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因果故事 >

結(jié)論 第七章

  結(jié)論 第七章

  陰德要積得深廣,才能受用,才有力量轉(zhuǎn)變命運。不積陰德,我們就會隨著過去世所造的業(yè)力流轉(zhuǎn),這就是被命運限制住了。

  廣積陰德最好,因偽遺留書本給兒孫,兒孫未必能讀。留財富給子孫,常反而害了他們,使他們好吃懶做。

  我們必須深深體會到:我們人生總難免一死。一旦大限到來,一切東西都無法保留住。縱使自己的身體,仍然會舍棄,何況那些身外之物呢?一個人死了以后什么東西都不帶走,而只有帶走自己今生所做的善惡業(yè),隨著這善惡業(yè)去投胎受生(參見孛經(jīng)抄)。所以古人說:

  ‘一日無常到,

  方知夢里人,

  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yè)隨身。’

  不要以為財富是你所擁有的。財物是‘五家’所共有的。那五家呢?盜賊、水災(zāi)(天災(zāi))、火災(zāi)(人禍)、官府、敗家子。告訴你,如果你沒有廣積陰德,當(dāng)心這五家隨時都可發(fā)生在你身上。你何不趁早利用這會朽壞的財物來做永恒的功德呢?財物太多別人看了會眼紅嫉妒,肖小之徒知道了可能會做出對你不利的事情?墒顷幍潞智慧沒人搶得走,最保險。而且陰德和智慧對于你的子孫和來世幫助太大了。不然,易經(jīng)上怎么斬釘截鐵地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為什么一般人大都‘富不過三代’,而范仲淹的家族竟能興盛了八百年而不衰呢?因為一般人大都不懂得行善,而且無時無刻不在造惡念惡業(yè),所以容易出敗家子。一出了敗家子,你再多的財富也完了?墒欠吨傺筒煌,他積得陰德太多了。他當(dāng)宰相,可是他死后,他家人卻居然沒有錢買棺材。因為他平時把所有的錢財都拿去救助貧困了。假如你也好像范仲淹先生這么做,你的子孫也一定會發(fā)達(dá)的!

  行善貴在及時努力。我們大家現(xiàn)在就開始積陰德吧!否則恐怕會太遲了。因為生命無常,我們并不知道死神何時會來臨,所以應(yīng)該趁早修善積福。

  ‘心田種德急修持,

  生死無常不可期。

  窗外日光彈指過,

  為人能有幾多時?’—宋士元

  ‘一年又一年,漸漸改容顏。始作兒童戲,看看白發(fā)全。

  莫造來生孽,回頭種福田。休待無常到,修行早向前。’—缺名

  今天我和諸君所談的改造命運原理比起佛經(jīng)解脫生老病死的智慧,可是小巫見大巫。盼望諸君讀了這本書以后,不要就此自滿,發(fā)心去精研教典、深入經(jīng)藏,你將來的成就才是不可限量的。謹(jǐn)在此恭祝大家法喜充滿,;雙修!

  附注

  注一:‘知由善因生善果,知因惡因生惡果,惡遠(yuǎn)惡離矣。’(涅槃經(jīng))

  注二:劫是印度最長的一種時間單位,一小劫合計一千六百八十萬年,一劫合計十三億四千四百萬年。

  注三:‘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詩經(jīng))

  注四:‘天難堪,命靡常。’(書經(jīng))

  注五:‘天作孽,猶可造;自作孽,不可活。’(書經(jīng)太甲)

  注六:‘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書經(jīng))

  注七:‘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經(jīng))

  注八:‘吉兇消長.........’(易經(jīng))

  注九:‘善則獲福,惡則受殃,天之所疾,禍無久遲,陰德雖隱,后無不彰。是故圣人,化惡授善,莫不蒙祐。’

  注十:‘上帝臨汝,日監(jiān)在茲。’(詩經(jīng))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減算則貧耗,多逢憂患......又有三臺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記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電神亦然。’(太上感應(yīng)篇)

  注十一:‘非天夭民,民終絕命。’(書經(jīng))

  注十二:‘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六祖壇經(jīng))

  注十三: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惡,即行即施,于彼受苦,輪轢于轍。

  心為法本,心尊心使,心之念善,即行即為,受其善報,如影隨形。’(忠心經(jīng))

  注十四:‘應(yīng)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華嚴(yán)經(jīng))

  注十五:‘相從心生。心有善惡,有厚薄,而相之休咎系焉。’(陳希夷心相編)

  注十六: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行者心之發(fā),觀行而禍?芍。’(陳希夷心相編)

  注十七:‘心能造作一切業(yè),由心故有一切果。如是種種諸心行,能生種種果報。’(正法念處經(jīng)第二十卷)

  注十八:‘一切眾生,系屬于業(yè),隨業(yè)自轉(zhuǎn),以是因緣有上中下差別不同。’(業(yè)報差別經(jīng))

  注十九:‘樂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后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地藏經(jīng)地獄名號品第五)

  注二十:‘一切眾生所作業(yè),縱經(jīng)百劫亦不忘;因緣和合于一時,果報隨應(yīng)自當(dāng)受。’(光明童子因緣經(jīng)卷第四)

  注二十一:‘美有三種:一者現(xiàn)受(報),二者生受(報),三者后受(報),此三種業(yè)中,一一皆有定與不定。’(大乘造像功德經(jīng)卷下)

  注二十二:‘若人行道,常好坐禪,觀心無心,法不住法,是名大懺悔。’(宗鏡錄卷八十六)

  注二十三:‘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易經(jīng))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