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斷欲絕求

  第二章 斷欲絕求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nèi)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jié)業(yè)。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前面第一章講出家與證果,本章及第三章,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出了家以后,應該怎么樣修持,這兩章都是說明這個道理的。

  ‘佛言’,就是佛告訴我們。

  ‘出家沙門’,我上次已經(jīng)說過,本經(jīng)最主要的聽眾(當機眾),是出家人,當然也包括了在家的居士。在這個地方,一個出家沙門,做一個出家人,跟隨釋迦牟尼佛出家的,應該要怎么樣修學呢?

  我們出了家,做一個沙門,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斷欲’。欲,是欲望,簡單地說,是希望的意思。在佛教唯識學上,欲是五十一個心所之一。

  什么是心所?據(jù)佛教的心理學唯識學說,我們有八個識(眼耳鼻舌身等識,叫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稱為心王,這八個心王以外,還有屬于心王所統(tǒng)管的、所有的,是五十一種心所有法,也就是我們的心理活動,有五十一種作用,欲是其中的一個。

  在佛學上,欲分為三類:

  一、善欲:好的希望,好像我們現(xiàn)在動了一個念頭,感覺到人生痛苦了,我們要修行,要了生脫死;我們每天的所作所為,要止惡行善,盡量做好的事情,自利利人;所有的壞事,損害他人的事,都不要去做了。有這么一個希望的話,就是善欲,好的欲望了。

  二、惡欲:從善欲的反面來說,假如我們時時刻刻生起貪心,或者害人的心理,就是我們的欲望當中,滲雜了損人利己的成份,有了這樣的念頭,不管貪心也好,嗔心也好,都是屬于惡欲,不好的欲望。

  三、無記欲:是中庸性,既不是善,也不是惡的欲望,因此稱為無記欲。在我們的觀念當中,也講到善與惡,無記卻往往被忽略了。無記,可說是任運而行,自然而然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只因這種心念非常微細,不容易給我們覺察罷了。

  ‘斷欲’,就是要把惡欲和不善不惡的無記欲望斷除,當然,好的一定要保留。

  講到欲望,佛學中有所謂五欲,五種的欲望,可以分為兩方面來說明:

  一、與外境五塵相應而生起的:外境,稱為塵境,五塵是:色、聲、香、味、觸。五塵和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接觸(相應)時,我們的眼睛,所面對的是形狀、顏色;耳朵,是聽聲音的;鼻子,是嗅香味的;舌頭,是嘗滋味的;身體,是用來感觸的。當眼耳鼻舌身,對待著色聲香味觸五塵,會有五種的欲望產(chǎn)生。

  當眼睛對著外面的色塵時,一切形形色色的物質(zhì)(色),眼睛希望看到好看的。譬如看到蘭花非常的漂亮、清雅,就想多看它幾眼;反過來說,要是看到丑陋的,就不屑一顧,這就是五欲之一,眼睛要看好的色。耳朵也喜歡聽好的聲音,鼻子要嗅好的氣味,舌頭要嘗可口的食品飲料,我們身體所感觸到的,希望它是很舒服的,要是粗糙,讓我們痛苦的,就排拒了它,要是按摩,讓我們舒適的觸覺,總是很喜歡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對五塵所希望,所要求的是這些。這種愛欲,本來是無記欲,可是由于我們內(nèi)心的貪和嗔的念頭,起了種種好惡的分別,變成為不善欲了。

  二、與內(nèi)心的五欲相應而生起的:五欲,(錢)財、色(欲)、名(譽)、(飲)食、睡(眠)。有兩句成語連在一起警惕大家:‘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要是我們對五欲貪得無厭,盡量地追求,盡量地滿足我們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往往想盡了方法,不擇任何手段地做了種種不好的勾當,結(jié)果,財色名食睡讓我們墮落了,墮到地獄里面去,因此,這五欲是五個墮入地獄的根本因素。我們起心動念,日常行、住、坐、臥,所作所為,都要非常謹慎,才不會造惡。

  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是我們的依報,叫欲界,是從五欲而得名的。試看,一個人每天從早到晚,就是在五欲中打滾的,五欲,如果不能斷除,我們就不能超出欲界。因此,本經(jīng)一開始就要‘斷欲’,欲念要把它斷除,才可以超出欲界。

  ‘去愛’,斷除欲望以后,進一步,我們的愛念也要把它去除。愛,是愛著,是個念頭。時時刻刻都放不下,舍不掉,稱為愛著。愛比欲更厲害,欲只是五十一個心所其中的一個心理狀態(tài),而愛屬于根本煩惱中的一個大罪魁,是貪的別名。

  念佛的人常常說,如果我們念佛不專心,就沒有辦法生到西方去。‘愛不重不生娑婆’呀,我們?yōu)槭裁磿?a href="/remen/suoposhijie.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娑婆世界來呢?根本的因素就是‘愛’,就因為‘愛著’太重了,才在生死輪回里面流轉(zhuǎn)不停。

  ‘欲’,只限于欲界眾生的心理活動,而‘愛’,則是通于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都有‘愛’活動的范圍,譬如說,我們愛靜坐參禪,希望生到無想天,或者初禪天、二禪天。你認為定的境界很好,就愛著了,不想再求上進,這也是種愛念,可見愛的心理狀態(tài),是三界眾生都有的。

  做一個出家的沙門,首先必須斷欲去愛,就是每一個學佛的,如果希望獲得幸福的生活與安寧的心境,在學佛的路程當中,這一種修持是少不了的。以五欲來說吧,誰不愛錢財?不過,學佛以后,就應當看淡一點。誰不愛名?但必須‘實至名歸’!應該得的名譽是可以的,要是沽名釣譽,就要不得了。再說色,關于男女關系,我們打開報紙,許許多多的兇殺案、不幸事件,都是從色欲引起的。因此,學佛對欲與愛能夠看淡,能夠控制,我們的人生才能夠幸福、向上。不一定說做一個出家的沙門,才要斷欲去愛,我們學佛根本的目的,就是在這個地方,多多少少都要去做一點。

  ‘識自心源’,把愛欲斷除了以后,要用什么功呢?向我們的心源下功夫。源,是水的源頭,也就是木的根本,俗語說:‘木本水源’,樹木它有一個根,水也有個源流。心源,就是我們真心的一個源頭,也就是我們的佛性、本性,對我們的本來面目,應該要認識它,這有賴于下修持功夫了。

  ‘達佛深理’,對于佛陀所講的各種甚深微妙的道理,我們要能夠通達了解,開經(jīng)偈說‘無上甚深微妙法’,就是這個道理。

  ‘悟無為法’,悟就是覺悟、了解。要能了解無為法。什么是無為法?無為法是對有為法講的。世間一切事事物物,有形的,無形的,都稱為法。世間任何物質(zhì),都是有所作為,有所造作的,因此,稱為有為法。《金剛經(jīng)》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所有的森羅萬象,都是有為法,都是無常的。因此,《金剛經(jīng)》說有為法像我們做夢一樣,或者像影子,像露水、空中的閃電,都是不實在的,也都是無常的。無為法,是有為法的反面,是我們的本性,我們本來就具足了,不加以造作,也是永遠不滅的。

  所以,我們必須悟解無為法──我們的本性,也就是真如佛性。這個真如佛性,一旦能夠覺悟、了解了,就可以認識它本來的面目。它是個什么樣子的呢?是‘內(nèi)無所得,外無所求’的。為什么叫‘內(nèi)無所得’呢?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個真如佛性,它,在現(xiàn)在凡夫的地位,我們當然不知道。但是佛教的偉大就在這個地方,佛法說:每一個眾生,都具備了真如佛性,只是我們在迷昧當中,不能覺悟,不能了解我們有這么一個寶貝。既然這個真如佛性是人人本來具足的,所以一旦我們到了成佛的時候,并無所得,這叫做‘在圣不增,在凡不減’,成了佛,并不會多一個;沒有成佛、沒有覺悟,也不會減少什么,本來就是具足的嘛,所以說是‘內(nèi)無所得’。

  在《法華經(jīng)》中,有個‘懷珠作丐’的譬喻,話說有一個乞丐,每天在外面向人家要飯,卻不知道自己身上有一顆無價寶珠,直到一天,有人告訴他:‘你不要每天這樣流浪了,你自己有無價寶在身上。’我們的真如佛性,也是這樣,是本有的,并不是人家給我們的。

  無為的真心,對‘內(nèi)’既然無所得,對‘外’也是‘無所求’的。但是在現(xiàn)實的人生當中,大家都有個欲望,都要追求我們自己所理想、所希望的身外之物,心中蠢蠢欲動,產(chǎn)生了占有欲,得不到時,形成了人生八苦之一的‘求不得苦’。你也要求,他也要求,欲望是永遠無止境的,造成了人生的痛苦。

  平常有句話:‘人到無求品自高。’在現(xiàn)實社會當中,為什么要低聲下氣,巴結(jié)人家呢?大部份都是有求于人;‘無欲則剛’,一個人假使到了無求的話,他的品德就提高了,可以超然物外,人家也會尊重他,自己也不會有煩惱與痛苦了。這也是我們做人的原則,我附帶把它提出。

  話說回來,‘內(nèi)無所得,外無所求’的真如佛性,不是人家給我們的,也不是我們沒有,突然間有了。內(nèi)與外是相對待的,內(nèi)心既然是本來具足,當然也不必向外去追求,所以真如佛性是一種無為法,不是造作的,是人人本已具足的一種寶貝。

  ‘心不系道,亦不結(jié)業(yè)’,心,指我們的本心,系,是束縛,道,是指圣道。譬如我們前面所講的要證四果阿羅漢,必須修四諦、三十七道品,這就是道。但是,你要是時時刻刻的有修道這個觀念,為修持這個名目所系縛了,反而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心要能夠很超然的,不為種種的修持法門所束縛。

  《金剛經(jīng)》說:‘如來說法如筏喻者’,釋迦牟尼佛告訴在座的出家人,必須了解,佛所說的許許多多佛法,不可以執(zhí)著,不要被法的法門所系縛了,要知道,法,只是個譬喻,它好像一個‘筏’,F(xiàn)在水中的交通工具有輪船,古時候,都是用竹子或木頭編結(jié)起來的筏,叫木筏或竹筏。我們要過河,從這邊到那邊去,必須靠這個筏(擺渡),但是,過了河以后,這個筏對我們并沒有用了。你不能說,我過河時需要這個渡船,過了河以后,還要把它背著走,不需要的!因此佛經(jīng)說:‘過河需用筏,到岸不需舟。’當我們要過這條河的時候,需要擺渡,需要木筏,但當我們已經(jīng)登上了彼岸,什么好的船、木筏,我們都不需要了。心不系道,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的心既不要時時刻刻為所修持的圣道所束縛,‘亦不結(jié)業(yè)’,結(jié),所謂‘解不開的結(jié)’,‘心有千千結(jié)’,這許多的結(jié),就是煩惱。我們內(nèi)心能夠很坦然、很超然的,不為煩惱所包圍,不去造許多的業(yè),這個時候,就能夠得到自在了。

  ‘無念無作,非修非證’,無念,念是意念,屬于心理(精神)狀態(tài)。我們的念頭,一個接著一個,連續(xù)不斷,好像水一樣源源不絕的。但是,一個人的修持功夫到了家的話,這個念頭(也是妄念),就不存在了,完全是正念現(xiàn)前。也就是已經(jīng)沒有遷流的妄念,到達了靈明無為的境界。

  無作,沒有造作的行為。無念無作,非修非證,都是形容我們的真如法性(真實的本性),本來就是這樣,沒有念,也沒有造作,這種殊勝的境界,老實說,在我們沒有證得真如佛性之前,也等于是說食數(shù)寶,沒有真正地證到它的真面目。

  講到非修非證,本來我們學佛,必須下功夫去修持的,成佛也好,做菩薩也好,沒有不修持的,但這個地方卻說非修,不需要修持;非證,也不需要去實證。豈不是矛盾?要知道修證,本來包含了出世因果的道理,可是,真如本性、真空佛性,或是理體,它是不需要經(jīng)過修證,本來永遠具足的,因此,不需要經(jīng)過種種的修證了。

  ‘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歷,就是經(jīng)歷;諸位,指修持佛法的等級,好像前面我們所講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果,是一級一級修證的,這是小乘修持的階次。至于大乘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共五十二個位次,也是一級一級慢慢地修證的。但現(xiàn)在所講的真如境界,是從凡夫位元,不需要一步一步去修持,一下子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達到那個最崇高的、無上的位置──道。這是最高的,也是修學佛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這種境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我們這現(xiàn)狀之下,再怎么說也說不清楚的,完全在我們學佛的過程當中,一天一天地修學,才能一步步達到那種地步──道,我們的本性。

  道家老子對道的解釋是:‘道也者,不可以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什么叫做道呢?不可以一時一刻地離開它的,可以離開的話,就不稱為道了。因為經(jīng)文講到道,我就借用古書上這句話,來說明要學佛道,必須時時刻刻依著佛法去修持,才不會出軌,也才有希望成菩薩成佛。

  本章主要就是學佛必須斷欲,把五欲斷除,并且要去除貪愛,有這樣的修持,將來有一天,一定可以證得我們的佛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