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書白話解

  當(dāng)來證果(行菩薩道,得佛授記)

  帝君說:我聽從了佛陀的教導(dǎo),一下子就悟入了不二法門,身心清涼愉悅,仿佛登上了寶山。因為我悟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這個不二法門,所以關(guān)心人民疾苦,以眾生之苦作為自己之苦,救民于水火之中。當(dāng)時四川一帶受水災(zāi),人被沖進(jìn)洪水中,隨水漂沉,癆病、惡瘡等病四處泛濫。我變化為這些受苦人的同鄉(xiāng),做了船夫,拯救了被洪水淹沒的幾千人。又變作醫(yī)生,親自為人民診病,使很多人都活下來了。有一次,我又遇見了釋迦牟尼佛,佛替我授記說:“你在來世,當(dāng)能作佛,叫做安樂不動地、游戲三昧定慧王菩薩,釋迦梵證如來(知道帝君將來必成佛,那么我們將來也必成佛)。”

 。ò矗“鷲峰古佛”就是靈鷲山①釋迦牟尼佛,現(xiàn)在我們所處這一段時空叫賢劫,這段時間里有千佛出世,已出世四尊②,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為什么名為古佛呢?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jīng)逝世。“安樂不動”圣號是帝君將來成佛的名稱,還不知要經(jīng)歷多少恒河沙③劫,供養(yǎng)護(hù)持多少佛,才會證到達(dá)個果位,不是說他現(xiàn)在就已具足三十二相④、八十隨形好⑤,坐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了。帝君地位還在玉帝下面,憑玉帝的資格看他的菩薩果位,還非常遙遠(yuǎn),何況來說帝君成佛的果位!如果說帝君現(xiàn)已證果,那么表面上是想要尊重帝君,而實際上卻敗壞了帝君的名聲。

  注:

 、凫`鴛山,舊稱耆阇崛山,新稱靈鷲山或靈山、鷲峰。因山形似鷲,而且山上有鷲鳥,故名。是釋迦牟尼佛說法之地。

 、诘谝环鹈辛魧O佛,第二佛名拘那含牟尼佛,第三佛名為迦葉佛,第四佛釋迦牟尼佛,第五佛名彌勒佛。

 、酆愫邮怯《却蠛,兩岸多細(xì)沙,佛經(jīng)中常以恒河的細(xì)沙喻最多的數(shù)。

  ④、⑤佛的莊嚴(yán)相有32相、80種好。

  (補(bǔ)充)佛為帝君授記成佛,只因為帝君行菩薩道,精進(jìn)不懈。故得多次見佛。從理上講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佛也時刻不離眾生,時刻加持眾生。因此,我們向帝君學(xué)習(xí),就要看得起自己,自尊自強(qiáng),向成佛之道挺進(jìn)。帝君成佛還很遙遠(yuǎn),《楞嚴(yán)經(jīng)》說未證言證即是大妄語,終成狂魔。我們欲尊帝君,就應(yīng)學(xué)他的菩薩行。若說帝君已成佛,則違佛經(jīng)之旨。古時候常有亂臣賊子謊稱彌勒降世,興風(fēng)作亂,有違佛教。今又有妄言吉兇者,說今已是彌勒佛掌權(quán),快跟隨某某即可赴龍華三會,躲避劫難,這又是擾亂社會的狂魔,善男信女不可上當(dāng)。學(xué)佛是老實做人,老實念佛,做人念佛兩不相違,即可入道。不可見異思遷,好高騖遠(yuǎn)。弘一大師在抗戰(zhàn)時說:“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可作為我們的座右銘。人做不好,佛也念不好。象帝君那樣行菩薩道,成佛必定不遠(yuǎn)。

  問:輪回的說法,是世上本有的普遍規(guī)律,但這種說法出于佛經(jīng),孔子未曾清楚他講過。

  答:只要是真理,就應(yīng)該相信遵從,怎能還去分佛經(jīng)和儒書呢?一定要等孔子說了才相信,那么孔子一生言語,能夠傳于后世的,又有多少呢?(一部《論語》不過12700字,其中孔子所說的只有8503字)如果因為書上沒有記載,讀書人就不能說,那么《六經(jīng)》、《四書》①,孔子沒有一句說到自己的父母,難道今天的讀書人也不應(yīng)該談及父母嗎?況且“靈氣成為靈物,是神,游魂成為人的變化,是鬼”②的說法就是輪回的道理。《中庸》論“誠”,不說“物之始終”,而說“物之終始”。③《周易》64卦不以“既濟(jì)”為結(jié)束,而似“未濟(jì)”④為結(jié)束,都是說明循環(huán)無窮的道理。它們不能象佛經(jīng)說得那樣詳細(xì)清楚,只是因為入世圣人(佛是出世圣人)不能洞察過去未來及整個宇宙的變化規(guī)律。《中庸》明明說過,到了最高的真理,即使是入世的圣人,也有不知道的地方,如此說來輪回的道理還有什么值得指責(zé)呢?桃李雖然到春天才開花,但是它們在葉子還沒有變黃飄落的時候已經(jīng)埋伏了新的生命。暖氣雖然到春天才感覺出來,但是陽氣復(fù)生正在冬至嚴(yán)寒之際。世上萬事萬物都是這樣,為什么對人來說就有懷疑呢?(這就是推究事物原理的學(xué)問)

  注:

 、佟读鶗分浮兑住、《禮》、《樂》、《詩》、《書》、《春秋》;《四書》指《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為曾子(參)、子思、孔子、孟子所著。

 、谶@句話出自《易》系辭上:“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意思是:“考察萬物的開始,故知它之所以生,反求萬物所以終結(jié),故知它的所以死。靈氣成為靈物,是神,游魂成為人的變化,是鬼,圣人所以知道鬼神的情狀。”

 、邸吨杏埂氛f“誠者物之終始”。意思是“誠是具體的、有過程的,萬物有它的結(jié)束,就有它新的開始。”

 、堋兑住坟粤臑“未濟(jì)”,《序卦》說:“物不可窮也,故受以來濟(jì)終焉。”即是說(事物是生生不絕的,因此用未濟(jì)為終”。

 。ㄑa(bǔ)充)人類因為肉眼的局限而不知道輪回的事實,但是不能說我看不到的事物就是不存在的。磁場、電波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都看不列。今天,在物質(zhì)生活上我們進(jìn)步了,但正因為追求外在的物質(zhì)享受,而忽略了內(nèi)部潛能的開發(fā),人心不古,精神面貌大大落后了。釋迦牟尼佛正因為注重內(nèi)在潛能的開發(fā),具備了最高智慧的佛眼,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提出了三千大千世界的理論,指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還說“一杯水有人萬四千蟲。”這“蟲”正是微生物。今天發(fā)明了天文望遠(yuǎn)鏡與顯微鏡,證明了佛陀所提的宏現(xiàn)世界與微現(xiàn)世界的理論完全正確?茖W(xué)的發(fā)展為佛經(jīng)提供了新的注腳。因此,作為與時空融為一體的佛陀,是一種絕對真理,世間圣人也不能望其脊背。只要按照佛的教導(dǎo)去實踐,開發(fā)自心的無限潛能,必能大徹大悟,發(fā)現(xiàn)宇宙的本來面貌。

  問:佛教傳人中國,開始于東漢。因此,輪回的說法,在東漢后才有,陶唐氏堯、有虞氏舜及夏商周三代,就沒有聽說過了。

  答:唉!你真是枉讀古人的書了。難道沒有聽說過鯀在羽山被殺,他的神識變?yōu)辄S熊嗎?①(出《史記正義》,熊音乃平聲)難道沒有聽說過衛(wèi)康叔死后投胎于襄公之妾,并托夢給她嗎?②(出《史記正義》)難道沒有聽說過齊襄公所見的大豬,跟從的人都說是公于彭生嗎?③(出《左傳》),難道沒有聽說過杜伯無罪被殺,后來他變鬼現(xiàn)形,拿起紅色的弓箭射死了周宣王嗎?④(出《墨子》)難道沒有聽說過狐突到陪都曲沃去,遇到了死去太子申生的鬼魂嗎?⑤難道沒有聽說過魏武子愛妾的父親為報魏顆不殺女兒之恩,用草打成結(jié)絆倒了杜回,使魏顆俘獲了秦國這個大力士嗎?⑥難道沒有聽說過晉景公病入膏(gāo)育(huāng),那躲在他身體里施病的兩個童子就是他先前殺了的趙同與趙括嗎?⑦(都出《左傳》)難道沒有聽說過吳王夫差枉殺他的臣子公孫圣,丟棄在胥山,后兵敗路過這座山,叫太宰去墳前呼喊公孫圣,太宰三呼而公孫圣三應(yīng)嗎?⑧(出《法苑珠林》)難道沒有聽說過越軍祭伍子胥時,杯子剛一舉動,酒就沒有了嗎?(出《吳俗傳》)以上發(fā)生的這些事實,請問是在漢明帝前,還是在漢明帝后呢?吳季子說:“骨肉軀體回歸于泥土,這是生命的必然規(guī)律。如果是神識,就不是這樣了。”這句話的含義我們應(yīng)該了解了。”

  注:

 、佟妒酚洝氛x對“殛鯀于羽山”解釋說:“孔安國云,殛、竄、放、流,皆誅也。括地志云,羽山在沂州,臨沂縣界,神異經(jīng)云,東方有人焉,人形而身多毛,自解水土知通塞,為人自用,欲為欲息,皆曰云是鯀也。”鯀被殺變熊就可知了。

 、凇妒酚洝沸l(wèi)康叔世家第七:“初,襄公有賤妾,幸之,有身,夢有人謂曰:‘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衛(wèi),名而子曰元。’妾怪之,問孔成子。成子曰:‘康叔者,衛(wèi)祖也。’及生子,男也,以告襄公。襄公曰:‘天所置也’。名之曰元。襄公夫人無子,于是乃立元為嗣,是為靈公。”意思是:“當(dāng)初,襄公有小妾,被襄公寵幸,懷了孕,夢見有人對她說:‘我是康叔,你如果有兒子一定是一個叫衛(wèi)的人來投胎,可以取名為元。”這個妾覺得很奇怪,就問孔成子。成子說:‘康叔是衛(wèi)國的先祖。’等到生下孩子后,是個男孩,報告給襄公。襄公說:“真是上天的安排!”把這個孩子取名為“元”。襄公夫人沒有兒子,因此就立元作繼承人,叫做靈公?凳迨侵芪渫踔,周武王死后,武庚在殷背叛周王朝,周公平叛后,把殷地及七族殷民分封給康叔,建立衛(wèi)國。襄公之妾既不知道康叔,當(dāng)然也不知道有衛(wèi),這就更說明她的夢境可信。

  ③《左傳》莊公八年:“冬十二月,齊候游于姑棼(fén),遂田于貝丘。見大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見!’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懼,墜于車,傷足喪履。反,誅履于徒人費(fèi),弗得,鞭之,見血。”意思是:“冬季十二月,齊襄公在姑棼(fén)游玩,就在貝丘打獵。看到一頭大野豬,隨從說:‘這是公子彭生啊!’齊襄公發(fā)怒說:‘彭生敢來見我!’就用箭射它,野豬象人一樣站起身啼叫。齊襄公害怕,從車上摔下來,傷了腳,丟了鞋;厝ズ,責(zé)令徒人費(fèi)去找鞋,費(fèi)找不到,齊襄公就鞭打他,打得皮開血出。”公子彭生死于齊襄公與魯國姜氏通奸之事。魯桓公帶姜氏到齊國,姜氏就與齊襄公私通,魯桓公責(zé)怪姜氏,姜氏報告給齊襄公。齊襄公就設(shè)宴招待魯桓公,宴后派公子彭生幫助登車,桓公死于車中。魯國非難齊國,齊國就以殺死彭生了事。齊襄公荒淫,最后也死于內(nèi)叛。(見《左傳》桓公十八年)

  ④《墨子》明鬼下:“周宣王殺其臣杜伯而不辜,杜伯曰:‘吾君殺我而不辜,若以死者為無知,則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合諸侯而田于圃,田車數(shù)百乘,從數(shù)千人,滿野。日中,杜伯乘自馬素車,朱衣冠,執(zhí)朱弓,挾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車上,中心折脊,殪車中,伏韜而死。當(dāng)是之時,周人從者莫不見,遠(yuǎn)者莫不聞,著在周之《春秋》。”意思是:“周宣王殺了他的臣子杜伯,而杜伯并沒有罪。杜伯說:‘我的君主枉殺我,如果認(rèn)為死后無知,那么就罷了。如果死后有知,那么不出三年,我就必定要讓君主知道后果。”第三年、周宣王會合諸侯在圃田打獵,獵車數(shù)百輛,隨從數(shù)千人,人群布滿山野。太陽正中時,杜伯乘著白車白馬,穿著紅農(nóng),拿著紅色的弓箭,追趕周宣王,在車上射箭,射中周宣王的心臟,使他折斷了脊骨,倒伏在弓袋之上而死。在這個時候,跟從的周人沒有人不看見,遠(yuǎn)處的人沒有不聽到,并記載在周朝的《春秋》上。”

  ⑤《左傳》僖公十年:“秋,狐突適下國;遇太子,太子使登,仆,而告之曰:‘夷吾無禮,余得請于帝矣。將以晉畀(bì)秦,秦將祀余。對曰:‘臣聞之,神不歆(xīn)非類,民不祀非族。君祀無乃殄(tiǎn)乎?失刑乏祀,君其圖之。’君曰:“諾。吾將復(fù)請。七日新城西偏,將有巫者見我焉。’許之,遂不見。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許我罰有罪矣,敝于韓’。”意思是:秋季,狐突到陪都曲沃去,遇到太子申生。太子讓他登車作為駕車的人,告訴他說:‘公子夷吾無禮,我已經(jīng)請求上帝并得到同意,準(zhǔn)備把晉國給予秦國,秦過將會祭祀我。’狐突回答說:‘我聽說,神明不享受外族的祭品,百姓也不祭祀外族,您的祭禮恐怕會斷絕了吧?而且百姓有什么罪?處罰不當(dāng)而又祭祀斷絕,請您考慮一下!’太子申生說:‘好,我打算重心請求。過七天,新城西邊將要有一個巫人表達(dá)我的意見。’狐突同意去見巫人,申生就一下不見了。到時候前去,巫人告訴他說:‘天帝允許我懲罰有罪的人,他將在韓地大敗。’”

 、蕖蹲髠鳌沸迥辏“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jié)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意思是:“當(dāng)初,魏武子有一個愛妾,沒有生兒子。魏武子生病,分咐魏顆說:‘等我死去以后,一定要嫁了她。’病危時,又說:‘一定要讓她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顆把她嫁了,說:‘病重了就神志不清,我聽從他清醒時候說的話。’等到魏顆打輔氏這一仗時,魏顆看到一個老人把草打成結(jié)遮攔敵將杜回,杜回絆倒在地,所以就俘獲了秦國這個大力士。夜里夢見老人說:‘我是你所嫁女人的父親,你執(zhí)行你先人清醒時候的話,我以此作為報答。’”

 、摺蹲髠鳌烦晒辏“晉候夢大厲,被發(fā)及地,搏膺而踴,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于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于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醫(yī)子秦。秦伯使醫(y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y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dá)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y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xiàn)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意思是:“晉景公夢見一個厲鬼,披著長發(fā)拖到地上,捶胸跳躍,說:‘你殺了我的子孫,這是不義,我請求為子孫復(fù)仇,已經(jīng)得到上帝的允許了!’厲鬼毀掉宮門、寢門走了進(jìn)來。晉景公害怕,躲進(jìn)內(nèi)室,厲鬼又毀掉內(nèi)室的門。晉景公醒來,召見桑田的巫人。巫人所說的和晉景公夢見的情況一樣。晉景公說:‘今后怎么樣?’巫人說:‘君王吃不到新收的麥子了!’晉景公病重,到秦國請醫(yī)生。秦桓公派醫(yī)給晉景公診病。醫(yī)生還沒有到達(dá),晉景公又夢見疾病變成兩個小兒童,一個說:‘他是良醫(yī),恐怕會傷害我們,往哪兒逃好?’另一個說:‘我們躲到肓的上邊(膈上面有一層薄膜叫做肓),膏的下邊(心下面有一小塊脂肪叫做膏),拿我們怎么辦?’醫(yī)生來了,說:‘病不能治了,病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灸不能用,針達(dá)不到,藥物的力量也達(dá)不列了,不能治了。’晉景公說:‘真是良醫(yī)生!’于是就贈送給他豐厚的禮物讓他回去。六月初六日,晉景公想吃新麥子,讓管食物的人獻(xiàn)麥,廚師烹煮。景公召見桑田巫人來,把煮好的新麥給他看,然后殺了他。景公將要進(jìn)食,突然肚子發(fā)脹,上廁所,跌進(jìn)廁所里死去。’”

 、唷斗ㄔ分榱帧肪淼诹撸“吳王夫差殺其臣公孫圣,而不以罪。后越伐吳,吳敗走,謂太宰噽曰‘吾前殺臣公孫圣,投之于胥山之下,今道當(dāng)由之。吾上畏蒼天,下慚于地。吾舉足而不進(jìn),心不忍往。子試唱于前,若圣猶在,當(dāng)有應(yīng)。’噽乃向余坑之山呼曰:‘公孫圣!’公孫圣即從上應(yīng)曰:‘在!’三呼而三應(yīng)。吳主大懼,仰天嘆日:‘蒼天!蒼天!寡人豈可復(fù)歸乎吳主?’遂死不反。”意思是:“吳王夫差殺了他的臣子公孫圣,并不是因為公孫圣有罪。后越攻打吳,吳王敗逃,對太宰(官名)噽(pǐ)說:‘我過去殺了臣子公孫圣,投尸于胥山之下,現(xiàn)在我們路過這里,我深感上畏蒼天,下面對不起地下魂靈,已經(jīng)走不動了,內(nèi)心不安,不敢前去。請你到山前喊公孫圣,如果公孫圣的魂靈還在,就會有回應(yīng)。’噽就向山前留下來的墳坑呼喊:‘公孫圣!’公孫圣就在上面答應(yīng),“在!’三呼而三應(yīng)。吳王非常恐懼,對天長嘆說:‘蒼天!蒼天!我難道還能回去再做吳王嗎?’就死在這里再也沒有回去了。”

  問:忠臣孝子,自然應(yīng)當(dāng)千古不滅。帝君一十六世輪回轉(zhuǎn)世,本來不值得懷疑。至于庸夫俗子,一旦死了,魂魄就散了,怎么能夠永世長存呢?

  答:六道眾生外形有大小靈愚,他們的本性并沒有大小靈愚。如果一做凡夫,就馬上磨滅了,那么帝君邛池轉(zhuǎn)世時,不過是寸長的小蛇罷了,人散得快的沒有可超過它了,為什么今天還有帝君呢?

  (補(bǔ)充)不同的因果造成不同的命運(yùn),六道眾生面目不同,智愚懸殊,正是前世因果造成。否則,同是爹娘所生,為什么命運(yùn)不同呢?改變命運(yùn)的方法就是行菩薩道,積德行善。帝君以一十七世現(xiàn)身說法,正是為了說明這個大問題。

  問:普遍地查閱歷史記載,確實有三世因果的事實。但是最近看了《朱子小學(xué)》①,說死人軀體既然腐朽消滅,神識也就飄散了。因此就產(chǎn)生疑惑了。

  答:《小學(xué)》所引范仲淹②的話說:“一人獨享富貴卻不去周濟(jì)他的親族,來日怎能有臉會見地下的祖宗啊!”朱子引用在這里,應(yīng)該也算朱子的話吧?

  客答:應(yīng)該算朱子的話。

  答:但是既然說形滅神散,還有誰羞見祖宗呢?并且祖宗也散滅,誰又能見到這不周濟(jì)親族的人呢?前后所說,自相矛盾。吃果子應(yīng)該除去它的核,吃肉應(yīng)該除去它的骨。你讀《小學(xué)為什么偏偏取了它的骨來吃,它的核來吞呢?況且堯舜周孔,才是儒家的泰斗!渡袝氛f:“祖先、亡父的靈魂降臨了!”③周武王得了重病,周公向太王、王季、文王禱告,請求替代,說:“我柔順巧能,多材多藝,能侍奉鬼神。”④孔子彈琴與文王相會⑤,在夢中常看見周公⑥。清清楚楚他說明了前人沒有散滅。如果認(rèn)為先儒的話應(yīng)該相信,那么堯舜周孔的話就更應(yīng)該相信。如果堯舜周孔都不值得信了,那么哪里還會有先儒呢?況且人死如果真的散滅,那么先儒雖有德行,今天也在散滅之中。春秋兩次祭祀,就不需要了。如果現(xiàn)在還實行春秋兩次祭祀,那么散滅的說法對于后人已不相信了,你又怎么以理服天下后世呢?孟子讀《尚書》武成一篇,所取的都不過兩三片竹簡罷了⑦,何況《小學(xué)》?

  注:

 、俟糯鷥和逃n本,宋朱熹、劉子澄編。共六卷,分內(nèi)外篇。內(nèi)篇包括《立教》、《明倫》、《敬身》、《稽古》,外篇包括《嘉言》、《善行》。朱子即是朱熹,是一代理學(xué)家,他的理學(xué)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實來源于禪宗的啟悟,但他以繼承孔孟之道為己任,有排除佛老的言論,實則另立一派,其理論自然有矛盾之處。

 、诒彼畏吨傺停989一1052)謚文正,能夠在歷史上謚為文正的只有那么幾個人,必須有很高的名望和德行,文治武功都要有所建樹。范仲淹一生清正廉潔,做了很多好事,是夠得上這個稱號的。他少時貧困力學(xué),出仕后有敢言之名。仁宗天圣中任西溪鹽官,修建捍海堰,使大量土地不受海潮淹沒,后世稱為“范公堤”。寶元三年(1040)西夏攻延州,他與韓琦同任陜西經(jīng)略副使,改革軍制,鞏固邊防。慶歷三年(1043)任參知政事,建議十事,主張建立嚴(yán)密的任官制度,注意農(nóng)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徭役。雖然他的政治理想最終沒有實現(xiàn),但他的那種“先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見其作品《岳陽樓記》)的愛國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勇往直前為國捐軀。范仲淹本來就是一位佛教居士,他的一生正是菩薩精神的體現(xiàn)。

 、邸渡袝酚菹臅•益稷(jì):“夔(kuí)曰:‘夏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后德讓。下管鼗(táo)鼓,合止柷(zhù)敔(yǔ),笙鏞以間。鳥獸蹌蹌,《蕭韶》九成,鳳皇來儀。”意思是:“夔說:‘敲起玉磐,打起搏拊,彈起琴瑟,唱起歌來吧。’祖先、亡父的靈魂降臨了,前代帝王的后裔,我們舜帝的賓客就位了,各個諸侯國君登上了廟堂互相揖讓。廟堂下吹起管樂,打著小鼓,敲柷作作為演奏樂曲的開始,笙和大鐘交替演奏,敲敔作為演奏樂曲的結(jié)束。扮演飛禽走獸的舞隊踏著節(jié)奏跳舞,韶樂變換演奏了九曲以后,扮演鳳凰的舞隊成雙成對地出來跳舞了。”

 、堋渡袝分軙•金縢(téng):“史乃冊,祝曰:‘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若爾三王是有丕子之責(zé)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多考,多材多藝,能事鬼伸。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爾子孫子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嗚呼!無墜天之降寶命,我先王亦永有依歸。今我即命子元龜,爾之許我,我其以壁與圭歸俟?fàn)柮粻柌辉S我,我乃屏璧與圭。’”意思是:“史官寫了策書,祝告說:‘你們的長孫姬發(fā),遇到了危急兇惡的病。假使你們?nèi)幌韧踉谔焐犀F(xiàn)有助祭的職責(zé),就用我姬旦來代替姬發(fā)的身子吧!我柔順巧能,多材多藝,能待奉鬼神。你們的長孫不如旦多材多藝,不能侍奉鬼神。他剛被上帝那里任命,遍有四方,因能安定你們的子孫。天下的老百姓沒有不敬畏他。唉!不喪失上帝降給周國的寶貴使命,我們的先王也就永遠(yuǎn)有所歸依了,F(xiàn)在,我來聽命于大龜,假使你們允許我的請求,我就拿著壁和圭回去等待你們的命令;如果你們不允許我,我就收藏壁和圭,不敢再請了。”因為周公舍身至誠祈禱,所以第二天周武王的病就好了。

 、荨妒酚洝房鬃邮兰业谑撸“孔予向師襄子學(xué)彈琴,一連十天沒學(xué)新曲子,師襄子說:‘可以學(xué)習(xí)新曲子了。’孔子說:‘我已經(jīng)熟悉曲子了,但還沒有掌握彈奏的要領(lǐng)。’過了些時候,師襄子說:‘你已經(jīng)掌握了彈奏的要領(lǐng),可以換新曲子了。’孔子說:‘我還沒有體察出曲作者是什么樣的人。’過了些時候,孔子肅穆深思,隨后又心曠神恰,顯出視野寬廣、志向高遠(yuǎn)的神態(tài),說:‘我體察出曲作者是什么樣的人了:他皮膚黝黑,身體高大,目光明亮,高瞻遠(yuǎn)囑,好象統(tǒng)治四方諸候的王,除了周文王,誰能夠如此呢!”師襄子離開座位向孔子拜了兩拜,說:‘我老師原來說過,這曲子叫做《文王操》。’

 、蕖墩撜Z》述而第七:“久矣!”吾不復(fù)夢見周公。”

 、摺睹献印繁M心章句下:“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chu)也”意思是:“孟子說:‘完全相信書,還不如沒有書。我對《尚書》武成一篇,所取不過兩三片竹簡罷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沒有敵手。憑周武王這樣很有仁道的人去討伐商紂王這樣很不仁道的人,怎么會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致連打仗的杵也都在血水中漂流起來呢?’”

  問:神識不滅,還會轉(zhuǎn)生,我已經(jīng)聽到指示了。如果說人轉(zhuǎn)生為獸,獸轉(zhuǎn)生為人,我就難相信了。

  答:外形隨著內(nèi)心變化,一念仁慈,就轉(zhuǎn)生人天道,一念兇惡,就投胎做鬼畜。善惡既然互相夾雜在一起,所以人獸變化也就沒有固定了。如果人一定是人,獸一定是獸,那么初分人獸時,不是太不公平了嗎?有人問一位僧人說:“人的身體為什么直走?獸的身體為什么橫走?”僧人回答說:“因為人的前世心直,所以今世的身體就直;因為獸的前世心橫,所以今世的身體就橫。”因為心直心橫,頃刻間變化,所以變?nèi)俗儷F,互相顛倒,沒有固定的了。又因為人有慚愧的心,所以人有衣服;獸沒有慚愧的心,所以獸就沒有衣服。又因為人有福報,所以隨冬夏季節(jié)更遞而更換冬衣和夏衣;獸因為沒有福報,所以不管遇冷遇熱,都是一身羽毛。又人在前世常說善語、慈和語、利益語、誠實語、尊敬信仰三寶語,因此今世隨心所想,口中能夠清清楚楚說出來;獸在前世,常說惡語、妄語、揭露別人隱私語、斗爭結(jié)怨語、是非語、謗佛謗法語、不信因果語,因此今世有口無言,即使饑渴待死,,也無法討食,白刃刺心,也不容申辯。(這也是推究事物原理的學(xué)問)

 。ㄑa(bǔ)充)六道輪回,唯心所造。一念不善,即墮惡道,勤修十善,即生人天。因此修心向善,才能不造惡業(yè),即不墮輪回。人獸不同全在心念區(qū)別,如果此生念念是惡,身雖未轉(zhuǎn),心已先轉(zhuǎn),人面獸心,情同禽獸,何能不變畜生!

  未嘗虐民酷吏(從來沒有虐待人民危害下吏)

 。òl(fā)明)從這里到“上格蒼穹”都是帝君自說一十六世以來功行,為教誡人們預(yù)設(shè)伏筆。下面六句是自己這樣,然后要求大家都這樣;這一句是自己沒有這樣,然后要求大家也不要這樣。老百姓尊稱吾,好象父母,虐待使喚他們,就是不仁。下吏們事奉我,就象君長,危害酷待他們,就是不義。虐待的意思,并不一定就是嚴(yán)厲的法律和刑罰。或者征取錢糧沒有好辦法,或者氣勢兇兇、橫眉怒目、用度過量,或者兇荒之時不向上速報,或者堵塞人民的苦衷、隱情,不使上面知道,或者判斷獄訟不公平,或者株連多人,使無辜受累,或把小事化為大事,或限定今天就改卻拖延到以后。凡屬這類事情的,用帝君的話來說,都是虐待。殘酷的意思,并不一定就是任意鞭打,或者趁小小的過失而勒索,或者因一時的過失而加重責(zé)罰,或者憑一時喜怒而役使不平均,或者聽信讒言蜚語、浮夸之詞而憑主觀意志隨意獎罰,或者出遠(yuǎn)門而興師動眾,或者驅(qū)使下人,而不了解體諒他們饑寒。凡屬于這一類事情的,用帝君的后來說,都是殘酷。唉!當(dāng)權(quán)如果不行方便,就象入寶山空手回來。一十七世以來,帝君從來沒有做過的,不正是虐待與殘酷這兩個方面嗎?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