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課、六道輪回 (一)

  第二十三課 六道輪回 (一)

  一切沉淪于分段生死眾生,其輪回的涂徑,不出六道。所謂輪回者:是描述其情狀,去來往復(fù),有如車輪的回旋,周而復(fù)始,無有不遍,故名六道輪回。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羅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此中上三道,稱三善道,因其造業(yè)程度,及生活狀況,比較優(yōu)良故;下三道稱三惡道,因其造業(yè)程度,及生活狀況,比較慘重故。

  天共有廿八重,其中四王天 (1) 在須彌山腰,忉利天 (2) 在須彌山頂,屬地居天,其余皆屬空居天。在四王忉利之上,尚有夜摩 (3)、兜率 (4)、化樂 (5)、他化自在 (6)、皆有男女之欲,統(tǒng)稱欲界六天,再上則多習(xí)禪定,無男女,其中初禪三天 (7)、二禪三天 (8)、三禪三天 (9)、四禪九天 (10)、此四種禪天,雖離欲事,尚有色身,故稱為色界十八天。更上則禪功更深,并色身亦無,只有神識存在,故稱為無色界四天,或四空天 (11)。

  阿修羅,譯義為無端,言其容貌丑陋也。又譯無酒,言其國釀酒不成也。又譯非天,言其福報(bào)似天,而無天之德也。約略言之,其前生不破戒能修布施,但不能斷除嗔心、我慢、惡念、故福似天,而德不如。性好斗,常與帝釋戰(zhàn),國中男丑女美,宮殿在須彌山北之大海下。

  餓鬼為常受饑餓之鬼,其中略有威德者,為山林冢廟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間棄食。無威德者,則常不得食,至于口中因渴出火,故名餓鬼。種類繁多,有多財(cái) (12)、無財(cái) (13)、針咽 (14)、焰口 (15)、大癭 (16)、臭口 (17)、針毛 (18)、等名。若究其因皆前生慳吝,不怖施,破律儀,犯菩薩戒 (19),毀佛涅槃等惡業(yè)所感。

  【注釋】

  (1) 須彌山腰,有四天王居之,各護(hù)一洲,因稱護(hù)世四天王,其天即名四王天,是六欲天的第一重。東為持國天,南為增長天,西為廣目天,北為多聞天。

  (2) 忉利即三十三之義,宮殿在須彌山頂,四方各有八天,中央帝釋天,統(tǒng)御三十二天,故稱三十三天。

  (3) 譯言時(shí)分,謂隨時(shí)受樂故,為欲界六天中的第三。

  (4) 譯言知足,謂于五欲境,知止足故,為欲界六天中的第四。

  (5) 自變化五塵,而自娛樂,故名化樂,為欲界六天中的第五。

  (6) 此天不用自己變現(xiàn)樂具,假下天化作,自在游戲,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六天之頂,其中的魔王,與色界摩醯首羅天,同為妨害正法的天魔。

  (7) 清凈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即梵眾、梵輔、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須段食,故無鼻舌二識,惟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yīng),喜受與意識相應(yīng)。

  (8) 清凈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即少光、無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無前五識,僅有意識,因之惟有喜舍二受,與意識相應(yīng)。

  (9) 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即少凈、無量凈,遍凈等三天。此三天,識受皆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

  較為凈妙。

  (10) 此天前五識俱無,亦無喜受,僅有舍受,與意識相應(yīng),名為四禪。即無云、福生、廣果、無想、無熱、善見、善現(xiàn),色究竟等九天。

  (11) 此四天但有定果色,無業(yè)果色,故無身質(zhì)。又正報(bào)無有色蘊(yùn),依報(bào)亦無國土宮殿,故曰無世色,又名空處天。即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非想非非想等四天。

  (12) 得飲食較多者,為多財(cái)鬼。

  (13) 不得飲食者,為無財(cái)鬼。

  (14) 腹大如山,咽細(xì)如針鋒,滴水不容,名曰針咽。

  (15) 口出火焰,名曰焰口。

  (16) 項(xiàng)生大癭,流出臭膿,擠而食之,少得充饑,名曰大癭。

  (17) 口常腐臭,飲食難通,饑渴狂奔,名曰臭口。

  (18) 腹毛如針,內(nèi)鉆自體,有如中箭狂走,時(shí)逢不凈物,少濟(jì)饑渴,名曰針毛。

  (19) 大乘菩薩僧的戒律,名菩薩戒。依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心地品,其戒相為十重戒,四十八輕戒,是為出家菩薩戒。若依優(yōu)婆塞戒經(jīng)受戒品,則列六重戒,二十八輕戒,是為在家菩薩戒。

  【習(xí)題】

  (一) 三善道那三道?何故稱為善道?三惡道是那三道?何故稱為惡道?

  (二) 天共有多少重?其中欲界天若干?色界天若干?無色界天若干?

  (三) 何謂地居天?共有幾重?忉利二字,作何解釋?

  (四) 何以稱為:欲界、色界、無色界?

  (五) 餓鬼的前生,系作何惡業(yè)所致?

精彩推薦
推薦內(nèi)容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