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貢獻
佛教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貢獻
道堅
【教學目的與要求】一個民族的崛起,必有相應(yīng)民族文化的興盛,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的美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延續(xù)存在至今的國家。中華民族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以儒、釋、道三教文化為中心的文明主體,佛教傳入后,致力于中華文明的建設(shè),并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節(jié)佛教對中國倫理學的影響
一佛教與中國倫理學
中國倫理學流派紛呈,可謂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自虞唐三代的天道思想形成始,至周季的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爭鳴,及漢武帝罷黜百家而獨尊儒術(shù),而漸以儒家倫理為正統(tǒng)。中國儒家倫理學的范疇極為廣博,依蔡元培先生之說,哲學及心理學為中國倫理學的前提,其他如“‘為政以德,曰孝治天下’,是政治學范圍于倫理也。曰‘國民修其孝弟忠信,可使制梃以撻堅甲利兵’,是軍事學范圍于倫理也。曰‘攻擊異教,恒以無父無君為辭’,是宗教學范圍于倫理也!u定詩古文辭,恒以載道述德,眷懷君父為優(yōu)點’,是美學亦范圍于倫理也”。因此,中國倫理學涉及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一個內(nèi)容豐富的綜合性學科。
作為正統(tǒng)中國倫理學的儒家,在宗法制度及家庭觀念的影響下,以“三綱五!睘榫V要,具有濃郁現(xiàn)實主義及人生化的色彩。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三綱以倫理為基礎(chǔ),以“家天下”的皇權(quán)思想統(tǒng)攝六紀(即君、臣、父、子、夫、妻六紀),確定了君、父、夫的絕對權(quán)威,并以“忠”、“孝”為人生最高道德行為。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叭省睘槲宄V,是儒家理想中人格完成的圣人道德論,從其德言為“仁”,從其行言為“孝”,從其性言為“忠恕之道”。仁是重視生命的尊嚴,普濟博愛的精神境界,并以“仁者愛人,知者知人”及“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來說明仁的道德論。
佛教東傳初期,對中國傳統(tǒng)倫理綱常來說可謂嚴重的挑戰(zhàn)。儒家倫理為封建倫理道德體系,屬于世俗的,即以神化君權(quán)結(jié)合家庭倫理觀念,形成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而佛教倫理提倡種性平等,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理念,宣揚人人皆可成佛的平等自由思想,顯然與儒家倫理相悖。佛教自稱以解脫世間種種纏縛,證得具有“常、樂、我、凈”四德的涅槃寂靜境界為目標。因此佛教并不以世俗道德倫理為最高準則,而是以世俗諦基礎(chǔ),超越世諦的出世間倫理道德為歸趣。這種圓融真俗二諦的倫理道德觀,甚而不受現(xiàn)實倫理綱常的束縛,具有超道德的性質(zhì)。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過程中,注重融攝傳統(tǒng)倫理道德,即吸取儒家倫理道德思想,以補入世之不足,逐漸形成完整的中國佛教倫理學體系,成為中華倫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佛教倫理道德
(一)佛性論
中國佛教倫理學以對人的本質(zhì)、本性的思考為基礎(chǔ),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有其神圣性,都具有解脫成佛的潛能。然而佛性受到煩惱妄想的覆蓋而不顯發(fā),因而輪回六道,不得解脫。眾生若能斷除無明惑業(yè),則見佛性,獲得涅槃的永恒之樂。佛性論是佛教人性論的基礎(chǔ),為去惡從善、修行成佛提供了理論根據(jù),對宋明以來的儒家道德修養(yǎng)論有直接的啟示作用。
人人本自具足佛性,都可以成就佛道。在人性面前,人人平等,沒有尊卑貴賤之分,打破人為的階級劃分,讓不同職業(yè)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人,在佛性論的思想下平等互利。這種超越狹隘民族主義、地方主義的理念,為世界的和平發(fā)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佛教客觀分析了人性的善惡性質(zhì)后,以佛性論性善惡學說來論證成佛及眾生生死輪回的根據(jù),為社會倫理道德提供了許多積極的思考,如一闡提成佛說,表明有罪眾生雖然犯有嚴重過失,但不失其人性的尊嚴,因而應(yīng)該給予起碼的人道主義關(guān)懷等。
(二)因果報應(yīng)學說
所謂因果報應(yīng)學說,也稱萬有因果律,指善惡行為必將獲得一定的善惡果報。佛教認為生命是永恒的,在業(yè)力的牽引下,輪回于生命的各種類型中,其類型大致分為六種,即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等六道。天、人、阿修羅的境遇相對較好,屬三善道,地獄、餓鬼、畜生三道生活在比較痛苦的環(huán)境中,屬三惡道,也稱三途(地獄為血途,餓鬼為火途,畜生為刀途)。佛教認為,未來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修十善業(yè)上升天道,修持五戒轉(zhuǎn)生人間,修福不修慧生于阿修羅道,貪婪的眾生轉(zhuǎn)生餓鬼道,造作惡業(yè)則墮落地獄,不明真理愚癡無智轉(zhuǎn)生畜生道。六道升沉,全憑自己的心念和行為作主,而不是命運或上蒼的安排。過去的行為影響現(xiàn)在的生活,現(xiàn)在的行為又影響著未來的命運,人在命運流程中始終占著主動的位置,從而形成佛教獨特的生命觀。
(三)佛教戒律學
在佛教倫理學中,戒律學始終貫穿佛教思想體系,認為“戒”為佛教總綱“戒定慧”三學之首,受到佛教界空前的重視。
戒與律原有不同的意義。戒音譯為尸羅,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和虔敬,引申為防非止惡義。律是梵語優(yōu)婆羅叉的意譯,一指禁制之法,一指詮量罪的輕重。而“戒律”并用,意謂維持佛教教團的道德性、法律性的規(guī)范。亦即‘律\’指為維持教團秩序而規(guī)定的種種規(guī)律條項及違犯規(guī)律之罰則,屬于形式的、他律的。‘戒\’指內(nèi)心自發(fā)性地持守規(guī)律,屬于精神的、自律的。然而戒與律并非分離而行,而是平行地共同維持教團秩序?傊,戒的范圍窄,律則包含一切律儀,如行住坐臥四大威儀也含攝其中。廣義而言,“戒律”有戒、律、律儀等義,有規(guī)范身心,引生善果的勝用。
佛教一般以三聚凈戒來說明戒律學。第一攝律儀戒是佛教分層管理的基本行為準則,即佛教教團所受的戒。攝律儀戒以消極的約束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其主要強調(diào)不許干什么,以自利為主。第二攝善法戒強調(diào)佛教徒的個人、家庭、社會等義務(wù),并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遠大理想,勤修一切善法,如四宏誓愿、六度和十善等。攝善法戒要求佛弟子積極面對現(xiàn)實,為營造眾生的福祉作最大的努力,以利他為主。第三攝眾生戒,玄奘譯為饒益有情戒,即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廣作饒益眾生事業(yè)。為利益無邊眾生,甚至可以以一切方便行門,不受教條主義的約束,如看病、說法、報恩、救護、勸慰、布施等等。攝眾生戒屬自他二利結(jié)合,甚至具有超越倫理的性質(zhì),如為救護眾人的生命和財物,以慈心殺盜賊,則不犯戒。
(四)佛教孝道論
佛教認為孝為人道的基本倫理準則,人而不孝,則連畜生都不如。父母恩沉似海,應(yīng)如何報答?《五分律》卷二十說:“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于上大小便利,并以極世珍奇衣食供養(yǎng),猶不能報須臾之恩,故當盡心盡壽供養(yǎng)父母,若不供養(yǎng),必得重罪!币蚨B(yǎng)事親為基本報恩方式!惰缶W(wǎng)經(jīng)》卷下云:“孝順乃至道之法,故以孝為戒!狈鸾虒⑿⒌挠^念與戒結(jié)合起來,認為孝道是成就佛道的必備因素,甚至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
佛教又將孝道分為世間孝與出世間孝,供給父母衣食等為世間之孝,以佛法開導(dǎo)父母為出世間之孝。出世間孝擴大世間孝的局限性,將所有的人作為自己的父母,“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而供養(yǎng)承事。這是超越家庭觀念的普遍孝道論,為社會提供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風尚。
佛教對中國哲學的貢獻
一佛教哲學是中國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佛教哲學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豐富了中國哲學的內(nèi)容,同時又不同程度地推動了中國哲學的發(fā)展。兩漢以前,中國哲學的發(fā)展與古代的傳統(tǒng)宗教信仰密切相關(guān),在魏晉以后,中國哲學在儒、釋、道的沖突與交融中發(fā)展演變,最終形成以儒、釋、道文化為主體的哲學系統(tǒng)。佛教哲學自兩晉的格義化、玄學化,逐漸影響中國哲學,到隋唐佛教哲學高度發(fā)達,在中國哲學史上大放異彩。
二佛教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
(一) 宇宙論的擴展
儒家以天地四方為界,六合之外存而不論。道家以“道”來表示宇宙的無限性。佛教以“三千大千”說和“劫波”說揭示了空間上多元層次性和時間上的多元階段性,并以“華藏世界”的宏觀宇宙哲學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佛教的宇宙觀注重生命體在自然中的地位,認為有情生命和無情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有情生命為有情世間,無情界為器世間,二者圓融一體,相互依存,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
(二) 本體論的深化
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本體論不甚發(fā)達,佛教形而上本體論傳入,如“二諦圓融”和“事理相攝”的理論,即分析本質(zhì)世界和現(xiàn)象世界的相互辯證關(guān)系,使中國的本體論思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 心性論的開拓
隋唐以前,中國哲學側(cè)重于天人關(guān)系的闡釋,隋唐佛教后,因受到佛教涅槃佛性說和般若無知說的影響,儒家哲學也重點轉(zhuǎn)移到心性之學上來,強調(diào)本心的清徹明覺和返本復(fù)性的功夫,形成一套系統(tǒng)的性理之學,這是接受佛教心性論薰陶的結(jié)果。
(四) 人生論的提升
佛教有豐富的人生論,如以悲苦人生論為基礎(chǔ)的“四諦”說,著重認知這個世界的真相為苦、空、無常、無我的觀念,并要求面對苦難的世間,去探尋苦的根源,尋求解脫諸苦的方法,最終導(dǎo)致永恒的快樂。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和積極濟世的六度思想,豐富了人生智慧,使人從現(xiàn)實中得到超脫,獲得不為凡情所動的保持自我能力,對中國的人生哲學發(fā)生了相當深刻的影響。
(五)認識論的推進
佛教的法相唯識學長于名相的分析,對人的心理活動和認知過程有極為細致的研究,以八識學說剖析精神現(xiàn)象,并以“種子說”、“薰習說”、“變現(xiàn)說”等闡述了系統(tǒng)的認識論,從而彌補了中國哲學缺乏獨立的認識論之不足。
(六) 辯證法的豐富
佛教辯證法以華嚴學的“圓融無礙”思想為代表,打破一切人為的界域,將差別、矛盾、對立統(tǒng)一溝通起來,恢復(fù)世界的整體性和普遍聯(lián)系的規(guī)律,是高度發(fā)達的辯證法。
第三節(jié)佛教對中國文學藝術(shù)及科學技術(shù)的貢獻
一佛教與中國文學
佛教為中國文學帶來了新的文體,新的意境,新的命意遣詞方法,也就是帶來了形式和內(nèi)容兩方面的重大變化。在形式方面,佛教對于律體詩和俗文學(包括說唱文學、通俗小說、戲曲等)的產(chǎn)生有著直接的作用;在內(nèi)容方面,主要主張就人生而觀其無?嗫,就宇宙而知其變轉(zhuǎn)幻化,從而為文人開拓了新的意境及超現(xiàn)實的想像力,表現(xiàn)出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一) 佛教翻譯文學的形成
從漢末到西晉,安世高、支婁迦讖、竺法護等人采取直譯的方法翻譯佛經(jīng),“辯而不華,質(zhì)而不野”。(《宋高僧傳·安世高傳》)東晉以來,佛經(jīng)翻譯家逐漸創(chuàng)造了一種融冶華梵的新體裁——翻譯文學,為中國文學史開辟了新的園地。如姚秦時譯經(jīng)大師鳩摩羅什主譯的《維摩詰所說經(jīng)》、《妙法蓮華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等,譯文宏麗優(yōu)美,語意顯明曉暢,為歷代文人所喜愛,常被人們作為純粹的文學作品來研讀,對文學界影響很大。佛陀跋陀羅等譯《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文瀾壯闊,宏偉瑰奇。曇無讖譯《佛所行贊經(jīng)》,傳述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故事,是一部韻文形式的傳遍文學。這兩部佛經(jīng)的文學色彩極為濃厚,在文學史上的影響不小。中國漢魏以來,散文和韻文日益走上駢儷的道路,此時的佛經(jīng)翻譯家以樸實平易的白話文體譯經(jīng),但求易曉,不加藻飾,這種新文體對改變當時中國文學的文體方向起了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地影響了后代的文學發(fā)展。
(二) 佛教推動音韻學的和律體詩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佛教對于中國詩歌的影響十分巨大,一方面是伴隨著佛教而傳入的印度聲明論,導(dǎo)致南朝音韻學上四聲的發(fā)明和詩歌格律上八病的制定,從而推動了唐以來格律詩新體裁的開創(chuàng);一方面是佛教的思想,尤其是般若學空宗理論和禪宗思想,給詩歌的內(nèi)容以強烈的刺激,豐富了詩歌的意境,使詩歌的面貌更為多姿多彩。
(三) 佛教導(dǎo)致說唱文學——變文、寶卷、彈詞、鼓詞的相繼產(chǎn)生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佛教對于說唱文學和小說的影響,比對詩歌的影響還要顯著。自南北朝以來,佛教為了弘法的需要,開始推行經(jīng)文的“轉(zhuǎn)讀”、“梵唄”的歌唱和“唱導(dǎo)”三種宣傳教義的方式。由于誦讀、講說、歌唱、贊嘆等形式多樣化,說唱結(jié)合不僅開佛教俗唱的風氣,而且有變文之作,繼之有寶卷、彈詞、鼓詞等文學藝術(shù)出現(xiàn)。
(四) 佛教為古典小說提供了故事情節(jié)和思想內(nèi)容
佛教對我國古代志怪小說和神魔小說提供故事來源,啟發(fā)藝術(shù)構(gòu)思。我國上古文學作品注意“辭達”,風格質(zhì)樸,不利于小說的創(chuàng)傷和發(fā)展。而佛教典籍則廣取譬喻,以寓言、故事來說明教義,往往把佛理融化在華麗奇妙的文藝形式里,取得形象教化的成效。佛教典籍的流傳,有利于打破中國小說的博物、逸聞、笑話等傳統(tǒng)題材的束縛,為小說創(chuàng)作打開文闊的天地。六朝時佛道盛行,形成了侈談鬼神、稱道靈異的社會風氣,從而產(chǎn)生了許多志怪小說。如干寶的《搜神記》等。
(五)佛教為中國文學語言寶庫增添新的詞匯
隨著佛教典籍的翻譯和流傳,佛教典籍中不少優(yōu)美的典故和具有藝術(shù)美的新詞語,被引進了我國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學作品,其中源于佛教的成語,幾乎占了漢語史上外來成語百分之九十以上。印度和中國佛教的新詞匯豐富了我國文學語言的寶庫,使?jié)h語言的表現(xiàn)力更為靈活,為中國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佛教與中國藝術(shù)
佛教傳入中國后,中國的佛教建筑及造像藝術(shù)等逐漸發(fā)展,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中華民族文化與印度文化、漢族文化與少數(shù)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推進了中國藝術(shù)的發(fā)展。此時佛教的作用非常巨大。北方佛教重修持,立寺建塔,造像刻碑,蔚然成風。南方佛教重義理,詩歌、繪畫、書法及佛寺建筑藝術(shù)盛極一時,與北方的石窟藝術(shù)等交相輝映。唐代是中國古代藝術(shù)史上的黃金時代,佛教建筑、雕像、繪畫藝術(shù),燦爛輝煌,登峰造極。到了元代藏傳佛教的造像藝術(shù)傳入內(nèi)地,豐富了佛教藝術(shù)的寶庫。本文擬從如下幾方面寫:
佛教建筑藝術(shù)——佛殿、佛塔和經(jīng)幢
佛教雕塑
佛教繪畫
佛教音樂
三佛教與中國科學技術(shù)
(一)佛教與醫(yī)藥衛(wèi)生學
佛教的養(yǎng)生論、禪學對中國古代的醫(yī)療、養(yǎng)生、健身和開發(fā)智慧有密切關(guān)連。禪定能使人斷除煩惱,淡化欲念,純凈思慮,安適身心,自然能治病健身。西藏密宗的瑜伽修煉有益于養(yǎng)生,在僧人的推動下,藏醫(yī)藏藥有獨特的療效。
(二)佛教與印刷術(shù)
佛教為了傳播文化,對中國印刷術(shù)的貢獻杰出。
(三)佛教與天文、地理和歷史學
我國僧人來往于絲綢之路,見識廣闊,其游記域志對中國和亞洲地理學、歷史學作出過重大貢獻。如法顯的《佛國記》,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為中外學界所推崇。
唐代僧人一行大師精于歷象陰陽五行之術(shù),是著名的天文學家,他改撰《天元大衍歷經(jīng)》,續(xù)成《魏書·天文志》,在世界上第一次算出子午線的長度等。
(四)佛教與園林種植學
佛教寺院的園林藝術(shù)發(fā)達,對中國園圃種植業(yè)有很大的英魂,其不僅林木花果種類繁多,而且引進國外新品種,培植奇花異木、菜疏藥草,并向社會推廣,如茶葉種植業(yè)的發(fā)展,僧人便有很大的功勞。
【基本概念】佛教倫理學佛性論因果報應(yīng)學說戒律學孝道論佛教哲學佛教宇宙觀本體論心性論人生論認識論辯證法佛教文學翻譯文學音韻學說唱文學佛教藝術(shù)建筑、雕塑、繪畫、音樂藝術(shù)佛教與科學技術(shù)醫(yī)藥衛(wèi)生天文、地理及園林種植學
【思考題】1、佛教文化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位?
2、什么是佛教倫理學?
3、佛教戒律學與中國傳統(tǒng)倫理的異同?
4、佛教對中國哲學的影響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5、佛教對中國文學的貢獻有哪些?
6、什么是佛教藝術(shù)?
7、請簡述佛教藝術(shù)在中國藝術(shù)中的作用?
8、佛教對中國科學技術(shù)的貢獻有哪些?
【閱讀材料】1、牟鐘鑒等著《中國宗教通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祁志祥《佛學與中國文化》,學林出版社。
3、黃頌一主編《佛教二百題》,四川人民出版社。
4、方立天《中草藥佛教與傳統(tǒng)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上一篇:做好佛教教育工作 促進和諧社會到來
- 下一篇:虛云大師的教育理念
- 覺深法師/道堅法師/徐玉成:釋迦牟尼時代,印度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 凈界法師:佛教妙音是什么意思?心力跟佛力之間的橋梁是什么?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guān)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本源法師:佛教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積極入世的
- 太虛大師:學佛者第一步需要對佛與佛教有種認識
- 界文法師:佛教的慈悲觀怎么理解?
- 妙江法師:“科學”、“貿(mào)易”、“單位”這些名詞都出自佛教
- 大安法師:佛教“牧!笔鞘裁匆馑?就是在修心
- 大安法師:佛教經(jīng)典與道教經(jīng)典可以同時誦嗎?
- 印光大師:佛教以孝為根本在大乘經(jīng)中多有闡發(fā)顯明
- 宏海法師: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 凈界法師:佛教天乘四空定之空無邊處定
- 覺真法師:佛教因果論的社會功能和倫理價值
- 界文法師:佛教是如何看待慈心禪的?
- 宏海法師:佛教為什么不殺生?戒殺是首善
- 印光大師:佛教往生的故事,佛力加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弘一法師/慶裕: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處
- 如瑞法師: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
- 虛云老和尚:虛云老和尚:見佛、聞法、遇善知識之難
- 濟群法師:世上沒有壞人壞事會怎樣?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安法師文章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妙境法師講解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道堅法師]釋迦牟尼時代,印度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 [弘一法師]有內(nèi)涵才能更淡定
- [普洱茶]為什么普洱茶要做成緊壓茶?
- [禪宗文化]寒山《嗔是心中火》
- [哲理故事]拿著是累贅,放下是超然
- [佛經(jīng)故事]仆護驢索,大智若愚
- [佛與人生]無心的傷害
- [佛學常識]臥具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
- [弘一法師]不躁動才能應(yīng)萬變
- [紅茶]紅茶和綠茶有什么不同?
- [禪宗文化]無名尼《悟道詩》的禪意
- [哲理故事]放下是原諒,放下才快樂
- [佛經(jīng)故事]惡醫(yī)治駝
- [佛與人生]天下皆醉我獨醒?
- [佛學常識]傳衣這種服裝有什么含義?
- [弘一法師]心定氣平淡定自如
- [紅茶]祁門紅茶屬于什么茶?祁門紅茶的產(chǎn)地、泡法、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