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佛號念到底,可不可以?

一句佛號念到底,可不可以?

善士問:

  師父,我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我們都不夠了解自己,很難配藥,我們也不是醫(yī)生,那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選凈土法門的原因?刹豢梢跃鸵痪佛號念到底?阿彌陀佛!

凈界法師答:

  如果你的煩惱輕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愿力堅固,可以!三個如果。因為你都不需要,你沒有那個病。法門是治病的,你有那個病你就必須吃那個藥。當然你沒有那個病,你業(yè)障不重,那人天乘對你就沒有藥了。你自然不會去造殺盜淫妄,這五戒你也不要守,心平何勞持戒。你對人世間根本就沒有什么太多的情感,你也不需要思惟苦諦、調(diào)伏愛取,這個藥你也不需要了,你很自然安住真如,不需要修大乘安住空性。你這五乘法門對你通通不需要,但是這個條件是:如果這幾個條件成立的話。

  如果你有這個病你不吃藥,這個問題就麻煩了!因為它不會自己消失掉,那就看你的佛號能否沖得過去了。沖得過去,沖不過去這不知道,因為臨命終的時候充滿變數(shù),人的心是很復(fù)雜的一個東西,非常錯綜復(fù)雜。

  即便是佛陀,也只有到了你初地以后,他才給你授記說你會怎么樣,入了正定聚佛陀才給你授記的。你沒有入正定聚之前,你明天會發(fā)生任何事情,連佛都說不準,真的,佛都說不準。如果你一定要往生的話,其實,你對自己要很了解,很多人對自己不見得了解,為什么?你很少打坐。

  你看我們一個人很矛盾,我們對別人很了解,有沒有覺得,你隔壁的人是什么心態(tài),你講得清清楚楚,你可以講一個小時。哇!這個人怎么樣怎么樣,但是你不了解你自己,這是問題。因為我們六根都是向外,所以你沒有回光返照。不了解自己就很麻煩,因為你遇不到圣人,就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如果你生長在正法時代,你不需要了解自己,你拜文殊菩薩做師父,文殊菩薩說:“你前面三年給我老老實實地拜懺,后面三年給我修四念處,再后面你念佛就夠啦,其他都別看了。”他把你的路都鋪好了,你很幸運,生長在佛世,生長在圣人出世的地方。

  但你到了末法時代,你還蒙著眼睛到處走的時候,就糟糕!因為沒有圣人出世,你又不了解你自己,那你學(xué)這個法門干什么呢,我就不知道了!沒有醫(yī)生,藥你都亂吃(現(xiàn)在大家都亂吃藥了),你不能憑感覺在修行。

  佛陀沒有說法,《金剛經(jīng)》說,你說佛陀有說法就謗佛。佛陀沒有說法,那這個法怎么來的呢?佛陀是為應(yīng)眾生的需要而說的,這個很重要!是你有需要他才說的,所以這個法就沒有自性。如果佛陀出世,不管你有沒有需要,他就講一句話出來,這個法就有自性,它不必等待因緣,但事實上沒有,每一句話都是你需要他才說的,所以佛陀沒有說法。

  從這個概念我們就知道,這個法是用來治病的。諸位!你沒有事的時候會吃感冒藥嗎?不會!所以怎么樣為自己調(diào)配藥,那就很重要了!我建議你每天要有個打坐的功課,你就會慢慢了解自己。你那個心光,不要老是向外,偶爾把它調(diào)整一百八十度,看看你的內(nèi)心世界是怎么活動,它喜歡往哪里跑,它有一個軌道的。

  其實我們內(nèi)心里慢慢有它習(xí)慣性的一個軌道,你遇到事情的時候,人內(nèi)心里面,的確有它習(xí)慣性的活動,每一個人不一樣,你要把那個脈動抓出來,你就知道,這個人問題在哪里,然后就會減少你很多的時間,你就知道這個法。在這個法門當中,我們《佛法概要》講很多。你就知道,喔!我需要的是這一塊,這一塊對我是急迫的!

  所以當《佛法概要》學(xué)完以后,接下來就是你要了解自己,怎么做取舍,這個就是諸位的工作。好!還有沒有問題?理論上,我不知道諸位的根機,有些可能是圣人出世,也有可能。你越在末法時代出世,你的對治法門要越多。你在這個末法時代,某種程度你是共業(yè),這個法越到末法時代的時候,眾生的病越重,你靠一句佛號就越不夠。

  諸位!你看看歷代凈土宗的祖師,你會發(fā)覺有變化,你看早期唐朝的時候,善導(dǎo)大師的凈土概念很簡單,他叫你就一心歸命就夠啦,你相信自己是業(yè)障凡夫,你相信阿彌陀佛有無量功德,他一定可以救拔你。善導(dǎo)大師講來講去,都在講這個概念而已,“一心歸命”四個字而已,通身靠倒。那是什么時代?唐朝的時代,距離我們將近兩千年。

  唐朝過去了,宋朝,永明大師慢慢提出了“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當然他也同意“無禪有凈土”,他提出兩個概念。宋朝過去了,到了明朝的時候,就很少有祖師提到只要一句佛號就好,很少。到了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就又提出了理觀事修了。

  祖師在演變一個法的時候,都不是隨便的,他一定知道平均值,這個眾生的平均值已經(jīng)變化了,因為這個佛法有契理性跟契機性嘛,上契十方諸佛實相的道理,契理性不能變的。你不能說,!這個道理跟那個道理不一樣,唐朝的道理跟宋朝的道理,跟我們現(xiàn)在的道理,是一樣的,但是契機性就不一樣了,在取舍。

  諸位!你看看凈土宗的十三代祖師,比較一下你會發(fā)覺有一些變化,越到末法時代開的藥就稍微多了,這到底說明了什么事情,你們要去想一想。就是前面的藥已經(jīng)不夠用了,這藥輕病重,早期開的藥已經(jīng)不符合后世人使用了。這就是為什么要有歷代祖師,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不斷地要調(diào)整,如果說佛法沒有契機性,那歷代祖師通通不要了。有些人說,喔!看佛經(jīng)就好了,這句話不對。

  佛陀是原則性的開演,祖師呢,他是有時代背景,他會做微調(diào)。你這個時代,這個祖師在這個時代出現(xiàn),他知道怎么調(diào)整你這個藥方,要調(diào)整一下?醋鎺煹姆ㄊ瞧鯔C,看經(jīng)典是契理,這兩個都有需要。當然你也不能完全看祖師,蕅益大師說,你看看祖師也要看看佛陀,你至少了解“佛世芳規(guī)”,佛在世的時候是怎么教弟子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