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佛教與法律
第四課 佛教與法律
法諺云:「有社會,斯有法律!狗墒前殡S社會的需要而產(chǎn)生,是人類用以規(guī)范行為的共同準則。在原始時代的社會中,并無法律的特別規(guī)范存在,端賴一種共遵的習慣來規(guī)范社會,包括宗教、道德、禮儀等。早在二千六百多年前,佛陀成立僧團,制定戒律,不但使佛教正法得以久住世間,時至今日,佛教戒律對安定社會所發(fā)揮的功能,比之于法律,可謂有同等的功能。
佛教戒律的制定,旨在維持僧團的清凈和樂,是僧團的生活規(guī)范,其與世間的法律相比,有若干異同之處,例如:犯了刑法上的非告訴乃論,如殺人、傷害、偷盜、侵占、強暴、妨害家庭、造謠、詐欺、醉酒、貪污、販毒等,也是觸犯五戒的行為。法律的三讀立法、三審定讞、判決確定,正如佛門的三番羯磨。在法律上,犯罪行為人只要有悔意,即可酌情予以減刑;佛門認為罪業(yè)透過誠心發(fā)露懺悔,便可以獲得清凈,更符合更生保護法。在法律上,犯意不一定有罪,犯刑才會有罪;在佛門則只要有了犯意,就屬于犯戒,所以論刑更為徹底。
世間法律強調(diào)罪刑法定主義,只規(guī)范人們外在的行為,因此對于心意犯罪的矯治和犯罪的根治,不生效用;佛教則強調(diào)心為罪源,重視身口意三業(yè)的清凈,從心源導正偏差行為。
此外,佛門的戒律很注重人性,而且因果之前,不會有疏漏或僥幸;世間的法律則難免有不公正、冤獄,或頂罪等疏漏。所以孫中山先生曾說:「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學是哲學之母……佛法可以補法律之不足!褂终f:「法律防患于已然,佛法防患于未然!
再者,世間的法律,隨順時代和需要,時有增訂、廢除,種類繁復;佛教的戒律,則不外止持、作持二門,簡約又統(tǒng)攝善惡二法,含蓋聲聞戒與菩薩的三聚凈戒,不僅消極地防非止惡,更積極地奉行眾善,這種自發(fā)性的清凈受持,正是戒法的根本精神。
總之,戒律作為僧團的法律制度,首重規(guī)范心意的起心動念,以治心為要,與世間法律從組織規(guī)范、行為規(guī)范、犯罪治裁等來約束人們的生活,在結構上雖有共通之處,但是法律仲裁偏向治標,遠不如佛法能夠治本的究竟。甚至佛法的許多特質(zhì),正可以補法律的不足。佛教戒律與現(xiàn)代法令的關系,可以從下列數(shù)點做進一步的認識:
一、五戒與刑法:五戒可以說是世間刑法的總攝,以目前在監(jiān)獄服刑的受刑人而言,大都是觸犯五戒;在僧團中,犯了殺、盜、淫、妄四重戒其中任何一條,則如同死刑,無法再共住于僧團。
二、清規(guī)與民法:「民法」指的是規(guī)范人民私人生活關系的法律,佛教律法中也有「共住規(guī)約」,作為生活的規(guī)范。
三、偷蘭遮與未遂:刑法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未遂犯之處罰得按既遂犯之刑減輕之!惯@是刑法賦予法官減免刑責的自由裁量權。這項政策,旨在鼓勵犯罪行為人能即時回頭,切莫一錯再錯。佛教也有這樣的慈悲方便,如道宣律師《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云:「偷蘭遮,罪通正從,體兼輕重,律列七聚,六聚并含偷蘭。」主要是針對觸犯將構成四波羅夷重罪而未遂的諸罪所說,期能透過量刑的減輕,發(fā)露懺悔,還得身心清凈。兩者的立意是相同的。
四、心意與犯意:刑法對犯罪的構成要件,以犯罪行為人行為當時的故意、過失來作為量刑的判斷標準;佛教也是非常重視心意犯罪的輕重,故每一條戒相之中皆有開、遮、持、犯的分別,犯同一條戒,因動機、方法、結果等的不同,導致犯罪的輕重與懺悔的方式也不同。
五、發(fā)露與自首:僧團每半月舉行的「布薩」,類似刑法中的自首;每年夏安居圓滿日的「自恣」,類似檢察官檢發(fā)犯罪。
六、羯磨法與訴訟法:國家法律的公信力,靠公權力來維護,當個人權益或國家、社會權益受到侵害時,可透過民事、刑事、行政訴訟的程序來伸張正義。佛教為維護僧團的清凈,也有一套簡單又公正的訴訟法,就是羯磨法的僧事僧決。
七、佛性與平等:世間以法律來保障人的平等自由,而佛教講「眾生皆有佛性」,這種真正的平等并非透過制約而來,自然比世間法更徹底。
八、業(yè)力與證據(jù):世間的法律,事事講究證據(jù),有理無證據(jù)還是不免被冤枉,但是佛教在業(yè)報的定義之下,大家受報的機會均等,絕無特殊。
九、佛法與國法:刑法中,對于藏匿犯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佛教雖然講慈悲,卻不包庇犯罪者,因此,假使犯了國法,在沒有宣判無罪前,僧團不可以接受他出家。這是佛陀對國法的尊重,因為出家是出三界之家,并未出國法之家,仍然受到國法的規(guī)范。
佛法與世法有時不免內(nèi)容相差,有些行為從世俗法上看是惡事,可是從佛法上推敲卻是善事,譬如殺生本來是犯罪的,但是為了救生而殺生,以殺生為救生,是菩薩的慈悲方便權智。世法畢竟是人所制定的刻板條文,未必能切合實際的需要,適時維護人民的權利;而佛法的真理卻是恒常不變,依之而行,能真正的導正人心,利益社會大眾。甚至,有人主張「亂世用重典」,法律的制裁雖能恫嚇于一時,卻不能杜絕犯罪于永遠;唯有持守佛教的戒律,體現(xiàn)慈心不犯、以法攝眾、以律自制、因果不爽、懺悔清凈等教義,才能確實改善社會風氣,實現(xiàn)人間凈土。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