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七(8)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七(8)
辰二、極歡喜住 (分二科) 巳一、問
問:極歡喜住菩薩轉時,應知何行何狀何相?
分二科,第一科是問!笜O歡喜住菩薩轉時」極歡喜住就是初地,也叫極歡喜;這位菩薩由賢位入圣位,第一個位次,就是極歡喜住,也就是初歡喜地。歡喜的意思倒是容易明白的,就是世俗的發(fā)菩提心之后,修學圣道應該說不是一個清閑的事情,也很辛苦;而這一天成功了,得無生法忍了,心里面很歡喜,這個歡喜就是這樣意思!「極歡喜住菩薩轉時」,這位菩薩沒有白辛苦,他得無生法忍了、無生法忍現前的時候;轉就是現前的時候。
「應知何行何狀何相」我們還沒得圣道的人,這件事我們應該明白,應知││應該曉得它是怎么樣一個修行,它的修行的相貌是什么樣子?我們應該曉得。這是問,下面第二科是回答,分二科。
巳二、答 (分二科) 午一、略說 (分二科) 未一、別辨相 (分八科)
申一、善決定愿 (分三科) 酉一、簡前住
答:若諸菩薩從勝解行住入極歡喜住,先于無上正等菩提菩薩弘愿,未善通達菩提自性,未善通達菩提方便,多分隨順他緣而轉,不善決定。
第一科是略說;略說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別辨相,分八科。第一科善決定愿,分三科,第一科簡前住。
「若諸菩薩」假設那么多的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笍膭俳庑凶∪霕O歡喜住」勝解行住就是開始學習佛法,他很努力地學習,就叫做勝;努力地學習,也努力地修止觀,或者行菩薩道的事情,都很努力地做這些事情而不懈怠,叫做勝解行。「住」就是他在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的時候叫做住!
「住」和「地」這兩個字,也有相同的意、也有不相同的意思。「住」是安住,就是我們的分別心有煩惱,住在諸法空性這里,老是不能安住,有煩惱它就不安;但是我們用功修行,希望能夠安住,最后總算好歹安住了一點,就是成就了多少智慧,安住在這里,這時候叫做住。住勝功德,名之為地;安住在諸法實相這里,能夠建立無量無邊的功德,那就叫做「地」,F在說住,「從勝解行住入極歡喜住」,勝解行這個「勝」,就是肯努力地去學習,理解第一義諦;肯努力地去修行,一個解、一個行。努力的用功、學習和修行,現在很好,入極歡喜住了,就是見到第一義諦了,心里面得大歡喜,當然也可以稱之為。痪褪桥c第一義相應名之為住。
「先于無上正等菩提菩薩弘愿,未善通達菩提自性」入歡喜住,這時候是圣人!在圣人之先,就是在沒入極歡喜住的時候,曾經學習過無上正等菩提的愿、學習建立這無上正等菩提的愿。這當然是一個欣、一個厭;我歡喜得無上菩提、我不高興凡夫的境界。「先于無上正等菩提菩薩弘愿」,建立了菩薩的偉大的愿力,這個菩薩發(fā)了無上菩提的愿!肝瓷仆ㄟ_菩提自性」,雖然極愿意成就無上菩提,但是怎么叫做無上菩提,未善通達,并沒能善巧的明白。這是佛智慧啊,無上菩提是佛的智慧,當然凡夫怎么能夠…,在名字上、語言上可以明白多少,但是那都是方便安立的,不是佛的境界,所以說未善通達菩提自性。
「未善通達菩提方便」也不是善巧地明白成就無上菩提的前方便,也不太明白!菩提自性就是果,菩提方便就是因;對這個無上菩提的因果都不是真實的明白的,只是語言文字上知道多少。
「多分隨順他緣而轉」多分是多數,多數是隨順語言文字、隨順善知識的教導的因緣,這樣做、這樣學習、這樣用功修行,多數是這樣子!「不善決定」自己沒有智慧,善者能也,不能決定,不能的,智慧不夠。
這是第一科簡前住,現在的歡喜住簡別和前面的勝解行住;勝解行住是這樣子,這個就是和極歡喜住不同、不一樣的!下邊是第二科顯六相;顯六相就是極歡喜住的相貌。
酉二、顯六相 (分三科) 戌一、初三相攝
除舍彼故,發(fā)起六相,新善決定內證修性菩薩大愿。
前面問是何相、何狀?現在說有六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初三相攝。就是有六相,先說三個相貌;屬于三個相貌的,先說一說,其他的三相現在先不說。
「除舍彼故,發(fā)起六相」,現在這位修行人,他是一念相應,得無生法忍了,就把前邊的那個勝解行住的相貌,除掉了,棄舍了,那個相貌沒有了,「發(fā)起六相」,就出現六個很殊勝的相貌,什么呢?「新善決定內證修性菩薩大愿」,就這三個相貌,這三個相貌成就了。
《披尋記》一五七二頁:
「發(fā)起六相,新善決定內證修性菩薩大愿者:于此住中,由證法性發(fā)菩提心,是名內證修性。菩薩大愿初無漏生真實智攝,是名新善決定。齊此名為已入初地,非勝解行地攝故!妒亟浾摗氛f:此善決定有六種:一者、觀相善決定。真如觀一味相故,如經無雜故。二者、真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如經不可見故。三者、勝善決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經廣大如法界故。四者、因善決定。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是因如虛空,依是生諸色,色不盡故,如經究竟如虛空故。二、常果因善決定。得涅槃道,如經盡未來際故。五者、大善決定。隨順作利益他行,如經覆護一切眾生界故。六者、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經佛子是諸菩薩乃至入現在諸佛智地故。此說六相,如彼應釋。又復此中新善決定,當知即彼觀相善決定攝。內證修性,當知即彼真實善決定攝。菩薩大愿當知即彼勝善決定攝。如所說義配釋可了!
「發(fā)起六相,新善決定內證修性菩薩大愿者」,「內證修性」這是一個相貌,「菩薩大愿」一個相貌,這個「新善決定」一個相貌!赣诖俗≈,由證法性發(fā)菩提心,是名內證修性」,先解釋這個內證修性。「于此住中」,就是于此極歡喜住里邊,不是前面的勝解行住,就是入圣位了,「由證法性」,他因為這位菩薩「證法性」,這個證,如實了知名之為證,不是假借語言文字去分別,那個了知是方便安立的,現在是離名言相,他明白這個道理,這是「由證法性」真實的了知第一義諦了,這個時候「發(fā)菩提心」,他建立了這個菩提心。菩提心當然可以說是,心就是愿,建立了菩提的愿,就是這個時候,雖然是證法性,其實是一少份,沒能夠圓滿的證悟的,只一少份,所以他還要建立這個菩提的愿,愿得無上菩提,還要有這個愿的,可是這個時候是已經證悟第一義諦而發(fā)菩提愿,和以前虛妄分別心所發(fā)的菩提愿,那完全是不一樣了,這個時候叫做發(fā)菩提心,「是名內證修性」,這個「內證修性」就是這個意思,「內」其實就是心,你的心成就了無生法忍的智慧,證悟了這個第一義諦,但是說這個修,就是經過努力而成就的,不是說你不用功,你就是成佛了,你得無生法忍了,不是,所以叫做「內證修性」,這是說這個「內證修性」這一句話講了。
「菩薩大愿初無漏生真實智攝,是名新善決定」,這回解釋這個新善決定,「菩薩大愿」,原來這位菩薩在這個勝解行住的時候,就是發(fā)愿了,就是發(fā)無上菩提心,其實在資糧位的時候,也是發(fā)無上菩提心,但是再進一步到勝解行住的時候,也是發(fā)無上菩提心,現在到了極歡喜住,也又是發(fā)無上菩提心,但是這三個位次可是不一樣,不一樣的,F在說菩薩大愿,這個是包括前邊資糧位和勝解行位,發(fā)這個偉大的愿力,想要成佛,一個虛妄分別的凡夫想要成佛,這是了不起。
這個菩薩大愿現在「初無漏生」,忽然間開始內心里面沒有煩惱,清凈的智慧現前了,所以「初無漏生」,「漏」是煩惱,無漏就是沒有煩惱,就是他那個見到第一義諦的時候,那個無分別的智慧,那個時候那個真實的智慧現前了,是屬于這個范圍。說沒有煩惱,到佛的境界才沒有煩惱,那么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怎么能說沒有煩惱呢?就是那一部份,那一部份煩惱是沒有,這時候是真實的智慧,因言說,因語言文字而開顯的智慧,不是真實智慧,那是不真實的智慧。
現在是見到第一義諦而生的智慧,也生了智慧才見第一義諦,這個智慧是真實的!甘敲律茮Q定」,這就叫做「新善決定」是這樣子,因為剛開始所以叫新,這時候有了清凈的智慧見第一義諦了,這時候叫做決定,以前就是相似的,不是真實的決定,「齊此名為已入初地,非勝解行地攝故」,就是到此為止,到此,這時候這個名字改變了,可以名之為初極喜地菩薩了,「非勝解行地攝故」,這個時候這個菩薩不是前面勝解行地那個身份了,不屬于那個范圍了,那么這個「新善決定」是這樣解釋了!浮妒亟浾摗氛f:此善決定有六種」,這個新善決定有六種不同,這是《十地經論》上說。
「一者、觀相善決定」,《十地經論》是世親菩薩他的著作,此善決定有六種不同,「第一者、觀相善決定。真如觀一味相故,如經無雜故」,經上,《十地經》只是無雜,那么世親菩薩就這么解釋,「觀相善決定」,這個相就是一味相,「真如觀一味相故」,觀察這個真如是無差別相,所以叫做一味,若眾多的味就是有差別了,這無差別就是相,觀察這個真如是無差別的,因為這個因緣生法是有差別的,觀察這個因緣生法的差別相,都是不可得的,那么就是無差別相,無差別相現前,這就叫做「觀相善決定」。你沒有見到真如的時候,真如智慧沒有現前,他就不善決定,現在見到真如了,無差別相,所以叫做「觀相善決定」。「如經無雜故」像那個《十地經》里面說那個無雜,這無雜就是這個意思,就是「真如觀一味相故」,這就叫做「觀相善決定」,解釋這一句話。「觀相善決定」,這句話這個意思,就是指智慧說的,偏重于智慧,就是觀真如的智慧,無分別的智慧說的。
「二者、真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如經不可見故」!刚鎸嵣茮Q定」呢,這句話是贊嘆這個真如智,這個真如智是真實善,真實的能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它不是世間的虛妄境界,世間上的虛妄境界不能決定的,世間的境界都是無常的,是如幻如化的,都是不真實,為什么說這個「觀相善決定,真如觀一味相故,如經無雜故」,叫做「非一切世間境界」呢?「出世間故」,它超越了世間,這個虛妄分別都是世間,現在超越了虛妄分別的境界,所以是出世間。出世間呢,才是真實善決定,出世間,也就是「真如觀一味相」這是出世間的,這個出這個字就是超越的意思,或者說是解脫也可以!溉缃洸豢梢姽省梗纭妒亟洝飞险f是不可見,你不能夠去見,無有少法可得,你不能有所見的,是離一切虛妄分別相的,這個「真實善決定」,其實就是贊嘆前面這個「真如觀一味相」這個境界。
「三者、勝善決定。大法界故」,這個相雖然也有贊嘆的味道,但是它是偏于第一義諦說的,這個第一義諦是特別殊勝的善法,是決定的,它不會忽然間無常敗壞了,不是。世間上的一切法,那今天這樣,明天就變了,這個第一義諦是不變異的,所以是「勝善決定」,就是大法界,就是廣大無邊際的一切法性,就是真如了!敢磺蟹鸶竟省,「一切佛」佛就是智慧,智慧的根本,就是真如為根本,以真如為根本,一切佛所以能成為佛,就是他圓滿的證悟了這個真如的關系,就是大法界,所以才成佛的!溉缃洀V大如法界故」,就是廣大,像法界那么廣大的,這是遠離一切虛妄分別的境界。那么這是六種相的前三種。
「四者、因善決定。有二種」,第四個是因善決定,有兩種不同:
「一、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是因如虛空,依是生諸色,色不盡故,如經究竟如虛空故」,是因善決定。這個因善決定有兩種不同,第一個是「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就是這些可愛的境界是無常的,這些善法,它也是有因緣才成就的,所以也可以說是果,但是這個無常善法是得無上菩提的因,得無上菩提之后也還要用無常愛來廣度眾生的,所以在自己用功修行也是因,廣度眾生也是因,但是現在這話不必說那么明白。「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是因如虛空」,這個無常愛果,也是非常廣大無量無邊的,「依是生諸色,色不盡故」,就是依這個無常的因,生出來無常的果,就是生出一切有形相的色法,這個色是無窮無盡的,「如經究竟如虛空故」,究竟來說,色也是不可得。
「二、常果因善決定。得涅槃道,如經盡未來際故」,前邊說是無常果,但是屬于善法的,現在說常果,就是這個果是常住不壞的,也是屬于因善決定,就是得涅槃道,就是你若成就這個常果的因善決定,你就能得到涅槃,得到涅槃也就是那個不生不滅的境界,也就是那個真如,這個真如雖然是沒有成,也沒有壞,但是你要顯現這件事,你需要有常果的因,要有因你才能決定的,你才能夠成就的,才能得涅槃的道,得涅槃道那應該包括戒、定、慧都在內了!溉缃洷M未來際故」,這個是無窮無盡的,沒有敗壞的時候,這因善決定分這么兩種。
「五者、大善決定。隨順作利益他行,如經覆護一切眾生界故」,現在這個地方才說出來度化眾生的事情!复笊茮Q定」,這也是非常廣大的善法,也是決定無疑的,什么呢?「隨順作利益他行」,要隨順這個真如,隨順真如而作利益眾生的各式各樣的功德,「如經覆護一切眾生界故」,就是像《十地經》上說,「覆護一切眾生界」,眾生沒有慧眼,就是向火坑里跳,那么這個大菩薩慈悲,保護一切眾生,叫他到彼岸去,這是大善決定。
「六者、不怯弱善決定」,不怯弱,不恐怖,這也是善決定!溉胍磺兄T佛智地不怯弱故」,就是入一切諸佛智地,一切諸佛智地,這個地還是這個真如,這個智就是佛的那個無分別智慧,這位菩薩用功修行,悟入了、契入了,一切諸佛那個清凈的智慧,這個時候不怯弱,心里面不恐怖,不恐怖了,當然這個時候從初歡喜地,初極喜地就開始,一直到佛的時候才圓滿,那么這個智慧叫不怯弱善決定,這樣一共有這么六種!溉缃浄鹱邮侵T菩薩乃至入現在諸佛智地故」,就是這一句話,這叫做不怯弱善決定,經上有這么六句話,而世親菩薩給他另外安立一個容易明白的話,來解釋經上的六句話,是這樣意思。
「此說六相,如彼應釋」,這一句話是《披尋記》的作者說的,這里說這六相,「如彼應釋」,要如《十地經論》的解釋。「又復此中新善決定,當知即彼觀相善決定攝」,這句話是《披尋記》作者說,「又復此中新善決定」,這句話你要知道就是「觀相善決定」這句話的意思!竷茸C修性,當知即彼真實善決定攝」,「內證修性」就是「真實善決定攝」,就是那句話所攝,「真實善決定」是第二句,「當知即彼真實善決定攝」。「菩薩大愿當知即彼勝善決定攝」,屬于那句話!溉缢f義配釋可了!惯@是三句,這三句配釋那六句里邊的三句意思就可以明白了。這一科是初三相攝,現在就是把《十地經論》那六相引來,其中的三相就是這里的「新善決定,內證修性,菩薩大愿」這個意思,F在把這個初三相解釋完了。
戌二、次二相攝
超過一切余白凈愿,無等不共。果是世間,超過一切世間境界;隨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聲聞獨覺。雖一剎那生起此愿,法性自爾能得菩薩無量白法可愛之果。
這是第二科,超過一切余白凈愿,這個愿就是非常殊勝了,超過一切余白凈愿,就是證法性發(fā)心,證法性發(fā)心它的功德超過一切余白凈愿,「余白凈愿」其實就是六波羅密。「超過一切余白凈愿」,次二相攝,這個前面說了三相,現在又要說兩相,這兩相第一個相呢,就是「證法性發(fā)心」,這個是超過其余的白凈愿,「無等不共」,沒有與它相等的,它和別的法是不共同的,它是特殊的。「果是世間,超過一切世間境界」,他成就的果是屬于世間的,屬于世間,但是它呢,超過一切世間的境界,其它世間的境界都不如它殊勝。
「隨救一切有情苦故」,這個超過一切世間境界的,他能夠「隨救一切有情苦故」,能隨順眾生的根性,也能契合勝義諦,這樣子救護一切眾生苦,所以它是超過一切世間境界,或者用這一句話解釋那個無等,「超過一切世間境界,隨救一切有情苦故」,所以叫做無等,「不共一切聲聞獨覺」,怎么叫做不共呢?一切聲聞獨覺沒有這個境界,和它不共!鸽m一剎那生起此愿」,這個證法性以后,發(fā)大悲心、發(fā)大菩提心,這樣的清凈心,一剎那就現起了,時間很短促,但是「法性自爾能得菩薩無量白法可愛之果」,它能成就菩薩無量無邊的清凈法,這些清凈法,可愛的果報,而這些果報當然不如證法性發(fā)心那么樣的微妙。這是這一段文的意思。
《披尋記》一五七二頁:
「超過一切余白凈愿等者:為利他故,不舍生死,不染生死,修行六種波羅密多正行,是名一切余白凈愿。望證法性發(fā)心,名為余故。余白凈愿感可愛果,雖是世間而非一切世間境界,由無染污一切世間不可見故;即依此義,釋名無等。常處生死隨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即依此義。釋名不共。今此證法性發(fā)心、雖一剎那生起法爾能得無量可愛之果,以此發(fā)心,普能攝受余白凈愿;即依此義,釋名超過。由此義顯,因善決定中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及大善決定應知。
「超過一切余白凈愿等者:為利他故」,菩薩發(fā)了大慈悲心,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故,「不舍生死」,你不能離開這個生死的境界,你要在生死的境界來度化眾生的,「不染生死」菩薩在生死里邊度化眾生,而生死的境界不能染污他,不能染污他的,「修行六種波羅密多正行,是名一切余白凈愿」,這個論文上說,「超過一切余白凈愿」這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這個六波羅密的正行,「是名一切余白凈愿」,這個「余白凈愿」就指六波羅密正行說的!感扌辛N波羅密多正行,是名一切余白凈愿」。
「望證法性發(fā)心,名為余故」,這個六種波羅密多,和那證法性發(fā)心,他們來比對的時候呢,這個六波羅密多名為余,「名為余故」,那個「證法性發(fā)心」是主要的一種功德,這個證法性發(fā)心和六種波羅密多這兩種事情。
「余白凈愿感可愛果,雖是世間而非一切世間境界」,「余白凈愿」就是六波羅密多,你修六波羅密多的時候,這個清凈的這個愿,感得了很多很多的可愛果。布施波羅密多感可愛果,凈戒波羅密多,忍波羅密多,精進波羅密多,禪波羅密多,般若波羅密多,都是感到可愛果,「雖是世間而非一切世間境界」,這個余白凈愿感可愛果,這個可愛果也是還是屬于世間的有為法,也是因緣所生法,「雖是世間,而非一切世間境界」,但是可不是其他的有漏的世間的境界,可不同。
「由無染污一切世間不可見故」,「由無染污一切世間」,當然這個白凈愿,是從無漏的戒、定、慧成立這個白凈愿,由這個白凈愿感得可愛果,這都是沒有雜污的,如果我們用虛妄分別心去修學六波羅密多,那就是染污的了,那也是可見的,現在這是由白凈愿感可愛果,「雖是世間而非一切世間境界」,「由無染污一切世間不可見故」,這個「由無染污一切世間不可見故」,看這個文上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你用清凈的、無漏的智慧,修六波羅密多感可愛果,是無染污的,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呢,是證悟法性,由證法性而發(fā)心,這個也是無染污,「一切世間不可見」!讣匆来肆x,釋名無等」,「即依此義」,解釋那個無等,超過一切余白凈愿,「無等」,這個無等是這樣解釋。
「常處生死隨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即依此義,釋名不共」,就是望證法性發(fā)大悲心,這個「常處生死」,他不離開眾生的地方,「隨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即依此義,釋名」叫做「不共」,這就是完全是解釋證法性發(fā)心,名為無等,名為不共,是這樣意思。
「今此證法性發(fā)心、雖一剎那生起,法爾能得無量可愛之果」,由于你證法性發(fā)心,雖然是一剎那間現起的,「法爾能得無量可愛之果」,就是這個法性發(fā)心,你去行六波羅密的時候,就是得到無量無邊的可愛之果,「以此發(fā)心,普能攝受余白凈愿」,就是證法性發(fā)心,能攝受其余的白凈愿,就是六波羅密的愿,「即依此義,釋名」叫做「超過」,超過一切世間境界。
「由此義顯,因善決定中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及大善決定應知」,「由此義顯」,由前面這一段的話,就可以知道了,這個「因善決定」里邊,「成無常愛果」這件事,前面說這個第二科,次二相攝,二相究竟是什么呢?就是這里指出來,「因善決定中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這是一種,「及大善決定應知」,這一種,就是這兩個,是這兩個意思。這二相說完了,一共六相,解釋了五相,還有一相,第三科后一相攝。
戌三、后一相攝
又此大愿無變無盡自性得已,無異因緣令其退轉變異可得。又是勝分,墮后邊際極大菩提。
「又此大愿無變無盡」,就是證法性發(fā)心這個大愿,它不會變異的,也不會窮盡的,「自性得已」,這樣的證法性發(fā)心這個大愿,它這個體性你成就了以后,「無異因緣令其退轉」,沒有其他的因緣使令你這個發(fā)心能夠退轉的,使令你這個發(fā)心變異的,沒有退轉和變異可得。
《披尋記》一五七三頁:
又此大愿無變無盡等者:此中義顯因善決定中常果因善決定應知。依彼常果,說名無變無盡自性。由證此已得涅槃道,盡未來際愿善決定,是故說言無異因緣,令其退轉變異可得。
「又此大愿無變無盡等者:此中義顯因善決定中常果因善決定」,因善決定里邊有二義,一個是無常愛果,一個是常果,有兩種: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第二個呢?常果因善決定,F在這個地方說的話就指那個常果說的!复酥辛x顯因善決定」里邊那個常住不壞的果,因善決定,應該知道。
「依彼常果,說名無變無盡自性」,這個無變無盡的自性是指那個因善決定里邊那個常果說的!赣勺C此已得涅槃道」,由于這位菩薩他如實地證悟了以后,「證此已」,得那不生不滅的理性的!副M未來際愿善決定」,他這個愿是盡未來際的,不是暫時的,「是故說言無異因緣,令其退轉變異可得」,現在明白這個意思,這個「后一相攝」是指這個說的。
「又是勝分,墮后邊際極大菩提」,「勝」這個字表面上說應該說是殊勝,當然這個勝分比那無常果是殊勝!笁櫤筮吂省,「墮」是屬于,「后邊」就是究竟的意思,它是屬于究竟的「極大菩提」的;「極大菩提」和涅槃其實是一回事,偏于智慧這方面來說叫做菩提,偏于理性來說就是涅槃了。這一科說完了,「后一相攝」說完了。下面第三「結異名」。
酉三、結異名
如此菩薩善決定愿,亦名發(fā)心。
這是第三科「結異名」。「如此菩薩」,這位極歡喜住菩薩,「善決定愿」,他這個善決定愿,因為是安住在真如這里,所以是「善決定愿,亦名」叫做「發(fā)心」,就是發(fā)無上菩提心,這是勝義菩提心了。
《披尋記》一五七三頁:
又是勝分等者:此中義顯不怯弱善決定應知。能入一切諸佛智地,是故說言墮后邊際極大菩提。
「又是勝分等者:此中義顯不怯弱善決定應知」,這個善是不怯弱善,就是那個最后「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智地不怯弱故」,是指這個說的。「能入一切諸佛智地」,「諸佛智地」就是真如,你成就了這個涅槃的智慧,也契入諸佛智地的真如,這個「諸佛智」是此佛是指此佛的智慧,彼佛有彼佛的智慧,是各有各的智慧,但是這個諦的真如無差別,真如是無差別的,沒有界線的,「是故說言墮后邊際極大菩提」,這樣意思。這是把這六相說完了。
申二、四相發(fā)心 (分三科) 酉一、標
又即如是菩薩發(fā)心,略由四相應當了知。
前面第一科是「善決定愿」,現在第二科是「四相發(fā)心」。分三科,第一科「標」。
「又即如是」,就是前面說的這位菩薩,他的勝義發(fā)心,就是證悟法性而發(fā)菩提心,這個發(fā)心!嘎杂伤南鄳斄酥梗兴膫相貌你應該知道,這是「標」,下面是「征」。
酉二、征
何等為四?
酉三、釋 (分二科) 戌一、列相
一者、何相菩薩發(fā)心?二者、發(fā)心何所緣慮?三者、發(fā)心何狀何相何自性起?四者、發(fā)心有何勝利?由此四相,應當了知菩薩發(fā)心。
這是第三科解釋,第一科是「列相」。第一個是「何相菩薩發(fā)心」就是這個菩薩發(fā)心是什么相貌?「二者、發(fā)心何所緣慮」,這是所緣境,「三者、發(fā)心何狀何相何自性起」,它的相貌是什么?是什么樣的體?「自性」其實就是體性,就是什么自性生起的!杆恼、發(fā)心有何勝利」,殊勝的利益,說出這四種!赣纱怂南啵瑧斄酥兴_發(fā)心」,由這四個相貌,我們就可以認識到菩薩證法性發(fā)心的相貌。這是「列相」,后邊是「辨義」,辨這四相的義。分四科,第一科是「因相」。
戌二、辨義 (分四科) 亥一、因相
謂諸菩薩勝解行住,已善積集一切善根;于菩薩行已正超出。略說是相,菩薩發(fā)心。
「謂諸菩薩」,很多的世俗發(fā)心的菩薩,世俗發(fā)心的菩薩他不斷地努力,他就進一步到勝解行住了。到勝解行住的時候,「已善積集一切善根」,他已經善巧地積集了,就是修集了很多很多的善法,很多的六波羅密的功德!赣谄兴_行已正超出」,他對于菩薩行,就是證悟法性以后發(fā)菩提心,這個時候叫「菩薩行」。他因為在勝解行住的時候,積集了無量善根,他就對那個證悟法性的發(fā)心就相應了。相應了,就是「已正超出」,就是超出了勝解行住了,就是證悟了初極喜住了。「略說是相,菩薩發(fā)心」,簡略的說,這就是菩薩發(fā)心的相貌?闯鰜碇饕褪,在勝解行住修集無量無邊的善根,而后證悟法性發(fā)菩提心的,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五七三頁:
一切善根等者:《十地經論》中略以十句分別依何身生如是心?即此何相菩薩發(fā)心。彼說厚集善根為初,現大慈悲為后。十句差別中、初句是總,即此已善積集一切善根。余句是別,即此于菩薩行已正超出。言超出者:謂能任性成辦所作,非如勝解行住以分別慧數數思擇方能修作故。
「一切善根等者:《十地經論》中略以十句分別」,以十句來說明這件事。「依何身生如是心」,就是依據什么樣的身份才能夠證悟法性發(fā)菩提心呢?原來就是勝解行地的身份,「即此何相菩薩發(fā)心」,就是這一句!副苏f厚集善根為初,現大慈悲為后」,「彼」就是指《十地經論》,那上面說:「厚集善根」,一共是十句,第一句就是「厚集善根」,這是為初句,「現大慈悲」就是后句,這里說「謂諸菩薩勝解行住,已善積集一切善根;于菩薩行已正超出。略說是相,菩薩發(fā)心」,簡單就是這幾句話。
「十句差別中、初句是總」,第一句就是「厚集善根」,這是總說的,「即此已善積集一切善根」,就是本論文上的這一句話。
「余句是別」,其他的句是分別說的,「即此」,在這個文上,「即此于菩薩行已正超出」這句話!敢颜觥乖趺粗v呢?「謂能任性成辦所作」,這個「謂能任性」是什么呢?「任」是任運地,就是很自然地,「性」就是心,就是那個勝解行地的菩薩達到極歡喜住的時候,他那個心很任運地,就成辦所做的事情!阜侨鐒俳庑凶∫苑謩e慧數數思擇方能修作故」,數數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思惟觀察,然后才能做這件事,才能把這件事做成。到初極喜住以后,就不那么辛苦了,就很容易成就了,所以叫做「已正超出」,這就是超出了勝解行住的境界,達到任運的境界了,那么這個時候這個發(fā)心是這樣子。
亥二、緣慮
又諸菩薩緣當來世無倒速疾一切菩提資糧圓滿,一切菩薩利有情事圓滿,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
第二科是「緣慮」,就是「一者、何相菩薩發(fā)心?二者、發(fā)心何所緣慮?」,就指這「緣慮」說的。
「又諸菩薩緣當來世」,「緣」就是觀察,「當來世」,不是現在,將來的時候「無倒速疾」,沒有顛倒,與真如相應就是不顛倒,你有所得、有所執(zhí)著就是顛倒了。但這個時候所成就的功德是「速疾」,而不是緩慢的。成就什么了呢?「一切菩提資糧圓滿」,菩提是果,資糧就是因,無上菩提的因能夠速疾無倒地圓滿了,這是一種。
「一切菩薩利有情事圓滿」,這句話指利益眾生的事情,前面這句話當然是自己用功修行的事情,一個自利,這一句是利他了。「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這是果,前面「無倒速疾一切菩提資糧圓滿」,這是因圓滿,后來果也圓滿││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也圓滿了。
《披尋記》一五七四頁:
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者:此說如來一切種妙智。謂于能引有義聚法、能引無義聚法,能引非有義非無義聚法,皆現等正覺故;如是三聚,名一切種。即于其中所有諸法,說明一切佛法應知。
「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者:此說如來一切種妙智」,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種」是指智慧說的,「謂于能引有義聚法、能引無義聚法」,什么叫做一切種的妙智呢?就是這位無上正等菩提者!钢^于能引有義聚」,有義就是有功德的,功德不是自然有的,要有因來引發(fā)它才出現的,就是在因能引有功德的聚法!改芤裏o義聚法」,眾生有很多的苦惱,就是「無義聚」,「無義聚」也不是自然有的,也是由因引發(fā)的!改芤怯辛x非無義聚法」,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也不是功德,也不是過失的,屬于無記性的,這樣子把世間上一切有為法分成這三類,三類里邊「皆現等正覺」,這位佛他都能夠現,就是那無分別的智慧能夠等覺,能夠正覺。正覺是無分別境,等覺是有差別的!溉缡侨,名一切種」,這叫做一切種,「即于其中所有諸法,說明一切佛法應知」,這樣的一切佛法圓滿,也就和前邊一切種圓滿是相同的意思,這樣講就是相同的了。
諸佛所作事業(yè)圓滿。略說緣慮如是發(fā)心。
這是第四句,第四句應該說就是利他果,前面「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是自利果,那么第四句就是利他的果。諸佛所作的利益眾生的事業(yè)圓滿了,「略說緣慮如是發(fā)心」,所謂緣慮就是分這四種不同。前兩句是因,后兩句是果;因也有自、有他,果也有自、有他,「如是發(fā)心」。
《披尋記》一五七四頁:
諸佛所作事業(yè)圓滿者:《十地經論》中略以十句分別為何義生如是心?即此略說緣慮如是發(fā)心一分所攝。彼說十句、為得佛智為初,乃至為得轉大*輪無畏為后。于中佛智者:謂無上智,知斷證修,故此佛智有九種業(yè)差別;為求彼故,生如是心乃至廣說。當知佛智,即此前說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九業(yè)差別,即此所說諸佛所作事業(yè)圓滿。
「諸佛所作事業(yè)圓滿者:《十地經論》中略以十句分別為何義生如是心?即此略說緣慮如是發(fā)心一分所攝」,這《十地經論》上簡略地以十句來分別「為何義生如是心」!笧楹瘟x生如是心」,《十地經論》里面以十句來解釋,「即此」,現在的《瑜伽師地論》的文,略說緣慮就是這一句話,「如是發(fā)心一分所攝」,就是這一部份,就攝了那四句話!副苏f十句、為得佛智為初」,那十句第一句是得佛智慧這一句話為初,「乃至為得轉大*輪無所畏為后」,十句的最后是這一句!赣谥蟹鹬钦撸褐^無上智」,佛的智慧是最高尚的,沒有智慧再高過它了,「謂無上智」。「知斷證修」,就是知苦、斷集、證滅、修道,都是無上智的境界。「故此佛智有九種業(yè)差別」,九種不同!笧榍蟊斯,生如是心」,為求通達彼故生如是心,「乃至廣說」,主要就是要成就佛智慧!府斨鹬牵创饲罢f無上正等菩提一切種一切佛法圓滿」,就是這一句話!妇艠I(yè)差別,即此所說諸佛所作事業(yè)圓滿」這一句話,沒有把那幾句話完全引來,只是這樣子指一下子。
亥三、狀相
又諸菩薩無倒速疾發(fā)起一切菩提資糧,隨順于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隨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自然妙智;隨順遍一切種諸佛所作事業(yè);隨順廣大愿心。
這是第三「狀相」!赣种T菩薩無倒速疾發(fā)起一切菩提資糧,隨順于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發(fā)心的狀相,「又諸菩薩無倒速疾發(fā)起」,沒有有所得的顛倒,而是速疾發(fā)起一切菩薩的一切菩提資糧,當然這件事是證悟法性發(fā)菩提心的時候是這樣子,也就是初極喜地以后的境界!鸽S順于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這和前文有相似的地方,前面「一切菩提資糧」是自己修行的因,「隨順于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那這就是利益眾生的因,「隨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自然妙智」,那么這就是菩提的果了!鸽S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成佛的時候他是自己用功修行得無上菩提,而沒有師,沒有教導他的老師的,是自然的妙智,那個智慧自然是得無上菩提的。「隨順遍一切種諸佛所作事業(yè)」配那個第二句「隨順于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隨順廣大愿心」就是隨順這四句話有廣大的大悲的愿力,大智慧的愿力。
《披尋記》一五七四頁:
無倒速疾發(fā)起一切菩提資糧等者:此釋前說發(fā)心何狀何相何自性起?《十地經論》中略以十句分別以何因生如是心?即此所顯。彼說十句以大悲為首,乃至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為后。由是當知大悲為首,即是發(fā)心生起自性;所余諸句,皆其狀相。彼說智慧增上,即此無倒速疾發(fā)起一切菩提資糧。彼說方便善巧所攝,直心深心淳至如來力無量善決定眾生力智力,即此隨順于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彼說隨順自然智,即此隨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自然妙智。彼說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即此,隨順遍一切種諸佛所作事業(yè)。彼說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即此隨順廣大愿心。
「無倒速疾發(fā)起一切菩提資糧等者:此釋前說發(fā)心何狀何相何自性起?」就是這個發(fā)心從什么體性現起的?「《十地經論》中略以十句分別以何因生如是心?即此所顯」,就是這里簡單地說的,「彼說十句以大悲為首」,為開始是大悲心,「乃至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為后」,這是最后一句!赣墒钱斨蟊癁槭,即是發(fā)心生起自性」,這個證悟法性發(fā)菩提心,這個就是以大悲心為首,就是發(fā)那個大悲心,菩提心和大悲心還是有差別的,F在是以利益眾生為他的慈悲心,所以這是以大悲為首!讣词前l(fā)心生起自性」就是大悲為自性!杆嘀T句,皆其狀相」,都是大悲心的相貌!副苏f智慧增上,即此無倒速疾發(fā)起一切菩提資糧」,那十句里邊說智慧增上,智慧是特別殊勝的,就是這里說的「無倒速疾」。無倒就是智慧,有無所得的智慧,「速疾發(fā)起一切菩提資糧」。
「彼說方便善巧所攝,直心深心淳至如來力無量善決定眾生力智力,即此隨順于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這樣子配合這件事!副苏f方便善巧所攝」,在經論上的解釋也是通于兩種的,通于根本智,也通于后得智,無所得的智慧也可以稱之為善巧,度化眾生的時候需要各式各樣的方便善巧,那樣的后得智,也可以這么解釋的。「彼說方便善巧所攝,直心深心淳至如來力無量」,直心應該說是無分別心,深心就是行種種功德的時候,種種功德都不可得,那就叫做深心!复局痢咕褪侵毙暮蜕钚牡某潭确浅5那鍍,到了佛的境界,叫「淳至」!溉鐏砹o量」,或者十種智力是無量無邊的,他能善決定,如來智力能善決定!副娚Α,能觀察,佛的無量的智慧能決定眾生的事情,所以叫做決定眾生力,還有智力。度化眾生的時候,叫做善決定眾生力,得無上菩提的時候叫做智力!讣创穗S順于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十地經論》是那一句話,就是指《瑜伽師地論》的文的「隨順于諸有情一切菩薩所作」這句話。
「彼說隨順自然智,即此隨順獲得無上正等菩提無師自然妙智」,就是這樣配合!副苏f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即此隨順遍一切種諸佛所作事業(yè)」,這樣配!副苏f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即此隨順廣大愿心」。
下面第四科是「勝利」,分兩科,第一科是「超過凡地」。
亥四、勝利 (分二科) 天一、超過凡地
又諸菩薩發(fā)是心已;超過菩薩凡異生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成佛真子。決定趣向正等菩提,決定紹繼如來圣種。
「又諸菩薩發(fā)是心已;超過菩薩凡異生地」,又諸多的菩薩,他證悟法性發(fā)菩提心,發(fā)大悲心的時候,就是勝義菩提心。這個時候他的程度超過了菩薩的凡異生地,這時候不是異生地了,不是凡夫地。凡夫地就叫做異生地,這異生地我們是講過了!府悺咕褪歉魇礁鳂拥臒⿶馈⒏魇礁鳂拥臉I(yè)力、各式各樣的果報,叫做異生地。超過了菩薩的凡異生地,就是菩薩由凡地入圣位了!缸C入菩薩正性離生」,這位菩薩沒有白辛苦,他證入到菩薩的正性,「正性」就是法性,「離生」就是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了,無所得的境界。
「生如來家」,如來家就是以法性為家,現在這位菩薩他的智慧安住在法性這里,所以從世俗諦來講,就是生到佛的家里了。「成佛真子」,這是佛的真實的弟子,就是證悟法性成就了無分別的智慧。如果你沒有能證悟法性,你的智慧不能稱為無分別智,所以是「成佛真子」。「決定趣向正等菩提」,到這個時候,這個菩薩就是不退轉的菩薩,他決定向無上菩提那里趣向了,「決定紹繼如來圣種」,決定能繼續(xù)地弘揚佛法,使令眾生發(fā)無上菩提心,可以得無上菩提的,是「紹繼」,繼續(xù)佛的種性。
《披尋記》一五七五頁:
超過菩薩凡異生地等者:自下釋前發(fā)心有何勝利?《十地經論》中略以種種分別心生時相,即此所顯。謂過凡夫地是總,即此超過菩薩凡異生地。過有八種是別,謂入位過為初,畢定過為后。彼云一者、入位過,初成出世間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如經入菩薩位故;即此證入菩薩正性離生、彼云二者、家過,家生相似法故,如經生在佛家故;即此生如來家。彼云三者、種性過,子相似法大乘行生故,如經種性尊貴無可譏嫌故;即此成佛真子。彼云四者、道過,世間出世間道不攝攝故,異道生相似法故,如經過一切世間道入出世間道故;即此決定趣向正等菩提。彼云八者、畢定過,佛種不斷究竟涅槃道成就相似法故,如經如來種中畢定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即此決定紹繼如來圣種。彼云五者、法體過。六者、處過。七者業(yè)過。今于此中略不具說。
「超過菩薩凡異生地等者:自下釋前發(fā)心有何勝利?」有什么殊勝利益?「《十地經論》中略以種種分別心生時相,即此所顯」,也是這一段文所顯示的相貌。「謂過凡夫地」,超過凡夫的境界了,這句話是總,「即此超過菩薩凡異生地」這句話。
「過有八種是別」,這個超過這個「過」有八種不同,這是別,「過凡夫」的這句話是總,其余還有八句話是屬于別的。「謂入位過為初」,有八種過,第一就是入位過,「畢定過為后」,就是前一句和最后一句,初后兩句說出來了!副嗽埔徽、入位過」,就是「初成出世間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如經入菩薩位故;即此證入菩薩正性離生」,就是這樣解釋。「入位過」就是悟入圣位,超過凡夫位了,叫「入位過」。這個「入位過」是什么意思呢?「初成出世間心」,初開始成就了超越世間的虛妄分別心,得到那清凈無分別的智慧了。「如始住胎相似法故」,就像這個眾生流轉生死,安住在母胎似的,就是那樣子,就是這個無分別的智慧安住在真如那里,是這個意思,對比好像是相似的!溉缃浫肫兴_位故」,如《十地經》有這句話,「入菩薩位」,就是這個意思!讣创俗C入菩薩正性離生」,就是《瑜伽師地論》「證入菩薩正性離生」這句話跟那句話是一樣的。
「彼云」,就是《十地經論》上說,「二者、家過」,什么叫做「家過」呢?「家生相似法故」,就是你到那個人的家里去了,與你現在修行有點兒相似!溉缃浬诜鸺夜省梗@個人不是在眾生的家住,到佛的家去住了,這就是「家生相似法故」,「即此生如來家」,就是《瑜伽師地論》這個文叫生如來家。如來以什么為家呢?以真如為家,就是以法性為家,F在這位菩薩成就無分別智,也安住在真如那里,所以叫做生如來家,是這樣意思。我們用功修行的時候,如果你若常常修止觀,你對這件事很容易明白,常常修止觀。如果只是文字上的學習,而不修止觀,這個「生如來家」這句話還迷迷糊糊的。就算是這么說了:「佛以真如為家!鼓氵是迷迷糊糊的。如果你修止觀的時候,觀察色如,受想行識如,那么這個如就是真如嘛!你這個觀就是智慧,智慧觀真如,那個智慧就是在真如那兒住,這就是「生如來家」。當然我們修觀,這個時候只是相似的而已,不能說「生如來家」!讣疑嗨品ü,如經生在佛家故;即此生如來家」的意思。
「彼云三者、種性過,子相似法大乘行生故」,第三個過是種性過,這個種性是佛的種性,我們也可以說是種性,但是是一般凡夫的種性。「子相似法」,就是你是他的兒子,他是你的父親,F在事實上是指什么說的呢?「大乘行生故」,就是你用大悲心利益眾生了,你做了這件事,那就是「子相似法」,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子相似法」也可以分兩個意思講,就是由你的大悲心,你修六波羅密度化眾生了,你這個度化眾生六波羅密的功德叫做「大乘行」,這叫做「子」,這個「大乘行」是子。大乘行從大悲心生出來的,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你觀察這個真如,你安住在真如里,觀察真如是智慧,這個智慧由觀察真如現起的,那也叫做「子相似法」!溉缃浄N姓尊貴無可譏嫌故」,《十地經論》上說種姓很尊貴,沒有可譏嫌的地方,沒有過失可譏嫌,那當然你發(fā)無上菩提心,這個地方是最尊貴、最莊嚴的,「無可譏嫌故」,「即此成佛真子」,所以這就是「子相似法」。
「彼云四者、道過,世間出世間道不攝攝故」,第四個是道過。這個道也超過了凡夫的境界。這個道有兩種:一個世間道,一個出世間道,F在你這個道不屬于世間了,屬于出世間道,超越世間了,這個時候你有無分別智,也有后得智,沒有那虛妄分別的戲論,所以不屬于世間,而屬于出世間了!覆粩z攝故」,世間道不攝,攝于出世間道了!府惖郎嗨品ü省,「異道生」,不同的道,原來是世間道,現在是出世間道,彼此不同,叫異道,由世間道建立了出世間道,「生相似法故」!溉缃涍^一切世間道入出世間道故」,經上是這么說的,「即此決定趣向正等菩提」,就是《瑜伽師地論》「決定趣向正等菩提」這句話。
「彼云八者」,前面說到四,五、六、七沒有說,「彼云八者、畢定過,佛種不斷究竟涅槃道成就相似法故」,畢定過就是究竟過,就是「佛種不斷」,佛的種姓沒有斷,這位佛教化那位菩薩發(fā)無上菩提心也成佛,這位佛又教化眾生成佛,佛佛不中斷,究竟道成就了,「相似法故」,這位佛成佛,那位佛又成佛,彼此相似法故!溉缃浫鐏矸N中畢定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即此決定紹繼如來圣種」,就是這句話。
「彼云五者、法體過。六者、處過。七者、業(yè)過。今于此中略不具說」,在《十地經論》里邊,還有個法體過,還有個處過,還有一個業(yè)過,這三個,現在《瑜伽師地論》里邊沒有說。我去看《十地經論》,它上面說,什么叫做法體過呢?「以大悲為體」就是以大悲心為它的體性,「于作他事即是己事」,就是作別人的事情和作自己的事情一樣,這叫做「法體過」。如果做自己的事很認真,做別人的事情馬馬虎虎的,那就是沒有這件事了!就是作別人的事和作自己的事一樣,「即是己事」,那么這就叫做「法體過」。
第二個是「處過」,「不舍世間方便不染善巧住故,住處相似法故」,「不舍世間方便不染」,就是這位菩薩他不棄舍世間,到出世間去,他還在這個世間,在世間方便不染,他有清凈的智慧,世間法不能染污他。「善巧住故」,他有善巧的智慧,在世間這個地方住,在這里住而不為這個地方所污染,所以叫做「處過」。七者是「業(yè)過」,什么叫做業(yè)過呢?「順空圣智,生命相似法故」,順空,就是證悟畢竟空的智慧,這個圣智。這個智慧就是你的命,叫慧命,以智慧為命。你做事情呢,也就是用這智慧做一切的事情,那就是和以前的凡夫,以虛妄分別心來做事,那就不同了!這叫做「業(yè)過」。
天二、極多歡喜 (分二科) 地一、辨 (分六科) 玄一、由得證凈
又正獲得如實證凈,極多歡喜。
前面那一科是「超過凡地」,這里是第二科「極多歡喜」。分兩科,第一科是「辨」,分六科,第一科是「由得證凈」。
「又正獲得如實證凈」,這個超過凡夫地的這一位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正獲得如實證凈」,就是剛剛過了凡夫地,現在證悟諸法實相了,證悟諸法實相的時候,他心里面清凈,叫「如實證凈」,「極多歡喜」,這時候心里面很快樂。
《披尋記》一五七五頁:
又正獲得如實證凈等者:信敬三寶多歡喜故,《十地經論》中敬歡喜攝。
「信敬三寶多歡喜故」,這位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對于佛法僧三寶的信敬特別強,心里面歡喜,因為佛法僧都是真如的境界,不像我們凡夫虛妄分別的境界!妒亟浾摗飞,就把這句話名之為「敬歡喜攝」,就是對三寶的恭敬心,因此而有歡喜。
玄二、由離瞋恚
于他有情,遠離多分忿害斗諍。
這是第二科「由離瞋恚」,第一科是「極多歡喜」,就是他證悟了真如的時候,心里面歡喜,這第二科「于他有情,遠離多分忿害斗諍」,對于他有情的這種顛倒的境界出現,而這位菩薩接觸了眾生的時候,「遠離多分忿害斗諍」,菩薩沒有這種心情,但是是「多分」,不是說全部的,還有一點,多分是沒有忿害斗諍的事情。
《披尋記》一五七六頁:
遠離多分忿害斗諍者:見諸眾生不如說修行威儀不正時忍不瞋故,名遠離忿!妒亟浾摗分胁徊_歡喜攝。教化他攝取眾生時慈悲調柔,名遠離害!妒亟浾摗分胁粣罋g喜攝。自心調伏論義解說時心不擾動,名遠離斗諍。《十地經論》中不壞歡喜攝。如是遠離言多分者,由經中說多不瞋恨、多不擾眾生、多不壞他意故。
「遠離多分忿害斗諍者:見諸眾生不如說修行威儀不正時忍不瞋故」,這位圣者,這位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看見很多的眾生不能如說修行,說的話說的很好,但是他不修行,威儀也不正,這個時候這位圣者「忍不瞋故」,他心里安忍,不忿怒,「名遠離忿」!浮妒亟浾摗分胁徊_歡喜攝」,《十地經論》是這么說的。
「教化他攝取眾生時慈悲調柔」,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攝取眾生,引導眾生;「攝取」是引導的意思,引導眾生到佛法中來的時候,「慈悲調柔」,這位菩薩的心很慈悲,就是希望你離苦得樂,那個心是很調柔的,不那么剛強,很調柔,名叫做遠離害,「遠離害」就是慈悲調柔的意思。慈悲調柔的意思,就是看見眾生這個顛倒迷惑,菩薩心不動,這個意思。「《十地經論》中不惱歡喜攝」,世親菩薩說這么一句話。
「自心調伏論義解說時心不擾動」,菩薩觀察眾生不調伏,但是菩薩自己心調伏,是柔順、柔和、調順的。為眾生「論義解說」的時候,議論這個佛法,為眾生解說佛法的時候,他心里面不亂,心里面不擾動,名叫做「遠離斗諍」!浮妒亟浾摗分胁粔臍g喜攝」,這一段文世親菩薩叫它做「不壞歡喜」。「如是遠離」,就是菩薩是這樣遠離的,遠離這些煩惱,「言多分者」,這個「多分」是什么意思呢?「由經中說多不瞋恨」,經中的文有個「多不瞋恨」,「多不擾眾生、多不壞他意故」,經里面有這么說的,世親菩薩也用這個字。菩薩這個時候是初得無生法忍,他的煩惱沒有完全消除,還有一點,所以叫做多。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七(7)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七(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