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
《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文:☉〉,mahā-vaipulya-buddhavata猞愀欀愀-sūtra) 。大方廣為所證之法,佛為能證之人,證得大方廣理之佛也,華嚴二字為喻此佛者。因位之萬行如華,以此華莊嚴果地,故曰華嚴。又佛果地之萬德如華,以此華莊嚴法身,故曰華嚴。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詳情]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第二十一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第二十一卷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
(第十九經)自下第三中賢十行會。初來意者。酬前十行問故。匪知之艱行之為艱。前解此行。若膏明相賴目足更資。故次來也。次品來者。此會四品分三。初二品當會由致。次一品當會正宗。后一品勝進趣后。于由致中。后品明贊德顯體。此品先明感應道交。前會已終將陳后說。故次來也。二釋名者。會名有三。一約處名夜摩天宮會。夜摩此云時分。即空居之首表十行。涉有化物宜適其時。時而后言聞者悅伏。時而后動見者敬從。涉有依空即事入玄。托此而說。約人名功德林。約法名十行會。并如后釋。三皆依主。次品名者。大同于會。然梵本中。上無升字下有神變。譯者以升為神變。升為神變略有四義。一不離前三而升此故。二升一處即升一切處故。三升已廣其處故。四前后同時無障礙故。謂佛以圓遍之身。不起而升時分天宮。升屬如來夜摩。約處相違釋也。前升須彌后升兜率。準此可知。三宗趣者。會品之宗并如名說。意趣可知。四釋文者。一品長分為十。第一本會圓遍。謂前會不散而說后會故。初句遍因。十方下遍相。亦有主伴等并如上說。但處加須彌。則而演說法通上三會。第二爾時世尊下。不離而升。第三時夜摩下。天王見佛并如前會。第四即以下。各嚴殿座。初一句總依空起行。故云化作。無著導行故曰蓮華。一行含多所以稱藏。余如上說。百萬已下別顯嚴相。于中四。初明座體備德嚴。皆云百萬位漸增故。次百萬夜摩下。明座旁圍繞嚴。三從百萬下法門行德嚴。文有八句。攝為四對。一因緣。二福智深心契理故。三愿行四體用。無生法體之所起故。四末后一句法教流通嚴。第五時彼下請佛居殿。第六時佛下如來受請。第七爾時下各念昔因。然晉經亦有樂音止息。今略無者譯人之意。謂不如十解會事歸理。不云樂音止息。不及回向事理無礙。不云熾然。退可同前進可齊后。故并略之。第八偈贊十佛。此十佛是前會十佛之前。如次十佛明位漸高念昔亦遠。理實三世諸佛皆同此說。余如前會。文亦有二。先明此界后辨結通。前中十偈亦各有四。初句標名贊別德。次句通顯具吉祥。三憶曾入此殿。四結處成勝極。亦初一句諸頌不同。初二字別名次二字通號。下三字別德。亦皆以下別德釋上別名。一以聞十方釋成名稱。二以世間燈釋寶王義。珠有夜光可代燈者。為寶中王。佛有智光照無明夜。故曰寶王。三四五六義并可知。七以世燈釋勝天者。身智光照勝于天故。八以論雄釋無去者。具勇智辯不可動故。九十可知。又此中殿各舉別名。初一嚴體下皆寶之別德。謂此寶清凈。以用莊嚴殊勝無垢。此寶發(fā)香是香必妙。能嚴之寶無所不見。可謂普眼如是。嚴者。是善莊嚴無處不嚴。名普嚴也。又善嚴者善因生故。第九爾時世尊入下。佛同升殿。第十此殿下。處忽寬容并如前會
夜摩宮中偈贊品第二十
初來意者。助化贊揚故。說行體性故。行所依故。然三天偈贊來意宗趣大旨是同。但解行愿以為異耳。釋名宗趣亦不異前。約處約行少有別耳。四釋文者。文亦有三。一集眾。二放光。三偈贊。初中有十。一明集因。亦即各隨其類。為現(xiàn)神通也。二十方下主菩薩。三一一下眷屬數。四從十萬下來處分量。然顯數隨位增。信十住百回向是萬。此合當千而云十萬;蜃g人之誤;蚴鞘賱t傳寫之誤。五其名下列菩薩字。同名林者表十行建立故。行類廣多故。聚集顯發(fā)故。深密無間故。扶疎庇映故。此十菩薩。表行之體也?梢砸庀⒅A酥T菩薩下。來處剎名同名慧者。十解之慧行所依故。七此諸菩薩各于下。明所事諸佛。同名眼者。以智導行了了分明。成有目之足故。斯即十行當位之果佛。于此位顯者皆名眼故。宜以當界之佛與當界菩薩。共相屬對思而釋之。八是諸下至已設敬。九隨所下參而不雜。十如此下結通無盡。第二爾時下放光足上。謂跌背行必動故。背依輪指得有用故。表行依信解而成用故。余同前會。第三爾時功德林下。明說偈贊。十菩薩說即為十段。亦以東方為始。上方為終。各有說偈所依。謂承佛力等。今初菩薩。且就能說。積行在躬功德圓滿。故名功德。若就所嘆。嘆佛勝德故云功德林。有十二頌。以是會主總敘此會普遍之事。于中二。初八述贊奇特。后四舉德釋成。前中四。初一偈敘此品放光。次二敘前品感應。次三敘此品眾集。后二明自在普周。后四舉德釋成中二。前二舉因顯用。后二辨果用深廣。于中一體用自在。上半不去遍至。下半卷舒相盡。謂一身即多。則一相不可得。多即是一則多相不可得。是故恒一恒多恒非一多。由此自在。一塵內身無不周于十方。遍十方身并潛一塵之內。皆悉圓遍非分遍。故難思議也。后一深廣相成。上半牒廣辨深。下半釋深顯廣。謂不住故無處不至。不去故不離本位。此釋深也。塵毛等處無不普入。廣無邊也。第二上明功德此辨智慧。悟此除冥難遇之慧。故名慧林。偈中嘆此十頌分三。初一明佛難遇。次六別釋難遇。于中亦三。初二益廣難遇。次一因圓難遇。后三果深難遇。三有三偈校量顯勝。于中初一長時大行校量。次一長時供佛校量。后一勝物供佛校量。第三勝林悟勝義甚深之法。故偈嘆深廣無涯之德。十頌分二。初三明佛德廣博。后七顯法體甚深橫豎互顯。前中初二喻況。后一法合。喻言孟夏月者取意譯也。梵本敵對翻云后熱月。西域如來圣教。一歲立為三際。謂熱雨寒。西域記云。從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為熱時。則后熱月。言兼得此方孟夏后半余之二際。各有四月準釋可知。赫日之言。但取陽光時長難窮其際耳。彼方或為四時。與此名同。但以正月黑半為首耳。不見此文妄為異解。后七中令于依他修三無性觀。以余之二性不離依他故。由于二性成依他故。謂圓成是依他體性。遍計但橫執(zhí)依他。又迷真似現(xiàn)故。即依三性說三無性。三性尚一豈有三無。三無但是即有之無。三性但是即無之有。有無不二為一實性。有無形奪性亦非性故。于一依他中具修諸觀。文即分三。初三作生無自性性觀。次二兼修勝義無自性性觀。后二修相無自性性觀。今初即分為三。初偈正觀無生。初句果空。謂緣生果法非先有體。從世性微塵。及未來藏因緣心識中來。若有來處即先已有。如鳥來棲樹何得言生。次句因空既無有果。對何說因。又世性等。亦是妄計因緣有故。次句雙遣所從。是因所生是果。又初句不自生。次句不他生。次句不共生。又初句非先有而生。次句非先無而生。次句非半有半無。三義各以末句息妄成觀。次偈以無生釋無滅。略有三義。一無生可滅故。二無待對故。三例生從緣故。后偈觀成利益。經。云無生即是佛。故論云。若見因緣法。則為能見佛。依他因緣即無生故。次二偈約依他。兼修勝義無自性性觀中。前偈遣所觀。上半辨觀。下半明益。各含二義故致兼言。一者成前。謂非唯能相之生。生即無生。所生法體從緣無性。即無所有。此顯依他無生是圓成。性益云深者即事而真故。二云無生真性亦無所有。即彼勝義無自性。性益云深者真性不立故。后偈遣能觀然有二義。一成前所觀。謂以無性故無有能了。如無有人能了龜毛長短大小。知無所了是究竟了。二是正遣能了。既無所了亦無能了。能所兩亡為究竟解。后二偈明相無自性性觀。中初偈正明后偈總結。前中上半顯執(zhí)。不了國等依他謂為現(xiàn)見。妄計為生故。晉經云。所言有生者。當知由所生。下半明觀。若知無性則離遍計故。后偈總。結稱于事理之實以觀世等。故善說也。第四以信樂力聞深不畏。名無畏林。偈嘆信向益深德故。十頌分二。初一所信之境。謂法身體即法界。智身證極法界。致令應用之身不動而遍。后九聞信之益分五。初一聞信離惡。次二辨其難聞。次三明聞信成佛。將過去已成證現(xiàn)未當成。四有一偈明聞必有由。勵物起愿。五有二頌顯起行益。第五拒妄崇真。拒迷崇智名為慚愧林。偈贊如來大智勝益。十頌分三。初三法說難思。次六以喻并決。后一結德歸佛。今初初偈明聞生勝益。令物希聞自在法者即佛智也。次偈佛窮種智故下位難思。后偈顯智從生。此文反顯。然有二意。一者成前。謂欲生智慧當于佛求佛。無不知故。不應求之于凡凡暗冥故。猶搴芙蓉必于深水。而于木末安可得耶。二者成后智。從熏習自種而生。不從煩惱無智所生。是故下。言二心不同時。屬自愚智故故應慎所習也。若爾何以。經言煩惱泥中有佛法矣。此說在纏如來藏故。然此大智從藏德生。非從迷起。若爾煩惱即菩提。復云何通。約體性故。從所迷故。如波與濕。然實義者真妄愚智。若約相成二門峙立。若約相奪二相寂然。雙照二門非即非離。若說一者離之令異。如此章中。若云異者合之令同。如后章是善須得意。勿滯于言。若準晉經。云非從智慧生。亦非無智生。了達一切法滅除世間闇。則顯智體絕于愚智。不稱實了則名無智。此偈雙明性相。后喻但顯二相不同。二并決中二。先五明二性相違。后一辨功能不等。今初。唯第二偈三句是喻。余偈喻合。各有半偈。一約色非色者。非色謂心緣慮質礙體性不同故。二中有二喻。相無相者理事相反。生死涅槃真妄相反。雖同一體。分別義門不相是故。三成之與壞約相別故。四初心后心時不同故。五諸識身所用別故。緣會不同故眼無耳用。又此眼識不合余根。識身同識尚不相合。愚智。性異安得相生。二功能不等者。非唯二性各別。然智能滅愚愚不滅智。藥能去毒毒不去藥。亦猶明能滅闇闇不滅明。三一偈結歸如來。逈出世表故難值遇。第六勤觀理事同無差別。離身心相故名精進。十頌總相顯佛此德。前即無差之差。此乃差之無差。二章相接顯非即離。亦互相成。十頌分二。初一約法雙標。后九就喻雙釋。今初也。初句標其所知。五類之法皆無有差。余三句對人以顯。次句揀非余境。下半唯佛究盡。后九釋中前五釋所知。后四釋能知。前中初四正釋。后一遣疑。前中皆上半喻。下半法無差所由。在于末句。然其能喻不離諸法。取其所易喻其所難耳。一體色無別喻。此喻為總。喻雖是一法合有二該橫豎故。豎約理事交徹。法者事也非法理也。色即空故。亦可法真法也非法妄法也。取文雖異義旨乃同。謂如金之黃色與金體斤兩性無差別。隨取互收。合中金是所依喻其真法。色是能依喻妄非法。以妄無體攬真而起。則真無不隱唯妄現(xiàn)也。以真體實妄無不盡唯真現(xiàn)也。是則無體之妄不異體實之真。故云無有異也。亦同密嚴如金與指環(huán)展轉無差別。橫者異法相望。法者可軌之法也。非法者。不可軌之法也。又法謂有法非法謂無故。中論釋法不生非法。云有不生無故。體性無異者。謂同如故。然前義正順于喻。后義乃順標中。諸法之言要由初義性相無差。方得顯于后義事事無差。若但用后義。未顯相全同性。那得顯于事事同于一性。第二偈假名不實喻。以真奪俗是故無差。攬緣成眾生。即虛非眾生。所遣既無能遣安有。故俱無實。以喻諸法皆無實義。并從緣故。若以正報為眾生。依報非眾生。乃全是所喻非實之相。尚難顯了。三三世互無喻。喻無相故無別。謂若未來有過去者。應名過去何名未來。故知定無過現(xiàn)之相。文舉一隅應反余二。諸法無相如彼互無。此以差別喻無差別。四四相非實喻。喻無性故無差別。生等四相離所相法。無別自性。一切諸法離所依理。無別自性。此以相無喻于性無。后遣疑者。疑云若都無別。云何見有性相等殊。故此釋云。亦如涅槃體離有無百非斯絕。而強立名字曰余無余。諸法亦然。真俗并虛分別成異。若離分別則無一切境界之相。第二四偈。喻能知者皆展轉遣疑。初偈疑云。既有分別則有能知。故釋云。離所數物無能數數。既所知無性何有能知。無知之知是真了法。次復疑云。若依向喻能數喻能知。能知雖無所知猶有故。復用能數法以喻所知。智慧差別以喻能知。反覆相遣顯無差理。謂一上加一名之為二。乃至百千。皆是諸一。由能數智作百千解故。晉譯中第三句。云皆悉是本數。今譯明一多相待故。無體性喻彼妄想。于無性中計為有無耳。次又疑云。都無能所何名佛智。故釋云。能所雙亡佛智斯顯。故所知妄法如世成壞。能知真智湛若虛空。尚不初成況當有敗。如出現(xiàn)品。又權智照俗同世成壞。權即是實如不離空。末偈疑云。佛智既等應用何殊。釋云。隨心妄取佛無異相。又謂常無常如各取空。佛智雙非如空無別。第七智了三種世間。性相諸邊不動。故名力林。十頌顯佛離相真智。于中分三。初四遍明世間。次五雙遣世及出世。后一觀成利益。今初略有二觀。初二偈攝末歸本觀。顯眾生世間空。后二緣生無作觀。兼顯器世間空。今初也。初二句。推假名眾生不出三世。顯是無常。次二句推三世眾生不出于蘊。顯無有我。次句蘊由業(yè)生。以明果空顯非邪因。次句推業(yè)唯心明心外無法。次句體心如幻。不離性空及與中道。如幻無性故。非有非無故。末句以本例末。則上五一如皆展轉緣生故。二緣生無作觀中。初偈無作故緣成。后偈緣成即無作。今初言不自他作者。通遣諸非。一約外道非自性等作。亦非梵天等他作。但以虛妄無業(yè)報故。廣如三論破。二約小乘非同類因自作。亦非異熟因他作。以皆相待無自性故。三約因緣相待。如十地論及對法所明。四約以因望果。中論云。自作及他作。共作無因。作如是說。諸苦于果則不然此自他言含于二意。一以果為自以因為他。論云。果法不能自作已體故。二以因為自以緣為他。此明不從因緣。無果待對故。離既不成合亦不成故。論云。若彼此共成應有共作。若彼此尚無作。何況無因。作彼此即自他也。下半二意。一不礙緣成以遣無因。二非但不礙幻有。亦由有空義故能成因果。是則不動真際建立諸法。又非但說于苦四種義不成。一切外萬物四義皆不成。成壞之言顯兼器界。后偈緣成即無作者。向約幻有。雖言成壞幻有即空故不應說。是則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第二五頌雙遣中。初半偈假征。次半標答。次偈出體釋成蘊是世間緣成。寂滅即出世間故。凈名經云。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一體說二故云假名。次二句征蘊名體。世以蘊為體。蘊以何為體。次二句標答。上句答體下句答名。應名無生五蘊。既云性不可滅。則顯前非事滅。次一偈釋成空故不滅亦非事在。不滅則知本自不生。是無生義。后一偈例出世間。顯智正覺世間。亦應緣無性。又證無性之理為自體故。末后一偈明觀益者。佛以實法為其體故。見法則常見佛也。第八照理觀佛而起正修。故名行林。十頌觀佛體相普周德。于中分二。前七約喻顯修。后三見實成益。前中復二。初二地種無性普周喻。喻佛無生遍應德。后五業(yè)相無依成事喻。喻佛難思現(xiàn)用德。于中二。三偈喻二偈合。前中初一明業(yè)果互依。次偈明相依無性。業(yè)不離生故業(yè)性空。因業(yè)有生故生無來處。后偈雙結難思顯成真觀。若逆推其本。業(yè)復有因卒至無住。無住無本故無所見。無見之見方了業(yè)空。二頌合中。初偈難思普應。合上業(yè)果互依。次二句。以互不相是。合互依無性。身若是佛轉輪王等即是如來。佛若是身。正覺之心應同色相。后二句結示真體。唯如唯智。合第三偈難思達本。二有三偈明見實中。初頌見佛即了法。以見佛稱性不疑同體故。次偈見法即見佛。了法即性凈。知佛不住性相故。后偈明了正修行。照了無相心寂分別。寂照雙流故名正念。則從佛法生是法王子故。又上三偈初知離名為法。次知法名為佛。后知無名為僧。窮見三寶之實體也。第九照心本末名為覺林。十頌顯于具分唯識。大分為二。前五約喻顯法。后五法合成觀。前中二。前二約事后三約心。乍觀此喻似前喻所作后喻能作。細尋喻意。前喻卻親。故喻真妄依持。后喻心境依持。然依生滅八識。但有心境依持而即如來藏心故。有真妄依持。以會緣入實差別相盡。唯真如門。即前喻所顯。攝境從心不壞相故。是生滅門。即后喻所明。存壞不二唯一緣起。二門無礙唯是一心。故下合中但明心造欲分義別。喻顯二門。是名具分唯識。今初。二偈真妄依持即真如門。攝一切法也。初偈初句總喻一心。次句喻隨緣熏變成依他也。次句不了依他故成遍計。第四句喻依他相盡體即圓成。后偈喻依圓真妄非即離義。上半不即能所異故。大種中無色身所觸故。色中無大種眼所見故。又能造無異畫色差別故。喻妄依真能所異故。性無差別相不同故。下半不離義。謂所造青等。離能造地等無別體故。假必依實同聚現(xiàn)故。喻妄必依真性相交徹故。然大必能造色。非色能造大。喻妄必依真起真不依妄生。故不云也。然不離于色有大種可得。后三約心者。喻于唯識心生滅門。于中初一亦明心境不即離義。上半不即。心中無彩畫。不可見故。彩畫中無心。無慮知故。喻能變所變見相別故。下半不離隨心安布故。喻離心則無境界相故。要由心變于境。非是境能變心。故云唯識。不言唯境。但云然不離于心有彩畫可得。不言然不離于畫而有心可得。次一偈喻能所變之行相。明畫師巧思不住。變態(tài)多端。所畫非心誰相知者。法合彼心者。真妄和合心也。恒言遮斷。不住遮常。如瀑流故。含一切種故云無量相。甚深細名難思議。次句頓現(xiàn)萬境。下句喻所變境。離心無體。又常不住者。無住為本故。無量難思總標深廣。下二句釋。示現(xiàn)一切廣故難思。各不相知深故難思。三一偈。重喻上來不相知義。謂非唯所畫之法。自不相知。喻所變之境無有體性。能畫之心念念生滅。自不相知故。亦不能知于所畫。雙喻心境皆無自性。各不相知故。言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又雖不知畫心。而由心能畫。喻眾生雖迷心現(xiàn)量而心變于境。又由不能知所畫。但畫于自心故。能成所畫。喻眾生由迷境唯心方能現(xiàn)妄境。又喻正由無性方成萬境。故云諸法性如是。第二五偈合中分四。初一偈合。初二句初句合。最初句心者。即總相之心也。下三句合。第二句諸世間者。即諸彩色此句為總。下出諸相即蘊界處。故云無法不造故。晉譯云造種種五蘊。正法念云。心如畫師手。畫出五彩黑青赤黃白及白白。故上文云。布諸彩色。畫手譬心六色。如次喻地獄鬼畜修羅人天。若言種種則十法界。五蘊等法皆心所造。次二頌合前初偈下半。于中二。初一舉例以合。由成前諸言。謂如世五蘊從心而造。諸佛五蘊亦然。如佛五蘊。余一切眾生亦然。皆從心造。然心是總相悟之名佛。成凈緣起。迷作眾生。成染緣起。緣起雖有染凈心體不殊。佛果契心同真無盡。妄法有極故不言之。若依舊譯。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則三皆無盡。無盡即是無別之相。應云心佛與眾生。體性皆無盡。以妄體本真故亦無盡。是以如來不斷性惡。亦猶闡提不斷性善。又上三各有二義?傂亩x者。一染二凈。佛二義者。一應機隨染。二平等違染。眾生二者。一隨流背佛。二機熟感佛。各以初義成順流無差。各以后義為反流無差。則無差之言含盡無盡。又三中二義。各全體相收。此三無差成一緣起。上約橫論。若約一人心即總相。佛即本覺。眾生即不覺。乃本覺隨緣而成此二。為生滅門。下半此二體性無盡。即真如門。隨緣不失自真性故。正合前文大種無差。若謂心佛眾生三有異者。即是虛妄取異色也。后一偈反勢合。謂妄取異色則不知心行。若知心行普造世間。則無虛妄。便了真實。即正合大種無差。兼明觀益。三一偈有二義。一雙合前真妄心境不即離義。上半合前二三偈之上半。即前互無不即之義。心即能變及心體故。身即所變。謂有根身是識相分及性之相故。下半雙合前兩偈。下半不離之義。謂雖不相住。而依心現(xiàn)境依體起用。作諸佛事體用不礙。為未曾有。二又將合前第四偈。謂上半合前恒不住義。及各不相知。而能作佛事。合示現(xiàn)一切色。自在未曾有合無量難思議。為兼此義。不以互無言之而言不住。譯之妙也。晉經但云心亦非是身。但得前文互無之義。末后一偈結勸即反。合前畫師不知心喻。若不知心常畫妄境。觀唯心造則了真佛。上半有機下半示觀。然有二釋。一云。若欲了佛者應觀法界性。上一切差別皆唯心作。以見法即見佛故。二觀法界性是真如門。觀唯心造即生滅門。是雙結也。又一是真如實觀。一是唯心識觀。大乘觀要不出此二。觀此二門唯是一心。皆各總攝一切法盡。二諦雙融無礙一味。三世諸佛證此為體故。欲知彼者。應當觀此既為妙極。是以暫持能破地獄。第十鑒達諸佛逈超色聲。心言路絕故云智林。頌顯此德十頌分二。初一標章后九解釋。今初。若準晉本。第四句云所思不可思。則四句皆標章。今經則上三句標章。第四句總結。謂標章遮過令不依識。明佛三業(yè)非凡境故。第四總結顯德示智入門。謂若了唯一真心。言思斯絕則合菩提之體故。梵本第四句。云于不思何思。即是以一真心而成三業(yè)。三業(yè)不離一真形奪相融。不可以一多思也。又非唯佛之三業(yè)同一真心。亦與觀者真心非異非一。故難思議。若能離于思議則終日見聞。亦無所見聞矣。后九別釋中。即分三別。初二釋不可取。次四釋不可見。后三釋不可聞。今初也。初半偈奪以正釋。后一偈半縱以生過。然有量等實通三業(yè)。為對下二且就智明。有如理智不可言量。有如量智不可言無。又一智即是一切智故。眾智所用不相雜故。后縱中初半?v其令取必無果利。后一偈顯取之失。夫說法者。當如法說法無所得而欲取得。心計有說執(zhí)石為寶。是謂自欺。理無謂有是為自誑。終不契理。故云。己事不成污他心識故不令眾喜。又以量無量取則墮斷常。自損損他故皆不可。第二有四偈。嘆佛色身深奧釋不可見。章文分為二。初一法說后三喻況。今初。非色現(xiàn)色故稱為妙。物感斯現(xiàn)是曰無邊。又色即空故邊即無邊。又凈識所現(xiàn)空色相融。故身分總別。乃至一毛皆無邊量。攝德無盡。具上三義豈可以盡言。次三喻中分二。初一摩尼隨映喻。喻佛地實無異色。隨感便現(xiàn)故言無色而現(xiàn)色。喻全似法。故但合云。佛亦如是。后二偈凈空現(xiàn)色喻。喻佛法身體非是色。能現(xiàn)粗妙一切諸色。初偈喻后偈合。四句對前。但二三前卻此是分喻。故委合之。以空但不可眼見。而可心知。佛所現(xiàn)色心行處絕。故為分喻。心眼尚不能見。況肉眼哉。此即見中絕思議也。問二喻。豈不違經上云有無邊妙色。今云非色無色耶。亦違諸論佛有妙色為增上緣。古德云。若約初教大乘義。如前說。若實教大乘。佛地無此色聲粗相功德。但有大智大悲大定大愿諸功德等。然諸功德等并同證真如。若眾生機感。即現(xiàn)色無盡。既無不應機時。故所現(xiàn)色亦無斷絕。此以隨他為自。更無別他自。約此為有。故云。無邊妙色。今約自說。不約隨他。故云無色非色也。亦可前喻初教后。喻實教。有云。若爾彼能現(xiàn)體為有無耶。十蓮華藏塵數之相。皆示現(xiàn)耶。八地七勸。言佛色聲皆無有量。寧不違耶。若執(zhí)佛果。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獨存者。無漏蘊界窮未來際。遍因陀羅網皆非實事。亦違涅槃滅無常色而獲常色。此義具如智慧莊嚴經說。然上二解各是一理。并符經論。今當會之。攝末從本唯如如智。自受用色智所現(xiàn)故。攝相從性但有如如。既所現(xiàn)即如。何妨妙色。故有亦無失。然如外無法何要須現(xiàn)。萬法即如如即法身。更何所現(xiàn)。故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于理未失。如色相即有無交徹。若定執(zhí)有無恐傷圣旨。故今二喻前后相成。摩尼現(xiàn)色但云無色。無即但是無他。非無自體。凈空現(xiàn)色既云非色。非即非其自體。不獨無他。前喻自受用身后喻法身。此二不二為佛真身。故下經云。佛以法為身清凈如虛空。所現(xiàn)眾色形令入此法中。第三三偈。釋所聞不可聞中。初約應聲緣感。便應離相離性故。聲非如來應不差機。非聲之聲故云不離。故以聲取是行邪道。若離聲取未免斷無。次頌約體釋。湛然不遷。心離分別。尚非心見安可耳聞。猶如天鼓無心出故。此即聞中不思議也。后偈釋疑。疑云。為是有法不可聞耶。為是無法無可說耶。上半順理后句答。次疑云。若爾何以現(xiàn)聞教法。下半釋云。但自心變非佛說也。若依權教。此約有影無本。然本影相望通有四句。若依此宗果海離言故無有說。用隨機現(xiàn)謂如是說。而此本質亦是自心余如懸談中說
- 上一篇: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第二十卷
- 下一篇: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第二十二卷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華嚴經》“華”是大乘的因地,“嚴”是果地的功德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yè)”是什么意思?
- “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有什么含義?
- 十種自在指的是什么?解讀《華嚴經》十種自在
- 入無生智,到無依處是什么意思?
- 為什么說《華嚴經》是別教一乘?
- 脫去俗服,當愿眾生,勤修善根,舍諸罪軛的意思
- 只在誦《華嚴經》的時候口臭,還要繼續(xù)誦嗎?
- 怎么理解“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yè),是為魔業(yè)”?
- 《大方廣佛華嚴經》經題含義是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華嚴經》是屬于開智慧嗎?
- 人要精進學習,切莫放縱欲望
- 發(fā)起殊勝的菩提心,讓世界變得更清凈
- 機緣到來時,因果報應是逃不掉的
- 《華嚴經》是阿難尊者記錄的嗎?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釋
- 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