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jīng)
佛教經(jīng)典。亦稱《小無量壽經(jīng)》,簡稱《小經(jīng)》。與《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合稱凈土三經(jīng)。一般認為在1~2世紀印度貴霜王朝時期已流行于犍陀羅地區(qū)!栋浲咏(jīng)》是釋迦牟尼佛在憍薩羅國舍衛(wèi)城的南方祇園精舍,與長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薩以及諸多佛弟子而說的經(jīng)典。..[詳情]
《阿彌陀經(jīng)要解》略注 正宗分 二
貳~二、 特勸往生以發(fā)愿
參~一、 揭示無上因緣
【要解】
(乙)二特勸眾生應(yīng)求往生以發(fā)愿二:初揭示無上因緣此科關(guān)系極大;二特勸凈土殊勝,謂帶業(yè)往生,橫出三界。
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輪。眾生圓凈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諦研之。
(丙)今初
【經(jīng)文】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才生彼土者,皆是三種阿鞞跋致。其三不 退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shù)甚多,非是算數(shù)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要解】
「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若約此土:藏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薩,別十行,圓十信,名「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
今凈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yè)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略注】
此段經(jīng)文,顯往生果報,揭示凈宗無上因果。此即以果攝因,勸愿往生也。大師先論「此土」分證三不退,后言「凈土」圓證三不退,顯凈土無品位之高下;彰凈土奇特殊勝,非自力修證所能及也。
此土修行,依自力斷惑之深淺,于「藏、通、別、圓」四教中,各有三不退。然凡夫眾生,依自力修行,欲證此三不退者,可謂遙遙無期。如善導大師言:「萬劫修功實難續(xù),一時煩惱百千間;若待娑婆證法忍,六道恒沙劫未期!苟置念佛者,雖五逆十惡下下品之機,一旦生于凈土,則一時圓證三不退,超盡四十一因位,例登補處。曇鸞大師于此義言之甚明:
彼清凈佛土,有阿彌陀如來無上寶珠,以無量莊嚴功德成就帛裹,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豈不能轉(zhuǎn)生見為無生智乎?彼下品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之火,自然而滅。
又言:
彼安樂凈土,過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國,自然止身口意惡。
曇鸞大師對佛力消業(yè)力,更有詳細闡釋,細細思之,自可于凈土之不可思議功德諦信無疑。其 《往生論注》言:
凡夫眾生身口意三業(yè)以造罪,輪轉(zhuǎn)三界,無有窮已。是故諸佛菩薩莊嚴身口意三業(yè),用治眾生虛誑三業(yè)也。云何用治?
眾生以身見故,受三途身、卑賤身、丑陋身、八難身、流轉(zhuǎn)身。如是等眾生,見阿彌陀如來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種種身業(yè)系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身業(yè)」。
眾生以驕慢故,誹謗正法,毀訾賢圣,捐庳尊長。如是人應(yīng)受拔舌苦、喑啞苦、言教不行苦、無名聞苦。如是等等諸苦眾生,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說法音聲,如上種種口業(yè)系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yè)」。
眾生以邪見故,心生分別,若有若無,若非若是,若好若丑,若善若惡,若彼若此,有如是等種種分別。以分別故,長淪三有,受種種分別苦、取舍苦,長寢大夜,無有出期。是眾生若遇阿彌陀如來平等光照,若聞阿彌陀如來平等意業(yè),是等眾生,如上種種意業(yè)系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意業(yè)」。
凈土所言「帶業(yè)」之說,乃對現(xiàn)生而言,非將業(yè)帶至西方。雖下品往生者,亦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若將業(yè)帶至西方,何能臻此?極樂世界,亦豈能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此義于經(jīng)論祖釋中,亦處處皆顯,今略引一二,以明此義。
《觀經(jīng)》言:
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法照禪師言:
凡夫若得到西方,曠劫塵沙罪消亡;
印光大師言:
約在此界,尚未斷惑,名「帶業(yè)」;
若生西方,則無業(yè)可得,非將業(yè)帶到西方去。
觀此,知帶業(yè)之說乃對身居娑婆而言,非指往生后之事。一旦往生,入無量光明土,則業(yè)盡情空,與佛無二。
【要解】
然據(jù)教道,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
又念不退,非復(fù)異生;行不退,非僅見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則成大妄,進步則舍故稱。
唯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無此階位,無此法門極樂凈宗如此如此。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一生補處」者:只一生補佛位,如彌勒、觀音等。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實證補處。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數(shù)知也。
復(fù)次,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后《普賢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導歸安養(yǎng),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
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度A嚴》所稟,卻在此經(jīng)。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略注】
大師于此詳明圣凈之別,詮釋極樂同居之特別宗義。「然據(jù)教道」,即顯圣道證果之次第,「唯極樂同居」,即示凈土成佛之圓證。
若依通途教理,修因證果,不可越位。躐等越級,則成大妄語未證言證;進步則自然舍前位之稱。自因自果,次第分明。故圣道雖有圓頓之理,卻鮮有頓超之機,所謂理雖頓悟,事須漸修。此即自力之有限也。
極樂同居則「一切俱非,一切俱是」。一切俱是,故圓收一切法門,一切俱非,故圓超一切法門。此唯極樂獨擅,故大師言:「十方佛土無此階位,無此名相,無此法門!谷粢允椒鹜林A位、名相、法門詮釋凈土,豈不自生顛倒!大師權(quán)借通途教相略顯凈土別意,實為不得已。執(zhí)于通途教相者,當深思于此。如天臺四教所論不退,皆非凈土不退義。蓮池大師言:
四教不退,非今經(jīng)意。
今念佛者,但生彼國,雖惡人畜生,即得不退。豈不勝妙直接,異乎諸教?
依天臺四土之說判極樂凈土者,多視同居土為最下,而不知極樂同居,自有不共之處。極樂同居土,最極清凈,究竟一乘,與常途教意迥別。常途不過暫時同居,非究竟同居。此與一切等覺,同凈寂光慈契于寂光。修學凈土,應(yīng)善會此義,不可以通途豎出之道,論凈土特別橫超之法。十方佛土尚無此階位,無此法門,豈得以娑婆一應(yīng)化道,論極樂之境界?如印光大師言: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于一 代時教中,獨為特別法門,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
印光大師比較凈土與其余諸法而言:
凈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在仗「佛力」。其余法門,皆仗「自力」!缸粤Α购慰膳c「佛力」并論乎?此修凈土法門之最要一關(guān)也。
凡夫例登補處,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是為凈土之至極殊勝處。其根源在「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愿!勾巳迫龑嵰!感男灾畼O致」即彌陀已圓證之真心(亦眾生本具),非指吾人現(xiàn)前虛妄凡心,此虛妄之心唯造輪回之業(yè),如何得超世功德?唯賴彌陀稱性發(fā)起之大愿,及愿行所成就之名號功德(持名之奇勛),方圓證三不退。如印光大師言:
法門威力,如來誓愿,令此等劣機,頓獲大益,其利益全在仗佛慈力處。
心性之極至,就理而言;彌陀之大愿,就法而言;持名之奇勛,就機而言。三位一體,無二無別。故理雖有三,實即唯一,所謂「托佛愿以作強緣」也。
一代時教,《華嚴》素稱經(jīng)中之王,其一生圓滿之因,最后以十大愿王勸進華藏海眾,齊歸凈土。窺知凈土一法尤勝 《華嚴》,乃《華嚴》之指歸也。印光大師將此經(jīng)與《華嚴》「行愿品」力用相較,即深彰此義。其言:
《彌陀經(jīng)》為凈土法門之根本法門,《行愿品》雖廣大深妙,究非凈土法門之根本法源。故宜二經(jīng)同念,斷不可只念《行愿》,不念《彌陀》。只念《彌陀》不念《行愿 》則可,只念《行愿》不念《彌陀》則不可!稄浲咏(jīng)》為朝暮課誦,或多念亦可。斷不可絕不念《彌陀經(jīng)》而專念《行愿品》,以成忘本之修持也。二經(jīng)固無高下,而對于凈土行人,卻有親、疏。是不得與諸大乘經(jīng)作一例論也。十大愿王所說之益,系舉其勝者,將謂 《彌陀經(jīng)》所得之益,不能如是乎?若作此說,在勸導一邊,亦可作據(jù)。在體道明宗一邊,未免隨語生解。
念佛往生一法,令一切善惡凡夫,一生圓滿成就,齊同普賢之德。如此力用,實非 《華嚴》所能及。(《華嚴》唯菩薩有分,二乘、凡夫皆難得其益。雖為圓頓之教,卻無普攝之用。)故蕅益大師言:「《華嚴》所稟,卻在此經(jīng)!股钏加诖,方知凈宗之不可思議。誠乃「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愿海!构沤褚褋,信此者少,大師剖心瀝血,揭示底蘊,而勸人信向。深慈大悲,寧不感恩頂戴!
參~二、特勸凈土殊勝
【要解】
(丙)二特勸
【經(jīng)文】
舍利弗如上無上大事因緣,眾生才得聞?wù)?應(yīng)當發(fā)愿,愿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不可算數(shù)一生補處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要解】
前羅漢、菩薩,但可云「善人」。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云「上」。其數(shù)甚多,故云「諸」。俱會一處:猶言「凡圣同居」。
尋常由實圣過去有漏業(yè),權(quán)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與圣人同居。至實圣灰身,權(quán)圣機盡,便升沉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
又天壤之間,見聞?wù)呱。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
又佛世圣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
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
【略注】
「諸上善人」,即「一生補處」菩薩,居因位之極,故稱「上善人」。羅漢菩薩等,則但稱「善人」。
大師言「聚會一處」,即「凡圣同居土」。顯凡夫往生與補處無別,居同一凈土。故古德稱「一處」,即同一涅槃處。
釋迦勸吾人當往生者,以其能與一生補處菩薩,聚會一處,圓成佛道故。如此大利,唯極樂凈土獨有。通途所論同居土,由實圣過去有漏業(yè)、權(quán)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與圣人同居,此同居乃暫時同居,非究竟同居;且雖同居一土,然各自所作所為,及其受用,全然不同。初地不知二地境界,凡夫不知圣人之意。故雖同實別,一旦果報現(xiàn)前,則升沉迥異,苦樂自別。而極樂同居,則迥異常途。大師于下筆鋒一轉(zhuǎn),彰凈土特別宗旨。
【要解】
今同以無漏不思議業(yè)多善根福德因緣,感生俱會一處得生彼國為師友,如塤如篪。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是則下凡眾生,于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此皆教網(wǎng)所不能收,剎網(wǎng)所不能例方是極樂凈宗。
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guān),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彌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具此深信,方能發(fā)于大愿。
【略注】
此文正為彰前面所言「今云極樂世界,正指同居凈土」之義,前后互觀,大師之剖心瀝血可明了無遺。
「無漏不思議業(yè)」,就法而言,即「彌陀之大愿」,就機而言,即「持名之奇勛」。凡夫稱名,自然同以彌陀無漏不思議之大愿大行(同因),而橫超三界,與補處同居。同盡無明,同登妙覺,與觀音勢至無別(同果)。雖為凡夫,卻可于念不退中,頓超四十一因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登于補處;雖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不名等覺菩薩。此正揭示「煩惱成就之凡夫,不斷煩惱得涅槃」深義。如此殊勝果報,不仗彌陀之大愿、持名之奇勛,何以臻此?此皆教網(wǎng)所不能收, 剎網(wǎng)所不能例,自不可以通途教理而妄下注腳。唯有仰信而已,唯有稱名而已。
了知極樂同居之奇特,方能深信佛力;深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故大師于此段文中,將信心歸極于佛力、名號中。自攝六信于一信:即深信佛力,深信名號功德,此即徹彰「信他」深義,顯因行與果德皆仗他力之心要。
佛力與名號,一體無二,四十八愿之功德,全顯于佛名中;「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彌陀自選名號攝化眾生,故善導大師言:
彌陀世尊,本發(fā)深重誓愿,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又言:
今信知彌陀本弘誓愿,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
此經(jīng)唯說執(zhí)持名號,即全彰佛力。稱名之時,即是佛力彰顯之時,即是佛力攝取救度之時。臨命終時,佛與圣眾,自然現(xiàn)在其前,攝歸凈土。故信「乘愿往生」與信「稱名往生」無二無別,以「稱名」即是「乘愿」故。故不可于名號之外,別求佛力。但稱名號,自然入佛力攝取中,往生安樂國。如乘船過海,自然依船力而到彼岸。若不上船而妄談船力,終無關(guān)于己。若能上船,縱然于船力一無所知,亦必到彼岸。名號功德亦如是,但能稱念,即蒙光攝取,知與不知,亦皆如此,所謂「暗合道妙、潛通佛智」也。凈土一法,不在智解有無,唯在信與不信、行與不行。能信受奉行、一向?qū)7Q,即是入佛知見,即是真知。
【要解】
文中「應(yīng)當」二字,即指「深信」。深信發(fā)愿,即無上菩提。合此信愿,的為凈土指南。由此而執(zhí)持名號,乃為正行。
【略注】
大師言「應(yīng)當」二字,即指「深信」,亦即深信佛力,深信名號功德。此即彰持名之最深處在信受佛力,信受名號功德,非自力功夫之深淺。前言「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淺。」與此互觀,知深處即仗佛力,淺處即仗自力。
信愿求往,是凈土心要。有信愿之稱名,方為凈土正行。若以參究等求開悟而念佛,則非凈土正義。古德特別強調(diào)為「信愿」念佛,即為區(qū)分念佛求往生與求開悟之別。是知,信愿為稱名楷定了特別涵義,即專仗佛力,乘愿往生。如印光大師言:「舍去自力,注重佛力。」
《大經(jīng)》三輩文中皆言:「發(fā)菩提心,一向?qū)D。」此菩提?諸宗各有詮釋,不出上求下化二義。若就凈土而言,即信愿往生之心。一得往生,則自利利他兩皆具足。故凈宗以愿往生為本,一向?qū)D罴礊槌删痛耸。第十八愿不言菩提?但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此即凈土特別宗義。故大師言:
深信發(fā)愿,即無上菩提。
合此信愿,的為凈土指南。
故知:凈土門中,愿生之心,即是無上菩提心。此即凈土指南,行人眼目。大師于下文將「菩提心」釋為「菩提愿」,即彰凈土特別之義。
又,阿彌陀佛,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正稱名時,善根福德與佛無異,即是無上菩提。故蓮池大師別言「持名即菩提心」。
信愿與稱名,皆顯仗佛力之義。藉信愿之釋,以揀去自力;倡持名正行,以揀去雜行。信愿為前導,稱名為正修。一向?qū)7Q,即是專仗佛力。能信愿持名,則聲聲圓轉(zhuǎn)五濁。如是深信名號功德而專稱佛名,即是無上菩提也。
佛力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經(jīng)中反復(fù)勸信勸愿,今為第一重勸。蓮池大師言:
經(jīng)中反復(fù)勸聞、勸信、勸愿,約有四重。今當最初,是聞「依正莊嚴勝妙功德」之說而發(fā)愿也。二言「聞是說者」,是聞「一心持名,決定往生」之說而發(fā)愿也。三言「聞是經(jīng)者」,是聞「持名佛護不退菩提」之說而信受也。不言愿者,信受即愿故。四言「若有信者」,是總結(jié)聞已深信,信「有愿者無一不生」之說而發(fā)愿也。
又聞攝信義,愿攝行義。三事資糧,悉備于此。
凈土一法由聞而信,由信而愿,由愿而行;聞攝信,愿攝行,終歸于念佛。然能歸心念佛者,大可分二類機:一宿善成熟類,二善解法義類。宿善成熟者,自然老實念佛。善解法義者,亦必老實念佛。宿善一類,乃暗合道妙,其愚不可及,如愚夫愚婦等;善解法義者,知己智不可恃,故歸向他佛,明信佛智,如諸大祖師等。此二實一,皆是宿善成熟。所謂「正智庸愚,兩不思議」也。除此上智下愚外,余者既無上智之擇法眼,又不甘為愚夫愚婦,故多難歸心于此。能否得益,全在自己是否依教奉行耳。未入此門者,須善于聽聞,善解法義。經(jīng)言「聞是說者」、「聞?wù)f阿彌陀佛」,即為決疑生信,引入此門。
能得聞彌陀本愿,萬德洪名,又全在彌陀愿力加持。所謂「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也。十方諸佛,皆共贊嘆阿彌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即欲十方眾生得聞佛名,念佛往生。
有彌陀愿力加持,有十方諸佛共贊,十方眾生,安得不聞佛名?安得不生凈土?了知彌陀甚深大愿,方知一句彌陀,攝化十方,自可度盡有情。何愁生界不空?何憂法不昌隆?但能共贊彌陀,展轉(zhuǎn)流通,則一切眾生,得聞佛名,即可頓超生死,盡無邊苦海矣。
【要解】
若信愿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愿,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墻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世有此一輩,以持名厭捺妄想,不知求生,故為極力道破。修凈業(yè)者,不可不知也。大本 《阿彌陀經(jīng)》亦以發(fā)「菩提愿」為要,正與此同。
【略注】
古來多有參究念佛者,唯求一心、開悟,而不求往生,故大師于此特別指出「信愿」之重要,引導念佛人當于佛力處著眼,不可妄求一心、開悟等。
通觀 《要解》,可知因用心不同,而有「自力念佛」與「他力念佛」之別。
若無信愿,念佛求開悟、一心、清凈等,則屬自力。斷盡煩惱,方可了生脫死。若不仗佛力,全執(zhí)自力功夫者,大師言縱有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之境界,亦無得生之理。
若信愿念佛,雖未斷惑,亦可仗佛慈力,橫超三界。乃至臨終遇緣,十念一念,亦得往生。此即仗佛力之不可思議,正所謂「佛慈悲愿,定不唐捐」也。
觀此釋,知往生非憑功夫,全憑佛力。此即大師勸吾人當舍自力心行,歸他力本愿。其言:「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辜达@念佛別無玄妙,唯稱名而已,一切皆是佛力之自然運作,不在有無一心不亂之功夫。若舍佛力而執(zhí)自力,縱有一心不亂功夫,亦難得往生。聲聞依自力尚不得生,何況等而下之?執(zhí)修為之士,當于此深深著眼。若于自力他力之界限未分,往往將持名一法,與其他法門等同齊觀,將橫超法作豎出用,妄求一心等,則難免鑄成一大錯。有人曾以蕅益大師此段文義,問于印光大師。印光大師言:
刀砍不入一段,原無可疑。以閣下將自力、他力,禪宗、凈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團耳。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凈土耳。今既不發(fā)愿,亦豈有信?信愿全無,但念佛名,仍屬自力。以無信愿,故不能與彌陀弘誓,感應(yīng)道交。若見思惑盡,或可往生;若全未斷,及斷未凈盡,則業(yè)根尚在,何能出輪回?須知:仗自力,則惡業(yè)有一絲毫,便不能出離生死,況多乎哉!又無信愿,念至一心,無量無邊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決不可以此為訓,以斷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凈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業(yè)盡情空、證無生忍者,舉世少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愿而不從事,則蕓蕓眾生,永居苦海,無由出離,皆此一言為之作俑也。而其人猶洋洋得意,以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為斷佛慧命,疑誤眾生之狂言也。哀哉!(世間善業(yè),不出輪回。若對信愿具足之往生凈業(yè),則彼善業(yè),仍屬惡業(yè)。)
凈土一法,須另具只眼,不得以常途教義相例。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見之矣。
故印光大師言:「去卻信愿念佛,與宗家之參究無異!
善導以后,唐末以來,凈土教法被圣道諸宗所混。然諸宗所倡之念佛,多重理性;蚋揭浴敢恍三觀」之說,或附以「中道實相」之論,或附以「清凈無染」之義。但以稱名為方便,以求一心、開悟,欲依自力斷惑,而不求佛力加被。蕅益大師為破其執(zhí)而作此說,以引導念佛之人當深信佛力,乘愿往生,不可徒恃自力而不重佛加。如成時法師所言:「世有此一輩,以持名壓捺妄想,不知求生,故為極力道破!鼓罘鹜,當知此是對不具信愿、不修凈土者所說之對治法藥,以破其執(zhí)于功夫之偏,非指念佛不能往生。已修凈土者,則「當知本誓,重愿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念佛往生全憑彌陀愿力,非靠一心不亂功夫。若以一心不亂為高妙,而不重佛力,雖念佛號,而不知佛恩,妄求一心、清凈等,則如日下燃燈。以圣道論凈土者,皆未脫此巢臼。故印光大師言:「離信愿以教人念佛求開悟之開示,切不可依!褂盅:「真修凈土者,用不得禪家開示,以法門宗旨不同故!
凈土以信愿為眼目,以稱名為正行。未歸凈土者,固當以信愿為導,舍自力心歸他力行。若已修凈土,則無須離稱名別求信愿。既愿往生,則念念稱名皆是正行,皆順佛愿。信愿行三,聲聲圓具。曾有一居士學修凈土,未明愿行相融一體之義。認為:于念佛之時,若當先發(fā)愿,則心有二念,不純一。且難以兼顧,又不能不顧。以此為慮,問于印光大師。印光大師言:
閣下既已篤修凈業(yè),信之一字,諒已全體擔荷,究竟無疑矣。至于「愿、行」二法,似猶有彼此對待之執(zhí),不能融會貫通。致于圓融無礙法中,生起許多障礙。只因一絲當目,便成分隔矣。惜哉!
今謂真念佛人,當念佛時,信愿行三,全體具足。如子憶母,其間斷無狐疑不信,與不愿見母之念頭可得。說甚同運分運?說甚愿存則一心不純?原是一個,何得頭上安頭?以不能兼顧及不能不兼顧為慮?觀閣下之所說,與某僧之論,皆實未能著實從事。乃于未發(fā)足前,先擬議到家景象,故于古人對治分別之法言,反生出種種分別,認做分運同運,可謂無擇法眼。至于蕅益所說,乃是為一輩倚傍宗門,念自性彌陀,生唯心凈土,及不依凈土宗旨而修,但以念至一心不亂為究竟極則事者之法藥也,何可引此凈宗門外之事,以例信愿具足之真修,致門徑混濫也?
觀此,知「真念佛人,當念佛時,信愿行三,全體具足!构蕦P迌敉琳,不可于念佛之外別求信愿,信愿全顯于稱名之中。若離稱名,信愿即虛。信愿從心而言,稱名從行而論。所謂誠于衷,自形于外,不可強分彼此。于今要務(wù),唯當專稱佛名,以稱名為正定業(yè),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故。強作義理之辯,反增戲論,徒費光陰,不若一向念佛。故下文正示持名妙行。
貳~三、正示持名以立行
參~一、正示無上因果
【要解】
(乙)三正示行者執(zhí)持名號以立行二:初正示無上因果,二重勸。
(丙)今初。
【經(jīng)文】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wù)f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要解】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
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yè),福德少,皆不可生凈土。唯以信愿執(zhí)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故使感應(yīng)道交,文成印壞,彌陀圣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zhì)寶蓮也。
【略注】
此段文是「正宗分」之歸結(jié)處,亦為一經(jīng)之眼目、心要。前面所言種種功德,及殊勝果報,皆為導歸「執(zhí)持名號」一行,以滿其愿、證其信。
經(jīng)文先貶其余少善難生,后彰多善唯稱名一行。意顯往生之業(yè),唯在念佛。
凡夫淺智,多執(zhí)于人天有漏之業(yè);于有漏業(yè)中,復(fù)論多少。然人天之業(yè),總屬少善少福,以不出輪回故,但得人天果報而已。如梁武帝建寺度僧無數(shù),而達摩祖師卻言其無有功德。
《往生論注》言:
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印光大師亦言:
世間善業(yè),不出輪回,若對信愿具足之往生凈業(yè),則彼善業(yè),仍屬惡業(yè)。
凡夫眾生,好執(zhí)雜毒之善,虛假之行。如善導大師所言:「外現(xiàn)賢善精進之相,內(nèi)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yè),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yè)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灸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凈土者,此必不可也。」
若論善根,唯佛菩薩之大菩提心、大悲心,方稱多善根。聲聞、緣覺、天人等,皆無此善根,故憑自力皆不能往生「大乘善根界」。以聲聞緣覺少大悲心,但成自利,故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yè)布施、持戒、禪定等不出輪回,猶三界業(yè),故福德少。以此少善根少福德,皆不可生于無漏凈土。唯萬德洪名,攝彌陀無量功德。眾生稱念,聲聲具足多善根多福德,蒙佛接引,往生凈土。釋迦貶少善難生,多善得往。此即本師攝要門入弘愿門,攝十九、二十愿之機歸第十八愿。三愿同歸念佛之旨,以此而顯。
此段經(jīng)文有三重義:一少善不生,二多善唯稱名,三相續(xù)稱名,必得往生。此三是凈教之眼,須善解其義。然世人誤解者甚多,一 者不明何為少善根?何為多善根?二者曲解一心不亂、心不顛倒義,誤以為念佛必伏斷煩惱至一心、臨終能住正念,方可得生。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之義,容后再論。今引古德對善根福德之釋,以廣明諸行皆少善,唯持名乃多善義。
元照律師 《彌陀經(jīng)義疏》言:
如來欲明持名功勝,先貶余善為少善根,所謂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禮誦、坐禪、懺念、苦行一切福業(yè),若無正信,回向愿求,皆為少善,非往生因。若依此經(jīng),執(zhí)持名號,決定往生。即知:持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昔作此解,人尚遲疑。近得襄陽石碑經(jīng)本,文理冥符,始懷深信。彼云:「善男子、善女人,聞?wù)f阿彌陀佛,一心不亂專稱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緣!
蓮池大師 《疏鈔》言:
欲生彼國,須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善根者:…今經(jīng)持名,正回向無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彌陀佛,即無上菩提故。是則善中之善,名多善也。如《大悲經(jīng)》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福德者:…持名乃「福中之!,有二義:
一者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才舉,萬德齊圓,不期于福,福已備矣。
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則福中之福,名多福也。
《稱揚諸佛功德經(jīng)》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此人當?shù)脽o量之福,永離三涂,命終之后,往生彼剎。」
《智論》云:「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日行千里,滿一千歲,七寶奉佛,不如有人,于后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
《增一阿含經(jīng)》云:「四事供養(yǎng)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轂乳頃,功德過上,不可思議!
故知:執(zhí)持名號,愿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念佛鏡》言:
如來八萬四千法門,若望念佛法門,自余雜善,總是少善根;唯念佛一門,是多善根多福德。
又自余雜善是自力,修行之者多劫乃成;念佛修道,乘阿彌陀本愿力故,疾則一日,遲則七日,便生凈土。
自余雜善,有限量,可思議;唯念佛功德,廣大無邊,非心能思,非口能議,是故云不可思議。故知念佛一法是多善根,非余善根所能及也。
善導大師則一語道破心要,言:
其余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并述偈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fù)專。
極樂國土純彌陀愿行所成,清凈無染。自力少善,難得往生。故彌陀特選要法,教令眾生專持萬德圓具之名號,仗其本愿力往生。此即第十八愿義,此經(jīng)言:「執(zhí)持名號,若一日七日,一心不亂!辜瘁屽缺編熥葬尩谑嗽噶x,彰「乃至十念」之行。「若一日七日」即相續(xù)不斷、盡形稱名。此就「上盡一行」言,亦自攝「下至十聲」等。
六字洪名,萬德圓具,是實相身,是為物身,能破一切無明,能滿一切志愿,獨為多善多福。此「多」即圓滿義,非相對之多與少。諸余行業(yè)有多少之別,是有上功德。唯稱名一法橫超一切,是無上功德。蕅益大師稱為「無上因果」、為「無漏不思議業(yè)」、為「無上妙行」, 《教行信證》贊此一行為「大行」,言:
大行者:則稱無礙光如來名。斯行即是攝諸善法,具諸德本,極速圓滿,真如一實功德寶海,故名大行。
【要解】
「善男女」者: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
【略注】
自古以來,判定善惡之性,諸說不一。有依世諦不了義而言,有依第一義諦了義而言。如 《菩薩瓔珞經(jīng)》以順第一義諦為善,違第一義諦為惡。若眾生起一念,順理體為善,背理體為惡。此之判定,以理體為準。如行布施,若于施者、受者及所施物,能三輪體空,是為順理無相之行,則為善。若有能施、所施及所施之物存于意中,是為違理有相之行,即為惡也。如是上從佛菩薩,下至阿羅漢,所修之善法名善。人天所修之善法,全是有相之行,名之為惡。
天臺宗則立六種善惡:
一、人天之善:五戒十善之世善也。然人天之報盡,還墮于三惡道,故亦為惡。
二、二乘之善:能離三界之苦,故名為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為惡。
三、小乘菩薩之善:慈悲兼濟,故名為善。然未斷一毫之煩惱,故名為惡。
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斷見思之煩惱,是為善。但墮于二邊,不見別教中道之理,未斷一分之無明,故亦為惡。
五、別教菩薩之善:見中道之理,是善。然猶為隔歷之中道,不能見圓教圓融之妙中。所行帶方便,不稱于理,亦是惡。
六、圓教菩薩之善:圓妙之理,是至極之善。然此有二義:(1)順實相之理為善,背之為惡。(2)達此圓理為善,著之為惡。著于圓理,尚為惡,況復(fù)其余!此是以達圓理為善,著圓理為惡。
觀他宗言,知其善惡觀各有所宗。大義則以圓理為善,余者為惡;順第一義為善,背者為惡。一言以蔽之,圓修圓證、功齊于佛者為善,余者皆惡。所謂「唯佛一人持凈戒,其余皆名破戒者」也。此是圣道自力修行之通義。
凈土門中,不以人天有漏業(yè)為善,不以大小權(quán)實諸教為善?傊,不以自己行業(yè)為善(皆少善故),唯以得聞佛名為善。此乃至極大善,凡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也。故蕅益大師言:
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為善也。
不論何人,念佛即善,此是凈宗不共宗旨。此義于 《觀經(jīng)》中言之甚明,「下品上生」者一生造作十惡,無有慚愧,臨終稱「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即蒙化佛來迎,贊言:
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佛以大愿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使五逆十惡,但聞佛名,稱佛名號,即名善男子善女子。故 《觀經(jīng)》贊念佛人言: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善導大師依此經(jīng)意,大彰念佛人是人中第一妙好人,言: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大經(jīng)》則贊念佛之人為佛之「善親友、真善友」。故知,無論何人,但稱名號,即是善男子善女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與觀音勢至為勝友,是真佛子,從如來生。善中之善,無過于此。
佛名具無量功德,可消凡夫無量罪業(yè)?v然地獄現(xiàn)前,稱彼佛名,亦能化為清涼風,乘寶蓮花,往生凈土。 《觀經(jīng)》極顯此義,然《大經(jīng)》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兩經(jīng)言說不一,如何理會?蕅益大師只是攝《觀經(jīng)》義于《要解》中,未與《大經(jīng)》作會通之釋。今依善導大師之釋,會通此義。 《觀經(jīng)疏》言:
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yè),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轉(zhuǎn),還發(fā)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yè)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觀此釋,知 《大經(jīng)》、《觀經(jīng)》言異義同。未造者,則方便止言;已造者,仍攝取不舍。深顯彌陀呵護有加,而又悲心無盡。始知第十八愿,正為惡人而發(fā),因惡人方有造五逆十惡之可能,是故呵護言:不得造惡,造即不攝。然既為惡人,惡性未除,逆惡難免;縱雖有犯,若回心愿生,亦攝取不舍。故道綽禪師言:
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系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凈土一法,本為凡夫。一切造罪凡夫,但能回心,乘佛愿力,莫不皆往。蕅益大師所言「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即深彰此義。故大師言:
設(shè)能信愿求彼土,雖曾有犯亦成機,
是以我今但念佛,一句彌陀法界師。
觀此,知蕅益大師實亦以 《觀經(jīng)》極下之機釋第十八愿所言「十方眾生」,顯凡夫為攝受正機,彰「大悲為凡」之本愿。
《大經(jīng)》顯一乘愿海,《觀經(jīng)》顯凡夫正機。今《彌陀經(jīng)》攝兩經(jīng)大義于一體,圓顯持名一法,無機不攝。但有執(zhí)持名號者,臨命終時,佛與圣眾,自來迎接,必定往生。佛恩深重,無以復(fù)加。印光大師盛贊佛德言:
佛之深恩厚德,如天普覆,如地普載,不以一眚,棄其本具之佛性。世之自高自大者,見一人短,即有千長,亦不以為然。佛則不如是,以種種方便,引誘眾生,種出世因?v青樓女子,所作下賤,果能信仰于佛,常生慚愧,常念佛號,求生西方,亦可蒙佛接引,直登九品,與諸上人,聚會一處。 《龍舒凈土文》詳說所以然,凡列名有三十多,內(nèi)有屠戶、漁人、作酒者,即在風塵青樓女子者。皆言如能改業(yè),固為最善;如不能改,當生慚愧,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果能信愿真切,亦可高登九品。
其贊偈言:
四十八愿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
非是混濫無簡擇,憐彼是佛尚未成。
彌陀大悲,偏于苦者。五劫思維,正為悠悠凡夫,及諸惡人。無論在家出家,無論上智下愚,無論善人惡人,凡念佛者,即生出世善根,自然「橫截五惡趣,惡道自然閉!故侵:不論何等大罪,念佛即消;不論何等惡人,稱名即善。彌陀本愿,不簡善惡,平等救度;乃至十念,莫不皆往。大矣哉,凈土法門也!
【要解】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圓極語。故即以執(zhí)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
【略注】
四十八愿成就無量功德、智慧、神通、道力等,此無量功德智慧等,又全攝于一句佛名中。但言佛名,則一切功德,自然攝盡無遺。故蕅益大師言:「以名召德,罄無不盡!股彸卮髱熞嘌:「佛功德海,言佛便周!
故知,彌陀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nèi)證功德,及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中。此經(jīng)唯說稱名,即以此無上功德,惠利一切眾生。意在眾生,專稱佛名。此是凈土正行,亦是 《彌陀經(jīng)》宗旨。所謂「信愿持名,為一經(jīng)宗要」也。
持名一法雖極簡易,仍復(fù)最頓最圓;蛴兴,簡易則不圓頓,圓頓則不簡易。唯此一法,兼具二益,為一代時教唯一機理雙契之法。上順佛愿,下契眾機,利益最為殊勝。不經(jīng)迂曲,無諸煩瑣,直捷而深造,簡易而廣獲,諸余法門之所不及,為凡夫大開往生之門、成佛之道。故修學凈土,當深憑本愿,老實念佛,無須染指他法。觀想?yún)⒕康戎T善功德,本自攝在六字名號內(nèi)圓收一切法門,故不必再涉參究觀想。而參究觀想等行,上不順佛愿,下不契眾機,故當舍之凈盡。如大師言:
教觀功難克,橫超念最賢,一聲佛號處,已侍世尊前。
參究雖云頓,嗟今倍復(fù)難,小安成大妄,何似用金磚!
名號具萬德故,故不須諸余眾行。此是蕅益大師對正雜之揀別,雖不及善導大師正雜分判之明細,亦可徹顯專稱之肝要。此經(jīng)獨宗稱名念佛,不涉他義,乃諸祖所共談。
蓮池大師言:
佛說此經(jīng),為教眾生念佛,為教眾生持名念佛,為教眾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見。
又言:
此經(jīng)不兼戒律,亦無論義,自始至終,專說念佛求生凈土。
善導大師言:
《彌陀經(jīng)》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法然上人言:
本愿之念佛者,獨立不插助也。
觀此,知凈土所宗,唯在稱名,不涉他義。但稱名號,即是入佛知見,即可蒙佛接引,神超凈域。能信此行此,始可謂善學 《彌陀經(jīng)》。
【要解】
聞而信,信而愿,乃肯執(zhí)持。不信不愿,與不聞等,雖為遠因,不名聞慧。
執(zhí)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可訂久偽。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愿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
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系心之境,令不暫忘也仍不廢事。
【略注】
持名一法,行極簡易,益極殊勝。知此義者,自然信愿純一,專稱佛名,此即真實聞慧。若不肯執(zhí)持者,即信愿不具,皆由未善聽聞,未徹法義故。故偷心不死,不甘寶此一行。雖有所聞,不名聞慧,法未入心故。宜正確聽聞,善知法要。以除我知我見,而歸他力攝取。
「聞」為入凈土之門,上攝法義,下 啟信愿行。機之「信愿行」緣于法之「本愿力」,藉聽聞而得以成就。若聞而不信如不聞,信而不稱如不信,唯應(yīng)常稱彌陀號。常稱佛名,即是常聞法音,即是聞法之徑中徑路。機法相應(yīng)之道唯在稱名,聞、信、愿乃前方便,皆為導歸于此。知此,自可徑登捷路,專持名號。
蕅益大師將執(zhí)持分為事持、理持。似二實一,以理事無二故。故大師言:
即事持達理持。
又言:
一聲彌陀,無論解與不解,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念念都是成佛真因。
此即是「即事持達理持」之最要開示。知此,自無須執(zhí)于理。理且難明,事則易行。又理在事中,但稱佛名,則事理具顯。無智無識之輩,雖不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不明「心具心造」之義。然信有西方,信有阿彌陀佛,相續(xù)稱名,則自然念佛即佛,心作心是。不在知與不知,唯在行與不行。縱然明理,亦不離稱名之事修;若執(zhí)理而不念佛,則成惡取空,非理持。
事理二持,熟為本?一往論之,平等無別,皆稱名故,皆乘愿往生故,皆得三不退故。再而論之,凈土宗義,事持為上,以應(yīng)下凡故,普攝三根故,即事達理故。 《大經(jīng)》以稱名為本愿,《觀經(jīng)》以稱名應(yīng)劣機,皆顯事修。大師言「不必更涉觀想?yún)⒕康取?又何勞心解?既「至簡易至直截」,何須依稀解悟?既「非九界眾生自力所能信解」,更談何事持理持?既「稱名善根同佛」,又何分事持理持?既「以名召德,罄無不盡」,則事無所欠,理無所增。
又,「簡易直捷」,的指事持;「至頓至圓」,亦屬事持!干仙细荒苡馄溟」,則理持非為特貴;「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則事持無有不足。而「唯即事持達理持」,更顯事持為本也!
縱觀經(jīng)釋,知凈宗以事持為本,理持乃會通他宗之釋,權(quán)輔事修而已!笍浲邮ケ姮F(xiàn)前,即是本性明顯;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反不如愚夫愚婦,老實念佛,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故枪,空談理性,不如一向?qū)P蕖9苄庞形鞣?信有阿彌陀佛,專持名號。如子憶母,念念不舍,則「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語出 《觀經(jīng)》,原指心想佛時,是心即作佛,是心即是佛;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故。他宗行者,多將此會歸自性,視為自性清凈佛性,反執(zhí)「自心是佛,何勞念佛?」善導大師力斥其非,彰凈土一法「指方立相」之特別宗旨。其 《觀經(jīng)疏》言:
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凈佛性觀者,其義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
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眾生,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shù)通人,居空立舍也。
末法眾生,觀像一門,尚不堪依行,更何況體悟離相絕念之真如自性佛?故 《觀經(jīng)》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勸稱名求往。正由稱名易故,相續(xù)即生。修學凈土,無須舍稱名,而徒執(zhí)玄理。
【要解】
一日至七日者:克期辦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此初學要期之法,下根則有若干七日,亦是隨樂克期之法。又利根能七日不亂此久學練習之法,鈍根僅一日不亂,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上根則有若干七日。一心亦二種: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
不論事持理持可訂久偽,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
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字字引商刻羽,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圣眾現(xiàn)前。心不復(fù)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圣眾現(xiàn)前。心不復(fù)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
當知:執(zhí)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余無欠。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以念念即佛故,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以念念即佛故。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方是極樂凈宗?芍^橫該八教、豎徹五時圓收所以圓超,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嘆其難信也。
【略注】
此段文一彰自力斷惑之淺深,即事理一心;一彰佛力之超勝、名號功德之不可思議,即執(zhí)持名號,念念即佛,當下圓明,無余無欠。
《要解》雖論事理一心,然其宗旨不在此!府斚聢A明,無余無欠!狗綖閮糇谔貏e宗旨,上上根不能逾此,則事理一心非為貴;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則具縛凡夫亦可橫超。以念念即佛故,故「所感佛所生土,往生勝進!谷缡抢,自非事理一心所能及。大師言:「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勾思磧敉列囊,亦為一部 《要解》之指歸。
若論事理一心,則不論事持理持(既不論事持理持,又何須分事持理持),斷盡見思惑為事一心,斷無明惑而見本性佛,為理一心。以橫超法作豎出用者,多不離于此。故往往以事理一心而為準繩,理雖無可厚非,事則令人傷嘆。以今時眾生,多是垢障凡夫,住相取境,尚不可得,何能至事理一心?斷見惑如斷四十里長流,況斷思惑乎?況斷無明見本性乎?縱然將理講得天花亂墜,亦無補于時益,所謂「機教時乖,難修難入」也。若又執(zhí)以為未至一心而不得往生,則蕓蕓眾生,將只有望而興嘆矣!如此,則未免「為斷佛慧命疑 誤眾生之狂言也」。古德雖順通途教相而發(fā)揮事理一心之理,但并非以此為往生標準。如蓮池大師言:
古云愚人求凈業(yè)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復(fù)不指事一心。事一,已非愚人,何況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難成而改修余行,此之謂也。
又此一心不亂,亦分五教,今不敘者,以正指頓圓故。佛說此經(jīng),本為下凡眾生,但念佛名,徑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屬頓圓。
印光大師亦言:
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床荒艿,以真信切愿、攝心凈念之功德,當必穩(wěn)得蒙佛接引,帶業(yè)往生。事一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尚非現(xiàn)世修行人之身份,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法性,則名理一。若是內(nèi)秘菩薩行,外現(xiàn)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無所難。若實系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
觀蓮池、印光二祖言,知凈土心要不在事理一心,唯在深信佛力,深信名號功德。不論斷惑與否,皆可乘愿往生。所謂「往生與否,全憑信愿之有無」也。 《要解》或言自力,或彰他力,須善加體會,方知其信愿一心之歸趣。
若論「一心」別義,大師彰于「一聲稱念,圓轉(zhuǎn)五濁」之中。其 《靈峰宗論》中尤彰凈土深意,言:
稱名一聲,即一聲一心不亂;稱名十聲,即十聲一心不亂;乃至稱名七日,即七日一心不亂。
觀此,知凡念佛者,聲聲皆不亂也當下圓明。經(jīng)言若一日七日,一心不亂,正顯此義。此乃顯稱名不被一切所亂,諸邪業(yè)系,無能礙者。自然蒙光攝取,而得往生。事理一心者,依斷惑而論;今所言一心者,則純顯名號不被凡心所染、不被業(yè)力所侵之他力深義。稱念即是不亂,即可橫超,不斷煩惱而得涅槃,此即凈土一法「無藉劬勞修證」義。故無須于稱名外別求一心不亂,正稱名時,即是不亂,一聲不亂,聲聲亦皆不亂。
持名一法,念念是佛,當下圓明,當下究竟。簡易直接,至頓至圓。一代時教,唯此一法,最為契理契機。以契理故,豎徹五時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時,橫該八教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ㄋ慕:藏、通、別、圓;以契機故,流通遐代,圓攝群機。是極善最勝之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故大師言:
有目者,固無日下燃燈之理;而無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覓燈炬?
修學凈土,當知凈土別義,不可以通途「事理一心」混亂「一向?qū)D睢沽x。彌陀本愿,唯標稱名念佛,不言事理一心,但能相續(xù)稱念,自與南無阿彌陀佛成為一體,自得一心。此是正定業(yè),念念蒙光攝取,而不被煩惱業(yè)力所礙。故凈土行者,但以彌陀永為依怙,別無他法系于心懷。唯憑本愿,一向念佛,自是一心不亂。所謂「不顧水火二河,正念直來」也?v古佛再來,亦不改此衷。如印光大師所言:「吾人但以凈土法門為一座大須彌山,全身靠倒,庶不被一切知識所奪,而現(xiàn)生生死可以了脫矣。否則,隨風倒浪,了無已時!
大師對一日七日之釋,乃順圣道克期取證而言,故釋一心時別論事理一心,以顯取證淺深。然持名一法,既當下圓明,又何須克期取證?既不勞修證,又何須事理一心?若論克期深義,則以「畢命為期」為要,所謂一信永信,一向?qū)D?終無退轉(zhuǎn)也,善導大師謂之「上盡一形」。此義容后再論。
【要解】
問:《觀經(jīng)》專明作觀,何謂不勞觀想?
答:此義即出《觀經(jīng)》,彼經(jīng)因勝觀非凡夫心力所及,故于第十三別開劣像之觀兼為觀經(jīng)發(fā)蒙,而障重猶不能念此念字謂觀想,出觀經(jīng)彼佛,故于第十六大開稱名之門。今經(jīng)因末世障重者多,故專主第十六觀。
當知人根雖鈍,而丈六八尺之像身,無量壽佛之名字,未嘗不心作心是。故觀劣者,不勞勝觀;而稱名者,并不勞觀想也。
【略注】
此問答乃為破以觀想為上、輕忽持名之執(zhí),彰「不勞觀想」義。
所謂觀想,即 《觀經(jīng)》十三定觀。此十三定觀但攝定機眾生,因其攝機未普,故釋迦如來又自開三福九品之散善,以攝散動根機。然猶有既無定善亦無散善之人,甚至為五逆十惡、謗法闡提之輩,如此眾生,別無出路,故于第十六觀中,特為此等濁惡之人大開「稱名」一行,以此最勝之法,攝極重惡人歸于凈土。善導大師言:「如此惡人,觸目皆是。若遇善緣,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涂,未可出也!构手: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 《彌陀經(jīng)》專主持名,不勞觀想等,正為應(yīng)下劣之機。故蕅益大師言:「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
人多重觀想而輕忽持名,不知稱名遠勝觀想。 《圓中鈔》于此辨之尤詳,言有五種不同。今引其彰持名之殊勝處以明其義,其文言:
一、名實不同:名即佛界假名,實則佛界五陰,與夫國土。…今經(jīng)所示,但持假名,故曰「聞?wù)f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是則依此經(jīng)修,但以稱佛名號,六字音聲,而為所緣之境。無以觀佛相好,以濫經(jīng)宗。所謂一稱嘉號,萬德齊彰,舉假名而全收實法。故知此經(jīng)所示,乃「提綱挈領(lǐng)」之法門也。
二、緩急不同:…此經(jīng)所示,持名方法,極其長期,在于七日,其次或六或五,乃至一日執(zhí)持名號,一心不亂。并《觀經(jīng)》下輩往生, 《大彌陀經(jīng)》臨終十念,即得往生。故知此經(jīng)所示,乃「以急勝緩」之法門也。
三、難易不同:…今經(jīng)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稱,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經(jīng)所示,乃「至簡至易」之法門也。
四、純間不同:…若執(zhí)持名號,不簡閑忙,不拘動靜,行住坐臥,皆可修之。故知此經(jīng)所示,乃「至捷至徑」之法門也。
五、攝機不同:若依《觀經(jīng)》所修,唯被上根,故所修之機,狹而不廣。稱名之法,不擇賢愚,不揀男女,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可修之。故知此經(jīng)所示,乃「攝機極廣」之法門也。
是則此經(jīng)所明,只須執(zhí)持名號。若事若理,悉以此而解說修行,不必更約觀佛相好而雜附之。
蓮池大師辨此義言:
觀雖十六,言佛便周。今聞佛名,一心執(zhí)持,可謂至簡至易,功不繁施。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故以持名念佛,所守尤為要約也。天如謂「大圣悲憐,直勸專稱名號」是也。
《文殊般若經(jīng)》亦言:
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xù),自得往生。
善導大師 《往生禮贊》釋此義言: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xù)即生。
《觀經(jīng)》雖詳說十三定觀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然于流通文中,特別付囑彌陀名號,流通于遐代。故善導大師言: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愿,意在眾生,一向?qū)7Q彌陀佛名。
又言:
此《觀經(jīng)》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是知: 《觀經(jīng)》要義,唯在稱名。雖廣開定散二善之要門,其本意則欲導一切眾生,入真實弘愿,一向?qū)7Q彌陀佛名。(惜蕅益大師未睹此義,故雖有「不勞觀想」點睛之筆,然廢觀立念之義終未大暢。)
《彌陀經(jīng)》乃續(xù)說《觀經(jīng)》流通分,舍定善散善,倡持名一行,直將心要和盤托出,顯凈土宗旨唯在持名,不在觀想等諸要門。就法而言,唯持名一行,順佛本愿;就機而言,唯持名一行,普應(yīng)群機。是故釋迦無問自說此法,諸佛證誠護念此法,勸稱名求往。
【要解】
問:天奇毒峰諸祖,皆主參念佛者是誰,何謂不必參究?
答:此義即出天奇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釋迦徹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詰問,一猛提醒,何止長夜復(fù)旦?我輩至今日,猶不肯死心念佛真宗之脫離窠臼老作家,苦欲執(zhí)敲門瓦子,向屋里打親生爺娘,則于諸祖成惡逆,非善順也。
【略注】
此問答為破以參究為上、輕忽持名之執(zhí),彰「不勞參究」義。
古來多有念佛之人,不知釋迦說此法之悲心,不明彌陀攝取不舍之大愿,好執(zhí)自心之種種修為,以求一心、開悟,而不求生凈土,故禪宗祖師別開參究一行。大師 《靈峰宗論》言其用意云:「古人本意,原欲攝禪歸凈,于禪宗開此權(quán)機。今人錯會,多至舍凈入禪,于凈宗翻成破法,全乖凈業(yè)正因!拐嫘迌敉琳,自應(yīng)專稱佛名,無須涉參究一行。如印光大師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于信愿求生,縱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誰,以求開悟而已。若生西方,無有不開悟者。
若開悟而惑業(yè)凈盡,則可了生死;若惑業(yè)未盡,則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無信愿,則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兩皆無靠,欲出輪回,其可得乎?須知法身菩薩,未成佛前,皆須仗佛威力,何況業(yè)力凡夫?
侈談自力,不仗佛力,其語雖高超,其行實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淵之別。愿同人悉體此義!
蕅益大師于 《靈峰宗論》中,對不勞觀想?yún)⒕康攘x,亦有所言,彰凈土一法但稱佛名之痛快直接。其文言:
念佛法門,雖該羅八教,圓收無量百千三昧,而下手之方,又最直捷痛快。
蓋凡念相好、念法門、念實相等,固先開真解,然后下手,萬無夾帶疑情之理。
只今持名一法,亦只驀直持去,不用三心兩意,深信凈土可生,發(fā)愿決定往生。萬修萬人去,斷斷可保任者。
若一點好勝之心,涉入?yún)⒕?謂為向上,則腳根不穩(wěn),禪凈兩失之矣,智者不可不決定其所趨也。
【要解】
進問:此在肯心者則可,未肯者何得相應(yīng)?
曰:噫!正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應(yīng)。汝等正信未開,如生牛皮,不可屈折。當知:有目者,固無日下燃燈之理;而無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覓燈炬平常之極愚者,未免驚其孤峻,所謂難信之法也?
大勢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語也。敢有觸者,寧不被燒?
【略注】
大師于此徹底破除自力修行之執(zhí),勸吾人當舍一切,唯于持名一法,徹底承當,肯心自許(信愿不二)。其言:
有目者,固無日下燃燈之理;而無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覓燈炬?
即顯凈土一法,全仗佛力,不論自力。所謂目者即信愿,日者即阿彌陀佛無量光明名號,燈者即凡夫自力修行小智小慧。佛力如日光普照,無處不明。已有信愿者,自然專稱佛名,不會再日下燃燈。無信愿者,既稱佛名,亦在佛光攝取中,當下肯心,亦無欠少。故無須再苦覓燈炬,妄欲以稱名希求開悟斷惑等。有佛光普照,當下圓明,一切凡夫有礙之光皆隱而不耀, 《大經(jīng)》言:
一切菩薩、聲聞光明,皆悉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菩薩光明尚隱而不見,何況凡夫?故無論有目無目,皆當舍棄一切,專稱佛名?v雖知一代時教,亦當如無智無識之輩,歸命彌陀,唯事稱名,安然享受佛光之沐浴,如是方為真念佛人。若稱名而別求玄妙,苦覓燈炬,可謂「當渡而問津,對燈而覓火」也。
大師引用 《念佛圓通章》「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一文,彰凈土一法無須日下燃燈之妙義。良由凈土一法,撩起便行,稱念即生,自無須他種方便,唯念佛名,自得心開。大師釋其「不假方便」言:
不假方便:謂即以念佛為第一勝異方便,非余一切方便所可及也。
故知凈土一法,不假禪定智慧等方便,唯依口稱佛名為第一方便。不憑修證,但稱佛名,徑登不退。至簡至易,至頓至圓,如大火炬,燒盡一切。一切意見不容,一切知見不立,一切方便不論。若有私心我見、他宗他義雜于念佛中,妄有所求,即有假借,即是偷心,即非老實。修學凈土,與一切法門迥異。其余法門,在廣學多聞,依解起行,依行證果。凈土一門,在深憑佛愿,專持佛名。一切不論,唯論佛力;一切不依,唯依稱名。無有枝葉,唯一真實。純而又純,專而又專。諸祖對此皆有明示:
徹悟禪師言:
夫見道而后修道,修道而后證道。此千圣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論也。然見道豈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開圓解;若依宗門,必直透重關(guān),然后得論修道。否則便為盲修瞎煉,不免撞墻磕壁,墮坑落塹矣。
唯凈土一門則不然,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xiàn)在說法。但發(fā)愿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親見之境界,非彼三乘賢圣所能知見也。但當深信佛言,依此而發(fā)愿持名,即是以佛知見為知見,不必別求悟門也。
又余門修道,先須懺其現(xiàn)業(yè)。若現(xiàn)業(yè)不懺,即能障道,則進修無路矣。
修凈業(yè)者,乃帶業(yè)往生,不須懺業(yè)。以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
又余門修道,須斷煩惱,若見思煩惱分毫未盡,則分斷生死不盡,不能出離同居國土。
唯修凈業(yè),乃橫出三界,不斷煩惱,從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則生死根株便永斷矣。既生彼土,則常常見佛,時時聞法。衣食居處,出于自然。水鳥樹林,皆悉說法。同居土中,橫見上三凈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圓證三不退,一生便補佛位。
然則凈土一門,最初省求悟門,末后不待發(fā)慧。不須懺業(yè),不斷煩惱。至極省要,至極徑捷。及其證入,至極廣大,至極究竟。學者當細心玩味而詳擇之,勿以一時貢高,失此殊勝最大利益也。
印光大師言:
須知吾人欲了生死,實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v饒讀盡大藏,亦不過為成就此事而已。是則多亦歸少,少亦歸多,多少同為成就此事而已。則多不為多,少不為少矣。
善導大師言:
若欲學「解」,從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
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法然上人言:
往生正業(yè),稱名為要,釋文分明。不簡有智無智,亦復(fù)顯然,何必用學業(yè)為!不如一向念佛,疾得往生凈土,值遇圣眾,聽受法門也。
又彼國莊嚴,晝夜說甚深法,自然開發(fā)圣解,證無生忍。但若未知「念佛往生」之義,學而知之,粗知則足矣;設(shè)得廣學,凡智無幾。
莫徒好智解,廢稱名之光陰也。
持名一法,不擇根機,不憑學問,但能相續(xù)稱名,即可往生無漏報土。下手易,成功高;用力少,得效速。此乃一切眾生現(xiàn)生解脫之徑路,是以自古及今,深通宗教之士,無不歸心凈土,一心念佛,并以此自行化他。如曇鸞大師舍四論講說,一向歸凈土;道綽禪師擱涅槃廣業(yè),偏弘西方行;善導大師舍迂僻之路,一向?qū)7Q彌陀佛名;蓮池大師則將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旁人行,唯一向念佛;蕅益大師則不參禪、不學教、不談玄、不說妙,而甘寶此一行;印光大師深通宗教,然于宗教二途,概不染指,唯于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一法,守志不移;故始終老實念佛,不換題目。
古之賢哲,尚且如此,吾輩凡夫,豈能不仰承遺風,專持佛名?高山仰止,當志心于凈土;早?萬事,任
- 護念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憶念阿彌陀佛?
- 判教起始于印度,根源于佛陀
- 學佛人怎么面對世間的事務(wù)呢?
- 專修念佛的人還要學習佛法嗎?學法和念佛的關(guān)系
- 如何安心?學法是眾生安心的根本
- 出家人要有氣質(zhì)、僧格、感召力、威德
- 出家人有幾種類型?僧人的四種分類
- “疾病以減食為湯藥”是什么意思?
- 佛的智慧從哪里來?佛為什么有神通智慧?
- 正法、像法、末法時期的區(qū)別
- 戒律來自于哪里?戒律是諸宗行人通學的
- 圣道門與凈土法門的差別
- 佛為什么要制定戒律?防止貪嗔癡的心起來
- 面對是非怎么辦?不辯
- 念佛人的三件大事:念佛、勸人念佛、護持教法
- 命運、人生是怎么形成的?
- 人的一生該怎樣度過?
- 沙彌五德是哪五德?沙彌應(yīng)具備的德行
- 凈土宗第三位祖師道綽大師的判教
-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誰提出的?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