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學概要 二十二

  佛法修學概要(二十二)

  凈界法師主講

  辛五、禪定

  這一科是說明六度里面的第五度,禪定。

  一、禪定自性-《廣論》云:「住所緣境心不散亂,善心一境性。」

  禪定就是我們的內(nèi)心,安住在我們所攀緣的境界,使令我們內(nèi)心當中心不散亂。一般凡夫的心情,我們的內(nèi)心會廣泛的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里面活動。這種活動的情況,就像一只猴子在樹枝上跳來跳去,牠不習慣在一個同樣的樹枝里面安住的。牠會放棄前一個樹枝,再去攀緣另外一個樹枝。我們內(nèi)心的活動也是這樣,我們內(nèi)心當中不習慣在同一個所緣境安住。所以禪定的修學,他是先鎖定一個所緣境,然后強迫我們這一念心,在一個專一的所緣境里面安住。專一的安住,這個地方提出一個重要的觀念說,善心一境性。專一的安住,它的關鍵點就是要善心,它必須跟無貪、無瞋、無癡的善心相應。假定我們今天造一個惡法,心中是跟貪煩惱、瞋煩惱相應,雖然是很專一的在所緣境中安住,這樣子是不能構成禪定度的。善心一境性在《瑜伽師地論》,它內(nèi)心有三種相貌,第一個是他特別的明了,有一個明了的相貌。禪定的人,他的明了性特別強,在觀察所緣境的時候,特別清楚。乃至于他能夠看到墻壁的毛細孔。他的明了性,他跟墻壁接觸的時候,他能分別出墻壁毛細孔的大小。第二個就是他有一個寂靜的相貌。他內(nèi)心當中特別寂靜,沒有一種擾動的相貌。第三個是樂。寧靜樂,身心有一個殊勝的輕安樂。但這個地方的樂跟一般的五欲樂不同,他雖然有殊勝的輕安樂,但是他還是寂靜。內(nèi)心還是寂靜住。還是明了寂靜,寂靜明了。禪定的內(nèi)心有三種相貌,明靜樂。

  二、趣入修習禪定的方便

  一、加行-《解深密經(jīng)》云:「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

  引用《解深密經(jīng)》來贊嘆禪定的功德。在經(jīng)典上佛陀告訴慈氏!复仁稀怪傅氖彌勒菩薩。佛陀對彌勒菩薩說,若諸聲聞,就是小乘的羅漢。若諸菩薩,大乘的菩薩,乃至于佛陀。這些三乘的圣人,他能夠顯現(xiàn)世間及出世間的一切善法。這個圣人的心,他所表現(xiàn)出來的作用跟凡夫的心不同。凡夫的心創(chuàng)造就是煩惱跟罪業(yè)。圣人的心,他能夠創(chuàng)造世間跟出世間的功德!甘篱g」指的是有為法,有一些造作的。譬如說三眛、神通。我們能夠見聞覺知的有造作的一些相貌,這就是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是三乘的圣人,他心中所安住的涅槃寂靜樂,這是一個無相的境界,他自受用的境界。這個地方指出,圣人的內(nèi)心為什么會創(chuàng)造世間有為的功德與無為的功德呢?這些功德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完全是因為止觀的修學所成就的。

  謂前施、戒、忍等乃至大小乘一切功德,皆須由修習止觀力故,而得增長乃至成辦,是故菩薩于中,須數(shù)數(shù)修習。

  在六度當中,布施、持戒、忍辱,這個善法它不要求你在一個非常專注的情況下去修學。換句話說,布施、持戒、忍辱,他的心中是散亂的。但是到禪定度的時候,他的善法跟前面不同。布施、持戒、忍辱,他的內(nèi)心是一種心外求法,對內(nèi)心的安定,他不要求。這個禪定啊它是一個非常嚴格的自我要求。得了禪定以后,有什么好處呢?它能夠增長,能夠承辦前面布施、持戒、忍辱的功德,使令前面的功德增長廣大。我們講功德或者罪過。以佛法的意思,這個罪過跟功德都是從內(nèi)心發(fā)動的。佛法的意思是說,身業(yè)跟口業(yè)只是一個工具,身體本身不能造罪業(yè),嘴巴也不能造罪業(yè)。能夠造罪業(yè),能夠創(chuàng)造功德的是一念心,所以心力強,造善造惡的力量就大。高僧傳講一個高僧的故事,隋文帝時有一個法進法師。法進法師的寺廟里有一棵樹,樹下有一塊石頭,他經(jīng)常在那邊打坐。因為長時間的專注,他得到了禪定。他是修水觀,在禪定當中觀察水,他的身體就消失掉,在石頭上變成一灘水。他出定以后,又恢復身體出來。他一入定,就變成一灘水。有一天他從禪定出來以后,覺得心口很痛。他覺得很奇怪,這段時間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發(fā)生,怎么會痛呢?他想,可能打坐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些問題。他就去找一位牧牛的小孩子,他說你今天早上經(jīng)過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生什么事?小孩子說,我今天經(jīng)過這個地方,我看到石頭上有一灘很清澈的水,我覺得很好玩,就拿一顆石頭丟到水里面去。噢!這樣子啊!他說:小朋友,能不能麻煩你,明天再到那個地方,把那個石頭拿出來。小朋友說:好。第二天到那個地方去,石頭上還是有一灘清澈的水,就把石頭拿出來。拿出來以后,法進法師的身體就好了。有一天隋文帝的一個王爺?shù)腻由?病的非常厲害,心口就是痛。找了很多的醫(yī)生,也找了道教去做法,都沒有效果。有人就說,你這個要去找法進法師,山上修禪定的法進法師,他可能有辦法。王爺就派了使者,帶了很多的財物,要請法進法師下山。法進法師不下山,王爺就生氣了,就派了一個大將軍,帶著更多的金銀財寶上去。你去,要嘛把法師請下來,要嘛把法師的頭砍掉,拿頭來見我。大將軍就殺氣騰騰,帶著幾個侍衛(wèi),帶著金銀財寶去見法進法師。他們到寺廟,到法進法師的寮房以后,法進法師在他的椅子上打坐。將軍都是久經(jīng)戰(zhàn)場,殺人無數(shù),都是有殺氣?吹椒ㄟM法師以后,整個人全身冒冷汗,連話都講不出來?吹椒ㄟM法師禪定的威德力,就退出來了。跟王爺說:沒辦法,我們看到他就兩只手發(fā)抖,刀子都沒辦法拿出來。沒辦法,王爺知道這件事情是不能強迫的,就親自帶著禮品上去。法進法師看他有誠意了。王爺說:請法師慈悲,我這個妃子心口痛,請您慈悲救救她。法進法師說:你的妃子身體痛,你就知道痛,你吃別人的肉,你就不覺得痛。原來這個妃子喜歡吃鱉的肉,法進法師說:我要救你可以,但是有個條件,從今以后不能吃眾生肉,我才答應救你。王爺就答應了。法進法師說,你先回去,我馬上就到。王爺騎著馬過來的,一下子到的時候,法進法師就到了。到王妃的房間去的時候,王妃已經(jīng)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了。法進法師拿了一個杯子,里面放水,他就繞著這個杯子三匝,嘴巴念念有詞,好,你讓她喝下去。喝下去病就好了。王爺很高興,送法進法師很多財物,法進法師全部供養(yǎng)寺廟。高僧傳里面有這么一個記載,意思是說,我們心中也能夠操作大悲咒,我們也能夠在心中把大悲咒操作一遍。有禪定的人,他也可以在心中把大悲咒操作一遍,這兩個功德差太多了。就是有禪定的人,他的心有強大的堪忍性,在《唯識學》上說,堪忍性。講一個譬喻,一只馬他的堪忍性超過一只狗,他的負載的力量。一只牛的堪忍性又超過一只馬。這個地方指的堪忍性不是指生理,是指內(nèi)心的堪忍性。有禪定的人,他在修布施、持戒、忍辱,在修一切善法的時候,他能夠使令這個善法的功德加強。你同樣在放一堂蒙山,當然放蒙山,能放的是一念心,所放的是蒙山的法。打妄想,散散亂亂在放蒙山,跟很專注在放蒙山,那是不同。你拜八十八佛也是一樣,早晚課都是這樣子。所有的布施、持戒、忍辱,乃至于一切大小乘的功德,都是由于止觀的力量緣故,而得增長乃至成辦,所以菩薩對于禪定,應該要數(shù)數(shù)的修習。因為他能夠加強你的心力,使令你造作善法更有力量。這個是講到禪定的一個功德。

  二、正修。

  這是講到修禪定的三個方法。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提出三個方法。

  (一)、心于何等所緣安住。

  修習禪定,第一個要選擇一個所緣的境界。所緣的境界,智者大師提出三個所緣境。第一個所緣境是眾生法界。你的色受想行識五蘊身心。一般南傳教法修的禪觀,他的所緣境就是扣著你的身心世界,多數(shù)是扣著色法,就是出息、入息。以息當所緣境。第二個是佛法。你的所緣境是佛的法界。你觀想佛的相好,觀想佛的名號,觀想佛的功德。一般凈土宗跟密宗,強調(diào)他力法門,強調(diào)本尊相應。以佛的法界為所緣境。第三個是心法。眾生法、佛法、心法。心法,天臺、唯識,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所緣境。觀照現(xiàn)前一念心性,觀心,以心為所緣境,以心觀心。心于何等所緣安住。我們在修禪定,你要先選一個你所緣的境界。所緣的境界有佛法界、眾生法界、心法三個。

  (二)、心于所緣如何安住

  選擇所緣境以后,我們下一個要作的就是正念。就是專注力。你要強迫你這一念心,要去專注你的所緣境。

  (三)、住所緣后應如何修

  這是正知的一個相續(xù)力。禪定的修學,主要是兩個。當你選完所緣境以后,就是正念、正知,兩個。「念」是銘記不忘。你的心中對于你的所緣境,一直的記住,不要去忘失。正知就是一個覺察審知的功夫,經(jīng)常要注意,你的心是不是還安住在所緣境。因為你在安住的時候,是不是被昏沉跟掉舉所破壞,就是正知。印光大師提到,我們修念佛三眛。他主要的修行方法,就是根據(jù)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一個專注力。一句彌陀念誦聽,就是你在佛號的所緣境當中,怎么修專注呢?這句佛號,念從心起,從你這一念皈依的心升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經(jīng)過這樣的念誦聽以后,你就是安住在佛號。但是安住的情況要把它相續(xù),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有一個韻調(diào),有一個韻調(diào)在心中運轉(zhuǎn),昏沉掉舉不容易插進來。相續(xù)力量要發(fā)動,主要是對治昏沉跟掉舉!傅襞e」是說我們內(nèi)心當中,在安住所緣境的時候,你的心已經(jīng)開始散動。雖然念佛,可也打妄想,打妄想也就念佛。他的心已經(jīng)不是心一境性,心同時跨越兩三個境界,在兩三個境界活動。他的心就是散動,掉舉。「昏沉」的意思,就是心中不明了。前面的掉舉是明了,但是不寂靜;璩潦羌澎o,有些微細的昏沉,你發(fā)現(xiàn)不出來,因為它很寂靜,它不是擾動相,昏沉是一個寂靜相。但是它沒有明了性,明了性失掉。所以說我們在禪定的時候,這個正知,是你要正確的知道,你這一念心是墮入昏沉,或是墮入掉舉,要經(jīng)常保持一個覺醒的功夫。這是禪定的三個方法,選擇所緣境,然后于所緣境專一安住,于所緣境相續(xù)安住。

  (四)、修習禪定差別內(nèi)容-一、世間禪。二、出世間禪。三、出世間上上禪。

  世間的禪定,主要特色就是有定無慧。就是它有禪定的力量,但是沒有觀照的智慧。說這個外道,他也知道內(nèi)心經(jīng)常擾擾動動,很容易起煩惱,很容易造罪業(yè),所以他也希望讓心寂靜下來。他強迫自己的心在一個所緣境,出息、入息,或者在丹田的地方,強迫自己專一相續(xù)的安住,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但是外道的禪定,沒有我空的智慧。他認為他那一念明了寂靜的心,就是恒常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我,一個大我的境界現(xiàn)前。有我罪即生。所以說他那個寂靜的心當中,無量劫的煩惱跟罪業(yè)的種子一個都沒減少,原封不動。無量無邊生死的煩惱,無量無邊的罪業(yè),完全沒有消滅。就像一個石頭把草壓住,把石頭搬開,里面的草一根也沒死,春風吹又生。外道一直想不通,如何把生死的業(yè)力消滅,他沒辦法。他到了那個高深的禪定,有八萬大劫的禪定,他內(nèi)心能夠寂靜八萬大劫,這么長的時間。但是他不能解脫,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于生老病死,十二因緣的力量。他不能讓十二因緣的力量停下來,不可以!就是他沒有我空的智慧。世間禪定,他在世間禪定當中,產(chǎn)生一個自我的執(zhí)著。

  出世間的禪定。一般二乘的禪定。二乘的禪定,他超越外道的禪定。雖然在禪定當中,寂靜明了。他能夠觀察寂靜明了的心,是假借因緣所生!敢蚓壦,我說即是空!辜澎o的心是怎么出現(xiàn)的呢?它不是有自性,它是因為我經(jīng)常專注的因緣才出現(xiàn)的。是假借我長時間在所緣境,專一安住、相續(xù)安住的因緣而出現(xiàn)寂靜。如果我不再專一安住的時候,這個寂靜的心就會消失掉。這個時候他知道,所謂寂靜也是因緣所生法。他修我空觀,就能夠達到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于生老病死滅。禪定中有我空的智慧,能夠解脫生死。

  出世間上上禪。這是菩薩禪。菩薩禪法跟二乘的禪法不同,菩薩禪法可以在動中修,他依止的是現(xiàn)前一念心性。一般二乘的禪定,他的所緣境是一定要在靜中修的。大部分在靜中修。智者大師說:二乘的禪法偏重在次第止觀。有次第的,先止后觀,修觀也要有次第,先空次假后中。菩薩的禪法,圓頓止觀,他直接觀照現(xiàn)前一念。一念不生,具足法界。這是一個不思議境界。菩薩禪法在修的時候,它要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教理修習。它在操作上很簡單,一念不生。但是什么叫一念不生?這四個字,你要花好幾年的時間去明白道理。什么叫一念不生?什么叫做生?什么叫做無生?教義的學習要花很長的時間。次第止觀不是,次第止觀的道理很淺,你只要長時間有恒心的操作,生轉(zhuǎn)熟,就能夠成就。所以這個出世間上上禪,對教理要很長時間的修學。教觀,用教來資助觀,就很重要。

  它的功德,身心安定,引生智慧。這個禪定啊能夠使令我們色身跟內(nèi)心能夠安樂,而這種安樂跟我們追求五欲的安樂是不一樣的。我們這一念心跟五欲的境界接觸,也有安樂的感受出現(xiàn)。但是這個安樂的感受,它的相貌是躁動的、不安的。禪定生起的時候,內(nèi)心也有安樂的感受,但是這個感受是寂靜的,非常寂靜的。它的樂的感受,不會破壞它的寂靜,還是非常寂靜住。很特別。雖然樂受,還是寂靜住。雖然寂靜住,可是充滿了樂受。這個是禪定一個特別的地方。第二個引生智慧。禪定引生智慧是約著增上緣的角度來說的,不是約親因緣。禪定本身不能生起智慧,如果你只是專注,就能生起智慧。那么外道他沒有學習佛法,他應該也生起智慧?事實上不然。所以禪定不是生起智慧的親因緣,但是禪定能夠幫助你生起智慧。譬如說我們看經(jīng)典。懺公師父,經(jīng)常要求我們看經(jīng)典之前先拜個佛,拜個一刻鐘、二刻鐘,然后靜坐一刻鐘,然后在看經(jīng)典。你終于了解,跟你剛做完事,心很躁動,你看經(jīng)典,你這一念心跟法義就是不相應,因為你躁動。經(jīng)過你拜佛、打坐以后,你的心寂靜下來,再看經(jīng)典,容易相應。禪定它能夠幫助你引生智慧,增上緣。智慧的生起是來自于聞思,在大乘經(jīng)典的多聞跟思惟。

  它的破惡能夠度散亂,對治我們散亂的煩惱。蕅益大師說,修學禪定的關鍵,就是滴水常流,則能穿石。他講一個譬喻,下雨天,屋檐有小水滴。小水滴是如此的柔軟,但是它常流。它長時間的流動,可以把地板上的強硬石頭把它穿破。水滴能夠穿破石頭,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它專。第一個水滴,滴到第一個地方。第二個水滴還是滴到同一個地方。就是所緣境不會換來換去。第二個、它常。功夫相續(xù)。你今天也念佛,明天也念佛,后天也念佛,長時間的功夫不斷。從蕅益大師給我們的譬喻,我們知道這個修行啊,什么東西只要一專心起來,力量就大。譬如今天你持大悲咒持了三遍,持往生咒持了三遍,你持了十幾個咒都持三遍。你要對某一件事情,你想要破除障礙,或者你身體有障礙,或者別人身體有障礙,你要為他加持。你持十個咒,一個咒持三遍,倒不如你專持一個大悲咒三十遍來的好。當然法門是沒有高下的,所有的咒功德都很大的。為什么他持的咒力量大,你持的咒力量就很薄弱呢?就是這個心。《瑜伽師地論》講一個譬喻,說這個刀子很利,但是小孩子拿這個刀子就沒力量,他不能砍斷樹。大人的心力強,刀子拿來,一刀就砍斷。同樣一把刀子,小孩子就不能把樹砍斷,大人把樹砍斷。表示我們在修學的時候,心持法,法持心。心在操作法門的時候,關鍵就在那個心。心力不可思議。不要去分別法門,大悲咒功德大,往生咒功德大,契機就是妙法,你持起來相應就好。但是你要多持幾遍,你對于你所皈依的法要熟。長時間的滴水常流,今天滴在這個地方,明天滴在這個地方,后天也滴在這個地方,長時間這個石頭就被你穿破。我們修行也是這樣,置心一處。你今天持大悲咒,明天也持大悲咒,持三十年的大悲咒,你持大悲咒就有力量,就是置心一處,無事不辦。禪定的特色就在這個地方,所以講心一境性,他要求你內(nèi)心當中,專注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當然念佛的道理也是這樣,印光大師說:「一心歸命,通身靠倒,死盡偷心,老實念佛!鼓悴灰鲜悄钔攴鹩X得佛的功德不夠用,又念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每一個菩薩的功德都是差不多,都是一樣,關鍵就是你要專,專一在所緣境。這個力量就是大。這是我們修禪定要注意的地方。

  辛六、般若

  一、般若自性-《廣論》云:「奢摩他者,謂心一境性;毘缽舍那,謂正觀察。」

  前面奢摩他的特性是心一境性。毘缽舍那觀的自性是正觀察。我們只有修禪定,它能夠?qū)χ挝覀冃闹械纳y。但是我們心中的顛倒是不能消滅的!赣^」是對于我們身心世界的一種正確的觀察,來破除我們心中的顛倒。

  二、趣入修習般若方便

  一、加行-《攝波羅密多論》云:「俱胝廋他無導盲,路且無知豈入城,五度無慧如無眼,無導非能證菩提!

  這個地方就是說明修習智慧的重要。「俱胝」就是億,百千萬億的億!甘菟故钦住!笩o導盲」有這么多無量無邊的行門,但是沒有智慧的引導,就像一個沒有眼睛的人一樣。雖然他的腳很有力量,他能夠產(chǎn)生很大的活動力,但是他沒有眼睛,沒有眼睛有什么過失呢?路且無知豈入城。他不能夠判斷這個道路在那里?如何的趣入涅槃城。這道路不是講身體的道路,是講內(nèi)心的道路。我們內(nèi)心當中有兩個道路,第一個雜染的道路,趨向于生死流轉(zhuǎn)的。第二個道路是趨向于清凈涅槃的道路。我們內(nèi)心當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很多很多染凈的相貌,我們?nèi)绻粚W習經(jīng)論,我們不能夠去抉擇,什么是該做?什么是不該做?我們也不知道內(nèi)心的狀態(tài)是應該消滅,還是應該增長?不知道。不知道的時候就不能夠趨向于涅槃的安樂。五度無慧如無眼,無導非能證菩提。前面的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假設沒有智慧的引導,這樣的善法就不能夠使令我們趨向于無上菩提,這個善法只能夠在人天得果報!付取咕褪遣_密,到彼岸。度就是你在布施、持戒、忍辱的時候,一定要跟波羅密相應,才能夠稱為度,否則只能夠是布施,不能夠說是布施度。因為你這個布施的行為,不能夠使令你到彼岸,只能夠在人天得果報。所以無導非能證菩提,六度無般若,空城有漏因。沒有般若波羅密的引導,善法不能使令你趨向無是菩提,不可以。這是講到智慧的重要性。

  二、正修

  有關智慧的修學,宗喀巴大師提出正反兩面。第一個是障礙我們智慧的。第二個是隨順智慧的。

  「愚癡之因,謂近惡友;懈怠懶惰極重睡眠;不樂觀擇;不解方廣;未知謂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見;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樂親近諸有智者!

  愚癡在佛法說是無明。一個人在黑暗當中,他不能抉擇什么事該作?什么事不該作?他不能夠去觀察生命的真相。他內(nèi)心當中有愚癡出現(xiàn),主要的宗喀巴大師提出七個原因。第一個、謂近惡友。經(jīng)常親近邪知邪見的人。我們這念心是受熏,真如受熏。你經(jīng)常接受什么思想的熏習,你內(nèi)心就會接受什么思想的影響。你經(jīng)常親近邪知邪見的人,你就容易有顛倒的邪見出現(xiàn)。菩薩戒要求受戒的菩薩,不能跟二乘人同一桌吃飯,連吃飯都不行,非常嚴格。因為你用大乘法熏他,他用小乘法熏你。他的法是思議境,大乘法是不思議境,他就會動搖你大乘的善根。所以說親近惡知識,是非常厲害的。《華嚴經(jīng)》上說,親近惡知識的過失,比親近獅子來厲害。因為獅子他只能傷害你一期的生命,你親近惡知識,他告訴你邪知邪見的觀念,那個觀念永遠留在你的心中,生生世世障礙你。獅子、老虎,牠只破壞你一期的生命而已,牠對你下輩子沒有破壞的力量。但是你邪知邪見,一入耳根永為種。那個思想在你的心中,生生世世破壞你的善根,所以惡知識是非常厲害的。懈怠懶惰極重睡眠;有些人有極重的昏沉。他一打坐就打瞌睡,內(nèi)心當中一片黑暗。雖然寂靜住,但是昏沉。這種人也容易慢慢愚癡。就是剛開始昏沉的時候,你不對治,時間久了,你經(jīng)常讓自己昏沉的狀態(tài),以后你學習很多的道理,學了半天,記不下來;蛘叻◣熤v解很清楚,你聽不懂。別人都聽懂,你還是聽不懂。對于業(yè)果的道理,空性的道理,你很難明白。所以昏沉久了以后,會讓你愚癡。宗大師說,一個人很容易昏沉,下輩子很容易到畜生道去。畜生道的特性就是癡,雖然你布施修了善業(yè),但是你到畜生道得果報,有的畜生福報很大,他就是癡,癡心所重。這個地方要注意。不樂觀擇。不喜歡修觀,不喜歡去如理思惟佛法的道理。他打坐只是讓自己心靜下來,只是讓自己明心而住,經(jīng)常落入一種無想的狀態(tài),時間久了,你也會變成愚癡、暗鈍。就是對道理很難明白,第六意識經(jīng)常不活動,時間久了,它就鈍。不解方廣。不明白大乘經(jīng)典的義理,這也是愚癡的原因。不想學習。未知謂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見。起增上慢,大部分都是有禪定的人,外道有了禪定以后,他的慢心特別的重,因為他沒有修我空觀,我執(zhí)就特別的大。因為他的禪定力量太大,他說扶尺是黃金,就變成黃金。他的心力很強,心力很強,他也不明白什么道理,他能夠有神通,有禪定就有神通。他入定以后,觀察牛生天,狗生天,他出來能夠講出一個道理,原來牛能夠生天。他對弟子說:我們想要生天,怎么辦呢?向牛學習、向狗學習。因為他有禪定,大家對他有信心,就持牛戒,持狗戒,因為他沒有佛法業(yè)果的正見。就是這個問題,上品邪見。「上品」就是說,他那個邪見很難改變。佛在世的時候,佛陀是無量劫來積功累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光明、無量相好的境界。外道看到佛陀,他不當一回事。佛陀跟他說法,他不相信。他的邪見,乃至于大威德的佛陀都沒辦法度化他。這是上品邪見;蛏尤,念我不能。這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老是覺得我這個人根性愚鈍,我不是修習智慧的根性。你老是覺得你不行,你果然不行,就是沒有信心。不樂親近諸有智者。內(nèi)心當中憍慢,不喜歡去親近善知識。這是愚癡生起的七個原因。

  再看我們生起智慧的原因。

  「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若不爾者,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則不知修何法故。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

  得到智慧的原因,第一個要親近善知識,因為法在人弘。法本身不能夠自我宣揚,必須有善知識的那一念心來弘傳。親近善知識以后,隨自力能而求多聞。經(jīng)常的聽聞善知識的開示。假設不是這樣,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智慧有三個,一個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聞慧是對于文字的道理一些粗淺的認識。譬如說,我們相信因果的道理,相信空性的道理。但是你沒有長時間的思惟,這個道理在你的心中,就是不深刻,很淺。你經(jīng)過長時間深入的思惟以后,法義就深入你的心中,你對道理的抉擇很深刻。所以在《唯識學》說,一個人他通達業(yè)果以后,他也可能會造惡業(yè)。但是他業(yè)果的智慧生起,他造惡業(yè)跟一般人造惡業(yè)不同,他造惡業(yè),馬上會生慚愧心,因為他馬上警覺到,他所創(chuàng)造的惡業(yè),會使令他引生不可樂果報,他馬上有這樣的警覺性。雖然他的習氣重,一時控制不住,但是他的慚愧心一活動,就能夠折損他造業(yè)的力量。一般我們造惡業(yè),我們無所謂。為什么?因為正見不現(xiàn)前。我們一般造惡業(yè),沒有生起慚愧心,這是我們有點斷滅見。我們不認為這個惡業(yè),對我們生命會有什么影響。當時至少在當時之下,可能事后會后悔,再起煩惱的時候,再起罪業(yè)的時候,假設慚愧心沒有生起,那表示你對業(yè)果的思想不夠深刻,還是有點偷心。思慧就是一個勝解,對于法義很深刻很深刻的理解。思慧能夠調(diào)伏煩惱,聞慧是不能夠調(diào)伏煩惱。若有多聞,由思所或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修慧就更厲害,修慧就是有禪定。禪定當中思惟法義,就能夠斷惑證真,轉(zhuǎn)凡成圣。

  是故菩薩當依智者,于大乘經(jīng)論勤求多聞,以諸教理,善為成立聞思之慧。

  成就智能就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這是成就智慧的原因。

  三、修習般若差別內(nèi)容-一、通達勝義慧。二、通達世俗慧。三、通達饒義有情慧。

  智慧的內(nèi)涵,第一個是勝義慧。通達我空法空的義理,觀察真諦理,觀察無相的真如理。第二個通達世俗慧。觀察諸法的差別,因緣果報的差別相。第三個通達饒義有情慧。這個地方是指度化眾生的一種善巧方便。有些人度化眾生,他容易善巧。這也是一種智慧。

  他的功德斷惑證理,教化眾生。自受用的話,能夠斷惑證理,利他,有智慧他就能夠教化眾生。破惡能夠度愚癡。對治心中的無明愚癡。這個智慧啊是佛法唯一不共外道的地方。外道的法也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但是外道的傳承當中,沒有佛法業(yè)果的道理,沒有空性的道理,真如的道理,他們沒有這樣智慧的傳承。沒有這種傳承有什么缺點呢?有兩個差別。外道在修習善法的時候,他容易退轉(zhuǎn)。譬如說,他修布施或放生。他在修善法的時候,假設他出現(xiàn)很多的逆境,他就容易退轉(zhuǎn)。因為我修那么多善業(yè),也不能出現(xiàn)可樂果報,原來人世間,生命是沒有軌則的。不是說善業(yè)成就可樂果報,惡業(yè)成就不可樂果報,原來生命是一個完全沒有軌則的,快樂痛苦是一種自然而有的,看誰的運氣好。他就容易生起邪見,就使令他退轉(zhuǎn)。佛弟子有因果的道理在支持他,他雖然很努力的布施、持戒、修懺,即使有逆境現(xiàn)前,他知道這是三世因果。我過去的罪業(yè),我今生因為修善的關系,重報輕受。本來我這個罪業(yè)要到地獄去的,善業(yè)的力量把惡業(yè)逼出來,重報輕受。他心中有這個道理在支持他,能夠使令他遇到逆境的時候,繼續(xù)修善下去。這個就是智慧的力量,正見的力量。這第一個他不容易退轉(zhuǎn)。其次,外道修習善法,不能夠成就解脫,因為他修習善法,只是他們教法的教授。為什么修習善法,他沒有這樣一種理論的傳承。在佛弟子當中,所有的修行,都是以智慧來引導,所以他的力量能夠集中,能夠成就解脫分!金剛經(jīng)》提到一個觀念,我們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比不上我們受持《金剛經(jīng)》四句偈,為什么?天親菩薩作了解釋。天親菩薩在《金剛般若經(jīng)論》上說:布施的善法,不能有般若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不能夠成就解脫分,沒有解脫的力量。你讀《金剛經(jīng)》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鼓銉(nèi)心當中在操作這個法義,那個法義能夠引生你解脫的力量。智慧,第一個有解脫的力量。第二個他使令你不退轉(zhuǎn)。有這兩種功德。

  問:以上「六度法門」其相互關系云何?

  講完六度,在《成唯識論》作一個問,它的關系怎么樣呢?

  答:如《成唯識論》云:「前前引生后后,后后持凈前前!

  六度,前面是后面的基礎,布施是持戒的基礎。持戒是忍辱的基礎。一定要有布施作基礎,才能夠生起持戒,有持戒而生忍辱,乃至于禪定、智慧。前前是后后的基礎。后后持凈前前。就是后面能夠使令前面的功德更加清凈圓滿。所以說你持戒以后,它能夠幫助你前面布施的功德更加的清凈、更加的圓滿。乃至于你生起智慧,能夠使令你禪定的功德更加清凈圓滿。后后持凈前前。相互關系是這樣子的。

  庚三、結嘆六度功德

  《解深密經(jīng)》云:「一切波羅密多,各有四種最勝威德:一者,于此波羅多正修行食,能舍慳吝、犯戒、心憤、懈怠、散亂、見趣所治。二者,于此正修行時,能為無上證等菩提真實資糧。三者,于此正修行時,于現(xiàn)法中,能自攝受饒益一切有情。四者,于此正修行時,于未來世,能得廣大無盡可愛諸果異熟!

  在《解深密經(jīng)》講出六波羅密有四種功德,第一個它能對治我們的慳吝、犯戒、心憤、懈怠、散亂、見趣所治。「見趣所治」就是邪見。六度各有它所對治的內(nèi)心的煩惱。就是它破惡的功德。第二個、于此正修行時,能為無上證等菩提真實資糧。能夠成佛你這個成佛的資糧。第三、于此正修行時,于現(xiàn)法中,能自攝受饒益一切有情。你在修六度的時候,能夠廣泛的跟一切眾生結緣,廣結善緣。四者,于此正修行時,于未來世,能得廣大無盡可愛諸果異熟。在你還沒有成佛之前,六度能夠使令你成就廣大的福報。菩薩入加行位以后,雖然他在人間得果報,但是他得果報,不是大富長者,就是國王,乃至于天王,福報大。為什么福報大呢?就是六度所成就。

  丙三、一佛乘

  修行篇第三,分丙一、總標五乘要義。丙二、別明五乘解脫法門。丙三、總歸一佛乘。前面的別明五乘解脫法門,是把法門開出來。一佛乘是把五乘的法門作一個融通。

  如來應世,化導眾生,為應眾生差別之根機,而開示五乘之解脫法門,此中有通有別。

  這五乘法門,有通跟別的差別。言別者,謂五乘法門各有其差別的教、理、行、果;言通者,謂五乘法門,一一皆是趣入佛道之方便。此即《法華經(jīng)》所謂「為實施權」、「開權顯實」之理。五乘法門,就別來說,它有它所依止的教、理、行、果。譬如說,人天的法門,你在操作五戒十善。你為什么要修五戒十善?所依止的道理就是業(yè)果,因為善業(yè)成就可樂果報,惡業(yè)成就不可樂果報。我們想離苦得樂,所以持五戒十善。這個道理來支持你修五戒十善。你在操作四諦十二因緣,所依止的道理就是我空、法空的道理。你在修六波羅密所依止的道理就是真如理。五乘有各依止的教理行果。這是講它的差別相。融通相就是講,五乘法門,都是趣入佛道之方便。就是所謂的「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其中要義,略述如下:

  先看(一)為實施權

  「實」就是真實究竟的功德。這個地方指的是成就佛道!笝唷咕褪巧魄煞奖。五乘的法門就是權。

  《法華經(jīng)》云:「過去無數(shù)劫,無量滅度佛,百千萬億種,其數(shù)不可量。如是諸世尊,種種緣譬喻,無數(shù)方便力,演說諸法相;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于佛道。又諸大圣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知所欲,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

  一開始在《法華經(jīng)》,佛陀引用過去佛的教化眾生的方式。說過去無量無邊滅度的佛,他的數(shù)量有百千萬億種,其數(shù)不可量。這些佛陀也是來到人世間的方式,以種種的因緣、譬喻,乃至于無數(shù)方便力!阜奖恪怪饕侵v言說,演說諸法相;這些世尊主要的目的,是演說一佛乘法,使令一切眾生成佛。這是講真實。佛陀出世,真實的目的要使一切有情成佛。佛陀要使一切眾生成佛,為什么講五乘,講一佛乘就好了。又諸大圣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知所欲。佛陀的心情,是很想直接講出成佛的法門,但是這當中必須考慮眾生的根基。眾生的內(nèi)心當中,他有他身心很堅固,很難改變的各式各樣的希望。有些人的心情,他不想成佛。他學習佛法的目的,只想要下輩子得到快樂的果報就好。有些人學習佛法,只想要成就偏空的涅槃,所以佛陀不得已,只好以異方便,差別的方便,來助顯第一義。所以說佛陀在一佛乘當中,開出五乘的法門。從人天乘當中,來加被內(nèi)心當中希望成就人天可樂果報的眾生。從聲聞緣覺乘當中,來加被,有些人只是希望解脫生死,他也不想成佛。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正報莊嚴、依報莊嚴,內(nèi)心當中不生好樂。他的心情只想安安靜靜的在一個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樣的寂靜里面安住就好。這樣子佛陀就為他說聲聞緣覺法來加被他。有些人他能夠承擔佛道,佛陀就大乘根性,為他講六波羅密的法門。佛陀的施設是約眾生的根器施設的,但是佛陀內(nèi)心的心情,是要使令一切眾生成佛。

  (二)開權顯實

  《法華經(jīng)》先為實施權以后,就講開權顯實,把權教的差別,匯歸到一佛乘的真實。《法華經(jīng)》云:「舍利弗,我今亦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佛陀開權顯實的時候說,舍利弗,我今亦如是!肝摇故轻屽饶材岱。我深深的知道眾生有種種欲,心中有各式各樣的欲望,有各式各樣的執(zhí)著,一時很難改變,所以我只好隨順他的習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五乘的法。舍利弗,你應該知道,我說五乘,真實的目的是要他們成佛。換句話說,佛陀的出世并不是要你生天,也不是要你成就阿羅漢果的。佛陀的心情只有一個,使令一切有情成佛。所以佛陀他自己說,假設今天我要使令一切有情,有一個念頭要使令你成就偏空涅槃,有一個心情要你成就人天果報,佛陀就墮入慳貪。為什么?你自己成佛,你只讓別人成就人天果報、二乘的偏空涅槃。所以說,佛陀不會這樣做的。所以佛陀施設的方便,主要是成佛的。

  又云:「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于眾生!

  不管你是小乘的聲聞、大乘的菩薩,只要你聽到我所說的法,乃至于一偈!敢毁省故且粋完整義理的最小單位。都能夠成佛無疑。為什么呢?因為在十方佛土,所教化的法門當中,唯獨只有成佛的法門,就是一乘法門。沒有所謂的二乘、三乘的差別。沒有,為什么有呢?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于眾生。在《法華經(jīng)》佛陀講一個譬喻,有一個很貧窮的村莊,大家非常的饑餓,都沒有飯吃。有一個慈悲的商主,就跟大家說,大家在這個地方快餓死了。我知道有一個寶所,里面有無量無邊的珍寶,有無量無邊的資具,能夠讓大家得到大安樂,我們應該到那個地方去。他們同意了,反正我們在這個地方流轉(zhuǎn),也是痛苦。好!跟著大商主走。這個地方本來是五百由旬可以到的,到了三百由旬的時候,路途非常遙遠,很多人都很疲憊,就想:走了三百由旬也沒有看到寶所的影子,干脆回去算了,那么累干什么呢?很多人就想退轉(zhuǎn)?吹椒鸬谰眠h,三大阿僧祇劫。不要回去,到山谷,就用神通力,變化一個化城。到這個地方休息一下,到里面吹吹冷氣,吃吃飯,休息一下。這個地方可以暫時的休息,大家很高興,不想再回去,到化城去休息一下。佛陀在為他們說大乘法,使令他們回小向大,從空出假,從化城出來,繼續(xù)往寶所走。佛陀的意思是說,人天的法跟二乘的法都是不圓滿,只有一佛乘才是最圓滿的。有一些小乘的學者,他認為小乘法是佛陀的本意,大乘法是后來才引生出來,就是大乘法是由小乘法開展出來!斗ㄈA經(jīng)》不是這個意思,剛好相反!斗ㄈA經(jīng)》的意思是說,大乘佛法是佛陀的本懷,佛陀說小乘法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講出來。以一佛乘分別說三。因為你根機不夠,從大乘法中開展出小乘法,不是說,從小乘法引生大乘法,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乘法,只有大乘法,怎么會有小乘呢?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于眾生。佛陀對于一類不能接受大乘法的,為他說四諦十二因緣。以這樣一個假名、假相、假用,來引導他們暫時解脫生死,到涅槃的境界。開權顯實以后,就把五乘,其實是佛陀為了佛道而施設的,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是趨向于一佛乘。所以他的教理行果,人就是果法,是統(tǒng)一起來的,完全是成佛的資糧。到最后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把五乘的差別打破。

  (三)權實不二

  總上應知,大圣立教,為應眾生差別之根機,宣說五乘解脫法門,其究竟目的,皆是假借種種善巧方便,以開顯眾生本具,生佛同體之「自性清凈心」,使令眾生得于現(xiàn)前一念無明妄想中「破迷開悟」,進而依此五乘法門得逐漸舍去「妄想執(zhí)著」,恢復吾人「本來面目」,成就諸佛無量無邊之功德莊嚴!

  修學佛道,主要的目的是先明白「自性清凈心」這個佛性的道理。開始「破迷開悟」,建立正見。緣這個正見,開始修行五乘法門,最后成就佛的無量的功德。這個地方主要有一個思想,我們今天安立一佛乘有一個思想。

  一佛乘的意思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一心萬行、萬行一心。換句話說,但能發(fā)菩提心,具足正見,隨修一法,皆是成佛資糧。

  「稱」是隨順!感浴故钦嫒绶鹦浴V灰覀儍(nèi)心當中明白我們有佛性,依止我們的清凈心,來修行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六度。隨修一法,全修在性。都是在開顯真如佛性。換句話說我們前面所強調(diào)的是每一個車乘都有他所到達的目的地。譬如說,你修五戒十善,車子能夠運載你的心到達人的果報,保證你下輩子再做人。你修十善法,十善法這個乘,能夠運載你的心生天。每一個法有它相對的果報,這是不能混亂的。但是到一佛乘的時候,就把法門的差別把他融通,關鍵不在這個法,關鍵是在能夠操作這個法的心。你能夠通達實相的道理,發(fā)起菩提心,具足正見,你雖然是修五戒十善,但是這個法也是成佛的資糧。他不是讓你得人天果報的。這個地方是把前面五乘的差別把它統(tǒng)一起來。所以說《法華經(jīng)》講出一個偈頌:「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聲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拐f乃至于你用極端的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以這樣散亂的心,去操作非常微小的善法。這個善法多小呢?你只是稱念一聲南無佛,連禮拜都沒沒有禮拜。沒有什么供養(yǎng),就是稱一聲南無佛。都是種下一個成佛的資糧。所以說《法華經(jīng)》講一佛乘,佛陀在教化眾生,他是一條線的。所謂一條線的意思就是說你在佛法當中持五戒十善,你生天。一貫道根據(jù)他們一貫道傳承的教法,他吃素修善放生,也生天。但是這兩個會不一樣,以暫時的因緣來說,他們兩個都會生天,是的。但是佛弟子受了佛陀的傳承,他這一套系統(tǒng)他會有力量使你不斷的前進。外道修習善法生天以后,他天的果報受完以后,他過去所操作那個法的力量就完全消失了!嘎暵勅羝兴_,聞我所說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無疑!咕褪钦f佛陀為實施權,佛陀雖然講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但是佛陀也把佛道的功德力放在這個法門當中。你暫時生天,但是他一佛乘的力量都還在。生完天以后,你會繼續(xù)的遇到佛陀,佛陀會繼續(xù)的為你開示,你還會不斷的增上。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地方,佛法在施設五乘的時候,他是一貫性的。不像外道生天完以后下來什么都沒有了,它沒有一貫的力量。什么叫為實施權?這個人有病,病的很厲害。但是這個藥實在是很苦,你又不想吃。你只是想要吃一點甜點,把肚子填飽,你對于這個病無所謂。醫(yī)生很厲害,你不想吃藥可以,把苦藥外面包一層巧克力。你以為是巧克力,當它是甜的,把肚子吃飽,但是你也把藥吃下去了。你在不知不覺當中,把成佛的因種,種下去了。佛陀高招的地方就在這個地方。佛陀在施設教法的時候,他是為了成佛而施設的。它讓你生天,那是暫時的,成佛的力道都還在的!溉羧松y心,入于塔廟中,一聲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因為你只要接受佛法,每一個佛法的力量都是成佛的力量。這樣子我們就知道原來前面的五乘,其實統(tǒng)一起來皆是成佛的資糧。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