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心觀靜」?

如何「看心觀靜」?

  《楞伽經(jīng)》云:「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一切萬法的生起和還滅,都是因為「心生」、「心滅」而有!佛遺教經(jīng)》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只要我們把「心」安住一處,必能所作皆辦,無功不克!毒S摩經(jīng)》也說:「欲得凈土,當(dāng)凈其心;隨其心凈,則國土凈!鼓阆胍往生「凈土」嗎?先要清凈自心,心不清凈,凈土不生;心清凈,則國土清凈。

  《華嚴(yán)經(jīng)》形容「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的心好像一個「畫家」,可以畫山水,畫花鳥,畫人物,「天堂地獄」可以說都是由我們的心所造,所以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是頓悟入道的要門,然而平常我們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盡男男女女,看盡人間萬象,卻很少人「看心」。心的形象、住處到底如何呢?

  「心」,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短非長;「心」,不去不來,不垢不凈,不生不滅!感摹,不住善惡,不住有無,不住內(nèi)外;心,不住中間,不住高下,不住大小。因為「善惡」、「有無」、「大小」都是「對待法」,「真心」是「絕對」的。所以,有四句話說明修行人智愚、圣凡的不同:

  1、圣人求心不求佛:偈云:「佛在靈山莫遠(yuǎn)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挂虼耍ト酥磺蟆缸詢羝湫摹,不向佛求。

  2、愚人求佛不求心:愚癡的人天天求佛拜神,向神明求平安,求財富,求順利,卻不知道反求自己的心,不知道自己的心才是無盡的寶藏。

  3、智人調(diào)心不調(diào)身:有智慧的人,懂得調(diào)伏自己的「心」,遠(yuǎn)比追求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重要,因為心是萬法之本,所以平時要以戒來對治貪心、以定來對治瞋心、以慧來對治癡心。

  4、愚人調(diào)身不調(diào)心:愚癡的人往往只注重身體的保健,卻不懂得要「調(diào)心」、「觀心」。

  唐朝的古靈禪師在百丈禪師座下悟道。悟道后的古靈禪師感念剃度恩師的引導(dǎo),決定回到仍未見道的師父身旁。

  有一天,年老的師父在洗澡,古靈禪師替他擦背。就在擦背的時候,古靈禪師忽然拍拍師父的背說:「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靈。」

  師父聽后,回頭看了一眼,禪師趕緊把握機(jī)緣又說:「佛雖不圣,還會放光哩!」無奈師父還是不開悟。

  又有一天,師父在窗下讀經(jīng),忽然有一只蒼蠅在窗子上撞呀撞,想要出去,卻出不了。古靈禪師靈機(jī)一動,就一語雙關(guān)的說:「世間如許廣闊,你卻不肯去,只在這個窗子上撞,未免太愚癡了吧!」于是作了一首詩偈說: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

  千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意思是說,「禪」是要用心去覺悟,師父你天天看經(jīng)、看經(jīng),在經(jīng)書上那里找得到「禪」,找得到「覺悟」呢?

  師父看到這個參學(xué)回來的弟子,言語怪異,行徑奇特,于是問他是什么道理?古靈禪師便把他悟道的事告訴師父,師父感動之馀,于是請他上臺說法。禪師升座,便說道:

  心性無染,本自圓成;

  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就這樣,師父懂得「看心觀靜」,也就覺悟了。

  所以,參禪先要「看心」,「禪」就是「心」。一般人以為參禪一定要打坐,要眼觀鼻,鼻觀心,這樣才叫打坐,才叫參禪。但是,六祖大師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參禪求道,主要在覺悟真心本性,能夠把握這一點,才能進(jìn)入禪的世界。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