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欲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

  欲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1)

  佛經(jīng)上將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稱為欲界,欲界的顯著特征就在一個“欲”字上。那么何為欲呢?欲就是生命內在的希求。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體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欲望。

  我國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柳宗元在《柳河東集》中寫過一個寓言《蝂傳》,揭示了欲望過多,必定會遭受無限苦果的道理:

  蝂形體比蝸牛要小,自己沒有殼,是一種天生喜愛背東西的小黑蟲子。它在爬行時不管遇到什么東西,如吃剩下的食物或沙粒、草葉等雜物,總是抓取過來放在背上,繼續(xù)前行。于是,東西愈壓愈重,即使非常疲憊它也不會放棄。它的背很粗糙,因而東西堆上去不會散落。有時候背上的東西太重,越積越沉疲勞到了極點,也不肯放下,兩只后腿就摟著背上的東西,走路時一搖一晃的,累得半死。

  有一天,它在爬行的路上發(fā)現(xiàn)了蝸牛的殼,覺得可以用來作為自己的房子,以后不用擔心風吹日曬了,就背在了背上。

  爬了沒多遠,又發(fā)現(xiàn)一個更大更漂亮的蝸牛殼,又舍不得丟下原來的,怎么辦呢?就兩個一塊背著。但兩個又不好背,就用了很多唾液、鼻涕、眼淚黏合在了一起,繼續(xù)走路。沒走出多遠,又看到一個更好的,又舍不得喜新厭舊,于是又用眼淚、唾液將它黏合在一起,繼續(xù)前進,如此一來它被累得上氣不接下氣。

  有人見它如此辛苦的樣子,心生憐憫,就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墒俏l蝂如果能爬行,又把東西像原先一樣抓取過來背上。這種小蟲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肯停下來,導致跌倒,最后摔死在地上。

  無獨有偶,在泰國有“壓死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故事,身大力不虧的大象過去是泰國運輸?shù)闹饕ぞ撸Υ鬅o窮,背負千斤而輕松自如,給它馱物時常常一開始成百上千斤它不在乎,只要未到它的生理極限,它就能釋放壓力,也就是它有休息的機會,能健康長壽地活下去。但一旦它已經(jīng)不堪重負,馱物超過了它可以承受的壓力極限的臨界點,這個時候只要在它身上再放一根稻草都有可能使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倒地而死亡。

  人是萬物之靈,按理說,不會犯下像蝜蝂這類低等動物所犯的錯誤,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扮演著蝜蝂的悲劇角色,不斷為自己的人生做加法。每個人從出生起,從赤身**,從一無所有,從不知自己姓甚名誰,就開始了加法的人生,各式各樣的東西、各式各樣的名號開始添綴我們的生命。似乎身上擁有的東西越多,就越富有、越幸福,到頭來呢,卻把自己弄得不堪重負、身心俱疲。

  人們常說“貪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心永遠不能滿足,貪心太重,就像蛇一樣,想把一頭大象吞掉。想想蛇吞象的樣子,會是一種什么感受——咽不進,吐不出,要多別扭有多別扭。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一輩子將自身置于忙忙碌碌、患得患失之中。這樣活著,未免太累!

  有一個居住在窮鄉(xiāng)僻壤間的農夫,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簡單平淡的生活,雖然日子不算富裕,但卻過得逍遙自在。

  有一天,他在地頭勞作時偶然挖到一個價值連城的金羅漢,發(fā)了大財,鄉(xiāng)親們都向他投去羨慕的眼光,他當然十分得意?墒沁^了不久,這個農夫卻變得郁郁寡歡,整天心事重重,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原來,他總是擔心有人覬覦他的寶貝,睡覺時也把它抱在懷里。而且,他還想:“羅漢應該是十八尊,我只挖到一尊,還有十七尊不知在什么地方?要是那十七尊羅漢也能歸我所有,那該多好!”

  欲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2)

  在沒有得到金羅漢時,這個農夫雖不富有,但過得悠閑自得,其樂融融。可是在挖到金羅漢后,如獲至寶的他反倒吃飯沒胃口、睡覺也不安穩(wěn)了,生活也沒有以前快樂了。這就是欲望膨脹造成的痛苦。

  現(xiàn)在有很多人都在上演著類似的悲劇,似乎以往任何時候都沒有像今天的人們這樣物欲膨脹。他們并不因為豐富的物質環(huán)境而感到滿足,而是處在不斷向外的追求中,要豪宅、要名車、要穿金戴銀、要年入百萬,權位高點再高點,俸祿多點再多點,事業(yè)更盛,愛情更美,家產更厚,加,加,加……貪得無厭、永不滿足。這些無盡的欲望就像一個永遠填不滿的無底洞,一點點吞噬著人們的心靈,舊的欲望填滿了緊接著新的欲望又產生了,直到有一天這些身外之物成為他們的沉重負擔、吃盡苦頭,以致為此而鋃鐺入獄或累死在追求“物”的病床上。這正是現(xiàn)代人覺得生活不幸福的原因所在。

  欲望強的人表現(xiàn)之一就在于擁有強烈的占有欲。欲壑難填的人,總是忘記自己已經(jīng)擁有的,而去追求未有的:擠公交太累了,還是打的省事;開QQ車太沒檔次了,明兒換輛寶馬;臺式電腦太笨重,還是換個筆記本電腦好;有了點小錢,給家里的電視更新?lián)Q代,最好還是大屏幕液晶的……總之,不管別人有沒有,我得有。如果一個人擁有過多的欲望,就會貪心地去攫取、占有和掠奪,一旦不能隨心所愿,就必然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欲望過多,痛苦也越多,當不堪重負、心力交瘁時,就有可能會在悵惘、憤懣和失落中沉淪下去。

  欲望強的人除了占有,還愛慕虛榮,喜歡比較攀比。豪華紅白喜事生日宴,企業(yè)舉債買車充門面,看著人家紅火鬧“紅眼”……如今虛榮攀比成了“社會病”。為面子,為炫富,怕人瞧不起,怕人說閑話,總要挖空心思把自己打扮得風風光光:你一個月掙五千,我得掙一萬,我得比你有本事;你烤田,我就得開阿爾法,我胰你顯得有身份;你結婚花十萬,我就得花二十萬,不能讓人家說小氣;房子你買兩室兩廳的,我得買三室的,我不能落后于你……在攀比心理的作用下,消費水平經(jīng)常會超過甚至大大超過自己的購買或者支付能力,把自己弄得負債累累,家里天天開戰(zhàn),還造成大量的社會資源被浪費。

  盲目攀比、比較的社會風氣又會導致激烈的競爭。競爭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人們潛在的力量,可以促進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但嚴酷的競爭又使人們不得不活得更累、更辛苦。例如為權者費盡心機弄了個科長的位子,往往會想如何再高攀一層,從無名小卒一直競爭到副職到正職……為了自己的權力欲望上躥下跳,左請右送,前遮后擋,絞盡腦汁讓自己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他是痛苦的!

  人們不斷地占有、攀比、競爭,無非是想過上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但有得必有失。你可能財富得到了,事業(yè)得到了,名聲得到了,享樂得到了,但輕松的心態(tài)卻失去了,相應的自由也失去了,甚至于最后孜孜求得的幸福也失去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