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天臺宗(二)

  第九課 天臺宗(二)

  四、百界千如

  此宗認(rèn)一切法,皆是真如實(shí)相 (1),或名為「如 (2)」,或稱「如是」。十法界中,一、外顯的形相,名如是相,二、內(nèi)具的理性,名如是性,三、所具的體質(zhì),名如是體,四、由體所生的力用,名如是力,五、所造的作業(yè),名如是作,六、由作所種的因,名如是因,七、助因生果的助緣,名如是緣,八、由緣發(fā)生的結(jié)果,名如是果,九、所招的報應(yīng),名如是報,十、以上相為本, 報為末,最后的歸趣即究竟,名如是本末究竟。十界中的每一界,性與無情,色心萬法,皆具此十如是。

  但此十法界的每一界,又皆具有十界,所以才能昨日地獄,今日人間,他日畜生,再他日聲聞緣覺等。 十界各具十界,則成百界,百界中的每一界,又各具有上述的十如,則成千如,此百界千如,即為此宗對于萬法的觀感。

  五、一念三千

  上述百界,各具三種世間,所謂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即眾生的正報,國土世間,即眾生的依報,五陰世間,為構(gòu)成依正二報的要素,即色法的色,和心法的受想行識。百界各具三 種世間,每一種世間,又各具有十如,如是相乘,則三千世間,或號為三千諸法,為一切法的總稱。此三千諸法,實(shí)具于吾人一念之心,名一念三千。若就體言,心性中本具三千法,名理具三千;遇緣現(xiàn)起,諸法宛然,名事造三千,事與理圓融無礙,非一非二。

  六、性具善惡

  此宗主張:自性本具十界三千善惡諸法,既然具有解脫涅槃,當(dāng)然亦具有煩惱生死。倘若就性的涵義說,則諸佛亦有惡,闡提 (3) 亦善,原因是:善惡有性有修,性是先天有的,修是后天造作的,諸佛雖沒有修的惡,卻有性的惡,不過不發(fā)生作用罷了。闡提雖沒有修的善,卻有性的善,所以遇緣開發(fā),終當(dāng)成佛。這就是說:修的善惡可斷,而性的善惡本能,則不可斷,若單就本性說,佛與眾生,原是不二,這是本宗獨(dú)特的見解,與他宗專主性善者不同。

  七、三惑

  三惑者:一見思惑,二塵沙惑,三無明惑。見思中的見惑,是迷于理而起之惑,思惑是迷于事而起之惑,這是不悟宇宙本體之空,徒執(zhí)著心身與外物,認(rèn)其為實(shí)有,種種煩惱,由是而生。塵沙惑是所惑多于塵沙,這是由于不知宇宙現(xiàn)象之假,遍計而起。無明惑是一念萌動,無明之云,遂掩蔽中道實(shí)相之月。這三種惑,是昧于空假中三諦之理,若欲破除,當(dāng)修一心三觀之法。

  【注釋】

  (1)

  此即指諸法的自性而言。真如與實(shí)相,是同體異名,約空諦名為真如,約假諦名為實(shí)相,若將二者合起來,空假相融,即是中諦。

  (2)

  諸法的法性,極難用語言文字形容,故借「如」字為代表。法性即實(shí)相,實(shí)相即如,因其不二、不異、不變、不動、萬法的真面目,皆同一相,故名為如。

  (3)

  是一闡提的簡稱,為極難成佛之義,有二種:起大邪見,斷一切善根者,名斷善闡提。大悲菩薩,發(fā)愿眾生度盡,方成佛道,而眾生至多,故亦成佛無期者,名大悲闡提,此處系指斷善闡提而言,參看中級教本第二十三課注四。

  【習(xí)題】

  (一) 解釋「真如實(shí)相」。

  (二) 「十如是」是那十項?

  (三) 十界具有千如,這是怎樣算出來的?

  (四) 釋一、眾生世間,二、國土世間, 三、五陰世間。

  (五) 何謂一念三千?

  (六) 諸佛亦有惡,闡提亦有善,原因在那里?

  (七) 何謂塵沙惑?此惑因何而起?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