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數(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數(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shù)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黃念祖:《心經(jīng)》講解
四、釋經(jīng)義,共有五分
第一分,全經(jīng)的總綱
"觀自在菩薩"。觀者,觀察。自在者,所行無礙。沒有障礙才叫做自在。自在從何而來?從觀來。觀什么呢?觀"照五蘊皆空"。以什么來觀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觀自在,是能修般若之人;"波羅蜜多"是所修般若之法;"照見五蘊皆空"是在修行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般若來觀照我們的身心性命。觀的結(jié)果是什么呢?空。空了以后怎么樣呢?度一切苦厄。運用般若,觀照五蘊皆空,最后得到度一切苦厄的無上妙用、無上妙果、無上妙法。
每一位學佛者如果時時刻刻都能行甚深般若,都能觀照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人人都是觀自在,人人都是觀世音,人人都成了上求下化的菩薩。
菩薩二字是稱謂時的簡化,全稱"菩提薩埵"。菩提者,覺悟義。薩埵者,有情義。菩薩有覺悟,所以能上求佛道;菩薩有慈悲,所以能下化有情。菩薩以上求下化為目標,所以稱為覺悟了的有情。我們能行菩薩道,就能觀自在,就能覺有情。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都不要在此大愿大力面前發(fā)生退轉(zhuǎn)之心,都要勇往直前地承擔起這一個上求下化的重任。要學佛,就一定要承擔這個重任。不想承擔這個重任,又說自己在學佛,那是不究竟的。
要發(fā)心修菩薩道、行菩薩行,必須具足十種勝德:親近善友;供養(yǎng)諸佛;修集善根;自求勝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心性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
由觀照所得,而有十種自在:壽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yè)自在;身自在;勝解自在;愿力自在;神力自在;智慧自在;法自在。法自的意思是什么呢?自己掌握了真理,生活在真理中,所以于法自在。有此法自在,就能夠深入經(jīng)藏,智慧如海。這十種自在不是憑空而來,都是由于修習施戒忍進禪智六度而獲得。
觀自在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極為有緣。不管是信佛的人還是不信佛的人,都供奉觀世音菩薩,念誦觀世音菩薩,祈求觀世音菩薩。我想,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要按照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脫一切苦厄。
大家能夠把《心經(jīng)》的總綱掌握了,下面這些具體內(nèi)容就容易掌握。各位按照今天所分的五分將《心經(jīng)》的結(jié)構(gòu)弄明白了,哪些是凡夫法,哪些是緣覺法,哪些是聲聞法、菩薩法、佛法,再來念誦《心經(jīng)》,就會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就能更好地運用《心經(jīng)》的道理,指導(dǎo)我們的日常生活,使我們在生活中具大智慧,具大慈悲,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第二分,般若的妙義
現(xiàn)在講第二分般若的妙義。般若的妙義就是空義,就是講這個"空"字。我們現(xiàn)見世間一切萬法宛然存在,但是《心經(jīng)》上說一切皆空。
我記得禪宗有一個公案:一個小和尚才出家,出家以后就學《心經(jīng)》,他在讀《心經(jīng)》的時候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缎慕(jīng)》上說,無眼耳鼻舌身意。他把自己身體上的眼耳鼻舌身意摸一摸,都宛然存在。然后他就問師父:"師父!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不都是好好的嗎?為什么《心經(jīng)》上說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什么道理呢?"老師父見到小徒弟這樣發(fā)問,就覺得這個小徒弟將來一定會成大法器,成為人天師表,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為什么呢?他一接觸佛法,就在觀照,就在思考,就在對人生產(chǎn)生種種疑惑。所以老師父就介紹小徒弟到一位高僧那里去學習佛法,參禪打坐,讓他真正能夠明白無眼耳鼻舌身意的道理是什么。
我們一般人說到空,往往就有種種恐懼。一切都空了,我們怎么生活,怎么生存?我們修學佛法,做一切善事,還有什么結(jié)果?如果這樣地理解空,把空理解為什么都沒有,那就不是善解空義。善解空義的人,一定會從真實不虛的角度來理解空義,從"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角度來理解空義。
"舍利子",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舍利弗尊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舍利弗智慧第一。宣說甚深空義的經(jīng)典,只能夠?qū)τ写笾腔鄣娜藖碇v。只有具備大智慧的人,才能夠理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甚深空義。這里所說的空,是絕待的空,不是空有對立的空,不是有和沒有對立的空,更不是虛空的空。這個空是超越了有無,超越了一切對立的空理,是真空。真空不是一,不是二,它是一個整體,它是真理,它是一切事物的實相。
我屢屢說到,佛教講空,是從緣起性空的角度來觀察一切事物的實相。一切事物都不是獨立的存在,不是無緣無故的存在,都是有條件地存在,都是有因有緣的存在。這是"空"的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一切因緣也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空間上相依共存,在時間上相續(xù)不斷,都要以自身以外的所有事物作為條件,才能有某一件事物存在的可能性。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所以說是空。
第三層意思,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不變的。有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沒有。雖然我們現(xiàn)前看到有情的生命和無情的物質(zhì),有一種相對的穩(wěn)定性;但是,當我們用電子顯微鏡來觀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沒有一件事物不是瞬息萬變,沒有一件事物有一秒鐘停留在原來的狀態(tài)。任何事物都是遷流不息,瞬息萬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五蘊皆空、萬法皆空?照,無常義,變化義。
第四層意思,一切事物既然是相依共存,是有條件的存在,而且又是在不斷地遷流變化,那么一切法都是沒有主宰的,一切法都是無我的。在佛教的意義上,我是主宰義。什么是主宰義呢?既然有我,我就可以不要任何條件獨立存在,我就不需要依賴任何因緣而存在,F(xiàn)見世間沒有這樣的一件事物。
從以上這些道理和觀點來看待每一件事物,色受想行識,六根、六塵、六識,都只有空,沒有實體。
在真空中,又顯示妙有。雖然一切是空,但是一切事物又宛然存在。這種存在,是以空的形式而存在,是以空的性質(zhì)而存在,所以它是妙有。所謂妙有,就是在存在的當體離一切分別、離一切執(zhí)著、離一切邪見。所謂邪見,就是執(zhí)著是有、執(zhí)著是無、執(zhí)著是斷、執(zhí)著是常等。這些都是邪見,都不是中道。中道的意思是非有非無、非常非斷。中道就是實相,中道就是真空,中道就是妙有。
一切色法包括內(nèi)五根、外六塵,一共十一種色法。其中法塵中有一部分是心法,有一部分是色法。這是色。空就是真空妙有的空。
在真空妙有中,由于排除了一切偏見與執(zhí)著,所以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和空沒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空與色也沒有什么不相同之處。在這里,色與空好像還是兩個東西,只是不異而已。下面兩句則強調(diào)"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說色的當下就是空,空的當下就是色。這種道理,在我們一般人聽起來,就等于是聽天書一樣。有一定社會哲學思想作基礎(chǔ),有一定的世間的哲學思想作基礎(chǔ),才能夠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般若智慧。
五蘊當中,色法是這樣,受、想、行、識,也是這樣。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所謂亦復(fù)如是,就是說受想行識四法,也是在真空中了不可得,在妙有中宛然存在。
五蘊就是組成我身心的五個組成部分。色是物質(zhì)的五根和六塵,受想行識則是我們的精神現(xiàn)象。色是生命的物質(zhì)組成部分,受想行識是生命的精神組成部分。我們的生命就是色受想行識五個部分積聚在一起而組合起來的假我。這個假我,這個身心生命,它也是在時時變化。昨日的凈慧走路快一點,今日的凈慧走路要拄拐杖,這說明了什么呢?說明凈慧是空,說明凈慧不異空,空不異凈慧,凈慧就是空,空就是凈慧。因為它在無常規(guī)律的作用下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昨天還有說有笑,睡了一覺,不起來了,這樣的事在我們身邊發(fā)生過好幾起。大家知道,在三字禪茶苑有一位茶友佛友,叫趙海波,年輕輕的一個居士,一個會做生意的人,一個會搞設(shè)計的人,體重將近三百斤,有一天吃了午飯,躺在床上就不起來了,一點痛苦也沒有,但是走得太早了。這就是說,我們的生命總是在遷流不息的變化。但是我們千萬不要理解錯了,以為趙海波走了,所以說沒有趙海波。不是這樣。趙海波沒有走之前就沒有趙海波,因為根本就沒有一個常一不變的趙海波。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這樣,既存在又不存在。
所謂存在,是指在排除了一切執(zhí)著的基礎(chǔ)上有這樣一個假我的存在;所謂不存在,是指被執(zhí)著的那個真實的我是不存在的。只要執(zhí)著于有一個真我,不是落入常見就是落入斷見?樟x要這樣來理解。
這樣來理解空義,空義就是非常積極的理念。所說的無常、無我、空,正因為無常,一切事皆無常,都不是固定的,所以它可以改變,可以發(fā)展。事物的改變有兩個方向。有積極的方向,有消極的方向,就看人們?nèi)绾伟盐铡0盐盏煤,在無常道理的指導(dǎo)下,你有無限發(fā)展的空間;把握不好,也是變,也是在發(fā)展,但那是向負面的方向發(fā)展,走向消極墮落,最后成了走投無路的人。那也是無常的規(guī)律,因緣法的規(guī)律,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能逃避這一規(guī)律。這一規(guī)律是客觀存在的,這一規(guī)律時時刻刻在起作用。
"色受想行識"的意義
蘊以積聚為義,色以質(zhì)礙為義。這個(墻)是色法,人走到這里,墻的性質(zhì)雖然是空,但是它的作用不空。作用是什么呢?作用就是質(zhì)礙,人過不去。有質(zhì),有障礙。從這里我們應(yīng)該明白佛教所講的空,不是說這個物質(zhì)燒掉了沒有了破壞了的空,是說這個物質(zhì)本身就是空。不是色后空,是當體空。
受以領(lǐng)納為義,也就是感受。六根對六塵,中間有六識,感受六塵境界是違、是順、還是不違不順。所謂違,就是不符合自己的需求;所謂順,就是符合自己的需求;所謂中,就是無所謂符不符合。受就領(lǐng)納內(nèi)外境界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嗍芎蜆肥,是生活中的特殊現(xiàn)象,只有不苦不樂的感受才是生活當中經(jīng)常有的現(xiàn)象。
想就是思想。有受就有想。怎么想呢?我所接受的這個環(huán)境是苦的、樂的,或者不苦不樂的,在思想就引起分別構(gòu)想。思想上有分別,在思想指導(dǎo)下,就會有種種的造作。
行者,造作義。怎么造作呢?就是采取種種的措施來對待苦受,對待樂受,對待不苦不受。這就是造作。接受外在的好的境界,排除外在的不好的境界,容忍外在不苦不樂的境界,這就是行的作用。
識者,了別義。了別的意思是說,對于外在的種種境界,我們怎么樣去分別它是違是順是中間,這都是識的作用。
各位要記。何覀冊谡f某一件事的時候,色受想行識五蘊似乎有次第有先后,但是在真正接觸外在環(huán)境時,五蘊都在一念之間,都是當下的。佛教把精神活動分析得很微細,而實際上,受想行識是在一念之間完成的思維過程。
"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就是說:受、想、行、識皆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這是語言上的省略。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一切法的空相,就是說一切法的實體不可得。一切諸相的不可得性體現(xiàn)在六個方面,叫六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就是一切諸法的六相。真空妙有的一切諸法,離生滅、離垢凈、離增減。它是一個真理,它是一個規(guī)律,它是在我們有情無情的世界里起支配作用的永恒而普遍的規(guī)律,所以它沒有生滅、沒有垢凈、也沒有增減。是真理就沒有生滅、垢凈、增減,不是真理才會有生滅、有垢凈、有增減。所以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一段是講六根、六塵、六識。大家手上的經(jīng)本,標點符號有一點問題。"度一切苦厄"后面可以劃一個大圈,表示是一段。"不增不減"這里是一段。"乃至無意識界",分號;"乃至無老死盡",分號;"無苦集滅道",分號;"無智亦無得",句號。這樣就層次、段落清楚。
在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諸法實相的大規(guī)律當中,一切法都受此規(guī)律的支配,既無眼耳鼻舌身意,也無色聲香味觸法,也沒有十八界。沒有一法不受空性的支配,沒有一法不受規(guī)律支配,沒有一法不是在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中顯示。
無色等五蘊,無眼等十二處,無眼界等十八界,所空的是凡夫法,凡夫的生命境界。凡夫的六根、六塵、六識,是在此規(guī)律支配下,不會在空性以外還有六根、六塵、六識,所以用一個"無"字來表述六根、六塵、六識空的本質(zhì)規(guī)定性。六根、六塵、六識的本質(zhì)性就是"無"。
"空"字與"無"字在意義上區(qū)別不大,但是在表述上"無"更徹底、"無"更究竟。這個"無",不是與有相對的無,不有有無的無,而是超越一切對立的絕對真理。
凡夫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境界,在本質(zhì)上是空也是無。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幾句話是講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緣覺的精神境界、生命境界和修行過程。緣覺的修行過程,也是在真空妙有這一真理的指導(dǎo)下來落實。在"無"這一最高真理的規(guī)定下,十二因緣其性本空。如果說十二因緣不空,緣覺所修的法就不究竟,就不能提升,就不能夠度一切苦厄。因為還有執(zhí)著。
緣覺和聲聞斷了我執(zhí),還沒有斷法執(zhí),所以有不究竟的一面。只有在"無"的原則提升之下,進一步破除法執(zhí),才能夠進入到更高的修行層次。
"無苦集滅道",是講四諦法門。四諦法門是佛教的基本法門,是聲聞所修的法門,是聲聞的精神境界、生活境界。
苦就是我們生命的苦果;集就是招致苦果的因?嗯c集屬于世間因果,也就是凡夫的因果。滅就是苦果永滅苦因永滅的精神境界、生活境界,就是涅槃;道就是達致涅槃的方法。滅為圣者出世間之果,道為圣者出世間之因。要滅苦果,先滅苦因;要成樂果,先修樂因。"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就能成就聲聞圣果。同樣,在真空界四諦法也不可得,也是無。
"無智亦無得",是講菩薩的精神境界、生活境界。智就是菩提,得就是涅槃。以智慧而得涅槃,是為智與得。這里講無智亦無得。盡管菩薩在修行當中,能以智慧獲得涅槃,但是不能執(zhí)著。一執(zhí)著,就成了有為法、有漏法;只有不執(zhí)著,才是無為法、無漏法。
第三分,般若的妙行
"以無所得故",(此處的句號改成逗號)這一句總說凡夫與圣人的所有精神境界、生活境界,在真空妙有當中都是不可得的。正因為不可得,所以"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心經(jīng)》是講的觀自在菩薩的法門。觀自在菩薩的法門,就是所有修菩薩行之人的法門。一切修行,都要在無所得的真理指導(dǎo)下,依仗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能使我們到達彼岸的大智慧,才能心無掛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所謂掛礙,就是這首詩中所說的閑事。這些閑事,不是說我們生活中的鎖事,也不說驚天動地的大事。既不是大事,也不是小事,是一切事。一切事提得起放得下,心就無掛礙;一切事提不起放不下,心就有掛礙。一切事都在著相中求,都在著相中修,心有掛礙。修學佛法不要修有相行。有相則有漏,無相則無漏。心無掛礙就是修無相行。
"心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這個恐怖,包括死亡、天災(zāi)、天魔外道等等。一切來自自然、來自社會的種種苦難,都是恐怖,都是對生命的威脅。只有當我們心無掛礙、心無所求的時候,才真正無有恐怖,才真正生活得自在,生活得瀟灑。
無有恐怖,就能遠離一切顛倒夢想。頭下腳上是顛倒;以無為有、以有為無是顛倒;以空為有、以有為空這也是顛倒;一切不順真理、不順佛法空理的觀念和行為都是顛倒。有顛倒就有夢想,只有遠離了顛倒夢想,得大自在,度一切苦厄,才能獲得究竟涅槃。
所謂涅槃,就是我們學佛人所希求達到的無有痛苦、無有掛礙、遠離顛倒夢想的精神境界,解脫境界。
涅槃是梵語"摩訶般涅槃那"的略稱,譯成漢語叫大滅度、大圓寂、大圓滿。涅槃的含義是眾苦永滅、眾德備具,所以叫圓寂。所謂大,就是涅槃的法身德;所謂滅,就是涅槃的解脫德;所謂度,就是涅槃的般若德。涅槃具有法身、解脫、般若這三種德性、三種能量、三種本質(zhì),可見涅槃就我們學佛人所要到達的清涼地、究竟地。
此三德并非別有,斷除了三障就有三德。迷失了就是三障,開悟了就是三德。"生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jié)業(yè)即解脫。"一切事,一切修行過程,如果以禪宗的頓悟精神指導(dǎo),都是當下一念的事情。所以一切菩薩都要以般若波羅蜜多作指導(dǎo),然后得到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從般若出生,佛的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從般若產(chǎn)生的。梵語"阿",譯為無;"耨多羅"譯為上;"三"譯為正;"藐"譯為等、遍;"菩提"譯為覺、知。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佛的覺悟,再沒有誰能超過,所以是無上;正等,表示這種覺悟與因地所修的菩薩行正等無異;正覺,只有佛具備無上的正覺、正等的正覺,菩薩不具備。正覺之上,又加無上正等,表示諸佛所得,最為卓越。得此菩提,一切苦厄度盡,得到無上的自由自在。
怎么樣才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呢?依般若波羅蜜多。只有用能到彼岸的大智慧作為指導(dǎo),才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
第四分,以秘密般若贊揚顯了般若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在宣示甚深般若之后,又以神咒來譬喻般若偉大崇高的能量。般若智慧具有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四種功能。
大神咒,就是講般若破煩惱,神妙莫測,代表修聲聞行所得功德。大明咒,是說般若能破無明,照破無明黑暗,代表緣覺觀修十二因緣所得功德。無上咒,是說般若能令萬行圓滿,使一切功能都能在般若的指導(dǎo)下圓滿落實,代表大乘菩薩修六度萬行所獲功德。無等等咒,講般若能令修行者果德圓滿、妙覺無等,代表佛的功德,稱為離謗真言。
這四句話放在《心經(jīng)》的最后作為總結(jié),表示《心經(jīng)》的說所說"甚深般若",是觀自在菩薩以其成佛威德來開示的最勝妙的法門。這個法門,"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般若之體能除一切苦;般若之用能度一切苦厄。
在運用般若照見五蘊皆空的修行生活中,能夠解脫一切苦難,獲得一切功德。從修行者來說,修般若的功德和加持力,都是完全可以落實和兌現(xiàn)的,所以說它是真實不虛的。
這是將顯了般若以秘咒的方式加以總結(jié)。
第五分,以秘密般若加持顯了般若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心經(jīng)》最后的這個咒語,就叫作般若波羅蜜多咒,是乘般若船速到彼岸的咒語,是總持般若妙義、顯示般若妙用、成就般若妙行、證得般若妙果的秘密真言。"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咒是般若的總持,是般若的心臟,是般若的功能和作用的高度概括。佛陀說法,常以密咒加持。般若的妙義與妙用前文雖然都已說過,但是還有難以言說的思想,秘密的思想,還有具有高度加持力的密語密意,所以不得不加咒語加以攝持,借助咒語的力量加深行者修行般若的信心。
前文都是顯說般若,只是到了第五分,才是密說般若。前文顯說使行者依意生慧;此處密說,使行者以持明咒而生定。定慧均等,修行才能圓滿。
此密咒中,第一個"揭諦",是聲聞的行果;第二個揭諦,是緣覺的行果;"波羅揭諦"是大乘的行果;"波羅僧揭諦",是修真言行者的行果;"菩提薩婆訶",是修以上諸乘一切修行者最終證入究竟涅槃的行果。
咒語本來是不翻的,為了使大家能有所了解,就根據(jù)典籍記載簡略地說一下。"揭諦"是去、度之義;也就是說,所謂"揭諦揭諦"就是依著般若的功能,度脫生死的苦海。"波羅"就是彼岸,"波羅揭諦"就是度到彼岸。"波羅僧揭諦"即是大眾都要修般若行而到達彼岸。"菩提"是覺,"薩婆訶"就是快、迅速、飛躍。"菩提薩婆訶"就是以全體承擔的精神,以飛躍的形式,積極修行,積極成就眾生,疾速成就正等菩提。
今天利用兩個鐘頭的時間,給大家簡單地介紹《心經(jīng)》的內(nèi)容,算是一個導(dǎo)讀。開頭我就講,《心經(jīng)》是佛教最簡要的經(jīng)典,也是受持者最多的經(jīng)典,翻譯最多、注解最多的一本經(jīng)典。希望大家都要在甚深般若的指導(dǎo)下,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疾成無上正等正覺。
- 地藏經(jīng)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注音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心經(jīng)》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jīng)》全文-金剛經(jīng)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圓覺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jīng)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jīng)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解釋-地藏經(jīng)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jīng)注音版
- 維摩詰經(jīng)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的作用和好處,心經(jīng)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心經(jīng)》全文、心經(jīng)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jīng)白話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
- [放生起源]寺院設(shè)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yīng)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yīng)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