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止觀法門釋要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
大乘止觀序
錢唐胡子浸云。問。于華藏單子曰。何謂道。單子曰。性是也。胡子疑焉。曰。修可廢歟。單子曰。在璞之玉。匪剖弗見。在礦之金。匪煉弗純。在纏之性。匪修弗顯。必曰。性也。而可以廢修也。彼蕓蕓者。熟無性耶。于是以靈峰老人所注南岳大乘止觀。授于胡子而告之曰。修道之要。盡于大乘止觀一書。而大乘止觀之要。盡于轉(zhuǎn)無塵智之一言。何也。心也者。萬法之體也。華嚴云。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首楞嚴云。諸法所生。惟心所現(xiàn)。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彼凡夫不了惟心之義。而為六塵所縛。則六塵。塵也。聲聞不了惟心之義。而為四諦所縛。則四諦。亦塵也。緣覺不了惟心之義。而為十二因緣所縛。則十二因緣。亦塵也。菩薩不了惟心之義。而為六度所縛。則六度。亦塵也。不寧惟是。昔有僧問先德曰。撥塵見佛時如何。曰。佛即是塵。由是觀之。若心外見有纖毫之法。無論若凡若圣。皆塵也。而抑知夫即心是塵。即塵是心也哉。緣論云。更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悉從自心生。還與心為相。良以世出世間諸法。惟是一心。茍于此諦了而不疑。則即舍情忘。馳求心歇。而無塵之智轉(zhuǎn)矣。今之時。慕道者如牛毛。明道者如麟角。執(zhí)性而廢修者。恪守無為。執(zhí)修而廢性者。罔知本妙。加以游談不根之徒。目不覩三藏之靈文。耳不聞五宗之(糸-八)旨。儼為人師。如盲導瞽。余雖辭而辟之。其如一傳眾咻。法焰智燈。危若一綫。誠能流布是書。俾知夫寂照者。性之體也。止觀者。性之用也。由寂故。而起于止。而即以止。合乎寂。由照故。而起于觀。而即以觀。合乎照。是則全性起修。全修是性。圓悟圓修之道。莫詳于此。然而以少方便。疾得菩提。則曰。轉(zhuǎn)無塵智而已矣。是故修道之要。盡于大乘止觀一書。而大乘止觀之要。盡于轉(zhuǎn)無塵智之一言也。胡子忻然。與其仲弟用和。季弟濟之。并吳子寶林。邵子南崖昆季。姚子三摩。謀而付諸梓。而乞余言弁其首。爰述胡子相往復(fù)之語。而為之序。
乾隆五十四年歲次己酉仲冬之吉富春華藏居士單照謹撰。
夫飲百川之泉者。須窮其源。攀萬木之條者。須知其本。況佛法心燈。普照一切。為人天之眼目。作凡圣之依歸。豈可晦其所由來也。天臺智者嗣法于南岳慧思禪師。習止觀。嘗讀法華藥王品。至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yǎng)如來。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其師嘆曰。非汝莫見。非我莫知。由是觀之。其師功行豈等閑哉。所著甚富。其大乘止觀一書。會靈峰蕅益旭公。分以科注。合四卷。名大乘止觀釋要。歲久淹沒。而智者大師名滿天下。其師著述。竟罕人知。此皆飲水不窮其源。攀木不知其本故耳。當知智者大師。五分法 身。由師所生。靈峰云。重子而輕父。斯之謂歟。真寂寺苾芻源洪法師。徧覓是論。復(fù)購得故板。見其殘缺。悉校正無訛。擬重補刻。適有海寧沈維樹先生。解囊樂助。成此勝因。(圓)見而隨喜。頓忘淺陋。敬為之序。
道光六年月在太簇人日苾芻尼悟德通圓。書于孝圓庵之摩訶衍室。
南岳大乘止觀序
兩浙路勸農(nóng)使兼提點刑獄公事朝奉大
夫行尚書度支員外郎護軍借紫朱頔撰
鶴林示滅而來。賢圣應(yīng)世者非一。咸以六度萬行。通達大智。安住于法界。拔濟于群迷。金文寶軸。具載于諸法之藏。若夫空一切法。證一切性。不于三界現(xiàn)其身意。達正覺之真源。顯毗盧之實相。則見乎南岳大師之止觀也。大師靈山佛會之圣眾。三世化緣于衡岫。密承佛旨。親聽法音?傫R鳴龍樹之心要。具菩提涅槃之了義。故著止觀。上下二論。遣真妄于一念。明 體相之無跡?杖媸帧o物可見。則止觀之理。自是而顯。寂照其門。由是而入。為出世之宗本。作佛種之導師。不歷僧祇。直超圣位。嗟夫斯教。雖大顯示。啟來者而人世未之普見。流于海外。逮五百年。咸平中。日本國僧寂照。以斯教航海而來。復(fù)歸圣朝。天禧四年夏四月。靈隱山。天竺教主遵式。將示生生之佛種。咸成上上之勝緣。乃俾刻其文。又復(fù)以序為請。重念如意稱珠。已還合浦。虛室生白。坐見法身。顧鉆仰之未至。抑稱贊之無取。但愿一切信心。見者能修。修者能證。對諸境而不動。于諸法而無染。一受不退。一得永得。盡未來際。常與南岳大師俱生。行如來事焉。
附目錄。(一)單子序。(二)通尼序。(三)朱序。(四)原序。(五)釋要序。
○釋題(七頁半)○初。略標大綱(至十三頁止)○二、廣作分別(分五)○一、明止觀依止。從第一卷(十三頁)起(至)第三卷(三十頁止)○二、明止觀境界。從第三卷(三十一頁)起(至)卷末(止)○三、明止觀體狀。從第四卷初起(至二十九頁止)○四、明止觀斷得。從第四卷三十頁起(至)四十頁前半張(止)○五、明止觀作用。從四十頁后半張起(至)四十七頁半張(止)○三、歷事指點(至)卷終(止)。
。ㄇ靶蛉参屙。卷一。三十九頁。卷二。四十五頁。卷三。四十一頁。卷四。六十一頁。后序二篇。共四頁。文雖有四卷。修行大要。在第四卷止觀體狀三十頁書。其余前后三卷半文。為學者開解決疑而已。)
【原序 天竺寺沙門遵式述】
止觀。用也。本乎明靜。明靜。德也。本乎一性。性體本覺。謂之明。覺體本寂。謂之靜。明靜不二。謂之體。體無所分。則明靜安寄。體無不備。則明靜斯在。語體。則非一而常一。語德。乃不二而常二。只分而不分。只一而不一耳。體德無改。強名為萬法之性。體德無住。強名為萬法之本。萬法者。復(fù)何謂也。謂舉體明靜之所為也。何其然乎。良由無始本覺之明強照。照生而自惑。謂之昬。無始無住之本隨緣。緣起而自亂。謂之動。昬動既作。萬法生焉。捏目空華。豈是他物。故云。不變隨緣。 名之為心。隨緣不變。名之為性。心昬動也。性明。靜也。若知無始。即明而為昬。故可了今。即動而為靜。于是圣人。見其昬動可即也。明靜可復(fù)也。故因靜以訓止止其動也。因明以教觀。觀其昬也。使其究一念即動而靜。即昬而明。昬動既息。萬法自亡。但存乎明靜之體矣。是謂圓頓。是謂無作。是如來行。是照性成修。修成而用廢。誰論止觀。體顯而性泯。亦無明靜;砣徽l寄。無所名焉。為示物旨歸。止成。謂之解脫。觀成。謂之般若。體顯。謂之法身。是三即一。是一即三。如伊三點。如天三目。非縱橫也。非一異也。是為不思議三德。是為大般涅槃也。嗚呼。此法自鶴林韜光。授大迦葉。迦葉授之阿難。阿難而下。燈燈相屬。至第十一馬鳴。鳴授龍樹。樹以此法寄言于中觀論。論度東夏。獨淮河慧文禪師解之。授南岳大師。南岳從而照心。即復(fù)于性。獲六根清凈。位鄰乎圣。斯止觀之用驗矣。我大師惜其無聞后代。從大悲心。出此數(shù)萬言。目為大乘止觀。亦名一乘。亦名曲示心要。分為二卷。初卷開止觀之解。次卷示止觀之行。解行備矣。猶目足焉。俾我安安不遷。而運到清涼池。噫。斯文也。歲月遼遠。因韜晦于海外。道將復(fù)行也。果咸平三祀。日本國圓通大師 寂照。錫背扶桑。杯泛諸夏。既登鄮嶺。解篋出卷。天竺沙門遵式。首而得之。度支外郎珠公頔。冠首序。出俸錢。模板廣而行之。大矣哉。斯法也。始自西傳。猶月之生。今復(fù)東返。猶日之升。素影圓暉。終環(huán)回于我土也。因序大略。以紀顯晦耳。
【大乘止觀釋要自序】
大乘者。心性之異名也。止觀者。寂照之異名也。世顧離心性。別覓大乘。離止觀。別談寂照。何異騎牛覓牛。丙丁童子求火乎。儒者之道。有見而知之。有聞而知之。佛道亦然。北齊大師。悟中論四句偈義。直接龍樹心印。一傳南岳。再傳天臺。天臺述為摩訶止觀等書。由是止觀法門。盛聞于世。頓、漸、不定、三法并圓。乃南岳所示曲授心要。世皆罔聞。今試細讀。實為圓三止觀總綱。文不繁而義已備。獨慈云懺主。五百年后。序而行之。迄今又將五百余年。微言將絕。予愧不敏。未 能聞道。姑效盲人摸象。述為釋要以助其傳。李石蘭張孺含二居士。集眾緣付梓。大乘緣起。為弁簡端。古吳蕅益沙門智旭謹識。
。ㄐ蚰。皆照流通本所刻。分卷音釋。依藏本。故不同也。)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一
明古吳沙門智旭述
夫佛祖授受。不過以心印心。此心之體。即是大乘。欲證大乘。莫若止觀。止則不隨妄想。而一相永凈。觀則不滯空寂。而妙用恒興。頓了諸法。觸處皆通?芍^成菩提于彈指。功越僧祇。入法界于微塵。理絕分量者也;涀源髱熐谥蟆mw晦海東。逮夫咸平復(fù)歸之時。重暉斯土。不謂延至今時。又將置諸高閣。習臺宗者。尚多逐流而迷源。稟異傳者。寧知探本而攝末。自惟闇昧。解行俱荒。竊仰靈文。饑 渴方甚。是以輙忘固陋。略辨旨歸。將釋法門。大文為二。初題目。二入文。
【(甲)初中又二。初正釋題。二出師號。(乙)今初】
大乘止觀法門。
總題六字。具有能起所起。能依所依。能通所通。能繇所繇。能簡所簡。能成所成。能詮所詮。能解所解。八雙十六只義。初能起者。所謂大乘。梵語名摩訶衍。即是眾生自性清凈心。依此能起止觀法門。葢眾生心性本來寂照。繇寂義故。能起妙止。繇照義故。能起妙觀也。二所起者。即止觀法門。乃三世諸佛背塵合覺之要術(shù)。良以眾生心性本來寂照。然但有性德。未有修德。不覺念起而有無明。念起便成動相。違于本寂。無明便成昧相。違于本照。遂舉心性之全體。而為阿黎耶識。名為業(yè)相。此則全真成妄。妄分能所。能名轉(zhuǎn)相。所名現(xiàn)相。三細即呈。六粗隨具;髽I(yè)苦三。連環(huán)不息?鄻O思本。返察苦源。知苦無性。繇于惑業(yè);髽I(yè)無性。有而非有。惟是一心。諸妄永寂。名之為止。知無性苦。及與惑業(yè)。非有而有。差別萬殊。洞明緣起。亦惟一心。大用繁興。名之為觀。此二皆依大乘自性清凈心而得起也。三 能依者。即是止觀。謂繇意識能知名義故。聞?wù)f諸法自性寂靜。本來無相。但以虛妄因緣。非有似有。然復(fù)有即非有。惟是一心。亦無心相可取。如是意識能解了故。攀緣永息。說名為止。如理觀察。說名為觀。當知修止觀者。則是意識之功能也。四所依者。謂以大乘自性清凈心為依止故。依本寂義而修于止。依本照義而修于觀。當知修止觀者。必以心性為所依也。五能通者。謂止觀法門。此復(fù)有三。以教為門。能成聞慧。以行為門。能成思慧。以理為門。能成修慧。是中約分別性以修止觀。一往是教為門。約依他性以修止觀。一往是行為門。約真實性以修止觀。一往是理為門也。六所通者。謂大乘自性清凈心。此亦有三。所謂理乘。隨乘。得乘。一往為語。隨乘是觀門所通。得乘是止門所通。理乘是止觀不二門所通也。復(fù)次大乘。亦可名能通。止觀亦可名所通。以教為乘。通至相似止觀。以行為乘。通至分真止觀。以理為乘。通至究竟止觀也。七能繇者。謂大乘止觀。此復(fù)三義。大三義者。謂大多勝。乘三義者。謂理隨得。止三義者。謂止息義。停止義。不止止義。觀三義者。謂觀穿義。觀達義。不觀觀義。 眾生現(xiàn)前一念自性清凈心。體絕對待故大。具足諸法故多。無法可比故勝。性具三義。名理乘。悟達三義。名隨乘。契會三義。名得乘。體此三義一心。徧能息滅見思塵沙無明幻惑。名止息義。安住三諦不思議境。名停止義。實無能息所息能停所停之殊。名不止止義。了此一心三義。徧能穿徹三惑蔽障。名觀穿義。具知一境三諦平等差別因緣。名觀達義。實無能穿所穿能達所達之殊。名不觀觀義。惟此大乘止觀。能繇圓教圓行圓理之門也。八所繇者。謂大乘法門。三千性相。俱名為法。即法能通。復(fù)名為門。諸法之性。非有非無。非亦有無。非非有無。四句圓離。亡泯清凈。悉檀說之。得具四門。四非定四。一一圓融。通為止觀之所繇也。若欲粗點示者。約染分。分別性修止觀。是繇空門。約染分。依他性修止觀。是繇有門。約染分。真實性修止觀。是繇亦有亦空門。約凈分。三性修止觀。是繇非有非空門。亦可約分別性。是有門。約依他性。是雙亦門。約真實性。是空門。亦可一一性。各論四門。以三性咸離四句。咸得四句說之故也。又修止。是繇空門。修觀。是繇有門。止觀雙行。是繇雙亦門。及雙非門。為 令易解。作此分別。得意為言。一門一切門。一切門一門。方是所繇大乘門也。九能簡者。謂大乘二字。簡非諸余止觀法門。十所簡者。謂止觀法門。有于多種。若體真止。入空觀。但能自度。不能度人。不名大乘。若方便隨緣止。出假觀。雖能度人。不到究竟。若二止為方便。得入息二邊分別止。二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觀。一往說是大乘。然次第歷別。則前二不高。后一不廣。亦不名大。在因能運。至果休息。復(fù)不名乘。今依自性清凈心而為依止。即動而靜。即昬而明。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盡未來際。無二際想。方是大乘之止觀也。十一能成者。謂繇妙止觀力?俗C大乘自性清凈平等一實之心。十二所成者。謂本源自性清凈心大乘無上極果。為妙止觀之所證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十三能詮者?偞肆帧=允悄茉。大能詮于體相用三絕待之義。乘能詮于從因至果自度度他之義。止能詮于會妄歸真之義。觀能詮于即體起用之義。法能詮于軌物任持之義。門能詮于就路還家之義。十四所詮者。謂即此字下所顯之義。能起吾人聞思修慧。十五能解者。謂識心明利故。因文得義。 不同牛羊眼視。莫辨旨歸。十六所解者。謂名句文身。是聞慧所行之境。乃至慧力殊勝故。則能廣歷一切六塵諸境。悉于其中得見大乘止觀法門也。若欲五重說者。即是以法無名。自性清凈心為體。止觀為宗。除障得益為用。無上醍醐為相。
【(乙)二出師號】
南岳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師諱慧思。姓李氏。元魏南豫州武津人也。兒童時。夢梵僧勉令入道。嘗于空冢。及移托古城。鑿穴棲身。除乞食緣。晝夜讀法華經(jīng)。頂禮精勤。不事寢息。久雨濕蒸。舉身浮腫。忍心向經(jīng)。忽爾消磨。又夢普賢乘白象王摩頂。所摩頂上。隱起肉髻。年十五出家受具。夢二十四僧為加羯磨。圓滿戒法。因讀妙勝定經(jīng)。見贊美禪定。乃徧親禪學。后謁北齊慧文大師。咨受口訣。授以觀心之法。坐禪達旦。遂動八觸。因見三生行道之跡。夏竟將受歲。放身倚壁;砣淮笪蚍ㄈA三昧。此后宏通大乘。初河南兗州。次郢州。次光州開岳寺。次大蘇山。每講大般若經(jīng)。時為諸惡論師。競以毒藥。欲斷師命。師一心念般若。毒即為消。繇此發(fā)愿。造金字大品般若經(jīng)。及法華經(jīng)。造畢。制愿文一卷。命弟子智顗代講。至一心具萬行。忽有所疑。師曰。如汝疑者。乃大品次第意耳。未是法華圓頓旨也。吾昔于夏中。一念頓證。諸法現(xiàn)前。吾既身證。不必有疑。顗問所證是十地耶。曰。吾一生望入銅輪。以領(lǐng)徒太早。損己益他。但居鐵輪耳。后避地居南岳。登祝融峰。遇岳神會棋。神詣師曰。師何來此。師曰。求檀越一坐具地。神曰。諾。即飛錫以定其處。(今福嚴寺是)神曰。師已占福地。弟子當何所居。師即轉(zhuǎn)一石鼓。下逢平地而止。(今岳君圣像猶在石鼓之上)岳神乞戒。師即為說法要。師將順世。大集門學。連日說法?嗲泻摹D嗽。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華般舟方等懺悔。常坐若行者。隨有所須。吾自供給。如無此人。吾當遠去。竟無答者。即屏眾斂念。將入寂。弟子靈辨不覺號哭。師訶之曰。惡魔出去。眾圣相迎。方論受生處。何驚吾耶。即端坐唱佛來迎。合掌而逝。顏色如生。異香滿室。陳大建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也。壽六十三。夏四十九。師身相挺特耳有重輪。頂有肉髻。牛行象步。不倚不斜。平昔御寒。惟一艾衲?暲k之屬。一切不受。所居之處。靈瑞重(水/臼)。供物嚴備。瓶水自滿。有諸天童。以為侍衞;颥F(xiàn)形大小;蚣艩柌厣怼.愊銊氽E。不可勝紀(已上出天臺山方外志)。今言思大禪師者。后人尊稱之辭。言曲授心要者。以觀心之要。不過止觀體狀。今為徧決眾疑。故說前后諸文。又初文略說止觀。義無不了。次文廣作分別。皆是曲垂開示也。按此法門。唐末流散海外。有宋咸平三年。日本國寂照。持此本至四明。慈云師得之。為作序流通云。
【(甲)入文為三。初略標大綱。二廣作分別。三歷事指點。(乙)初中三。初一番問答泛標正法。第二番問答標宗大乘。第三番問答標示止觀。(丙)初中又二。初問。二答。(。┙癯酢
有人問沙門曰。夫稟性斯質(zhì)。托修異焉。但匠有殊雕。故器成不一。吾聞大德。洞于究竟之理。鑒于玄廓之宗。故以策修。冀聞?wù)枴?/p>
沙門以勤息為義。乃出家之都名。不改名性。即指自性清凈心。一期果報。五陰名質(zhì)。有其質(zhì)者。必稟其性。所謂性相近也。所緣名托。造進為修。隨于染凈緣。成逆順二修。遂有十界差別之果。所謂習相遠也。匠喻師友。雕喻訓誨。器喻學人。秉教修行。所尅之果不一者。三乘七方便等種種差別也。究竟 之理。指本性言。玄廓之宗。指妙修言。玄則不滯于淺近。廓則不局于偏隅。不滯不局。乃名正法。葢已密請大乘止觀法門矣。
【(。┒稹
沙門曰。余雖幼染緇風。少餐道味。但下愚難改。行理無沾。今辱子之問。莫知何說也。
此謙退以觀機也。染緇風。餐道味。是明其習于正教。下愚難改。是謙言未臻行理。繇行理無沾。所以不能懸鑒他心。莫知問者。欲何所說。然大師示居鐵輪。已屬行位。今言無沾。實謙辭耳。
【(丙)第二番問答亦二。初問。二答。(。┙癯酢
外人曰。唯然大德。愿無憚勞。為說大乘行法。謹即奉持。不敢遺忘。
未達惟心。心游理外。名為外人。發(fā)大乘心。求大乘法。斯可與言大乘矣。
【(。┒稹
沙門曰。善哉佛子。乃能發(fā)是無上之心。樂聞大乘行法。汝今即時已超二乘境界。況欲聞而行呼。然雖發(fā)是勝心。要藉行成其德。但行法萬差。入道非一。今且依經(jīng)論。為子略說大乘止觀二門。依此法故。速能成汝之所愿也。
能發(fā)大心。便名佛子。以其堪紹佛位故也。昔有羅漢。畜一沙彌。沙彌忽發(fā)大心。師即讓令前行。故知一念發(fā)心。實超二乘境界。然既發(fā)勝心。尤須勝行。行雖萬別。止觀為要。以止觀二門。能攝能生一切行故。
【(丙)第三番問答亦二。初問。二答。(。┙癯酢
外人曰。善哉愿說。充滿我意。亦使余人展轉(zhuǎn)利益。則是傳燈不絕。為報佛恩。
佛以度生為事。惟有傳法。能報佛恩。此正大乘自利利他之深心也。
【(。┒稹
沙門曰。諦聽善攝。為汝說之。所言止者。謂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但以虛妄因緣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作是觀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為止。所言觀者。雖知本不生。今不滅。而以心性緣起。不無虛妄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故名為觀。
先誡諦聽。令生聞慧。又誡善攝。令生思慧。以階修慧也。梵語奢摩他。此翻為止。而有三別。一體真止。 二方便隨緣。三息二邊分別止。就一一止。各有三義。體真止。止息見思。停止真諦。見思真諦。如水與冰。同一濕性。性則不當止與不止也。方便隨緣止。止息塵沙。停止俗諦。塵沙俗諦。亦如冰水。性非止與不止也。息二邊分別止。止息無明。停止中諦。無明中諦。亦如冰水。性非止與不止也。謂知一切諸法等者。知之一字。即所謂作是觀之觀字。乃繇觀以入止也。一切諸法徧指十界十如權(quán)實性相。所謂因緣所生法也。從本已來。性自非有。不生不滅。所謂我說即是空也。十界俱空。不同但空而已。但以虛妄因緣故。非有而有。所謂亦名為假名也。十界互具。不同偏假而已。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所謂亦名中道義也。法法皆中。不同但中而已。觀即空故。令界內(nèi)外見思。妄念不流。觀即假故。令界內(nèi)外塵沙。妄念不流。觀即中故。令界內(nèi)外無明。妄念不流。為令易解。次第分別。得意為語。三止圓在一心之中。故為大乘止門。梵語毗缽舍那。此翻為觀。亦有三別。一從假入空觀。二從空入假觀。三中道第一義觀。就一一觀。亦各三義。從假入空。觀穿見思。觀達真諦。見思真諦。性元 非二。不當觀與不觀。從空入假。觀穿塵沙。觀達俗諦。塵沙俗諦。性元非二。不當觀與不觀。中道妙觀。觀穿無明。觀達中諦。無明中諦。性元非二。不當觀與不觀也。此示觀文。與止稍別。前約因緣所生。即空假中。以明妙止。則三妙觀。已在其中。但是就事顯理。攝末歸本。譬如大佛頂經(jīng)所明。陰入處界。皆如來藏也。今言雖知本不生。今不滅。即牒上文全事即理言之。所謂隨緣即不變也。而以心性緣起。不無虛妄世用。猶如幻夢非有而有。乃即指彼一切諸法。隨拈一法。無非緣起法界。所謂不變隨緣。即性具相。俱體俱用。譬如大佛頂經(jīng)。所明如來藏中七大互融。方為大乘觀門也。夫以背塵合覺。所有三止三觀?偯麨橹。全體起用。所有即寂即照。總名為觀。既非敵對之功。永異偏小之旨。得此意已。廣歷下文染凈三性。若豎若橫。種種止觀。從始至終。罔非圓極。方知智者大師徧立十境。備論十乘。要不出于此矣。只緣根有利鈍。致使說有詳略。何容重子。而反輕父哉。初略標綱要竟。
【(乙)二廣作分別二。初重問。二詳答。(丙)今初】
外人曰。余解昧識微。聞斯未能即悟。愿以方便。更為開示。
【(丙)二詳答三。初許說。二立科。三解釋。(。┙癯酢
沙門曰。然。更當為汝廣作分別。亦令未聞尋之取悟也。
【(。┒⒖啤
就廣分別止觀門中。作五番建立。一明止觀依止。二明止觀境界。三明止觀體狀。四明止觀斷得。五明止觀作用。
一明止觀依止。有兩卷半文。即慈云所謂初卷開止觀之解者也。二明止觀境界。至五明止觀作用。有卷半文。即慈云所謂次卷示止觀之行者也。次第者。依止即迷悟之源。繇迷故。有三性境界差別。繇有所觀境故。得辨止觀體狀。繇修止觀。便有斷得。繇得體故。便有作用也。
【(。┤忉尲礊槲。初明止觀依止(至)五明止觀作用。(戊)初中二。初分科。二各釋。(己)今初】
就第一依止中。復(fù)作三門分別。一明何所依止。二明何故依止。三明以何依止。
【(己)二各釋即為三。初明何所依止(至)三明以何依止。(庚)初中二。初標列。二釋成。(辛)今初】
初明何所依止者。謂依止一心。以修止觀也。就中復(fù)有三種差別。一出眾名。二釋名義。三辨體狀。
先標一心。次列三別也。一心。即指吾人現(xiàn)前一念介爾之心。其性元與諸佛及眾生等。所謂三無差別。葢既全真成妄。即復(fù)全妄是真。故名一心。非于妄心之外。別立一真心也。譬如指即波之水性。即漚之海性耳。
【(辛)二釋成即為三。初出眾名。二釋名義。三辨體狀。(壬)今初】
初出眾名者。此心即是自性清凈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復(fù)名法身。又稱如來藏。亦號法界。復(fù)名法性。如是等名。無量無邊。故言眾名。
此略列七種名。以為釋義之本也。
【(壬)二釋名義三。初標章。二廣釋。三結(jié)成。(癸)今初】
次辨釋名義。
【(癸)二廣釋為七。初釋自性清凈心(至)七釋法性。(子)今初】
問曰。云何名為自性清凈心耶。答曰。此心無始以來。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性凈無改。故名為凈。何以故。無明染法。本來與心相離故。云何為離。謂以無明體 是無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無可與心相應(yīng)。故言離也。既無無明染法與之相應(yīng)。故名性凈。中實本覺。故名為心。故言自性清凈心也。
言此現(xiàn)前。一念心之自性。自從無始以來。雖被無明染法所覆。而清凈如故。性不可改。譬如虛空。雖被狂華于中起滅。而空性無改。以彼狂華體非有故。不得言其與空相應(yīng)。是名離也。非如兩物異處。而名離也。言中實本覺者。性非有無。名之為中。不同空之對有得名。理非虛謬。名之為實。不同空之因色顯發(fā)。元無不覺。名為本覺。不同空之晦昧無知。故但可以空為喻。不可認空為心。
【(子)二釋真如】
問曰。云何名為真如。答曰。一切諸法。依此心有。以心為體。望于諸法。法悉虛妄。有即非有。對此虛偽法故。目之為真。又復(fù)諸法雖實非有。但以虛妄因緣而有生滅之相。然彼虛法生時。此心不生。諸法滅時。此心不滅。不生故不增。不滅故不減。以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故。名之為真。三世諸佛及以眾生。同以此一凈心為體。凡圣諸法。自有差別異相。而此真心無異無相。故名之為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實如是。唯是一 心。故名此一心。以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實。亦不如是。即為偽異相也。是故起信論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義故。自性清凈心。復(fù)名真如也。
初兩番釋真。次一番釋如。次一番合釋真如也。真者不妄。如者不異。初釋真者。一切諸法。種種差別。悉是虛妄偽相。心則即差別而非差別。如金即器。器有差別。金性無差。器相是偽。金體是真也。又釋真者。諸法虛妄。因緣生滅。心則即生滅而不生滅。如金即器。器有成壞。金無成壞。成壞。即是生滅增減之妄。無成壞者。名為真也。次一番釋如者。舉凡圣之萬殊。同真心之一體。體非有二。故言無異。相惟實相。故言無相。次合釋真如者。心外無法。法惟是心。真實如是。故名真如。引論證成。在文易見。
【(子)三釋佛性二。初略釋。二廣辨。(丑)今初】
問曰。云何復(fù)名此心。以佛為性。答曰。佛名為覺。性名為心。以此凈心之體。非是不覺。故說為覺心也。
【(丑)二廣辨三。初約不覺辨。二約覺辨。三釋余疑。(寅)初中二。初直明心非不覺。二雙顯二佛性義。(卯)今初】
問曰。云何知此真心。非是不覺。答曰。不覺即是無明住地。若此凈心是無明者。眾生成佛。無明滅時。應(yīng)無真心。何以故。以心是無明故。既是無明自滅。凈心自在。故知凈心非是不覺。又復(fù)不覺滅故。方證凈心。將知心非不覺也。
無明自滅。凈心自在。乃約在纏真如。以明非是不覺。不覺滅故。方證凈心。乃約出纏真如。以明非是不覺。此心雖有。在纏出纏之異。而元非不覺則同也。
【(卯)二雙顯二佛性義】
問曰。何不以自體是覺。名之為覺。而以非不覺故。說為覺耶。答曰。心體平等。非覺非不覺。但為明如如佛故。擬對說為覺也。是故經(jīng)言。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此即偏就心體平等說也。若就心體法界用義以明覺者。此心體具三種大智。所謂無師智。自然智。無礙智。是覺心體。本具此三智性。故以此心為覺性也。是故須知同異之義。云何同。謂心體平等即是智覺。智覺即是心體平等。故言同也。復(fù)云何異。謂本覺之 義是用。在凡名佛性。亦名三種智性。出障名智慧佛也。心體平等之義是體。故凡圣無二。唯名如如佛也。是故言異。應(yīng)如是知。
問意單取覺義。答則雙非二邊。然心體實非覺與不覺。亦得說為覺者。以具如如佛及智慧佛二義故也。約如如佛。則非覺非不覺。然既稱佛。亦可強名為覺矣。約智慧佛。既具三智之用。便可直稱為覺也。無師智。即一切智。了達十界一相。不繇他悟故。自然智。即道種智。了達三千性相。無量差別。不繇作意故。無礙智。即一切種智。了達一相無相。無相無不相。一一相中。具見一切諸法。真實之相。究盡邊底。無障蔽故。又無師智者。謂一切智等。三智一心中得。不從他授故。自然智者。謂一心法爾具足三智故。無礙智者。謂一切智。三諦俱空。道種智。三諦皆假。一切種智。三諦并中。無隔礙故。夫如如佛與智慧佛。全體即用。全用即體。安得非同。但智慧佛。凡夫但有其性。未彰其用。而如如佛。在凡不減。在圣不增。安得非異。又復(fù)應(yīng)知智慧佛性。凡夫用雖不彰。而性元無減。如如佛性。凡夫體雖無減。而迷不自覺。則異仍非異。直是非同非異。說有同異之義耳。
【(寅)二約覺辨四。初辨智慧佛性。二辨報應(yīng)佛性。三辨出障佛性。四辨平等佛性。智慧佛。即自受用報身。報佛即他受用報身。應(yīng)佛即勝劣二應(yīng)。及隨類應(yīng)身。出障。即果頭法身。平等。即在纏法身。如此單復(fù)三身諸佛。咸以凈心為性。故皆得名為覺也。(卯)初中三。初雙許二義。二約修廣釋。三舉喻結(jié)成。(辰)今初】
問曰。智慧佛者。為能覺凈心。故名為佛。為凈心自覺。故名為佛。答曰。具有二義。一者覺于凈心。二者凈心自覺。雖言二義。體無別也。
【(辰)二約修廣釋二。初約迷真起妄成不覺義。次約返妄歸真具二覺義。(巳)初中四。初明二熏。二出名相。三明互依。四結(jié)流轉(zhuǎn)。(午)今初】
此義云何。謂一切諸佛本在凡時。心依熏變。不覺自動。顯現(xiàn)虛狀。虛狀者。即是凡夫五陰。及以六塵。亦名似識似色似塵也。似識者。即六七識也。由此似識念念起時。即不了知似識等法。但是心作。虛相無實。以不了故。妄執(zhí)虛相。以為實事。妄執(zhí)之時。即還熏凈心也。
初言心依熏變等者。謂一真如心。雖復(fù)體常不變。然法爾有隨緣之能。繇其從未悟故。不免依熏而變。繇其但有性德。未有修德。不覺念起。妄為明覺。此明覺者。即是無明。無明一動。三細六粗遂具。名為顯現(xiàn)虛狀。所謂五陰六塵是也。受想行識。名似識。色陰。名似色。六塵。名似塵。皆言似者。一心所現(xiàn)虛妄影狀。無實體故。塵即是色。不言可知。識即前六識。及第七識。此七皆無別體。依心而起。如水起波故也。此明根本無明熏變力也。次言由此似識念念等者。妄執(zhí)只是見思。亦名枝末無明。繇此無明增上熏力。令本凈心錮蔽五濁。變作住地無明。此明枝末無明熏變力也。
【(午)二出名相】
然似識不了之義。即是果時無明。亦名迷境無明。是故經(jīng)言。于緣中癡。故似識妄執(zhí)之義。即是妄想。所執(zhí)之境。即成妄境界也。以果時無明熏心故。令心不覺。即是子時無明。亦名住地無明也。妄想熏心故。令心變動。即是業(yè)識。妄境熏心故。令心成似塵種子。似識熏心故。令心成似識種子。此似塵似識二種種子?偯麨樘摖罘N子也。
先明似識不了之義。名為果時迷境無明。即界內(nèi)十二因緣中無明支也。亦名為癡。以不了境虛故于三漏中。即無明漏。其余見惑及三界思惑。名為欲漏有漏。次明似識妄執(zhí)之義。即是妄想。所謂三界見思惑也。次明所執(zhí)之境。成妄境界。心若不執(zhí)。境界本虛也。次明迷境無明。還熏凈心。令彼凈心成不覺義。此以枝末無明轉(zhuǎn)熏根本無明成現(xiàn)行也。次明見思妄想還熏凈心。令彼凈心舉體變動。名為業(yè)識。此以六七識現(xiàn)行。轉(zhuǎn)熏阿黎耶識成現(xiàn)行也。又以妄境熏心。即成似塵種子。謂阿黎耶中。具有十一色法之種子故。以似識熏心。即成似識種子。謂阿黎耶中。具有前七識及諸心所之種子故。雖有二種種子。同一虛狀。別無實體。不過全攬一心以為實體耳。
【(午)三明互依】
然此果時無明等。雖云各別熏起一法。要俱時和合。故能熏也。何以故。以不相離。相藉有故。若無似識。即無果時無明。若無無明。即無妄想。若無妄想即不成妄境。是故四種俱時和合。方能現(xiàn)于虛狀之果。何以故。以不相離故。又復(fù)虛狀種子。依彼子時無明住故。 又復(fù)虛狀種子。不能獨現(xiàn)果故。若無子時無明。即無業(yè)識。若無業(yè)識。即虛狀種子不能顯現(xiàn)成果。亦即自體不立。是故和合方現(xiàn)虛狀果也。是故虛狀果中。還其似識似塵虛妄無明妄執(zhí)。
此明枝末根本二種無明。及前七第八若現(xiàn)若種。皆必互依而互熏也。前云。果時無明熏心以為子時無明。妄想熏心以為業(yè)識。似乎各別熏起。實必俱時和合。方成熏義。以似識等四。相藉而有。不相離故。當知現(xiàn)行熏起。非各別矣。又色心虛狀種子。必依根本無明而住。必依業(yè)識而成現(xiàn)行之果。既成果已。還具六七之似識可以熏心。再成似識種子。還具十一色法之似塵?梢匝。再成似塵種子。還具虛妄果時無明。可以轉(zhuǎn)熏子時無明。還具妄執(zhí)之妄想。可以轉(zhuǎn)熏業(yè)識。當知現(xiàn)種。更互相熏。亦必俱時和合。非各別矣。
【(午)四結(jié)流轉(zhuǎn)】
由此義故。略而說之。亦不覺故動。顯現(xiàn)虛狀也。如是果子相生。無始流轉(zhuǎn)。名為眾生。
本來無非不覺。無非妄動。無非虛狀。果既生子。子復(fù)生果。無始流轉(zhuǎn)。豈于心外有少許實法哉。約迷真起妄成不覺義竟。
音釋
豁(呼括切)韜(音叨)遼(憐蕭切遠也)晦(音誨)鄮(莫候切縣名)篋(乞協(xié)切箱篋)頔(音狄)弁(音汴)顗(魚豈切)繒纊(上疾陵切帛也。下苦謗切綿也)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一終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二
明古吳沙門智旭述
【(巳)次約返妄歸真。具二覺義二。初明能覺凈心義。二明凈心自覺義。(午)初中五。初名字覺。二觀行覺。三相似覺。四分真覺。五究竟覺。(未)今初】
后遇善友。為說諸法。皆一心作。似有無實。聞此法已。
【(未)二觀行覺】
隨順修行。漸知諸法。皆從心作。唯虛無實。
【(未)三相似覺又二。初正明覺于通惑。二兼明漸除別惑。(申)今初】
若此解成時。是果時無明滅也。無明滅故。不執(zhí)虛狀為實。即是妄想及妄境滅也。爾時意識轉(zhuǎn)名無塵智。以知無實塵故。
果時無明滅。即圓初信。妄想妄境滅。通至十信。葢界內(nèi)妄想妄境。有正有習故也。無塵智。即妙觀察智。
【(申)二兼明漸除別惑又二。初出別惑之相。二明漸除之繇。(酉)今初】
雖然知境虛故。說果時無明滅。猶見虛相之有。有即非有。本性不生。今即不滅。唯是一心。以不知此理故。亦名子時無明。亦名迷理無明。但細于前迷事無明也。以彼粗滅。故說果時無明滅也。又不執(zhí)虛狀為實。故說妄想滅。猶見有虛相。謂有異心。此執(zhí)亦是妄想。亦名虛相。但細于前。以彼粗滅。故言妄想滅也。又此虛境。以有細無明妄想所執(zhí)故。似與心異。相相不一。即是妄境。但細于前。以其細故。名為虛境。又彼粗相實執(zhí)滅。故說妄境滅也。
猶見虛相之有。即界內(nèi)見惑習氣。及界外見惑。故亦名子時無明。亦名迷理無明也。猶見虛相謂有異心。不知心無異相。及執(zhí)虛境似與心異。不知心外無境。此皆界內(nèi)思惑習氣。及界外思惑。故亦是妄想妄境也。
【(酉)二明漸除之繇又三。初因末驗本。二正明滅繇。三例后結(jié)前。(戌)今初】
以此論之。非直果時迷事無明滅息。無明住地亦少分除也。若不分分漸除者。果時無明不得分分漸滅。但相微難彰。是故不說住地分滅也。今且約迷事無明滅后。以說住地漸滅因由。即知一念發(fā)修已來。亦能漸滅也。
此明十信位中。界外見思。雖未永斷。亦既圓伏。故云無明住地。亦少分除。倘無明不分分除。則見思何繇得滅。譬如樹根不搖。則枝葉必不零落。但相微難彰。故不說耳。實則一念發(fā)修圓觀之始。便已圓伏無明。何況十信位耶。
【(戌)二正明滅繇】
此義云何。謂以二義因緣故。住地無明業(yè)識等。漸已微薄。二義者何。一者知境虛智熏心故。令舊無明住地習氣及業(yè)識等漸除也。何以故。智是明。法性能治無明故。二者細無明虛執(zhí)及虛境熏心故。雖更起無明住地等。即復(fù)輕弱。不同前迷境等所熏起者。何以 故。以能熏微細故。所起不覺。亦即薄也。以此義故。住地無明業(yè)識等。漸已損滅也。
知境虛智。即無塵智也。智治無明。令無明薄。是漸滅之緣。細無明熏。所起輕弱。是漸滅之因。余可知。
【(戌)三例后結(jié)前】
如迷事無明滅后。既有此義。應(yīng)知一念創(chuàng)始發(fā)修之時。無明住地即分滅也。以其分分滅故。所起智慧分分增明。故得果時迷事無明滅也。
一念創(chuàng)始發(fā)修之時。謂從名字初入觀行也。觀行位中。亦即能知境虛。即有知境虛智。對治無明。又既知境虛。則不執(zhí)虛狀為實。爾時粗想粗境被制伏故。不復(fù)熏心。但有細無明虛執(zhí)及虛境熏心而已。無明住地。安得不分滅哉。又無明住地若不分滅。何繇果時無明任運先滅而登圓信也。
【(未)四分真覺】
自迷事無明滅后。業(yè)識及住地無明漸薄故。所起虛狀果報亦轉(zhuǎn)輕妙。不同前也。以是義故。似識轉(zhuǎn)轉(zhuǎn)明利。似色等法復(fù)不令意識生迷。以內(nèi)識生外色塵等俱細利故。無塵之智倍明。無明妄想極薄。還復(fù)熏心。復(fù)令住地無明業(yè)識習氣漸欲向盡。所現(xiàn)無塵之智 為倍明了。如是念念轉(zhuǎn)轉(zhuǎn)熏習故。無明住地垂盡。所起無塵之智。即能知彼虛狀果報。體性非有。本自不生。今即無滅。唯是一心。體無分別。以唯心外無法故。此智即是金剛無礙智也。
迷事無明滅。正指十信位中。三界見思正習俱盡也。從此業(yè)識。及住地無明漸薄。即圓十住乃至十地分分斷惑之相。所起虛狀果報亦轉(zhuǎn)輕妙。即實報國土。所有變易生死之相。不同前三界中分段故也。漸欲向盡。即第十地相。垂盡。即等覺相。金剛無礙智。即金剛后心妙覺之無間道也。
【(未)五究竟覺】
此智成已。即復(fù)熏心。心為明智熏故。即一念無明習氣于此即滅。無明盡故。業(yè)識染法種子習氣即亦隨壞。是故經(jīng)言。其地壞者。彼亦隨壞。即其義也。
其地。指無明習氣。彼。指業(yè)識染法種子習氣。金剛道后異熟空。此之謂也。已上皆明能覺凈心之義。
【(午)次明凈心自覺義】
種子習氣壞故。虛狀永泯。虛狀泯故。心體寂照。名為體證真如。何以故。以無分法為能證故。即是寂照。無能證所證之別。名為無分別智。何以故。以此智外無 別有真如可分別故。此即是心顯成智。智是心用。心是智體。體用一法。自性無二。故名自性體證也。
無分別智。即大圓鏡智也。余皆可知。已上約修廣釋竟。
【(辰)三舉喻結(jié)成】
如似水靜內(nèi)照。照潤義殊。而常湛一。何以故。照潤潤照故。心亦如是。寂照義分。而體融無二。何以故。照寂寂照故。照寂順體。寂照順用。照自體。名為覺于凈心。體自照。即名為凈心自覺。故言二義一體。此即以無分別智為覺也。凈心從本已來。具此智性。不增不減。故以凈心為佛性也。此就智慧佛以明凈心為佛性。
如似水靜下。先舉喻。心亦如是下。次法合。凈心從本下。結(jié)成凈心名為佛性。從問曰。智慧佛者。至此是第二約覺辨中。初辨智慧佛性竟。
【(卯)二辨報應(yīng)佛性】
又此凈心自體。具足福德之性。及巧用之性。復(fù)為凈業(yè)所熏。出生報應(yīng)二佛。故以此心為佛性也。
福德性。出生報佛。通于自他受用。巧用性。出生應(yīng)佛。具足勝劣形儀。皆繇凈業(yè)所熏。此報應(yīng)佛性。不外于凈心也。
【(卯)三辨出障佛性】
又復(fù)不覺滅故。以心為覺。動義息故。說心不動。虛相泯故。言心無相。然此心體。非覺非不覺。非動非不動。非相非無相。雖然。以不覺滅故。說心為覺。亦無所妨也。此就對治出障心體以論于覺。不據(jù)智用為覺。
雖復(fù)非覺非不覺等。而以不覺滅故。不妨說覺。此果頭法身佛性。不外于凈心也。
【(卯)四辨平等佛性】
又復(fù)凈心本無不覺。說心為本覺。本無動變。說心為本寂。本無虛相。說心本平等。然其心體。非覺非不覺。非動非不動。非相非無相。雖然。以本無不覺故。說為本覺。亦無所失也。此就凡圣不二以明心體為如如佛。不論心體本具性覺之用也。
雖復(fù)非覺非不覺等。而以本無不覺故。亦不妨說為本覺。此在纏法身佛性。凡圣不二。亦惟一凈心也。已上廣辨佛性中。二約覺辨竟。
【(寅)三釋余疑四。初釋執(zhí)性廢修疑。二釋本有不覺疑。三釋自然因緣疑。四釋無明心性疑。(卯)今初】
問曰。若就本無不覺名為佛者。凡夫即是佛。何用修道為。答曰。若就心體平等。即無修與不修。成與不成。 亦無覺與不覺。但為明如如佛。故擬對說為覺也。又復(fù)若據(jù)心體平等。亦無眾生諸佛與此心體有異。故經(jīng)偈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然復(fù)心性緣起。法界法門。法爾不壞。故常平等。常差別。常平等故。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常差別故。流轉(zhuǎn)五道。說明眾生。反流盡源。說名為佛。以有此平等義故。無佛無眾生為此緣起差別義故。眾生須修道。
此躡上平等法身義而起疑也。答中。先明擬對說覺。則如如佛。但是修之所顯。非是修之所成。次明平等不礙差別。繇有平等差別二義。方成心性緣起法界法門。平等。則六而常即。差別。則即而常六。知平等故。不生退屈。知差別故。不生上慢也。
【(卯)二釋本有不覺疑】
問曰。云何得知心體本無不覺。答曰。若心體本有不覺者。圣人證凈心時。應(yīng)更不覺。凡夫未證。得應(yīng)為覺。既見證者。無有不覺。未證者。不名為覺。故定知心體本無不覺。問曰。圣人滅不覺故。得自證凈心。若無不覺。云何言滅。又若無不覺。即無眾生。答曰。前已具釋心體平等。無凡無圣。故說本無不覺。不無心性緣起。故有滅有證。有凡有圣。又復(fù)緣起之有。有即非有。故 言本無不覺。今亦無不覺。然非不有。故言有滅有證。有凡有圣。但證以順用入體。即無不覺。故得驗知心體本無不覺。但凡是違用。一體謂異。是故不得證知平等之體也。
前問云何知此真心非是不覺。將謂真心全體不覺。故以無明滅時應(yīng)無真心答之。此問云何得知心體本無不覺。將謂真心具有不覺覺與不覺。二體并存。故以圣應(yīng)不覺凡夫應(yīng)覺答之。次復(fù)躡起一問。意謂圣已滅不覺故。應(yīng)無更起不覺之理。然因中若無不覺。何須言滅。又既無不覺。何名眾生。答中共有三番釋疑。初一番約心體說平等。約緣起說差別。次一番單約緣起中。即具平等差別二義。第三番明平等中差別之繇。繇于違順二用。而體實平等也。
【(卯)三釋自然因緣疑】
問曰。心顯成智者。為無明盡故。自然是智。為更別有因緣。答曰。此心在染之時。本具福智二種之性。不少一法。與佛無異。但為無明染法所覆。故不得顯。用后得福智二種凈業(yè)所熏。故染法都盡。然此凈業(yè)除染之時。即能顯彼二性令成事用。所謂相好依報。一切智等。智體自是真心性照之能。智用由熏成也。
問中具有雙計。自然是智。即計自然。別有因緣。即計因緣。答中二番雙破。初云本具福智二性。即非因緣。染覆不顯。即非自然。次云二種凈業(yè)所熏。即非自然。顯彼二性令成事用。即非因緣也。體是性照之能。用由熏成?芍^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超諸戲論者矣。
【(卯)四釋無明心性疑】
問曰。心顯成智。即以心為佛性。心起不覺。亦應(yīng)以心為無明性。答曰。若就法性之義論之。亦得為無明性也。是故經(jīng)言。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也。
智如水。無明如冰。水以濕為性。冰亦以濕為性。若知濕性無二。則水與冰。徒有名字。惟濕為實性耳。然就取用義強。但云水濕可耳。何必言冰濕哉。又既知冰性元濕。則決不離冰覓水。亦決不執(zhí)冰為水矣。已上釋佛性竟。
【(子)四釋法身】
問曰。云何名此心以為法身。答曰。法以功能為義。身以依止為義。以此心體有隨染之用。故為一切染法 之所熏習。即以此心隨染故。能攝持熏習之氣。復(fù)能依熏顯現(xiàn)染法。即此心性能持能現(xiàn)二種功能。及所持所現(xiàn)二種染法。皆依此一心而立。與心不一不異。故名此心以為法身。此能持之功能。與所持之氣和合。故名為子時阿黎耶識也。依熏現(xiàn)法之能。與所現(xiàn)之相和合。故名為果報阿黎耶識。此二識。體一用異也。然此阿黎耶中。即有二分。一者染分。即是業(yè)與果報之相。二者凈分。即是心性及能熏凈法。名為凈分。以其染性即是凈性。更無別法故。由此心性為彼業(yè)果染事所依。故說言生死依如來藏。即是法身藏也。又此心體雖為無量染法所覆。即復(fù)具足過恒河沙數(shù)無漏功德法。為無量凈業(yè)所熏故。此等凈性。即能攝持熏習之氣。復(fù)能依熏顯現(xiàn)諸凈功德之用。即此恒沙性凈功德。及能持能現(xiàn)二種功能。并所持所現(xiàn)二種凈用。皆依此一心而立。與心不一不異。故名此心為法身也。
答中先明隨染法身。后明隨凈法身。中乃具明染凈二分。性元非二。以結(jié)前起后也。染法凈法。俱名為法。以俱有功能故。俱名為身。以俱為依止故。以此心性能持能現(xiàn)二種功能。及所持所現(xiàn)染凈二 法。與心不一不異故。能持即業(yè)識種子。能現(xiàn)即業(yè)識現(xiàn)行。所持即染法種子。所現(xiàn)即染法現(xiàn)行。種不是現(xiàn),F(xiàn)不是種。能不是所。所不是能。故言不一。離心無種。離心無現(xiàn)。離心無能。離心無所。故言不異。既法法皆心。故心是法身也。能持持于所持之氣。即是種子。故名子時阿黎耶識。氣者。氣類也。能現(xiàn)現(xiàn)于所現(xiàn)之相。即是現(xiàn)行。故名果報阿黎耶識。相者。相狀也。現(xiàn)行亦熏種子。種子亦熏現(xiàn)行。約熏現(xiàn)義。名為種子。約熏種義。名為現(xiàn)行。故曰體一用異。已上但約隨染明法身也。然阿黎耶中。不惟具足染分。亦復(fù)具足凈分。以染凈二性更無別法。染性即凈性故。但迷時則為業(yè)果染事所依。妄成二死。悟時顯發(fā)無漏性功德法。具足凈用耳。凈法種現(xiàn)互熏。例前可知。
【(子)五釋如來藏】
問曰。云何復(fù)名此心為如來藏。答曰。有三義。一者能藏名藏。二者所藏名藏。三者能生名藏。所言能藏者。復(fù)有二種。一者如來果德法身。二者眾生性德凈心。并能包含染凈二性。及染凈二事。無所妨礙。故言能藏名藏。藏體平等。名之為如。平等緣起。自之為來。此 即是能藏名如來藏也。第二所藏名藏者。即此真心而為無名殼。藏所覆藏故。名為所藏也。藏體無異無相。名之為如。體備染凈二用。目之為來。故言所藏名藏也。第三能生名藏者。如女胎藏。能生于子。此心亦爾。體具染凈二性之用。故依染凈二種熏力。能生世間出世間法也。是故經(jīng)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又復(fù)經(jīng)言。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又復(fù)經(jīng)言。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而生也。故染凈平等。名之為如。能生染凈。目之為來。故言能生名如來藏也。
能藏、所藏、能生。并是藏義。能藏。雙約在纏出纏言之。所藏。單約在纏言之。能生。直約現(xiàn)前一念言之。文并易知。
【(子)六釋法界】
問曰。云何復(fù)名凈心以為法界。答曰。法者。法爾故。界者。性別故。以此心體。法爾具足一切諸法。故言法界。
【(子)七釋法性】
問曰。云何名此凈心以為法性。答曰。法者。一切法。性者。體別義。以此凈心有差別之性。故能與諸法作體也。又性者。體實不改義。以一切法。皆以此心為體。諸法之相。自有生滅。故名虛妄。此心真實不改不滅。故名法性也。
初一釋。約不變隨緣差別。次一釋。約隨緣不變真實性也。
【(癸)三結(jié)成】
其余實際實相等。無量名字。不可具釋。上來釋名義竟。
實者。真實。際者。邊際。心外無法。法唯是心。無邊際故。名為實際。無妄想故。名為實相。等者。當余法住法位。及中實理心。一實境界等諸名字也。
【(壬)三辨體狀二。初標科略指。二依科廣釋。(癸)今初】
次出體狀。所言體狀者。就中復(fù)有三種差別。一舉離相以明凈心。二舉不一不異以論法性。三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雖復(fù)三種差別?偽ū娲藘粜捏w狀也。
復(fù)有三別等。是標科?偽ū娲司洹J锹灾敢;騿。何意三種差別以辨凈心體狀。答曰。凈心體狀。不可名言。諸相即是非相。故明離相。若計有相可離。則非不異。若計相即是心。又非不一。今言不一不異。即是離于一異相也。然雖離一異相。不得再計 非一非異之相。須知凈心不一不異。而一亦凈心。異亦凈心。約一。即是如實空義。約異。即是如實不空義也。以此三義求之。而凈心體狀。庶可會矣。
【(癸)二依科廣釋三。初舉離相以明凈心。二舉不一不異以論法性。三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子)初中二。初正明凈心離相。二巧示順入方便。(丑)今初】
第一明離相者。此心即是第一義諦真如心也。自性圓融。體備大用。但是自覺圣智所知。非情量之能測也。故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以名名。不可以相相。何以故。心體離名相故。體既離名。即不可設(shè)名以談其體。心既絕相。即不可約相以辨其心。是以今欲論其體狀。實亦難哉。唯可說其所離之相。反相滅相而自契焉。所謂此心從本已來。離一切相。平等寂滅。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亦有相。非亦無相。非去來今。非上中下。非彼非此。非靜非亂。非染非凈。非常非斷。非明非暗。非一非異等。一切四句法。總說。乃至非一切可說可念等法。亦非不可說不可念法。何以故。以不可說不可念。對可說可念生。非自體法故。即非凈心。是故但知所有可說可念不可說 不可念等法。悉非凈心。但是凈心所現(xiàn)虛相。然此虛相各無自實。有即非有。非有之相。亦無可取。何以故。有本不有故。若有本不有。何有非有相耶。是故當知。凈心之體。不可以緣慮所知。不可以言說所及。何以故。以凈心之外。無一法故。若心外無法。更有誰能緣能說此心耶。是以應(yīng)知所有能緣能說者。但是虛妄不實故有?紝崯o也。能緣既不實故。所緣何得是實耶。能緣所緣皆悉不實故。凈心既是實法。是故不以緣慮所知也。譬如眼不自見。以此眼外。更有他眼能見此眼。即有自他兩眼。心不如是。但是一如。如外無法。又復(fù)凈心不自分別。何有能分別取此心耶。而諸凡惑分別凈心者。即如癡人大張己眼。還覓己眼。復(fù)謂種種相貌是己家眼。竟不知自家眼處也。是故應(yīng)知有能緣所緣者。但是己家凈心。為無始妄想所熏故。不能自知己性。即妄生分別。于己心外建立凈心之相。還以妄想取之以為凈心。考實言之。所取之相。正是識相。實非凈心也。
自性圓融。則不可以諸相取。體備大用。又不可以寂滅求。所離之相。謂四句百非。反相。謂即流以尋源。滅相。謂停波以得水也。眼不自見。猶有他眼能 見我眼。心不自知。更無他心能知我心。以凡屬方隅形相。皆是妄想所取。即更擬一無方隅無形相者。以為凈心之相。亦是妄想所取。不過俱屬識情分別之相。決非凈心故也。余文易知。
【(丑)二巧示順入方便】
問曰。凈心之體。既不可分別。如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妄念分別。體是凈心。但以分別不息說為背理。作此知已。當觀一切諸法。一切緣念有即非有。故名隨順。久久修習。若離分別。名為得入。即是離相體證真如也。此明第一離相以辨體狀竟。
知一切妄念分別。體是凈心。譬如知波是水也。但以分別不息。說為背理。譬如波浪不息。說為背水之正性也。作此知已。是從名字起觀行。當觀一切諸法等。是從觀行入相似。久久修習。若離分別等。是繇相似入分真。圓頓止觀之要。盡在是矣。
【(子)二舉不一不異以證法性】
次明不一不異以辨體狀者。上來雖明凈心離一切分別心及境界之相。然此諸相。復(fù)不異凈心。何以故。此心體雖復(fù)平等。而即本具染凈二用。復(fù)以無始無 明妄想熏習力故。心體染用依熏顯現(xiàn)。此等虛相無體。唯是凈心。故言不異。又復(fù)不一。何以故。以凈心之體。雖具染凈二用。無二性差別之相。一味平等。但依熏力所現(xiàn)虛相。差別不同。然此虛相有生有滅。凈心之體常無生滅。常恒不變。故言不一。此明第二不一不異以辨體狀竟。
先明不異。則不于相外別覓凈心。如全水成波。則全波即水也。次明不一。則不計差別之相以為凈心。如波雖生滅。不可謂水有生滅也。
【(子)三舉二種如來藏。以辨真如二。初明空義。二明不空義。雖云二種如來藏。只是一體具二義耳。以其隨緣即不變故。十界染凈諸法性自非有。名為空如來藏。以其不變能隨緣故。具足染凈性相。一異難思。名不空如來藏。體實非空非不空。故能雙照空與不空。(丑)初中二。初正明空。二問答遣疑。(寅)今初】
次明第三二種如來藏以辨體狀者。初明空如來藏。何故名為空耶。以此心性雖復(fù)緣起建立生死涅槃違順等法。而復(fù)心體平等妙絕染凈之相。非直心體自性平等所起染凈等法。亦復(fù)性自非有。如以巾望 兔。兔體是無。但加以幻力。故似兔現(xiàn)。所現(xiàn)之兔。有即非有。心亦如是。但以染凈二業(yè);昧λ9仕迫舅苾舳ìF(xiàn)也。若以心望彼二法。法即非有。是故經(jīng)言。流轉(zhuǎn)即生死。不轉(zhuǎn)是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又復(fù)經(jīng)言。五陰如幻。乃至大般涅槃如幻。若有法過涅槃?wù)摺N乙嗾f彼如幻。又復(fù)經(jīng)言。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此等經(jīng)文。皆據(jù)心體平等。以泯染凈二用。心性既寂。是故心體空凈。以是因緣。名此心體為空如來藏。非謂空無心體也。
以平等心。會差別法。但有平等之體。元無差別之實。名之為空。猶大佛頂經(jīng)所謂一非一切非。十界俱非。非但空也。
【(寅)二問答遣疑五。初遣眾生現(xiàn)有疑。二遣何因迷妄疑。三遣無明有體疑。四遣能熏為體疑。五遣因果一異疑。(卯)今初】
問曰。諸佛體證凈心?梢孕捏w平等。故佛亦用而常寂。說為非有。眾生既未證理,F(xiàn)有六道之殊。云何故耶。答曰。真智真照。尚用即常寂。說之為空。況迷闇妄見。何得不有。有(疑衍一有字)即非有。
【(卯)二遣何因迷妄疑】
問曰。既言非有。何得有此迷妄。答曰。既得非有而妄見有。何為不得無迷而橫起迷。空華之喻。于此宜陳。
無迷而橫起迷。所謂迷本無因者也。既無華而妄見有華。亦可例知。無勞而妄瞪成勞矣。
【(卯)三遣無明有體疑】
問曰。諸余染法?裳苑怯。無明即是染因。云何無耶。答曰。子果二種無明。本無自體。唯以凈心為體。但因熏習因緣。故有迷用。以心往攝。用即非有。唯是一心。如似粟麥。本無自體。唯以微塵為體。但以種子因緣。故有粟麥之用。以塵往收。用即非有。唯是微塵。無明亦爾。有即非有。
【(卯)四遣能熏為體疑】
問曰。既言熏習因緣故有迷用。應(yīng)以能熏之法。即作無明之體。何為而以凈心為體。答曰。能熏雖能熏他令起。而即念念自滅。何得即作所起體耶。如似麥子但能生果。體自爛壞。歸于微塵。豈得春時麥子。即自秋時來果也。若得爾者。劫初麥子。今仍應(yīng)在。過去無明。亦復(fù)如是。但能熏起后念無明。不得自體不滅。即作后念無明也。若得爾者。無明即是常法。非念念滅。 既非常故。即如燈焰。前后相因而起。體唯凈心也。是故以心收彼。有即非有。彼有非有。故名此凈心為空如來藏也。
能熏指過去子果二種無明。無明指現(xiàn)在子果二種無明也。余文可知。
【(卯)五遣因果一異疑】
問曰。果時無明。與妄想為一為異。子時無明。與業(yè)識為一為異。答曰。不一不異。何以故。以凈心不覺故動。無不覺即不動。又復(fù)若無無明。即無業(yè)識。又復(fù)動與不覺和合俱起。不可分別。故子時無明。與業(yè)識不異也。又不覺自是迷闇之義。過去果時無明所熏起故。即以彼果時無明為因也。動者自是變異之義。由妄想所熏起故。即以彼妄想為因也。是故子時無明。與業(yè)識不一。此是子時無明。與業(yè)識不一不異也。果時無明與妄想不一不異者。無明自是不了知義。從子時無明生。故即以彼子時無明為因。妄想自是浪生分別之義。從業(yè)識起。故即以彼業(yè)識為因。是故無明妄想不一。復(fù)以意識不了境虛。故即妄生分別。若了知虛。即不生妄執(zhí)分別。又復(fù)若無無明。即無妄想。若無妄想。亦無無明。又復(fù)二法和合俱起。不可分別。是 故不異。此是果時無明與妄想不一不異也。以是義故。二種無明是體。業(yè)識妄想是用。二種無明自互為因果。業(yè)識與妄想亦互為因果。若子果無明互為因者。即是因緣也。妄想與業(yè)識互為因者。亦是因緣也。若子時無明起業(yè)識者。即是增上緣也。果時無明起妄想者。亦是增上緣也。上來明空如來藏竟。
答中先明不一不異義。次明體用因果及因緣增上緣義。以此諸義。惟依一心虛妄建立。有即非有。故得結(jié)成空如來藏也。子時無明與業(yè)識。先明不異。次明不一。果時無明與妄想。先明不一。次明不異。繇根本無明。得有業(yè)識之用。繇枝末無明。得有妄想之用。故以二種無明為體也。繇子時無明。得生果時無明。復(fù)繇果時無明。熏成子時無明。故二種自互為因果。名親因緣。繇業(yè)識得起妄想。復(fù)繇妄想熏成業(yè)識。故二種亦互為因果。亦名親因緣。若子時無明起業(yè)識。果時無明起妄想。但是異法相成。只名增上緣也。
【(丑)二明不空義。猶大佛頂經(jīng)所謂一即一切。即十界俱即。非偏假也。文為二。初總立諸科。二隨科各釋。(寅)今初】
次明不空如來藏者。就中有二種差別。一明具染凈二法以明不空。二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第一明染凈二法中。初明凈法。次明染法。初明凈法中。復(fù)有二種分別。一明具足無漏性功德法。二明具足出障凈法。
【(寅)二隨科各釋即為二。初明具染凈法。二明藏體一異。(卯)初中二。初明凈法。二明染法。(辰)初又二。初明具足無漏性功德。二明具足出障凈法。(巳)今初】
第一具無漏性功德者。即此凈心。雖平等一味。體無差別。而復(fù)具有過恒沙數(shù)無漏性功德法。所謂自性有大智慧光明義故。真實識知義故。常樂我凈義故。如是等無量無邊性凈之法。唯是一心具有。如起信論廣明也。凈心具有此性凈法。故名不空。
起信論云。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若心有動。非真識知。非常非樂。非我非凈。心性無動。即真實識知等義。此性凈法。不約德用言也。
【(巳)二明具足出障凈法二。初明果性惟心所具。二明能熏亦惟心所具。(午)今初】
第二具出障凈德者。即此凈心。體具性凈功德。故能攝持凈業(yè)熏習之力。由熏力故。德用顯現(xiàn)。此義云何。以因地加行般若智業(yè)。熏于三種智性。令起用顯現(xiàn)。即是如來果德三種大智慧也。復(fù)以因地五波羅蜜等一切種行。熏于相好之性。令起用顯現(xiàn)。即是如來相好報也。然此果德之法。雖有相別。而體是一心。心體具此德故。名為不空。不就其心體義明不空也。何以故。以心體平等非空不空故。
【(午)二明能熏亦惟心所具】
問曰。能熏凈業(yè)。為從心起。為心外別有凈法。以為能熏耶。答曰。能熏之法。悉是一心所作。此義云何。謂所聞教法。悉是諸佛菩薩心作。諸佛心菩薩心眾生心是一。故教法即不在心外也。復(fù)以此教熏心解性。性依教熏以起解用。故解復(fù)是心作也。以解熏心行性。性依解熏以起行用。故行復(fù)是心作也。以行熏心果性。性依行熏起于果德。故果復(fù)是一心作也。以此言之。一心為教。乃至一心為果。更無異法也。以是義故。心體在凡之時。本具解行果德之性。但未為諸佛真如用法所熏。故解等未顯用也。若本無解等之性者。設(shè)復(fù)熏之。德用終不顯現(xiàn)也。如世真金。本有器樸之 性。乃至具有成器精妙之性。但未得椎鍜而加。故器樸等用不現(xiàn)。后加以鉗椎。樸器成器次第現(xiàn)也。若金本無樸器成器之性者。設(shè)使加以功力。樸用成用終難顯現(xiàn)。如似壓沙求油。鉆冰覓火。鍜冰為器。鑄木為瓶。永不可成者。以本無性故也。是故論言。若眾生無佛性者。設(shè)使修道。亦不成佛。以是義故。凈心之體。本具因行果德性也。依此性故。起因果之德。是故此德。唯以一心為體。一心具此凈德。故以此心為不空如來藏也。
能熏所熏。若果若因。無不以一心為體。心具此德。故名不空。
【(辰)二明染法二。初立科。二各釋。(巳)今初】
次明具足染法者。就中復(fù)有二種差別。一明具足染性。二明具足染事。
【(巳)二各釋二。初明具染性。二明具染事。(午)初又二。初正明。二釋疑。(未)今初】
初明具足染性者。此心雖復(fù)平等離相。而復(fù)具足一切染法之性。能生生死。能作生死。是故經(jīng)云。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即是能生生死。又復(fù)經(jīng)言。即是法身流轉(zhuǎn)五道。說名眾生。即是能作生死也。
從此有彼。名之為生。舉體成彼。名之為作。如水生波。舉體作波也。
【(未)二釋疑七。初釋性不可轉(zhuǎn)疑。二釋兩性相違疑。三釋兩業(yè)起滅疑。四釋性不相除疑。五釋互論相違疑。六釋本末同滅疑。七釋相違不熏疑。(申)今初】
問曰。若心體本具染性者。即不可轉(zhuǎn)凡成圣。答曰。心體若惟具染性者。不可得轉(zhuǎn)凡成圣。既并具染凈二性。何為不得轉(zhuǎn)凡成圣耶。
【(申)二釋兩性相違疑】
問曰。凡圣之用。既不得并起。染凈之性。何得雙有耶。答曰。一一眾生心體。一一諸佛心體。本具二性。而無差別之相。一味平等。古今不壞。但以染業(yè)薰染性故。即生死之相顯矣。凈業(yè)熏凈性故。即涅槃之用現(xiàn)矣。然此一一眾生心體。依熏作生死時。而不妨體有凈性之能。一一諸佛心體。依熏作涅槃時。而不妨體有染性之用。以是義故。一一眾生。一一諸佛。悉具染凈二性。法界法爾。未曾不有。但依熏力起用。先后不俱。是以染熏息故。稱曰轉(zhuǎn)凡。凈業(yè)起故。說為成圣。然其心體二性。實無成壞。是故就性說故。染凈并具。依熏 論故。凡圣不俱。是以經(jīng)言。清凈法中。不見一法增。即是本具性凈。非始有也。煩惱法中。不見一法減。即是本具性染。不可滅也。然依對治因緣。清凈般若轉(zhuǎn)勝現(xiàn)前。即是凈業(yè)熏。故成圣也。煩惱妄想盡在于此。即是染業(yè)息。故轉(zhuǎn)凡也。
【(申)三釋兩業(yè)起滅疑】
問曰。染業(yè)無始本有。何由可滅。凈業(yè)本無。何由得起。答曰。得諸佛真如用義熏心故。凈業(yè)得起。凈能除染故。染業(yè)即滅。
【(申)四釋性不相除疑】
問曰。染凈二業(yè)。皆依心性而起。還能熏心。既并依性起。何得相除。答曰。染業(yè)雖依心性而起。而常違心。凈業(yè)亦依心性而起。常順心也。違有滅離之義。故為凈除。順有相資之能。故能除染。法界法爾。有此相除之用。何足生疑。
【(申)五釋互論相違疑】
問曰。心體凈性。能起凈業(yè)。還能熏心凈性。心體染性。能起染業(yè)。還能熏心染性故。乃可染業(yè)與凈性不相生相熏。說為相違。染業(yè)與染性相生相熏。應(yīng)云相順。若相順者。即不可滅。若染業(yè)雖與染性相順。由與凈 性相違故得滅者。亦應(yīng)凈業(yè)雖與凈性相順。由與染性相違故亦可得除。若二俱有違義故。雙有滅離之義。而得存凈除染。亦應(yīng)二俱有順義故。并有相資之能。復(fù)得存染廢凈。答曰。我立不如是。何為作此難。我言凈業(yè)順心故。心體凈性即為順本。染業(yè)違心故。心體染性即是違本。若偏論心體。即違順平等。但順本起凈。即順凈心不二之體。故有相資之能。違本起染。便違真如平等之理。故有滅離之義也。
【(申)六釋本末同滅疑】
問曰。違本起違末。便違不二之體。即應(yīng)并有滅離之義也。何故上言法界法爾具足二性。不可破壞耶。答曰。違本雖起違末。但是理用。故與順一味。即不可除。違末雖依違本。但是事用。故即有別義。是故可滅。以此義故。二性不壞之義成也。問曰。我仍不解染用違心之義。愿為說之。答曰。無明染法。實從心體染性而起。但以體闇故。不知自己及諸境界從心而起。亦不知凈心具足染凈二性。而無異相。一味平等。以不知如此道理故。名之為違。智慧凈法。實從心體而起。以明利故。能知己及諸法皆從心作。復(fù)知心體具足染凈二性。而無異相。一味平等。以如此稱理而知故。名 之為順。如似窮子。實從父生。父實追念。但以癡故。不知己從父生。復(fù)不知父意。雖在父舍。不認其父。名之為違。復(fù)為父誘說。經(jīng)歷多年。乃知己從父生。復(fù)知父意。乃認家業(yè)。受父教勅。名之為順。眾生亦爾。以無明故。不知己身及以諸法悉從心生。復(fù)遇諸佛方便教化故。隨順凈心。能證真如也。
違本。即染性。違末。即染事也。染性是理用。即與凈性體融一味。故不可除。染事是事用。招感生死。故須滅除。窮子喻無明染性。父喻本覺真心。諸佛先證我之真心。即是同體之父。方便教化令順凈心。則無明轉(zhuǎn)為智慧。即染性而成凈性。但除染事。不除染性明矣。
【(申)七釋相違不熏疑】
問曰。既說無明染法與心相違。云何得熏心耶。答曰。無明染法。無別有體。故不離凈心。以不離凈心故。雖復(fù)相違。而得相熏。如木出火炎。炎違木體而上騰。以無別體。不離木故。還燒于木。后復(fù)不得聞斯譬喻。便起燈爐之執(zhí)也。此明心體具足染性。名為不空也。
木喻凈心。炎喻無明染法。燒木喻還熏凈心。借喻本欲明理。執(zhí)喻便成戲論。故誡令不得起執(zhí)。謂燈爐出火。何故不燒燈爐。
【(午)二明具染事】
次明心體具足染事者。即彼染性。為染業(yè)熏故。成無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種子。依此種子,F(xiàn)種種果報。此無明及與業(yè)果。即是染事也。然此無明住地及以種子果報等。雖有相別顯現(xiàn)。說之為事。而悉一心為體。悉不在心外。以是義故。復(fù)以此心為不空也。譬如明鏡所現(xiàn)色像。無別有體。唯是一鏡。而復(fù)不妨萬像區(qū)分不同。不同之狀。皆在鏡中顯現(xiàn)。故名不空鏡也。是以起信論言。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于中現(xiàn)。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以此驗之。具足世間染法。亦是不空如來藏也。上來明具足染凈二法以明不空義竟。
音釋
瞪(徐庚切直視也)麥(莫獲切)爛(瀾去聲)椎(直追切鐵椎也)鍜(丁貫切)鉗(其淹切)鉆(借官切穿也)鑄(音注銷金成器也)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二終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三
明古吳沙門智旭述
【(卯)二明藏體一異為三。初立科。二詳釋。三總結(jié)。(辰)今初】
次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義。就中復(fù)有六種差別。一明圓融無礙法界法門。二明因果法身名別之義。三明真體在障出障之理。四明事用相攝之相。五明治惑受報不同之義。六明共不共相識。
圓融無礙。謂一不礙異。異不礙一。非一非異。而異而一。乃如來藏真實法性也。約一而異。故因果二 種法身名別。約異而一。故真體在障出障理同。然事理互相融攝。尚為易解。以事攝事。尤為難知。故須以巧便示之。既知法界無礙。須明治惑受報不同之致。乃不執(zhí)性廢修。既知凡圣同而復(fù)異。須知共相不共相識。夫然后纖疑畢盡。而常同常異。法界法門。罄無余蘊矣。
【(辰)二詳釋即為六。初明圓融無礙法界法門(至)六明共不共相識。(巳)初中三。初直明法界體一。二具明染凈性事。三正明無礙圓融。(午)今初】
第一明圓融無礙法界法門者。問曰。不空如來藏者。為一一眾生各有一如來藏。為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唯共一如來藏耶。答曰。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唯共一如來藏也。
空與不空。其體無二。今欲辨法界非一非異。即異即一。圓融無礙之理。故約不空藏為問也。佛及眾生。尚只一如來藏。豈令空與不空。反有二耶。惟一藏體。一切生佛各得其全。是故佛圓融。生亦圓融。佛無礙。生亦無礙。凈性與染性圓融無礙。凈事與染事亦圓融無礙。凈性與凈事。染性與染事。圓融無礙。凈性與染事。染性與凈事。亦圓融無礙。以要 言之。一一佛。一一生。一一凈性。一一凈事。一一染性。一一染事。無非如來藏之全體大用。非分如來藏以為染凈性事。亦不因一一染凈性事。遂成多多如來藏也。帝網(wǎng)之珠。僅可為片喻而已。
【(午)二具明染凈性事二。初標章。二釋示。(未)今初】
問曰。所言藏體具包染凈者。為俱時具。為始終具耶。答曰。所言如來藏具染凈者。有其二種。一者性染性凈。二者事染事凈。如上已明也。若據(jù)性染性凈。即無始以來俱時具有。若據(jù)事染事凈。即有二種差別。一者一一時中俱有染凈二事。二者始終方具染凈二事。
【(未)二釋示二。初釋性染性凈俱時具有。二釋事染事凈有二差別。(申)今初】
此義云何。謂如來藏體。具足一切眾生之性。各各差別不同。即是無差別之差別也。然此一一眾生性中。從本已來。復(fù)具無量無邊之性。所謂六道四生。苦樂好丑。壽命形量。愚癡智慧等。一切世間染法。及三乘因果等。一切出世凈法。如是等無量差別法性。一一眾生性中。悉具不少也。以是義故。如來之藏。從本已來。俱時具有染凈二性。以其染性故。能現(xiàn)一切眾生 等染事。故以此藏為在障本住法身。亦名佛性。復(fù)具凈性故。能現(xiàn)一切諸佛等凈德。故以此藏為出障法身。亦名性凈法身。亦名性凈涅槃也。
如來藏具足一切眾生之性。而一一眾生皆以如來藏之全體為性。非是藏性之少分故。故仍具足一切十界染凈法性也。具染仍名本住法身。亦名佛性者。欲令眾生標心于極果故。若就法性之義論之。亦得名無明生死性等。
【(申)二釋事染事凈有二差別又二。初明一時俱具。二明始終方具。(酉)今初】
然諸一一眾生。無始已來。雖復(fù)各各具足染凈二性。但以造業(yè)不同故。熏種子性。成種子用。亦即有別。種子用別故。一時之中受報不同。所謂有成佛者。有成二乘果者。有入三涂者。有生天人中者。復(fù)于一一趣中。無量差別不同。以此論之。如來藏心之內(nèi)。俱時得具染凈二事。如一時中。一切時中。亦復(fù)如是也。
此總約一切眾生元無二性。故一時具足染凈二事也。
【(酉)二明始終方具】
然此一一凡圣。雖于一時之中。受報各別。但因緣之 法無定。故一一凡圣無始以來。具經(jīng)諸趣。無數(shù)回返。后遇善友。教修出離。學三乘行。及得道果。以此論之。一一眾生。始終乃具染凈二事。何以故。以一眾生受地獄身時。無余趣報。受天報時。亦無余趣報。受一一趣中一一身時。亦無余身報。又受世間報時。不得有出世果。受出世果時。無世間報。以是義故。一眾生不得俱時具染凈二事。始終方具二事也。一切眾生亦如是。是故如來之藏。有始終方具染凈二事之義也。
此別約一一眾生迷本藏性;闷鹑緝舳。繇情執(zhí)故。不得言一時俱具也。
【(午)三正明無礙圓融三。初法說。二喻說。三引證。(未)初中五。初明無差而差之理。二明全理成事。三明全事攝理。四明全事攝事。五結(jié)成差即無差。(申)今初】
問曰。如來之藏。具如是等無量法性之時。為有差別。為無差別。答曰。藏體平等。實無差別。即是空如來藏。然此藏體。復(fù)有不可思議用故。具足一切法性。有其差別。即是不空如來藏。此葢無差別之差別也。此義云何。謂非如泥團具眾微塵也。何以故。泥團是假。微塵是實。故一一微塵。各有別質(zhì)。但以和合成一團泥。 此泥團即具多塵之別。如來之藏。即不如是。何以故。以如來藏是真實法。圓融無二故。
答中先明正義。次以喻反顯。約平等名空。約差別名不空。體實非空不空。雙照空與不空者也。但會用歸體。則差即無差。而體亦不名無差。以用非體外故。全體起用。則無差而差。而用亦不名差。以體非用外故。此義云何下?秩艘阅鄨F喻藏性。以眾塵喻諸法。設(shè)爾。則諸法反為實有。藏性。反是假成。豈其然哉。言泥團是假。微塵是實者。乃隨情說假實耳。若隨智說。則泥團眾塵。并皆無性。一切惟心。既一切惟心。則微塵之藏性不少。泥團之藏性不多。一一皆是圓融無礙之真實法性矣。
【(申)二明全理成事】
是故如來之藏。全體是一眾生一毛孔性。全體是一眾生一切毛孔性。如毛孔性。其余一切所有世間一一法性。亦復(fù)如是。如一眾生世間法性。一切眾生所有世間一一法性。一切諸佛所有出世間一一法性。亦復(fù)如是。是如來藏全體也。
此明如來藏不變隨緣。作一切世出世法時。乃至一毛孔性。皆是舉全體而成之。非是少分藏性。以藏性真實圓融。不可割裂。非有分劑故也。
【(申)三明全事攝理】
是故舉一眾生一毛孔性。即攝一切眾生所有世間法性。及攝一切諸佛所有出世間法性。如舉一毛孔性。即攝一切法性。舉其余一切世間一一法性。亦復(fù)如是。即攝一切法性。如舉世間一一法性。即攝一切法性。舉一切出世間所有一一法性。亦復(fù)如是。即攝一切法性。
此明一切法。隨緣不變。全事即理。無有一毛孔許。而非藏性全體。既是藏性全體。即是一切世出世法性之全體。以無事外之理故也。
【(申)四明全事攝事】
又復(fù)如舉一毛孔事。即攝一切世出世事。如舉一毛孔事。即攝一切事。舉其余世間出世間中一切所有。隨一一事。亦復(fù)如是。即攝一切世出世事。何以故。謂以一切世間出世間事。即以彼世間出世間性為體故。是故世間出世間性體融相攝故。世間出世間事。亦即圓融相攝無礙也。
此明隨一一事。既全攬藏性之理。必盡攝藏性所具世出世間之事。以既無事外之理。尤必無理外之事故也。以一事徧攝法界之事。是名事事無礙法界。
【(申)五結(jié)成差即無差】
是故經(jīng)言。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前云藏體具足一切法性。即是無差別之差別。今隨舉一毛孔事。即具世出世事。則一一毛孔。皆是藏性全體大用。當知差別即無差別矣。是故心則具佛法及眾生法。佛則具心法及眾生法。眾生則具心法及與佛法。俱是能具。俱是所具。俱是能造。俱是所造。不可謂心但是能具能造。佛及眾生但是所具所造也。
【(未)二喻說亦五。初喻無差而差之理。二喻全理成事。三喻全事攝理。四喻全事攝事。五結(jié)顯差即無差。(申)今初】
譬如明鏡。體具一切像性。各各差別不同。即是無差別之差別也。若此鏡體。本無像性差別之義者。設(shè)有眾色來對。像終不現(xiàn)。如彼熾火雖復(fù)明凈。不能現(xiàn)像者。以其本無像性也。既見鏡能現(xiàn)像。定知本具像性。以是義故。此一明鏡。于一時中。俱能現(xiàn)于一切凈穢等像。而復(fù)凈像不妨于穢。穢像不妨于凈。無障無礙。凈穢用別。雖然有此像性像相之別。而復(fù)圓融不異。唯是一鏡。
明鏡中像性像相。元無差別。以喻空如來藏體。具像性。能現(xiàn)像相。以喻不空如來藏也。余可知。
【(申)二喻全理成事】
何以故。謂以此鏡全體是一毛孔像性故。全體是一切毛孔像性故。如毛孔像性。其余一一微細像性。一一粗大像性。一凈像性。一穢像性等。亦復(fù)如是。是鏡全體也。
若非鏡之全體。不能現(xiàn)于一毛。故隨現(xiàn)一毛。皆即鏡之全體功能。非少分鏡體也。
【(申)三喻全事攝理】
是故若舉一毛孔像性。即攝其余一切像性。如舉一毛孔像性。即攝一切像性。舉其余像性。亦復(fù)如是。即攝一切像性也。
既一一毛孔。皆舉鏡之全體所現(xiàn)。則以鏡之全體為性。既以鏡之全體為性。則以能現(xiàn)一切群像之性為性矣。
【(申)四喻全事攝事】
又若舉一毛孔像相。即攝一切像相。如舉一毛孔像 相。即攝一切像相。舉其余一一像相。亦復(fù)如是。即攝一切像相。何以故。以一切像相。即以彼像性為體故。是故一切像性。體融相攝。故一切像相。亦即相融相攝也。
像相別無自體。即以鏡性而成其相。鏡性本具一切像相。則此全攬鏡性所成之一毛像相。安得不全攝一切像相哉。
【(申)五結(jié)顯差即無差】
以是譬故。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一凈心如來之藏。不相妨礙。即應(yīng)可信。
如一一像。各攬全鏡之性。各攝群像之相。則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各攬全體如來藏性。各具法界差別之事。復(fù)何疑哉。
【(未)三引證又三。初引雜華。二引起信。三引契經(jīng)。(申)今初】
是故經(jīng)言。譬如明凈鏡。隨對面像現(xiàn)。各各不相知。業(yè)性亦如是。此義云何。謂明凈鏡者。即喻凈心體也。隨對者。即喻凈心體具一切法性。故能受一切熏習。隨其熏別,F(xiàn)報不同也。面者。即喻染凈二業(yè)也。像現(xiàn)者。即喻心體染凈二性。依熏力故。現(xiàn)染凈二報也。各各 不相知者。即喻凈心與業(yè)果報。各不相知也。業(yè)者。染凈二業(yè)合上面也。性者。即是真心染凈二性。合上明鏡具一切像性也。亦如是者。總結(jié)成此義也。又復(fù)長行問云。心性是一者。此據(jù)法性體融。說為一也。云何能生種種果報者。謂不解無差別之差別。故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也。
此偈出華嚴經(jīng)。先引偈。次釋。復(fù)引長行證成。文并可知。
【(申)二引起信】
此修多羅中喻意。偏明心性能生世間果報。今即通明能生世出世果。亦無所妨也。是故論云。三者用大。能生世間出世間善惡因果故。以此義故。一切凡圣一心為體。決定不疑也。
先牒華嚴喻意。但說能生世間果報。然實藏性具生世出世果。故再引起信以證成之。
【(申)三引契經(jīng)】
又復(fù)經(jīng)言。一切諸佛法身。唯是一法身者。此即證知一切諸佛。同一真心為體。以一切諸佛法身是一故。一切眾生及與諸佛。即同一法身也。何以故。修多羅為證故。所證云何。謂即此法身流轉(zhuǎn)五道。說名眾生。 反流盡源。說名為佛。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唯共一清凈心如來之藏平等法身也。此明第一圓融無礙法界法門竟。
既言一切諸佛。唯一法身。又言法身流轉(zhuǎn)。說名眾生。則眾生與佛。決非二體明矣。不二而二。生佛宛然。二而不二。互融互攝。故明圓融無礙法界法門。
【(巳)二名因果法身名別之義二。初正明。二釋疑。(午)初中二。出標章。二解釋。(未)今初】
次明第二因果法身名別之義。問曰。既言法身唯一。何故上言眾生本住法身。及云諸佛法身耶。答曰。此有二義。一者。以事約體。說此二名。二者約事辨性。以性約體。說此二名。
事者。十界染凈之事。體者。如來藏也。藏體無別。但以染凈之事皆從藏體而起。故約事以名體。即有因法身果法身之別也。性者。十界染凈之性。藏體既能成染凈事。便可驗知。具染凈性。故云約事辨性。體實非染非凈。但以染凈之性。皆即藏體所具。故約性以名體。亦有因法身果法身之別也。約事即事造三千。約性即約理具三千。事理兩重三千。同居一念。故知二種法身義別?傄蝗鐏聿匦摹
【(未)二解釋二。初釋約事。二釋約性。(申)今初】
所以言事約體。說二法身名者。然法身雖一。但所現(xiàn)之相凡圣不同。故以事約體。說言諸佛法身眾生法身之異。然其心體平等。實無殊二也。若復(fù)以此無二之體。收彼所現(xiàn)之事者。彼事亦即平等。凡圣一味也。譬如一明鏡。能現(xiàn)一切色像。若以像約鏡。即云人像體鏡。馬像體鏡。即有眾鏡之名。若廢像論鏡。其唯一焉。若復(fù)以此無二之鏡體。收彼人馬之異像者。人馬之像。亦即同體無二也。凈心如鏡。凡圣如像。類此可知。以是義故。常同常別。法界法門。以常同故論云。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以常別故經(jīng)云。而常修凈土。教化諸眾生。此明約事辨體也。
文中先正明。次立喻。三法合。正明中。先不二而二。次二而不二。喻合可知。
【(申)二釋約性】
所言約事辨性以性約體。說有凡圣法身之異名者。所謂以此真心。能現(xiàn)凈德故。即知真心。本具凈性也。復(fù)以真心能現(xiàn)染事故。即知真心本具染性也。以本具染性故。說名眾生法身。以本具凈性故。說名諸佛法身。以此義故。有凡圣法身之異名。若廢二性之能 以論心體者。即非染非凈。非圣非凡。非一非異。非靜非亂。圓融平等。不可名目。但以無異相故。稱之為一。復(fù)是諸法之實。故名為心。復(fù)為一切法所依止故。名平等法身。依此平等法身有染凈性故。得論凡圣法身之異。然實無有別體。為凡圣二種法身也。是故道一切凡圣。同一法身。亦無所妨。何以故。以依平等義故。道一一凡。一一圣。各別法身。亦無所失。何以故。以依性別義故。
文中以此真心能現(xiàn)等。正約事以辨性也。以本具染凈性等。乃以性而約體也。若廢二性之能等。融拂凡圣二性。明其無二體也。是故道一切凡圣等。明其圓融無礙。不妨說同說別也。
【(午)二釋疑三。初釋習性疑。二釋有性疑。三釋立名疑。(未)今初】
問曰。如來之藏體具染凈二性者。為是習以成性。為是不改之性耶。答曰。此是理體。用不改之性。非習成之性也。故云佛性大王。非造作法。焉可習成也。佛性即是凈性。既不可造作故。染性與彼同體。是法界法爾。亦不可習成。
性有二義。一者始終不改義。二者熏習成種義。今 約理體之用名之為性。非約習成也。佛性名為大王者。以具自在統(tǒng)攝之全能故。
【(未)二釋有性疑】
問曰。若如來藏體具染性。能生生死者。應(yīng)言佛性之中有眾生。不應(yīng)言眾生身中有佛性。答曰。若言如來藏體具染性能生生死者。此明法性能生諸法之義。若言眾生身中有佛性者。此明體為相隱之語。如說一切色法。依空而起。悉在空內(nèi)。復(fù)言一切色中。悉有虛空。空喻真性。色喻眾生。類此可知。以是義故。如來藏性能生生死。眾生身中悉有佛性。義不相妨。
【(未)三釋立名疑】
問曰。真如出障。既名性凈涅槃。真如在障。應(yīng)名性染生死。何得稱為佛性耶。答曰。在纏之實。雖體具染性故。能建生死之用。而即體具凈性故。畢竟有出障之能。故稱佛性。若據(jù)真體具足染凈二性之義者。莫問在障出障。俱得稱為性凈涅槃。并合名性染生死。但名涉事染。化儀有濫。是故在障出障。俱匿性染之義也。又復(fù)事染生死。唯多熱惱。事凈涅槃。偏足清涼。是以單彰性凈涅槃。為欲起彼事凈之泥洹。便隱性染輪回。冀得廢斯事染之生死。若孤題性染;笳弑銊t 無羨于真源。故偏導清升。愚子遂乃有欣于實際。是故在障出障。法身俱隱性染之名。有垢無垢。真如并彰性凈之號。此明第二因果法身名別之義竟。
若論法性平等。名字性空。不惟在障可名性染生死。縱令出障亦可名性染生死也。但以稱為佛性可引物情。名為染性。徒增惑結(jié)。喻如荀卿性惡之論。無益斯民。孟軻性善之稱。有裨世道多矣。
【(巳)三明真體在障出障之理二。初正明。二釋疑。(午)初中三。初明體性本融。二明約用差別。三明用不違體。(未)今初】
次明第三在障出障之義。問曰。既言真如法身。平等無二。何得論在障出障。有垢無垢之異耶。答曰。若論心體平等。實無障與不障。不論垢與不垢。若就染凈二性。亦復(fù)體融一味。不相妨礙。
【(未)二明約用差別】
但就染性依熏起故。有障垢之名。此義云何。謂以染業(yè)熏于真心。違性故。性依熏力。起種種染用。以此染用。違隱真如順用之照性。故即說此違用之暗以為能障。亦名為垢。此之垢用。不離真體故。所以即名真如心為在障法身。亦名為有垢真如。若以凈業(yè)熏于 真心。順性故。性依熏力。起種種凈用。能除染用之垢。以此凈用。順顯真心體照之明性。故即說此順用之照。以為圓覺大智。亦即名大凈波羅蜜。然此凈用不離真體故。所以即名真心為出障法身。亦名無垢真如。以是義故。若總據(jù)一切凡圣以論出障在障之義。即真如法身于一時中。竝具在障出障二用。若別據(jù)一一凡圣以論在障出障之義。即真如法身始終方具在障出障二事也。
【(未)二明用不違體】
然此有垢無垢在障出障之別。但約于染凈之用說也。非是真心之體。有此垢與不垢障與不障。
用分染凈。而體自平等。是故染亦不名垢障。凈亦不名不垢不障也。初正明竟。
【(午)二釋疑】
問曰。違用既論為垢障。違性應(yīng)說為礙染。答曰。俱是障性垢性。亦得名為性障性垢。此葢平等之差別。圓融之能所。然即唯一真心。勿謂相礙不融也。問曰。既言有平等之差別能所。亦應(yīng)有自體在障出障耶。答曰。亦得有此義。謂據(jù)染性而說。無一凈性而非染。即是自體為能障。自體為所障。自體為在障。就凈性而 論。無一染性而非凈。即是自體為能除。自體為所除。自體為出障。是故染以凈為體。凈以染為體。染是凈。凈是染。一味平等。無有差別之相。此是法界法門。常同常別之義。不得聞言平等。便謂無有差別。不得聞言差別。便謂乖于平等也。此明第三在障出障之義竟。
初一番問答。許其性障性垢之名。而無相礙不融之義。以惟一真心故。次一番問答。許其自體在障出障之義。而無平等差別互乖之情。以常同常別故。
【(巳)四明事用相攝之相二。初以理曲明。二以事巧示。(午)初中二。初正明相攝。二兼破余疑。(未)初又二。初相攝。二相即。(申)今初】
次明第四事用相攝之相。問曰。體相染凈。既得如此圓融?山馍俜。但上言事法染凈。亦得無礙相攝。其相云何。答曰。若偏就分別妄執(zhí)之事。即一向不融。若據(jù)心性緣起依持之用。即可得相攝。所謂一切眾生。悉于一佛身中起業(yè)招報。一切諸佛。復(fù)在一眾生毛孔中修行成道。此即凡圣多少以相攝。若十方世界內(nèi)纖塵而不迮。三世時劫。入促念而能容。此即長短 大小相收。是故經(jīng)云。一一塵中。顯現(xiàn)十方一切佛土。又云。三世一切劫。解之即一念。即其事也。又復(fù)經(jīng)言。過去是未來。未來是現(xiàn)在。此是三世以相攝。其余凈穢好丑。高下彼此。明暗一異。靜亂有無等。一切對法。及不對法。悉得相攝者。葢由相無自實。起必依心。心體既融。相亦無礙也。
第一章中。具明性染性凈。事染事凈。及全理成事。全事攝理。全事攝事。圓融無礙法界法門。但理事互攝。猶可依通。以事攝事。誠難思議。故躡前而起問也。答中先拂妄情所執(zhí)。次以緣起依持之用而融攝之。葢既全心起相。全相即心。安得不一相即一切相耶。
【(申)二相即】
問曰。我今一念。即與三世等耶。所見一塵。即共十方齊乎。答曰。非但一念與三世等。亦可一念即是三世時劫。非但一塵共十方齊。亦可一塵即是十方世界。何以故。以一切法唯一心故。是以別無自別。別是一心。心具眾用。一心是別。常同常異。法界法爾。
以別是一心。故常同。以一心是別。故常異。常同。故言相即。常異。故言相攝。同異俱不思議。相攝相即豈復(fù)有二體哉。初正明相攝竟。
【(未)二兼破余疑五。初破凡圣不同疑。二破圣無別相疑。三破世諦差別疑。四破世諦攝事疑。五破濫同神我疑。(申)今初】
問曰。此之相攝。即理實不虛。故圣人即能以自攝他。以大為小。促長演短。合多離一。何故凡夫不得如此。答曰。凡圣理實同爾圓融。但圣人稱理施作。所以皆成。凡夫情執(zhí)乖旨。是故不得。
【(申)二破圣無別相疑】
問曰。圣人得理。便應(yīng)不見別相。何得以彼小事以包納大法。答曰。若據(jù)第一義諦真如平等。實無差別。不妨即寂緣起。世諦不壞而有相別。
此明圣人既悟第一義諦。不壞世諦。不同凡夫二諦俱迷。
【(申)三破世諦差別疑】
問曰。若約真諦本無眾相。故不論攝與不攝。若據(jù)世諦彼此差別。故不可大小相收。答曰。若二諦一向異體?扇鐏黼y。今既以體作用。名為世諦。用全是體。名為真諦。寧不相攝。
【(申)四破世諦攝事疑】
問曰。體用無二。只可二諦相攝。何得世諦還攝世事。答曰。今云體用無二者。非如攬眾塵之別用。成泥團之一體。但以世諦之中。一一事相。即是真諦全體。故云體用無二。以是義故。若真諦攝世諦中一切事相得盡。即世諦中一一事相亦攝世諦中一切事相皆盡。如上已具明此道理竟。不須更致余詰。
【(申)五破濫同神我疑】
問曰。若言世諦之中一一事相。即是真諦全體者。此則真心徧一切處。與彼外道所計神我徧一切處。義有何異耶。答曰。外道所計。心外有法。大小遠近。三世六道。歷然是實。但以神我微妙廣大。故徧一切處。猶如虛空。此即見有實事之相異神我。神我之相異實事也。設(shè)使即事計我。我與事一。但彼執(zhí)事為實。彼此不融。佛法之內(nèi)。即不如是。知一切法。悉是心作。但以心性緣起。不無相別。雖復(fù)相別。其唯一心為體。以體為用。故言實際無處不至。非謂心外有其實事。心徧在中。名為至也。
外道神我之計。復(fù)有二別。一者計異物是我。二者計即物是我。雖有二計?偛贿_一切惟心。心外無物。故與大乘法門不同。初以理曲明竟。
【(午)二以事巧示二。初許示。二正示。(未)今初】
此事用相攝之義難知。我今方便。令汝得解。汝用我語不。外人曰。善哉受教。
事事無礙法界。不離眾生日用之間。迷者不覺。高推圣境。故今更就事以巧示之也。
【(未)二正示二。初示大小相攝相即。二示時劫相攝相即。(申)今初】
沙門曰。汝當閉目。憶想身上一小毛孔。即能見不。外人憶想一小毛孔已。報曰。我已了了見也。沙門曰。汝當閉目憶想作一大城。廣數(shù)十里。即能見不。外人想作城已。報曰。我于心中了了見也。沙門曰。毛孔與城。大小異不。外人曰。異。沙門曰。向者毛孔與城。但是心作不。外人曰。是心作。沙門曰。汝心有小大耶。外人曰。心無形相。焉可見有大小。沙門曰。汝想作毛孔時。為減小許心作。為全用一心作耶。外人曰。心無形段。焉可減小許用之。是故我全用一念想作毛孔也。沙門曰。汝想作大城時。為只用自家一念作。為更別得他人心神共作耶。外人曰。唯用自心作城。更無他人心也。沙門曰。然則一心全體。唯作一小毛孔。復(fù)全體能作大城。心既是一。無大小故。毛孔與城。俱全用一心 為體。當知毛孔與城。體融平等也。以是義故。舉小收大。無大而非小。舉大攝小。無小而非大。無小而非大。故大入小而大不減。無大而非小。故小容大而小不增。是以小無異增。故芥子舊質(zhì)不改。大無異減。故須彌大相如故。此即據(jù)緣起之義也。若以心體平等之義望彼。即大小之相本來非有。不生不滅。唯一真心也。
全舉心體而成一毛孔。全舉心體而成一大城。此不變隨緣之用也。大亦唯心。大無大相。小亦唯心。小無小相。大小生時心不生。大小滅時心不滅。心既不生不滅。則唯心之大小全體即心。故亦即不生不滅。此隨緣不變之體也。既全體起用。全用即體。寧不全用攝一切用耶。
【(申)二示時劫相攝相即】
我今又問汝。汝嘗夢不。外人曰。我嘗有夢。沙門曰。汝曾夢見經(jīng)歷十年五歲時節(jié)事不。外人曰。我實曾見歷涉多年;蚪(jīng)旬月時節(jié)。亦有晝夜。與覺無異。沙門曰。汝若覺已。自知睡經(jīng)幾時。外人曰。我既覺已。借問他人。言我睡始經(jīng)食頃。沙門曰。奇哉。于一食之頃。而見多年之事。以是義故。據(jù)覺論夢。夢里長時。便則不 實。據(jù)夢論覺時食頃。亦則為虛。若覺夢據(jù)情論。即長短各論。各謂為實。一向不融。若覺夢據(jù)理論。即長短相攝。長時是短。短時是長。而不妨長短相別。若以一心望彼。則長短俱無。本來平等一心也。正以心體平等。非長非短故。心性所起長短之相。即無長短之實。故得相攝。若此長時自有長體。短時自有短體。非是一心起作者。即不得長短相攝。由雖同一心為體。若長時則全用一心而作。短時即減少許心作者。亦不得長短相攝。正以一心全體復(fù)作短時。全體復(fù)作長時。故得相攝也。是故圣人依平等義故。即不見三世時節(jié)長短之相。依緣起義故。即知短時長時體融相攝。又復(fù)圣人善知緣起之法。唯虛無實。悉是心作。是心作故。用心想彼七日以為一劫。但以一切法。本來皆從心作。故一劫之相。隨心即成。七日之相。隨心即謝。演短既爾。促長亦然。若凡夫之輩。于此緣起法上。妄執(zhí)為實。是故不知長短相攝。亦不能演短促長也。此明第四事用相攝之相竟。
唯心之長?梢宰魑ㄐ闹。唯心之短?梢宰魑ㄐ闹L。故得相攝。長亦唯心。長無長相。短亦惟心。短無短相。故得相即也。余例上可解。
音釋
濫(音纜)匿(女力切)洹(胡官切音桓)軻(苦何切)內(nèi)(音納)迮(側(cè)格切)躡(音聶韜也)詰(音杰問也)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三終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四
明古吳沙門智旭述
【(巳)五明治惑受報不同之義三。初正明。二釋疑。三破執(zhí)。(午)初中二。初明治惑不同。二明受報不同。(未)今初】
次明第五治惑受報同異所由。問曰。如來之藏既具一切世法出世法。種子之性及果報性。若眾生修對治道。熏彼對治種子性。分分成對治種子事用時。何故彼先所有惑染種子事。即分分滅也。即能治所治種子。皆依性起。即應(yīng)不可一成一壞。答曰。法界法爾。 所治之法。為能治之所滅也。問曰。所治之事。既為能治之事所滅者。所治之性。亦應(yīng)為能治之性所滅。答曰。不然。如上已說事法有成有敗。故此生彼滅。性義無始竝具。又復(fù)體融無二。故不可一滅一存也。是故眾生未修治道之前。雙有能治所治之性。但所治染法之性。依熏起用。能治凈法之性。未有熏力。故無用也。若修治道之后。亦竝具能治所治之性。但能治之性。依熏力故。分分起于凈用。所治之性。無所熏力。被對治故。染用分分損減。是故經(jīng)言。但治其病。而不除法。法者。法界法爾。即是能治所治之性。病即是所治之事。
【(未)二明受報不同】
問曰。能治所治可爾。其未修對治者。即無始已來。具有一切故業(yè)種子。此種子中。即應(yīng)備有六道之業(yè)。又復(fù)一一眾生。各各本具六道果報之性。何不依彼無始六道種子。令一眾生。俱時受六道身耶。答曰。不得。何以故。以法界法爾故。但可具有無始六道種子在于心中。隨一道種子偏強偏熟者。先受果報。隨是一報之中。不妨自雜受苦樂之事。要不得令一眾生俱受六道之身。后若作菩薩自在用時。以悲愿力故。用彼故業(yè)種子。一時于六道中受無量身。教化眾生也。
【(午)二釋疑二。初釋凡圣同時受報疑。二釋凡圣同時治惑疑。(未)今初】
問曰。據(jù)一眾生。即以一心為體。心體之中。實具六道果報之性。復(fù)有無始六道種子。而不得令一眾生。一時之中俱受六道之報者。一切諸佛。一切眾生。亦同以一心為體故。雖各各自具六道果報之性。及六道種子。亦應(yīng)一切凡圣。次第先后受報。不應(yīng)一時之中有眾多凡圣。答曰。不由以一心為體故。要不得受眾多身。亦不由以一心為體故。要須一時受眾多身。但法界法爾。若總據(jù)一切凡圣。雖同一心為體。即不妨一時俱有一切凡圣。若別據(jù)一眾生。雖亦一心為體。即不得一時俱受六道報也。若如來藏中。唯具先后受報之法。不具一時受報之法者。何名法界法爾具一切法耶。
【(未)二釋凡圣同時治惑疑】
問曰。上言據(jù)一眾生。即以一心為體。心體雖具染凈二性。而凈事起時。能除染事者。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既同以一心為體。亦應(yīng)由佛是凈事故。能治余眾生染事。若爾者。一切眾生自然成佛。即不須自修因行。 答曰。不由以一心為體故。染境二事相除。不由以一心為體故。染凈二法不得相除。亦不由別心為體故。凡圣二事不得相除。但法界法爾。一切凡圣。雖同一心為體而不相滅。若別據(jù)一眾生。雖亦一心為體。即染凈二事相除也。如來之藏。唯有染凈相除之法。無染凈不相除法者。何名法界法爾具一切法。
【(午)三破執(zhí)二。初破正計。二破轉(zhuǎn)計。(未)初中二。初起計。二破斥。(申)今初】
問曰。向者兩番都言法界法爾。實自難信。如我意者所解。謂一一凡圣。各自別有凈心為體。何以故。以各各一心為體故。不得于一心中俱現(xiàn)多身。所以一一凡圣。不俱受無量身。又復(fù)各各依心起用故。不妨俱時有眾多凡圣。此義即便。又復(fù)一一眾生。各以別心為體故。一一心中。不容染凈二法。是故能治之法熏心時。自已惑滅。以與他人別心故。不妨他惑不滅。此義亦便。何為辛苦堅成。一切凡圣同一心耶。
【(申)二破斥二。初約共相法身直破。二引事例破。(酉)今初】
答曰。癡人。若一切凡圣。不同一真心為體者。即無共相平等法身。是故經(jīng)言。由共相身故。一切諸佛畢竟不成佛也。
【(酉)二引事例破二。初引多身無二心為例。二引染凈無二心為例。(戌)今初】
汝言一一凡圣。各各別心為體。故于一心中。不得俱現(xiàn)多身。是故一眾生。不俱受無量身者。如法華中所明無量分身。釋迦俱現(xiàn)于世。亦應(yīng)不得以一法身為體。若彼一切釋迦。唯以一心為法身者。汝云何言一心不得俱現(xiàn)多身耶。若一心既得俱現(xiàn)多身者。何為汝意欲使一一凡圣各別一心為體故。方得俱時有凡圣耶。又復(fù)經(jīng)言。一切諸佛身。惟是一法身。若諸眾生法身。不反流盡源即是佛法身者?裳砸磺斜娚诜仓畷r。各各別有法身。既眾生法身。即是諸佛法身。諸佛法身。既只是一。何為一一凡圣。各各別有真心為法身耶。又復(fù)善財童子。自見徧十方佛前悉有己身。爾時豈有多心為體耶。又復(fù)一人夢中。一時見無數(shù)人。豈可有無數(shù)心。與彼夢里諸人為體耶。又復(fù)菩薩以悲愿力。用故業(yè)受生之時。一念俱受無量種身。豈有多凈心為體耶。
【(戌)二引染凈無二心為例】
又復(fù)汝言一一凡圣。各以一心為體。一心之中不得容于染凈二法故。所以能治之法熏心時。自已惑滅。以與他別心故。不妨他惑不滅。此義為便者。一人初修治道時。此人惑染心。悉應(yīng)滅盡。何以故。以一心之內(nèi)不容染凈二法故。若此人凈法熏心。心中有凈法時。仍有染法者。此人應(yīng)有二心。何以故。以他人與我別心故。我修智時。他惑不滅。我今修智。自惑亦復(fù)未滅。定知須有二心。若使此人唯有一心。而得俱有染凈二法者。汝云何言以一心之內(nèi)。不容染凈二法。故凈生染滅耶。是故諸大菩薩。留隨眠惑在于心中。復(fù)修福智凈法熏心。而不相妨。又復(fù)隨眠之惑。與對治之智同時而不相礙。何為一心之內(nèi)。不得容染凈二法耶。以是義故。如來之藏。一時具包一切凡圣無所妨礙也。
【(未)二破轉(zhuǎn)計二。初轉(zhuǎn)計。二破斥。(申)今初】
問曰。既引如此道理。得以一心為體。不妨一時有多凡圣者。何為一眾生不俱受六道報耶。又復(fù)修行之人。一心之中俱有解惑種子不相妨者。有何道理。得以智斷惑耶。
初領(lǐng)一心。具包眾多凡圣。仍轉(zhuǎn)計一人俱受雜報。次領(lǐng)一心。具包解惑種子。遂轉(zhuǎn)疑智不斷惑也。
【(申)二破斥二。初正破。二結(jié)成。(酉)今初】
答曰。蠓蟲。如上已言法界法爾。一心之中具有一切凡圣。法界法爾。一一凡圣。各各先后隨自種子強者受報。不得一人俱受六道之身。法界法爾。一心之中。一時俱有凡圣。不相除滅。法界法爾。一切凡圣雖同一心。不妨一一凡圣各自修智。自斷其惑。法界法爾。智慧分起。能分除惑。智慧滿足。除惑皆盡。不由一心之內(nèi)。不容染凈。故斷惑也。法界法爾。惑未盡時。解惑同體。不由別有心故。雙有解惑。
上文已曲明之。故但牒上義而為破斥也。
【(酉)二結(jié)成】
是故但知真心能與一切凡圣為體。心體具一切法性。如即時世間出世間事得成立者。皆由心性有此道理也。若無道理者。終不可成。如外道修行不得解脫者。由不與心性解脫道理相應(yīng)也。法界法爾。行與心性相應(yīng)。所作得成。行若不與心性相應(yīng)。即所為不成就。此明第五治惑。受報不同所由竟。
【(巳)六明共相不共相識三。初總明。二別解。三結(jié)示。(午)今初】
次明第六共相不共相識。問曰。一切凡圣。既唯一心 為體。何為有相見者。有不相見者。有同受用者。有不同受用者。答曰。所言一切凡圣。唯以一心為體者。此心就體相論之。有其二種。一者真如平等心。此是體也。即是一切凡圣平等共相法身。二者阿棃耶識。即是相也。就此阿棃耶識中。復(fù)有二種。一者清凈分依他性。亦名清凈和合識。即是一切圣人體也。二者染濁分依他性。亦名染濁和合識。即是一切眾生體也。此二種依他性雖有用別。而體融一味。唯是一真如平等心也。以此二種依他性。體同無二故。就中即合有二事別。一者共相識。二者不共相識。何故有耶。以真如體中。具此共相識性。不共相識性故。一切凡圣。造同業(yè)熏此共相性故。即成共相識也。若一一凡圣。各各別造別業(yè)。熏此不共相性故。即成不共相識也。
真如平等心體。即所謂一心真如門也。乃全相之體。非于阿棃耶識相外別有體也。阿棃耶識相。即所謂一心生滅門也。乃全體之相。非于真如平等心體外別有相也。清凈分依他性。即所謂生滅門中覺義也。染濁分依他性。即所謂生滅門中不覺義也。覺與不覺。用雖有別。而惟以一心為體。譬如澄水波瀾。同一濕性。約凡圣有體同之義。即為共 相識性。約染凈有相別之義。即為不共相識性。繇有此二相識性。故隨熏成二相識也。
【(午)二別解四。初解共相識。二解不共相識。三解共中不共。四解不共中共。(未)今初】
何者。所謂外諸法。五塵器世界等。一切凡圣同受用者。是共相識相也。如一切眾生。同修無量壽業(yè)者。皆悉熏于真心共相之性。性依熏起。顯現(xiàn)凈土。故得凡圣同受用也。如凈土由共業(yè)成。其余雜穢等土。亦復(fù)如是。然此同用之土。惟是心相。故言共相識。又此同用之土。雖一切凡圣。共業(yè)所起。而不妨一一眾生。一一圣人。一身造業(yè)。即能獨感此土。是故無量眾生。余處托生不增。此土常存不缺。又雖一一凡圣。皆有獨感此土之業(yè)。而不相妨。唯是一土。是故無量眾生新生。而舊土之相更無改增。唯除其時。一切眾生同業(yè)轉(zhuǎn)勝。土即變異。同業(yè)轉(zhuǎn)惡。土亦改變。若不爾者。即土常一定也。
【(未)二解不共相】
所言不共相者。謂一一凡圣。內(nèi)身別報是也。以一一凡圣。造業(yè)不同。熏于真心。真心不共之性。依熏所起。顯現(xiàn)別報。各各不同。自他兩別也。然此不同之報。唯是心相。故言不共相識。
【(未)三解共中不共】
就共相中。復(fù)有不共相識義。謂如餓鬼等。與人同造共業(yè)故。同得器世界報。及遙見恒河。即是共相故。復(fù)以彼等。別業(yè)尤重為障故。至彼河邊。但見種種別事。不得水飲。即是共中不共也。復(fù)據(jù)彼同類。同造餓業(yè)故。同于恒河之上。不得水飲。復(fù)是共相之義。于中復(fù)所見不同;蛞娏骰稹;蛞娍萁。或見膿血等。無量差別。復(fù)是共中不共。若如是顯現(xiàn)之時。隨有同見同用者。即名為共相識。不同見聞不同受用者。即是共不共相識。隨義分別。一切眾生。悉皆如是可知也。
【(未)四解不共中共】
就不共相中。復(fù)有共義。謂眷屬知識。乃至時頃同處同語同知同解;驎合嘁。若怨若親。及與中人。相識及不相識。乃至畜生天道;ハ嘁娭。皆由過去造相見知等業(yè)。熏心共相性故。心緣熏力。顯現(xiàn)如此相。見相知等事。即是不共相中共相義也。或有我知見他。他不知見我者。即于我為共。于他為不共。如是隨義分別可知。又如一人之身。即是不共相識。復(fù)為八萬尸蟲所依。故即此一身。復(fù)與彼蟲為共相識。亦是不共中共相義也。
【(午)三結(jié)示】
以有此共相不共相道理。故一切凡圣雖同一心為體。而有相見不相見。同受用不同受用也。是故靈山常曜。而覩林樹潛輝。丈六金軀。復(fù)見土灰眾色。蓮花妙剎。反謂邱墟。莊嚴寶地。倒言砂礫。斯等皆由共不共之致也。
已上二詳解六科竟。
【(辰)三總結(jié)】
此明不空如來藏中。藏體一異六種差別之義竟。上來總明止觀依止中何所依止訖。
【(庚)二明何故依止二。初正明。二釋疑。(辛)初中二。初明修必依本義。二明全性起修義。(壬)今初】
次明何故依止。問曰。何故依止此心修止觀。答曰。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若法依本。則難破壞。是故依止此心修止觀也。人若不依止此心修于止觀。則不得成。何以故。以從本以來。未有一法心外得建立故。
此明全修須在性也。心為法本。心外無法。安得不依止此心而修止觀耶。
【(壬)二明全性起修義又二。初正明。二釋成。(癸)今初】
又此心體。本性具足寂用二義。為欲熏彼二義令顯現(xiàn)故。何以故。以其非熏不顯故。顯何所用。謂自利利他故。有如是因緣。故依此心修止觀也。
本具寂義。依之修止。本具用義。依之修觀。繇止觀故。性德顯現(xiàn)。成二利行。又安得不依止一心耶。
【(癸)二釋成】
問曰。何謂心體寂用二義。答曰。心體平等。離一切相即是寂義。體具違順二用。即是用義。是故修習止行。即能除滅虛妄紛動。令此心體寂靜離相。即為自利。修習觀行。令此心用顯現(xiàn)繁興。即為利他。
通論止觀。皆具二利。今以背塵合覺。即三觀之三止。束為自利止行。而以從體起用。即三止之三觀。束為利他觀行。略如最初標示止觀中所明也。
【(辛)二釋疑】
問曰。修止觀者。為除生死。若令顯現(xiàn)繁興。此即轉(zhuǎn)增流浪。答曰。不然。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病在執(zhí)情。不在大用。是故熾然六道。權(quán)現(xiàn)無間。即是違用顯現(xiàn)。而復(fù)畢竟清凈。不為世染。智慧照明。故相好圓備。身心安住勝妙境界。具足一切諸佛功德。即是順用顯現(xiàn)也。此明止觀依止中何故依止竟。
此別釋觀行中疑也。體既竝具違順二用。觀則熏彼二用令得顯現(xiàn)。不幾流浪生死耶。然迷者被違順所用。達者能用違用順。用違則示現(xiàn)惡趣。用順則示現(xiàn)佛身。所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者也。無間即阿鼻地獄。不閑不住。故名無閑;蚣礋o間。古字閑間每互用故。
【(庚)三明以何依止三。初分科。二解釋。三總結(jié)。(辛)今初】
次明以何依止。就中復(fù)有三門差別。一明以何依止體狀。二明破小乘人執(zhí)。三明破大乘人執(zhí)。
意識為能依。一心為所依。小乘知意識。而不知一心。大乘執(zhí)一心。而欲廢意識。故竝須破也。
【(辛)二解釋三。初明以何依止體狀。至三破大乘人執(zhí)。(壬)初中二。初總標。二別釋。(癸)今初】
初明以何依止體狀者。問曰。以何依止此心修止觀。答曰。以意識依止此心修行止觀也。
【(癸)二別釋二。初明止行體狀。二明觀行體狀。(子)初又二。初正明。二釋疑。(丑)今初】
此義云何。謂以意識能知名義故。聞?wù)f一切諸法自 性寂靜。本來無相。但以虛妄因緣。故有諸法。然虛妄法。有即非有。唯一真心。亦無別真相可取。聞此說已。方便修習。知法本寂。唯是一心。然此意識。如此解時。念念熏于本識。增益解性之力。解性增已。更起意識。轉(zhuǎn)復(fù)明利。知法如實。久久熏心故。解性圓明。照己體本唯真寂。意識即息。爾時本識。轉(zhuǎn)成無分別智。亦名證智。以是因緣。故以意識。依止真心修止行也。是故論言。以依本覺。故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妄心。能知名義。為說本覺。故得始覺。即同本覺。如實不有始覺之異也。
意識能知名義。聞慧也。方便修習。思修二慧也。一切諸法。因緣所生十界法也。自性寂靜。本來無相。即空也。但以虛妄因緣。故有諸法。即假也。有即非有。惟一真心。亦無別真相可取。即中也。又一切諸法。自性清凈。本來無相。除分別性。入無相性也。有即非有。除依他性。入無生性也。唯一真心。亦無別真相可取。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惟一真心。即無無性。無別真相可取。即無真性。具如下文所明也。意識如此解時。觀行位也。增益解性。相似位也。意識轉(zhuǎn)復(fù)明利。知法如實。分真位也。解性圓明。金剛 后心也。意識即息。妙覺位也。第八識轉(zhuǎn)成大圓鏡智。親證真如。名為證智。爾前皆是妙觀察智之功。故以意識為能依止也。次復(fù)引論證成。依本覺有不覺故。凈心亦名本識。依不覺有妄覺故。意識能知名義。轉(zhuǎn)意識成無塵智。故為始覺。意識即息。成無分別智。故始覺即同本覺也。
【(丑)二釋疑】
問曰。上來唯言凈心真心。今言本識。意有何異。答曰。本識。阿棃耶識。和合識。種子識。果報識等。皆是一體異名。上共不共相中已明。真如與阿棃耶同異之義。今更為汝重說。謂真心是體。本識是相。六七等識是用。如似水為體。流為相。波為用。類此可知。是故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說名阿棃耶識。即本識也。以與生死作本。故名為本。是故論云。以種子時阿棃耶識。與一切法作根本種子故。即其義也。又復(fù)經(jīng)云。自性清凈心。復(fù)言彼心為煩惱所染。此明真心。雖復(fù)體具凈性。而復(fù)體具染性故。而為煩惱所染。以此論之。明知就體。偏據(jù)一性。說為凈心。就相與染事和合。說為本識。以是義故。上來就體性以明。今就事相說。亦無所妨。問曰。熏本識時。即熏真心不。答曰。觸流之時。 即觸于水。是故向言增益解性者。即是益于真心。性凈之力也。是故論云。阿棃耶識有二分。一者覺。二者不覺。覺即是凈心。不覺即是無明。此二和合。說為本識。是故道凈心時。更無別有阿棃耶。道阿棃耶時。更無別有凈心。但以體相義別。故有此二名之異。
【(子)二明觀行體狀】
問曰。云何以意識依止凈心修觀行。答曰。以意識知名義故。聞?wù)f真心之體。雖復(fù)寂靜。而以熏習因緣故。性依熏起。顯現(xiàn)世間出世間法。以聞此說故。雖由止行。知一切法畢竟無相。而復(fù)即知性依熏起。顯現(xiàn)諸法。不無虛相。但諸凡惑無明覆意識故。不知諸法唯是心作。似有非有。虛相無實。以不知故。流轉(zhuǎn)生死。受種種苦。是故我當教彼知法如實。以是因緣。即起慈悲。乃至具行四攝六度等行。如是觀時。意識亦念念熏心。令成六度四攝慈悲等種子。復(fù)不令心識為止所沒。即是用義漸顯現(xiàn)也。以久久熏故。真心作用之性。究竟圓興。法界德備。三身攝化。普門示現(xiàn)。以是因緣。以意識依止凈心修觀行也。
真性之體。雖復(fù)寂靜。所謂因緣即空假中。全事即理。理具三千也。性依熏起。顯現(xiàn)世出世法。所謂不 變隨緣。全理成事。事造三千也。于止行中。具知理具事造兩重三千。憫諸凡惑。而起慈悲。具行四攝六度。如是觀時。觀行位中利他行也。用義漸顯。相似位中利他行也。久久熏故。分真位中利他行也。究竟圓顯。極果位中利他行也。從始至終。罔非意識之功。初明以何依止體狀竟。
【(壬)二破小乘人執(zhí)二。初正破。二釋疑。(癸)今初】
次明破小乘人執(zhí)。問曰。但以意識修習止觀。豈不成耶。何故要須依止凈心。答曰。意識無體。唯以凈心為體。是故要須依止。又復(fù)意識念念生滅。前非其后。若不以凈心為依止者。雖修諸行。無轉(zhuǎn)勝義。何以故。以其前念非后念故。如前人聞法。后人未聞。后人若聞。無勝前人之義。何以故。俱始一徧聞故。意識亦爾。前后兩異。前雖曾聞。隨念即滅。后若重聞。亦不增勝。何以故。前后二念俱始一徧聞故。又復(fù)如似前人學得甲字。后已命終。后人更學乙字。即唯解乙字。不識甲字。何以故。前后人異故。意識亦爾。前滅后生。不相逐及。是故不得所修增廣。若以凈心為體。意識念念引所思修。熏凈心性。性依熏起。以成種子。前念念滅。后念起時。即與前念所修種子和合而起。是故更修彼 法。即勝于前。一念如是。念念轉(zhuǎn)勝。是故所修成就。若不久熏。尚自種子力劣。便則廢失。所修不成。何況全無依止。直莫前后相熏而得成就也。以是因緣。唯用意識。不假依止。無有是處。
【(癸)二釋疑】
問曰。小乘法中。不明有本識。何得所聞所思。皆得成就。答曰。博地凡夫。乃至聞教畜生等。有所修習得成者。尚由本識為體故成。何況二乘。但彼自不知此義。非彼不假凈心也。問曰。不聞教畜生。豈無凈心為體。答曰。造作癡業(yè)尤重。熏心起報。亦即極鈍。雖有黠慧之性。及有宿生黠慧種子。但以現(xiàn)報所障故。不得有用。故不聞教。非是無凈心也。
【(壬)三破大乘人執(zhí)二。初破名言。二破暗證。(癸)今初】
次明破大乘人執(zhí)。問曰。但用凈心修行止觀即足。何用意識為。答曰。已如上說。由意識能知名義。能滅境界。能熏本識。令惑滅解成。故須意識也。問曰。凈心自性寂靜。即名為止。自體照明。即名為觀。彼意識名義。及以境界。體性非有。何論意識尋名知義。滅自心境界耶。答曰。若就心體而論。實自如此。但無始已來。為 無明妄想熏故。不覺自動。顯現(xiàn)諸法。若不方便尋名知義。依義修行。觀知境界。有即非有者。何由可得寂靜照明之用。問曰。凈心自知己性本寂。即當念息。何用意識為。答曰。凈心無二。復(fù)為無明所覆故。不得自知本寂。要為無塵智熏。無明盡滅。方得念息。問曰。但息于念。心即寂照。何故要須智熏。寂照始現(xiàn)。答曰。若無無塵智熏。心里無明終不可滅。無明不滅。念即叵息。
四番問辭。皆從名言而起計度。繇其稟大乘教。不知大乘實義故也。初二問。泛約道理。次二問。泛約功夫。心識粗浮者。心多此計。答文如次破斥可知。叵。不可也。
【(癸)二破暗證二。初問。二答。(子)今初】
問曰。我今不觀境界。不念名義。證心寂慮。泯然絕相。豈非心體寂照真如三昧。
不觀境界。不念名義。是出其盲修之功夫。證心寂慮。泯然絕相。是呈其暗證之妄境。豈非心體寂照真如三昧。是錯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頷也。故下文先約證破。次約修破。則知其終不離于意識矣。
【(子)二答中二。初約證破。次約修破。(丑)初又二。初標征。二逐破。(寅)今初】
答曰。汝證心時。為心自證。為由他證。為證于他。
【(寅)二逐破三。初破自證。二破他證。三破證他。(卯)初中三。初直破。二破轉(zhuǎn)計。三結(jié)破。(辰)今初】
若心自證。即是不由功用而得寂靜。若爾。一切眾生皆不作心求于寂靜。亦應(yīng)心住。
【(辰)二破轉(zhuǎn)計五。初破作意。二破自止。三破能知。四破自知。五破七識能見。(巳)今初】
若言非是自然而證。葢由自心作意自證。名為自證者。作意即是意識。即有能所。即名為他。云何得成心自證也。
【(巳)二破自止】
若非他證。但心自止。故名自證者。若不作意。即無能所。云何能使心證。若當作意。即是意識。即是他證。
【(巳)三破能知】
若言眾生體實皆證。但由妄想不知體證。故有其念。能知心體本性證寂。不念諸法故。念即自息。即是真如三昧者。為是意識能知本寂。為是凈心能知本寂。若是凈心自知本寂。不念諸法者。一切眾生皆有凈心。應(yīng)悉自知本寂故。自息滅妄識。自然而得真如三 昧。以不修不得。故知凈心不得名自知也。若言意識能知凈心本證。即自息滅故。但是意識自滅。非是意識能證凈心。是故說言心自證者。意識知心本證之時。為見凈心。故知本證。為不見凈心。能知證也。若言不見凈心能知證者。不見佛心。應(yīng)知佛證。若見凈心故知證者。凈心即是可見之相。云何論言。心真如者。離心緣相。又復(fù)經(jīng)言。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以此驗之。定知意識不見心也。以見與不見。無有道理知心本寂故。設(shè)使心體本證。妄念之心不可息也。
為是意識能知本寂。為是凈心能知本寂。此雙征也。先破凈心能知。如文可解。次破意識能知者。若云意識轉(zhuǎn)成無塵智故。知法無實。惟一凈心。亦無別心相可取。如是久久熏心。轉(zhuǎn)成證智。則雙超見與不見兩關(guān)。但彼不肯用無塵智。妄計意識知證。隨即息滅。名為凈心自證。故立見凈心不見凈心二義難之。若意識不見凈心而能知凈心自證。喻如不見佛心能知佛證。無有是處。若意識見凈心故而知凈心自證。則凈心成可見相。非是真凈心矣。若不用無塵智為方便?v令心體本證。亦何能息滅妄念哉。
【(巳)四破自知】
若言妄識雖不見凈心。而依經(jīng)教知心本寂故。能知之智熏于凈心。令心自知本證。即不起后念。名為自證者。汝依經(jīng)教知心本寂之時。為作寂相而知。為不作寂相而知。若作寂相而知者。妄想之相云何名寂。若不作相。即心無所系。便更馳散。若言作意不令馳散者。即有所緣。既有所緣。即還有相。云何得言不作相也。
既不用意識轉(zhuǎn)為無塵智。乃謂意識依教知心本寂。熏于凈心。令心自知本證。則彼意識知本寂時。作寂相耶。不作寂相耶。。作相則是妄想。不作便更馳散?v謂不作相而但作意。作意即有所緣。何異于作相耶。
【(巳)五破七識能見】
若言七識能見凈心故。知心本寂。知已熏心。令心自知本證故。不起后念。即名為自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以七識是我執(zhí)識故。不能見心本寂。又復(fù)若為能緣之所緣者。即非凈心。如上心體狀中已說。既所緣非實。故熏心還生妄念也。
若計七識能證本寂。即同他證。今云知心本寂熏 心。令知本證。故仍是自證之轉(zhuǎn)計也。破有二義。一者我執(zhí)之識。不能見本寂故。二者縱計能見。所見非凈心故。
【(辰)三結(jié)破】
以是義故。無有道理。凈心自證。不起后念也。
既凈心不能自證。安得不以無塵智為方便哉。
【(卯)二破他證二。初正破。二轉(zhuǎn)破。(辰)今初】
若言由他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心體自寂靜故。但以有六七識等。名之為他。由有此他。故說他心不證。是故乃可證他。何須以他證心也。
六識若轉(zhuǎn)成無塵智。則不名他。以達自他無性故也。又即謂之他證亦可。今既不許用無塵智而云他證。他乃凈心之幻瞖。如何能證凈心。喻如水可證波。何須以波證水也。
【(辰)二轉(zhuǎn)破】
若言心體雖復(fù)本寂。但以無始無明妄念熏故。有此妄念習氣在于心中。是故心體亦不證寂。故須他證者。何等方便。能除心中習氣。令心證也。若言更不起新念故。不熏益彼習氣。彼即自滅者。彼未滅間。有何所以不起新念也。若無別法為對治者。彼諸習氣法 應(yīng)起念。若起念者。更益彼力也。以是義故。由他所證。亦無道理。
何等方便。有何所以。若無別法三語。皆暗指無塵智而言之。若不許無塵智。更有何等方便。更何所以。更將何法對治習氣耶。
【(卯)三破證他四。初明他不易證。二明心不證他。三明他不相止。四明嫌非方便。(辰)今初】
若言不須用他證心。但證于他。以他證故。習氣自滅者。是亦不然。他既有習氣為根本故。念念常起。若不先除彼習氣種子者。妄念何由可證也。
非無塵智。不能除于習氣種子。習種不除。他何可證。如不息風。波何繇寂。
【(辰)二明心不證他】
又復(fù)凈心。無有道理能證于他。若能證他者。一切眾生皆有凈心。應(yīng)悉自然除于妄念也。
前云是故乃可證他。喻如水能起波。今云無能證他。喻如水不能自滅其波也。
【(辰)三明他不相止】
若言妄念前后自相抑止。久久即息。故名為證他者。為前止后。為后止前。若言前念止后念者。前在之時。 后識未生。后若起時。前念已謝。不相逐及。云何能止。若言后念止前念者。亦復(fù)如是。不相逐及。云何能止。
前之二文。是破以自證他。此后二文。乃破以他證他也。以前后妄念皆名他故。然前后既不相及。云何能相抑止。設(shè)非以意識依止本識而修止觀。決無證入之方便矣。
【(辰)四明嫌非方便】
若前念起時。即自嫌起。嫌起之心。熏于本識。令不起后念者。心不自見。云何自嫌。若后念嫌前故。能嫌之心。熏于本識。令不更起后念者。能嫌之心嫌前心時。為知前心是空故嫌。為不知是空故嫌。若知是空。即是無塵智也。汝云何言不須此智。又若知是空。則應(yīng)不嫌。若不知前念空者。此心即是無明。何以故。以其前念實空而不能知故。又復(fù)不知前念空故。執(zhí)有實念而生嫌心。即是妄想。何以故。以其于空妄。起實有想故。此能嫌之心。既是無明妄想故。即是動法。復(fù)言熏心。此乃亦增不覺。重更益動。生起之識。于是云興。而言能令后念不起者。葢是夢中之夢。未醒覺也。故作斯說。仿佛不睡者。必應(yīng)不言如此。
起時非嫌時。嫌時非起時。故云心不自見。云何自 嫌。若后念嫌前。令不更起后念。是則可爾。然知空則應(yīng)不嫌。嫌則轉(zhuǎn)增不覺動法。云何舍無塵智而反墮無明窠臼耶。先約證破竟。
【(丑)次約修破二。初正破。二判簡。(寅)今初】
又復(fù)若言不作心念諸法。故念不起者。為凈心不作心念。為是意識不作心念。若是凈心不作心念者。本來何因作心念法。今忽何因不念法也。若是意識不念法者。意識即是其念。若言意識不作心念法者。為對見法塵而不念。為不對見法塵而不念。為對而不見而不念。為全不對塵名為不念。若不對塵。云何說為意識。何以故。以識者必識所識故。若對而不見。即是頑瞽之法。若見而不念。為何所因而得不念。為知空故所以不念。謂為有故所以不念。若知是空。是無塵之智。對而不見。見而不念。二俱無妨。何故汝言不須此智。若謂為有。即不能不念。又復(fù)謂有之時。即已是念。又復(fù)謂為有故。即是無明妄想。而復(fù)不念。譬如怯人閉目入闇道理。開眼而入。唯有外闇。倒生怕怖。閉目而入。內(nèi)外俱黑。反謂安隱。此亦如是。念前法時。唯有迷境無明。而生嫌心。不念之時。心境俱闇。反謂為善。又復(fù)若不作意念法。心則馳散。若作意不念諸法。作意即是亂動。非寂靜法。云何得名證心也。
先雙征。次雙破。初破凈心不作心念可知。次破意識又二。初總破。謂意識即是念。云何名為不作心念。二別破。謂縱令意識不作心念法者。于四句中屬何句耶。若不對塵。不名意識。先破第四句也。若對而不見。是頑瞽法。次破第三句也。此下總破前二句。知空則二俱無妨。謂有則二俱有過。竝如文可知。
【(寅)二判簡】
但以專心在此不念故。即以此不念為境。意識為此境所系故。于余境界無容攀緣。是故惑者不知此事。便謂于諸法無復(fù)攀緣。遂更生寶玩。將為真法。是以策意相續(xù)不休。以晝夜久習熟故。不須作意。自然而進。但不覺生滅常流。剎那恒起。起復(fù)不知。無明妄想未遣一毫。又不解自身居在何位。便言我心寂住應(yīng)是真如三昧。作如是計者。且好不識分量也。雖然。但以專心一境故。亦是一家止法。遠與無塵之智為基。近與猿猴之躁為鎖。比彼攀緣五欲。游戲六根者。此即百千萬倍為殊為勝。但非心體寂照真如三昧耳。是故行者為而不執(zhí)。即是漸法門。若欲成就出世之道。必藉無塵之智也。
但以專心等。是敘其修證之相。但不覺生滅等。是判其以妄濫真。雖然但以等。是收其不無勝力。但非心體等。是簡非圓頓法門也。上來分科解釋以何依止竟。
【(辛)三總結(jié)】
此明止觀依止中以何依止竟。上標五番建立中第一止觀依止訖。
【(戊)二明止觀境界三。初標。二釋。三結(jié)。(巳)今初】
次明止觀境界者。謂三自性法。就中復(fù)作兩番分別。一總明三性。二別名三性。
若論自性清凈如來藏心。不惟非分別及依他境界。并真實性亦無所施其名目。只因迷真成妄。今約返妄歸真。故得以三性為所觀境也。
【(巳)二釋為二。初總明三性。二別明三性。(庚)今初】
所言總明三性者。謂出障真如及佛凈德。悉名真實性。在障之真與染和合名阿棃耶識。此即是依他性。六識七識妄想分別。悉名分別性。此是大位之說也。
一往略判。故名大位之說。若欲委細。須別明也。
【(庚)二別明三性二。初別明。二合辨。(辛)初中三。初 別辨真實性。二別辨依他性。三別辨分別性。(壬)初又三。初標章。二各釋。三合結(jié)。(癸)今初】
所言別明三性者。初辨真實性。就中復(fù)有兩種。一者有垢凈心以為真實性。二者無垢凈心以為真實性。
【(癸)二各釋二。初釋有垢凈心。二釋無垢凈心。(子)今初】
所言有垢凈心者。即是眾生之體實。事染之本性。具足違用。依熏變現(xiàn)。故言有垢。而復(fù)體包凈用。自性無染。能熏之垢本空。所現(xiàn)之相常寂。復(fù)稱為凈。故言有垢凈心也。
【(子)二釋無垢凈心】
所言無垢凈心者。即是諸佛之體性。凈德之本實。雖具法爾。違用之性。染熏息故。事染永泯。復(fù)備自性順用之能。凈熏滿故。事凈德顯。故言無垢。雖從熏顯。性凈之用非增。假遣昬云。體照之功本具。復(fù)稱凈也。故言無垢凈心。
設(shè)使凈用有增。功非本具。則不得名為凈矣。
【(癸)三合結(jié)】
然依熏約用。故有有垢無垢之殊。就體談?wù)。本無無染有染之異。即是平等實性大總法門。故言真實性。 問曰。既言有垢凈。亦應(yīng)稱無垢染。答曰。亦有此義。諸佛違用。即是無垢染。但為令眾生舍染欣凈。是故不彰也。
初合明平等為真實性。次申明設(shè)化偏彰凈名。竝可知。
【(壬)二別辨依他性二。初標章。二各釋。(癸)今初】
二明依他性者。亦有二種。一者凈分依他性。二者染分依他性。
【(癸)二各釋二。初釋凈分依他。二釋染分依他。(子)初中二。初正釋。二料簡。(丑)今初】
清凈分依他性者。即彼真如體具染凈二性之用。但得無漏凈法所熏。故事染之功斯盡。名為清凈。即復(fù)依彼凈業(yè)所熏。故性凈之用顯現(xiàn)。故名依他。所現(xiàn)即是所證三身凈土。一切自利利他之德是也。
先釋清凈。繇事染功盡故。當知非斷性染也。次釋依他。繇凈業(yè)所熏故。當知性不自顯也。體顯名證法身。智顯名證報身。福德巧用顯名證應(yīng)身。約法身名常寂光土。約報身名實報莊嚴土。約應(yīng)身名方便有余土。及凡圣同居土。法報為自利德。應(yīng)身為利他德。粗判如此。若交融互攝。則三身不一不 異。四土有豎有橫。皆為凈分依他。一依他一切依他。依他性外無余法也。
【(丑)二料簡二。初約性染義對簡。二對真實性料簡。(寅)初中三。初正明性染有用。二釋其名清凈分。三釋其名分別性。(卯)今初】
問曰。性染之用。何謂由染熏滅故不起生死。雖然成佛之后。此性豈全無用。答曰。此性雖為無漏所熏故不起生死。但由發(fā)心已來。悲愿之力熏習故。復(fù)為可化之機為緣。熏示違之用。亦得顯現(xiàn)。所謂現(xiàn)同六道。示有三毒。權(quán)受苦報。應(yīng)從死滅等。即是清凈分別性法。
以可化之機為緣。熏于性染。顯現(xiàn)示違之用。即所謂依他起性也。而名為清凈分別性法。則如下釋。
【(卯)二釋其名清凈分】
問曰。既從染性而起。云何名為清凈分。答曰。但由是佛德故。以佛望于眾生。故名此德以為清凈。若偏據(jù)佛德之中論染凈者。此德實是示違染用。
天臺性惡法門。正本于此。若能即事惡而達性惡。性惡性善體元無二。則大貪大嗔大癡法門。便可向現(xiàn)行日用無明煩惱中薦取矣。央掘廣額。即其標榜也。
【(卯)三釋其名分別性】
問曰。即言依他性法。云何名為分別性。答曰。此德依于悲愿所熏起故。即是依他性法。若將此德對緣施化。即名分別性法也。
一切眾生全墮分別境中。今隨緣令見與其同事。故即名為分別性也。
【(寅)二對真實性料簡】
問曰。無垢真實性。與清凈依他性竟有何異。答曰。無垢真實性者。體顯離障為義。即是體也。清凈依他性者。能隨熏力凈德差別起現(xiàn)為事。即是相也。清凈分別性者。對緣施設(shè)為能。即是用也。
問中但約真實性簡。答中兼對分別性簡。體相用三。不相舍離。約體則一切皆體。故名體大。約相則一切皆相。故名相大。約用則一切皆用。故名用大。鏡體光照?蔀橥饕。思之。
【(子)二釋染分依他二。初正釋。二料簡。(丑)今初】
所言染濁依他性者。即彼凈心雖體具違順二用之性。但為分別性中。所有無明染法所熏故。性違之用。依熏變現(xiàn)虛狀等法。所謂流轉(zhuǎn)生死輪回六趣。故言染濁依他性法也。
六趣虛狀依熏變現(xiàn)。似有非實。故名染濁依他。凡夫不了。妄謂實我實法。則成分別性。
【(丑)二料簡又二。初正簡。二釋疑。(寅)今初】
問曰。性順之用。未有凈業(yè)所熏。故不得顯現(xiàn)。雖然在于生死之中。豈全無用耶。答曰。雖未為無漏熏。故凈德不現(xiàn)。但為諸佛同體智力所護念故。修人天善。遇善知識。漸發(fā)道心。即是性凈之用也。
對上凈分中料簡性染。如文可知。
【(寅)二釋疑】
問曰。一切眾生皆具性凈。等為諸佛所護。何因發(fā)心先后。復(fù)有發(fā)不發(fā)。答曰。無始已來。造業(yè)差別。輕重不同。先后不一。罪垢輕者。蒙佛智力。罪垢重者。有力不蒙。問曰。罪垢重者。性凈之用。豈全無能。答曰。但有性凈之體不壞。以垢重故。更不有能也。問曰。上言凡圣之體。皆具順違二性。但由染凈熏力。有現(xiàn)不現(xiàn)。何故諸佛凈熏滿足。而不妨示違之用有力。凡夫染業(yè)尤重。而全使性順之用無能也。若以染重故。性凈無能。亦應(yīng)凈滿故。染用無力。既凈滿而有示違之功。定知染重亦有性順之用。答曰。諸佛有大悲大愿之熏。故 性違起法界之染德。能令機感斯見。眾生無厭凡欣圣之習。故性順匿無邊之凈用。不使諸佛同鑒。無凈器可鑒。故大圣舍之以表知機。有染德可見。故下凡尋之明可化也。是故凈滿不妨有于染德。染重不得有于凈用。
此躡性凈之用而起疑也。三番問答。義竝可知。
音釋
蠓(毋總切小飛蟲也)墟(邱于切故城也)窠(苦禾切鳥穴也)瞽(音古)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四終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五
明古吳沙門智旭述
【(壬)三別辨分別性二。初標章。二各釋。(癸)今初】
三明分別性者。亦有二種。一者清凈分別性。二者染濁分別性。
【(癸)二各釋二。初釋清凈分別性。二釋染濁分別性。(子)今初】
所言清凈分別性者。即彼清凈依他性法中。所有利他之德。對彼內(nèi)證無分別智故。悉名分別。所謂一切種智。能知世諦種種差別。乃至一切眾生心心數(shù)法。 無不盡知。及以示現(xiàn)五通三輪之相。應(yīng)化六道四生之形。乃至依于內(nèi)證之慧。起彼教用之智。說已所得。示于未聞。如斯等事。悉名清凈分別性法。此義云何。謂雖起無邊之事。而復(fù)畢竟不為世染。不作功用。自然成辦。故言清凈。即此清凈之覺。隨境異用。故言分別。又復(fù)對緣攝化。令他清凈。攝益之德。為他分別。故言清凈分別性也。
初以對無分別智。說名分別。即所謂后得智也。一切種智下。廣出其相。此義云何下。重釋其名。先一番約當體釋。次一番約利他釋。合結(jié)可知。
【(子)二釋染濁分別性】
所言染濁分別性法者。即彼染濁依他性中。虛狀法內(nèi)。有于似色似識似塵等法。何故皆名為似。以皆一心依熏所現(xiàn)故。但是心相似法非實。故名為似。由此似識一念起現(xiàn)之時。即與似塵俱起。故當起之時。即不知似塵似色等。是心所作虛相無實。以不知故。即妄分別。執(zhí)虛為實。以妄執(zhí)故。境從心轉(zhuǎn)。皆成實事。即是今時凡夫所見之事。如此執(zhí)時。即念念熏心。還成依他性。于上還執(zhí)。復(fù)成分別性。如是念念虛妄互相生也。問曰。分別之性。與依他性。既迭互相生。竟有何 別。答曰。依他性法者。心性依熏故起。但是心相。體虛無實。分別性法者。以無明故。不知依他之法是虛。即妄執(zhí)以為實事。是故雖無異體相生。而虛實有殊。故言分別性法也。
似識現(xiàn)時。即與似塵俱起。仍是依他性也。不知虛相妄執(zhí)為實。乃名分別性法。又為依他種子。于彼依他不了。復(fù)成分別。如是展轉(zhuǎn)無有窮盡。所謂惑業(yè)苦三。如惡叉聚者也。妄執(zhí)是惑;蟊仄饦I(yè)。所成依他。即是三界苦報。于苦不了。又成惑業(yè)。所以更互相生也。問答釋疑可知。別明竟。
【(辛)二合辨三。初約一心辨。二約依他辨。三釋六識疑。(壬)今初】
更有一義以明三性。就心體平等。名真實性。心體為染凈所系。依隨染凈二法。名依他性。所現(xiàn)虛相果報。名分別性。
心體圣凡平等。約圣即無垢凈心。約凡即有垢凈心也。心為染凈所系。依隨凈法。即清凈依他性。依隨染法。即染濁依他性也。虛相果報。有十界差別。四圣。即清凈分別性。六凡。即染濁分別性;蚍鸾鐬榍鍍。九界皆染濁也。此意稍細于前。以虛相即名分別。不惟執(zhí)實為分別故。
【(壬)二約依他辨】
又復(fù)更有一義。就依他性中即分別為三性。一者凈分。謂在染之真。即名真實性。二者不凈分。謂染法習氣種子。及虛相果報。即是分別性。二性和合無二。即是依他性也。
繇真如不守自性。不覺念起而有無明。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阿棃耶識。則舉凡一切眾生。無不現(xiàn)在依他性中。故即就依他性分別三性也。文義可知。
【(壬)三釋六識疑】
問曰。似識妄分別時。為是意識總能分別六塵。為六識各各自分別一塵。答曰。五識見塵時。各與意識俱時而起。如眼識見似色時。即是一意識俱時分別妄執(zhí)也。余識亦如是。是故識總能分別妄執(zhí)六塵。五識但能得五塵。不生分別妄執(zhí)。問曰。妄執(zhí)五塵為實者。為是五意識。為是第六意識。答曰。大乘中不明五意識。與第六別。但能分別者。悉名意識。
兩番問答。皆明意識能起分別妄執(zhí)也。以前五識但緣現(xiàn)量。不能生分別故。以大乘家。但立同時意 識。不立五意識故。故知現(xiàn)前一念。不善用之。則為分別之本。善用之。則為無塵之智?芍^生死涅槃。更非他物矣。標及釋竟。
【(己)三結(jié)】
上來是明第二止觀所觀境界竟。
或問。此立三性為所觀境。與摩訶止觀廣立十境。同耶異耶。答曰。摩訶止觀。初觀識陰。識陰即分別性也。識非實我實法。但依種子熏習力故。有似識現(xiàn)。亦即依他性也。觀此識陰。即空假中不可思議。即真實性后之九境。待發(fā)方觀。不發(fā)不觀。當其發(fā)時。若計為實。即是分別。若不計實。皆是依他。若達即中。皆是真實也。兩教二乘。三教菩薩。若計為實。竝是凈分分別性。不計為實。即凈分依他。余可知。
【(戊)三明止觀體狀三。初總標。二別解。三總結(jié)。(己)今初】
次明第三止觀體狀。就中復(fù)有二番明義。一就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二就清凈三性以明止觀體狀。
體狀猶言相貌。乃正示下手功夫之方法也。
【(己)二別解二。初約染濁三性。二約清凈三性。(庚)初中三。初分科。二各釋。三通簡。(辛)今初】
初就染濁三性中。復(fù)作三門分別。一依分別性以明。二約依他性以顯。三對真實性以示。
【(辛)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二約依他性。三約真實性。(壬)初中二。初從觀入止。二從止復(fù)觀。(癸)初又二。初明觀。二明止。(子)今初】
對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者。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當觀五陰及外六塵。隨一一法。悉作是念。我今所見此法。謂為實有形質(zhì)堅礙。本來如是者。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此法是虛。以不知是虛故。即起妄想執(zhí)以為實。是故今時意里確然將作實事。復(fù)當念言。無始已來由執(zhí)實故。于一切境界起貪嗔癡。造種種業(yè)。招生感死。莫能自出。作此解者。即名觀門。
五陰六塵。本是依他起性。似有非實。妄想執(zhí)實。乃是分別性也。繇分別故。起惑造業(yè)。招生死苦。知其過患。即名觀門。以是出世初方便故。
【(子)二明止】
作此觀已。復(fù)作此念。我今既知由無明妄想。非實謂實。故流轉(zhuǎn)生死。今復(fù)云何仍欲信此癡妄之心。是故違之。強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猶如小兒愛鏡中像。謂是實人。然此鏡像。體性無實。但由小兒心自 謂實。謂實之時。即無實也。我今亦爾。以迷妄故。非實謂實。設(shè)使意里確然執(zhí)為實時。即是無實。猶如想心所見境界。無有實事也。復(fù)當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但以癡妄。謂有實念。道理即無實也。如是次第以后念破前念。猶如夢中所有憶念思量之心。無有實念也。作此解故。執(zhí)心止息。即名從觀入止也。
此中具有兩重觀察。先強觀諸法惟是心相。以破實有境執(zhí)。次復(fù)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以破實有心執(zhí)。二種實執(zhí)既破。即名從觀入止也。毗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正是此意。葢眾生無始以來。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倘不以四大觀身。四蘊觀心。則實執(zhí)何繇可破。實執(zhí)不破。生死浩然。故大小兩乘。通以此觀此止為下手之處。但達依止一心而修。即名大乘止觀。不達依止一心而修。乃成小乘止觀耳。夫強觀諸法無實。復(fù)觀能觀無念。一往似屬從假入空。然了達色心本空。非滅故空。亦是即隨緣而觀不變。如觀波即水。波無波相。則非但空明矣。言次第以后念破前念者。先以能觀破諸法。后復(fù)以觀破能觀。重重推破。不令一念稍執(zhí)實故。 然不可計前念為所觀。后念為能觀也。以后念起時。前念已滅。不得成所觀境。但借前念之本虛。以知后念之非有。仍是前念為能觀。后念為所觀。繇能觀故。令于所觀不起實執(zhí)。四運推簡。正旨如此。若執(zhí)重者。一一運中。仍須四性簡責。知其無生無滅。方成唯心識觀之門。
【(癸)二從止復(fù)觀】
復(fù)以知諸法無實故。反觀本自謂為實時。但是無明妄想。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徑入依他性觀者。即名從止入觀。
復(fù)局照俗。名為從止起觀。以即分別性為境故。轉(zhuǎn)入依他性觀。名為從止入觀。以境智俱增進故。
【(壬)二約依他性二。初從觀入止。二從止復(fù)觀。(癸)初中二。初明觀。二明止。(子)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觀體狀者。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謂因前分別性中。止行知法無實故。此中即解一切五陰六塵。隨一一法悉皆心作。但有虛相。猶如想心所見。似有境界。其體是虛。作此解者。即名為觀。
一切五陰六塵。皆屬因緣所生。正是依他性也。解其悉皆心作。所謂本如來藏。言但有虛相等。一往 似屬從空出假。然了達似有非有。全體作相。所謂不變隨緣。則非偏假明矣。
【(子)二明止】
作此觀已。復(fù)作是念。此等虛法。但以無明妄想妄業(yè)熏心故。心似所熏之法顯現(xiàn)。猶如熱病因緣。眼中自現(xiàn)空華。然此華體相。有即非有。不生不滅。我今所見虛法。亦復(fù)如是。唯一心所現(xiàn)。有即非有。本自無生。今即無滅。如是緣心遣心。知相本無。故虛相之執(zhí)即滅。即名從觀入止。
緣心遣心。謂緣唯心之旨。以遣執(zhí)虛相之心也。前分別性中明止。但滅執(zhí)實之心。今并止其謂有虛相之心。故得為真如觀作方便也。
【(癸)二從止復(fù)觀】
既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fù)知不妨非有而有。似有顯現(xiàn)。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行徑入真實性觀者。此即名從止入觀也。
有即非有;糜胁坏K真空。非有而有。真空不礙幻有。然皆以依他性為所觀境。但是復(fù)局照俗。故名從止起觀。若轉(zhuǎn)入真實性觀。則境智又俱進矣。
【(壬)三約真實性有四重。初一重從觀入止。明無性 性。第二重從觀入止。明無真性。第三重止觀。明根本真如三昧。第四重止觀。明雙現(xiàn)前。(癸)今初】
次明第三真實性中止觀體狀者。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因前依他性中。止行知一切法。有即非有故。所以此中。即知一切法本來唯心。心外無法。復(fù)作是念。既言心外無法。唯有一心。此心之相。何者是也。為無前二性故。即將此無以為心耶。為異彼無外。別有凈心耶。作此念時。即名為觀。即復(fù)念言。無是無法。對有而生。有尚本來不有。何有無法以為凈心。又復(fù)無法。為四句攝。凈心即離四句。何得以此無法為凈心也。作此念時。執(zhí)無之心即滅。則名為止。
文中先明觀。次明止。先明觀中。既知法本唯心。則離分別依他二相。然不得將此二相之無以為心相。譬如不將無兔以為手巾。以凈心本性自有故也。次明止中。雙遮有無。圓離四句。以滅執(zhí)無之心。所謂止息根本無明。停止中道實諦。以其除妄空故。名無性性。當知非但中也。
【(癸)第二重從觀入止。明無真性】
又從此止更入觀門。觀于凈心。作如是念。二性之無 既非是心者。更有何法以為凈心。又復(fù)此心為可見耶。為不可見耶。為可念耶。為不可念耶。作此分別時。即名為觀。即復(fù)念言。心外無法。何有能見此心者。何有能念此心者。若更緣念此心。即成境界。即有能緣所緣。即是心外有智能觀此心。何名為如。又復(fù)我覓心之心體。唯是凈心。何有異法可緣可念也。但以妄想習氣故。自生分別。分別之相。有即非有。體唯凈心。又復(fù)設(shè)使分別。即知正是凈心分別也。喻如眼見空華。聞言華是眼作。有即非有。唯有自眼。聞此語已。知華本無。不著于華。反更開眼。自覓己眼竟不能見。復(fù)謂種種眼根。是己家眼。何以故。以不知能覓之眼。即是所覓眼故。若能知華本無。眼外無法。唯有自眼。不須更覓于眼者。即不以眼覓眼。行者亦爾。聞言心外無法。唯有一心故。即使不念外法。但以妄想習氣故。更生分別。覓于凈心。是故當知。能覓凈心者。即是凈心。設(shè)使應(yīng)生分別。亦即是凈心。而凈心之體。常無分別。作此解者。名為隨順真如。亦得名為止門。
文中亦先明觀。次明止。先明觀中只是簡責以破異執(zhí)。次明止中。有法有喻有合。 法中能覓即是所覓。舉所成能。全能即所。所既即能。何可緣念。喻中 以眼喻真實性。華喻依他及分別性。既知華是眼作。何可更覓于眼。合中以不更覓心。即是安心已竟。名為隨順真如。以其異執(zhí)永息。了知本寂。名無真性。不于二性之外別覓真也。
【(癸)第三重止觀明根本真如三昧】
久久修習。無明妄想習氣盡故。念即自息。名證真如。亦無異法來證。但如息波入水。即名此真如為大寂靜止門。復(fù)以發(fā)心已來。觀門方便。及以悲愿熏習力故。即于定中興起大用;驈亩ㄆ。若念若見若心若境種種差別。即是真如用義也。此名從止起觀。
從圓初住。名為隨順真如。歷盡四十一位。名為久久熏習。初成妙覺。所證根本實智。名為大寂靜止門。所起后得智。盡未來際常然大用之門。名為從止起觀也。又圓十信。亦得名為隨順真如。初住已上。亦得名為分證真如。分成就此止觀二門。具如下文斷得中辨。
【(癸)第四重止觀明雙現(xiàn)前】
又復(fù)熾然分別。而常體寂。雖常體寂。而即緣起分別。此名止觀雙行。
此攝上真如大寂靜止門。及真如用義而明其非 異時也。此雙行平等止觀。局惟佛果。通約性修。何以言之。二乘之人定多慧少。不見佛性。菩薩之人慧多定少。雖見佛性。而不了了。乃至等覺菩薩。見于佛性。猶如隔羅望月。故知局惟佛果也。然諸眾生。雖繇迷理迷事二種無明熾然分別。而體本常寂。即于常寂體中。具足一切緣起分別。是謂理即雙行。若從知識及經(jīng)卷。聞此心性寂用之理。能解能知。是謂名字雙行。從此念念體其本寂。善能分別緣起。是謂觀行雙行。能體寂故。隨順奢摩他道。能分別故。隨順毗婆舍那。是謂相似雙行。止行現(xiàn)前。名首楞嚴三昧。觀行現(xiàn)前。名摩訶般若。是謂分證雙行。習氣盡故。法界一相。大用顯故。徧示三輪。是謂究竟雙行。妙明明妙。寂照照寂。從始至終。罔非性德。理即位中。名為逆修。名字已去。悉名順修。順逆雖殊。在性則一。故悟性者。方成妙修。得此第四止觀雙行意已。方知前約二性所修止觀。及真實性中前三番止觀。法爾亦是一一雙行。但明昧有殊。致使淺深差別耳。約染濁三性中分科并各釋竟。
【(辛)三通簡三。初正簡示。二約幻喻。三約夢喻。 (壬)初中四。初簡止觀功能。二簡四重深義。三簡修有次第。四簡妄執(zhí)須除。(癸)今初】
上來三番明止觀二門。當知觀門。即能成立三性。緣起為有。止門。即能除滅三性。得入三無性。入三無性者。謂除分別性。入無相性。除依他性。入無生性。除真實性。入無性性。
觀門成立三性緣起者。謂觀五陰六塵等法本虛。但是妄想執(zhí)實。即能成立分別性緣起。以知諸法惟分別性。無實法故。次觀五陰六塵等法。悉皆心作。其體是虛。即能成立依他性緣起。以知諸法悉依他起。但虛相故。次觀一切諸法本來惟心。心外無法。不將二無。以為心相。即能成立真實性緣起。以知諸法有即非有。唯凈心故。止門除滅三性入三無性者。謂強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復(fù)觀能觀之心。亦無實念。繇此執(zhí)心止息。故名除分別性。入無相性。次觀虛法唯心所現(xiàn)。有即非有。無生無滅。繇此虛相執(zhí)滅。故名除依他性。入無生性。次觀凈心圓離四句。不屬有無。亦非可緣可念。故名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
【(癸)二簡四重深義】
就真實性中。所以有四番明止觀者。但此窮深之處。微妙難知。是故前示妄空非實。除妄空以明止。即是無性性。次一顯即偽是真。息異執(zhí)以辨寂。即是無真性。是故無性性。或名無無性。或云無真性也。第三一重止觀者。即是根本真如三昧。最后第四一重止觀者。即是雙現(xiàn)前也。
何有無法以為凈心。故云示妄空非實。執(zhí)無之心即滅。故云除妄空以明止。設(shè)使分別。正是凈心分別。故云顯即偽是真。何有異法可緣可念。故云息異執(zhí)以辨寂。余如上釋可知。
【(癸)三簡修有次第】
又復(fù)行者。若利機深識。則不須從第一分別性修。但徑依第二依他性修。此依他性。亦得名分別性。以具有二性義也。若不能如是者。即須次第從第一性修。然后依第二性修。依次而進也。終不得越前二性。徑依第三性修也。又復(fù)雖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三番并學。資成第三番也。
利機。謂智慧敏利。深識。謂識見深遠。利則觸著便知。深則不泥情執(zhí)。葢已先知一切唯心。諸法無實。故可徑觀本虛之法。以此本虛之法。不執(zhí)便是依 他。執(zhí)乃妄成分別。元非二體二相。又虛妄果報。亦即名為分別性法故也。若不能了達境虛。即須如前次第修習。此易可知。然縱令極利根機。亦不得徑觀真實法性。以眾生無始以來。全墮依他性中。離依他性。無真實性。如離流無水。設(shè)使徑觀真實。真實反是分別。譬如舍流覓水。非真水故。圓覺經(jīng)云。未證無為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zhuǎn)。此之謂也。但能諦觀分別及依他性。任運自得證真實性。如觸波流。全觸于水。智者大師。的指現(xiàn)前一念識心為所觀境。識心豈非依他性耶。觀此即是不思議境。既不思議。豈非真實性耶。若不立事境。單言理觀。極得意者。只是清凈真如。其在初心。多屬惡取邪執(zhí)?刹簧髟。又復(fù)應(yīng)知。所以觀分別者。欲了分別無性以入依他。觀依他者。欲了依他無性而證真實。是則前二以為方便。正欲資成第三番耳。若約大途。則分別性中止觀。一往從假入空。依他性中止觀。一往從空出假。真實性中止觀。正顯中道妙定妙慧。然圓人初行。三止三觀具在一心中修。故不妨于念念中三番并學。從觀行三番。入相似三番。從相似三番。入分證三番。從分證三番。 入究竟三番。至于究竟。雖不妨仍說三性。及三無性。而究竟統(tǒng)惟真實性矣。
【(癸)四簡妄執(zhí)須除】
問曰。既言真實性法。有何可除。若可除者。即非真實。答曰。執(zhí)二無以為真實性者。即須除之。故曰。無無性。妄智分別凈心謂為可觀者。亦須息此分別異相。示其無別真性可得分別。故言無真性。但除此等于真性上橫執(zhí)之真。非謂除滅真如之體。
正簡示竟。
【(壬)二約幻喻三。初標章。二正說。三例結(jié)。(癸)今初】
復(fù)更有譬喻。能顯三性止觀二門。今當說之。
【(癸)二正說三。初喻觀門。二喻止門。三止觀合辨。(子)今初】
譬如手巾。本來無兔。真實性法。亦復(fù)如是。唯一凈心。自性離相也。加以幻力。巾似兔現(xiàn)。依他性法。亦復(fù)如是。妄熏真性。現(xiàn)六道相也。愚小無知。謂兔為實。分別性法。亦復(fù)如是。意識迷妄。執(zhí)虛為實。是故經(jīng)言。一切法如幻。此喻三性觀門也。
此喻即同前文。約一心辨三性之義也。文并可知。
【(子)二喻三無性止門】
若知此兔。依巾似有。唯虛無實。無相性智。亦復(fù)如是。(除分別性)能知諸法。依心似有。唯是虛狀。無實相性也。若知虛兔之相。唯是手巾。巾上之兔。有即非有。本來不生。無生性智。亦復(fù)如是。(除依他性。)能知虛相。唯是真心。心所現(xiàn)相。有即非有。自性無生也。若知手巾本來是有。不將無兔以為手巾。無性性智。亦復(fù)如是。(除真實性。)能知凈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無為真實性。此即喻三無性止門也。
【(子)三止觀合辨】
是故若欲舍離世諦。當修止門入三無性。若欲不壞緣起建立世諦。當修觀門解知三性。若不修觀門。即不知世諦所以緣起。若不修止門。即不知真諦所以常寂。若不修觀門。便不知真即是俗。若不修止門。即不知俗即是真。以是義故。須依幻喻。通達三性三無性。
世諦。謂十界假名差別建立。事造三千也。真諦。謂因緣生法空假即中。理具三千也。真則三諦俱真。俗則三諦俱俗。真即是俗。俗即是真。良繇非真非俗。所以雙照真俗。則三諦俱中。幻喻若此。余皆可知。二正說幻喻竟。
【(癸)三例結(jié)】
如幻喻能通達三性三無性。其余夢化影像水月陽焰干城餓鬼等喻。但是依實起虛。執(zhí)虛為實者。悉喻三性。類以可知。若直以此等諸喻。依實起虛。故偏喻依他性亦得也。但虛體是實。即可喻真實性。虛隨執(zhí)轉(zhuǎn)。即可喻分別性。是故此等諸喻。通譬三性。解此喻法。次第無相。即可喻三無性也。
文中先例結(jié)。次若直以此等下。又將諸喻喻前文。約依他辨三性之義也。例結(jié)中所依之實。喻真實性。所起之虛。喻依他性。執(zhí)虛為實。喻分別性。三性既爾。三無性義。例此可知。次文中虛體是實。以喻在染之真。所謂凈分。虛隨執(zhí)轉(zhuǎn)。以喻習氣種子。及虛相果報。所謂染分也。
【(壬)三約夢喻】
又更分別夢喻。以顯三性三無性。譬如凡夫慣習諸法故。即于夢中心現(xiàn)諸法。依他性法。亦復(fù)如是。由無始已來果時無明。及以妄想熏習真實性故。真心依熏現(xiàn)于虛相果報也。彼夢里人為睡葢所覆故。不能自知己身他身皆是夢心所作。即便執(zhí)為實事。是故夢里自他種種受用得成。分別性法。亦復(fù)如是。意識 為果時無明所迷故。不知自他咸是真心。依熏所作。便即妄執(zhí)為實。是故自他種種受用得成也。是以經(jīng)言。是身如夢。為虛妄見。虛者。即是依他性。妄者。即是分別性。此即緣起三性為觀門也。然此夢中所執(zhí)為實者。但是夢心之相。本無有實。分別性法。亦復(fù)如是。但是虛想從心所起。本來無實。即是無相性也。又彼夢中虛相。有即非有。唯是夢心。更無余法。依他性法。亦復(fù)如是。自他虛相。有即非有。唯是本識。更無余法。即是無生性也。又彼夢心。即是本時覺心。但由睡眠因緣故。名為夢心。夢心之外。無別覺心可得。真實性法。亦復(fù)如是。平等無二。但以無明染法熏習因緣故與染和合。名為本識。然實本識之外。無別真心可得。即是無性性法。此即除滅三性為止門也。以是喻故。三性三無性。即可顯了。此明止觀體狀中。約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竟。
上已通舉夢等八喻。例如幻喻可知。今更分別欲令止觀轉(zhuǎn)明故也。先喻三性中不言真實性者。即指能夢之心為真實性也。依此起于夢中所見諸法。名依他性。夢中妄執(zhí)為實名分別性。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不了惟心。妄計我法。深觀此喻。寧不泠然者。三止門喻。在文可知。
【(庚)二約清凈三性三。初分科。二各釋。三通簡。(辛)今初】
次明清凈三性中止觀體狀。就中亦有三番。一明分別性中止觀體狀。二明依他性中止觀體狀。三明真實性中止觀體狀。
【(辛)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二約依他性。三約真實性。(壬)今初】
第一分別性中止觀體狀者。謂知一切諸佛菩薩所有色身。及以音聲。大悲大愿。依報眾具。殊形六道。變化施設(shè)。乃至金軀現(xiàn)滅。舍利分頒。泥木雕圖。表彰處所。及以經(jīng)教威儀。住持等法。但能利益眾生者。當知皆由大悲大愿之熏。及以眾生機感之力。因緣具足。熏凈心故。心性依熏。顯現(xiàn)斯事。是故唯是真性緣起之能。道理即無實也。但諸眾生有無明妄想故。曲見不虛。行者但能觀察知曲見。執(zhí)心是無明妄想者。即名為觀。以知此見。是迷妄故。強作心意。觀知無實。唯是自心所作。如是知故。實執(zhí)止息。即名為止。此是分別性中從觀入止也。
先觀后止。文并可知。住持三寶一切佛事。本皆真 性緣起之能。真性即清凈真實性。緣起即清凈依他性也。但繇眾生不了妄計為實。故名為分別性耳。既是無明妄想分別。復(fù)名為清凈者。以所緣境。是從大悲大愿出生。能與眾生作增上緣?v令不了唯心。亦不增長結(jié)業(yè)故也。然欲入大乘門。必須強作心意。觀知無實。否則心外計法。永違出要矣。
【(壬)二約依他性】
第二依他性中止觀門者。謂因前止門故。此中即知諸佛凈德。唯心所作。虛權(quán)之相也。以不無虛相緣起故。故得凈用圓顯。示酬曠劫之熏因。即復(fù)對緣攝化故。故得澤沾細草。表起無邊之感力。斯乃凈心緣起。寂而常用者哉。作此解者。名為觀門。依此觀門。作方便故。能知凈心所起。自利利他之德。有即非有。用而常寂。如此解者。名為止門。此止及觀。應(yīng)當雙行。前后行之亦得。
利根者可以雙行。鈍根者前后亦得。義并可知。
【(壬)三約真實性】
次明真實性中止觀門者。謂因前止行故。即知諸佛凈德。唯是一心。即名為觀。復(fù)知諸佛凈心是眾生凈心。眾生凈心是諸佛凈心。無二無別。以無別故。即不 心外觀佛凈心。以不心外覓佛心故。分別自滅。妄心既息。復(fù)知我心佛心本來一如。故名為止。此名真實性中止觀門也。
義亦可知;騿。此與上文染濁三性止觀。為先后修耶。俱時修耶。有次第耶。不次第耶。須具修耶。不須具修耶。答曰。亦可先后。亦可俱時。亦次第。亦不次第。亦具修。亦不具修。何以言之。前約染濁三性修止觀。是觀身實相。念自佛三昧也。后約清凈三性修止觀。是觀佛實相。念他佛三昧也。若惟念自佛。則不須具修后三止觀。以染濁真實性中止行若成。習氣既盡。體證真如。自于清凈三性三無性法。能通達故。若惟念他佛。則不須更修前三止觀。以清凈真實性中。止行若成。我心佛心。而等一如。不于染濁三性三無性法。更生迷故。復(fù)次清凈分別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應(yīng)化佛。清凈依他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法門佛。清凈真實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實相佛。亦可名自他俱念。不惟念他佛也。若泛論雙念自他佛者。則須具修二種三性止觀法門。于中復(fù)有先后俱時次及不次四義。言先后者。先約染濁分別性修。次約清凈分別 性修。然后染依他。凈依他。染真實。凈真實。一一次第修之。不得越次也。言俱時者。具約十界分別性修。次約十界依他性修。次約十界真實性修。則染凈俱時。無先后也。言次第者。如下斷得中辨。言不次者。上云念念之中。三番并學。亦可例云染凈齊觀。又如下文所云。位位俱行三止也。故如圓融行布。橫豎包羅。頓漸俱收。利鈍悉被。法門之妙。無以加矣。
【(辛)三通簡六。初簡寂用之相。二簡生佛之名。三簡同異之義。四簡自他修益。五簡佛德實虛。六簡常住生滅。(壬)初中二。初約以修顯性。二約稱性起修(癸)今初】
上來清凈三性中。初第一性中從觀入止。復(fù)從此止行。入第二性中觀。復(fù)從此觀入止。復(fù)從此止入第三性中觀。復(fù)從此觀入止。故得我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轍。入修滿足。復(fù)以大悲方便。發(fā)心已來。熏習心故。即于定中。起用繁興。無事而不作。無相而不為。法界大用。無障無礙。即名出修也。用時寂。寂時用。即是雙現(xiàn)前也。
一轍入修滿足。謂念佛三昧。始從應(yīng)化。終至法身。 托外義成。唯心觀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自性究竟圓顯也。此為根本智。大寂靜止門。復(fù)以大悲方便。熏習力故。大用繁興。即是差別智。法界常然。大用之門。用寂寂用。說有先后。體無先后。故名雙現(xiàn)前也。
【(癸)二約稱性起修】
乃至即時凡夫。亦得作如是寂用雙修。此義云何。謂知一切法。有即非有。即是用時常寂。非有而有。不無似法。即名寂時常用。是故色即是空。非色滅空也。
色即是空。有即非有。法界法爾。本性寂義也。非色滅空。不無似法。法界法爾。本性用義也。繇此性具寂用。本自不前不后。故照性成修。始從名字。終于究竟。無時不雙現(xiàn)前。何俟成佛之后。方名雙現(xiàn)前哉。
【(壬)二簡生佛之名】
問曰。既言佛心眾生心。無二無別。云何說有佛與眾生之異名。答曰。心體是同。復(fù)有無障礙別性。以有別性故。得受無始已來我執(zhí)熏習。以有熏力別故。心性依熏現(xiàn)有別相。以約此我執(zhí)之相。故說佛與眾生二名之異也。
同不障別。別不礙同。故名無障礙別性。余可知。
【(壬)三簡同異之義】
問曰。諸佛既離我執(zhí)。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別也。答曰。若離我執(zhí)。證得心體平等之時。實無十方三世之異。但本在因地未離執(zhí)時。各別發(fā)愿。各修凈土。各化眾生。如是等業(yè)差別不同。熏于凈心。心性依別熏之力。故現(xiàn)此十方三世諸佛依正二報相別。非謂真如之體有此差別之相。以是義故。一切諸佛常同常別。古今法爾。是故經(jīng)言。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此即同異雙論。若一向唯同無別者。何故經(jīng)言一切諸佛身。一切無礙人。若一向唯別不同者。何故經(jīng)言唯是一法身。一道出生死。以是義故。真心雖復(fù)平等。而復(fù)具有差別之性。若解明鏡一質(zhì)。即具眾像之性者。則不迷法界法門。
【(壬)四簡自他修益又二。初明益。二釋疑。(癸)今初】
問曰。真心有差別性故。佛及眾生各異不同。真心體無二故。一切凡圣唯一法身者。亦應(yīng)有別性故。他修我不修。體是一故。他修我得道。答曰。有別義故。他修非我修。體是一故。修不修平等。雖然若解此體同之 義者。他所修德。亦有益己之能。是故經(jīng)言。菩薩若知諸佛所有功德。即是己功德者。是為奇特之法。又復(fù)經(jīng)言。與一切菩薩。同一善根藏。是故行者當知諸佛菩薩二乘圣人凡夫天人等。所作功德。皆是己之功德。是故應(yīng)當隨喜。
答中先以修不修平等。明體是一。所以破其他修我得之執(zhí)。次復(fù)勸修隨喜功德。若能于凡圣功德深生隨喜。則他修我得之義亦成。葢能解體同。即是妙慧。念念隨喜。破嫉妒障。即是妙行慧行兩具。即非一向倚他覓道者矣。
【(癸)二釋疑】
問曰。若爾。一切凡夫皆應(yīng)自然得道。答曰。若此真心。唯有同義者。可不須修行。藉他得道。又亦即無自他身相之別。真如既復(fù)有異性義。故得有自他之殊者。寧須一向倚他覓道。但可自修功德。復(fù)知他之所修。即是己德。故迭相助成。乃能殊勝速疾得道。何得全倚他也。又復(fù)須知。若但自修。不知他之所修即是己有者。復(fù)不得他益。即如窮子。不知父是己父。財是己財。故二十余年受貧窮苦。止宿草庵。則其義也。是故藉因托緣。速得成辦。若但獨求不假他者。止可但得除糞之價。
答中先明不得全倚他修。次明必須知他即己。文義可知。然此自他修益。須約四句。一者惟求于自。不假于他。則成二乘。以不達自他同體故。二者惟倚于他。不求于自。則成人天。亦不知自他同體故。三者自既不修。亦不求他。則常在三涂。以因緣俱沒故。四者知他即自。深生隨喜。則速成佛道。以藉因托緣故。
【(壬)五簡佛德實虛又二。初示德相。二簡實虛。(癸)今初】
問曰。上言諸佛凈德者有幾種。答曰。略言有其二種。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自利之中復(fù)有三種。一者法身。二者報身。三者凈土。利他之中復(fù)有二種。一者順化。二者違化。順化之中有其二種。一者應(yīng)身及摩菟摩化身。二者凈土及雜染土。此是諸佛凈德。
法報二身約能依言。凈土約所依言。理實能所不二。為令眾生得四益。故分別言之。法身者。所顯自性清凈理體也。報身者。所成一心。三智四智。及常樂我凈。無量功德法聚也。凈土者。所依理智功德之性。即是三德秘藏也。順化現(xiàn)佛身。違化現(xiàn)雜趣 身。應(yīng)身有勝有劣。勝依凈土。劣依雜染。摩菟摩。亦云摩奴末那。此翻意生身。又翻意成身也。
【(癸)二簡實虛又二。初約修正簡。二約性例簡。(子)今初】
問曰。利他之德。對緣施設(shè)權(quán)現(xiàn)巧便?裳詿o實。唯是虛相。有即非有。自利之德。即是法報二身。圓覺大智。顯理而成。常樂我凈。云何說言有即非有。答曰。自利之德。實是常樂我凈不遷不變。正以顯理而成故。故得如是。復(fù)正以顯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緣起之用。然用無別用。用全是心。心無別心。心全是用。是故以體體用。有即非有。唯是一心。而不廢常用。以用用體。非有即有。熾然法界而不妨常寂。寂即是用。名為觀門。用即是寂。名為止行。此即一體雙行。但為令學者。泯相入寂故。所以先后別說。止觀之異。非謂佛德有其遷變。
顯理而成。則全體是理。故得名有。復(fù)以顯理而成。則成無別成。元只是理。故即非有也。但眾生無始以來。執(zhí)有情重。今欲令學者。泯相入寂故。先說止后說觀耳。本自一體雙行。何嘗有遷變哉。
【(子)二約性例簡】
又復(fù)色即是空。名之為止?辗菧缟D恐疄橛^。世法尚爾。何況佛德而不得常用常寂者哉。
世間色法。尚自即止即觀。法爾性具寂用之理。何況佛德。乃稱性成修。全修顯性者。豈令寂用有異體哉。約寂則有而非有。約用則非有而有。夫復(fù)何疑。
【(壬)六簡常住生滅】
問曰。佛德有即非有。不妨常住者。眾生亦有即非有。應(yīng)不妨不滅。答曰。佛德即理顯以成順用故。所以常住。眾生即理隱以成違用故。所以生滅。常住之德。雖有即非有。而復(fù)非有而有。故不妨常住。生滅之用。亦雖有即非有。而復(fù)非有而有。故不妨生滅也。此約清凈三性。以明止觀體狀竟。
止觀體狀中?倶思皠e釋竟。
【(巳)三總結(jié)】
第三番體狀竟也。
或問。此止觀體狀。與十乘觀法為同為異。答曰。十乘觀法。兼被三根。今此法門。為上根說。故云上根惟用一。中根二之七。下根具用十。夫即分別性而入依他。即依他性而入真實。即三性而入三無性。 即三無性。而不壞三性緣起。正所謂第一觀不思議境也。雖不具明余之九法。而一法中即具十法。何以言之。最初文云。善哉佛子。乃能發(fā)是無上之心。豈非真正發(fā)菩提心。番番止觀。豈非善巧安心。三性無性。豈非破法皆徧。止能知俗即真。觀能知真即俗。豈非善識通塞。又三性止觀。即是無作四念處慧。從此滅二世惡。生二世善。出生神足根力覺道。豈非道品調(diào)適。下文歷事止觀。豈非對治助開。除障得益。差別不同。豈非次位。強心修之。豈非安忍。佛果為期。豈非離似道愛也。
音釋
強(強上聲勉強也)只(音支但也)繇(同由)菟(音兔草名又音徒)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五終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六
明古吳沙門智旭述
【(戊)四明止觀斷得三。初標科。二各釋。三總辨。(己)今初】
次明第四止觀除障得益。就中復(fù)有三門分別。一約分別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約依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約真實性。以明除障得益。
【(己)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至)三約真實性。(庚)初中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辛)初又三。初正明。二喻顯。三法合。(壬)今初】
初明分別性中所除障者。謂能解不知境虛。執(zhí)實之心是無明妄想故。即是觀行成。以觀成故。能除無明妄想上迷妄。何謂迷妄之上迷妄。謂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以此迷故。即執(zhí)為非迷。復(fù)是妄想。此一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故名迷妄之上迷妄也。是故行者雖未能除不了境虛執(zhí)實之心。但能識知此心。是癡妄者。即是能除癡妄上之迷妄也。此是除障。以除障故?澳苓M修止行。即是得益。
除迷妄之上迷妄。即是斷。堪修止行。即是得。此從名字初起觀行也。文并可知。
【(子)二喻顯】
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喻顯。如人迷東為西。即是妄執(zhí)。此是一重迷妄也。他人語言。汝今迷妄。謂東為西。此人猶作是念。我所見者。非是迷妄。以不知故。執(zhí)為非迷者。復(fù)為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迷妄。此人有何過失。謂有背家浪走之過。若此人雖未醒悟。但用他語。信知自心是迷妄者。即無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謂雖復(fù)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
【(壬)三法合】
雖未證知諸法是虛。但能知境虛是無明。執(zhí)實是妄 想者。即常不信己之所執(zhí)?澳苓M修止行。漸趣涅槃。若都不知此者。即當隨流苦海。增長三毒。背失涅槃寂靜之舍也。此明分別性中觀行斷得之義。
能知境虛是無明。應(yīng)云能知不了境虛是無明。文缺不了二字。義須補也。漸趣涅槃。合上向家之益。增長三毒。追合上浪走之過。余可知。
【(辛)二明止行斷行】
所言分別性中止行。除障得益者。謂依彼觀行作方便故。能知諸法本來無實。實執(zhí)止故。即是能除果時迷事無明。及以妄想也。復(fù)于貪嗔漸已微薄。雖有罪垢。不為業(yè)系。設(shè)受苦痛。解苦無苦。即是除障。復(fù)依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觀行故。無塵智用。隨心行故。即是得益。此明分別性中行除障得益。
除果時迷事無明。即斷緣生中癡。及除妄想。即總斷三界見惑也。貪嗔漸已微薄。謂但有潤生惑。無發(fā)業(yè)惑。雖未永斷生緣。已與執(zhí)實者迥然不同?捌馃o塵智用矣。
【(庚)二約依他性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辛)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觀斷得者。初明觀門。此觀門者。與 分別性中止門不異。而少有別義。此云何也。謂彼中止門者。必緣一切法是虛故。能遣無明。無明滅故。執(zhí)實妄心即止。然此緣虛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觀門。更無異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觀亦就。但彼由緣虛故。能滅實執(zhí)。故名為止。此即由知無實故。便解諸法是虛。因緣集起。不無心相。故名為觀。彼以滅實破執(zhí)為宗。此以立虛緣起為旨。故有別也。以是義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者是何。謂依此觀方便進修。堪入依他性止門。又復(fù)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此是依他性中觀行斷得也。
滅實。破執(zhí)。是從假入空。立虛緣起。是從空入假。故得分成如幻化等三昧也。余可知。
【(辛)二明止行斷得二。初正明。二料簡。(壬)今初】
所言依他性中止門除障得益者。謂依前觀行作方便故。能知一切虛相。唯是一心為體。是故虛相有即非有。如此解故。能滅虛相之執(zhí)。故名為止。以此止故。能除果時迷理無明。及以虛相。又復(fù)無明住地漸已損薄。即名除障。又得成就如幻化等三昧。又無生智用現(xiàn)前。復(fù)即成就真實性中觀行。即名得益。
果時迷理無明及以虛相。謂見思習氣及界內(nèi)塵沙也。無生智用。謂道種智。余可知。
【(壬)二料簡】
問曰。觀門之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此止門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有何別也。答曰。觀中分得。此中成就。又復(fù)觀中知法緣起如幻化。此中知法緣起即寂。亦如幻化。故有別也。此明依他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知法緣起如幻。但是從空入假。知法緣起即寂如幻。則雙遮二邊。亦得雙照矣。
【(庚)三約真實性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辛)初中二。初正明。二料簡。(壬)今初】
次明真實性中止觀除障得益者。初明觀門。此觀門者。初與依他性中止門無異。而少有別義。此云何也。謂彼止門必緣一切法唯心所作。有即非有。體是一心。是故得滅虛相之執(zhí)。然此能知諸法唯一心之體。即是此中觀門。更無異法。是以彼止若成。此觀即就。不相離也。然彼雖緣一心。但以滅相為宗。此中雖知虛相非有。但以立心為旨。故有別也。是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義是何。謂依此觀作方便故?澳軇龠M入止門也。
滅相為宗。是遮二邊。立心為旨。正顯中道也。
【(壬)二料簡】
問曰。唯心所作。與唯是一心。為一為異。答曰。唯心所作者。謂依心起于諸法。非有而有。即是從體起相證也。唯是一心者。謂知彼所起之相。有即非有。體是一心。即是滅相入實證也。此明真實性中觀行斷得也。
從體起相。仍是幻有。滅相入實。乃歸中道矣。
【(辛)二明止行斷得】
所言止行除障得益者。謂依前觀行作方便。故知彼一心之體不可分別。從本已來。常自寂靜。作此解故。念動息滅。即名為止。以此止行。能滅無明住地及妄想習氣。即名除障。大覺現(xiàn)前。具足佛力。即名得益。此明真實性中止行除障得益也。
止觀斷得中。標科及各釋竟。
【(己)三總辨四。初辨除障之義。二辨熏心之由。三辨地位之相。四結(jié)略總明。(庚)今初】
問曰。除障之時。為敵對除。為智解熏除。答曰。不得敵對相除。所以者何。以惑心在時。未有其解。解若起時;笙纫褱。前后不相見故。不得敵對相除。如是雖由一念解心起故;笥貌黄。然其本識之中;笕痉N子。 仍在不滅。故解心一念滅時。還起惑用。如是解惑念念迭興之時。解用漸漸熏心。增益解性之力。以成解用種子。即彼解用。熏成種子之時。即能熏彼惑染種子分分損減。如似以香熏于臭衣。香氣分分著衣之時。臭氣分分而滅;蠓N亦爾。解種分成;蠹捶譁缫。以惑種分分滅故;笥脻u弱。解種分分增故。解用轉(zhuǎn)強。如是除也。非如小乘說敵對除。但有語無義。然彼小乘亦還熏除。而不知此道理也。
答中文分為四。初直明不得敵對相除。以解惑不同時故。次恐難云。既說解時無惑。何故解者仍未斷惑盡耶。今釋之曰。以其惑種仍在。故解滅時。還起惑用也。三恐疑云。既解惑迭興。如何得以解除惑。今釋之曰。解用漸漸熏心。令成解種。故能損減惑種。喻如香熏臭衣也。四恐疑云。既是分分熏除。何故小乘說敵對除。彼亦能斷惑耶。今釋之曰。小乘亦是熏除。彼自不達。故妄計為敵對除耳。解惑無敵對理。故但有語無義也。
【(庚)二辨熏心之由】
問曰。解熏心時。為見凈心故得熏心。為更有所由得熏心。答曰。一切解惑之用。皆依一心而起。以是義故。 解惑之用悉不離心。以不離心故。起用之時。即是熏心。更無所由。如是波浪之用。不離水故。波動之時。即動水體。是以前波之動。動于水故。更起后波也。解惑之熏。亦復(fù)如是。類此可知。
解熏心時。亦非見于凈心。亦非更有所由。以凈心非可見相故。以心外更無他法可由故。但解惑皆依心起。還熏于心。譬如依水起波。還動于水耳。
【(庚)三辨地位之相】
問曰。此三性止觀。為有位地。為無位地。答曰。不定。若就一相而言。十解分別性中止行成。十回向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滿足真實性中止行成。若更一解。地前分別性中止行成。地上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真實性中止行成。又復(fù)地前隨分具三性止行。地上亦具三性止行。佛地三性止行究竟?jié)M足。又復(fù)位位行行俱行三止。即是凡夫始發(fā)心者。亦俱行三性止行。但明昧有殊。托法無別也。
以三性止觀。對菩薩位地。有豎有橫。有收有簡。故不定也。初就一相而言。即約豎論。十解。謂別十住。以永斷見思惑故。十回向。謂別十向。亦圓十信。以永斷塵沙兼伏無明惑故。佛果。謂別地。圓住。皆名 分證佛果。至究竟位。名為滿足。以永斷無明惑故。次更一解者。豎而兼橫。地前為緣修故。染凈二種分別性止行成。地上為真修故。染凈二種依他性止行成。佛果為滿證故。染凈二種真實性止行成。次又復(fù)地前等橫而兼豎。蓋只依他一性便具三性。所以修止觀者。亦必通修。但地前名隨分。具以無明伏而未斷故。地上名具。以三惑俱斷。三德現(xiàn)前故。佛地名究竟?jié)M足。以分別止行究竟?jié)M足。成應(yīng)身解脫德。依他止行究竟?jié)M足。成報身般若德。真實止行究竟?jié)M足。成如如法身德故。次又復(fù)位位等。非豎非橫。亦橫亦豎。初從名字位中。了知現(xiàn)前一念介爾之心。及十界十如權(quán)實諸法。隨見有一法當情。悉是分別性法。此法當體無實。即是依他性法。依他亦復(fù)無性。但自法界實相。即為真實性法。故始發(fā)心時。便得俱行三止。但觀行位中尚昧。相似位中則明。相似位中尚昧。分證位中愈明。分證位中猶帶昧相。究竟位中方為極明。然從始至終。無不以三性法為所觀境。故言托法無別也。
【(庚)四結(jié)略總明】
又復(fù)總明三性止觀除障得益。謂三性止行成故。離 凡夫行。三性觀行成故。離聲聞行。此名除障。三性止行成故。得寂滅樂為自利。三性觀行成故。緣起作用為利他。此為得益。斯辨第四止觀斷得竟。
或問。止成離凡夫行。只是入空意耳。觀成離聲聞行。只是出假意耳。葢在通別之間。而釋為圓頓。不太甚乎。答曰。若但約染濁分別性論止觀者?傻玫峭ń。若但約分別依他二性論止觀者?傻檬莿e接通。若但約染濁三性次第論止觀者?傻玫莿e教。今既具約染凈二種三性。又具論次與不次二種修法。又一一性中皆是先觀后止。不是先止后觀。又即時凡夫亦得雙修止觀。安得非圓頓耶。須知凡夫聲聞。皆有界內(nèi)界外之殊。分段生死。界內(nèi)凡夫行也。變易生死。界外凡夫行也。滯于但空。界內(nèi)聲聞行也。滯于但中。界外聲聞行也。是故經(jīng)云。有聲聞乘聲聞。有聲聞乘緣覺。有聲聞乘菩薩。有緣覺乘聲聞。有緣覺乘緣覺。有緣覺乘菩薩。有菩薩乘聲聞。有菩薩乘緣覺。有菩薩乘菩薩。智者大師釋之。謂初三即藏教三乘。次三即通教三乘。次三即別教地前及地上也。今之行人。初心便行三止三觀。便離凡夫及聲聞行。所謂圓五品 位。圓伏五住煩惱。雖是肉眼。即名佛眼。已超別教十回向矣。須知上文四番約位。正意只在第四非橫非豎論橫豎耳。
【(戊)五明止觀作用三。初正明。二偈頌。三結(jié)。(己)初中三。初備顯作用。二重明所依。三再示方便。(庚)初又四。初尅證全體大用作用。二明雙遮雙照作用。三明離過具德作用。四明融即離微作用。(辛)今初】
次明第五止觀作用者。謂止行成故。體證凈心。理融無二之性。與諸眾生。圓同一相之身。三寶于是混爾無三。二諦自斯莽然不二。怕兮凝湛淵渟。恬然澄明內(nèi)寂。用無用相。動無動相。蓋以一切法。本來平等故。心性法爾故。此則甚深法性之體也。謂觀行成故。凈心體顯。法界無礙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凈之能。興大供具。滿無邊剎。奉獻三寶;菔┧纳<耙晕L藏火。放光動地。引短促長。合多離一。殊形六道。分響十方。五通示現(xiàn)。三輪顯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頂。下居兜率之天。托影于智幻之門。通靈于方便之道。揮二手以表獨尊。蹈七步而彰唯極。端坐瓊臺。思惟寶樹。高耀普眼于六天之宮。徧轉(zhuǎn)圓音于十方之國。蓮華藏 海。帝網(wǎng)以開張。娑婆雜土。星羅而布列。乃使同形異見。一唱殊聞。外色眾彰。珠光亂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樹潛輝。玉質(zhì)常存。權(quán)形取滅。斯葢大悲大愿熏習力故。一切法。法爾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緣起之用也。
繇止行成。尅證全體。繇觀行成。能興大用。此總明作用之大端也。能證三諦之智。名為佛寶。所證三性之理。名為法寶。理外無智。智外無理。名為僧寶。故混爾無三也。分別依他二性。名俗諦。真實之性。名真諦。又三性俱名俗諦。三性無性名真諦。又三性三無性名言建立。俱名俗諦。三性三無性本惟一心名真諦。故莽然不二也。余可知。
【(辛)二明雙遮雙照作用】
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觀行成故。德用緣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觀行成故。處于生死。
不住不入。是雙遮。能住能處。是雙照也。
【(辛)三明離過具德作用】
又止行成故。不為世染。觀行成故。不為寂滯。又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觀行成故。即寂而常用。
不染不滯是離過。用寂寂用是具德也。
【(辛)四明融即離微作用】
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即是涅槃。觀行成故。知涅槃即是生死。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觀行成故。知流轉(zhuǎn)即生死。不轉(zhuǎn)是涅槃。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復(fù)更滅。故生死即是涅槃。二乘所證涅槃。仍是真常流注。故即是變易生死。此對待論融即也。二種生死。元無生死之相。如舉波即水。故生死即是涅槃。三德涅槃。亦無涅槃之相。如全水在波。故涅槃即是生死。此絕待論融即也。隨緣常不變故。生死涅槃二俱平等。無有二相可得。所謂其入離也。不變常隨緣故。隨流轉(zhuǎn)緣。名為生死。隨不轉(zhuǎn)緣。名為涅槃。所謂其出微也。初備顯作用竟。
【(庚)二重明所依】
問曰。菩薩即寂興用之時。三性之中。依于何性而得成立。答曰。菩薩依依他性道理故。能得即寂興用。兼以余性。助成化道。此義云何。謂雖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fù)即知。不妨非有而有。不無似法顯現(xiàn)。何以故。以緣起之法。法爾故。是故菩薩常在三昧。而得起心憫念眾生。然復(fù)依分別性觀門故。知一切眾生受大苦 惱。依依他性觀門故。從心出生攝化之用。依真實性觀門故。知一切眾生與己同體。依分別性止門故。知一切眾生可除染得凈。依依他性止門故。不見能度所度之相。依真實性止門故。自身他身本來常住大般涅槃。
答中先標二義。次別釋成。謂雖知諸法下。釋依依他性道理也。然復(fù)依分別下。釋余性助成化道也。
【(庚)三再示方便】
又若初行菩薩欲有所作。先須發(fā)愿。次入止門。即從止起觀。然后隨心所作即成。何故須先發(fā)愿。謂指尅所求。請勝力加故。復(fù)何須入止。謂欲知諸法悉非有故。是故于一切有礙之法。隨念即通。何故即從止起觀。謂欲知一切法皆從心作故。是故于一切法有所建立。隨念即成也。若久行菩薩。即不如是。但發(fā)意欲作。隨念即成也。諸佛如來。復(fù)不如是。但不緣而照。不慮而知。隨機感所應(yīng)見聞。不發(fā)意而事自成也。譬如摩尼。無心欲益于世。而隨前感。雨寶差別。如來亦爾。隨所施為。不作心意。而與所益相應(yīng)。此葢由三大阿僧祇劫。熏習純熟。故得如是。更無異法也。
先明初行方便。次明久行及佛之不同。然非因初 行。安有久行。非有久行。安得成佛。故知欲成佛者。須學初行之方便矣。
【(己)二偈頌三。初頌理諦。二頌觀法。三頌勸修。(庚)今初】
心性自清凈。諸法唯一心。此心即眾生。此心菩薩佛。生死亦是心。涅槃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還無二相。一心如大海。其性恒一味。而具種種義。是無窮法藏。
初一句?傢炚骟w。次一句。攝事歸理。無一法而非全心也。次四句。全理成事。無一法之全理不還具眾生佛菩薩生死涅槃種種法也。一心作二。即不變常隨緣義。二無二相。即隨緣常不變義。海喻可知。
【(庚)二頌觀法三。初法說。二喻說。三合結(jié)。(辛)今初】
是故諸行者。應(yīng)當一切時。觀察自身心。知悉由染業(yè)。熏藏心故起。既知如來藏。依熏作世法。應(yīng)解眾生體。悉是如來藏。復(fù)念真藏心。隨熏作世法。若以凈業(yè)熏。藏必作佛杲。
觀察自身心。謂約染濁分別性修止觀也。知悉由染業(yè)。熏藏心故起。是約染濁依他性修止觀也。應(yīng)解眾生體。悉是如來藏。是約染濁真實性修止觀 也。復(fù)念真藏性等四句。是以染例凈。即約清凈三性修止觀也。又如來藏依熏作世法。是知不變常隨緣也。眾生體悉是如來藏。是解隨緣常不變也。世法既爾。佛果例然。約性則一真平等。約修則因滿果圓。所以必須依止一心。勤行妙止觀也。
【(辛)二喻說】
譬如見金蛇。知是打金作。即解于蛇體。純是調(diào)柔金。復(fù)念金隨匠。得作蛇蟲形。即知蛇體金。隨匠成佛像。
蛇喻染濁分別性。打喻染濁依他性。蛇體純是調(diào)柔金。即喻染濁真實性。又打金作蛇。喻不變隨緣。蛇體純金。喻隨緣不變也。蛇體金。喻現(xiàn)前一念心性。匠。喻止觀法門。成佛像。喻成出障凈法身也。
【(辛)三合結(jié)】
藏心如真金。具足違順性。能隨染凈業(yè)。顯現(xiàn)凡圣果。
金可為蛇為像。即是具足蛇像二性。故能隨匠打作蛇像。藏心亦爾。本具違順二性。故能隨染凈二業(yè)。顯現(xiàn)凡圣二果。然正為蛇時。像性仍在。故可轉(zhuǎn)蛇作像。則知正在染時。凈性仍在。故可轉(zhuǎn)凡成圣也。蛇像非佛像。故須修證。佛金即蛇金。故常平等。彼執(zhí)性廢修。執(zhí)修昧性者。安知常同常別。法界法門哉。二頌觀法竟。
【(庚)三頌勸修】
以是因緣故。速習無漏業(yè)。熏于清凈心。疾成平等德。是故于即時。莫輕御自身。亦勿賤于他。終俱成佛故。
凈心為因。凈業(yè)為緣。因必藉緣。故須速習無漏業(yè)緣。熏于清凈心之真因。令成本來平等之妙德也。我心既即佛性安可輕御。御者。用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安可賤他。既不自輕。亦不賤他。是名平等佛德。
【(己)三結(jié)】
此明止觀作用竟。上來總明五番建立止觀道理訖。
已上第二大科廣作分別竟。
【(乙)三歷事指點三。初明禮佛時止觀。二明食時止觀。三明便利時止觀。(丙)初中三。初觀門。二止門。三雙行。(丁)初文二。初實事觀。二假想觀。(戊)初又三。初法。二喻。三合。(己)今初】
凡禮佛之法。亦有止觀二門。所言觀門禮佛者。當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悉與我身同一凈心為體。但以諸佛修習凈業(yè)熏心故。得成凈果。差別顯現(xiàn)。徧滿十方三世。 然一一佛。皆具一切種智。是正徧知海。是大慈悲海。念念之中。盡知一切眾生心心數(shù)法。盡欲救度一切眾生。一佛既爾。一切諸佛皆悉如是。是故行者。若供養(yǎng)時。若禮拜時。若贊嘆時。若懺悔時。若勸請時。若隨喜時。若回向時。若發(fā)愿時。當作是念。一切諸佛。悉知我供養(yǎng)。悉受我供養(yǎng)。乃至悉知我發(fā)愿。
此依法性及與佛德。稱實而觀。行愿品所謂起深信解。如對目前者也。
【(己)二喻】
猶如生盲之人。于大眾中行種種惠施。雖不見大眾諸人。而知諸人皆悉見己所作。受己所施。與有目者。行施無異。
無始無明未破。喻如生盲。然能作此信解。則功德與菩薩等矣。
【(己)三合】
行者亦爾。雖不見諸佛。而知諸佛皆悉見己所作。受我懺悔。受我供養(yǎng)。如此解時。即時現(xiàn)前供養(yǎng)。與實見諸佛供養(yǎng)者等無有異也。何以故。以觀見佛心故。佛心者。大慈悲是也。
雖不見諸佛。而見諸佛大慈悲心。所謂雖是肉眼。名為佛眼也。
【(戊)二假想觀二。初佛身觀。二供具觀。(己)初中二。初直示。二釋疑。(庚)今初】
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嚴好。乃至能得想作無量諸佛。一一佛前。皆見己身供養(yǎng)禮拜者。亦是現(xiàn)前供養(yǎng)。何以故。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
是心作佛者。能作他方應(yīng)佛。能作自己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即他方應(yīng)佛。心即自己果佛也。又是心作佛。故非自然。是心是佛。故非因緣。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能感他佛三身圓應(yīng)。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yīng)佛。心是果佛也。又始學名作。終成即是佛。又諸佛法身。與己同體,F(xiàn)觀佛時。心中現(xiàn)者。即是諸佛法身之體。名心是佛。望己當果。繇觀而成。名心作佛。若欲悉知。具如妙宗鈔。
【(庚)二釋疑二。初明假想非妄。二明感應(yīng)俱成。(辛)初中三。初直明非妄。二遠勝二乘。三徑齊菩薩。(壬)今初】
問曰。前之一番供養(yǎng)。實有道理?膳c現(xiàn)前供養(yǎng)無異。此后一番想作佛身者。則無道理。何以故。以實不見佛身。假想作見。即是妄想相故。答曰。佛在世時。所有 眾生現(xiàn)前所見佛者。亦是眾生自心作也。是故經(jīng)言。心造諸如來。以是義故。即時心想作佛。則與彼現(xiàn)前見佛一也。
【(壬)二遠勝二乘】
又復(fù)乃勝二乘現(xiàn)見佛者。何以故。以彼二乘所見之佛。實從心作。由無明故。妄想曲見。謂從外來。非是心作。故即是顛倒。不稱心性緣起之義。是故經(jīng)言。聲聞曲見。又復(fù)經(jīng)言。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言如來者。即是真如凈心。依熏緣起果報顯現(xiàn)。故名如來。彼謂心外異來。故言不能見也。我今所見諸佛。雖是想心所作。但即能知由我想念熏真心故。心中現(xiàn)此諸佛。是故所見之佛不在心外。唯是真心之相。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壞真寂。不壞緣起。是故勝彼二乘現(xiàn)前見也。
二乘不達唯心。此達唯心。一勝也。二乘入寂便壞緣起。此則不壞緣起。二勝也。
【(壬)三徑齊菩薩】
又若我以想心熏真心故。真心性起。顯現(xiàn)諸佛。而言是妄想者。道場會眾。皆以見佛之業(yè)。熏真心故。盧舍那佛在于真心中現(xiàn)。彼諸菩薩亦是妄想。若彼菩薩 所見之佛實從心起。見時即知不從外來。非是妄想者。我今所見諸佛亦從心起。亦知不從外來。何為言是妄想。又復(fù)彼諸菩薩所修見佛之業(yè)。悉是心作。還熏于心。我今念佛之想。亦是心作。還熏于心。彼此即齊。是故彼若非妄。我即真實。
初明假想非妄竟。
【(辛)二明感應(yīng)俱成四。初重明同體心性。二明依想得見真佛。三生佛互論熏心。四結(jié)成感應(yīng)不二。(壬)今初】
問曰。若一切諸佛。唯由眾生自心所作者。即無有實佛出世。答曰。不妨一切諸佛出世。而即是眾生自心所作。何以故。謂由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一凈心為體故。然此凈心全體。唯作一眾生。而即不妨全體復(fù)作一切凡圣。如一眾生是凈心全體所作。其余一一凡圣悉皆如是。一時一體。不相妨礙。是故若偏據(jù)一人以論心者。此人之體。即能作一切凡圣。如藏體一異中釋此義也。由此義故。一切諸佛唯是我心所作。但由共相不共相識義故。雖是我心能作諸佛。而有見不見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識中具明。
眾生自心所作。即是實佛。實佛。即是眾生自心所 作。以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一凈心為體故。若達前文藏體一異之義。則不計實佛在我心外。若達共相不共相識之義。則不疑眾生有見有不見矣。
【(壬)二明依想得見真佛】
以是義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真心。與諸佛悲智之熏相應(yīng)。故于真心中顯現(xiàn)諸佛自得見之。此所現(xiàn)之佛。以我假想見佛之業(yè)。與佛利他之業(yè)相應(yīng)熏心起故。此佛即是我共相識也。是共相識故。即是真實出世之佛為我所見。若無見佛之業(yè)。與佛利他之德相應(yīng)熏心者。一切諸佛雖是我凈心所作。而我常不得見佛。
假想為能感。悲智為能應(yīng)。感于眾生心內(nèi)諸佛。故心外無佛。應(yīng)于諸佛心內(nèi)眾生。故佛出是真也。
【(壬)三生佛互論熏心】
是故若偏據(jù)諸佛以論凈心。即諸佛凈心作一切眾生。但佛有慈悲智力熏心。故得見一切眾生。若偏據(jù)眾生以論凈心。即眾生凈心作一切諸佛。但眾生有見佛之業(yè)熏心。故得見一切諸佛。
佛為法界。故無佛心外之眾生。生為法界。故無眾生心外之佛。自熏自見。復(fù)何疑哉。
【(壬)四結(jié)成感應(yīng)不二】
是故假想熏心者。即心中諸佛顯現(xiàn)可見。所見之佛。則是真實出世之佛。若不解此義故。謂釋迦如來是心外實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如是執(zhí)者。雖見釋迦如來亦不識也。
假想為能感。實佛為能應(yīng)。所感實佛。既不在眾生心外。所應(yīng)眾生。又豈在釋迦心外。是謂感應(yīng)不二也。若由曲計釋迦實在心外。所想不是真佛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矣。已上佛身觀竟。
【(己)二供具觀】
又復(fù)行者。既如是知一切諸佛。是心所作故。當知身及供具。亦從定心出生。以是義故。當想自身心。猶如香藏王。身諸毛孔內(nèi)。流出香煙云。其云難思議。充滿十方剎。各于諸佛前。成大香樓閣。其香樓閣內(nèi)。無量香天子。手執(zhí)殊妙香。供養(yǎng)諸最勝;驈(fù)想自身。徧滿十方國。身數(shù)等諸佛。親侍于如來。彼諸一一身。猶如大梵王。色相最殊妙。五體禮尊足。知身及供具。悉是一心為。不生妄想執(zhí)。謂為心外有。復(fù)知諸菩薩。所有諸供具。悉施諸眾生。令供養(yǎng)諸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供諸如來。以己心作物。及施 他己者。復(fù)回施眾生。供獻諸最勝。深入緣起觀。乃能為此事。此觀門禮佛。
文有八段。初又復(fù)行者下。既知是心作佛。便可從心作身及供具也。二當想自身心下三偈。是想所供周徧。三或復(fù)想自身下二偈。是想能供周徧。四知身及供具一偈。是止觀雙行。五復(fù)知諸菩薩下二偈。是自他不二。六以己心作物一偈。是善巧回向。七深入緣起觀二句。是結(jié)嘆功能。入此觀門禮佛句。乃總結(jié)前文也。
【(丁)二止門】
止門禮佛者。當知一切諸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從心作。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虛妄。自體非有。如是禮者。即名止門。
皆從心作。即無相性。有即非有。即無生性。唯是一心。即無性性。亦不取于一心之相。即無真性也。
【(。┤p行】
復(fù)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廢息觀行。應(yīng)當止觀雙行。所謂誰知佛身我身。及諸供具。 體唯一心。而即從心出生緣起之用。熾然供養(yǎng)。雖復(fù)熾然供養(yǎng)。而復(fù)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無念。是故經(jīng)言。供養(yǎng)于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相。此是止觀雙行也。
初明禮佛時止觀竟。
【(丙)二明食時止觀二。初觀門。二止門。(。┏踔卸。初普供觀。二除貪觀。(戊)初又二。初轉(zhuǎn)粗作妙觀。二轉(zhuǎn)少為多觀。(己)今初】
凡食時亦有止觀兩門。所言觀者。初得食時為供養(yǎng)佛故。即當念于此食。是我心作。我今應(yīng)當變此疏食之相。以為上味。何以故。以知諸法本從心生。還從心轉(zhuǎn)故。作是念已。即想所持之器。以為七寶之缽。其中飲食。想為天上上味。或作甘露。或為粳糧。或作石蜜。或為酥酪。種種勝膳等。作此想已。然后持此所想之食。施與一切眾生。共供養(yǎng)三寶四生等食之。當念一切諸佛及賢圣。悉知我等作此供養(yǎng)。悉受我等如是供養(yǎng)。作此供養(yǎng)已。然后食之。是故經(jīng)言。以一食施一切供養(yǎng)。諸佛及諸賢圣。然后可食。問曰。既施與三寶竟。何為得自食。答曰。當施一切眾生共供養(yǎng)三寶時。即兼共施眾生食之。我此身中八萬尸蟲。即是眾生之數(shù)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蟲安樂。不自為己。
【(己)二轉(zhuǎn)少為多觀】
又復(fù)想一缽之食。一一米粒復(fù)成一缽上味飲食。于彼一切缽中。一一粒米復(fù)成一缽上味飲食。如是展轉(zhuǎn)出生。滿十方世界悉是寶缽。成滿上味飲食。作此想已。持此所想之食。施與一切眾生。令供養(yǎng)三寶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后自食。令己身中諸蟲飽滿。
普供觀竟。
【(戊)二除貪觀】
若為除貪味之時。隨得好食。當想作種種不凈之物食之。而常知此好惡之食。悉是心作。虛相無實。何故得知。以向者缽中好食。我作不凈之想看之。即唯見不凈。即都見不凈故。將知本時凈食。亦復(fù)如是。是心所作。此是觀門。
【(。┒归T】
止門吃食者。當觀所食之味。及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別味之舌等。一一觀之。各知從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體唯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虛妄。自體非有。此名止門。
配上三性止門。如文可知。二明食時止觀竟。
【(丙)三明便利時止觀二。初正明。二釋疑。(。┏踔卸3跤^門。二止門。(戊)今初】
凡大小便利。亦有止觀。所言觀者。當于穢處。作是念言。此等不凈。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應(yīng)當變此不凈。令作清凈。即想此穢處。作寶池寶渠。滿中清凈香水;驖M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寶身。所棄便利。即香乳酥蜜等。作此想已。持施一切眾生。即復(fù)知此凈相。唯是心作。虛相無實。是名觀門。
此等不凈悉是心作。分別本空也。有即非有。依他無性也。變作清凈。清凈分別性觀也。凈相唯心。清凈依他性觀也。虛相無實。清凈真實性觀也。
【(戊)二止門】
所言止門者。知此不凈之處。及身所棄不凈之物。唯是過去惡業(yè)熏心。故現(xiàn)此不凈之相可見。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無念。即名止門。
觀則轉(zhuǎn)染濁性為清凈性。止則但除染濁三性入三無性也。惡業(yè)熏心。故現(xiàn)不凈。然此心相。有即非有。除分別性。入無相性也。唯是一心。除依他性。入無生性也。平等無念。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
【(丁)二釋疑二。初正釋所疑。二例通諸法。(戊)今初】
問曰。上來所有凈不凈法。雖是心作。皆由過去業(yè)熏所起。何得現(xiàn)世假想變之。即從心轉(zhuǎn)。答曰。心體具足一切法性。而非緣不起。是故溷中穢相。由過業(yè)而得現(xiàn)。寶池酥酪。無往緣而不發(fā)。若能加心凈想。即是寶池酥酪之業(yè)熏心。故凈相得生。厭惡之心。空觀之心。即是除滅不凈之緣。凈熏心故。穢相隨滅。此葢過去之業(yè)。定能熏心起相,F(xiàn)世之功。亦得熏心顯妙用也。
加心凈想。指上觀門。厭惡之心。指上止門。空觀之心。雙指二門。真實性中止觀。所謂虛相無實。平等無念也。
【(戊)二例通諸法三。初正釋成分便。二釋見不見之由。三釋神通差別之故。(己)今初】
如此于大小便處。假想熏心而改變之。其余一切凈穢境界。須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舊相。故得現(xiàn)在除去憎愛。亦能遠與五通為方便也。然初學行者。未得事從心轉(zhuǎn)。但可閉目假想為之。久久純熟。即諸法隨念改轉(zhuǎn)。是故諸大菩薩。乃至二乘小圣五通仙人等。能得即事改變。無而現(xiàn)有。
穢作凈想。則能除憎。凈作穢想。則能除愛。憎愛悉除。便成漏盡。假想純熟。法隨念轉(zhuǎn)。便成五通。出世方便。孰過于此。
【(己)二釋見不見之由】
問曰。諸圣人等。種種變現(xiàn)之時。何故眾生有見不見。答曰。由共相識。故得見。由不共相識。故不見。
【(己)三釋神通差別之故】
問曰。菩薩神通。與二乘神通有何差別。答曰。二乘神通。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見法。故有限有量。菩薩神通。由知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外無法。故無限無量也。又菩薩初學通時。亦從假想而修。但即知諸法皆一心作。二乘唯由假想習通。但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論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別也。
菩薩習通。亦從假想。二乘定力。亦惟心作。只由知與不知。遂令力量迥別。然則修止觀者?刹幌任蛞恍臑橐乐购酢
佛祖心要妙難知。我今隨力釋少分;卮斯Φ率┤荷。同生安養(yǎng)成覺道。
音釋
渟(唐丁切水止曰渟)粳(古衡切秈稻也)渠(求于切溝渠也)溷(胡困切)
光緒二十二年春三月京口丹徒縣李培楨捐資敬刊大乘止觀釋要全部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六終
- 印光大師: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界詮法師:菩薩所行法門無量以六度為其根本
- 凈界法師:修習觀音菩薩法門會產(chǎn)生什么效果功德?
- 明生法師:法門無高低之分,只有是否契機合適
- 靜波法師:蕅益大師的《十不求行》,也叫《十大礙行》
- 大安法師:凈業(yè)行人為什么要讀誦大乘經(jīng)典?
- 宏海法師:修學法門都要有慚愧精進的心
- 凈界法師:小乘空觀與大乘空觀的差別
- 仁德上人:慧慈止觀知如歌
- 凈界法師:什么是觀心法門?
- 蕅益大師:聞思修三慧,施戒心三福
- 凈界法師:什么是“心地法門”?
- 印光大師:四種念佛法門中,持名念佛是契合眾生的根機
- 印光大師:十念法門怎么修?
- 凈界法師:什么叫大乘菩薩?四個重點
- 凈界法師:智慧水平提升了,法門也會配合的
- 本源法師:為什么說念佛法門是總持一切的妙法?
- 大安法師:女人修什么法門好?如何對待剛?cè)敕痖T的蓮友?
- 凈界法師:怎么修止觀?三個相貌
- 本源法師:什么叫雜修與一門深入?在家人如何選擇法門?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