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與行孝

  出家與行孝

  《佛教孝親思想的省思》一文,有關「孝親」的話題,引起了一些網(wǎng)友的關注,例如:「出家之后,如何行孝呢?」「放不下家如何修行?」等等。以下圍繞「出家」與「行孝」的問題略作回應。

  (一)「世間孝」與「出世間孝」

  首先,大家要知道孝親觀,可分為「廣義」與「狹義」兩方面。

  狹義的孝親觀只局限于一生,也就是今生今世的父母,孝行也不過表現(xiàn)為對父母生前生活所需的滿足,時刻關心其生理、心理的感受,亦即滿足其物質(zhì)上與精神上的一切正當需求。能夠做到這樣的話,就已經(jīng)算是孝。這是世間的孝。

  而廣義的孝親觀,所孝敬的是生生世世的父母。如《梵網(wǎng)經(jīng)菩薩戒》所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父母的概念擴展到六道一切眾生,而對父母行孝的內(nèi)容,也由簡單的物質(zhì)、精神上的暫時供養(yǎng),轉(zhuǎn)向幫助父母脫離六道,截斷生死洪流,真正的離苦得樂。這是出世間的孝。

  (二)出家乃真行孝

  若為度脫六道一切眾生而出家者,更是大孝。因為出家的目的無非是為上求佛法,下化眾生,這種愿度一切眾生的菩薩道思想,可以說是佛教孝親觀的特質(zhì)所在。

  中國長期以來,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一般人都認為出家乃屬不孝。由于出家之人剃發(fā)、染衣,自然不能于現(xiàn)世家中侍奉父母,承歡膝下;父母不僅在物質(zhì)上得不到子女的供養(yǎng),同時還要飽受思念子女之苦,此為不孝之一。

  事實上,佛教絕不放棄對現(xiàn)世父母的行孝!段宸致伞肪矶d:

  「時,畢陵伽婆蹉父母貧窮,欲以衣供養(yǎng)而不敢,以是白佛。佛以是集比丘僧,告諸比丘:『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于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yǎng),猶不難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yǎng)父母,若不供養(yǎng)得重罪。』」

  可見,縱然是出家之人,也絕不舍棄對父母的供養(yǎng)和照顧,雖然比丘、比丘尼以乞食的方式資養(yǎng)色身,也可減衣缽之資以奉親。

  世人認為,出家人棄親于不顧,決然出家,使父母老來失去依怙,大不孝也。其實,此為不了解佛教戒律之說,因為出家受十戒之時,必須身無十六種遮難,「父母不允」即是遮難之一,即如果父母不允許子女出家,那么,子女不得違背父母意愿而勉強出家,縱然出家也不得受戒,必須待父母許可,方得受戒。

  《四分律》卷三十四載,凈飯王得知佛陀要度自己的兒子羅睺羅出家的時候,悲泣向佛哀求:「父母不許之人不得度令出家。唯愿世尊,自今已去,敕諸比丘,父母不許,不得度令出家。」「爾時,世尊以此因緣集諸比丘僧曰:『父母于子,多所饒益;養(yǎng)育乳哺,冀其長大,世人所觀:而諸比丘,父母不許,輒便度之,自今已去,父母不許,不得度令出家;若度,當如法治!弧

  可見,佛制戒要求弟子凡是出家,必須首先取得父母的同意。而不是離棄雙親,撒手不管,從而隱入山林,逃避責任。事實上,出家人是舍棄了對父母晨昏的侍奉,從而追求以出世修行的功德來盡孝。因為出家人如果清凈持戒,威儀具足,那么他流露出來的智慧、威儀、身教等修行的功德,不僅可以利益父母,同時還可澤及整個家族;因父母、親眷由于其戒德的感化,從而激發(fā)了向善之心,繼而進修各種善行,走上了學修佛法的正道,從而獲得真正的法益。

  正如《長老尼偈》云:「其(出家者)兄弟、父母在天界能夠有享受不盡的欲樂。」《長者偈》中也說:「具有智慧的人出生在家的話,此雄者(出家修行者)的七代父母可凈!惯@也就是俗語所謂「一人得道,九族生天」的意思。

  (三)知恩報恩與盡孝

  佛教特重報恩,佛陀鄭重告誡弟子要知返哺,即懂報恩。佛教認為父母恩是我們所最應回報的四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國土恩)之一,其所提出的「孝」的觀念,純粹出于報恩心理,目的是為了回報父母對子女恩情的付出。在佛弟子心中,生命是處于生生不息的輪回之中,人一生最痛者莫過于死亡,而父母此生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終結,他們會因各自的業(yè)力,不斷地輪回,所以未來還會面臨無盡的生生死死,受到無盡的死亡的折磨,所以此一生的資身供養(yǎng),并不算最好的報恩,唯有令父母從生死之苦中拔出,才是給父母最好的回報,才是徹底的盡孝。而且,佛弟子心中的最高目標莫過于成佛,所以,唯有令父母成佛,才算是徹底的報恩盡孝。

  所以,出家才是真孝、大孝、出世間的孝。

  (四)居家修行之道

  如果放不下家,可以居家修行。佛教稱之為「居士」。在慧遠大師所著之《維摩義記》卷一末中說:「居士有二,一廣積資產(chǎn),居財之士名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佛教的居士即屬于后者,泛指在家修道的善男子或善女人。

  要知道,在家居士學佛,培養(yǎng)對三寶(佛、法、僧)的信心(虔誠心)實在是第一要務。一個學佛的人對三寶沒有信心,就如同播下煮熟的稻種,是不會結出實修的果實的。所以,一個真正想學佛修行的人,首先要皈依三寶、親近三寶、恭敬三寶。三皈之后,更要受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八關齋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以華鬘裝嚴其身,不歌舞觀聽,(七)不坐臥高廣華麗大床,(八)不非時食。

  此外還要奉行十善:五戒的前四戒,再加上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如果能夠把五戒十善持好,做到身端、言端、意端,就可以算是一個好居士。

  一個好居士、就要做一個好的影響眾,在行為上必然是自利利他的;在幫助自己的同時,也能幫助別人,不但自己學佛,而且還影響別人學佛。現(xiàn)今社會,學佛的人很多,但是無始以來的習氣,尤其是貢高我慢之心特別重,透過五戒、十善的修持,就可以改變壞習慣,轉(zhuǎn)化無明煩惱,提升人格與品質(zhì)。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無論修學哪一法門,在家居士都要時時警醒自己要勤修善業(yè),信心不失。這就是佛陀的好弟子。

  因此,為佛弟子者,無論在家、出家,真正能盡孝的就是努力修行(并且將所有修行功德回向過去及現(xiàn)在父母),唯有修行成佛,才是真正的報父母恩。(當然亦是報師長恩、眾生恩、國土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