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10)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10)
午二、善安住(分二科) 未一、略標
復有五因,二十種相之所攝受,令于愛盡寂滅涅槃,速疾多住,心無退轉(zhuǎn),亦無憂慮。謂我我今者,為何所在。
「入圣諦現(xiàn)觀」這一科里分兩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釋」。又分兩科,第一科是「辨入現(xiàn)觀」。又分兩科,第一科是「辨」!副妗估锩娣謨煽疲谝豢啤该鳚u次」,第二科「明趣入」,這個「漸次」這一科講完了。這個「明趣入」這一科分兩科,第一科「善修治」,這一科也講完了,F(xiàn)在是第二科「善安住」!干瓢沧 惯@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標」。
「復有五因」。前面「善修治」,你這位發(fā)出離心的修行人,經(jīng)過「善修治」的用功以后還有「善安住」的課程。這個「善安住」的課程里面說什么呢?「復有五因」,這里邊有五種因,就是五種課程。這五種課程有「二十種相」的「攝受」,就是熏習,也就是觀察。它有什么作用呢?「令于愛盡寂滅涅槃速疾多住」,能使「令」你對于一切法的「愛」能滅「盡」了,不愛一切法了。就是你有無常無我的智慧,觀一切法苦、無常、無我就沒有愛了,就是不受一切法了。受緣愛,你不受了的時候也就沒有愛了。這因為不受一切法的時候,一切法都是寂滅相,這涅槃的境界就出現(xiàn)了。
「速疾多住」,你能夠?qū)W習這五因二十種相能畢業(yè)的話,你就會很迅速地安住在涅槃里面。但是「多住」這個意思是說什么呢?就是你有出觀、有入觀;你入定修作如是觀「愛盡寂滅涅槃」,你出觀了呢就不是了,所以這個「住」不是永久的「常住」,是「多住」,就是很多的時間能安住涅槃。這個初開始出現(xiàn)這種境界就是「諦現(xiàn)觀」,這個「諦現(xiàn)觀」成就了,就是大乘就是得無生法忍了,小乘就是得初果了。證入到這樣的果位的時候「心無退轉(zhuǎn)」,從這么以后你這個清凈的心永久也不會再失掉了。「亦無憂慮」,這種人他也不會再有所憂慮、有所憂愁,什么憂愁呢?「謂我我今者,為何所在」,他入于這個諦現(xiàn)觀之后,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離一切相無分別境界,他不會再有所顧慮,說是:「這個,我在凡夫的時候這個『我』,得圣道時候這個『我』,現(xiàn)在這個『我』在什么地方去了?」不會有這種想法的,不會有這種顧慮。他那個心情離一切分別相是大自在的境界。
這是你若把這五因二十種相能這樣攝受,能這樣學習成就,就會有這種境界出現(xiàn)了。
這是「略標」,就是大要地標出來,提出來。下面第二科才「廣釋」。分兩科,第一科先說這個「五因」是什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起」。
未二、廣釋(分二科) 申一、五因(分三科) 酉一、征起
何等五因?
什么是五因呢?
這是「征起」,第二科是「列釋」。分五科,第一科是「由通達作意」,這是第一個因。
酉二、列釋(分五科) 戌一、由通達作意
一、由通達作意故,謂由如是通達作意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入諦現(xiàn)觀,證圣智見。
「一、由通達作意故」,你要入諦現(xiàn)觀,這個愛盡寂滅涅槃,你要有通達作意這個條件,你要準備好。什么叫做「通達作意」呢?「謂由如是通達作意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就是說你由于這樣的「通達作意無間」,就是通達無我,就是明白無我的這個道理。當然一切法是無常的變異,但是其中「我」不可得,就是這個「無我」的作意。這個作意「無間」,就是沒有煩惱間雜在里邊,沒有煩惱。主要的煩惱就是我,執(zhí)著有我這個我見,間雜在里面。沒有煩惱間雜在里面,你純是清凈的無我觀,「必能趣入正性離生」,決定你能夠進入到這個「正性」,「正性」就是涅槃,這個涅槃的境界,就是有漏的五蘊前一剎那滅、后一剎那不生的這個境界。
從《阿含經(jīng)》這個「無!,就是無常滅,一切法剎那滅,剎那滅,又剎那生、剎那滅這樣子。但是這一切法的生是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一切法是這樣生的。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就不生了。本來一切法是剎那滅、剎那生、剎那滅、剎那生的,但是你到達這個時候你沒有受了,觸緣受、受緣愛,你有這個無我的智慧的時候,你不受一切法了的時候一切法就不生了,剎那滅以后一切法不生那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是「趣入正性」。
「離生」,這個「生」就是煩惱,你有愛,有愛就有取,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就有生。你沒有煩惱了就「離生」,一切法不生這個時候你就入了諦現(xiàn)觀了,「入諦現(xiàn)觀」就契入到真理的境界,真理的境界就是那個清凈無分別的智慧,與那個法性相應了,這是圣人的境界。
「證圣智見」,你就是證悟了,也就是成就了圣人的「智」慧,和圣人的「見」的境界了。這個「見」也是智慧,就是能斷煩惱的那個智慧叫做「見」。斷了煩惱就得解脫,那個證悟解脫的那個智慧叫做「智」;蛘咄ㄟ_不現(xiàn)見的一切法的智慧叫作「智」,就是通達過去和未來的一切法的智慧叫作「智」,通達現(xiàn)在一切法的智慧叫作「見」。就是這么解釋吧!總而言之,就是圣人的清凈無分別的智慧你成就了。
這是「通達作意」,這個「通達作意」雖然這個地方說是「廣釋」,實在還是略釋,下面還有解釋。這是第一因。
戌二、由所依
二、由所依故。謂由依此所依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余如前說。
「二、由所依故」,這是第二科「由所依」。你入諦現(xiàn)觀不僅是通達作意,還要有第二件事就是「所依」。
什么是「所依」呢?「謂由依此所依無間,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這是說由于你成就了「所依」,以此「所依」作你的依止處,這個就是「定」,就是三摩地或者三摩地圓滿或者三摩地自在,這個就是「所依」!钢^由依此所依無間」,你能加上那個通達作意,這個通達作意這個智慧以定為所依,「無間」,沒有煩惱地,就把這個我、我所的煩惱去掉了!副啬苋と胝噪x生」,就是這樣,就成功了。
就是這修行光是智慧還不可以,沒有這個定你智慧還不能見到真理,若是只是有定沒有智慧也不行,所以有通達作意還要有「所依」,這個「所依」「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什么是「所依」呢?「余如前說」像前面說過了,什么是「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就是這個是「所依」。
戌三、由入境界門
三、由入境界門故。謂由緣此入境界門,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余如前說。
一共有五因,這兩個因說完了,F(xiàn)在是第三個因「入境界門」,這還是一個因。
「由入境界門故」,你有一個定作所依止,還要有通達作意,通達作意去悟入這個諦現(xiàn)觀要有一個入境界的門。像這個房子,你要進到這個房子來要有一個門才能進到這房子來。你要通達法性也要有一個門,這個「門」是什么?就是所緣境,就是一個所緣境。你不能直接觀這個涅槃的境界,你要通過有為法,通過現(xiàn)在的你的色受想行識,譬如說以色為所緣境、色就是門,或者以受想行識為所緣境、受想行識就是個境界門、它就是門,或者是你觀這出入息、息就是門。就是以所緣境,就是四念處,身、受、心、法都是門。其實一切法都是門,都是入涅槃的門,但是你要有一個通達作意,加上禪定的所依,這樣才可以。
「謂由緣此入境界門,必能趣入正性離生」,那也決定就得到諦現(xiàn)觀了!赣嗳缜罢f」,像前面有解釋。前邊文上曾經(jīng)說過有四十作意,作意有四十種,其實那就是境界門,也就是身受心法都是所緣境,有很多種很多種作意。不過,后邊還有解釋。
戌四、由攝受資糧
四、由攝受資糧故。謂由此攝受資糧,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余如前說。
前面有三個因,還不夠的呀,你還要有第四個。第四個就是「攝受資糧」!赣蓴z受資糧故」你還要爭取這個資糧,「資糧」就是因,就是前方便,也是前方便。你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去做事情你一定準備資糧,這中途生活所需你要準備好,經(jīng)過多少天到達那個地方,那么中間所需的這些就是資糧。
現(xiàn)在你要達到圣境的時候,你現(xiàn)在是凡夫要達到圣境中間有一段距離,你也要有資糧,要有這個資糧才可以。這個「資糧」這里面有很多事,譬如說你一開始你要修四圣種,這個衣服、飲食、臥具這些東西,你修四念處這些事情,修……,還有六隨念后邊有解釋,你還要這些東西有這些方便法門做前方便,你要去學習要用功。所以「由此攝受資糧,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余如前說」,這前面也說了很多了。
戌五、由攝受方便
五、由攝受方便故。謂由攝受如是方便,必能趣入正性離生,乃至廣說。
這是第五個。一共五個因,這是最后一個因「由攝受方便」。這個「攝受」其實也就是「積集」其實也就是「準備」,你要準備這些道前的這些資糧,也是資糧,但是和前面那個攝受資糧不同。
「由攝受方便故,謂由攝受如是方便」,就是你若是……,譬如說出家剃度了,剃發(fā)出家、受戒,還要拜一個師父,拜一個和尚阿阇黎跟他學習佛法,這些事情也都是方便,也都是得道的前方便。
「謂由攝受方便,如是方便必能趣入正性離生」,由這些方便你若是能夠做得合適,也就可以得圣道的。「乃至廣說」這件事,前面也是說了很多這些出家的事情。
酉三、結說
如是五因,當知依諦現(xiàn)觀逆次因說;非順次因。依最勝因,如先說事,逆次說故。
這第三科「結說」。這個第一科是「征起」,第二科是「列釋」五因,現(xiàn)在是「結說」,結束這個五因之說。
「如是五因」像前面說這五種因,「當知依諦現(xiàn)觀逆次因說」,就是不順那個次第說的!阜琼槾我颉咕褪沁@個「因」,從凡夫開始修行來說呢,你先要有攝受方便,然后攝受資糧,然后入境界門,然后由所依,然后通達作意這么入諦現(xiàn)觀,應該是這樣子,F(xiàn)在說的是先由最殊勝的地方說,就是不順這個由淺而深的次第。這個次第是由淺而深,現(xiàn)在說由深而淺所以叫「逆次因說」,「非順次因」。
「依最勝因,如先說事,逆次說故」,依這個得圣道的因緣里面從最殊勝的那個地方開始說,就是通達作意這是最殊勝的!溉缦日f事」,像前面說的這個事!改娲握f故」逆那個次第,就是由深而淺這么說,這是說成這么一個次第。若順著次第,應該先說淺而漸漸地說深,應該這么說。
申二、二十相(分五科) 酉一、初因所攝(分二科)
戌一、舉五相(分五科) 亥一、通達障礙
謂于空、無愿、無相加行中,于隨入作意微細現(xiàn)行,有間、無間隨轉(zhuǎn)我慢俱行心相能障現(xiàn)觀作意,正通達故。
前面說這個五因,其實在這是略說的,F(xiàn)在第二科說「二十相」這是廣說了。分五科,第一科「初因所攝」,就是通達作意所說的,這里邊所攝的。分兩科,第一科是「舉五相」,這個通達作意里面有五個相,有五件事。一共有二十相要記住,這里這個第一因這里有五相。分五科,第一科是「通達障礙」。
「謂于空、無愿、無相加行中」,這個就是在四善根位的時候,暖、頂、忍、世第一這個時候,就是內(nèi)凡位的這個時候,內(nèi)凡位這個時候修這三三昧,修空三昧、修無愿三昧、修無相三昧。
這個「空」,就是修無我觀,就是在奢摩他里面修無我觀,這是「空三昧」。這個「無愿三昧」,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是苦、是不凈,對于這個有漏的果報不歡喜,這「無愿三昧」!笩o相三昧」呢就是在奢摩他里邊觀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一切相都不可得,不思惟一切相,思惟無相,那就是「不與萬法為伴侶」這樣的修行,而是在定里邊所以叫做「無相三昧」。
「加行中」就是努力地修三三昧這就叫做通達作意。但是修這種通達作意的時候「于隨入作意」,就在你隨順趣入修三三昧的作意里面「微細現(xiàn)行」有「我慢」,有我見,有我的執(zhí)著就在你這三三昧里面「微細現(xiàn)行」,很微細地令你不容易覺了,你不大知道!赣虚g、無間隨轉(zhuǎn)我慢」,「有間」就是有間斷,你在修三三昧的時候這個我慢就現(xiàn)行了但是「有間」斷,一下子就不現(xiàn)了!笩o間」呢就是剎那剎那相續(xù)的這個我慢就在那里活動,譬如說;「我現(xiàn)在很有修行,我現(xiàn)在能修空三昧,我現(xiàn)在能修無愿三昧、修無相三昧,我久遠以來流轉(zhuǎn)生死我現(xiàn)在可能不要流轉(zhuǎn)生死了」,就是有這種分別,那就是「隨轉(zhuǎn)我慢」,這種「我慢」隨著你的三三昧的通達作意在那里「俱行」,同時地活動,你這個我慢的心和那個三三昧同時地活動。
「心相能障現(xiàn)觀作意」你這樣地修行,這三三昧就是無我觀,無我觀里面還有我的執(zhí)著,這樣的情況「能障現(xiàn)觀作意」,能障礙你不得現(xiàn)觀作意不得圣道,你這無漏的無我無我所不成就,能障礙你!刚ㄟ_故」,但是你現(xiàn)在自己知道了:「喔!我在修三三昧里面,本來是修無我觀的時候,在這里面還執(zhí)著有我」,你通達這件事,還是通達了,所以這一科的名字叫「通達障礙」。通達「在自己修無我觀里面、有障礙無我觀」的這件事,還有這件事。這是第一科,第一相。
亥二、棄舍粗重
既通達已;于作意俱行心任運轉(zhuǎn)中,能善棄舍,令無間滅。
這是第二科「棄舍粗重」。你既然是明白了「我在修無我觀里面這個我、我所的執(zhí)著出來了」,就是這高慢心就出來了。「于作意俱行心任運轉(zhuǎn)中」就是你這三三昧的「作意」警覺應起的如理作意現(xiàn)前叫做「作意」,這個「作意」在我、我所的執(zhí)著同時活動的任運轉(zhuǎn)的里面任運地活動,這個時候的修行很高了,當然還是在賢位沒有入到見道位的時候!改苌茥壣帷鼓隳軌蚝苌魄傻匕堰@我、我所的執(zhí)著去掉,能去掉能滅除去,不執(zhí)著有我不執(zhí)著我慢,不要說:「我比別人強」,沒有這種想法。
「令無間滅」,令你這我、我所這個清凈的智慧不間斷中滅除去這我慢的這種執(zhí)著,這無我的智慧叫做相續(xù)無間,我慢的心叫它滅掉,這樣子。這個「棄舍粗重」就是把這我、我所的粗重的煩惱把它滅除去。
這是第二個相。這個《披尋記》的文念一下。
《披尋記》七四五頁:
謂于空無愿無相加行中等者:謂于諸有為趣生死法中,修習空行、無愿行、無相行,為欲入諦現(xiàn)觀證圣智見,名空無愿無相加行。然于彼行隨順趣入作意生時,有能障礙現(xiàn)觀我慢隨轉(zhuǎn),或不相續(xù),或復相續(xù),是名有間無間。任運而生,難可覺了,是名微細現(xiàn)行。心與隨轉(zhuǎn),動亂于心,是名心俱行相。謂于爾時作是思惟:我于生死曾久流轉(zhuǎn),我于生死當復流轉(zhuǎn),我于涅槃當能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法,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愿真實無愿,我觀無相真實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十八頁)是即我慢心俱行相,由是因緣,能障現(xiàn)觀,令不得入。若能了知如是我慢隨轉(zhuǎn)作意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名正通達。
「謂于空無愿無相加行中等者:謂于諸有為趣生死法中,修習空行、無愿行、無相行。這個「行」就是心的作用,你觀察「我不可得」這是你心里面的一種分別所以叫做「行」!笩o愿行」,「無相」也是這樣「行」,「為欲入諦現(xiàn)觀證圣智見」,為什么要這樣子來修行?就是目的是這樣子!该、無愿、無相加行」。
「然于彼行隨順趣入作意生時,有能障礙現(xiàn)觀」的「我慢隨轉(zhuǎn)」,隨著你的三三昧在活動,「或不相續(xù)」就是一剎那間很短時間有我慢的心情又滅了,不相續(xù)了,「或復相續(xù)」剎那剎那相續(xù)的,「是名有間無間」就這么講!溉芜\而生,難可覺了,是名微細現(xiàn)行。心與隨轉(zhuǎn),動亂于心,是名心俱行相」。
「謂于爾時作是思惟:我于生死曾久流轉(zhuǎn)」,過去久流轉(zhuǎn)生死。「我于生死當復流轉(zhuǎn)」,還是要流轉(zhuǎn)生死!肝矣谀鶚劗斈苋と耄覟槟鶚勑拗T善法,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愿真實無愿,我觀無相真實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是我能作得到,你們都不如我。心里面就這樣子作意,這就是「我慢」!溉纭绰暵劦亍嫡f」,這都是〈聲聞地〉的文。「(陵本三十四卷十八頁)是即我慢心俱行相」。
「由是因緣,能障現(xiàn)觀,令不得入,若能了知如是我慢隨轉(zhuǎn)作意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名正通達。」
亥三、思惟真如
依無間滅心,由新所起作意,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
這是第三相「思惟真如」,也就是說那個通達滅除我、我所的相貌。
「依無間滅心」就是你這個無我觀,這個三三昧不間斷地滅除去這個我、我所心。這樣呢,「由新所起作意」,你開始這樣修行的時候總是不是那么樣的純熟,逐漸地逐漸地你就純熟,逐漸逐漸地就是有力量,所以后后生起的都是「新所起」的「作意」。但是內(nèi)容是什么呢?「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就是無常、無我、空、不凈,就是四念住,這些修行,這里面就是那個十六心觀,就是那個。「如實思惟」,如法的真實相這樣去思惟觀察的,這就叫作「思惟真如」。
亥四、現(xiàn)觀智生
由此作意,修習多修習故,所緣能緣平等平等智生。
第四科「現(xiàn)觀智生」!赣纱俗饕猓蘖暥嘈蘖暪省,由于你在奢摩他里邊作如是觀。「修習」,今天也修習明天也修習,作了很多很多的修習,這樣修行。「所緣能緣平等智生」,到了有一天早晨起來靜坐作如是觀的時候,這個「諦現(xiàn)觀」出現(xiàn)了,你就得初果了,得無生法忍了,是這個意思。
這個「所緣能緣平等智生」,這個所緣的境界是無常的、是無我的,能緣的智慧也是無常、無我的也是寂滅相的,所以他們是平等平等的智慧。這個平等的智慧就是無漏的無分別的清凈智慧,這就是圣人的智慧出現(xiàn)了。
亥五、了自所證
彼于爾時能障現(xiàn)觀我慢亂心,便永斷滅,證得心一境性。便自思惟:我已證得心一境性,如實了知。
這是第五相「了自所證」,明白自己所證悟的境界。
「彼」那個修行人在那個時候,「能障現(xiàn)觀」的「我慢」那是一個「亂心」,他是搗亂的這個心「便永斷滅」,永久地息滅了再不會出現(xiàn)了,它再不能搗亂了。「證得心一境性」,說這個人呢就成就了「心一境性」!感囊痪承浴咕褪窃诙U定里面而不是在散亂心里面,在禪定里面這圣人的智慧出現(xiàn)了,這太陽出來了,是這么意思。
這個……是定中修觀?不定中修觀?這個事兒就在這里可以知道。其實在北傳佛教,這個漢文佛教,不管是《大智度論》也好,《瑜伽師地論》也好,都是主張定中修觀。當然這件事呢,你沒得禪定的時候你還不夠資格說這種話,你沒得到禪定你都是在定外修觀嘛!不能說是定內(nèi)修觀。成就了定,最低限度成就未到地定,或者色界四禪,這個時候你才能夠在定內(nèi)修觀?墒浅龆ㄒ院竽阈凶∽P,你也會有的時候會有如理作意,那就是定外修觀嘛。所以北傳佛教,你在文字上看也看出來定外也有修觀。但是,得圣道是在定內(nèi)的而不是在定外,這件事是可以決定的了。說南傳佛教,你們看那個《清凈道論》上有一段文,是說天眼通說他好像定外。其實呢還是要定內(nèi),你一定要有定而入定,然后才有力量發(fā)出天眼通來;如果你沒有定,你定外你去修觀你不能發(fā)天眼通的,你只是定外去作觀你不能發(fā)天眼通。所以還是定內(nèi)是最重要的。
「便自思惟:我已證得心一境性」,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這就是后得智了。他自己思惟:「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證得這無漏的心一境性」,就是得到諦現(xiàn)觀了,「如實了知」他自己就「了知」。這可見得圣道的時候自己知道得圣道的。
戌二、結能入
當知是名由通達作意故,入諦現(xiàn)觀。
這是第二科「結能入」。這第一科「舉五相」,現(xiàn)在是第二科「結能入」。
「當知」道「是名由通達作意故」,你成就了你契入了真理,契入了這個法性的真理,成就了無漏的無分別的現(xiàn)觀智慧了。
這個《披尋記》有解釋得深一點。
《披尋記》七四六頁:
證得心一境性者:此中心一境性,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蛲ㄟ_此已,復思惟如性。如《解深密經(jīng)》說應知(三卷三頁)。
「證得心一境性者:此中心一境性,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也就是所緣的影像,「唯是其識」它是識所變現(xiàn)的影像,離開了識你那個所緣境是不可得的,所以唯識無義。「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思惟如性」呢這個能通達的也不可得了!溉纭督馍蠲芙(jīng)》說應知(三卷三頁)」。
酉二、第二因所攝(分二科) 戌一舉六相(分二科) 亥一、入住出相
又若先以世間道,得三摩地,亦得圓滿,亦得自在。彼或于入三摩地相,謂由此故,入三摩地;蛴谧∪Φ叵啵^由此故,住三摩地。或于出三摩地相,謂由此故,出三摩地。于此諸相作意思惟,安住其心,入諦現(xiàn)觀。
這是第二科,就是「第二因所攝」,所屬的。分兩科,第一科「舉六相」。那個第一因有五相,現(xiàn)在是第二因是有六相。六相里面分兩科,第一科「入住出相」。
「又若先以世間道得三摩地」,說是這個人他在得圣道之前,得諦現(xiàn)觀之前他以「世間道」不是以佛法,他修行得到未到地定了得到「三摩地」,「亦得圓滿」或者進一步也得到色界的四禪,「亦得自在」又進一步四禪的清凈鮮白而得到神通了,那么這就是依止。
「彼或于入三摩地相,謂由此故,入三摩地。或于住三摩地相,謂由此故,住三摩地;蛴诔鋈Φ叵,謂由此故,出三摩地」,這是說這個入住出相。
「彼或于入三摩地相」,這是得三摩地,以得到未到地定為例。說「彼」那個人或者是在入三摩地的所緣相,「謂由此故」,謂由此所緣相故「入三摩地」。你心里面緣這個所緣境的時候就入于未到地定了,你由初禪……四禪也都是這樣子,就是這樣子。「或于住三摩地相,謂由此故住三摩地」,或者這個人這個時候是有安住在三摩地的所緣相,「謂由此」所緣相「故」就是繼續(xù)地安住在三摩地里邊!富蛴诔鋈Φ叵唷,從三摩地里面出來也有一個所緣相,那個相當然不是定內(nèi)的所緣相就是其他的事情了,或者你入定的時候,這時候想要去吃飯你緣念這個吃飯的事情呢就從這個三摩地里邊出來了,或者緣念這時候要到廁所去,那么你就是用這個相你就從三摩地里面出來了,或者我這時候同誰有約會我約會這誰要辦這件事,那時候你就從禪定里面出來了,所以這個「出三摩地」里面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相」!钢^由此故」從三摩地里面出來了。其他的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也都是這樣子。
「于此諸相作意思惟,安住其心,入諦現(xiàn)觀」!赣诖酥T相」這么多的相,你能夠作意思惟去觀察這個相,「安住其心,入諦現(xiàn)觀」,那么這個地方特別處在這個「入諦」,前面是「入、住、出」這個地方單說「入」!溉胫B現(xiàn)觀」的時候在這個禪定里面修這三三昧了,這就是「入諦現(xiàn)觀」。
《披尋記》七四六頁:
或于入三摩地相等者:此中入住出相,如〈三摩呬多地〉別釋應知。(陵本十三卷三頁)
「或于入三摩地相等者:此中入住出相,如三摩呬多地別釋應知」,在前面那地方講過這件事。
前面這是第一科入住出三相。第二科是止舉舍,又是三相。
亥二、止舉舍相
若得三摩地,而未圓滿,亦未自在。彼或思惟止相,或思惟舉相、或思惟舍相,安住其心,入諦現(xiàn)觀。
「若得三摩地,而未圓滿,亦未自在」,若是成就了未到地定「而未圓滿」色界四禪,「亦未自在」,假設他也圓滿了色界四禪但是沒能夠得大自在,這個時候他要努力地向前進修,他就怎么修呢?有止、舉、舍的三相!副嘶蛩嘉┲瓜唷咕褪修定,心無分別,安住所緣境心無分別。若是從這個未到地定進一步修初禪,那就修七種作意了,也是有止有觀。
「或思惟舉相」,「舉相」就是,這個時候心里面沉沒或者是恐怕沉沒,那么就「思惟舉相」,就是一個凈妙的所緣境,選擇這個凈妙的所緣境去思惟觀察這個精神就來了,這時候就努力地正常地修止觀了;或者是你以佛、法、僧為所緣境這些事情,那就能夠發(fā)動你的精神使令你能夠精進地去修行。
「或思惟舍相」,思惟舍相那是止觀相應了的境界,任運而住你不需要特別努力,那叫做「舍相」,這樣子「安住其心」。或思惟止相安住其心,或思惟舉相安住其心,或思惟舍相安住其心,「入諦現(xiàn)觀」,也還是要修三三昧的。
這是止、舉、舍、相和入、住、出、相,加起來是六相,這個第二因。
戌二、結安住
如是當知由所依故,其心安住。
前面第一科是「舉六相」,現(xiàn)在第二科「結安住」。
「如是」,像前面說的這六相這樣子,「當知由所依故」,因為你修三三昧你還要有一個所依處,就是三摩地、三摩地圓滿、三摩地自在作你的所依止處!钙湫陌沧 ,安住這里修三三昧才能夠入諦現(xiàn)觀的。
酉三、第三因所攝(分二科) 戌一、舉二相 (分二科)
亥一、辨障礙(分三科) 天一、標
又有二法,于修現(xiàn)觀極為障礙。
這是第三因。第三因就是那個「入境界門」所攝的。分兩科,第一科「舉二相」。又分兩科,第一科「舉障礙」。分三科,第一科是「標」,標出這個障礙。
「又有二法」又有兩件事,「于修現(xiàn)觀極為障礙」你想要修這個無漏的現(xiàn)觀成就,它障礙你使令你不成就。
天二、征
何等為二。
何等為二呢?
天三、列
一、不正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二、于所知事,其心顛倒。
「一、不正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這樣子。就是在靜坐的時候本來是應該修三三昧有止有觀嘛,但是這時候偏有「不正」不合道理的分別,「不正尋思」就是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的尋思、國土的尋思就是思惟這些,還有不死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心里面就不寂靜了。這個「欲尋思」,想要……,我去找一點有營養(yǎng)的東西來吃,或者和誰以前見過面,現(xiàn)在這個人怎么樣了?想念他,心不安靜。這也是障礙你的諦現(xiàn)觀。
「二、于所知事,其心顛倒」!赣谒隆顾J識的身受心法的事情,「其心顛倒」認為是常樂我凈的;無常的事情認為是常,是苦惱的事情認為是樂,無我嘛認為有我,不清凈的苦惱的境界認為是清凈的是美妙的,心里顛倒了,這樣子也障礙你諦現(xiàn)觀的成就的。
亥二、明對治(分二科) 天一、標
為欲對治如是障礙,當知有二種于所緣境安住其心。
前面是「辨障礙」,這底下「明對治」。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為欲對治」就是這個修行人還好,知道自己有錯誤了想消除去這種障礙,消滅這個障礙,怎么辦法呢?「當知有二種于所緣境安住其心」就可以滅除去這個障礙。這是「標」,下面是解釋。
天二、釋
謂為對治第一障故,修阿那波那念;為對治第二障故,修諸念住。
「謂為對治第一障故」,就是你這位修行人對治你第一種障礙,「不正尋思所作擾亂心不安靜」這個障礙,「修阿那波那念」修這個持息念、數(shù)息觀,修這個法門就把那個雜亂的分別把它停下來,這是一種。這個數(shù)息觀在〈聲聞地〉說的很詳細的。
「為對治第二障故,修諸念住」。第二障礙就是顛倒,常、樂、我、凈這種顛倒,你就要修這個四念。河^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這樣觀察,這樣對治它,就把那個顛倒心息滅了。
戌二、結安住
如是當知由入境界門故,其心安住。
這是第二科「結安住」。第一科是「舉二相」。這個第三因有二相,這個「結安住」。
「如是當知」像這樣子你就知道,「由入境界門」,譬如這個數(shù)息觀這是個境界門,四念處這是個境界門,這樣子其心就安住下來,把障礙滅除去了「其心」就「安住」了,不顛倒了,也不亂了。
酉四、第四因所攝(分二科) 戌一、舉四相(分四科)
亥一、遠離非處(分二科) 天一、標非處
又于妙五欲樂習近者,于圣法毗奈耶,非所行處。
這是「第四因所攝」,第四科,這又分三科,第一科「舉四相」。第四因里面有四相,分四科,第一科是「遠離非處」這個不清凈的地方你要遠離。分兩科,第一科標這個「非處」,什么是「非處」呢?是不應該去走動的地方。
「又于妙五欲樂習近者」,「又」這個凡夫認為那個五欲是非常好的東西,數(shù)數(shù)地去親近這個五欲叫「習近」,「習」是數(shù)數(shù)地去愛著這個五欲樂,這一般的凡夫境界是這樣子!赣谑シㄅ我,非所行處」,在圣法律,在佛法里邊出家的人來說,修學圣道的人這個五欲樂「非所行處」不是你應該到那里活動的,你不應該常到五欲那里邊去活動。這是「標非處」。
天二、明遠離
若于隨宜所得衣服、飲食、諸坐臥具,便生喜足。隨所獲得利養(yǎng)恭敬,制伏其心。謂依妙五欲,不由所得利養(yǎng)恭敬,心便堅;由此因緣,遠離一切非所行處。
這是第二科「明遠離」,明這遠離的事情。說是不去親近五欲樂、是的。但是你也不能完全遠離這種五欲的事情,因為你還要穿衣服吃飯這也是一種欲,那怎么辦呢?「若于隨宜」若是你這位修行人「于隨宜」,隨其所宜得到的衣服、得到的飲食、得到的諸坐臥具「便生喜足」,得到的這些衣服、飲食、諸坐臥具你心里面就歡喜就滿足了。因為你這個身體的存在你沒有這些東西很難生存的嘛,還是要有這些事情,那么有了以后就滿足了。
「隨所獲得利養(yǎng)恭敬,制伏其心」,隨你所得到的這些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的利養(yǎng)和人家對你的恭敬你不要愛著,要「制伏其心」,你要用四念處來調(diào)伏你的心,你不要愛著,不要所得的東西特別執(zhí)著,不應該。對于供養(yǎng)你的那些施主你也不要太執(zhí)著,也不要執(zhí)著。如果心里面有這種執(zhí)著了呢要制伏,制伏這個心,「制伏其心」。
「隨所獲得利養(yǎng)恭敬,制伏其心」,怎么叫做「制伏其心」呢?「謂依妙五欲,不由所得利養(yǎng)恭敬,心便堅住」,就是你所得到的這個五欲,你所得到的衣服、飲食、臥具、醫(yī)藥這些欲,「不由所得利養(yǎng)恭敬」心你就要去執(zhí)著去,「這是我的」,不是。說:「這個居士是我的」,你不要這樣執(zhí)著。我們的確還有這種過失,說:「這個居士是我的護法」,就不可以去供養(yǎng)別的比丘。康拇_是有這些問題。
「由此因緣遠離一切非所行處」,由于你有這樣的道心,由于你有這種觀察,由這個因緣。「遠離一切非所行處」,不合道理的事情都不做,你就不執(zhí)著。
亥二、樂斷樂修
既遠離已,依諸念住樂斷樂修。于晝夜分,時時觀察自他所有衰盛等事,心生厭患。
「既遠離已」,這是現(xiàn)在第二科「樂斷樂修」。既然是遠離了五欲常常地制伏自己的心清凈自己的心,以后還做什么事情呢?「依諸念住樂斷樂修」就依四念處,依這個四念住,「樂斷樂修」心里面歡喜斷煩惱歡喜修學圣道。歡喜斷煩惱這件事還不容易,你歡喜斷煩惱嗎?你有煩惱的時候你歡喜斷嗎?自己要問問自己啊!我歡喜斷煩惱,歡喜修學圣道。
「于晝夜分,時時觀察自他所有」,這個修四念處里邊,現(xiàn)在主要這個地方是修無常觀!赣跁儭拱滋臁ⅰ敢埂归g的時候時時地觀察自己所有的或者別人所有的,有什么事情?「衰盛等事」就是衰敗的事情,就是原來很好忽然間衰敗了這種境界你要思惟,「盛事」就是衰敗了以后又興盛起來,這個事情這無常的變化。衰敗了的時候,由盛轉(zhuǎn)為衰敗的時候人非常地苦惱,由衰敗轉(zhuǎn)為興盛的時候人就開始快樂,但是快樂中也有很多的苦惱,你對于這種興盛的事、衰敗的事「心生厭患」,不高興這種事情,都不要去愛著這些事情,「心生厭患」。
亥三、修習隨念
又復修習佛隨念等,令心清凈。
這第三科。前面是「樂斷樂修」。第一科是「遠離非處」,第二科「樂斷樂修」,現(xiàn)在第三科「修習隨念」。
「又復修習佛隨念等,令心清凈」,這是第四因攝受資糧。又這個修行人可以修習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施隨念、天隨念這是六念!赣謴托蘖暦痣S念等,令心清凈」,說一開始先不修四念住,修習這個六念法門。
「修習佛隨念」就是你在經(jīng)行的時候也好,或者是靜坐盤上腿的時候心里面還是修奢摩他,奢摩他修一會兒然后就修佛隨念,修佛隨念是怎么修呢?就思惟佛的功德,就按照如來、應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就按照佛的十號來思惟佛的功德這叫做佛隨念,可以這樣子,這就是念佛法門。當然和我們持名念佛不同,持名比較簡單就是不用費什么力量,就是念佛名號就好了。現(xiàn)在思惟佛的功德你要用點力量,最低限度佛的十號你要找參考書這個「如來」怎么講?你要思惟「如來」的時候你看怎么講呢?然后知道怎么講,心里面就在思惟:「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若有人言:有來有去、有去、有坐、有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如來者,無所從來………是名如來」,這樣子思惟才可以。你若說:「來、去者那個是如來」,這就不對了!笩o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個「法隨念」呢?「佛隨念」我們還好像容易解釋,這個「法隨念」怎么念法呢?其實我們以前是講過的,但是不是那么熟悉我也講一講怎么叫做法隨念。這個法隨念就是佛所說的這個正法,佛的大悲心大智慧為一切眾生所宣說的正法用七個行相來憶念、來觀察。
第一個呢是「善說」,就是善惡的「善」言說的「說」,「善說」就是說得非常好。就是佛說苦,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這就叫做「善說」;如果佛說這個苦不是苦、集不是集,說這個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這不是苦,那就不是「善說」了。說集不是集,說你有煩惱你造了業(yè)力令你集成了很多的苦,這苦是由煩惱和業(yè)力集成的,說是佛說這個集不是集那就不是善說了。滅不是滅,道不是道,那就不是善說了。但是佛說這個苦真實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那就是「善說」。這是「善說」,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現(xiàn)見」,「現(xiàn)見」就是現(xiàn)在就可以看見。佛說這個苦、集、滅、道,當然凡夫從文字上也可以這樣子去學習,但真實心里面也不感覺到苦,在苦中而不知道是苦;「苦集滅道」?不承認這件事。但是你若是佛教徒的話,由佛說的法你去修這種現(xiàn)觀,觀察這個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你若這樣子,真實這樣子去觀察的話,「于現(xiàn)法中」就是于你現(xiàn)在這個生命體之中,不是說死掉了以后,不是;就是現(xiàn)在的時候就能令你見到苦、見到集、見到滅、見到道。這個見苦、見集這也是圣人,見滅就是見到法性理了,見到這個戒定慧的道,這就是你現(xiàn)在就可以得圣道。這個「現(xiàn)見」就是這樣意思,你現(xiàn)在這么修這苦集滅道這種現(xiàn)觀,你現(xiàn)在就能見到苦集滅道,就能得圣道,就能斷除去見煩惱、愛煩惱得阿羅漢,現(xiàn)在就可以的,只要你現(xiàn)在肯修你就能成就。如果說你現(xiàn)在修了而不能夠現(xiàn)見,那佛的正法不是現(xiàn)見?墒鞘聦嵣夏阏媸悄軌蛐蘅嗉瘻绲赖默F(xiàn)觀,于現(xiàn)法中就能夠見苦集滅道,能斷見道所斷的煩惱,能斷修道的煩惱,你就能成功了。這叫作「現(xiàn)見」。善說、現(xiàn)見。
「無熱」,佛說的這個苦集滅道。這個「無熱」是什么?指「八正道」說的。這個「八正道」里面沒有「熱」,這個「熱」是煩惱;這個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是清凈的善法,里邊沒有煩惱所以叫作「無熱」。
「應時」,第四個是「應時」。這個「應時」怎么講呢?就是八正道。你現(xiàn)在能夠修這個八正道,你現(xiàn)在就可以見苦、見集、見滅、見道就可以得圣道,叫做「應時」。不是將來的,說將來才能得圣道,不是;就是現(xiàn)在就能得,叫作「應時」。這是第四個。
第五個是「引導」,你修八正道的時候,你修這個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就是戒定慧,它能引導你去見苦、見集、見滅、見道有這種力量,所以叫作「引導」。
第六個是叫做「近觀」,就是遠近的「近」觀察的「觀」,「近觀」。你修這個八正道的時候,你作如是的止觀的修行的時候,你就能如實地知見苦集滅道的道理。什么叫苦集滅道?你由修八正道你就能覺悟到,覺悟這苦集滅道的道理了。你若修八正道的話它有這個力量,所以叫作「近觀」。
第七叫「智者內(nèi)證」。這個智慧的人是誰呢?就是佛和佛的弟子都是有智慧的人。這些有智慧的人他們已經(jīng)成功了,作如是的修行這個現(xiàn)觀他們「正等覺」苦集滅道的道理了,這個不是口頭說說的,真實有成功的人。∵@些大阿羅漢這些得無生法忍的圣人都是這樣成功了的。
這叫做「法隨念」。這個《大智度論》上也是有,但是在這個《阿毗達摩法蘊足論》,是目犍連尊者造的。這個論上說這個「法隨念」。從這個「法隨念」上看,你真能做這樣的修行你現(xiàn)在就能得圣道,這個話有這種意思,有這種味道。
但是這上面呢,他只是叫你這樣憶念觀察思惟,思惟這個「法」是善說、現(xiàn)見、無熱、應時、引導、近觀、智者內(nèi)證。這就是你能這樣觀察你對于佛法的信心就生起來了,你會有這樣的信心。這個信心一生長起來那就非要去修行不可了,有這種味道。這是法隨念。
佛隨念,法隨念,還有「僧隨念」。這個「僧隨念」就是在佛法里面修行的人有成就了: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一共四雙八輩。初果向、初果是一雙;乃至四果向、四果是第四雙,四雙一共八個人,都是圣人,這叫作「僧」。這些僧,他們得到了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個無漏的清凈的法身的功德了,是良福田!這里邊都是完全說的圣人,凡夫僧沒有說,凡夫沒有說在里邊,說圣僧。
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還有「戒隨念」!附潆S念」就是受的這些五戒、八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這些戒法。因為他們修行成功了的圣人沒有貪心、也沒有瞋心、也沒有愚癡心,所以他就身清凈、口清凈、意清凈,這個戒非常地清凈。
佛、法、僧、戒,還有「布施」,就是要有慈悲心幫助別人解決困難,要有慈悲心。你常運用慈悲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是將來能得大富貴,能得大財富,這個是布施。
這個「天」,「念天」,這個「天」是什么呢?這當然指欲界天說。就是他們對于佛法里邊有信、戒、聞、舍、慧,沒說慚愧。信、戒、聞、舍、慧;他對于佛法有「信」心,而且他受持著「戒」;若說是生諸天或者是比丘也可能,或者是在家居士受這五戒。信、戒、「聞」、他能夠聽聞佛法,「舍」、他多少地能夠把自己的財富能布施出去,用慈悲心解決他人的困難這叫「舍」,「慧」、也通達無常無我的道理。他將來死掉了以后他就可以生到天上去了,這「念天」就這樣念。
你這樣念,修這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還有施、天,就是這六種念。你這樣子憶念,這樣修止修這憶念,「令心清凈」使令自己的心這樣念了以后,在你心里面這樣熏習,這個清凈的力量就增長了,心就清凈。清凈了,然后進一步修四念處也就比較容易了,這是這樣意思。
亥四、安住圣種
又復安住諸圣種中。
這是第四「安住圣種」。這個「安住圣種」就是衣、食、住、樂斷樂修這四種。這個《披尋記》念一念就好了。
《披尋記》七四七頁:
又復安住諸圣種中者:此說四圣種應知。能生眾圣,故名圣種。謂于衣服、飲食、臥具,隨所得中皆生喜足,是名前三圣種。樂斷煩惱,樂修圣道,是名第四圣種。
「又復安住諸圣種中者:此說四圣種應知,能生眾圣」,眾多的圣人由此建立的。「能生眾圣,故名圣種,謂于衣服、飲食、臥具,隨所得中皆生喜足」,雖然不是怎么好,心里也歡喜也滿足了。「是名前三圣種」,衣服、飲食、臥具,這是三個圣種。樂斷樂修,「樂斷煩惱,樂修圣道,是名第四圣種」。
安住這圣種中,這是一種,這也是第四因。
戌二、結安住
如是當知由資糧故,其心安住。
「如是當知由資糧故」,前面說這一共是四種,都是資糧。「其心安住」,其心安住在資糧這里。這是第二科「結安住」。
戌三、簡所說。
此依最勝資糧道說。
這第三科是「簡所說」,簡別一下。
現(xiàn)在說這個「資糧道」是按照資糧里面最殊勝的資糧說的。這幾種,就是遠離非處、樂斷樂修、修習隨念、安住圣種,這是從最殊勝的說的,其實還有其他的一些資糧的。
酉五、第五因所攝(分二科) 戌一、舉三相(分二科)
亥一、初二加行方便相(分三科) 天一、標
又彼如是資糧住已,為修相應作意加行,故有二種加行方便。
第五科「第五因」。第五因分兩科,第一科「舉三相」,這第五因里面有三相。分兩科,第一科「初二加行方便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又彼如是資糧住己」,這么多的資糧你都學習好了!笧樾尴鄳饕饧有小,這是修這相應作意的加行,以此為資糧你就可以進一步地正式修四念住了。「故有二種加行方便」,這里說,這個修相應作意加行有兩種方便,這是標出來。
天二、征
何等為二?
是問。底下第三科列出來。
天三、列
一、自于契經(jīng)阿毗達磨,讀誦受持,修正作意,于蘊等事,令極善巧。
這是第三科列出來,列出來這個第五因。第五因這里面實在也是資糧道。
就是你「自」己啊!這個「契經(jīng)」就是經(jīng),「阿毗達磨」就是論,這個經(jīng)論你要「讀誦受持」,你「修正作意」,從經(jīng)論里面得到的法義來修正你內(nèi)心的思想。究竟是什么思想呢?怎么叫「修正作意」呢?「于蘊等事,令極善巧」,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這些事情,「令極善巧」使令你有大智慧,你觀察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就可以通達無我的道理了。究竟什么叫做「無我」?你從這里就會明白。這樣子呢,就是「學習經(jīng)論、通達無我義」,這是一個修道的前方便。
二、依他師教,所謂大師,鄔波柁耶,阿遮利耶。于時時間、教授教誡,攝受依止。
前面這是第一個加行。第二呢還有「依他師教」,你不能說:「我自己去學習經(jīng)論」,這件事你能做得到嗎?你還要依止「他」人,另外的人,老師的教導。誰是你老師呢?「所謂大師」,「大師」就是「佛」,其次是你的「鄔波柁耶」就是你的小師,就是為你剃度的那個親教師!赴⒄诶,剃度的同時還有一個阿阇黎,軌范師。
「于時時間、教授教誡」,若佛在世的時候佛當然是教導你,那么佛若不在世就是你的鄔波柁耶和這阿遮利耶這兩個人,「時時間」要教授你,他有責任來「教授」你佛法,「教誡」你不可以做錯事。「攝受依止」,這個「攝受」就是引導你,他用慈悲心來引導你,做你的圣道成就的依止處。你這圣道要靠他的教導、教授、教誡才能成就的,所以他是你的依止師,就是鄔波柁耶和阿遮利耶是你的依止師。
這兩樣,前面是依法,第一是依法,后面是依人。佛說「依法不依人」這是有大智慧的人,我們初發(fā)心的人自己智慧不夠,你自己學習經(jīng)論不容易,要有老師,鄔波柁耶、阿阇黎教導你,你才能夠?qū)W習佛法學習得好一點。有老師教導能學習好,還是好樣的,都恐怕學不好,你若自己不努力,你還學不好的。就講到這里。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9)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1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