子,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皆如此,所有眾生都能因真理而獲得利益。

  「能以大慈哀愍力,拔彼畏涂淪墬者」,這兩句是從眾生的立場來說的,若自佛來說,這是本來如此的。佛因為沒有意識之毒,自然能使眾生獲得利益;我們有意識之毒,所以必須使用如來的法來將意識之毒除滅。

  一切眾生種種別    于一毛端皆示現(xiàn)

  神通變化滿世間    娑竭如是觀于佛

  為何眾生有種種的差別呢?因為有種種的意識形態(tài),所以才有種種不同的眾生;而在如來自性的毛端中,可以將一切眾生的種種意識形態(tài)示現(xiàn)出來。這「于一毛端皆示現(xiàn)」的境界,有點類似朝陽升起時,陽光照射在荷葉上的露珠,仿佛是一面凸透鏡,會將周圍所有景像通通含攝其中。

  「神通變化滿世間」,意指如來自性的神通變化是遍滿一切世間的。

  佛以神通無限力    廣演名號等眾生

  隨其所樂普使聞    如是云音能悟解

  「佛」是指覺悟,覺悟是什么?該如何令眾生了解呢?必須從眾生的立場出發(fā),令眾生感受到「覺悟」的真實義才行,如此一來,眾生的根器不同,對于「覺悟」的詮釋也就不同了。譬如說,覺悟是成道、是涅槃、是自在、是解脫、是任運而行、是引出佛性……等,只要能適應(yīng)眾生的根器而傳達出覺悟的義諦,用什么名詞皆可。如果一個人有煩惱,我們可以告訴他:「覺悟就是沒有煩惱、拋下煩惱、不是煩惱!箍蓮拇颂帉(dǎo)引眾生。簡而言之,這一首偈的意義,就是佛會隨著眾生的因緣,為眾生開示種種覺悟的名號,眾生會因而體驗感受到真理。

  所以覺悟的法門很多,但根本原則都是一樣的。譬如「破除意識形態(tài)」或「化二元對立為圓融統(tǒng)一」等都是法門,只要徹底通達一個法門,所有法門皆可貫穿窮盡。

  無量無邊國土眾   佛能令入一毛孔

  如來安坐彼會中   此焰口龍之所見

  將此偈的意義簡而言之,就是佛可以在一毛孔中攝入無量無邊的佛國土,而自性遍滿一切國土中。

  各位想想,這兒說的是什么呢?佛的一毛孔中能含攝無量無邊的佛國土,而每個佛國土中都有佛及菩薩海會,并且在這其中的任何一尊佛的一毛孔中都能含攝無量無邊的佛國土。其實這里面涉及了全體與部分的問題,指的正是那重重?zé)o盡的境界。若從文字來看,它談的是廣度,若自義理來看,它談的則是深度,因為重重?zé)o盡的廣度也正是無限的深度。不論是自深度來談,抑或從廣度來說,所講的都是自性存在的本質(zhì),亦即生命存在的本質(zhì)。

  生命的存在無所不在,但是我們今天對于生命存在的感受卻很微弱。想想看,當(dāng)你閉起眼睛時,外面有什么境界都不曉得了,更何況是感受生命的存在呢?所以,我們對于生命存在的感受非常非常有限,那么如何展開它,使之成為無限的呢?我們可以從生命存在的深度和廣度去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生命的存在真的不可思議!

  一切眾生瞋恚心   纏蓋愚癡深若海

  如來慈愍皆除滅   焰龍觀此能明見

  一切眾生福德力   佛毛孔中皆顯現(xiàn)

  現(xiàn)已令歸大福海   此高云幢之所觀

  前四句是焰龍王的解脫門,我們前面談得很多,此處不再重述。后四句自經(jīng)文上來解釋的話也很簡單,但不能體會其甚深義,所以必須從法義上來談。眾生的福德力如何修得?為何從覺悟中能展現(xiàn)出眾生所修的一切福報及助道因緣呢?

  眾生的福德及助道因緣,都是自「相對法」中修來的,覺悟之后,可令你自相對的修法進入絕對的修法中。所謂絕對的修法,就是對立修行再加三輪體空,亦即由菩薩行變成普賢行,就能「令歸大福!沽恕V灰杏X悟,即使是一點點,都可由相對的菩薩行轉(zhuǎn)變?yōu)榻^對圓融的普賢行。對于生命的存在及真理,只要有一點點像毛孔般的體會,你的福德也就進入絕對的大喜樂福德海中。所以,此認知是十分重要的。

  為何我要常常提及這部分呢?就是希望各位經(jīng)常去感受,從對立不圓融轉(zhuǎn)到絕對圓融之處,才是一佛乘(普賢乘)不可思議的殊勝境界。普賢行者不是光喊口號就好,而是必須心行,掌握住法的要領(lǐng)。法有很多,不管是「化對立為圓融」,或是「破除意識之毒」,還是「投入」、「轉(zhuǎn)境」皆可,只要你能掌握住心法,便都屬于普賢乘。

  佛身毛孔發(fā)智光   其光處處演妙音

  眾生聞?wù)叱龖n畏   德叉迦龍悟斯道

  「佛身」是由總體來談的,而「毛孔」則是講部分!阜鹕砻装l(fā)智光」,所談的是對總體應(yīng)有正確的認知,但在起作用時,由部分來發(fā)揮作用就夠了!譬如我們的身體為總體,吃飯時只需使用到手與口的部分,不必用整個身體去吃飯。這是總體與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應(yīng)懂得如何運用。

  「其光處處演妙音,眾生聞?wù)叱龖n畏」是何意義呢?前面曾談過,智慧光有三個條件,分別是「深信因果」、「明了因緣法」、「通達空性」。但是此處的「智光」是從整體來談的,所指的是當(dāng)你證得空性,心中根本沒有任何意識形態(tài)的狀況。有了意識形態(tài)就有障蔽,那種障蓋使我們的智光不能發(fā)揮出來。所以「其光處處演妙音,眾生聞?wù)叱龖n畏」,所指的就是當(dāng)意識形態(tài)徹底破除之后,我們的生命之光就完全展現(xiàn)出來;此生命之光能在任何地方展現(xiàn)真理的力量,并且能與眾生產(chǎn)生溝通的效果,使眾生趨向于覺悟的大道,進而消除他的憂愁與怖畏之苦。

  三世一切諸如來  國土莊嚴劫次第

  如是皆于佛身現(xiàn)  廣步見此神通力

  「佛身」就是覺悟的本體!溉酪磺兄T如來」是指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切所能展現(xiàn)出來的自性,這句是講凈心而能展現(xiàn)自性。「國土莊嚴劫次第」則是指凈土,把依報的清凈莊嚴展現(xiàn)出來,「國土莊嚴」就是指莊嚴凈土、成就凈土、完成凈土的部分。所以,「三世一切諸如來」指的是正報的成就,而「國土莊嚴劫次第」則是指依報的成就。

  因此,這四句的法義,即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一切依正莊嚴都能在覺悟的本體中完全展現(xiàn)出來。

  我觀如來往昔行   供養(yǎng)一切諸佛海

  于彼咸增喜樂心   此速疾龍之所入

  「我觀」的「觀」字,難以用漢語解釋,但我們要嘗試去體會。此處的「觀」字,就文字上可解釋為觀察、思惟、推理,但是這些解釋也可以說都不對;你必須綜合地感受這個字的真實義,至于這種文字解釋就不用去執(zhí)著了!赣^」是思惟、推理,但也不是思惟、推理,那么我們應(yīng)如何感受呢?如同我之前提到的水中月,雖然看得到卻撈不起來;「念佛」也是一樣,現(xiàn)前一念心安住在覺悟境界便叫「念佛」,在語言文字上是可如此解釋,但是你在實修時可能很難進行。所以,若將「觀」字說成觀想、推理、思考等意思,這些解釋可以說都對,但也都不對,因為這些思惟理路只是一些條件,而這些條件有可能會沖突,可是我們又可以交互運用這些條件。

  所以,我們在思惟運作時是很復(fù)雜的。假如要從行門上來談,首先要將你那復(fù)雜的思惟理路加以清理一番,形成單純的思惟理路,這叫「正思惟」。我們現(xiàn)在一下子用觀照、一下子用思惟、一下子又要使用推理,在短暫的五分鐘或十分鐘之間,所利用到的思惟模式有好多種,這就叫作「妄想紛飛」。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呢?先將那紛亂的思惟整理出一個思惟模式,然后用這一種思惟模式去達到你的目標。所以修行第一階段的工作,就是將你那紛亂的思緒整理出一條大道,而此大道即是菩提道。

  在八正道中所定義的也就是這些了!第一、我們必須先有「正念」,亦即先厘清觀念,等理出頭緒之后才可能有「正定」,正定之后才會「正精進」,在「正精進」當(dāng)中做「正思惟」的工作,這樣智慧就產(chǎn)生了。

  依上所述,在文字上我們可以把「觀」字的行門展開來講,還真不容易呢!每位修行人在修學(xué)當(dāng)中都會遇到類似剛剛所談的狀況?傊,漢語在使用「觀」字時,含有行門上的取向。

  而在「如來往昔行」中,當(dāng)然包括了「供養(yǎng)一切諸佛!埂σ晃恍扌腥硕,最重要的就是「供養(yǎng)一切諸佛海」。但是談到「供養(yǎng)」,大家一直以為是包紅包。所謂的「供養(yǎng)」,就是修養(yǎng)、修行、培養(yǎng)。而「佛」是覺悟,「!乖诖颂幃(dāng)作領(lǐng)域,所以「供養(yǎng)一切諸佛!辜粗概囵B(yǎng)一切廣大且窮盡的覺悟領(lǐng)域。又「如來」指自性,「往昔行」是指本來如此。故自性本來的狀況就是擁有廣大的覺悟領(lǐng)域,我們之所以沒有覺悟的領(lǐng)域乃由于我們有障礙,所以現(xiàn)在學(xué)佛是學(xué)著覺悟。覺悟的領(lǐng)域與境界實在太廣泛了,并不只有誦經(jīng)、拜佛才能覺悟。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甚至一言一行,都可使我們覺悟。所以,學(xué)佛一定要維持一種很活潑、自在、瀟灑的心境。在覺悟的領(lǐng)域中,喜樂心會一直增長起來,所以說:「于彼咸增喜樂心!勾恕赶矘沸摹共粌H是歡喜心而已,當(dāng)中還包括清凈平等心及自在心。

  佛以方便隨類音   為眾說法令歡喜

  其音清雅眾所悅   普行聞此心欣悟

  這「方便隨類音」是屬于妙用的部分,也是我們常說的「后得智」。這后得智建立在根本智上,沒有根本智是不會有后得智的。「隨類音」是指隨著眾生的需要來說法,而能令眾生歡喜!钙湟羟逖疟娝鶒偂梗庵杆f的法是清凈無污染的,不附帶其它的名利訴求,也不夾雜意識形態(tài)的渲染。

  眾生逼迫諸有中   業(yè)惑漂轉(zhuǎn)無人救

  佛以大悲令解脫   無熱大龍能悟此

  眾生在六道當(dāng)中受逼迫,「業(yè)惑漂轉(zhuǎn)無人救」。只有自覺悟中展現(xiàn)出來的大悲,才能救眾生脫離苦海。

  世尊往昔為樵夫時,所賺的錢只夠維持他與母親的生活。有一天,他聽說出海賺錢比較多,于是籌了一些錢準備出海,臨行前才向母親提起,但母親舍不得他走,執(zhí)意不讓他離開。世尊在情急之下推開母親,使得母親倒地不起且傷心地哭了,但世尊還是沒有留下來照顧母親,頭也不回地走了。因世尊的行為如此不孝,死后就到地獄受報。

  當(dāng)?shù)鬲z之門打開時,世尊看見每個人的頭上都頂著熱鐵鍋,于是詢問惡鬼卒:「為何他們頭上都戴著熱鐵鍋呢?」惡鬼卒回答:「他們跟你一樣不孝,所以死后受此苦報!故雷鹫f:「這很苦吧!我看把他們頭上的熱鐵鍋通通給我,由我一人頂著,不要再讓他們受苦了!」由于他當(dāng)時發(fā)起了這么一個代眾生受苦的念頭,得此因緣便馬上升天去了!

  這個公案告訴我們:只有自己能救自己,因為業(yè)是自己造的,若要出離也得靠自己,沒有其它人有辦法。別人只是個助道因緣,重點是自己的心念要能轉(zhuǎn),只要一念發(fā)起救度眾生的心,馬上就能離開熱鐵鍋的地獄而生天。相反地,假若一直想摘下熱鐵鍋,那是辦不到的,因為業(yè)早已深藏在心中。

  所以一個人若想除掉病苦,非要發(fā)大慈悲心及大菩提心不可,否則很困難。所以,學(xué)佛是能治病,但一直拜就能將病醫(yī)好嗎?必須自己發(fā)大慈悲心來利益眾生,發(fā)菩提心讓心地清凈,如此才能解除一切障礙。

  故「佛以大悲令解脫」所說為何?「佛」指覺悟,有覺悟之心才能發(fā)揮慈悲的作用。當(dāng)然「大悲」是從眾生立場所看,總之,覺悟就能令你解脫。

  希望大家能深刻體會這點,佛法殊勝、不可思議,你必須從此處來覺悟。

  四  夜叉王眾——這世界上還有壞人嗎?

  復(fù)次,毘沙門夜叉王,得以無邊方便救護惡眾生解脫門;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觀察眾生方便救護解脫門;嚴持器仗夜叉王,得能資益一切甚贏惡眾生解脫門;大智慧夜叉王,得稱揚一切圣功德海解脫門;焰眼主夜叉王,得普觀察一切眾生大悲智解脫門;金剛眼夜叉王,得種種方便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解脫門;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諸法義解脫門;勇敵大軍夜叉王,得守護一切眾生令住于道無空過者解脫門;富財夜叉王,得增長一切眾生福德聚令恒受快樂解脫門;力壞高山夜叉王,得隨順憶念出生佛力智光明解脫門。

  「復(fù)次,毘沙門夜叉王,得以無邊方便救護惡眾生解脫門。」為何「以無邊方便救護惡眾生」也能成就解脫門?既然你認為世上存在惡眾生,證明你的「我執(zhí)」非常強烈;當(dāng)我執(zhí)逐漸除滅,所謂的「惡眾生」隨即消失,但并非現(xiàn)象界的惡眾生通通不見,而是指善與惡的對立將不再如此明顯。善與惡的觀念,乃因?qū)α⒎謩e而產(chǎn)生,當(dāng)你不再對立分別,會認為對方也不過是個眾生。凡夫才會造惡,菩薩不會造惡,此時你自然會發(fā)起慈悲心去救護他。當(dāng)你在救護眾生時,其實我執(zhí)與法執(zhí)都已消失,也就得到自在解脫了。

  理論上看似簡單,等境界來臨時,我們還是會被境界所轉(zhuǎn)。所以平常的事修功課不能免,而事修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這是屬于難行道的部分,直接沖著我執(zhí)及法執(zhí)來將之破除,這叫「斷惑證真」。而易行道的修法,則先將我執(zhí)及法執(zhí)暫放在一邊,反正看到眾生就先禮敬諸佛,或稱贊如來、隨喜功德、廣修供養(yǎng),隨你修哪一法都可以,都能漸漸地松解我們的「我執(zhí)」。

  「嚴持器仗夜叉王,得能資益一切甚贏惡眾生解脫門!箤τ谛皭旱谋娚是要幫助他,令之改過遷善,這叫「資益」。

  夜叉在印度的民間信仰中被認為是厲鬼,專門傷害好人,反倒不見得會找上壞人。然而,大乘經(jīng)典中的夜叉是護法,而且只護持好人,不護持壞人。故在《藥師經(jīng)》中稱夜叉為藥叉,如十二藥叉神將,這就是一種轉(zhuǎn)變。所以,若從正思惟上來說明,夜叉有時也會違惡向善。當(dāng)他聽聞?wù)ǎ惺艿秸胬淼拿烂,他就會自動棄邪歸正。這是關(guān)于夜叉屬善屬惡的一層意義。

  另外一層意義呢?即在「一真法界」中無善惡之分。易言之,從究竟真理的立場來看,夜叉在屬性上并無善惡的問題,他只是顯現(xiàn)一種相來修行而已。夜叉與邪惡的眾生較有緣,如同富人與富人較有緣,窮人與窮人較有緣;同樣地,夜叉也自有其因緣,他專門找壞人來教化,并且常使用暴力手段,故壞人常常會受到修理,但只要沒死,都還有藥可救,回歸三寶門中。

  「勇敵大軍夜叉王,得守護一切眾生令住于道無空過者解脫門!惯@「守護一切眾生,令住于道無空過者」的含意,是令所有眾生能安住在覺悟之道上。這句是從真如門的角度來看的,因為在真如中本來就是窮盡一切,所以才能令一切眾生都安住于菩提大道上。

  以上這些夜叉王的解脫門,從數(shù)字來看有十個,實質(zhì)上卻只有一個解脫門,這就叫作「一即是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只提到「一」的方面,只要說是夜叉王即可。夜叉王會從正反兩面不同角度下手救度眾生,而且通常較傾向使用反面的方法令眾生覺悟,尤其特別針對邪惡眾生。若從「多」或「一切」這方面來談,這十條便指十種性德。十個夜叉王中,第一個是毘沙門夜叉王,專門救護惡眾生;第三個嚴持器仗夜叉王則能資益一切甚贏惡眾生;故十條中就有兩個專門對治惡眾生,換言之,外面境界里每五個眾生中就有一個屬于惡眾生,這也表示我們自己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壞習(xí)慣。既然我們有這么多的缺點,須有惡劣的環(huán)境來對治,才有可能轉(zhuǎn)過來。

  爾時,多聞大夜叉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夜叉眾會,而說頌言:

  眾生罪惡深可怖    于百千劫不見佛

  漂流生死受眾苦    為救是等佛興世

  這「不見佛」,對一個佛弟子而言,是一個很大的缺憾。然而,所謂的「見佛」,倒也不是指見到一個名叫阿彌陀佛或釋迦牟尼佛的人!阜稹怪赣X悟,而「見」乃證得之義,所以「見佛」即表示你證悟了。那么所謂的「佛興世」,則是指悟得了三界輪轉(zhuǎn)的痛苦,警覺到應(yīng)該要出離,而且有了出離六道之法,還將此出離法教導(dǎo)眾生知曉,令眾生也一起出離生死。

  此偈的含意,即是眾生的罪惡太大了,以至于受到生死流轉(zhuǎn)的痛苦,在百千劫那樣久的時間也不曾感受到覺悟的真理;為了救護這些愚癡的眾生,佛就在世間宣揚這覺悟的真理,令眾生因覺悟而出離。

  如來救護諸世間    悉現(xiàn)一切眾生前

  息彼畏涂輪轉(zhuǎn)苦    如是法門音王入

  「如來」仍指自性。假若能令自性顯揚,就能消除世間種種苦難,也能息滅一切怖畏輪轉(zhuǎn)之苦,這是自在音夜叉王所通達的法。然而現(xiàn)在我們的自性被埋沒了,才會對世間的苦難無能為力。

  眾生惡業(yè)為重障   佛示妙理令開解

  譬以明燈照世間   此法嚴仗能觀見

  從小乘來看,佛不度無緣眾生;從實教來說,佛仍會救護惡業(yè)眾生,只是這兒的「佛」指覺悟,并不是一個人。雖然每人感受到的覺悟因緣有所不同,但只要覺悟了,再重的業(yè)障都能破除。所以,即使惡業(yè)眾生的業(yè)障如何深重,只要一覺悟便能馬上起信。誰能說哪個人與佛法無緣呢?最主要的是看我們?nèi)绾伍_示引導(dǎo)他進入真理的殿堂。這四句偈,指眾生的惡業(yè)雖為嚴重的障蔽,可是一旦覺悟,微妙真理會自然顯現(xiàn),令眾生于種種因緣體悟;好比明燈一照世間,便能除滅黑暗,這是嚴持器仗夜叉王的法門。

  佛昔劫海修諸行   稱贊十方一切佛

  故有高遠大名聞   此智慧王之所了

  這位智慧夜叉王所修持的法門為「稱贊如來」。只要隨時隨地稱贊別人,我們的名聲就會遠播。這個法門雖是易行道,看似簡單卻不易做到,所以必須有難行道做基礎(chǔ)。

  智慧如空無有邊   法身廣大不思議

  是故十方皆出現(xiàn)   焰目于此能觀察

  智慧是沒有邊際的,故追求智慧有一個特色,即須「掌握住核心」。現(xiàn)在來探討何謂「一佛乘」?指要找到凡夫之所以為凡夫,圣人之所以為圣人的關(guān)鍵點在哪兒。雖然這當(dāng)中有所對立,畢竟還是要靠自己感受。譬如凡夫之所以為凡夫,是因為凡夫有對立性,佛之所以為佛,乃因佛圓融,F(xiàn)在你心中發(fā)起這「將對立轉(zhuǎn)為圓融」的心念,就叫「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這種修法屬于直接由凡夫轉(zhuǎn)變果地覺,故為「一佛乘的修法」。將凡夫與圣人二分化,是方便我們攝心時能馬上轉(zhuǎn)凡夫心境為圣人的覺性,然而這樣予以二分并不正確!當(dāng)凡夫的部分與圣人的部分融為一體時,那種圓融體為何?我們又要去感受這部分。假若能感受到這部分,叫作有智慧,此時一佛乘也成就了。所以,只要能掌握住核心,這智慧就能起無邊妙用。

  「法身廣大不思議,是故十方皆出現(xiàn)」的含意,是指自性能夠普遍一切而無窮盡,任何地方都能展現(xiàn)出真理的存在。

  一切趣中演妙音   說法利益諸群生

  其聲所暨眾苦滅   入此方便金剛眼

  佛能在六道之中演說種種方便法。這真理之音所到之處,能利益眾生而消除所有苦難,這是金剛眼夜叉王所體悟到的法門。

  一切甚深廣大義   如來一句能演說

  如是教理等世間   勇健慧王之所悟

  這「甚深廣大義」如何以一句話就演說完畢呢?這還是我們前面提的,只要能掌握住核心,就能「一切甚深廣大義,如來一句能演說」。

  一切眾生住邪道   佛示正道不思議

  普使世間成法器   此勇敵軍能悟解

  眾生是顛倒的,所以安住于邪道;佛是不顛倒的,故能開示正道。眾生因為使用識性,所以是「可思議」;經(jīng)過修行后,舍識性而采用根性,而根性乃用腦筋思考所不能及的,故為「不可思議」。后兩句的意義,指使用正道轉(zhuǎn)化眾生,令世間一切眾生都能成為法器,這是勇敵大軍夜叉王的解脫門。

  世間所有眾福業(yè)   一切皆由佛光照

  佛智慧海難測量   如是富財之解脫

  世間的福德資糧相當(dāng)多,但是還是在覺悟之后所獲得的福德最殊勝。因覺悟所獲得的福報是無漏財,因世間法所得的福報是有漏財。覺悟之光一定從修行中來,這點我們一定能感受得到。

  憶念往劫無央數(shù)   佛于是中修十力

  能令諸力皆圓滿     此高幢王所了知

  此為〈梵行品〉的法門,在過去無量劫中所修的就是十種殊勝智力。在〈梵行品〉中,所說的「云何而得梵行清凈」?就必須「應(yīng)以十法而為所緣」,然后復(fù)應(yīng)觀察十種殊勝智力,才能得清凈梵行!磋笮衅贰凳且环鸪说闹苯有薹,原因就在此。

  五  摩睺羅伽王眾——我執(zhí)在哪兒?

  復(fù)次,善慧摩睺羅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眾生集功德解脫門;凈威音摩睺羅伽王,得使一切眾生除煩惱得清涼悅樂解脫門;勝慧莊嚴髻摩睺羅伽王,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覺眾生入清凈法解脫門;妙目主摩睺羅伽王,得了達一切無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脫門;燈幢摩睺羅伽王,得開示一切眾生令離黑暗怖畏道解脫門;最勝光明幢摩睺羅伽王,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歡喜解脫門;師子臆摩睺羅伽王,得勇猛力為一切眾生救護主解脫門;眾妙莊嚴音摩睺羅伽王,得令一切眾生隨憶念生無邊喜樂解脫門;須彌臆摩睺羅伽王,得于一切所緣決定不動到彼岸滿足解脫門;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得為一切不平等眾生開示平等道解脫門。

  「善慧摩睺羅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眾生集功德解脫門。」「善慧」的「善」有善巧方便之義,「慧」指智慧。此摩睺羅伽王能善用智慧來度化眾生,讓眾生獲得利益。「神通」則是因緣和合力的組合,而應(yīng)如何讓此因緣和合發(fā)揮作用呢?關(guān)于這點,或許有些學(xué)佛人會有一種法執(zhí),認為因緣和合是無法控制的,其實不然。譬如行善或不造惡,此因緣總可由自己操縱吧!或者過午不食、持戒、布施……等等,這些事也可操之在己。在因緣和合中,一定總有些因素能由自己掌控,所以行善或者為惡,完全操縱在自己手中。故因緣,并非如同一陣風(fēng)那般狂飆過去而無法掌握,只要是周遭與自己有關(guān)的,我們都能夠控制。要讓這組合是純善、純惡?或是善多于惡、惡多于善?完全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而這樣才是真正的「善慧」,才是神通方便。

  由此得知,在因地修行時的這種因緣組合是可以控制的,而以這樣的方便令眾生修習(xí)積集種種功德,時而威嚇、時而施恩,恩威交互運用,令眾生亦步亦趨地步上菩提道。

  「勝慧莊嚴髻摩睺羅伽王,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覺眾生入清凈法解脫門!购沃^「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覺眾生入清凈法」呢?不管你是善思覺或不善思覺的眾生,此勝慧莊嚴髻摩睺羅伽王都能引導(dǎo)你入清凈法,F(xiàn)在我們?yōu)楹螣o法發(fā)揮此能力呢?因為我們有法執(zhí),而法執(zhí)在哪兒呢?在于我們對每一件事情的看法,認為它一定要如何去執(zhí)行。

  譬如老子的生活很平凡,一般人不易發(fā)覺他的奇異出,他與一般人一樣,甚至還特別憨厚一點。與人同行有時腳步還會特別慢半步,既不會走在第一個,倒也絕不落在最后一位;所以前面山崩壓不到他,后面老虎來也咬不到他。他就是這么平凡,大概在這年代已找不到像他那樣的人。所以我們認為學(xué)道人就應(yīng)該和他一樣,不能強出頭。其實當(dāng)我們有這種想法時,就證明法執(zhí)在這邊產(chǎn)生了。

  學(xué)佛人也有同樣的狀況,我們會認為既然已經(jīng)學(xué)佛了,就應(yīng)該經(jīng)常合掌念「阿彌陀佛」,好像不念「阿彌陀佛」就不是學(xué)佛人,其實我們都弄錯了。我們以為學(xué)佛就要念佛和吃素,做別的事好像都不行,可是我們都沒想到學(xué)佛中有比念佛、吃素更為重要的事!像這些例子也都是法執(zhí)的展現(xiàn)。所以,應(yīng)如何引導(dǎo)這善思覺與不善思覺眾生,也是學(xué)佛人的重要功課之一。

  「妙目主摩睺羅伽王,得了達一切無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脫門!闺m然我們知道要「了達一切無所著」,但我們無法辦到。要求別人「無所著」很容易,要求自己不執(zhí)著很難的事。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對「一切無所著」深切地去感受,看看能感受多少;這是菩提道,你能感受到多少,你的福德就有多少,這種福德才是真正的無漏福德。我們必須從法上相應(yīng),然后體會,慢慢打開心量,讓內(nèi)心清凈穩(wěn)定,于是這兒所說的「福德自在平等相」,才會隨著我們的成就而能完全展現(xiàn)出來。

  「最勝光明幢摩睺羅伽王,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歡喜解脫門!购沃^「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歡喜」呢?就是能了知一切覺悟的不可思議功德及成就,而產(chǎn)生歡喜。

  「師子臆摩睺羅伽王,得勇猛力為一切眾生救護主解脫門!埂赣旅土Α故侵笀远ǖ囊庵玖ΑN覀円灿杏旅土,但是我們的勇猛力是狂熱,一陣風(fēng)來就吹熄了。要有堅定的意志力,才能成為一切眾生的救護主。

  「眾妙莊嚴音摩睺羅伽王,得令一切眾生隨憶念生無邊喜樂解脫門。」「隨憶念」就是隨緣,能隨緣才能產(chǎn)生無邊喜樂。當(dāng)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能隨緣而轉(zhuǎn)變,但又能念念清楚,此時的心不會攀緣過去,亦不攀緣未來,自然就無得失心,只有「當(dāng)下」。所以,活在當(dāng)下,就能產(chǎn)生無邊喜樂。

  「須彌臆摩睺羅伽王,得于一切所緣決定不動到彼岸滿足解脫門!骨耙痪涞摹噶钜磺斜娚S憶念」屬于他受用法樂智,是指在外境中下化眾生時能隨緣。而這句「于一切所緣決定不動」屬于自受用法樂智的部分,是指自己在上求菩提時能意志堅定不動搖,而且不攀緣。

  我們常說:「心能轉(zhuǎn)境則同如來,心被境轉(zhuǎn)則是凡夫!乖捳f回來,倘若你的心不被境轉(zhuǎn),又如何恒順眾生呢?關(guān)鍵點就在于你是否念念清楚?

  「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得為一切不平等眾生開示平等道解脫門!挂驗橐磺斜娚蟹N種不同的差別心而造成不平等的狀況,所以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為眾生開示平等道,讓眾生知道平等為何。現(xiàn)在我們?yōu)楸娚_示平等道時,頂多也只是告訴眾生:「凡事不要太計較,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將來皆當(dāng)成佛,故何必計較呢?」我們大概只能這樣分析而已。其實你為眾生開示這些,也只不過是人云亦云,并非是你的見性之見。

  所謂「不平等」,就是在人我或人法上面有了對立性,才會有高下,所以產(chǎn)生不平等,F(xiàn)在我們要告訴眾生的是,佛的境界中沒有對立、沒有高下,故要將這種對立心予以化除。因此,我們?yōu)楸娚_示時,可依循此原則,然后從他的環(huán)境與立場舉例說明,以你的自證智力來化解他的差別心,這叫「開示平等道」。

  爾時,善慧威光摩睺羅伽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摩睺羅伽眾,而說頌言:

  汝觀如來性清凈   普現(xiàn)威光利群品

  示甘露道使清涼   眾苦永滅無所依

  「如來」指自性,而「依」是指執(zhí)著。自性本來清凈,我們應(yīng)如是觀。而且這清凈自性乃人人皆具足,只要讓自性展現(xiàn),就能開示甘露道,利益一切眾生,使之得到清涼的法樂,并令眾生離開因執(zhí)著而產(chǎn)生的種種痛苦。眾生因為有執(zhí)著才有痛苦,倘若不依靠也不執(zhí)著,眾苦自然消除。

  一切眾生居有海   諸惡業(yè)惑自纏覆

  示彼所行寂靜法   離塵威音能善了

  一切眾生因為執(zhí)著于有,所以種種業(yè)惑自然就纏著于身;而凈威音摩睺羅伽王開示我們:不要執(zhí)著于有無二邊,并且于一切處都能隨緣,這樣內(nèi)心自然清凈,種種煩惱與苦患也自然消除。

  佛智無等叵思議   知眾生心無不盡

  為彼闡明清凈法   如是嚴髻心能悟

  「佛智慧!咕褪撬_婆若海,亦即覺悟的智慧。此偈的含意,是指佛智不可思議,無人能與之相比,而且佛也能知曉眾生心如何,并為種種不同的眾生演說清凈法。這是勝慧莊嚴髻摩睺羅伽王所了悟的解脫門。

  無量諸佛現(xiàn)世間   普為眾生作福田

  福海廣大深難測   妙目大王能悉見

  「佛」仍然指覺悟。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中,處處都能覺悟,而此覺悟就是眾生的福田。因覺悟而得到的無漏福相當(dāng)廣大且深不可測。這是妙目主摩睺羅伽王所悟得的法門。

  我們從哪個方向覺悟,我們的福報就往那個方向發(fā)展。譬如世間各行各業(yè)都有佼佼者,而那些優(yōu)秀的杰出人才就是往昔因地時在某部分有所覺悟。例如有些歌星很有名氣,但不見得歌唱得很好;而唱得很好的歌星倒不見得有名,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對于唱歌這件事所領(lǐng)悟的有所不同。有人在唱歌時會結(jié)下很好的人緣,所以下輩子雖然唱不好,卻很叫座。而有的人在唱歌上面用了很深的功夫,卻沒有結(jié)人緣,于是就會叫好不叫座。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是我們對于「福海」所看到的也只是這些表相而已。其中的行法還得靠各人自己去深化。

  一切眾生憂畏苦   佛普現(xiàn)前而救護

  法界虛空靡不周   此是燈幢所行境

  雖然佛救度一切眾生,你卻一直覺得佛只救別人沒有救你。為何如此呢?因為你一直把「佛」擬人化了,一直以為必須有個佛來找你。是有佛沒有錯!問題是佛來找你時,你卻將門關(guān)起來,所以佛現(xiàn)前時你卻見不到。因此,只要我們能覺悟,到處都有佛。

  此偈的含意,是指整個虛空法界都有這覺悟的因緣,可令一切眾生覺悟,只要任何眾生覺悟到真理,就能除滅他的憂患怖畏之苦。此為燈幢摩睺羅伽王親自證得的境界。

  佛一毛孔諸功德   世間共度不能了

  無邊無盡同虛空   如是廣大光幢見

  這四句大意是說,雖然只有像一毛孔那么小的佛功德,但是集合所有世間人一起測量,也測量不出佛的功德有多深。覺悟到真理及生命存在的功德是無有邊際的,這是最勝光明幢摩睺羅伽王所了悟的事。

  如來通達一切法   于彼法性皆明照

  如須彌山不傾動   入此法門師子臆

  如來能通達一切法,心境如同須彌山而不會傾動。我們?yōu)楹涡木郴蝿硬话材?因為我們對于真理不能通達。舉例說明:

  有人要學(xué)道,師父告訴他:「你要學(xué)道可以,但是一般的徒弟都有幾個毛病,若你有這些毛病就不必來了!」

  徒弟問:「什么毛病?」

  「我執(zhí)很重,破不了!」

  徒弟說:「我不敢說我沒有我執(zhí),但是我一定破得了,請您放心!」

  師父又說:「可是,我執(zhí)很容易隱瞞!」

  「您放心!我一定開放,決不隱瞞!

  「然而我執(zhí)很堅固,自己又不承認!

  「您放心!我一定承認!我一定放下!」

  「所有徒弟都像你這樣跟我保證會破我執(zhí),可是當(dāng)我要訓(xùn)練他們時,他們都受不了,走了!」

  「師父!您放心!我絕對和他們不一樣,可以接受您的磨煉!

  這時師父說:「好!現(xiàn)在請你先將我執(zhí)放下!」

  徒弟一臉茫然地說:「?我的我執(zhí)在哪兒?」

  問題就在此,在理智上我們都很愿意破除我執(zhí),實際上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執(zhí)在哪兒,請問該如何破呢?同樣地,我們也清楚有缺點一定要改,可是當(dāng)人家指正你的缺點時,你又氣呼呼的!我執(zhí)破不了,法執(zhí)就更不用說了,那法性如何能通達呢?

  佛于往昔廣大劫   集歡喜海深無盡

  是故見者靡不欣   此法嚴音之所入

  這首偈從文字上來看很簡單,但應(yīng)從行門上體會。「佛」是覺悟,想要覺悟就必須累積很多因緣,否則不可能覺悟。譬如有人吃了六碗飯后才感覺飽,他說:「唉呀!早知道前面五碗不要吃,吃這第六碗就好了!」你想,有可能只吃第六碗就會飽嗎?也許你會說這只是個笑話,可是今天我們學(xué)佛就在學(xué)笑話,因為做功課不肯下功夫。請大家整理錄音帶、寫經(jīng),大家都怕麻煩,然而若不愿意下死功夫,就不能穩(wěn)固學(xué)佛的基礎(chǔ)。難怪大家會一直問師父如何開悟?開悟不是靠問的,非得親自下功夫累積覺悟的資糧不可。

  古人有開悟的經(jīng)驗,但是古人也有下開悟的死功夫,大家若不下開悟的死功夫,即使得聞開悟的經(jīng)驗,那也不過變成口頭禪而已。不管是提疑情還是寫經(jīng)的死功夫,或是參加讀書會研討以及整理錄音帶那種死功夫,其實都一樣,若不如此磨煉下去,不可能有開悟的機會。如是修行,等有一天證悟之后,無盡的喜樂都會現(xiàn)前。

  了知法界無形相   波羅蜜海悉圓滿

  大光普救諸眾生   山臆能知此方便

  「波羅蜜」是到彼岸之義,「!篂閺V大,「大光」即佛光、智慧之光。這首偈是說,佛能了知法界是沒有形相的,因為所有形相都是我們的意識形態(tài)所塑造出來的。而且所有的解脫法門通通圓滿了,智慧之光能普救一切眾生。這是須彌臆摩睺羅伽王所證悟的法門。

  汝觀如來自在力   十方降現(xiàn)罔不均

  一切眾生咸照悟   此妙光明能善入

  自性的自在力普現(xiàn)十方無不周遍,我們要觀照得到。此自在力能令一切眾生覺悟,這是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的解脫門。

  六 緊那羅王眾——從用心經(jīng)營自己開始

  復(fù)次,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得普生一切喜樂業(yè)解脫門;妙華幢緊那羅王,得能生無上法喜令一切受安樂解脫門;種種莊嚴緊那羅王,得一切功德滿足廣大清凈信解藏解脫門;悅意吼聲緊那羅王,得恒出一切悅意聲令聞?wù)唠x憂怖解脫門;寶樹光明緊那羅王,得大悲安立一切眾生令覺悟所緣解脫門;普樂見緊那羅王,得示現(xiàn)一切妙色身解脫門;最勝光莊嚴緊那羅王,得了知一切殊勝莊嚴果所從生業(yè)解脫門;微妙華幢緊那羅王,得善觀察一切世間業(yè)所生報解脫門;動地力緊那羅王,得恒起一切利益眾生事解脫門;威猛主緊那羅王,得善知一切緊那羅心巧攝御解脫門。

  緊那羅王是帝釋天王的廚師,假如將他算一道也是可以。因為天龍八部中,天龍、阿修羅各屬一道,當(dāng)然緊那羅也可算是一道,那么八部就算成八道了。我們也可將阿修羅、緊那羅、迦樓羅、摩睺羅伽等歸類為天道的部分,這些性格特質(zhì)在人道中也會出現(xiàn)。因此,三界之內(nèi)到底有幾道輪回?隨我們講,這是屬于個人修證的部分,我們的心性千萬不要被法執(zhí)限制住了。

  「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得普生一切喜樂業(yè)解脫門。」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的解脫門是「普生一切喜樂業(yè)」。我們能否普生一切喜樂業(yè)呢?換句話說,任何境界下都能產(chǎn)生歡喜,不要悲愁。我想這是相當(dāng)難做到的,雖然自己也希望隨時隨地都歡喜,可是當(dāng)逆境現(xiàn)前時卻又馬上產(chǎn)生不悅。何以如此呢?第一、因為我們有價值觀念和價值判斷,第二、我們有對立性,第三、我們有預(yù)期的目標。舉一個例子作為參考:

  我想每個人都有理發(fā)的經(jīng)驗。若在理發(fā)時一直盯著鏡子看,你會覺得師傅這兒沒有幫你剪好,那兒又沒有梳好。這是因為你有一個預(yù)期的目標,心中會想著師傅到底將我的頭發(fā)整理成什么樣子?于是一直緊張得不得了。若你不理會師傅是如何理發(fā)的,坐上椅子便看自己的報紙,等他將你的頭發(fā)整理完畢,你再抬頭照鏡子,會覺得這頭發(fā)整理得真美。

  這例子是告訴我們說,只要沒有預(yù)期目標、沒有罣礙,就能出生一切喜樂業(yè),而且當(dāng)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時,一切都會很美。我們要從這部分去體會,這樣也能得到解脫。

  「妙華幢緊那羅王,得能生無上法喜令一切受安樂解脫門。」「生無上法喜」是一個前提,「令一切受安樂」是作用,而此作用是由「無上法喜」所產(chǎn)生的。換句話說,「無上法喜」的意義,可由「令一切受安樂」詮釋。譬如只要能夠饒益眾生的事,我們都能發(fā)心參與,不管是布施、救濟或贊嘆,只要哪個地方有人行善,我們的掌聲及贊嘆就到那兒,那么「令一切受安樂」就是你的無上法喜了。若這樣做,你也能得到解脫。

  「種種莊嚴緊那羅王,得一切功德滿足廣大清凈信解藏解脫門!埂敢磺泄Φ聺M足」是總說,而「廣大清凈信解藏」呢?「信」是指對于法界的一切現(xiàn)象及境界都能如實了知,而此了知又來自于「解」。所以,這「信解藏」是個修行的下手處,也是一個立足點,擁有「信解藏」時,就能解脫了。而解脫又是行證的結(jié)果,所以我們常說:「華嚴是行證法門。」雖然經(jīng)文分有信、解、行、證四部分,但此處指出「信解」即是如實了知,那就表示已進行到行證階段,才有辦法如實了知。就如同「如是我聞」,其實也是屬于行政的階段,但是一般人都將它當(dāng)作是信解的階段來解釋。若將它歸為信解階段的話,「如是我聞」就變成:「以下所說的這些義理都是我親自從佛那兒聽來的,這些話都是佛親自宣說的!谷魧⑵錃w為行證階段的話,「如是我聞」的含意是指:「我已親自證得經(jīng)文中所說的境界,確確實實地感受體驗到經(jīng)文中所說的一切真理境界,而非只停留在文字表面的初步認知!挂话闳硕际菑奈淖稚蟻斫忉,這意義是不一樣的。所以,「信解藏」其實是指已經(jīng)證得了。

  今天各位聽了經(jīng)之后還要實行,不是聽了就好。譬如師父常提醒各位不要提感應(yīng)和做夢的事,可是下課后同修還是喜歡與師父談?wù)撨@類事,這樣你根本沒有在修行!雖然感應(yīng)和作夢對你而言是真實的,但是若執(zhí)著于感應(yīng)和作夢的話,就永遠無法了脫生死,F(xiàn)在師父在向各位解釋時,你的錯誤觀念就要開始調(diào)整過來,必須當(dāng)下聽聞?wù)ň湍墚?dāng)下覺悟,此即為修行。所以,「行」要在當(dāng)下聽聞到真理時就行,回去時再將這里所實習(xí)的加以力行,如此擴大應(yīng)用,你的智能光明就會照耀人間。關(guān)于這點我們一定要深刻體認,行證是從當(dāng)下開始的。

  「悅意吼聲緊那羅王,得恒出一切悅意聲令聞?wù)唠x憂怖解脫門。」何謂「悅意聲」呢?能「令聞?wù)唠x憂怖」的聲音才叫悅意聲。假如聽了好聽的聲音,但是你并沒有因此離憂怖,這種聲音只能稱為靡靡之音。所以「悅意聲」能讓你聽聞之后離開憂愁、煩惱恐怖。

  「寶樹光明緊那羅王,得大悲安立一切眾生令覺悟所緣解脫門!埂复蟊擦⒁磺斜娚钣X悟所緣」,是寶樹光明緊那羅王的解脫門。佛的悲心就是拔除眾生諸苦,而眾生為何有苦呢?因為眾生對所緣的境界不能覺悟。譬如有親人往生時,不管往生的是至親父母或配偶、子女,你一定都會非常傷心,這時你是否覺悟到親人為何會走?此即覺悟所緣。佛、菩薩在我們最痛苦時來救度我們,就是要我們覺悟所緣的境界。若能于此境界有所覺悟,那叫「大悲」。所以此處「大悲」的定義,與我們一般的認知有所不同。

  「普樂見緊那羅王,得示現(xiàn)一切妙色身解脫門!惯@「妙」字有種種善巧方便之義。佛所現(xiàn)的妙色身不一定是三十二莊嚴相,「眾生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佛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這才是佛的妙色身。

  「最勝光莊嚴緊那羅王,得了知一切殊勝莊嚴果所從生業(yè)解脫門!姑總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好的果報,但是你知道這殊勝的莊嚴果從哪邊產(chǎn)生嗎?從你肯用心經(jīng)營自己開始。果報愈是莊嚴殊勝,其因地修行就愈死心塌地用功精進。世間法也一樣,譬如書法、繪畫、音樂、攝影、雕刻等等,哪一樣不是從最基礎(chǔ)的功夫開始學(xué)起?所以基礎(chǔ)愈穩(wěn)固,成就愈殊勝。

  「微妙華幢緊那羅王,得善觀察一切世間業(yè)所生報解脫門!箤τ谑篱g所做的一切善、惡業(yè),以及所受的福報或苦報,我們要能看得清清楚楚,這是微妙華幢緊那羅王的解脫門。

  「動地力緊那羅王,得恒起一切利益眾生事解脫門!埂负恪棺直硎居篮阒x。永恒不斷地做利益一切眾生之事,這樣也能解脫。

  「威猛主緊那羅王,得善知一切緊那羅心巧攝御解脫門。」這里的「心」是指用心。用心有兩個部分:一是單向的用心,此種用心法只針對各人的投入,對于別人能否獲益,可能并不留意。另一種是雙向的用心。前面提過緊那羅王是帝釋天的廚師,而他烹調(diào)食物是要提供他人食用的,所以他在這方面用心時必須考慮眾生能否接受。假使這種用心與眾生不相應(yīng),這個用心就白費了。

  換句話說,菩薩行有二種因素:一是真理、道理的部分,二是事相的部分,理、事要能交融圓滿。世間法多半針對事相的探討,不太注重是否契合真理;譬如做生意只要賺到錢,其它事可以不管,甚至是否如法?因果如何?也可以不管。但是菩薩行在這兩方面都要兼顧,不但要如理、如法,也要知眾生心,在事相的處理上也要能圓融通達無礙!盖蓴z御」就是運用這種方法攝受一切眾生。

  爾時,善慧光明緊那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緊那羅眾,而說頌言:

  世間所有安樂事   一切皆由見佛興

  導(dǎo)師利益諸眾生   普作救護歸依處

  前兩句的意義,是指想要得到一切安樂事,必須覺悟到人生宇宙的真理,否則得不到安樂。雖然現(xiàn)在我們擁有身邊的一切,相對地,你也擔(dān)心有一天會失去這一切。若福報大,這所擁有的一切存在的時間會延長;若福報小,這一切很快就會消失了。凡夫因為怕它消失,所以惶恐不安。但是只要覺悟到真理,這一切還會再產(chǎn)生,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假若不覺悟,即使福報現(xiàn)前,恐怕都會變成一種障礙。所以世間所有安樂事,都是覺悟以后才出現(xiàn)的,而且這種安樂事絕無副作用,不會產(chǎn)生煩惱。

  每個人都有覺悟的能力,但是我們都不愿意將此能力用在覺悟之處,這是一個很矛盾的現(xiàn)象?赡苡腥藭䥺枺骸赣X悟有什么用?凡事還是睜一眼、閉一眼比較好,不要太認真。」然而,這種態(tài)度是無知的,是一種不敢面對現(xiàn)實的逃避行為。一個真正的覺知者,了解真正的狀況,并且勇于面對,故不起任何煩惱。佛賦予每位眾生這個能力,希望透過此覺知能力讓我們真正再重生一次,此即「導(dǎo)師利益諸眾生,普作救護歸依處」。

  出生一切諸喜樂    世間咸得無有盡

  能令見者不唐捐    此是華幢之所悟

  世間的一切喜樂,我們都能夠得到,但是你必須知道這些都是從無上法喜來的,亦即從覺悟上產(chǎn)生出來的。能夠覺悟,一切喜樂都會現(xiàn)前。雖然我們的覺悟不見得能與佛一樣究竟,但是只要各位對于真理能體驗到一次,我們的生命本質(zhì)就已經(jīng)改變了。我們現(xiàn)有的生命像一只杯子,杯中裝滿了污染的水,現(xiàn)在我們另外倒進一些清潔的水,請問這杯污濁的水會不會一次就清凈呢?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清水與濁水會一起流出,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這杯原來污濁的水已變得較清潔了。然后你一再地加入清水,這杯濁水總有清凈的一天。同樣地,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當(dāng)我們一再加入良好的因素,我們的生命質(zhì)量就會一再提升及超,一直達到盡善盡美的狀況。

  佛功德海無有盡   求其邊際不可得

  光明普照于十方   此莊嚴王之解脫

  「佛功德海無有盡,求其邊際不可得」,這是個很美的對子,如果重新編排,感受也會有所不同。例如「佛功德海無有盡,光明普照于十方」也是一個對子,然而意義稍有不同。關(guān)于這部分必須靠自己感受,不一定都要按照經(jīng)文的排列方式,或許你覺得不同的排列方式對自己的深化會有幫助。

  如來大音常演暢    開示離憂真實法

  眾生聞?wù)呦绦缾?nbsp;   如是吼聲能信受

  這「如來大音常演暢,開示離憂真實法」也是一句對子,也可以重新編排成「如來大音常演暢,眾生聞?wù)呦绦缾偂,這也是很好的一句。讀經(jīng)文不一定要看注解,自己可將經(jīng)文做這樣的一種整理。為何師父經(jīng)常希望各位寫經(jīng),原因在此。經(jīng)過整理之后再將經(jīng)文寫下來,那感受完全不一樣;而將經(jīng)文重新排列之后,其意義更是幡然不同。我們可從寫經(jīng)的過程中增長智慧,不用擔(dān)心這樣的解釋法是否正確,只管一再增長你的智慧就對了!就像吃飯,你只管第一碗、第二碗趕快吃下去,等到吃完了第五碗飯再來講第六碗飯應(yīng)該怎么吃,總會吃飽的,F(xiàn)在前面五碗飯都沒吃,反而一直問第六碗飯怎么吃,真是本末倒置。

  我觀如來自在力   皆由往昔所修行

  大悲救物令清凈   此寶樹王能悟入

  前兩句意指如來的自在力及成就,都是往昔無量劫不斷修行所得來的。我們也可將這首偈排列成「我觀如來自在力,大悲救物令清凈」,其意義就變成「如來以他的大悲自在力救度諸眾生令其清凈」。這兩個解釋法不同,感受也不一樣。假如你現(xiàn)在開始整理這些經(jīng)文,會覺得受益匪淺。讀經(jīng)也是一樣,讀誦完畢再用腦筋稍微整理一下,會發(fā)現(xiàn)你的智能就這樣一直增長起來。至于實際的法義為何,那無所謂,重要的是趕快累積你的智慧資糧。

  如來難可得見聞   眾生億劫時乃遇

  眾相為嚴悉具足   此樂見王之所睹

  眾生要見到自性并不容易,雖然自性普照一切,但是眾生因為不覺,所以感受不到。然而佛身仍具足無量莊嚴。

  汝觀如來大智慧   普應(yīng)群生心所欲

  一切智道靡不宣   最勝莊嚴此能了

  若你把經(jīng)文排列成「汝觀如來大智慧,普應(yīng)群生心所欲」,這是由他受用法樂智所成就的。但是若你將經(jīng)文排列成「汝觀如來大智慧,一切智道靡不宣」,這就是由自受用法樂智所成就的了。

  業(yè)海廣大不思議   眾生苦樂皆從起

  如是一切能開示   此華幢王所了知

  這首偈的含意,指「業(yè)」有福業(yè)和惡業(yè),這業(yè)海極為廣大難思議,眾生的苦樂都是從這業(yè)海中產(chǎn)生的。如來的智慧及辯才是不可思議的,能為眾生開示業(yè)海的一切。

  諸佛神通無間歇   十方大地恒震動

  一切眾生莫能知   此廣大力恒明見

  若你把經(jīng)文排列成「諸佛神通無間歇,十方大地恒震動」,這是由自受用法樂智所成就的。但你若將經(jīng)文排列成「諸佛神通無間歇,一切眾生莫能知」,這就是由他受用法樂智所成就的了。而「十方大地恒震動」,是指只有覺悟者才能了解佛的神通境界。

  處于眾會現(xiàn)神通   放大光明令覺悟

  顯示一切如來境   此威猛主能觀察

  這首偈的含意,是指佛于種種眾生與會之處都現(xiàn)神通,為眾生顯示自性的廣大境界,以智慧光明引導(dǎo)眾生都能覺悟。這些眾生不一定指凡夫,凡夫叫因地凡夫,而眾會當(dāng)中有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菩薩又分有三賢十圣、等覺菩薩。令這些眾生覺悟,是指令他們的階次一直往上提升。

  七  迦樓羅王眾——安住、精進、勇猛、平等……

  復(fù)次,大速疾力迦樓羅王,得無著無礙眼普觀察眾生界解脫門;不可壞寶髻迦樓羅王,得普安住法界教化眾生解脫門;清凈速疾迦樓羅王,得普成就波羅蜜精進力解脫門;不退心莊嚴迦樓羅王,得勇猛力入如來境界解脫門;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得入佛行廣大智慧海解脫門;堅法凈光迦樓羅王,得成就無邊眾生差別智解脫門;妙嚴冠髻迦樓羅王,得莊嚴佛法城解脫門;普捷示現(xiàn)迦樓羅王,得成就不可壞平等力解脫門;普觀海迦樓羅王,得了知一切眾生身而為現(xiàn)形解脫門;龍音大目精迦樓羅王,得普入一切眾生歿生行智解脫門。

  「大速疾力迦樓羅王,得無著無礙眼普觀察眾生界解脫門。」「無著無礙眼」是指眼根成就,「普觀眾生界」是指能普遍觀察到眾生的心性。心性在哪兒?我們很難捉摸,但是心性會從相上顯示出來。

  「不可壞寶髻迦樓羅王,得普安住法界教化眾生解脫門!谷绾巍赴沧》ń纭鼓兀勘仨毾刃牟簧y,F(xiàn)在學(xué)佛人有一個毛病,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卻沒想到你是剛從極樂世界來,為何還要再跑到極樂世界呢?更何況,當(dāng)下即是極樂。只要全神投入去深耕,到某一個階段你會發(fā)現(xiàn):「唉!原來修行是這樣子!鼓蔷蛯α耍〈藭r你已由原來的A點轉(zhuǎn)化至現(xiàn)在的B點,當(dāng)你有這個警覺性時,已不墮惡道了。然后在這條修行路中還要繼續(xù)精進投入,因為你畢竟還沒出離三界,但是,這時的你已經(jīng)可以安住法界教化眾生了。

  「清凈速疾迦樓羅王,得普成就波羅蜜精進力解脫門!埂妇M力」是菩薩修行唯一的善根。「精進」,現(xiàn)代話叫作「完全投入」,很專注地投入便是精進。修行人經(jīng)過一段世間的精進后,無形中會塑造出自己的風(fēng)格,這是你自己定位的,這部分也能讓你解脫。得到解脫門并不表示已經(jīng)解脫,而是指你得到解脫的下手處。「門」是下手處。

  「不退心莊嚴迦樓羅王,得勇猛力入如來境界解脫門!埂赣旅汀故侵竸傄、堅定、永恒的心。修行人要具足上述三條件,才能以此契入如來境界,進入自性海中。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解脫門。

  「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得入佛行廣大智慧海解脫門;堅法凈光迦樓羅王,得成就無邊眾生差別智解脫門。」成就眾生需要有種種的差別智。「差別」二字是佛法中的語言,古代和現(xiàn)代的表達法不同,以現(xiàn)代文字來表達是指「后得智」的意思。因為眾生有種種的不同,所以度眾生的方法就必須有所差別,而這「后得智」即是一種應(yīng)機說法的方便智,此方便智又分正方便、異方便。無論是正方便或異方便,都屬于差別智,只是語言文字的用法不同而已。

  「妙嚴冠髻迦樓羅王,得莊嚴佛法城解脫門!埂阜鸱ǔ恰故侵赣X悟的方法,「城」有集中之義。覺悟的方法我們已講過很多,現(xiàn)在能否把這些法門集合起來,然后從這些法門中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此即「莊嚴佛法城」。我們常講學(xué)佛人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心靈方程式,雖然尚未建立之前,可以參考別人的,但是在參考之后也會有自己的心靈方程式產(chǎn)生,這也叫「莊嚴佛法城」。

  「普捷示現(xiàn)迦樓羅王,得成就不可壞平等力解脫門。」「平等」,指你在接受一切境界時能不起任何意識分別,換言之,當(dāng)你警覺到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是一律平等時,這「不可壞平等力」已經(jīng)建立起來了。一般人常常把平等掛在嘴邊,講起來也頭頭是道,但是當(dāng)境界來臨時內(nèi)心照樣紛亂不堪、不平等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只是知道「平等」這個字眼,并未感受體驗到「平等」的甚深義。而此處講「成就不可壞平等力」是指你已經(jīng)感受、體驗到這種平等的境界原來是那般圓滿和諧。

  「普觀海迦樓羅王,得了知一切眾生身而為現(xiàn)形解脫門!瓜胍噶酥磺斜娚怼挂呀(jīng)不容易了,更何況現(xiàn)一切眾生身來度化。譬如我們要度豬道眾生,我們一定要知道豬長什么樣子;但是話說回來,我想大家都不愿意下輩子變成豬吧!除非你有愿力那就不一樣。若是有愿力,你會去通達豬之所以成為豬的道理在哪,然后透過那個理的指導(dǎo)進入豬的境界,這樣才有可能顯現(xiàn)豬形而度化豬道的眾生。所以,「了知眾生身」說起來很簡單,但是這部分完全是心性的感受與體驗,非一般語言文字所能形容。

  「龍音大目精迦樓羅王,得普入一切眾生歿生行智解脫門!蛊毡闉橐磺斜娚@示生死流轉(zhuǎn)的智能,這是龍音大目精迦樓羅王的解脫門!笟{」是死,「行智」指解行的關(guān)系,或是一種行證功夫。

  爾時,大速疾力迦樓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迦樓羅眾,而說頌言:

  佛眼廣大無邊際   普見十方諸國土

  其中眾生不可量   現(xiàn)大神通悉調(diào)伏

  這兒談到「佛眼」的廣大無限。眼分為五種,分別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的眼為「肉眼」,遇到昏暗、阻礙就不能見。「天眼」是遠近晝夜皆得見,但一般較難以顯現(xiàn),也很難展開,因為天眼是修定力之后的成就。但是此種定力所得的天眼并不究竟,天眼所見的還是局限在色相的范圍內(nèi)。至于「慧眼」已能看破假相,識得真空,是真正智慧展開的部分。而「法眼」則是真理所展現(xiàn)的境界,有法眼的人就擁有神通,此種神通會從事理上知道整個真理的狀況,也能了解事相的真理,還能完全了悟因緣法及因果律!阜鹧邸箘t是指能窮盡一切的覺悟之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四種眼,能無事不知、無事不見,一切法中佛眼常照,所以是「廣大無邊際」。

  佛神通力無所礙   遍坐十方覺樹下

  演法如云悉充滿   寶髻聽聞心不逆

  「佛神通力無所礙」,指覺悟的因緣和合力量是沒有任何障礙的。而「遍坐十方覺樹下」呢?這句經(jīng)文就文法上看起來像是主動的語法,可是在解釋時采用被動的語法會更好,對于法義更容易通達了解。因此,「十方覺樹下」是指一切眾生的覺悟處,而「遍坐十方覺樹下」,就是眾生在何處覺悟,佛就會在何處出現(xiàn)。

  其實,每個人都有覺悟的時候,當(dāng)你由原來的A點轉(zhuǎn)入B點,同時發(fā)覺前面的錯誤,就表示你在那個地方覺悟了,佛也在那里出現(xiàn)。當(dāng)覺悟境界現(xiàn)前以后,整個真理就浮現(xiàn)出來,此即「演法如云悉充滿」!阜ā故侵刚胬怼

  佛于往昔修諸行  普凈廣大波羅蜜

  供養(yǎng)一切諸如來  此速疾王深信解

  這句「佛于往昔修諸行,普凈廣大波羅蜜」,是指修難行道的部分。若將經(jīng)文排列成為「佛于往昔修諸行,供養(yǎng)一切諸如來」,就是指修易行道的部分了。這二種行法不同,但以究竟義來講是一樣的。

  如來一一毛孔中   一念普現(xiàn)無邊行

  如是難思佛境界   不退莊嚴悉明睹

  此偈可以排列成下列三組對句:一、「如來一一毛孔中,一念普現(xiàn)無邊行」;二、「如來一一毛孔中,如是難思佛境界」;三、「一念普現(xiàn)無邊行,如是難思佛境界」?山逵蛇@種方法了解其真實義。

  佛行廣大不思議  一切眾生莫能測

  導(dǎo)師功德智慧海  此執(zhí)持王所行處

  此偈亦可重新編排成下列三組對句:一、「佛行廣大不思議,一切眾生莫能測」;二、「佛行廣大不思議,導(dǎo)師功德智慧!;三、「一切眾生莫能測,導(dǎo)師功德智慧!埂O襁@樣的排列組合都可以非常靈活地運用,此種訓(xùn)練方法不但激發(fā)我們的腦力更顯活潑,同時也是破除自我意識形態(tài)的最好方法。

  如來無量智慧光    能滅眾生癡惑網(wǎng)

  一切世間咸救護    此是堅法所持說

  法城廣大不可窮    其門種種無數(shù)量

  如來處世大開闡    此妙冠髻能明入

  一切諸佛一法身    真如平等無分別

  佛以此力常安住    普捷現(xiàn)王斯具演

  佛昔諸有攝眾生    普放光明遍世間

  種種方便示調(diào)伏    此勝法門觀海悟

  佛觀一切諸國土    悉依業(yè)海而安住

  普雨法雨于其中    龍音解脫能如是

  雖然這世界是由眾生的業(yè)力所成就,但是佛、菩薩仍會到這里救度眾生,這是佛、菩薩的大悲心示現(xiàn)。佛不但在此世間救度眾生,更在十方一切國土中,普雨法雨潤群生。

  八 阿修羅王眾——心靈的震動

  復(fù)次,羅睺阿修羅王,得現(xiàn)為大會尊勝主解脫門;毘摩質(zhì)多羅阿修羅王,得示現(xiàn)無量劫解脫門;巧幻術(shù)阿修羅王,得消滅一切眾生苦令清凈解脫門;大眷屬阿修羅王,得修一切苦行自莊嚴解脫門;婆稚阿修羅王,得震動十方無邊境界解脫門;遍照阿修羅王,得種種方便安立一切眾生解脫門;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得普集不可壞善根凈諸染著解脫門;廣大因慧阿修羅王,得大悲力無疑惑主解脫門;現(xiàn)勝德阿修羅王,得普令見佛承事供養(yǎng)修諸善根解脫門;善音阿修羅王,得普入一切趣決定平等行解脫門。

  「羅睺阿修羅王,得現(xiàn)為大會尊勝主解脫門!埂脯F(xiàn)為大會尊勝主」的「現(xiàn)」是指示現(xiàn);而「大會尊勝主」以現(xiàn)代的話來講就是請法王,亦即在大會中請轉(zhuǎn)*輪的人。想當(dāng)尊勝主,首先要能觀察到這一會中有能說法的「說法王」在,然后主動向那說法王請法,那么你就是尊勝主。

  請法不容易,我們現(xiàn)在請法不外乎兩個問題:一是為解決自己的困難,例如事業(yè)、家庭、種種疑惑……等;另一個是為自己要修學(xué)法門而來請法。這兩者,一是凡夫,一是阿羅漢,都是為自己的事才請法的,而此處所指的「大會尊勝主」是要為眾生請法的。

  為眾生請法有三個條件:一、你必須知道說法主的專長。二、請法主本身要能對所請的法有深刻的理解與認知,所以請法主的智慧也是極為高深的。三、要能了解眾生的機緣與根器,然后代他們請法;一個請法主雖然能契機又契理,但是沒有人請他出來轉(zhuǎn)*輪,所以他只好請別人出來轉(zhuǎn)*輪。請轉(zhuǎn)*輪并不容易,因為以這位請法者而言,他能否放下自我而以法為重?這才是修法上最重要的一門功課。

  「毘摩質(zhì)多羅阿修羅王,得示現(xiàn)無量劫解脫門。」「無量劫」意指很長很長的時間。能把無量劫的時間在一念之間示現(xiàn)出來,便是毘摩質(zhì)多羅阿修羅王的解脫門。

  「巧幻術(shù)阿修羅王,得消滅一切眾生苦令清凈解脫門。」能消滅一切眾生的痛苦,而令眾生清凈,這是巧幻術(shù)阿修羅王的解脫門。

  「大眷屬阿修羅王,得修一切苦行自莊嚴解脫門!埂感抟磺锌嘈凶郧f嚴」屬于難行道,這是指莊嚴自性的部分;另外還有所謂的「他莊嚴」,是指莊嚴國土的部分,屬于易行道。莊嚴國土是為了攝受眾生,而莊嚴自性則是為了引出佛性。

  「婆稚阿修羅王,得震動十方無邊境界解脫門。」「震動十方無邊境界」是指我們原來使用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我們所認知的部分,現(xiàn)在重新完全地將它們改變過來,不再使用意識形態(tài)了。因為「意識形態(tài)」是經(jīng)由對立的心態(tài)而產(chǎn)生的,心態(tài)上一經(jīng)對立后你的心就僵化了。這里所說的「震動」等于一種松動,亦即先將你僵化的意識形態(tài)松動,然后你才有辦法將之舍棄。譬如我們本來認為人生就是要賺錢,一天用很多的時間在賺錢這件事上面,結(jié)果白自己弄得疲倦不堪,但是你卻認為人生就應(yīng)該這樣才對,這便是一種堅固的意識形態(tài)。當(dāng)有一天因緣成熟,你學(xué)佛了,發(fā)現(xiàn)原來人生并非如此,這時你會想改變一下生活步調(diào),會開始每天挪出一些時間來調(diào)柔寂靜。

  剛開始訓(xùn)練時你可能還會緊張,大概經(jīng)過一星期后,就會發(fā)覺這一星期十分安詳自在且幸福,你再也不會被那些價值觀念綁死了。所以,要先放松自己,這就是一種震動。當(dāng)你在心靈上產(chǎn)生這一種震動時,所有的價值觀念都會改變,十方無邊佛境界也都會現(xiàn)前。

  「遍照阿修羅王,得種種方便安立一切眾生解脫門!瓜胍擦⒁磺斜娚仨毷褂梅N種方便,否則很困難。而這「種種方便」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不能起任何煩惱,否則不能說是在「方便安立眾生」。所以,這方面希望各位能深深地體驗,這是屬于難行道的部分。

  「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得普集不可壞善根凈諸染著解脫門!埂讣故欠e集之義。因為我們的心有太多的污染,所以現(xiàn)在必須廣泛積集不可壞的善根,使心清凈。

  「廣大因慧阿修羅王,得大悲力無疑惑主解脫門!埂笩o疑惑主」與前面的「尊勝主」意義差不多,只是這兒著重慈悲門,即是從饒益眾生上面來談的。想要處處大悲饒益眾生,還要沒有任何疑惑,關(guān)于這點實行起來并不容易。因為通常發(fā)悲愿的人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智慧尚未展開,所以常產(chǎn)生這樣的懷疑:「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這樣的話,一切功德將會消失殆盡。因此,在大悲力的前提之下千萬不要懷疑,這是一種行門。若于修行時有不幸的事降臨身上,更不必產(chǎn)生疑惑,只要抓緊悲愿的初衷,一切將會變得更自在。行大悲門,你必須有鋼鐵般堅定的意志,否則修行到最后往往會功虧一簣。

  「現(xiàn)勝德阿修羅王,得普令見佛承事供養(yǎng)修諸善根解脫門。」普令一切眾生都能見佛承事供養(yǎng),并非那么容易,但至少個人的事修功德不能免。譬如每天要將自己的佛堂整理得干干凈凈,點燈、點香、供花、供水,一樣都不能缺,這也是「修諸善根」借著這些事修,你可以起無邊的觀想。

  「善音阿修羅王,得普入一切趣決定平等行解脫門!埂敢磺腥ぁ故侵噶辣娚W(xué)佛人發(fā)廣大愿要度盡一切六道眾生,我想大概沒有問題,但是能做到「決定平等行」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為你要能「普入一切趣」!譬如你要到雞道度眾生,就必須與雞同事而示現(xiàn)雞的形相,但是你又害怕會被捉去殺了,所以說你不能平等行。

  佛在往昔生中當(dāng)鹿王時,因為國王喜歡吃鹿肉,所以森林中的鹿就一只一只地輪流被宰。有天剛好輪到一只待產(chǎn)的母鹿,牠要求國王:「等我明天生下小鹿之后再死,今天先換別的鹿!箍墒谴蠹叶疾幌胩崆耙惶焖。這時鹿王自告奮勇說:「我提前去!箛蹩吹铰雇跚皝恚瑔柮髟蛑,他感到慚愧地說:「連鹿王都這么仁慈,我是什么國王?」從此下令不準殺鹿。由這個公案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佛、菩薩往昔生中的種種示現(xiàn)是多么殊勝、不可思議啊!我們能否像佛一樣平等對待一切眾生,抑或視生死一律平等?這個修行法也能讓我們解脫。

  爾時,羅睺阿修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阿修羅眾,而說頌言:

  十方所有廣大眾   佛在其中最殊特

  光明遍照等虛空   普現(xiàn)一切眾生前

  佛為何在十方廣大眾中是最殊特的呢?因為佛能覺悟,而眾生不能。所以不管修任何德業(yè),都不及覺悟到生命的存在與真理來得殊勝。佛的光明遍照,與虛空一樣,所以他能普現(xiàn)于一切眾生前。

  百千萬劫諸佛土   一剎那中悉明現(xiàn)

  舒光化物靡不周   此是毘摩深贊喜

  「百千萬劫諸佛土,一剎那中悉明現(xiàn)」,意指在一剎那間所有覺悟境界一時炳然齊現(xiàn)!甘婀狻怪钢腔酃獾恼归_,「化物」指教化眾生。所以,「舒光化物靡不周」,意指展開智慧光的妙用來教化一切眾生,不會遺漏任何一個眾生。

  如來境界無與等   種種法門常利益

  眾生有苦皆令滅   苫末羅王此能見

  如來境界是沒有人能與之相比的。此偈可以這樣排列:「如來境界無與等,種種法門常利益」,或者「如來境界無與等,眾生有苦皆令滅」,抑或「種種法門常利益,眾生有苦皆令滅」。此三者皆可,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排列,體會經(jīng)文的意義。

  無量劫中修苦行   利益眾生凈世間

  由是牟尼智普成   大眷屬王斯見佛

  佛在無量劫中修種種苦行,他有三個目的:第一、利益眾生(利益有情世間),第二、清凈世間(清凈器世間),第三、由是牟尼智普成(智正覺世間成就)。換句話說,一個凈土的成就必須具足這三個條件。

  無礙無等大神通   遍動十方一切剎

  不使眾生有驚怖   大力于此能明了

  佛出于世救眾生   一切智道咸開示

  悉令舍苦得安樂   此義遍照所弘闡

  此處的神通是指圓融、無對立、無分別的知見。因為眾生都有對立的意識形態(tài),所以才有種種痛苦產(chǎn)生。佛現(xiàn)神通是為了讓世間眾生免除一切驚怖及痛苦的逼迫。而佛用何方法救度苦難中的眾生呢?即向眾生開示智慧的道理,讓眾生趨向于覺悟,便能令眾生舍離痛苦得到安樂了。

  世間所有眾福海   佛力能生普令凈

  佛能開示解脫處   堅行莊嚴入此門

  福報大不一定能出三界,因為大福報往往是障道的因緣。佛開示我們?nèi)绾螐拇蟾笾辛松撍,這也是一個修行法門。

  佛大悲身無與等   周行無礙悉令見

  猶如影像現(xiàn)世間   因慧能宣此功德

  此偈可以這樣排列:「佛大悲身無與等,周行無礙悉令見」,或是「佛大悲身無與等,猶如影像現(xiàn)世間」。不同的排列方式,其感受度也不同。

  希有無等大神通   處處現(xiàn)身充法界

  各在菩提樹下坐   此義勝德能宣說

  如來往修三世行   諸趣輪回靡不經(jīng)

  脫眾生苦無有余   此妙音王所稱贊

  佛為了幫助眾生解脫痛苦,三世所行經(jīng)無量輪回,常在六道中度脫眾生無一遺漏。故經(jīng)典中云:這娑婆世界沒有一塊土地不是佛舍頭目腦髓的地方,換句話說,只要是一寸以上的空間都有他的血淚。佛度眾生是如此地犧牲,這真是難行、苦行。現(xiàn)在我們從這兒就能體會出,諸佛、菩薩在往昔生中是如何修行的。

  經(jīng)文到此,可看出天龍八部眾與我們有很深切的關(guān)系。雖然有人說:「根本沒有天龍八部!沟俏覀儾还苓@些,因為八部在人間饒益眾生是事實,而佛、菩薩利益眾生也不必征得你的同意。佛幫助你,只是希望你能覺悟。你現(xiàn)在不能覺悟,沒關(guān)系,等下一次因緣成熟,他還是會繼續(xù)幫助你。佛菩薩就像太陽般,天天都出來普照萬物,只是你每天都在天快亮?xí)r才去睡覺,結(jié)果你就以為這世界沒有天日,那是眾生的執(zhí)著與錯誤,佛、菩薩不會計較這些。佛、菩薩的大悲愿力要饒益眾生,這是他的本質(zhì)及特色,不因你的贊嘆與否才來決定是否幫助你。

  九  主晝神眾——發(fā)揮生命力的光芒

  復(fù)次,示現(xiàn)宮殿主晝神,得普入一切世間解脫門;發(fā)起慧香主晝神,得普觀察一切眾生皆利益令歡喜滿足解脫門;樂勝莊嚴主晝神,得能放無邊可愛樂法光明解脫門;華香妙光主晝神,得開發(fā)無邊眾生清凈信解心解脫門;普集妙藥主晝神,得積集莊嚴普光明力解脫門;樂作喜目主晝神,得普開悟一切苦樂眾生皆令得法樂解脫門;觀方普現(xiàn)主晝神,得十方法界差別身解脫門;大悲威力主晝神,得救護一切眾生令安樂解脫門;善根光照主晝神,得普生喜足功德力解脫門;妙華瓔珞主晝神,得聲稱普聞眾生見者皆獲益解脫門。

  印度人會將抽象的宇宙現(xiàn)象予以擬人化,例如此處將「白天」這個現(xiàn)象擬人化為主晝神,F(xiàn)在我們在解讀這部分的經(jīng)文時,應(yīng)該將之還原到原來的含意,換言之,主晝神是一種因緣化的自然組合,是宇宙的一種現(xiàn)象。

  「復(fù)次,示現(xiàn)宮殿主晝神,得普入一切世間解脫門!埂笇m殿」在古代是指國王、貴族所住的地方,現(xiàn)代則可泛指公共場所。能從自性中將宮殿的境界顯現(xiàn)出來,稱為「示現(xiàn)宮殿主晝神」。

  「一切世間」包括有情世間、器世間、五蘊世間。五蘊世間,就佛而言是智正覺世間;凡夫的五蘊則是色、受、想、行、識;但是一般的畜生、動物,還有鬼道、地獄道、天道、修羅道,乃至于樹木、草、花等都有生命,這些也通稱五蘊世間。除了具足生命的有機體可稱為五蘊世間外,其它如房子、土地、書本……等無生命的東西,是否也可稱為五蘊世間?關(guān)于這點各位可能感覺不到,假如房子沒有生命、沒有五蘊的話,那么中國人所說的 「地基主」、「土地公」就有問題啦!這個「五蘊世間」你能否觀察得到呢?其它還有主河神、主水神、主風(fēng)神、主空神、主方神,這些神是不是都有五蘊?可能各位會說:「主方神的『方』是指方向,這里面哪有五蘊呢?」那是我們不具備妙觀察智的緣故,所以體會不到。同樣地,主水神、主風(fēng)神、主地神,這地、水、火、風(fēng)四大各有神,因為四大本身已具足了五蘊。

  各位可能覺得奇怪:「佛教談到這里怎么變成神教了?」其實我們不講佛教也不講神教,而是講覺悟的方法。各位要知道,法界中一切萬物本來存在,只是我們的觀察力不夠微細,所以沒感受到。不要小看「普入一切世間」這幾個字,當(dāng)真詳細了解、仔細觀察的話,它是無所不在的。

  若能將五蘊世間綜合起來,然后窮盡它,此即佛的智正覺世間。而對于凡夫之所以成為五蘊世間,那是因為凡夫不能窮盡,往往停留在有限的個人的五蘊小范圍中;而佛呢?能從個人的五蘊走出來,窮盡整個虛空法界,所以是智正覺世間。

  由本體來講,佛的世間是智正覺世間;但是從相上來講,那是有情世間和器世間。在器世間中不僅是山河大地而已,而現(xiàn)在我們把山河大地這些全部歸納到有情世間中了。在佛的器世間中包括:一、「其地堅固,金剛所成」或是「黃金為地」,二、菩提樹,三、宮殿樓閣,四、師子座。凡夫認為山河大地屬于器世間,但是在佛的領(lǐng)域中通通是有情世間,這就是一種轉(zhuǎn)變。在這轉(zhuǎn)變的過程中,所有山河大地都已變成佛的眷屬,佛的菩薩海會全部現(xiàn)前。

  所以,五蘊世間與佛的智正覺世間是相通的,這其中所牽涉到的問題太廣太大了,包括體、相、用都在這兒一一展開。談到「體大」時,指佛的智正覺世間;談到「相大」時,指佛的器世間;談到「用大」時,就轉(zhuǎn)為佛的有情世間(菩薩海會),這些眾神諸王都屬于佛的菩薩海會。各位是否感覺到這樣轉(zhuǎn)移呢?像這種境界我們要慢慢地體會。

  「發(fā)起慧香主晝神,得普觀察一切眾生皆利益令歡喜滿足解脫門!

  「慧香」是指智慧之香,智慧的作用令我們感受到一種清新宜人的氣氛。此主晝神的解脫門為「普觀察一切眾生皆利益,令歡喜滿足」。此處的「利益」,是指能令眾生在覺悟上有所成就。

  「樂勝莊嚴主晝神,得能放無邊可愛樂法光明解脫門。」因為「可愛樂法光明」是無盡的,所以無有邊際。能令眾生得到無邊的可愛樂法光明,是樂勝莊嚴主晝神的解脫門。

  「華香妙光主晝神,得開發(fā)無邊眾生清凈信解心解脫門!埂感沤狻惯@兩字,我們必須能夠真正地體會。佛法中所講的「信」有兩個部分:一、「解信」,即一般所謂的「知道」,亦即聽了別人如此說,或看了經(jīng)典這樣記載,便接受了。二、「證信」,是指證道后所產(chǎn)生對真理的信心。而「信解心」的「信」是指「證信」。譬如運動能使身體健康,但我只是知道這個觀念而已,并沒有求證、體驗到運動的利益,這是屬于「解信」的部分。若你已由運動中確實使身體獲得健康,并且感受到因健康而帶來的喜悅,很自然地你每天都會在固定的時間運動,因為你已真正體驗、求證到運動的好處,這就屬于「信解心」了。同樣地,為什么我們會天天樂此不疲地拜佛、誦經(jīng)、做功課?因為我們已經(jīng)求證都誦經(jīng)、拜佛不只是增加福報而已,更能了生死、出三界。

  在「信解心」上面再加了「清凈」兩字,這境界實在不容易描述。何謂「清凈」?唯一的說法就是不可說的境界。譬如一面擦得很干凈的玻璃,一不注意就會看不到而撞到;如果你看得到那是一片玻璃,那玻璃就一定沒擦干凈了!盖鍍簟咕褪穷愃七@樣,若是將它描述出來就不清凈了。像玻璃與水都還容易說明,但是心的清凈到底是什么樣子呢?其實不管你如何去解釋清凈心,這清凈就一定不清凈了。

  譬如以「信解心」這件事來講,我們都信解學(xué)佛之后必能了生死,但是這只是相對清凈的信解心。真正清凈的信解心是對于「學(xué)佛能了生死」這件事沒有沾滯,假如為了了生死才來學(xué)佛,那么就有了生死的痕跡存在。真正學(xué)佛到達爐火純青的地步時,當(dāng)別人問起時,他可能會說:「嗯!沒問還不知道,一問還真答不出來呢!」這時,學(xué)佛的心態(tài)大概已經(jīng)清凈了。但是這「清凈」并非無知,而是全然的覺知。

  清凈是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感受,非一般語言文字所能形容。就像一片擦得很干凈的玻璃,它本來就在那里,但是你看不到,必須仔細觸摸它才知道,這就是清凈。

  「樂作喜目主晝神,得普開悟一切苦樂眾生皆令得法樂解脫門。」這里用苦樂眾生來譬喻,讓我們體會到一切眾生都是在苦樂的相對環(huán)境下生活。其實無論是苦是樂,關(guān)鍵只在于你的心境如何轉(zhuǎn)變而已。心境若轉(zhuǎn)變,苦樂就會發(fā)生變化,都但這還是世間法,不是究竟的佛法。究竟的佛法是圓融統(tǒng)一的,對立是凡夫境界。佛法是將二元對立轉(zhuǎn)變成統(tǒng)一圓融的境界,所以,真正的法樂是化二元對立為圓融統(tǒng)一。

  「觀方普現(xiàn)主晝神,得十方法界差別身解脫門!埂覆顒e身」是一種境界相。很顯然地,十方法界一切眾生身各個不同。就以人身和畜生身來講,我們當(dāng)然可以分辨得很清楚,但人身和鬼身有何不同,大概你就看不到了。因為沒有人真的看過鬼(很多人都說他看到鬼,那真是活見鬼),所以就將鬼擬人化了,同時我們也一直認為鬼是不好的,所以就將它畫得很難看。其實這些都不正確,都不能稱差別身。因為我們是使用人類的意識形態(tài),所以會將眾生通通予以擬人化,因此,人類所畫任何形象的生命體,不是兩只腳就是四只腳或六只腳……,這些都不是差別身。就既有的現(xiàn)象和意識形態(tài)去規(guī)范的,都不能稱為差別身。所謂的差別身,已經(jīng)超越人類意識形態(tài)所能想象的范圍。

  「善根光照主晝神,得普生喜足功德力解脫門!埂腹Φ隆故侵冈谄刑岬郎蠈嶋H成就的部分,而「功德力」是指能夠在菩提道上精進的能力。很多人在菩提道上無法精進,譬如一聽經(jīng)就打瞌睡,或一做功課就打妄想,想坐下來好好禪坐時種種逆境就來干擾,這就是沒有功德力。

  而「普生喜足」呢?「普」是窮盡、普遍、平等之義!干乖谶@里是指自然發(fā)生,因為在佛法中所說的是無生無滅,所以這個「生」字,本身是一種因緣組合而產(chǎn)生,不是我們加工、用了力量下去而產(chǎn)生的,這兩種狀況是不同的。譬如聽經(jīng)是席地而坐時,你會覺得空間寬敞、沒有壓迫感,假如換成坐在高座椅上,我們就會感覺很逼迫感了;這是兩個不同的因緣組合所造成的兩種現(xiàn)象,此「造成」就是普生的「生」了。逼迫是因緣組合,空曠也是因緣組合。佛法講的是因緣組合的「生」,世間法中所講的「生」是用腦力設(shè)計產(chǎn)生的,此現(xiàn)象有生有滅。當(dāng)然因緣組合同樣有生有滅,但是它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所以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乖诖艘蚓墬l件下,一切順、逆境我們都會歡喜接受,這就是「喜足」。

  「妙華瓔珞主晝神,得聲稱普聞眾生見者皆獲益解脫門!埂嘎暦Q普聞」是稱贊之義。我們一再稱贊如來或者念佛功德,眾生見到我們就會很喜歡。為什么?這是一種因果關(guān)系。多贊嘆別人,人家看到你就會喜歡。相反地,假若你一再數(shù)落他人,就很容易得罪別人,同時別人也不敢和你多接近,因為深怕那天也被你毀謗了。我們要是不講是非,同時常常稱贊別人,別人便會喜歡與我們接近,因為對方會由你那得到贊美,此即「眾生見者皆獲益」。

  爾時,示現(xiàn)宮殿主晝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晝神眾,而說頌言:

  佛智如空無有盡   光明照耀遍十方

  眾生心行悉了知   一切世間無不入

  知諸眾生心所樂   如應(yīng)為說眾法海

  句義廣大各不同   具足慧神能悉見

  佛智在于度眾生,它能「知諸眾生心所樂」。什么是眾生心中所喜歡的呢?處于順境與身在逆境所追求的會有所不同,有的人希望離苦,也有人想得到快樂。不管眾生心中喜歡些什么,只要修行此法門的人,就能「如應(yīng)為說眾法海」。換句話說,當(dāng)眾生需要快樂,就能令他快樂;眾生需要拔除痛苦,就能令他免除痛苦的逼迫。但是有一點要特別注意,若眾生需要拔苦,你卻予樂的話,這樣就不相應(yīng)了。從行門來說,這法門叫作「念念清楚」,也就是六根門頭全部打開。

  「句義廣大各不同」,是指按照眾生的心樂不同,所給予的也就有異,而每個法門所給予的也不一樣。

  佛放光明照世間    見聞歡喜不唐捐

  示其深廣寂滅處    此樂莊嚴心悟解

  「佛」是覺悟,覺悟的智慧光明能普照一切世間。易言之,當(dāng)覺悟之后,我們對于世間的一切事物就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見聞歡喜不唐捐」,是指當(dāng)我們被佛光普照的時候,內(nèi)心當(dāng)然很歡喜,「不唐捐」就是不空過。「示其深廣寂滅處」,是指從覺悟的智慧中可展現(xiàn)出真理的本來面目。

  佛雨法雨無邊量    能令見者大歡喜

  最勝善根從此生    如是妙光心所悟

  這首偈的含意,是指佛轉(zhuǎn)*輪不僅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而且能令聽聞此法音者產(chǎn)生大歡喜,而最殊勝的善根也就從聽聞佛法開始。這是華香妙光主晝神所了悟的。

  世間的一切善行都比不上佛門中的善行。為什么呢?因為佛門中指導(dǎo)我們的是覺悟的善行,而一般世間善行未必是覺悟的,只有覺悟的善行才是真正的善行。在古代,行善通常是有目的,譬如《易經(jīng)》上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種積善、陰德是為了留福給子孫。而在佛法中告訴我們,行善是應(yīng)該的,不需要任何理由。行善就像我們的生命自然呼吸一樣,一點都不造作。當(dāng)呼吸發(fā)生障礙,或是你為了呼吸而去呼吸時,就表示這「呼吸」本身已經(jīng)出了問題。所以說,一切善法皆從佛出興,唯有從覺悟中所做的一切善行才是最清凈的。

  普入法門開悟力    曠劫修治悉清凈

  如是皆為攝眾生    此妙藥神之所了

  這首偈的意義,指佛曠劫以來修行無量無邊法門,而且皆已清凈圓滿,如是修行皆為攝受眾生,這也是普集妙藥主晝神所證悟的境界。

  以攝受眾生這件事來談,應(yīng)該是無所為而為;假如是有所為而為地攝受眾生,此種攝受就不清凈。攝受眾生也和我們生命中的呼吸一樣,沒有原因,它是自然地一種脈動。

  種種方便化群生   若見若聞咸受益

  皆令踴躍大歡喜   妙眼晝神如是見

  十力應(yīng)現(xiàn)遍世間   十方法界悉無余

  體性非無亦非有   此觀方神之所入

  「體性」是指窮盡十方法界,而且到處應(yīng)現(xiàn),無一遺漏。這「體性」,你說有嗎?好像沒有,說沒有?卻又像有,他就像水中月、鏡中像。經(jīng)典中為何總是使用雙立或雙破法來談佛法呢?就是為了避免我們的法執(zhí)。

  眾生流轉(zhuǎn)險難中   如來哀愍出世間

  悉令除滅一切苦   此解脫門悲力住

  像這種句子在佛經(jīng)中容易見到,但是各位有沒有真正體會到它的真實義?想一想,現(xiàn)在你有沒有在苦難中?你有沒有見到如來?如來已經(jīng)出現(xiàn)世間幫助眾生滅除苦難了,你是否感受到呢?假如沒有感受到,那么我們還停留在「解信」的階段,而還沒有「信解力」呢!我們必須證信、證入,確實求證經(jīng)文中所說的境界,如此才能真正解脫。

  眾生暗覆淪水夕    佛為說法大開曉

  皆使得樂除眾苦    大善光神入此門

  眾生在無明暗障中輪回流轉(zhuǎn),佛為其說法,令此眾生皆蒙開曉,不再受生死輪回之苦。

  如來福量同虛空    世間眾福悉從生

  凡有所作無空過    如是解脫華瓔得

  「如來」是自性,自性寶藏就像虛空一樣廣大無邊,世間一切眾福都是從自性寶藏中產(chǎn)生。所以說,我們眼前所遇到的境界,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能反觀,那是我們內(nèi)心所現(xiàn),換言之,一切外境皆從自性中所顯現(xiàn)出來的。假如能如此反觀,一切眾福將繼續(xù)展開;否則當(dāng)福報來臨時,我們將起貢高我慢心,此時福報馬上就會消失。

  在自性中種福田是絕無空過的,那么我們?nèi)绾卧谧孕灾蟹N福田呢?很簡單!就是開發(fā)自己的自性,亦即引出佛性。引出佛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再反省,譬如現(xiàn)在的福報是我自己的?還是因緣和合的?是我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還是有某一股力量讓它產(chǎn)生?你去思考這些問題。當(dāng)然,我們都會說現(xiàn)在的福報是我努力的結(jié)果,但是,這個「我」是自性中的我?還是我執(zhí)的自我?假如你覺得是我執(zhí)的自我,那就不對了,那是傲慢,福報馬上就會截止了。如果你反省的結(jié)果,覺得是無我的我或是自性的我,那這樣的果報就不一樣。關(guān)于這點需要靠我們?nèi)ンw會。

  經(jīng)文常提到:「體性非有亦非無」(此體性就是指自性),我們要從這邊去感受,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福報,你就不會去執(zhí)著。既然它是「非有亦非無」,那還執(zhí)著什么呢?然后你就會一再布施;于此當(dāng)中,你已經(jīng)產(chǎn)生不可思議的境界了。

  十  主夜神眾——積極奮發(fā)后的清涼歸宿

  復(fù)次,普德凈光主夜神,得寂靜禪定樂大勇健解脫門;喜眼觀世主夜神,得廣大清凈可愛樂功德相解脫門;護世精氣主夜神,得普現(xiàn)世間調(diào)伏眾生解脫門;寂靜海音主夜神,得積集廣大歡喜心解脫門;普現(xiàn)吉祥主夜神,得甚深自在悅意言音解脫門;普發(fā)樹華主夜神,得光明滿足廣大歡喜藏解脫門;平等護育主夜神,得開悟眾生令成熟善根解脫門;游戲快樂主夜神,得救護眾生無邊慈解脫門;諸根常喜主夜神,得普現(xiàn)莊嚴大悲門解脫門;示現(xiàn)凈福主夜神,得普使一切眾生所樂滿足解脫門。

  主夜神和主晝神是相對的,通常經(jīng)文中會將主夜神放在主晝神之后,這有兩重意義:第一、黑夜是白晝來臨的前兆,所以主夜神是指你即將展開智慧的狀況;第二、為何先提主晝神?當(dāng)一個人積極奮發(fā)之后需要有一個接納的歸宿,夜有最后歸宿的象征意義。而黑夜較白天來得涼爽,所以主夜神的另一個含意是指清涼。

  以世間人的立場來說,我們可以把努力工作賺錢的這部分歸納為主晝神的作用,因為發(fā)揮生命力和光芒才能賺錢!賺錢之后呢?就是要花錢,花錢的這部分就屬于主夜神的作用。很清涼地花錢是一種享受,同樣地,發(fā)揮你生命的光和熱來賺錢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有的人只會享受賺錢而不會享受花錢,但花錢并不一定指買東西,像布施、供養(yǎng)、救濟、印經(jīng)……等等都是花錢,從這部分所得到的快樂才叫作真正的清涼樂。

  「復(fù)次,普德凈光主夜神,得寂靜禪定樂大勇健解脫門!埂讣澎o」指本來面目,「禪定」這兩字以現(xiàn)代的語言來講是指靜心。想要進入本來面目的靜心狀態(tài)中,非有大勇健的堅定意志力和魄力不可。

  當(dāng)今學(xué)佛人就是缺少大勇健力,所以對心性的深耕不徹底。在每天例行的誦經(jīng)功課中,往往妄想紛飛,想打坐卻一秒鐘也不得安寧。各位要知道,能夠在一剎那間不打妄想的這種意志力就是大勇健,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guān)鍵,學(xué)佛人應(yīng)有這層認識。

  「喜眼觀世主夜神,得廣大清凈可愛樂功德相解脫門!构Φ孪嗟贸删捅容^普遍。譬如打禪七、打佛七、拜懺,做了七天功課之后覺得法喜充滿。不管你是否真獲得法益,這個功德相總是現(xiàn)前了。而功課儀式也屬于功德相得部分。功德相容易為大眾所接受,所以叫作「可愛樂功德相」,但是想將「廣大清凈」和「可愛樂功德相」互相結(jié)合,就不容易了。換句話說,如果能把所做的這些功課,不管是打佛七、禪七或梁皇寶懺……等等功德相,能達到廣大清凈無為的狀態(tài),那就是大成就,這是屬于正法行。

  方便行,是指我們?nèi)粘I钪腥鐠叩亍⒅箫、洗衣服、簽公文、做生意、與人交際應(yīng)酬……等等都是方便行,從方便行中也能成就功德相。

  「寂靜海音主夜神,得積集廣大歡喜心解脫門!埂笟g喜心」通常是指沒有逼迫性的。現(xiàn)在學(xué)佛人大都陷在這種漩渦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就是因為害怕娑婆世界的生死輪回之苦,希望能趕快出離。這種出離心是有逼迫性的,與完整的廣大歡喜心不同。

  若想具足完整的「廣大歡喜心」,只有修習(xí)一佛乘才能達到。凡夫是「心被境轉(zhuǎn)」,而圣人是「心能轉(zhuǎn)境」。若能將我們現(xiàn)在的凡夫心境轉(zhuǎn)變?yōu)槭ト说男木常苯泳湍艹删,于是便能具足歡喜心了。

  「普發(fā)樹華主夜神,得光明滿足廣大歡喜藏解脫門!埂腹饷鳚M足」是智慧成就之義。「廣大歡喜藏」是指這種歡喜的寶藏有如涌泉,源源不斷地涌現(xiàn)出來而無有窮盡。

  「游戲快樂主夜神,得救護眾生無邊慈解脫門。諸根常喜主夜神,得普現(xiàn)莊嚴大悲門解脫門;示現(xiàn)凈福主夜神,得普使一切眾生所樂滿足解脫門!埂钙宅F(xiàn)莊嚴大悲門」和「救護眾生無邊慈」這兩個解脫門,都屬于「都攝六根」的法門。而「普使一切眾生所樂滿足」的解脫門,屬于六根門頭全部開放,是念念清楚的法門。

  從這段主夜神的性德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主夜神的解脫門比較靜態(tài),卻很積極活潑。

  爾時,普德凈光主夜神承佛威力遍觀一切主夜神眾,而說頌言:

  汝等應(yīng)觀佛所行    廣大寂靜虛空相

  欲海無涯悉治凈    離垢端嚴照十方

  真理的本來面目像虛空一般廣大寂靜。雖然眾生的五欲六塵無有邊際,但是覺悟之行能將這些雜染清除干凈,恢復(fù)到無染、端嚴照耀十方的境界。

  一切世間咸樂見    無量劫海時一遇

  大悲念物靡不周    此解脫門觀世睹

  雖然眾生都很喜歡見佛,卻總是很難見到佛,為什么呢?因為我們不具足見佛的條件,不具備覺悟的能力。雖然佛普照一切,可是眾生缺乏覺知的能力,所以很難見佛。

  導(dǎo)師救護諸世間    眾生悉見在其前

  能令諸趣皆清凈    如是護世能觀察

  佛救護眾生,也要眾生能相應(yīng),眾生若能相應(yīng)就能見佛。每個人都想見佛,可是不具備見佛的能力,因為我們對佛的認知產(chǎn)生偏差。畜生界的眾生也想見佛,但是牠們比人更不具備見佛的能力。雖然人較具有見佛的能力,卻因為各人的因緣不同,對于覺悟之法也不見得能具足。因為每個人都有執(zhí)著,不管是執(zhí)著在法執(zhí)或我執(zhí)上,二者都令人無法見佛。真正覺悟的法是沒有我執(zhí)也沒有法執(zhí)的,我們要從此處體會。

  佛昔修治歡喜海    廣大無邊不可測

  是故見者咸欣樂    此是寂音之所了

  佛于往昔所修治的廣大法門皆已清凈圓滿,是故眾生見者皆歡喜。因為佛所修的是普賢大行,而普賢行的特色為廣大無邊、一即一切,是圓融無礙的,所以能令眾生歡喜。假如我們不是修普賢行,只是單單為了讓自己免于痛苦的逼迫及生死輪回而去修行,自然無法令眾生喜歡了。

  如來境界不可量    寂而能演遍十方

  普使眾生意清凈    尸利夜神聞踴悅

  「寂」指寂靜或本來面目,「演」是普照眾生的作用。這首偈的含意,是指體性廣大遍照十方,能使本來迷惑顛倒的眾生如實了知自性的境界。

  佛于無福眾生中    大福莊嚴甚威曜

  示彼離塵寂滅法    普發(fā)華神悟斯道

  「無福眾生」是指被無明暗障掩蓋了自性的眾生!戈住褂袃蓚意義:一、光明照耀,二、積極煥發(fā)。這首偈的含意,是指覺悟的大福智光能掀開無福眾生的迷惑顛倒,令他們了悟真理的本來面目,讓這些無福眾生的自性寶藏現(xiàn)前。

  十方普賢大神通    一切眾生悉調(diào)伏

  種種色相皆令見    此護育神之所觀

  佛在一起境界中都能普現(xiàn)神通,而且會因應(yīng)眾生根器不同而做種種示現(xiàn),令眾生因此而解脫。

  如來往昔念念中    悉凈方便慈悲海

  救護世間無不遍    此福樂神之解脫

  佛于往昔念念中,以無量無邊的慈悲法門救護世間,而無不窮盡。

  眾生愚癡常亂濁   其心堅毒甚可畏

  如來慈愍為出興   此滅怨神能悟喜

  在這世間,若是一個菩薩真正發(fā)心,那么要做的事就太多了。不管是直接的救護眾生,或是間接從自己周遭的環(huán)境保護開始,只要是能對眾生有幫助的,都盡心盡力去做,如此就可稱為「如來慈愍為出興」了。

  佛昔修行為眾生   一切愿欲皆令滿

  由是具成功德相   此現(xiàn)福神之所入

  「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這首偈說的是佛往昔修行是眾緣和合而生,一切愿也因眾緣和合而產(chǎn)生才能圓滿,因此才能成就一切功德相。

  今天我們來此聽經(jīng)、學(xué)佛、修行也是因緣和合,但是尚未有成就,想要修行成就還得加入一些因素。所以,我們現(xiàn)在具足了修行的因緣,但還沒有具足成就的因緣。

  十一  主方神眾——依循內(nèi)在性德的指引

  復(fù)次,遍住一切主方神嗎,得普救護力解脫門;普現(xiàn)光明主方神,得成辦化一切眾生神通業(yè)解脫門;光行莊嚴主方神,得破一切暗障生喜樂大光明解脫門;周行不礙主方神,得普現(xiàn)一切處不唐勞解脫門;永斷迷惑主方神,得示現(xiàn)等一切眾生數(shù)名號發(fā)生功德解脫門;遍游凈空主方神,得恒發(fā)妙音令聽者皆歡喜解脫門;云幢大音主方神,得如龍普雨令眾生歡喜解脫門;髻目無亂主方神,得示現(xiàn)一切眾生業(yè)無差別自在力解脫門;普觀世業(yè)主方神,得觀察一切趣生中種種業(yè)解脫門;周遍游覽主方神,得所作事皆究竟生一切眾生歡喜解脫門。

  主方神的「方」是指方向。方向是一種指示,所以也有依靠之義。當(dāng)有人問:「我到底要怎么辦?」若你告訴他怎么做,就是在指示他一個方向,讓他依靠你的指示去解決問題。方向是無量無邊的,一個人在生活中若調(diào)適不良的話,會很難適應(yīng),所以必須有依循的方向。每個人所依循的方向不一樣,譬如學(xué)生有學(xué)生所要依循的方向,上班族有上班族所要依循的方向,企業(yè)家有企業(yè)家所要依循的方向,學(xué)佛人有學(xué)佛人所要依循的方向……等等,各人生活取向不同,所依循的方向便各有不同。

  主方神是一個擬人化的名字,現(xiàn)在你能否將這種擬人化的文字恢復(fù)到它原來的現(xiàn)象界中?亦即我們常講的「因緣化」、「性德化」。若不能將這種文字還原、恢復(fù)到它原來的意涵,你對經(jīng)文就會產(chǎn)生執(zhí)著。也許你會懷疑:「真有這樣一個神嗎?」有!這個神確實存在,但絕非我們想象中具有人形的那種神,而是在性海中確實具有這些性德。

  「復(fù)次,遍住一切主方神,得普救護力解脫門!惯@「遍住一切主方神」,是指在一切境界中都能啟發(fā)、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普救護力」是相應(yīng)于此主方神的名號而言,因為能「遍住一切」,所以才有能力普救一切眾生。

  這里「得普救護力」的「得」是證得之義!缸C得」只是一種經(jīng)驗,還沒有真解脫。譬如我已證得了這「普救護力」的要領(lǐng),我的用心處就是如何盡我所能地普救護一切眾生,至于能否救度所有眾生呢?這就不是問題的關(guān)鍵所在。一個修行人懂得如何善用其心,即表示已經(jīng)找到修行的方向了。

  「普現(xiàn)光明主方神,得成辦化一切眾生神通業(yè)解脫門!埂赋赊k化一切眾生」,表示已經(jīng)做到度化一切眾生之義。很多人想度化眾生,可是沒有方法,那我們應(yīng)如何教化眾生呢?眾生又從哪兒來呢?假如各位真想發(fā)心弘法、饒益眾生,趁你還沒開始之前,趕快先結(jié)善緣。你最好是向東方結(jié)緣,向西邊弘法,這樣你才不會攀緣。假如在弘法之前,沒有能舍的心,你做不到「成辦化一切眾生」的事。相反地,如果事前已具足能舍的心,你就能掌握到眾生心性的變化及表達,而你所能掌握的部分就是你教化的范圍了,它會很自然地顯現(xiàn)出來,此即你的「神通業(yè)」。

  「光行莊嚴主方神,得破一切暗障生喜樂大光明解脫門!拱嫡现援a(chǎn)生,是因為我們有一些前提性的約束,而這種約束,我們本身并不知情。這些前提性的約束包括了我執(zhí)和法執(zhí)。法執(zhí)有「俱生法執(zhí)」和「分別法執(zhí)」兩種。分別法執(zhí)思惑我們長大后養(yǎng)成的習(xí)慣,只要經(jīng)人提醒,你就會醒悟,此種法執(zhí)較容易破除。譬如學(xué)佛要吃素,你也認為應(yīng)該如此,可是當(dāng)有人告訴你:「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只有中國才吃素!鼓敲茨銓@觀念本身的執(zhí)著就容易破除了。

  俱生法執(zhí)則較難破除,譬如走在街上,一位三、四十歲的兒子很自然會扶著他那六、七十歲的母親,可是他卻不會去扶另外一位老太太,為什么?因為「男女授受不親」!像這種觀念便屬于俱生法執(zhí)。

  俱生法執(zhí)是在我們尚未有分辨能力時就被雙親灌輸進來的觀念,我們很自然地接受下來,然后在心中根深柢固地認同它;因為那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所以稱為「俱生法執(zhí)」。當(dāng)年齡愈往前推時,所灌輸進來的這種法執(zhí)就愈微細、愈牢固,要破除這種觀念上的執(zhí)著就愈不容易。若是在嬰兒時期就被灌輸?shù)挠^念,就更加難以破除了。

  由此可以明顯發(fā)現(xiàn)到,我們?yōu)楹斡邪嫡希恳驗槲覀冇邢热霝橹鞯囊庾R形態(tài),F(xiàn)在我們都被這些意識形態(tài)覆蓋而不自知,甚至還樂此不疲地在這些意識形態(tài)的圈圈中生活得很習(xí)慣,乃至于成為一種依靠。這情形就好像依靠父母一樣,除非他自己能獨立,否則有一天依靠的對象消失了,對他來說將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學(xué)佛也是一樣,眾生當(dāng)中,有的人已經(jīng)感受到苦,有些人還沒有。還沒有感受到的并非沒有痛苦,只是那苦尚未逼迫到你。佛法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免除這些逼迫?必須有大光明及大智慧,才會產(chǎn)生大喜樂,否則無法免除痛苦。因為我執(zhí)及法執(zhí)會在這里堅固不斷地干擾著你,而你卻不知道。

  「周行不礙主方神,得普現(xiàn)一切處不唐勞解脫門!埂覆惶苿凇故遣话踪M的意思。當(dāng)我們進行教化眾生這項工作時,常會有一些感觸;尤其是與人談佛法時,對方往往很沒耐心,講了半天一句都沒聽進去,這時你會覺得今天又白費了。其實你的努力沒有白費,只是他現(xiàn)在因緣尚未成熟,就像剛才所說的,苦仍未逼迫到他而已,所以你暫時看不出效果。再者,當(dāng)你在表達時,其實自己也在成長。很多人不善于檢查自己的表達是否得體?是否契機、契理?引用的例子恰當(dāng)與否?可是,一次、兩次、一年、兩年下來,當(dāng)你終于發(fā)覺到自己在哪些地方表達不好時,那就是你的收獲了。因為人生是總體的,在這整個成長過程中,你會自己去調(diào)適,只要時間一到,因緣成熟,你也會跟著成熟了。所以在佛門中,你所下的功夫是「不唐勞」的。

  「永斷迷惑主方神,得示現(xiàn)等一切眾生數(shù)名號發(fā)生功德解脫門。」為何佛、菩薩的名號會與一切眾生名號的數(shù)量相等呢?這就牽涉到佛法在印度展開時,所發(fā)展出來的思惟模式。任何宗教的發(fā)展都與當(dāng)?shù)孛褡逍韵⑾⑾嚓P(guān),如印度和中國皆為農(nóng)業(yè)社會,但中國的政治體制傾向于中央集權(quán),思想上十分重視大一統(tǒng),所以在宗教上經(jīng)常會去思考宇宙的核心為何;而印度人的生活比較趨向于與自然界相接觸,故比較用心于觀照自己周遭所面對的一切境界。所以在佛教的語言模式及思惟模式的發(fā)展過程中,就會受到印度人這種用心觀照境界的態(tài)度影響。

  因此,他們看到花,就會將花的現(xiàn)象轉(zhuǎn)化成花神;聽到雷聲,就會將雷的現(xiàn)象轉(zhuǎn)化為雷神;ㄓ卸嗌俜N功用,就會被轉(zhuǎn)化為多少種花神;雷有多少種現(xiàn)象,就會被轉(zhuǎn)化為多少種雷神。所以,這些神的名號,就是將自然界的種種現(xiàn)象及功用歸納起來成為性德而產(chǎn)生的。因為印度人認為這些自然界的現(xiàn)象可以幫助我們訓(xùn)練自己,所以將這些現(xiàn)象界的特色予以定名成為性德而表達出來。

  佛號也是這樣形成的,宇宙中或社會上有多少種現(xiàn)象,就會被轉(zhuǎn)變成多少佛號。譬如「須彌山王佛」,就是從現(xiàn)象界中須彌山的相來定名的。至于為何佛、菩薩的名號與眾生數(shù)相等呢?因為「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所以現(xiàn)象界中的一切境界皆由眾緣和合而產(chǎn)生,這些境界都能啟發(fā)我們,令我們覺悟。因此,有多少眾緣和合所產(chǎn)生的境界,就會產(chǎn)生多少佛號,絕非憑空捏造的。我們能否由此去體會?如能體會,從此處下手就可以解脫了。

  「遍游凈空主方神,得恒發(fā)妙音令聽者皆歡喜解脫門!埂该钜簟故侵赣袑嵸|(zhì)作用的音聲,能讓眾生因聽聞而覺悟,離苦得樂,并產(chǎn)生大歡喜。

  「云幢大音主方神,得如龍普雨令眾生歡喜解脫門!过堅趥髡f中都被描述得非常真實,可是中國和印度所指的「龍」并不是具體的畜生,而是指一種性德和功能。對古人而言,下雨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背后有一主宰者在操縱著,這主宰者就是龍;而在佛法中,能夠促成下雨的因緣就是就是「龍」。

  云幢大音主方神的解脫門,能像龍降甘霖遍灑大地般演說真理,如此能令眾生因感受到正法的滋潤而歡喜。

  「髻目無亂主方神,得示現(xiàn)一切眾生業(yè)無差別自在力解脫門!埂各倌繜o亂」是指能清楚警覺了知一切境界,所以不會迷惑慌亂。對一切善惡業(yè)都不起分別,如此就能得大自在。

  「普觀世業(yè)主方神,得觀察一切趣生中種種業(yè)解脫門!怪鞣缴駥α辣娚熳鞯姆N種業(yè),觀察得清清楚楚;凡夫只有分別的意識,沒有妙觀察智,所以常常迷惑顛倒。假如能化對立為圓融,凡事不起任何分別心,就能將分別識轉(zhuǎn)為妙觀察智。

  「周遍游覽主方神,得所作事皆究竟生一切眾生歡喜解脫門!惯@里的「所作事皆究竟」其實并非指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求圓滿成就,而是指需盡心盡力去做每一件事。很多事我們是無法做到圓滿,也無法做完的。譬如吃飯,你有可能今天吃完飯,從此以后再也不吃飯了嗎?就算我們將所有的愿望與理想實現(xiàn),可是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你能料想得到嗎?世事無常。∷宰鍪虏灰谕谕昝缊A滿,只要盡心,做十二分是圓滿,做三分也是圓滿,此即「所作事皆究竟」。

  那么我們要做些什么事,才能「生一切眾生歡喜」呢?這就要順應(yīng)時代的需要了。五十年前能令眾生歡喜的事,不見得在五十年后眾生還喜歡哦!所以我們要有所變化。學(xué)佛人的活潑就在此處展現(xiàn),他不被意識形態(tài)所局限,能隨緣遨游、任運自在,這樣才能快樂。

  爾時,遍住一切主方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方神眾,而說頌言:

  如來自在出世間    教化一切諸群生

  普示法門令悟入    悉使當(dāng)成無上智

  如來以一大事因緣出現(xiàn)于世,是為了開示眾生,令其悟入佛之知見。

  如來是指自性。自性十分自在,而且盡虛空遍法界般無所不在,為一切眾生普遍展開示現(xiàn)法門,令眾生感受到真實生命的存在而成就無上智慧。

  神通無量等眾生    隨其所樂示諸相

  見者皆蒙出離苦    此現(xiàn)光神解脫力

  佛所示現(xiàn)的無量神通業(yè)和眾生的數(shù)量一樣多。然而,如果眾生的善根不夠,便無法見到佛的示現(xiàn),也就無法出離了。

  佛于暗障眾生海    為現(xiàn)法炬大光明

  其光普照無不見   此行莊嚴之解脫

  這首偈,乃言眾生都被無明暗障所覆蓋,佛將真理的火炬高高舉起,展現(xiàn)大智慧光明照耀世間,令眾生明白自己處在黑暗愚癡中,而能覺醒出離。

  具足世間種種音   普轉(zhuǎn)*輪無不解

  眾生聽者煩惱滅   此遍往神之所悟

  這首偈可以拆成很多組對句,大家可以體會其中的甚深法義。

  一切世間所有名   佛名等彼而出生

  悉使眾生離癡惑   此斷迷神所行處

  「一切世間所有名」是指世間一切的眾生,「佛名等彼而出生」,是指佛名和眾生的數(shù)量一樣多。為何需要這么多的佛名呢?這是一個關(guān)鍵處,我們對此要能通達。因為眾生所悟之處不同,所以佛名就有那么多,換句話說,你在此處覺悟,佛就在此處出生;在彼處覺悟,佛就在彼處出生;各人覺悟處不同,當(dāng)然佛名各有所異。

  若有眾生至佛前   得聞如來美妙音

  莫不心生大歡喜   遍游虛空悟斯法

  「佛前」指覺悟的境界,「如來美妙音」指自性的韻律及脈動。既然覺悟了,你就了生死出三界,此時便可感受到,原來自性的脈動如此澎湃!

  佛于一一剎那中   普雨無邊大法雨

  悉使眾生煩惱滅   此云幢神所了知

  佛是覺悟。為何一位覺悟者能在一剎那雨無邊大法雨?因為他已扣住佛法的根本。

  一切世間諸業(yè)海   佛悉開示等無異

  普使眾生除業(yè)惑   此髻目神之所了

  「業(yè)海」是眾生所造下的苦果。造業(yè)是現(xiàn)行,如正在罵人。眾生現(xiàn)在所受的苦報都是由迷惑中來,易言之,先起惑、造業(yè),然后身受苦。常有人搞不清楚這部分,認為雖然起惑了,但身體并沒有付諸行動,這樣就不受果報。從小乘的立場來看,這并沒有錯,小乘的戒律認為身業(yè)、口業(yè)犯戒才是造業(yè),意業(yè)起惑不算。但是,以大乘來講,你一起惑,就是造業(yè)了,而且也要遭受果報。譬如你與別人爭執(zhí),表面上裝作沒事,其實氣在心里,這樣你心中已有恨的因素存在,如此所招感來的果報將導(dǎo)致下輩子長得很丑。而先前爭執(zhí)所造的口業(yè),其所招感來的依報,可能是下輩子再見面時會被罵上兩句。所以,起惑→造業(yè)→受報,這是必然的真理。

  一切智地?zé)o有邊   一切眾生種種心

  如來照見悉明了   此廣大門觀世入

  「一切智地」是指佛果地。自性能通達無邊的佛境界及一切眾生的種種心念,這是普觀世業(yè)主方神的解脫門,我們也可從此下手修行。

  佛于往昔修諸行   無量諸度悉圓滿

  大慈哀愍利眾生   此遍游神之解脫

  「佛于往昔修諸行,無量諸度悉圓滿」是自受用的部分;而「佛于往昔修諸行,大慈哀愍利眾生」,是為了利益眾生,這是屬于他受用的部分。在此偈中,自受用、他受用兩者并存。

  十二 主空神眾——空,才能發(fā)揮妙用

  復(fù)次,凈光普照主空神,得普知諸趣一切眾生心解脫門;普游深廣主空神,得普入法界解脫門;生吉祥風(fēng)主空神,得了達無邊境界身相解脫門;離障安住主空神,得能除一切眾生業(yè)惑障解脫門;廣步妙髻主空神,得普觀察思惟廣大行海解脫門;無礙光焰主空神,得大悲光普救護一切眾生厄難解脫門;無礙勝力主空神,得普入一切無所著福德力解脫門;離垢光明主空神,得能令一切眾生心離諸蓋清凈解脫門;深遠妙音主空神,得普見十方智光明解脫門;光遍十方主空神,得不動本處而普現(xiàn)世間解脫門。

  經(jīng)文在此處談到主空神!缚铡故侵竷(nèi)心沒有意識形態(tài),這樣才能發(fā)揮它的妙用。

  小時候家附近有一大戶人家,房子的建筑非常氣派,所有建材都是一流的,連木板上的漆都會閃閃發(fā)亮呢!當(dāng)時那家的主人夸口說:「再過一百年,這房子里的東西都是骨董!」我和他們的小兒子很要好,常去他家玩,坐在大廳里,相當(dāng)涼爽舒適。那大廳的氣氛極為寧靜幽雅,擺設(shè)著神桌、八仙桌和太師椅,旁邊再放一只熱水瓶。有客人來訪時,就拿起熱水瓶倒水,客人一杯、主人一杯地對飲,感覺十分舒服。

  大概十年前,我再去拜訪時,看見客廳中塞滿了現(xiàn)代化的設(shè)備。坐下后一聊,那個小兒子談到準備將房子敲掉重蓋。當(dāng)年他父親所說的話,雖然言猶在耳,可是現(xiàn)在意識形態(tài)一變,所有情勢完全改觀。那時我建議他:「就算房子不保留,那建材也要保留!菇Y(jié)果他說:「!那沒幾個錢啦!」你看!連對那房子的看法都完全改變了!本來那老人家的心中沒有太多意識形態(tài),對那房子的想法那么純真;現(xiàn)在身處工商業(yè)社會ide惡性競爭之下,太多意識形態(tài)一再加入,一再地污染,下一代對于那房子的評價就完全不同了。所以經(jīng)文在此處所說的「空」字,大家可以體會一下。

  「空」本身所能顯現(xiàn)出來的德能及妙用非常廣大。印度人秉持在思惟感受上一貫的專長,將空性的德能濃縮為十個現(xiàn)象和十個法門。可是我們在修學(xué)過程中,能否將自己生活周遭的事物整理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性德,同時讓這德能自你生命中顯現(xiàn)出來?那么你的法門就現(xiàn)前了。當(dāng)你的心量一再擴大時,真正的出世間無漏福田與功德就從此處一再滋長,從此便不會墮落到三惡道了。因為你的心性及生命質(zhì)量已完全改善,不再起惑、造業(yè),也不會受苦了。即使生在人間,也很喜樂安詳;或是發(fā)心行菩薩道,愿代眾生受一切苦,那種苦也不會令你產(chǎn)生逼迫感了。所以,希望各位從法門的修學(xué)中好好體會,學(xué)佛就是必須從這關(guān)鍵點上去突破。

  「凈光普照主空神,得普知諸趣一切眾生心解脫門!埂钢T趣」是指六道眾生。說真的,我們連人心如何都不得而知了,更何況其它五道眾生心?通常我們在描繪其它五道眾生時,都會予以擬人化而將之畫成人形,實際上他們的容貌身形并非如此!其實,六道眾生的形相是由其心性而產(chǎn)生的。譬如印度的「天」字,翻譯成中文是光明之義,因為人類的對立之心比天人強烈,所以在我們的世界中白晝與黑夜劃分得十分清楚,但在天上沒有這種情形。因此,我們就很難感受到天人的心性是什么樣子了;好比我們?nèi)说乐,窮人不知富人生活,富人不解窮人痛苦。

  有時,我們連自己的心都無法了知。例如在路上看到別人發(fā)生車禍,覺得十分不忍;可是換作是你發(fā)生車禍,那時你心中做何感想?你能知道嗎?這就是平常沒有建立正念,沒有去自我訓(xùn)練如何移情,所以一產(chǎn)生狀況,就完全不知所措了。連自己的心性都不曉得,更何況是眾生的心性呢?現(xiàn)在,若從此處下手,就可以得解脫了。

  「普游深廣主空神,得普入法界解脫門!埂阜ń纭褂袃蓪右饬x:一、眾生心念所及,二、眾生心性之本體。我們能否普入眾生心性的本體?能否感受到每個人心念所及的又是些什么?當(dāng)眾生在受苦受難時,我們是否愿意代眾生受苦呢?

  有一則公案:當(dāng)一位老和尚在講經(jīng)時,門外的狗叫了起來,小徒弟走到門外提棒打了小狗三下,結(jié)果老和尚竟叫著「哎喲!哎喲!」然后從法座上摔下來。聽眾大驚,忙問何事?老和尚指著小徒弟說:「他打了我三下!小徒弟一臉茫然地愣在門口,說:「我打狗,哪有打你?」老和尚伸腿示眾,說:「你看!剛才你打的三下,這兒還有痕跡在!」

  這是因為老和尚能將眾生的處境及心情轉(zhuǎn)移到自己的身上,亦即「眾生受苦,就是自己受苦」啊!可是我們呢?也許你平?吹奖娚吲d,你也會移情,跟著高興一下;但是當(dāng)眾生正在受苦時,你能否也如此移情設(shè)想:「他為了什么事在受苦?苦的程度有多深?換作是我,我怎么辦?」這也是一個法門哦!眾生的心性無量無邊,假如你都能深入了解并體驗融入,就能「普入法界」了。

  「生吉祥風(fēng)主空神,得了達無邊境界身相解脫門。」「身相」即是體相。想把無邊境界的本體銷歸自性,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是,無邊境界的相,就不太好掌握了。

  滿清末年,有位留學(xué)生看到清廷每戰(zhàn)必敗,覺得國家沒救了,氣憤之下回國對師父說:「我看破紅塵,想剃度出家!」師父好言勸慰:「出家很苦,非常人所能為,想清楚再說吧!」這留學(xué)生說:「我什么苦都吃過了,一定能接受師父的磨練與教誨!箮煾钢缓迷囈辉囁骸改氵@個人分別心太強,不適合修行……」話還沒說完,他就開始頂嘴:「我哪有分別心?我出家并不是因為分別心在作祟。」師父又試:「不是啦!你這種人的是非心太強了,沒有一點善根,不可能修行!惯@下他更無法忍受,講話愈來愈大聲:「我要是沒有善根,怎會想出家?」你看,只不過稍微試驗一下,我執(zhí)馬上就跑出來了。所以當(dāng)境界來臨時,我們都沒有警覺性。

  平常沒事時,我們都認定自己是完美的行者;但是當(dāng)境界一起,卻會說:「不是我的錯,是你錯了!」這就是我執(zhí)。外緣的境界尚可承受,倘若是直接攻進內(nèi)心時,要承受更是難上加難,我們會防護得更厲害。因為我們的心不只像猿猴,更像鰻魚般捉拿不定,有著強韌的自我保護;它會自我解釋、自我安慰、偽裝,對自己會合理化,然后丑化別人。所以每次境界過后,所有事相煙消云散,只剩下我執(zhí)如須彌山般,終不傾動。

  平常我們常聽人言:「破我執(zhí)容易,破法執(zhí)難!蛊鋵嵠莆覉(zhí)也沒這么簡單,所以阿羅漢能破除我執(zhí),就已經(jīng)很殊勝了。當(dāng)境界來臨時,你那像鰻魚般的我執(zhí)會產(chǎn)生種種變化來自我保護,不但不會趁機趕快將自我瓦解掉,還會找另一個理由讓自我更堅強起來,卻絲毫沒有察覺到,表面上還以為是在破我執(zhí)呢!這真是很麻煩的事。

  「離障安住主空神,得能除一切眾生業(yè)惑障解脫門!够笥尚纳瑯I(yè)為身造,所以會產(chǎn)生種種煩惱障,來障礙我們的正道,這叫「業(yè)惑障」。一切眾生都有此惑障,唯有空性能將之除滅,這是「離障安住主空神」名號的由來。由此可知,證得空性,是學(xué)佛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基礎(chǔ)。

  「廣步妙髻主空神,得普觀察思惟廣大行海解脫門!埂杆嘉箖勺郑绻麖奈淖窒鄟砜,有推理的意味,但是這里指的是「念」。「念」是今心,也就是指你現(xiàn)前當(dāng)下的這個心,對于外面的一切境界相是否感受得到!笍V大行!挂彩且粯,若從文字相上來看,是指行的境界相;但從法義上來講,「廣大行海」就是指根本*輪。學(xué)佛只要抓住根源,由根源無盡衍生的枝末就能輕而易舉地掌握到了。

  「無礙光焰主空神,得大悲光普救護一切眾生厄難解脫門!埂复蟊狻故侵冈诖蟊木裰杏兄腔鄣恼宫F(xiàn)。眾生的厄難,無非是受生死輪回及因貪、瞋、癡所造成的苦業(yè),如何令眾生免除這些苦厄呢?就需要用「大悲光」來照耀眾生了。大悲從何而來呢?是從救護眾生的責(zé)任感所產(chǎn)生的,假如沒有這種救護眾生的責(zé)任感,我們就會變成上班族一樣,當(dāng)眾生有所求時卻聽到電話錄音機說:「對不起!今天已經(jīng)下班,明天請早!鼓蔷筒荒芩闶谴蟊。大悲是有使命感的,眾生的苦就是我的苦,眾生有叩(call),我必須馬上去應(yīng)(in)。

  「無礙勝力主空神,得普入一切無所著福德力解脫門。」若將這句話的語詞順序更動為:「普入一切福德力無所著」,這樣來解釋就比較清楚了!钙杖胍磺懈5铝o所著」,指一切福德境界現(xiàn)前時,我們不執(zhí)著。這也是修行的方法。

  「離垢光明主空神,得能令一切眾生心離諸蓋清凈解脫門!垢采w共有五種,分別為:貪、瞋、癡、睡、掉悔。關(guān)于睡,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人需要睡眠,但是天人及凈土中的行者就不需要了。人有蓋纏,所以不睡覺是不行的,這是先天的性質(zhì),屬于較微細的我執(zhí),為俱生我執(zhí)。所以一位修行人,若真的將俱生我執(zhí)破除,就可離開五蓋的纏覆,凡夫是沒辦法的。

  現(xiàn)在這里有一個問題:我們要不要專修這一部分?有人專從此處下手修行,而我們即使不從這門下手,也要了解它。若你要從這個解脫門下手修行,那就先別談「令一切眾生心離諸蓋」,首先你自己能否心離諸蓋而得清凈?能否身心無垢?這是絕對可以成就的!各位在這里可以多用心,這也是一個修行的下手處。

  「深遠妙音主空神,得普見十方智光明解脫門。」我們在講經(jīng)弘法時,經(jīng)常有人問我:「為什么要講得這么深?」我也常舉這樣的例子作為答復(fù):「一個港口的大小,不是以容納船只數(shù)目的多寡來論,而是以船的噸位來決定,若是所停泊的船噸位愈大,這個港口就愈大。同樣地,我們教化眾生,不在于人數(shù)的多寡,而是要成就有大善根器的人;所以若是有一、兩個人成就,那就不得了了,我們教化眾生的事業(yè)就很殊勝了。正如古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龟P(guān)鍵在此。

  我們?yōu)榱顺删捅娚,要求各位去實踐的部分會愈來愈踏實、愈來愈深入,這是必然的。而在這過程中,你愿不愿意接受與承擔(dān)?我們知道,教育本來就是最浪費、最難預(yù)期的投資。我們肯定那些信徒踴躍的道場有其存在的價值;然而,若是那些信徒中有人發(fā)心想突破,想更進一步深入的話,可以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成就這部分就好了!關(guān)于這點我們能否從總體上去宏觀,這就是「普見十方」。

  「光遍十方主空神,得不動本處而普現(xiàn)世間解脫門!埂覆粍颖咎帯故侵副倔w的部分,「普現(xiàn)世間」則是指現(xiàn)象界中要隨緣。很多學(xué)佛人,總是將自己打扮得像圖書上的菩薩;學(xué)佛不是要你把自己弄得什么都不像,你還是得像個人。 钙宅F(xiàn)世間」,即指掌握住本體而能與眾生相契合。學(xué)佛并非要我們裝模作樣,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踏實地展現(xiàn)出那種自在、活潑、圓融的特質(zhì),那就對了!

  爾時,凈光普照主空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空神眾,,而說頌言:

  如來廣大目    清凈如虛空

  普見諸眾生    一切悉明了

  「廣大目」是指智慧。此偈可拆成許多組對句,再由當(dāng)中了解其法義。

  佛身大光明    遍照于十方

  處處現(xiàn)前住    普游觀此道

  「佛身大光明」,是指覺悟的本體能起無量無邊的妙用。

  佛身如虛空    無生無所取

  無得無自性    吉祥風(fēng)所見

  我們可將此偈和前幾首偈的句子重新組合,透過這種方式,在法義上會有總體的了解。

  如來無量劫    廣說諸圣道

  普滅眾生障    圓光悟此門

  「圣道」是什么呢?可能有人會認為,佛經(jīng)所說的道理,或者某某法師、某某大德所言……等就是圣道。這種現(xiàn)象令我們反省到,當(dāng)我們將「圣道」的解釋愈來愈狹化,只限于佛教經(jīng)典中或是某師父的開示時,就會愈來愈浮在表面上。其實,「圣道」就是一切真理,它能使眾生趨向于心性的解脫,使心靈更臻完美。假如我們能體會到這一點,你的心量就很廣闊了。這時你會引用佛所說的話作為證明,你的見性之見便油然而生。

  我觀佛往昔    所集菩提行

  悉為安世間    妙髻所斯境

  佛往昔修行是為了利益一切世間,我們應(yīng)效法佛。

  一切眾生界    流轉(zhuǎn)生死海

  佛放滅苦光    無礙神能見

  在生死海流轉(zhuǎn),是一切眾生的特色!阜鸱艤缈喙狻,是指覺悟所展現(xiàn)的智慧光明能滅除眾生的痛苦。

  很多人常常說自己夢到佛、菩薩,可是真正的「見佛」有「滅苦」的作用,因為「佛」是覺悟。若是夢到佛、菩薩,就應(yīng)該反問自己:「我的苦是否滅除了?」若苦并為滅除,那你的「夢見佛」只是虛幻不實的!也許你會執(zhí)著于夢境,一直認定它是真實的,而你確確實實做了一個「見佛」的夢,但是那境界本身是虛假的,你卻無法察覺。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女兒要出嫁了,媽媽把當(dāng)年外婆送的金飾交給他,并說明此金飾是祖?zhèn)骷覍。嫁過去后,女兒為生活所逼,把金飾拿到當(dāng)鋪典當(dāng),結(jié)果老板用放大鏡鑒定,,告訴他說:「這是銅的!惯@下子問題來了!本來這陪嫁品在家里一代一代傳下來,大家都以為它是金子,可是實際上它是銅做的!假如今天你遇到同樣的境界,你會相信誰的話呢?但事實擺在眼前,根本不在乎你相信與否?v使那女兒再問上十家當(dāng)鋪,也都會說那陪嫁品是銅做的,結(jié)果只是徒惹笑話而已。所以學(xué)佛人絕對不要犯同樣的錯誤,要懂得覺察境界的假相并將之轉(zhuǎn)換,才可產(chǎn)生無邊功德。否則你一再執(zhí)著于你所夢到的境界,那你就完了。所以修學(xué)時一定要避開這部分,不要被幻境所迷惑。

  清凈功德藏    能為世福田

  隨以智開覺    力神于此悟

  「清凈功德藏」,是指我們的清凈自性,這是一切功德的總根源,所以「能為世福田」。要想由此福田,必須用智慧來開發(fā)。

  眾生癡所覆    流轉(zhuǎn)于險道

  佛為放光明    離垢神能證

  「光明」是指智慧,智慧是用來破除愚癡。

  智慧無邊際    悉現(xiàn)諸國土

  光明照世間    妙音斯見佛

  「諸國土」包括凈土、穢土。我們所見的是人道這中間帶的部分,其它的國土見不到,但智慧本身能令我們普見一切國土,所以此處說:「光明照世間!

  佛為度眾生    修行遍十方

  如是大愿心    普現(xiàn)能觀察

  這首偈所說的是佛為了救度眾生,處處皆修行。這種大愿心,是光遍十方主空神的「不動本處而普現(xiàn)世間解脫門」所能觀察到的。

  十三 主風(fēng)神眾——無礙

  復(fù)次,無礙光明主風(fēng)神,得普入佛法及一切世間解脫門;普現(xiàn)勇業(yè)主風(fēng)神,得無量國土佛出現(xiàn)咸廣大供養(yǎng)解脫門;飄撃云幢主風(fēng)神,得以香風(fēng)普滅一切眾生病解脫門;凈光莊嚴主風(fēng)神,得普生一切眾生善根令摧滅重障山解脫門;力能竭水主風(fēng)神,得能破無邊惡魔眾解脫門;大聲遍吼主風(fēng)神,得永滅一切眾生怖解脫門;樹杪垂髻主風(fēng)神,得入一切諸法實相辯才海解脫門;普行無礙主風(fēng)神,得調(diào)伏一切眾生方便藏解脫門;種種宮殿主風(fēng)神,得入寂靜禪定門滅極重愚癡暗解脫門;大光普照主風(fēng)神,得隨順一切眾生行無礙力解脫門。

  這品經(jīng)文在結(jié)構(gòu)上有一個特色:每十個德號倂為一組,從這樣一組的德號及法門中可以窺見其性德的狀況。例如若想了解何謂「主風(fēng)神」,可將這十個主風(fēng)神的德號倂在一起探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不只說明風(fēng)的現(xiàn)象,還包括了風(fēng)的功能、作用等等,尚待我們進一步深入體會才能了解。

  在佛法的覺悟領(lǐng)域中,我們可從〈凈行品〉當(dāng)中得到一些啟示跟觀想的方法。譬如看到「無礙光明主風(fēng)神」的德號,我們可以觀想為:「當(dāng)愿眾生,普入佛法,及諸世間!惯@和〈凈行品〉的行法一樣。或者你想進一步思考:「為何這卷經(jīng)文講解脫門?」那就要從〈梵行品〉的修行法來看〈世主妙嚴品〉的文章結(jié)構(gòu)。

  〈梵行品〉的修行法是清凈梵行,直接進入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至于如何具足清凈梵行,才得以直接進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必須把進入解脫門的理論提出,同時也提出〈梵行品〉中的主要思想,兩相呼應(yīng),你就大徹大悟了。

  若能這樣扎實地下功夫,那就是祖師大德!因為你可以從此建立你的心靈方程式,讓你的法身慧命活潑起來。一般人在修學(xué)時?酂o下手處,而《華嚴經(jīng)》之所以處處都為各位提到下手處,道理即在此。好比會運動的人,不一定要在標準的運動場上才能運動,因為他真正了解運動的意義及精神,所以不必依賴模式。因此,我們要從此處建立起正確的觀念,在《華嚴經(jīng)》中具足一切行門,處處都是下手處,門門皆為解脫門。

  「無礙光明主風(fēng)神,得普入佛法及一切世間解脫門!勾颂幷f明風(fēng)的無礙,能遍及一切世出世間法。所謂的「世間法」,是按照我們的相續(xù)心運作的種種行為。我們現(xiàn)在的心念有如河水,一波接一波,從無間斷。當(dāng)我們的相續(xù)心(分別意識)起作用時,念念都處在對立的情境中,都是世間法。「出世間法」是指不使用相續(xù)心,起心動念都在統(tǒng)一圓融的情境中。所以,「心被境轉(zhuǎn)」與「心能轉(zhuǎn)境」,這是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區(qū)別。

  所謂「世出世間法」,是指出世間法建立在世間法之上。現(xiàn)在我們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是世間法,但是我們可將這世間法轉(zhuǎn)化為出世間法,換句話說,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其實是同一個。那么如何轉(zhuǎn)化呢?就牽涉到非常微細的心念問題。假如我們認為「唯心所造」,那是屬于世間法,超越唯心造的部分才稱為世出世間法。這一點在《華嚴經(jīng)》中講得很清楚。因為事實上,「唯心」的「心」是指阿賴耶識,是集起心,也就是集合所有境界而起的作用。這種集起心不是真如,真如是超越唯心的。所以,佛法真正講的是超越唯心的部分,而非集起心。大家要能體會佛法深層的部分,那是很微細的。

  反觀回來,如果你認為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只是唯心的作用而已,那你就無法出三界。因為若是心有作用,則仍舊有心意識存在。出世間法是指一種超越的狀況,沒有任何的對立性。談到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可以用唯心來作區(qū)別,但世出世間法是超越唯心的部分,這點不一樣。

  「普現(xiàn)勇業(yè)主風(fēng)神,得無量國土佛出現(xiàn)咸廣大供養(yǎng)解脫門!埂阜鸪霈F(xiàn)咸廣大供養(yǎng)」是廣修供養(yǎng)的意思。真正的廣修供養(yǎng)是指清凈心供養(yǎng)。

  在一則公案中,有位老和尚在京城享有盛名,他懷疑自己能否在這名利場中把持得住,于是便單衣一缽地離開京城,來到一處很偏僻的鄉(xiāng)下。由于風(fēng)吹雨打,因而一身是病。這時一位老農(nóng)夫出于憐憫而收留了他,不是很恭敬地將豬圈稍微做整理后,給老和尚住。這老和尚受了老農(nóng)夫的供養(yǎng)后,想為老農(nóng)夫開示,但老農(nóng)夫瞧不起他,說:「你不要說這些,真要說佛法!得請京城的國師來講。」老和尚想:「對呀!我已不是國師,那還講什么?」可是每次接受供養(yǎng),總是慈悲為懷地想為老農(nóng)夫開示,而老農(nóng)夫就是不屑,每次去為老和尚捉藥時,就會抱怨老和尚太嘮叨。有次被一位老居士聽到,便跟著前來探望老和尚,雖然他也不認識老和尚就是國師,仍恭敬地發(fā)心供養(yǎng)醫(yī)藥,逢年過節(jié)還以紅包供養(yǎng)老和尚。老和尚并沒有使用紅包中的錢,擺在那兒,要老農(nóng)夫需要時拿去用。老農(nóng)夫心地純正,也沒接受,仍然是自己吃什么食物,就供養(yǎng)老和尚吃什么。

  老和尚不定時向這兩人開示,老居士聽來津津有味,自然便在共修處與同修們提起,想把老和尚請來供養(yǎng)。老和尚得知此事,心想不妙,第二天就要離開,剛好碰上老居士領(lǐng)了同修們前來供養(yǎng),大家執(zhí)意挽留。老和尚去意雖堅,但不忍掃大家興,遂折衷地答應(yīng)大家去見見共修處的法師,沒想到這一會面,竟被認出是國師。這消息一傳出,老農(nóng)夫竟說:「少騙人!哪有國師愿住豬圈的?」

  你看!一個人的我執(zhí)就是這樣!是老農(nóng)夫自己叫國師住豬圈的,現(xiàn)在卻反過來不肯承認了!老農(nóng)夫的心是清凈的,因為他只是單純地想幫助一位孤苦生病的老人,無存福報之想,但是他是在無知的狀況下進行。而那位老居士才是真的難能可貴,因為他在覺知的情況下進行供養(yǎng),知道佛、法、僧三寶的可貴,不僅供養(yǎng)還請轉(zhuǎn)*輪。他也是在不知國師身分的狀況下,純粹清凈地想供養(yǎng)僧寶而已。相較之下,老農(nóng)夫的無知就稍遜于覺知狀況下而行無所求之供養(yǎng)。當(dāng)國師被認出后,老農(nóng)夫后悔了,想將房間讓出,請國師再住下,可是老農(nóng)夫此時那原本無知的清凈心已被污染了。

  《華嚴經(jīng)》中所提到的供養(yǎng),是特別強調(diào)覺知的清凈心供養(yǎng)。因為,知道無量佛土有佛出現(xiàn),然后來行廣大供養(yǎng),這是處在絕對覺知的狀況中,而非無知的。另一種廣大供養(yǎng)是法供養(yǎng),此種也稱修行。修行有事修和理修,理修就是追隨佛過去所修行的途徑,如法修行。事修就是無盡供養(yǎng)。這當(dāng)中還有一層意義,如果在某一種狀況下有所覺悟的話,也叫供佛。

  譬如有一次出差,夜宿旅館,因為常聽人說住旅館會被偷錄像,于是住進去后就先到處檢查,發(fā)現(xiàn)在每個房間中,床的上方都裝設(shè)一個東西,心想:「老板裝這玩意,難道這真是錄像機?」就把它拆下來看,發(fā)現(xiàn)竟然是防火警報器!這時便有所領(lǐng)悟,原來外面流傳的都是謊言,而那令人不安的設(shè)備竟是為了保護眾人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裝置的。當(dāng)我們了解到真相時,很多疑惑就隨之解開而有所領(lǐng)悟。所以,這個防火警報器就是佛所出生之處,而那天花板就是佛土,因為,覺悟就是佛。

  你是否注意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過「哦!原來如此」的經(jīng)驗?這是我們應(yīng)該時常保持高度警覺性的地方,而這種狀況無所不在。所謂「見佛」,并非每晚都夢見佛,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能啟發(fā)你,讓你趨向于覺悟,而那個地方就是佛國度,能啟發(fā)你的那件事就是佛。若能如此體會,即是「佛出現(xiàn)咸廣大供養(yǎng)」。

  「飄擊云幢主風(fēng)神,得以香風(fēng)普滅一切眾生病解脫門。」這法門是以香風(fēng)普遍滅除一切眾生病!赶恪故茄(xí),「香風(fēng)」是對眾生有益。在學(xué)佛過程中,改正習(xí)氣是要花費很多時間的,所以要漸修,也就是熏習(xí)。譬如我們希望自己能夠不生氣,可是每次發(fā)完脾氣之后才警覺到,然后再告誡自己下次不可再發(fā)怒。這是有用的方法,可是因為是熏習(xí),所以時間可能要花很長。其實我們可以在技巧上調(diào)整,不要只在私底下偷偷發(fā)愿,不敢令人知道,也不敢懲罰或獎勵自己,我們可以采取當(dāng)眾發(fā)愿或要求同修監(jiān)督等方式來進行,收效會更快。

  「凈光莊嚴主風(fēng)神,得普生一切眾生善根令摧滅重障山解脫門!埂钙丈磺斜娚聘梗@句話可以解釋為,窮盡一切善根令其出生,并且令一切眾生出生善根!钙铡故歉F盡之義。

  我們想做到「令摧滅重障山」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這些重障不但巨大,而且重重迭迭。在你還不想破除它時,還不曉得它有多堅固,所以光說要改習(xí)氣是很容易,但境界一來,你能不為所動,那才叫真功夫。

  「力能竭水主風(fēng)神,得能破無邊惡魔眾解脫門!惯@「惡魔眾」不一定指具體的人,不過就算是具體的人,我們也不見得有能力看得出來。譬如現(xiàn)在流行把小孩送出國當(dāng)小留學(xué)生,然后拼命賺錢供他們花用,可是人隔兩地?zé)o法教導(dǎo)他們,哪天孩子成了問題少年,父母還不知情。像這些事相,讓我們分不清誰才是你的惡魔眾。常常很多周遭的朋友需要你時,眾人擁戴,抬你上花花大轎,風(fēng)光十足;等到苦業(yè)來臨,惡魔眾就出現(xiàn)了。所以往往一輩子的努力,臨到最后關(guān)頭,才發(fā)現(xiàn)那根本就是空!

  因此,我們學(xué)佛最得力的一點就是「活在當(dāng)下」!不管過去和未來如何,掌握住現(xiàn)在這一刻。現(xiàn)在的繁榮富裕,你要能馬上享用,但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是去感受生命,去珍惜它!因為這些可能轉(zhuǎn)眼成空,我們根本無法在已知的立場去預(yù)測未知的未來。講這段話就是告訴各位,應(yīng)如何破除惡魔眾。這位主風(fēng)神的法門就是「能破無邊惡魔眾」。

  「大聲遍吼主風(fēng)神,得永滅一切眾生怖解脫門。」眾生最大的怖畏就是無常。我們舉一個公案,這個公案在東、西方都發(fā)生過。在西方是那先比丘和彌蘭陀王。那先比丘說人生無常,彌蘭陀王不信,于是那先比丘要彌蘭陀王找個死刑犯做實驗。他要死刑犯頭上頂著一盆油,再請劇團演一出戲給犯人看,若戲演完后沒有灑出半滴油,就無罪釋放,否則照死不誤。結(jié)果戲演完了,油沒有灑出來,但是問死刑犯剛才演些什么?竟然全不知道。

  寶智和尚和梁武帝也發(fā)生類似的故事。當(dāng)寶智和尚與梁武帝一同看戲后,梁武帝贊賞很好看,寶智和尚卻表示不知道在演什么?梁武帝不信,于是寶智和尚就建議做相同的實驗,當(dāng)然,那死刑犯也不知道戲演些什么。梁武帝很笨,竟然還問寶智和尚:「他是死刑犯,你又不是,為何你也不知道?」寶智和尚說:「我怕無常。o常隨時會來抓我,所以我要守著正念,不敢看戲!」

  我們今天有沒有守著正念呢?守著正念不動的人,不管外面境界如何,他是不受影響的。因為他看外面的境界變化,就像看戲一樣,是空的,每一幕都會演完。不像我們,境界風(fēng)一起,就隨風(fēng)飄落。守著正念不動的人,是超越唯心的;而只知唯心的人,則故作瀟灑與人論戲,都在用心,卻也都被境界所轉(zhuǎn)。

  今天我們就是對怖畏的情境不知情,所以無法將之「永滅」。想「永滅一切眾生怖」,就必須守住正念,而這大聲遍吼主風(fēng)神,能守住正念不令忘失。

  「樹杪垂髻主風(fēng)神,得入一切諸法實相辯才海解脫門!共荒苋胫T法實相,就無法展開辯才海!溉胍磺兄T法實相」就是得根本智,而「辯才!沟恼归_,就是后得智的應(yīng)用。套用禪宗的話,「入一切諸法實相」是宗通,是自覺自證的部分;而「辯才海」是說通,乃教化眾生的方便門。將自證自覺的部分(亦即覺悟的經(jīng)驗)告訴別人,就是「得入一切諸法實相辯才!。所以,若使用中國人的語言方式,這句經(jīng)文就是:「樹杪垂髻主風(fēng)神,得入宗通、說通解脫門!勾颂幭M魑荒茏约后w驗、證得。

  「普行無礙主風(fēng)神,得調(diào)伏一切眾生方便藏解脫門!勾酥黠L(fēng)神的解脫門是「調(diào)伏一切眾生方便藏」。調(diào)伏一切眾生有很多方法,此處提到「方便藏」。

  方便藏有很多,我們可從眾生周遭發(fā)生的事件來契入,然后引導(dǎo)他認識人生無常的存在,如此兩三次下來,他就會認真與你面對面探討人生大事。

  「種種宮殿主風(fēng)神,得入寂靜禪定門滅極重愚癡暗解脫門!埂付ā拱ㄕň、邪定聚、不定聚,這三種都是定的功夫,有正、有邪。想要進入禪定境界中,也有三種方法,分別為三摩地、奢摩他、禪那。此處所謂的「禪定」,大概是指禪那。三摩地是隨緣止,指身隨著我們的生活境界做各種變化,而心如如不動。奢摩他是體真止,指將心安住在真如之上。禪那是兩方面都可安住,亦即不執(zhí)著于真如或世俗的狀況。「寂靜」是指本來面目,換言之,「寂靜禪定門」是指于一切境界中都能見到本來面目,所以它不只是奢摩他,同時也是三摩地。而入此禪定門,就能滅除極重愚癡暗。

  通常我們說「笨」就是愚癡,而佛法中所說的愚癡,是指我們對于本來面目缺乏了解的能力,易言之,我們錯認假相為本體。而無明,則是指明明知見錯誤,又堅持其錯誤認知為真實。一般說來,「無明眾生」是指我執(zhí)和法執(zhí)都很重的人,而「愚癡眾生」則涵蓋每一位眾生。眾生因為缺乏自覺的能力,所以無法推開愚癡和無明。「入寂靜禪定門」即是因定發(fā)慧,有了智慧,就有能力滅除極重愚癡惑。

  「大光普照主風(fēng)神,得隨順一切眾生行無礙力解脫門。」「隨順一切眾生行」與大光普照主風(fēng)神的名號相呼應(yīng)。風(fēng)怎會「大光普照」呢?風(fēng)本身有一種隨緣順勢的特質(zhì),它會隨著地形而起作用。當(dāng)我們見到風(fēng)的相時,可如此觀想:「當(dāng)愿眾生,隨順一切,所行無礙!惯@是〈凈行品〉的行法!鸽S順一切」就是恒順眾生。若有普行無礙的能力,才能「大光普照」。

  無礙力是一種大力,因為它沒有障礙,世界上沒有一種力量能與之相抗衡。換句話說,若能恒順眾生,一切都能圓滿。有時候沒有自己的意見反而好,尤其當(dāng)別人有其它看法時,一定要試著將自己的意見完全放下。大家真的都沒有意見時,那你再作處置,如此才是真正的恒順眾生。所以,「恒順眾生」并非做不到,只是平常我們的「我執(zhí)」表現(xiàn)得太剛強,所以不知道「恒順眾生」是件多么美好的事。

  爾時,無礙光明主風(fēng)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風(fēng)神眾,而說頌言:

  一切諸佛法甚深   無礙方便普能入

  所有世間常出現(xiàn)   無相無形無影像

  「一切諸佛法甚深」,佛法深在何處呢?關(guān)于這部分我們可從行門了解。諸佛法甚深,但是用「無礙方便」就能通通攝入,現(xiàn)在的問題是,我們能了解「無礙方便」是什么嗎?在這兒簡單說明一下。

  站在行者立場來看,修學(xué)佛法只有一個關(guān)鍵點,就是抓住核心。所謂核心就是《華嚴》講的「一佛乘」!敢环鸪恕,指的是只要能抓住凡圣之間有何差別的關(guān)鍵點,就可成佛。各位可能認為這個關(guān)鍵點很抽象,但是現(xiàn)在師父又不能告訴你是哪一點,因為你可能又會執(zhí)著在那一點上,所以希望各位能找出屬于自己的關(guān)鍵點,并將之?dāng)U大。例如前面我們談到:「心能轉(zhuǎn)境是如來,心被境轉(zhuǎn)是凡夫!埂阜卜蛐氖菍α⑿裕鐏硇氖菆A融體。」凡圣之間的差別也只有這一點而已。只要能掌握住這關(guān)鍵點,再深的佛法都能契入通達,這是一個法。所以,佛法有無量無邊的法門,佛能在一念間都能入。只要能掌握住核心點,你馬上就能契入了。

  汝觀如來于往昔   一念供養(yǎng)無邊佛

  如是勇猛菩提行   此普現(xiàn)神能悟了

  只要能掌握住佛法的核心,你在一念之間就能供養(yǎng)無邊佛。「一念」是指一念清凈心,也就是沒有意識形態(tài)。

  如來救世不思議   所有方便無空過

  悉使眾生離諸苦   此云幢神之解脫

  這首偈說的是如來救世不可思議,他以種種方便法來救度眾生,絕無空過。如來救世之所以不空過、不缺漏,是因為他能窮盡。我們不能窮盡,所以對于這個部分感受不到。

  眾生無福受眾苦    重蓋密障常迷覆

  一切皆令得解脫   此凈光神所了知

  眾生因為無福才受種種痛苦,現(xiàn)在又被無明暗障所覆蓋,唯有以智慧除掉這些蓋章,眾生才不會再受苦。

  如來廣大神通力   克殄一切魔軍眾

  所有調(diào)伏諸方便   勇健威力能觀察

  「如來廣大神通力」是指自性的因緣和合力。「魔軍眾」則包括剛剛所說的種種重蓋密障,還有貪、瞋、癡、慢、疑等。前兩句說的是自性的因緣和合力,能夠摧伏一切重蓋密障及貪、瞋、癡、慢、疑。

  為何自性有這么強的能力,能夠摧伏一切魔軍眾?希望各位好好體會,佛法的整個內(nèi)容即在此。

  佛于毛孔演妙音    其音普遍于世間

  一切苦畏皆令息    此遍吼神之所了

  即使只有像毛孔那般小的覺悟,只要能發(fā)揚出來,就是在演妙音,也能普遍世間而令一切痛苦怖畏止息。我們常講,在學(xué)佛的過程中,只要能感受到一點點像雷光電影一閃即逝的覺悟,我們都要深深地體驗它,一切苦畏便可完全消除。

  佛于一切眾剎海    不思議劫常演說

  此如來地妙辯才    樹杪髻神能悟解

  佛在一切國度中,盡未來際常為一切眾生演說種種法門。佛演妙音弘法利生,這里面含有剛才所說的「宗通」部分,沒有「宗通」,就無法「說通」!缸谕ā故亲约罕旧韺φ胬砑吧捏w驗,若是體驗不夠,是無法「說通」的。至于體驗的部分是否只有像一毛孔那般少,這就不是重點所在了。即使是一剎那際的佛光片影,都是你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對于提升生命質(zhì)量是絕對有效用的。同時,我們以體會的部分運用種種因緣來告訴眾生,這樣你就能發(fā)現(xiàn)「不思議劫常演說」的意義。

  佛于一切方便門        智入其中悉無礙

  境界無邊無與等        此普行神之解脫

  「方便門」指種種度眾生的方法。想運用種種方便門而沒有障礙,必須要有大智慧。一般人在運用方便門時之所以會產(chǎn)生障礙,是因為沒有智慧去分析這樣做是否正確。譬如慈悲這個方便門,很多人用了之后反而害了眾生。假如你有智慧為先導(dǎo),就有無量無邊的妙用境界了,一般人因為缺少這部分,所以才會有無力感。學(xué)佛人常有這種感受,覺得學(xué)佛很好,想跟人說,又不被接受。所以若想弘法,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實際行動去幫助他人。

  如來境界無有邊   處處方便皆令見

  而身寂靜無諸相   種種宮神解脫門

  如來是自性,自性的境界超越一切心思所及的部分!感牧克啊怪皇且粋文字上的符號,它是為了讓我們方便了解。自性是超越這個部分的,所以才不可思議。同樣地這里講的「無有邊」,也不是說那兒真的有個邊,而是指超越邊際。因此禪宗在訓(xùn)練時,就轉(zhuǎn)過來看話頭(話要提起前的那個頭,要去看那個境界)。同樣地,「念頭」也是,念起之前的那部分,就不是心思所及,所以是不可思議。

  「處處方便皆令見」,但是實質(zhì)上我們還見不到,要等證入了,才看得到自性那無邊的境界。這是自證自覺的部分,也就是「宗通」的部分!付砑澎o無諸相」,是指自性境界本來寂靜無諸相。本來面目是本體,本體是不能用相來表達的。

  如來劫海修諸行   一切諸力皆成滿

  能隨世法應(yīng)眾生   此普照神之所見

  「一切諸力」的「力」是指波羅蜜。「一切諸力皆成滿」,是指各種波羅蜜都圓滿。波羅蜜是到彼岸,各種波羅蜜是指各種法門和善根都圓滿,然后隨著世間法相應(yīng)于眾生的需要,教化眾生。

  這偈的關(guān)鍵在于「如來劫海修諸行」。相對于現(xiàn)代人一切講求快速的心態(tài),像吃方便面一樣來談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其實想要了生死、出三界,也可以很迅速的,但是你有沒有找到要領(lǐng)呢?要領(lǐng)就在于能夠見性,掌握得住凡圣之間的差別在哪兒。至于其它的都是方便門,不是實質(zhì)的法,由方便法去修行便想很快成就,那是不可能的。

  (講記圓滿)

  華嚴經(jīng)世主妙嚴品卷三講記 - 經(jīng)文

  【經(jīng)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第三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三

  復(fù)次持國干闥婆王.得自在方便攝一切眾生解脫門.樹光干闥婆王.得普見一切功德莊嚴解脫門.凈目干闥婆王.得永斷一切眾生憂苦出生歡喜藏解脫門.華冠干闥婆王.得永斷一切眾生邪見惑解脫門.喜歩普音干闥婆王.得如云廣布普蔭澤一切眾生解脫門.樂搖動美目干闥婆王.得現(xiàn)廣大妙好身令一切獲安樂解脫門.妙音師子幢干闥婆王.得普散十方一切大名稱寳解脫門.普放寳光明干闥婆王.得現(xiàn)一切大歡喜光明清凈身解脫門.金剛樹華幢干闥婆王.得普滋榮一切樹令見者歡喜解脫門.普現(xiàn)莊嚴干闥婆王.得善入一切佛境界與眾生安樂解脫門.

  爾時持國干闥婆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干闥婆眾.而說頌言.

  諸佛境界無量門 一切眾生莫能入

  善逝如空性清凈 普為世間開正道

  如來一一毛孔中 功德大海皆充滿

  一切世間咸利樂 此樹光王所能見

  世間廣大憂苦海 佛能消竭悉無余

  如來慈愍多方便 凈目于此能深解

  十方剎海無有邊 佛以智光咸照耀

  普使滌除邪惡見 此樹華王所入門

  佛于徃昔無量劫 修習(xí)大慈方便行

  一切世間咸慰安 此道普音能悟入

  佛身清凈皆樂見 能生世間無盡樂

  解脫因果次第成 美目于斯善開示

  眾生迷惑常流轉(zhuǎn) 愚癡障蓋極堅宻

  如來為說廣大法 師子幢王能演暢

  如來普現(xiàn)妙色身 無量差別等眾生

  種種方便照世間 普放寳光如是見

  大智方便無量門 佛為群生普開闡

  入勝菩提眞實行 此金剛幢善觀察

  一剎那中百千劫 佛力能現(xiàn)無所動

  等以安樂施群生 此樂莊嚴之解脫

  復(fù)次増長鳩盤茶王.得滅一切寃害力解脫門.龍主鳩盤茶王.得修習(xí)無邊行門海解脫門.莊嚴幢鳩盤茶王.得知一切眾生心所樂解脫門.饒益行鳩盤茶王.得普成就清凈大光明所作業(yè)解脫門.可怖畏鳩盤茶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安隱無畏道解脫門.妙莊嚴鳩盤茶王.得消竭一切眾生愛欲海解脫門.髙峯慧鳩盤茶王.得普現(xiàn)諸趣光明云解脫門.勇健臂鳩盤茶王.得普放光明滅如山重障解脫門.無邊凈華眼鳩盤茶王.得開示不退轉(zhuǎn)大悲藏解脫門.廣大面鳩盤茶王.得普現(xiàn)諸趣流轉(zhuǎn)身解脫門.

  爾時増長鳩盤茶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鳩盤茶眾.而說頌言.

  成就忍力世導(dǎo)師 為物修行無量劫

  永離世間憍慢惑 是故其身最嚴凈

  佛昔普修諸行海 教化十方無量眾

  種種方便利群生 此解脫門龍主得

  佛以大智救眾生 莫不明了知其心

  種種自在而調(diào)伏 嚴幢見此生歡喜

  神通應(yīng)現(xiàn)如光影 *輪眞實同虛空

  如是處世無央劫 此饒益王之所證

  眾生癡翳常蒙惑 佛光照現(xiàn)安隱道

  為作救護令除苦 可畏能觀此法門

  欲海漂淪具眾苦 智光普照滅無余

  旣除苦已為說法 此妙莊嚴之所悟

  佛身普應(yīng)無不見 種種方便化群生

  音如雷震雨法雨 如是法門髙慧入

  清凈光明不唐發(fā) 若遇必令消重障

  演佛功德無有邊 勇臂能明此深理

  為欲安樂諸眾生 修習(xí)大悲無量劫

  種種方便除眾苦 如是凈華之所見

  神通自在不思議 其身普現(xiàn)徧十方

  而于一切無來去 此廣面王心所了

  復(fù)次毗樓博叉龍王.得消滅一切諸龍趣熾然苦解脫門.娑竭羅龍王.得一念中轉(zhuǎn)自龍形示現(xiàn)無量眾生身解脫門.云音幢龍王.得于一切諸有趣中以清凈音說佛無邊名號海解脫門.焰口龍王.得普現(xiàn)無邊佛世界建立差別解脫門.焰龍王.得一切眾生瞋癡蓋纏如來慈愍令除滅解脫門.云幢龍王.得開示一切眾生大喜樂福德海解脫門.德叉迦龍王.得以清凈救護音滅除一切怖畏解脫門.無邊歩龍王.得示現(xiàn)一切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脫門.清凈色速疾龍王.得出生一切眾生大愛樂歡喜海解脫門.普行大音龍王.得示現(xiàn)一切平等恱意無礙音解脫門.無熱惱龍王.得以大悲普覆云滅一切世間苦解脫門.

  爾時毗樓博叉龍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諸龍眾已.而說頌言.

  汝觀如來法常爾 一切眾生咸利益

  能以大慈哀愍力 拔彼畏涂淪墜者

  一切眾生種種別 于一毛端皆示現(xiàn)

  神通變化滿世間 娑竭如是觀于佛

  佛以神通無限力 廣演名號等眾生

  隨其所樂普使聞 如是云音能悟解

  無量無邊國土眾 佛能令入一毛孔

  如來安坐彼會中 此焰口龍之所見

  一切眾生瞋恚心 纏蓋愚癡深若海

  如來慈愍皆除滅 焰龍觀此能明見

  一切眾生福德力 佛毛孔中皆顯現(xiàn)

  現(xiàn)已令歸大福海 此髙云幢之所觀

  佛身毛孔發(fā)智光 其光處處演妙音

  眾生聞?wù)叱龖n畏 德叉迦龍悟斯道

  三世一切諸如來 國土莊嚴劫次第

  如是皆于佛身現(xiàn) 廣歩見此神通力

  我觀如來徃昔行 供養(yǎng)一切諸佛海

  于彼咸増喜樂心 此速疾龍之所入

  佛以方便隨類音 為眾說法令歡喜

  其音清雅眾所恱 普行聞此心欣悟

  眾生逼迫諸有中 業(yè)惑漂轉(zhuǎn)無人救

  佛以大悲令解脫 無熱大龍能悟此

  復(fù)次毗沙門夜叉王.得以無邊方便救護惡眾生解脫門.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觀察眾生方便救護解脫門.嚴持器仗夜叉王.得能資益一切甚羸惡眾生解脫門.大智慧夜叉王.得稱揚一切圣功德海解脫門.焰眼主夜叉王.得普觀察一切眾生大悲智解脫門.金剛眼夜叉王.得種種方便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解脫門.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諸法義解脫門.勇敵大軍夜叉王.得守護一切眾生令住于道無空過者解脫門.冨財夜叉王.得増長一切眾生福德聚令恒受快樂解脫門.力壞髙山夜叉王.得隨順憶念出生佛力智光明解脫門.

  爾時多聞大夜叉王.承佛威力.

  普觀一切夜叉眾會.而說頌言.

  眾生罪惡深可怖 于百千劫不見佛

  漂流生死受眾苦 為救是等佛興世

  如來救護諸世間 悉現(xiàn)一切眾生前

  息彼畏涂輪轉(zhuǎn)苦 如是法門音王入

  眾生惡業(yè)為重障 佛示妙理令開解

  譬以明燈照世間 此法嚴仗能觀見

  佛昔劫海修諸行 稱讃十方一切佛

  故有髙逺大名聞 此智慧王之所了

  智慧如空無有邊 法身廣大不思議

  是故十方皆出現(xiàn) 焰目于此能觀察

  一切趣中演妙音 說法利益諸群生

  其聲所暨眾苦滅 入此方便金剛眼

  一切甚深廣大義 如來一句能演說

  如是教理等世間 勇健慧王之所悟

  一切眾生住邪道 佛示正道不思議

  普使世間成法器 此勇敵軍能悟解

  世間所有眾福業(yè) 一切皆由佛光照

  佛智慧海難測量 如是冨財之解脫

  憶念徃劫無央數(shù) 佛于是中修十力[2]

  能令諸力皆圓滿 此髙幢王所了知

  復(fù)次善慧摩睺羅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眾生集功德解脫門.凈威音摩睺羅伽王.得使一切眾生除煩惱得清涼恱樂解脫門.勝慧莊嚴髻摩睺羅伽王.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覺眾生入清凈法解脫門.妙目主摩睺羅伽王.得了達一切無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脫門.燈幢摩睺羅伽王.得開示一切眾生令離黑暗怖畏道解脫門.最勝光明幢摩睺羅伽王.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歡喜解脫門.師子臆摩睺羅伽王.得勇猛力為一切眾生救護主解脫門.眾妙莊嚴音摩睺羅伽王.得令一切眾生隨憶念生無邊喜樂解脫門.須彌臆摩睺羅伽王.得于一切所縁決定不動到彼岸滿足解脫門.可愛樂光明摩睺羅伽王.得為一切不平等眾生開示平等道解脫門.

  爾時善慧威光摩睺羅伽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摩睺羅伽眾.而說頌言.

  汝觀如來性清凈 普現(xiàn)威光利群品

  示甘露道使清涼 眾苦永滅無所依

  一切眾生居有海 諸惡業(yè)惑自纏覆

  示彼所行寂靜法 離塵威音能善了

  佛智無等叵思議 知眾生心無不盡

  為彼闡明清凈法 如是嚴髻心能悟

  無量諸佛現(xiàn)世間 普為眾生作福田

  福海廣大深難測 妙目大王能悉見

  一切眾生憂畏苦 佛普現(xiàn)前而救護

  法界虛空靡不周 此是燈幢所行境

  佛一毛孔諸功德 世間共度不能了

  無邊無盡同虛空 如是廣大光幢見

  如來通達一切法 于彼法性皆明照

  如須彌山不傾動 入此法門師子臆

  佛于徃昔廣大劫 集歡喜海深無盡

  是故見者靡不欣 此法嚴音之所入

  了知法界無形相 波羅蜜海悉圓滿

  大光普救諸眾生 山臆能知此方便

  汝觀如來自在力 十方降現(xiàn)罔不均

  一切眾生咸照悟 此妙光明能善入

  復(fù)次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得普生一切喜樂業(yè)解脫門.妙華幢緊那羅王.得能生無上法喜令一切受安樂解脫門.種種莊嚴緊那羅王.得一切功德滿足廣大清凈信解藏解脫門.恱意吼聲緊那羅王.得恒出一切恱意聲令聞?wù)唠x憂怖解脫門.寳樹光明緊那羅王.得大悲安立一切眾生令覺悟所縁解脫門.普樂見緊那羅王.得示現(xiàn)一切妙色身解脫門.最勝光莊嚴緊那羅王.得了知一切殊勝莊嚴果所從生業(yè)解脫門.微妙華幢緊那羅王.得善觀察一切世間業(yè)所生報解脫門.動地力緊那羅王.得恒起一切利益眾生事解脫門.威猛主緊那羅王.得善知一切緊那羅心巧攝御解脫門.

  爾時善慧光明天緊那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緊那羅眾.而說頌言.

  世間所有安樂事 一切皆由見佛興

  導(dǎo)師利益諸眾生 普作救護歸依處

  出生一切諸喜樂 世間咸得無有盡

  能令見者不唐捐 此是華幢之所悟

  佛功德海無有盡 求其邊際不可得

  光明普照于十方 此莊嚴王之解脫

  如來大音常演暢 開示離憂眞實法

  眾生聞?wù)呦绦缾x 如是吼聲能信受

  我觀如來自在力 皆由徃昔所修行

  大悲救物令清凈 此寳樹王能悟入

  如來難可得見聞 眾生億劫時乃遇

  眾相為嚴悉具足 此樂見王之所覩

  汝觀如來大智慧 普應(yīng)群生心所欲

  一切智道靡不宣 最勝莊嚴此能了

  業(yè)海廣大不思議 眾生苦樂皆從起

  如是一切能開示 此華幢王所了知

  諸佛神通無間歇 十方大地恒震動

  一切眾生莫能知 此廣大力恒明見

  處于眾會現(xiàn)神通 放大光明令覺悟

  顯示一切如來境 此威猛主能觀察

  復(fù)次大速疾力迦樓羅王.得無著無礙眼普觀察眾生界解脫門.不可壞寳髻迦樓羅王.得普安住法界教化眾生解脫門.清凈速疾迦樓羅王.得普成就波羅蜜精進力解脫門.不退心莊嚴迦樓羅王.得勇猛力入如來境界解脫門.大海處攝持力迦樓羅王.得入佛行廣大智慧海解脫門.堅法凈光迦樓羅王.得成就無邊眾生差別智解脫門.妙嚴冠髻迦樓羅王.得莊嚴佛法城解脫門.普捷示現(xiàn)迦樓羅王.得成就不可壞平等力解脫門.普觀海迦樓羅王.得了知一切眾生身而為現(xiàn)形解脫門.龍音大目精迦樓羅王.得普入一切眾生歿生行智解脫門.

  爾時大速疾力迦樓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迦樓羅眾.而說頌言.

  佛眼廣大無邊際 普見十方諸國土

  其中眾生不可量 現(xiàn)大神通悉調(diào)伏

  佛神通力無所礙 徧坐十方覺樹下

  演法如云悉充滿 寳髻聽聞心不逆

  佛于徃昔修諸行 普凈廣大波羅蜜

  供養(yǎng)一切諸如來 此速疾王深信解

  如來一一毛孔中 一念普現(xiàn)無邊行

  如是難思佛境界 不退莊嚴悉明覩

  佛行廣大不思議 一切眾生莫能測

  導(dǎo)師功德智慧海 此執(zhí)持王所行處

  如來無量智慧光 能滅眾生癡惑網(wǎng)

  一切世間咸救護 此是堅法所持說

  法城廣大不可窮 其門種種無數(shù)量

  如來處世大開闡 此妙冠髻能明入

  一切諸佛一法身 眞如平等無分別

  佛以此力常安住 普捷現(xiàn)王斯具演

  佛昔諸有攝眾生 普放光明徧世間

  種種方便示調(diào)伏 此勝法門觀海悟

  佛觀一切諸國土 悉依業(yè)海而安住

  普雨法雨于其中 龍音解脫能如是

  復(fù)次羅睺阿修羅王.得現(xiàn)為大會尊勝主解脫門.毗摩質(zhì)多羅阿修羅王.得示現(xiàn)無量劫解脫門.巧幻術(shù)阿修羅王.得消滅一切眾生苦令清凈解脫門.大眷屬阿修羅王.得修一切苦行自莊嚴解脫門.婆稚阿修羅王.得震動十方無邊境界解脫門.徧照阿修羅王.得種種方便安立一切眾生解脫門.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得普集不可壞善根凈諸染著解脫門.廣大因慧阿修羅王.得大悲力無疑惑主解脫門.現(xiàn)勝德阿修羅王.得普令見佛承事供養(yǎng)修諸善根解脫門.善音阿修羅王.得普入一切趣決定平等行解脫門.

  爾時羅睺阿修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阿修羅眾.而說頌言.

  十方所有廣大眾 佛在其中最殊特

  光明徧照等虛空 普現(xiàn)一切眾生前

  百千萬劫諸佛土 一剎那中悉明現(xiàn)

  舒光化物靡不周 如是毗摩深讃喜

  如來境界無與等 種種法門常利益

  眾生有苦皆令滅 苫末羅王此能見

  無量劫中修苦行 利益眾生凈世間

  由是牟尼智普成 大眷屬王斯見佛

  無礙無等大神通 徧動十方一切剎

  不使眾生有驚怖 大力于此[3]能明了

  佛出于世救眾生 一切智道咸開示

  悉令舍苦得安樂 此義徧照所弘闡

  世間所有眾福海 佛力能生普令凈

  佛能開示解脫處 堅行莊嚴入此門

  佛大悲身無與等 周行無礙悉令見

  猶如影像現(xiàn)世間 因慧能宣此功德

  稀有無等大神通 處處現(xiàn)身充法界

  各在菩提樹下坐 此義勝德能宣說

  如來徃修三世行 諸趣輪回靡不經(jīng)

  脫眾生苦無有余 此妙音王所稱讃

  復(fù)次示現(xiàn)宮殿主晝神.得普入一切世間解脫門.發(fā)起慧香主晝神.得普觀察一切眾生皆利益令歡喜滿足解脫門.樂勝莊嚴主晝神.得能放無邊可愛樂法光明解脫門.華香妙光主晝神.得開發(fā)無邊眾生清凈信解心解脫門.普集妙藥主晝神.得積集莊嚴普光明力解脫門.樂作喜目主晝神.得普開悟一切苦樂眾生皆令得法樂解脫門.觀方普現(xiàn)主晝神.得十方法界差別身解脫門.大悲威力主晝神.得救護一切眾生令安樂解脫門.善根光照主晝神.得普生喜足功德力解脫門.妙華瓔珞主晝神.得聲稱普聞眾生見者皆獲益解脫門.

  爾時示現(xiàn)宮殿主晝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晝神眾.而說頌言.

  佛智如空無有盡 光明照曜徧十方

  眾生心行悉了知 一切世間無不入

  知諸眾生心所樂 如應(yīng)為說眾法海

  句義廣大各不同 具足慧神能悉見

  佛放光明照世間 見聞歡喜不唐捐

  示其深廣寂滅處 此樂莊嚴心悟解

  佛雨法雨無邊量 能令見者大歡喜

  最勝善根從此生 如是妙光心所悟

  普入法門開悟力 曠劫修治悉清凈

  如是皆為攝眾生 此妙藥神之所了

  種種方便化群生 若見若聞咸受益

  皆令踴躍大歡喜 妙眼晝神如是見

  十力應(yīng)現(xiàn)徧世間 十方法界悉無余

  體性非無亦非有 此觀方神之所入

  眾生流轉(zhuǎn)險難中 如來哀愍出世間

  悉令除滅一切苦 此解脫門悲力住

  眾生暗覆淪永夕 佛為說法大開曉

  皆使得樂除眾苦 大善光神入此門

  如來福量同虛空 世間眾福悉從生

  凡有所作無空過 如是解脫華纓得

  復(fù)次普德凈光主夜神.得寂靜禪定樂大勇健解脫門.喜眼觀世主夜神.得廣大清凈可愛樂功德相解脫門.護世精氣主夜神.得普現(xiàn)世間調(diào)伏眾生解脫門.寂靜海音主夜神.得積集廣大歡喜心解脫門.普現(xiàn)吉祥主夜神.得甚深自在恱意言音解脫門.普發(fā)樹華主夜神.得光明滿足廣大歡喜藏解脫門.平等護育主夜神.得開悟眾生令成熟善根解脫門.游戲快樂主夜神.得救護眾生無邊慈解脫門.諸根常喜主夜神.得普現(xiàn)莊嚴大悲門解脫門.示現(xiàn)凈福主夜神.得普使一切眾生所樂滿足解脫門.

  爾時普德凈光主夜神.承佛威力.徧觀一切主夜神眾.而說頌言.

  汝等應(yīng)觀佛所行 廣大寂靜虛空相

  欲海無涯悉治凈 離垢端嚴照十方

  一切世間咸樂見 無量劫海時一遇

  大悲念物靡不周 此解脫門觀世覩

  導(dǎo)師救護諸世間 眾生悉見在其前

  能令諸趣皆清凈 如是護世能觀察

  佛昔修治歡喜海 廣大無邊不可測

  是故見者咸欣樂 此是寂音之所了

  如來境界不可量 寂而能演徧十方

  普使眾生意清凈 尸利夜神聞踴恱

  佛于無福眾生中 大福莊嚴甚威曜

  示彼離塵寂滅法 普發(fā)華神悟斯道

  十方普現(xiàn)大神通 一切眾生悉調(diào)伏

  種種色相皆令見 此護育神之所觀

  如來徃昔念念中 悉凈方便慈悲海

  救護世間無不徧 此福樂神之解脫

  眾生愚癡常亂濁 其心堅毒甚可畏

  如來慈愍為出興 此滅寃神能悟喜

  佛昔修行為眾生 一切愿欲皆令滿

  由是具成功德相 此現(xiàn)福神之所入

  復(fù)次徧住一切主方神.得普救護力解脫門.普現(xiàn)光明主方神.得成辦化一切眾生神通業(yè)解脫門.光行莊嚴主方神.得破一切暗障生喜樂大光明解脫門.周行不礙主方神.得普現(xiàn)一切處不唐勞解脫門.永斷迷惑主方神.得示現(xiàn)等一切眾生數(shù)名號發(fā)生功德解脫門.徧游凈空主方神.得恒發(fā)妙音令聽者皆歡喜解脫門.云幢大音主方神.得如龍普雨令眾生歡喜解脫門.髻目無亂主方神.得示現(xiàn)一切眾生業(yè)無差別自在力解脫門.普觀世業(yè)主方神.得觀察一切趣生中種種業(yè)解脫門.周徧游覽主方神.得所作事皆究竟生一切眾生歡喜解脫門.

  爾時徧住一切主方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方神眾.而說頌言.

  如來自在出世間 教化一切諸群生

  普示法門令悟入 悉使當(dāng)成無上智

  神通無量等眾生 隨其所樂示諸相

  見者皆蒙出離苦 此現(xiàn)光神解脫力

  佛于暗障眾生海 為現(xiàn)法炬大光明

  其光普照無不見 此行莊嚴之解脫

  具足世間種種音 普轉(zhuǎn)*輪無不解

  眾生聽者煩惱滅 此徧住神之所悟

  一切世間所有名 佛名等彼而出生

  悉使眾生離癡惑 此斷迷神所行處

  若有眾生至佛前 得聞如來美妙音

  莫不心生大歡喜 徧游虛空悟斯法

  佛于一一剎那中 普雨無邊大法雨

  悉使眾生煩惱滅 此云幢神所了知

  一切世間諸業(yè)海 佛悉開示等無異

  普使眾生除業(yè)惑 此髻目神之所了

  一切智地?zé)o有邊 一切眾生種種心

  如來照見悉明了 此廣大門觀世入

  佛于徃昔修諸行 無量諸度悉圓滿

  大慈哀愍利眾生 此徧游神之解脫

  復(fù)次凈光普照主空神.得普知諸趣一切眾生心解脫門.普游深廣主空神.得普入法界解脫門.生吉祥風(fēng)主空神.得了達無邊境界身相解脫門.離障安住主空神.得能除一切眾生業(yè)惑障解脫門.廣歩妙髻主空神.得普觀察思惟廣大行海解脫門.無礙光焰主空神.得大悲光普救護一切眾生厄難解脫門.無礙勝力主空神.得普入一切無所著福德力解脫門.離垢光明主空神.得能令一切眾生心離諸蓋清凈解脫門.深逺[4]妙音主空神.得普見十方智光明解脫門.光徧十方主空神.得不動本處而普現(xiàn)世間解脫門.

  爾時凈光普照主空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空神眾.而說頌言.

  如來廣大目 清凈如虛空

  普見諸眾生 一切悉明了

  佛身大光明 徧照于十方

  處處現(xiàn)前住 普游觀此道

  佛身如虛空 無生無所取

  無得無自性 吉祥風(fēng)所見

  如來無量劫 廣說諸圣道

  普滅眾生障 圓光悟此門

  我觀佛徃昔 所集菩提行

  悉為安世間 妙髻行斯境

  一切眾生界 流轉(zhuǎn)生死海

  佛放滅苦光 無礙神能見

  清凈功德藏 能為世福田

  隨以智開覺 力神于此悟

  眾生癡所覆 流轉(zhuǎn)于險道

  佛為放光明 離垢神能證

  智慧無邊際 悉現(xiàn)諸國土

  光明照世間 妙音斯見佛

  佛為度眾生 修行徧十方

  如是大愿心 普現(xiàn)能觀察

  復(fù)次無礙光明主風(fēng)神.得普入佛法及一切世間解脫門.普現(xiàn)勇業(yè)主風(fēng)神.得無量國土佛出現(xiàn)咸廣大供養(yǎng)解脫門.飄擊云幢主風(fēng)神.得以香風(fēng)普滅一切眾生病解脫門.凈光莊嚴主風(fēng)神.得普生一切眾生善根令摧滅重障山解脫門.力能竭水主風(fēng)神.得能破[5]無邊惡魔眾解脫門.大聲徧吼主風(fēng)神.得永滅一切眾生怖解脫門.樹杪垂髻主風(fēng)神.得入一切諸法實相辯才海解脫門.普行無礙主風(fēng)神.得調(diào)伏一切眾生方便藏解脫門.種種宮殿主風(fēng)神.得入寂靜禪定門滅極重愚癡暗解脫門.大光普照主風(fēng)神.得隨順一切眾生行無礙力解脫門.

  爾時無礙光明主風(fēng)神.承佛威力.普觀一切主風(fēng)神眾.而說頌言.

  一切諸佛法甚深 無礙方便普能入

  所有世間常出現(xiàn) 無相無形無影像

  汝觀如來于徃昔 一念供養(yǎng)無邊佛

  如是勇猛菩提行 此普現(xiàn)神能悟了

  如來救世不思議 所有方便無空過

  悉使眾生離諸苦 此云幢神之解脫

  眾生無福受眾苦 重蓋宻障常迷覆

  一切皆令得解脫 此凈光神所了知

  如來廣大神通力 克殄一切魔軍眾

  所有調(diào)伏諸方便 勇健威力能觀察

  佛于毛孔演妙音 其音普徧于世間

  一切苦畏皆令息 此徧吼神之所了

  佛于一切眾剎海 不思議劫常演說

  此如來地妙辯才 樹杪髻神能悟解

  佛于一切方便門 智入其中悉無礙

  境界無邊無與等 此普行神之解脫

  如來境界無有邊 處處方便皆令見

  而身寂靜無諸相 種種宮神解脫門

  如來劫海修諸行 一切諸力皆成滿

  能隨世法應(yīng)眾生 此普照神之所見

  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第三

  [2] 力:龍藏、樂藏皆為“方”,大正藏為“力”

  [3] 此:龍藏為“比”

  [4] 逺:龍藏為“還”

  [5] 破:永樂北藏為“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