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生無生論(一)
凈土生無生論(一)
幽溪沙門傳燈撰
浮石門人正寂注
大科分二初題目次正文今初
題云凈土生無生論者天臺智者大師凡釋經題皆立五重玄義所謂名體宗用教相是也今例釋之為五謂理行單法為名一真法界為體圓融妙觀為宗斷疑生信為用無上醍醐為教相初理行單法為名者無生屬理生即是行而言單法者以凈土等乃七種之一非譬非人非復非具故言單法也若約教等八法釋之者名雖具四義則俱含凈土屬果生即屬行無生屬理論即屬教此之四法若順論之即所謂果由行成行依理發(fā)理藉教明返而言之亦可謂藉教顯理從理起行由行證果隨意釋之無不可者然而克果由因行憑智導智斷必俱位依行歷即攝余四八法具矣又無生約理而論言乎其體也生者從行得名言乎其宗也凈土從果受稱言乎其用也名則總上三章論即屬乎教相五章備矣又無生本乎一性性本無生即法身德也生則全性起修修還照性即般若德也凈土則修性冥妙生即無生即解脫德也此之三法派之彌合即之常分以法身言之生即無生也凈土亦無生也以般若言之凈土生也無生而生也以解脫言之生亦凈土也無生亦凈土也其圓妙若此釋名竟二一真法界為體三圓融妙觀為宗四斷疑生信為用者釋此三章有通有別通而言之此論十門俱名俱體即宗即用雖曰殊名理無二致所契為體能契為宗道前自行為因果后化他成用入文自見未暇委明雖是歷別為言亦乃初中后善今派十門以為三分初四為體中三為宗后三為用故云初中后善也體名一真法界者非諸名一無妄曰真法具三千界含百界以百界三千之法當體微妙寂絕故強目之曰一真亦諸法實相之異名也即實相是身土緣起故曰不變隨緣即身土緣起是實相故云隨緣不變若心若土全體即真故云相即若佛若生無非法界故云不二以初四門屬一真法界為體不亦宜乎宗名圓融妙觀者圓則千如炳見萬法齊彰融則剎剎交通塵塵互入妙則絕思絕議離即離非以法界為念則念念彌陀圓斯圓矣以境觀相吞則心心極樂融斯融焉以三觀法爾則性德天然妙斯妙也以中三門屬圓融妙觀為宗不亦宜乎用名斷疑生信者疑為信障信乃道源信力未生疑根不斷疑則疑乎厭此欣彼信則信乎即土唯心言感應任運天性相關厭此欣彼之疑斷矣曰彼此恒一現未互在即土唯心之信生焉信生則頓證乎生即無生疑斷則直造乎斷無所斷以后三門屬斷疑生信為用不亦宜乎五無上醍醐為教相者此論唯明圓實具造俱時故得身土雙融果因一契所以屬味醍醐佛法之妙過此不知所裁故云無上也問凡判五味者乃大師約佛世以明論系人師所述去圣已遠那得強為配合乎答雖不預佛世五時一家教觀皆約法華開會而談不屬醍醐那云圓實問論中證義多引楞嚴以方等教屬味醍醐不太相違耶答方等中圓不異一實但有開廢之殊今取圓義以證圓文亦無不可故以無上醍醐為教相也問是則此土人師著述皆可以五重解釋耶答且如三千有門頌乃宋陳了翁所說吾祖柏松大師尚得以五重解釋此論遠祖龍樹北齊近宗智者法智以五重釋之復何嫌焉。
次正文二初歸命述意三初稽首二寶三初兩土佛寶。
稽首能仁圓滿智無量壽覺大導師
稽者遲也留也謂以首叩地遲留少時而起表至敬也稽首二字冠下三寶能仁梵語具云釋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謂以仁慈化物也圓滿智者智即覺義觀經疏云此是圓智圓覺諸法四明云非三般若融即微妙智不名圓此歸敬此土佛寶也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名無量光梵語佛陀此云覺者具含三義(云云)大導師者法華疏云導師有四所謂通途慈悲結緣權智實智此則四種俱該故稱云大此歸敬彼土佛寶也亦乃互相影略而言若具而言之釋迦亦可稱導師彌陀亦可稱圓智蓋未有圓智而不能導人亦未有導師而不具圓智也。
次兩土法寶。
所說安養(yǎng)大乘經了義了義至圓頓
兩土化主皆為能說經為所說也安養(yǎng)即極樂之異名大乘者乘有運載之義即文殊普賢馬鳴龍樹大人之所乘也此土法寶則有清凈平等覺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小彌陀經稱贊凈土經鼓音王咒經等此皆偏贊西方者也彼土則依正同宣主伴交贊鳧雁鴛鴦迦陵命命恒演法音者也了義者若四阿含所說人天因果真寂深義等但明無常義皆不了若大乘所說博地凡夫即生可辦故稱了義也重言者鄭重之辭猶言了義中之了義也至圓頓者非化儀中頓乃以圓教為頓也。
三兩土僧寶二初菩薩僧。
妙得普賢觀自在勢至清凈大海眾
梵語文殊師利此云妙德乃過去七佛之師釋迦會中示菩薩形助揚圣化文殊發(fā)愿經偈云愿我命終時除滅諸障礙(云云)普賢亦云遍吉梵語秘輸颰陀在華嚴逝多末林末會發(fā)十大愿普愿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偈云愿我臨欲命終時(云云)此此土僧寶也梵語婆婁吉低輸此云觀世音過去為正法明如來今示跡為菩薩言觀自在者以觀慧照了自心清凈圓融無礙故云也梵語摩訶那缽此云大勢至觀經云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故云大勢至也此二菩薩今在彼土助揚佛化四明云三圣設化動靜必俱一主二臣非并非別表乎三法三一妙融故須歸敬也清凈海眾者即彼土無生不退一生補處諸上善人等是也。
次聲聞僧。
馬鳴龍樹及天親此土廬山蓮社祖
天臺智者并法智古往今來弘法師
馬鳴菩薩即西天第十二祖嘗著起信論發(fā)明系念西方最為切要龍樹菩薩西天第十四祖南天竺人于九旬內誦通三藏深入法忍造大悲方便論大莊嚴論大無畏論又著十住婆娑智度論等多贊西方勸人念佛有偈云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彌陀即得為現身故我歸命禮一家宗之為始祖云天親菩薩北天竺人造唯識金剛般若等論仍著無量壽論有求生凈土偈及五門修法蓮社祖者蓮社祖有七初祖即晉慧遠法師俗賈氏雁門人學通儒老年二十余見道安法師因聽講般若豁然開悟乃曰九流異議皆糠秕耳后入廬山刺史桓伊創(chuàng)東林居焉影不出山者三十余年每送客以虎溪為界時劉遺民雷次宗等一十八人衣師游止拉一百二十三人為蓮社六時禮誦精進不退十年三睹圣相后于般若臺定起見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侍立左右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說苦空佛告遠曰我以本愿力故來安慰汝汝后七日當生我國后七日果終有雜文十卷號廬山集盛行于世事詳本傳文繁不錄此土念佛實始于遠故稱為初祖焉二祖即長安善導光明法師三祖南岳承遠般舟法師四祖長安法照五會法師五祖新定少康臺巖法師六祖永明延壽智覺法師七祖昭慶省常圓凈法師又長蘆宗賾禪師則稱八祖也智者大師諱智顗華容人俗陳氏生時靈瑞不一七歲入果愿寺聞誦法華普門品忽自憶記宛如宿習十五歲禮佛像誓志出家十八雉落二十進受具戒天嘉元年謁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云云)嘗著十疑論勸人求生凈土后于剡東石城彌勒像前令弟子唱十六觀經名誡眾曰四十八愿莊嚴凈土香臺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況戒定熏修圣力道行終不唐捐矣言訖趺坐而化事詳本傳法智大師諱知禮字約言金姓四明人從寶云通公傳天臺教觀出世承天繼住延慶戶外屣滿嘗行法華般舟三昧期生安養(yǎng)后與十僧結社約修懺三載自焚其身決取凈土楊文公億再四勸留始允其請著妙宗鈔以釋觀經義疏人到于今咸受其賜古往今來弘法師者古往即過去諸大耆宿等今即現在諸大知識等來即當來紹繼宗風者凡有一句一偈贊及西方者悉皆歸敬也。
- 佛說無量壽經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
- 華嚴經要解(1)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
- 大般涅槃經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白話文(三)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卷上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是指哪三經?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