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jīng)
《無量壽經(jīng)》全稱《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亦稱《大阿彌陀經(jīng)》(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為“凈土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經(jīng),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jīng)中找到理論依據(jù)。經(jīng)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shù)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請看下面。下面經(jīng)文:“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權(quán)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于無量世界,現(xiàn)成等覺。處兜術(shù)天,弘宣正法。舍彼天宮,降神母胎。從右脅生,現(xiàn)行七步。光明顯耀,普照十方。無量佛土,六種振動。舉聲自稱:吾當于世,為無上尊。釋梵奉侍,天人歸仰。示現(xiàn)算計、文藝、射御,博綜道術(shù),貫練群籍。游于后園,講武試藝,F(xiàn)處宮中,色味之間。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xué)道。服乘白馬,寶冠、瓔珞,遣之令還。舍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須發(fā),端坐樹下,勤苦六年,行如所應(yīng),F(xiàn)五濁剎,隨順群生。示有塵垢,沐浴金流。天案樹枝,得攀出池。靈禽翼從,往詣道場。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奮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覺。釋梵祈勸,請轉(zhuǎn)*輪。以佛游步,佛吼而吼?鄯ü,吹法螺,執(zhí)法劍,建法幢,震法雷,曜法電,澍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光明普照無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種震動。總攝魔界,動魔宮殿。眾魔懾怖,莫不歸伏。摑裂邪網(wǎng),消滅諸見。散諸塵勞,壞諸欲塹。嚴護法城,開闡法門。洗濯垢污,顯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入國分衛(wèi),獲諸豐膳。貯功德,示福田。欲宣法,現(xiàn)欣笑。以諸法藥,救療三苦。顯現(xiàn)道意無量功德。授菩薩記,成等正覺。示現(xiàn)滅度,拯濟無極。消除諸漏,植眾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難量。游諸佛國,普現(xiàn)道教。其所修行,清凈無穢。譬如幻師,現(xiàn)眾異像,為男為女,無所不變,本學(xué)明了,在意所為。此諸菩薩,亦復(fù)如是。學(xué)一切法,貫綜縷練。所住安諦,靡不感化。無數(shù)佛土,皆悉普現(xiàn)。未曾慢恣,愍傷眾生。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好,先看這一大段。上面標顯了與會的聲聞和菩薩圣眾之后,下面就總的來贊嘆這些圣眾的道德、自利利他的菩薩行。那這一段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是作為一個菩薩修菩薩道的表范。我們大家都想:怎么修菩薩道?《無量壽經(jīng)》里面修菩薩道——是內(nèi)容非常完整的一部經(jīng)典——散落在三個部分:第一就是這一部分,與會大眾的德行;第二就是阿彌陀佛發(fā)愿修行的那一部分;第三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那些往生者、那些菩薩日常的菩薩道。把這三部分整合起來加以閱讀,可以說通途的、特別的菩薩行都在這里完整具足。
好,首先總的概述這些與會大眾都在遵行普賢菩薩的德能。普賢菩薩德能就是體現(xiàn)在十大愿王。從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yǎng)到普皆回向,是大乘菩薩道的修行最殊勝的科目,也是圓成佛果、成就如來無量無邊德行的因地上的一個行持。那么這些參與無量壽法會的圣眾,都在以普賢十大愿王作為修行的準范。能夠修行十大愿王也就可以說,是具足了一切菩薩無量的行愿:由這個十大愿王,可以衍生出無量無邊的菩薩的行愿。
這些菩薩都能“安住一切功德之法”。一切功德,就安住在自性的“心真如門”上面、實相上面、一切如來的果德上面。但是呢,又有他的悲心:游步十方,行權(quán)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安住在一切功德之法”是得到了實相的體性,從體起用就是下面四句話。這是一切菩薩的方便智——權(quán)德。好,那么這四句話實際上是一切菩薩道的最根本的精神。雖然契證了無生法忍,但是只是在無生法忍當中獨享自己的法喜法樂,這不能稱為真正的大菩薩;一定要心系苦難的眾生,不忘記自己原來發(fā)的悲愿,所以要到十方世界去示現(xiàn)八相成道拯救眾生。
這時候他由于已經(jīng)有安住一切功德之法的自證的能力,所以去救度十方眾生是很方便的,能夠游戲神通,能得大自在,所以就叫“游步”。那么游步到十方世界當中行菩薩道,一定要善巧方便,一個菩薩沒有善巧方便是度不了眾生的。這個方便就是權(quán)法,但這個“權(quán)”是從實法當中顯出的“權(quán)”。這個“權(quán)”從某種意義來說,也是到達實法的一個過程、一個過渡,于是它也是實法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在《法華經(jīng)》說得很清楚:諸佛如來來到我們世界,他最要說的法是說一乘法,但一乘法沒有這樣的擔荷的根機,那就由實開權(quán)——開二乘、三乘乃至五乘的佛法,最后到了法華會上要會三歸一,要歸到大乘的一乘法,那么這樣的過程就是“行權(quán)方便”的過程。
“行權(quán)方便”的目的是要讓他入佛的法藏。佛的法藏、佛的本懷就是要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以一乘法來度脫眾生,究竟到達涅槃的彼岸,成就大乘的佛果。那這些與會菩薩如果以念佛法門提供給大家,這也是在“行權(quán)方便”;讓他通過信愿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快速地得阿鞞跋致,快速的成佛,這就是“入佛法藏”;等到把這兩種生死斷盡就“究竟彼岸”。所以這幾句話是下面所有經(jīng)文的一個綱領(lǐng),一切菩薩道修行都要把這個作為總綱,不是自了漢的。
好,那下面這一大段就是對剛才幾句話的具體展開,那具體要“游步十方,行權(quán)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面對眾生該怎么做?要具體落實在——示現(xiàn)八相成道。這些大菩薩只要證到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就有能力在他方世界示現(xiàn)八相成道。圓教初住可以在一百個三千大千世界示現(xiàn)八相成道,二住菩薩可以一千個三千大千世界,每增上一階能增加十倍。所以在無量無邊的微塵數(shù)的世界“現(xiàn)成等覺”。“現(xiàn)成等覺”,等覺就是成佛,“現(xiàn)成”,什么叫現(xiàn)成?現(xiàn)成就是法爾自然的無作妙用。不動念,順應(yīng)著自己的原來的愿心,順應(yīng)著一切苦難眾生能感的根機,法爾自然地示現(xiàn)八相成道,這就叫“現(xiàn)成等覺”。
好,下面就列出了八相成道的過程。這個過程就以釋迦牟尼佛一尊佛作為一個例子,來代表所有的佛都是這樣做的:一即一切。那么釋迦牟尼佛示現(xiàn)八相成道的這個過程,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為什么一下念這么多?大家應(yīng)該是很熟悉。我就簡單地貫通一下。首先是入胎相,“八相”第一相——入胎,“處兜術(shù)天”,就是這些等覺菩薩叫“一生補處菩薩”,他首先在兜率內(nèi)院等待下生成佛。他在兜率內(nèi)院呢,也沒閑著:兜率內(nèi)院也有很多菩薩,他在兜率內(nèi)院“弘宣正法”。原來虛云老和尚說他重傷,他的神識到兜率內(nèi)院聽了彌勒菩薩一座法,他就不想下來。彌勒菩薩:“你還得下去。”他一看,還看到一些熟人。
好,釋迦牟尼佛當時叫“護明菩薩”——在一生補處的時候。“舍彼天宮”,這時候他觀察到南閻浮提的眾生——整個火宅炎炎,火宅里面所有的眾生都是這個佛菩薩的子女,所以他的悲心不舍三界火災(zāi)的眾生,就舍去天宮的享樂來“降神母胎”,騎著六牙白象從摩耶夫人的右脅進入,這是入胎。任何一尊佛入胎都要進行觀察:觀察哪個家族、父母的種姓、對于成佛度眾生的利益有多大。都得仔細觀察清楚才能過來,不是懵里懵懂過來,到時候鉆到一個屠夫家,那怎么辦呢?那你成佛,人家都不相信你,出身這么低賤,你還度什么眾生?一定要是高貴的種族。你看這個末法的時代——這個五濁惡世,大家都注重權(quán)力、權(quán)勢,所以佛一定要到國王家;到了人壽八萬歲的時候,整個眾生都重視精神價值,所以彌勒菩薩所選擇的是婆羅門家:都是那個時代最好的家族。好,這是入胎之相。
第二是出生相。摩耶夫人一懷孕就非常安詳,國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吉祥的事情。等到十月滿的時候呢,一般按那個風俗,女人要到娘家去生產(chǎn)。所以摩耶夫人就到天臂城——還沒到達的時候,就在毗藍園那地方小歇,小歇在一棵枝葉繁碩的無憂樹下,攀著那個樹枝的時候,這位太子就降誕了。所以他的出生都是很神奇的,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他叫無性繁殖——克隆,但不是一般的克隆,他的出生都是從右脅出來。一出生當時天上就有九條龍——“九龍沐水”給他沐浴。這位小太子一出生,東、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人間,唯我獨尊。我們浴佛節(jié)就是這尊佛降誕的這種樣子。有人問:為什么要走七步,不走六步呢?這就反映“七”代表出世間法:“六”是六道,再往前邁一步超越六道。所以釋迦牟尼佛用七步告訴我們,他來宣說的是出六道輪回的出世間法。全身充滿著光明,普照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釋迦牟尼佛在降誕的時候他也都要放光,這個放光放到十方世界去告訴那些有緣的眾生。由于他在因地當中也結(jié)了很多法緣,曾經(jīng)有很多菩薩發(fā)過愿說:“你釋迦牟尼佛要成佛的時候,我們都會來幫忙。”那既然幫忙,釋迦牟尼佛馬上告訴他:“我馬上要到閻浮提成佛了。”這些菩薩也都紛紛在這個時空態(tài)里面降生,或者做國王,或者做弟子,或者做商人,或者什么……這些都是菩薩過來共同完成教化眾生的這樁大事因緣的,這一點大家看《華嚴經(jīng)》就看得明白了。
好,那這是我們地球上一件大事,也是法界的一件大事。所以就“六種震動”,地面都震動了。這個“六種震動”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是六種震動之相,有的說這個是六時震動。這里估計六時震動可能更合適一點,就是佛入胎時、出胎時、成道時、轉(zhuǎn)*輪時,再就是天魔波旬勸請佛“你趕緊入涅槃”之時,再最后是入涅槃之時:這六個時節(jié)六種震動。好,這個太子發(fā)出震撼宇宙的聲音:“吾當于這個世間為無上尊。”無上尊就是無上士:沒有比我更高的,我是一切智人。說這個是無畏說、獅子吼的。所以當時一降誕,這么一說,忉利天王、大梵天王、四天王都下來——紛紛地來侍奉,這個欲界、色界天人紛紛來皈依瞻仰。所以出生之相都是非常盛大的。當時那個帝釋天的天人最好的工匠叫毗首羯摩天,他變化了一個七寶車來裝載這個太子回到皇宮,那這個四天王在前面開路,這個盛況都是不可思議的。好,這就是出生之相。
第三是童子相,在童子階段示現(xiàn)。實際上佛是一切都懂,但是既然來到這個世間,就表面上表現(xiàn)得他還要請老師來教一教,作個學(xué)生。當時凈飯王在全國選了最有學(xué)問的人作他老師,據(jù)記載那個老師給他講了第一課之后,就不敢再教他了,因為他的智慧、他的學(xué)問超過老師。但要示現(xiàn)一下。“示現(xiàn)算計”就是數(shù)學(xué),“文”就是詩書,“藝”就是各種工藝,這個“射御”就是他的武術(shù)。那么古代的印度也是一個宗教典籍非常豐富的地方,這個《四韋陀》——婆羅門教它那些外道書籍也都是甚深的學(xué)問了。所以講“五明”了。這個太子都能夠博覽群書,能夠綜合它的意思——要義,能夠通達它的一切道術(shù)。他不僅形而上的“道”了解,就是形而下的“術(shù)”也了解。像堪輿、占星學(xué)、算點命、算點卦這些術(shù),佛也一切都了解。一般五地的菩薩都了解這些,你讓他堪輿、看相,他都了解。
好,“博綜道術(shù),貫練群籍”,“貫”就是能貫通,“練”就是他能夠通達、練達,所有的經(jīng)典他都能夠了解。所以這是過目不忘的智慧,這種一看馬上領(lǐng)悟的智慧,就不是今生的水平了。“今生讀書方已遲”,這是袁枚贊嘆黃山谷的一句話。別說是一切種智人,你在這個世間作稍有點名氣的學(xué)者,你說你就這幾十年能夠成功嗎?這都是你多生多劫讀了點書,今生延續(xù)上來了,你才可能成點名。黃山谷說他上一輩子的那個文章——到這一輩子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都是上一輩子寫好的,就這一生把它抄下來而已。所以佛就是一切種智者示現(xiàn),示現(xiàn)這些群籍馬上就理解了,把握了。
并且又示現(xiàn)納妻之相——這個耶輸陀羅。當時天臂城國王有一個很美麗的女兒,這個凈飯王就在太子十七八歲的時候去求親,天臂城國王說:“我的女兒要嫁給一個通過競賽各方面第一的人。”好,于是五百個釋迦族的年輕人就一起開始比賽。比賽先比武了,你看提婆達多都也參加了,當然能得到這個美女誰不想啊?提婆達多一拳就把大象給打死了,但是悉達多太子把這個大象一拋——拋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射箭,有的人能射那個鐵鼓射一重,那這個太子一射,七重都射過,而且箭還到很遠的地方去形成箭坑了:就是這個武藝他是第一。你要弄武,他有武;你要搞文,他也能搞文。反正一比,他是第一:“講武試藝”。這樣就“現(xiàn)處宮中,色味之間”,示現(xiàn)處在王宮里面這些女色和世間的享樂之間。
- 懺除業(yè)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臨命終時最后一念沒在阿彌陀佛上,能否往生?
- 懺除三障諸煩惱是哪三障呢?
- 怎么判斷自己是真信?以怎樣的心態(tài)面對愛情?
- 從極樂世界回到娑婆世界的人還會退轉(zhuǎn)嗎?
- 凡夫的六根是輪回的根源
- 瞋恨心很重,對鏡時不能把持自己該怎么做?
- 生命分為幾個階段?十個階段
- 佛教的深信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依教奉行?
- 如何收攝住散亂的心?
- 修行需要的清凈心究竟是什么?
- 為什么念佛、持經(jīng)要有至誠心?
- 在修清凈心的行門當中念佛是直接和圓頓的
- 至信與至樂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發(fā)第一愿是為了幫眾生帶業(yè)往生
- 一切眾生充滿貪嗔癡但人人皆有佛性
- 凈業(yè)行人為什么要讀誦大乘經(jīng)典?
- 在生活和道德實踐中,信佛和不信佛的人有差別嗎?
- 如何理解阿彌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數(shù)字?
- 什么叫功夫成片?往生條件是念到功夫成片才行嗎?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福慧獲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