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簡稱《四十二章經》,佛教著作,據說是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一般認為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內容是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詳情]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人法雙彰。‘經'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修多羅藏,同名經故。‘佛經題七字,通別合舉,說四十二章'六字是別名,異眾經故。就別名中,‘佛'為能說之人,‘四十二章'為所說之法。‘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翻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不同凡夫,覺他不同二乘,覺滿不同菩薩。即是釋迦牟尼如來,萬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機緣未至,默然待時;機緣既熟,應病與藥也。‘四十二章'者,約數標名。蓋從一代時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簡明者,集為一冊,以逗此土機宜,所以文略義廣,該通四教,未可輒判作小乘也。
后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后漢,即東漢,對前漢而言之。孝明皇帝永平三年,歲次庚申,帝夢金人,項有日光,飛來殿庭。以問群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博士王遵亦奏曰:‘按周書異記,載佛誕于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時江河泛溢,大地皆動,五色光貫太微。太史蘇由卜之,得干之九五,飛龍在天,是西方大圣人也;后一千年,聲教流被此土。王命刻石為記,埋之南郊。后于周穆王時,乾坤震動,有白虹十二道,貫日經天。太史扈多占之,謂是西方大圣人入滅之象。'明帝乃于七年歲次甲子,敕郎中蔡愔、中郎將秦景、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尋佛法。至印度國,請迦葉摩騰及竺法蘭,用白馬馱經,并將舍利,及畫佛像。以永平十年,歲次丁卯,至洛陽。帝悅,造白馬寺,譯四十二章經。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岳道士褚善信等,負情不悅,表請較試。乃于十五日,大集白馬寺南門,信等以靈寶諸經置道東壇上,帝以經像舍利置道西七寶行殿上。信等繞壇涕泣,啟請?zhí)熳,詞情懇切,以旃檀柴等燒經,冀經無損。并為灰燼。先時升天、入火、履水、隱形等術,皆不復驗。而佛舍利,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環(huán)如蓋,遍覆大眾,映蔽日輪。摩騰以神足通,于虛空中飛行坐臥,神化自在。天雨寶華,及奏眾樂。時眾咸喜,得未曾有。此即佛法入震旦之始也! “村热~摩騰及竺法蘭,皆中印度人,二名俱不見有翻。所云譯者,謂以華言易彼梵語,令此方之人得解義也。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于鹿野苑中,轉四諦*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諸經通序,皆有六種證信:一法體,二能聞,三機感,四教主,五處所,六同聞。所謂: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等。今文次第,與通途稍異。蓋繇佛法初來,且順此方文字之體貴在簡略。然細繹之,六義俱備:‘世尊'二字,即標教主。‘成道已'三字,即標機感。‘鹿野苑中',即標處所。‘憍陳如等'及‘復有比丘',即標能聞及余同聞。‘*輪'、‘教敕',即標法體。就此一文,仍分四節(jié):初‘世尊成道已'一句,乃總敘一化之繇。次從‘作是思惟'至‘降諸魔道',乃追敘成道之法。三從‘于鹿野苑'至‘證道果'三句,乃別敘*輪之始。四從‘復有比丘'至順尊敕,乃正敘此經發(fā)起也。
初文,‘世尊'者,即我釋迦牟尼如來。乃天中之天、圣中之圣,于一切器世間、一切眾生世間、一切正覺世間,獨稱尊也。‘成道'者,若論世尊,實成佛道以來,已經不可說微塵數劫,如法華經壽量品中所明。今為此土有緣眾生,故于過去人壽二萬歲時,迦葉佛會,示居補處位中。上生兜率內院,以凈天眼,觀可化機。直至人壽百歲時,機緣方熟,乃示降神于中印度迦維衛(wèi)國。父名凈飯,母名摩耶。處胎十月,從左脅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顧四方,周行七步。自言:天上天下,惟吾獨尊。次復示為童子,遍學眾藝,無不超倫。至年二十九歲,游城四門,睹老病死及沙門相,決志出家。子夜踰城,金刀剃發(fā),盡棄珍飾,披樹神所獻麻衣,游學諸國。先從阿藍迦藍習無所有處定,不久得證。知非究竟,舍之而去。次從郁頭藍子習非想非非想處定,亦不久得證。知非究竟,舍之而去。見諸外道,競修苦行,希冀得道,各以三年為期,終無克獲。將欲度之,遂往雪山,示修六年苦行。每日止食一麻一麥,皮骨連立,終不成道,乃舍苦行。受牧女十六轉乳糜之供,精氣充足。次往熙連河中,浴身而出。取天帝釋化現童子所施吉祥草,詣摩竭提國金剛場菩提樹下,敷草結跏趺坐。以慈心三昧,降伏魔軍,深入四禪,觀察四諦。于臘月初八夜,明星出時,豁然大悟,證無漏道,是為佛寶初現世間也。
次文,‘作是思惟'等者,乃追敘坐樹下時,以無師智、自然智,了知離欲寂靜為勝。故先訶棄欲界惡不善法,與覺觀俱,而入初禪;次復離于覺觀,內凈一心,而入二禪;次又離喜而證妙樂,入于三禪;次又雙棄苦樂,舍念清凈,入第四禪。從四禪中,頓發(fā)三明,破魔王之愛網,斷外道之見縛也。或初成道句,是根本智,自證菩提。次‘作是思惟'等,是后得智,重觀四諦以為說法之本。寂靜最勝,即觀滅諦;住大禪定,即觀道諦;諸魔外道,即苦集二諦也。
第三文中,‘鹿野苑'者,亦名鹿園,在波羅奈國,即佛初轉*輪之處。‘轉四諦*輪'者:苦集滅道名四諦?嗍鞘篱g之果,即指三界六道色心五蘊。集是世間之因,即指見思煩惱,及有漏善惡不動等業(yè)。滅是出世之果,謂因滅故果滅,便得寂靜無為安樂。道是出世之因,謂略則戒定慧,廣則三十七品,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也。此四皆名‘諦'者,審實不虛故。復名‘四圣諦'者,惟有圣智乃證知故。佛既證見此四諦理,轉令一切眾生咸使聞知。從佛后得智中,流出法音,度入眾生心中,故名為輪。又輪者,摧碾之義。以此教法,轉破眾生見思諸惑,故名為輪。說此四諦*輪,凡有三轉:一者,示轉。謂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者,勸轉。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三者,證轉。謂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是為法寶初現世間也。憍陳如等五人者:一阿濕婆,此翻馬勝。二跋提,此翻小賢。三拘利,或名摩訶男。此三人皆佛父黨。四憍陳如,此翻火器。五十力迦葉,或名婆敷。此二人皆佛母舅。初太子踰城出家,父王思念不置,命此五人尋之。太子既誓不肯歸,五人不敢歸國,遂相侍從。太子既修苦行,二人不堪苦行者先自遁去;太子后受美食,三人樂苦行者亦復舍去,于鹿苑中各修異道。佛既成道,觀此五人應先得度,遂往就之。初轉*輪,陳如先悟。次說布施持戒生天之法,訶欲不凈,贊嘆出離為樂,阿濕跋提尋悟。第三說法,迦葉拘利亦悟。是為僧寶初現世間也。
第四文中,‘復有比丘'等者:佛既度此五比丘已,次復度耶舍等五十五人,三迦葉等一千人,舍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人。從是以后,度人無量,咸令成比丘性。言‘比丘'者,此翻除饉。謂其具持二百五十凈戒,堪為人世福田,除彼眾生因中果上之饑饉也。又含三義:一破惡,二乞士,三怖魔。‘所說諸疑,求佛進止',猶言決擇可否也。‘合掌'表于一心聽法,不惰不散。已上序分,下皆正說。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凈,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此第一章,總明沙門果證之差別也。欲證沙門四果,必須‘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蓋父母不許,則佛法中不聽出家。出家而不識心達本,則身雖離俗,仍縛有為,不得名為沙門。‘識心'者,了知心外無法,即悟遍計本空。‘達本'者,了知心性無實,即悟依他如幻。‘解無為法'者,了知真如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即證圓成實性。梵語‘沙門',此翻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也。‘常行二百五十戒',即增上戒學。‘進止清凈',即增上心學。‘為四真道行',即增上慧學,謂觀察四諦而修道行也。‘阿羅漢',具含三義:一殺賊,二應供,三不生。乃沙門所證第四無學之果,斷盡三界見思二惑。‘飛行變化',聊舉六神通之一事。‘曠劫壽命',謂三種意生身,堪能隨愿久住。‘住動天地',言羅漢所住之處,天神地祇皆為感動;或可一行一住,皆能震動天地也。‘阿那含',此云不還,即第三果。‘十九天'者,從四王天,上至無煩,為第二十,則超過下十九天。繇彼已斷欲界九品思惑,即于五凈居天中證阿羅漢,不復還來欲界也。‘斯陀含',此云一來,即第二果。已斷欲界六品思惑,余三品在。故一上欲天,一還人中,即證阿羅漢也。‘須陀洹',此云預流,即是初果。已斷三界見惑,初預圣流,不復墮三惡道。但欲界九品思惑全在,故能更潤七生。謂欲界上上品任運貪嗔癡慢,能潤二生;上中品惑,能潤一生;上下品惑,亦潤一生;中上品惑,亦潤一生;中中品、中下品惑,共潤一生;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惑,共潤一生。七番生死之后,方證阿羅漢果。此約任運斷者;若加行斷,則復不定。然三界見思,雖有多品多類,總以愛欲為本。愛欲一斷,便出苦輪。故喻如四肢一斷,決不復用也。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yè)。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此第二章,明沙門果證雖有差別,而所證之理無差別也。斷凡圣同居欲愛,識自心源我執(zhí)本空,達佛真諦深理,悟生空所顯真如無為之法。斷方便有余欲愛,識自心源法執(zhí)本空,達佛俗諦深理,悟法空所顯真如無為之法。斷實報無障礙欲愛,識自心源俱空不生,達佛中諦深理,悟俱空所顯真如無為之法。又了知三土欲愛即空,名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遍計本虛,達佛真諦深理,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悟如來藏如實空義,名無為法。了知三土欲愛即假,名斷欲去愛,識自心源依他如幻,達佛俗諦深理,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悟如來藏如實不空義,名無為法。了知三土欲愛即中,名斷欲去愛,識自心源圓成本具,達佛中諦深理,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悟如來藏離即離非、是即非即義,名無為法。此無為法,本自有之,非屬新生,故‘內無所得'。惟一真心,心外無法,故‘外無所求'。知法如筏,故‘心不系道'。已斷惑種,故‘亦不結業(yè)'。證無分別根本實智,故‘無念'。證不思議后得權智,故‘無作'。稱性之修,修即無修,故‘非修'。全性作證,證無別證,故‘非證'。諸位如丈尺顯虛空,而虛空元非丈尺;又如入海雖辨淺深,而淺深元非大海,故云‘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也。藏教則因滅會真,滅非真諦,故真諦不歷諸位。通教即事全真,故真諦不歷諸位。別教則中道隨緣不變,故中道不歷諸位。圓教則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故中道不歷諸位。繇上一章,方知性不廢修;繇今一章,方知修不礙性。繇上一章,方知即而常六;繇今一章,方知六而常即。四教皆論性修,皆論六即。通此旨者,則于一代時教,思過半矣!
佛言:剃除須發(fā)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此第三章,贊嘆頭陀勝行,以為證道要術也。上文既云非修非證,恐人錯會,執(zhí)性廢修,故今特申抖擻塵勞之行,以為斷欲去愛之方。譬如古鏡,雖復本具光明,理須磨拭,方得瑩凈耳!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谒恼,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圣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此第四章,明善惡無性,猶如反掌;而生死涅槃,惟此三業(yè),更非他物也。斷他物命,名之為殺。不與而取,名之為盜。兩相交會,名之為淫。斗亂彼此,名為兩舌。咒咀罵詈,名為惡口。心口相違,名為妄言。無義浮辭,名為綺語。慳鄙貪欲,不耐他榮,名之為嫉。暴戾殘忍,懷恨結怒,名之為恚。于諸事理盲無所曉,名之為癡。身口七支,惟是業(yè)道;意地三支,屬煩惱道。繇惑造業(yè),必招苦果,長系三界,故‘不順圣道'。是惡若止,即名十善。譬如破闇即是光明,泮冰即便成水也。然惡既有事惡理惡,故翻惡為善,亦有事善理善。就事善中,下品十善為修羅因,中品十善為人道因,上品十善為天道因。就理善中,真諦善為二乘因,俗諦善為菩薩因,中諦善為佛乘因。此三理善,俱名上上品十善。以行事善者,未必能達理善;而行理善者,必兼圓滿事善故也。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此第五章,承上止惡行善之意,而勸勉改過遷善也。有過不悔,則如水赴海,日深日廣;知過必改,則如病發(fā)汗,客邪自除。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此第六章,申明善能勝惡,而惡不能破善也。上文勸人止惡行善,改過遷善,恐有愚者,畏彼惡人撓亂,遂不敢行,故誡以慎勿嗔責惡人。以惡乃在彼,于我無涉故也。如明鏡中現于丑容,彼容自丑,鏡何丑哉?倘一生嗔責,則反攬彼之惡,成我之惡矣!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此第七章,即上章‘彼來惡者而自惡之'之明證也。今人聞罵,鮮不發(fā)嗔,大似領謝帖子,正中罵者之計耳!思之思之;騿枺悍鸺却蟠,何不令罵者無禍耶?答曰:佛豈欲令其得禍,無奈彼人自招禍患。今誡以慎勿為患,即是除其禍源。慈悲甚矣!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悔,禍必滅己。
此第八章,深誡惡人令勿害賢,而兼以勖賢人也。人若果賢,則如天亦如上風,豈受唾塵。倘可受毀,便非賢矣!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此第九章,誡勸稟教行人,須聞而思,思而修,不宜但貴口耳之學也。博聞者,不知隨文入觀,惟圖強記名言也。愛道者,不知道本即心,妄于心外取道也。守志者,念念趨向菩提,不雜名利心也。奉道者,念念體會心源,不復向外覓也。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此第十章,明隨喜功德,自他兼利,福無窮盡也。施道有三:一資生施,謂以財濟其貧窮。二無畏施,謂于難中拔其憂苦。三者法施,謂以三學令得四益。不惟自行三種施道,得福甚多,即使見他行施,助令歡喜,福亦無盡。‘沙門'下,釋疑。恐有愚人正行施時,見他隨喜,懼他分我功德,故以炬火如故曉之。蓋不惟無減于我,而福報展轉殊勝矣!昔有二人采花,一自供佛,一轉施人供佛。以問彌勒,彌勒曰:自供者成辟支佛果,施人者成無上菩提。蓋獨樂不若與人,與少不若與眾,世出世道,無不皆然也。‘熟食',喻成圣果。‘除冥',喻破三障。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此第十一章,較量福田勝劣不等,令人知所歸向也。一善勝百惡人,顯易可知。一持五戒人勝千善人者:以世間善人所奉十善,僅屬舊醫(yī)之法,不以三歸為體,不成出世津梁;若能受三自歸,奉持五戒,為佛弟子,便知四諦四念處門,于一生中堪證三果,故得千倍勝于常流也。一須陀洹勝萬五戒者:須陀洹已斷見惑,已預圣流,故得遠勝內外凡也。一斯陀含勝百萬須陀洹者:斯陀含已斷欲界六品思惑,煩惱漸薄,正使百萬住果須陀洹,未修勝進行時,終不能知二果境界,何況能到耶!一阿那含勝千萬斯陀含者:阿那含已斷欲界思惑,九品皆盡,正使千萬斯陀含,終不能知三果境界,況能到耶!一阿羅漢勝一億阿那含者:萬萬曰億。阿羅漢斷盡見思,超出三界,尤非住三果人能知能到故也。辟支佛有二種:一者出有佛世,稟十二因緣教,悟道侵習,名為緣覺。二者出無佛世,觀物幻化,自悟無生,斷結侵習,名為獨覺。以阿羅漢但斷正使,辟支佛兼侵余習,故一辟支,能勝十億阿羅漢也。
‘三世諸佛',約藏頭佛果言之。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六度,正習皆悉斷盡,利益無量眾生,故一佛能勝百億辟支佛也。‘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指圓教初住已上,亦可兼攝別教初地、通教佛地。蓋通教體色入空,知一切法無性,故念即無念、住即無住、修即無修、證即無證。至成佛時,能于色究竟天示現最高大身,統王三千世界。別歡喜地,圓發(fā)心住,皆已分證法身,皆能示現百界作佛、八相成道,所以供此一人,勝于千億三世諸佛也。復次,前之八番,皆是約田;此第九番,即是約心。蓋未達一切諸法念本無念、住本無住、修本無修、證本無證,故于平等法中分勝分劣;若了達無念無住無修無證妙理,則下自惡人、上至諸佛,罔非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所以人上佛飯,佛施餓狗,功德無異;維摩以一分奉難勝如來,一分施一最下乞人,福亦平等。若不知福勝劣差別,則無以顯修德之足貴;若不達生佛本自平等,則無以悟性德之淵源。是謂常同常別,常別常同,法界法爾,微妙法門。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嗔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此第十二章,略舉二十難事以為勸誡也。順情則易,逆情則難。然能深發(fā)肯心,則雖難而易;其或但隨流俗,則雖易亦難。夫貧窮則布施為難,故雖少許之施,得福甚多,不可不勉力也。然現見有貧而能施者,乃富人反不肯施,則慳鄙為何如耶?豪貴學道,例施可知。人所最重者身命,誠能棄命,則何事不可為者?然未聞保命畏死之人果能長生不死,則亦何事貪惜耶?佛經難睹,今幸睹佛經而不研精殫思,則與不睹何異?佛世難值,今幸值佛世而不及時進修,則與不值何殊?色欲雖恒情所好,然或察其味少苦多,或觀其如幻如影,則亦何難忍制?若見好時,知其未必可求,則貪心自息;若被辱時,但以情恕理遣,則嗔意自平。視富貴若草頭露,何容以勢臨人?觀事境同夢所緣,何必勞心措置?廣學而不博究,如入海無指南針,安能會理?恃學而生我慢,如沃壤以滋稊稗,反害良禾。佛嘗言四種不可忽:一者火雖小不可忽,二者龍雖小不可忽,三者王子雖小不可忽,四者沙門雖小不可忽。今有輕未學者,未知其不可忽故也。心平等,則施難勝如來與施最下乞人功德無異;泯是非,則一切諸法無非佛法。是非情見未忘,決不能見法界真善知識。不見現前一念心之實性,決不可以學無上道。不學稱性權實之道,不能隨化度人。未達隨化度人方便,安能觀十法界境而一心不動?若不能于一一法界中具見一切法界事理,何繇善解同體方便?故知此二十事,后后難于前前也。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凈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此第十三章,問意重在宿命,答意重在會道。蓋知宿命者,未必會至道;而會至道者,決能知宿命也。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此第十四章,明善莫善于真修,大莫大于實證也。行道守真,則萬善同會。志與道合,則法界體圓。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凈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此第十五章,明忍辱力大,滅垢明遠也。忍有三種:一耐怨害忍,亦名生忍。二安受苦忍,亦名法忍。三諦察法忍,亦名第一義忍。今即約耐怨害而入第一義也。余文易知。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此第十六章,明吾人心水本澄,即是至道;但繇愛欲所攪,故不能于一念中炳現十界影像也。舍三界愛欲,見思垢盡,則真諦道可見。舍偏真愛欲,塵沙垢盡,則俗諦道可見。舍果報愛欲,無明垢盡,則中諦道可見矣!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此第十七章,深顯無明無性,故見道即可永滅;亦顯無明未滅,不得名真見道也。知無明之可滅,不致生于退屈。知真見之常明,亦可袪增上慢矣。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此第十八章,明念行言修,皆超有無兩關,而不可以有無情見湊泊也。念即無念,故常念此無念之念,豈以不念為無念哉!‘行'等三句,例此可知。會得則觸事全真,迷者則轉趨轉遠。言語相即解脫相,故言語道斷。一切物即真如性,故非物所拘。才涉有無,便隔霄壤,故差之毫厘。才涉思惟,便成剩法,故失之須臾。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此第十九章,明唯心識觀,遣虛存實也。天覆地載,凡情計為常住實有。今觀天則寒暑代謝,地則陵谷遞遷,既爾生滅非常,豈是心外實法?次觀一身之中,世為遷流,界為方位,世固念念不停,界亦互對無定,于中豈有實我實法?此則遣遍計之本虛也。次觀現前一念靈覺之性,即離我法二執(zhí),便成四智菩提,此則存依圓之實性也。遣虛則無增益謗,存實則無損減謗,非有非無,速契中道矣!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此第二十章,示人以四大觀身,而入如幻法門也。身中堅者名地,潤者名水,暖者名火,動者名風,覓我了不可得。能成所成,體皆如幻;能觀所觀,亦復如幻。于一幻喻,便可通達空假中理,故知四大觀身,實四教之總戶也。
佛言:人隨情欲,求于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此第二十一章,甚明好名之人,不惟無益,而且深有損也。
佛言:財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此第二十二章,甚明財色之味寡而傷害甚多,有智者不可類彼小兒也。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于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此第二十三章,深明妻子舍宅之埋沒人,而勸以速遠離也。欲界以男女眷屬為妻子,種種宮殿為舍宅。色界以味禪為妻子,四禪天為舍宅。無色界以癡定為妻子,四空天為舍宅。愛見所噬,患同虎口。充類言之,二乘以一解脫味為妻子,偏真涅槃為舍宅。權教以游戲神通為妻子,出真涉俗為舍宅。透得空有兩門,方成中道無生之果。
佛言:愛欲莫甚于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此第二十四章,深明色欲為眾生重病也。佛頂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佛言:愛欲于人,猶如執(zhí)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此第二十五章,甚明愛欲之下可習近也。逆風把炬,未有不燒手者;習近愛欲,安得不損凈法身、害方便手耶?
天神獻玉女于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此第二十六章,明佛不被魔嬈,遂能化魔也。天神即魔王波旬,佛初成道時,先興甲兵,不能害佛,次獻三女,又不能嬈佛,乃歸佛化而證初果。人能觀彼女人為革囊眾穢,則淫意得除,自他俱利矣。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此第二十七章,喻明學道須遠離諸障也。兩岸以喻情欲,則有見思情欲、無明情欲。見思情欲耽染生死,如觸此岸;無明情欲耽染涅槃,如觸彼岸。人及鬼神,以喻眾邪。愛網所纏,如為人。灰娋W所覆,如為鬼神所遮。洄流所住,正與精進相反;腐敗,正與無為相反。蓋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每欲進而反退,如流急反洄;不達無為法性,則著相所修福慧,終成腐敗。故必不為生死涅槃情欲所惑,不為愛見眾邪所嬈,正念真如而精進,了達法性本無為,斯得道可保矣!
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此第二十八章,深誡意馬難調,而色禍宜避也。眾生無始以來,祗因恣情率意,久受輪回。未證阿羅漢,常與無明愛見慢俱,豈可自信汝意而不事推簡耶?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于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為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此第二十九章,申明遠女防過生善滅惡之方便也。先以蓮華不染而自期待,則正念自利。復視如母如姊如妹如子而度脫之,則慈心利他。既與二利相應,惡念自然息滅。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干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此第三十章,申誡遠離諸欲,勿令為欲火所燒害也。六情根猶如干草,六塵境喻若烈火,未到心境兩空,應修遠離勝行。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此第三十一章,申明斷欲須從心斷也。斷心之法:推此欲從意生,意復從思想生。只此思想,為自生耶?他生耶?共生耶?無因生耶?又此思想,為在內耶?在外耶?在兩中間耶?為在過去耶?現在耶?未來耶?如是推時,思想寂靜。思想寂靜故,意即寂靜。意寂靜故,欲即寂靜。欲寂靜故,觀一切色如鏡像等,即是非色;觀一切行如泡沬等,即是非行。從上諸佛展轉傳受,不過傳此調心方便而已。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于愛,何憂何怖?
此第三十二章,推憂怖之繇愛欲,而勸人斷欲去愛也。眾生無始以來,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執(zhí)著貪戀不肯暫舍,遂生種種憂惱、種種恐怖。惟以四大觀身,知身無我;以四運觀心,知心無常。愛欲既斷,憂怖自除。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zhàn)。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此第三十三章,喻明為道之人,須具戒定慧也。專精學道之心,譬如一人。無始虛妄諸惑習氣,譬如萬人。受持凈戒,譬如掛鎧。惟堅持其心,則無怯弱之意,此戒力也。精進勇銳,則無半路之退,此定力也。不畏前境,則無格斗致死,此慧力也。合此三力,破滅無始眾魔而證道果,是為得勝而還矣。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yè)?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樂,道不失矣。
此第三十四章,明學道之法,須善調身心,勿令緩急失所也。儒者亦云:其進銳者其退速。又云:勿忘勿助。蓋三乘出要類如此。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凈矣。
此第三十五章,喻明垢染不可不除也。但除垢染,即成清凈。所謂但盡凡情,別無圣解;但有去翳法,別無與明法也。成佛作祖,豈于心外有法可得哉?不過凈除習氣而已。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fā)菩提心難。既發(fā)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此第三十六章,展轉明難得之事以深警人,令勿失良緣也。不達無修無證,豈名真正發(fā)菩提心?不發(fā)真正菩提,豈名信心?不興信心,豈名遇道?既不遇道,值佛何益?既值猶不值,則中國猶之邊方。既中國不異邊方,則六根具猶不具。既六根具猶不具,則男子亦非男子。既男子不成男子,則人身何異惡道。靜言思之,可不發(fā)菩提心,急悟無修無證之要旨乎?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此第三十七章,深明心近則近,心遠則遠,而不以形跡論遠近也。金口誠言,重戒若此,末世弟子,奈何弗思!僧祗律云:波羅脂國有二比丘,共伴來詣舍衛(wèi)問訊世尊。中路渴乏無水。前到一井,一比丘汲水便飲;一比丘看水見蟲,不飲。飲水比丘問言:‘汝何不飲?'答言:‘世尊制戒,不得飲蟲水故。'彼復勸言:‘長老但飲,勿令渴死,不得見佛。'答言:‘我寧喪身,不毀佛戒。'遂便渴死。即生忉利天上,天身具足。是夜先到佛所,禮足聞法,得法眼凈。飲水比丘,后日乃到佛所。佛知而故問:‘汝從何來?為有伴否?'彼即以上事答。佛言:‘癡人!汝不見我,謂得見我。彼死比丘已先見我。若比丘放逸懈怠,不攝諸根,雖共我一處,彼離我遠,彼雖見我,我不見彼;若有比丘,于海彼岸,能不放逸,精進不懈,斂攝諸根,雖去我遠,我常見彼,彼常近我。'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此第三十八章,明人命無常,不可不知也。一期色心連持不斷,名為命根,乃依本識種子假立,非有實法。出息雖存,入息難保,況剎那剎那念念生滅,非沉思諦觀,豈能知之!昔西域有一國王,不信佛法,問祖師曰:‘吾見外道種種苦行,尚不能折伏淫心,而今沙門四事如意,豈能斷煩惱耶?'祖師曰:‘王試取一獄中必死罪人,滿器盛油,令其手捧,用四屠人出刃隨后。若能一滴不失,便赦其罪;若傾一滴,隨手斬之。同彼游于四衢。王更盡出宮女音樂,遍處歌舞,試問罪人何所見聞。'王如其言。令一罪人手捧滿油,遍歷四衢女樂叢中。一滴不墮,因赦其罪。召而問之:‘汝于四衢何所見聞?'罪人答曰:‘我于爾時,唯恐一滴油墮,白刃加頸。故惟見手中之油,更無他見聞也。'祖白王曰:‘彼惟惜此一身之死,遂于色聲無所見聞,何況沙門秉佛無常無我至教,痛念無量劫數生死之苦,安得不斷煩惱!彼外道等,不知無常無我,徒事苦行,故無益耳。'王乃信服。噫!誠知人命在呼吸間,何俟屠人執(zhí)刀隨后,而心始無放逸哉!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此第三十九章,明佛經皆應信順,不應妄分大小頓漸,而生輕重心也。佛之言教,不出權實,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四教各有四門,門門各具四悉。今有執(zhí)小謗大,執(zhí)大謗小,執(zhí)事撥理,執(zhí)理撥事者,皆違佛旨者也。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此第四十章,明行道在心不在形也。心不入道,徒事外儀,與磨牛何異哉!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此第四十一章,誡人直心念道,當以出離情欲為期也。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籸素之服,如敝帕。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涂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帕。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此第四十二章,結明佛眼等觀一切諸法,所以破眾生之法執(zhí)也。人間一百年,不過忉利天一晝夜;娑婆一大劫,不過極樂世界一晝夜。則王侯榮貴,與過隙塵何異?諸天器皿,純是七寶;極樂國地,黃金所成。彌勒成佛道時,此地亦皆琉璃,況金玉瓦礫等是四微所成,何足重哉?服雖紈素不過蔽形,茍可遮羞,敝帛何害?大千界亦是惟心,一訶子亦是惟心。觀相元妄,故于是中橫計大小。觀性元真,變大千之心非大非多,變訶子之心非小非少也。阿耨池水與涂足油,例此可知。‘方便門'者,諸佛所設三乘五乘七九諸方便也。眾生稟此法寶,克果不虛。然在諸佛,不過為實施權,豈有實法?故但如化寶聚耳!無上乘,雖云是最實事,然皆眾生性具之理,心外無法,故曰: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如夢中金帛,豈有實物可得哉?種種佛道,為對凡情;凡情不生,佛道何有?所謂‘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也。須彌出海,風浪不能漂動;禪定持心,境識不能遷惑。然須彌無實法,不過四寶四微合成;禪定亦無實法,不過諸心心所四分合成耳!生死如長夜,無明所纏,故晝夕咸寐;涅槃如永日,智慧開朗,故晝夕咸寤也。流轉生死,惟是六根;安樂涅槃,亦惟六根。背覺合塵名為倒,而實無減;背塵合覺名為正,而實無增。故但如六龍舞,不過首尾相換而已。諸法既皆平等,則隨舉一微塵法,即與一真如地平等。非離一切法外,別有一大總相法門,直是頭頭法法,無非大總相法門也。依一真地而施化道,如依大地而有四時之木。春生夏榮,秋實冬落,番番生,番番榮,番番實,番番落。終而復始,始而復終,遍于十方,亙于三世,皆是如來自在神力也。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竟
是經頓漸兼收。首唱‘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又言‘心不系道,亦不結業(yè),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曰道。'金剛無住之旨,維摩不二之門,不越乎此矣!又言‘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夫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所謂自性天真佛也。三世諸佛覺此而已,非有所加也。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法供養(yǎng)者,識自本心,了法空寂,念念佛出世,念念佛滅度,是為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豈外求哉?此為頓教。其間羅舉四真道、十善行,訶斥欲染,策發(fā)凈業(yè),警世非常,覺諸幻化,此為漸教。夫欲染不去,則凈行難成。凈行不成,則本明不發(fā)。故反復于斷愛去欲之修,以為行道守真之助,而要歸于無我。了得無我,心垢自盡,常光現前,是則名為解無為法。然而世之人,往往貪著有為,不舍愛欲者,何也?由不知人命無常,世界幻化,以須臾之樂,招長劫之殃。刃蜜炬風,其言絕痛,茍有丈夫之志者,其可不瞿然深省乎?經言:‘佛所言說,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學者于此盡心焉,則五部諸經,俱可得門而入矣!一行道人彭際清書
- 上一篇: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流通分
- 下一篇: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自立法師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
- [佛經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貧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貧窮的苦海
- [佛學常識]六和敬是指什么?是哪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