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對“呼吸念佛”方法的開示

\

  問:專修持名,愿得念佛三昧,期生凈土,云何用功。

  答:以深信愿念佛。念佛三昧,亦不易得。然須常發(fā)此心。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耳。

  問:有云出聲念追頂持,有云金剛持,有云默持,有云記數(shù),有云隨息等。欲得一心不亂,可是專持一法否。

  答:追頂易受病。大聲,小聲,金剛,默念,隨自己精神調停而用。何可死執(zhí)一法,以致受病乎。隨息不如靜聽。以隨得不好,也會受病。靜聽,不會受病。

  問:時而金剛,時而默持,時而記數(shù),時而隨息等,不知于一心有礙否。

  答:一心在念,不在念的聲音。何可云礙。記數(shù),亦只可動時記。靜坐時,只可默念。不可掐珠。掐珠必受傷。

  問:學人現(xiàn)在于靜坐時,出聲持四字洪名,攝心切念,以心口分明,清楚執(zhí)持,用耳諦聽之法,稍覺輕安,欲修一心不亂,專行此法,可能達到否。

  答:此法甚好。靜坐宜默持。出聲亦可。一心不亂,在心專注與懇切耳。

  問:隨息一法,尊鈔頗極提倡,但未說明如何念法。寶王論云,此法大有恃怙,亦只云稱佛名號,隨之于息,仍未詳如何念法。惟飭終津梁云,隨息念佛,用呼不用吸,一呼,或一句,或二字均可。學人疑吸息不念,豈非間斷,每每試練一呼一句,頗覺吃力,且念得不甚清楚。惟有隨吸時,念阿彌,隨呼時,念陀佛,既不間斷,且能清楚,又不吃力,不知如此念法,可否。抑或吸時,不能用否。

  答:吸息不念,此中何可云間斷。一呼念一句,吸則不念。呼吸俱念,必傷氣。若只念二字,則一呼一吸念佛一句,則無礙。

  問: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云何行持。

  答: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發(fā)切愿,(即愿)專持佛號。(即行)信愿行三,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專注于佛名號,即攝意根?陧毮畹们迩宄,即攝舌根。耳須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于佛號,則眼決不會亂視。念佛時眼宜垂簾,即放下眼皮,不可睜大。眼既攝矣,則鼻也不會亂嗅,則鼻亦攝矣。身須恭敬,則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凈念。六根不攝,雖則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紛飛,難得實益。若能都攝六根而念,是名凈念相繼。能常常凈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祈注意。但祈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則業(yè)消智朗,心地開通。何愁不解經(jīng)義乎哉。祈勉力。(文鈔三編下冊答幻修學人問)

  **呼吸念佛方法就是:在坐時,心中跟隨自己鼻端的呼吸,來默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稍谖鼤r念“阿彌”,呼時念“陀佛”;或呼時念“阿彌”吸時念“陀佛”;念的速度,可隨呼吸的長短,總以不急不緩,聽其自然為宜。

  或于氣靜心平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想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吸氣時念南無,呼氣時念阿彌陀佛),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v令昏寐,含佛而寢;覺即續(xù)之,常自密持,攝心既久,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虛空等。持至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xiàn)前,得大受用。

  這樣在坐中萬緣放下,安心默念,由呼吸出入的自然規(guī)律,佛號也就隨之而念念不斷,心息相依,經(jīng)過持久練習,心就愈來愈靜,氣息也若存若亡,而一句佛號仍綿綿密密,不散亂,不昏沉,漸漸進入無念無不念的境地。

  所以,《坐禪三昧經(jīng)》說:“菩薩坐禪,不念一切,惟念一佛,即得三昧。”

  這樣的靜坐念佛,不但能使妄想消落,正智現(xiàn)前,同時因調息之故,又能使氣血流暢,體力輕健。

  各位蓮友根據(jù)自己的根性選擇,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