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六(5)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六(5)

  子二、無性(分二科) 丑一、征

  何等名為五種無性?

  這「思擇所知」這一科里面,先是「辨有無相」,第二科「辨有無性」!赣行浴棺蛱煊懻撨^了,這是第二科「無性」!笩o性」分兩科,第一科是「征」。「何等名為五種無性」?怎么叫做五種無性呢?

  丑二、列

  一、勝義相無性,二、自依相無性,三、畢竟自相無性,四、無差別相無性,五、可說相無性。

  「一、勝義相無性」,這個勝義諦就是圓成實性,它是有真實的體性的,那為什么說它是沒有體性呢?這個在本論后邊文有解釋,它是沒有我法戲論性故,就名為「無性」。就觀察我不可得,觀察法不可得,這個勝義相就顯現(xiàn)出來了,所以它叫做「勝義相無性」。這個「勝義相」,這樣的解釋,正好符合他空的意思,有自空,有他空,有自性空,他性空。自性空是他本身無所有;這個他性空,他本身是有,只是說他本身上沒有其他的事情,那么也就叫做「無性」,指的就是他性空的意思。就像我們這個屋子里邊,有這么多人,并不是空的,但是說除了人以外,沒有其他的事情,那么也可以說是空,這是他空的意思。這個說他空的意思,應該是對「勝義相無性」,應該是可以理解了。但是它重要的一點,是修止觀的時候,你不要觀察有一個體性,是勝義相,不能那么觀察,就觀察我不可得,觀察法不可得,這個時候的那個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就叫做「勝義相無性」,是那么個意思,這是勝義相的無性。

  第二個「自依相無性」,這個「自依相無性」就是依他起相。這個依他起相,它是由自種子的因緣生起的,生起的它也是有法,是有,為什么說它是沒有體性呢?是沒有自然性。因為它的生起一定要靠因緣,沒有因緣的時候,沒有這件事。所以從無因緣就沒有這件事來說,也是無體性的,這樣說。

  「三、畢竟自相無性」,那么這是遍計所執(zhí)性。遍計所執(zhí)性,這個是自性空的意思!府吘埂梗褪蔷烤沟囊馑,它究竟它的體相是沒有的,無有少法可得,是畢竟空寂的。所有的執(zhí)著都是屬于這一方面的,都屬于遍計所執(zhí)的,這個遍計所執(zhí)就是增益執(zhí),就是因緣生法上,本來沒有這件事,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加上去的,所以叫增益,增加上去的,F(xiàn)在由佛陀的開示,加上自己的如理作意,明白這件事,所執(zhí)著的都是沒有的,都是空無所有的,所以是「畢竟自相無性」。它本身那個體相,是無有少法可得的,是空無所有的。

  我們在《攝大乘論》上曾經(jīng)說過,「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于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這個「名事互為客」,這個「客」這個字,翻譯的時候用這個字,用得是妙的很。這個「客」就是假的意思,就是虛假的,有而不實,就是空的意思。那個正好就是這個意思,「畢竟自相無性」,是這樣意思。用唯識上遍計所執(zhí)的自相空,隨時地去觀察一切法空,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很有意味的事情。

  「四、無差別相無性」,這個無差別相無性,實在就是差別相。前面曾經(jīng)講過,就是生相、老相、住相、無常相、苦相、空相、無我相、事相、應識相,所有的這些相,這些相都是依據(jù)色受想行識的差別,而安立的一切相;離開了色受想行識,這一切相都不可得,所以都叫做「無性」,沒有體性,就是它自己本身,也是不可得的。這個也應該是容易明白,譬如說有了色受想行識,這時候才說生相,才說老相,才說無常相,說苦相,才有這些事情。離開了色受想行識,這些都不可以安立的,所以都叫作「無性」,沒有體性。

  「五、可說相無性」,這個可說相無性怎么講呢?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引《攝大乘論》上那句話,「非離彼能詮,智于所詮轉(zhuǎn)」,就是這個意思。用語言文字表達的事情,都是無所有的,它要依靠語言文字去形容它,若沒有語言文字的時候,那件事就沒有了。那么你要再重復地觀察的時候,用語言文字表達的時候才有,這個「有」是個假的,那個「有」的本身還是沒有,還是沒有的,所以沒有語言文字的時候,就沒有這件事了。如果它本身是有,你不說,你沒有語言文字,它還是有,因為有了語言文字,我們假藉語言文字去想去,才想出來一件事,才想出來它是紅的、是白的,它罵我、它破壞我,你假藉那幾句話去想,才有那件事,若沒有這幾句話的時候,根本沒有那件事。

  就是從這語言文字的可說,可言說的事情,都是沒有體性的,這也很有意思。你常常作如是觀,你就會得到一種智慧,就會得到一種忍力。得到什么忍力?別人隨時說什么話,贊嘆你一句的時候,你心里不動;因為你很習慣地知道這個贊嘆,如果不贊嘆的時候,我心里沒有這件事,因贊嘆而生歡喜,那是假的。那么一樣,誰毀謗你,說你這個人怎么不守規(guī)矩,訶斥一頓,心里很不高興,那你若這樣想:可說相無性是假的,沒有那回事,心就不動。你常作如是觀,熟了的時候,你心就有這個忍力,這忍力就來了,也同時有了智慧,知道這是空的,心里就不動。你不作如是觀的時候,你就不知道這個可說相是無性,因為你就執(zhí)著是真實的了,你就隨人家舌頭轉(zhuǎn);他怎么說,叫你哭,你就哭,叫你笑,你就笑,就隨人家的舌頭轉(zhuǎn)了。這就是我們這個執(zhí)著心,隨人家的舌頭轉(zhuǎn)實在是自己的執(zhí)著心的關系,你若知道是「無性」,不執(zhí)著它是有,你就不動了,心就不動。所以你要常如理作意,常常這樣如理作意,加上奢摩他的時候,你就能改變自己原來的習慣;原來的習慣,就是這么浮動得很。你常常用奢摩他、毗缽舍那這么訓練自己,他心就不動了,他就不動。

  所以學習佛法,令你增長智慧,增長道力,慢慢地、慢慢地,就得無生法忍了。但是你學習歸學習,你若不這樣子訓練自己,也沒有用。明知道是說「可說相無性」,到時候心還是動,還是生煩惱,還是這樣子,就是自己這個習性它不能改。所以從這里得到一個消息,你多多靜坐,得到定力的時候,能改變自己;你沒有奢摩他的時候,不可以,不能夠改變自己。所以奢摩他有一個解釋:有堪能性,就是有這樣的能力,有能力,有很多的能力,其中有一個能力,就是能改變自己的習性,改變自己的煩惱,有這樣的能力,能改變自己。所以應該是多靜坐,你多修止觀,有時候修奢摩他,也要修毗缽舍那,有定還要有慧,有慧還要有定,這樣子,你慢慢就成功了。這是「五種無性」,前面是五種有性,到這兒翻過來,就是「五種無性」。

  己三、思擇諸法(分四科) 庚一、征

  云何思擇諸法?

  「思所成地」有三大科,第一科「自性清凈」,第二科「思擇所知」,這兩大科都講完了,其實這兩大科很重要,F(xiàn)在是第三科「思擇諸法」。這一大段很麻煩,不是那么容易講,應該是容易懂,但是不容易講,我說這話,不知道你們怎么解釋,不容易講。這個「思擇諸法」這一科,分四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思擇諸法」?這個「思擇」就是簡擇,就是觀察的意思,怎么樣思惟,怎么樣觀察一切法呢?這是問。

  庚二、標

  此復二種應知。

  第二科是「標」,標出個數(shù)目來。這個「思擇諸法」這里面有兩種不同,你應該注意。底下第三科是「列」。

  庚三、列

  一、思擇素呾纜義,二、思擇伽他義。

  這個「素呾纜義」,實在這個十二分教,那就是那個長行,長行里面的道理!付、思擇伽他義」,「伽他」就是頌,頌當然也有重頌,也有孤起頌,這里似乎是都包括在內(nèi)。這是「列」出來,底下第四科解「釋」。

  庚四、釋 (分二科) 辛一、思擇素呾纜義

  思擇素呾纜義,如〈攝事分〉及菩薩藏教授中當廣說。

  這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思擇素呾纜義」。「素呾纜義」這里面,這里不解釋了,在〈攝事分〉里面有解釋,在菩薩藏教授中,那里面會有說這件事,這里不說了。

  辛二、思擇伽他義(分三科) 壬一、標

  思擇伽他義,復有三種。

  這是第二科「思擇伽他義」。分三科,第一科是「標」。這個「伽他義」,還是有三種的不同,這是「標」出來數(shù)目,底下第二科「列」出來。

  壬二、列

  一者、建立勝義伽他,二者、建立義趣義伽他,三者、建立體義伽他。

  「建立勝義伽他」,就是無我義。這個無我義在《瑜伽師地論》上來看,在《大智度論》來看,這個無我義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是我們佛教徒非要修習的一個法門,一定要修習這個法門,所以先稱之為「勝義伽他」!附倭x伽他」,這是第一。

  「二者、建立義趣義伽他」,這個和前面有點不同,就是那一大段文,不管是那一部經(jīng),它都是一段一段的,但是那一段里面,有一個中心思想。譬如說這一段文,是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他這話是這么說,但是那個義在那里?那就不同了,就是不一樣了。前面是說,叫你修無我觀的意思,但是到第二段說這個話的意思,是引證的意思,這句話就是不一樣,那個義趣不同。譬如說是像《金剛經(jīng)》,前面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發(fā)菩提心,要修無我觀的意思;后邊說是,「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也是我空的意思,但是那地方是引證的意思。譬如「須菩提!于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那也是無我的意思,那也是引證的意思,引佛為證,引聲聞人為證,引阿羅漢為證,引菩薩為證。所以這個,每一段看上去,都是說的一樣的話,但是那個義趣不同,意旨所在不一樣,所以叫做「義趣義伽他」,這是又一個態(tài)度。

  「三者、建立體義伽他」,「建立體義伽他」,也是伽他,但是這個是「建立體義伽他」,告訴你這個法門,告訴你這個修無我觀,叫你修法空觀,叫你修不凈觀,叫你修無常觀,這是「建立體義」不同。這是這個文,每一段文,它那個義相,是各有各的義的相貌,這里分這么三段。

  壬三、釋(分三科) 癸一、建立勝義伽他(分二科) 子一、引經(jīng)頌(分二科)

  丑一、總標

  建立勝義伽他者,如經(jīng)言:都無有宰主,及作者受者;諸法亦無用,而用轉(zhuǎn)非無。

  「建立勝義伽他者」,這底下第三科是解「釋」,前面是列出來這三段,這底下加以解釋。加以解釋的時候,分三科,第一科是「建立勝義伽他」這一段。這又分兩科,「子一、引經(jīng)頌」,第一科把經(jīng)里面,修多羅里面的頌,把它引來。這里面,第二科就是解釋了,第一科是「引經(jīng)頌」,第二科就是「長行」,就是解釋了。第二科「長行」解釋,「子一、引經(jīng)頌」!敢(jīng)頌」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缚倶恕,就是這個「建立勝義伽他者,如經(jīng)言」,像經(jīng)上說!付紵o有宰主,及作者受者;諸法亦無用,而用轉(zhuǎn)非無」,這是勝義伽他的大意,把它標出來,立出來。這底下那個長行的文解釋這個頌,我們把這個頌念一遍,然后我們從長行來解釋這個文,這樣子好一點!付紵o有宰主,及作者受者;諸法亦無用,而用轉(zhuǎn)非無」,這是「總標」。

  丑二、別顯(分二科) 寅一、略釋(分二科) 卯一、釋頌初二句

  唯十二有支,蘊處界流轉(zhuǎn);審思此一切,眾生不可得。于內(nèi)及于外,是一切皆空;其能修空者,亦常無所有。我我定非有,由顛倒妄計;有情我皆無,唯有因法有。

  「唯十二有支,蘊處界流轉(zhuǎn);審思此一切,眾生不可得。于內(nèi)及于外,是一切皆空」,這底下是「別顯」,前面「總標」,這是「別顯」!竸e顯」分兩科,第一科是「略釋」。分兩科,第一科「釋頌初二句」,就是「都無有宰主,及作者受者」,是解釋這兩句!肝ㄊ兄,蘊處界流轉(zhuǎn);審思此一切,眾生不可得。于內(nèi)及于外,是一切皆空;其能修空者,亦常無所有。我我定非有,由顛倒妄計;有情我皆無,唯有因法有」,那么這是解釋「都無有宰主,及作者受者」,解釋這兩句。

  卯二、釋頌后二句

  諸行皆剎那,住尚無況用,即說彼生起,為用為作者。眼不能見色,耳不能聞聲,鼻不能嗅香,舌不能嘗味,身不能覺觸,意不能知法;于此亦無能,任持驅(qū)役者。法不能生他,亦不能自生,眾緣有故生,非故新新有。法不能滅他,亦不能自滅,眾緣有故生,生已自然滅。

  底下「諸行皆剎那,住尚無況用」,這是第二科「釋頌后二句」,解釋那個「諸法亦無用,而用轉(zhuǎn)非無」,解釋這兩句。是「諸行皆剎那,住尚無況用,即說彼生起,為用為作者。眼不能見色,耳不能聞聲,鼻不能嗅香,舌不能嘗味,身不能覺觸,意不能知法;于此亦無能,任持驅(qū)役者。法不能生他,亦不能自生,眾緣有故生,非故新新有。法不能滅他,亦不能自滅,眾緣有故生,生已自然滅」,那么這是解釋這幾句。

  寅二、廣辨(分二科) 卯一、有因(分二科) 辰一、雜染

  由二品為依,是生便可得,恒于境放逸,又復邪升進。愚癡之所漂,彼遂邪升進,諸貪愛所引,于境常放逸。由有因諸法,眾苦亦復然,根本二惑故,十二支分二。自無能作用,亦不由他作,非余能有作,而作用非無。非內(nèi)亦非外,非二種中間,由行未生故,有時而可得。設諸行已生,由此故無得,未來無有相,過去可分別。分別曾所更,非曾亦分別,行雖無有始,然有始可得。

  「由二品為依,是生便可得」,前邊是「略釋」,「略釋」前邊這個無我義。這底下「廣辨」,第二科「廣辨」。分兩科,第一科是「有因」。又分兩科,第一科是「雜染」。

  「由二品為依,是生便可得,恒于境放逸,又復邪升進。愚癡之所漂,彼遂邪升進,諸貪愛所引,于境常放逸。由有因諸法,眾苦亦復然,根本二惑故,十二支分二。自無能作用,亦不由他作,非余能有作,而作用非無。非內(nèi)亦非外,非二種中間,由行未生故,有時而可得。設諸行已生,由此故無得,未來無有相,過去可分別,分別曾所更,非曾亦分別,行雖無有始,然有始可得」。這是「雜染」,底下第二科是「清凈」。

  辰二、清凈

  諸色如聚沫,諸受類浮泡,諸想同陽焰,諸行喻芭蕉,諸識猶幻事,日親之所說,諸行一時生,亦一時住滅。癡不能癡癡,亦不能癡彼,非余能有癡,而愚癡非無。不正思惟故,諸愚癡得生;此不正思惟,非不愚者起。福非福不動,行又三應知,復有三種業(yè),一切不和合,F(xiàn)在速滅壞,過去住無方,未生依眾緣,而復心隨轉(zhuǎn)。畢竟共相應,不相應亦爾,非一切一切,而說心隨轉(zhuǎn)。于此流無斷,相似不相似,由隨順我見,世俗用非無。若壞于色身,名身亦隨滅,而言今后世,自作自受果。前后差別故,自因果攝故,作者與受者,一異不可說。

  前邊是說「有因」!笍V辨」分兩科,第一科是「有因」,「有因」里邊分兩科:一個「雜染」,一個「清凈」。

  現(xiàn)在第二科說「無我」。分三科,第一科「明因果」。

  卯二、無我(分三科) 辰一、明因果

  因道不斷故,和合作用轉(zhuǎn),從自因所生,及攝受所作。樂戲論為因,若凈不凈業(yè),諸種子異熟,及愛非愛果。依諸種異熟,我見而生起,自內(nèi)所證知,無色不可見。無了別凡夫,計斯為內(nèi)我,我見為依故,起眾多妄見。總執(zhí)自種故,宿習助伴故,聽聞隨順故,發(fā)生于我見。

  這是第一科「明因果」,底下第二科「辨苦集」。

  辰二、辨苦集

  貪愛及與緣,而生于內(nèi)我,攝受希望故,染習外為所。世間真可怖,愚癡故攝受,先起愛藏已,由茲趣戲論。彼所愛藏者,賢圣達為苦,此苦逼愚夫,剎那無暫息。不平等纏心,積集彼眾苦,積集是愚夫,計我苦樂緣。諸愚夫固著,如大象溺泥,由癡故增上,遍行遍所作。

  辰三、辨滅道

  此池派眾流,于世流為暴,非火風日竭,唯除正法行。于苦計我受,苦樂了知苦,分別此起見,從彼生生彼。染污意恒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后。非彼法生已,后凈異而生,彼先無染污,說解脫眾惑。其有染污者,畢竟性清凈,既非有所凈,何等有能凈。諸種子滅故,諸煩惱盡故,即于此無染,顯示二差別。自內(nèi)所證故,唯眾苦盡故,永絕戲論故,一切無戲論。眾生名相續(xù),及法想相中,無生死流轉(zhuǎn),亦無涅槃者。

  這個頌文這么一讀,就可以知道不是容易講,不是容易講,但是下面這個長行,解釋得很微細,但是我看了一遍,還是搞不懂,要看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這底下「長行」解「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明義趣」,「丑一、明義趣」,「丑二、釋頌句」。他解釋這個頌,他這個方式是先說那段文的大意,然后再一句一句的解釋,他這個采取的這種方式是這樣的,解釋方法是這樣子,先說這個義趣。

  子二、長行釋(分二科) 丑一、明義趣

  此中依止補特伽羅無我勝義,宣說如是勝義伽他;為欲對治增益、損減二邊執(zhí)故。

  「此中依止補特伽羅無我勝義,宣說如是勝義伽他」,這邊這個頌里邊,是「依止補特伽羅無我勝義」,就是依據(jù),就是根據(jù),這個「補特伽羅無我」,就在生死里面數(shù)數(shù)的生死,從無始劫來數(shù)取趣,但是我不可得,這是最殊勝的道理。根據(jù)這個道理,「宣說如是勝義伽他」,說的這個頌,這個頌就是根據(jù)無我的道理來說的,是這個意思。

  「為欲對治增益、損減二邊執(zhí)故」,這就是「義趣」,這一句話是義趣。這個頌的正面的意思,就是說這無我的道理。這個「義趣」是什么呢?為什么要說這個話呢?「為欲對治」,就是想要來消滅我們凡夫增益的執(zhí)著和損減的執(zhí)著,來破除去這兩種不合道理的執(zhí)著,這是它的用意的所在,是在這里,是這么的意思。「為欲對治增益、損減二邊執(zhí)故」。

  這個「增益執(zhí)」是什么呢?根本沒有我,而執(zhí)著有我,這叫作增益執(zhí),這是增加的。這個「損減執(zhí)」是什么意思呢?一切因緣生法,這不可否認的,這事實是有的,如果你不承認,那就叫做損減執(zhí)。因緣生法是有的,是有,色受想行識是因緣生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出世間的圣道,這一切都是因緣生法,這是有,你否認,那就叫做損減執(zhí)。現(xiàn)在說「無我義」,就是來對治這個「增益、損減二邊執(zhí)故」,所以說這樣的「勝義伽他」。這是「明義趣」,義之所在。這底下是第二科「釋頌句」,這底下才解釋那個頌句,一句一句地解釋。

  丑二、釋頌句(分三科) 寅一、初頌總標(分二科)

  卯一、遮增減執(zhí)(分二科) 辰一、增執(zhí)(分二科)

  巳一、釋(分二科) 午一、別義計我

  于所攝受說為宰主,于諸業(yè)用說為作者,于諸果報說為受者。如是半頌,遮遣別義所分別我。

  「于所攝受說為宰主,于諸業(yè)用說為作者」,這底下第一科「釋頌句」分三科,第一科是「初頌總標」。這第一個頌是總標這個「無我義」:「都無有宰主,及作者受者;諸法亦無用,而用轉(zhuǎn)非無」,就是這一個頌。這個頌,現(xiàn)在這底下就解釋,「寅一、初頌總標」分兩科,第一科「遮增減執(zhí)」,就是不容許我們有增益執(zhí)和損減執(zhí)著。分兩科,第一科是「增執(zhí)」。又分兩科,第一科是「釋」。又分兩科,第一科是「別義計我」。這個「別義計我」是怎么講的?就是離開了色受想行識之外,有一個我,那叫做「別義計我」,執(zhí)著有個我。

  「于所攝受說為宰主」,這個頌上面第一句有個「宰主」,這個「宰主」怎么講呢?「于所攝受說為宰主」,就是你所攝取的,你最重視的,你所執(zhí)著的那個,就叫做「宰主」,就是我了。就是這個宰……,宰主就是說主宰;「主」是決定,「宰」是判斷。就是我下命令,叫你這樣子,你就這樣子,叫你那樣子,你就那樣子,那叫做「宰」。這個「主」,是他自己決定,我要作主,我決定這樣子。這個「主」是體,「宰」是個用,實在就是執(zhí)著的我,所執(zhí)著的這個我,叫做主宰者。這個我,有主宰的作用,是這樣意思。「于所攝受說為宰主」,就是你所攝受的那個我,也是你所愛著的那個我,這個色受想行識不是我,但是另外有一個體性,有一個常恒住的東西,這個是我,他是什么面貌呢?他有主宰的體相、相貌,這個是我,這樣意思。

  「于諸業(yè)用說為作者」,就是「及作者受者」,這個「作者」怎么講呢?「于諸業(yè)用說為作者」,就是你在做一切事情的時候,你執(zhí)著有我,這個我不是死的,他是活的,他會發(fā)動種種事情,會創(chuàng)造種種事情的時候,這個時候這個我,就叫做「作者」。他能做種種事,或者作善事,或者作惡事,或者修學出世間的圣道,這個是我,這個時候這個我,叫做「作者」。

  「于諸果報說為受者」,這個「作者」解釋完了,再解釋「受者」,這個「受者」是什么意思呢?「于諸果報」,你創(chuàng)造了業(yè)力以后,就會得果報,果報來了的時候,你就來享受這個果報,果報是你自己創(chuàng)作的業(yè)力的結(jié)果,或者是苦的,或者是樂的,或者是不苦不樂的,你來享受。這個時候這個我,就叫做「受者」,受苦受樂的受者,叫做「受者」。這是把這個「宰主」和「作者」、「受者」這三句話解釋完了。

  「如是半頌,遮遣別義所分別我」,就是「都無有宰主,及作者受者」,這是半個頌,四句算一個頌,這兩句話是半頌。這里說「都無有宰主,及作者受者」,就是完全沒有我,也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也沒有作者我,也沒有受者我。這個我,這個話是什么意思呢?「是遮遣別義所分別我」,這個「遮」就是不許你,不許可你,就是你要除掉,除掉這種執(zhí)著。「別義所分別我」,就是另外的體性,在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以外,以外有一個體性,是所分別的我,你不可以這樣執(zhí)著有這個我,「遮遣」,不可以執(zhí)著有一個我。

  我們讀經(jīng)論的時候,讀經(jīng)論的注解,你看這些,或者古代大德的注解,或者是近代大德的注解,一提到「我」的時候,多數(shù)他沒有講怎么叫做我,他沒有解釋,只是說沒有我,沒有我,但是怎么叫做我,他多數(shù)沒有解釋,多數(shù)是那樣子。這不解釋的話,使令我們?nèi)羰菦]有讀過,你若沒有讀《瑜伽師地論》、沒有讀《大智度論》,也沒有讀《阿含經(jīng)》、沒有讀《阿毗達磨論》,這些書你都沒有讀,你就是不知道,只是說沒有我,怎么叫作沒有我,你不懂。結(jié)果,你去看《金剛經(jīng)》,你也可以知道,「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有些人怎么講?講得各式各樣的,這叫做無我相,這叫做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講的各式各樣的講。

  但是你若讀《阿含經(jīng)》的時候,讀《瑜伽師地論》的時候,你才知道,無我是圣人。你那樣講無我是圣人嗎?但這件事,誰去說這句話,你能說這句話嗎?你能說,「哎呀!你這老法師這樣講,講錯了!」你敢說嗎?但是你若讀了《瑜伽師地論》,你才明白:「哎呀!你老法師說錯了」。但你嘴可能不說,心里面想:你老法師說錯了。我以前說過,你若把《瑜伽師地論》用功,你馬馬虎虎不行,用功把它完全讀完了,你的高慢心就來了,真正的高慢心就來了,你去聽別人講經(jīng)說法,聽別人講開示,就有問題了,「你這個法師講得不對!」你就會這樣想,但是你嘴里不能說出來,心里面想:你講錯了!就會有這個問題,會有這個問題。這事是對不對?你有了高慢心對不對?也是不對的,但是自然是這樣子。

  我有點感覺,當然我是太慚愧了,我就是這樣子,常常聽講,我又不出聲。哎呀!你這個法師,才學很高,智慧也很大,的確是一個佛法的一個有用之人,一個棟梁,但是沒有好好用功。好好學一學嘛!沒有,他沒有。所以就有這個問題。你說遺憾不遺憾呢?如果像一個笨人,他用功也搞不清楚,像我這樣的人,那也沒有什么,你這么高的智慧,怎么還有這件事呢?遺憾得很。若是他也沒有學《瑜伽師地論》,也沒學《大智度論》、《阿毗達磨論》、《阿含經(jīng)》,都沒有好好地學,他也沒學,你也沒學,你聽他講,哎呀!講得很好,很好!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很好。所以這件事,哎呀!真是遺憾得很,真是遺憾!

  所以這上面說,告訴我們這樣子,中觀論也是,你學習中觀論的時候,也知道這外道執(zhí)著有我,是怎么執(zhí)著有我,它也會說出來;你若沒學,那就不知道。當然這些事情,學中觀論也不是容易,也是很難,你要用多少心,用功讀書,讀書讀得頭都疼,哎呀!眼睛也很辛苦。但是你若不怕辛苦,把它畢業(yè),你就是有所得了,啊!原來是這么回事情,這個有我和無我是這么回事情,諸法皆空是這么回事情,才明白。你不想要深入地去學習,怕辛苦,我是走捷徑,你十年、二十年,我一年就學完了《瑜伽師地論》,你看這多好,其實沒有便宜的事情,沒有,沒有便宜的事情!你下多少功夫,你就得多少利益,你不下那么多功夫,你不能得到什么。

  我是說,你若學中觀論,不是容易學,學《瑜伽師地論》,我認為它更難,比中觀論還難,還是難的。我感覺《起信論》最容易學,再來就是中觀論,再來就是《瑜伽師地論》,最難是唯識,唯識是最難的,不容易學。但是難是難,你若肯用力,不會令你白辛苦,你會對于佛法,這是佛法,你會知道這件事,這是非佛法,你會能辨別這件事。不然的話,你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回事。

  這一段是第一科「別義計我」,底下第二科「即法計我」。

  午二、即法計我

  諸法亦無用者:遮遣即法所分別我,由此遠離增益邊執(zhí)。

  「諸法亦無用者」,這是在一個頌的第三句,這個第三句「諸法亦無用」,這是第三句,這個科的名字,叫做「即法計我」!讣捶ㄓ嬑摇,這個「法」是什么?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這一些因緣生法。就在這個法上,你執(zhí)著有一個我,心里面思惟、觀察,這里邊有一個我,這里邊就是我,這個「即法計我」就是這個法就是我。前邊那個「別義計我」是另外的,是別體的我,那是不同。

  這個「諸法亦無用者」怎么講呢?「遮遣即法所分別我」,就是遮遣出去,「即法」,就在色受想行識上所分別的我,不容許你在法上執(zhí)著有我,也不容許你法外有我,是這樣意思。這個不容許有個我,這個我就是有實體的我,就是它本身有真實的體性,名之為我。你靜坐的時候,你就可以這樣觀,修無我觀,你先觀察怎么叫做我,然后再觀察無我,要這樣觀。譬如觀察色,眼耳鼻舌身,這都是四大組織成的,這是色;另外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也有這回事,這是受;有想、有行、有識,各有各的體性。另外有一個我,色受想行識,是有剎那剎那生滅的變化,也有老、病、死的變化,有這么多的變化。這個另外所執(zhí)著的我沒有這么多的變化;沒有剎那生滅的變化,也沒有老病死的變化,就是他是常恒住不變異,有真實體性的我。

  「諸法亦無用者,遮遣即法所分別我」,這個第一個頌,這個第三句,這是「遮遣即法所分別我」。「諸法亦無用」,這話是什么意思?就是在色受想行識上所有的活動、所有的作用,都是法的作用,而不是我的作用,不是的。因為你執(zhí)著我是常恒住的,這個色受想行識,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的,所以它不是我,所以說它的作用,也不是我的作用,而是法的作用,是這樣的。

  「諸法亦無用者,遮遣即法所分別我,由此遠離增益邊執(zhí)」,就是這三句:「都無有宰主,及作者受者,諸法亦無用」,這三句破除有我論,可以遠離增益邊執(zhí),就是增加上去的執(zhí)著,執(zhí)著有我,這個過失可以消滅了,這樣意思。這底下《披尋記》可以念一下。

  《披尋記》五八四頁:

  遮遣即法所分別我者:即蘊計我,即見等相計我,即流轉(zhuǎn)相相應計我,是名即法所分別我。如是我與諸法,應無差別,徒計于我,不應道理。由所計我,自相業(yè)用不可得故,是故頌中說無用言。

  「遮遣即法所分別我者:即蘊計我,即見等相計我」,見聞覺知這個是我,計著我!讣戳鬓D(zhuǎn)相相應計我」,就是流轉(zhuǎn)在生死里流轉(zhuǎn)相,這里邊有個我,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的變動,但是其中有個不變動的我。這個我上天堂、下地獄,他是不變的,那么這是流轉(zhuǎn)相相應的執(zhí)著我!甘敲捶ㄋ謩e我。如是我與諸法,應無差別,徒計于我」,你若即法分別我,執(zhí)著是我,那么你執(zhí)著這個我和法是沒有差別了。沒有差別了,你執(zhí)著我是白執(zhí)著了,因為你不執(zhí)著也是那樣子,那執(zhí)著我就「不應道理」,就不合道理。

  「由所計我,自相業(yè)用不可得故」,你執(zhí)著那個我,離開了五蘊,另外那個我的相貌沒有,那你何必執(zhí)著我呢?沒有用嘛!「是故頌中說無用言」,說一個「無用」言,就是「諸法亦無用」。離開了五蘊,另外沒有我,那么那個我有什么用呢?沒有用了。我的自相業(yè)用不可得,說是見是我,聞是我,見色聞聲的是我,那見色聞聲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嘛!離開了眼耳鼻舌身意的見聞覺知,另外那有見聞覺知的我呢?所以這個我是不可得了,「是故頌中說無用言」。

  《瑜伽師地論》的確是很廣,里面說的事情也特別多,我們?nèi)裟苡眯膶W,的確是令你開大智慧,知道很多的佛法的事情。可是也就是不容易,你能肯忍耐,所有其他的什么事情,我都能忍耐,我不計較,我一定要把《瑜伽師地論》學完。學完當然是,你在這里學,不在這里也可以學,我們不用執(zhí)著非要在這里。但是你在這里學,我認為有可能會容易一點。你若自己學,有可能一點事,放下就不學了,這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我認為你要拿出一點忍耐的力量,其他的事情不要計較,忍耐一點,我把這個法要學完,要發(fā)這個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