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

《維摩詰經》簡稱《維摩經》,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維摩羅詰是梵語Vimalakirti之音譯,維摩羅意即“凈名”、“無垢”,詰即為“稱”,故《維摩詰經》又名《凈名經》或《說無垢稱經》。摩羅詰又譯為維摩羅詰、毗摩羅詰,略稱維摩或維摩詰。意譯為凈名...[詳情]

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大全 > 維摩詰經 >

維摩詰經是誰翻譯的?鳩摩羅什的來歷及重譯維摩詰經

\

  公元5世紀,酷愛大乘佛教典籍的鳩摩羅什,重譯了《維摩詰經》,迅速使這部佛經成為兩晉南北朝時期士林的“最愛”經典之一,在當時掀起“維摩詰熱”。

翻譯家鳩摩羅什的來歷

  鳩摩羅什是中國最早的譯經家,他對中國佛教的譯經事業(yè)所作的貢獻,已經無人能夠代替,即使在最受推崇的“四大譯經家”(即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之中,他也是當之無愧地位居首位。

  344年,鳩摩羅什出生于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他的父親鳩摩羅炎來自印度的望族,母親耆婆是龜茲王的妹妹,據說正是因為她“逼婚”,才使當時身為龜茲國師的鳩摩羅炎還俗,生下一子,即鳩摩羅什,后世簡稱羅什。在羅什才7歲的時候,他的媽媽者婆卻出乎意料地帶著他一同出家,從此羅什繼承父親的事業(yè),精研和弘揚佛法。

  羅什天資聰穎,對于佛法有很高的覺悟,很快他就精通了小乘經論,12歲時便在一次全國性的法會上,登堂入座說《轉法輪經》,驚動天下。他還到處訪求佛教大小乘經典,初學小乘,后來卻把興趣轉向了大乘,年紀輕輕就誦習了《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大乘經論。所以,博學多識的羅什每次講法,都會博得很高贊譽,這為他后來主持中國的佛經漢譯事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鳩摩羅什為何重譯《維摩詰經》

  早期的佛經翻譯是以支謙代表的直譯風格為主,又大多是簡略版本,不能滿足日益熱衷佛教的信眾的需要。羅什重譯舊版的《維摩詰經》正是基于這樣的社會心理基礎。

  羅什精通梵文和漢文,且深懂這兩種文化的不同內涵,所以翻譯經典時比一般的譯經家,更能避短就長,使譯本更適合本國人的文化心理。同時,他很注重文辭的簡潔優(yōu)美,將意譯的風格融入直譯中,所以羅什譯經的特征為:說理準確,辭藻華麗,易于誦讀。羅什本《維摩詰經》全稱為《維摩詰所說經》,是此經的7個漢譯版本中,對中國社會文化產生最深遠影響的版本。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