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無我與法無我?
“佛告圣者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如實知人無我、法無我。如實能知二種障故。遠離二種煩惱。大慧。是名如來如實知覺。大慧。聲聞辟支佛得此法者。亦名為佛。大慧。是因緣故我說一乘。爾時世尊重說偈言:善知二無我,二障二煩惱;得不思議變 是名佛知覺。”
一。人無我
“譬如壞器即易破壞。眾生受身亦復如是。既受身已是眾苦器。譬如大樹花果繁茂眾鳥能壞。如多干草小火能焚。眾生受身為苦所壞亦復如是。”
大般涅盤經卷第十二、圣行品第七之二中有經文:
“世間眾生顛倒覆心。貪著生相,厭患老死。迦葉。菩薩不爾。觀其初生已見過患。迦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愿生天。以生當有老、病、死故。是以俱棄,曾無愛心。凡夫愚人,不知老、病、死等過患。是故貪受生、死二法。復次迦葉。如婆羅門幼稚童子,為饑所逼。見人糞中有庵羅果,即便取之。有智見已,呵責之言。汝婆羅門,種姓清凈。何故取是糞中穢果?童子聞已,赧然有愧。即答之言:我實不食,為欲洗凈,還棄舍之。智者語言:汝大愚癡,若還棄者,本不應取。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于此生分,不受、不舍。如彼智者呵責童子。凡夫之人欣生、惡死。如彼童子,取果還棄。”
大般涅盤經卷第三十一、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五中有經文:
“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內有風冷,身即受害。善男子。譬如芭蕉,生實則枯。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善男子。亦如芭蕉,內無堅實。一切眾生身亦如是。善男子。如蛇、鼠、狼各各相于,常生怨心。眾生四大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鵝王。不樂冢墓。菩薩亦爾,于身冢墓亦不貪樂。善男子。如旃陀羅七世相繼,不舍其業(yè)。是故為人之所輕*。是身種子亦復如是。種子精血,究竟不凈。以不凈故,諸佛菩薩之所輕呵。善男子。是身不如摩羅耶山,生于栴檀。亦不能生優(yōu)缽羅花、芬陀利花、瞻婆花、摩利迦花、婆師迦花。九孔常流,膿血不凈。生處臭穢,丑陋可惡。常與諸蟲共在一處。善男子。譬如世間雖有上妙清凈園林,死尸于中,則為不凈。眾共舍之,不生愛著。色界亦爾,雖復凈妙,以有身故,諸佛菩薩悉共舍之。”
大般涅盤經卷第三十二、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六中說:
“眾生我者即是五陰。離陰之外,更無別我。善男子。譬如莖、葉、須、臺,合為蓮花。離是之外,更無別花。眾生我者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墻壁,草木和合,名之為舍。離是之外,更無別舍。如佉陀羅樹、波羅奢樹、尼拘陀樹、郁曇缽樹,和合為林。離是之外,更無別林。譬如車兵、象馬步兵,和合為軍。離是之外,更無別軍。譬如五色雜線和合,名之為綺。離是之外,更無別綺。如四姓和合,名為大眾。離是之外,更無別眾。眾生我者亦復如是。離五陰外,更無別我。善男子。如來常住,則名為我。如來法身,無邊無礙、不生不滅。得八自在,是名為我。眾生真實無如是我”。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二、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二有偈說:“如來證涅盤 永斷于生死”。
大般涅盤經卷第三十四、迦葉菩薩品第十二之二中有經文:“爾時世尊復告迦葉:善男子。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如是等身我悉不見。唯見無常破壞微塵雜食等身。何以故。如來當入于涅盤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三、十定品第二十七之四中有經文:
“菩薩摩訶薩以此開示一切如來無差別性,此是無礙方便之門,此能出生菩薩眾會,此法唯是三昧境界,此能勇進入薩婆若,此能開顯諸三昧門,此能無礙普入諸剎,此能調伏一切眾生,此能住于無眾生際,此能開示一切佛法,此于境界皆無所得。雖一切時演說開示,而恒遠離妄想分別;雖知諸法皆無所作,而能示現(xiàn)一切作業(yè);雖知諸佛無有二相,而能顯示一切諸佛;雖知無色,而演說諸色;雖知無受,而演說諸受;雖知無想,而演說諸想;雖知無行,而演說諸行;雖知無識,而演說諸識,恒以法輪開示一切;雖知法無生(無自性,皆是因緣生、因緣滅),而常轉法輪;雖知法無差別(其性無差別--無性),而說諸差別門;雖知諸法無有生滅(其性沒有生滅),而說一切生滅之相;雖知諸法無粗無細,而說諸法粗細之相;雖知諸法無上、中、下,而能宣說最上之法;雖知諸法不可言說(以法無性故,如來雖說一切法而無所說--《大般涅盤經》),而能演說清凈言辭;雖知諸法無內無外,而說一切內外諸法;雖知諸法不可了知,而說種種智慧觀察;雖知諸法無有真實,而說出離真實之道;雖知諸法畢竟無盡,而能演說盡諸有漏;雖知諸法無違無諍,然亦不無自他差別;雖知諸法畢竟無師(自己明心見性),而常尊敬一切師長;雖知諸法不由他悟,而常尊敬諸善知識;雖知法無轉,而轉法輪;雖知法無起,而示諸因緣;雖知諸法無有前際,而廣說過去;雖知諸法無有后際,而廣說未來;雖知諸法無有中際,而廣說現(xiàn)在;雖知諸法無有作者,而說諸作業(yè);雖知諸法無有因緣(性清凈、無有生),而說諸集因;雖知諸法無有等比,而說平等、不平等道;雖知諸法無有言說,而決定說三世之法;雖知諸法無有所依,而說依善法而得出離;雖知法無身,而廣說法身;雖知三世諸佛無邊,而能演說唯有一佛;雖知法無色,而現(xiàn)種種色;雖知法無見,而廣說諸見;雖知法無相,而說種種相;雖知諸法無有境界,而廣宣說智慧境界;雖知諸法無有差別,而說行果種種差別;雖知諸法無有出離,而說清凈諸出離行;雖知諸法本來常住,而說一切諸流轉法;雖知諸法無有照明,而恒廣說照明之法。”
大般涅盤經卷第五、如來性品第四之二中有經文:“如來身界不可壞故。所以者何?以無身聚,唯有法性。法性之性理不可壞。”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如來現(xiàn)品第三十七之一中有經文:
“譬如虛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身故。如來身亦如是,遍一切處,遍一切眾生,遍一切法,遍一切國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來身無身故,為眾生故示現(xiàn)其身。”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三、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三中有經文:
“如來遍滿一切諸處,猶如虛空。虛空之性不可得見。如來亦爾,實不可見。以自在故,令一切見。如是自在名為大我。如是大我名大涅盤。以是義故名大涅盤。”
大般涅盤經卷第三十、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四中佛說:
“若言我者,則是如來。何以故?身無邊故、無疑網故。不作不受故,名為常。不生不滅故,名為樂。無煩惱垢故,名為凈。無有十相故,名為空。是故如來常樂我凈,空無諸相。”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梵行品第八之六中有經文:“見佛性者。非眾生也。”
大般涅盤經卷第四、如來性品第四之一中佛說:“我已久住是大涅盤種種示現(xiàn)神通變化。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閻浮提種種示現(xiàn)。如首楞嚴經中廣說。我于三千大千世界或閻浮提示現(xiàn)涅盤。亦不畢竟取于涅盤;蜷惛√崾救肽柑チ钇涓改干易酉。而我此身畢竟不從淫欲和合而得生也。我已久從無量劫來離于淫欲。我今此身即是法身 。隨順世間示現(xiàn)入胎。善男子。此閻浮提林微尼園。示現(xiàn)從母摩耶而生。生已即能東行七步唱如是言:我于人天阿修羅中最尊、最上。父母人天見已驚喜生希有心。而諸人等謂是嬰兒。而我此身無量劫來久離是法。如來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筋脈骨髓之所成立。隨順世間眾生法故示為嬰兒。南行七步示現(xiàn):欲為無量眾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現(xiàn):生盡永斷老死,是最后身。北行七步示現(xiàn):已度諸有生死。東行七步示:為眾生而作導首。四維七步示現(xiàn):斷滅種種煩惱、四魔種性。成于如來應正遍知。上行七步示現(xiàn):不為不凈之物之所染污,猶如虛空。下行七步示現(xiàn):法雨滅地獄火。令彼眾生受安隱樂。毀禁戒者示作霜雹。
我于閻浮提示現(xiàn)出家受具足戒,精勤修道。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眾人皆謂是阿羅漢果易得不難。然我已于無量劫中成阿羅漢果。為欲度脫諸眾生故,坐于道場菩提樹下,以草為座,摧伏眾魔。眾皆謂我:始于道場菩提樹下,降伏魔官。然我已于無量劫中久降伏已。為欲降伏剛強眾生故現(xiàn)是化。我又示現(xiàn)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眾皆謂我有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然我是身,所得果報,悉無如是大小便利、出入息等。隨順世間故示如是。我又示現(xiàn)受人信施。然我是身都無饑渴。隨順世法故示如是。我又示同諸眾生故,現(xiàn)有睡眠。然我已于無量劫中。具足無上深妙智慧遠離三有。進止威儀。頭痛、腹痛、背痛、木槍、洗足、洗手、洗面、漱口、嚼楊枝等。眾皆謂我有如是事。然我此身都無此事。我足清凈猶如蓮花?跉鈨魸、如優(yōu)缽羅香。一切眾生謂我是人、我實非人。我又示現(xiàn)受糞掃衣,浣濯縫打。然我久已不須是衣。眾人皆謂:羅睺羅者是我之子。輸頭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處在世間受諸快樂。離如是事出家學道。眾人復言:是王太子瞿曇大姓。遠離世樂,求出世法。然我久離世間淫欲。如是等事悉是示現(xiàn)。一切眾生咸謂是人,然我實非。”
二。法無我
大般涅盤經卷第四十、憍陳如品第十三之二中說:“善男子。自性之性,性不可轉。若言眼性見者,常應能見。不應有見,有不見時。是故當知從因緣見,非無因緣。善男子。汝言非因五塵,生貪解脫。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生貪解脫,雖復不同五塵因緣。惡覺觀故,則生貪欲。善覺觀故,則得解脫。善男子。內因緣故,生貪解脫。外因緣故,則能增長。是故汝言:一切諸法各有自性。不因五塵生貪解脫,無有是處。善男子。汝言具足諸根,乏于財物,不得自在。諸根殘缺,多饒財寶,得大自在。因此以明有自性。故不從因緣者。是義不然。何以故?善男子。眾生從業(yè)而有果報。如是果報則有三種:一者現(xiàn)報。二者生報。三者后報。貧窮巨富,根具不具,是業(yè)各異。若有自性,具諸根者,應饒財寶,饒財寶者,應具諸根。今則不爾,是故定知,無有自性,皆從因緣。如汝所言:世間小兒未能分別五塵因緣,亦啼亦笑。是故一切有自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自性者。笑應常笑,啼應常啼。不應一笑一啼。若一笑一啼,當知一切悉從因緣。是故不應說一切法有自性故,不從因緣。”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六、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六中,佛對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說:“善男子。如汝所說:若乳無酪性,不應出酪。尼拘陀子無五丈性。則不應有五丈之質。愚癡之人作如是說。智者終不發(fā)如是言。何以故?以無性故。善男子。如其乳中有酪性者。不應復假眾緣力也。善男子。如水乳雜臥至一月,終不成酪。若以一渧頗求樹汁。投之于中,即便成酪。若本有酪,何故待緣?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假眾緣故則便可見。假眾緣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待眾緣,然后成者,即是無性。”
也就是說:如果有自性,不需要因緣即可自生。而一切法自不能生,都需靠因緣合和方可得生,因此說一切法無有自性,皆是因緣生法。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八、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二中說:“譬如有人。有筆、紙、墨。和合成字。而是紙中,本無有字。以本無故。假緣而成。若本有者。何須眾緣?譬如青黃。合成綠色。當知是二。本無緣性。若本有者。何須合成?善男子。譬如眾生。因食得命。而此食中,實無有命。若本有命。未食之時。食應是命。善男子。一切諸法,本無有性。以是義故我說是偈:
本無今有 本有今無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善男子。一切諸法因緣故生,因緣故滅。”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五、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五中佛說:“從緣生故,名之為有。無自性故,名之為無。是故如來說言諸法:非有、非無。”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三、菩薩問明品第十中有經文:“法性本無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夜摩宮中偈贊品第二十中有經文:“一切法無來,是故無有生,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一切法無生,亦復無有滅,若能如是解,斯人見如來。諸法無生故,自性無所有,如是分別知,此人達深義。”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一 、光明遍照 高貴德王菩薩品 第十之一中有經文:“有漏之法未生之時已有生性,故生能生。 無漏之法本無生性,是故生不能生。”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六、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六中說:“一切諸法性本自空。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
此品中又說:“以性不可得故說為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以相似相續(xù)故。凡夫見已說言諸法性不空寂。菩薩摩訶薩具足五事。是故見法性本空寂”。
大般涅盤經卷第八、如來性品第四之五中說:“一切諸法唯除涅盤,更無一法而是常者”。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一、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一中佛說:“是大涅盤無有生相。是名不生不生。……不生者名為涅盤。
大般涅盤經卷第二十二、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第十之二有偈說:“如來證涅盤 永斷于生死”。
大般涅盤經卷第十四、圣行品第七之四中佛說:“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若有諸法從緣生者則知無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緣生。善男子。佛性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過去、非未來、非現(xiàn)在。非因所作、非無因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無相。非有名、非無名。非名、非色、非長、非短。非陰界入之所攝持。是故名常。善男子。佛性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法。法即是常。善男子。常者即是如來,如來即是僧。僧即是常。以是義故從因生法,不名為常。是諸外道無有一法不從因生。善男子。是諸外道不見佛性、如來及法。是故外道所可言說,悉是妄語、無有真諦。諸凡夫人。先見瓶衣、車乘、舍宅、城郭、河水、山林、男女、象馬、牛羊。后見相似便言是常。當知其實非是常也。善男子。一切有為皆是無常。虛空無為是故為常。佛性無為是故為常。虛空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無為。無為者即是常。常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僧。僧即無為。無為者即是常。善男子。有為之法凡有二種。色法非色法。非色法者心心數(shù)法。色法者地水火風。善男子。心名無常。何以故。性是攀緣相應分別故。善男子。眼識性異,乃至意識性異,是故無常。善男子。色境界異乃至法境界異是故無常。善男子。眼識相應異乃至意識相應異是故無常。善男子。心若常者眼識應獨緣一切法。善男子。若眼識異乃至意識異則知無常。以法相似,念念生滅。凡夫見已計之為常。善男子。諸因緣相可破壞故,亦名無常”。
大般涅盤經卷第三十、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四中有經文:“說一切法悉是無常。惟說如來常住不變”。
- 上一篇: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對待金錢的觀念
- 下一篇:什么是隨喜功德?為什么要隨喜功德?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假如有人問自己幸福嗎?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轉煩惱?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覺沒精進、學習落后了,對不起師父怎么看?
- 慧遠大師的《廬山東林雜詩》解釋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師”?
- 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過去的記憶嗎?
- 佛教的橫三世佛指的是哪三個佛?
- 感覺勸別人念佛很難,怎么辦?
- 父母與孩子是什么關系,佛弟子如何與家人相處?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樂眾生
- 圓滿供養(yǎng)一切成就供養(yǎng)的因緣
- 能無欲無求地度過此生挺好,可做起來不容易怎么辦?
- 舉心動念成善惡,善觀其心,止惡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qū)別
- 佛教忍辱法門的五個層次
- 一切的煩惱皆源于心,心態(tài)決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一生簡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稱謂是如何來的?
- 應該怎樣做慈善,平衡與工作生活的關系?
- 如何勸說愛說臟話的親友?
- 彌勒菩薩為什么是未來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凈業(yè)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應該做哪些功課、定課?如何實修?
- 何謂慈悲?
- 什么叫隨喜功德?
- 人生迷茫怎么辦?
- 在家人可以直呼師父名字嗎?
- 低調做事,認真領會悲、智、和、敬的精神
- 可以躺著聽經嗎?
- 如斯的覺性
- 最早的居士是誰?
- [其他漢傳法師]怎么才能把現(xiàn)前之事入到唯心之理
- [其他漢傳法師]為什么做了這么多的供養(yǎng)卻沒有功德?
- [紅茶]工夫紅茶為什么叫工夫紅茶?
- [禪宗公案]什么是道?清凈之水
- [生活故事]和尚也會打電話
- [哲理故事]量大才好做事,樹大方能遮陰
- [佛與人生]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佛學常識]出家僧人的四威儀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佛源法師]投胎是個大問題,信愿堅固就不會走錯路
- [夢參法師]念佛念到什么程度能往生?看破放下
- [綠茶]金山翠芽屬于什么茶?鎮(zhèn)江金山翠芽的產地與特點
- [禪宗文化]禪偈是什么意思?
- [哲理故事]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
- [佛經故事]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佛與人生]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佛學常識]生理期和孕婦能去寺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