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jīng)
《地藏經(jīng)》,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的。又稱《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地藏本愿經(jīng)》、《地藏本行經(jīng)》、《地藏本誓力經(jīng)》。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經(jīng)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兜夭亟(jīng)》是一部記載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及如何..[詳情]
《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各品講解
第一品
這是《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的第一品。我們每頌一品,在后面略加一點說明。這里要說明的,是以下的幾件事。
第一件事,說《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的這個因緣,是釋迦牟尼佛飛升到忉利天宮去敘說的這樣一部經(jīng)典。這在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記錄,釋迦牟尼佛在弘法期間,到最后尾聲的時候,突然有一段時間他在人間消失了,就升到天上去。到天上說法有一個多月時間,然后又從天上下來。在藏傳佛教還有一些佛像,畫的釋迦牟尼佛從天宮下到人間來的當時的場景。釋迦牟尼佛當時到忉利天宮說法,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度化他的母親和其余的一些侍從等。
在這一次的度化過程當中,釋迦牟尼佛雖然在人天大眾之前召集了如此輝煌的這么一次盛會,但是仍然還是有一些很小的問題發(fā)生了,就是“小果、聲聞、天龍八部以及未來世諸眾生等,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設使頂受,未免興謗。”就是說,大眾不能接受釋迦牟尼佛還在我們這個世界之外,居然能召集那么多神圣的,那樣一些的大眾來聚會,十萬龍?zhí)於疾恢。為什么我們看到的世界都只能是這樣,他居然能召集那么大的盛會?這是我們在誦經(jīng)的時候特別容易產(chǎn)生疑惑的地方。
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性,就是人的煩惱的個性、煩惱的品性。貪、嗔、癡的煩惱,人必然要有貪欲,或者必然要有嗔恨心,或者必然有愚癡的情況。人性的說法就是來確定人的這種根本的品性是無法修改的;蛘哒f人是沒有超越性的。但是佛陀在經(jīng)典里面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好幾次,對這個問題進行解決。
最早,釋迦牟尼佛在初轉*輪期間,他就說出了很多經(jīng)典。說人有五種涅槃根性。因為有這些根性,所以后來大家來修行是可行的,而且修行是可以成佛或者證果的,可以轉凡而成圣?墒俏覀儸F(xiàn)在世間的學問呢,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都來首先確定人的根性的部分,就是說人是一個凡人,煩惱是無法向圣者智慧方面進行改觀的。這是我們在理解佛經(jīng)的一個難點。
佛陀的經(jīng)典首先一出現(xiàn),尤其是大乘經(jīng)典,就要讓我們相信,我們人還有著在煩惱背后的無限可能。人的本性的智慧不像我們通常從心理上所理解的貪、嗔、癡、慢、疑這些煩惱以及一小部分的智慧,人還有全知、全能和不死的可能性。所以佛陀在說《地藏經(jīng)》的時候,首先第一點就來跟文殊菩薩強調,就說如果是小果聲聞,修行聲聞乘的弟子,還有天龍八部以及未來眾生,即使是聽聞到如來的誠實之語,也會有懷疑,也會接受不了,甚至于即使是接受了,還是在未來會產(chǎn)生誹謗的問題。
因此在經(jīng)典的開頭,釋迦牟尼佛首先就把這一點提出來了。雖然這是一個廣大的佛陀的境界,已經(jīng)展現(xiàn)給菩薩來受用,但是還是會有很多的眾生在這里心懷疑惑,不能接受釋迦牟尼佛對他們所說的無上的法門。這是第一個難點,我們在誦經(jīng)之初就要能夠理解。
那么說明這個難點是為了讓我們理解什么呢?就是要理解我們現(xiàn)前的這個世界,有改變的可能性。通常我們所理解的外在的現(xiàn)象世界是唯物的,是基于物質的堆砌,或者說基于微塵的相互之間的轉換,都是實有的,不可能有改變?墒欠鹜拥慕(jīng)典所交代的是,釋迦牟尼佛向大眾所展示的重重無盡的大世界。在這里,一沙一塵,一塵一劫,每一個劫、每一個微塵里面都有無盡的佛陀在那里轉動*輪。
就是在我們的誦經(jīng)過程當中首先要去接受的一個事實,就是說釋迦牟尼佛能讓我們現(xiàn)前看起來不能夠改變的世界成為重重無盡的、清凈的如來藏世界,獲得那樣一個清凈的境界。所以,釋迦牟尼佛的這個當年的集會,這一部經(jīng)典其實是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我們現(xiàn)前也有可能的一個境界。我們在誦經(jīng)的過程當中,如果是心地清凈,當時的釋迦牟尼佛的這一個法會就能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這是第一個我們要了解的情況。
第二個要了解的情況就是關于孝道的問題。我們多數(shù)的時候會認為孝道和菩提道會有沖突。沖突在哪里呢?如果是要盡孝道,就時常地要在父母的跟前,如果是要修行菩提道,可能就要把這一份責任放輕,甚至忽略掉它。就是出離心和孝道之間會有沖突。而在這里,來度化母親的婆羅門女,她是以極致的孝心的緣故,不光只是度化了自己的母親,而且讓周圍的無邊無量的眾生都同時獲得化度。這里其實是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佛教的修行以孝可以達道,孝不是跟修行的道相違背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當自己在行持孝道的時候,所獲得利益的是周邊的一切人,不僅僅只是自己的父母親。因為自己眼下所見到的這個孝道的承受對象,這就是我們心地所造的一個境,是我們心地所造的一個外在的世界。如果是一人得度,就所有的人都會得度。這就是“一即一切”的道理。如果是自己的父母親能夠得度,那么其他眾生的父母親也都能得度,因為境界是唯心所造的。
這是兩個難點,我們在誦持第一品的時候,就要能夠理解。
第二品
這一品的重點是釋迦牟尼佛向地藏菩薩做授記。
這個授記的緣起,原是因為釋迦牟尼佛在度化人間的時候,他有一個間隔期。這一個間隔期和中斷是不同的。佛陀來到人間度化眾生的全部過程當中,就如同釋迦牟尼佛當年到一個村落去托缽乞食,會持續(xù)地去,但是每一次乞到食之后都是要離開的。所以是中間有間隔,但是不會中斷。是隔一期佛就會又來,隔一期佛就會又來。
而且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一個世界沒有兩位佛陀,所以在整個釋迦牟尼佛的所說的佛法,度化眾生的期間,示現(xiàn)成釋迦牟尼佛這一個身相的,只是在三千年以前的那一次示現(xiàn)才是示現(xiàn)佛身,從此以后全部都是示現(xiàn)成菩薩、宰官、普通的庶民或者是其他的動物類。以眾生需要何種形象來度脫,佛陀就現(xiàn)何種形象而為說法。所以即便是現(xiàn)在,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仍然在人間頻頻示現(xiàn)。我們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的度化已經(jīng)結束了。說佛陀度化結束那只是依據(jù)根本說一切有部教典的主張,而認為佛陀是在兩千年以前就已經(jīng)涅槃,佛陀就沒有了。而在大乘佛教界,一致地都認為佛陀來到人間的度化是不會停止的,但是中間會有間隔。這個間隔會造成一部分人的誤解,就是說佛陀一期的度化快結束了,我們下一期該怎么辦?
雖然佛陀還在不停地度化,但因為不是繼續(xù)顯現(xiàn)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形象,所以要向地藏菩薩來做授記。就是說,在這個度化期間,釋迦牟尼佛不能以釋迦牟尼佛的身相名正言順地度化眾生。因為示現(xiàn)成了其他的形象,所以一部分眾生會缺乏信念,會認為佛陀不管他了,會認為佛的法已經(jīng)停止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地藏菩薩應該踴躍地承擔起釋迦牟尼佛度眾生的使命,它應該在人間頻繁地出現(xiàn),以地藏菩薩的身份來彌補眾生得不到佛陀度化的缺欠。
因此,這樣的一個授記十分重要。雖然釋迦牟尼佛也仍然來到人間示現(xiàn),但是從形式上看,釋迦牟尼佛把人間度化眾生的使命已經(jīng)徹底托付給了地藏菩薩。直到下一位能仁佛出現(xiàn)之前,這個中間實施度化的、最為名正言順的度化者就是地藏菩薩了。這是我們在第二品所要重點理解的地方。
第三品
在這一品,我們首先第一個理解的重點,就是關于業(yè)的問題。這里說了,如果是出佛身血、不孝父母等等的,墮無間地獄……各式各樣的苦報、罪報、業(yè)報(都要來承受)。因果的問題是佛教建立宗教信仰以來的一個重點的話題。那么佛教的業(yè)果是以什么基準來成立的呢?
有人曾經(jīng)問過,有一部經(jīng)典叫做《三世因果經(jīng)》,就說前世做什么因,后世得什么果,是不是如同《三世因果經(jīng)》說的那么樣的丁是丁,卯是卯,一個因就是一個果?《三世因果經(jīng)》的這個因果跟《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里面所談的因果的問題是不是完全相同的?我們通過考察,知道《三世因果經(jīng)》是后世的一些信佛人根據(jù)經(jīng)典里面所說的因果原則進行后期編輯加工的。因為因果的問題不像《三世因果經(jīng)》說得那么丁是丁,卯是卯,做一個因它只能有唯一的結果,或者是一個結果只能有唯一的一個因,這都是不對的。只有像《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這里原則性的這種說法,才是合乎情理的。所以佛陀在當年經(jīng)典里面說“業(yè)果不可思議”,這個“業(yè)”和“果”它不是由普通人就可以一句話斷定的。釋迦牟尼佛都說,業(yè)果是異常復雜的一件事。任何一個果,造成它的因可能有千千萬萬種的力量在其中推動,可能說是它因的那一種力量,只是千萬種力量當中的一類,所以業(yè)果的問題沒有辦法用普通的心意、普通的意愿去進行表達。而我們普通人對于業(yè)果就總喜歡、總想要有一個可以確定的說法在手里,得到什么果,是什么因,說定了就完了,我只要不造這個因,其實這個果以后永遠不會來,就簡單地來處理業(yè)果問題。可是,宿世的還包括因的錯綜復雜的、更前面的因,這實際上都是我們很難用普通的凡夫智慧去進行觀察的。
所以,業(yè)果的問題如果是不能正確理解,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邪見,比如說,有人一行醫(yī)就說“你肚子疼,你肚子疼你肯定是前世敲了別人的魚腦袋了”,或者說“牙疼,肯定是你罵了人了……”這種簡單和幼稚的確定方法,會使人們在對于業(yè)果的理解方面產(chǎn)生嚴重的邪見。所以這里一談到業(yè)果問題的時候,佛陀大致地陳列,而不是說一對一,丁是丁,卯是卯的那么簡單。業(yè)果是一個很復雜、很綜合的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我們不能用膚淺的心意就進行決定性的確認,這種心態(tài)是錯誤的。
再其次,還有一個問題是要理解的,是關于我們這個世界的緣起。經(jīng)文里面說:“萬死千生,業(yè)感如是,動經(jīng)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輾轉相寄,此界成后,還復而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是。”把我們的所謂世界觀的轉換問題用“業(yè)”來進行貫穿說明,這就是我們對于世界觀用佛教的方法來正確地建立的途徑。我們的所有的對于世界的理解,都來源于我們對于外部的感觸,或者眼睛能看到的,或者身體能感受到的,我們現(xiàn)有的外部環(huán)境,F(xiàn)在人們對于世界觀的判斷層出不窮,有很多人認為我們的這個世界就是地球,再往后,又認為是銀河系,再往后去,又認為是宇宙大爆炸、黑洞什么的,這樣的一些學科都出來了,都是人們對于世界在無知的狀況下面希望能有一個判斷的方式?墒欠鸾(jīng)里面不允許這樣判斷,佛經(jīng)說,我們的這個判斷都是有問題的,我們都在尋找世界形成的第一個因,我們尋找第一個因的這個意圖就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業(yè)力,除非你超越了它,你在沒有超越它之前,你是找不到第一因的。
我們?yōu)槭裁从姓业谝粋因的意圖呢?因為我們平時對于世界都有著要么是常見,要么是斷見的這些邪見。因為有斷見,所以我們想尋找世界的最后一個果;因為我們有斷見,所以想尋找世界的一個起點的因,想從無就突然有了,或者從有突然無了,因此才造成我們對于這個世界理解總覺得是一股其他的力量在推動。佛陀在這里說:不是其他的任何力量在推動,這個世界的真正的推動力是業(yè)的力量,業(yè)的力量是無頭也無尾的。如果認為業(yè)有一個起點,那么業(yè)就是實有的,而業(yè)本身就是在業(yè)感緣起的種種概念幻覺當中,我們形成無止無境的執(zhí)著,對于業(yè)的執(zhí)著使我們生死,而業(yè)本身是沒有實體的力量——沒有實體但能產(chǎn)生作用的力量,所以我們在被這種力量無止境地向前推,無止境地向后推。這是第二個我們需要理解的,就是關于人的世界觀形成,應該把我們對于外部世界理解的角度,把它逐漸引到“業(yè)感緣起”這件事情上來,那么我們對于世界的理解才不會發(fā)生錯誤。
再其次,我們對于地獄的理解——我們看經(jīng)典里面所記錄的地獄,都只是好像是古代的受苦方式,是特別古典的方式,“銼斫鑊湯”、“熱鐵澆身”等等的這些方法。而我們現(xiàn)在的人又有很多新的業(yè)力,那么這些力量形成了以后,是不是可以形成新的受苦方式呢?古代的人受的地獄之苦跟我們現(xiàn)代人的地獄之苦是不是有區(qū)別?這是我們值得思維的問題。如果是單純地從業(yè)果緣起的這一點來考慮,兩種可能性都應該是有的,因為我們現(xiàn)在所受的業(yè)果既有無量劫以前推動來的業(yè)的力量,也有近期我們以現(xiàn)代生活的方式所造下的業(yè)的果,所以兩種可能性都有。這只是對于業(yè)果的粗淺的判斷。希望大家在誦經(jīng)之后對于這一部分的經(jīng)文進行深入學習。
第四品
我們這一品仍然有幾個理解的重點。第一個理解的重點,是有兩位佛陀,他們在宿世發(fā)愿修行的時候,他們的愿望不同,有一位佛陀說:“我要先成佛,以后再度眾生”,有一位佛陀說:“我必須要把眾生度盡,然后再成佛。”這兩位佛陀他們在發(fā)愿時候的區(qū)別,是我們這一次誦經(jīng)需要理解的重點。他們最終都成就了佛果,那么成就佛果的根本力量到底是什么?為什么發(fā)愿先成佛、后度眾生,也可以成佛?為什么發(fā)愿說,先把眾生度盡了,然后再成佛,也可以成佛呢?看樣子,度眾生這件事情,最終是自己成佛的根本力量,因此我們看佛的經(jīng)典里面,就常常談到菩提心的內容,什么叫做菩提心呢?菩提心就是:你雖然有成佛的意圖,但是所有的意圖都是圍繞讓眾生不受苦,讓其他的生靈能夠得到度脫,才能最終成就佛果。也就是說,我們個人的意愿,需要跟廣大的生靈聯(lián)系在一起,聯(lián)系到一塊去了,你的所有的愿都不是孤立的,你的所有的發(fā)愿都不是自私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才具備成佛的根本力量。成佛力量的源泉還是度眾生這件事,或者說這本身就是大乘佛教的特質所在,我們對于其他的生靈的幫助,如果是在小乘佛教的體系當中,他們可能是放在次要的位置上的,大乘佛教的一個鮮明的主張,就是把自利的所有行動都和利他關聯(lián)起來,他們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他們是沒有辦法拆分開來的,或者說,如果是你本身沒有度化其他生靈的這種意愿,你自己的得度也無法完成。只有在大乘佛教的體系當中,才這么完整地把個人的利益和大眾的利益緊密地關聯(lián)在了一起。我們通常說:“政治是指什么?”——就是指大眾的事。我看這個大眾的事情,宗教也是最關注的,宗教也關注大眾心靈的解脫:你能不能成佛?這才是你生老病死、痛苦解決與否的關鍵。是不是朝著解脫道去發(fā)展?這才是關鍵,而不是在人間的是非上。
那么,怎樣能夠生起利他的這種大乘的菩提心呢?我們都知道,菩提心是自己能不能進展,能不能成就佛果的根本力量。那么菩提心,它到底在我們內心里是一股什么樣的力量?我們看前面經(jīng)文里邊,地藏菩薩他的母親在地獄里面受苦,他看到的時候,他受不了了。他為了度化自己的母親,他就說,我要把天下的所有的母親都度化了,因為他從個人的痛苦當中理解了其他生命的苦難,自己都有度化他們的責任。在這個時候,他產(chǎn)生了力量,他能夠度化他的母親,佛陀給他授記,就說:不光是你的母親得度,所有眾生都得度了。
這在心里邊是一股什么樣的力量呢?從根本上講,這本身就是信仰的力量。我們前面在學習《中觀見與道德經(jīng)》的時候,曾經(jīng)提到過這樣的問題,就說,信仰是一個什么樣的指標?怎樣才算是有了信仰?真實的信仰啊,是要你在體會人世間的無常和痛苦,還有生命當中的波折,整個過程當中甚至于你最好的摯友都拋棄你了,所有你可以倚仗的力量都沒有了,你完全一個人處在孤立狀態(tài)下對于生命進行的反思,在這種生命反照的過程當中,而從內里產(chǎn)生的一股關注生命,一股希望生命更加美好轉化的這股力量。這種力量產(chǎn)生出來以后,你在觀照自己生命的時候是同樣地具備熱情,觀照他人生命的時候也同樣具備熱情的這個時候,這樣的力量才叫做信仰。在這個力量還沒有產(chǎn)生之前,我們所希望擁有的信仰很有可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或者只是在插科打諢,我們并沒有獲得發(fā)諸內而形諸外的根本力量。
“發(fā)諸內而形諸外”是一句中國話,可是實際上這種精神卻是我們獲得信仰源泉的根本精神。地藏菩薩也正是在自己的母親遭受痛苦,在進行深度反思、震撼的狀態(tài)之下,他生起了要度化天下生靈的這么樣的大愿。由個人的信仰產(chǎn)生力量以后,我們才有可能產(chǎn)生度化其他生命的力量,這也就是當自己內心信仰建立,才能夠使外部世界的清凈名言得到轉化的理證的依據(jù)。我們外部的世界如果是根據(jù)如來藏所言,我們現(xiàn)在舉手投足能感觸到的外部世界都是清凈的佛世界,都是清凈佛土。那我們?yōu)槭裁锤惺懿坏?其原因就是我們內部存在的信仰的力量沒有產(chǎn)生,菩提心的力量沒有產(chǎn)生。內里的這股力量產(chǎn)生以后,我們才有可能產(chǎn)生外在轉化的能力。
因此,《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在這一品里面所交代的發(fā)愿的這種精神實際上是我們每一位佛弟子修行和發(fā)心的精神,我們都需要。如果我們的這種精神沒有生發(fā)起來,我們的信仰可能還是缺乏力量的,甚至于都還僅僅只是在追隨形式。根本力量是否形成,我們可以對照《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所以在誦持這樣一部經(jīng)典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會得到很多提示,信仰是如何在生起?善愿如何在生起?菩提心如何在壯大?這都是從我們的發(fā)心過程當中可以觀察的,也是從《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可以借鑒來的。
- 上一篇:“無常”與“無我”的人生三題
- 下一篇:2012年12月31日向諸方預祝新年
- 明海法師:要不忘初心,善于觀察因緣、隨順因緣
- 明賢法師:從古到今僧服都未曾改變 為什么說僧服是無價寶?
- 明賢法師:修行人對人生的三點理解 進入禪修境界的重要常識
- 明賢法師:玄奘大師揚威異域立論高明一字不易
- 明賢法師:勿在背地說人壞話!
- 明賢法師:舍命為爭取宗教信仰的彌光老和尚
- 明賢法師:嗔恨墮入惡趣忍辱功德殊勝
- 明賢法師:走偏的人間佛教:“人成即佛成”訛誤半世紀
- 明賢法師:禪修要放棄一切成見
- 明賢法師:企業(yè)家為什么熱衷學佛
- 明賢法師:如果人人出家會怎么樣
- 明賢法師:佛教的世界觀
- 明賢法師:尼泊爾的中華寺
- 明賢法師: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
- 明賢法師:佛身如金,清凈無漏
- 明賢法師:門票關乎佛教根本 不止免費那點事
- 明賢法師:千年那爛陀興衰
- 明賢法師:佛說五個“不”連貫起來的修行路
- 明賢法師:為山僧明空上人紀行
- 明賢法師:喂鷹救鴿舍身飼虎 佛陀前世度生無數(shù)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如瑞法師: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師:一人獨坐、內心空閑,無甚雜思
- 本源法師: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靜波法師:跳出三界得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覺真法師:人與眾生的關系,是佛教倫理的核心和主體
- 本源法師:每個念佛人在極樂世界都有一朵蓮花
- 濟群法師:佛教是宿命論嗎,我們這一生的努力有用嗎?
- 本源法師:為什么有人對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卻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師: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界文法師:為什么說皈依三寶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師:善事要盡心盡力去做,惡事則要毫不猶豫的斷除
- 西行法師:佛號代表佛智與法界
- 懺云法師:一念凈心的寶貴性!
- 道堅法師:佛教所說的業(yè)報是什么意思?業(yè)報的意思
- 西行法師:極樂世界的神秘面紗
- 夢參法師:造什么業(yè)就感什么果!
- 夢參法師:地獄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業(yè)報
- 天因法師:學法就是為了導正心念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