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六、六入處
六、六入處
一、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觸入處。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契經(jīng) 六入誦】
佛學(xué)辭典中提到五受陰與六入處的差別:「五受陰重心法;六入處重色法!故聦嵣线@種解釋并不妥當(dāng)。五受陰解說的是五種組成生命的主要機能,六入處則是討論感官作用的深遠影響。兩者各有不同的主題,觀察的角度也不盡相同,籠統(tǒng)地以心法、色法的側(cè)重草率劃分,便不能厘清它們各自的特性,導(dǎo)致無從實際下手修行了。
「六觸入處」四字,每字都包含特定的意思:六,指六種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觸,形容接收、反應(yīng)的作用,某些情況下,人們會視若無睹、充耳不聞,他們眼不瞎、耳不聾,只是沒注意、沒反應(yīng)罷了,注意、反應(yīng)就是觸的作用。不過觸之前必先經(jīng)過入的過程,色從眼入、聲從耳入、香從鼻入、味從舌入、觸從身入、法從意入。六類資訊由六種感官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六處)進入后,才能和眾生發(fā)生關(guān)系──觸。這種六境進入六處產(chǎn)生六觸的作用就稱為六觸入處。
摩訶迦旃延言:「善哉!善哉!婆羅門所問如法,我今當(dāng)為汝說門。婆羅門!眼是門,以見色故;耳、鼻、舌、身、意是門,以識法故!埂酒踅(jīng) 六入誦】
六入處又稱為門,同是基于色、聲、香、味、觸、法除了由這些感官進入,別無它途。門喻為通道,沒有這些感官,世間一切萬法不得其門而入,也就與眾生毫不相干,對眾生而言,等于根本沒有那些事物存在。
若于眼根不攝斂住,則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則漏其心,是故汝等當(dāng)受持眼律儀;耳、鼻、舌、身、意亦復(fù)如是!酒踅(jīng) 六入誦】
六入處又稱為六根,取它「能生長」的功用。植物因為有根,才能枝葉繁茂、開花結(jié)果;眾生也由于有六根,一切世間貪、憂、惡不善法才得以滲入眾生身心,滋長生死輪回。經(jīng)有明訓(xùn):
云何增長法?謂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緣觸受,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是名增長法;耳、鼻、舌、身、意亦復(fù)如是。【契經(jīng) 六入誦】
這便是六根增長生死輪回的基本模式,當(dāng)眾生感官接收訊息,整個生命隨之運作,不斷將眾生推向未來、推向來世。感官猶如吸收養(yǎng)分的樹根,不斷輸送生長所需的資源。
六入處、六根、根門等,是從不同的特點闡述感官的作用,但光是這樣理解,尚不足以將六入處的重要地位作足夠的發(fā)揮,再錄一節(jié)經(jīng)文作進一步的解說。
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具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于斯等法作人想、眾生想。【契經(jīng) 六入誦】
藉由六入處這些感官接收外來資訊,才能生起六識身(識受陰)。根、境、識三事和合作用生出六觸(生命對境界的六類反應(yīng))。觸的作用引生出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受、想、行受陰)的活動,受、想、行、識加上能夠接收六境訊息的六根(感官屬于色受陰),便合成完整的眾生、完整的人。
換言之,若沒有感官便沒有眾生。植物也是能生長的有機體,但它們稱不上有情眾生,原因無它,只因缺少了感官,不能引發(fā)五受陰的健全活動,所以既不會發(fā)展自我愛或情感,也不會生死輪回。
二、
我當(dāng)為汝等演說二法,諦聽!善思!何等為二?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
若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是非二法,沙門瞿曇瞿曇為佛陀的姓氏所說二法,此非為二!贡艘宰砸庹f二法者,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酒踅(jīng) 六入誦】
感官除了確立眾生自己的身分之外,也建立眾生對對象的認知。
在此應(yīng)先將二法稍作解釋。二,有特定意義,意指相對的雙方,二法也就是相對法。一般人認識的相對法數(shù)量之多,種類之繁,簡直不可勝數(shù):白晝對黑夜、炎夏對寒冬、君對臣、上對下、美對丑、善對惡、高雅對低俗等,任何人都能繼續(xù)補充下去,無有窮盡。
相對法藉由彼此間相互襯托,顯現(xiàn)出單獨一法所無法表現(xiàn)的特定意義。像是白紙上的一條線,單靠一線顯不出長短,必須另畫一線,才分得出長短;單獨一人時也無分長輩或晚輩,得要有家族中其它成員相較,才有輩份之別。這樣無二不立的情況,佛陀稱為二法。
比起人們所知的相對法,佛陀所說二法顯得非常簡略,只有感官與境界相對的二法。佛陀了解到,其它為數(shù)眾多的相對法,全都起源于感官對境界的認知,這是項不容否認的事實,沒有人能找出不須藉感官、對象等二法而單獨存在的其它相對法。比如說:吝嗇及慷慨沒有長相、聲音的差別,只是一種概念,人們是彼此相處后認識到對方是吝嗇或慷慨,這種認知雖不屬于眼見色或耳聞聲,卻不超出意知法的范圍。意根是大腦復(fù)雜的神經(jīng)元,同樣是接收、處理資訊的感官,吝嗇或慷慨是意根所處理的境界、對象。
佛陀所以特別提出二法,是因人們總希望能找出相對于混亂的世間萬象的絕對真理。而這種歸納到如此簡潔的相對法,正含藏了關(guān)鍵性的真理,一種因太普通而完全被忽略的真理。
自從有文明以來,人們一直四處尋找真理,但卻沒體會到:眾生所能體驗到的一切意義與價值,是架構(gòu)在感官與境界繁復(fù)密集的相應(yīng)過程中。這個事實就是真理。舉個近代真實的例子,十八世紀(jì)以來已有許多位最偉大的科學(xué)家與哲學(xué)家都曾說過這一類的話:「看到自然界奧妙神奇的杰作,就知道必然有位無所不能的上帝創(chuàng)造了宇宙萬物。」他們相信有位相對于宇宙萬物的上帝,并認為祂是造物主、是真理。
如果這些聰明的科學(xué)家與哲學(xué)家能夠了解,面對神奇奧妙的杰作所生起的驚喜、悸動與崇仰并非外在某位神祇所創(chuàng)造或賦予,而是自己一連串感官作用之后的樂受,偉大的并非那位想象中的創(chuàng)世主,而是能見、聞、嗅、嘗、覺、知的眼、耳、鼻、舌、身、意。若非這些感官,世上根本沒有任何神奇奧妙或驚喜、悸動、崇仰可言,至于上帝和上帝的杰作,也不過是人們經(jīng)由意識法的作用后,鋪陳出來的概念。事實上并非神創(chuàng)造了宇宙萬物,是眾生藉由自己的感官作用描繪出神與宇宙萬物的觀念。
倚仗于眼、耳、鼻、舌、身、意等接收訊息的官能,從而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存在賦予意義與價值,這才是真理。
再用些更平實的例子打比方,一般人的目標(biāo)、理想:創(chuàng)造榮耀擺脫恥辱、掙取成功避免失敗、追求財富遠離貧窮、擠身上流不落低俗。如果這些有志氣的人都明白這些意義重大的人生目標(biāo),其實只是感官處理境界所編織出來的虛擬情境,一切也就容易泰然處之,畢竟虛擬的事物沒必要太過認真。
二法是一切眾生都適用的真理;二法的如實知是每個了解它的人都實用的問題處理法。現(xiàn)代社會可悲的價值觀讓人汲汲營營、緊張繁忙,相較于不懂得尊重簡樸、閑暇美德的當(dāng)今時尚名流,古代推重、崇尚隱士的文明倒顯得更有智慧。
有人否認佛陀說的二法,打算另以其它二法取代,F(xiàn)成的例子很多:真空對妙有、清凈佛性對染污塵垢、全能上帝對祂的子民。這么多的二法,佛陀巧妙地讓它們不攻自破「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
這些經(jīng)由想象得來的真理,經(jīng)不起深入的探索,感官經(jīng)驗不到這些境界,只能存在于神話、理論中。
關(guān)于「以非其境界故」這句話還值得特別交代一番,這里頭透露著易被忽略的要則:佛法一定是一切眾生都經(jīng)驗得到的。若只能靠想象或少數(shù)人特殊精神狀態(tài)下的神秘經(jīng)驗,就不是普遍、公開的事實,而只是沒有根據(jù)的假說或個人主觀的意見,如此則不能成為客觀公正的真理。佛陀宣說的真理只限定在每個人都非承認不可的事實上。當(dāng)然,若有人不肯面對現(xiàn)實而堅決否認,那就不是佛陀或真理的過失了。佛法再現(xiàn)實不過了,完全不具臆測成份。
人類尋找真理是為了能一舉歸納所有的疑惑,總結(jié)出放諸四海皆準(zhǔn)的實用方案,以便于輕松圓滿地解決所有困擾。但看看當(dāng)今的科學(xué)家罷!他們已不相信有絕對的真理了。就像帶著隱形眼鏡的人透過鏡片而得以收視一切影像,卻看不到自己使用的鏡片?茖W(xué)家看不到自己無時不用的二法,而忙著找那些得用精密儀器或方程式測量、推演的真理。
空性讓人建構(gòu)漂亮的理論、佛性令人自我安慰、上帝為人建立信仰、科技助人滿足物欲,這林林總總的「真理」都是基于部份的人,為他們?nèi)松胁糠莸男枨蠖鴦?chuàng)造出來的,有或沒有此一「真理」都無所謂,只要有人需要,任何替代方案都隨時可以被設(shè)計出來。但真能認清感官的確實功能就不一樣了,它使人全然地釋懷,使人將所有耿耿于懷的事情看破、放下、自在,這項真理沒有替代方案,舍此別無他途。佛陀果真為人類找到放諸四海皆準(zhǔn),一舉消弭所有困擾的實用方案了。
眼及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一切法。
若復(fù)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法我今舍,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說,數(shù)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酒踅(jīng) 六入誦】
其實,不只人們主觀意識中的意義與價值是感官與境界作用的產(chǎn)品,事實上感官接收資訊的作用全然包攬眾生所能認知的一切法。
有些宗教師過于標(biāo)榜性靈而唾棄感官世界;有些哲學(xué)家過度重視理性而輕視感官作用。這全都是偏見與無知,無論所謂的性靈或理性,若無經(jīng)驗的累積是不可能醞釀出這些精神現(xiàn)象的,而經(jīng)驗是感官接收資訊產(chǎn)生的。更耐人尋味的是,性靈、理性這些觀念本身就是種被意所識的法,它們只是第六種感官──意念所處理的資訊。一切人們所能理解、認識、體驗的境界,無不是經(jīng)由感官而理解、認識、體驗。即使是性靈、理性或自我認知,也都屬于感官作用的產(chǎn)物,對每一個眾生自身而言,沒有不經(jīng)感官而能存在的事物。
此外,尚有許多佛教學(xué)者將「三界」劃分為有淫欲的世界(欲界)、無淫欲但以物質(zhì)方式存在的世界(色界)以及無物質(zhì)唯有精神狀態(tài)的世界(無色界)。這種見解源于古老的論典,以至于目前的佛教界不論是南傳、北傳或藏傳都抱持相同的看法。但這樣對三界的界定違反《契經(jīng)》的教義。
在正法中,一切法的存在都離不開感官對境界的認識。唯以精神方式存在的無色界則不再有物質(zhì)器官諸如眼、耳、鼻、舌、身等,那么這種想象出來的眾生就沒有色、聲、香、味、觸等外在生存空間,且不論沒有生存空間是否無法生存,即使「進化」出這樣的眾生,也將因為沒有資訊可接收,使得這獨立的精神存在無以為繼而「餓死」。后世的論師將生命存在的三大必備條件,附會成眾生居住環(huán)境的分類,結(jié)果當(dāng)然會違背一切法的勝義教說。
附帶說明:正法也從未強調(diào)淫欲的地位。雖然在比丘、比丘尼戒中行淫是不可觸犯的第一條大戒,但那是因淫欲是障道法,為保護行者專心修道,不受欲望干擾、障礙而制定,并非淫欲本身具有特殊的邪惡力量,以致非得將淫欲聲討為性罪、生死輪回之本不可。
界是范圍、類別的意思,欲界指特定范圍內(nèi)的欲。除了對生存欲求的統(tǒng)稱外,《契經(jīng)》所提到有范圍限定的欲唯有五欲功德。
謂五欲功德:眼識色生愛念,長養(yǎng)欲樂;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生愛念,長養(yǎng)欲樂。【契經(jīng) 六入誦】
色、聲、香、味、觸在佛法中稱為五欲,五欲遍及眾生生存的一切外在環(huán)境,舉凡眼所能見、耳所能聞,鼻所能嗅、舌所能嘗、身所能觸的事物,都囊括在五欲的范疇中,縱使天文學(xué)家或物理學(xué)家透過精密儀器才能觀察到的訊號,終究還是得由這些科學(xué)家親自以眼、耳等感官進行原始而直接的接觸,才能成為研究的對象。是以這些儀器提供的訊息仍是五欲。而之所以會稱之為功德,就在于它們所造成的功能、功效,它們能令眾生深生愛念,長養(yǎng)欲樂。就以這些科學(xué)家為例吧,那些由儀器提供的五欲令科學(xué)家們深切地投入其中,從而促使他們的研究生涯蓬勃開展,忘情地追逐各式各樣的假設(shè)與求證,既長養(yǎng)欲樂也長養(yǎng)生死輪回。
這五欲功德便是正法所謂的欲界,外在有色、有聲、有香、有味、有觸的花花世界令眾生深生愛念、長養(yǎng)欲樂,縱使也有令人不愉快的事物,但眾生總認為這樣的世間令人戀著。除了外在的欲界,還有色界與無色界。前文〈五受陰〉一節(jié)已曾論及:色受陰屬色界、四無色陰屬無色界。無論色受陰或四無色陰也都是眾生所深愛不舍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便是欲愛、色愛、無色愛的對象!簡單講:欲界是個人的生存環(huán)境、色界是個人的生理機能、無色界則是個人的精神作用,三者攜手共同譜出生命存在的完整呈現(xiàn)。
有眼、有色才能生出眼識,三事和合生觸,具足觸后生起種種受、想、思。在感官作用之下,一切法就這么生起了;不論是外在的(欲界)、生理的(色界)、精神的(無色界),任何型式的法不藉由感官作用就等于不存在或根本不可能發(fā)生。在佛陀的真實教法中,感官及因感官而起的法就稱為一切法。
想想看,萬物之靈的人類就被這么些色、聲、香、味、觸、法的資訊耍得團團轉(zhuǎn)、不得自主。如果覺得這么形容不免言過其實,那么不妨看看現(xiàn)實生活中總是一再發(fā)生的實例:見到鄰人全新的高級房車,自己那輛破舊的二手車益發(fā)顯得礙眼;嗅到餐館傳出的香味便感到饑腸轆轆,極欲品嘗那誘人的美食;股票族讓心隨著股價漲跌而大起大落,幾近狂亂;為了咽不下那一口氣,便一切都豁出去了,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如果人們了解到這一切法都不過是感官刺激,就當(dāng)一出鬧劇看看也就算了,生活實在可以過得更安然自在。
三、
我今當(dāng)說斷一切計。諦聽!善思!當(dāng)為汝說。
云何不計?謂不計我見色;不計眼我所;不計相屬。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nèi)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不計我、我所、不計相屬。不計耳、鼻、舌、身、意亦復(fù)如是。【契經(jīng) 六入誦】
計是估量,有評定之意,指人們對意義的設(shè)定與價值的評斷。
一切意義、價值的評估事實上都是以評估者自我為中心,然后依次衡量所認識的對象,判定喜惡、好壞、對錯、親疏等。但意義與價值本無決定性的標(biāo)準(zhǔn),例如既辛苦、酬勞又少的工作,有人因此牢騷不已,有人卻在其中發(fā)現(xiàn)豐富的精神生活;破舊的老房子有人迫不急待地想拆毀重建,有人卻懷念舊情而不計花費地修補。
意識將感官所覺知的訊息加以處理,賦予各種定義。但資訊是隨感官的接收態(tài)度而變換不定,資訊以各自面貌呈現(xiàn),本身并沒有特定的意義。鉆石因人們自己的視覺和觸感而珍貴;蟲鳴鳥叫因人們自己的聽覺而婉轉(zhuǎn)清亮;一趟旅游的見聞覺知令人感到世界的寬廣豐富;對周遭人物的言行舉止免不了也有一番議論。
所有評估的對象來自感官所觸及的訊息。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識,這一切都令眾生感到真實且不得不隨之反應(yīng)。人們很熟悉電影、電視的聲光效果,它們拼湊出各種情節(jié),令觀眾不由自己地隨著劇情悲喜憂懼。殊不知感官才是最精密的儀器,它們除了處理聲、光效果外,還更多元地處理了香、味、觸、法的效果,它們比電視、電影更具臨場感與真實感,尤其它們演出的是每個眾生自己的故事、經(jīng)驗、情感,于是也更加令眾生如醉如癡地全心投入,承受再深重的憂悲惱苦也無怨無悔。人們很容易從電視、電影的螢?zāi)磺疤摮鰜?認清它們是虛構(gòu)的、只是些刺激官能的幻象;但卻很難厘清自身的感官作用同樣也只是一些「效果」、各種意義與價值只是由意識借這些「效果」所虛構(gòu)出來的幻象。
意義、價值是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觸、意知的這一方設(shè)定的;呈現(xiàn)色、聲、香、味、觸、法的對象,只是單純地呈現(xiàn)出它自己的樣子而已。六根很純粹地就只是接收六境而已,在這項機能運作中并無所謂好壞、對錯或你我的對立。然而,透過了眾生主觀意識與自我認知的投射注解,種種情緒就產(chǎn)生了──榮耀與屈辱、獲利與損失、快樂與痛苦……。意義與價值是建立起來了;憂悲惱苦卻也附身了!
這個事實幾乎不曾受人注意,因此一旦對感官所接觸到的事物賦予意義,人們就會顯得相當(dāng)堅持,并深受左右,例如:見到自認為喜愛的東西便渴望占為己有、遇到自認為不順心的事便感到惱怒。對于萬事萬物,人們只要認真了、投入其中了,苦惱也就上身了。從不曾與感官接觸、從不受到青睞,從不被賦予價值和意義的事物,根本無從引起困擾,一切都是感官惹的禍。
通常,人們很難客觀地去領(lǐng)會,一切只不過是感官接觸了色、聲、香、味、觸、法這些川流不停的訊息罷了,訊息本身不具特殊意義,意義是接觸它們的人賦予的。反而,感官接收到的資訊成為理由與借口,讓人們深深愛執(zhí),認為若不主動安排這些色、聲、香、味、觸、法的呈現(xiàn)方式,就會喪失生命的主導(dǎo)權(quán)。人們總誤以為唯有將身邊的人、事、物全都處理成盡是讓自己看得滿意、聽得滿意、嗅得滿意、嘗得滿意、觸得滿意、知得滿意,才算是成功的、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于是人們迷失在感官的追逐中。
一般人盲目肯定各式各樣的價值觀,是以對外在事物太過認真,難得覺察內(nèi)省的需要。倘若不能直接面對生命而迷失在紛亂的感官、訊息相互作用中,人們終究會感到不足與空虛的,因為感官的滿足畢竟是短暫且不真實的:若有人多年來的心愿就是贏得夢寐以求的身份地位,有朝一日終于如愿以償,并不表示此人終其一生永遠都能感到心滿意足;或有人數(shù)十年努力奮斗,總算一家大小都過著富足優(yōu)裕的生活,也不證明從此就有幸?鞓返娜松I矸莸匚慌c富足優(yōu)裕都可能維持上很長一段時間,但瞬息萬變的感官所造成瞬息萬變的感受,可不會等待身份地位或富足優(yōu)裕的際遇改變之后才跟著變。感官的無常才是苦迫的根本原因。
一切無常。云何一切無常?謂眼無常,若色、眼識、眼觸、若眼觸因緣生受──苦覺、樂覺、不苦不樂覺,彼亦無常。耳、鼻、舌、身、意亦復(fù)如是。【契經(jīng) 六入誦】
以現(xiàn)代人為例,電腦處理的快速資訊席卷全球,更新穎的虛擬實境的多媒體正如火如荼地開發(fā),恐怕人們很快就會擁有能夠提供色、聲、香、味、觸、法全功能資訊的電腦了,從而得到媲美天神心想事即成的官能享受。電腦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迅捷地提供人們各種資訊,以滿足感官永無饜足的欲求。
然而,縱使科技能擔(dān)保隨時隨地提供人們所需要的一切官能享受,人們也不會因此就能與一切煩惱痛苦絕緣,因為眾生的感官是無常的,感官不會對任何一種刺激保持不變的關(guān)注,盡管再美好的經(jīng)驗,倘若這些經(jīng)驗持續(xù)不斷刺激,感官很快就會感到疲勞的。外在的事物無論是否能保持恒常,但凡眾生的感官無常,就不會有「常」可言。
佛法注重的無常,不在于外在的萬事萬物而是感官本身!是以一旦領(lǐng)悟到佛陀所說的一切法、斷一切計、一切無常等,全都是立足于眾生自身、從眾生的感官角度出發(fā),實在不需要再去施設(shè)宇宙萬物成住壞空、世間諸法生住異滅之類既多此一舉又無所助益的冗贅理論。
一切非我。云何一切非我?謂眼非我,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非我。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非我。【契經(jīng) 六入誦】
人們一再渴望確立生命的意義,但佛陀告訴世人,一切意義的設(shè)立都是不切實際的。由于一切意義、價值的評估,事實上都是以評估者自我為中心,人們總是以「我」的立場判斷是非、處理事情、看待世事,因此要理解佛陀所教導(dǎo)的斷一切計,還是得回到無我的觀察,從斷除我慢下手。
自我意識是在感官接觸境界之后一連串生命活動中生起的:一個人在街上與多年不曾聯(lián)絡(luò)的老友不期而遇,歡喜之情油然而生。在這過程中生起我看到老朋友、我差點認不出他來、我?guī)缀鹾退良缍^、我真是好高興等等的自我意識。
眼、色、眼識、眼觸之中缺任何一個條件,這個遇見老朋友的「我」都不會發(fā)生、不會存在。眼、耳、鼻、舌、身、意這些能看、能聽、能知覺的感官只能算是相當(dāng)精密的工具,并非具有主宰能力的「我」;認識作用、遇見老友的反應(yīng)及歡喜的感受,也全都不是有主宰能力的「我」,它們也只是因緣條件的產(chǎn)物。
感官接觸境界的整套作用中,也沒有支配、主宰感官的主體──我。它們一任因緣,條件具足便看到了、知道了、高興了;條件不足就看不到、無法知道、沒有歡喜。除了條件,它們并不受某個主人支配,它們不屬于某個我。
感官作用的整個過程中沒有「我」活躍其中,過程只是一連串的現(xiàn)象,現(xiàn)象中沒有主體或本質(zhì);也不是過程在「我」之中運作,事實上連「我」的概念都是條件促成的。人們總覺得有個我使用著感官、承受著歡樂,否則是誰看到、誰歡喜?事實卻是因為看到、因為歡喜所以生出「我」看、「我」歡喜的概念。其實「我」只是些隨感官作用而變換不定的念頭。人們受感官驅(qū)役,卻自以為是操作感官并主宰了世界。
無我的理解建立在無常的事實上,感官沒有主宰的能力,無法決定只接受喜愛、有價值、有意義的訊息,拒絕憎惡、有害、令意義失落的訊息。還有,如果感官或因感官作用生起的各種感受是不變、永恒的,它們就不只是些現(xiàn)象而是實質(zhì)的存在,就能以它設(shè)立為我。但那些因訊息而升起的種種心理或生理反應(yīng)全都無常、都忽起忽滅、都不具實質(zhì)的內(nèi)容,因此不能成為具有本質(zhì)、本性的「我」,也無法藉以設(shè)立任何意義與價值供「我」作為立足之地。
既然「我」只是種隨緣而生的念頭,因此依自我意識而設(shè)定的種種意義、價值,自然也就不具真實內(nèi)涵,都只能是因緣際會的暫時心念。不了解這項事實的人,勢必為自己評判、賦予的各種觀念所苦,因為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物總是隨感官作用的無常而不復(fù)珍貴;感官本身的無常作用更是一再地造成自我意義與價值的崩潰,以致令人遭受嚴(yán)重的打擊、傷害與屈辱。
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生命無常的現(xiàn)象本身就已充滿苦迫,再為不切實際的各種意義、價值拋頭顱灑熱血,簡直是自投水深火熱。是以佛陀勸人斷一切計。
四、
言大海者,愚夫所說非圣所說,此大海小水耳。云何圣所說海?謂眼識色已,愛念、染著,貪樂身、口、意業(yè),是名為海。一切世間阿修羅眾,乃至天、人,悉于其中貪樂沉沒,如狗肚藏、如亂草蘊,此世、他世絞結(jié)纏鎖。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此世、他世絞結(jié)纏鎖亦復(fù)如是!酒踅(jīng) 六入誦】
這就是佛陀所形容的水深火熱。
對人類而言,波濤洶涌的大海令人暈眩、恐懼,大海有能力將任何人卷入水中溺斃,成為死尸后再推回岸邊。佛陀卻不認為由水聚積而成的海有什么可怕,畢竟喪命于它的眾生僅只少數(shù)。至于如阿修羅之類的大力鬼神,海水甚至只能淹沒到祂的膝蓋。
佛陀眼中真正的大海是眾生感官接觸境界后的種種貪戀。這種大海淹沒了一切眾生,無論是阿修羅、天神、人類,凡有感官,即使身形再大、力量再強也盡皆受其誘惑而沉淪其間,無一幸免。在既多元又糾纏不清的感官刺激中,眾生興奮、狂亂地忘情投入,運用身、口、意三業(yè)為所欲為,追逐自身的喜好而沒溺在色、聲、香、味、觸、法的波濤中,任由自己沉沒、滅頂,生生世世難以自拔。
諸比丘!一切燒然。云何一切燒然?謂眼燒然,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如是耳、鼻、舌、身、意燒然,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燒然。以何燒然?貪火燒然、;馃、癡火燒然,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燒然!酒踅(jīng) 六入誦】
由于不明白「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等一連串感官作用的無常、無我、無有實在,眾生毫不懷疑地將一切隨感官作用而起的反應(yīng)視為真實,自認為理所當(dāng)然地追逐著豐裕的物質(zhì)享受、美滿的家庭生活、自由平等的政治制度、以及多采多姿的精神文明等等。人們盲目地追逐這些無常的感官經(jīng)驗,不曾警覺一切經(jīng)驗都將因著自身感官作用的無常而幻化不實,這些經(jīng)驗必然因為無常而不可掌握;因不可掌握而引起痛苦,沒有任何感官經(jīng)驗?zāi)軌蛄钊恕笍拇诉^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這樣的無知使人們毫無選擇地繼續(xù)追逐各種感官經(jīng)驗,陷入貪、瞋、癡的煉獄中受盡煎熬。這樣的行徑也使眾生不僅現(xiàn)生自討苦吃,還因不自覺的迷戀感官追逐,而為來世預(yù)約了同樣具備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感官追逐生涯。
眾生在無常的感官追逐中受盡貪、瞋、癡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火的燒然。
時,和尚尼知食訖已,脫革屣,整衣服,更坐卑床,恭敬白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優(yōu)陀夷答言:「汝今宜問,當(dāng)為汝說!
彼即問言:「有沙門、婆羅門說『苦、樂自作』,復(fù)有說言『苦、樂他作』,復(fù)有說言『苦、樂自他作』,復(fù)有說言『苦、樂非自非他作』尊者!復(fù)云何?」
尊者優(yōu)陀夷答言:「姊妹!阿羅訶說苦、樂異生,非如是說!
婆羅門尼復(fù)問:「其義云何?」
優(yōu)陀夷答言:「阿羅訶說從其因緣生諸苦、樂!
優(yōu)陀夷復(fù)語婆羅門尼言:「我今問汝,隨意答我。于意云何?有眼不?」
答言:「有!
「有色不?」
答言:「有。」
「有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nèi)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
答言:「如是,尊者優(yōu)陀夷。」
優(yōu)陀夷復(fù)問:「有耳、鼻、舌、身、意、有法、有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nèi)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
答言:「如是,尊者優(yōu)陀夷!
優(yōu)陀夷言:「此是阿羅訶說從其因緣生諸苦、樂!埂酒踅(jīng) 六入誦】
古代思惟生命真諦的印度人并不叨叨絮絮于各式各樣的細節(jié),他們通常直接問:「為什么有苦、樂?什么原因造成苦、樂?」而不會問:「丈夫有了外遇怎么辦?當(dāng)主管是個媚上欺下的小人時該怎么辦?」這種思惟方式直接揭露生命的核心問題,讓人從根本去省思解決生命一切苦痛的可能性,而不會迷失在旁枝末節(jié)?萍嘉拿骶褪乾F(xiàn)成的實例,人們可曾因科技產(chǎn)品的包圍而杜絕生活中的憂悲惱苦?
在佛陀時代,印度人熱衷追求真理,追求離苦得樂的正確方法,解說苦、樂原因的學(xué)者俯拾即是,他們猜想出各式各樣的答案,卻令人更加迷惑。
阿羅訶就是阿羅漢,在此專指佛陀。佛陀已證阿羅漢的圣弟子,對問題的答復(fù)絕不會與佛陀相左,并非他們只會學(xué)舌,實在是他們與佛陀體證到完全相同的真理,他們依真理而答。這段經(jīng)文是阿羅漢弟子優(yōu)陀夷與婆羅門尼有關(guān)苦、樂原因的問答。
苦、樂并非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無論再有能力、再努力的人都無法決定自己的苦、樂。
苦、樂也不是旁人或神的安排。無論是神、是人、是牲畜,凡是有感官、有覺受,一律受苦樂左右而沒有能力設(shè)定自己的苦樂,既然連自己的苦、樂都無法安排,又怎能安排別人的苦、樂?
自他作指大家共同創(chuàng)作,非自非他作是指命運這類非意志的安排。
阿羅漢否定這一切的錯誤答案,苦樂的真正原因很單純地只是感官作用罷了。人們看不到安排命運的神;看不到眾志成城就能表決苦、樂;看不到安排苦、樂的命運。但人們很清楚可以觀察出感官與苦、樂之間明確的因果關(guān)系。因所見、所聞等令人不悅,苦受就生起;因所見、所聞等令人歡愉,樂受就生起。不須相信神或命運,也不要迷信個人的聰明才智或社會的進步發(fā)展,苦、樂并非由這些事物左右。
感官操縱了眾生的苦、樂;令眾生身不由己地憂悲惱苦,沒有商榷的余地。
諸天、世人于色染著、愛樂住,彼色若無常、變易、滅盡,彼諸天、人則生大苦;于聲、香、味、觸、法染著、愛樂住,彼法變易、無常、滅盡,彼諸天、人得大苦住!酒踅(jīng) 六入誦】
許多人并不在乎感官「無常故苦」的深邃真理,因此佛陀也從較具體的角度告誡眾生,不要耽溺在感官的追逐中。無論是天上的神仙、天人或地上的人類,無不好樂厭苦。而追求樂的方法不外是追逐稱心如意的色、聲、香、味、觸、法。但感官作用是無常的,再美妙的經(jīng)驗也將消逝,一旦無法繼續(xù)過去曾擁有的經(jīng)驗,就會成為極大的痛苦與打擊。越是對樂受有所愛著,越是自暴于痛苦的打擊之中。例如貪愛金錢的人,失去錢財就會成為極大的痛苦;執(zhí)著眷屬的人,若眷屬死亡或不能滿足自己的期望便感到痛苦、哀傷、失望與忿怒。
由于感官作用的無常,一切透過感官而得的喜樂也都必然不能長久,痛苦也必然隨之而來,因此一個人對特定對象的貪愛執(zhí)取也就是他的弱點、他痛苦的根源。這種教導(dǎo)類似世人所謂的無欲則剛、人到無求品自高。
依于這種具體的感官教訓(xùn),佛陀教導(dǎo)人們作出莫苦莫樂的對策。
莫苦莫樂!所以者何?
有六觸入處地獄,眾生生彼地獄中者,眼所見不可愛色、不見可愛色;見不可念色、不見可念色;見不善色、不見善色。以是因緣故,一向受憂苦。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所識不可愛法、不識可愛法;識不可念法、不識可念法;識不善法、不識善法。以是因緣故,一向受憂苦。
諸比丘!有六觸入處天補上,其有眾生生彼處者,眼見可愛色、不見不可愛色;見可念色、非不可念色;見善色、非不善色。以是因緣故,一向長受喜樂。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所識法可愛、非不可愛;可念、非不可念;善非不善。以是因緣故,一向受喜樂!酒踅(jīng) 六入誦】
有些人心甘情愿地忍受現(xiàn)世的各種痛苦,將希望寄托在來生的天堂。但佛陀告訴人們,天堂與地獄其實就在自己的感官作用中,無論人們?nèi)绾蜗胂筇焯没?a href="/remen/jileshijie.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極樂世界的美好,也不能超出感官享樂的范圍:一切見聞覺知無不是令人愜意安慰的。對地獄的恐懼也不過是:一切見聞覺知都是令人痛苦萬狀的。
佛陀所教導(dǎo)超越苦樂的方法并非行善作功德,只是簡單地拒絕再隨感官運作的狀況或苦或樂。只要感官仍在意舒適愉悅,并且不斷敏銳地捕捉享樂,當(dāng)面對惡劣情境時,就不可能對痛苦的際遇保持淡然、無所謂的悠哉心情。
縱使面對天堂一般的舒適享受,也不應(yīng)隨之喜樂;縱使面對地獄般的困苦絕境,也無須隨之煩惱。這是唯一擺脫感官操控、超越苦樂的方法。
即使上了天堂也還會有感官,有感官就脫不開受感官驅(qū)役的模式,佛陀從不鼓勵升天或往生某個極樂世界作為人生的目標(biāo),他對弟子語重心長的諄諄告誡是──莫苦莫樂。
生而為人,最了不起的優(yōu)勢就是有反省的能力、有尋求真理的智慧。一些已經(jīng)反省到生命的無可奈何,以追尋真理為畢生職志的人就稱為沙門、婆羅門,現(xiàn)代人稱他們?yōu)樾扌姓摺⒆诮處熁蛘軐W(xué)家、思想家等。
這樣的人理應(yīng)是最能自覺、自制而不受世俗觀念左右,但如果他們也抗拒不了感官的誘惑,如:喜歡看到群眾的擁護、喜歡聽到世人的贊揚、喜歡嗅到莊嚴(yán)肅穆的氣息等等。那他們也同蕓蕓眾生一樣墮入了惡魔的陷阱,被感官的誘餌鉤住咽喉,身不由己地隨情境擺布,受盡磨難。
一般人受感官驅(qū)役佛陀尚能體恤,因為身處人事浮沉,本來就無可選擇地必須善加利用感官,甚至加以特殊訓(xùn)練。但沙門、婆羅門放舍世間逸樂,不參與世俗經(jīng)營、酬酢的行為而接受世人供養(yǎng),全心全意地專注于修行,他們以體現(xiàn)真理為最終目標(biāo),并有義務(wù)教授世人真理的內(nèi)涵。因此沙門、婆羅門若毫不慚愧地與世人一樣無拒于感官、境界的誘惑,使自己沉迷于感官刺激與境界的追逐,那就喪失了沙門、婆羅門的基本立場,也辜負了世人對沙門、婆羅門的期許。
佛陀如此不厭其詳?shù)亟庹f六觸入處,是因為眾生不明白感官的過患而耽溺在感官追逐中;以及眾生不斷地希望以調(diào)整外在環(huán)境作為離苦得樂的手段,而不知苦、樂的造成全在于感官的無常作用。這一切都足以令眾生深陷苦海,永無超生之日。佛陀的大慈大悲不在于舍身飼虎或割肉喂鷹的神話故事,佛陀真正的慈悲是將感官的無常、過患公諸于世,給眾生一個選擇的機會,不必再一味地臣服于感官的統(tǒng)治。
- 上一篇: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五、五受陰
- 下一篇: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七、緣生法
- 滅苦之道 四、白衣
- 滅苦之道 序(真華長老)
- 滅苦之道 出版序(法遵)
- 滅苦之道 前言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一、正法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二、諸行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三、慢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四、世間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五、五受陰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七、緣生法
- 滅苦之道 一、苦圣諦 八、苦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一、集起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二、輪回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三、業(yè)力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四、四食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五、識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六、緣起法
- 滅苦之道 一、苦集圣諦 七、欲貪
- 滅苦之道 一、苦滅圣諦 一、究竟苦邊
- 滅苦之道 一、苦滅圣諦 二、善惡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學(xué)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學(xué)法就是為了導(dǎo)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