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一(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一(6)

  庚二、所依(分二科)  辛一、等無間依

  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

  辛二、種子依

  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這是十七地里面的第二地,「意地」!敢獾亍估锩嬉彩欠治蹇。第一是「自性」這一科解釋完了。現(xiàn)在是第二科「所依」!副怂勒撸旱葻o間依,謂意」,這里說到的「所依」,和「五識相應地」一樣,也是有三個依:「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它也有俱有依,俱有依就是末那識,但這里面沒有標出來。

  「彼所依者:等無間依」,這里說的這個「意地」,前面說到的自性,說到心、意、識,就是第六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都包括在內了。這里說到「所依」,「等無間依」也應該是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都有「等無間依」的,就是自己這個識的前一剎那識過去了,那個就是「等無間依」,所以叫做「意」。前面解釋過「意」,當依止講。若是指第六識來說,單說第六識,那就是它的前一剎那識滅去了,就是它的依,就叫做「意」。

  「種子依」,這個「等無間依」說過了。這底下說第二種是「種子依」,就是它的生起要有種子才可以的,那指什么說的呢?「謂如前說」,就像前面「五識相應地」說的「一切種子阿賴耶識」,那么就是它的「種子依」。這是和前面都說過多次了。若是末那識,當然也有它的「種子依」,它也是由種子才能現(xiàn)前的,才能出現(xiàn)剎那剎那的末那識。那么阿賴耶識,在《攝大乘論》上解釋,就是前七轉識,從無始劫來這樣的熏習它,阿賴耶識就是這樣子有了。那《攝大乘論》這樣解釋,那也就等于是種子了。

  庚三、所緣(分二科)  辛一、通緣一切

  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

  這底下是第三科「所緣」,「所緣」分兩科。第一科「通緣一切」。第二科是「別緣不共」。這個「緣」者,慮也。緣慮,就是思惟觀察的意思。說到這個心、意、識的「所緣」是指什么說的呢?「謂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心、意、識的「所緣」。這個「五識相應地」說到前五識,它的所緣不是一切法,只是一部份,眼識有一部份,就是色,一部份的色、聲、香、味、觸是它的所緣,不是通于一切法的。但是現(xiàn)在說到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它所緣慮的境界是非常廣大的,所以說是「一切法」,沒有一法不是所緣。但是三個識也有差別。

  所以「如其所應」,如其心、意、識所適合的,就是它所緣的。那么如果第六識說呢?當然前五識所緣的,第六識也能緣;前五識所不能緣的,它也能緣。所以乃至到第八識所變現(xiàn)的一切,它都能緣,所以是非常廣大的。當然所變的根身、器界它是能緣。是「謂一切法,如其所應」。

  若是第七識末那識所緣,在《成唯識論》上說,護法菩薩的意思,它只是緣第八識的見分,就是阿賴耶識的明了性,那個無分別的明了性,它就緣慮那個境界執(zhí)之為我,它是這樣緣的;其它的就不緣了,那么這樣說就是很狹。

  可是印順老法師,根據《攝大乘論》上的說法,就不只于此了。在《攝大乘論》上,這個「所知依」這一章里面,有個「緣相差別」在那里面,就「所知依」里面的「緣相差別」,還有一個「入所知相」那一章里面,也有一些根據。印老法師認為:「第七識不但緣阿賴耶識的見分,同時也緣阿賴耶識的種子相」,阿賴耶識里面種子,它也是緣的。這是印老法師這樣解釋。那么這是第七識。

  若阿賴耶識,它就是遍緣一切根身、器界、種子。我們這個身體的這個根,眼、耳、鼻、舌、身這個根、山河大地,乃至它本身里面所受熏一切種子,它都是能緣慮的。但是阿賴耶識不緣心,不緣心法,它不緣心。這是所謂「一切法」就是這樣意思!副怂壵撸褐^一切法,如其所應」,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如其所應」的緣「一切法」。

  辛二、別緣不共

  若不共者:所緣即受、想、行蘊,無為、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

  「若不共者:所緣」。這個「謂一切法」,這是不共前五識的。把前五識所緣也包括在內了,叫做「謂一切法,如其所應」!溉舨还舱咚墶梗褪遣还灿谇拔遄R的,前五識不能緣這個心法的;但是心、意、識也是能緣的。這個所緣的是什么呢?所緣慮的境界是什么呢?「即受、想、行蘊」,這個色蘊,包括聲、香、味、觸都在色蘊里面,這是共于前五識。這個「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前五識所不緣,所不能緣的。所以這是心、意、識所緣的境界。

  在「受」的時候,我們的心接觸到一切境界,心里面有感覺,或者感覺到苦,或者感覺到快樂,或者是不苦不樂;蛘呤恰赶搿,這個「想」,就是內心里面去認識一切法的相貌的時候,叫做「想」;取相叫「想」。「行蘊」,就是有目地的行為,就是「行蘊」。這樣的差別相,第六識是能緣的。在「受」的時候也有第六識,「想、行」的時候也有第六識,第六識是能緣;前五識是不能緣的。

  「無為」,「無為」法,一切因緣生法有生滅的變化的,都屬于有為。現(xiàn)在單說「無為」,沒有生滅變化的。在后面的文,現(xiàn)在是《瑜伽師地論》第一卷一開始的這一部份,后面的文有很詳細的解釋這個「無為」,有好多種「無為」法。那么這也是第六識所緣的!笩o見無對色」,這個「無見無對色」,就是我們的眼所不能見的,我們雖然有眼,但是這種色是不能見!笩o對」,就是沒有障礙的色法。這個我們眼識,眼、耳、鼻、舌、身這五識所見聞的一切色法,分兩種:一個是有見有對;一個是無見有對,F(xiàn)在又是「無見」、又是「無對」。這個「無見無對」呢?就是指意根所緣的色法。一個是這個定自在所生色,大威德三摩地所變現(xiàn)的一切的色法。大威德三摩地,就是這些佛菩薩他在三昧里面所變現(xiàn)出來的一切境界,這一切色法也都屬于「無見無對色」的。

  我們沒有修行的人,我們第六識,心里面思惟、思想所見過的一切的色法,這種色法眼識也不能見,也還是無障礙的。譬如說昨天我吃餃子,你心里面就想這餃子生什么樣,但這個是己經過去了,眼識所不能見;但是心可以想,那就是「無見」也是「無對」。若是這眼識所見的餃子,就是有見有對。你心里面想象的那個影像,是無障礙的,所以是「無對」;也不能用眼晴可以看見,因為已經沒有了。眼識所見是一定有那一件事,但是第六識是通于有那件事,也通于沒有那件事,但是它能想,也可以名之為「無見無對」,但這是平常的境界。

  這里說「無見無對色」,主要是指這些有神通圣人,他所變現(xiàn)的一切境界,所變現(xiàn)的境界,那叫做「無見無對色」。這個「無見無對色」,我們一般人不容易,很難看見,特別有善根的人也可以看見。譬如說現(xiàn)在阿彌陀佛放光,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娑婆世界一切眾生,但是我們看不見,我們不行。譬如說是這個觀世音菩薩度化眾生,現(xiàn)出個大高山來,度化應該度化的事情,但是我們看不見,亦不得見。有的有修行的人,有修行的人,他在修止觀,他在修觀,修這個火三昧,也等于放大光明,但是我們一般人不得見,除非你也有修行,你也或者能看得見,不然這個是不能見的。所以這個「無見無對色」,主要是指這個有神通的圣人的境界,那是叫做「無見無對色」。這個「無見無對色」在后文有詳細解釋,在這里我們不多說了。

  「六內處,及一切種子」。這個「受、想、行蘊」是一;「無為」是第二;「無見無對色」第三;「六內處」是第四;「及一切種子」是五,這五種!噶鶅忍帯,對六外處說的,外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竷忍帯,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內處」。這個「六內處」,這個不是扶根塵,而是那個凈色根,那么這個也是心、意、識所見的境界。這樣說我們一般人,我們的意識對于我們自己的凈色根,我們也是不能見,這就是第八識才可以見。而前面說「受、想、行蘊」,因為色蘊在前面,那五識相應地說了。那么我們這里說「受、想、行蘊」沒有說識蘊。五蘊:色、受、行、想、識,沒有識蘊,沒說。就在這里「六內處」!噶鶅忍帯梗、鼻、舌、身、意就在這里頭,含攝在這里,這是「六內處」。

  「及一切種子」,及阿賴耶識里邊無量無邊的種子,這都是「所緣」,就是心、意、識所緣。照理說我們一般人第六識,我們不能緣一切種子;那是第八識才能緣。根據《攝大乘論》的意思說,第七識也能緣,是這樣。第六識不能緣,在這個《披尋記》上他說第六識也能緣,那么我們再思惟一下第六識能不能緣?這是說這個「所緣」。

  庚四、助伴(分三科)  辛一、出體性

  彼助伴者:謂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舍、不害,貪、恚、無明、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是等輩,俱有相應心心所有法;是名助伴。

  「彼助伴者:謂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前邊這個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是有助伴。現(xiàn)在說心、意、識就是它也是有助伴的。幫助它一起活動的心所有法。都是什么呢?「謂作意、觸、受、想、思」,這是遍行心所。這個遍行心所,只要有心就一定有這樣的心所有法,所以叫遍行,普遍一切心行,都有這種心所有法,這個我們也講過了,不再說了。

  「欲、勝解、念、定、慧」,這叫做別境心所,特別的別,境界的境,別境心所。就是特別的境界才有這樣的心理作用。一般的境界,這個它不是普遍的,所以叫做別境心所。這個「欲、勝解、念、三摩地、慧」這個是五個。這個「欲」是什么意思?就是自己歡喜的事情,我就希望能夠成就,我希望成就我所歡喜的事情,所以這是希望的意思。就是有歡喜的事情才有這種「欲」;那不歡喜事就沒有了,所以它不是普遍的。因為自己歡喜,所以就希望成就,就采取行動,就去做那件事,所以叫做「欲」。說我想要,我對于這個《法華經》特別歡喜,我想要背,總之就是自己就讀起來了,一直把它背起。說我歡喜得到禪定就歡喜靜坐;你想要得神通,于似乎就歡喜靜坐。這就是出世間功德也好,世間一切法也好,「欲」是很重要。你沒這樣的「欲」,就不可能有這件事。但這里是指歡喜的事情,所以是這個特別的。

  「勝解」,「勝解」的心所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對于某一種事情、某一種學問、某一種道理,有強有力的認識,有深刻的認識,不是泛泛的,不是一知半解的,有深刻的認識。你對你所認識、你的見解,你是很堅持,很堅持,堅持我的主張是這樣子。別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你辯論,你是不受影響,不可移轉,你的見解是不可以改變的,所以這叫做「勝解」。這個是什么呢?這是要你對某一種真理有深刻的認識的時候,才能有這種心理作用。說我是作醫(yī)生的,我對心臟病有特別的研究,那就是這樣,你就有勝解心說了。說我對于《維摩經》有特別深入的研究,那你就是有勝解心出來。其實都平平這個樣子,那你就沒有,所以它也不是普遍;普遍的一部份有這種心所的作用。

  「念」,這個「念」心所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自己曾經經過的事情,那么你對那一件事,你能夠很分明的記憶不忘。你一定是這樣,我從來沒有經驗過的事情,當然是不知道;我經驗過,我很熟悉這件事,我心里一想,就想出來,憶念的很分明。那么這叫做「念」。這一定是經過的事,沒有經過的事就沒有。所以也不是普遍的,它是特別的。而這個「念」這件事,對于自己所經過的事情憶念的很分明不忘,對于修禪定,對于靜坐是非常重要。你的念力特別強,你就容易得禪定,于所緣境數(shù)數(shù)的憶念,你就容易得禪定。所以在佛法里說「念」倒是很重要的;若失掉了「念」就不行了。可是從佛法的理論上說,什么事情都是創(chuàng)造的,就是說我的念力不這么強,記憶力不太好,但是你有毅力的話,你不斷地去學習,不斷地學習,慢慢的也會增長,這是「念」的心所。

  「三摩地」,「三摩地」翻到中國話,就是定,就是等持我們也是講過。定的心所,也是一個特別的,也不是普遍的。這就是對于所觀察的境界,心里面能夠專注而不散亂,安住在所緣境界上不散亂,專注,那么這就叫做「三摩地」。這個「三摩地」,它能夠使令你容易成就智慧!哆z教經》上說:『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那么智者大師又加上一點『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不生滅法相』,就是有了「定」,就容易有智慧。不是說有「定」就有智慧,你還要再努力。不過「定」能幫助你得智慧這樣意思。這樣說這樣的心所有法也不是普遍的。

  「慧」,這個「慧」是什么呢?就是是對于所觀察的境界,能夠很正確的、很深入的抉擇,觀察它是怎么回事。決斷而沒有疑問,那叫做「慧」。于所觀境,簡擇為性,能斷疑為業(yè),能斷除去一切的疑問,那叫做「慧」。而這個「慧」的心所,和「三摩地」的定,定和「慧」,都是在所觀察的境界上說。前邊那個「勝解」,通于定、也不通于定,通于散、也通于定。這底下定「三摩地」和慧,這是「定、慧」有進一步了,和那個「勝解」有點不同。

  這些「欲、勝解、念、定、慧」,這個別境的心所,它是特別的境界才有這樣的心所法的作用;不是像「作意、觸、受、想、思」,是普遍的,和那個不一樣。那么這是說阿賴耶識是無分別的境界,但是它有「作意、觸、受、想、思」,這可見是非常微細。但「欲、勝解、念、定、慧」,阿賴耶識就沒有了。阿賴耶識我們說它是現(xiàn)量境界,無分別的。說它沒有這個「欲、勝解、念、定、慧」,沒有。

  從這些心所法有法上的安排來看,無分別是無分別,慧是慧;不是無分別就是慧,不是這樣講法的,不是的。所以說我們修行得到無分別慧,那和阿賴耶識不同;阿賴耶識是無分別而沒有慧。至于是你修止觀成功了,得到無分別慧,又是無分別而又是慧,這是有點事情的。修行的時候,譬如經論上說,說是凡夫有我執(zhí)、還有法執(zhí),怎樣才能沒有我執(zhí)、沒有法執(zhí)呢?要修我空觀、修法空觀,來破這我執(zhí)、破這法執(zhí),你就是圣人了。但是我們修行的方法里邊,沒有破我執(zhí)的我空觀,也沒有破法執(zhí)的法空觀,你怎么能成為圣人呢?你說你開悟了,可以嗎?可以那么說?所以這個是從修行上,從修行的法門上,從這些「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這些心所法上看,可以知道修行這件事,你怎么可以不聽佛菩薩的話!自己我就閉上眼睛,這就是最上法門,怎么可以這樣子。

  「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舍、不害」,這是十一個,是善心所。我們一般說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善,究竟什么是「善」呢?這個地方說出來,你要有「信」心!笐M愧」、還要不「貪」、不「瞋」、不「癡」、還有「精進」、還有「輕安」、還有「不放逸」、還要「舍」、還要「不害」,這叫做「善」。說出了這么多的,一個字一個字,一法、一樣一樣地說出來它里面的內容,叫做「善」,善心所。

  底下這個「貪、恚、無明」:「無明」,就是「癡」,「貪、恚、癡、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這個「邪欲、邪勝解」,在《成唯識論》里邊沒有,這里邊這個《瑜伽師論》多這兩個。這是染污的心所,這個「貪、恚、癡」,就是「無明、慢、見、疑」,這六個是根本煩惱。底下「忿、恨、覆、惱、嫉、慳」,這里底下一共有十個心所,加「無慚、無愧」,十八加二是二十,加個「邪欲、邪勝解」是二十二個,二十二個染污的心所,這是染污心所。

  那么底下這個「惡作」,「惡作、睡眠、尋、伺」,是不定心所,這是不定!笎鹤鳌梗瑒e的文上不用這個名字;,后悔的悔。「睡眠」,就是眠!富凇⒚、尋、伺」,這四個是不定心所,這個不定的意思呢?就是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惡。這個「惡作」,不念ㄜ作,念ㄜ作,那就是定了,就是一定是壞事了,F(xiàn)在惡(ㄨ)作呢?「惡」,是嫌惡的,我做這樣的事情不高興,我后悔了,我做這個我不應該做,有人做惡事后悔了,我不應該做;也有人做善事后悔了,所以這個「惡作」,是通于善、惡的,決定是善、決定是惡!杆摺,也不是決定是善的、是惡;你睡的太多了,那就是不對了。還是要睡,但是不要太多,那就是屬于是善。「尋、伺」,就是思惟,對于這個一切境界上很匆急的,匆急的就是忙的意思,心沒有沈靜下來,心沒有沈靜下來去思惟這件事。這就是思惟的時候就是概略的思惟一下,就叫做「尋」。微細的思惟,叫做「伺」。是這樣子分別。

  這樣子這個唯識的經論上把這個心所有法這樣分類的時候,就發(fā)覺有一件事,就是這心識是無記的,心識是無記,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就把這個善獨立立出來名字,惡也立出來獨立的名字,剩下來就是識了,所以識是無記的,也不是善,也不是惡。那么它與善心所在一起活動,它就是善,所以叫做相應善。這個「信、慚愧、無貪、無瞋」這些善心所,叫做自性善,它本身就是好東西。這個「貪、恚、癡、慢、見、疑」,這些本身就是壞東西,自性是惡,我們的心王要和惡心所在一起,那么心王就是惡;與善心所在一起就是善。它本身是無記的,是這么它一分別是這樣子,它這樣子說。我看這個心所在《成唯識論》上倒是解釋的很詳細,我們就這樣好了,不要一個一個再解釋了。

  「如是等輩,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是名助伴」,這是結束這一段。是前面這么多類的善心所、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和這個染污的心所、不定的心所這些類「俱有相應心所有法」,「俱有」,就和這個識在一起,同時的在一起!赶鄳,實在是簡單的解釋,就是和合的意思。同時的在一起合作心所有法,就是有這么多的差別。本來說有五十一個心所有法,現(xiàn)在加一個「邪欲、邪勝解」那么就是五十三個!甘敲椤,這就是「助伴」的心所。「助伴」,我們說過阿賴耶識,只有五個心所,就是遍行心所,就是五個。

  這個第六識是具足一切的心所,一切心所它都有的。那么前五識才有三十六個心所;第七識也具足「觸、作意、受、想、思」,但是別境心所只有一個「慧」,其它的沒有。它也有一些,它有這個四個煩惱的心所:我執(zhí)、我見、我愛、我慢這四個心所,還有「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這些心所,它一共有十幾個心所。等到是成佛了以后呢?就有變化了。每一個識都是二十一個心所。每一個識,眼識乃至到阿賴耶識,乃至到無垢識,都是二十一個心所,就是「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這是十個;再加上十一個善心所,就是二十一個心所,其它的都沒有了。這個我們一般人就是說一個大概,成佛了以后大慈大悲,內心是無別,是種種的名相。但是唯識上是說這個多的事情,有二十一個心所法與它相應的。

  辛二、釋俱有

  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各自種子所生。

  這是解「釋俱有」,解「釋俱有」的意思,「如是等輩,俱有相應心所有法」!妇阌小乖趺粗v呢?「同一所緣」的境界,這么多的心所有法和心王在一起,都是緣一個境界。譬如說是第六識和前五識,緣同一個境界;第六識和眼識同緣這個光明,或者第六識和這個耳識緣聲音,聲音是所緣境,是相同的。但是這么多的心所呢?「不同一行相」,同一就有差別了。受心所是一個樣子,想、行又是一個樣子,乃至欲勝解又是一個樣子,信、慚愧、無貪、無癡每一個心所都有不同的相貌。可是所緣的境界是一個,但是能緣的相貌,就不同了,不同的行相。

  「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同在一個時間內,大家都在活動,一個一個的在活動,可是不同形相,前面我們也講過了!父髯苑N子所生」,每一個都從它自己的「種子」,從阿賴耶識的「種子」生起。譬如或者說是五十個人,其中有一個領導者,和這五十個人在一起辦一件事,每一個人做的不一樣,但是所做的事是一件事。那么正好和這個意思一樣,大家在造房子,說是五十個人聽這個領頭的,大家都做這個造房子,但是每人做的不同,所以「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就是這個意思。

  辛三、釋相應

  更互相應,有行相,有所緣,有所依。

  這是解「釋相應」;前面解「釋俱有」。這是解「釋相應」,「更互相應」,這個心所和心王,每一個心所和心王,彼此都我同你相應,你同我相應,我同你合,你也同我合!赣行邢唷梗褪怯心芫墤]的行相,每一個心所都是都有分別的,有能緣的「行相」。也有「所緣」的境界,每一個都是「有所緣,有行相」的!赣兴馈梗彩怯幸,有等無間依、還有種子依、有俱有依有這些的。

  庚五、作業(yè)(分二科)  辛一、約通相辨(分四科)

  壬一、能了別(分二科) 癸一、初業(yè)

  彼作業(yè)者:謂能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yè)。

  前面這個「助伴」是第四科。現(xiàn)在第五科是「作業(yè)」,就是說到第六識它們做的什么事情。這一科里面分兩科。第一科「約通相辨」。第二科「約最勝辨」,殊勝的地方來說!讣s通相辨」呢?不是「約勝」,是約一般性的。這一科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能了別」,能明了。明了里邊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初業(yè)」,第一個作用,這第一個作用是什么意思呢?「謂能了別自境所緣」,就是這個識,它能了別它自家的境界,做它的所緣。前面說一切法,一切法是第六識的所緣境界,這里邊當然也有分別,可是現(xiàn)在我們是凡夫,那么就是這個境界是「所緣」;圣人的境界就不能緣,你緣不來。除非你繼續(xù)用功,你進步了,你這個所緣的境界就不同了。所以還是雖然遍一切法,還是有分際的,「是名初業(yè)」這是第一個活動。

  癸二、余業(yè)

  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去來、今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xù)了別

  「復能了別自相、共相」,這是第二,就是其余的業(yè)。它不但是能了別自境所緣,就是「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實在來說這個「自相、共相」,應該包括在「自境所緣」里面,包括在這里面,能「了別」這個「自相」和「共相」。這個我們也講過,怎么叫做「自相」?怎么叫做「共相」?眼識緣著光明,它沒有去分別什么,它只是這么明了一下,那么就可以說這是「自相」也可以這樣講。但是這個光是色,這個色和聲音,色、聲、香、味、觸、法,它們是各式各樣的有共通的相貌,這眼識就不能緣。譬如說都是無常的,眼識就不知道,是緣不到這里。

  又譬如說真如這么樣的道理,它離一切相的相,無相之相是真如理,真如的相貌,這就是它的「自相」。但是一切法都是有這樣的相,就變成「共相」了。說是「自相」,而實在又是「共相」就是有這些分別。但是在下文這個「自相、共相」有很詳細的解釋,這里我看就不要說了。

  「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去、來、今世」,這個意識能了別過去世、未來世、和現(xiàn)在世,它也能了別,能了別這件事。這個了別未來的事情,按凡夫來說沒有神通的人能了別未來的事情嗎?只是當然可以預先計劃,那么也可以算是未來的事情;說有神通的人是能了別一番事情,這是它有這個作用。

  「復剎那了別,或相續(xù)了別」,這個作用就是有這么多。「復剎那了別」,現(xiàn)在不是說前五識;是說第六意識,或者是說第七識、第八識,但是主要還是說第六意識!竸x那了別」,這個「剎那了別」是什么呢?譬如說是這個眼識是率爾,這個眼識忽然間同所緣境接觸了,接觸了一剎那就過去了;過去了就是尋求了,尋求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尋求的時候,也是一剎那就過去了。剎那過去這里面有點分別,它在眼識過去以后,第六識在活動的時候,它要尋求,想一想是怎么回事,一剎那也就過去了。那么過去了有兩個情形:一個是沒有興趣,就是一尋求就不尋求了;它一不尋求了,當然就沒有決定,決定、尋求都不起了,那就是別的心所起來了;或者耳識出來了,或者是鼻識、舌識、身識出來了,所以這叫做「剎那了別」,這個第六意識的「剎那了別」。

  「或相續(xù)了別」,就是一剎那、一剎那的相續(xù)下來了,那就是表示這個第六意識它有點興趣。它心里面沒有散亂,它這一尋求有了興趣了,就繼續(xù)地尋求、決定、染凈這樣子就一剎那、一剎那相續(xù)下來了,是「相續(xù)了別」。「相續(xù)」的去明「了」分「別」所緣境界,所以這個「了別」有這樣的差別,有「剎那」的「了別」、有「相續(xù)」的「了別」。

  壬二、能發(fā)業(yè)

  復為轉、隨轉,發(fā)凈、不凈一切法業(yè)。

  「復為轉、隨轉」:這個「轉」,就是活動,剎那的變動,一剎那間就變了,就是「轉」。這個剎那間的變動,明白點說就是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動的相貌。這種活動的情形,這第六意識活動力非常的強,非常的強的;前五識是不可以,沒這么強大。它要怎么活動就怎么活動,這個第六識,所以叫做「轉」。那么這個「隨轉」呢?當然也通于第六識,第六識可以繼續(xù),繼續(xù)的去活動,這是一個。

  第二,它也可以帶領前面的前五識,前五識隨著它活動。你不可以背叛第六識去活動,這個不行,沒有這個力量,所以它有「隨轉」,那么這可以這樣解釋。前五識它也可以一剎那間的活動,這個率爾一剎那間活動,它就是第六識活動了,第六識開始活動,第六識開始活動的時候,前五識隨著它活動,所以也可以是「轉、隨轉」。所以這個「轉、隨轉」,通于前五識,也是第六識。六識也是「轉」、又是「隨轉」就是這樣子。

  譬如說是這個尋求、決定、染凈、就等流了。那么第六識在對所緣境能夠決定了以后,它就有染凈了;決定以前的時候,它還是屬于無記的,不是善、也不是惡;到染凈的時候,不是善、就是惡了,不是染污的、就是清凈的了。這個時候也會相續(xù)下去,相續(xù)下去,那么也是「隨轉」的;蛘哒f是前五識在活動了以后,一剎那間的活動以后,第六識就隨著就尋求、決定、染凈、等流,也可以叫「隨轉」。這樣就分開了,前五識叫「轉」;第六識叫「隨轉」也這么解釋也可以;蛘哒f是第六識是「轉」;前五識是「隨轉」也是可以,也是可以這么說。

  「發(fā)凈、不凈一切法業(yè)」,這是「能發(fā)業(yè)」。那么在「隨轉」的時候,它能發(fā)出來「凈」的「一切法業(yè)」、「不凈」的「一切法業(yè)」能發(fā)出來活動,通過身、口,不但是內心了,表現(xiàn)于外的行為了,有了表于外的行為了;或者是清凈的就是指一切善法,不清凈的一切染污法的活動。這個「業(yè)」,就是活動了。

  壬三、能取果

  復能取愛、非愛果

  這是第三段「能取果」。這個第六識它能取得可愛的果報、或者不可愛的果報。它在因地的時候,它能發(fā)出來清凈的業(yè);那么在果的時候,就能取得可愛的果報。如果是在因地的時候有不凈的業(yè)力;那么在果的時候,就有非愛的果報取得了。而在取果的時候也是第六識,當然前五識也隨著的,造業(yè)的時候是它、受果報也是它,所以「復能取愛、非愛果」。

  壬四、能引發(fā)一切識(分二科)  癸一、余識

  復能引余識身。

  這是第四科「能引發(fā)一切識」。說這個第六識,乃至到第八識!改芤嘧R身」,因為這個第六識它是個總經理,它能夠作主去活動;所以別的識,就是前五識,由它的引發(fā)才能夠有行動。那等于說由第六識的作意心所,來警覺前五識去活動,等于說是這樣意思!改芤嘧R身」。這個和前面那個「轉、隨轉」也有相同的意思。

  癸二、等流識

  又能為因,發(fā)起等流識身。

  這個第六識「能為因」。譬如說是這個尋求、決定、染凈,那么它就能發(fā)出來最后第五個那個「等流識身」,就是前五識也隨著它相似、相續(xù)的,或者是染污,或者是清凈的,是這樣子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