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因果啟示 >

修身進德嘉言錄

修身進德嘉言錄

  《修身進德嘉言錄》序

  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孜孜矻矻謀求物質(zhì)生活外,由于社會的錯綜復雜,事物的變遷無常,窮通得失,悲歡離合,常使人陷入彷徨苦悶的境地;特別由于與生俱來的妄想執(zhí)著和煩惱習氣,深深污染了人們的心靈,也干擾了社會的安寧。所以從來賢哲之士,除了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道德水準外,還積極地言傳身教,留下了大量的嘉言懿行,教育和鼓舞著人們改過從善,奮發(fā)向上,從痛苦轉(zhuǎn)為安樂,由迷茫走向光明。

  佛教是我國三大宗教之一。佛法把世出世間分為“五乘”;即世間的人天二乘,出世間的聲聞、緣覺和菩薩三乘;也即以人天乘為基礎,逐步升進,達到最高層次——無上菩提。按佛法的教義:凡能堅持“五戒”的得人身;修“十善”和不動業(yè)的生天道;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的證聲聞、緣覺圣果:悟“我法兩空”之理而修的證妙覺佛果?梢姷歉咦员,徹證宇宙真理,達到朗然大覺,必須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起。而堅持“五戒十善”以斷惡修善,凈化自己;廣修“六度、四攝”以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也正是人間佛教的主要內(nèi)容。

  慧玉居士鑒于一般人往往生活在煩惱痛苦的深淵中、其根本原因常不出因果規(guī)律之外。為了正本清源,扶正去邪,特發(fā)愿選編了這本《嘉言錄》。內(nèi)容包括古今中外志士仁人有關修心進德、慎因改過、感恩惜福、得定開慧的實踐體驗和嘉言名句,也包括許多為人處世、應事接物等基本道理。搜羅宏富、通俗易懂,有事有理、即淺即深,有很好的參考、借鑒和實用價值。小之可以勸世導俗、振奮精神;大之可以徹悟真理、明心見性。不但有助于促進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和精神文明,改善人際關系,也是進于圣賢堂奧、成佛作祖的入門階梯,功德不可思議!共結善緣,因緣殊勝,不勝贊嘆、歡喜!謹寫此文以為序。

  徐恒志

  一九九四年七月十六日

  選編者的話

  慧玉

  格言、箴言、民俗寶諫;名人語錄、佛語祖言,文言白話且同篇,千圣開口百賢勸。粒粒珍珠,圓融融圓,連成一串,成個大圓。摩尼寶珠您曳著,在世出世圓圓圓。

  目錄

  《修身進德嘉言錄》

  第一部分

  忍…………………………………1

  慎言與自省………………………12

  為人與處世………………………18

  涵養(yǎng)與識見………………………24

  改過與自強………………………30

  積德、惜福與感恩………………34

  看破、放下隨緣、自在………38

  因緣果報…………………………56

  第二部分

  佛與佛性…………………………69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75

  一生可以成辦……………………78

  第三部分

  學佛不可不知……………………82

  修行集……………………………93

  修行者的心得……………………110

  當下即是解脫,生活即是禪修…122

  為世人奉獻慈悲心………………126

  修身進德嘉言錄

第一部分

  有些行為我們很難辨別其是非對錯,有時看似兇惡的行為,細細推究卻是救人的善心。有時看似濟世利行,卻反而害了對方。古今圣賢都重視忍辱,但也有奮身衛(wèi)護,或舍生取義的。“忍”,乃成圣作賢第一切要功夫,但關乎大局群眾利益事,當爭不爭者,轉(zhuǎn)入消極,卻是過惡。

  忍

  經(jīng)云:“若以諍止諍,至竟不見止;唯忍能止諍,是法可尊貴!”除了維護教譽,一切爭執(zhí),均宜以“忍”來平息!

  △莫大之禍,皆起于須臾之不能忍。

  △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

  △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事不三思終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真正勇敢的人,應當能夠智慧地忍受最難堪的侮辱。

  △忍辱,不同于奴顏婢膝的諂媚、屈辱和喪失人格,而是高尚難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

  △大智大福之人,均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辱。

  △百戰(zhàn)百勝,不如一忍。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世事如棋,讓一著不為虧我。心田似海,納百川方見容人。

  △忍一言,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

  △有退步時須退步,得饒人處且饒人。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變大。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

  △忍,是修行者的功夫,寬容的涵養(yǎng)。仁者的心量,故“仁者無敵”。為什么無敵?何以無敵?乃是仁者不與小人計較,他們?yōu)榍锶f代而爭,不為一時之氣而爭。他們?yōu)榫瓤嗑入y而做,不是為個人私利而做。

  △忍百忍者,百福之源。

  △忍,是一種犧牲,是一種定力,忍是陰德。

  △忍為世間最,忍是安樂道,忍為離孤獨,賢圣所欣樂。

  △氣是無明火,忍是敵災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孫耕。

  △沒有忍辱的功夫,無論是修持,無論是作事都達不到理想,一句閑話就要計較,一點小小的折磨就受不了,這種沒有力量應付環(huán)境的人,是不能擔當任務和成就什么的。

  △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將來的事業(yè)就能成就多大。

  △忍是身之寶,不忍禍之殃。思量這忍字,好個快活方。

  △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調(diào)神和氣湯。

  △欺人是禍饒人福,忍字可以走天下。

  △忍是一種陰德,可以增加福報。所以,如果有人欺侮你、冤枉你、你不但不必擔心,而且要感謝人家,因為他為你送來了福報。

  △忍耐好,忍耐是奇寶。一朝之忿不能忍,斗勝爭強禍不小,忍氣不下心病生,終日將你苦纏繞。讓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無煩惱。

  △不能忍辱的人,人家說你兩句好,你就笑;說你不好,就拉長臉不高興。這樣人家叫你哭,你就哭;叫你笑,你就笑,你這不是被人玩的傀儡是什么?你若真的是強漢,就不會被人家牽著鼻子跑!

  △布袋和尚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到我臉上,任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若知這道理,何愁道不了。

  △忍辱,不但是要忍受別人給予的辱,同時更要忍自己遭遇的境,要于窮困痛苦的逆境中,忍頹喪卑賤之念不生;于富貴順利的佳境中,忍驕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順不逆、萬法生滅的常境中,忍隨俗浮沉之念不生。

  △忍得淡薄可養(yǎng)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斗消仇恨。事來之時最要忍,事過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個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云消,一忍萬禍皆灰燼。

  △語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蓋世出世間事,莫不成于忍而敗于不忍。彼果是而我非,則過在我矣焉得不忍?彼果非而我是,則我心無愧矣,安用計較為?故學道之人當達物我兩空,安心如地,一任牛馬犬羊踐踏,不生一念瞋恨之心,是名忍辱。

  △學道歷千魔而不退,遇辱堅百忍以自持。

  △貴在忍,記住百忍便成金。見事應以忍為貴,大事化小小無蹤。能有修養(yǎng)謂之勇,處世溫柔最有用。表現(xiàn)自己量宏大,才是真正有威風,能忍令人百事通,能忍方是真英雄。

  △蘇格拉底說:“沒有人想犯下錯誤,之所以會犯下錯誤,乃是他的無知。”故而,如果有人犯下錯誤,我們要學會去關懷他、寬恕他。以及以身作則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發(fā)怒、生氣、討厭和打擊他,否則,我們就與他一樣,同樣是無知的人,因為我們也犯下了無知的錯誤。

  △法國有句諺語:一旦知道一切,就會寬恕一切。

  △生氣,是拿對方的錯誤來打擊自己;懷恨,是拿對方的錯誤來折磨自己。

  △“恨”就象牢獄,被囚禁在里面的是我們自己,而非我們所恨的人。

  △憤怒一旦主宰了人,他的理智就無所作為了。

  △何事紛爭一角墻,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愚癡生瞋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火,只作耳邊風。長短家家有,炎涼處處同。是非無實相,轉(zhuǎn)眼究成空。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怒不變?nèi)荩膊皇Ч?jié)。

  △制怒者當涵養(yǎng)于未怒之先。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機。

  △涵養(yǎng)怒中氣,提防口中言,謙恭原益己,輕薄易招愆。

  △“瞋火能燒功德林”,愈是憤怒的時候,愈要克制自己,不輕易口出惡言,傷人傷己。一時的怒氣,無心的語言,往往會毀掉多年辛苦培養(yǎng)的友誼和功德。

  △憂則天地皆窄,怨則到處為仇,哀則自己束縛,怒則大敵當頭。

  △何以息謗?曰“無辯。”何以止怨?曰“不爭。”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贊謗由人,不必計較。謗可消業(yè),何須煩惱?

  △設有人謗我、毀我,自慚無道,概不計較。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煩惱以忍辱為菩提,辦事以盡心為有功。

  △試觀世界上偉大的圣賢,哪一個不是從譏諷毀謗中成就出來的?譏諷毀謗打不倒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熱情的人,恰恰是譏諷毀謗,方顯出偉大的人格和圣賢的節(jié)操。

  △所有成就偉大事業(yè)的人,他們常常把一些委屈置之腦后,他們吃了虧也不懊喪后悔,因為吃了虧的人能夠得到海闊天空,得到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空間以及更多的精力去面對其他的大問題。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含容終有益,任意易生災。

  △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

  △能下人者,其志必高,其所致必遠。

  △世事讓三分天寬地闊,心地培一點子種孫收。

  △忍片時,風恬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