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梵文 Mahāyāna ?raddhotpada ?āstra),大乘佛教重要論書,相傳為古印度馬鳴著,南朝梁真諦譯,一卷;唐代實叉難陀重譯,作2卷;以真諦譯本較流行。 又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概論之作,全文篇幅不長,只有一萬一千字左右,但它結構嚴謹、析理清晰,是對隋唐佛教影響最大...[詳情]

《大乘起信論》成就信心之特色修行略探

前言

  《大乘起信論》(以下簡作《起信論》)的傳譯有先后兩次。第一次是梁元帝承圣二年(553)。由真諦三藏于衡州始興郡建興寺譯出,智愷筆錄,共一卷,稱為舊譯。第二次是唐武則天圣歷二年(699)。由實叉難陀譯出,復禮筆錄,共二卷,稱為新譯。舊譯一卷本共一萬一千字,其影響遠勝于新譯。歷代對《起信論》的注疏十分繁復,皆以舊譯本為主。據(jù)日本學者統(tǒng)計,約有一百七十余家,為書不下一千卷。其中隋朝凈影寺慧遠的《起信論義疏》(亦稱《凈影疏》),新羅元曉的《起信論疏》(亦稱《海東疏》)以及唐朝賢首法藏的《起信論義記》七卷(宗密改為五卷,亦稱《賢首疏》)被稱為“起信三疏”。對新譯本的注疏僅存明朝藕益智旭的《裂網疏》三卷。

  《起信論》文字簡潔,條理清晰,論證嚴謹,思想內容深契大乘佛理,故歷代備受教界大德的推崇。如明代憨山大師在《刻起信論直解題辭》云:此論乃禪宗關鑰,為教之宏綱也。親教者,非此無以知宗要;參禪者,非此無以開正眼,實性相二宗之指南也。‘”

  因此,本論受到各宗派的重視。華嚴三祖賢首法藏在《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中共八處引用《起信論》。禪宗五祖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向武則天解釋東山法門時,把“一行三昧”作為最主要的修行方法。而《起信論》對一行三昧的修習作了較為詳盡的介紹。”古德充分重視《起信論》對修行的指導意義。見賢而思齊,筆者由是略探本論在成就信心方面的特色修行。

一、本論的內容簡介

  《起信論》共五分:因緣分、立義分、解釋分、修行信心分和勸修利益分。概括其精髓為一句話即“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所謂一心指眾生心。本論以眾生心為宇宙萬有的本體,此一心與所謂真如,法性、法界、本來面目,圓覺、實相、心性、佛性,如來藏乃至涅架只是同體異稱而已,是絕對平等的。所謂二門即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是把一心開為體和相兩方面。心真如門是體,是絕對無限的本體。心生滅門是相,是相對差別的現(xiàn)象。對心真如門的絕對無限來說,無染凈、真妄、生佛之別。如論云: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憨山大師釋曰:此廣釋空義,以顯真如實體,本離四句絕百非也。然有無四句,乃內教學佛法不得意者所計也。一異等四句,乃外道謬計也。謂真如之體,即般若真空。若不得般若義,則妄起四計,是為四謗。今顯四句既離、百非自譴。般若實體,平等現(xiàn)前。‘‘’

  在心生滅門的相對差別來說,則有染凈,真妄,凡圣的截然不同。所謂三大即體大、相大、用大。體大明一心二門之法體性狀,相大與用大說明體大的理由。具體地說,四圣六凡皆不出此一心二門之法是體大。此一心二門之法表現(xiàn)出有無量功德是相大。又此一心二門之法能普攝和出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是用大。所謂四信即信仰真如、佛寶,法寶和僧寶,也就是說明眾生者能知道此一心二門三大的法和義,就能信仰根本的真如和由此而顯現(xiàn)的三寶,這是本論的特別之處,在信仰三寶前加上了信仰真如的根本信仰。所謂五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五種。本論把菩薩所修六度歸于初學者的五門,是把禪度和智度合為第五門。這亦是本論特色所在,在止觀一門中特重止修行真如一行三昧。

  總觀全論內容,其一心二門三大是大乘教理的解析與論證,而四信五行是信仰成就的實踐之門。近年來,針對漢傳佛教的現(xiàn)狀和走向,許多大德法師極力倡導“發(fā)菩提心”。因為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是推動理論上的信仰與現(xiàn)實生活中人世實踐結合的支點,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原動力。本論在解釋分中提到三種發(fā)心。三者的次第先是信成就發(fā)心,再是解行發(fā)心,然后是證發(fā)心。也就是說只有我們對佛法、對自己真正生起堅定的信心后,才會有菩提心發(fā)起來。如果連起碼的信仰都無從確立,菩提心就無法落實到實際生活和修行中。 《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yǎng)一切諸善根?梢姀某學佛到成就信心不退是任何學人的基礎課程和必由之路。本論的標題及造論因緣都是要讓眾生對大乘佛法生起不退的堅定信仰。因此學佛者應對本論認真領悟。若進而依之修行,則能成就信心,使成佛之路如按圖索驥了然于心。筆者不揣淺陋,擷取《起信論》之片段,愿為有志于菩提心者提供起步的信心修行之參考。

二、成就信心的兩大特色修行

  1.重視善行成就信心的特色

  發(fā)菩提心是成佛之因。如何使菩提心之因變成無上正覺之果,這需要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本論認為一定要三大阿僧祗劫。如論云: “菩薩種性根等,發(fā)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祗劫故。””在此過程中,需要與菩提心相配套的諸行來填充。初學佛皆從布施開始,從行善起步。在行善積福的過程中廣結善緣,擴大心量,漸漸地會使煩惱轉薄,乃至逢見善知識。因此《大智度論》說“布施可以薄一切煩惱。””有了善緣,加上親近善知識,供養(yǎng)三寶,就能得到加持。散亂心亦由于煩惱轉薄而漸趨柔和,與定心相應。當然,從散心到定心還要有止觀的修習作支柱。論中加以強調,成為我人修行信心的一個易行的特色門路。

  所謂信心成就是指凡夫外道開始信仰和學修大乘到十信位滿,信心不退進入十住之初住發(fā)心住的位置。什么人修什么行能得到信心成就進而發(fā)起志求無上菩提的大愿心呢?

  “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yè)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yǎng),修行信心。”

  此處把“起十善”和“供養(yǎng)諸佛”等作為成就信心的修行,所對的機是“不定聚眾生”。佛說有三聚類眾生:一、正定聚,這類眾生因信、進、念、定、慧五根已經成就,故一定會走上成佛之圣道,指初住菩薩;二、邪定聚,這類眾生因造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的五無間罪,故在短期內沒有回邪向正和趣人圣道的可能;一般的人、天眾生都是第三類不定聚。因此,如果我人信受奉行,則是契機又契理的上好行門。信心成就人發(fā)心住,發(fā)什么心呢?有三個方面:即直心、深心和大悲心。本論以此三心成就菩提心。所謂直心是正念真如,也就是遠離虛妄顛倒的分別心的正見。所謂深心是以無厭倦之心修集一切善行。所謂大悲心是對一切眾生的苦迫生起深切的同情心,并發(fā)愿救拔。三心中的直心偏重在無分別智的修習,深心偏重于福德的修集。有此二心即;雙修,大悲心是修福修慧的動力,具足此三心就能無厭足、盡未來際利益眾生。有人也許會產生疑惑:布施等善行是人天福報的修習,并非成佛之正因。為什么不直接從無分別智的正念真如開始呢?論中解釋說:

  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凈,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凈。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

  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學佛人學了很久,道理都明白,一旦歷緣對境就迷糊了。該煩惱的還煩惱,不僅會斷送別人學佛的信心,也會使自己漸漸淹沒在煩惱的生活中。佛法是人世的,本論對善行的重視就是佛法人世思想的體現(xiàn)。一般人學佛修行,雖然不斷參禪打坐,但很難得定得慧。雖然發(fā)心持戒,但總是不斷犯戒。雖然感恩三寶發(fā)愿成佛,但對豐厚的供養(yǎng)舒心的物質環(huán)境或修行路上遇到的挫折和障礙卻很難透得過去。本論對善行加以提倡,為我人在信心未堅固之前的修行提供了易行的方便道。布施等善行是粗淺易見的,其收效也十分明顯,故頗能促成人們的信心。從粗淺易行處下手,經過佛法正見的調治,煩惱燥動之心終會逐漸平靜和柔順。此方便對絕大多數(shù)凡夫學人行之有效。退一萬步說,沒有善行的前提而光修止觀是難修難成的,弄不好就與眾生的需求無關痛癢,走人皓首窮經的學究佛法中。所以大德祖師教誡未成佛道要先結人緣。這也是太虛大師所謂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xiàn)實”的人間佛教的立足點。

  本論的立義分已明確眾生心能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也即此心是無處不在的,惡法也不離于此心。因此不要以為善行只是在事相上用功,而要體會到事相上的善行是隨順真如的,最終也必定趣向真如法性。如果執(zhí)理廢事,廢修善行,舍離戒律基礎而執(zhí)著于走“從正念真如”直接下手的捷徑,則會成為無處下手。所得定慧也難免成為邪定和狂慧。由是觀之,本論重視善行的特點無異于是修學人的一劑良方。

  又與此三心相應有四方便行。首先是與直心相應的根本方便。即觀一法自性無生,離于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yè)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架。”’此根本方便雖與正念真如的直心相應,但仍然要求“修諸福德。”

  其次是與深心相應的能止方便,即…斷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令不增長”;和發(fā)起善根增長方便,即勤供養(yǎng)、禮拜三寶,贊嘆,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yè)障,善根不退。””

  此止惡與行善兩大方便中強調了慚愧懺悔,供養(yǎng),禮拜,贊嘆,隨喜和勸請諸佛。如是諸行是一般學佛者都能辦得到的。

  再次是與大悲心相應的大愿平等方便即“發(fā)愿盡于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余,皆令究竟無余涅架。”

  《大智度論》說:修禪定對利根者是樂難行道,對鈍根者是苦難行道。””初人佛門,信心尚且不堅固,掂量一下自己,我人不難發(fā)現(xiàn),舍棄了上面諸多方便行作為人門之下手處,別說能現(xiàn)生成就,弄不好會虛耗一生,一事無成。辜負了三寶和自己的暇滿人生。

  2.強調止修之真如一行三昧

  除了重視善行對成就信心的作用外,本論的另一特色是修行真如一行三昧過程中特重止的修習。要成就信根本和信三寶的四信須修五行。五行分別是施、戒、忍、進和止觀門。論云:

  ‘‘依未人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未人正定聚,即發(fā)心住以前的眾生。修行信心是為此類眾生說的。所以,修此五行同樣也是契合絕大多數(shù)初機學佛人。修行總不外乎以修福與修慧為相輔相成的兩條主軸。上文已說過本論重視對善行福報的修行,已為修慧準備了豐厚的基礎。因此這里著重討論五行之止觀行。把六度的禪定度和般若度歸結為止觀門是本論的一個特色。在具體說到止觀修行時,本論把止擺到了主要位置。把它分為初修方便和久習淳熟兩個次第。修止觀的目的在于得真如一行三昧。為什么要得此三昧?論云: “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又云:

  “真如三昧者……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

  修學真如三昧的行者,現(xiàn)世即使沒有馬上成就,仍有十種利益:

  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yè)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于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舍于驕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于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真如三昧是成佛之因,能令心柔和,使煩惱轉薄,對如來境界生信心。因此,要習此三昧。行者如何下手呢?先是初修方便:“若修止者,住于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相,隨念皆除,亦遣除想。……后以心除心。””

  本論所說的止,是使依心現(xiàn)起的一切境界不再現(xiàn)前,即止一切境界相。本論將一心分為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心真如門為體而心生滅門為相。在此觀修習時,以止為主、為無分別,而以分別生滅因緣為觀。因為真如本體“離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而畢竟平等。因此,本論認為坐時專修止,余時仍要不離止修而作觀。作觀的目的在于輔助止修。如論云: “若人唯修于是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一般認為修定(止)是共世間外道的,唯有修勝義法性空觀才不共世間。本論攝勝義空觀于修止中,專重止修。所以可能遠離大悲,于是要借修觀以生悲心。本論認為,一切修習都不應離于止,因止是遠離一切妄境的真修。坐時專修止時,不能修觀,余時修觀,亦不離止。然而初修者是難以契人的,所以要有一些方便行業(yè)幫助行者修止。這個方便即是唯心無境之正念。

  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于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修止時,不系心一境而止息。不但遣除所起的境相,亦不著能取的想。使心境俱遣,能所雙亡。然后久久修習,漸而淳熟,心即得定,由于定力增進,就能隨順得入真如三昧。人真如三昧故,信心增長,速速成就信心不退。到達了真發(fā)菩提心即初發(fā)心住。

  本論進一步說明修真如三昧漸得深廣后能得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真如三昧的別名,修此三昧的行者,知‘‘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人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所以修止之初時,就強調不能依氣息、形色乃至見聞覺知。因這些所緣都是虛妄無性的。修此三昧應心無所住,無所取,不依相而起修,故成就時能通達一相無相的平等法界,徹了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在此法界一相中,平等無二。此三昧的修習和成就是不離于真如之無邊妙用和絕對無限之本體的。

  在成就四信要修習五行的論證中,重視止修以期達到真如一行三昧是本論成就信心之修行的另一特點。五行的其余四行中仍然體現(xiàn)出對善行的重視。如施門中云“所有財物隨力施與”,戒門中所說的身三、口四、意三的十戒,忍門中云“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進門中亦云“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此四門后還總結說:

  若人雖修行信心,……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要發(fā)菩提心,先當修行信心。要修行信心應從兩大方面下手,一是廣行眾善,二是勤修止觀。在這兩方面的修行中,都要慚愧和懺悔使自己不斷進步。

結語

  可以知道,教界諸賢大德在修行的路上比我人要先行,或許已到山頂,或許剛達山坡,體認了佛法的種種功德,面對許多初學者的懈怠放逸,出于悲心而振臂高呼“發(fā)菩提心”確實是婆心切切。然而,像筆者這類修行尚未入門,還在歧路徘徊,苦于不得步人寶山之路徑的初機學人,需要的不僅僅是菩提心的高標,更需要使菩提心生起的信心和與菩提心相配套地實踐諸行。阿姜查尊者說: “修行不是要完成什么,只是清醒地知道事物的原貌。”所謂事物的原貌。《起信論》認為即是離于妄念的心性。它是常恒不變、凈法滿足的。一切事物只因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為此,論中還提出從無念觀, “若有眾生能觀無念則是向佛智故。”還說眾生要悟人真如法性,必須知道“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于念,名為得人。”本論重視善行, 《解深密經》上說,有十法行能成就對佛為菩薩所說的諸波羅密的信心。它們是: “書寫、供養(yǎng)、施他、聽誦、披讀、受持、開演、諷誦、修習。” 《般若經》也有極其相似的說法。”’但各有偏重,可互為補充。本論把修行信心開為施、戒、忍、進、止觀等五行。而《解深密經·地波羅密品》之資糧問答中,佛說布施、持戒、忍辱三度屬福德資糧所攝;慧度屬智慧資糧所攝;禪定、精進遍于福智二種資糧。”’如是,也許可以大略把五行之前四行視為福德資糧修集,后止觀行視作偏于智慧資糧的積累。

  佛法的興衰,從來不取決于寺廟的大小,出家僧尼的多少,外護勢力的強弱,乃至不取決于出家人學問研究的深淺。其本質的決定因素在于人們信仰的純凈和深切。因此,修行信心在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都是出家人永恒關注的命題。 《大乘起信論》,其為論可深可淺。其深則如憨山大師所云“此論直指一心,但了一念無生,則頓登佛地。””其淺處則是一而再再而三為“不定聚眾生和未人正定聚眾生”說明修行信心的理論與實踐。并且最淺處還提供了“專念方便”。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婆婆世界, 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yǎng),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見于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

  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欲往西方心先具備對佛之愿力的堅固信心才能成辦。以此可見信心的成就對任何學佛人,修任何法門都是極其基本的。佛法大海,唯信能人,唯智能度。是故普勸同學依《大乘起信論》勤修信心,早日成就不退信心。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