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山與宗派祖庭

佛教名山與宗派祖庭

佛教名山

  自禪宗在唐代興盛以來,禪師們常常游方學(xué)道,主要是尋師訪友,參拜善知識,以求發(fā)明宗旨。當(dāng)時所謂“參方”、“行腳”,并沒有固定的去處。到唐末時,信徒集中朝拜的地方有四處:一是五臺山一文殊菩薩的圣地;二是泗州普光王寺一僧伽大圣的圣地;三是終南山一三階教圣地;四是鳳翔法門寺一佛骨圣地。

  南宋寧宗時,由于史彌遠(yuǎn)的奏請,制定禪院等級,有“五山十剎”的規(guī)定。

  五山:杭州徑山的興圣萬福寺、靈隱山的靈隱寺、南屏山的凈慈寺、寧波天童山的景德寺、阿育王山的廣利寺為五山。

  十剎:以杭州中天竺的永祚寺、湖州的萬壽寺、江寧的靈谷寺、蘇州的報恩光孝寺、奉化雪竇資圣寺、溫州的龍翔寺、福州雪峰祟圣寺、金華的寶林寺、蘇州虎丘靈巖寺、天臺的國清寺為十剎。(參見周叔迦《法苑談叢》)

  在中國,菩薩信仰非常普遍,甚至超過對佛陀的崇拜。這是因為入世的菩薩似乎比涅磐的佛陀更親切,更貼近人生。在中國民間,觀世音、文殊、普賢、地藏菩薩那種大慈大悲的。濟(jì)世宏愿,“地獄末空誓不成佛”的“六度”精神是那樣普遍地深入人心,為婦孺皆知。特別是彌勒和尚,那袒露的胸懷,嘻笑自若的神態(tài)更洋溢著釋迎“繼承人”的塵世生活氣息。

  四大佛山的形成,正體現(xiàn)四大菩薩“悲、智、行、愿”大乘佛教的理想。

  “悲”——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

  “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

  “行”——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

  “愿”——地藏菩薩的道場——九華山

  海天佛國——普陀山

  浙江東北部普陀縣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原名小白華。傳說觀世音菩薩常來此山化現(xiàn)說法!華嚴(yán)經(jīng)·入法界品》:“于此南方,有山名補陀洛迎,彼有菩薩,。名觀自在。”“補陀洛迦”,梵文音譯,意為美麗的小白花,于是簡稱為“普陀”,以名此山。

  唐大中元年(847年)有一印度和尚在潮音洞親睹觀世音菩薩現(xiàn)身說法,授以七色寶石,于是就地結(jié)茅而居,遂傳此地為觀音顯圣之地。

  唐大中十二年(916年,一說五代后梁貞明二年)日本臨濟(jì)宗名僧慧鍔禮五臺山得觀音像,歸國時舟過普陀山為大風(fēng)所阻,遂將觀音像供奉于潮音洞前的紫竹林茅宅,取名為“不肯去觀音院”,這就是觀音道場的開基。普陀山從此有了最早的一座佛寺。

  自北宋以來,普陀山觀音信仰盛行,寺院漸增,僧眾云集。到明末清初達(dá)到極盛,已擁有普濟(jì)、法雨、慧濟(jì)三大禪寺,88座庵堂,128座茅棚,僧眾達(dá)數(shù)干人,號稱“五百叢林,三干僧眾”。這里處處有觀音的勝跡。

  與南天門遙相對立,伸向海面的一脈半島上有一塊臨海的巨石,上有一只很大的類似足跡的凹痕,人們稱它為“觀音跳”。相傳是觀音從洛迦山跳入普陀山的足跡。

  著名的潮音洞、梵音洞,海潮入洞,聲如虎嘯龍吟,在光影的作用下,若隱若現(xiàn),變幻莫測,據(jù)說觀世音就是在此“觀”梵音、海潮音而開悟,于是形成“大士顯靈”種種神奇之說。

  磐陀石對面有巨巖方廣三、四十米,頂平如臺,傳為觀音說法處。磐陀石西,有二石酷似龜狀,一蹲巖頂,昂首躍動,一緣巖壁,竭力上爬;如二龜聽經(jīng)狀。此外,還有五十三參石、師石等奇巖怪石。

  普陀偽海、山、石、‘寺、樹,在海天之中逐漸形成佛國。是天然巧合,還是人為?然而,深深吸引歷代佛門弟子、海外香客的,還是觀音菩薩那慈悲愿力,普渡眾生的大弘大愿,留給人們的是“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的神往與思索。

  用耳“觀”音的觀世音菩薩,永遠(yuǎn)充滿了神秘……

  清涼佛國——五臺山

  五臺山又名清涼山。在山西五臺縣東北隅,從北岳恒山婉蜒而來,由五座山峰環(huán)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廣如壘土之臺,故稱五臺山。據(jù)《華嚴(yán)經(jīng)·菩薩住處品》說:“東北有山,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于中止住。”現(xiàn)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眷屬諸菩薩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唐代華嚴(yán)宗澄觀法師在《華嚴(yán)經(jīng)疏》中則直接把五臺山與清涼山等同起來:

  清涼山,即代州雁門郡五臺山也,于中現(xiàn)有清涼寺。以歲積堅冰,夏乃飛雪,曾無炎暑,故日‘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表示我大圣五智已圓,五跟已凈。

  這個比附對于信奉《華嚴(yán)經(jīng)》的佛教信徒產(chǎn)生靈山在望之感,紛紛前來朝拜五臺山,禮拜文殊師利,于是五臺山漸漸成為 佛教圣地。

  這里寺宇密集;白塔入云,氣象萬千,是五臺山佛教勝跡的象征。

  著名的五大禪處:顯通寺、塔院寺、羅堠寺、殊像寺、菩薩頂。靈鷲山麓的顯通寺為青廟之首,菩薩頂為黃廟之首,傳說那里就是文殊菩薩的居住處。南禪寺與佛光寺堪稱唐代藝術(shù)之殿。

  熏螺頂,是朝山進(jìn)香人必登之地,因為這里供奉著五個臺頂朝拜的五方文殊像,又稱小朝臺。登上小朝臺,烏瞰遠(yuǎn),處,菩薩頂、梵仙山、黛螺頂三山鼎立,五峰聳峙。這時,你會記起那首佚名禪師的《詠五臺》詩:

  何處青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

  云端縱有金毛現(xiàn),正眼觀時非吉樣。

  你才恍然大悟,只要心里清涼,哪一座青山不是殊勝的道場?千里跋涉,征逐不休;卻忘了自己的心才是智慧的勝地。

  雄秀西南——峨眉山

  峨眉山在四川峨眉縣城西南,因山勢逶迤“如螓首娥眉,細(xì)而長,美而艷”,故有此名。峨眉山最初流行道教;東漢時就開始建道教廟觀。晉代建普賢寺,可算是山侍奉普賢之始。

  到了唐代峨眉山佛教日益興盛。宋代傳說,有一位采藥蒲翁,入山見普賢菩薩瑞相,而曾在白水普賢寺禮佛。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又造巨形的普賢銅像,供奉于白水寺(今萬年寺)。從此以后峨眉山便成為普賢菩薩的圣地。

  峨眉山佛寺到明清兩代臻于極盛,梵宇琳宮,大小寺院 近百座,幾經(jīng)興廢,現(xiàn)重要的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洪椿坪、清音閣、金頂上的普光寺等。

  而那些朝山者,則以一睹金項佛光;神燈、云海、日出為朝拜峨眉山的最后目的;

  東南第一佛山——九華山

  九華山原來并不是佛教的道場,最早來開山的是道教信徒,漢代的竇伯玉、晉代的葛洪、唐代的趙知微等。山上建有開元觀、白云觀、仙壇觀等,李白稱為“漂緲羽人家”。從晉代起,佛教也看中這塊風(fēng)水寶地;占山建廟。于是,一山兩教,少木了矛盾斗爭。唐以后,佛教漸興,終于使九華山成為佛教的“一統(tǒng)天下”。

  從什么時候起,九華山成為地藏菩薩的道場?

  相傳,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新羅國國王的近宗金喬覺渡海來華,云游至九華山,見此地風(fēng)光綺麗,環(huán)境清幽,遂居山修行,苦行75年。至唐玄宗開元l

  6年(738年),坐化圓寂。傳說金喬覺死后顏面如生,其肉身與佛教中的地藏菩薩相像,眾生認(rèn)為他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并在他的葬地立“地藏塔”,以供朝拜。九華山從此成了地藏王菩薩的道場。九華山自唐歷經(jīng)宋、元、明、清,達(dá)到鼎盛時期,僧尼多達(dá)三、四千人,“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九華一千寺,灑在云霧中”,歷史上究競有多少寺廟,誰也說不清。但幾經(jīng)滄桑,留存現(xiàn)在還有78座。其中著名寺院有百歲宮、東崖寺、甘露寺、祗圓寺四大叢林,。此外還有化城寺、肉身寶殿等。

  第五大佛山——雞足山

  雞足山在大理東北的賓川縣境內(nèi)。因山勢背西北面東南,前伸三支,后拖一趾,形似雞足而得名。作為釋迦佛的大弟子迦葉僧的道場,雞足山雖名在五臺、蛾眉、九華、普陀之后,但在中國和東南亞享有盛譽,被稱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

  相傳迦葉僧來此入定,開華首門,為華化道場;雞足山佛教之興始于此。實際佛教傳入雞足山,大體始于唐代,而盛行于明、清。山上寺廟星羅棋布,迦葉殿、金燦寺、圓覺寺始建于唐宋,元明時又興建了華嚴(yán)寺、寂光寺、悉檀殿、金頂寺等。明代雞足山形成以寂光寺為主的八大寺七十二叢林的規(guī)模,清代達(dá)到極盛時期,有l(wèi)08座寺院,僧眾達(dá)5000之多。

  山上奇峰突起,峰下有天然巖壁,形似城關(guān)“華首門”。門周圍的懸崖上有許多柱狀節(jié)理巖面,極像僧侶袈裟的衣褶,這一奇特的自然景觀,便成了佛家信徒追求的靈異之物。

  雞足山奇絕的景色還在最高的金頂寺,登上楞嚴(yán)塔,東觀日出,西觀蒼山洱海,南觀祥云,北觀玉龍雪山,謂之四大奇觀。因此雞足山又名“四觀山”。

  中國的五大佛山,成了宗教精神之山,信仰之山,文化之山。干百年來,仿佛在它們的上空蘊含著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不同歷史時代,不同佛教傳統(tǒng),不同地域所帶來的信仰、情感、意念和文化的浸潤,當(dāng)人們跋涉在朝山路上感覺到空氣中無形的力量在顫動時而被震撼,被威懾……又仿佛于冥冥之中獲得了某種神秘意味的啟示。

八宗祖庭

  天臺宗祖庭

  天臺宗發(fā)源于天臺山,在浙江天臺縣城北。天臺山群峰爭秀,奇峭多姿。東晉以來名僧支道林、曇光、竺縣道曾在此山中修習(xí)禪定。天臺宗初祖慧文在河北,三祖慧思住湖南南岳。相傳三祖智凱于南朗陳太建年間入天臺,這里建草庵講經(jīng)十年,創(chuàng)立了天臺宗。國清寺是隋代古剎,為智者大師開創(chuàng)教義之地。隋梅、隋塔、七佛塔、寒拾亭、豐干橋皆是朝山者拜謁的勝跡。天臺山真覺寺有智者大師塔院。高明寺為智者道場之一。華峰頂下善興寺傳為智者拜經(jīng)處。

  湖北的玉泉寺也是天臺宗的祖庭,智凱曾在此寺講經(jīng)。

  三論宗祖庭

  棲霞寺位于南京東北的攝山上。三論宗初祖僧朗、二祖僧、三祖法朗相繼此寺。三論宗實際創(chuàng)始人吉藏在這里完成三論的注疏,創(chuàng)立了三論宗。南朝在寺后鑿千佛巖。隋代在寺旁建舍利塔。唐代增建琳宮梵宇49座,極為壯觀。與山東靈巖寺、湖北玉泉寺、天臺國清寺齊名,合稱“四大叢林”。

  法相唯識宗祖庭

  慈恩寺在西安城南,這里曾是玄奘譯經(jīng)處,玄奘死后弟子窺基繼住此寺,所以又稱法相唯識宗為慈思宗。

  西安東南長安縣的少陵原畔的興教寺,是玄奘的遺骨遷葬地。唐肅宗李亨為表彰玄奘及弟子的堅韌不拔的弘道精神,特題塔額“興教”二字,從此就名為“興教寺”。寺內(nèi)有三塔,中間一座最高,是玄類的舍利塔,五層,約23米,底層內(nèi)有玄類塑像。兩側(cè)為玄奘大弟子窺基和圓測的墓塔,上面均有石刻、塔銘和泥塑像。

  華嚴(yán)宗祖庭

  華嚴(yán)寺在陜西長安縣少陵原的半坡上。南望終南山,風(fēng)景幽美。華嚴(yán)寺始建于唐貞元十九年(803年);為華嚴(yán)宗的道場之一。現(xiàn)存磚塔兩座,東面是華嚴(yán)初祖杜順禪師的塔,方形七層,高13米,上層石刻“嚴(yán)主”兩字。西面一座華嚴(yán)四祖清涼國師塔,六角五層,高7米。

  草堂寺在陜西戶縣東南的圭峰山下。華嚴(yán)宗五祖宗密曾住此起草《圓覺經(jīng)疏》,死后葬于東小圭峰,世稱“圭峰禪師”。現(xiàn)存有唐代大書法家裴休撰寫的《定慧禪師傳法碑》一通,柳公權(quán)篆額。寺中還有鳩摩羅什舍利塔,造型殊異,八面十二層,全用白玉、磚青、墨黑、乳黃、淡紅、淺藍(lán)、超紫及灰玉八種顏色的玉石雕刻鑲并而成。上面浮雕蔓草花紋及陰刻佛像,工藝都極其精美,世稱“八寶石塔”。

  律宗祖庭

  江蘇揚州的大明寺鑒真和尚講律之地。鑒真和尚為律宗主流南山宗創(chuàng)始人道宣的再傳弟子。唐天寶年間赴日本傳授戒法,大弘律學(xué),開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先河。鑒真還在日本奈良建唐招提寺,其墓塔即在該寺的后院。鑒真東渡后,寺殿幾經(jīng)興廢,現(xiàn)大雄寶殿東側(cè)建有鑒真紀(jì)念堂,堂內(nèi)有鑒真楠木雕像,仿照日本唐招提寺鑒真干漆夾苧像雕刻而成。

  密宗祖庭

  密宗以毗盧遮那為初祖,“普賢金剛薩唾為二祖,龍樹為三祖,龍智為四祖,金剛智為五祖。金剛智傳弟子不空,不空為六祖。大興善寺始建于晉武帝年間,唐開元年間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和獅子國僧人不空,即“開元三大士”來此翻譯佛經(jīng),傳授密法。于是大興善寺一時成為長安城內(nèi)佛經(jīng)三大譯場之一,也是密宗的發(fā)源地,F(xiàn)存寺院為明清時建筑,僅存唐刻青石龍頭和歷代整修寺院的碑碣。西安市東南的青龍寺在唐代也是密宗的根本道場。不空的弟子慧果曾住此寺東塔院,稱密宗七祖。

  凈土宗祖庭

  玄中寺位于山西交城縣西北的石壁谷中,四面石壁陡立,所以也稱“石壁寺”,為凈土宗發(fā)源地之一。北魏延興二年(472年)興建,當(dāng)時名僧縣鸞大師住此弘布凈土信仰,后由弟子隋代道綽和唐代善導(dǎo)相繼住持此寺。唐代重修,改名為石壁永寧禪寺。日本凈土真宗,因奉縣鸞、道綽、善導(dǎo)為凈土宗三宗,也奉該寺為祖庭。

  香積寺在西安長安縣神禾原西。建于唐神龍二年(706年),為凈土宗四祖善導(dǎo)法師的道場。東側(cè)有善導(dǎo)墓塔。

  江西廬山西北麓的東林寺為東晉慧遠(yuǎn)于太元十一年(386年)所建;圻h(yuǎn)提倡彌勒凈土信仰,曾在廬山邀集十八高賢成立“白蓮社”,因此尊慧遠(yuǎn)為凈土宗初祖。東林寺作為東普以后南方佛教的重鎮(zhèn),在歷史上曾極盛一時,名揚天下。寺內(nèi)有神運殿、三笑堂、十八高賢堂、文殊閣、聰明泉等,殿后東窗下嵌有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quán)真跡殘碑。鑒真和尚東渡之前曾來東林寺約智恩和尚同赴日本,于是慧遠(yuǎn)學(xué)說也隨之東傳,所以日本的東林教也奉東林寺為祖庭,慧遠(yuǎn)為始祖。

  禪宗祖庭

  東來肇跡——少林寺在河南登封縣西北少室山密林中,故名。北魏孝昌五年(公元527年)印度僧人菩提達(dá)摩來此傳授禪法,被尊為初祖,寺亦為禪宗祖庭。在西北五乳峰上有初祖庵、達(dá)摩洞,傳說達(dá)摩在此面壁九年,洞前石坊額上刻有“默然處”三字。寺西南的缽盂峰上有二祖庵,傳為二祖慧可為從達(dá)摩學(xué)禪,立雪斷臂后,在此養(yǎng)傷處。寺西有塔林;為歷代和尚墓塔,共有磚、石墓塔220座,造型各異,反映了不同時代造塔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南華禪寺

  在廣東韶關(guān)南,原名寶林寺,有“東粵第一寶剎”之稱。唐代禪宗六祖慧能開法于此。寺內(nèi)有六祖肉身塔、六祖殿,供六祖像,相傳是六祖真身。

  天童寺在浙江寧波。晉初創(chuàng)建寺宇。宋建炎三年(1129年),正覺禪師住此寺30余年,為曹洞宗第十世。大振曹洞宗旨,立“默照樣”。南宋以來,此寺高僧輩出。日僧榮西、

  道元曾先后來寺求法,歸國后創(chuàng)立日本曹洞宗,從此禪宗在日本正式弘傳,故奉該寺為本宗祖庭。主要殿宇有萬工池、七塔苑、天王殿、佛殿、法堂等。明代以此山為天下禪宗五山之第二山,有“東南佛國”之稱。

  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

  白馬寺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后賴以滋長發(fā)榮的第一座菩提道場。盡管后世佛教宗派繁多,剎廟林立,但佛教弟子;致公尊洛陽白馬寺為“祖庭”和“釋源”。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漢明帝從天竺迎來印度高僧?dāng)z摩騰、竺法蘭,得佛經(jīng)、佛像,翌年在洛陽建造白馬寺。據(jù)載,當(dāng)時建造格式仿印度抵園精舍,中有塔,殿內(nèi)有壁畫。漢唐以后,白馬寺幾經(jīng)廢毀。到明代才奠定了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和布局。現(xiàn)寺內(nèi)存有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殿及古清涼臺遺址。山門內(nèi)東西兩側(cè)有傳為攝摩騰和竺法蘭墓堆,寺東南的密檐式齊云塔初建于東漢,應(yīng)是中國最古老的佛塔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