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愿念佛講話-第四講(一)
本愿念佛講話-第四講(一)
圣蘇法師
第四講答 疑 (之一)
(11月 9日下午)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是最能夠震撼人心的。從樓下上來,聽到這么多人嘹亮的佛號,非常感動。所以,也就知道,我講的這么多的話都是毫無意義的,真實說起來,只有這句名號才能救度我們。
所以,平時,無論如何也都是念“南無阿彌陀佛”。
有不少紙條,我依次把上面的問題給大家解答一下。
?(問:)“什么叫‘乃至一念’我怎么沒有‘乃至一念’?”
? “乃至一念” 就是聽聞本愿名號而獲得信心,但細細體會起來,這“乃至一念”的發(fā)生,隨著各人不同的根性而有不同的風味,“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不斷地聽聞、不斷地聽聞,“乃至”嗎,就是一個過程了,不斷聽聞,最終獲得信心了,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有宿善成熟的人,聽聞佛的本愿名號,聽聞了南無阿彌陀佛的慈悲,當下就深信不疑。所謂“一念”,若僅從時間的意義上講,當然是無法捕捉了。它是以信心為體,獲得信心就可以了,信心只要一念就行,也可以講念念就行,所以,一念和念念,也沒有什么區(qū)別,因為獲得信心之后,就永遠如是了,就念念相續(xù)了,就是如此,所以叫做“一念”。
大家不要誤會,就象過橋一樣,每座橋都有引橋,慢慢上來了,上了橋,你還不知道。你上了橋就好了,不一定說在哪里上橋啊。也有的人,他坐電梯,一下子就上去了,各人不一樣。
所以,對彌陀的不可思議救度不懷疑:“象我這樣的人,決定彌陀是為我成佛的,決定彌陀的名號里邊,包含了我往生的功德,因為我不往生,他就不成佛。如此說來,彌陀的救度對我也沒有少一分,由于我的愚癡,沒有領受。今天聽聞到了,我知道彌陀對我是絕不舍棄地救度,是萬不漏一的救度,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內心就安住了、安穩(wěn)了,黑暗的心轉成光明的心,不安的心轉成安定的心,憂慮重重的心轉成歡喜報恩的心。”這樣就叫做獲得信心。
所以,信心不過是對名號的救度不懷疑、對“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誓愿能夠救度象我這樣的人”不懷疑,如此而已,不用去找一念不一念。
一切眾生,就我們目前現(xiàn)下的身份,都可以去往生。
本來大乘佛教都這樣講,從凈土宗他力念佛的角度,這句話也是非常殊勝的,也特別有意味。就是“彌陀救度(菩提)本為凡夫(煩惱)”,就是“若不生者(煩惱),不取正覺(菩提)”,就是佛凡一體。
對我們來說,“菩提”就是彌陀的名號,彌陀的名號就是他的圓滿覺悟;“煩惱”就是我們眾生的本來狀況,“煩惱即菩提”代表眾生的煩惱和彌陀的救度是一體不二的,在我們煩惱的時候,彌陀的救度正在大放光明,經言: “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貪嗔妄想心中,念出佛名,信心不疑,乘佛愿力,決定往生,即是“煩惱即菩提”。
我突然想起這么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坐船,我們的重力就是船的浮力,是不是這樣啊?現(xiàn)在把石頭放在船上,石頭本來要往下沉,可是有船的浮力將它托起來。試想,如果沒有石頭的重力,是不是就顯現(xiàn)不出船的浮力了?
船的浮力代表彌陀的菩提,石頭的重力代表我們的煩惱,我們的業(yè)障本來是要往下沉,可是彌陀的大愿,正是將我們往上浮,救度我們,所以,如果沒有我們的罪惡,就顯不出彌陀的救度,如果沒有石頭的重量,就顯不出船運載的力量。石頭有多重,船的浮力剛好有多大;我們有多少罪過,阿彌陀佛剛好一分不少、一絲不差地就救度我們了,剛好相等,重量就轉成浮力了,煩惱就轉成菩提了。
阿彌陀佛的名號不可思議,才能使我們一個煩惱熾盛的眾生、在妄念紛飛的時候,可以去成佛。所以,曇鸞祖師才說:“不斷煩惱得涅槃。”
凡夫成佛,只有凈土法門才能做得到。
至于說佛教大乘各宗,是非常有修為的人、開悟之后的人才可以講這樣的話,凡夫講沒意思啊。
可是我們凈土宗的人呢,因為這話是佛講的,我信順佛語,在煩惱當中念出了“南無阿彌陀佛”,太自在了,太舒服啦,太瀟灑啦。
煩惱就讓它煩惱吧,它象過眼煙云一樣:它來了,就讓它來吧;它去了,就讓它去吧。在我們信心的明空里邊,仍然是無所牽掛。
信心生起就象明空一樣,天空當中可能浮起一片兩片的云彩,或有一絲兩絲的薄霧,哪怕烏云滾滾,這個都沒有關系呀!它飄來又飄去,它不會障礙虛空啊。
我們的救度,是因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 “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至于說我們在人世間的業(yè)障和煩惱,不過是我們業(yè)因的顯現(xiàn),如此來,就如此去而已啊,毫無障礙,毫無影響。
我想起這么兩句詩,是龍德法師寫的,非常有意義:
? 汲水疑山動,揚帆覺岸移。
在河邊用水桶打水的時候,見到山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可是,當把水桶放到河里的時候,水就動起來了,看山的影子,就感覺是山在動;在船上坐船,船在前行的時候呢,看到岸邊的景物,就覺得是河岸在走。
龍德法師用這樣兩句詩表達什么樣的境界和什么樣的心情呢?他是說,我們凡夫的心容易懷疑阿彌陀佛的救度,總是習慣向自心里面去找。詩中的“水”,代表我們的心水,“山”代表阿彌陀佛的救度、代表六字名號。“山”是堅固不動的,六字名號投射到我們心里面來,我們心里雖然有了山的影子,可是由于煩惱,它又抖動起來了,“汲水”的時候,就是煩惱波浪來了,我們的心雖然抖動起來,可是山沒有動啊,不要懷疑啊,“哎呀,山動了!”山是沒有動的,是我們的心動了,沒有關系啊,我們的心有起有滅、有漲有落,這都沒什么關系,彌陀的救度是永不改變的,不依我們這顆心。彌陀就是這樣子的:我們煩惱來了,他仍然是一座大山不動;我們煩惱去了,他還是一座大山不動。我們的心水起了波紋,他是這樣;不起波紋,他還是這樣。
如此我們就一向專念了,“彌陀對我救度是這樣的不可思議,永遠的,如如不動的,我的往生才有決定的把握。”這樣相續(xù)不斷。
阿彌陀佛的名號本來就是這樣穩(wěn)固不動、金剛不壞。我們的信心仰仗名號,自然也是不動的。
“揚帆覺岸移”,船在前行的時候,感到是河岸在移動。“帆”代表佛力的摧動,“岸”代表自心的堅固無明。我們在歡喜念佛的時候,我們覺得:“你看,我信心很清凈啊,我心很歡喜啊,我在念佛啊。”不對呀,這不是你在念,你的心永遠是那么黑暗,永遠是那么愚頑,不過是彌陀慈悲的大風吹動了本愿的船帆,移動了你的心,念出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你不要搞錯了,不要認為是你在念吶,懂了這個意思嗎?船在移動,你看了好象是岸在動──岸沒有動啊,船在動。并不是你的心在念佛,是因為彌陀的愿力在你心里驅動,把名號摧動出來了,所以,歡喜呀、念佛啊、感恩吶等等,都是彌陀愿力的作用。
這樣的體會非常微細,也非常生動。
?? (問:)“有的人認為自己是在信受南無阿彌陀佛的本愿救度,可是他不認為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這個怎么解釋?”
象這樣的人,就沒有信受本愿了。
(二種深信) 信受本愿,歸根結底,都逃不出善導大師的兩種決定深信。善導大師,把一個信心分成兩方面說明:機之深信和法之深信,這兩點是一體成就的。
什么叫 “機之深信” 呢?“機”就是我們的根機,是我們眾生對自己是個惡機的體認;
什么叫 “法之深信” 呢?“法”就是彌陀的救度,就是彌陀的本愿力,法深信是對彌陀救度的信心。
這兩點是一體的,不分的,就象硬幣一樣,一個正面,一個反面,正面和反面是一體的,硬幣不可能有正面、沒有反面,或有反面、沒有正面。
那么,善導大師說了哪兩種深信呢?
一者,決定深信:
自身現(xiàn)是罪惡生死凡夫,
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
無有出離之緣。
(機之深信) 第一,“機之深信”,深信自己是輪轉三界的罪惡生死凡夫。
我們很多人都說:“哎,你要自信吶!”意思是說:“你要相信,你很有本事,相信你很有能力、很有毅力,你一定能夠往生,你有這個修行。”
這個是不對的,善導大師不是這樣說的,善導大師說:相信我們自己呀,毫無能力,只有罪過,必定輪回,必定墮落,“現(xiàn)是罪惡生死凡夫”,現(xiàn)下、念念之間都是如此,是罪惡生死凡夫,是毫無辦法的,當下就是罪惡,念念之間都不清凈,都是貪嗔癡的煩惱。
起心動念、我執(zhí)我見,本來就是煩惱之根。任何凡夫脫離不了這些,念念之間都如是啊。
“無始劫來,常沒常流轉”,過去無量大劫以來,雖然修行過佛法、值遇過諸佛,可是都在流轉。我們是一切法都修不成之人,一直在三界里邊沉沒、流轉、飄蕩,向未來看,是無有出離之緣。象我們這樣的人,除了彌陀本愿之外,決定沒有出離的機會,連這樣的緣都不存在,沒有這個可能性,“無有出離之緣”,那就徹底絕望了。
二者,決定深信:
彼阿彌陀如來,四十八愿,攝受眾生,
無疑無慮,乘彼愿力,
定得往生。
(法之深信) 第二,“法之深信”,對法的深信,相信阿彌陀佛的愿力,四十八愿已經成就了,第十八愿尤其是彌陀救度眾生的本懷,“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不能救度你,我就不成佛!你還有什么好懷疑的?你還懷疑?我再告訴你一遍,我成佛了,我要不能救度你,我就不成佛!總而言之,我要救度你,因為我已經成佛了,毫無疑問!”
這是個絕對的名號,所以,眾生任何的情見,在名號面前,在南無阿彌陀佛大智慧火面前,都燒得是蕩然無存,那么,就沒有自我計較和分別在里面,如果你非要計較、分別,邊地去往生,再計較、分別,那,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所以,“無疑無慮,乘彼愿力”,這“無疑無慮”非常有意義。
我們往往有疑惑、有顧慮,比如說:“我有這樣的罪過,能往生嗎?”這是一個顧慮呀;“萬一我臨終的時候,沒有助念怎么辦?”這也是個顧慮呀;“萬一到時候,業(yè)障現(xiàn)前,沒有順緣怎么辦?”等等等等,都是顧慮,顧慮就是懷疑,懷疑說:“阿彌陀佛大概救不了我吧。”
阿彌陀佛說啊:“無疑無慮,任何情況下,放心大膽,正念直來,就這樣就來,我就抱著你了,就擁抱你了,就救度你了,現(xiàn)在就要救度你,現(xiàn)在我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不到臨終是南無阿彌陀佛。”
這樣叫“無疑無慮”。
無論如何,無論有多少惡業(yè)煩惱,彌陀本愿要救度我。
就是我這樣的家伙,彌陀要救度我,所以,就念出了“南無阿彌陀佛”,我即使再罪業(yè)滔天、即使再妄念不斷、再如何的不能修行,彌陀的救度永不改變,所以,我念出了“南無阿彌陀佛”,這樣的念佛,就叫做本愿的念佛。
往生是決定下來的,這樣叫做“乘彼愿力”呀,那不然怎么叫“乘彼愿力”呢?
前邊說“大概能往生”,后邊說:“象我這樣,可能不行吧!”剛上船,又下來了。你上去嘛!象這樣上去,能往生!不怕!──不是我們自己能往生啊,彌陀說:“你不來往生,我不成佛!”難道彌陀有虛愿嗎?難道彌陀會講假話嗎?所以,毫無疑問,是決定可以到極樂世界去的。真是大愿不可思議!
這就是他力的不可思議,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力的。你自己在想啊,都是虛妄,想一切都是虛妄,毫無意義。
善導大師的兩種深信是一體的,機之深信和法之深信是一回事,所以說,信機即是信法,不信機即不可能信法。
對于那些認為自己還不錯的人,這兩種深信里邊,要多看看第一種深信,要知道啊,你不是那個了不起的人,你是這個五濁惡世的凡夫,是娑婆世界的罪惡種子,是個必下地獄之人,是一個“無始劫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之人,是罪惡生死凡夫。多多地讀這第一種深信,驕慢的心就會放下了,經典里說:
驕慢弊懈怠,難信如是法。
驕慢的心放下,就能仰憑彌陀的本愿。
還有一種人,“哎呀,不行啊,我罪業(yè)大,修行差。”那你多看看第二種深信,“無疑無慮,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你也就歡喜啦。
所以,不論對什么人,這兩種深信,都起了很好的平衡作用,決定使我們都能往生去。
這兩種深信是凈土宗的綱要,說來說去,都跑不出這兩種深信,如果沒有建立起這兩種深信,那和本愿就不相應了。
在南無阿彌陀佛這徹底圓明的大法鏡面前,眾生一切的煩惱惡業(yè)徹底彰顯無余。如果你還沒看見,那是你還沒站到鏡子面前,人家說你臉上臟,你自己不知道。在鏡子面前才能看到:哎,這兒也臟、那兒也臟。
令我們感動的是,善導大師既然講這樣的話,他自己肯定也是抱有這樣的信心,不然他不是騙人嗎?善導大師也說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仰承彌陀愿力去往生,我們當然是啞口無言了。
曇鸞大師說:“我從無始循三界,為虛妄輪所回轉,一念一時所造業(yè),足系六道滯三涂”。
造出的惡業(yè),使得我們墮入六道,到三涂去輪轉。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里邊,再三懇切地叮嚀我們,三界是虛偽相,是顛倒相,是輪回相,是無窮相。
我們就身處三界里邊,三界是什么特色呢?就是虛偽,就是顛倒,就是無窮的輪回,那么,這樣的眾生,當然是沒有一絲一毫的真實,也沒有一絲一毫的功德,有的不過是些有漏的人天善果,即使如此啊,得到的非常少,丟失的卻非常多。
祖師透徹地看到我們的內心了:我們是沒有辦法了!?親鸞大師,說自己是“必墮地獄之人”:
任何法門都修不成的人,地獄是一定的故鄉(xiāng)。
“象我這樣的人,是一定要下地獄的,可是彌陀他要救度我。”
這些話,不是說祖師都謙虛呀,祖師是對我們內心的污垢和黑暗、無明,做了深刻的剖析。
只有我們這樣的人,才認為自己還不錯。
我們窮此一生修學佛法,根本目的不過是為了了脫生死。對了脫生死,佛也說得很清楚了:在此末法年代,只有凈土法門最穩(wěn)當、最徹底。象我們這樣的人,別的法門都修行不了,所以,就選擇了凈土法門。在凈土法門里邊,最徹底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的本愿,本愿的根本心髓就是信心,所以,我們千聽聞、萬聽聞,不過是為了獲得彌陀救度的真實信心,這真實信心也不過是彌陀的名號,名號的功德使我們往生決定,我們參學佛法,到此就得了一個結果了,內心才安住了。
我們不要糊糊涂涂、昏昏擾擾地過日子,甚至也有人說:“彌陀無論如何都要救我啊,所以,我就隨便了。”不是這么一回事情。
彌陀無論如何要救度眾生,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但是,眾生要去領受彌陀的救度。領受彌陀救度的人,在內心必然產生和原來不同的覺受,這是阿彌陀佛觸光柔軟愿發(fā)揮的作用,因為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了我們,使我們惡劣的眾生內心變得柔軟,柔軟就是慚愧呀、懺悔呀、感恩吶、歡喜呀等等,這樣的心情自然會產生出來,我們對彌陀就會有報恩之心,對眾生就會有憐憫之心。雖然自己的能力做不到,但這樣的心情會經常產生出來,也不會再那么剛強、傲慢了。
領受到彌陀的本愿救度,會有這樣的感受:在自己從懸崖向下沉墮的時候,被彌陀攔空抱起來;在海里淹得要死的時候,被彌陀跳下海抱起來。這樣,我們才感謝彌陀的救度啊,并不是認為自己是一個了不起的修行人,如果認為自己是了不起的修行人,大家聽聞了這個法門,也不會相應,就會覺得:這個師父講得不對頭,最起碼,我不能信受這個法,我要去修行,我要去開大悟,我要去做祖師。
我又想起照廣師講的話:“祖師都留給別人當了,我當什么?我就做傻瓜。”他們都愿意做祖師,就讓他們做,我就做傻瓜好了,讓阿彌陀佛救度去了。
人家問照廣師:“怎么才能被彌陀救度啊?”
? (上當心) 他說:“只要這個愚癡的笨蛋,有一個上當的心就夠啦。”
最簡單了,你要不上當,彌陀還不高興呢,就要你上當!彌陀要你往生,叫你服從,跟你講什么,你聽他的話,你歸命、服從,就可以了。就這么簡單,我們這愚癡的笨蛋,彌陀讓我去,我就去!他讓我歸命,我就歸命!根本沒有自己的計度。
人家又問照廣師:“為什么這樣就算靠上彌陀了?”
“為什么?為什么?問那么多為什么干什么?為什么就下地獄!”
彌陀要救度你呀,這都是不可思議呀,彌陀要救度你,沒有什么為什么。
這樣信心感受的法語非常透徹,也非常到底,直接跟彌陀就相應了。
?? (問:)“如何理解事法界、理法界、事理無礙、事事無礙法界?”
事法界、理法界是華嚴經所講,在一花一葉里邊,可以顯現(xiàn)諸佛的無量國土;理法界乃是佛的一真法界,它通過任何的事相而表現(xiàn)出來,事和理是無礙的。可是,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講,都是一些名詞,你懂了,也沒有意思:說一朵花,就有華藏世界在里邊,你怎么看得出來?沒有意思啊!
我們就知道: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
有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xiàn)在說法。
這就好啦,就知道西方十萬億國土,有阿彌陀佛來救度我們,他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這就對了。
事無礙、理無礙,是指事里面含有這樣的理,同時,事事無礙,小可以容大,少可以容多,如果想研究,可以看華嚴宗的十玄門。
如果從彌陀本愿的角度來講,那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句名號獨稱為尊,它既是事,也是理。彌陀的本愿名號是救度我們的一個事實,“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我不能救度你呢,我就不成佛,我已經成了佛了,這是一個不可改轉的事實!”
這句名號本身也是救度眾生的根本原理,我們也是靠這句名號去往生極樂世界。由于這句名號的救度,在我們生活當中任何的點點滴滴,煩惱也好、痛苦也好,都沾染上了佛恩的色彩,所以,就成了一味的佛恩,在這個時候,就更加歡喜踴躍地稱念佛名,事也好、理也好,都歸向了南無阿彌陀佛的救度,無論如何都是這樣領受佛的救度的。
(問:)“靠他力念佛,求生凈土,于‘無住生心’怎么圓解?”?無需圓解,法門不同故。凈土念佛法門是往生彼土成佛之教,屬于有門;“無住生心”是《金剛經》此土證悟圣果之教,又屬空門。
這個問題提出來,與他力念佛有所差別,我們并不是“靠”他力念佛去“求”生凈土,這個無所謂靠、無所謂不靠,無所謂求、也無所謂不求。因為彌陀不可思議的誓愿要救度我們,這樣我們就念出了“南無阿彌陀佛”,念佛既然講是他力的,就不存在用自己的力量去靠,如何如何去靠,你要自力去靠?彌陀要救度你,就這樣就能救度你了,放下就好了,你就是放不下,“就這樣就救度你!”你非要說“我要怎么樣啊?”
我又想起了一則公案,龍德法師曾經告訴一位老太太:“你呀,就這樣就可以得救了。”老太太說:“啊?我已經到了照這個樣子就可以得救的程度了嗎?”龍德法師告訴她說啊:“不是‘照這個樣子就可以得救’,是 ‘就這樣就可以得救’ 了,別改變自己。”這位老太太當下就領受了,歡喜得不得了,“哎呀,難得可貴的佛恩吶!就我這個樣子就得救了。”
如果說“照這個樣子”,還有一個目標,還有一個判斷,還有一個攀緣,“就是這個樣子,別改變自己。”就是哪個樣子?就是你坐在這個地方,糊里糊涂的,阿彌陀佛就救度你!“十方眾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啊。
說來說去,還是自己心領神會的事情,比如這位居士說“靠他力念佛”,做為一個方法,“我以前是靠自力念佛,現(xiàn)在我改了,我改成靠他力念佛。”那個就不對了,不是這樣的心態(tài)。
由于南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誓愿的力量,使得我們念出了“南無阿彌陀佛”,因為他說了:“眾生若不往生,我不成佛!”所以,我們的往生毫無問題,這句名號就代表了我們的往生都已經成就了,如果沒有成就,怎么會有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呢?所以,毫無疑問吶,往生是已經成就之事啊,所以,就“太感謝了,南無阿彌陀佛,感謝你救了我,南無阿彌陀佛。”念佛也好,拜佛也好,見了佛像也好,都是感謝的心情。想到極樂世界,知道:那個地方,是為我往生所成就的處所啊,“南無阿彌陀佛”是為我往生所成就的名號啊,“南無阿彌陀佛”是為我往生所成就的佛體呀,毫無疑問,見佛、聞佛名號、了知極樂世界都是往生決定,以這樣的心情念佛,叫他力念佛。
所以,這個“求生凈土”啊,也可以說“求生凈土”, 但這里面也沒有“求”了,因為彌陀要讓我們去往生。
有人問一位信心念佛人:“你現(xiàn)在是不是很愿意去往生極樂世界呀?”
他說:“其實,我也沒有這樣很急迫的心情啊,我也沒有這個必要,但是,大悲的彌陀,他一定要救我,那我就不妨讓他拯救一番吧,他要救我,就讓他拯救一番吧,彌陀苦苦地要救度我,說我不往生,他就不成佛,一直哀求,讓我去往生,是他求我去往生,在第十八愿里說:‘十方眾生,你要來往生,你要不來往生,我就不成佛!’所以,‘欲生我國,欲生我國!’啊,彌陀這樣地求我去往生,那我就毫無條件地順從吧。”
所以,“求生凈土”乃是彌陀在呼喚眾生,乃是彌陀要求十方眾生去往生的。我們的心被彌陀的呼喚所感動之后,也發(fā)出這樣的一念:“哎呀,那我愿意去往生吧!我來念佛吧!”這樣的心情就是真實的,念出了“南無阿彌陀佛”,在此一念之間呢,往生之業(yè)就已成辦了,還有什么求生不求生呢?沒有了!
象我們來到這座大殿一樣,如果我們走在半路上,我們會說:“哎呀,我要到大殿去呀!”有“求”的觀念,F(xiàn)在,我們在這個大殿里頭,就不會這樣想了,因為我們本來就在這個地方坐著。
我們如果沒有信受佛的本愿,會說要“求生凈土”。可是彌陀的本愿本來就要救我呀,我一念之間就上了彌陀本愿的大愿船,還有什么求不求啊?本來就在南無阿彌陀佛的懷抱當中,他就要救度我呀,他如果不能救度我,就不成佛了,所以,我就很安穩(wěn)了。因為,上了船的人,就不說再上船,已經到了此地,就不說還要到此地了,如果說要求生凈土的話,當然還是在二十愿的念佛,仍然是有疑惑心,跟南無阿彌陀佛仍然還是有距離,這樣的心,還是要不斷聽聞佛法,把它破除掉。
至于講“無住生心”,是《金剛經》里的話,我也不了解《金剛經》。從凈土法門來說呢,任何的法、任何的煩惱也無所住,因為有彌陀的本愿救度,所以,煩惱無所住,生出念佛心,就是無住生心。生出的心,也不過是生出這句名號,我們的任何煩惱、惡業(yè)都不能成為障礙,這樣去理解佛的無礙光就好了。
這位老菩薩問:要如何圓解。其實,佛法所說的圓解,并不是要我們凡夫去故意拼湊,“我讀了很多經書,然后故意把它們拼過來。”不是這樣子的,如果你是一個真正修行有成就的人,已經大開圓解了,或者你修行開悟了,那自然而然,一切的佛法都可以從你內心流現(xiàn)出來,你講出來的話都會符合正道,都會符合正法,這個不需要你故意去拼湊。如果說你沒有這樣的智慧的話,你圓解也圓解不了,因為佛法本來就圓,你再加一個圓的話,就變成障礙了。不是說你怎么把它圓解起來,“哦!如是如是,怎樣怎樣……”都沒有必要,你就站在你這個位子就很好了,你可以老老實實地說:“哎呀,這個我都不懂,《華嚴》吶、《金剛》啊,我都不懂,但是我知道,南無阿彌陀佛一定能救度我!”有這句話,就圓滿了,不需要你再圓解,“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本來就圓解了。
- 上一篇:本愿念佛講話-第四講(二)
- 下一篇:本愿念佛講話-第五講(二)
- 佛說無量壽經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
- 華嚴經要解(1)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
- 大般涅槃經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白話文(三)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卷上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是指哪三經?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