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4)
卯十四、舍壽行別(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
等不等而生,牟尼舍有行,內(nèi)樂定差別,如俱舍卵生。
這是第十四科「舍壽行別」,分兩科,第一科「舉頌言」,第二科「長行」的解「釋」。
辰二、長行釋(分二科) 巳一、別釋頌(分二科) 午一、顯差別(分二科)
未一、示現(xiàn)所依(分二科) 申一、色身等
此頌所明,謂佛示現(xiàn)住最后有菩薩位時,先所獲得三十有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圓滿莊嚴(yán)妙色身生,于后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其色身生與前正等。
這個「長行釋」里邊分兩科,第一科是「別釋頌」。分兩科,第一科是「顯差別」。分兩科,第一科「示現(xiàn)所依」。又分兩科,第一科「色身等」,這個色身是他所示現(xiàn)的。
「此頌所明」的道理,「謂佛示現(xiàn)」,這是說佛顯現(xiàn)他「住」在「最后有菩薩位」的「時」候,這個「最后有」,就是再以后就是佛了,現(xiàn)在在凡夫位的最后,叫「最后有」,這個時候還是屬于菩薩的階位。在這個時候,「先所獲得」的「三十有二大丈夫」的「相」貌,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三十二相之外,又有八十種隨好,「圓滿」的「莊嚴(yán)」和微「妙」的「色身生」。這個「生」也就是示現(xiàn)的意思,由無而有叫做生。這是在最后有菩薩位時,有這樣的生命體。
「于后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其色身生與前正等」,這是在菩薩位的時候,最后有菩薩位的時候,他的身相是這樣子!赣诤蟆咕褪撬出家以后,最后在菩提樹下證悟了無上菩提的時候,「其色身生」,得無上菩提的時候,他這個色相身體的生命,「與前正等」,和前邊最后有菩薩的時候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還是正相等的,還是一樣的。成佛了以后,和未成佛最后有菩薩的身相是相等的,這是「色身等」。
申二、名身不等
其名身生,由勝無漏不相似故,與前不等。
這是第二科,說這個「名身」,就是受想行識是名。這個他內(nèi)心的世界,就是受想行識,這一個生命體的出現(xiàn)!赣蓜贌o漏不相似故」,得了無上菩提以后,他的受想行識是殊勝無漏的境界,就是沒有煩惱了,也沒有煩惱障,也沒有所知障。這個時候的受想行識,和沒得無上菩提時候的受想行識是不相似!概c前不等」,和沒得無上菩提之前是不相等的,是有差別的。這兩科合起來叫做「示現(xiàn)所依」,這個「所依」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識,他顯現(xiàn)的色受想行識是這樣子。
未二、示現(xiàn)棄舍(分二科) 申一、標(biāo)依定力
又佛示現(xiàn)內(nèi)寂靜樂及沙門樂為依止故,得定自在;如定心力,舍諸壽行及諸有行。
這是第二科「示現(xiàn)棄舍」,就是顯現(xiàn)出來棄舍了這件事。這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依定力」,有什么力量能夠棄舍呢?就是因為有定力。
「又佛示現(xiàn)」,這有不同的意思,就是佛成佛了以后,他又顯現(xiàn)出來「內(nèi)寂靜樂」,就是得到禪定了,四禪八定、四無量心都是成就了,那么這都叫做「寂靜樂」。「及沙門樂」,這就是無漏第一義諦的境界,這個法樂,前面是禪悅,這個是法喜!笧橐乐构省,這是一個定、一個慧,為他的依止,為他的生命體!傅枚ㄗ栽凇,這個寂靜樂和沙門樂為依止故,他成就了無上的「定自在」。
「如定心力,舍諸壽行」,如他自在禪定的力量,他就能棄舍他的壽行,就是他的壽命。這件事在《大毗婆沙論》上說得詳細(xì),是按佛在世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的壽命都是一百歲,那么佛就是到八十歲的時候,就舍掉這個身體了,這樣子還有二十年他不要了,就棄舍了。若以二十年為一分,一百年就有五個二十年,就是分五分的話,佛只生到八十歲,就是用了四分,那個第五分不要了,叫做舍第五分壽,就是這樣解釋。這個舍壽行就是這樣意思,這是第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佛的壽命應(yīng)該是一百二十歲,那么四十年算一分,那么就是三四一百二,一共有三分,佛活到八十歲,就是佛用了兩分,那個第三分佛不要了,棄舍了,這叫做「舍諸壽行」。
這個「行」就表示這個壽,也是一種剎那剎那變異的,所以叫做「行」。佛「舍諸壽行」,「及諸有行」,以及其他的這些有漏的行,有漏法都棄舍了,這個時候就是入無余涅槃了的意思。而這件事,有這種自在力,我愿意長、愿意短,都由我自己決定,這個力量從那來呢?是由這個「定自在」的力量,他就有這種自在,到時候我愿意提前走了,我愿意延后都可以,這是他有這個自在力?墒沁@件事里面還有一點曲折,就是這個須跋陀羅,是佛臨涅槃的時候,度化他成阿羅漢的,這個須跋陀羅這個外道,得了非非想定的外道,也就是可以說是個仙人了,他應(yīng)該這時候受度,佛如果八十歲這時候走了,他就不能得度,所以佛又延長三個月,佛有這種自在力,所以又延長三個月,又度化這個須跋陀羅,所以佛對這個壽命的事情,是有這種自在力。
《披尋記》六八五頁:
又佛示現(xiàn)內(nèi)寂靜樂及沙門樂等者:于現(xiàn)法中住靜慮樂,是名內(nèi)寂靜樂;無漏界中離貪瞋癡,證勝義樂,名沙門樂。由此二種為依止故,得定自在;即此為依,舍諸壽行及諸有行。此中舍有余依,名舍壽行;盡苦邊際,名舍有行。
「又佛示現(xiàn)內(nèi)寂靜樂及沙門樂等者:于現(xiàn)法中住靜慮樂,是名內(nèi)寂靜樂!惯@個在家人,如果智慧高一點,在社會上就會有一些如意的事情,那么出了家的時候,就棄舍了。那你有什么樂呢?就是你要去努力修行,得到禪定「內(nèi)寂靜樂」。如果你不努力,是在家的欲樂棄舍了,出家以后有什么樂?就是餓的時候,吃飯有一點樂,還有什么樂?什么也沒有。所以你若不努力,一無所得,你若出家以后,你不努力,你一無所得,就老是平平這樣子。所以這個地方,出家努力的靜坐,得了寂靜樂,這是一件事。
「無漏界中離貪瞋癡,證勝義樂」,這無漏的世界,就是圣人的世界。圣人的世界,如果你上進(jìn)的意愿強(qiáng),你能夠不怕辛苦,修這個四念處,你能夠棄舍了貪瞋癡,貪瞋癡這件事棄舍了!缸C勝義樂」,這個貪瞋癡滅掉了,就表示你的大智慧圓滿了,般若波羅密圓滿了,般若波羅密圓滿就是見到勝義了,見到諸法的實相,這時候也是有樂,叫做「勝義樂」。這是有這兩種樂:一個內(nèi)寂靜樂,一個勝義樂。「名沙門樂」,這個「勝義樂」,叫做「沙門樂」!赣纱硕N為依止故,得定自在」,一個內(nèi)寂靜樂,一個勝義樂為依止得成就的定自在,這個定自在不是一般禪定的自在,一般禪定的自在達(dá)不到這個程度,這是佛的境界了。
「即此為依,舍諸壽行及諸有行」,你有這樣的力量,才能有這樣作!复酥猩嵊杏嘁馈梗凶觥干釅坌小,就是你棄舍了貪瞋癡,見到真理了,但是你這個身體還是個有漏的;現(xiàn)在的時候,入無余涅槃的時候,把這個也棄掉,也舍掉!副M苦邊際,名舍有行」,就是把所有的苦,這個色受想行識就是苦,這個苦到最后的邊際了,就是以后再也沒有這樣有漏的色受想行識了,所以這是苦的邊際,到此為止了,現(xiàn)在把他棄舍了,叫做「舍有行」。這個「舍壽行」,是「有行」之一,這有漏行中間的一個,這有行的范圍廣了。
申二、辨等不等(分二科) 酉一、色身等
彼舍邊際妙色身生,與前正等。
這第二科「辨等不等」,前面是「標(biāo)依定力」,這是第二科辨相等不相等,分兩科,第一科「色身等」。
「彼舍邊際妙色身生」,與前還是相等的。這個「與前正等」有兩個前:一個前,入涅槃之前,就是得無上菩提以后,這是一個前;第二個前,得無上菩提之前,就是沒成佛之前,都應(yīng)該是相等的。
酉二、名身不等
其名身生與前不等,故有差別。
「其名身生與前不等」,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識里面有無上菩提,這個身的現(xiàn)前與前面不一樣。這個不一樣有兩種:一個是你沒得無上菩提的時候,你的受想行識,和得無上菩提之后的受想行識,當(dāng)然是不等,就是不一樣,「故有差別」。第二個說法,「舍諸壽行及諸有行」,是棄舍了,但是這個受想行識無上菩提沒有棄舍,是沒有棄舍,所以這個「舍」有點不同,有點不一樣,「故有差別」。
《披尋記》六八五頁:
其名身生與前不等者:此名身生,謂定自在。由此殊勝不相似故,與前不等。
這個也就含蓄這么講,這個定自在的力量是特別殊勝的,和以前是不一樣。我想得無上菩提以后,和臨涅槃的時候,這個定自在是相等的,只是沒得無上菩提的時候,那和這是不一樣,是「與前不等」。
午二、喻道理(分三科) 未一、舉喻
如因其輥卵生雞等,依卵而生,即此生已,漸漸增長,種類相似,破輥而出。
這是第二科「喻道理」,前面是「顯差別」,在最后有菩薩的色受想行識得無上菩提的時候的色受想行識,于涅槃的時候的色受想行識,這樣子對比有等不等,這叫「顯差別」,F(xiàn)在是「喻道理」,用譬喻顯示這個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舉」譬「喻」。
「如因其輥卵生雞等」,就是雞鴨這些動物,它們是卵生,是有輥的。這些雞等,它們是「依卵而生」,也是在母體里邊結(jié)成胎,但是先是成一個卵,離開母體以后,還要經(jīng)過母親的,還要孵育,然后它才能生!讣创松选,這個卵生了以后,「漸漸增長」,這個卵也要漸漸增長!阜N類相似,破輥而出」,這個「種類相似」,就是這卵生的動物,都是這樣子,彼此都是這樣子,彼此的種類是相似的!钙戚伓觥,這個「漸漸增長」,應(yīng)該是說它的母親要孵育它成熟了,然后「破輥而出」,這個雞從這個輥里面出來了,這是這么說。這是一個舉的譬喻,是這樣子。下面第二科「合法」。
未二、合法
如是如來色身名身差別道理,當(dāng)知亦爾。
就是那個譬喻是「如是」,是這樣子。在法上說,佛的「色身」和「名身」不同的道理也是這樣子,就是佛成就了這個色身,這個色身和名身,當(dāng)然這個受想行識是依托在地水火風(fēng)組成的身體里面,可是由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名色身、名身去修行去,出家修行,修行最后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那么這個時候,就是和以前就不同了。那么到入無余涅槃的時候,等于是破輥而出,類似這樣子,就是這個色身是棄舍了,這些有漏都已經(jīng)棄舍了,這無上菩提的受想行識是不滅的,所以「破輥而出」。入無余涅槃的時候,譬喻是「破輥而出」,這樣意思!府(dāng)知亦爾」,也是這樣子。這樣子就是有同,有舍有不舍,有等有不等的差別。
《披尋記》六八五頁:
如因其輥等者:此中輥言,喻彼無明,由覆藏義,是輥義故。卵生雞等,依卵而生者,喻依色身勝名身生。即此生已,漸漸增長,種類相似者,喻定自在。破輥而出者,喻舍壽行,及諸有行。
未三、別釋
此中差別,謂佛世尊若不棄舍諸壽行者,應(yīng)滿壽量方般涅槃。定力所持,舍壽行故,不滿壽量而般涅槃。
這第三科是「別釋」,第一科「顯差別」,第二科「喻道理」,現(xiàn)在第三科是「別釋」。
說這里邊有一個不同的地方,「謂佛世尊若不棄舍諸壽行者」,佛應(yīng)該活一百歲,他不棄舍,就活到一百歲,或者是活到一百二十歲,不棄舍。「應(yīng)滿壽量方般涅槃」,那他應(yīng)該是圓滿了他一百歲的壽量,或者是一百二十歲的壽命,圓滿了以后,「方般涅槃」,才入無余涅槃的,應(yīng)該這樣子!付λ郑釅坌泄省,但是佛有定的自在力,有定自在力的控制,「舍壽行故」,他愿意舍,就可以舍,愿意不舍,愿意延長就延長,有這個自在力,F(xiàn)在佛是棄舍了這個壽行,就是應(yīng)該做的事情做完了,就走了。不像我們凡夫,病得很苦了,還愿意活下去,還要千方百計找醫(yī)生,還要把那個身體弄多少洞,還感覺還愿意活下去;不是,佛不這樣,佛是「舍壽行故,不滿壽量而般涅槃」,入無余涅槃了。
巳二、結(jié)略義(分三科) 午一、標(biāo)
復(fù)次今當(dāng)略辯上所說義。
這是第二科「結(jié)略義」,分三科,第一科是「標(biāo)」,第二科是解「釋」。
午二、釋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舍諸壽行,色身、名身二種差別,及顯棄舍所依因緣。
就是定自在。
午三、結(jié)
當(dāng)知是名此中略義。
卯十五、貪瞋癡愛(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
無淤泥等欲,無魑魅等瞋,無羅網(wǎng)等癡,無江河等愛。
這是第十五科「貪瞋癡愛」,分兩科,第一科「舉頌言」,第二科是「長行」解「釋」。又分兩科,第一科「別釋頌」。分兩科,第一科「舉世俗不自在法」。分兩科,第一科「標(biāo)」。
辰二、長行釋(分二科) 巳一、別釋頌(分二科)
午一、舉世俗不自在法(分二科) 未一、標(biāo)
此頌所明,謂有四種能為世俗不自在法,世間現(xiàn)見能令有情不自在轉(zhuǎn)。
「此頌」里面「所明」,所說明的意思就是有四種、有四條,「能為世俗不自在法」。這個「世俗」,就是一般的這些虛妄不真實的境界里面;「不自在」,雖然是不真實,但是能令人不自在,你心里面,你不能自主,他要控制你,這是不自在!甘篱g現(xiàn)見」,這個事情不是甚深的道理,就是世間上的人「現(xiàn)見」,眼前就可以看見的,「能令有情不自在轉(zhuǎn)」,就是不能自主地活動。這是標(biāo),底下列出來,有四種法能令人不自在。那四種呢?
未二、列
一者、陷溺淤泥。二者、鬼魅所著。三者、入于羅網(wǎng)。四者、墮駛流河,隨流漂溺。
「一者、陷溺淤泥」,這「淤泥」,這水和土合起來就是淤泥。這個人若陷溺在淤泥里面,就不自在了,你想要活動,也很困難,很難跳出來!付摺⒐眵人,說這個人為鬼魅所著,這鬼魅入到你的身體里面來折磨你,你不自在!溉、入于羅網(wǎng)」,這羅網(wǎng)套住了你,你也是不自在。「四者、墮駛流河」,你墮落到「駛」就是迅速,這水流得很快,這樣流水的河,你墮落到里邊去了!鸽S流漂溺」,那個水的力量很大,你想要逃出來很難的,你就得隨順著它漂溺、漂動,在水里面就危險了,溺在里面了。
《披尋記》六八六頁:
能為世俗不自在法者:淤泥等法,唯假安立,無有實體,是名世俗。能令有情不自在轉(zhuǎn),故名世俗不自在法。
「能為世俗不自在法者:淤泥等法,唯假安立」,這淤泥是水和土合起來叫淤泥,這是方便安立的一句話,「無有」真「實」的「體」性,「是名」叫「世俗」!改芰钣星椴蛔栽谵D(zhuǎn),故名世俗不自在法」。
這是前邊第一科「舉世俗不自在法」,有這四種。下面第二科「喻真實不自在法」,這是分三科,第一科是「標(biāo)」。
午二、喻真實不自在法(分三科) 未一、標(biāo)
復(fù)有四種能為真實不自在法,能令有情不自在轉(zhuǎn),當(dāng)知亦爾。
這是「標(biāo)」。
《披尋記》六八六頁:
能為真實不自在法者:此中真實,翻前世俗應(yīng)知。謂貪瞋癡等實有體性,非唯假立故。
「能為真實不自在法者:此中真實,翻前世俗應(yīng)知。謂貪瞋癡等實有體性」,我們這貪瞋癡的煩惱,他真實有體性的!阜俏倭⒐省,所以叫做「真實」;蛘呤悄菢幼,就是前面這四種不自在法,這個不是真實的不自在,在淤泥里面陷制住了,這不是那么樣的嚴(yán)重;若是你有貪瞋癡令你不自在,這個是太重要了。我看這個真實、不真實,應(yīng)該這么說。
未二、征
何等為四?
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欲」。
未三、釋(分四科) 申一、欲
謂如有一,生長欲界,陷溺不凈腥臊生臭諸欲淤泥,不能自在引發(fā)守護(hù)增長善法。
「謂如有一,生長欲界」,謂如有一個補(bǔ)特伽羅,他不是在色界、無色界,他是生存在欲界里邊!赶菽绮粌粜入糁T欲淤泥」里面,前面那四種不自在法是一個譬喻,這里邊正式說出來這個凡夫的不自在,就是這個欲的淤泥,使令我們不自在,你陷溺這個境界里面是不自在!覆荒茏栽谝l(fā)守護(hù)增長善法」,你若為欲所困的時候,有什么不自在呢?就是你不能自主的引發(fā)出來,守護(hù)增長善法,你想要做善法就是不自在。
《披尋記》六八六頁:
陷溺不凈腥臊生臭等者:此中不凈,是其總句。腥臊生臭,是其別句。受用飲食,變壞所成,故名腥臊。諸肉血等,變壞所成,故名生臭。陷溺如是諸欲泥中,于未生善不能自在引發(fā),于已生善不能守護(hù)及與增長,由是說名不自在法。
「陷溺不凈腥臊生臭等者:此中不凈,是其總句」,這個不凈是總說的。「腥臊生臭,是其別句」,這是別說那個總句的意思!甘苡蔑嬍,變壞所成,故名腥臊」,這個腥臊指這個意思說的,就是受用了飲食,這個飲食在身體里變壞以后,就會有這腥臊的排泄!钢T肉血等,變壞所成,故名生臭」,這么樣解釋,這兩個意思不同,不一樣。其實這個肉血也與飲食有關(guān)系,所以飲食的變壞所成,只是指排泄說的;這個肉血等變壞所成,叫做生臭!赶菽缛缡侵T欲泥中,于未生善不能自在引發(fā)」,就是我想要成就這樣的功德,但是你不能自在的創(chuàng)造出來,為什么呢?這欲困擾著你,使令你不能如意的去修行!赣谝焉撇荒苁刈o(hù)及與增長」,已經(jīng)創(chuàng)造出來的善法,因為有欲的困擾,你就不能夠守護(hù)這個善法不要失掉,不容易,善法叫他增長都不容易。「由是說名不自在法」。這《披尋記》解釋得好,解釋得很明白。
申二、瞋
又如有一,棄舍諸欲,于善說法毗奈耶中而得出家,心懷忿怒,性多惡言;由忿所持,不得自在,不數(shù)學(xué)處,動生違越。于諸智者同梵行所,屢以粗言擊刺、訶擯、侵惱、毀辱。
「又如有一,棄舍諸欲,于善說法毗奈耶中而得出家」,前面是解釋這欲的淤泥,是這樣意思,F(xiàn)在第二科解釋這個「瞋」,「鬼魅所著」譬喻瞋,這個頌上「無淤泥等欲 無魑魅等瞋」,這魑魅所著,人的瞋心來了,就等于是魑魅所著那樣子。
「又如有一,棄舍諸欲」,一個人把世界上的欲棄舍了!赣谏普f法毗奈耶中而得出家」,就是在佛法里面出家,修學(xué)圣道!感膽逊夼,他的心有忿怒的問題!感远鄲貉浴,他心里有忿怒,他就要表示出來,所以就會說一些惡語,暴惡的語言!赣煞匏,不得自在」,其實他心里面也不愿意這樣子,但是那個鬼魅的瞋心控制他,他自己不自在,不能自主,我不要這樣子,不行!不得自在!覆粩(shù)學(xué)處,動生違越」,這是又一件事,他這個于善說法毗奈耶中出家以后,他不能夠精勤地學(xué)習(xí)戒律毗奈耶,他不能學(xué)習(xí)這個戒律。「動生違越」,不能學(xué)習(xí)戒律的過失,就是他身口意一動就犯錯,就犯戒,或者是不知道,無知而犯戒,或者有知,做不得主,也會犯戒,「動生違越」。
「于諸智者同梵行所,屢以粗言擊刺、訶擯、侵惱、毀辱」,對于這個有智慧的同梵行者,這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這個同梵行有智慧的人,他沒有什么錯誤,表示這個意思。他沒有什么錯誤,但是這個人「屢以粗言」,一次又一次地,用這個暴惡的語言來擊刺,來罵,毀罵這個同梵行者。這個「擊刺」是個譬喻,這個「擊」或是就像拿棒子打這樣子,或是用刀劍來刺似的。說這個人,這個「心懷忿怒,性多惡言」這個人,他用粗言說話,就像用棒子打人那么厲害,就像用刀劍刺人,他說出的話就像刀似的,這叫做「擊刺」。「訶擯」,他用這粗言訶擯這個「于諸智者同梵行」的人,訶斥他,擯不睬他,「侵」犯他、「惱」亂他,來「毀辱」這個同梵行者。這就是表示這個「瞋」,「鬼魅所著」,「無魑魅等瞋」,這個「瞋」的相貌是這樣子。
申三、癡
又如有一,棄舍諸欲,于惡說法毗奈耶中而得出家,入諸惡魔大癡見網(wǎng);彼既入已,流轉(zhuǎn)生死,不得自在。
「又如有一,棄舍諸欲」,這是第三個「癡」,愚癡的事情。是棄舍諸欲了,說這很難,不容易「棄舍諸欲」,但是難而能做,棄舍了諸欲。「于惡說法毗奈耶中而得出家」,不是在佛教里面,在惡說法,在外道法中出家了!溉胫T惡魔大癡見網(wǎng)」,就是他在外道法里出家,就等于是入于參加了惡魔的大愚癡的邪知邪見,像個網(wǎng)似的,把他套住了。這「惡魔」,就指是宣揚(yáng)邪知邪見的人就是惡魔,他宣揚(yáng)出來的邪知邪見,就是「大癡見網(wǎng)」,像是大網(wǎng)似的,把這個人網(wǎng)住了!副思热胍眩轉(zhuǎn)生死,不得自在」,說是那個人在那個大環(huán)境里面出家以后,也就接受了這樣的「惡魔大癡見網(wǎng)」,他就是流轉(zhuǎn)生死,在生死里流轉(zhuǎn),不得自在,也不能解脫。
申四、愛
又如有一,生長上分諸離欲地,于諸愛結(jié)未能永斷,亦未遍知,不得自在,還生下界,順流而住,難可出離。
「又如有一」,這是第四個是「愛」,這愛怎么講呢?「又如有一,生長上分諸離欲地」,又如有一個人,他不是在欲界里面,他生長在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里面去了,那就是這個人出了家以后,不管是在善說法毗奈耶中,惡說法毗奈耶中,得到禪定了,他沒能得到佛法的智慧,那么他就壽命到了,就是到了色界天、無色界天去了。所以「生長上分諸離欲地」,就是離開了欲界的欲了,那也就是把這個淤泥棄舍了,鬼魅所著的事情也棄舍了!赣谥T愛結(jié)未能永斷,亦未遍知」,他生長到上界,色界天以上的離欲地去了,但是這個人「于諸愛結(jié)」,對于欲界的愛結(jié),他并沒能夠永久地斷除,暫時的,這可見沒有修四念處,他是暫時的把欲界的欲斷滅了,不活動了!敢辔幢橹,他也沒有得到佛法中無漏智慧的觀察,沒能得到無漏的智慧能夠遍知,就是普遍地、深刻地認(rèn)識到欲是苦,三界的欲都是苦。所以沒得到無漏的智慧,「不得自在」,他還不能夠自己做得主!高生下界」,從上面的色界、無色界天又回來了,回到欲界來!疙樍鞫 ,你回到欲界來,又陷溺在淤泥里邊了,順這個大環(huán)境,你也那樣子,我也這樣子,大家都是這樣子,所以「順流而住,難可出離」,很難從欲里面跳出來。
巳二、略辨義(分二科) 午一、標(biāo)
復(fù)次今當(dāng)略辯上所說義。
這是第二科「略辨義」,前邊是「別釋頌」,F(xiàn)在「略辨義」,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就是「復(fù)次今當(dāng)略辯上所說義」,這是標(biāo)。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總顯」。
午二、釋(分二科) 未一、總顯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諸界諸品愚夫纏縛。
這是「總顯」,是佛在此頌里面簡要地開示我們,這欲界、色界、無色界里面的各式各樣的人,「諸品」各式各樣的人。總而言之,都是愚夫,就是為這么多的煩惱所系縛,就說這個意思。
這是「總顯」。第二科是「別辯」,分兩科,第一科「舉能障」。分四科,第一科是「障凈出家」。
未二、別辨(分二科) 申一、舉能障(分四科) 酉一、障凈出家
復(fù)有差別:謂如有一,陷欲淤泥,不能自在于善說法毗奈耶中清凈出家。
「復(fù)有差別」,復(fù)有不同的意思,這是總說,還有一樣一樣的解釋。「謂如有一,陷欲淤泥」,一個補(bǔ)特伽羅陷溺在欲的淤泥里面!覆荒茏栽凇,他不能夠自主的「于善說法毗奈耶中清凈出家」,他想要出家有困難,就是跳不出來。這是為欲所障,「障凈出家」,這個欲障礙他在清凈法中出家。下面第二科「障離恚害」。
酉二、障離恚害
又如有一,為性忿怒,忿怒所蔽,憤恚纏心,尚于自身或害或損,何況于他。
「又如有一,為性忿怒,忿怒所蔽」,忿怒所蒙蔽。「憤恚纏心」,他的心并不憤恚,但另外有一個心所法,這個憤恚纏住他的心,心為憤恚的煩惱所纏繞!干杏谧陨砘蚝驌p」,這個人憤怒厲害了的時候,他這瞋心大了的時候,對于他自己的身體,他都會傷害,會損害他。這「害」和「損」,或者說是輕重的不同也可以!负螞r于他」,何況對于別人,那要傷害也是不得了。這是「障離恚害」,這樣子自己很難從忿怒里面解脫出來。
酉三、障敬父母
又如有一,成就癡品諸惡邪見,謂無父母,毀謗父母;于父母所,反希敬養(yǎng),況自能為。
「又如有一,成就癡品諸惡邪見」,這是「障敬父母」。又如有一種人,成就了愚癡諸惡邪見,各式各樣的那個罪惡的邪知邪見,都是愚癡類的,都是愚癡的。什么樣的愚癡呢?「謂無父母,毀謗父母」,他不承認(rèn)有父親、有母親這回事情,這就是表示對父母沒有恭敬心,不但沒有恭敬心,還毀謗父親、母親!赣诟改杆,反希敬養(yǎng),況自能為」,對于父母那個地方,還希望父母來恭敬他,來供養(yǎng)他!笡r自能為」,何況自己能去供養(yǎng)父母,沒有這回事。
這是第三科,現(xiàn)在第四科「障行惠施」。
酉四、障行惠施
又如有一,廣集諸欲,貪愛所漂,不得自在;尚不欲自食,況能惠于他。
「又如有一」個人,「廣集諸欲」,這個貪心很大,他是很多很多集聚來的欲!肛潗鬯,他的心為貪愛心所漂動,他的心本來沒有欲,沒有貪愛,但是另外有個貪愛的心所來控制他,他的心不得自主,「不得自在」!干胁挥允,況能惠于他」,他得到廣集諸欲之后,他自己都不想要享受,就是集聚起來,何況能夠惠施于別人。
這是「障行惠施」。那么這四個和前面不一樣,那四個解釋不一樣,所以前面標(biāo)出來那句話,「復(fù)有差別」,和前面解釋不同。
申二、顯所障(分二科) 酉一、標(biāo)
如是四法,當(dāng)知能障諸聰慧者四應(yīng)知法。
這是第二科「顯所障」,前面是說「能障」。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
「如是四法」,當(dāng)知道能障礙「聰慧者」的人,四樣應(yīng)知道的事情。這是標(biāo),下面列出來。什么是所障呢?
酉二、列
謂善說法毗奈耶中清凈出家,遠(yuǎn)離恚害,敬事父母,樂行惠施。
「謂善說法毗奈耶中清凈出家」,這是被障住了;「遠(yuǎn)離恚害」,被障住了;「敬事父母」,被障礙了;「樂行惠施」,也被障礙了。
卯十六、佛無戲論(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
虛空無鳥跡,外道無沙門,愚夫樂戲論,如來則無有。
這是第十六科,佛沒有戲論,分成兩科,第一科「舉頌言」,這四句話。下面長行的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別釋頌」。分兩科,第一科「總攝三求」。
辰二、長行釋(分二科) 巳一、別釋頌(分二科) 午一、總攝三求
此頌所明,謂有眾生希樂勝欲,欲求所攝;又有眾生希樂勝身,有求所攝;又有眾生希樂沙門及婆羅門所有解脫,梵行求攝。
「此頌所明,謂有眾生希樂勝欲,欲求所攝」,這個有的人「希樂勝欲」,他歡喜這個殊勝的五欲,他希望能夠得到這個殊勝的五欲,希望能得到他所歡喜的勝欲,那么他就是這樣子行動。「欲求所攝」,這一類的眾生在三求里面,是屬于「欲求」,屬于這一類的,就是欲界里面的欲。
「又有眾生希樂勝身,有求所攝」,又有一類眾生,他希望他歡喜的殊勝生命,這個應(yīng)該是指禪定說。這個前一個「欲求」,希望所欲的有殊勝的境界;這個第二個「有求」,「有求所攝」,不是身外的,是希望本身有殊勝的成就,那這個是屬于禪定的,「有求所攝」。
「又有眾生希樂沙門及婆羅門所有解脫,梵行求攝」,這是第三種眾生,他歡喜什么呢?歡喜這個沙門和婆羅門,就是有高尚思想的人,他們是不愿意這個流轉(zhuǎn)生死的這個欲,流轉(zhuǎn)生死的定,希望超越這兩種境界,得到究竟的解脫,這是「梵行求」所攝,屬于這一類的梵行。這樣子,這表示我們世間上的人雖然很多,就是屬于這三類,你不能超過這三類,一個欲求,一個有求,一個梵行求,就是這三類,一類比一類高,到最后是梵行求,是最殊勝的。這三個求在〈有尋有伺地〉說過了,「陵本五卷七頁」,我查一查不是七頁,是六頁,那一本的第六頁上說的,就是金陵刻經(jīng)處那個本子。
午二、別辨其相(分四科) 未一、釋頌第一句(分二科) 申一、標(biāo)攝
此中欲求、有求攝者:謂我因少分布施,少分持戒,當(dāng)?shù)?a href="/remen/wangshe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往生善趣天上樂世界中,以妙五欲而自賞納歡娛游戲;彼既修習(xí)如是愿已,得最勝欲及最勝身。
「此中欲求、有求攝者:謂我因少分布施,少分持戒,當(dāng)?shù)猛迫ぬ焐蠘肥澜缰小。這底下「別辨其相」,前面這個三求說了,這里一條一條的說明它的相貌。分四科,第一科是解「釋頌第一句」,就是「虛空無鳥跡」,解釋這一句。分兩科,第一科「標(biāo)攝」。這里邊說「欲求」,說「有求攝者」,「謂」就是說「我因少分」,說這個人他自己來想,我因為少分的「布施」,小小的布施,小小的「持戒」!府(dāng)?shù)猛,我將來能夠生到「善趣」,不會到三惡道去,因為持戒所以不會到三惡道,因為持戒而又能布施,所以能往生善趣的天上,不是在人間,在「天上樂世界中」。我這幾天的心里,感覺到我們這個世界上太苦了,的確是趕快要努力用功修行,太苦!府(dāng)?shù)猛迫ぬ焐蠘肥澜缰小梗褪怯缌,在這里邊。
「以妙五欲而自賞納」,就是好過人間的五欲,人間的五欲,你要去求很辛苦,也可能得到了,也可能沒得到,得到了以后心也不安,天上的五欲是現(xiàn)成的,而且特別殊勝!缸再p納歡娛游戲」,自己去欣賞接受這個五欲的歡樂游戲,心情快樂!副思刃蘖(xí)如是愿已」,他有這樣的愿望,他又肯努力的這樣做,來滿他的所愿,「得最勝欲及最勝身」,但是文上沒有說修這個持戒、修禪定這事,這都沒有講,略去了。
申二、喻成
譬如眾鳥翱翔虛空,遍虛空中無安足處;如是眾生,于其所得無常諸欲,及身分中都無安住,當(dāng)知亦爾。
前邊是「標(biāo)攝」,說這個欲求、有求的事情。下面第二科是「喻成」,用喻、用譬喻來成立「虛空無鳥跡」這句話。
「譬如眾鳥」,就是很多的這個鳥,在虛空里邊翱翔,我查一查字典,這個「翱翔」有點不同。這個「翱」是那個鳥的兩個翅膀,一上一下的扇動的,就這么飛,叫做「翱」;「翔」就是那個兩個翅膀不動,也能向前飛。這翱和翔意思不一樣,都是飛。在虛空里飛,是「遍虛空中無安足處」,虛空很廣大,但是普遍虛空里邊也沒有一個地方,能有一個落腳的地方,沒有。
「如是眾生,于其所得無常諸欲,及身分中都無安住,當(dāng)知亦爾」,這是一個譬喻,就是前面說是欲求、有求的眾生,就是「于其所得」,對于他所獲得的這些諸欲,和禪定的身分都是無常的,到時候都被無常所破壞了,都結(jié)束了。怎么辦呢?還是得要跑。「都無安住」,在那個欲里邊又破壞了,你不能在那里安住,你得到的禪定,禪定也無常,也破壞了,你也不能在那里永久的安住,沒有安住。那就像那個鳥,在虛空里飛,飛了很久,也沒有安住處,一樣,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當(dāng)知亦爾」,說眾生歡喜欲,歡喜禪定,好過到三惡道,但是也不是個永久安身的地方,安身立命的地方;就像那個鳥在虛空里飛,沒有安住處是一樣的。這樣子說,這個「虛空無鳥跡」,這么講是這樣意思,虛空里邊,鳥在虛空里飛,沒有一個地方是安住的地方,叫「虛空無鳥跡」,這句話是這樣解釋。
未二、釋頌第二句(分二科) 申一、標(biāo)列
若樂沙門及婆羅門所有解脫梵行求攝,復(fù)有二種,或依善說法,或依惡說法。
這以下是第二科解「釋頌第二句」,就是「外道無沙門」,「外道無沙門」這句話。
說是「若樂沙門及婆羅門」,要是一個眾生有高尚的意愿,他不歡喜欲,他希望得解脫,「所有解脫」,希望得解脫!歌笮星髷z」,這是清凈的境界,屬于這一個。但是這里邊又有兩種不同,「或依善說法,或依惡說法」,或者這一個人運氣很好,有善知識的引導(dǎo),他能到佛教的善說法里面修學(xué)梵行,這是不錯;或者這個人有惡知識引導(dǎo),跑到外道里邊去出家修行了,「惡說法」。有這兩種不同,都名之為求解脫,「梵行求攝」。這是「標(biāo)列」。下面「隨釋」分兩科,第一科「無沙門」。
申二、隨釋(分二科) 酉一、無沙門
依惡說法諸外道輩,并無沙門;依善說法邪梵行求所攝受者,亦無沙門。
「依惡說法諸外道輩,并無沙門」,在外道里面這惡說法,這個大愚癡的邪知邪見,他所說的法,實在都是惡,這些外道輩在那里修學(xué)!覆o沙門」,是不能得到圣道的,不能得到沙門果。
「依善說法邪梵行求所攝受者,亦無沙門」,說這個人沒有在外道里面出家,他是到佛法里面來出家。但是他這個人愚癡,「依善說法邪梵行求」,他不知道尊重佛,佛究竟怎么說修行的圣道,他不去注意這件事,他結(jié)果走遍了,還是邪知邪見,還是「邪梵行」,修學(xué)的不是佛法,他穿上了出家人的衣服,也說他是佛弟子,但是他修學(xué)的是邪知邪見。「所攝受者」,「邪梵行求所攝受者」,就是他內(nèi)心里面有邪知邪見來灌輸他。「亦無沙門」,這個人他自己認(rèn)為他就是佛了,結(jié)果他也是沒得圣道,「亦無沙門」。這個《瑜伽師地論》里面說過,有這樣的話,其實在經(jīng)里面也有這種話,但是我們?nèi)舨贿@樣學(xué)的時候,我們會知道有這件事嗎?我們可能還不知道。
酉二、有沙門
正梵行求所攝受者,得有沙門。
現(xiàn)在第二科是「有沙門」果。說「正梵行求」,你在佛法里面出家,你修學(xué)的也合乎佛意的圣道。你這樣子「所攝受」,為正知正見所灌輸?shù),你的身口意,有佛的智慧的氣氛。這樣去修學(xué)圣道,「得有沙門」,你能夠成就圣道的,你能夠成就圣道。
《披尋記》六八八頁:
依惡說法諸外道輩并無沙門等者:〈聲聞地〉說四種沙門:一、圣道沙門,二、說道沙門,三、活道沙門,四、壞道沙門。此初沙門廣說乃至第四沙門,此外沙門婆羅門教空無所有。若于是處八支圣道安立可得,即于是處有初沙門,廣說乃至第四沙門。(陵本二十九卷十八頁)此中說無沙門及有沙門,義應(yīng)準(zhǔn)知。又善說法邪梵行求所攝受者,為求不動妄執(zhí)解脫,八支圣道不得安立,是故說彼亦無沙門,由說圣道名沙門故。
「依惡說法諸外道輩并無沙門等者:〈聲聞地〉說有四種沙門:一、圣道沙門」,「圣道沙門」就是依據(jù)佛說的戒定慧,你去修行去,就是滅除了貪瞋癡,得圣道果的人,叫圣道沙門!付⒄f道沙門」,就是修學(xué)佛法來,也是修學(xué)圣道,消滅這個貪瞋癡,為人宣說佛法,這是說道沙門!溉、活道沙門」,就是他不是為人說法,但是他也修學(xué)圣道,來滅這個貪瞋癡,這個「活道」,這個「活」這個字,是個什么意思呢?就是現(xiàn)在這個「活」,對面就是死,說這個人是活的,這個人是死的,這個死和活是相對的,是這樣意思。那么這指什么說的呢?說這個人他在,他能夠?qū)W習(xí)佛法的經(jīng)論,也能這樣修行,他現(xiàn)在還沒有得圣道,但是能因此的修學(xué),而能生出來圣道的智慧,那就叫做「活」。實在這個「活」字,就是生的意思,就是能生出來圣道的智慧,所以叫做活道沙門。「四、壞道沙門」,這個人啊,他就是沒有慚愧了,破戒、破齋,完全是沒有因果觀念了,這種人,這個人是沒有希望得圣道了。「此初沙門廣說乃至第四沙門,于外沙門婆羅門教」里邊,「空無所有」,外道里沒有這種沙門。
「若于是處八支圣道安立可得」,若是在這個地方,「是處」是什么?就是你的一念心叫做「是處」。在你一念心里面,有八圣道的安立可得,「即于是處有初沙門」,這樣你就會有第一個沙門,就是圣道沙門;「廣說乃至第四沙門。(陵本二十九卷十八頁)此中說無沙門及有沙門,義應(yīng)準(zhǔn)知」,應(yīng)該遵照這個意思去解釋!赣稚普f法邪梵行求所攝受者,為求不動妄執(zhí)解脫」,這個《披尋記》的作者這么解釋,這個「為求不動」,就是在佛法里面,他不知道修學(xué)止觀這個道理,不知道,他就知道心里面不動,心里無分別,那么可能有一點成就,他就認(rèn)為這是解脫了!赴酥サ啦坏冒擦ⅰ,他不能夠,八正道他沒能學(xué)習(xí),「是故說彼亦無沙門,由說圣道名沙門故」。
未三、釋頌第三句
又此一切三門所攝,或欲求門,或有求門,或梵行求門,如是皆名樂著戲論。
這第三科解「釋第三句」,前邊第二句「外道無沙門」,現(xiàn)在解釋第三句是「愚夫樂戲論」。
「又此一切三門」里邊,三個門里邊所攝的,或者是「欲求門」所攝,或者「有求門」所攝,或者「梵行求門」所攝。所以我們學(xué)習(xí)佛法有個好處,我們出家人,或者我把在家居士也算在內(nèi),就是我們佛教徒,常常學(xué)法,學(xué)習(xí)佛法,知道我們有個方向,我們的目標(biāo)在那里,知道這件事。這件事是我的目的在這里,是我的身口意活動的所在,在這里,其他的事情,都是不是重要的事情,你有你的方向。如果我們沒有佛法熏習(xí)的時候,不常讀經(jīng)論的時候,就忘掉這個方向了。忘掉這個方向會怎樣呢?你睜開眼睛一看就知道,我們不說在家居士,就是我們出家人寺廟里的情形,一看就知道,很多的事情不如意,就會有很大的變動。為什么會那樣子呢?就是沒有方向。為什么他沒有方向?你沒有常常讀經(jīng)論,你自己不知道,不知道這回事,F(xiàn)在這地方說得很清楚,只有三個方向,一個是欲求,一個有求,一個梵行求,這是我們,佛菩薩告訴我們,只有這三條路!溉缡墙悦麡分鴳蛘摗梗@一句話呵斥了,呵斥這些,這都是沒有意思的事情,你看底下的小字。
《披尋記》六八八頁:
如是皆名樂著戲論者:由墮欲求、有求、邪梵行求,于所生處起希趣欲,即于彼彼境界起戲論愛,依此說名樂著戲論。
「如是皆名樂著戲論者:由墮欲求、有求、邪梵行求,于所生處」,這個地方加一個「邪」字,前面是欲求、有求、梵行求,這地方加個邪梵行求。「于所生處起希趣欲」,就是所生存的地方,我愿意到那地方去,就生起這樣的愿望,愿望來!讣从诒吮司辰缙饝蛘搻邸,就是對于所希求的境界,就會生起很多很多的愛,實在這都是虛妄的,不真實的,所以叫做「戲論」!敢来苏f名」叫做「樂著戲論」。
未四、釋頌第四句
當(dāng)知如來棄舍一切所有希求,故無戲論。即以此義,類知如來諸弟子眾,正梵行求所攝受者,亦無戲論。
這是解釋頌的第四句,「愚夫樂戲論」這是第三句,第四句「如來則無有」。
「當(dāng)知如來棄舍一切所有希求」,也不要欲求、有求、邪梵行求,統(tǒng)統(tǒng)沒有!腹薀o戲論。即以此義,類知如來諸第子眾,正梵行求所攝受者,亦無戲論」,佛是沒有戲論,對于一切境界心里面無所求,佛得到無愿三昧,一切無所求。其實佛教里面說,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乃至欲界不可得,色界不可得,無色界也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心里何所求?的確是無所求。那么就是心里面入于不可思議境界了,是這樣子。「即以此義」,即根據(jù)佛陀的無戲論境界,「類知」,比類就知道佛的弟子,「正梵行求所攝受者,亦無戲論」,他們也是無戲論,也是常隨佛學(xué),也是無所求。這無所求,就是八正道的次第,也是無所求的。
這是解釋第四句。下面「略辨義」,「略辨義」分三科,第一科「標(biāo)」。
巳二、略辨義(分三科) 午一、標(biāo)
復(fù)次今當(dāng)略辯上所說義。
復(fù)次今當(dāng)略辯上面所說的義。這是「標(biāo)」,下面解釋。
午二、釋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離善說法及毗奈耶勤精進(jìn)者,皆空無益。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簡要的告訴我們,「離善說法及毗奈耶勤精進(jìn)者」,說我很精進(jìn),但是你不是佛法的法和律的精進(jìn),「皆空無益」,你白辛苦了,你是一點得不到利益的。下面第三科。
午三、結(jié)
當(dāng)知是名此中略義。
「此中略義」是這樣的意思。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3)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hù)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yán)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yán)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yán)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yán)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yán)、六十華嚴(yán)、八十華嚴(yán)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yán)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yán)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講解
- 楞嚴(yán)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yán)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