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心經》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經中字數最少的一部經典著作,因其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藝術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的大智慧(八十六)
把苦分成兩種苦,分段生死苦和變易生死苦,還是很抽象,很多人不容易理解。那我們再把苦進行分類解釋。“苦”,可以分成“三苦”,有三種苦。
什么是三苦?
“三苦”是指哪三種?
第一是苦苦,第二是壞苦,第三是行苦。
第一個,什么叫“苦苦”?
我們的五蘊是有漏之身,是眾苦交聚之處。五蘊身心本身就是苦,“眾苦”都在那里,都表現(xiàn)在五蘊身心上。
我們人一出生為什么大哭?就說明五蘊身心降生到人世間就非?,還沒有談到天災人禍的問題。哪個小孩子生出來就很歡喜的?沒有的,每一個都哇哇大哭。所以這已經很苦了,再加上天災、人禍、車禍、身體上的病痛種種,就更苦了。這就是“苦苦”。
第二個,什么是“壞苦”?
“壞苦”是說樂事消失后的感受。“壞苦”是會變的,不是恒常不變的。比如說有的人現(xiàn)在有錢有很多財富,一夜之間股票爆跌了,不名一文。突然變得一貧如洗,還欠了人家一屁股債,很難受很痛苦。
所以,不要去炒股票,炒股票高興是一時的,很多是揪心的事。股票升了高興得要命,整個身心都投入進去,被它牽著走。跌的時候痛苦萬分。就好像小孩子在吃糖,你把他的糖拿走了,他的美事沒有了,馬上就哭了。比如,你現(xiàn)在當局長,很威風,但是整治之后官帽一下子沒有了,或有些當大官的被查出貪污受賄,被收監(jiān)入獄,立馬由樂變苦。
當好事離開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痛苦,接受不了,F(xiàn)在我們分析這個“樂”是不是真正的樂?世間“樂”,它的本質是“苦性”的,就是說這個“樂”的性質沒有常性,沒有固定不變性。很多人說,享受美食是快樂的。舉個例子,比如你肚子餓了,給你端上一盤美食,吃著好香、好舒服。但不能把吃美食作為一種“樂”。你餓了吃個半斤是樂,讓你吃一斤樂不樂?吃兩斤,撐的受不了了,再吃多了可能都胃穿孔,腸胃出問題了。
所以,世間所謂的“樂”,隨著事情發(fā)展,隨時間的推移,感官的改變,它一定變成“苦”。很多年輕人喜歡跳舞,覺得跳舞很快樂,讓你跳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你或許覺得很樂,再讓你連續(xù)跳兩三個小時,腿都酸了,腰也累了,再讓你繼續(xù)跳四、五個小時,或狂跳一天,還覺得快樂嗎?你肯定說累啊、苦啊,苦的不得了,苦得受不了。跳舞是真正的樂嗎?
“苦”的東西具苦性,繼續(xù)發(fā)展一定還是苦。比如你今天沒吃早餐午餐覺得很餓,很難受,苦,晚餐還不吃,明天還不讓吃,只會更餓更苦……為什么不變成樂?我們覺得“樂”的東西,它繼續(xù)發(fā)展一定變成苦的東西。為什么?它本質就是苦,苦變不了樂。世間“樂”的本質是“苦性”,我們被它的假象所掩蓋了。
世間的樂全都是苦的暫息位,就是讓這個苦暫時休息一下。比如現(xiàn)在肚子很餓,很苦,吃點東西讓這個饑餓稍微休息一下。但如果把這個吃飯作為樂,一直吃下去就受不了。吃飯只是治這個苦的一個暫時的方法,把這個東西當成樂就不行了。跳舞本來是鍛煉身體,怡悅心情,讓身體的酸疼、心情的緊張暫時停息一下。如果把跳舞當成樂事的話就不行了,它只是苦的暫息位。世間所有的樂,都是這個性質。
有人感覺吸毒很好,吸進去感覺飄飄然,如再繼續(xù)吸下去怎么樣?最后上癮了,離開它一刻鐘都不行,難受的要死,要你命的苦。你說是樂還是苦?有人心情很難受找酒來喝,剛開始覺得很快樂,喝一兩斤白酒,最后造成酒精中毒,或腦血管爆裂,身體癱瘓了。
世間所有這些看起來樂的東西,都是苦的暫息位,它并不是真正的有樂性,它無有樂性。再分析下去,如果世間的樂是真有樂性的話,它永遠都會樂下去。什么叫樂性?它是天然樂,不會隨時間的消失而消失。但現(xiàn)實是它會消失的。這是事實的真相。
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我們感覺到苦,用世間的方法去治我們的苦,感受到暫時的樂,把它當成樂來執(zhí)著的話,又走入了一個苦的深淵。就像喝酒解愁——掉進一個大的深淵;吸毒感覺飄飄然——掉進一個更大的深淵。這些苦的深淵,掉進去很慘,會弄得家破人亡。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禪宗文化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二)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一)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四十)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九)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八)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七)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六)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五)
- 《心經》的大智慧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四)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三)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二)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一)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三十)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九)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二十八)
- 《心經》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七)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